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的本质(共9篇)
摘要:人口问题有广义人口问题和狭义人口问题之分。狭义人口问题一般指生育问题,广义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以及人口的结构和分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本质上是指由于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致的人口系统运行的内部失衡现象,以及人口变化与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互动中的矛盾冲突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人口增长的历史和增长原因以及人口增长的后果和影响。
关键词: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
一、人口增长的历史及原因
人类诞生至今约为300万年之久,大约12000年前,人类刚刚开始通过农业栽培获取粮食时,全世界人口估计不超过500万人,比现在的北京或者上海的一个大城市人口数量都不如,人类非常稀少。到了2000年前公元纪元开始,全世界增长到大约为2.5亿人,这说明大约用了1万2000多年的历史,人类才增长了2.5亿人,约为现在中国的1/4左右,增长速度非常的慢。
1.世界人口自19世纪初到现在的人口数量
2.中国人口增长历史
中国1949年建国人口初始约为5.4亿人,到1981年这30年间,人口增加了差不多5亿人口,整整翻了1翻,直到计划生育政策从1983年开始实施,控制了中国总体人口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为国家的富裕和富强不可磨灭的贡献。
3.人口增长的原因 1)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2)现代医疗卫生技术条件的改善(抗生素,疫苗的发明使用)3)比较和平的时间 如1950年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后,世界局势相对和平4)人口基数庞大
二.人口过快增长的后果极其影响
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人口1800年达到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据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的统计,世界人口2005年12月19日突破65亿,预计将在1012年到2013年间突破70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至100亿。科学家早先的测算结果认为,地球最多能够养活100亿到150亿居民。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很可能难以实现。
联合国2005年3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人类活动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近几十年来,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人口增长和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已经对整个人类社会构成严峻挑战。以水资源为例,目前全球至少有11亿人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26亿人口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在沉重的人口压力面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的理想受到巨大威胁。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影响发展中国家改变落后面貌,减轻和消灭贫困的努力,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人口过快增长使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和他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更加困难。发展中国家的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可能扩大,如人均收入1000与10000元,如果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10%,也就是1100元,而发达国家即使为2%,也就是12000元,差距明显大,换句简单易懂的来说,一个人身上有1000元赚到1万元是有可能的,但到10W几率就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你有1W元,却有机会去赚钱10万元。差距就是这么大。2.就业压力(以中国为例)人口的过快增长,会造成劳动力的过剩,就业压力非常大每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如2009年大学毕业生为610万人,如果加上社会上的高中初中毕业就业生跟社会流动就业人数,我们未来的竞争压力非常大 3.对人们的经济福利与生活质量
在中国,人口众多会降低收入水平,这首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人太多、工作不好找”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简单的分析原因的话,就是经济的形成需要市场、技术、资源、劳动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其它因素不足,某种因素过多是没有用的,而在中国,就是人口过多,人口过多而经济有限时,人口再增加不会自动增加经济,而是相互竞争,使人均收入减少。这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有些国家,可能情况不一样,人口不多而资源等其它因素多,那么增加人口就会直接增加经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于我们来说只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健康与医疗福利保障不完善、教育的不平衡。人们的经济福利和生活质量下降。4.加重政府提供的基本服务和任务
基本服务的发展困难增加,如:住房、交通、通讯、公共安全的压力增加。
三、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研究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口与消费、人口与分配、人口与投资、人口与就业、人口与耕地、人口目标与经济目标等。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到1958年,七年共增加人口1079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1500多万;第二次是1963年到1976年,十三年新增加人口219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702万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第三次是1985年到1991年,六年共新增加人口近1亿,平均每年净增加1600万。56年间,平均每年净增加人口约1367万人。
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对任何社会的人口发展过程都极为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和生活资料的比例关系和劳动人口和生产资料的比例关系。中国人口和生活资料发展的实践历程表明,1952~1957年由于全国没有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较为迅速,其对人均产量增长的延缓作用明显大于推行计划生育以后1978~1981年这一阶段,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以及保持人口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适当比例关系的必要性。
中国目前情况来说人口继续增长,而产业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人均收入水平也在提高。然而人口增加阻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的效果仍然存在,具体的说,就是就业压力仍然很严重。国家搞经济的基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体来说,就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是的,我们的确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创建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系,但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而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没有不愿意提高收入水平的,所以在我身边的人,没有愿意让人口增加而让自己收入减少的。
