政治高考模拟试题(精选8篇)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政 治
第I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责任制,将______再延长30年,同时抓紧制定关于农村上地承包关系的法律,使农民的土地______权得到进一步保障。
A.土地承包期所有 B.联产经营期所有
C.联产经营期使用 D.土地承包期使用
2.中国政府将于____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被葡萄牙人占领了____多年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A.1999年10月1日500 B.1999年12月20日400
C.1999年12月31日300 D.1月1日 200
3.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____。美国不放弃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障碍。
A.贸易问题 B.人权问题 C.台湾问题 D.环境问题
4.____多国统一货币____正式启动,这对稳定欧盟内部的金融市场,加强欧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A.1999年1月马克 B.5用埃居
C.1999年1月欧元 D.195月法郎
5.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____,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侵略。5月8日,竟然又以多枚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致使我外交人员和驻南记者三人罹难,二十余人受伤。北约的野蛮行径,践踏了联合国宪章和人道主义原则,侵犯了独立国家的主权,严重危害了欧洲和世界和平,遭到我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A.波黑冲突 B.科索沃问题 C.北约东扩 D.全融危机
6.“五四”运动距今己整整80周年,”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____的精神,至今仍鼓舞着青年一代为振兴中华奋发图强。
A.自由平等 B.争人权、反封建
C.反帝、反封建 D.民主、科学
7.年,中国政府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国内市场的变化果断地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保持____稳定,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实现,全年国内主产总值增长____
A.人民币利率7% B.人民币汇率 78%
C.国民收入增长率 8% D.进出口贸易增长率 87%
8.上题材料表明
A.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B.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C.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是相辅相成的
D.经济对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9.在当代,英国,日本、比利时、西班牙、挪威等国家政体的共同特征是
(1)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构 (2)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具有最终政治决策权 (4)内阁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A.(1) B.(1)(2) C.(1)(2)(3) D.(1)(2)(3)(4)
10.某中学高三年级同学就”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宗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11.近一年来,九届全国人大先后组织了六个执法检查组,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预算审查工作质量增加预算监督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增设了预算工作委员会。以上材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执行机关
B.既是立法者也是执法者
C.既行使立法权,也行使监督权
D.既产生行政机关,也监督行政机关
12.1998年6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实行公开审理,公民只需用身份证换取旁听证即可旁听:1998 年7月11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10家电影厂起诉版权侵权案的庭审过程。这表明
A.我国正在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和加强司法监督工作
B.审判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
C.司法监督主要靠舆论监督
D.依法治国需要群众有一定的法制观念
13.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决定的。
A.产品结构 B.产业结构
C.所有制结构 D.消费结构
14.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
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D.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15.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是通过____实现的。
(1)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1.图1为近期国际油价走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造成这一走势的原因是
1受地区局势影响,伊拉克等石油产地的产油量出现缩减趋势2受页岩油气技术发展的影响,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3因新产油技术的应用,日产油量大幅增加4随着生产的发展,全球传统汽车产销量大幅提升
A.13 B.24
C.23 D.14
2.2014年12月1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扩大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上述要求是因为
1小微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2我国创造条件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3科学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4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符合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状况
A.23 B.13
C.24 D.12
3.2014年7月下旬以来,国家发改委确认高通等多家跨国企业涉嫌垄断。中国政府先后对一些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启动了反垄断调查,并对一些企业开出巨额罚单。中国政府反垄断的经济意义是
1依法构建公平、平等的市场竞争秩序2实现政府定价,保障价格公平、公正3限制外来企业,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4打破行业垄断,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A.12 B.14
C.23 D.24
4.从2015年1月1日起,《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正式实施。《方案》规定,央企负责人基本年薪按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倍确定;绩效年薪根据考核结果,不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任期激励则不超过任期内年薪总水平的30%。这一规定
A. 是初次分配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B. 是通过再分配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C. 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 , 实现社会公平
D. 提高了效率 , 为促进社会公平奠定基础
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上述举措
A. 能够调节货币供应量 , 促进经济发展
B. 是通过制定经济计划 , 调控经济运行
C. 运用财政政策 ,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D. 使居民的实际收益下降 , 储蓄存款减少
6.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长江经济带要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合作走廊,同时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由此可见,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是
1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2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4用好海陆双向开放区位资源,培育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A.13 B.24
C.12 D.34
7.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
1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基点3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4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客观要求
A.12 B.13
C.34 D.24
8.2014年10月28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北京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会上来自社会各界的25名听证会参加人先后发言。举办听证会
1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2保障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3表明公民能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4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A.13 B.23
C.34 D.14
9.2014年12月22日,安徽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村务公民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把村务公开的内容分为政务公开事项、财务公开事项和村级事务公开事项三类,并对村务公开内容、程序、 形式作出全面规范。实行村务公开
