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学练习题(精选8篇)
1.下列施工用电负荷属一类负荷的是()
A.隧洞施工照明 B.坝基石方开挖 C.混凝土浇筑施工 D.钢筋加工厂
2.编制施工总进度时,工程施工总工期不包括()。
A.工程筹建期 B.工程准备期 C.主体工程施工期 D.工程完建期
3.在工程进度曲线中,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实际工程进展速度 B.进度超前或拖延的时间
C.工程量的完成情况 D.后续工程进度预测 E.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搭接关系
案例一 背景: 承包人承担某水闸工程施工,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中相关工作如下: ①场内建路,②水闸主体施工,③围堰填筑,④井点降水,⑤材料仓库,⑥基坑开挖,⑦地基处理,⑧办公、生活用 房等 监理工程师批准了该施工总进度计划 其中部分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天)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初期排水施工中,围堰多处滑坡 承包人采取技术措施后,保证了围堰安全,但造成 A 工作时间延长5 天
事件二:岸坡开挖过程中,遭遇局部深层淤泥层,该情况在发包人提供的地质资料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中未能反映 承包人及时向发 包人和监理人进行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了处理 F 工作实际持续时间为 40 天,承包人以不利物质条件为缘由,提出 延长工期和增加费用要求 发包人认为该事件应按不可抗力事件处理,同意延长工期,补偿部分费用
问题: 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 2004),指出背景资料的相关工作中属于工程准备期的工作(用编号表示);工程施工总工期中,除工程准备期外,还应包括哪些施工时段? 2.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图中,不考虑事件 1 和事件 2 的影响,C 工作的持续时间应为多少天?并说明理由
3.事件 1 中承包人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应包括哪些内容? 4.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 年版),对事件 2 中事件性质的界定,你认为是发包人正确,还 是承包人正确?说明理由
5.综合事件
1、事件 2,指出完成图示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实际工期 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工期多少天?并简要说明理由
以上习题是你是2018年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练习题:施工组织设计。二建难,所以大家更要提早学习,扎实基础。学尔森已经开通了2018二级建造师辅导班,欢迎考友来试听,更有名师教你如何拿下难点试题,小编会持续更新二级建造师相关资讯,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关注哦!文本是小编总结的2018年二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练习题。距离2018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并不代表大家现在就不需要学习,二级建造师难度大家都知道,想要在2018年拿下即将升值的二级建造师证,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大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才是最紧要的!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利水电工程临时设施设计的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一类负荷主要有井、洞内的照明、排水、通风和基坑内的排水、汛期的防洪、泄洪设施以及医院的手术室、急诊室、重要的通信站以及其他因停电 即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事故引起国家财产严重损失的重要负荷
2.【答案】A 【解析】施工期的划分: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工程施工总工期为后三项工 期之和。
3.【答案】ABCD 【解析】
案例一:
【答案】
1.属于工程准备期的工作包括①、③、⑤、⑧
2.井点降水应贯穿地基处理、土方开挖和下部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因此井点降水即 C 工作的持续时间为
20+10+95=125 天
3.为防止边坡失稳,保证施工安全,通常采取的措施有:采取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 位等
4.承包人的观念正确
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理由:事件 2 所述局部深层淤泥层属于不利物质条件 承包人遇到不利物质条件时,应采取适应不利物质条件的 合理措施继续施工,并及时通知监理人 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工期及增加费用 参考教材 P171
5.实际工期为:12+10+40+95=157 天 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 10 天工期 理由:事件 1 由于是承包人本身责任,因此
不能主张延长工期,事件 2 由于发包人提供地址勘探资料有误,导致工期延长 20 天,但由于其中已有 10 天能影响总
工期,因此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 10 天工期
一、散点练习要“善放”
“善放”就是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散点练习时有向、有物、有序、有度、有导, 并且在课前的教学预设和散点练习的组织过程中一一落实。
1.“放”而有向
“向”者, 方向、目标。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练习的导向, 学生的散点练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练习目标, 方便教师掌控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节奏的调整。以“跨跳过垫”为例, 教师在组织学生分散练习时, 可以给学生三个练习目标:第一层次——顺利过垫, 符合基本动作要领;第二层次——助跑有力, 过垫动作协调;第三层次——过垫姿势优美, 速度较快, 有较为明显的“攻垫”动作, 体现过垫下压动作。学生面对明确的练习目标, 就可以有意识地针对此进行对照练习。“放”而有向的散点练习, 可以让教师心中有数, 也能够让学生心中有数。
2.“放”而有物
此“物”讲的是内容, 即“放手”让学生练习的时候, 要有具体的练习内容。如在“肩上屈肘投掷垒球”的散点练习中, 教师若能明确布置学习任务:先完成几次模仿, 再互助几次, 接着再体会出手角度和出手力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 教学效果会更佳。由此可见, 开放教学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练习, 并不是意味着学生想怎么练习就可以怎么练习。随意的、无目的的“放”只会让课堂教学在虚假的活跃氛围中枝蔓芜杂、离题万里。
3.“放”而有序
“有序”强调的是“放”而有物的练习内容的序列性和层次性。在散点练习中, 活动内容不能以孤立、凌乱的面貌随意任由学生放手一嬉。教师的“放”之前就必须切实关注整个散点练习过程的演变可能, 依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一般规律, 秉承由易到难、步步推动、层层深入的原则, 安排散点练习的每一个步骤。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 超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活动绝不“放手”。
4.“放”而有度
“度”的含义有两个。其一, 时间上的度, 一次散点练习需要多少时间探究或巩固, 教师要根据技术动作的难度、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器材场地的不同, 估算大概的时间, 不能一放就没有了时间上的约束。其二, 氛围上的度, 散点练习的设计、组织和呈现需要有节度, 教师在放开活动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最底限定, 学生一旦过于兴奋, 破坏了基本活动规则时, 就必须及时提醒, 甚至停止散点练习, 谨防课堂教学由教师的过于“扶持”演化为过度“自由”, 毕竟散点练习不是自由活动。
这需要教师在“放”的设计上, 和“导”的设计一样重视, 既重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这个环节, 也不忽视“放手”让学生练习这个环节。让散点练习开放有度, 活动有效, 不让散点练习的主旋律变奏成为不和谐的“乱弹”。
