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四年级作文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具盒四年级作文

文具盒四年级作文 篇1

铅笔满腔怒火:“小主人对我太坏了,动不动就把我摔到地上,我都骨折了!”

“我比你更惨!”橡皮抱怨:“小主人上课不专心,就拿尺子割我,差点把我的脑袋割掉了,现在还有伤口呢!”橡皮一边说,一边转过身,把伤口给文具们看。

“我也不想割你呀!”尺子冤枉地说:“我好好地躺在铅笔盒里,小主人就把我掰断了,你以为我是钢铁呀,我是塑料呀,就这么残废了!”

铅笔问:“咦,我的两个弟弟呢?”“一个被小主人摔在地上,死了!”橡皮无奈地说。“还有一个被削笔刀整死了!”尺子补充道。“啊!他们都死了!”铅笔欲哭无泪。

橡皮突然有了好主意:“明天小主人考试,我们藏起来,这样……”橡皮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小主人果然发现铅笔盒里没东西了。

结果可想而知,小主人一到家,就冲进卧室,对着铅笔他们大叫:“都怪你们!”铅笔说:“我们都这样子,还能见人吗?都怪你!”小主人听了,脸都红了。

知错就改的小主人(林定镔)

一天晚上,正是夜静更深之时。突然,发出“叽里呱啦”一阵乱响,原来,四四方方的橡皮和又细又长的铅笔吵架了。

“我们比你们惨,上次,阿码哥当场被小主人的竹签错戳死,幸好及时治疗,不然就没命了!”橡皮生气地说,“我们比你们更惨!”铅笔怒气冲天,“昨天,小小弟被小主人狠狠地掰成两段,因伤重,不幸身亡!”他们的吵闹声把昏昏入睡的尺小宝惊醒了。尺小宝迷糊地坐起来,伸着懒腰,再拍拍手上的灰尘,问:“深更半夜的,吵什么吵啊?”“你说,小主人把我们折磨的痛痛苦苦的,有什么办法来教训他?”“嗯……有了!”尺小宝灵机一动,想出个好点子,“听说小主人明天考试,我们可以躲起来。”“好,这个方法好!”橡皮连连称赞道。

第二天早上,小主人打开文具盒一看,呀!里面空空如也,“怎么回事,我的文具呢”考试了,小主人一道题都没有写,结果考了个“零鸭蛋”。回到家,小主人打开抽屉一看,文具们都藏在里面。小主人纷纷责怪道:“你们怎么能这样!”“你说呢!”小主人这才恍然大悟,“对……对不起,我不因该折磨你们的。你们……能原谅我吗?”小主人哭哭唧唧地说,“能是能,不过,你得答应我们一件事――以后不能再伤害我们了”“我保证,以后不会再伤害你们了!”

从此,小主人再也没有伤害过文具一家了!

文具盒四年级作文 篇2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 与一般的个体学习、竞争性学习不同, 信息时代的学习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学习等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知识建构理论就是这种创新教育的一个有力尝试。知识建构性学习是在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谈论、阅读权威资料、动手做实验、短途旅行、和专家交谈等一系列活动中, 学生逐步变化, 并最终形成社区知识的过程。它的基本思想认为, 培养学生知识创造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不是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或活动, 让学生掌握领域知识或获得特定技能;而是把传统的以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为目的的学习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社区内的知识为目标的知识建构;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是知识创造者, 而学习会成为知识创造的副产品。因此, 本案例把电子书包与知识建构理论结合起来, 选择四年级作文教学作为突破口, 力图进行一种新教学的尝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使用平板电脑及奇平台进行学习;学习和运用搜集、积累到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一些词句、诗句;学会修改作文, 并能给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能欣赏他人的作文;形成题材不限、文体不限的书面成果;对不同文体的认识、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力等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不同角度了解和欣赏秦淮河, 并能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及运用网络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树立对明城墙、夫子庙等为代表的古建筑的珍惜与爱护之情;提高对中文写作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对象

此次教学对象为南京市白云园小学四年级2班的全体学生, 共30人, 男16人, 女14人。这个班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就进行了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学习。经过近两年的锻炼, 他们对知识建构课堂的大体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提高了打字水平, 现在基本不存在打字问题;同时也掌握了许多网络操作, 并具备了利用网络搜索和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教学平台

在本次课题中, 我们以台湾奇公司设计研发的i Wonder Pack电子书包为平台, 其整体解决方案包括IRS教学互动系统、教学及学习内容编辑系统、后台管理系统以及平板电脑终端应用系统四个方面。

IRS教学互动系统, 即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实时互动系统。教师可以通过它给学生派发多元化的问题, 同时学生立即作答。学生作答完毕后, 系统会对答题人数、未答题人数、正确率等相关数据做出统计。更重要的是, 学生还可以利用它浏览、评论、修改其他同学的作答内容。

教学及学习内容编辑系统主要是编辑电子互动测验卷和电子书的系统, 在本次的知识建构课堂中基本不使用此功能。

后台管理系统运用最新的云服务管理概念及技术, 针对学习内容的管理、学习信息的发布以及学生学习记录的管理, 都有完整且配套的设计, 可让电子书包的应用在学校及机构型环境中使用得更加有效。此系统主要供教师和系统管理人员使用。

平板电脑终端应用系统, 主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生的界面主要包括:学生书架 (由学习教材、评量测验、课外读物和影音书库四个方面组成) ;学习记录 (显示学生的上网记录、读书记录、测试记录等) ;我的书库;读书计划;我的写生簿和我的笔记本等模块。

在本次的写作教学过程中, 学生主要使用如下两个系统:平板电脑应用系统和IRS教学互动系统。

◎教学过程

本课题分为准备期、试用期、全面应用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准备期始于2013年1月上旬, 于2月底结束。在这期间, 我们对小学生进行了关于平板电脑及电子书包系统的相关培训;为学生开通了电子书包的平台账号;初步拟定了教学方案并编辑了电子书《漫步秦淮河畔》。

试用期的教学活动从3月初开始实施, 到4月上旬结束, 共计5周。此阶段的写作主题定为“漫步秦淮河畔”, 教师于每周一开展一次教学活动, 每次两节课, 每节40分钟。下面简要介绍此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