1加强了对基层政府的监督制约2促进了村民自治逐步规范化3保障了村民的基本政治权利4健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A.12 B.24
C.23 D.13
10.201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全国人大60年的成功实践
1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坚定基础3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4充分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
A.14 B.24
C.13 D.34
11.2014年12月23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接受政协监督
B.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民主协商的职能
C.我国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D.人民政协是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国家机关
12.2014年11月22日,习近平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强调,中方尊重各岛国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支持岛国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和决定地区事务,支持岛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说明中国
1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3以独立自主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4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
A.14 B.23
C.34 D.24
APEC峰会于2014年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13~14题。
13.此次峰会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围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展开讨论。上述主题和议题的确立是基于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共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3亚太各国间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4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A.12 B.13
C.24 D.34
14.“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
1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2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3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4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23 B.14
C.13 D.24
2014年12月13日,党和国家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据此回答15~16题。
15.举行公祭仪式,就是要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上述材料表明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3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4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A.13 B.23
C.24 D.14
1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立这两个纪念日的文化意义在于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凝聚强大民族力量3培育伟大民族精神4提高民族科学素质
A.13 B.14
C.23 D.24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2565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京开幕。据此回答17~18题。
17.目前,儒家思想已成为世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内容,这归根于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建立。 据统计,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465所孔子学院、713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85万人。 孔子学院,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这表明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B.中华文化被各国普遍认可,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C.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正在缩小
D.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8.习近平在会议中指出,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这启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
1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全面继承,大力弘扬4赋予其全新时代内涵
A.12 B.24
C.23 D.13
19.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时期,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给出回答,这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拓了新的更广阔空间。这表明
A.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 时代发展助推哲学进步
C.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与时代发展是同步的
20.2014年11月21日,李克强与浙大学子座谈,诠释校训“求是创新”。总理说,“求是” 源自古文,“创新”取自现代,四字融古通今。求是,就是孜孜不倦追求真理,这是创新之基,也是你们走向社会安身立命之本。创业不仅需要创新意识,更需要文化底蕴和求是精神。总理的话语启示我们
1要勇于不断追求终极真理2要善于将谬误转化为真理3要敢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4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14 B.23
C.34 D.24
21.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机制正式开启。作为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大举措,这一机制将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拓宽两地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这表明
1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人们能够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3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普遍的无条件的4事物的原有联系是建立新联系的客观条件
A.13 B.23
C.12 D.14
22.图2蕴含的哲理是
A.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要坚持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C. 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23.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改革在上海和浙江率先进行试点。高考招生试点工作的哲学依据是
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C.矛盾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
D.任何质变都是以量变为条件的
24.手机逐步代替固话,促进了电信机构改革;微信冲击了短信,促进运营商转换经营模式;网购带动物流和零售业转型;支付宝、余额宝引发人们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倒逼电力体制改革。由此可见,科技创新
A.会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B.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能推动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D.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25.袁发礼是兰州市七里河区大山深处的一名邮递员。他干了30年的乡邮员,所走过的路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7圈。30年,他为山区乡亲带去了知识和便捷,用脚步丈量着奉献的路,用汗水践行着自己的承诺。2014年10月,袁发礼荣登“中国好人榜”。袁发礼的事迹启示我们
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B.奉献社会和享受尊重是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C.追求真理需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自我修养
D.社会对个人的评价和认可是人生价值的标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其中,第26题8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8分)材料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一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分批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更多用于民生保障。 二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 “敢”消费。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全面推开大病保险,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提出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的依据。(8分)
