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宣传调研文章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消防宣传调研文章(通用7篇)

消防宣传调研文章 篇1

舆论宣传在党委、政府推进各项工作中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乡镇宣传工作如何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融入大局,努力营造昂扬向上、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浓烈氛围,为本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宣传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才能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才能不断提升地位,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近几年来,我镇宣传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大力宣传我镇的经济建设奋斗目标和关键举措,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党委、政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在全社会营造了解放思想、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全面发展的浓烈氛围。充分展示了舆论宣传工作的战斗力,影响力和推动力。

二、突出重点,着力推进

舆论宣传必须在突出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做文章,只有与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增添新活力,做到围绕主题,紧扣中心,打好宣传主动仗。突出经济建设,抓住经济宣传是常年宣传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围绕工业经济、开放型经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组织开展了工业经济开门红,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民营经济项目推进,结好尾、开好头等多个宣传战役,大力宣传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勇创大业,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业绩,为经济发展升温、鼓劲。围绕铁本项目拆迁安置和铁本事件善后处理这两项重点工作,在市委宣传部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媒体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分阶段制定宣传计划,开展了多渠道、多手段、多途径的强势宣传,通过开展针对性强、范围广、原则准、立体式的宣传,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弘扬正气、维护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三、改进方式,创新思路

发展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要做好乡镇宣传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方法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宣传车、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站牌、宣传栏等等,这些常规宣传手法应该肯定在日常宣传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面广量大、纷繁复杂的阶段性重点工作仅靠这些传统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在处理这几项重点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形式。一是广播电视宣传。二是简报宣传。三是社会宣传。四是文艺宣传。

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开展了全过程、高密度、超常规的舆论宣传攻势,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感染力,为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了强烈的氛围。

四、培植典型,以点带面

加强典型宣传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激励、引导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是增强宣传工作影响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抓手。做好典型宣传首先在典型选择上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的选择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既对实际工作有着普遍指导意义,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既真实可信,又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既有全局范围内的典型,又有各行各业内的典型,让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都有适合自己学习的对象。第二,要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需要不同的典型来发挥引导作用。如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大对“典型型企业”、“典型企业家”、“致富能手”的宣传。营造克难奋进,矢志争先,勇争一流的发展氛围。在拆迁安置和善后处理工作中,大力宣传维护稳定、弘扬正气、顾全大局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在“双清双美”主题活动中,加大“清洁村庄”、“清洁家庭”的宣传力度,把主题活动向纵深推进。第三,在平时工作过程中要做发现、培植先进典型的有心人。在日常宣传采访中发现先进典型。对具有一定潜力、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大培植力度,认真总结提炼,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涌现的“十佳便民站所”、带头致富、带民共富的先进党支部,“双清双美”主题活动中的“示范村组”、“示范户”等等。在文明创建、先进评比活动中发现典型。如“五一文明工程”评比活动中涌现的文明民营企业、文明服务窗口、文明个体工商户、文明村民小组、文明家庭示范户。企业开展的“文明职工”、“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评比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这些典型是在群众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五、善借外力,提升层次

乡镇宣传工作仅靠本镇的宣传资源、宣传力量来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注重外宣工作,善于借助外力不断拓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宣传的影响力。一是

借权威之力。我镇通过开展双月专家报告会活动先后邀请了省委党校、镇江市委党校、扬中市委党校、苏州大学、上海财大等多位专家学者来我镇进行基本理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升了层次,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借强势媒体之力。目前各地各部门越来越重视宣传报道工作,竞争比较激烈,在各级媒体用稿的难度也比较大。面对这种情况,我镇确立“主攻扬中,立足地市级,争取省级”的外宣工作目标,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与上级各媒体的联系和沟通,对好题材、新亮点适时邀请上级各媒体来人实地采访,我们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千方百计地增加宣传用稿量,切实提高宣传质量、宣传效果。近几年来,我镇在本市各媒体宣传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地市级媒体不断拓展,去年在镇江日报、镇江广播电视、电台、乡镇企业报、都市文化报等都有宣传报道。省级媒体有了新的突破,新华日报、江苏广播电台、江苏法制报、公安报等都记者来镇采访报道,通过努力,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宣传西来桥,推介西来桥。

六、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面对我镇的宣传资源缺乏、区域小、信息量少的实际问题,我们注重了宣传资源的整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领导重视宣传,部门参与宣传,人人支持宣传的工作局面。

1、成立工作小组。为加强宣传报道工作,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宣传委员、分管广电副镇长为副组长,团委书记、驻镇记者为成员的宣传报道小组。负责全镇宣传工作的组织、策划、采访、报道。及时将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企业、各行政村在推进三个文明具体实践中的新举措、新经验、新亮点、新业绩收集起来,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全方位地加以总结提炼,并适当“新闻包装”,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在全镇广泛宣传,并积极向上级各媒体投稿。

2、健全宣传网络。根据宣传形势、任务的需要,我镇建立了一支新闻信息队伍,健全了基层宣传网络。要求机关各部门、各中心、行政村、规模骨干企业必须配备一名思想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一定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的人员为新闻信息员,及时收集、整理有宣传价值的信息和典型材料,上报镇宣传工作小组。各单位还必须明确一位主要领导具体抓好落实。

宣传网络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掌握了工作动态,畅通了信息渠道,舆情得到及时传递,确保了宣传报道的时效性,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七、建立机制,强化管理

为了提高宣传实效,增强工作活力,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宣传队伍的教育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有关制度。

1、加强队伍建设。

消防宣传调研文章 篇2

1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瑞昌市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好、环境优, 青山、九源、花园、南阳等山区, 土壤与植被状况好, 昼夜温差大, 是种茶传统地区, 一直以来都是优质庐山云雾茶加工原料的主产地。

1.1 发展种植情况

近年来, 瑞昌市茶产业快速发展, 主要走高山云雾绿茶和白茶并进之路, 高山云雾绿茶和“安吉白茶”都是立地条件很好的生态有机茶。目前, 全市已有茶园面积20hm2, 在建茶园146.67hm2, 投产茶园面积66.67hm2。茶叶主要分布乡镇:范镇、青山、花园、武蛟、肇陈、南阳等地, 其中:范镇113.33hm2、青山80hm2、花园133.33hm2。建园主体基本以种植大户为主, 目前全市6.67hm2以上种植大户8户。新建茶园都是6.67hm2以上成片开发, 有3个正在建设的新茶叶基地面积都在66.67hm2以上。