1.第一周 (3.4~3.8)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课堂播放有关南京秦淮河、石头城的视频;派发一本名为《漫步秦淮河畔》的电子书到学生的书架, 此书包括有关秦淮河畔的视频、图片、诗词。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 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提出各自的兴趣点, 发表自己的想法, 同时讨论利用平板电脑搜集素材的方法;打开电子书进行观看;学生利用周六日自行游览秦淮河畔周边的美景, 通过已讨论出的方法采集照片、视频等素材;同时, 上网搜集1~2篇有关秦淮河不同文体的文字作品, 并上传至IRS教学互动系统。

反思与分析:在知识建构课题中形成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 但这些方式都必须遵循知识建构12条原则之一的“真实的观点、现实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以接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 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意义。那么这些方式都包括哪些方面呢?加拿大安大略实验小学编撰的《Natural Curiosity》一书中提到以下几种方式:主题贴切学生生活;带学生到教室外面去;让学生相互大声地阅读;给学生亲身观察自然现象的机会;回忆先前知识;提供引导性的动手体验;回忆上次探究的感兴趣的相关问题或主题。

2.第二周 (3.11~3.15) :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IRS教学互动系统互相浏览、讨论其他同学已上传的照片、视频等素材以及不同文体的文字作品;学生说明自己所选的文字作品是哪种文体, 并分析其原因;根据自己的兴趣, 学生选择自己准备研究的文体, 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分成一组, 共同建构对这种文体的共同认识。

反思与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认知等, 形成自己对某一主题的观点, 整个学习社区会形成多种观点。但在此阶段, 有的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 不能顺利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时候,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个人的最近发展区, 单个指导学生, 通过某些问题来帮助这些学生找到自己的观点。但这类问题并不是一些一问一答式问题, 而是类似“你注意到了什么”、“什么让你感到惊奇”、“我们怎么做可以发现它”等引导学生思考的启发性问题。

3.第三周 (3.18~3.22) :学生持续改进作文提纲

教师活动:根据上周学生分组讨论的各种文体的大致内容, 教师针对不同小组的需要及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引入权威性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确定作文题目;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终端应用系统中的思维导图列出作文提纲, 并上传至IRS教学互动系统;小组内讨论作文提纲, 每个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提纲, 再上传至IRS教学互动系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文提纲, 全班进行讨论, 最后再修改、完善作文提纲, 上传至IRS教学互动系统。

反思及分析:学习不是孤立的过程, 学习主体间的沟通和合作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设计中必须涵盖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策略, 通过学生间的交谈、合作, 丰富他们的假设并进行检验, 帮助学生用多重的观点来构建知识。

4.第四周 (13.25~3.29) :完成初稿并反复修改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对写作方法、技能进行讨论及比较;根据自己的作文提纲, 学生完成自己的初稿并上传至IRS。此次写作, 学生自选文体与内容进行写作, 只要主题和秦淮河畔有关即可。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游记、诗歌、研究报告及散文等;内容可以写人、记事、描景及抒情等;完成初稿后, 在IRS教学互动系统里相互浏览、评论、修改作文;根据他人的意见, 每个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活动:教师以教师身份进入IRS, 对全班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修改等。

5.第五周 (4.1~4.5) :形成社区知识

师生活动:根据学生的进展和兴趣, 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是否需要为学生的作文附一些照片、视频和录音等;以及是否需要对大家的作文进行分类, 是否加前言最终形成整个学习社区的共同文化制品。此次的文化制品可以是:关于秦淮河畔沿线人、物、景等的电子书或班级画报等。

反思与分析:从表面上看, 在知识建构课堂中教师似乎只起到课堂组织者的作用, 事实确实是这样吗?实际在知识建构课堂, 教师不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由于理解问题而需要教师指导的时刻, 记录及思考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指导学生运用权威性资料, 推进学生进入“设计模式”,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他们的观点以及为学生建立心理上安全的文化氛围等。

◎总结

本教学设计基于知识建构理论, 以平板电脑和i Wonder Pack电子书包系统为平台, 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考虑到了平板电脑的移动性与多媒体性, 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同时重点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和互动性。高互动的目的, 在于创造无障碍的互动环境, 并提升师生间互动的质量。电子书包的使用提供了这样的互动环境, 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信息助手。

三年级:我心爱的文具 篇3

特邀撰稿教师: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 熊 伟

要求:

文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它们毫无怨言地为大家服务,我们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吧,看谁能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

快乐导航:

同学们,写作前请先仔细观察文具的外形、颜色、用途,按顺序把它们写清楚,写明白。如果能展开想象,把文具介绍得生动有趣,那就更棒了。

词语加油站:

描写文具盒的词语

三层小楼 温馨的家 一尘不染 小巧玲珑 画图逼真 造型生动

我心爱的文具盒

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三年级 高天航

开学了,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崭新的文具盒,特别好看,我很喜欢它,连睡觉也舍不得放下。

我的文具盒是用硬纸板做的,全身都是蓝色的,长约19厘米。盒盖上印有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儿,穿着深蓝色的衬衣和浅蓝色的长裤,大大的耳朵上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显得很睿智,他就是我崇拜的名侦探柯南。

一打开盒盖就能看见课程表,它会提醒我每天的课程。紧挨着的是一排乘法口诀,如果我背不出来的话,就会悄悄地瞄它一眼。每当我偷看它的时候,它仿佛在对我说:“不要每次都看我哦!”我的文具盒就像一座三层小楼,最上面一层住的是铅笔弟弟,中间住的是橡皮妹妹和钢笔哥哥,最下面一层是尺子姐姐的房间。如果铅笔弟弟在纸上淘气的话,橡皮妹妹就会用它雪白的身体擦掉铅笔弟弟乱涂乱划的痕迹,帮我完成最美丽的作业。

我的文具盒就像一个温馨的家,容纳了我所有的文具伙伴,陪伴着我一起成长。我爱我的家,我也爱我的文具盒。

指导老师 熊 伟

老师点评:

小作者对文具盒的外形描写很细致,尤其是对盒盖上那阳光帅气的男孩儿的描写,深蓝色的衬衣、浅蓝色的长裤,大大的耳朵上戴着一副黑边眼镜……可谓“活灵活现”。更值得称赞的是,习作中,小作者尽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文具们的天真、率直、知错就改等品性在小作者的笔下尽情地展露出来了。

教师简介:

熊伟,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18年,所带班级学生活泼、进取、乐学、善思,在集体活动中频频获奖。熊老师寓教于乐,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展现课堂的无穷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她多次参加市级教学竞赛,均获一等奖;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发表;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多次获奖。她用心经营着教育,用爱温暖童心,引领孩子沐浴阳光,引导孩子浸润书香。她相信,生命因阅读而幸福,教育因执著而精彩!