自从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经过30年的奋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970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5.8。90年代以来,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比30年前一对夫妇平均少生了4个孩子。30多年来,我国共少出生4亿多人,使世界人口达到60亿推迟了4年。现阶段,我国人口已成功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这不能不说中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做出了成绩。
一、翻译的定义
《辞海》对翻译的定义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上, 威尔斯是这么认为的:“翻译是将源语话语变为尽可能等值的译语话语的过程”。 (蔡毅, 1995) 著名翻译理论家、香港浸会大学博士生导师谭载喜教授曾说过:“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翻译还是原文的重生——真正有灵感的译文, 像投胎重生的灵魂一般”。
从以上著名学者给翻译下的定义可以看出, 翻译的实质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且译文和原文间要存在对等。这就说明了翻译还涉及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差异, 它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它又不能脱离作者的意愿或原文的意义, 所以译文与原文要很相似, 但是不可以完全一样, 否则是死译, 也不可以是太过自由的翻译。
二、翻译与文化背景的差异
因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思想, 所以必然存在两种文化背景的互动, 两种文化的表达习惯、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必须把握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使翻译的作品能够融入对方文化的血脉, 这也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因此翻译者要为翻译服务, 首先就要了解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文化背景。当然翻译者还要认识清楚译文的服务对象。
地域文化与翻译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原文中包含的地域文化的众多因素。
文化背景是凝聚在各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中的结晶。在中国文化中“龙”备受推崇, 龙代表帝王, 象征吉利。西方人却认为 dragon (龙) 是邪恶的象征, 龙被称为怪物, 恶龙。
在meet one’s Waterloo的汉译中, 应该首先了解其产生的文化背景。Waterloo是19世纪初拿破仑战败于比利时的一个南部城市。所以由此引申为“收到非常沉重的打击, 惨遭失败”。
“压岁钱”英文译为: To present children with newly printed cash as Yasuiqian or gift money is one ritual of Chinese in celebrating Lunar New Year, 就是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而进行的意译。
三、翻译中的技巧——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它更多体现了和保留原作的思想和文化的特征, 让意思更直观生动, 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例如:dark horse“黑马”, hardware“硬件”, cold war“冷战”, 铁饭碗“the iron rice - bowl”, 丢脸“lose one’s face”等。
意译 , 也称为自由翻译。意译是从意义出发 , 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 不需过分注重细节 , 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由于原语和译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 , 我们只能用适当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意思和再现原作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必须尽量遵照所使用的语言习俗和正确的用法 , 而不是坚持原作的表达模式。如翻译洗发水 Rejoice, 它的译名是“飘柔”, Rejoice本义是指欣喜、庆祝、欢乐的意思, 但由于是洗发水, 为了达到市场需求和效应, 意译为“飘柔”, 让人联想到洗过头后头发的飘逸、柔顺, 因而能够获得一种欣喜的心情, 从而达到很好的市场效果。
翻译究竟单纯是直译还是意译呢?直译与意译应该相互关联、互为补充 , 应该充分考虑文化背景的因素, 使两者有机地结合, 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总之, 翻译的实质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译文和原文间要存在对等关系, 不能脱离作者的意愿或原文的意义, 还要考虑到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差异, 它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眼下,关于这起劫持事件的处置方式,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对于女教师秦开美的勇气之举,谁都没有二话。甚至,对于1.5万元的奖励以及荣誉称号,很多网友还认为不够。有人呼吁,当地政府最应该奖励她的,不是金钱,也不是什么荣誉称号,而是参照2012年在车祸瞬间勇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解决她“代课教师”的“身份”问题。
如果有老外关注这个话题,相信他们会感到迷惑不解。秦开美的身份本来就是教师,还需要解决什么“身份”?但是,对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深切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为,“身份”问题不解决,秦开美尽管是个教师,但又不是个教师——换句话说,她虽然干着教师的工作,尽管优秀,却不在人民教师的编制序列。
几十年来,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身份”可是个沉甸甸的根本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它能影响甚至决定人一生的前途、尊严、幸福以及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变迁,“身份”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比如阶级身份、政治身份、城乡身份、体制身份、职业身份等等。
笔者读小学时是上世纪80年代,记得要填的一些表格有“家庭出身”这一栏。问老师该怎么填。老师就问你家是不是地主?我说不知道。老师说那就填贫农吧,贫农好。后来知道,工人、贫农、富农、地主、资本家,这是“阶级身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阶级身份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甚至生死。1999年,笔者考上大学,拿到户口迁移证后,一家人为我即将成为“城里人”欣喜不已。城乡身份差别导致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的差别大家有目共睹,其中最刺眼的就是“同命不同价”。而到大学毕业,我和同学们档案里的身份自动变成了“干部”——这就是“身份”,不管你究竟是不是干部。
时代在发展,“阶级身份”眼下已经消亡,但其他的种种“身份”,还在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的待遇、薪酬、保障、上升通道乃至发展前途和个人命运。比如秦开美的“身份问题”。如果她的“身份”得不到改变,即使业务再精湛,师德再高尚,也不算“正式”的人民教师,发展空间极其有限。所以,解决秦开美“身份问题”的呼吁,正是设身处地为这位值得尊敬的教师着想。
“身份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是现实的、普遍的。和才干与品行相比,在面临人生之坎的时候,“身份”更能决定着一个人的选择余地、发展方向和未来空间。甚至,几十年来,“身份”直接异化为无数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理想。有了“身份”,一切才可能顺理成章;没有“身份”,努力也白搭。可以说,“身份问题”造成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前年,哈尔滨招考有事业编制的环卫工,引来万名大学生乃至硕士、博士生报名。这就是“身份”的力量——同样是扫街道,有事业编制,就能扫出斗志昂扬,扫出无限遐想。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这样说绝非歧视环卫这个工种——不信你把编制给取消看看。
现实中,“身份”不仅影响社会个体的物质收益,而且影响人的自我认同、尊严和幸福感。随便举个例子:可以去街头看看,同样是在路口指挥交通,协警和警察最大的差别不在制服,而在气场。这不是训练的原因,而是“身份”的差异造成的人格差异。更深一些,有些富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挖空心思进人大、政协或者其他一些官方背景的机构团体,他们真正渴望的,也正是一个“身份”。