5.“放”而有导
“导”字体现的是教师对散点活动的主导。在学生的散点练习过程中。如果缺乏了教师的“导”, 就会因为没有及时控制学生情绪的漫溢, 而导致散点练习的节奏被学生的情绪牵着鼻子走。练习就会貌似热闹异常, 实则无益学生技术动作的形成。不注意过程管理的“放”, 既不利于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掌握动作技术, 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和互相帮助等学习品质的启蒙和引导。
二、散点练习要“能收”
“收”是一种整理和收集, 意在把学生在散点练习中的表现集聚成为能够促进学生再次发展的资源;“收”更是一种导引, 意在引导学生在散点练习中不经意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 确保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不偏离体育学科教学注重身心同时发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在强调“放”技巧的同时, 更注重“收”的艺术, 才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因此, 教师在散点练习的组织中, 要“收”而切时, 有总结、有启迪。
1.“收”而切时
“切时”有及时和适时的含义。及时, 指的是教师要在组织学生散点练习的过程中, 随时以课前对练习的预设作为对照, 学生一旦达成了练习的目标, 能够正确理解动作要领, 较好掌握技术动作时, 便可以及时停止“放”的状态, 将学生迅速引导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与练习中。
适时, 指的是教师在学生散点练习的过程中, 关注学生产生的“生成性资源”时 (正向的:掌握动作情况良好;负向:出现错误认识和动作) , 如果超过教师的预设, 就应该适时做出“收”的举动, 让学生正确的学习势头在教师的鼓励中得以继续保持;让学生的错误理解不会成为一种“定式”。
2.“收”有总结
指的是对学生达成学习情况的反馈总结, 也是对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来的其他方面的总结。
第一, 对任务达成情况的总结, 即对学生在散点练习中, 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结合预设目标进行定向评价, 围绕着技术动作本身的学习开展。这样的总结, 切不能毫无边界的“信马由缰”, 更不能无目标、无指向地乱评一气;不以课堂的“活跃”“热闹”作为单一的价值追求, 而要谋求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中, 明确散点练习的收获与缺憾, 并明白成功的“秘诀”、失败的“因由”, 为今后的再一次散点学习成功的“放”打下基础。
第二, 对课堂生成情况的总结, 虽然教师在课前总会对散点练习的组织过程进行充分的预设,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也会紧紧围绕着预设展开, 但是学生不可能一定会在整个散点练习的过程中被教师预设步步“算准”, 不可能始终围绕着教师的设想和意图展开学习和交流的。在练习中, 学生会超越教师的预设, 甚至会与教师的预设背道而驰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在练习中的生成, 既要利用好生成性资源, 也要对学生出现的生成进行总结, 有表扬, 有批评, 也有激励。
3.“收”有启发
启发是两个方面的, 一个方面是“收”了以后, 对学生在“放”中的表现进行启发性的谈话, 达到一个“有愤必启”的要求;另一个方面, 是教师作为散点练习的设计、组织、掌控和评价者, 也应该对自己在本次练习的设计进行一个思考, 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对学生的启发。教师在教学反馈中注意层次性和针对性, 善于捕捉学生的散点练习中的表现, 精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对学生在生成性表现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整合与提炼, 截取其中的“有启发价值的信息”进行谈话和设问, 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发, 为后续补偿教育提供重要的学习资料和参照依据。
对教师的启发。教师不能够将预设变成自己教学调整的枷锁, 明确“预设”不是为了阻抑“生成”。面对学生的生成, 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思考, 从纷繁复杂的大量信息中捕捉出有价值的部分。课后, 对这些信息与事例加以梳理和思索, 为今后散点练习的思考和设计提供一些经验和资源。
实验习题是化学实验的特殊教学形式。其特点是只给出实验命题。无法“照方抓药”。学生必须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知识独立设计方案,然后按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除完成操作、观察、记录外,还要对观察的结果或数据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最后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习题的教学,除了可以复习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和操作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学习探索未知的一般科学方法。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也必然会促进他们的实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能力的核心,起支配作用的是思维。有人曾指出: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给“思维”。这是极为深刻的忠告。
实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实验习题的选择和实验课的组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实验课使组织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指定命令,明确要求
(1)所用试剂是常规试剂。
(2)装置要尽量简单,零部件尽量选通用的。
(3)符合安全要求,尽量避免使用高温。
2.学生设计使用方案
目前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学生(两人一组)先口头报告自己的方案,经过讨论、比较,师生共同确定最佳方案;另一种是以组为单位独立设计方案,把方案草稿交老师审阅,只要所用仪器的药品是常规的,没有危险性,就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案进行。这种做法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但缺点是实验室准备工作量大。
两种做法各有优缺点,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好,可以因年级不同和实验命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实验室的承受能力而定。一般情况是。最初一两次实验习题宜使用第一种做法。如果实验命题不太复杂,不同学生设计的方案可能大同小异,那么就可以采用第二种做法。
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要巡视指导,启发而不是包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规定时间内没做的,课下应继续完成,防止草草了事。属于物质制备的实验应交成品,和实验报告一并评定成绩。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实验报告,不规定统一格式,以发展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好的实验报告可以张贴,以利互相学习。
4.组织学生讨论和小结
对于较复杂的实验习题,不同学生可能对实验步骤的简捷性,选用仪器的合理性,条件的控制等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实验后拿出一定时间进行讨论是完全值得的。现举初三实验习题“怎样由氢氧化钙制取氯化钙”为例:
(1)明确要求
①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实验,氢氧化钙用消石灰,成品应是固态氯化钙。②自备干净无色小瓶装成品用,实验完成后交成品2~3克,贴好标签写上姓名。③实验后选定一组同学下堂课接受全班同学的质询。
(2)讨论
首先由接受质询的同学汇报;①制取的过程所依据的反应原理;②确定的步骤和操作方法的依据;③介绍你们所选的仪器。
然后,由其他同学质询(教师也应相机补充提问)。
其中①和③一般不会有多少疑问,但在实验步骤和操作的考虑深度会有不同。经过讨论后,都能弄清下列问题就可以了。
在烧杯中用稀盐酸溶解消石灰时,要充分搅拌并加热,至混合物呈弱酸性的理由。为什么需过滤?蒸发过滤近干涸前,怎样防止迸溅?