小学四年级作文:文具盒 篇4

文具盒

我有一个长方形的铁皮喷塑文具盒,它长20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除了图案,汉字,英文以外,其余都是浅蓝色的,美观大方。盒面上那精致的图案,更是引人注目:那活泼的小红兔,正对着我“微微笑”。还有一些调皮的小桔子,它们表情不一:有的开怀大笑,有的目瞪口呆,还有的愁眉苦脸,有趣极了。

文具盒不光图案逼真,漂亮,而且样式新颖,使用方便。轻轻打开“文具城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居住”在内的文具还真不少呢。盒内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性格爽直的钢笔和几支普通的铅笔,都被削得尖尖的放在那里,无声无息,仿佛在酣睡。一支黑色三角形的水芯笔也排在哪儿。由于用钢笔写的字拿普通橡皮檫是擦不去的,所以改正纸也“加入”了“文具队”的行列。因为这个文具盒不是很大,我只好把改正纸“嵌”在盒盖上。掀开上层,下层又分成几个格:又细又长的格内,分别“住着”自动铅笔和铅芯;自动铅笔旁又有两个差不多大小的“房子”,“房主”分别是刨笔刀和橡皮檫。它们都默默无闻地“躺”在直尺上,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在直尺上“甜睡”。在它们的房子以西,还有一个格,它是我的文件夹,专门用来放通知单,“小数据”等一些物品。

我的文具盒四年级作文 篇5

我的文具盒是皮质的.,它穿着粉色的衣服,上面印有一只粉色的小兔子。小兔子身穿西装,戴着一副小眼镜,加一顶有红色小领结的黑帽子,就成了我的‘管家兔’。它瞪着那双红红的眼睛,好像在说:“主人,需要服务吗?”小兔子身后是一片种满胡萝卜的菜地和一座小小的萝卜房,想必这就是它的家吧!小兔子旁边是一个个胡萝卜,里面有日程表。那小胡萝卜旁边还有很多小兔子,小兔子手里都拿着胡萝卜,每次看到它们那呆萌的样子,我都会忍不住“扑哧”一笑。

文具盒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的开关是磁铁做的,打开一看,里面是钢笔、铅笔的天地,还有一个精美的卷笔刀和一个小小的指南针。下面那层比较小,用来装尺子和我喜爱的座右铭或书签以及橡皮、剪刀。

每当我考试或写作业时,文具盒和小文具们就组成了我的“文具大军”。看!文具盒将军派出了“钢笔小兵”,成功地击败了“试题魔王”。而要画图时,“铅笔小兵”和“橡皮小兵”以及“尺子小兵”又会顺利地完成画图的任务。每当它们打完胜仗回来时,文具盒上的小兔子仿佛笑得更开心了,似乎在对我说:“小主人,我们会追随你一辈子,也请小主人好好爱我们哦!”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文具盒 篇6

我有一个可爱的文具盒。它穿着大红色的衣服,上面印着胡巴,衣服里有两个大口袋。

文具盒里有许多东西,有细长的铅笔哥哥,有胖嘟嘟的橡皮弟弟。它俩是一对最好的兄弟。整天为一件小事吵吵闹闹,只要铅笔哥哥一写错字,橡皮弟弟就嚷着说:“哥哥你就不会认真一点,把我身弄得脏兮兮的,不和你玩了。”笔直的尺子爷爷可以让我画出息一条条笔直的线。还有卷笔刀叔叔是铅笔的理发师,经常来这做客。每当我上美术课的时候,剪刀阿姨出来帮我剪出漂亮的图案。

文具盒是它们的家,我非常非常喜欢它们!

低年级“成语”教学四法 篇7

一、联系课文内容教成语

为了给儿童学习成语提供方便, 成语歌的内容与课文内容有一些联系。我们教学成语歌就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例如, 成语歌:“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断”。我们一看便知:成语歌与课文《司马光》有联系。这首成语歌就是对司马光临危不惧、从容应变的赞颂。帮助学生理解这几个成语, 只要联系《司马光》这课的故事情节说说就可以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 情况危急, 别的小朋友吓坏了, 司马光却不害怕, 这就叫“临危不惧”。他急中生智, 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主意, 并立即行动, 这叫“多谋善断”。他不慌不忙, 很能沉住气, 这叫“从容不迫”。

二、借助生活经验教成语

启发儿童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是理解成语的好方法。如, 成语歌:“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暑气逼人/挥汗如雨”。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暑期天气炎热景象的。儿童刚开学不久, 暑期的印象仍记忆犹新, 教师便可启发学生回忆暑假生活, 相机出示成语, 解说意思。

三、观察相关事物教成语

将儿童带进现场, 一边观察, 一边讲解, 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儿童的头脑中挂起钩来。如, 成语歌“百花盛开/争奇斗妍/五彩缤纷/色香俱全”便可如此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在春暖花开的时候, 将学生带到学校的花坛旁, 指导他们仔细观察, 并让他们说说:花坛里都有哪些花开啦?花的颜色有几种?哪些花有香气?是浓郁的香气, 还是淡淡的香气?……教师相机出示成语, 让学生体会成语所表达的意思。也可以将学习的成语与说话结合起来。在儿童观察的基础上, 让他们说说春天的花坛, 并鼓励他们尽量用上这几个成语。

四、借助语言环境教成语

有些成语, 几个成语意思连贯, 很像一首四言小诗。如, 成语歌:“跋山涉水/餐风饮露/水送山迎/赏心悦目”。先讲旅途的辛劳。徒步爬山, 趟水过河, 冒着寒风, 喝着露水, 的确够辛苦的。然而有苦也有乐, 当你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时, 便会感到绿水在欢送你, 青山在欢迎你, 这真是“人在画中游, 山水也有情”。你看, 这不是一首记游的小诗吗?