1.2 生产加工情况

瑞昌市目前引进了浙江安吉县仙子茶场、金彪茶场和长兴县泗安绿鑫苗木场等在瑞昌市投资建设新茶园。九源仙子茶场66.67hm2, 总投资700万元, 预计2014年春投产, 产品为“九源仙子”白茶, 投产后盛产期茶叶年产量1.5万kg, 产品主要销往浙江安吉和满足九江市场;金彪茶场46.67hm2, 总投资500万元, 预计2014年春完成建设任务, 产品主要是白茶;长兴泗安绿鑫苗木场在花园建茶叶基地133.33hm2, 总投资1400万元, 预计2014年春建成, 产品主要是白茶。

1.3 品牌建设情况

重点建设青山茶业有限公司、九源仙子茶场等中型茶叶加工企业, 注册了“雾春”、“九源仙子”等茶叶商标。“雾春”茶在2012江西“浮瑶仙芝”杯名优茶评比活动中获得金奖。2013年9月生产问世的第一杯红茶“瑞红1号”由青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 其香气为浓厚的甜香型, 且锐高而持久, 汤色清澈明亮, 堪称茶中的“茅台”。

2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

瑞昌市茶叶生产规模不大, 影响力也比较小, 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已将茶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发展, 在组织领导、资金政策、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茶产业发展很快, 茶产业正呈现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

2.1 独特的资源优势

瑞昌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 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17.3℃, 地面温度19.2℃, 降水量1583.9mm。全市适宜种茶山地面积6667hm2, 青山省级森林公园、范镇、花园、南阳等山区具有发展茶叶生产非常优良的山地土壤、环境与气候条件, 且劳动力资源配置方便,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青山林场为庐山姊妹山, 最高海拔921.3m, 平均海拔540m, 适宜种植茶叶面积达666.67hm2, 一直以来都是优质庐山云雾茶主产地。

2.2 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是群众愿意种。盛产期茶园667m2产值一般可达1.5~2万元, 纯收入一般为1~1.5万元, 667m2劳动用工支出2000元以上。发展666.67hm2优质茶园产值可达1.5~2亿元, 纯收入可达1~1.5亿元, 农民用工35~40万个, 农民工收入2000万元以上, 种植茶叶利润大, 致富快、群众积极性高。二是上级扶持种。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要求通过几年努力力争使江西省绿茶面积达到13.33万hm2。九江市政府启动了大九江茶品牌整合工作, 并拿出茶叶专项资金300万元扶持茶产业发展。三是地方鼓励种。2010年以来, 瑞昌市制定了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并对新建规模化标准化茶园667m2补贴1000元的扶持政策。3年多来对新发展的茶园安排了330万元专项茶叶经费, 扶持建成了青山、武蛟、范镇、肇陈、南阳5个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2.3 广阔的市场前景

茶是最佳天然保健饮料, 被称为“21世纪饮料之王”。随着人们对茶饮品认知认同程度的不断提高, 茶产品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从发展趋势看, 货真价实的名优茶将长期供不应求, 但随着消费群体保健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会相继产生和呈现有机茶热、保健茶热、地方名优茶热的发展趋势。茶叶生产走产业化之路, 形成社会化、规模化的高效益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多年来,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发展茶产业, 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总体思路, 发展规模、品质提升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以原生态, 无农药残留、品质优良享誉市场, 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3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瑞昌茶叶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 得以长足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因起步较晚, 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品牌效应较低

瑞昌市茶叶规模小, 实力弱, 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低。茶叶目前产量低、档次低、市场占有率低。虽然近2年来瑞昌市青山茶业公司和九源仙子茶场先后注册了“雾春”和“九源仙子”茶叶品牌, 并作了宣传, 但品牌效应较低。

3.2 科技水平较低

一是产品单一。主要是多年种植且已退化的群体种。二是机械化程度低。机制茶少、机械化采摘应用率低, 造成劳动力用量大, 生产季节劳动力不足, 生产成本偏高, 生产效益低。三是包装水平低。一方面, 部分企业没包装, 套用“庐山云雾茶”包装, 这些包装不仅不符合茶叶包装所需要的密闭、阻光、防潮等基本要求, 而且违法。另一方面, 部分企业虽有自己的包装, 但设计特色不鲜明、文化品味及档次不高。四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部分种植大户缺乏长远战略目标与科学管理机制。

3.3 服务体系不健全

瑞昌市还需加快速度培育能引导和带动企业、茶农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如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茶叶产业协会2013年7月份成立, 但许多东西还有待规范和完善, 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尚未成立。

4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虽然茶叶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 但要做大茶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近年来茶叶行业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行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 发展瑞昌茶叶产业, 必须按照产业化的要求, 做好品牌和市场文章, 进一步整合利用各种资源,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提高瑞昌茶叶的知名度, 走“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 才能做活瑞昌市茶产业, 实现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

4.1 服务是前提, 首先要做活茶产业“看”的文章

让瑞昌的茶叶有“看头”, 就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要上下形成抓茶叶产业的共识。一是进一步深化认识。瑞昌市茶产业发展进入规模扩张快车道的关键时期。茶叶产业收益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来源。同时, 发展茶叶生产对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要进一步深化提高各级干部群众对发展茶叶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 切实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套实施办法”的工作要求, 不断推进茶叶产业的优化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以市领导挂帅,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为推进茶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只有加强茶叶工作的领导, 保持资金扶持政策的连续性, 才能抢抓机遇促进茶产业做大做强。三是要进一步强化落实服务。明确并严格落实乡 (镇) 、村各级各部门服务茶叶产业发展的工作责任, 完善建立层级联动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帮助解决茶叶生产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营造更加利于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4.2 企业是主体, 根本要做活茶产业“喝”的文章

让瑞昌茶叶有“喝头”, 就是要抓企业产品质量, 关键要抓龙头企业产品质量。一是建立重点龙头企业扶持机制。每年确立1~2家重点龙头企业, 整合项目对重点龙头企业予以扶持, 确保每家龙头企业项目扶持资金不少于50万元, 带动企业投入不少于200万元。二是要严格生产管理。强化落实茶叶专业技术队伍服务茶叶种植、修剪、管抚、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营销等工作职责, 引导、鼓励、扶持种茶农户实行机械化生产, 提高茶叶生产效益;设立茶叶技术推广财政专户基金, 专项用于茶叶新品种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生产新工艺研究开发等, 确保茶叶生产科技推广的顺利实施;加强制茶行业滥用农药、化肥, 无证照经营, 卫生不达标以及制假贩假、以次充好等重大问题监管;实行茶叶收购户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申报注册登记制度, 取缔无证收购, 规范茶叶市场交易, 确保茶叶市场有序经营。三是推进科技创新。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 按每3.33~6.67hm2一个技术人才的要求, 制定千名技术人才培训计划;每年推广一批适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模式, 使茶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4.3 品牌是关键, 重点要做活茶产业“说”的文章