(3)教师应就每份成品的质量(色白、中性)和实验报告评出综合成绩,其中好的可以展示和表扬。
5.创造条件搞好学生实验
按新课标要求。不但教师要做好每个演示实验,还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证实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探索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能力。但是对一些条件较差的乡村中学,学生实验基本取消,这无形中就增加了知识的枯燥性和学生对本课程的厌烦心理。对于学生实验,有条件应多做,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如可以组织学生因陋就简制造简单仪器和实验药品。条件再不允许,哪怕是演示实验也要让学生代表做一下,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保证实验的效果,必须强调预习和实验报告的填写。
6.搞好课外活动,占领课外市场
化学课外活动能激起学生对化学的极大兴趣,这不仅对完成教学有利,而且为将来从事化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课外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化学仪器的操作、化学晚会、化学知识竞赛、化学故事讲演及工厂参观、土质测量、水质测量、治理环境污染等。从而激起报效祖国,为人民而学的爱国热情。
一、填空题:
1.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能独立行使职权。2.国家行政组织的本质特征。
3.是行政组织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它规定了行政组织的运转法相,是行政组织的灵魂,在本质上体现了行政组织的基本功能。
4.7.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法国确立“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在()A.法兰西 29.孔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A.法治 B.礼 C.仁政 D.义 30.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观点的学者是()A.梅奥 B.巴纳德 C.西蒙 D.法约尔 31.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推行政务的组织是()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32.现代行政组织特有的特征是()A.政治性 B.社会性 C.权威性 D.主动性 33.对外防御侵略,对内打击犯罪属于行政组织的()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34.古雅典负责行政事务的是()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公民陪审团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 35.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A.执政官 B.财务官 C.检察官 D.皇帝 36.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A.1640 年 B.1649 年 C.1660 年 D.1688年 37.实行总统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8.实现“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A.路易十四 B.拿破仑 C.戴高乐 D.密特朗 39.创立我国王位世袭制的时期是()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明朝 40.中国历史上的三省制终结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1.国家组织不包括()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42.行政组织不断创新观念,开张创新活动,具有()A.政治性 B.社会性 C.主动性 D.法治性 43.控制人口增长属于行政组织的()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44.古埃及的地方行政长官是()A.法老 B.宰相 C.州长 D.市长 45.古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始于()A.公元前5世纪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前7世纪 D.公元前8世纪 46.英国宣布为共和国是在()A.1640 年 B.1649 年 C.1660 年 D.1688年 47.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8.在西方,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的地方行政组织是()A.州 B.郡 C.镇 D.市 49.我国最早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建制的是()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明朝 50.我国历史上有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结束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51.社会组织中管辖范围最广的是()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52.行政组织是职责分明、协调有序的有机整体,具有()A.政治性 B.社会性 C.系统性 D.法治性 53.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行政组织的()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54.古雅典的负责军事的组织机构是()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五百人议事会 55.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实际上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是()A.执政官 B.元老院 C.检察官 D.保民官 56.英国王权复辟是在()A.1640 年 B.1649 年 C.1660 年 D.1688年 57.实行总统制最为典型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58.美国的白宫办公厅属于()A.内阁 B.行政部 C.独立行政管理机构 D.总统直属机构 59.法国掌握最高行政权的是()
A.总统 B.总理 C.国民议会 D.国防部 60.我国古代的郡、县两级地方行政组织始设于()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的()A.人员 B.经费 C.目标 D.物资设备 E.权责结构 2.三公九卿制的“三公”是指()A.丞相 B.太尉 C.节度使 D.钦差大臣 E.御史大夫 3.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A.道 B.府 C.路 D.州 E.县 4.美国的联邦行政机构有()A.总统直属机构 B.行政部 C.独立管理机构 D.内阁 E.联邦法院 5.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有()A.规制型管理 B.情感型管理 C.法理型管理 D.道德型管理 E.市场化管理 6.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梅奥 B.法约尔 C.巴纳德 D.孔茨 E.西蒙 7.行政组织的特性包括()A.阶级性 B.社会性 C.权威性 D.法制性 E.主动性 8.根据行政组织中掌握最高决策权的人数多寡,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A.市经理制 B.首长制 C.委员会制 D.名誉市长制 E.混合制 9.下列属于巴纳德协作系统组织理论的分析要素有()A.诱因 B.能率 C.贡献 D.组织的有效性 E.组织的生存能力 10.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A.管理职能 B.政治职能 C.经济职能 D.文化职能 E.社会职能 11.国家组织包括()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事业组织 D.企业组织 E.司法组织 12.清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A.省 B.道 C.州 D.府 E.县 13.规制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组织标准化 B.工作秩序化 C.管理市场化 D.管理规范化 E.组织法制化 14.邓小平行政思想中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四化”标准是指()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现代化 E.专业化 15.我国行政组织建立中的统一原则包括()A.机构设置统一 B.领导指挥统一 C.计划统一 D.层次与幅度统一E.权责统一 16.行政组织的功能包括()
A.政治功能 B.社会功能 C.宗教功能 D.文化功能 E.经济功能 17.行政组织编制的性质包括()A.统一性 B.多样性 C.政治性 D.服务性 E.系统性 18.英国地方行政组织包括()
A.郡 B.州 C.教区 D.社区 E.区 19.墨子的行政组织思想有()A.“尚同” B.“节用” C.礼法结合 D.非乐 E.法 20.英国当地行政组织改革的内容有()A.部分政府职能市场化 B.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D.加强中央宏观调控 E.改革人事制度 21.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人 B.司法组织 C.目标 D.行政组织 E.人际关系 22.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中央机关组三大组成部分是()A.元老院 B.高级长官 C.人民大会 D.总督 E.执政官 23.英国的中央行政组织主要有()A.众议院 B.枢密院 C.参议院 D.内阁 E.政府各部 24.法国议会的权力有()A.任免总理 B.立法 C.组织政府 D.监督政府 E.批准政府财政预算 25.情感型管理方法的内容有()A.激励 B.沟通 C.参与 D.指挥 26.现代社会的组织系统包括()A.国家组织 B.企业组织 C.事业组织 D.群团组织 E.政党组织 27.汉密尔顿认为强而有力的行政组织应包含的四大因素是()A.民主 B.统一 C.充分的法律支持 D.稳定 E.足够的权力 28.孙中山的行政组织思想有()A.实行“五权宪法” B.构建“万能政府” C.“均权主义” D.“议行合一” E.人尽其才 29.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有()A.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B.提供社会保障 C.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 D.控制人口增长 E.环境保护 30.法国的中央行政组织的组成部分有()A.总统 B.总理 C.国民议会 D.司法与掌玺部 E.中央各部
四、简答题:
1.简述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2.简述巴纳德的组织平衡论。3.简述泰罗的组织思想内容。
4.简述梅奥对非正式组织优点及对策的认识。5.简述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历史贡献。6.简述行政组织的精神要素。7.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五、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构建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
8.简述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9.简述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10.简述我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11.简述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内容。12.简述行政组织功能的主要内容。13.简述规制型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2.试论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3.试论述本尼斯对官僚制的评价。
4.试论述巴纳德的诱因与贡献平衡理论,并对此做出评价?
