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作业及答案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微生物作业及答案(精选6篇)

微生物作业及答案 篇1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类群: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生长旺,繁殖快。

最基本的是体积小,面积大; 原因:微生物是一个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故而产生了其余四个共性。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面使微生物具有了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的特点。环境信息的交换面使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而正是因为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才能使其分布广,种类多。

3、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答:巴斯德的功绩: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免疫学——预防接种;发明巴氏消毒法; 科赫的功绩:发明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科赫法则; 巴斯德和柯赫的杰出工作,使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并出现以他们为代表而建立的各分枝学科。使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日趋丰富。

4、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答:生产方面,它们在土壤物质转化和促进植物生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根瘤菌,圆褐固氮菌都是将氮元素活化,让植物来利用的微生物。微生物还可在应用在生物工程方面。用酵母菌酿酒,用乳酸菌制酸奶,用毛霉制腐乳。还可以制造生物杀虫剂,如苏方金杆菌,日本金龟子芽胞杆菌,这些细菌对人畜无害,而对昆虫有害,是一种比较绿色的杀虫剂。然而,有一些微生物属于动植物细菌和病毒,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危害,如烟草花叶病毒,禽流感病毒。

生活方面,微生物也常影响人类的健康。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都对人的健康有益,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将阻止外面的病原体入侵肠道,构筑成一个生物屏障。而且肠道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有益菌可以分泌一些抗原物质,激活并强化肠道的免疫系统。也有一些我们经常听说的微生物对人的健康有害,如结核杆菌会引发结核病,流行感冒病毒会引发感冒,等等。

所以说,微生物即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名词解释:无菌技术、培养物、纯培养物、菌落、菌苔、分辨率

答: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

培养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菌落: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

菌苔: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或人的眼睛距目标25cm处)能分辨物体最小间隔的能力。

2、实验设计:设计实验分离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如产胞外蛋白酶)微生物。答:采样:在生活垃圾堆放处附近的土壤取样;

富集培养:在含脱脂奶粉的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至浑浊;

筛选纯化: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梯度稀释样品,将稀释好的样品涂布于培养基平板上,在培养箱中培养;

鉴定保存:培养后的平板上的菌落边缘有透明带的即为产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取出保存。

3、简述微生物的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答:基本原理:根据菌种特性及保藏目的的不同,给微生物菌株以特定的条件,使其存活而得以延续。

常用方法:传代培养保藏、冷冻保藏、干燥保藏。第三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简述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答:(1)固定细胞外形;协助鞭毛运动;(2)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

(3)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4)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2、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机制。

答:方法: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番红或沙黄复染; 机制: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差异主要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分的不同,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了。

3、何谓“拴菌”实验?它如何证明原核生物的鞭毛是做旋转运动的?

答: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离端用相应抗体牢牢“拴”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行为。结果发现,该菌在载玻片上不断打转(而非伸缩挥动),从而确认细菌鞭毛的运动机制是旋转式的。

4、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答: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最终导致核心具有极强的耐热性。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1、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类,可分成哪几类? 答:光能自养型: 以光为能源,以CO2 为唯一或主要碳源,不依赖任何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光能异养型: 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化能自养型:从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不依赖有机营养物。化能异养型:从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质。

2、以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答: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菌的某种代谢产物发生特定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的特殊化学物质,从而与其他菌落相区别。EMB培养基中大肠埃希氏菌因其强烈分解乳糖而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可染上酸性染料伊红,又因伊红与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从菌落表面反光还可看到绿色金属闪光,而产弱酸的菌落呈棕色,不发酵乳酸的菌落无色透明。

3、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答: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逆浓度运输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内,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输则可以逆浓度运输,将环境中较低浓度营养物质运输进入胞内,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1、试比较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答:发酵过程中电子载体是将电子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是将电子交给电子传递体系,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电子最终受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有氧呼吸是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无氧呼吸则是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2、微生物细胞的代谢调节主要有哪两种类型?

答:酶活性调节:是指一定数量的酶,通过其分子构象或分子结构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反应的速率。分为变构调节和修饰调节。

酶合成调节:是指微生物对自身酶合成量的调节,主要有诱导和阻遏两种方式。

3、试说明几种常见的分支合成途径调节方式的调节机制。

答:同工酶反馈抑制:在分支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有几种结构不同的一组同工酶,每一种代谢终产物只对一种同工酶具有反馈抑制作用,只有当几种终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完全阻止反应的进行。

协同反馈抑制:在分支代谢途径中,几种末端产物同时都过量,才对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具有抑制作用。若某一末端产物单独过量则对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无抑制作用。累积反馈抑制:在分支代谢途径中,任何一种末端产物过量时都能对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起抑制作用,而且各种末端产物的抑制作用互不干扰。当各种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它的抑制作用累加。

顺序反馈抑制:分支代谢途径中的两个末端产物,不能直接抑制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而是分别抑制分支点后的反应步骤,造成分支点上中间产物的积累,这种高浓度的中间产物再反馈抑制第一个酶的活性。因此,只有当两个末端产物都过量时,才能对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起到抑制作用。

4、一酵母突变株的糖酵解途径中,从乙醛到乙醇的路径被阻断,它不能在无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平板上生长,但可在有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平板上存活。试解释这一现象?

答:从乙醛到乙醇的路径被阻断,仅仅阻断的是无氧呼吸的最后一步,即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PH中的氢将乙醛还原为乙醇。但是在有氧的情况下,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氢将不再用于把乙醛还原为乙醇,而是直接运送到线粒体中进行氧化产生水,即不经过从乙醛到乙醇的这一阶段,因此可以在有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平板上存活。

5、名词解释:发酵、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初级代谢、次级代谢 答: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无需电子传递链。

呼吸作用: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FMN 等电子载体,再经过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性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

无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应相耦联并产生ATP的作用。光和磷酸化:光合磷酸化是指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有环式和非环式两种。初级代谢:一般将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谢。

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于该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生理功能且非其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的过程。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1、细菌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说明其出现原因和特点。

答:延滞期:原因:把细菌接种到新鲜的培养基中培养时,并不立即进行分裂繁殖,细菌增殖数为0,这时需要合成多种酶,辅酶和某些中间代谢产物,要经过一个调整和适应过程。特点: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RNA、蛋白质等含量增加,合成代谢活跃,对不良条件抵抗能力降低。

