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实验室工作总结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艺术实验室工作总结(共8篇)

艺术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1

2011年很快过去了,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在过去的这一学期中,我系在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系职工团结奋进,协调一致,做好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申报、仪器设备管理和维修等服务工作,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和落实,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申报仪器设备

从系领导到教研室,在申报设备的过程中,始终把教学需要放在第一位,认真考核,统一协调,尽量添置更多更好的教学科研设备,较好的完成了实验室建设等各类仪器设备的申报任务,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科学管理,提高综合实力

实验室规划是实验室发展的战略方案,是实验室发展的全局。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注重效益”的原则,结合我院教学和科研方面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我系认真研究,并制定了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技竞争力为核心,以专业实验室为骨干,科研实验室为重点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实验室建设框架的主体思想。

(一)合理配置,改善实验室条件

今年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院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强化科学管理,实行实验室建设管理制度,按照“优化配置、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发展特色”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投入效益。使得实验室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实验室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条件保障作用。

(二)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实验室会议

为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工作,促进我系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我系组织召开实验室管理工作会议。全面回顾了我系“十一五”以来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提出了下一步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三)发挥优势,推行共享开放

通过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条件,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目前我系的教学实验室基本做到面向全院学生开放,开放的形式有学生参与科研型、学生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课题型、应用技术提高型和能力培养型等多种形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

(四)落实责任,建立实验室安全长效机制

实验室安全始终是实验室工作的首位。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安全意识,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治理隐患,完善管理机制等措施,切实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稳定工作。先后组织教研室制订应急预案和落实安全措施,并对安全隐患进行治理。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周实验室安全工作检查。

三、提倡节约,维护保养仪器设备

设备维修保养是延长设备正常运作周期、把常见的故障发生率降到最低。对设备维修及时申报、安排维修,保证了设备在“良好、稳定、安全、有效”的状态下运行。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提高效率,强化设备管理工作

加强实验室与设备的管理,做到“不漏掉一个环节,不耽误一项工作”。为此系部制定了《xx学院艺术设计系机房管理实施办法》,有力地保障了全院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对所有设备进行系统管理,做到及时上载信息数据,科学管理,严格检查,合理利用。并对04年之前的设备均进行了报废申请。

五、抓好内涵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管理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摆正位置,始终把服务教学工作作为目标和重点。主动服务,不断提高报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以“团结好、服务好、工作好”为理念,主动团结协作。全系工作一盘棋,顾大局,重集体,主动协调,团结协作,工作上没有推诿扯皮现象。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使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九、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六、存在的问题

在本期的实验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仪器借用还不充分,还有待加强。

2、实践教学开展的条件还有待改善,特别是相关器材老化严重,急需要购进新的设备,保证教学顺利开展。

3、实验教研还有待加强,让教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不足,存在着为评而研,实践不足的弊病。

总之,实验室工作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查缺补漏,规范管理,积极宣传,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让我系的实验教学能上一个新台阶。

艺术设计系

艺术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艺术课程,长江版教科书,实验,总结

中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1) , 在本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全新的课程门类——综合艺术, 给中国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带来了一股和煦的春风, 给全国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使我国的艺术教育与国际距离缩短了许多年, 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次改革是艺术教育界的一场革命!长江版艺术教科书就是在这门课程的构建确立和组织实施中的诞生的, 象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一样, 长江版艺术教科书从编写到实验虽然也经历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却仍然坚定地航行在希望的海洋上。

一、教材的形成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颁布后, 我们遵照《艺术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 在认真总结了其他地区实施艺术课程经验的基础上, 组织编写了长江版艺术教科书, 这套教科书的编写人员主要是来自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江汉大学、长江大学等院校的艺术专业教师和省、市、县 (区) 教研机构的专职教科研人员, 以及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戏剧家协会等社团组织的艺术专家和我省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优秀骨干教师。这一编写人员的构成可谓是一支集专业性、教育性、研究型和实践型于一体的团队。主要编写人员的学历均为研究生和本科生, 职称为硕士生导师、特级教师、副教授和中学高级教师。教科书的编写受到了湖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和湖北省教研室的高度重视, 如:为编写组协调配备编写人员, 及时为编写组提供课改信息和资料等。