5.试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如何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关系。6.结合实际,试论如何为行政组织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7.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为行政组织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8.试论当代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9.试论述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0.试论该如何有效地解决组织摩擦。
11.请论行政组织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并举例说明。12.试论我国应如何实现编制手段的全面化。
六、案例分析题目:
1.《新京报》信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执法不公、办事拖拉等行为,有关企业或个人可进行投诉。青岛市近日出台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机构必须在接到投诉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投诉人要求给予答复的,应当及时给予答复;需要转办的,应在一个工作日内转交有关机关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企业或个人可投诉的各类情形,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执不公、办事拖拉、态度生硬、不履行职责、政务不公开、“吃、拿、卡、要”等行为,以及“对不属本单位职权范围或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事项不说明、不请示、不移送”等。按照规定,对被投诉查实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扣发奖金、诫勉、调离工作岗位、辞退等处理;构成违纪或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对投诉事项查处不力,致使投诉人重复投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对承办单位或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追究其行政责任。青岛日前将三部公务员效能投诉电话整合成为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改变过去单纯注重被投诉事项的解决而忽视追究相关责任的做法,对查实的被投诉对象,将根据《青岛市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问题]:根据题中案例,分析我国行政组织应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2.阅读案例,谈谈加强行政组织伦理建设的途径。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一些乡镇的农民反映,几年来有人一直将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助粮高价出售,然后将补偿给村民的粮食按折低价进行兑付,从中牟取私利,村民却始终见不到一粒补助粮。近年来,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风沙源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给退耕还林的农民一定的补助,是一种对农民失去土地和农民实际生活的政策性关怀,本来是一件好事,却让一些人办砸了。退耕还林政策虽好但是落实不好,就会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在退耕还林中,农民已经作出了巨大牺牲。一些退耕还林区的农民生活本来就不富裕,不少农民靠国家救济维持生活。按《退耕还林条例》,供应补助粮食的企业不得回购退耕还林补助粮食;兑付给农民的补助粮食,不得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而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粮管所违规操作,竟将退耕还林补助粮食进行回购。竹园村的村干部竟借机做手脚倒卖退耕还林补助粮从中牟利,不让农民见到一粒补助粮。不知这些人是否替农民考虑过,怎么舍得再在农民的伤口撒把盐,让农民再伤心呢?党和国家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已把“三农”问题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相继出台了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仅仅为了封沙,也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长久之策,农民能够理解。国家的经是好经,却让基层的干部给念歪了,既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又伤了农民的心。
3.运用行政组织管理方法的有关原理分析下述案例中“让‘破烂王’下岗”的建议。
因为“破烂王”的存在,杭州市一部分废旧物资得以回收再生;同样因为他们的存在,公共设施偷窃者有了稳定的“回收点”。杭州有人就此提出建议:杭州应提前一步行动,让“破烂王”下岗。应当承认的是,确实是有一些收废品人员为偷盗者提供了“销赃”渠道,但也必须看到的是,并非所有的收废品人员都会这么做。也就是说,不应把个别人的行为加诸所有的同行。我们更不能因为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好现象而就让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下岗,就像不能因为其他一些行业也存在着不良现象,就可以将那整个行业给封杀掉一样。现在有不少城市因为市容及其他一些原因,而将收购废品等归入禁止行列。应当说,这样一些封杀行为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市容市貌,但这种禁止所取得的一时效果却是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计为代价的。不管是否有违法行为一律让“破烂王”下岗,就可能使部分正在读大学的农民的孩子失去生活来源,从而使窘迫的父亲更加愁苦,甚至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而这样一些简单禁止做法导致的潜在后果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意识、帮助意识会因此而下降。如果说市民的同情意识下降了,社会中的关怀意识变稀薄了,那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城市就难说是真正变得美丽了。希望市容市貌得到改善无可厚非,但市
容市貌的改善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计为代价、为前提。如果为了求取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动辄采用“铲除”、“消灭”的手段,那就不仅是管理办法简单的问题,更会导致对人的权利及民生构成伤害,就不能说是体现出了“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就是与全社会正在掀起的对弱势人群的关注、关怀背道而驰。
4.据《现代快报》报道,连日来,南京市区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恶臭,市民们被这股恶臭困扰着。而据说,从2003年8月南京遭遇 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
10.答:⑴强化中央集权,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使国家权力的垄断者,形成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集权程度,大大超过中世纪的欧洲各国。⑵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呈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⑶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⑷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11.答:⑴指出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协作系统;⑵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理论。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协作的意愿;三是信息;⑶提出了权威来自接受的思想;⑷提出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写作系统,能否持续存在,取决于能否保持组织的内外平衡;⑸阐述了非政府组织理论。
12.答:⑴政治功能。指政府防御外来的入侵与渗透,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打击犯罪活动,进行民主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⑵经济功能。保护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文化功能。一是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二是进行科学文化教育。⑷社会功能。包括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控制人口增长;环境保护。
13.答:⑴组织标准化。①分工专业化②工作指标化人员统一化⑵工作秩序化。①强调组织内部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②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③彻底清除人的随意性和传统组织的杂乱无章。⑶管理规范化。①组织成员间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为的、情感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排斥不良的人际关系。②对所有人一视同仁③明确组织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方式④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做奖惩的尺度。
五、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双方的沟通机会,通过角色互换,促进他们之间的互相了解。设立共同而合理的竞争目标与规范。强调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群团、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11.答:(1)不同的国家队组织的管理范围有着不同的期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公共事务及其简单,社会只要求政府承担一些简单的管理功能,如维护治安,发展经济;到资本主义初期,人们仍然希望政府是“守夜警察”,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公共事务日趋复杂,人民要求政府管辖的事务越来越多,几乎覆盖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范围。(2)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组织的输入、输出有着不同的期望。在依附型行政文化为主的国家,社会只对政府的输出有较大取向,如对政府的战略目标、政策、法规、措施等持拥护或反对、热情或冷漠的感情取向;对政府的输出,如公民参与则漠不关心。在参与型行政文化为主的国家,则社会对政府输入有较大取向,公民民主参与意识强烈;社会对政府输出也同样表现出强烈的取向。反映在政民关系上,首先要政府服从民意,其次才是大众服从政府。(3)对行政组织的认同程度不同决定着群众参与行政输入方式的差异人们对政府有强烈的认同感,政府在人们中的威信高,那么人民对其信息输入时通过法制的轨道、以温和的方式提出来;反之,如果人民对政府没有认同感和信任感,那么人民对其信息输入的方式则容易脱离法制轨道,以激烈的、冲突的方式提出来。