让瑞昌茶叶有“说头”, 重点是要加大瑞昌茶叶的宣传度, 而品牌最有说服力, 唯有打造统一品牌, 才有实力做响做强。一是准确市场定位。根据全省茶叶市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市场需求, 确立以名优茶、礼品茶为主导方向的市场定位方向。二是确定运营思路。即统一品牌, 统一标准, 统一包装、统一宣传, 统一质量监控。三是打造品牌。现在, 全国的各种推介会、展销会很多, 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快速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实力。安吉县从2001年起, 连续举办“中国安吉白茶节”, 举办地从安吉到上海、北京, 影响力也从周边几县市到全省、全国, 产生的效益越来越显著;同时他们还在其他的途径上加大宣传推广, 如在设立外销窗口的城市做小规模的公关活动, 在媒体上加强认知感的宣传, 与业已成名的名茶合作, 采取“引进来, 走出去”等措施。这些措施, 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要利用各种宣传推介机会, 利用各种媒体, 广泛宣传瑞昌品牌茶叶, 提高瑞昌品牌茶叶的知名度。四是拓宽营销渠道。加快茶叶一条街建设, 使之成为瑞昌茶叶走向市场的主渠道;建立茶叶销售网站, 实行网上宣传与网上营销;建立销售窗口与销售专柜, 展示瑞昌茶叶形象;借助旅游景点平台, 让游客亲手摘茶制茶, 丰富旅游内涵, 延伸产业链, 同时推介地方特产。

4.4 文化是保障, 核心要做活茶产业“玩”的文章

消防宣传调研文章 篇3

会议强调,在2011年中国科协调研宣传工作取得新成绩的基础上,党组书记处对做好调研宣传工作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围绕调研宣传如何更好地服务科协工作全局这一中心议题,与会同志结合文稿起草、宣传和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等主要工作,认真研讨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王春法在会议总结时指出,2012年科协调研宣传工作要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文稿起草、科协宣传和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三大工作领域,在稳定既有工作格局的基础上,争取各项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在工作方式上,要坚持分工负责、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要保持良好工作作风,部门内部搞好团结,与机关其他部门加强协作;在工作要求上要加强追踪问效,一抓到底,务求工作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国科协 调研宣传部)

调研文章 篇4

作者:szq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92 更新时间:2009-7-14

利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胡平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长期的实践证明:建设一支稳定、可靠、有力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必备条件。对此我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和不懈努力,但是要解决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质性问题,还需要上下互动、横向协作才能真正见成效。

一、探索与成效

面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区采取“三纳入,三着力”措施,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区、乡、村三级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不仅顺利完成了“国优”创建任务,还先后九次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多项工作被省、市表彰为先进集体,党政线、业务线目标考核几年来均列全市一等奖。

(一)纳入党委政府保障,着力稳定机构队伍。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的保障,确保了把人力保障放在人、财、物“三大保障”之首加以重视和落实。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保留了乡镇计生办公室,统一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干部数额,明确规定1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员,2万人的乡镇(街道)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员,3万人的乡镇(街道)配备5名以上专职人员,充实了8名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到乡镇计生队伍,使乡镇从事计生工作的公务员平均达到2人以上。在事业机构改革中,将流动人口管理站的经费形式由“自收自支”变更为“财政全额预算”,全区增加30名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充实技术服务、协会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队伍。按照35岁以下,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女性为主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全区240个村(居)人口计生专干,为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纳入综合改革重要内容,着力创新用人机制。一是实行人口计生干部全员竞争上岗。由区人口计生局制定实施方案、报区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区人事局、区人口计生局联合组织实施,区纪委全程监督,对局机关中层干部、乡镇(街道)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及区乡两级的人口计生干部,分别采用笔试、面试、测评、考察的方法,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上岗,对区流动人口管理站人员、协会工作人员、区乡两级的服务站人员采用相同方法实行竞聘上岗,并定编、定员、定岗到人头,建立起一支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基层计生干部队伍。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制定招考简章、发放招考公告,通过资格审查、业务考试、演讲答辩、综合评议、组织考察,最后结合综合成绩决定聘用。三是实行村(居)人口计生专干民主选举产生。在村(居)换届选举出来的村(居)支部委员和村(居)委员会委员中,产生村(居)人口计生专干,确保了村(居)专干有威信、有能力、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通过实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考、民主选举的新举措,形成了公平竞争、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用人新机制。

(三)纳入目标考核,着力落实绩效挂钩制度。一是把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各乡镇(街道)党政线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量化考核。二是对人口计生干部的考核实行绩效挂钩。区、乡两级的人口计生干部和服务人员,依据层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人口计生工作业务线目标考核前三名的“阳光”补贴上浮20%,后三名的下浮20%。村(居)人口计生专干依据村(居)民自治“两包一挂”责任制进行考核,获一等奖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资奖励,其余的按比例兑现报酬。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失职和造成不良影响的计生干部,责令辞职。

(四)纳入终身教育计划,着力提高队伍素质。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每年集中全区各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干部专干到区人口计生局,由市人口计生委抽派老师现场培训业务,组织区人口计生局业务骨干分片对村(居)人口计生专干从宣传教育、政策法规、优质服务、信息管理、村(居)民自治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执业资质。经过长达10余年的不懈努力,区乡两级的人口计生干部均达到大专文化学历,全区专业技术人员占服务站人员总数的96.8%,具有助理执业医师以上资格的占73.02%,其中区站有执业医师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18人,占区站总人数的90%。三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切实转变行业作风。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展观活动,从行风评议入手,面向社会,开门纳谏,公开承诺“四个强化,八个上门”,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服务意识、道德情操。

二、问题与困难

在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各种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正处在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区、乡、村三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一)乡镇(街道)计生队伍不稳定。从事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由于乡镇(街道)属公务员身份的人口计生干部绝大多数被提拔使用,加之乡镇(街道)公务员编制数额十分有限,从全区18个乡镇(街道)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中从事计生工作的现有人员看,补充的人员大多数是事业人员,没有做到专职专用,部分还是妇联主席、武装干部、劳动保障所人员、文化站人员兼任。