对数期:原因:营养物质丰富,细菌代谢旺盛,不存在种内斗争。

特点:①活菌数和总菌数接近;②酶系活跃,代谢旺盛;③生长速率最大;④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形态,生理特性比较一致。

稳定期:原因:营养的消耗;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

特点: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菌数达最高水平;细菌代谢物积累达到最高峰;芽孢杆菌这时开始形成芽孢;这是生产收获时期。

衰亡期:原因:营养耗尽,细菌无法继续生长。

特点:细菌死亡数大于增殖数,活菌数明显减少,群体衰落;细胞出现多形态,大小不等的畸形,变成衰退型;细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

2、试分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及它们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制。答: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不足导致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成分不足,导致生长停止。

水活度:通过影响培养基的渗透压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温度:影响酶活性,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H:影响细胞质膜的电荷、物质的溶解度、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氧:可分为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3、说明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意义,微生物测定方法的原理,并比较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答:意义: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评价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

计数法:(1)培养平板法:取一定体积的稀释菌液涂布在合适的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算原菌液的含菌数。优点: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缺点:操作繁琐且时间长,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膜过滤培养法: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以将一定体积的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等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膜转到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形成的菌落进行统计。优点:适用于样品中菌数很低时。缺点:价格昂贵。

(3)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采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数量进行直接计数。优点:简便、快速、直观。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4)比浊法:在一定范围内,菌的悬液中细胞浓度与浊度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优点:比较准确。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重量法:以干重、湿重直接衡量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通过样品中蛋白质、核酸含量的测定间接推算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优点:测定多细胞及丝状真菌生长情况的有效方法。缺点:不太准确。

生理指标法:微生物的生理指标:如呼吸强度,耗氧量、酶活性、生物热等与其群体的规模成正相关。优点:常用于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与检测。

4、控制微生物生物繁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有哪些?

答:化学因素:(1)消毒防腐剂: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称为消毒剂。能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称为防腐剂。

(2)抗代谢物:是指一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内的代谢物相类似,能与特定的酶结合,阻碍酶的正常功能,干扰代谢进行的物质。

(3)抗生素:是由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衍生物,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微生物。

物理因素:(1)温度:当温度超过微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或低于生长的最低温度都会对微生物产生杀死或抑制作用。

(2)辐射: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绝大多数生物体上的微生物。

(3)过滤: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和气体中的悬浮灰尘、杂质和细菌。(4)超声波:空穴作用裂解细胞;热效应使细胞产生热变性从而抑制或杀死细胞。

5、细菌的耐药性机制是哪些?如何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答:耐药性机制:(1)菌体内产生了能使药物失去活性的酶;(2)细胞内被药物作用的部位发生了改变;(3)使药物不能透过细胞膜;(4)形成救护途径;(5)通过主动外排系统把进入细胞的药物泵出细胞外。

方法:(1)只有在必要时才使用抗生素;(2)第一次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足;

(3)避免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同种抗生素;(4)不同的抗生素(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5)对现有抗生素进行改造;(6)筛选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

6、名词解释:分批培养,连续培养,灭菌,消毒,防腐,化疗

答:分批培养:在封闭系统中对微生物进行的培养,即培养过程中既不补充营养物质也不移去培养物质,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变的培养方式。

连续培养: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采用开放系统,通过不断补充营养物质和移出代谢废物,可以是微生物处于稳定的环境条件,实现持续生长的培养方式。灭菌: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和非病原微生物。消毒: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具消毒作用的药剂称消毒剂。消毒是不完全的灭菌。

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可采用低温、缺氧、干燥、高渗、高酸度、高醇度和加防腐剂等方法。化疗: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治疗传染病的措施。第七章 病毒

1、什么是病毒?它有何特点?

答:病毒:一个或数个RNA或DNA分子构成的感染性因子,通常(非必须)覆盖有由一或数种蛋白质构成的外壳,有的外壳外还有膜结构;这些因子能将其核酸从一个宿主细胞传递给另一个宿主细胞;能利用宿主的酶系进行细胞内复制;有些病毒还能将其基因组整合入宿主细胞DNA。

特点:(1)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

(2)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朊病毒甚至仅由蛋白质构成。(3)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不含催化能量代谢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5)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6)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7)病毒是一类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体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具有细胞内的繁殖性基因形式的独特生物类群。

2、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答:对称形式:螺旋对称壳体、二十四面体对称壳体、双对称结构;

主要结构类型:裸露的二十四面体毒粒、裸露的螺旋毒粒、有包膜的二十四面体毒粒、有包膜的螺旋毒粒。

3、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

答:定量描述毒性噬菌体的生长规律,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病毒特征曲线,即为一步生长曲线。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1、为什么说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的最佳材料。

答:(1)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方便建立纯系。(2)繁殖速度快,很多微生物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量生长繁殖。

(3)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环境条件对微生物作用直接均匀,易于获得各类突变株,变异易被识别,操作性强。

(4)易积累不同的中间及最终代谢产物。(5)存在多种方式的繁殖类型。

(6)参与基因工程的载体供体受体三角色。

2、历史上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有哪几个?试举其中之一加以说明。答: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甲病毒的RNA与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得到烟草花叶的感染症状同甲病毒,并分离得到甲病毒;乙病毒的RNA与甲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得到烟草花叶的感染症状同乙病毒,并分离得到乙病毒。说明杂种病毒的感染特征和蛋白质的特性是由它的RNA所决定的,证明了遗传物质是RNA。

3、简述真细菌基因组的结构特征。答:(1)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3)结构基因是单拷贝,rRNA基因是多拷贝;(4)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

4、简述基因突变的主要特点。

答:(1)非对应性:突变的性状与突变原因之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

(2)自发性:突变可以在没有人为诱变因素处理下自发地产生。

(3)稀有性:突变率低且稳定。

(4)规律性:某一特定性状的突变率有一定的规律。

(5)独立性:各种突变独立发生,不会互相影响。

(6)遗传和回复性:变异性状稳定可遗传。从原始的野生型基因到变异株的突变称为正向突变,从突变株回到野生型的过程则称为回复突变。

(7)可诱变性: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率。

5、简述Ames试验的原理。

答:“生物化学统一性”法则:人和细菌在DNA的结构及特性方面是一致的,能使微生物发生突变的诱变剂必然也会作用于人的DNA,使其发生突变,最后造成癌变或其他不良的后果。