文具盒里的争吵四年级作文 篇8

“瞧你,又肥又大,还黑黑的。小主人用完你后,把你随手一扔就不管你了。你再瞧瞧我,细长的身体,把脚尖踮着,像一只优美的天鹅一样,我真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瑕啊!”铅笔一边用手从头摸到脚,欣赏自己美丽的身体,一边用指尖指着黑不溜秋的橡皮骂道:“你这么脏,我这么优雅,你快从我面前滚开!”

委屈的橡皮为自己讨回清白道:“我们天生就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比美的!”“就是!就是!”橡皮的好朋友削笔刀附和说。“你们有什么资格和我说话!”铅笔气愤的说:“你们这些不自量力的东西!算了,算了。我大人自有大量,也不跟你们这些小人斤斤计较了,反正,我说的都是事实,没必要和你们打‘口水仗’呀!”铅笔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橡皮和削笔刀一起大声说:“你太不礼貌了!我们才不和你玩呢!”

第二天下午,小小写作业时,铅笔不尖了,小小找削笔刀帮忙,削笔刀礼貌的拒绝了他,小小一急,又不小心把字写错了,没办法,他只好找橡皮求助,橡皮也礼貌的拒绝了小小,并且一蹦一跳地走开了。小小气坏了,拿出铅笔,用力一摔,把铅笔摔成了两截。

小学四年级作文:文具盒里的争吵 篇9

一个宁静的晚上,明明的文具带慢慢地拉开了。铅笔、橡皮、尺子……一个一个蹑手蹑脚的从里面跳了出来。

他们伸伸懒腰,铅笔说:“好安静呀!不如我们做个游戏比一比谁更有用把!”其它文具齐声说:“好”。铅笔站出来趾高气扬的.说:“我写字好看,画的美,我最有用!”橡皮谦虚地说:“万一你写错了,我可以帮你修正,我才是最有用的!”钢笔眉飞色舞的说:“你们写得再好,画得再好,也没我厉害,我可以不依赖任何人也能写出好字哟!也就是说我才是最有用的”。钢笔的话音刚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没有墨水了,那你还怎么工作?”钢笔有些害羞得低下了头。尺子实在忍不住了,它高傲地走了出来说:“你们别吵了,也别比了,要说有用我才是最有用的……”尺子话还没说完,铅笔打断了话说:“不行、不行、为什么是你?”就这样它们又争吵了起来。

文具带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它走上前去说:“你们都很有用,你们有优点,但也有缺点,我们不分层次,一定要团结,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以后不要因为这种事争吵了。”大家谁也不出声,这时天也亮了。

文具盒四年级作文 篇10

TIMSS自1995年起, 每4年进行一次, 第五次已于2011年完成[1];第六次将于2015年进行, 主要针对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进行。下面我们对TIMSS 2015数学评价框架 (TIMSS 2015 Mathematics Framework[2]) 中四年级的数学内容作详细介绍, 相信对数学教育评价会有所启发。

一、TIMSS数学评价概要

TIMSS认为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 所有的孩子都能从学习与形成坚实的数学技能中获益。因为学习数学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培养他们的恒心与毅力。数学是日常生活中计算、理财和建筑等活动的工具, 同时也是工程、建筑、会计、银行、商业、医药、生态和航空航天等诸多职业的基础。此外, 在科技发达的信息社会中, 数学对于经济与金融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TIMSS四年级数学评价框架尽量贴近各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标准, 尤其关注当前的数学教育研究与改革。比如, 美国的“共同核心数学标准”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3]) 、新加坡的“数学教学大纲” (Mathematics Syllabi) 和中国香港的“数学课程指引” (Mathematics Curriculum Guide) 。

TIMSS重点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考的过程。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重视数学问题解决的评价, 有三分之二的问题考查学生的推理和运用技能。评价包括知识和认知两个领域, “知识领域” (Content Domains) 侧重对代数与几何的评价, “认知领域” (Cognitive Domains) 侧重对推理的评价。

二、数学评价的知识领域

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评价框架的“知识领域”包含“数”“几何形体与测量”和“数据呈现”三个区域, 各区域所占比重分别为50%、35%和15%。其中, “数”和“数据呈现”分别相当于我国数学课程中的“数与运算”和“概率与统计”。

(一) 数 (Number)

TIMSS 2015认为整数及其运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 学生要能够使用合理的形式进行运算, 并能借助运算解决问题。由于物体和数量并不总是整数, 学生还要认识到, 分数也是计算的基础, 学生要比较熟悉分数与小数。此外, 代数知识在小学已有渗透, 学生需要理解简单方程中的未知量, 还要初步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四年级的“数”领域, TIMSS 2015重点评价“数与运算”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掌握, 该领域由“整数”“分数与小数”和“符号、方程和关系”三个部分构成, 评价比重分别为25%、15%和10%。

1.整数

说明位置值, 识别和书写数字的拓展形式, 能使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表征整数;整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四则运算;解决特定情境中涉及测量、货币和简单比例等内容的问题;辨认奇数与偶数、因数与倍数。

2.分数与小数

认识分数可以表示整体中的某些部分、集合中的某些部分或者数轴上的一个点, 能使用语言、数字和模型来表征分数;分数的相等与大小比较, 分数的加减运算 (包括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加减运算) ;用语言、数字和模型解释小数的位值制, 小数的相等与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运算 (包括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加减运算) 。 (注:四年级的分数只限于分母是2、3、4、5、6、8、10、12的分数, 小数只限于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3.符号、方程和关系

发现算式中缺失的数字或者运算符号 (比如, 确定17+x=29中的x是多少) ;使用算式和符号表征未知的问题情境;识别和使用已知模式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后面一项, 进而发现数列的规律) 。