为充分体现课标精神和方便教师操作, 我们将这套教科书的整体架构整合为“一个统领”、“两个目标”、“三个注重”和“四个综合”。即:一个统领:单元设计以人文主题为统领;两个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为目标;三个注重:注重艺术文化的多元性与时代性, 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四个综合:单元内大综合, 课内小综合, 艺术类姊妹学科间综合, 艺术与非艺术类学科间综合。既有“单科切入, 兼及数科”的形式, 也有“多科综合”的形式, 在教学安排上, 教科书根据目前普通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实际, 以排课先后之序, 将每单元教学内容划分为“单数序列课”也称作“逢单课”与“双数序列课”也称作“逢双课”两种。这样的处理既适合素质比较全面的“艺术课教师”独立操作使用, 又能满足音乐或美术单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合作备课, 分头教学之用。如“逢单课”可由原音乐教师执教 (有关音乐、戏剧、舞蹈等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多隐含于此) , “逢双课”则由原美术教师执教 (有关美术、书法、摄影、泥塑、环境艺术等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多隐含于此) 。教科书在知识难度和坡度的处理和安排上, 则是在“逢单课”里体现出一条由浅入深较为明确的音乐、舞蹈、戏剧及影视艺术的知识线条, 在“逢双课”里体现一条由浅入深较为明确的美术、戏剧及影视艺术的知识线条。在“逢单课”里所学的音乐、舞蹈和戏剧方面的新知识在“逢双课”里结合学习环境巩固运用, 在“逢双课”里所学的美术、影视和戏剧方面的新知识在“逢单课”里结合学习环境巩固运用, 二者围绕人文主题滚动发展, 螺旋式上升, 对本身综合性较强、既适合音乐单科背景又适合美术单科背景的戏剧、影视艺术, 则不分“逢单课”、“逢双课”, 即在单、双课里都可出现, 均衡布局。这种架构方式较好地尊重了原音乐、美术单科背景老师的专业长处, 极大地方便了老师的教学工作, 实践证明这种处理不失为解决艺术课教学可操作性问题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

二、教材实验

长江版艺术教科书主要在湖北省十堰市、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宜昌市、随州市、潜江市、荆州市、襄阳市、咸宁市和广东省广州市等地区的1780多个教学班使用, 其中1~3年级976个教学班、4~6年级543个教学班、7~9年级212个教学班, 参加实验的学生总人数达120000余人。在教科书正式使用之前, 我们一是认真组织了艺术教师的上岗培训工作, 培训采取由湖北省教研室统一安排, 各参与实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或教研室具体承担, 教科书出版单位支付培训经费, 教科书主编、副主编分赴各实验区讲课的方式进行, 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艺术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不同版本艺术实验教材的学习、长江版艺术教科书的编写特点、观看艺术示范课例等, 以此帮助教师进入艺术新课程;二是下大功夫研制开发了与教科书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和课堂教学资源包, 多媒体课件包含有课堂情景创设, 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作品欣赏, 歌单、范唱、范奏, 朗读示范和表演、绘画、制作示范, 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对学生的学习提示等等, 教学资源包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教学拓展活动设计等。这些措施给正在上路的艺术课教师很多帮助, 极大地方便了艺术课教师的教学工作。

通过上述准备工作之后, 长江版艺术教科书逐步进入到使用阶段。在教科书的实验使用中, 我们一是建议学校在教师分工排课时考虑原单科教师的专业长处, 即由原音乐教师执教“逢单课”, 由原美术教师执教“逢双课”。音乐、美术教师合作备课, 分头教学, 这种排课方式和教材结构大大降低了教科书使用的操作难度;二是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如:确定统一的研究课题和划分地区承担不同的研究课题开展实验研究, 定期组织召开不同形式的研讨会进行交流, 举办艺术课优秀论文评选, 编辑出版优秀艺术课程教学案例等, 以此激励艺术课教师参入课改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达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目的;三是定期组织教科书编写人员进行教材使用回访工作, 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教师遇到的具体困难, 以听课、评课的形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如编写人员在对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岁丰学校的回访中, 讲课教师詹琼老师所上的一年级研究课《小红帽》, 在对教材资源的整合、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参与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深受编写人员和与会人员的好评。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岁丰学校的詹琼老师在回访时讲研究课

