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电力调度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40分,每题2分)
1.为了加强湖南电力调度管理,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维护发电、供电(包括输电、变电、配电,以下简称供电)、用电等各方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程。
2.湖南电力系统系指接入湖南电网的发电、供电、用电设施和为保证这些设施正常运行所需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以下简称保护装置)、调度自动化和通信设施、计量装置等构成的整体。
3.调度管理的任务是组织、指挥、指导、协调电力系统的运行,保证实现下列基本要求:⑴ 按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实现优化调度,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电力系统的发、供电设备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⑵ 按照电力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和有关规定,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连续、正常运行,电能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⑶ 按照电力市场规则,依据有关合同或者协议,维护发电、供电、用电等各方的合法权益。
4.各发、供、用电单位和各级调度机构,应遵守调度纪律,服从统一调度。5.省调所辖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设备发生异常,值班人员应及时向省调值班调度员汇报。省调值班调度员应及时将系统运行的重大变化告相关运行单位值班人员。
6.不属华中网调和省调管辖的设备,如改变运行方式及其状态对湖南电力系统有影响时,应经省调值班调度员同意。
7.调度系统的值班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有权拒绝各种非法干预。
8.发电厂应在每日12:00前向电力调度机构计划部门上报次日发电机组的可调出力、机组备用的变化情况,并报告影响其发电设备能力的缺陷和故障。9.发电厂、变电站的关口计量装置应有独立的计量回路,因改造等原因造成计量装置不能正常运行时,应及时做好 投退时间、表码、负荷水平的记录,并报省调。11.并网调度协议应以书面形式签订,其内容包括:双方义务、并网条件及要求、调度管理、技术管理、违约责任和其他要求等。
12.发电企业未与电网经营企业和相应的调度机构签定,购售电合同及《并网调度协议》的新设备不应接入系统运行。
13.不能在当时内完成的临时检修,省调值班调度员一般不予受理,但事故抢修、为解除对人身或设备安全严重威胁的检修,可随时向省调值班调度员申请,值班调度员应予以安排。14.设备检修完毕,除按要求恢复设备状态外,还应将因设备检修而影响的调度自动化和通信等二次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
15.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检修或操作以及影响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工作,应按调度管辖范围提前向调度自动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开工前应征得相应调度自动化值班人员同意;完工后应告知调度自动化值班人员。
16.通信设备检修和操作应按调度管辖范围提前向通信调度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开工前应征得相应通信调度许可;完工后应告知相应通信调度。17.操作指令票的预发可以采用电话、传真和电子文档传送方式。18.解列操作时,应先将解列点有功潮流调至接近零,一般宜由小系统向大系统送少量的有功,无功潮流调至尽量小,使解列后的两个系统频率和电压均在允许范围内。19.母线倒闸操作时,应考虑对母差保护的影响和二次回路相应的切换,各组母线电源与负荷分布是否合理,应尽量避免在母差保护退出的情况下进行母线倒闸操作。
20.零起升压的发电机容量应足以防止发生自励磁,发电机强励退出,保护均可靠投入,但联跳其它非零起升压回路断路器的压板退出。
二、判断题(2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湖南电力系统与华中电力系统解列运行时,省调负责调频,并指定主、辅调频厂。主调频厂调整出力使系统频率保持在50±0.2Hz以内运行。当频率偏差大于±0.2Hz时,辅助调频厂应不待调度指令立即参加调频。当频率超出规定,调频厂无调整能力时应立即报告值班调度员。(X)
2.发电机组应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其参数整定值由各单位生产技术部门给定。(X)3.调度对象的主要职责是: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设备异常运行情况,并按调度要求上报运行信息;自行处理本规程规定可以自行处理的事项;执行电力系统重大事件汇报制度;按照值班调度员的要求,实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防范措施。(X)
4.并入湖南电力系统运行的发电、输电、变电等相关设备,不论其产权归属或管理方式,均应纳入相应电力调度机构的调度管辖范围。(O)
5.发、供电单位行政领导人发布的指示,如涉及省调调度权限时,应经省调调度员同意才能执行。(O)
6.调度对象不得无故不执行或延误执行调度指令。调度对象不执行或延误执行调度指令,其后果由支持该受令人的领导负责。(X)7.发电厂设备发生临时性缺陷、燃料质量等原因需要调整日发电调度计划的,应于12小时前向省调值班调度员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执行。(X)
8.新设备投产试运行因故中止时间超过72小时或投产因故推迟120小时,则其投产试运行申请作废。需要投产试运行时,应另提申请。(X)
9.发、变电设备检修时间从调度通知开工时起,到正式投运或恢复备用时为止。机炉试运行、试验或其他运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均不算在检修时间内。(X)
10.新(扩、改)建工程设计的稳定措施应与相关的一次设备同步投入运行。系统改造性的稳定措施,应在规定时间内投入运行。(O)11.新增、更新改造保护装置或保护回路接入其他设施,应征得相应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同意。(O)
12.值班人员应对保护装置进行巡视检查、每月进行3次微机保护装置采样值检查、每周进行1次故障录波装置手动启动录波检查。发现缺陷或异常应立即报告值班调度员、通知维护单位处理,并做好记录。(X)
13.除紧急情况外,公网电话不应作为接、发调度指令的通信工具。(X)
14.调度对象根据值班调度员下达的即时操作指令或预发的操作指令票拟写倒闸操作票,但不得按预定的时间自行操作。(X)15.当系统局部电压降低,使发电机或调相机过负荷时,有关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应联系有关调度采取措施(包括降低有功,增加无功及限制低电压地区负荷等),以消除发电机或调相机的过负荷。(O)
16.新设备冲击次数:变压器、消弧线圈、电抗器为5次,线路、电容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为3次。(O)
17.电压监视控制点电压偏差超出电力调度规定的电压曲线值的±7%,时间不允许超过1小时,或偏差超出±10%,时间不允许超过30分钟。(X)
18.机组失磁引起系统振荡,可不待调度指令,立即将失磁机组解列。(X)19.调度自动化系统出现异常,省调无法监视厂站数据时,在自动化系统异常未处理好之前暂不进行系统倒闸操作,但危及系统安全的应急操作除外。(O)
20.当地调、发电厂、变电站(监控中心)与省调通信联系完全中断时,如通信设备故障影响到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则应按规定将可能误动的保护装置退出运行。(O)
三、选择题:(20分,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编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湖南电力系统运行遵循_B_的原则。各级调度机构按照分工在其调度管辖范围内实施电力调度管理。
A统一调度、分层管理 B统一调度、分级管理 C.统一调度、分区管理。
2、列入调度管辖范围的设备,其_B_等改变,应经产权所有单位批准,并报相应调度机构备案。结线变更等应征得相应调度机构同意。
A、运行参数; B、铭牌参数; C、接线方式。
3、各运行单位应保证在任何时间内都有_B在主控制室(监控中心)。
A、值班人员; B、调度对象; C、生产领导。
4、省调值班调度员只对调度对象发布调度指令。非调度对象_C___省调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
A、可以转达; B、可以接受; C、无权受理。
5、值班调度员对调度对象发布调度指令、进行调度联系时,应使用普通话和统一的_B_;双方应先交换调度代号、姓名,作好记录,复诵无误,双方应录音。
A、安全规程; B、调度术语; C、操作规程。
6、调度对象应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_C_的执行情况。遇有危及人身、设备及电力系统安全情况时,调度对象应按有关规定处理,处理后应立即报告有关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A、设备操作; B、保护操作; C、调度指令。
7、对于严重违反调度纪律的行为,电力调度机构应通告有关单位处理,同时取消违反调度纪律者的调度对象资格,被取消资格者_C_月后提出申请,经相应电力调度机构考试合格后,方可再次获得调度对象资格。A、半年; B、一个; C、三个。
8、在预计投产前2个月,_C_应按调度机构要求报送电气主设备、保护装置、调度自动化和通信等图纸和资料。A、基建单位; B、运行单位;
C、新设备业主单位(业主委托单位)。
9、同一个回路或一个单元的设备检修应配合进行。即电气一次设备相互配合;一次与二次设备相互配合、同步检修;_B_相互配合。A、机、炉、电; B、机、炉、变; C、机、炉、线路。
10、计划检修不能按时开工,超过计划开工时间_C_小时,该检修工作票作废。需要工作时应另提申请:
A、24; B、36; C、72。
11、线路自动重合闸、振荡解列、低频低压减载装置、强行励磁、电网稳定器、低频解列、低频自启动、自动切机、调相改发电等安全自动装置,未经_C_同意,不得退出。A、省调有关专业人员; B、本单位总工程师; C、省调值班调度员
12、在一次设备转冷备用或检修状态后,若该设备保护装置有工作,值班调度员_B_ 操作,值班人员在得到值班调度员许可后,根据现场工作票的工作要求退出相应的保护装置,工作结束后,值班人员应及时将保护装置恢复到调度许可开工前的状态。A、应下逐项操作指令进行; B、不另行下令;
C、应下综合操作指令进行。
13、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施遥控、遥调控制的厂站端自动化设备检修完毕,应经_B_测试通过后方可投入运行。A、检修人员;
B、相关调度自动化值班人员; C、值班人员。
14、通信设备实行_B_维护原则。A、统一; B、属地化; C、委托。
15、黑启动方案应包括启动电源、启动步骤、负荷恢复及快速启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等,其关键环节应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根据系统情况每年进行一次修编,一般_B_进行一次修订。