(二) 几何形体与测量 (Geometric Shapes and Measures)

TIMSS 2015认为, 我们生活在不同形状与不同大小的物体构成的世界里, 几何有助于我们发现和理解形状和大小的关系。学习几何重在培养空间观念, 学生要能够按要求画出几何图形, 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分析和使用几何关系, 学生要会使用工具和仪器来测量长度、角度、面积和体积, 并利用公式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该领域包括“点、线和角”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两个部分, 仅涉及测量、坐标平面、线和角, 还包含物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1.点、线和角

测量与估计长度;识别和画出平行与垂直的直线;识别、比较和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比如, 直角、锐角和钝角) ;利用直角坐标系确定平面上的点。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描述和比较图形的基本属性 (包括线和旋转对称性) ;确定立体图形某个侧面的形状特征;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和长、正方形的面积, 利用密铺方法估算图形的面积, 利用填充方法估计立体图形的体积。 (注:四年级的平面图形涉及三角形、四边形和圆, 立体图形涉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

(三) 数据呈现 (Data Display)

TIMSS 2015认为, 我们置身于信息社会的海量数据当中, 互联网、报纸、杂志、教科书、参考资料和文章等以图表的形式向我们提供了大量数据。四年级学生要能够面对简单的情境和给出的数据, 阅读和识别各种形式的数据。同时, 四年级学生还要能够以图表的形式组织和表征数据, 能够对比数据的特征, 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该领域包含一个主题, 即“阅读、解释和表征”。具体要求是:对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进行阅读、解释和表征;挖掘数据中隐含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比如, 在解决问题和执行计算中使用数据, 组合数据, 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

三、数学评价的认知领域

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评价框架的“认知领域”包括“知道”“运用”和“推理”三个层次, 各层次所占比重分别为40%、40%和20%。

(一) 知道 (Knowing)

“知道”层次, 涵盖了学生需要知道的数学事实、概念和程序。该层次包含“回忆”“辨认”“分类/排序”“计算”“提取”和“测量”六个层级, 各层级含义见表1。

数学应用的能力和数学情境的推理, 依赖于熟悉的数学概念和熟练的数学技能。比如, 学生能够回忆更多的相关知识, 能够明白更广泛的概念, 能够解决更大范围的问题。

如果缺少基础知识、符号表示和空间关系, 那么学生很难进行有目的的数学思维。因为它们是基本的数学语言、基本的数学概念、基本的数学结论和数学思想的载体。

程序 (算法, 回忆和执行一定行动) 架起基础知识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尤其是那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之间的桥梁。学生需要高效和准确地使用多种计算程序和工具, 来解决一般的典型问题, 而不只是个别问题。

(二) 运用 (Applying)

“运用”层次, 着重于评价学生运用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的能力。该层次包含“确定”“表征/建模”和“实施”三个层级, 各层级含义见表2。

“运用”层次涉及数学在一定背景和范围内的应用, 要求学生熟悉数学事实、概念、程序和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借助数学事实、技能和程序的知识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来进行数学表征, 数学思想是进行数学思考和交流的核心, 而创造等价表征的能力是在数学上取得成功的基础。

解决问题是“运用”的核心, 重点是熟悉日常任务。问题可能来源于现实生活, 也可能来源于数学内部, 比如数或代数表达式、函数、方程、几何图形和统计数据等。

(三) 推理 (Reasoning)

“推理”层次, 侧重评价学生对非常规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不熟悉的情况、复杂的环境和多步骤的问题。该层次包括“分析”“整合/综合”“评价”“结论”“概括”和“论证”六个层级, 各层级含义见表3。

“推理”需要逻辑性和系统性思维, 它包括:基于模式和规律的直觉与演绎推理;在新颖的或者陌生的情境下寻找解决现实问题或者纯粹数学问题的方案。这两种情况都需要转换知识与技能以面对新的情境, 而推理是其中的共同特点。

“推理”中列举的很多认知技能都会在思考和解决新颖的或者陌生的问题中表现出来。这是数学教育价值的外在表现, 然而更多的是对学习者思维的内在影响。比如, 推理不仅需要观察和猜想能力, 还需要基于特定假设、规则和正确结果的逻辑演绎推理能力。

四、四年级数学的评价样题

在TIMSS 2015数学评价框架的“附录”中, 给出了一些评价样题。通过这些样题,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评价的形式、理念与重点。

1.如图1所示, 某人以固定的速度从A地骑车去B地, 2小时后她来到一个路牌前。此人以同样的速度骑车, 再有多长时间可以到达B地? ()

2.某人有12个苹果, 她吃了一些, 还剩下9个。下面哪个算式更能够表达这件事情? ()

答案_______。

4.下面选项中, 哪一个折叠之后, 能成为右边的盒子? ()

5.如图2所示, 某人在墙角堆了一些盒子, 每个盒子的大小都是一样的。他一共用了多少个盒子? ()

A.25 B.19 C.18 D.13

6.某人调查了她的朋友们最喜欢的颜色, 得到了以下信息 (见表4) 。然后, 她画出图来表示这些信息, 请帮助她把图画完。

(参考答案1.C;2.C;3.¾块;4.D;5.C;6.略。)

通过这些样题, 我们可以体会到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评价的侧重点是: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评价, 重视评价学生数学推理和数学运用的能力, 重视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曾小平等.TIMSS2011数学评价:“框架”“结果”与“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 2013, 22 (6) :79-84.

[2]TIMSS 2015 Mathematics Framework[EB/OL].http://timssandpirls.bc.edu/timss2015/frameworks.html.

[3]曾小平, 刘效丽.美国“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内容、特色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 (7) :92-96.

摘要:一文对TIMSS 2015数学评价框架中四年级的数学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研究 (h 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简称TIMSS) , 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组织的大型国际教育评价研究项目, 其目的在于, 评价各国中小学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的发展趋势, 研究各国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同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 帮助各国提升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本文即从TIMSS数学评价概要、数学评价的知识领域、数学评价的认知领域、四年级数学的评价样题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参考文献

[1]曾小平等.TIMSS2011数学评价“:框架“”结果”与“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 2013, 22 (6) :79-84.