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艺术课教学服务, 长江版艺术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均在网上开设了艺术课教学咨询信箱, 在几年时间里共为教师解答各类问题3000余条次;五是组织教科书使用中的培训工作, 对参加长江版艺术教科书实验的教师一年后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再次培训, 在研讨中老师们自由发言畅谈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 与编写人员和其他老师共同分享成功经验, 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教科书使用前的培训往往只能帮助教师解决理论认识上的问题, 他们缺乏对教科书的感性经验, 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使用教科书后带着问题和经验再次学习课标、教材, 观摩、分析课例其效果远远超过对教材没有感性认识的初次培训。

下图为首届广州市学校综合艺术课程实验研讨会场景:长江版艺术教材主编朱则平在培训实验学校教师

三、实验效果

长江版艺术教科书的内容选材较好地运用了荆楚地域文化资源, 教科书在体现《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训练的前提下, 在选材方面具有本地文化特色, 如:“长江之歌”、“美丽的黄鹤楼”、“千里洪湖”、“天门印花布”、“西南卡普” (2) 、“回家”、“湖北锣鼓经”等课。这些来自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倍感亲切, 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如湖北省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的张胜红老师在讲七年级《回家》一课时, 首先从欣赏萨克斯独奏曲《回家》进入学习, 学生不仅学到许多音乐本体知识, 在“说一说自己的家乡”这一环节中有的学生说到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有的学生说到了自己家乡的特产、资源和变化, 还有学生说到自己家乡的节日风俗, 等等, 最后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家乡, 有画家乡山水果树稻田的, 有画家乡人物风俗节日的, 还有画五年后、十年后的家乡的, 学生的画从形式到内容多姿多彩, 学习兴致也极为高涨。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喜欢长江版艺术教科书教学内容的达95%以上, 喜欢艺术课教学形式的小学生达92%、中学生达85%, 认为艺术课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小学生达97%、中学生达85%, 小学生表示喜欢学习艺术课的达97%, 中学生表示喜欢学习艺术课的达82%;从对教师的问卷中可以看出:认为艺术课程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的达93%, 认为艺术课使用的质性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师达96%, 认为艺术课程设置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教师达90%以上。由此可见,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是喜欢艺术课程的, 艺术课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次飞跃,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由此得出:

1. 艺术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性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艺术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丰富是音乐、美术单科远远所不及的, 艺术课程多样性的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使学生不同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2. 艺术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艺术课学习中知识的跨越转换能力明显增强, 认识事物的共性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 以及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明显上升。

广州市金兰苑小学余朝霞老师执教的长江版艺术课《小扇摇啊摇》

3. 艺术课的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正如课标所阐述“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丰富性”有变化。从对广州市荔湾区金兰苑小学和白云区黄边小学的文化成绩和对应的艺术成绩统计中了解到, 艺术课学习中表现活跃、积极、兴趣强烈的学生其各科的文化课成绩君在优秀以上, 学生座谈时普遍认为艺术课学习对文化课学习很有帮助。

4. 艺术课学习对学生在自我意识、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在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中, 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和陶冶着高尚的精神情操。

5. 在艺术课程实验过程中, 开掘地域文化艺术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艺术课程教学。比如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宜昌市的一部分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学校均结合土家族的民间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地域艺术课程资源开展教学, 使学生了解了家乡的文化与艺术, 增进了爱乡之情。

如广州市荔湾区金兰苑小学的艺术教师李婉嬉长于广州地区的木偶表演, 她将民间的木偶戏引入课堂, 既将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综合起来, 又把家乡的民间艺术传授给了孩子们, 她所教授的艺术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

6. 艺术课程的开设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和方法, 课堂气氛更活跃、更民主,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如广州市的艺术实验学校把戏剧表演作为艺术学科综合的一个很好的连接点, 也作为艺术学科的一种教学方式, 从而使艺术课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深动活泼, 教学富有推动力, 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广大实验教师也打消了对艺术综合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 艺术课堂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广州三中艺术实验课课堂里的面具戏剧 (面具由学生自己绘制)

2009年是广州市学校音乐剧年, 由艺术课堂戏剧教学发展到舞台演出的音乐剧比赛, 成为综合艺术课程教学成果的又一体现。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