诱变剂的共性原则:化学药剂对细菌的诱变率与其对动物的致癌性成正比。超过95%的致癌物质对微生物有诱变作用;90%以上的非致癌物质对微生物没有诱变作用。

6、简述局限性转导与普遍性转导的主要区别。

答:(1)被转导的基因共价地与噬菌体DNA连接,与噬菌体DNA一起进行复制、包装以及被导入受体细胞中;而普遍性转导包装的可能全部是宿主菌的基因。

(2)局限性转导颗粒携带特定的染色体片段并将固定的个别基因导入受体,故称为局限性转导;而普遍性转导携带的宿主基因具有随机性。

7、简述诱变育种的几个工作原则。答:(1)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2)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

(3)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避免菌落不纯、表型延迟);(4)选用最适的诱变剂量;

(5)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

(6)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7)设计采用高效筛选方案;(8)创造新型筛选方法。

8、名词解释: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营养缺陷型,条件致死突变型,细菌的转导,细菌的遗传转化,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感受态细胞,突变率 答:同义突变:是指某个碱基的变化没有改变产物氨基酸序列的密码子的变化。错义突变:是指碱基序列的改变引起了产物氨基酸的改变。无义突变:是指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UAA,UAG,UGA)。移码突变:是由于DNA序列中发生1-2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是翻译的可读框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改变位臵以后的氨基酸序列的完全变化。

营养缺陷型:一种缺乏合成其生存所必须的营养物(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的突变型,只有从周围环境或培养基中获得这些营养或其前体物才能生长。条件致死突变型:在某一条件下具有致死效应,而在另一条件下没有致死效应的突变型。细菌的转导:由噬菌体介导的细菌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一种方式:一个细胞的D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细菌的遗传转化: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可以转导给供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局限性转导:噬菌体可以转导给供体染色体上的特定部分到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感受态细胞: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

突变率:每一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概率。第九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1、简述负控诱导和正控诱导两种操纵子转录调控的差异。

答:(1)调节基因的产物在负控诱导中是阻遏蛋白;在正控诱导中是激活蛋白。(2)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是操纵区;激活蛋白的结合位点是激活蛋白结合位点。

2、在负控系统中,如果操纵区缺失,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在正控系统中,如果激活结合位点缺失,又将怎样?

答:在负控系统中,如果操纵区缺失,则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缺失,就不能阻止结构基因的转录。在正控系统中,如果激活结合位点缺失,则激活蛋白的结合位点缺失,就不能促使RNA聚合酶开始转录。第十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1、名词解释:基因工程、克隆(名词)克隆(动词)

答:基因工程:通过基因操作来定向改变或修饰生物体或人类自身,并具有明确应用目的的活动称为基因工程。

克隆(名词):指从一个共同祖先无性繁殖下来的一群遗传上同一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生命群体。

克隆(动词):指从同一祖先产生同一的DNA分子群体、细胞群体或个体群体的过程。

2、试举一例说明基因工程包括哪几个主要内容或步骤?

答:(1)从生物基因组中,经酶切消化或PCR扩增,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2)在体外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连接到载体分子上,形成重组DNA分子。(3)转化受体细胞(寄主细胞)。

(4)筛选获得了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克隆。

(5)从筛选到的受体细胞提取已经得到扩增的目的基因,供进一步分析。

(6)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人类所要的物质。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生态

1、名词解释:微生物生态学,共生,竞争,寄生,捕食

答: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共生:相互作用的两种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专性的、紧密的结合,是协同作用的进一步延伸。联合的种群发展成一个共生体,有利于占据限制单个种群存在的生境。竞争:两个种群因需要相同的生长基质或其他环境因子,致使增长率和种群密度受到限制时发生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对两个种群都是不利的。

寄生:一种种群对另一种群的直接侵入,寄生者从宿主生活细胞或生活组织中获得营养,而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

捕食:一种种群被另一种种群完全吞食,捕食种群从被食种群得到营养,而对被食种群产生不利影响。

2、我国相关法规对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规定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指数分别不得超过多少? 答: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100个/毫升;大肠菌群指数不得超过 3个/升。

3、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嗜热微生物、嗜冷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嗜碱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压微生物、抗辐射的微生物。

4、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答:(1)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 碳源、氮源和能源;(2)为微生物提供有机物、无机盐、微量元素;(3)满足了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

(4)pH适合,土壤pH值范围在5.5-8.5之间;(5)温度适合,季节与昼夜温差不大;(6)土壤颗粒空隙间充满着空气和水分;(7)适宜的渗透压。

5、简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1)微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2)微生物是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员;(3)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4)微生物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者;

(5)微生物是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种类。

6、简述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1)中立生活:两种群之间在一起彼此没有影响或仅存无关紧要的影响。

(2)偏利作用:一种种群因另一种群的存在或生命活动而得利,而后者没有从前者受益或受害。

(3)协同作用:相互作用的两种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非专性的松散的联合。(4)互惠共生:相互作用的两种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专性的、紧密的结合,是协同作用的进一步延伸。联合的种群发展成一个共生体,有利于占据限制单个种群存在的生境。

(5)寄生:一种种群对另一种群的直接侵入,寄生者从宿主生活细胞或生活组织中获得营养,而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

(6)捕食:一种种群被另一种种群完全吞食,捕食种群从被食种群得到营养,而对被食种群产生不利影响。

(7)偏害作用:一种种群阻碍另一种种群的生长,而对第一种种群无影响。

(8)竞争:两个种群因需要相同的生长基质或其他环境因子,致使增长率和种群密度受到限制时发生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对两个种群都是不利的。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1、名词解释:进化,分类,命名,鉴定,菌株 答:进化: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导致生物表型改变和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分类:根据相似性或亲缘关系,将一个有机体放在一个单元中。