所以说,“身份”根本不是个好东西。它造成有人尸位素餐,有人劳而不获;它造成机会甚至人格上的不平等,阻碍了社会的正常上下流动。秦开美是“最美女教师”, 这无可挑剔,但她没有“身份”的事实恰恰说明一个问题:“身份”的本质是不公。与其为秦开美呼吁身份,不如呼吁这样的一天早些到来:到那时,教师就是教师,工人就是工人,农民就是农民,警察就是警察,城管就是城管,官员就是官员,环卫工就是环卫工。
现行高一《思想政治》教材,从分析一系列经济现象入手,揭示其背后隐藏的经济活动的本质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在教材(上册)中,所列举的种种现象都是事物本质的反映。这些问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现综述如下:
●商品、货币关系
从表面上看,商品、货币关系好像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实质上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商品价格的决定
由于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因而从表面上看,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的。实质上,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关系只是影响商品价格升降的重要因素。
●价格波动
由于市场上商品的供求不平衡,致使价格经常背离价值而上下波动,好像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实质上,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这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剩余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从现象上看,好像是由不变资本(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共同带来的。实质上,不变资本只能将自身的价值一次或分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增加其价值,它只是生产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剩余价值只能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即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资本主义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表面上好像是工人劳动的全部报酬,而实质上只是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它表面上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而本质上却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劳动力商品的买卖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买卖表面上是“自由”、“平等”的,而实际上工人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是以没有生产资料、无法为自己劳动的不自由为前提的,工人也不可能摆脱受资本家剥削这一人世间最大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
资本家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好像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消费需求,而实际上其唯一动机是为了生产并实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围绕着剩余价值而进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面上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的东西太多了,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而实际上这种生产过剩只是一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来说是过剩了。
●现代工人工资的提高、生活的改善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逐渐提高,生活不断改善,表面上工人所受的剥削程度好像减轻了,实际上这种提高和改善是以受更重的剥削为代价的。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资本家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多,工人所受的剥削更加沉重。
●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
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从表面上看,工人的福利收入好像是工人取得的一份额外收入,实际上它是被资本家占有的工人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现在又通过社会福利的形式,绕着弯儿把其中的一部分还给职工而已,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让工人参加管理”
在新的形势下,出自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不同形式“让工人参加管理”。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资本家在提高工人地位、尊重和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上这样做的真正动机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因你绝不可能接受,你的孩子仅是一个初中生。
一)体面
在一个象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凡是能阅读到《水库论坛》文章的人,一般都拥有大学文凭。
有一件事情是打死你们也不会做的:如果你生了一个小孩,而最终他只拥有初中学历。
设想一下,你是一个985毕业的学生,而你妻子至少也拥有大学文凭。
你们的小孩,无论无论如何,“大学”是肯定一定要念的。
如果更深入一点,则在小孩很小的时候,还要给他“素质教育”。包括但不限于:钢琴,奥数,英语,摄影,绘画,芭蕾和夏令营……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爸爸妈妈小的时候的条件不足;今天小孩子自然要站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档次,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
如果我说,这是99%甚至99.99%的“共识”。应该没什么人反对吧。
所以,以上全错。
二)生育率
生育率为什么上不去。
因为“体面”是最大的恶。
目前几乎所有的“白领”家庭,年薪20W~100W之间的所有阶层。普遍的反映就是“养不起”。
堆在一个孩子身上,所消耗的资源是海量的。
小孩子从幼儿园培养到大学,二成研究生,其消耗的学费是惊人的。而相应的,在这近的培养周期中,没有任何工资产出。
如果你讲究“质量”。要给小孩子读名校,上兴趣班。则你的支出,还要再翻几翻。
培养出一个北京上海标准的“体面”儿女,每一个子女烧掉的费用,就是一座人形黄金。
除了金钱之外,还有父母投入的人力时间和看护。这同样也是极其昂贵的资源。甚至有限资源。
以上因素结合起来是什么呢,就是“养不起”。
几乎所有的白领中产阶级,都在喊穷。按照“高标准”培养一个儿女,会消耗掉他们约30~40%的收入与时间。
所以白领们的生育率非常非常低。几乎见不到多胎化。哪怕政策允许,他们也不想生。
按照美国的一项统计分析。在所有人群中,生育率最低的是教授,其次是博士,然后是硕士、本科…………基本上沿袭了“学历越高,生育率越低”的情况。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因为按照教授的“期望”,教授的孩子,好歹也应是教授吧。至少是个高级知识分子琴棋书画。
生育抚养这样一个“高素质”人才,意味着巨量海量的资源投入。而教授们无力金钱。教授普遍只有0~1个孩子。
如果你反过来说:“教授,您生9个孩子。但其中会有几个是通下水道的,泥水匠,流浪汉和妓女”。
你看看,会不会给教授喷死。
会不会给北京的朝阳区人民群众喷死。
会不会给本帖读者喷死。
三)生存竞争
为什么之前家境非常贫寒,一家人还在为“温饱”犯愁。几乎连饭都不够吃的情况下,还能生8~9个。而且全部拉扯成人。现在的小白领拿着50~60W的工资,酒池肉林,衣食无忧。却反而说“生不起,养不起”。每家每户最多养一个,第二个都觉吃力。这里面的悖论,主要来自于“孩子质量”不一样。贫寒夫妻们对子女们的要求非常低,投入的资源也很少。几乎可以说把你们拉扯大,没饿死18岁能找工当学徒就算胜利。父母给予的资源≈0而现代的父母,给予子女的投入非常非常大。“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每一个高等兵种的建造成本自然不一样。这里面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民间追求一代更胜一代,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一种潮流,一种政治正确。这是一件危害非常非常大的事情!!