广州市旧部前小学表演的音乐剧《丑小鸭》, 剧本与音乐选自长江版艺术教材。

广州市南海中学表演的音乐剧《红豆情意浓》, 以粤剧音乐为素材创作。

广州市萝岗区少儿音乐剧团表演的音乐剧《彩虹猪向前冲》, 该剧于201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金奖, 并获邀在大会期间演出。

在湖北省实验区也有相同的做法, 如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从艺术学科开始的音乐剧热至今长盛不衰, 该校副校长、艺术教师刘纯梓认为:“艺术课程中的戏剧表演是一种最自然的艺术综合,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湖北省十堰大学附属小学的查健莉老师在座谈时讲道:“由于采用了戏剧表演等形式开展教学, 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积极主动, 参与热情比上什么课都高。”

7. 艺术课中常用的戏剧表演方式被广泛运用到普通学科的教学中, 在广州市, 除艺术学科的音乐剧、粤剧、歌剧、舞剧等表演之外, 其他普通学科也引入了艺术课程中常用的戏剧表演的方式来促进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较为突出的有历史学科的历史剧教学、英语学科的英语剧教学、语文学科的语文课本剧教学等多种具有学科特色的戏剧教学形式, 深受学生喜爱。

广州市中学生历史剧《说仁讲理》剧照

由于学生参与这些课堂内外的学科戏剧表演促进了学生各科成绩的提高, 这种“戏剧艺术教学法”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并引起了邻近的香港教育家们的注意。综合艺术学科中广泛采用的戏剧表演形式, 在普通文化学科里被普遍接受这一事实表明:既然艺术能与非艺术学科很好地综合, 那么艺术学科内部各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综合更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8. 儿童歌配画——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绝妙结合。在广州市开展长江版艺术教材的实验过程中, 我们在教学拓展中摸索出了一种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绝妙结合的创作方式——即“儿童歌配画”的综合艺术创作形式。做法是:要求学生自己创作歌曲的词曲, 并且还为之配一幅相关联的图画, 并把词与曲也呈现在图画之中, 使词、曲、画浑然一体, 以此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艺术综合能力。实验区——广州市的儿童歌配画一经寄送《儿童音乐》杂志, 便受到主编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女士的赞赏, 她专门在该杂志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广州儿童歌配画”, 发表了部分儿童歌配画作品。现在《儿童音乐》杂志保留了这一个栏目, 就叫做“儿童歌配画”, 长期发表全国各地的儿童综合艺术作品——儿童歌配画。这就是长江版艺术教材实验区对全国的一个贡献。

以下是《儿童音乐》杂志首发的三幅广州儿童歌配画作品:

9. 艺术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参加广州市综合艺术课程实验的一大批教师, 在实验的过程中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专业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荔湾区金兰苑小学的杨琼老师实验前是一名美术教师, 通过艺术实验的过程, 她在音乐、戏剧、舞蹈方面均得到很大提高, 特别是艺术综合教学能力提高, 成为一名得心应手的艺术课程教学能手。她撰写的艺术实验论文分别在《中国艺术教育》杂志和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新课程实验》等刊物上发表。现在她已是广州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 其研究的专题也就是综合艺术课程。杨琼所在的金兰苑小学原音乐美术科组的全体教师在此一过程中均有长足的发展。在广州市的白云区、天河区、越秀区、在湖北省各地长江版艺术课程实验区均有这样的事例。如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的王秀英老师也是艺术课程实验的受益者, 她说:“我们在开展艺术课教学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对过去不擅长的方面要加强, 生疏的方面要下功夫钻研, 这样我们自己的艺术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广州艺术课优秀实验教师杨琼作现场教学经验介绍

四、存在的问题

1. 现阶段在实施艺术课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认识问题。有些学校和社会人士提到艺术课程时表现出极大的畏难情绪, 认为艺术课是各学科机械的相加在一起, 操作起来困难, 甚至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 在艺术课程的实施中师资是关键。有些学校认为自己学校的教师薄弱不具备开艺术课的条件, 还有一些学校则没有专职艺术课教师, 将音乐、美术单科作搭头课更为方便些。

3. 场地、器材及环境条件的限制。有些人认为艺术课内容多、门类广, 对教学条件和资源要求提高了, 现阶段不具备开设艺术课的条件, 只有等今后条件好起来了再开设艺术课程。