27.(14分)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 “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2013年我国经济相关数据
材料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M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创新发展:全面优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和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1)解读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2分)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M省推进创新发展所采取的措施蕴含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6分)
材料三新常态下,挑战增多,M省政府积极应对挑战,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M省配套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以改革为导向, 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有效推进经济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以百姓诉求为关键点,牢牢把握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三条“底线”;以依法治省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
(2)根据材料三,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的相关知识,分析M省为适应“新常态”是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6分)
28.(12分)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党要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乎改革全局,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
材料二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 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依据。(6分)
(2)材料二中这一“路线图”是怎样体现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6分)
29.(16分)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的理由。(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做好文艺创作工作。(8分)
1.C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根据图1所示,原油价格呈现下跌趋势,这说明其供过于求,故23正确。产油量缩减,会导致油价上涨,故1不对。传统汽车产销量提升,对原油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会上涨,故4不合题意。
2.C小微企业主要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国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这有利于激发其活力和创造力,故2正确。4是发展小微企业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1错误,小微企业属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B 1 4是对反垄断意义的正确表述。 2错误,政府不能制定商品价格。3错误,反垄断不是为了限制外来企业。
4.B材料中《方案》的规定,是通过再分配调节过高收入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故B项正确。A项错误,这不属于初次分配。C项“消除收入差距”的表述错误。D项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提高效率。
5.A题中所述举措属于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该举措调节了货币供应量,故A项正确,C项错误。该举措不属于经济计划,B项错误。居民收益情况应考虑通货膨胀风险,其实际收益是不确定的,D项错误。
6.D材料中“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合作走廊”,体现了4。使长江经济带成为生态廊道,体现了3。12与材料无关。
7.B材料中所述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实现我国对外战略的目标,故13正确。2错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基点。4错误,自贸区战略与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无关。
8.A举办听证会,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故1 3正确。2错误,公民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4错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9.B村务公开实现了对村委会的监督, 但村委会不是基层政府,故1错误。24是对实行村务公开意义的正确表述。3错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才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10.D本题考查我国的政体。1错误,颠倒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2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为基石。34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11.B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职权和性质。 材料的主体是人民政协,不是中国共产党,故A项错误。材料中协商座谈会的举办,体现了B项。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国家机关, 故C、D两项说法错误。
12.C中国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故3正确。中国支持岛国的态度,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故4正确。 12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13.B会议的主题和议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顺应了时代主题,表明了亚太各国间存在着共同的国家利益,故13正确。2错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4不是主题和议题确立的原因。
14.A材料说明“新中装”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23。14与材料不符。
15.C举行公祭仪式属于文化活动,表达了中国的政治立场,体现了2。这一活动使中国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体现了4。13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16.C 14与这两个纪念日无直接关系, 不能选。23是对确立两个纪念日文化意义的正确表述,应当选。
17.D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体现,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故D项符合题意。 A项错误,文化多样性,不属于物质保障。B项错误,中华文化并未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C项与材料无关。
18.A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2符合题意。3错误,不能全面继承。4错误,应与时俱进,但不是赋予其全新的内涵。
19.C材料表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哲学相应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错误,都应该是真正的哲学。D错误,二者不是相同步的。
20.C材料强调了要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故34表述正确,符合题意。1错误,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存在终极真理。2错误,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
21.D “沪港通”机制的建立,加强了两地资本联系、拓宽了投资渠道,这体现了14。2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根据主观建立联系。 3错误,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2.C “在阻止别人前进的同时,自己也停止了前进”体现了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23.B开展试点工作,就是通过矛盾的特殊性寻求矛盾的普遍性,这体现了二者相互联结,故B项正确。A项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项错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为前提。D项不合题意,这与量变和质变无关。
24.A材料表明,创新引发了一系列行业转型和体制改革,这体现了A项。B项错误,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项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创新对生产力不能起决定作用。
25.B袁发礼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
26.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为居民“能” 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2分)2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收入预期,从而扩大居民当前消费支出,使其“敢”消费。(2分)3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让群众“能”消费。(2分)4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更多用于民生保障,也有助于居民增加收入,更好地实现“能”消费要求。(2分)
27.(1)信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分)经济结构改善,发展方式转变。(1分)