12.答:(1)法律手段;用法律手段进行编制管理是指,运用宪法和法律,通过颁布编制法规,依照这些编制法规对编制工作进行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编制立法工作,其次要严格编制司法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经济手段;在宏观上,要确定各级行政预算在财政预算中的数量比例,以及行政预算与行政编制的数量比例。既保证各级行政经费的最低要求,又要保持行政预算在财政预算中的合理比例。在微观上,要确定各个单位的人员编制与办公费用的比例,确定人员工资基金和办公费用的定期包干数额,实行超编超支不补、节编节支部分或全部归己。(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行政组织依靠自己的权力,通过下达命令、指示办法来管理行政编制。其优点:具有权威性;无需以物资利益作为执行指示的条件,具有无偿性;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作出某项要求和指导,具有直接性。可以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作出比较迅速的决策,具有灵活性。其缺点:权威性不如法律手段大;无偿性不能与经济利益结合;直接性和灵活性使其易于忽略编制的整体系统性和稳定性。(4)只有将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优化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各尽其用,才能实现编制管理全面化。
o o o o
1、(单选题)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答案:D2、(单选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B.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正确答案:B3、(单选题)宪法规定的()原则,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正确答案:A4、(单选题)做好人大工作始终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党的领导正确答案:A5、(单选题)选票上不注明选举人的姓名,选票由本人填写,并由选举人本人将选票投入专用票箱的投票被称为()。
o o o o o o D.无记名投票正确答案:D6、(单选题)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对()负责,受本级人大的监督。
C.本级人大正确答案:C7、(单选题)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由()主持。
C.行政长官正确答案:C8、(单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是()。
D.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正确答案:D9、(单选题)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的年龄限制是()。
A.年满四十周岁正确答案:A10、(单选题)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权属于()。
A.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正确答案:A11、(单选题)特别行政区政府以法律保护作者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所获得的成果和合法权益的做法是()。
o A.自行制定文化政策正确答案:A12、(单选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
o D.多于、少于正确答案:D13、(单选题)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最高原则是()。o o o o o o o o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答案:D
14、(单选题)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可连任一次。
A.五年正确答案:A
15、(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C
16、(单选题)各级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
A.监督正确答案:A
17、(单选题)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B.多民族的单一制正确答案:B
18、(单选题)我国由()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C.全国人大正确答案:C19、(单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C.民主集中制正确答案:C20、(单选题)特别行政区宗教组织所办的学校可继续提供宗教教育,包括开设()。
D.宗教课程正确答案:D21、(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是可以提出宪法修改有效议案的主体。正确答案:CD
o o o o o o o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2、(多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正确答案:ABCD
A.监督权 B.立法权
C.任免权
D.决定权
23、(多选题)我国实行间接选举的有()。正确答案:CD
A.乡人大代表 B.县人大代表
C.省人大代表
D.全国人大代表
24、(多选题)在中央国家机关中采取个人负责制的有()。正确答案:AB
A.中央军委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25、(多选题)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监督实施的国家机关是()。答案:AB o o o o o o o o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26、(多选题)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AD)的职务。
A.行政机关 B.纪律检查机关 C.立法机关 D.审判机关
27、(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1993年我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
o o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正确答案:CD28、(多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人可以具有中国国籍?(正确答案:BCD)A.孙某,出生于柏林,父母双方均为中国公民,1980年移民德国,定居柏林(德国采用出生地主义的国籍原则)
o o o o o o o o o o B.赵某,出生于中国大陆,父亲为美国公民,母亲为中国公民 C.李某,出生于中国,父亲为无国籍人,母亲也国籍不明 D.钱某,出生于法国,父亲为中国公民,母亲为日本公民
29、(多选题)关于全国人大职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正确答案:AD
A.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B.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与建置 C.选举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D.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30、(多选题)关于我国宪法对领土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CD
A.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 B.宪法在国土所有领域的适用上无任何差异
C.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o o o o o o o o o D.宪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国土全部领域,是由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的31、(多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正确答案:ABC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C.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包括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D.国家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无偿征收或征用
32、(多选题)政党作为政治性的社会组织,具有明确的()。正确答案:ABCD
A.领导机构 B.政治目标
C.政治纲领
D.组织体系
33、(多选题)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以下哪些方面?(正确答案:ABCD)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在我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B.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两个时期
C.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专政的结合,有着广泛的阶级基础,主要体现在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
o D.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4、(多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是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有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正确答案:ABCD
o o o o o o o A.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无权提出对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无权提出对国家主席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质询案