[2]TIMSS 2015 Mathematics Framework[EB/OL].http://timssandpirls.bc.edu/timss2015/frameworks.html.

文具盒四年级作文 篇11

文具盒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有:橡皮擦弟弟、铅笔妹妹、圆珠笔姐姐和尺子哥哥……

一天,钢笔姐姐饶有兴趣地说:“大家请注意,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功劳最大,谁就是小主人的功臣!”说完,大家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我的功劳最大,小主人不能把一条平线画直,拿起我一放,一画,就直了!”尺子哥哥高傲地说。“不!不!是我!”橡皮擦弟弟辨解道,“是谁帮小主人擦掉错字、错句?是谁帮忙小主人的?”

“NO!NO!”圆珠笔姐姐想了一会儿,温柔大方地说:“Me才是功劳最大的物品!尺子哥哥,你光有尺子,没有笔,小主人怎么写字呀?橡皮擦弟弟,你只能擦白纸,所以光有你们俩是不行的!”“是呀,是呀!”铅笔妹妹点了点头,十分赞同圆珠笔姐姐的话。

大家越吵越激烈,吵闹声此起彼伏,正在都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文具盒终于发话了:“你们别吵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已的优点,如果没有你们齐心协力,小主人什么也完不成,我们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改掉自已身上的坏毛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嘛!”

大家听了文具盒的话,个个涨红了脸,低下了头。“对不起!尺子哥哥,橡皮擦弟弟,我不该大声地说你们,还把我自已吹嘘的多厉害,对不起!”圆珠笔姐姐惭愧地说。

小学四年级文具的作文 篇12

他整天在数学课上不思进取,堂堂课都在报复着他的文具们,好像他跟文具有仇似的。这导致数学老师都快对他忍无可忍了。

他虐待文具的手段极为高超,好的能整成坏的,坏的经过他妙手回春的技术也能变成好的。

因为数学课上需要圆规,人人都配了一把圆规。于是,同桌就整起了他自己快坏掉的圆规。他磨呀磨,把圆规针尖磨得闪闪发亮。接着他又转着圆规上的螺丝钉,把笔芯翻来翻去,终于把把笔芯装了进去。修好了他还不爽,又把圆规两脚扳成了一条直线,在桌子上呼呼地转了起来,一掉在桌子上就发出刺耳的响声,数学老师不轻不重的批评过他,但他仍不知悔改。

自从发了美术学具后,他虐待文具又变本加厉了。他抽出学具里的剪刀,又开始削“水笔”。注意,是水笔,可不是铅笔。他越发越狠,就连水笔那厚厚的外壳也被他削出了塑料屑。造型好看的水笔瞬间变为了“丑八怪”,真是惨不忍睹啊。

玩着玩着,剪刀又被他给玩坏了。可是玩坏了的剪刀又让他来了兴趣。上数学课学的不是数学而搞的是科学。他发现,使劲合拢坏剪刀剪刀尖还是分叉的。把这分叉的地方卡住一张纸,猛地一打开,剪刀本应该是大幅度分叉纸张完好无损,可是只有见到大幅度分叉的剪刀,纸上却出现了一个小口子!这下子,同桌可有事干了。他不论白天黑夜课上课下,辛辛苦苦夜以继日的研究着。当然,也没这么夸张,只是数学课上老搞这玩意,数学书也被他的“剪纸神功”给五马分尸的面目全非。

文具盒里的纸条 篇13

我对他,总是带有几分惧怕的,他深凹的眼眶里, 仿佛流转着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时,他抓住我的手,我便能摸到一道道的沟壑, 里面流着生命的长河。他是经历过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的人。他们这代人的苦,我们无法体会,可是我们这代人的心,他们又怎会理解呢?

大概的确是这样的,我同他讲学校里的趣事的时候,他一言不发地听着。我讲完,他皱着眉,淡淡地说一句:“搞好学习就够了,管这些没用的干吗。”从此,我便宁肯在日记本上诉说,也再不告诉他我的种种心事了。这次也不例外。

下课的时候我与一群同伴玩闹, 有一个男生指着我说:“她以后要当厨娘的。”那时候看美国的电影,厨娘基本上就是那类又胖又丑的女人,扮几个鬼脸,吆几声脏话。我听了这话, 看到周围的同伴都以一种同情的姿势站着,有几个靠过来挽过我的手, 张口欲说几句千篇一律的安慰的话。我讨厌这样。于是我一言不发地走开了。一整个下午,我都在等太阳落山。我感觉胸腔里一股火热的东西在滚动着,可我没人倾诉。眼眶里滚烫的液体呼之欲出, 可我拼命忍着。“今天晚上又要与日记本相守了。”我是这样想的。

于是一言不发地在夕阳下拖着长长的影子回家,一言不发地用冰冷的水洗手,一言不发地用筷子扒饭。祖父大抵是看出我的不同往常了,他瞅着眼前的一盘豇豆,漫不经心地问我:“你怎么了?”他的语气又温暖又严厉, 催得我的情感就要爆发。我连忙用眼皮噙住眼泪,也学着他漫不经心的样子:“没什么。”学得不像,我感觉自己的声音发抖了。又不敢与他对视, 便咬着嘴唇,很专注地用筷子挑拨一片青菜,却很清晰地感觉到有一道尖锐的目光在审问着我,过了一会儿,宛若聚光灯调暗了光线, 那目光又柔和起来。良久,他轻轻叹了口气, 又发出了筷子与碗边接触的声音。

我小心地抬了头,看祖父在专心地吃饭。鹅黄的灯光下他的白发在闪光,好像一群枯草, 凄凉而又无力。祖父的手有些发抖,这是好几年前的老病根了。我感觉他故意不看我,用眼睛瞟着别处,余光却又好几次闪烁地落在我身上,他极其认真地吃饭, 又好像在认真地思索一件凝重的事儿。他的鼻尖上沁着细密的汗珠, 细长的眉毛却勾勒出一张颓然的脸。这让我突然感到莫名的愧疚。我感觉祖父像一口井,从岸上看深不可测,谁又知道里头的波光粼粼。