A、2年; B、3年; C、4年。
16、闭锁式载波纵联保护在交信中收发信机的通道3db告警灯亮时,可以_C_: A、不退保护; B、退保护;
C、不退保护,但应报告值班调度员并通知维护单位进行检查。
17、下列_B_操作,发令单位不用填写操作指令票,调度指令即时下达即时执行,但应作好记录:
A、新设备投产;
B、保护装置的投退或定值调整; C、变压器由运行转检修。
18、操作指令的执行应遵守发令、复诵、录音、_C_等制度。A、监护、记录; B、监护、汇报; C、记录、汇报。
19、发电机与系统或两系统之间并列如无特殊规定,应采用准同期并列。并列条件:⑴ 相序相同;⑵ 频率基本相等,频差不大于0.5Hz;⑶ 并列点两侧电压基本相等,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级电压差不大于额定电压的20%,500千伏电压级电压差不大于额定电压的_B_。A、5%; B、10%; C、15%。
20、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月度检修计划,相关单位应在月前__B_天报省调,经综合平衡后,由省调于月前5天下达有关单位。A、15; B、10; C、12。
四、调度术语解释及问答题(20分,每题2分)
1、《湖南电力调度规程》所指的设备“冷备用状态”是:
对于线路、母线、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其断路器断开,断路器两侧相应隔离开关处于上位置,相关接地隔离开关断开。
2、“退出重合闸”的含义是:
指重合闸采用“停用”方式,即将“方式”开关切换到“停用”位置,断开重合闸合闸出口压板。
3、“具备受电条件” 的含义是:
新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完毕,符合《新设备投运方案》中的投运条件。
4、“旋转备用容量”的含义是:
运转设备随时可能发出的最大出力与实际出力之差。
5、“具备停电条件”的含义是:
准备停电设备停下后不会使其他设备过载或线路稳定破坏,或由该准备停电设备供电的用户负荷已转走或已经停电,对有“T” 接用户或电厂的线路还包括“T”接户或电厂的线路有一个明显断开点不会向该线路倒送电。
6、“检修可以开工”的含义是:
准备检修设备已处于检修状态(或设备检修所要求的状态),⑴ 对调度:电气设备的状态转换已经完成,已转为检修状态(或设备检修所要求的状态)。
⑵ 对现场:安全措施全部布置完毕,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设备处于检修状态(或设备检修所要求的状态)。
7、“检修竣工,具备复电条件” 的含义是:
设备已检修好,检修人员已撤离检修现场,工作票已收回,设备处于调度通知检修开工时的状态。
8、如何处理发电机进相或高功率因数运行时,由于受到干扰而引起的失步事故?
9、电力系统发生哪些重大事件时,相关单位应按《湖南电力调度规程》的《重大事件汇报制度》向省调汇报?
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出现负荷损失,发电机组故障、输变电设备损坏、故障,调度自动化和通信设备异常等事件时,相应地调、发电厂在按调度管辖范围组织处理的同时,应立即将发生重大事件的情况向省调相应部门汇报。
10、系统发生振荡,发电厂应采取哪些措施尽快消除振荡?
系统发生振荡时,立即报告上级调度,在上级调度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处理,并应采取下列措施尽快消除振荡:
1、与系统并列运行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应不待省调值班调度员指令,立即充分利用发电机、调相机的过负荷能力增加励磁,将电压提高到最大允许值,强励动作后,在规定时间内不得手动解除。
2、频率升高的发电厂,应立即自行降低有功出力,但不得使频率低于49.9Hz,频率降低的发电厂,自行增加有功出力,必要时,水电厂迅速启动备用机组,但不得使频率高于50.1Hz。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CO2排放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1]。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CO2排放部门[2], 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 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逐步得到重视, 电动汽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也对低碳环境下风电和电动汽车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献[3]在提出的含风电系统的低碳调度模型中考虑了风电运行成本;文献[4]引入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模型, 建立了电动汽车、风电、碳捕集与常规火电相结合的输电网“风—车协调”调度模型;文献[5]综合考虑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需求及充电站方便程度等因素, 提出了最优控制策略以减少CO2的排放。
电力调度是指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上, 对各类发电机等电气元件的运行方式、状态的决策和调用, 并在对应时序上形成一定的调度计划[6]。在低碳环境下, 除了需要考虑传统电力调度的经济性等因素外, 还需要考虑CO2排放问题。同时, 碳市场的引入也必然会对电力调度的经济性产生影响。文献[7]综合考虑了低碳电力技术、碳成本及碳约束等因素, 建立了低碳电力调度的初步模型;文献[8]提出的低碳电力调度模型将碳排放作为一种新的决策变量, 同时考虑了碳排放成本;文献[9]提出的调度模型中考虑了碳排放超额惩罚和碳交易等相关因素。
本文从系统的低碳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出发, 综合考虑了功率平衡、机组及碳捕集系统爬坡、碳捕集效率等相关约束, 提出了兼顾碳排放量和电源成本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并采用基于动态交换和密度距离的混合混沌粒子群优化 (PSO) 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1 电动汽车换电站虚拟电厂
相比于传统火电厂, 电动汽车换电站容量较小, 很难达到入市门槛。而虚拟电厂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 将其以一座特殊电厂的形式进行调度, 有助于数量小但规模大的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和调度[10,11,12], 已被应用于风—车[13]、风—光[14]、电动汽车[15]等多个方面。因此, 本文将所有换电站等效成一座换电站虚拟电厂 (BSSVPP) , 从而进行统一调度。
BSSVPP通过电池更换装置, 将站内电池与电动汽车使用后的电池进行交换。假设电动汽车换下电池的剩余电量服从N (μ0, σ02) 的正态分布, 概率密度函数f (μ) 为:
式中:μ, μ0, σ0分别为电动汽车换下电池的剩余电量及其期望值和标准差。
为了防止电池过充和过放, 设定电池允许剩余电量最大为95%, 最小为20%[11], 并假设更换给电动汽车电池的剩余电量为95%, 则t时段BSSVPP中储存电量Et、最大储存电量Emax, t及最小储存电量Emin, t分别为:
式中:Pbssvpp, t为t时段BSSVPP从电网吸收或者注入电网的功率, 正值表示从电网吸收功率, 负值表示向电网注入功率;Ehs, t为t时段电动汽车换下的电池总电量;Ehx, t为t时段更换给电动汽车的电池总电量;NEVs, t为t时段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Ebat为电池容量;Δt为最小时段, 取1h;Nbat为BSSVPP的电池数量;Pcbat为电池的充电功率;n为每组电池充满电所需最长时间;ceil (·) 为向上取整函数。
假设BSSVPP有Ncf个充放电机, 则BSSVPP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分别为:
式中:Pcbssvpp和Pdbssvpp分别为BSSVPP吸收和注入电网功率的最大值;Pdbat为电池的放电功率。
2 电源的碳排放特性
2.1 近零碳排放电源
近零碳排放电源主要包括核电、风电及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具有CO2排放量低的特点, 因而碳排放量可以忽略不计, 即
式中:Fi, t为t时段电源i的CO2排放量。
2.2 传统火电厂
传统火电厂主要通过燃烧煤、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电能。在此过程中, 每12g碳燃烧生成44g的CO2, 并被排放到大气中[16]。此类电源的碳排放量为:
式中:11/3为CO2和C的摩尔质量比;PGi, t为t时段机组i的发电出力;ξi为机组i的发电标准煤耗;δ为标煤的含碳量;KCO2为碳氧化率。
2.3 碳捕集电厂
碳捕集电厂在传统火电厂的基础上引入碳捕集系统, 对CO2进行捕集、输送和封存, 从而减少了排放, 将传统火电厂转换为低碳排放的电源。此类电源的碳排放量为:
式中:ηi, t为t时段机组i碳捕集系统的捕集效率。
2.4 BSSVPP
BSSVPP向电网注入功率时, 不产生CO2, 相当于近零碳排放电源;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时, 能够减少普通汽车的CO2排放, 此时, BSSVPP相当于负碳排放电源, 在t时段更换的电池可减少的普通汽车CO2排放量FDF, t为:
式中:ρ为普通汽车单位距离碳排放量;φ为电动汽车单位电能行驶路程。
3 电源的成本分析
不考虑碳市场的电源成本主要由总投资费用的折旧费用、燃料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及财务成本构成[17], 因为财务成本是由于电厂贷款利息引起的费用, 所以本文在研究中不予考虑。引入碳市场之后, 需要在成本函数中加入碳交易成本, 则电源成本为:
式中:Ci, t为t时段电源i的总成本;Ci, t, 1为t时段电源i总投资费用的折旧成本;Ci, t, 2为t时段电源i的燃料成本;Ci, t, 3为t时段电源i的运行维护成本;Ci, t, 4为t时段电源i的碳交易成本。
3.1 总投资费用的折旧费用
风电、传统火电厂及碳捕集电厂的折旧费用为:
式中:ai为电源i的单位电量投资成本。
BSSVPP的折旧费用为:
3.2 燃料成本
风电通过风力发电, 燃料费用忽略不计。传统火电厂及碳捕集电厂的燃料成本为:
式中:Pc为标煤价格。
BSSVPP的燃料成本为:
式中:Pcrbv, t和Pdrbv, t分别为t时段BSSVPP向电网吸收和注入的电能单价。
3.3 运行维护成本
对于风电和传统火电厂, 运行维护成本为:
式中:a1i和a2i为机组i发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系数;ui, t为0-1变量, 表示t时段机组i的开停机状态, 0表示停机, 1表示运行;C (ui, t) 为t时段机组i的开停机费用;Csu, i为机组i的启动成本;Csd, i为机组i的停机成本。
碳捕集电厂的运行维护费用除了包括发电机组的维护费用外, 还需兼顾碳捕集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 即
式中:b1i和b2i为机组i碳捕集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系数;PCi, t为t时段机组i碳捕集系统的捕集功率;αi和βi分别为机组i碳捕集系统的单位CO2捕集能耗及基本运行能耗;νi, t为0-1变量, 表示t时段机组i碳捕集系统的开停机状态, 0表示停机, 1表示运行;D (νi, t) 为t时段机组i的碳捕集系统启停机费用;Dsu, i为机组i碳捕集系统的开机成本;Dsd, i为机组i碳捕集系统的停机成本。