35、(多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正确答案:BC
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C.自治区的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36、(多选题)民主监督作用是对()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正确答案:ABC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B.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o o C.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
D.国家经济调控
37、(多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选出的代表组成。正确答案:BCD
A.工人 B.特别行政区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军队
38、(多选题)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的广泛的政治联盟。正确答案:ABCD
o o A.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国家统一的爱国者
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39、(多选题)根据现行法律,下列哪些机关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基本法的解释要求?()正确答案:AC
o o o o o A.国务院 B.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C.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D.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40、(多选题)关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B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国际法主体 B.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C.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D.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制统一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41、(判断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正确答案:对
42、(判断题)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由当地人组成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特点之一。正确答案:对
43、(判断题)一切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和滩涂都属国家所有。正确答案:错
44、(判断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正确答案:对
45、(判断题)我国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国防事务及其他一切事务均由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管理,并自行制定政策。正确答案:错
46、(判断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正确答案:对
47、(判断题)我国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正确答案:对
48、(判断题)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正确答案:对
49、(判断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解释宪法。正确答案:错
(一):
1、简要叙述关于管理的4种理论。
2、对比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方面的研究,你认为这些研究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意义吗?
作业
(二):
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它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阅读书P23~28“开发组织行为学模型”,画出图1-4基本的组织行为学模型,阶段Ⅱ,简述书上列举的组织行为学的因变量、自变量。
3、名词解释
因变量,生产率,效果,效率,缺勤率,流动率,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模型,自变量,权变变量/情境变量
作业
(三):
一、名词解释
传记特点;人格;人格特质;控制点;内控者; 外控者;自尊;自我监控;A型人格; B型人格
二、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sm的主要内容?P109
三、什么是麦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指标?P107
四、大五人格理论的5个人格维度是什么? P107
五、霍兰德划分的6种人格类型是什么?P11
3六、思考题: 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影响或者意义是什么?
作业
(四):
一、名词解释 P11
4情感affect,情绪emotion,心境mood,情绪感受 feltemotion,情绪表达displayed emotion
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二、六种基本情绪是什么?P117
三、情绪智力是什么?有几个维度?它为什么重要?
作业四:
1、名词解释
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
2、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学习”方面的知识,讨论在以下条件中学生的行为会有哪些不同?
A.教师仅仅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
B.教师在一学期内进行4次考试,每次考试的前一天通知大家;
C.教师在一学期中进行大量的小测验,每一次都不事先通知,学生的分数以小测验的平均分数为准。
作业五:
1、阅读书P75霍夫斯泰德评估民族文化的5个维度的观点,分别从这5个方面谈谈你对中国大陆人的看法。
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不确定性规避:
长期与短期取向:
2、阅读书P91“团队练习”,你同意其中对中国人的特点的总结吗?
3、对照表3-1 罗克奇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选出你认为重要的5个条目,并按重要性排出顺序。
4、名词解释(要求中英文)新教伦理,功利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重商主义 作业:
1、名词解释
价值观,终极价值观、工具价值观,态度,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意向/行为成分,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度,对组织的承诺,自我知觉理论
2、简述态度的3个组成部分。
3、简述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
4、简述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作业六:
1、什么是知觉?有什么特点?影响知觉的因素?
2、什么是归因理论?
常用的进行归因的三个因素/维度是什么?
画出归因理论中的关键因素图(P142图5-2)
3、名词解释:
基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偏好,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作用,刻板效应/定型效应自我实现预言
作业七
1、什么是最优化决策模型?它适用于什么条件?基本步骤是什么?
2、满意解模型Satisficing model的实质是什么?
3、“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决策是一个有限理性的过程。”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4、在进行道德决策时,个体可以使用的三种标准是什么?
作业八:
1、亚当·斯密的主要成果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有翻译成《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利
己主义的人性观)思想,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2、查尔斯·巴比奇的主要成果
3、罗伯特·欧文的主要成果
作业九:
1、名词解释
激励motivation,需要(needs),X理论,Y理论,较低层次的需要(lower-order needs),较高层次的需要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比如,判断自己现阶段的主导需要是什么,等等)
3、X理论和Y理论对激励实践的意义是什么?
作业十:
1、名词解释:
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内在激励,外在激励,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压缩工作周,缩短工作时间,工作分担,工作轮换,在家办公
2、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3、P195 团队练习:人们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
作业十一:
1、名词解释
ERG理论,麦考利兰的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自我效能感,目标设置理论
2、思考一下,自己身上究竟哪种需要强一些(成就、权力和友谊)。
书P188 自我认识练习什么能够激励你
作业十一:
1、名词解释
强化理论,积极强化(正强化),消极强化(负强化),惩罚,忽视
2、如何理解“对人的激励,应以正强化为主,奖惩结合”?
作业十一:
1、名词解释
公平理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贡献律,平均律,需要律
2、如何消除不公平感?
3、思考:一个人是否会被过度激励,以致他的绩效 水平会因为过于努力反而降低? 作业十二:
1、名词解释
期望理论,效价/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2、书P195 5题
列出你真心喜欢的三项活动(例如,打网球、读小说和逛商店),然后,列出你真正不喜欢的三项活动(例如,看牙医、打扫房间、严格控制饮食)。应用期望模型来分析你的每一项回答。并加以评估,为什么有些活动能够激发你的努力,而另一些活动却不能。
作业十三:
1、名词解释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利益型群体、友谊型群体
2、哪些因素可能会让你加入一个群体?