道理:1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为创新发展营造规范的市场秩序。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有利于发挥科技对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3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有利于发挥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完善人才体制机制有利于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2)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关心群众利益。4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建设法治型政府。(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28.(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2分)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关乎改革全局、人民福祉、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前途命运。(2分)3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坚持依法执政。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2分)
(2)1“依法治国”路线图从我国国情出发, 经过调查研究,寻找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分)2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依法治国”路线图,推动法治实践。(2分)3“依法治国”路线图是共产党人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主动研究探索国家治理的结果,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2分)
29.(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2分)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建设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分)3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2分) 4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有利于创作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2分)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出现某个问题、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解题技巧】
1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即必要性),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答题时,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一般应该先答根本理由,再答具体理由。
回答必要性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I)联系课本内容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首先应该想到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联系课本内容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因为很多问题通过联系课本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
(2)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有的试题材料本身就蕴涵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体现出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所以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内容充分重视。
(3)联系问题的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并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在具体的题目中,如党的性质和地位、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设问的答案出现。
(4)联系问题的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闸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其地位往往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其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分析其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2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意义(即重要性)。
回答意义时。要明确是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哲学意义还是经济政治意义。同时要紧密结合所学的知识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组织答案,所用动词要准确,一般的句式是“有利于……”。有些题目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作答(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新农村、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最后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关于意义类问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归纳如下:
(1)经济意义类:
描述对我国的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⑦(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⑧(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⑨(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
描述对外的经济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2)政治意义类:
描述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③(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④(有利于)国家切实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⑤(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权利,充分体现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⑥(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交往活动: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描述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
1、合理安排好答题时间
我们在做高考文综政治试卷时,做选择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做问答题的时间不要少于80分钟。一般开考后35分钟,你就应该要进入主观题的解答中去。这样可以为主管题的解答赢得较为充裕的时间,从而,为解答好主观题打下基础。
2、注意答题卡涂卡规范
3、做选答题要填涂题号
4、卷面整洁书写要工整
5、做选择题要分清类型
解答政治文字材料选择题时,要审清题中材料的中心思想和命题意图;解答漫画选择题或者古诗文引文题,关键是读懂漫画和古诗文,弄清其表意和寓意,一般以其寓意作答。解答图表类选择题时,要读懂标题、表项、表注等,进行纵横比较,将明显的数据变化转化为经济政治现象和问题,然后进行选择。
6、主观题不要匆忙动笔
我们在高考政治主观性动笔前要留有适当的时间思考(1~3分钟甚至更长),做到审题全面仔细答题思路完整。做主观题要先看设问,再看材料,带着问题去看材料,会有的放矢,提高效率。以审清设问,理清思路,并用笔在题目上勾勾画画,找出关键词和重要语句。答题时要看清题号,千万不要答错了位置。答错位置,损失的是两道题的分数。解答主观性试题,必须要有鲜明的政治观点,理论联系实际,依据试题的具体材料、情景和要求,突出答案内容的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和答案形式的鲜明个性,注意答案的层次化、术语化和规范化。
7、政治生活题要审主体
看清主体是谁,做哲学的题要审范围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做哲学论述题记住观点要和材料相结合,观点一定要放在句首,并加上句号,然后再跟着写材料。回答观点注意用学科语言作答,语言尽量精炼、简洁。
8、考试心态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武力统一
B.只争取和平统一
C.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3.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A.坚持“三个代表”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4.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是()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C.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
D.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5.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6.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A.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B.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通过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不使用武力
7.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8.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标志是()
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9.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中产阶级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小资产阶级