(二)部分从事计生工作的人员保障差。一是局机关队伍日趋老化,政治待遇低下,有的属骨干力量无法脱身,有的因名额有限未能提拔使用,现在已在人口计生战线工作一辈子,从未享受到副主任科员级别,与刚参加工作的晚辈平起平坐,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二是少数乡镇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事业干部无工资来源。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充实了一批事业干部到乡镇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因不能解决编制和工资问题,一部份转行干别的工作,一部份放弃了工作下海经商或务工,目前剩下的热爱计划生育事业的干部,工作做得多、贡献大,但因身份不符,占不到乡镇公务员编制,因此工资无保障。三是目前村(居)三职干部报酬,已经提高到了540元以上,按照要求村(居)计生专干的报酬应达到这个标准的80%,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撑弱,根本无力足额兑现。

(三)现有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从座谈了解看,现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干部很多不愿意从事计生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计生工作是第一难事,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压力太大。二是计划生育工作转轨变型后,主要是以服务为主,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多项工作又必须上门服务才能落实到位,与其他干部相比计生干部超负荷工作时间多。三是村和社区计生专干要具体从事人口统计、药具发放、流动人口、节育手术等多项入户调查和随访,每月必须到乡镇参加月例会,实际工作量与报酬不相称,特别是临工每天工资涨到80元后,现已很难找到责任心强的村专干了。四是城市社区人口计生专干多数兼妇女主任、会计或出纳,还要负责民政低保、劳动保障等其他工作。

(四)人口计生系统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参公问题亟待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属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应该参照公务员管理,但各地均未落实。

三、建议与对策

从调查来看,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确实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对策:

(一)乡镇(街道)配备与工作量相适应的计生干部人数。根据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乡镇(街道)实际工作量的情况,至上而下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万人以下乡镇(街道)配备2名人口计生专职人员,一万人以上三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配备3名计生专职人员,三万人以上六万人以下乡镇(街道)配备4名计生专职人员,以此类推每增加二万人增加1名计生专职人员,确保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干部配足到位。

(二)改革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经费供给模式。人员经费一般是按编制将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到乡镇,由于乡镇具体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其身份不是公务员没有占到编制,导致工资无保障。建议实行定编定岗,事随岗转、人随岗走,做到计生工作人员专职专用。今后基层计生干部提拔、调动,应事先征求区人口计生局意见,缺编人员由人事局会同人口计生局选配符合条件的人员随缺随补,保证有人办事。

(三)全面解决村(居)人口计生专干报酬偏低问题。村(居)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建议申请国家转移支付或国家、省、市、区四级财政按比例承担的方法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居)人口计生专干报酬偏低问题。

(四)增加技术服务人员力量。由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能,既不同于行政机关,也不同于卫生医疗机构,其特点是开展计划生育方面的上门服务,乡镇计生服务站应逐步减少只能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的人员,增加从事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并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业务技能。明确规定乡级站、中心站、县(区)级站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数,以利于尽快提高技术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

(五)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激励机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是“天下第一难事”,过去有明确规定乡镇计生干部连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20年可享受副科级待遇,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现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明确规定无论在乡镇还是在县级机关只要连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20年就可享受副科级待遇,连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30年可享受正科级待遇,让从事一辈子人口计生工作的同志有想头,让广大人口计生干部有奔头,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艰苦的人口计生工作中奉献自己的一切。

(六)就高核定事业机构级别。人口计生工作实行的是属地管理,既要面对群众,又要面对市级以上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应该在规定范围内就高设置事业单位规格,建议明确规定各级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服务站、流动人口管理站的级别,建议核定县级协会、服务站和流动人口管理站为正科级或副科以上级别,以提高人口计生干部待遇。

(七)解决人口计生系统具有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参公问题。因县(区)落实需省人事厅以上的文件,建议尽快与省人事厅衔接,早日将流动人口管理站参照公务员管理。

关于计划生育调研文章

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优质服务成果,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既是全体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又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开拓创新,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元氏县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过去工作中的体会,也碰到了许多棘手的新问题;同时笔者对今后这方面的工作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构思和想法,希望能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理论的再发展、再提高、再创新尽到绵薄之力。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一、坚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确保责任、措施、投入“三个到位”,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的前提和保证

责任到位:元氏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定为“一把手”工程。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都要定期听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专题汇报,研究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大问题,部署重点工作,解决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困难。先后制订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上自县委、政府四大班子与联乡领导,下到乡村专干服务人员的各自责任。每年年初,县委、政府都要隆重召开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专题会,分析形势,寻找差距,明确任务,兑现奖惩,把靠实计生工作的党政责任作为一项制度和铁的纪律,摆上了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措施到位: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政府每年都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表彰奖励、提拔晋升和评比各类先进中,坚持“一票否决制”。县人口计生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根据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不断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决策依据,及时提出提高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意见、建议和实施方案,使业务指导准确、及时、到位。

投入到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果的公益性事业,经费投入到位是根本保证。在机构改革中,各乡镇计生办和服务所都按照一村一干的要求和每乡至少1—2名技术服务人员的要求配备了人员。同时县财政每年都能按上级规定和全县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安排、落实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各乡镇也都能优先安排计划生育工作和奖励、优惠所需各项经费,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落实率逐年提高。

二、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为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

技术队伍配备到位、效果好:经过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热心为民、吃苦耐劳、作风踏实的计划生育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同时实行计卫联手,坚持以计划生育系统技术服务人员为主,同时从卫生系统各大医院抽调妇科、B超方面的医疗专家和技术骨干,分包乡镇,深入乡村帮助基层做好优质服务工作。

阵地建设起点高、标准严:按照“加强县级、完善乡级、健全村级”及“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方便群众、服务上门”的工作思路,加强了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经过多方筹措资金189万元,全县15个乡镇都建成了高标准的技术服务站,其中有11个乡镇建成优质服务型技术站。同时增添了乳腺诊断仪、活检机、乳腺治疗仪、红外光治疗仪、输卵管复通仪、B超、双目显微镜、单头冷光手术灯、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初步形成以县站为龙头、以乡所为依托、以村级服务室为基础、以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三级计生服务网络。

技术培训形式多、方法活:县人口计生局与军医学院联合,开展军民共建生殖健康服务工程,曾多次邀请内外专家、技术人员来我县进行大范围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和技术人员培训。赢得了全县上下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对计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着力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拓展优质服务的新领域,创新优质服务的新方式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促进计划生育知识进村入户、登堂入室,是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在县电视台开设了《计生专栏》栏目,共刊登新闻80多篇;其次是抓好党校、婚育学校的人口理论培训。县、乡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参加培训3000多人次,计划生育知识知晓率保持在99%以上。同时开展了全面的计生知识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制作高规格的公益广告牌,重新书写大型规范化标语,制作宣传牌、宣传栏。另外县计生委还配合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文化局在“