BSSVPP运行维护费用为:
式中:c1和c2分别为BSSVPP充放电的维护费用系数;d1和d2分别为BSSVPP更换电池的维护费用系统。
3.4 碳交易成本
风电和BSSVPP的碳交易成本主要为由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产生的交易成本分别为:
式中:KCDM为CDM交易价格;ΔFi, t为t时段电源i因为采用减排技术减少的CO2排放量。
传统火电厂的碳交易成本主要为由排放贸易 (emission trading, ET) 产生的交易成本和罚金。当传统火电厂碳排放量未超过排放限额时, 可以将多余碳排放权卖出, 则碳交易成本为:
式中:KET为ET交易价格;FMi, t为t时段机组i的碳排放配额, 为了体现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公平和效率, 该值可由式 (28) 表示。
式中:PL, t为t时段的总负荷;FMt和FM分别为t时段和总的碳排放配额;NG1和NG2分别为碳捕集电厂和传统火电厂的数量;PNi为机组i的装机容量;T为研究周期;q为权重系数, 反映对公平和效率的重视程度。
式 (28) 中, 根据装机容量分配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根据发电标准煤耗的倒数分配体现了效率的原则。
当传统火电厂碳排放量超过排放限额时, 若购买碳排放权, 则碳交易成本如式 (27) 所示;若不购买碳排放权, 则碳交易成本如式 (30) 所示。
式中:KFa为超排后的单位罚金。
碳捕集电厂的碳交易成本主要为ET交易、CDM交易和罚金。与传统火电厂类似, 根据是否购买碳排放权, 碳交易成本可分为两类, 分别如式 (31) 和式 (32) 所示。
4 优化模型及求解
4.1 目标函数
1) 碳排放量最小化
式中:NG为系统中电源个数;f1为CO2总排放量。
2) 电源成本最小化
式中:f2为电源总成本。
4.2 约束条件
1) 功率平衡
式中:PSi, t为t时段传统火电厂或碳捕集电厂i的上网功率;PW, t为t时段风电上网功率。
对于碳捕集电厂, 有
式中:ri为电厂i的厂用电率。
对于传统火电厂, 有
2) 电源发电约束
式中:PGimax和PGimin分别为机组i在t时段的发电上、下限值;PWma, tx为风电在t时段的最大出力, 即风功率预测值。
3) 机组爬坡速率约束
式中:UGi和ZGi分别为机组i发电功率的上升和下降速率限值。
4) 最小开停机时间约束
式中:tsu, i和tsd, i分别为机组i的最小开、停机时间。
5) 碳捕集系统爬坡速率约束
式中:UCi和ZCi分别为机组i碳捕集功率的上升和下降速率限值。
6) 碳捕集效率约束
式中:ηimax为机组i碳捕集系统的最大捕集效率。
7) 旋转备用约束
式中:ul和dl, uw和dw, ub和db分别为由于负荷、风功率及电池需求预测误差而需要增加的上、下旋转备用率。
8) BSSVPP储存电量约束
4.3 模型求解
对于本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首先采用基于动态交换和密度距离的混合混沌PSO算法求解Pareto最优解集, 然后再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取一个最优解。本文采用的PSO算法首先基于适应度支配概念将初始种群分为支配集和非支配集, 每次仅更新支配集中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然后对支配集和非支配集进行动态交换, 保证非支配集靠近Pareto前端。动态交换过程如下[18]。
步骤1:令i=1, j=1, Np为支配集粒子个数。
步骤2:令Nnp为非支配集粒子个数, 若i≤Np, 则转至步骤3, 否则结束交换。
步骤3:若j≤Nnp, 则转至步骤4, 否则转至步骤5。
步骤4:比较支配集第i个粒子和非支配集第j个粒子的适应度, 若前者的各适应度均优于后者, 交换支配集第i个粒子和非支配集第j个粒子的位置, 转至步骤6;若前者的各适应度均劣于后者, 也转至步骤6;若不满足以上两种情况, 则j=j+1, 转至步骤3。
步骤5:将支配集第i个粒子加入非支配集中, 并从支配集中删除。
步骤6:i=i+1, j=1, 转至步骤2。
为了保证种群的多样性, 本文选取非支配集中密度距离最大的粒子作为速度更新方程中的全局最优解。密度距离可表示为[19]:
式中:di1和di2为粒子i与非支配集中其余粒子之间最小的两个欧式距离;CiS为粒子i周围其他个体的密度大小。
由于需要考虑机组的开停机状态, 机组的出力不再是一个连续的变量, 因此, 本文结合了二进制PSO[20]。二进制PSO的速度vid更新公式与连续PSO一致, 但意义不同, 在二进制PSO中vid表示位置xid取0或1的概率。vid通过sigmoid函数映射到区间[0, 1]的值S (vid) 为:
xid的更新公式为:
式中:Rrand为区间[0, 1]上的随机变量。
由于二进制PSO在vid=0时仍有50%的概率改变状态, 不利于搜索全局最优解, 同时也为了解决算法易于早熟的问题, 本文引入混沌PSO[21]。在混沌搜索时, 仅改变电源出力和碳捕集效率, 不改变电源的开停状态。本文采用如式 (48) 所示的logistic映射产生混沌变量。
式中:ε为控制变量;k为迭代次数;zj, k为混沌变量, 其中0≤zj, 0≤1。
粒子按式 (49) 执行混沌搜索。
式中:xj*和xj分别为当前最优解和混沌搜索后的粒子位置;ωj为调节系数;γ为邻域半径;kmax为最大迭代次数;round (·) 为就近取整函数。
综上, 基于动态交换和密度距离的混合混沌PSO算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初始化种群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步骤2:基于适应度支配概念, 将初始种群划分为支配集和非支配集。
步骤3:更新支配集中的粒子, 并与非支配集进行动态交换。
步骤4:从完成动态交换的支配集中选取部分最优粒子进行混沌搜索, 再次与非支配集进行动态交换。
步骤5:若满足停止条件, 则停止计算, 输出结果, 否则转至步骤3。
在实际调度中, 往往只需要一种调度方案, 因此需要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取出一个最优解。本文采用如式 (51) 所示的方法。
式中:fopt为最优目标值;b为权重系数, 反映对经济和环境的重视程度;f1min和f1max, f2min和f2max分别为非支配集中粒子两个目标的最小和最大值。
5 算例分析
本文采用的机组参数见附录A表A1, 成本系数见附录A表A2, 负荷、电池需求、风电预测上网容量及通过对负荷聚类分析确定的BSSVPP充放电单价见附录A图A1。其中, 机组1和机组2为碳捕集电厂。BSSVPP的单位电量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系数分别取63元/ (MW·h) 、15元/ (MW·h) 、232元、1.5元/辆及75元;充放电机和电池数分别为1 000和1 500;电池容量为105kW·h;充放电功率为35kW;μ0和σ0分别取0.35和0.038 8;CDM, ET交易价格及罚金分别取120, 150, 300元/t;标煤价格为700元/t;最小开停机时间取4h;权重系数q和b均取0.4;备用系数ul, dl, uw, dw, ub, db分别取0.1, 0.1, 0.2, 0.2, 0.2, 0.2;碳排放总配额为10 000t;ρ和φ分别取190g/km和150 km/ (kW·h) ;标煤含碳量为0.84;碳氧化率为0.9;机组装机容量取相应机组的发电上限;ε和γ分别取4和0.1;kmax取500[16,21,22,23,24]。
本文对不计风电和BSSVPP、仅计风电、计风电和BSSVPP三种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如表1所示, 机组1和机组2的碳捕集效率如图1所示。
通过对比发现, 在碳排放方面, 接入风电后, 一方面风电不产生CO2, 另一方面, 接入风电使火电机组的上网功率需求减少, 从而使碳捕集效率升高, 减少了CO2的排放, 而在接入BSSVPP后, 由于BSSVPP需要保证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 因此总体上向电网吸收功率, 使火电机组的上网功率需求增加, 从而使CO2排放量增加。但当考虑BSSVPP减少的汽车CO2排放量时, 可以求出减少量为1.090 6×104t, 因此采用BSSVPP能减少更多的CO2排放。
从成本上看, 尽管风电的单位电量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系数均高于火电机组, 但由于风电的燃料费用为0, 而且可以获得CDM收益, 同时还能提高火电机组的碳捕集效率, 既减少了ET交易支出又获得了CDM收益, 从而使总成本下降。而当接入BSSVPP后, 需要考虑BSSVPP的相关成本和由此引起因火电机组上网功率需求增加导致增加的成本, 因此, 接入BSSVPP后的成本增加。但是, BSSVPP一方面可以通过更换电池获得收益, 另一方面, 如果将BSSVPP减少的汽车CO2排放量纳入CDM交易, 则可进一步减少成本。这两部分的费用分别为3.037 0×105元, 1.308 7×106元, 因此, 系统成本也减少了。
从旋转备用上来看, 当接入风电后, 由于火电机组具有足够的下旋转备用, 风电能够全额上网, 从而使火电机组的上旋转备用增加, 上旋转备用不足次数从4降到了2。由于部分时段负荷过大, 使得即使接入风电仍然会出现上旋转备用不足的情况, 但相比于模式1, 接入风电的上旋转备用更大。在接入BSSVPP后, 由于在上旋转备用不足的两个时间段, BSSVPP均在向电网注入功率, 进一步增加了上旋转备用。
针对模式3, 不同CDM, ET交易价格下的CO2排放量如图2所示。
当CDM交易价格升高时, CDM项目获得优势, 碳排放量显著下降;而当CDM交易价格继续升高时, 由于碳捕集效率、风电出力趋于饱和等原因, 碳排放量缓慢减少。当ET交易价格升高时, 为减少由于火电机组参与ET交易产生的成本, CDM项目和发电标准煤耗小的机组获得优势, 碳排放量显著下降, 当ET交易价格继续升高时, 同样由于碳捕集效率趋于饱和等原因, 碳排放量缓慢降低。
6 结语
本文基于BSSVPP的运行特点、各类电源的碳排放特性和成本, 综合考虑功率平衡、机组及碳捕集系统爬坡等约束, 提出兼顾碳排放量和电源成本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针对不计风电和BSSVPP、仅计风电、计风电和BSSVPP三种模式, 采用基于动态交换和密度距离的混合混沌PSO算法求解该模型, 结果表明, 接入风电和BSSVPP能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和CO2排放量, 并能增加机组的上旋转备用。此外, 碳交易价格对系统的碳排放有着重要作用, 适当增加CDM和ET交易价格有助于减少CO2排放。
004.省煤器分层布置在垂直烟道中,它把给水母管送来的水利用烟气进行加热再送到汽包中。(√)005.直吹式锅炉没有汽包,水冷壁将水直接加热成蒸汽送入过热器。(×)006.直流炉的结构与自然循环锅炉结构不同,它没有汽包,在下降管中增加了循环泵,作为增强循环的动力。(×)007.压力法滑参数启动,就是在锅炉产生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之后,才开启电动主闸门及主汽门冲动汽轮机。(√)
008.冷态的主蒸汽管道,被高温高压的新蒸汽加热到与新蒸汽同温度压力状态的过程,称为主蒸汽管道暖管。(√)
009.定压运行是指:汽轮机在不同工况运行时,依靠改变调速汽门的开度来改变机组功率,而汽轮机前的新汽压维持不变的运行状态。(√)