先阅读书P244 表8-1 为什么人们会加入群体中
3、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是什么?
作业十四:
1、什么是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并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2、简述契约精神的四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契约自由精神?契约平等精神?契约信守精神?契约救济精神?
契约自由精神是契约精神的核心内容?西方人权理念中就一直存在经济自由中的契约自由精神?
作业十五:
1、名词解释
角色role,角色认同/角色同一性,角色知觉,角色期待,角色冲突,心理契约,路西法效应,破窗效应
2.找出你扮演的五个角色。它们有什么样的行为要求?这些角色相互冲突吗?如果有冲突?是什么形式的冲突?你是如何解决这些冲突的?
3、津巴多的监狱实验对组织行为学有何意义?
作业十六:
1、名词解释
规范norms,从众conformity,参照性群体,羊群效应,地位,社会惰化,凝聚力
2、我们是否应该学习并注意人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和道德规范,即俗称的“人情世故” ?
3、请解释群体的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P260 图8-
54、阅读书P257 新的地位象征,你认为当今中国大陆的地位标准是什么?(不少于100字)
作业十七:
1、名词解释
协同效应,群体思维,群体偏移,互动群体,头脑风暴法,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群体凝聚力
2、什么时候群体会比个体做出更好的决策?
3、书P271,讨论题
54、阅读书P269围绕群体来进行工作设计,写出你的看法(至少200字)。作业十八:
1、名词解释
工作群体,工作团队,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
2、列举并说明9种团队角色。对照自身的人格特质,想一下你愿意扮演哪3种角色?
3、信任概念的5个维度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书上说的5个维度的重要性顺序?为什么?
4、书P288,自我认识练习,别人是否认为我可以信赖
5、讨论:阅读书P278,“如何培养信任感”。你是否同意书上说的7种方法?为什么? 作业十九:
1、名词解释
权力,依赖,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性权力
信息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魅力性权力
权术,结盟,性骚扰,政治行为,印象管理2、7个权力的基础或源泉中,哪些取决于个人,哪些来自组织?(100字)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进学习方法, 认真钻研教材, 结合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 只有这样实施的课堂练习, 才能使学生乐于创新, 善于突破, 敢于探究,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 我认为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只有设计好题目, 才能有效进行课堂练习
1. 难度适当, 练习适量
在课堂上既要巩固练习已学知识, 又要传授新知识.然而一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 所以课堂练习的分量和课堂练习的难易程度都有其不同的要求, 如果题目分量又少, 内容又浅, 学生非常快速地就完成了自己布置的课堂练习, 这样就无法起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如果是题目过多过难, 导致学生无法完成课堂练习, 就一定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会严重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时间.因此, 课堂练习的设计练习要适量, 难度要适当.
2. 一课一练, 巩固知识
数学课没有哪节课是不需要课堂练习的, 这是因为数学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高度的抽象性, 只有课堂教学联系课堂练习, 不管是对有关内容的局部的、单向的反馈性练习, 还是巩固性基本练习、提高性对比练习, 只有让学生不断地在课堂练习中度过, 才能进一步揭示知识间的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补充与发展、联系与区别, 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定律进一步掌握、巩固、理解, 以及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
3. 目标明确, 抓住重点
课堂练习设计前, 应将本课练习的目的、知识的重难点熟记于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课堂练习才会达到训练的目的, 突出本课重点内容, 不然, 就只能面面俱到, 眉毛胡子一把抓, 把握不到重点, 达不到巩固新知识的要求.因此, 课堂练习设计无法脱离知识的重难点.
二、遵循一定原则, 会让课堂练习更有效
课堂练习的内容是决定课堂练习效果的前提.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前, 应挖掘教材的智能因素, 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精心设计题目, 并且还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练习须得具备以下原则:
1. 多样性原则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设计练习时要做到练习的评价多元、形式多样、题型多样, 使学生不断活跃思维, 不断受到感官刺激, 以期提高练习效率.这是因为呆板、单调的练习不会让学生们喜欢, 这会淡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其感到枯燥乏味, 使其注意力分散.
2. 阶梯性原则
设计练习要依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让学生的课堂练习的难度由浅入深, 逐步提高.综合练习主要是使新知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 把相关的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一起练.基本练习主要练习能显而易见得到答案的题目,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有针对性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
三、通过课堂练习, 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主体参与, 课堂练习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老师应该努力地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从练习的评价、练习的形式、练习的内容等方面吸引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之中.
1. 练习的评价具有人文性
课堂练习中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与引领, 同时也是对与错的一种评判.你要相信,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有你“虽然你的结果与答案有差别, 但是你的解题思路别具一格, 坚持下去, 前程似锦”“再想想看, 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一定行”等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性、沁入心田的话语;当学生征服课堂练习中一个又一个难关时, 有你发自内心的鼓励与表扬, 学生能不被你征服吗?
2. 练习的内容具有趣味性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强化、内驱、维持和定向的作用.高中数学老师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 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 活化知识结构, 经常性地变换方式, 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可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强化课堂效率, 提倡讲练结合, 也有利于保证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中, 怎样能把握准新课标, 怎么才能上好一堂课, 什么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 如何有效实施课堂练习, 无疑是作为高中数学一线教师亟待解决和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课堂练习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具体实践活动, 是培养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的途径.若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空间.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实施,课堂练习
参考文献
[1]赵云峰.课堂练习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宁夏教育, 1988 (9) .