10.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
A.军事实力的较量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
C.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
D.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1.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是在()
A.开始委托订货之后
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之后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之后
D.实行了统购统销之后
12.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反腐化、反贪污、反官僚主义
13.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解放南京
D.北平和平解放
14.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主专政组织形式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B.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会常委第一次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第一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
15.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叫()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17.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18.可能性是指()
A.主观想象的种种目标
B.一定会实现的东西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已经产生和存在的事物
19.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
B.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 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20.生产方式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统一
C.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的统一
D.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统一
21.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人民群众是指()
A.全体劳动者
B.被剥削阶级与被压迫阶级
C.除领导以外的普通百姓
D.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22.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特征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属性
2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原因不同
B.革命对象不同心
C.革命动力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24.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
A.经济工作
B.政治工作
C.军事工作
D.行政工作
25.中国共产党同顽固势力作斗争的策略原则是()
A.有理有利有节
B.独立自主
C.武装对抗
D.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26.在党的七大上对党的优良作风第一次作简明概括的是()
A.毛泽东的政治报告
B.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
C.朱德的军事报告
D.中国共产党章程
27.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B.王明等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克而斗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2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其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29.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考,始于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为什么要进行党的建设,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C.为什么要进行党的建设,怎样进行党的建设
D.要不要进行党的建设,怎样进行党的建设
30.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B.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
C.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D.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B.坚持改革开放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34.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
A.党的生命
B.社会主义的生命
C.人民的生命
D.共产主义的生命
35.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物质文明建设
B.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C.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D.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6~40为时事政治题(略)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42.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三、筒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44.简述社会进步概念的科学内涵。
45.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及解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D2.C3.C4.A5.C6.B7.B8.D9.A10.D11.B12.B13.C14.A15.B16.B17.D
18.C19.A20.A21.D22.D23.D24.B25.A26.A27.C28.A29.A30.D31.C32.D33.D34.B35.C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正确。
(1)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
(2)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一定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我国经济活动效益低下,这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的症结所在。
(3)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加速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42.正确。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因为:
(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是同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根本不相容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消除剥削制度、消除腐败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某些高层领导层发生腐败,党和国家就会发生“改变面貌”的问题。
(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惩治,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腐败根本不相容,但我国仍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滋生蔓延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因此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是严峻的、艰巨的。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力求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①它是任何社会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问题;②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③它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④它是人们社会认识和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
(2)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深远意义:①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一次有了完备的形态,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②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③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④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走历史必由之路,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指南。
44.(1)社会进步是指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也包括社会生活的进化与变革。