4. 缺乏专业领头人。就实际情况而言, 从省级教研室到县市级教研室一般没有专职艺术课教研员, 即使有人牵头也是兼职代管, 所开展的教研活动极少, 甚至大型活动如优质课竞赛、优秀教学论文评选均没有艺术课参与。

5. 国家对综合艺术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传统的音乐、美术单科艺术课程。

6. 由于艺术教材发行的利润不及音乐加美术两科那么大, 某些涉及教材发行的部门对艺术教材的实验与发行存在一定的歧视与排挤的现象。

五、反思与建议

1. 坚持开展艺术课程和艺术教师培训工作, 加强艺术课程后续的教师培养, 如在师范院校更多地开设综合艺术师资专业, 使艺术课深入人心, 艺术师资得以保障。

2. 加强规划长线推进, 要在一定范围内开辟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艺术课程实验区, 以此进行稳步过渡。也就是说国家教育部要有对艺术课程开设的明确规定, 比如应规定每个省、市、县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不少于多少所, 学习艺术课程的学生数不得少于一定的规模;或者规定学习艺术课程的学生与学习音乐、美术课程学生的比例应该是多少比多少, 如此才有可能确保艺术课程的实施健康、良性地发展。反之, 在习惯势力的惯性下, 如果艺术课程的教材任由教师自由选择, 那么这一门尚不为人们所了解的、尚未普遍接受的全新的艺术课程则会呈现外显的弱势状态。

诚然如此, 根据我们在艺术课程实验中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我们仍有理由相信综合艺术这一门全新课程的星星之火必有一天会呈燎原之势, 我国综合艺术课程的春天正在到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吴继红, 朱则平.艺术 (教科书学生用书) [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

[4]吴继红, 朱则平.艺术 (教科书教师用书) [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

当代艺术的实验室创造 篇3

关键词:艺术品;实验室;CNC数控;加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人们对艺术品市场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传统的加工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艺术的要求。落后的加工技术,导致艺术品的废品率很高,精细度及光洁度都达不到人们的要求,而且后期的打磨工作繁重。因此,必须寻求更先进的加工技术。

下面将用具体案例进行解析,案例作品为笔者创作作品。是参考叶轮设计而成的,作品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普通设备进行加工,工艺和夹具复杂,加工质量不稳定。为此,使用实验室CNC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无疑为最佳解决方案。

1 刀具选择

全部选用硬质钨钢刀具,保证加工质量及表面的光洁度。

铣刀:采用硬质合金机夹钨钢刀片铣刀,能实现高速铣削,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加工精度及细腻程度。

钻头:采用先进的三刃钨钢钻头,具有很高的自定性功能,以正确保证钻孔的位置度精度。

2 工艺流程及加工详解

现根据加工程序卡,使用CNC数控机床对本人创作的艺术品进行加公。详细加工流程如下:

2.1 曲线五轴粗加工

第一步是粗加工,由于加工余量大,如选用小直径刀具,效率太低,故选择Φ12平铣刀作为粗加工刀具,这里主要使用HSM外挂的曲面四轴的螺旋加工。

HSM高速外挂在曲面加工方面比mastercam自带的加工刀路要精炼许多,减少了多余的刀路,使得加工层次均匀,路径合理。

从加工刀路到程序生成的刀路均匀,并能大量去除毛坯,为以后的加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二次粗加工

经过粗加工后,已经去除了大量的加工余量,而本次加工的目的在于使用小的刀具进行余量的二次清除,使余量更均匀,更接近3d模型。本次使用等高粗加工。

2.3 叶轮底层的精加工

叶轮底层的部位乃是本次加工的重中之重,如果稍有误差,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形状不符、加工不够精细等。却也显示了数控机床的加工优点,是传统机加工都不及之处。

这里主要使用M6球刀配合螺旋式渐降沿面四轴加工,使用螺旋式渐降,能明显提高刀具使用寿命与工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精度。

这里使用了一个复杂作品加工十分常见得加工方法。使用加工球刀的尺寸与形状同作品的曲线轮廓十分接近,所以加工时能使均匀的去除材料,而且精度也更高。软件设置方面如下,这是笔者长期经验积累所得,能事半功倍。