如今在社交圈,在朋友圈,假如你是一对教授夫妇,夫妻俩都拥有博士文凭。但是你说:“我准备生9个孩子,平均的素质教育水准就是初中生。其中有几个会去学木匠。有几个可能会有卖艺讨饭,社会盲流”。你以为旁人会怎么看,亲戚会怎么看,师友会怎么看,同事们会怎么看,舆论会怎么看。他们会把你当疯子一样。会以为你神志不正常,会以为你吃错药了,会以为这样的行为大逆不道。这就是一个悖论,死锁。社会风气“体面”的习俗,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导致结果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好”。但是一代比一代人少。一对夫妻,如果给子女“等同于”自己阶级的传承培养,则他们最多有可能供养二个。一对夫妻,如果给子女“远超于”自己阶层的教育培养,则他们最多只可能负担一个。这就是生育率1.1的原因。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社圈,一旦稳定下来,并形成互相攀比“望子成龙”的.妈妈圈关系网。则这个城市的生育率就会急剧下跌。最终跌到1.1左右。因为妈妈要精英式培养,她又培养不起。
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在完成了城市化,完成了“都市社交网”之后,都发生了生育率急剧下跌。
目前,日本已经彻底成为了老龄化社会。而韩国则是全世界人口衰退最严重,生育率最低,大韩民国即将灭亡的国家。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北京上海等已经完成“都市社交网”的城市,人口生育率都非常低。土著普遍在1.1倍左右。哪怕让你生都生不起。
中国之所以人口数据还不是“那么的”难看,是因为中国尚未完全完成城市化。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约是50%,每年递增1%。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着“粗生粗养”的现象。
学者易富贤特别反对“大城市化”。因为大城市几乎就是计生黑洞。一旦进入了大城市的人口,不管祖籍安徽河南,统统沦落到1.1倍的生育率。
为什么,因为这就是“都市社交圈污染”。原本淳朴的安徽河南农民,一旦进了城市,“仓禀实而知礼仪”也会盘算着从家族里出几个大学生,博士生。
孩子少生几个不要紧,但一定不能让妈妈在朋友圈丢脸………
“教授家族不能出初中文凭”,“体面的家庭不能有不成器的小孩”,“家族的耻辱和恶名”。有了这些风俗和习惯存在,必然导致“生9个”的数量优先式策略失败。人人都是精英培养。这是一条单向路径。若移风易俗不改变;
于是生育率不可能上升。
四)文明的墓碑
公园5世纪,古罗马帝国终于崩溃。
昔日一统西方文明的庞大帝国,地中海沿岸的亿万臣民,化为尘土。连墓碑都不剩。
《罗马帝国兴亡史》是西方研究的重点。所有的人都困惑:曾经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是如何失去力量的。技术先进的文明,是如何被蛮族击败的。
回答千奇百怪,从妇女继承权到通货膨胀,再到含铅的容器水管道。
但有一点,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罗马人越来越少。真正的,纯种的,信奉共和精神的古罗马人后裔,人口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十分诡异的问题。罗马作为战胜民族,先后消灭了迦太基人,希腊人,埃及人,建立了统一大帝国。罗马人掌握了最富饶的土地,最先进的耕种技术,最多的铁器。而搞到最后,罗马人的生育率还不如穷乡僻壤里的林生人。
罗马整个民族,人口不是越弄越多,而是越弄越少的。
到了罗马的后期,他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口,来填补如此庞大的帝国领地。他被迫引入外来劳工,给外国人更多的居住权。再往后,罗马人甚至连“服兵役”的壮年人口都凑不齐了。所以罗马军队里有了越来越多的蛮族士兵。当蛮族刚加入军队时,你以为他仅仅是一个光膀子没头脑的大头兵。可是当蛮族士兵人口占到1/3,甚至2/3的时候。还有谁可以忽视异族士兵们的想法?再往后,罗马人甚至连近卫军都无法维持罗马血统了。近卫军纷纷掺入了蛮族。到了这一步,罗马离灭亡也不远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罗马人”会越来越少的。
罗马是统治民族,占有最好最富裕的牧场,为什么罗马人的人口会越来越少。相反贫瘠的山谷里的蛮族,却越生越多。最终占据人口多数?