命名:按照国际命名法规给有机体一个科学名称。

鉴定:确定一个新的分离物是否归属于已经命名的分类单元的过程。

菌株:或称品系,主要是指同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

2、三域学说的三个域指的是哪三个域? 答:细菌域、古菌域、真核生物域。

3、双名法中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哪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有何规定? 答:一个物种的学名都由属与种两部分组成。

规定:属名在前,规定用拉丁字名词表示,字首字母要大写,由微生物的构造、形状,或由著名的科学家名字而来,用以描述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种名在后,用拉丁字形容词表示,字首字母小写,为微生物的色素、形状、来源、病名或著名的科学家姓名等,用以描述微生物的次要特征。为了更明确,避免误解,还可在正式的拉丁名称后面附着命名者的姓和命名年号。

4、为什么16S(18S)rRNA目前被挑选作为研究微生物进化的主要对象? 答:(1)16S(18S)rRNA基因在生物中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2)在不同的生物中16S(18S)rRNA以不同的速率发生变化,这样可以测定生物的进化距离;

(3)16S(18S)rRNA基因分子大小适中;

(4)16S(18S)rRNA可以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

微生物作业及答案 篇2

关键词:森林采伐作业,过程,生物多样性,影响,措施

1 引言

我们都知道, 生物并非是单一存在的, 其样式种类非常多, 而林业生物亦是如此。它不但能够为我们带来非常多的资源, 同时还是我们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必要依托。在确保环境有效等层次上的功效非常的显著。针对其开展的探索活动的意义非常的巨大。我们分析和运行该项资源的时候离不开森林活动。其会对环境等带来非常多的影响内容。比如采伐活动之前的准备工作, 活动步骤以及更新等都会对其带来一定的作用。文章深入的分析了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2 采伐活动对多样性产生的作用

2.1 采伐活动对其产生的作用首先活动形式对其产生的作用

采伐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强度, 通常分成全部的有选择的以及逐渐进行的三大类。由于活动形式不同, 其带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全部砍伐对于其带来的作用主要的体现为如下的内容。第一, 当全部砍伐之后, 所在区域的气温以及湿度等等的许多要素都会发生改变, 基恩瑞使得生态体系发生改变。第二, 这种方式会使得生态环境在具体的形态中受到影响, 意味着由封闭性多层次构造物向开放性单层次构造物的变化, 所以森林的破坏, 对所有的源于这个系统治之外的杂质和多余的风等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使得有机质受到影响, 而且对许多生物等有不利作用。第三, 当全部砍伐之后, 以前的生态会出现快速的改变, 土壤的形成和维护地表、地形等各种无机环境因素也会引起连锁反应而发生变化, 结局是导致相关的生产等等的不具备多样化特征, 进而使得环境受到影响, 最终导致了各种灾难的发生。不过这项活动也有好多一些表现。站在景观的高度上来看, 皆伐对象都是成过熟林, 而成过熟林基本上是森林演替的后期, 多形成一种由少数或单一树种组成的所谓“顶级群落”, 形成较同质性的森林景观;站在生态的高度上来分析, 那些具有显著地同质特征的林木, 它们的稳定性等不好。皆伐迹地的次生演替可形成异质斑块, 使景观异质性增加, 从而有利于森林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而有选择性的砍伐通常是在规定的区间中进行, 并不会对以前的系统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可以保证以往的体系的构造等合乎规定。这种形式会留存必要生态环境, 而且不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可以很好地保持水土。对于促进树木的发展来讲意义显著。因为之前间距过小的树木会彼此影响, 将那些影响其他树木生长的进行处理, 这样之前受到影响无法顺利成长的植被就可以充分的生长。在开展活动的时候, 为了避免有病害的树木危及到别的树木。应该对那些受到影响的树木进行砍伐。如果不合理的处理会使得多样性受到威胁, 但是如果不处理的话, 又会使得病害现象加剧。导致越来越多的植被枯死。除此之外, 其形式以及力度选择不好的话会对树木生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总体来讲, 第二种和第一种方式比对来看, 其对多样性的威胁相对不是很大。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第二种方式和第一种相比其可以更加有效地维持综合性特征。

2.2 活动过程对其产生的作用

开展采伐活动的时候, 如果活动共方式不科学的话, 必然会使得物种数受到影响, 如果严重的话还会使得其中的一些种类消失。在开展工作时候, 设备产生的噪音, 会影响到一些动物, 进而他们就会到别的地区生存。很多实际案例高速我们这一道理。在某个林区中, 因为砍伐活动, 导致很多的棕熊搬迁到俄方。应对的措施是, 争取将设备产生的声音减轻, 而且要防止出现渗油现象。在采伐过程中, 选择优良的树木砍伐, 造成遗传侵蚀, 使优良的树种灭绝或濒危;而不加区别的收获某些物种, 会导致一些有价值的基因资源损失, 甚至丢失。这些都会对森林的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

集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开展该项活动的时候也会对多样性产生一些负面效益。其实在土地上开展的, 它的活动步骤会对土地以及小苗等带来非常不利的作用。假如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的话, 就会导致所在区域的土地受到影响, 而且幼树等也会受到不利作用。当活动过后, 土地由于受到踩踏会变得坚硬, 土质也出现变动, 所以它里面的水分等含量也降低。因为水分不多, 所以树木等无法获取充足的水, 就影响到生长活动的开展。而空气含量也很低, 会使得土层中氧不足, 进而不利于进行蒸腾活动, 使得植被枯死, 许多地表下的小动物和微生物也会受到破坏。与此同时, 作业也会造成水土流失, 生物的生存环境道到破坏, 影响森林更新, 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干扰和破坏。

伐区集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的。但是, 如果这种外界干扰较小、仅产生微小的变化, 还不至于影响林木等生物更新生长;如果超限地干扰和变化, 不仅影响林木等生物生长, 而且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 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手段控制超限干扰, 使暂时性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有利影响。有许多这类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控制是可能的。大兴安岭的呼中、塔河等林业局应用森林生态干扰梯度理论, 利用集材相当于整地的有利作用, 使大量的拖拉机集材道上非但没有因为破坏地表、压实土壤影响森林更新, 反而集材道上的新情况相当好, 并未受到超限干扰。

3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1 在未经破坏或破坏较轻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中, 采用绿色保