(2)正确理解社会进步要注意:①社会进步是社会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社会进步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只有社会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与上升性运动才是社会进步,而各种形式的复辟、倒退、逆转等,虽然也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但不仅不能称为社会进步,反而是社会的倒退。②社会进步是社会的整体发展。社会进步是一个整体性概念,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还不能说是社会进步,只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进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45.(1)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另一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两者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就是要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享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对敌人实行专政,就是对内镇压被推翻的反动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颠覆。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了充分的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也只有对敌人实行强有力的专政,人民内部的民主权利才有保障。
四、论述题:20分。
46.(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思想路线是认识路线在党的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表现在实际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具体化为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实践,坚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就是要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4)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党的思想路线正是体现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五)第Ⅰ卷(必做,共140分)24.2014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了八连跌。假设D和D1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
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在价格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
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D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油价下跌的影响,D可能向右平移 B.D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油价下跌的影响,D可能向左平移 C.D1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油价下跌的影响,D1可能向右平移 D D1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油价下涨的影响D1可能向左平移 25.2014年9月央行释放房贷放松信号;10月国务院要求重点推进住房等领域消费,其中包括稳定住房消费、加强保障房建设、放宽提取公积金条件(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等措施。你认为以上措施的传导机制正确的是()
①放松居民房贷限制→增加购房需求→改善居住条件 ②加强保障房建设→刺激房价回升→加快房地产发展 ③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购买力 ④稳定住房消费→引导房地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阿里巴巴不是一家拓展技术边界的科技公司,而是一家通过持续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拓展商业边界的企业,靠众多参与者建立了一个商业生态系统,让竞争者不容易轻易模仿。这表明,阿里巴巴的成功主要在于 A.依靠自主创新,扩大企业规模
()
B.优化经营战略,市场定位准确
C.整合资源优势,扩大消费需求
D.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竞争能力 27.“路拍”是基于移动客户终端开发的提供即拍即传、娱乐生活一体化的免费应用程序。拍好人好事、拍不文明行为、拍公车私用、拍„„许多市民用这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种做法
()
A.说明民主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人们自觉参与政治生活、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C.说明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公民意识的觉醒D.体现了公民自觉参与民主决策 2014年10月20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进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回答28~29题 28.决定提出,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此举
()
①有利于保证公民立法权的实现
②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体现 ③表明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吸收国外法律文明的成果,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绝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这一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实践具有共性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D.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40.(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指出: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水平呈现出两个转变:一是食物消费的形态由“吃饱吃好”逐步向“均衡营养、吃得健康”转变;二是食物生产方式由“生产什么吃什么”逐步向“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生产的目标也由单纯追求产量逐步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
材料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3年3月国务院组建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明确了归口监管任务;5月“两高”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请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分析第一个转变的原因(6分)和第二个转变的影响。(6分)
(2)请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高度重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原因。(6分)
4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进入20世纪,汉字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主张“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50年代,国家推行简化汉字引发了汉字繁简之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
材料二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有专家指出,世界历史上所有文明的衰亡都伴随着她们文字的消亡,伴随着对母语情感的淡化,这是文化层面的危机。所以在这个历史当口,我觉得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有意义的。但某位诗人却认为,节目中考了一些太生僻的汉字,生活里很少用到,节目强调重视汉字的书写只是“一场幽怨的复辟”。(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9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知识,评析材料中诗人的观点。(6分)
分,共6分)(2)(共6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对人民生命权的尊重和保障,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指数。③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确保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有利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④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41.(15分)(1)(共9分)①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3分)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③有利于领略汉字之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信心。(3分)
(2)(共6分)该诗人的观点是片面的。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我们要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2分)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重视了汉字书写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存在考了一些生活里很少用到的太生僻汉字等不足,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分)③诗人只看到了节目中存在的个别问题,看到了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忽略了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我们应分清主流和支流,重视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2分)42.(19分)(1)(共11分)①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适时作出正确决策。(3分)②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调整机构。(3分)③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扬协商民主,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4分)(2)(共8分)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3分)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分)