010.滑压运行是指汽轮机在不同工况运行时,不仅主汽门是全开的,而且调速汽门也是全开的,这时机组功率的变动是靠汽轮机前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改变来实现。(×)011.火电机组最低技术出力,是指三大主力设备(锅炉、汽机、发电机)能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的最低负荷,主要由锅炉和汽轮机的最小负荷决定。(×)012.水轮机停机过程中,当转速降至一定数值时需投入制动装置,其原因主要是为了缩短低速惰转时间。(×)013.相对于二次侧的负载来说,电压互感器的一次内阻抗较大,可以认为电压互感器是一个电压源(×)014.相对于二次侧的负载来说,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内阻很小,可以认为是一个内阻无穷大的电流源。(×)015.通常把发电企业的动力设施、设备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热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016.通常把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网。(×)017.电炉、电热、整流、照明用电设备的有功负荷与频率变化基本上无关。(√)018.同(异)步电动机的有功负荷与频率变化基本上无关。(×)019.电炉、电热、整流、照明用电设备的有功负荷,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020.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励磁无功功率随着电压的降低而减小,漏抗中的无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随着电压的降低而增加。(√)
021.输电线路中的无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而充电功率却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022.照明、电阻、电炉等因为不消耗无功,所以没有无功负荷电压静态特性。(√)
023.电力系统三相阻抗对称性的破坏,将导致电流和电压对称性的破坏,因而会出现负序电流,当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时,还会出现零序电流。(√)
024.电力系统三相不对称运行时,必须按发热条件来决定变压器的可用容量。(√)
025.电磁波沿线路单方向传播时,行波电压与行波电流绝对值之比称为波阻抗。其值为单位长度线路电感Lo与电容Co之比的平方。(×)026.线路传输的有功功率低于自然功率,线路将向系统吸收无功功率;而高于此值时,则将向系统送出无功功率。(×)027.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X0为系统零序电抗,X1为系统正序电抗)。(×)028.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Zk0小于正序综合阻抗Zk1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029.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是指:系统在某种运行方式下突然受到大的扰动后,经过一个机电暂态过程达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030.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031.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032.并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短路电流,也可以在滤波器中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用来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033.串联电抗器用来吸收电网中的容性无功。(×)034.跨步电压与入地电流强度成正比,与接地体的距离平方成反比。(√)035.系统最长振荡周期一般按1.6s考虑。(×)036.单相重合闸是指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保护动作只跳开故障相的开关并单相重合;当单相重合不成功或多相故障时,保护动作跳开三相开关,不再进行重合。因其它任何原因跳开三相开关时,也不再进行重合。(√)
037.综合重合闸是指,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而当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时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
038.一条线路有两套微机保护,线路投单相重合闸方式,两套微机重合闸的把手均打在单重位置,合闸出口连片只投一套。(√)
039.开关失灵保护的作用是,当某只开关拒绝跳闸时,起动它来跳开同一母线上其它相邻的开关或遥切对侧开关,它属于“远后备”保护。(×)040.当系统频率变化时,发电机将自动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同时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以增减发电机的出力。(×)041.增加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便可以增大发电机的无功功率输出。(√)
042.准同期并列的方法是:在相序正确的条件下,起动未加励磁的发电机,当转速接近同步转速时合上发电机并列开关,将发电机并入系统,然后再加上发电机的励磁。(×)043.准同期并列的方法是:当发电机电压和频率、相位分别和并列点处系统侧电压和频率、相位、大小接近相同时,将发电机开关合闸,完成并列。(√)
044.发电机进相运行,是指发电机不发出有功而吸收无功的稳定运行状态。(×)045.发电机进相运行,是指发电机发出有功而吸收无功的稳定运行状态。(√)
046.发电机的调相运行,是指发电机不发有功功率,主要用来向电网输送感性无功功率。(√)
047.发电机接上容性负载后,当线路的容抗小于或等于发动机和变压器感抗是,在发电机剩磁和电容电流助磁作用下,发电机机端电压与负荷电流同时上升,这就是发电机自励磁现象。(√)
048.如果发电机快速励磁系统反应灵敏、调节速度快,对同步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是有益的,因此其开环放大倍数越大越好。(×)049.如果快速励磁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太大,则发电机在受到小干扰时,会产生自发振荡而失去稳定。(√)050.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限额。(×)051.发电机失磁时,定子电流表指示为零或接近于零;无功电流表指示为负值。(×)052.失磁的发电机,会从系统中吸收无功功率,引起电力系统的电压降低,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水平。(√)
053.发电机的异步运行是指:发电机失去励磁后进入稳定的异步运行。(√)
054.励磁回路的一点接地故障,对发电机会构成直接的危害,因此必须立即停机处理。(×)055.发电机与系统一相相联,另两相断开时,发电机将发生异步运行,开关断口处产生的最大电压为2倍的线电压。(√)
056.空载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励磁涌流的最大峰值可达到变压器额定电流的6~8倍。(√)
057.空载变压器投入运行时,由于仅有一侧开关合上,构不成电流回路通道,因此不会产生太大电流。(×)058.任何情况下,变压器短路电压不相同,都不允许并列运行。(×)059.不同组别的变压器不允许并列运行。(√)060.自耦变压器的特点之一是:一次和二次之间仅有电的联系,没有磁的联系。(×)061.自耦变压器的特点之一是:一次和二次之间不仅有电的联系,还有磁的联系。(√)
062.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点,可以根据系统运行和保护整定需要,选择接地或不接地方式。(×)063.运行中的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可以根据系统运行和保护整定需要,选择接地或不接地方式。(×)064.新变压器投入系统运行时,一般需冲击五次,大修后的变压器也需冲击五次。(×)065.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可以放在高压绕组线端侧,也可以放在高压绕组中性点侧。(√)066.当变压器的输送功率超过其额定值时,会引起变压器过励磁,造成变压器发热。(×)067.当变压器运行电压超过额定值的10%时,会引起变压器过励磁,造成变压器发热。(√)068.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可以短路,但不能开路。(√)069.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可以开路,但不能短路。(√)
070.相对于二次侧的负载来说,电压互感器的一次内阻抗较小,因此可以忽略。(√)
071.电磁环网是指不同电压等级运行的线路,通过变压器电磁回路的联接而构成的环路,由于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被经常使用。(×)072.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分为一次调整、二次调整、三次调整。(√)
073.由发电机调速系统频率静态特性的固有能力而增减发电机的出力,叫做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它是一种无差调整。(×)074.通过运行人员手动调整或调度自动化系统(AGC)自动调整,增减发电机组的发电出力,这种调整叫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
075.为使有功功率负荷按最优分配即经济负荷分配而进行的调整,叫做电力系统频率的三次调整。(√)076.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一般是按全网平衡原则进行。(×)077.在同一电力系统中,任何时候其综合负荷模型都是相同的。(×)078.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一般按照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原则考虑。(√)
079.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取决于负荷的频率特性,有系统的有功负荷平衡决定。(×)080.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取决于发电机的频率特性,与网络结构(网络阻抗)关系不大,由系统的有功平衡决定。(×)081.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取决于负荷的频率特性和发电机的频率特性,它是由系统的有功负荷平衡决定的,且与网络结构关系不大。(√)
082.电力系统的电压特性主要取决于各地区的有功和无功供需平衡,与网络结构无关。(×)083.系统中,电压监测点和电压中枢点一般是相一致的。(×)084.电压不能全网集中统一调整,只能分区调整控制。(√)085.电力系统的不对称运行是指三相非全相运行。(×)086.电力系统由于三相阻抗、负荷、电压等引起的对称性的破坏,也称为不对称运行。(√)
087.高次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力系统中某些设备和负荷的非线性特性,即所加的电压与产生的电流不成线性关系而造成的波形畸变。(√)
088.高次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力系统不对称运行引起的。(×)089.对称的三相电路中,流过不同相序的电流时,所遇到的阻抗是相同的。(×)090.对称的三相电路中,流过不同相序的电流时,所遇到的阻抗是不同的。(√)091.静止元件(变压器、线路、电抗器、电容器等)负序电抗等于正序电抗。(√)092.发电机的正序电抗远大于负序电抗。(√)