七、一”、“三下乡”期间自编自演有计划生育内容的专题文艺节目。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营造了有利于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氛围,使新型的生育文化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

四、正视困难和问题,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是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确立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法定地位,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与设备配备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方面我县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复合型人才缺乏,与医疗机构和妇保站相比,技术服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

2、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乡镇服务所人员配置上,绝大多数人员技术单一,只能从事简单的技术服务工作和手术。虽然省、市、县逐年配备了先进设备,但由于缺乏应用技术人才,先进设备未能充分利用,影响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3、计生经费不充足。服务站在从事宣传教育、人员培训、药具发放、调查研究、妇女病普查普治等工作中,经费短缺,只能满足基本的服务工作,继续教育工作面小、量少,致使服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无法尽快提高。

4、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有的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思想观念陈旧。

五、理清思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把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当作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任务来抓

1、切实加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全面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服务,规范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维护群众的生殖健康权益;严格执行相关的专业技术标准、操作常规,尤其是节育手术常规、消毒灭菌常规、危急病情抢救常规等;强化技术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的及时率;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和避免手术并发症、减少药具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手术事故,建立起高效、严谨的工作秩序和技术质量保证体系,为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可信、方便、温馨的服务条件和环境。

2、着力解决“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问题。“想服务”指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优质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对广大育龄群众的态度问题。要改变长期以来以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和任务为主导的工作模式,真正以满足群众的需求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把“以人为本”的精神渗透到计划生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会服务”指的是服务技能的提高。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对计生干部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计生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更多更广泛的避孕节育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更要学会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和体贴,掌握与服务对象沟通和交流的本领,因此,要把队伍建设和培训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能服务”指的是服务条件的改善。计划生育要对群众的生殖健康负责,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具备基本的服务条件。在这三个方面,“想服务”是关键,“会服务”是核心,“能服务”是基础。

(调研文章)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作者:szq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93 更新时间:2009-7-14

利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胡平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长期的实践证明:建设一支稳定、可靠、有力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必备条件。对此我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和不懈努力,但是要解决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质性问题,还需要上下互动、横向协作才能真正见成效。

一、探索与成效

面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区采取“三纳入,三着力”措施,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区、乡、村三级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不仅顺利完成了“国优”创建任务,还先后九次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多项工作被省、市表彰为先进集体,党政线、业务线目标考核几年来均列全市一等奖。

(一)纳入党委政府保障,着力稳定机构队伍。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的保障,确保了把人力保障放在人、财、物“三大保障”之首加以重视和落实。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保留了乡镇计生办公室,统一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干部数额,明确规定1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员,2万人的乡镇(街道)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员,3万人的乡镇(街道)配备5名以上专职人员,充实了8名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到乡镇计生队伍,使乡镇从事计生工作的公务员平均达到2人以上。在事业机构改革中,将流动人口管理站的经费形式由“自收自支”变更为“财政全额预算”,全区增加30名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充实技术服务、协会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队伍。按照35岁以下,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女性为主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全区240个村(居)人口计生专干,为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纳入综合改革重要内容,着力创新用人机制。一是实行人口计生干部全员竞争上岗。由区人口计生局制定实施方案、报区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区人事局、区人口计生局联合组织实施,区纪委全程监督,对局机关中层干部、乡镇(街道)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及区乡两级的人口计生干部,分别采用笔试、面试、测评、考察的方法,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上岗,对区流动人口管理站人员、协会工作人员、区乡两级的服务站人员采用相同方法实行竞聘上岗,并定编、定员、定岗到人头,建立起一支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基层计生干部队伍。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制定招考简章、发放招考公告,通过资格审查、业务考试、演讲答辩、综合评议、组织考察,最后结合综合成绩决定聘用。三是实行村(居)人口计生专干民主选举产生。在村(居)换届选举出来的村(居)支部委员和村(居)委员会委员中,产生村(居)人口计生专干,确保了村(居)专干有威信、有能力、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通过实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考、民主选举的新举措,形成了公平竞争、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用人新机制。

(三)纳入目标考核,着力落实绩效挂钩制度。一是把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各乡镇(街道)党政线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量化考核。二是对人口计生干部的考核实行绩效挂钩。区、乡两级的人口计生干部和服务人员,依据层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人口计生工作业务线目标考核前三名的“阳光”补贴上浮20%,后三名的下浮20%。村(居)人口计生专干依据村(居)民自治“两包一挂”责任制进行考核,获一等奖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资奖励,其余的按比例兑现报酬。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失职和造成不良影响的计生干部,责令辞职。

(四)纳入终身教育计划,着力提高队伍素质。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每年集中全区各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干部专干到区人口计生局,由市人口计生委抽派老师现场培训业务,组织区人口计生局业务骨干分片对村(居)人口计生专干从宣传教育、政策法规、优质服务、信息管理、村(居)民自治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执业资质。经过长达10余年的不懈努力,区乡两级的人口计生干部均达到大专文化学历,全区专业技术人员占服务站人员总数的96.8%,具有助理执业医师以上资格的占73.02%,其中区站有执业医师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18人,占区站总人数的90%。三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切实转变行业作风。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展观活动,从行风评议入手,面向社会,开门纳谏,公开承诺“四个强化,八个上门”,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服务意识、道德情操。

二、问题与困难

在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各种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正处在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区、乡、村三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一)乡镇(街道)计生队伍不稳定。从事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由于乡镇(街道)属公务员身份的人口计生干部绝大多数被提拔使用,加之乡镇(街道)公务员编制数额十分有限,从全区18个乡镇(街道)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中从事计生工作的现有人员看,补充的人员大多数是事业人员,没有做到专职专用,部分还是妇联主席、武装干部、劳动保障所人员、文化站人员兼任。

(二)部分从事计生工作的人员保障差。一是局机关队伍日趋老化,政治待遇低下,有的属骨干力量无法脱身,有的因名额有限未能提拔使用,现在已在人口计生战线工作一辈子,从未享受到副主任科员级别,与刚参加工作的晚辈平起平坐,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二是少数乡镇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事业干部无工资来源。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充实了一批事业干部到乡镇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因不能解决编制和工资问题,一部份转行干别的工作,一部份放弃了工作下海经商或务工,目前剩下的热爱计划生育事业的干部,工作做得多、贡献大,但因身份不符,占不到乡镇公务员编制,因此工资无保障。三是目前村(居)三职干部报酬,已经提高到了540元以上,按照要求村(居)计生专干的报酬应达到这个标准的80%,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撑弱,根本无力足额兑现。