【考题回放】
(2015·全国新课标卷 Ⅰ)2014年11月,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 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1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2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3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4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12 B.14
C.23 D.34
答案:B
【命题分析】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有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类型。组合型选择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背景材料;根据题干要求列出几个(一般为四个)题肢,并以数字序号标示;四个备选项。近几年的组合型选择题常常以四选二的形式出现,比之前的四选三形式难度更大。
本题以2014年的国家政策方针———推进价格改革为背景,把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题干简明扼要,考查目的明确,能够非常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本题既考查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也兼顾了价值规律、企业生产的有关知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必须完善市场规则,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解题指导】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错误(或正确)的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 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排除法主要有三种。(1)排误法:直接从题目中提供的组合肢中进行排除,只要确定一个错误题肢,就可以把凡是有该题肢的备选答案排除。这些错误题肢,可能是对教材知识点的错误表述,也可能是偷梁换柱、张冠李戴,还可能是以点带面、以现象代替本质等。(2)肯定法:在组成备选答案的组合肢中,首先确定一个或两个特别有把握的正确题肢,凡是没有包含这些题肢的就可以排除。(3)排异法:找出题肢中那些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无关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第二步,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在初步缩小范围后,对无法明确排除的题肢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这些题肢中哪些更符合题意,进而选出含有这些正确(或最佳)观点的题肢。
解答本题,首先可以用排除法。本题题干材料中“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是为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这一做法和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没有关系,也不能确定是否能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故23与题干主旨不符合,应该排除。其次进一步验证14选项, 推进价格改革,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也有利于通过价格这一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这正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体现,均符合题意, 应选。
【误选警示】
学生如果对题中国家推进价格改革的主旨理解不到位,容易误选23选项。这两个选项涉及价格与供求、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知识。生产者如果面对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市场,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以获取更多利润;如果面对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市场,可以通过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但国家推进价格改革,即让市场在定价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举措对价格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因此23均不是最佳选项。
二、表明类选择题
【考题回放】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个地区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1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2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3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4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12 B.14
C.23 D.34
答案:B
【命题分析】
本题属于表明类选择题型。表明类选择题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事件或现象为背景, 一般是以近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有的也以古诗文、俗语和谚语,或有关数据、表格等为背景。表明类选择题的设问通常用“这表明”“这说明”“这意味着”“这就是说”“由此可见”等词语联结题干和题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本题以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为背景,题干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把时政热点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其主旨是考查学生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兼顾考查学生对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认识。
【解题指导】
解答表明类选择题的步骤主要有:
第一步,审材料。这是做好表明类选择题的基础。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明确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大意或主要观点。
第二步,审设问。要把握命题者的提问角度, 分析其命题意图。此类题型的题干大多体现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设问时要注意设问与题干材料的对应,并由此延伸至与教材知识的对应。
第三步,审题肢。要仔细、认真分析题肢, 把握每个题肢的基本含义。首先,判断每个题肢是否正确。如果题肢本身说法错误,可直接排除。其次,分析题肢与题干之间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之间的联系。解题时要对题干材料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以便及时调整思路,尽快在题干、设问和题肢的准确对应中提取有效信息, 作出正确判断。
解答本题,第一步,审材料。材料首先体现我国坚持不结盟原则,其次体现我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伙伴关系。第二步,审设问,根据设问“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可知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第三步,审题肢。首先判断每个题肢是否正确。分析得知3说法错误,因为处理国际问题主要根据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其次分析题肢与题干之间的联系。题干中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体现了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和选择,并未体现运用这种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故14符合题干主旨,而2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应排除。
【误选警示】
如果审题不仔细,对题干主旨把握不准确, 本题容易误选2。从与题干的关系角度看,题干仅仅表明我国坚持结伴不结盟,积极发展伙伴关系,而没有体现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从国际事务的实际操作来看,要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需要加强国际协作,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而不能依靠伙伴关系。
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牢固,本题可能会误选3。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据。这里的国家利益,是指本国的国家利益,不是指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更不是指伙伴国或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
三、坐标图类选择题
【考题回放】
(2015·安徽卷)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13 B.14
C.23 D.24
答案:B
【命题分析】
本题属于坐标图类选择题。坐标图类选择题以坐标图的形式命题,是把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函数知识应用到政治考题中。命题主要立足于《经济生活》教材知识,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或经济现象,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常见的坐标图主要有供求曲线、价格变动曲线、消费曲线、投资曲线等。
【解题指导】
解答坐标图类试题,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审读材料和坐标图。明确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变量是什么,弄清自变量(即引起其他数据变化的量)和因变量(即被引起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搞清楚曲线所代表的实际内容。这是解答坐标图题的前提。