093.零序阻抗与网络结构,特别是和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094.变压器中的零序电抗与其结构、绕组的连接和接地与否等有关(√)
095.当三相变压器的一侧接成三角形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时,从这一侧来看,变压器的零序电抗有时是无穷大的。(×)096.输电线路中,零序电抗等于正序电抗。(×)097.输电线路中,零序电抗与平行线路的回路数,有无架空地线及地线的导电性能等因素有关。(√)098.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中,欠补偿是指补偿后电感电流小于电容电流。(√)099.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全补偿是指补偿后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流。(√)
100.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中,过补偿是指补偿后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101.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中,欠补偿是指补偿后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10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中,过补偿是指补偿后电感电流小于电容电流。(×)103.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104.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种运行方式下突然受到大的扰动后,经过一个机电暂态过程达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105.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干扰后不发生振幅不断增大的振荡而失步。(√)106.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维持电压在某一规定的运行极限之内的能力。(√)107.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是指电力系统维持系统频率在某一规定的运行极限内的能力。(√)108.发电机发生同步振荡时,发电机仍保持在同步运行状态下运行。(√)109.发电机发生异步振荡时,发电机一会工作在发电机状态,一会工作在电动机状态。(√)
110.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中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不随功角的变化而改变,但数值大小在不断变化。(×)111.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中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保持基本不变。(×)112.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角度基本保持不变。(√)
113.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系统三相是对称的;短路时系统可能出现三相不对称。(√)114.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系统三相总是对称的;短路故障时系统三相总是不对称的。(×)115.电力系统中,并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故障时的短路电流。(×)116.电力系统中,串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故障时的短路电流。(√)117.电力系统中,并联电抗器主要是用来吸收电网中的容性无功。(√)118.在开关的断口加装并联电阻,可以限制操作过电压。(√)
119.系统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电力系统的负阻尼效应引起。(√)120.系统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电力系统串联补偿电容的原因。(×)121.500kV电网中,在并联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加小电抗消除潜供电流纵分量,从而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122.当发电机经由串联电容补偿的线路接入系统时,如果串联补偿度较高,有可能发生次同步谐振。(√)123.潮流计算中,负荷节点一般作为无源节点处理。(×)124.潮流计算中,PQ节点一般选负荷节点及没有调整能力的发电节点。(√)125.潮流计算中,PU节点一般选有调压能力的发电节点。(√)126.潮流计算中,Vθ节点一般选调频发电机节点。(√)
127.等微增调度是根据机组耗量特性为下凹的特点,在并列运行机组间使成本最小的经济分配功率的原则。(×)128.等微增调度是根据机组耗量特性为下凹的特点,在并列运行机组间使耗量最小的经济分配功率的原则。(√)
129.线损修正是考虑各发电厂离负荷中心距离远近不同加进的一个惩罚因子。离负荷中心远的电厂惩罚得多;离负荷中心近的电厂惩罚得少,同时考虑发电机的耗能性能。(×)130.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线路继电保护一般都采用“近后备”原则。(√)
131.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所说的正常运行方式是指:常见的运行方式和被保护设备相邻近的一回线或一个元件检修的正常检修运行方式。(√)
132.“远后备”是指当某一元件故障而其保护装置或开关拒绝动作时,由各电源侧的相邻元件保护装置动作将故障切开。(√)
133.开关的失灵保护和带时限的距离、方向零序电流保护,都属于“远后备”保护。(×)134.线路快速保护的双重化配置和500KV母差保护的双重化配置,都属于“近后备”保护性质。(√)135.相差高频保护能反应全相状态下的各种对称和不对称故障。(√)
136.相差高频保护在非全相运行状态下和单相重合闸过程中,保护能继续运行。(√)137.在系统发生振荡时,相差高频保护会发生误动,应经振荡闭锁元件闭锁。(×)138.当一相断线接地或非全相运行过程中发生区内故障时,相差高频保护灵敏度变坏,甚至可能拒动。(√)139.相差高频保护的工作情况,与是否有串补电容及其保护间隙是否不对称击穿基本无关。(√)140.在电压二次回路断线时,相差高频保护会发生误动。(×)141.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能足够灵敏和快速地反应各种对称和不对称故障。(√)142.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受线路分布电容和线路串补电容的影响。(×)143.电压二次回路断线时,高频闭锁距离保护会发生误动。(√)
144.系统正常运行和发生相间短路时,不会出现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因此零序保护的动作电流可以整定得较小,有利于提高其动作灵敏度。(√)
145.零序保护的动作时限可以不与Y/△接线降压变压器以后的线路保护相配合。(√)
146.接地距离保护的最大优点是瞬时段的保护范围固定,但不容易获得有较短延时和足够灵敏度的第二段接地保护。(×)147.电力系统振荡时,由于线路中的电流不断变化,对电流保护有影响,但对距离保护没有影响。(×)148.自动重合闸有两种启动方式:断路器控制开关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方式和保护启动方式。(√)149.在投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重合闸的线路中,一侧必须投无压检定方式,另一侧则可以投同期检定和无压检定方式。(×)150.与单相重合闸配合使用时,相差高频保护必须三跳停信,高频闭锁保护必须单跳停信。(√)151.变压器励磁涌流中包含有大量的谐波分量和零序分量。(×)152.变压器空载合闸的励磁涌流,仅在变压器一侧有电流。(√)153.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能有效地反映变压器内部故障。(√)154.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能有效地反映变压器的各种故障。(×)155.为了消除励磁涌流的影响,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可以用三次谐波进行制动。(×)156.变压器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都可以反映变压器的各种故障,它们是按照“近后备”保护原则配置的。(×)157.1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应装设保护区不小于90%的定子接地保护。(×)158.固定联结式母差保护,在母联断开时仍具有选择性并能正确动作。(√)159.相位比较式母差保护,在母联断开时仍可以按双母方式运行并具有选择性。(×)160.相位比较式母差保护,每条母线必须要有电源,否则有电源母线发生故障时,母线差动保护将拒动。(√)
161.固定联结式母差保护,每条母线必须要有电源,否则有电源母线发生故障时,母线差动保护将拒动。(×)162.中阻抗型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在倒母线操作过程中,若一条线路两组闸刀非同时跨接两组母线时,母线发生故障,仍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163.3/2开关接线方式,失灵保护按开关设置。(√)164.3/2开关接线方式,失灵保护按线路设置。(×)165.在3/2开关接线中,当一串中的中间开关拒动时,应采取远方跳闸装置,使线路对端开关跳闸并闭锁其重合闸装置。(√)
166.3/2开关接线的短引线保护,是作为线路保护的后备保护。(×)167.EMS能量管理系统是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总称,应用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监视、发电控制与计划、网络应用分析三部分。(√)
168.EMS能量管理系统是指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169.最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不属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软件范畴。(×)170.AGC有三种控制模式:⑴定频率控制模式;⑵定联络线功率控制模式;⑶频率与联络线偏差控制模式。(√)
171.AGC不能实现时间误差校正和联络线累积电量误差校正,它们需由人工调整进行校正。(×)172.定联络线功率控制模式是目前AGC的唯一模式。(×)173.ACE是Area Control Error 即区域控制误差的简称,其计算公式为:ACE=△PT+β△f。其中△PT为联络线功率交换误差,△f为频率偏差,β为频率偏差系数。(√)