(三)现有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从座谈了解看,现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干部很多不愿意从事计生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计生工作是第一难事,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压力太大。二是计划生育工作转轨变型后,主要是以服务为主,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多项工作又必须上门服务才能落实到位,与其他干部相比计生干部超负荷工作时间多。三是村和社区计生专干要具体从事人口统计、药具发放、流动人口、节育手术等多项入户调查和随访,每月必须到乡镇参加月例会,实际工作量与报酬不相称,特别是临工每天工资涨到80元后,现已很难找到责任心强的村专干了。四是城市社区人口计生专干多数兼妇女主任、会计或出纳,还要负责民政低保、劳动保障等其他工作。

(四)人口计生系统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参公问题亟待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属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应该参照公务员管理,但各地均未落实。

三、建议与对策

从调查来看,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确实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对策:

(一)乡镇(街道)配备与工作量相适应的计生干部人数。根据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乡镇(街道)实际工作量的情况,至上而下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万人以下乡镇(街道)配备2名人口计生专职人员,一万人以上三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配备3名计生专职人员,三万人以上六万人以下乡镇(街道)配备4名计生专职人员,以此类推每增加二万人增加1名计生专职人员,确保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干部配足到位。

(二)改革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经费供给模式。人员经费一般是按编制将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到乡镇,由于乡镇具体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其身份不是公务员没有占到编制,导致工资无保障。建议实行定编定岗,事随岗转、人随岗走,做到计生工作人员专职专用。今后基层计生干部提拔、调动,应事先征求区人口计生局意见,缺编人员由人事局会同人口计生局选配符合条件的人员随缺随补,保证有人办事。

(三)全面解决村(居)人口计生专干报酬偏低问题。村(居)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建议申请国家转移支付或国家、省、市、区四级财政按比例承担的方法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居)人口计生专干报酬偏低问题。

(四)增加技术服务人员力量。由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能,既不同于行政机关,也不同于卫生医疗机构,其特点是开展计划生育方面的上门服务,乡镇计生服务站应逐步减少只能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的人员,增加从事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并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业务技能。明确规定乡级站、中心站、县(区)级站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数,以利于尽快提高技术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

(五)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激励机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是“天下第一难事”,过去有明确规定乡镇计生干部连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20年可享受副科级待遇,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现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明确规定无论在乡镇还是在县级机关只要连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20年就可享受副科级待遇,连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30年可享受正科级待遇,让从事一辈子人口计生工作的同志有想头,让广大人口计生干部有奔头,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艰苦的人口计生工作中奉献自己的一切。

(六)就高核定事业机构级别。人口计生工作实行的是属地管理,既要面对群众,又要面对市级以上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应该在规定范围内就高设置事业单位规格,建议明确规定各级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服务站、流动人口管理站的级别,建议核定县级协会、服务站和流动人口管理站为正科级或副科以上级别,以提高人口计生干部待遇。

哈达镇调研文章 篇5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目前虽然从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从我区实际情况看,工业促进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还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全区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对政策首尾不呼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一些村的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对政策不敢用、不会用,有的村干部对新农村的认识带有片面性,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新房、砌围墙,有的村干部缺乏信心,存在等、靠、要思想,这些都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新农村建设。

2、农村集体经济匮乏。就哈达镇而言,全镇13个行政村,90%为空壳村,除每年下拨人员工资外,村集体无其它收入,而且大部分村还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债务,这些也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

3、土地资源审批难。由于土地利用指标紧张,致使新农村建设引进项目和企业难。工业企业在农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引进的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少,工业发展势头不足,与之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等。

二、建议与对策

1、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民只要手中有钱,生活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才会提高,新农村建设步伐才能加快,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增长潜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非农增收渠道,增加集体收入。经济匮乏,村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就难以进行,村里就不好发展。

2、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建立新农村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帮助农村化解债务,创新投入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投入启动资金,增加活力,克服多部门、多层次管理、责任不明确、不协调现象。

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新农村建设要力戒形式主义和“一刀切”,要注重规划,区建设部门要结合各村资源、环境、自然条件、特色产业进行规划,规划要尊重民意,讲求实效,科学论证,着眼长远,规划确立后,要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杜绝班子换、规划变现象。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力度,2选拔任用“村官”,让他们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推进新农村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只要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这个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乡长调研文章 篇6

妇联干部如何贯彻执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这也是对妇联干部执行力的新的更高要求。妇联干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面对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广大妇女群众的新要求,妇联干部在提升执行力方面正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有效提升妇联干部执行力,必须将执行理念、执行目的贯穿于各个执行过程之中,通过提高各个环节的执行力,达到全面提高整体执行力的目标,以实际行动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的新要求落到实处。

一、培育执行理念,改善执行环境

提高妇联干部执行力的关键就是培育执行理念、强化执行意识。努力建立起正确的执行理念,将会从外部环境上为妇联干部提升执行力提供一个稳定和良好的软环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妇联干部执行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证。

1、树立为妇女服务的执行观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妇联组织和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牢固树立竭诚为妇女服务的观念”,广大妇联干部要在工作中树立为妇女服务的执行观念,要用为妇女服务的信念和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最大限度地执行上级妇联决策,“积极帮助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动提高妇女社会地位”(《讲话》),这样其执行之路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前进,其结果才不会背离党的根本宗旨。

2、增强相互配合的大局意识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妇女运动发展必须坚持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从这些要求中,我们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妇联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妇联工作不仅是妇联一个部门的工作,它涉及方方面面和很多部门,是一个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工作,同时也是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因此妇联干部要从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处理问题,自觉树立为大局服务的意识。

3、坚持依法维权的执行理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广大妇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工作,“根据党的中心任务和我国妇女实际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综合运用

法律、政策、行政、教育、舆论等手段促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立法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国家先后制定了《宪法》、《婚姻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妇女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妇联干部要树立依法维权的理念,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坚持以广大妇女合法利益为本,及时起草或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规章条例,解决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深入调查研究,夯实执行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妇联组织要:“坚持重心下移,立足基层”,这是总书记对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的新要求,也是夯实妇联干部执行力的基础。

1、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和收集广大妇女的需求和意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女性发展必然会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新要求,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妇女群众之中,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新鲜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制定出符合女性发展的科学决策。