留地作业法, 保留木的侧重点在站干、倒木及其他粗大枯死木, 保留木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也可以为种子发芽、生长提供苗床, 保持水分乎稳, 并通过缓慢分解, 不断地向土壤中释放各种养分等。

3.2 应采取“近自然林”的采伐方式, 像是有选择的砍伐。

该项活动规定在经济上要确保连续, 以提供稳定持续的木材产量, 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现在这种砍伐方式非常常见, 不管是管理活动亦或是经济性特征上都有非常显著地优势。该项活动不会对动物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效益, 非常轻微的活动对多样性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意义, 所以和我们倡导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3.3 加强森林作业方式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科研工作。

生物多样性涉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方方面面, 因此, 必须了解和掌握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规律, 有利于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4 加强野生生物的保护管理, 保护天然林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建立一批野生生物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 对濒危生物进行特殊保护、重点管理, 而且确保其繁殖顺利。

4 结语

砍伐活动对物种的多样化产生的作用并不是在几天或者是几个月的时间中就可以看到的, 不过站在长久地角度上来分析, 采伐活动会对整个体系产生非常不利的作用。通过分析无数的案例我们发现, 在探索资源的时候, 因为很多要素的干扰, 只是看中其带来的利润, 而忽略了它的生态型, 不按照规定的开展活动, 导致生态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最终威胁到人的发展。所以, 当前阶段一定要将对其多样性的保护活动当成是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赵晓波.论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4) .[1]赵晓波.论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4) .

[2]赵康, 戚继忠.森林采伐作业的环境影响评述[J].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8, (01) .[2]赵康, 戚继忠.森林采伐作业的环境影响评述[J].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8, (01) .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答案 篇3

1、C2、D3、C4、C5、C6、B7、A8、A9、C10、B

二、非选择题

1、(1)不正确,分裂方式不对(因为甲图细胞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而乙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细胞形态不对(甲图是植物细胞,而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对(2)c、d(3)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着丝点分裂(4)间间期的时间最长

2、(1)S(2)b(3)4N③(4)

a.都不是b.Ⅰ.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2N个DNA平分给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DNA含量为N,一般不会形成DNA含量处在N与2N之间的细胞Ⅱ.基因突变是DNA结构的改变,不是DNA数目的变化c.细胞衰老或发生染色体变异(5)①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核酸细胞核和线粒体②高(或强)乙组细胞分裂旺盛,产生的细胞多,含有由3HTdR参与合成的DNA总量多③3HTdR是合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原料,后者又是合成DNA的原料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篇4

答:酒精对于糖代谢途径的影响主要有:肝脏的糖异生与糖原分解反应,也就是来源与去路的影响。

1)研究认为,酒精可以诱导低血糖主要取决于体内糖原储备是否充足,然而在人营养不良或者剧烈运动后,体内糖原过度消耗,酒精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饮酒后容易出现低血糖。

2)抑制糖异生:

①酒精的氧化抑制了苹果酸/天冬氨酸转运系统,导致细胞间质中还原当量代谢紊乱,使丙酮酸浓度下降,从而抑制糖异生;

②酒精能影响糖异生关键酶活性-非活性的转换,酶总量,酶合成或降解,从而抑制糖异生,如果糖二磷酸酶-1活性的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表达降低等; 3)影响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导致乳酸循环受阻,不利于血糖升高。

4)酒精使胰岛a细胞功能降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酵解,造成低血糖。

5)酒精还会影响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从而造成低血糖。

2、列举几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想一想他们为什们有降低血糖的作用?(p141 4题)答:1)胰岛素

它能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减少血糖来源,似血糖降低;

2)胰岛素促泌剂

 磺脲类药物,格列苯脲等,通过刺激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起合成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3)胰岛素曾敏剂

如噻唑烷二酮类的罗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另外如双胍类药,如二甲双胍,它能降低血浆中脂肪酸的浓度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利用,也能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4)a-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在肠道内竞争性的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降低多糖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抑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3、治疗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有哪些可能的措施?理论依据是什么?(p174

3题)

答:1)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降脂药物治疗、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和基因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则应根据患者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情况而决定。而且,降脂治疗的目标亦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一般而言,危险因素越多,则对其降脂的要求就越高(即目标血脂水平越低)。

2)但是继发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可适当地结合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

A.控制理想体重。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B.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C.戒烟 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D.饮食治疗

血浆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通过控制饮食,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0%。饮食结构可直接影响血脂水平的高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易受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进食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也可增加胆固醇的合成。尽管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LDL-胆固醇水平和升高HDL-胆固醇水平的作用,但是二者所含的热量都较高,如果摄入过多同样可引起超重或肥胖。因此,饮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也不宜过多。通常,肉食、蛋及乳制品等食物(特别是蛋黄和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应限量进食。食用油应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天用量以25~30g为宜。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

E.药物治疗

(1)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药理机制清楚、疗效明确的调脂药物有4类。其中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为主的有他汀类和树脂类。

① 他汀类:即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良好调脂疗效的一类调脂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树脂类(胆酸螯合剂):该类药物有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它们都是不为肠道所吸收的高分子阴离子交换树脂。该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着粪便排出,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F.重度血脂异常的非药物治疗,多见于有基因遗传异常的患者。这些患者可以通过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如回肠末端部分切除术,门腔静脉分流术)等方法治疗。基因治疗在未来有可能攻克顽固性遗传性的血脂异常。

3、减肥的措施与理论依据?(p174 4题)

4、答:减肥,主要从两方面考虑:控制热量的吸收和增加热量的消耗,也就是在选择减肥方法时应以物理减肥和减少饮食为主。

常用减肥方法有:

1)饮食控制。食物量的减少以及食物结构的合理搭配,不仅减少脂肪的吸收,而且在消耗玩储备糖原所提供的能量,会进一步消耗脂肪来供应机体能量的需求,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2)有氧代谢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大大提高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减肥,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