程序过滤必须勾上,在加工过程中,能过滤许多无用刀路,使得刀路更加稳定均匀。

间隙设定主要设置斜插时候的各种设置,如果设置合理可以使刀路平稳,使刀量均匀。

按照以上设置,相比软件默认设置,所得到的刀路更加均匀稳定,作品加工的精度更细腻,加工时间也会缩小1/2。最重要的是能减少出错,有效地提高作品的精细度。

2.4 表面半精加工

本次半精加工主要针对叶轮轴体与扇叶的微小部分进行半精加工,由于内腔形状微小,所以选用Φ6球面刀进行加工。

这里的加工方法为2D加工刀路复合沿面五轴加工。刀路的复合使用,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加工精度、效率都有显著作用。

选择最优化切削,能使刀路顺序更加流畅平稳,然后需要重新设置“高级设定”。

原来软件的默认设置为“自动计算”,这样加工出来的曲面在加工面相接的地方会显得粗糙没有流线。最致命的是,可能有许多曲面加工不到,但改为“所有曲面边缘”,就能加工到所有的曲面邊界,使曲面相接处会平滑顺接。从而提高作品的细腻度,生成的刀路合理、简洁、均匀。

2.5 扇叶的精加工

这里主要是进行扇叶的精加工。

2.6 曲面粗加工

由于作品表面存在一些斜面、不规则曲面。传统的机加工必须借助夹具进行加工,使用夹具,必定会增加装夹的次数。装夹的次数越多,就越不能保障作品的精度。如果使用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可把斜面、不规则曲面当做普通曲面进行加工。并且是在一次的装夹中完成以上加工,保证了作品的规整性。

2.7 曲面清角

曲面清角是作品加工的核心部分之一,所以这里采用了R2球头刀进行曲面清角,从而得到目标精度。

2.8 曲面精加工

本步骤主要针对工件的曲面进行精加工,这里使用圆鼻刀进行加工,圆鼻刀由于具有平刀与球刀特点,作为本次曲面的精加工无疑是最佳选择。这里采用2D加工复合等高精加工。

2.9 微小特征精加工

针对一些微小的形状作出处理,则完成整个前模的加工。

利用数控机床加工出来的作品,是传统机床不能比拟的,使艺术品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3 结束语

使用实验室的CNC数控机床进行艺术品加工,加工时间为20小时左右,仅为过去传统加工时间的1/10,一次装夹完成整个加工,加工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此外,由于机床精度的保证,作品的细腻度、光洁度都非常高,从而使加工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减少了作品后期打磨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夏洛特·伯纳姆-卡特,大卫·霍奇.世界当代艺术:200位艺术家及其作品鉴赏[M].金城出版社,2014.

[2]柴文娟.新媒体艺术设计:创作与文化思维[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黄康美.数控加工实训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艺术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4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的通知》(教体艺【2013】6号)批示,确定我县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根据(方教字【2014】4号)文件相关要求和部署。为扎实开展好实验工作,积极探索加强我校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让广大学生接收到更好的艺术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创新活动载体为抓手,大力推进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群众性艺术活动,丰富农村艺术教育资源,使广大农村学生接受公平优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艺术素养;突出重点群体,培养艺术人才;强化艺术教育,建设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艺术教育软硬件建设,建设一批艺术教育专用教室,配齐配全教学器材和设备;开足开齐音乐、美术课程,提高专业教师的配备率;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以文艺社团组织为依托,以艺术节等艺术文化活动为平台,以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资源为补充,坚持不懈地开展课外艺术活动,为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展示平台;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小学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建设在全县有一定影响力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培养一批艺术拔尖学子;立足本地实际继续深入实施艺体项目“2+1”

工程,充分发挥我校“红色文化特色校园”,巩固和挖掘艺术教育成果,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学质量。

三、工作要点

(一)优化配置,立足课堂,不断提升学校艺术教育质量,体现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发展方向

1.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配置。争取人事、编制部门支持,扩大艺术学科新教师招聘名额;加大艺术学科教师交流、调配力度,优化学校艺术教育师资配置,加强艺术教育师资培训,培养一批优秀青年艺术教师,为课程实施提供保证。

2.加大艺术教育经费投入。结合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学校艺术教育专用教室设置及器材配置,保障学校艺术教育经费,努力促进城乡艺术教育均衡发展。

3.开齐开足好好课程。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确保艺术课程教学总课时数达标;结合开展学校素质教育特色活动,强化督导考核,探索艺术课程评价改革,开展艺术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将检测结果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对教师的绩效考核。