174.传统经济调度只对有功进行优化,不考虑母线电压的约束,对安全约束一般也难以考虑。(√)175.最优潮流除了对有功及耗量进行优化外,还对无功及网损进行了优化,但不考虑母线电压的约束及线路潮流的安全约束。(×)176.安全分析是对运行中的网络或某一研究态下的网络按N-1原则研究一个个运行元件因故障退出运行后网络的安全情况及安全裕度。(√)
177.动态安全分析是研究元件有无过负荷及母线电压有无越限,静态安全分析是研究线路功率是否超稳定极限。(×)178.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就是利用实时量测系统的冗余性,应用估计算法来检测与剔除坏数据,提高数据精度及保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为网络分析提供可信的实时潮流数据。(√)
179.“两票三制”是指: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度、操作监护制度、巡回检查制度。(×)180.电力系统的设备状态一般划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四种状态。(√)181.单项操作指令是指值班调度员发布的只对一个单位进行的操作。(×)182.逐项操作指令是指值班调度员按操作任务顺序逐项下达,受令单位按指令的顺序逐项执行的操作指令。(√)
183.综合操作指令是指值班调度员按操作任务顺序逐项下达,受令单位可以按照现场实际情况执行的操作指令。(×)184.核相时,一次相序和相位必须正确,二次相位和相序的正确性没有要求。(×)185.对容量在3000MW以上的系统,频率允许偏差为50±0.2Hz,电钟指示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30秒;容量在3000MW以下的系统,频率允许偏差为50±0.5Hz,电钟指示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1分钟。(√)186.对容量在3000MW以上的系统,频率允许偏差为50±0.2Hz,电钟指示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1分钟。(×)187.容量在3000MW以下的系统,频率允许偏差为50±0.5Hz,电钟指示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30秒。(×)188.线路停电操作顺序是:拉开线路两端开关,拉开线路侧闸刀、母线侧闸刀,在线路上可能来电的各端合接地闸刀(或挂接地线)。(√)
189.线路送电操作顺序是:拉开线路各端接地闸刀(或拆除接地线),合上线路两端线路侧闸刀、母线侧闸刀,合上开关。(×)190.电压调整方式一般分为逆调压、恒调压、顺调压三种方式。(√)
191.顺调压是指在电压允许偏差范围内,调整供电电压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保证用户的电压高峰、低谷相对稳定。(×)192.双回线中任一回线路停电时,先拉开送端开关,然后再拉开受端开关。送电时,先合受端开关,后合送端开关。(√)
193.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自耦变中性点必须要接地,其它变压器中性点是否接地,应按照继电保护要求执行。(×)194.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自耦变中性点一定要接地,中性点全电压绝缘的变压器可以不接地。(×)195.在母线倒闸操作中,根据不同类型的母差保护,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可以拉开或不拉开。(×)196.为了增加保护的可靠性,变压器中性点零序过流保护和间隙过压保护应同时投入。(×)197.对线路零起升压时,发电机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可以启用,强行励磁装置必须停用。(×)198.对线路零起升压时,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电阻应放至最大。(√)199.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首先要想办法恢复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200.在发生事故时,未经当值调度许可,现场运行人员一律不得自行操作非本单位调度管辖的设备。(×)201.为减少基建投资,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无功功率宜作为系统无功补偿容量使用。(×)202.除线路带电作业要求停用重合闸外,其它线路跳闸后均可以强送一次。(×)
203.制定电力法的目的是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
204.电力企业一般指电力建设企业、电力生产企业和电网经营企业。电力企业依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接受上级部门、各投资主体和电力用户的监督。(×)
205.电力企业职工违反规章制度部分、违章调度或者不服从调度指令,造成重大事故的,特殊情况下,经本单位处分后可以免于刑事处分。(×)
206.如不实反映电网运行情况、调度指令情况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207.因电力运行事故给用户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害的,供电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8.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209.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为:①工作票制度;②工作许可制度;③工作监护制度;④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210.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下列措施:①停电;②验电;③装设接地线;④悬挂标示牌。(×)
211.有些特殊情况下,运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可以不作为带电设备。(×)
212.将设备停电检修,必须拉开隔离开关(闸刀),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213.“三违”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作业”的简称。(×)
214.建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的三项基本条件之一。(√)
215.同杆并架双回线的异名相两相同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不重合,双回线同时跳闸时,允许损失部分负荷,但必须保持电力系统稳定。(√)
216.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自发振荡和非同期性的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力,其计算条件之一是:发电机用暂态电势恒定和暂态阻抗代表,不考虑负荷特性。(×)
217.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是指在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态运行方式的能力。通常指保持开始的1~2秒不失步。(×)
218.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扰后,在自动调节器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的能力。(√)
219.按照“三道防线”要求,当电网发生了单一故障且继电保护动作不正确时,电力系统应当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
220.为了保证电压质量,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应鼓励大量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221.江苏电网保护整定计算时,一般只考虑正常运行方式下,一回线或一个元件发生故障,保护仍能正确动作。(√)
222.“调度管辖”是指:发电设备的出力(计划和备用)、运行状态改变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方式(包括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状态)、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的指挥权限划分。(√)
223.“调度许可”是指:设备由下级调度机构调度管辖,但在改变设备的运行状态前(检修申请另行办理),必须报告上级调度员并取得其许可后才能进行。(×)224.“调度同意”是指:值班调度员对下级调度运行人员提出的申请和要求等予以答复(包括通信、远动、自动化设备)。(×)
225.“调度指令”是指:值班调度员对其所调度管辖的设备发布变更出力计划、备用容量、运行方式、接线方式、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状态,倒闸操作以及事故处理的指令。(√)226.“直接调度”是指:值班调度员直接向现场运行人员(发电厂值长、变电所值班长等)发布调度指令的调度方式。(√)
227.“间接调度”是指:值班调度员向下级值班调度员发布指令后,由下级值班调度员向现场运行值班人员传达调度指令的方式。(√)
228.“委托调度”是指:较长时间的委托代管。(×)
229.“委托调度”是指:上级调度管辖的设备,暂时性地委托给下级调度或发电厂值长对指定设备进行调度的方式(涉及对系统有影响者须经上级调度许可)。(√)
230.“委托操作”是指:设备调度管辖,仅在操作管理方面由被委托者负责(省调不发布操作任务票)(√)231.我省规定:线路从母线向外送电计量用“+”,变压器从高压侧向低压侧送电计量用“+”。(×)232.“锅炉备用容量”是指:全厂锅炉的并列可发容量,与当时实际发电容量之差,并随时可以根据调度需要增加出力。(×)
233.“发电机旋转备用容量”是指:全厂并列发电机可用发电总容量与当时实际发电容量之差。(√)234.“紧急减荷”是指:(在事故情况下)紧急降低发电机出力。(×)
235.“紧急备用”是指:设备存在某些缺陷,只允许在紧急状态时才可以使用。(×)
236.“发电机无蒸汽运行(指汽机)”是指:发电机并入系统运行后,将汽机主汽门关闭或通少量蒸汽作调相运行。(√)
237.“发电机空载”是指:发电机并入系统后,不带负荷或仅带少量无功负荷运行。(×)
238.“××母线单相接地指示”是指: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后变电所(或发电厂)母线接地信号指示。(√)
239.“校验安全门”是指:将并网后带少量出力的发电机从系统解列,检查锅炉安全门动作情况。(×)240.“振荡闭锁动作”是指:经振荡闭锁的保护装置启动。(×)
241.“线路冷备用”时,接在线路上的电压互感器高低压熔丝一律取下,其高压闸刀拉开。(√)242.“母线冷备用”时,该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高低压熔丝一律取下,其高压闸刀拉开。(×)
243.电压互感器与避雷器当其与闸刀隔离后,无高压闸刀的电压互感器,当低压熔丝取下后,即处于“冷备用”状态。(√)
244.“开关检修”是指:开关与二侧闸刀拉开,开关与线路闸刀(或变压器闸刀)间有压变者,则该压变的闸刀需拉开(或高低压熔丝取下),开关操作回路熔丝取下,在开关二侧挂上接地线(或合上接地闸刀)。(×)245.“主变检修”,即在变压器各侧挂上接地线(或接地闸刀),并断开变压器冷却器电源。(√)