你以AD.476和AD.1相比,罗马和蛮族的人口简直就是一个倒金字塔。
我并没有精确的答案。但我有一个幻构的想法:
“罗马人口的减少,罗马帝国的最终崩溃,和城市化体面生育有关”。
几乎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是生育的黑洞。几乎任何一个“中产阶级”生成并凝固的社会,都是生育的黑洞。
因为“仓禀实而知礼节”,当你一个城邦进入富裕社会之后,攀比之风就不可避免。当一群贵妇人聚集在一起时,只有“健壮的,优秀的,杰出的”体面子女,才能为妇人争得荣耀。
而如果说你生了九个后代,但每一个都十分平庸。除了数量一无是处,显然你会在社交圈受到嘲笑。
这就导致罗马中产阶级家庭陷入“青出于蓝”诅咒。
中产阶级之间的互相攀比,必然会导致母亲“追求质量”少子化。换取朋友圈的赞美,而丝毫不顾其背后掩盖的血腥。“少而精”的结果。是罗马人越来越少,罗马整个民族消亡。罗马人以为他们是高雅和品味,最终罗马人全部变成了蛮族的奴隶与贱婢。
如果你看过《精子战争》《婴儿战争》之类冷冰冰但却又讲得十分透彻的书籍。则你会知道,生物竞争无所不在。从总体上说,生物竞争主要有二种策略:“质量取胜”和“数量取胜”。质量取胜一定伴随着对劣等民族的大屠杀!
这句话绝对100%的政治不正确。但它却是随着逻辑推理,一步步推演下来,毫无疑问的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图表中人口增长的速度,讨论漫画“苦难的母亲”,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理解人口无/Article/Index.html>计划增长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Article/Index.html>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示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通过“城市问题”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城市迅速扩张所产生的问题。
3.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4.通过对人口问题的读图、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认识/Article/Index.html>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建议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增长直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就会使得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本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教材首先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并用图表显示1995-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给出触目惊心的数字。这种直观、鲜明的对材料的引入,使学生印象深刻,又超出了学生原来的想象,为学生下一步认识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 接着,教材叙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认识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另一个知识准备。明确了人和环境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人口问题的核心,以及由人口问题所引起的连锁的环境、资源、水、土地等问题。
教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所产生的问题。并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说明地球现已难以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此漫画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教材进而点出: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Article/Index.html>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关于“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教材分析
“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用图示显示了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这幅图形象、直观的把1900年、1925年、1950年、1987年、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变化表现出来,一目了然。
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源泉是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用示意图表示流向城市的原因,其结果城市发展过快。给城市带来的问题,用了四幅插图表示。对于这部分内容,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Article/Index.html>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Article/Index.html>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阅读课文,看图并回答: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城市问题的四幅插图,让学生讨论并说明城市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重在理论阐述,说理性强。处理好这段内容,关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抓住人口“多”和由此造成的“害”字。对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图示和素材。可以用生动的例子开头,“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对人口增长过快产生忧患意识。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重点理解人均收入的概念,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做铺垫。
用漫画“苦难的母亲”引出: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人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么多人,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人类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人类无截止地滥用资源使环境恶化。
通过提问、讨论、举例,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个教学环节,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述,而是通过思考教师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交流得到的。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手段】幻灯片
【教学过程】
(导入)“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 (148*45=6660人)
(学生活动)增加了这么多人,需要为他们准备什么?(吃、穿、用、教育、医疗等)
做“做一做”
(板书) 第二节 世界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提问:人类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讨论)看漫画“苦难的母亲”提问: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分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问题:
1、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那么人类会采取哪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带来了那些后果?