2、深入政府各部门调研,向各部门提出合理建议意见

妇联干部不仅要把为妇女维权看成是坐等着妇女上门投诉,而且要主动地到政府各部门调研,掌握各部门的政策和人员需求动态,为妇女发展提供咨询和信息。

3、做到三个结合,完善执行力的手段

调查研究是完善执行力的最好手段,把调查研究的方法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各项工作的执行中,在工作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把调研与决策相结合、把调研与说服教育相结合以及把调查研究与目标督查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掌握各种信息,为妇联干部决策提供一定的基础。

三、科学民主决策,优化执行目标

优化执行目标,实现民主决策是提升妇联干部执行力的前提。执行是对决策的执行,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执行的好坏。

1、提高决策主体的素质,优化执行目标

妇联干部是做好妇联工作的决策主体,提升决策者素质,重点应放在学习和实践两个方面。要建设学习型妇联组织,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妇联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把加强学习与研究解决妇女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妇联组织自身建设中的重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要鼓励妇

联干部少在机关呆,多往基层跑,尤其要多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倾听妇女群众呼声,在实践中增进与妇女群众的感情,增长才干。

2、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妇联部门的任何一项政策措施出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范决策的程序,在决策出台之前,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广大妇女代表的建议,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实施决策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3、邀请专家或有关部门参与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要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就必须邀请专家或有关部门参与决策,通过智囊团和实践家的充分论证,然后再付诸实施,以保证政策实施对妇女群众具有积极意义。

四、加强教育管理,改进执行方法

妇联干部执行力强弱与她们的素质有着极大的关系,妇联干部大多数精神状态是好的,但是有些干部锐气不够,闯劲不足,争先意识不强,看到先进不愿学,自己落后不着急,还有的遇到困难就退缩,面临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就扯皮,落实任务不得力,工作不深入、不投入、不敬业。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教育管理,不断改进妇联干部的执行方法。

1、加强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行力

一是要教育妇联干部在思想上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执行的坚定性、创造性、群众性、高效性;二是要教育妇联干部在行动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坚持一切为了妇女群众,一切依靠妇女群众,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使执行效益最大化;三是要通过培训,提高妇联干部执行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率先垂范,干部带头执行

妇联干部应在三方面带头执行:第一要带头解放思想抓落实。妇联干部要自觉克服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用老概念套用新情况,努力把为妇女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第二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涉及广大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决策;第三要带头向企业学习,注重机关的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3、学会灵活多样的执行方法

执行是方法的表现,方法是执行的手段。当前由于社会转型期固有的利益冲突,我国妇女在参政议政、就业、教育以及医疗保障等各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面对基层这种复杂

局面,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指出:“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妇女和妇女工作的发展变化,努力把握妇女工作特点和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妇联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妇女的方式方法,”因此,妇联干部要学会灵活多样的执行方法,要学会坚持原则和标准的方法、遵循客观规律的方法以及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的方法等等,运用恰当的方法处理好各种矛盾冲突,为广大妇女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五、规范执行行为,完善执行机制

不断规范执行行为,完善执行机制是提升妇联干部执行力的重要保证。

1、完善运行机制

妇联干部要想提升执行力,就必须要求妇联各部门、各环节、各流程,要有工作规范和流程,不能因“卡壳”而影响整体运行,完善执行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妇联干部执行力高效发挥。

2、完善奖罚机制

妇联要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综合运用绩效目标、绩效激励、绩效奖惩等管理手段,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引导妇联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

3、完善联动合作机制

妇联要营造有利于形成合力的氛围和机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多部门合力攻坚,这种联动合作机制的完善,有力提高妇联干部执行合力。

4、完善阳光评价机制

妇联要建立社会评价机制,接受公开监督,把监督权和评判权交给广大妇女群众,“执行力行不行,交给社会评价”,这种公开透明的阳光评价机制是提高妇联干部执行力的有力推动。

消防宣传调研文章 篇7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形成立体燃烧,难于分割、阻截;产生烟囱效应;可燃、有毒物多;人员聚集等,灾情难于有效控制,我国结合实际,确定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高层建筑火灾成为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1,2]。2010年11月15日上海高层建筑发生特大火灾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认真组织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对黔南州10个县,2个县级市145栋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调研,现将问题和对策分析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1)消防设施完好率低。145栋高层建筑中,54栋为一类高层,91栋为二类高层,设置有灭火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118栋,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有107栋,设置有“双自动”系统的建筑有104栋。对每一栋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测试,消防设施完好率达33.1%,66.9%的消防设施处于不能完好使用的状态。

(2)检查中有部分高层建筑是早年修建,消防车道、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建筑结构、消防登高面、安全疏散的要求是按照当时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完成的,近年来随着《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不断完善修订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改造,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要求越来越严格。[3,4]因此,部分老建筑的消防车道、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建筑结构、消防登高面、安全疏散等达不到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有部分高层建筑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器、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对高层综合建筑检查调研发现,该类高楼功能复杂,有住宅、宾馆、饭店、商场、办公、娱乐场所等,部分住宅楼或商住楼的业主擅自改变建筑用途,将住宅改为公共场所,特别是都匀市区内的高层综合建筑,均有改变建筑原使用性质的现象,该类场所用电设备多且用电量大,漏电、短路、过负荷的机率增加,装修材料五花八门,公共场所时常改造装修,施工焊接,人员复杂,操作不当易引发火灾,增加了火灾隐患。

(4)对闭式防火门等进行检查发现,部分建筑内常闭式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长期处于开启状态,有的甚至损坏。当火灾发生时,不能起到隔火、隔烟的作用,造成烟火迅速通过楼梯、走道蔓延,使受灾人员难于疏散,有的为了防盗在疏散通道上层层加门加锁。

(5)救援登高面和消防车道被占用。许多城区临街的高层建筑消防登高扑救面设置了大型固定广告牌。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被摊位、临时建筑、汽车停放占用,阻碍消防车的停放、通行、回车操作,一旦火灾,阻碍救援。

(6)施工质量不高。一些高层建筑由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技术水平低,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极不协调,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他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就是原班人马,造成施工质量粗劣,少数消防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帘,以次充当合格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1.2 消防装备滞后,市政供水不足,不适应高层建筑的灭火需要

1.2.1 消防装备落后

目前黔南州仅都匀市有一辆22m登高车,和一辆32m高的高喷车,这些设备只能对高度50m以内的火灾进行供水,对建筑高度32m以下部位可从外部直接喷水灭火,对高度22m以下的部位可登高救人。对11层以上特别是50m以上的高层建筑基本无能力救援。而目前现有高层建筑中,32m以上的高层建筑占60%。黔南州现有在建高层建筑117栋,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目前的消防设备难于完成高层建筑的火灾救援任务。