第二步,把握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知识和题干、图像的说明性文字把握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依据坐标看趋势,即结合纵、横坐标,把握曲线变化趋势,这是解题的关键。其次,比较不同曲线差异,即比较类别看关系,这是解答坐标图试题的直接要素。
第三步,联系教材知识。通过以上步骤得到的信息依据设问要求与教材知识相联系,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本题,第一步,审读题干和坐标图。根据题干的文字表述,分析坐标图可知,12两图的纵轴代表的变量是出游价格,横轴代表出境游的消费需求量;34两图的纵轴代表的变量是居民收入,横轴代表出境游的消费需求量。第二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出游价格与出境游的需求量的关系是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需求量降低,故二者成反比关系;居民收入和出境游的需求量的关系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增加、需求量也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需求量也会降低,故二者成正比关系。第三步,根据第二步的分析可知,14正确描述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故选B。
【误选警示】
如果对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居民收入影响消费需求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准确,或者对坐标图的变量及曲线代表的关系理解错误,容易误选23。要通过题干中“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这一信息,明确出境游价格、居民收入是自变量,而出境游的需求量是因变量,从而判断23中各变量的关系与题意不符,14正确。
四、措施类非选择题
【考题回放】
(2015·福建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 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实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
答案:1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依法执政,加强对自贸区建设的领导;2人大要依法行使权力,完善自贸区相关法律,加强监督;3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依法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4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依法有序参与自贸区的建设。(答对三点即可,若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 可酌情给分)
【命题分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非选择题。措施类设问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此类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党、国家、企业或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本题以国家发展自贸区的政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重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没有限定主体,但明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因此,从知识角度看,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党、政府、人大及公民的相关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迁移、总结归纳的能力。
【解题指导】
解答措施类非选择题,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步:明确主体和答题范围。答题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要注意分清。同时有的设问规定了具体知识,作答时需要全面阐述该理论知识。设问限定主体的,要寻找符合主体身份的相关知识;设问没有限定主体的,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多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第二步:做到“三联系”,确定答案范围。一是联系教材,寻找教材中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注意寻找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或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或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步:组织答案。措施类非选择题的答题思路基本包括两方面:“各尽其责”和“对症下药”。 前者是指要根据主体进行分析,即分别从各个主体的角度去想措施。后者是指根据材料呈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如前所述,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提出解决措施;如果呈现的是成功或经验,就需要运用教材理论知识对这种成功做法进行概括,形成答案。
1.总结之困及其解决对策
高考政治试题,尤其是非选择题,多以当今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与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知识有联系的时事热点为切入点。命题形式多是材料+设问。所以,材料在高考政治试题中的地位就可想可知,弄懂并正确总结材料中心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在平常实际的学习或者复习中,很多同学在阅读材料后总结材料中心思想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困惑,不知道怎么才能正确总结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的中心思想即材料的主旨,明确主旨是正确解答试题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善于提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学会总结材料中心思想的方法。那么怎么才能正确总结材料的中心思想呢?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中的材料可分为三种: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组成,用“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等分开;②只有一个材料,并且只有一个段落。③只有一个材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落。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的试题,我们在总结材料主旨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分开的,但它们中间是有一条无形的线穿着的,它们大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这条无形的线有的试题是给出的。试题给出的这条“线”一般是位于材料前面的一两句统领的话。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第38题,材料一前面就有这样一句话:“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那么,接下来的材料就是有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
对于没有给出统领句子的,同学们要用语文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所以需要同学们有较好的语文功底。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9题,材料共有三个段落。这时,我们就要分段落进行总结,先总结每个段落的主旨,再总结整个材料的主旨。第一段说的是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第二段批评了一些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第三段举例证明中华民族英雄的伟大。结合这三段的主旨可总结出该试题材料的主旨是呵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选理之困及其解决对策
“理”指的是教材中的原理或其他知识。在解答政治说明类、体现类和反映类试题的时候,有些同学就会遇到不知道该怎么根据材料选取与教材中对应的原理等知识的困惑。
为解决这一困惑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结合材料(材料主旨)和设问确定知识范围,这一步绝大多数同学应该都能做到。在确定范围的时候应遵循先大后小的原则,即应先确定设问考查的是4本必修教材中的哪一本,然后再确定该教材中的哪一个单元,直至确定具体的知识点。其次,就要根据材料中的具体信息逐词逐句地迁移出对应的原理。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
(1)用理射材,就是先根据设问迁移出具体的知识原理,然后根据具体的原理在材料中找对应的句子。
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该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首先,迁移出教材中有关社会再生产的知识:①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②生产是决定环节。③分配与交换是中间环节。④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其次,在材料中一一找出与上述四个知识点对应的句子。材料中的“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体现了生产的环节,“各类专业市场”体现了交换的环节,“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体现的是分配的环节,“力推‘家电下乡 ”体现了消费的环节。
最后,就可根据以上分析按照“理论+材料+特定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格式进行答题。
(2)以材射理,即先逐句分析材料,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教材中迁移出与之对应的原理。
该方法和上述第一种方法的顺序正好相反。例题略。
【政治高考模拟试题】推荐阅读: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库05-24
高考政治模拟试卷含答案07-28
高考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11-24
2024高考试题——政治(海南卷)解析版11-30
2024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试题以及答案10-24
2018年高考全国卷适应性文综政治试题11-19
高考政治答案06-17
高考政治总结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