2、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教师/Article/Index.html>总结)对于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就出现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人口增长过快,还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板书)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提问)以上我们了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的发展越慢越好,阅读课文后,说出对与不对的理由?人口发展太慢后停止增长,后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文学是什么”这一文学的本质问题一直是中外文学理论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当我们在探讨事物的本质的时候, 我们首先要理清的是“什么是本质”。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根本属性。在哲学上, 本质是与现象相对立的, 正如黑格尔认为, 现象与本质是事物过程的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相统一的表现。他说:“本质在现象中出现, 所以现象恰恰不单纯是无本质的东西, 而是本质的显现。”[1]可惜的是, 在黑格尔那里, 本质与现象两者是孤立的, 本质也只是抽象的概念而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现象则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 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我们必须承认, 世间任何一种事物, 都是由其本质 (或者叫本体) 和其外在的形式的组合, 文学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 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本质潜伏在事物的形式里面, 要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透过现象掌握事物的本质。文学的本质看起来似乎很简单, 实则是极其复杂的。古今中外的学者都试图对文学下一个“放于四海而皆准”的定义, 例如传统的“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生产论”﹑“文学艺术情感论”﹑“文学语言论”, 甚至是新时期的“文学文化论”等等, 终究还是徒劳, 都未能完全诠释文学的本质。当前文艺界兴起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文学的大众化, 消费文化理论, 文化诗学理论等等, 不仅越出了文学的本质范围的界限, 更为我们探寻文学的本质增添了不少的障碍。这些新兴理论的兴起, 甚至威胁到文学及文学理论的边界模糊﹑文艺学学科等问题。[2]“反本质主义”的出现, 给文学的本质来了一次彻底的反叛, 似乎为在文学的本质问题探寻路上而找不到出路的学者指明了方向, 但在理论的狂热之后, 不但文学的本质问题没有被完全解构, 其自身的理论也难以自圆其说, 逐渐暴露出新的问题。“反本质主义”对文学的本质撒了一次娇后, 必然要面对新的本质, 本质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二
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本质的论述专门安排了一个章节来谈。读完整个章节对文学本质的论述, 我们惊奇地发现, 韦勒克和沃伦 (以下简称韦沃) 并没有把文学的本质预先下定一个概念, 把文学的本质置于一个很悬乎的境地, 从而将本质永恒化与普遍化。相对于预先设定好一个文学的内在本体去探寻文学的本质, 韦沃却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去探寻文学的本质。
首先, 韦沃没有直接去追问文学的本质问题, 而是先从解决文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的问题入手, 批判了流行的“凡是印刷品都可称为文学”和“文学局限于名著”的观点, 接着进一步规范了文学的范围, 他说:“文学一词如果限指文学艺术, 即想象性的文学, 似乎是最恰当的……而任何完整的文学概念都应包括口头文学。”[3]也就是说, 口头文学也应纳入文学的范围, 同时作者还进一步说明了“文学 (literature) ”一词语源的局限性, 容易把文学局限于手写的或印行的文献。
其次, 韦沃在界定了文学的范围后, 着重探讨了作为文学材料的语言与日常的语言和科学的语言的差别。在探讨文学的语言与科学的语言的差别时, 作者不主张把他们两者仅仅看作是“思想”与“情感”或“感觉”之间的不同。他认为:“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文学语言有很多歧义……并且充满着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4]也就是说, 韦沃是从语言的特质和语言指向的对象两个方面来对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作了区别。区别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相对容易, 但区别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似乎要困难得多。日常语言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 它的范围是广泛的, 往往会出现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重叠的现象, 例如日常语言很多也有表现情意的一面。但韦沃还是试图在使用量方面和实用意义方面把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独立开来。在使用量方面, 作者说:“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和利用, 是更加用心和更加系统的……诗的语言将日常用语的语源加以捏合, 加以紧缩, 有事甚至加以歪曲, 从而迫使我们感知和注意他们。”[5]也就是说, 文学语言是在日常的语言的基础上不断提炼, 不断整合的结果, 因此日常语言虽然有表现情意的一面, 但还不是文学的语言, 因为文学语言是诗化的。在实用意义方面, 作者认为, 有些日常语言有时只能说是一种修辞, 而不能说是诗。因为“艺术须有自己的某种框架, 以此述说从现象世界中抽取的东西”。[5]另一方面, 作者认为, 文学语言相对应的文学艺术是一种无为的关照, 有其特定的审美性。以上仅仅是文学语言和其他两种语言的差别, 但文学内部的语言也是存在差异的, 例如声音模式在小说中就不如在抒情诗中那么重要。
最后, 韦沃在对作为文学材料的语言的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文学的突出特征, 即虚构性﹑创造性和想象性。
三
理清完韦沃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本质的论述, 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依然没有明白文学的本质是什么。韦沃对文学本质是探讨的方法恰似在剥洋葱, 一层一层往里面剥, 把不是文学的东西剥掉, 不断伸向文学的本质。在理清了文学的范围, 谈论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得出文学的独特特征后, 也就是在洋葱剥到差不多的时候, 韦沃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一部文学作品, 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 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6]我们虽然没有在韦沃的《文学理论》里面找到文学的本质, 但起码我们离本质又更近了一步, 这就是韦沃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的价值所在。其实本质的东西是个无底洞, 人们的认识只能是越来越接近本质, 不可能穷尽本质。那些试图穷尽本质的人, 最后证明只能是徒劳。正如韦沃认为的那样, 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东西, 其交织着内容和形式, 外部和内部, 主体与客体等等。因此, 文学的本质是难的。
既然文学的本质是难的, 那我们是不是不要去探索它呢?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思维去探寻去接近文学的本质, 而不是一味地对本质作穷追不舍的追寻, 更不要在面对文学的本质的问题时来个逃跑主义。其实文学的本质的问题不是一个伪命题, 是文学理论的元问题。[7]没有对文学本质的研究, 文学理论只能是苍白的。韦沃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本质的论述告诉我们, 解构文学的本质, 不是也不应该走向反本质主义, 而应对文学的本质进行多元的解说。当然对文学的本质的多元解构, 并不是说要重新建立一种所谓包罗文学多维本质的多元本质观, 而是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开放空间与构建格局。[8]当然, 反本质主义对传统的一元独尊的文学本质论的反叛是有其合理性的, 但它最大的错误就是拒绝解说文学的本质。文学是多维的, 对文学本质的探讨也该从多维的层面对文学本质进行多元的解说。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逻辑学 (下卷) [M].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 1966, 256
[2]李敏.文学的本质问题界说—由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说起[J].各界文论, 2007, (06)
[3][4][5][6][英]雷.书勒克、奥.沃伦著, 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1页, 第12页, 第14页, 第18页