246.“××母线从检修转为冷备用”是拆除该母线接地线(或拉开接地闸刀),包括母线压变改运行状态。(√)247.“强送”是指:设备因故障跳闸后,未经检查或经初步检查即送电。(×)248.“试送”是指:设备因故障跳闸后,经初步检查后再送电。(√)249.“充电”是指:不带电设备与电源接通,但不带负荷。(√)250.“充电”是指:将设备从不带电状态改为带电状态。(×)251.“带电巡线”是指:在线路有电时进行巡视线路。(×)
252.“线路事故抢修”是指:线路已转为检修状态,当检查到故障点后,经值班调度员同意可立即进行事故抢修工作。(×)
本标准确立全厂以值长为主线的生产运行调度关系,以全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为主线进行调度管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我厂的生产管理系统,为生产服务的各部门也应遵守此标准。2 职责
2.1 值长在生产副厂长的领导下,负责全厂的运行调度管理工作。
2.2 值长是生产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应与各生产专业(车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2.3 值长代表生产副厂长在生产现场值班,有权直接调度与生产有关的人员。2.4 值长必须严格执行调度命令并应保证所发命令的正确性与严肃性。
2.3 各专业(车间)现场值班人员和其他专业(车间)人员必须服从值长的统一调度,接到值长的命令后必须迅速正确执行。3 工作内容 3.1 调度管理
5.1.1 值长负责全厂主辅设备的运行方式的编制和管理,运行方式经由生产副厂长审批后由值长发布命令执行。运行方式的编制应考虑以下因素:
3.1.1.1 保证电网和供热用户的需要,满足其对电能、热能质量的要求。3.1.1.2 严格执行区、地调管辖设备的运行方式及相关规定。3.1.1.3 运行中尽量采用固定运行方式,并保证方式一定的灵活性。3.1.1.4 保证各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1.1.5 保证在电力系统和本厂发生事故、方式改变后,无故障机组的正常运行。
3.1.2 运行方式的改变须经生产副厂长审批后由值长下令执行。事故情况下,值长可以直接下令改变运行方式并及时汇报。
3.1.3 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值长调度规程》。值长管辖及调度的设备系统,未经值长同意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将设备退出运行、备用、不得更改运行方式。发生异常时,值班员必须立即向值长汇报;设备降出力时,责任专业应向值长提出降出力申请。上级调度管辖设备的操作由值长接令,值长接到命令后下令由运行值班员进行操作。
3.1.4 运行各专业应严格执行调度曲线,应确保所管辖设备的可靠性保证满足调度需要。
3.1.5 遵守电力市场运营规则,根据我厂的实际运行方式,应以保证全厂的效益最大化和长期效益的最大化为决策原则。3.2 运行管理
3.2.1 作好运行分析工作,每月按计划召开月度运行分析会。
3.2.2 作好运行小指标竞赛的管理工作,严格经济调度,确保各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3.2.3 严格运行规范值班制度,保证调度命令的畅通,遵守有关对电能、热能质量的有关规定。3.2.4 燃料工段严格上煤和储煤管理,避免发生空仓、煤质差等现象,防止对机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3.2.5 化学专业(车间)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在发现汽、水、油品质不合格,补水量偏大时,应及时汇报值长,并联系相关专业(车间)采取措施。3.2.6 现场操作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3.2.7 作好全厂的事故演习工作,提高事故处理能力。3.3 缺陷管理
3.3.1 全厂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设备检查,及时发现的设备缺陷。
一、电力调度报表分类
1.电调综合报表。供电网调度日报、供电网调度月报和供电网阶段报表(包括季、半年和年)。
2.电调单项报表。电力调度单项报表有电量报表、电压合格率报表、潮流报表、最大电流统计表和电力负荷率表等。
二、电力调度报表设计原则
1.数据和图型主要部分或全部自动生成,报表制作者不需或只需少量干预。
2.运行记事中具有规律性的部分(开关跳闸和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由报表系统自动形成初稿,由报表制作者修改确认。
3.运行记事和运行分析中规律性不强的文字描述,通过简化输入变电站名称和设备名称等加快文字输入速度。
三、电力调度报表内容
1、电量(Mwh)。购电量、负荷预测偏差与奖罚电量以及检修事故少供给电量。具有时标的阶段最大和最小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报表。
2.变电站潮流和受电力率报表(kV,A,MW,MVar,%)。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受电力率,对受电力率不满足要求的线路和主变压器给出提示。具有时标的阶段最大和最小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报表。
3.电网功率曲线(MW,MVar)。全网日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阶段最大、平均和最小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
4.A类电压合格率(%)。统计分析供电网络内变电站每一段母线电压合格率,对监测点电压合格率单独列出,对监测点电压合格率不满足要求的母线给出提示。
5.输变电设备负载率统计(%)。统计分析供电网络内变电站每一条线路和主变压器的负载率,对负载率超过85%的线路和主变压器给出提示。
6.运行记事和运行分析。运行记事主要是反映开关跳闸、单相接地、铁磁谐振、设备检修、拉路限电、AVC运行、主设备投退和新设备投入运行等。
运行分析则是对上述运行记事发生的原因给出具体分析。
四、电力调度报表软件功能要求
1.相同计算范围内计算要求发生变化时(电量计算公式变化、变电站名称和数量变化、时间间隔变化以及数据名称变化)不需要修改计算程序。
2.有功负荷、无功负荷曲线座标和曲线位置自适应设定。
3.报表打印预览和全画面修改。
4.不同时间段报表(日、月、阶段)数据长度和数据单位灵活设定。
5.月、阶段报表应能对110/35/6kV、110/10kV开关跳闸次数、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次数进行统计分析(总计及按照跳闸次数排序取前几位输出)。
6.月报表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最大和最小负荷曲线以日为单位。阶段报表(季、半年、年)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最大和最小负荷曲线以月为单位。
7.电力负荷率报表应包括已运行的每小时平均功率值、每天的负荷率和全月的平均负荷率
8.以电子文档和打印输出两种形式输出报表内容。
五、电力调度报表事故检修损失电量的计算方法
1.取最近类同日相同时段的负荷变化规律,作为测计期内负荷的变化规律。
2.取类同日和计算日设备停运前三个点各自负荷的平均值比值作为计算日负荷计算的比例修正系数。
3.采用功率积分的方法计算事故检修损失电量。
4.上述算法同样适用于修复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野值”的历史负荷数据。
六、电压合格率统计计算
1.提高调度自动化SCADA统计数据点密度。国家相关标准[1]规定了以每1分钟的时间间隔存储一次历史数据,并以此数据作为统计分析计算的数据源。而传统的SCADA系统每5分钟保存一点历史数据,不满足国家标准对电压偏差监测每1分钟保存一点历史数据的要求。在SCADA中单独建立以1分钟为时间间隔的数据区存储电压偏差监测数据作为统计分析计算数据源的数据库。
七、报表制作帮助功能
报表系统应具有详细的报表制作帮助功能,未受培训者可以在帮助描述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报表的制作。
电力调度报表系统综合报表应能充分反映供电网络的运行状况和经营状况,单项报表应能详细反映供电网络的详细情况。软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对计算要求变化的适应性。软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尽可能地减少报表制作者的工作量(减少输入数据和简洁中西文混合字符串的输入)。
附:
1、设备健康状况的分析,通信处理系统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存入设备状态信息库,后台的应用服务自动根据给定的准则参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的或离线的分析评估。
2、设备故障诊断分析,将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分类,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情况和判断故障的检测相关参数。包括建立故障诊断决策表、故障特征,从决策表中抽取出诊断规则,为电力设备提供诊断分析依据。
关键词: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策略措施
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对于水电厂的生产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虽然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速度极大地带动了水电厂的发展, 但在大多数水电厂运行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漏洞。所以, 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各厂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
1.水电厂运行管理的内容
1.1一般运行管理的内容
水电厂在运行时期的管理, 主要是确保电力的供应, 比较注重枢纽工程, 尤其是电厂的管理。随着社会发展, 水电厂运行期管理也在不断细化, 现在主要包括运行前的准备、电厂的调度运行以及运行期的安全生产等。电厂运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电力的生产准备、向相关部门申请并网运行、合理的上网电价制定以及电力销售等;电厂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预测水文气象、电厂发电调度以及电厂整体利用调度等;电厂的安全产管理主要包括电厂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大坝的安全系统、电站运行系统以及电厂的定期检修管理等。
1.2对综合管理的范围分析