1.2.2 市政供水系统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主要靠水扑救,室内室外的消防用水量每秒钟达百升。而一具室外消防栓的供水量只在10-15L/s之间,一栋高层建筑周围一般只有2-4具室外消防栓,市政供水压力与流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当火灾发生时,只好借助消防车、消防水带千方百计从远处运水,供水频率低、供水压力损失大,因此常因供水不足贻误最佳救援战机。

1.3 部分高层建筑为多产权单位,责任不清,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大

部分高层建筑为合用建筑,为多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多,造成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得不到落实。单位领导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平时很少过问消防安全工作。建筑产权单位和租赁使用户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消防通道不通畅、消防设备缺失。由于业主众多,整改经费难于统一收取,造成火灾隐患久拖不改。

消防设备维护管理不落实,高层建筑的消防治理人员和消防设施维护人员没有经过消防培训,消防安全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通过检查调研发现,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存在业务不规范,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等现象。

1.4 居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缺乏火灾自救常识

随机调查部分居民,大多数居民不知道当火灾发生时如何使用楼层的火灾报警设备,或不能正确使用灭火器,也不知如何选择正确的自救逃生方式。一旦火灾发生将增加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2 防火策略

2.1 规范防火设计,建立消防安全档案

高层建筑因为其建筑本身面积大、功能复杂、装修易燃材料多,因此对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施工图纸的审核、工程的验收;是否有完善的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的主要前提。对未经消防设计,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建筑一律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房屋产权证。设计、监理单位不履行职责,施工单位不严格按照申报审核的消防设计图纸资料施工的,应不予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关。而后期的防火管理以及人们的防范意识,则是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建议竣工使用的高层建筑应建立消防安全档案,同时应建立高层建筑应急体系,制定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便于平时经常性的管理与督导[5,6,7]。

2.2 对消防安全隐患联合管理

对部分住宅楼或商住楼的业主擅自改变建筑用途,将住宅变更为宾馆、健身房、麻将馆、美容美发室等公共场所;部分高层建筑消防登高扑救面设置大型固定广告牌;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被摊位、临时建筑、汽车停放占用的现象,政府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联合消防、房管局、社区等多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联动管理,共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8,9,10]。

2.3 保证防火设施能正常运行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备,自动报警、灭火设施、消火栓,供水泵等是火灾时灭火的重要保障,本次调研33.1%的高层建筑中防火设施能正常运行,大部分防火设施处于瘫痪状态,难以确保火灾时的救援需要。出现此情况往往是在高层建筑施工时,为降低消防投入,防火设备以次充好,而在竣工验收时防火设备也能出水,也能报警,但寿命短,形同虚设。消防部门应联合房管局等多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贵州省消防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要求,督促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经过消防培训的且业务熟悉的高素质专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消防设施和电器定期进行检测,维护,签订长期的维护保养合同,落实维护和保养责任,对老化失去绝缘性能的、安装不当的,及时得到检修,使火灾隐患及时发现。

2.4 及时报告政府,加大政府对消防经费的投入

对存在的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应向政府及上级报告,加强消防装备的投入,根据目前黔南州高层建筑的发展状况,建议对县级消防站配备登高云梯车、高喷车;至少两辆大吨位供水车,用于高层建筑灭火和救援的特种消防车辆及其他装备。提高灭火中可控制火灾的面积,提高高层建筑灭火救灾的战斗力。

2.5 加强城市消防供水保障能力

各县、市政部门,规划、供水企业,在做给水规划及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消防供水最大需求量,并留有余地。在商业区街道适当增加市政消防栓密度。另充分利用河流等天然水源,设置可供大型水罐车停靠的取水点,提高补水机动能力。

2.6 明确责任主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对多产权,多单位使用的高层建筑,消防部门应配合辖区内政府、办事处、社区组织各产权单位和使用者签订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书,确定防火责任。明确各自责任,加强单位领导对消防安全的意识,平时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做到共同管理,并经常性到实地督促检查,对不落实的管理责任人采取处理措施,将责任落到实处。学习先进经验,指定高层建筑的业主防火管理人,制定灭火、通报、避难训练等防灾计划书,并向消防机关备案。

物业管理公司应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的监督检查,维护消防设备完好使用,房管局、物业公司应在物业、维修金内拿出经费维护消防设施。

2.7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目前我国居民缺乏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不够,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而贵州是西部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火灾自救及逃生的意识与素质更有待提高和加大普及力度。应通过重大火灾典型案例,用发放宣传单、广播、板报等形式,宣传火灾的危害教训。同时广泛宣传居民的火灾现场自救逃生等知识,增加居民参与防灾演练的机会,培养火灾自救能力。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学习、演练,根据家中环境、所住楼层拟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逃生预案,提高居民的火灾防范意识。

对物业管理人员及小区居民介绍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正确用途,使之自觉维护好建筑原有的消防设施、防火门等等,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不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最终达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友弟.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研究[J].消防管理研究,2009,2(1):131-132SHEN You-di.Study of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high-rise buildings[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1):131-132

[2]田映龙.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212-213TIAN Ying-long.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ireSafety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Fire-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J].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Economy,2009,(6):212-213

[3]GB 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4]赵青华.关于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与实践问题研究[J].中国水运,2008,8(5):184-185ZHAO Qing-hua.Study on fire prevention design andpractice about high-rise buildings[J].China Water Trans-port,2008,8(5):184-185

[5]娄树立.浅谈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预防对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4):122-123LOU Shu-li.Discussion of on fi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high-rise and prevention measure[J].Sichuan BuildingScience,2009(4):122-123

[6]刘冬梅.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J].山西建筑,2010(12):166-167LIU Dong-mei.On fire safety in high-rise buildings[J].Shanxi Architecture,2010(12):166-167

[7]李学美.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8):61-63LI Xue-mei.Study on Fire Prevention and Escape SafetyCounter measures of Urban High-rise Buildings[J].China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9(8):61-63

[8]鲁磊.高层建筑火灾特性与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2):92-93LU Lei.High-Rise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asures and Research[J].China Public Security,A-cademy Edition,2010(2):92-93

[9]曹青.滨州市高层居住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J].山西建筑,2011(1):121-123CAO Qing.Fire safety status and fire-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Binzhou city[J].Shanxi Architecture,2011(1):121-123

上一篇:中国旅游的起源与发展下一篇:员工食堂满意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