[7]杜吉刚, 谢春平.文学本质:一个多元性的存在空间[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关键词]问题 概念 思维 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8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是围绕着“核心问题”展开。“核心问题”能揭示数学概念本质、引发学生深度思维、蕴含数学思想方法,它是教师精心预设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对数学本质的学习。
一、引导对比分析,揭示概念实质
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蒂亚曾说:“数学的目的,就是用简单而基本的词汇去尽可能多地解释世界。”数学概念是数学体系中最基础的词汇,要达到对数学概念实质性的理解,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中,当学生通过自学并展示了多种表示数对的方法之后,教师提出了本课的核心问题:“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并引导学生对比求同,学生找出了三个共同点:1.都包含了两个数,一个是列数,另一个是行数;2.都有顺序,列数在前,行数在后;3.都要找个符号来分隔。这就是数对的数学内涵的绝大部分。为了完善认知,教师又一次引导学生对比数学家的方法与我们的方法的不同点,“为什么要加一个括号,没有括号行不行?”进一步揭示了“数对是一个整体,表示列与行交叉的这个点的位置。”这就是数对概念的本质。
反思教学过程,可以发现,经过独立自学和小组互学,学生对一个数学概念会形成“相异构想”,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核心问题去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往往能帮助他们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与掌握。
二、创造认知冲突,深化数学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数学认知的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已有的数学知识自然吸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即同化。另一种是必须调整与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学习,即顺应。认知冲突往往在学生以顺应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时产生,这时,学生感到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解释数学现象,旧有的数学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刺激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第一次呈现的高,是一条从顶点向下至底边作的垂线,这个高与量身高、量树高、量房屋的高说法一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是同化,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第二次呈现的高,教师先把三角形旋转一个角度,再提出问题:“这条从右顶点到左斜边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吗?为什么?”学生表示反对,认知冲突产生了,这时教师不能急于说出答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并将问题细化:“是哪条底边上的高呢?这条底边的高在哪里?”使学生渐渐摒弃现象,抓住数学本质。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将高从形内发展到了边上,再发展到形外,期间不断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三角形的高吗?”
反思教学过程,在学习三角形的高时,教师将问题“这是三角形的高吗?”在常式与变式中反复出现,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成了核心问题。它引领着学生观察不同的情况,变换不同的角度,从而发现共同的本质,完善了学生的认知,发展了思维的周密性、深刻性、灵活性。
三、注重整合延展,领悟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整体的观念和长程的视角,能看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历程,能看到数学内部的联系及数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能看到隐藏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背后的通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展示了多种图形,包括了三角形与各种四边形。第一次提问:“你能把这些图形分成三类吗?”学生在分类时很自然地按边和角来分,这就引出了对几何图形的研究角度。第二次提问:“你能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吗?”这就引发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猜想。第三次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图形?可以怎么研究它们的特征呢?”引发了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操作验证。
反思教学过程,这些问题看上去并不直接指向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但是它们指向的是研究图形的通用性方法。尤其是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图形?”这不仅是本课的核心问题,也是认识几何图形这一类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呢?纵观小学“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如果是认识图形,一定可以从不同的几何要素(点、线、面)观察,一定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数量、长度,面积,体积)去测量,一定可以从不同的关系(相等、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去思考。因此,这个班的学生是幸运的,第一次上图形认识的课,就抓住了研究图形的几何要素,掌握了研究图形的方法。如果持之以恒,还愁学生没有“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不能形成“几何素养”吗?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深刻理解与把握学科知识脉络、学科通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要能看到对学生当下与将来具有持续影响的数学教育元素,并以数学问题为载体,推动学生把握学科本质,形成核心素养。
《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学习体会 《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学习体会1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22号文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高度,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人口问题作出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指导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统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局,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
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作为一名农村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学习《决定》后深受鼓舞和启发,对照《决定》,结合基层实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目前在基层抓计生的基层干部,大都一肚子苦水。特别在农村,计生工作的难处,通常不为外人所道。矛盾在于,不采取点手段,硬邦邦的指标完不成,给上级交不了差;手段硬了,老百姓不答应,上级知道还要挨处分。跑细了腿,磨破了嘴,干出格的事,挨人家的骂,甚至有人说我们“断子绝孙”。费力不讨好,工资没着落,计生干部能不闹情绪?全国目前有52万名计划生育专职工作者,《决定》说:“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探索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工作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力争“十一五”期间形
成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实行绩效考核,完善人员准入、选拔任用、引进培养、交流、退出机制。”对我们来说,这真是天大的喜事。人人都在期待着解决的那一时刻。
农村计生工作为何难?有人说是因为农民愚昧,封建意识在作怪。这话不能说不对,但还没说到根上。唯物得彻底一点,观念问题是个利益问题。农民最讲实惠,他们愿意多生孩子,是因为生多了有好处。用经济学的话说,叫收益大于成本。在中国广大的农村,谁家人口多,谁家势力就大。家族之间的纠纷,首先靠的不是法律,而是拳头。对这种解决问题的做法,你可以嗤之以鼻,但不能不承认,在一个靠体力、甚至是武力生存的环境中,多生孩子是合乎理性的。