这片刻的愧疚后, 我又兀自忧伤自己的忧伤。吃完饭,我借口到外面透透气,跑到街灯暗淡的地方偷偷抹了几把眼泪。

回家后,我便把自己关进小书房。打开文具盒, 却见一张纸片安详地卧着。是一张淡米色的信笺纸, 好像在岁月里泡过, 闻起来还有一股木香味儿。我想起来,在祖父的桌子上见过这种纸。打开,果然是祖父清秀的字迹:

“有委屈别忍着。人生难免苦难,你经历得还太少。放宽内心。爱你的人比恨你的多。”

寥寥几笔,没有署名。这就是祖父的风格。

第一句就表明态度, 不仅是对我饭桌上行为的不满,又给予我敞开内心的豁口。写到第二句,他一定是又怀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差一点被抓起来批斗,差一点被饿死,差一点被压在“三座大山”下。可他立刻又抓回徜徉开去的思绪, 这第三句, 语气上是命令,情感上却是无尽的爱抚。显然,祖父不是一个会轻易说爱的人,可我知道,他是爱我的。第四句,他把自己归在“爱我的人”的队伍里,投来一个最明媚的微笑。这样的安慰,是我最愿意看到的,好像有声音,好像言已尽而意无穷。

小心地把纸条折回原状, 折成一只小船,流成思绪万千。这张纸条,拭干了我的眼泪,抚平了我的内心。想起那句“厨娘”的嘲笑,我不再忧伤了,人生的苦痛何其多, 这次无苦无痛,何必矫情落泪,泪水再多也浸不平嘲笑,而努力的硕果终将有一天闪亮每一个人的眼。

打开房门,祖父半倚半坐,见我出来, 从眼镜背后投来一道深邃的目光,我朝他笑笑,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如此高兴地笑了。窗外灯光闪进, 我注意到了他眼角的一道缤纷。但这一次, 我看出了缤纷背后那颗复杂的心。

文具盒里的纸条, 是我与祖父心的桥梁,是让我明朗的一味妙药。

回房,写日记,今天只写五个字:

祖父,我爱你。

推荐人语

作文有字数要求。

一般人急着把事说完,把话说完。唯恐字数不够。

说完了,就完了。

有想法的人,不如此。

如是叙事,自当注重细节;如是抒情,自当注重回旋;如是议论,自当注重层次。

这篇作文,格外留心细节。在别人忽略过去的地方,驻足逗留。泼墨如注,不厌其烦。

说完了,其实没完。

细节立人,立文。

文具大本营四年级作文 篇14

我有一个心爱的文具盒,那是我九岁时得到的生日礼物。

文具盒长2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它披着画满文具图案的“大衣”,上面画着调皮的三角尺,它正向你眨着眼睛呢!还有长尺,也许它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方方的脸拉得老长……因为文具盒身上的图案全是文具,所以我叫它“文具大本营”。

打开“文具大本营”,排列整齐、训练有素的“文具大军”映入眼帘。第一层是“尺子冲锋军”,第二层是由铅笔、钢笔、圆珠笔组成的“笔笔主力军”,底层是由小刀、圆规、橡皮组成的.“后援军”。当我要写字时,“笔笔主力军”就会派出钢笔或者圆珠笔;当我要画画时,“尺子冲锋军”和“后援军"就会派出尺子、橡皮、圆规,当然也少不了笔笔主力军的铅笔;当我要做手工时,后援军里的小刀就会出来大展身手……

在“文具大本营”里的“文具大军”里,我最应该感激的就是铅笔和橡皮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知识在逐渐增加,而它们却愈加瘦弱。

文具**_小学生四年级作文 篇15

有一次下课,发现有同学拿着我最喜欢的文具盒玩来玩去,我顿时心里一紧,走过去轻轻地说:“同学,请你不要玩我的文具盒。”可是他却没有回答我,而是继续玩我的文具盒。我跟他说话,他怎么没回答,他是不是不打算把文具盒给我,有可能他是没听到我说什么吧,我心里嘀嘀咕咕的。过了一会,教室安静了一点,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可以把文具盒还给我吗?”可是他还是没说话,我顿时气的直跺脚,想要把地板都跺坏。没想到还有更糟的,他一不小心,竟然把我的文具盒掉到了地上。天啊,那可是我最喜欢的文具盒,平时我拿笔时都小心翼翼地,可是他竟然把文具盒摔在了地上,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我的怒气要把整张脸烧透了,如果有一面镜子,你一定可以看见我头顶似乎在“嘶嘶”地冒着青烟,眼睛瞪得像一只大水牛,眼睛似乎要喷出火来,我满腔怒火:“哼,你没事做呀,我叫你不要动我的文具盒,而你却把它摔到地上了!”被我一说,他也开始骂骂咧咧:“谁叫你放桌子上面,而且我又不是有意把你的文具盒摔坏的……”

文具盒四年级作文 篇16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学习是相遇与对话, 是与客观世界对话 (文化性实践) 、与他人对话 (社会性实践) 、与自我对话 (反思性实践) 的三位一体的活动。这也是本课设计的理念, 学生在练习与思考中与客观世界对话 (不断思考问题) , 破解疑惑, 提高自身水平。

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与他人对话, 定位自身在合作中的位置, 在小组中接受他人的帮助, 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或帮助他人实现整体的提高, 以及在小组的练习、在比赛中检验和比对, 实现与自我对话, 反思自身的问题与缺陷, 寻找解决的办法。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 肌肉力量和协调灵敏性也较强, 他们活泼好动, 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 对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有较强的挑战欲望, 但面对单调的练习内容, 注意力差。因此, 在学练过程中, 他们一会儿扮演器材的角色, 一会儿又变成练习者, 并进行分组轮换练习, 每名学生在每1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练习任务, 不论是跨越障碍, 还是搭建障碍, 他们始终处于学习的进程中, 身心高度参与, 体现了真正的互相配合,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与运动负荷。

三、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在快速跑中运用跑过、跳过、跨过、绕过、爬过、钻过等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多种障碍的运动项目。