3)药物。虽然不推荐大量使用,但是也是一种方法。脂解类激素药物,可以促进脂肪的动员;含肉碱类药物,有助于长链脂酰coA转运。两者都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4)外科手术。当前面的方法都失效时,吸脂手术目前也成为局部美体塑性的热门手术,它可以直接减少脂肪组织。另外,中医的针灸,可以调理脏腑,运行气血,疏通筋脉,再加以饮食控制,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5、肿瘤细胞的糖代谢特点: 答:(1)肿瘤细胞的功能独立于饥饿-饱食循环之外,需要葡萄糖持续供能,能与肝脏建立葡萄糖乳酸盐循环。处于肿瘤核心的细胞通常缺氧,引起低氧诱导因子(HIF)的增多,激活编码葡萄糖转运体和糖酵解酶的基因,产生肿瘤细胞生长额侵袭转移需要的能量。

(2)但有一种新的机制:肿瘤细胞即使在有氧的条件下,主要也通过无氧糖酵解获得能量,而非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途径。这种有氧糖酵解现象叫做Warburg效应。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癌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所致,也可能与酶谱的变化有关。尤其是三个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和同工酶谱的改变,以及糖异生关键酶活性的降低有关。

6、血浆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答: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在动脉壁细胞之间有大量的胆固醇酯的堆积,继而形成粥样斑块。而这些胆固醇主要来自于血浆脂蛋白。

1)VLDL与AS的关系:β-VLDL含丰富的ɑpoB和apoE,能与巨噬细胞表面特殊高亲和力受体作用进入胞内,使CE增加; 2)LDL与AS的关系:

A、LDL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在动脉壁堆积过久会损伤内膜,形成粥样斑块;另外它还能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B、巨噬细胞表面存在清道夫受体,能吞噬受修饰的LDL,且无负反馈作用,导致大量胆固醇蓄积变成泡沫细胞;

C、apoB是LDL主要的蛋白,氧化的apoB释放多种炎性产物,产物在动脉壁上蔓延,加速AS,apoB100是识别肝细胞及其周围靶细胞LDL-受体的决定性蛋白,平衡胆固醇代谢,其肝素结合区和动脉壁内的糖胺多糖结合利于脂蛋白酶作用,加速AS。3)HDL与AS的关系:

A、HDL抗AS作用:首先,它能醋精胆固醇逆转运,清除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定向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增值,增加单核细胞数量;抑制巨噬细胞的Ⅰ型干扰素反应;抑制LDL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体的结合;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值抑制其合成氨基葡聚糖; B、氧化的HDL,其胆固醇转运作用下降,抗AS的能力下降,且会加速其发生发展;

C、ApoA1是HDL的主要成分,在胆固醇转运中的关键,且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内皮功能保护,抑制AS多种作用。4)其他还有一些重要的载脂蛋白:

如apoE具有抗AS的作用,具体机制:机制细胞信号传导以及防止细胞进入G1期而抑制血小板生长因子(PGF)诱导的SMC的增值和迁移;激活NO合酶,刺激血小板产生足够的NO释放到胞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加外周细胞胆固醇流出及血浆中胆固醇脂蛋白的清除;抑制脂蛋白的氧化,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XO-LDL)和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XO-VLDL)形成,减少泡沫细胞的生成。

7、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有哪些?CO中毒可致呼吸停止,其在机制是什么?(p195 2题)

答:1)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萎锈灵、抗霉素A、氰化物、co、叠氮化物以及硫化氢。

3)CO中毒导致呼吸停止的机制:CO可与还原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影响组织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阻碍对养的利用。此外,CO经呼吸进入肺部后,通过肺泡细胞弥散入血与Hb结合形成COHb,与氧气竞争结合Hb,其亲和力高,但是解离率低,导致组织缺氧,呼吸停止。

8、胞质中的NADH+H如何通过线粒体氧化呼吸链进行氧化的?(p195 3题)

答:胞质中的NADH+H是通过以下两种穿梭运送系统而到达线粒体基质,然后在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进行氧化:

 磷酸甘油穿梭途径:胞质中的以NADH+H为辅酶的磷酸甘油脱氢酶可以将磷酸二轻丙酮还原为磷酸丙酮,后者可以扩散到线粒体基质内,而基质内有一种含有FAD的ɑ-磷酸甘油脱氢酶,它可以催化进入的磷酸甘油,形成FADH2,于是胞质内的NADH+H间接地形成了线粒体内的FADH2,后者通过呼吸链产生ATP;

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线粒体基质内有一种苹果酸脱氢酶,可以催化进入的苹果酸脱氢形成草酰乙酸和NADH+H,电子传递顺序为NADH→CoQ→复合体Ⅲ→细胞色素C→复合体IV→O2。

9、列举血案的来源和去路,并分析谷氨酸和精氨酸治疗肝性脑病(肝昏迷)的生化基础。(p221 4题)

答:1)氨的来源: 内源性:1.组织中氨基酸分解生成的氨 组织中的氨基酸经过联合脱氨作用脱氨或经其它方式脱氨,这是组织中氨的主要来源。组织中氨基酸经脱羧基反应生成胺,再经单胺氧化酶或二胺氧化酶作用生成游离氨和相应的醛,这是组织中氨的次要来源,组织中氨基酸分解生成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膳食中蛋白质过多时,这一部分氨的生成量也增多。2.肾脏来源的氨 血液中的谷氨酰胺流经肾脏时,可被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分解生成谷氨酸和NH3。3.肠道来源的氨 这是血氨的主要来源。正常情况下肝脏合成的尿素有15?0%经肠粘膜分泌入肠腔。肠道细菌有尿素酶,可将尿素水解成为CO2和NH3,这一部分氨约占肠道产氨总量的90%(成人每日约为4克)。肠道中的氨可被吸收入血,其中3/4的吸收部位在结肠,其余部分在空肠和回肠。氨入血后可经门脉入肝,重新合成尿素。这个过程称为尿素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n circulation of urea)。

外源性: 肠道中的一小部分氨来自腐败作用(putrescence)。这是指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或其水解产物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的过程。腐败作用的产物有胺、氨、酚、吲哚、H2S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能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脂肪酸、维生素K、生物素等。2)氨的去路

氨是有毒的物质,人体必须及时将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主要去路是在肝脏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一部分氨可以合成谷氨酰胺和门冬酰胺,也可合成其它非必需氨基酸;少量的氨可直接经尿排出体外。

3)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都必须经过肝脏的解毒处理,生命得以维持。当严重的肝病(如肝硬化、急性肝炎、肝癌)引起的代谢紊乱,肝解毒功能严重损害,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发生昏迷,称为肝昏迷。用谷氨酸和精氨酸可以治疗。