水电厂在运行时期的综合管理, 应该要从水电工程的特点出发, 即水电厂发挥工程带来的发电效益、综合利用率以及发电工程所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水库的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所以, 就水电厂的运行管理而言, 主体范围包括水电厂的枢纽工程区、水库的核心区域、生态屏障区域。对于大型的水电工程建设, 其运行管理还应该考虑对上游、中游以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第一, 枢纽工程区域:指的是水库大坝、水电站的厂房、通航的建筑物等枢纽所需建筑物及其附属的配套设施、管理所需设施所在区;第二, 水库的核心区域:是指水库土地征收线以下的一些区域, 比如水域、消落地区以及存留的孤岛。其中:消落地区指的是水库季节性的水位涨落导致的水库周边地区被淹没, 呈现周期性露出水的区域, 也就是水库正常蓄水所达到的水位以及防洪时所限制的水位之差;第三, 生态屏障区域:主要是指水库的土地征收线到第一道山脊线形成的具有可以使生态隔离以及缓冲作用的区域;第四, 上游地区生态的影响区域:主要指上游水系的来水水质及水流量等因素是否对本地水库的水环境造成影响;第五, 中下游地区生态影响区域:主要指工程建成后以后, 水文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对中下游流域两岸造成影响的区域, 即中下游的供水、水文情况、河口地带、生态环境以及航运方面等会造成的影响。
1.3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就运行时期综合管理的主要范围, 可以把其管理内容分为以下7个方面, 第一, 枢纽地带工程的运行和调度的管理指调度、运行及安全保卫。调度管理主要包括发电、防洪防汛、供水系统、应急补水系统以及航运的调度;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大坝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电力安全生产运行及维护、通航的设施运行及维护等;第二, 水库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管理:水域功能的划分、水资源的保护、取水管理、河道的利用与管理、河岸线资源的管理、水产资源的管理以及水库自然风景区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库区域的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第三, 地质灾害防治:移民所安置的区域与生态屏障保护区的滑坡、泥石流、塌陷、岩体以及坡岸的防护体系、监测报警系统的建设等;第四, 消落区域的治理、保护以及开发利用:消落区域的治理及保护包括自然地区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综合的治理, 消落区开发利用指合理地利用、进行污染处理以及像鼠类传播病原进行生物监测与控制等;第五, 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库的水质与水环境的保护包括水环境的功能区域的划分、水域污染的防治、流动的污染源的防治以及农村污染源的控制等;生态建设包括生态屏障区域的建设、水土的保持以及土地生态功能区域的划分等;生态系统及其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六, 综合监测以及科学性研究:对水库地区的蓄水水文水质情况、人群健康状况、地质灾害发生状况、生物的多样性、水土流失情况以及泥沙状况等的监测;对水库地区以及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出现问题的研究;针对问题提出的措施;对水库所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研究;对水库工程蓄水运用的中下游环境治理研究;第七, 应急处置与信息管理:应急处置, 比如突发的水库污染、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库区自然灾害、工程突发状况、水电站出现的生产事故、防洪抗旱应急及卫生状况应急等;信息管理, 即防洪的调度管理系统、电站的运行管理系统、航运的调度系统以及水库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系统、水污染源的控制管理系统、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系统、应急设施系统、信息传递系统的建设运行。
2.加强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的措施2.1提升相关人员工作能力
对于任何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来说,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由人来亲自完成, 所以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打好其专业素质的基础是相当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水电厂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逐渐大范围地运用自动化系统, 并且由于现代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因此水电厂为了加强调度运行管理, 在现有的条件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相关生产的质量, 就必须培养出一批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人才, 在生产和调度运行管理工作上, 更多是的从专业人员抓起, 从根本上提高水电厂的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是保证水电厂安全管理运行的主要因素, 而且也是决定水电厂运行结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是势在必行的,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的提升。
2.2建立激励机制
想要提高工作质量, 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支持员工,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的工作态度直接关系着水电厂的安全生产与健康发展, 只有努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才能使得调度运行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 企业管理者必须了解员工的需求跟动机, 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惩罚分明的机制, 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水电厂应该针对现有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目标, 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 以此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并且鼓励员工积极认真的工作。激励机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让员工在一个平衡均等的环境之下工作。在奖励面前每个人都会拿出最好的状态去工作, 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不仅如此, 还要充分调动员工的执行力, 才能尽量提高调度人员的满意程度, 激发出员工潜在的创造力。
2.3培训员工技能
从我国现今的水电厂情况看来, 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绝大部分的水电厂缺乏专业的工作技术人员, 因此使得水电厂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得不到很好地完成。一个企业的员工综合素质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紧密相关, 提高员工的素质也就是提高水电厂的生产管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培训出一批具备专业素养的员工,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随着科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各种新型的设备技术取代了人工的操作, 以致于许多管理人员工作散漫、积极性差。由于知识体系的更新换代速度太快, 所以相关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工作中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 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知识体系的更新往往会使得原有的技术相对落后, 生产跟不上时代的需求, 渐渐会导致水电厂的衰败, 所以必须加强员工的技能提升,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管理工作, 更大地满足调度需要, 不断促进水电厂的持续发展。
2.4加强调度管理, 深化运行管理
第一, 加强调度管理, 大多数水电厂在调度运行管理中还缺乏紧密的工作协同机制, 员工的运作分配不合理。所以, 为了使得员工之间形成更加完善的运作合力, 水电厂还需要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构建出一套人性化的科学管理监督机制,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分析以及检查指出工作的重心, 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调度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第二, 深化调度运行管理, 想要真正地管理好水电厂的调度运行工作, 就必须深入到内部的具体矛盾, 彻底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 及时与管理者取得相应的联系, 并且探讨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员工在工作和管理上做到精确和严谨。
结语
综上所述, 想要确保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准确无误, 就必须从全方位抓起, 全面地完善与发展。由于管理工作涉及多种因素, 相关的部门及工作人员都要肩负起自身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法, 保证水电厂的生产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不断在实践中强化管理措施, 促进水电厂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毅.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6) :174-175.
[2]陈洋.如何做好水电厂运行管理[J].科技与企业, 2014 (22) :1-1.
【电厂电力调度考试题库】推荐阅读:
电力调度安全11-11
电力调度运行规程06-01
区域电力安全调度措施10-10
电力调度监控系统01-15
电力生产调度工作标准02-13
电力调度员心得体会02-26
电力调度中心优秀调度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6-25
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控制研究09-19
电力调度班班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5-30
电厂锅炉运行考试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