通过练习, 不仅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各方面素质, 还能培养学生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坚强意志, 树立自信心, 通过合作与交流, 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流程

游戏:找伙伴 (确定造型1、造型2、造型3动作) →学习障碍跑:跨过障碍 (学习造型1动作, 学习造型2动作, 学习造型3动作) →学练模式:体验、发现、练习、对比、突破、定位→组合练习:障碍跑接力放松练习 (韧带拉伸) →总结点评。

试教感受:

创设真情境追求真实效

一、亮点

1.重实践、重合作、重反思。本次课充分体现了指导思想中的3个对话, 对话所体现的就是实践, 通过跨越障碍的活动实现文化性实践, 通过合作实现社会性实践, 通过自我选择一定难度的障碍实现反思性实践,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学过程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梯度性强。教学自始至终紧紧围绕着跨越障碍进行, 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首先在准备部分的“找伙伴”游戏中, 找好了整节课的合作伙伴, 各种造型又为本次课的练习作好了辅垫。其次再通过跨越一定高度与宽度的障碍, 使学生明白跨与跳的区别, 最后通过障碍跑拉力, 使已学的动作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二、问题思考

1.学习的实效性。本节课的练习密度为45%左右, 但学生真正跨越障碍41次, 模仿跨越14次, 为什么跨越的次数不多呢?主要是由以下方面决定的, 首先看似练习密度不低, 但准备部分占了一半, 基本部分的练习密度只有20.8%;其次, 学生练习的时间虽接近19.5% (见下页表) , 但没有进行主要技术的学习, 而是在持棒做障碍。

如果将棒改为小体操垫, 通过横放 (宽度) 、竖放 (高度) , 将持棒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那本次课跨越障碍的次数将明显增加, 学生练习的时间将达到25min左右, 练习密度达到60%左右。

2.合作的真效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合作不是简单的2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一起练习, 毛振明认为:“合作学习是2名学生以上的人群有意识地、善心善意地、为了能帮助对方而形成的交互学习行为, 这种合作学习的本意不是索取、不是被要求、不是无奈, 而是一种发自善意地互相帮助。”合作也有许多层次, 我们培养的是“给予别人方便和力量的合作”, 以及“只要有人需要帮助, 我就会伸出援手”的合作态度、精神与习惯。为此, 我们需要寻找具有深度的合作真情境, 真正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自发的给予他人帮助的行为习惯, 使合作成为一种常态。

3.组织的简便性。本次课实施后最大的感觉就是组织比较繁琐, 学生对棒的高低、宽度、稳定性比较难把握, 执教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和纠正学生持棒时出现的问题, 还有许多学生不明确如何持棒, 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游戏中。课中往往出现教师花很多时间讲解练习方法, 学生练习的时间却没有得到保证的现象。如果将棒改为小的体操垫将使组织更便捷, 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

4.安全的有效性。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只看到一句“注意安全, 交替练习”的提醒, 显得比较单调与空洞。

本次课的练习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如, 当学生在练习跨越时, 辅助学生随意地调整棒的高度 (课中就有学生出现) , 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 必须注明安全的具体措施, 如:拿棒的学生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棒的高度, 不能随意扩大棒的宽度, 不能随意移动棒的位置等,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安全, 又保护了教师自己的切身利益。

以上只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施后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有许多地方还没有真正理解王老师的设计意图, 有不当之处多多包涵。

“学体”名师团队专家库成员 曹强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点评:关注教法的多样性, 注重练习的趣味性

认真研读课时计划, 感受到王老师对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理解的认识较深, 在教学设计中, 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较准确, 在教法上更具灵活性, 在学习体验上注重趣味性。

1.教学内容的递进性, 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在设计中, 可以明显感受到王老师在围绕跨越障碍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所呈现的智慧。其设计不是直入主题, 让学生直接认识障碍后再进行练习, 而是在循序渐进中通过小组合作, 一步步发现和攻克动作1、动作2、动作3的教学重点。最后在学生掌握越过一定高度和宽度的障碍后, 以游戏的形式, 进行障碍 (跑过、跳过、跨过、绕过、爬过、钻过等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多种障碍) 接力比赛。教学内容的递进性, 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注意力时刻被教师握在手中,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学难度和所带来的挑战所激发。教师驾驭课堂则变得游刃有余, 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2.教法的多样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王老师在关注“教”的同时, 更关注到学生的“学”。小组合作中的探究和思考需要学生运用智慧去不断克服障碍的高度和难度;小组展示和比赛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师生间的评价则需要学生有不断观察、发现和归纳的能力。本课的教法不是生硬的, 而是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体验越过障碍的动作, 掌握动作的方法和技巧等, 对增强学生的体能,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是有益的。

3.学习的趣味性, 确保课堂得以生成。本课可以从多个视角下发现趣味性的存在:一是学生在学习、体验、合作、比赛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挑战和内心的快乐;二是以学生和纸棒不断组合搭建成的障碍, 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运动体验和合作时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进行学习;三是不断提高和变化的纸棒高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旦学生自己战胜了自己, 学习快乐的源泉则会源源不断, 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 本节课王老师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习目标引领教学内容,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高度的“横杆”和不同障碍难度的接力跑中, 都可以让学习目标可操作和可观测。

从本课的设计流程来看, 本设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本教案中可以看到学生利用小体操垫进行落地时缓冲, 在大多数练习中, 体操垫是作为一个标志物 (起跳点或“横杆”) 出现的, 而不是作为保护设施用于教学。在实际教学中, 这样的器材摆放不仅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反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本课主要是下肢练习, 学生在长时间、高密度的练习下, 疲惫感较明显, 如果能在障碍跑接力中进行一些改变, 可能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学习过程的安全性;三是本课教与学的方法不明, 活动占据了主体, 王老师在教法的引领上缺乏具体的方法, 感觉稍有遗憾。

以上是本人根据王老师的课时计划而发表的个人见解, 难免有浅薄之处, 请王老师及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点评人:“学体”名师团队领衔专家申克才

上一篇:会计助理职位简历下一篇:吉林省民政厅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