机制:谷氨酸盐理论上,谷氨酸可与氨结合成谷氨酰胺从而降低血氨,谷氨酰胺则随血流到达肾脏,在肾内由谷氨酰胺酶分解成谷氨酸及氨,谷氨酸被重吸收人血重复利用,而氨则成为钱盐随尿排出体外。精氨酸作用机制是促进鸟氨酸循环,使更多的血氨转变成尿素。总的来讲,二者都可以加速血氨的清除和代谢。

10、何谓转氨基作用?体内重要的转氨酶有哪几种?测定血清中的这些转氨酶的活性有何意义?(p221 5题)

答:1)转氨基作用 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一种途径。其实可以看成是氨基酸的氨基与α-酮酸的酮基进行了交换。

2)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体内除赖氨酸、苏氨酸之外,其余α-氨基酸都可参加转氨基作用并各有其特异的转氨酶。其中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最为重要。前者是催化谷氨酸与丙酮酸之间的转氨作用,后者是催化谷氨酸与草酰乙酸之间的转氨作用。

3)转氨酶催化的反应都是可逆的。转氨酶可按底物的不同分成3大类。L-a-氨基酸(酮酸转氨酶)、ω-氨基酸(酮酸转氨酶)和D-氨基酸转氨酶。转氨酶的辅基是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两者在转氨基反应中可互相变换。

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氨基酸转氨后生成的酮酸或醛酸可经氧化分解而供能,也可转变成糖类或脂肪酸。相反,酮酸或醛酸也可经转氨酶的作用而生成非必需氨基酸。某些氨基酸之间的互变也有转氨酶参与。

在高等动物各组织中,活力最高的转氨酶是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GO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GPT则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脏细胞损伤时,GPT释放到血液内,于是血液内酶活力明显地增加。在临床上测定血液中转氨酶活力可作为诊断的指标。如测定GPT活力可诊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GPT活力可明显地高于正常人;而测定GOT活力则有助于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心肌梗塞时血清中GOT活性显示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转氨酶非常敏感,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段检查,转氨酶水平都有可能产生波动。因此,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也是有可能暂时超出正常范围的,所以不是转氨酶高就一定需要用药治疗的。

11、已知尿酸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说明痛风症与尿酸的相关性并从酶学的角度说明使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机制?(p232 3题)

答:1)尿酸是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水溶性差,当进食高嘌呤饮食、体内核酸大量分解或者肾脏疾病而使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升高。而痛风症,是当血尿酸含量升高达8mg/100ml,尿酸盐晶体即可沉淀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等处,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以及肾疾病。

2)别嘌呤治疗痛风症的机制:尿酸是由黄嘌呤氧化而生成的,这一步关键酶使黄嘌呤氧化酶。但是别嘌呤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可以使该酶失去活性,黄嘌呤就不能转化形成尿酸,高尿血症消除,所以可以治疗痛风。

12、列举几种嘌呤与嘧啶抗代谢物的名称,并举例说明抗代谢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机制(p232 5题)

答:1)嘧啶拮抗物: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环胞苷等;嘌呤拮抗物:6-巯基嘌呤、氮杂丝氨酸、甲氮蝶呤。

例如,6-巯嘌呤。6-巯嘌呤是嘌呤拮抗药。其化学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为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在体内,经次黄嘌呤-鸟苷酸酶(HGPRT)的催化,6-MP首先转变成硫代肌苷酸,后者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鸟苷酸,从而干扰嘌呤代谢、阻碍DNA合成,使肿瘤细胞不能增殖。6-MP→次黄嘌呤-鸟苷酸酶→硫代肌苷酸→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鸟苷酸。对S期细胞及其他期细胞有效。临床主要用于儿童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的维持治疗,亦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初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2022年 篇5

1-5

DDBAB

6-10

DDBCA

11-15

DACBA

二、动动脑,动动手,我能做

1.填空题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2.完成下列图表并填空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1)生殖;生殖(2)营养;营养

三、看图回答问题

1.A上表皮B栅栏层C叶脉D海面层E下表皮F气孔。叶绿体气体交换

2.(1)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2)植物;动物;(3)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植物的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四、实验操作

1.B;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太厚光线不易透过,不利于观察;

3.不一定;如果观察材料是无色的,可染色便于观察,因为染色会对细胞有影响;

4.原因:光线暗、没有对光、镜筒没有对准通光孔等。方法:进行对光。

五.分析简答题

(1)没有适宜的外界条件,所以古莲子在地层中没有萌发;种子萌发长成幼苗既需要外界条件,即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又需要内在条件,即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2)胚根最先发育长成根,利于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又能起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3)古莲子包括二个部分:种皮和胚。最主要的结构是胚,它又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4)胚芽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轴消失

胚根茎、叶

子叶根

六、探究题

(1)蚯蚓喜欢在什么环境中生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蚯蚓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3)材料用具:蚯蚓10只,纸盒,纸板,玻璃板,湿土;

实验方法步骤: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将10只蚯蚓放入纸盒中央,静置2分钟。然后每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处的蚯蚓的数目,统计10次。

优秀寒假作文

放寒假前的最后一天,老师发下来许多我们用过的作业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寒假作业,要求我们用旧本子上没有用过的纸自己装订新本子,并且声明开学要进行评选。为了鼓励我们完成这项作业,老师给我们讲了她们小时候节约的故事,讲我们国家正在创建节约型社会,讲节约的好处,我听后深有感触。

自己装订本子对我来说可是一个挑战,我先把没有用过的纸撕下来,弄整齐。接下来该用订书机装订了,这可是个力气活,好几次钉子都没有完全钉进本子里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钉好一本。本子的芯做好了,下面给它做个封面吧。我找到了一张被我丢弃的绿色卡纸,用卡纸做封面比较牢不容易破损,我为我的想法而得意。按照本子的大小剪裁好后再用胶水粘上,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还真不错。封面做好后,我发挥我画画的特长给它美化一下,画上我最喜爱的“淘气包”马小跳,写上学校,班级,姓名,大功告成了,看着自己制作的本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可是商店里买不到的独一无二的本子,没准开学还能得到一等奖呢。我找出以前的旧本子一口气做了四本,厉害吧?