(二)面向全体,创新载体,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实验工作

1、加强课外艺术活动组织。坚持以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自主参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群体性的课外艺术活动,加强对活动的指导,提高活动质量。

2、丰富课外艺术活动内容。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学校艺术节和参与县级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每学期举办一至两项有特色的主题文化

艺术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学生课余文化艺术单项竞赛(合唱、校园剧、器乐、舞蹈、软硬笔书法、校园摄影、手工制作等)。

3、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发展艺术类兴趣小组,针对小学生特长和爱好,组织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艺术社团活动(合唱团、舞蹈团、文学沙龙、美术、书法、绘画、摄影和乐队等),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创新。培养特色,提高学生社团层次,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培养兴趣、引导需求的阵地,使之成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三)挖掘资源,拓宽渠道,精心培育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特色,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民族特性和学生特点

1、开展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挖掘农民画、民歌、民族舞蹈、刺绣、剪纸等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资源,以学校少年宫为活动载体,建立校外艺术教育志愿服务队,聘请民间乡土艺人入校上课。

2、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学生艺术能力培训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展演活动;建立优秀艺术教师挂钩联系基层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发挥艺术教师特长,有计划安排他们进行培训辅导,帮助培养艺术精品与艺术教育特色。

(四)积极探索,做好相关实验课题研究工作。

1、开展惠及全体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2、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四、现状及分析

我校艺术教育实验推进工作面临如下困难:一是我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财力非常有限。二是我校艺术专业教师队伍薄弱,专职艺术教师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优秀人才稀缺。三是艺术教育专用教室缺乏,教学器材和设备配置简陋。

五、工作步骤

实验工作周期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组建实验工作团队,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实验项目,制订实验工作方案。实验工作方案应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实验预期目标、现有基础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主要改革措施、实验计划安排、实验成效评估办法和总结形式等项内容。

第二阶段(2014年1月—2015年6月),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实施实验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实验方案,边实验边推进。

第三阶段(2015年6月—2016年10月),组织实验成效评估、进行研讨总结,形成实验工作报告。

高校艺术专业实验室管理探索论文 篇5

实验室建设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艺术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优化实验实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艺术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将是我们下一阶段改善工作的重点。

一、树立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

艺术专业实验室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学生重要的教、学、练场所。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新时期艺术专业实验室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解决实验、教学人员的层次问题、待遇问题,为实验、教学人员提供进修、培训、研讨交流、考察等各种提高水平的条件,制订行之有效的业务考核和晋升办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二、建立合理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实践的`总结。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能使管理工作规范化,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我院音乐技能综合实训中心有钢琴实验室、电钢琴实验室、电脑音乐制作室、录音棚、舞台表演实验室。根据专业特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有序高效。以钢琴实验室为例,首先制定《钢琴琴房使用守则》。守则是对某个范围的人或工作活动作出的具体要求的规约性文件,一般在人们提高认识和自我约束力的基础上遵照执行。制定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时,应注意规范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例如:“按钢琴琴房开放时间开、关和管理琴房,在开放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

三、加大投资力度,资源优化重组

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实验室使用效率是实验教学改革、基础课程教学建设的根本保证。在技能、实验教学计划调整后,我们将根据新的实验项目要求,积极争取经费,增加实验室数量和面积,增加乐器、仪器设备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实验,丰富教学、实验内容。我院以培养宽口径人才为目标、对实验室基本设备、乐器、仪器按功能或专业分类,报废摒弃陈旧老化的乐器和设备,添置先进、实用的新设备和乐器,进一步对设备和乐器进行配套,提高设备和乐器的档次和完整性,达到资源优化重组的目的。我院实验室建筑面积1518平方米,拥有189间琴房,电钢琴实验室1间,舞台表演实验室6间,录音棚1间;立式钢琴170台,电钢琴21台,基本满足了音乐学专业不同层次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四、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质量上新台阶的关键。我们将逐步改变技能教学过程中单纯由老师示范,W生照做的传统模式,尽量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时间和创新机会。组织技能和实验教学公开课、竞赛课、技能比武等活动提供学生学习兴趣和艺术实践能力。加大学生评教力度,对有教学效果好的、学生满意的技能、实验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推广,对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不满意的教学方法坚决摒弃。在学生掌握一定实际技能、实验方法及基础理论后,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充分利用基础课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1、环境、配套设施。每间实验室安装隔音性良好的隔音板、风扇、单人课桌、椅、窗帘、杂物桶,声乐实验室安装半身高的宽为1米的镜子。