【关键词】任务驱动 小学数学 练习课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工作的实践探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的练习课为例,阐述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流程与组织。
一、任务驱动下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流程
任务驱动下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一)前期:练习任务的设计与学习目标的制定
练习课的任务有别于新授课、复习课的任务设计,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很熟练的掌握,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意不是呈现包含几个知识的练习题,而是要综合考虑任务的真实性和整体性。
1.练习任务的设置要突出学生的需求
练习任务要突出现实性、趣味性、探究性、层次性和整体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原初经验,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与情境之间的联系,产生认识冲突展开探究。同时练习任务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能满足学生,又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练习目标要具体、清晰
目标起到指导学生完成数学任务的作用。目标越具体、清晰,就越能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帮助学生理清任务中的关键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中期:任务驱动练习的展开
这是学生进行练习活动的核心部分,这部分活动不受时间、空间和对象的限制。可以是课内展开也可以是课外;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可以是一天完成也可以是几天。但学生都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进入任务情境
为帮助学生有效完成练习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合探究的学具,或模拟真实场景,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练习任务,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因数和倍数》的练习课,我设计了一份前置性的练习任务:
“因数和倍数”的探究单:
五(4)班共58人,请按一定的标准给1~58分类。
我的分类标准: 。
我的分类结果: 。
请填上你喜欢的数字, 、 、 、 ,从中选择两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两位数。
偶数( ) 质数( ) 3的倍数( )
奇数( ) 合数( ) 2、3、5的倍数( )
我的解题过程: 。
我的提醒: 。
这份任务卡,有两项任务,一是根据偶数、奇数,质数、合数,能被2、3、5整除等数的特征等概念给1~58分类。二是设计一组数,必须要共同满足多个条件。这样不仅安排了基础练习、专项练习,更把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融为一体,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展示、交流的空间。
2.分析任务、寻找联系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鼓励下,分析任务中的关键要素,寻找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问题,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明白任务后,会调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解决任务。如第一项任务给1~58分类,学生会想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2、3、5的倍数等这些概念,能够根据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数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数字的特点进行分类。
3.尝试解决并完成任务
这个环节的活动,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如第二项任务是从自己想的4个数字中任意选择2个数组成两位数,并要满足偶数、奇数、质数、合数、2、3、5的倍数等多种要求。这个练习任务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着有序思考、整体思考等方法,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任务。
通过回收学生的任务单,学生的智慧令我刮目相看。一是方法多样,有些学生在猜测、调整、验证中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则通过有序思考、逐一确定法解决问题; 还有些学生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后,确定了4个数字。二是能用数学语言较简洁的记录思考过程。如,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必定是偶数,个位确定为0,十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样这个数既是偶数,合数,又是3的倍数和2、3、5的倍数。另外再选两个数字组成质数,就一定是奇数。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偶数、奇数、合数、质数等概念的理解,更进一步理清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感悟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4.交流分享
通过交流分享,学生不仅可以深度理解任务中的数学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比较、选择他人的方法、策略时,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比较各种方法特点的能力、对同伴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的能力,均能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
因为是前置性任务,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所以课中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交流反馈。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不同的想法为全班共享。首先我组织学生围绕1~58的分类标准,进行概念的回顾。学生有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类的,有分成质数、合数和1三大类的,还有分成四类的(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1)。学生发现第四种分法有重复又有遗漏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讨论这位同学的分法。有学生认为3和5的倍数中又可以分为偶数和奇数两大类,可以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所以第四种方法可以直接纳入第一种分法。还有学生认为是2、3、5的倍数的数都是合数,剩下的数是质数和1,可以纳入第二种分法。这样不仅沟通了本单元重要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明确了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分类标准的重要性。这样的基础练习,既是全课的热身,也有助于激活后续分析问题的“思路点”。其次,我组织学生理清各个概念之间内在联系与区别,鼓励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关注了自己和同学的想法,还进一步关注了这些想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有序思考和整体思考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简单方便。
(三)后期:反思并重构认知
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最后都会形成自己独有数学活动经验。但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建立起正确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或数学结论。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反思为什么错了,是哪个步骤出现了问题;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或策略,分成几个步骤等,从而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累积正确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生完成综合任务的交流时,我组织学生对思考方法进行了梳理,体现得较为突出的是从整体入手有序思考。即根据2、3、5的倍数特征确定个位,再根据是3的倍数确定十位。然后再根据质数的特点确定另外两个数字。使学生练得有法,练得有趣,练得有效。另外在交流时,针对不同的题型组织学生剖析解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任务驱动下数学练习课的组织
课堂中的练习任务大多是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特别设计的,从任务驱动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来看,任务驱动与教师指导是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一)任务呈现
1.直接呈现任务
指教师开门见山的将练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任务单的第一项任务是对1~58进行分类。这样的任务并没有将练习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因为任务本身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此题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交流,学生最后都能得到相同的结论,但解决这个任务的方法却是丰富而多彩的。
2.情境呈现任务
指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或现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思考,发现、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最终获得任务的完成。
3.任务单呈现任务
学生围绕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单开展数学活动,主要倡导学生记录任务完成的具体过程,包括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完成任务的计划;方法的记录;失败原因的探析等。
(二)教师指导策略
教师的及时引导与指导是学生顺利完成数学任务的保障,指导的方式、内容、时机都影响着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任务驱动练习中,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线索进行指导。
1.旧知回顾:如课前复习就是运用相关数学信息进行铺垫准备的最好形式,可以组织学生复习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以及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当学生面对新的练习任务时能够迁移、转化相关知识与方法。
《因数和倍数》练习课,在引导学生完成前置性任务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三种线索引导,不管用哪种方式至少有两种及以上解题策略,并能够进行有序清晰的表达。
2.构建概念图:练习课往往也要帮助学生梳理一些已知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网络图、知识树、表格等形式呈现概念图,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设问引导: 如“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要做什么”“你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
4.课件辅助:如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获得相关信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优势将静态转化为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内化理解知识的重难点。
5.呈现“策略包”:任务驱动学习中,教师在布置数学任务后,有时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解决任务的方法预测,学生集思广益,献出认为可能有效的问题解决的策略,这些策略就形成了“策略包”,也可以成为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线索。
【施工组织学练习题】推荐阅读:
施工组织管理论文06-22
施工安全组织措施10-24
施工组织及部署11-30
施工组织与部署12-04
路桥施工组织计划12-12
保温施工组织设计05-27
河道整治施工组织方案06-27
水渠施工组织设计10-30
施工现场交通组织方案12-03
地质灾害施工组织措施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