老师说节约是一种美德,是啊!节约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保护了环境,让我们为了美好的家园节约吧!

寒假学习规划书怎么写

一、每日完成寒假作业(三种)

要求:认真完成寒假作业,注意文字书写。并按要求其它校方作业。目的:巩固旧有知识以便学习新知识。

二、英语学习计划

1、每天背单词、不规则动词过去式与过去分词。

要求:1~4册教科书上的单词、英语作文50篇以及笔记上的单词短语。

目的:加大词汇量。

2、听英语课文及初中英语作文磁带。

要求:熟记课文,流畅的背诵所要求的课文。

目的:练习、提高听力与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

3、做任务性阅读与阅读理解练习册。

要求:熟悉题型与答题技巧。

目的:针对英语考点进行专项训练。

4、阅读《无敌英语》。

要求:熟读并记忆关键词法与词组、短语目的:了解词性如介词、动词、代词、冠词等等,为提高英语水平夯实基础并加大词汇量。

三、语文学习计划

1、读背唐诗宋词,每两天一首。

要求:耳熟能详

目的:熟练运用到作文中去,以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每天做摘抄,读中考满分作文。

要求:不辞寸壤,不弃涓滴目的: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以期“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包括:

①语言材料A:阅读积累(多读书,一定要先做到“眼高手低”才能有发展)B:适当看些幽默、相声(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C:诗词歌赋必不可少(文化底蕴才是写作的关键)D:古今名人的轶事和历史小故事(议论必须有理有据,有据才能证理)

②生活材料可以是生活小窍门、手工小工艺.

③科技材料可以是新科技、新发明、世界未解之谜注意:处处留心皆学问。

3、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要求:对初中阶段的字音、字形与字义必须掌握。目的:对于中考的基础知识尽量多得分。

4、每天必须写日记。

要求:最少200字,可以一天中文一天英文。英文日记字数可适当。

目的:就是为了练笔。

5、每天练钢楷两页。

实施生物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篇6

一、精选作业, 减轻负担, 力争举一反三

作业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复习, 也是对当堂内容的巩固及加深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对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 必须先做一遍, 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 杜绝随意性、盲目性, 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布置的作业, 要按照教材内容,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阶梯安排, 由模式题到综合题, 由基本题到变化题, 逐步加大难度、广度, 有意识地配备一些在解答过程中要用到的有关旧知识的练习题, 使新旧知识相互联系沟通,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作业量过大,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 就会产生厌烦感, 教学信息就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这样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 没有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同时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布置的作业题量少, 就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久而久之, 学生的能力提高较慢。因此要做到作业量适度, 教师布置作业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精选精编, 作业量适度就是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挑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作业, 能够“以一当十, 举一反三”, 做到质高而量精, 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 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认识差异, 分层布置, 确保因材施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同样的时间, 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 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 并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 就必然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 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 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因此, 教师设计、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四要”, 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因班而异, 因人而异;要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主张量力而行,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作业要有梯度和区分度, 分开层次, 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如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分必做题 (基础题) 和选做题 (提高题) , 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层布置作业 (只做基础题, 少做或不做提高题) 。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都感到满意。对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的知识型的作业, 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 则布置一些基础型、知识型和识记性的作业。既满足优等生的要求, 又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 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形式多样, 激发兴趣, 拓宽作业来源

作业形式多样化, 有助于克服做作业过程中引起的单调乏味现象,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在选题目时可精选以STS (科学、技术和社会) 为背景资料的题目, 布置的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书面、口头、读图、读表、调查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完成, 书面形式中也可以分为选择、填空、计算、画图、论述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 避免形式单一。作业的来源可以是, 第一, 教师自己提供的作业。第二, 学生供题, 教师择题布置。事先通知学生寻找或自己创作某个单元或知识点的作业, 上交后由教师选择典型的题目布置给学生做。第三, 学生互编作业。可以在课堂内互编一两题, 马上反馈, 也可以是事先编好题, 作为家庭作业相互交换来做。作业形式多样符合学生接受事物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提高了作业的效果。在布置科学作业的同时, 又要注意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方面, 要尽量使作业题能够贴近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从一些生活的知识中得到启发;另外在布置作业时要善于借题发挥, 让学生探索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价值, 以培养学生学会从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地认识、研究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及时批改, 适度评价, 生成持久动力

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认真批改作业, 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 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批改作业时间争取在下堂课前完成, 批改完后写上日期, 对作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反馈, 及时讲解和订正。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练习, 做到人人过关, 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面对面, 逐题批改, 及时指出其错误, 启发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例如对物理电路图的作业, 若不采取面批, 学生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如何改正。进行面批的效果就好多了。如果作业中出现错误, 订正后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评价要多元化。实践证明,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一般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语言文字评价和等级符号评价;也可以针对认知、思维方法、作业态度等进行评价。例如在语言文字评价上, 当学生的解题思路独特时, 可以写上:“你的想法很独特, 看来你是个爱动脑思考的好孩子。”当学生作业有进步时, 可以写上:“看到你有进步, 老师非常高兴, 这说明只要你努力去学习, 就会有所收获。”又如用等级符号评价, 按学生作业的情况, 可以分A、B、C、D等不同等级进行评价。多元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 大大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 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五、认真讲评, 注重反思, 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感觉, 学生做讲评过的题目依然屡做屡错, 而花费了教师与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的作业效率并不高。为达到好的讲评效果, 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逐步形成了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整理归纳作业批改记录来形成作业档案:记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记教材中值得进行深层次挖掘、探究的问题;记作业中暴露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缺陷;记新颖的思路及解题方法。教师把这些记录进一步整理, 一定能够帮助自己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作业进行讲评, 使学生轻松地找出错题的原因并准确订正。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的听课感受, 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过程中自己想到的但未与教师交流的问题, 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 情感、体验等, 通过作业的形式, 记录下来。每次考试后, 在进行试卷订正的同时, 也做试卷分析, 把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以及今后落实改进的措施作个小结和反思。教师在评价这些作业时, 不强调文字的多少, 只要有感而发, 都予以奖励性评价。

上一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思路下一篇:浪漫表白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