自古说,多子多福。意思是子女越多,晚年越有保障。最起码,几个子女养一对老人,负担要小些,对两代人都有利。这是说的收益。而另一方面,农村养孩
子的成本又很低,吃不起鱼、肉,可以吃地瓜,上不起学,可以下地干活,外出打工还能补贴家用。这样一来,低成本、高收益,怎会不超生?你说农民愚昧,其实他们账算得精明;一代又一代的农民演算的好几千年,不会错到哪里去。如果硬说是观念问题,那是因为上面的逻辑已经渗透在农民的骨子里,融化在农村的传统里。
现代生育理论非常复杂,从经济上算账不是全部原因,但至少是因素之一。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计生工作,对这一点分析得不多,重视得不够,所以工作越来越难做。宣传教育不可没有,但也不能期望过高。对大多数农民来说,什么资源紧张,什么可持续发展,都是大道理,不着边际,很难为之所动。光靠蛮力也不行,干群关系会越来越紧张,积累起来,都是不安定因素。回顾历史,经济利益才是最能深刻改变社会的力量,不管是谁,想跟它打持久战,往往要以失败告终。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计划生育既然要长期坚持,就得想个治本之策。《决定》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年老一次性奖励等制度。”这是工作思路的一个根本转变,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奖励扶助制度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如今,我们的农村独生子女领证率、落实节育措施的及时率都比以往有了大幅上升。“养儿防老,不如奖励政策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观念影响着农民对生育的选择。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政策我们在执行,但效果不算理想;主要是因为它并不能有效地增加生育成本。乍看起来,罚款数额好像挺大,可平摊在孩子的一生中,实际上没多少钱。
20多年前,有位民办教师,由于超生,被罚了3000元;当时觉得是个天文数字,他干脆给儿子取名叫三千。现在三千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他爸还觉得挺划算。再有就是罚款的口子一开,花钱买生育指标就合法化了。除了给地方政府增加收入之外,对稳定低生育水平作用并不大。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很多人都出过主意,土的洋的都有,但大部分都是法律或道德不能接受的。国家出台政策要基层执行:一是健全社保体系,特别是社会养老,以此来减轻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实际上是降低养孩子的收益。这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养老体制已启动,正覆盖到农村。另一个是从严执行义务教育法,不管是谁,剥夺了孩子上学的权利,就被视作犯罪。这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还能增加养孩子的成本。这个办法,好就好在跟敏感的人权问题隔离开了。生育自由在国际
上是受保护的,因此计划生育常常受到指责。但以侵犯未成年人的权益论罪,从哪个方面都能讲过去,即使拿到国际会议上,也能摆在桌面上来。再说说老龄化问题。计划生育减少了新生儿,将来的结果必然是老年人多,年轻人少。以前是一对夫妇养五、六个孩子,两代人之比小于1,而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个比例就大于1了,这就是人们所说老龄化。西方国家,由于较早就出现了低生育率,现在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我们迟早也会遇到的。老年人丧失了工作能力,还得生活、就医,用什么来养活他们?你可以说由社会养老,可社会也得拿出东西来不是? 应对老龄化,归根到底,还得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切实解决老人的生活保障。干活的人少了,吃饭的人相对增多,如果不提高劳动生产率,将来僧多粥少的矛盾就化解不了。因此《决定》指出:“农村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城市要逐
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探索和实施‘爱心护理’等工程。”
最后再说说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普遍的升高问题,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提供的数据,到2020年前后,中国可婚男性人口可能过剩2400万左右。这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普遍的升高和偏高趋势已经产生了人口生态的赤字,这就是在现有的夫妻婚龄差的文化模式下,女性可婚人口短缺。一些男性的婚姻权利的实现将受到限制甚至剥夺,这是一个面积广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人口生态失衡”已构成问题,木已成舟,问题的严重性完全可能超过目前的预计。因为理性的预测只能是根据现成的有限的经验来推断,万以上男性可婚过剩人口是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严峻问题。现在提高女性经济社会地位的一切努力都是“亡羊补牢”而
已,只是在减少问题的严重性而已。概括来看,驱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存在着三种力量: 1.性别偏好,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文化问题。归根结底,这是因为男、女孩提供了不同的效用预期,在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女孩的效用难以达标。2.少生意愿,随着生育成本特别是生育的机会成本的上升,不少妇女的生育意愿趋向少生晚育,很多调查都支持了这个结论。
3.性别鉴定,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发展使三个月以上就可鉴定性别,情况愈演愈烈。这个因素使一些家庭轻易就可实现“儿女双全”的理想。
《决定》严正指出:“要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建立b超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孕情检测、孕产过程管理等制度。完善执业资质认证和b超使用准入制度。对终止妊娠药品和促排卵药品实行严格的处方管理。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
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依法严惩溺、弃、残害女婴和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及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等违法行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施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因此,国家首先帮助女孩户脱贫致富,使她们具备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对一些无力抚养女孩的贫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特别要保障女童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再次,加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通过自我养老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来加强替代儿女提供养老保障的功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的人口问题非比寻常,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全球的人口安全。所以,我们基层的计划生育专职工作者在贯彻落实《决定》时,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
【人口问题的本质】推荐阅读:
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11-03
当代中国人口问题05-25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10-13
健全计生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06-16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10-1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07-04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课件10-26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研究11-03
解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论文10-28
关于城乡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