2、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各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会,及时了解学生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每月定期组织人员对实验室进行纪律、卫生和配套设施使用情况检查,及时对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每学期期末评选“优秀实验室”并联合学生工作办公室,进行表彰。

3、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作用,招聘实验室学生管理员,让学生参与管理琴房。艺术专业是一个学费昂贵的专业,许多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往往为学费和生活费所困扰。我校设有“勤工俭学”基金,学生勤工俭学让家庭贫困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事务中。安排实验室学生管理员参与管理,主要工作是轮守,打扫卫生等。作为学生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又能减轻生活负担;作为校方,既能减少开支和人力负担,又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艺术专业实验室管理只有规范化、专业化,以科学、高效的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结合,才能为教师、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打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蒲海.《浅谈高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绘画(实验艺术)专业介绍 篇6

培养方向:培养跨学科及多领域合作的综合型、创新型的艺术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传统与当下的对话,注重培养对新观念、新事物的判断和应对的能力;注重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培养学生的策略分析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推进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抽象分析和实操创造中得到平衡发展,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素质较为全面的创新力量。

学习内容:1.专业基础课:观察记录、图像语汇、思维表述、空间形态、创意表达、西方艺术史;2.专业课:材料与装置、信息与媒介、传播与策划、公共与个性、社会考察、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非学分课程:公共艺术专题、现当代设计专题、中国古代与民间艺术专题、实验电影专题。

艺术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7

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 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 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已成为种类繁多的文化产业教育, 与图书报刊、网络文化、平面广告和装潢设计等行业门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种背景下,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围绕装潢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来进行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那么, 工艺实训室和电脑设计实训室是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本建设条件, 主要供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进行实操、实训、实验的主要场所, 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以实现设计产品构思和表达为宗旨, 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因此,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提供强大的后盾。

从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是不太乐观的, 大学生就业率也不高, “就业难”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 但金融危机却着实提了个“醒”———高等职业教育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作为高等职业学校, 紧跟市场、保证就业是必须。”李训贵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如此表示。考虑到这样一个形势, 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 提高就业率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目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情况, 提出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些见解。

2. 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计算机实验室任务偏繁重, 承担实操、实练、实训等较多课程门数的实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技术人才的需求, 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人数遽增。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自2005年合并以来, 到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已达560余人, 往届毕业生已在社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实验室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设计等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广泛开设, 应用软件的种类越来越多, 计算机设计实验室承担了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需要安装的软件数量越来越庞大, 且软件更新升级越来越频繁。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机房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繁重, 导致计算机运行时间长, 软件不兼容, 携带病毒, 出现故障的现象较多, 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工作带来严重的压力和困难。

2.2 工艺设计实验室开放率低, 传统手绘功底受到影响。

一方面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的任务繁重, 另一方面传统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实操、实训等实验室开放的程度不足, 降低了实验室使用的效率, 如工艺设计实训室等。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一些计算机设计软件和运用现代计算机设计的技术, 如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Photolmpact AutoCAD, 立体设计软件3dmax, 渲染设计软件Lightscape、VRay等, 培养学生今后向高端应用领域发展的潜力———传统的艺术设计方法手绘功底、实际动手制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熟能生巧, 正是这样。

2.3 艺术类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学生管理缺位。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作业往往是难于在课堂内完成, 教师主要是在设计理念、设计思想、方法等方面进行引导, 由学生自己花费几天或几周的时间设计完成作品。因此, 学生要在计算机房课外开放的时间进入计算机房完成设计作业。这就给对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学生是在完成设计作业, 还是在计算机房上网做设计作业以外的事就难于监控。

3. 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3.1 实行实验室建设的项目化管理。

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理应与课程相结合、与学生实习相结合和与行业实践相结合, 成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平台, 成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实操实练的主阵地和与学生就业前得到训练的纽带。因此, 实验室的建设应与结合理论教学开展, 达到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融合;不仅应针对学生实操实训的特点, 适合学生个性发挥, 增强实操实训的效果, 而且应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项目化管理是实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举措, 是保证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和提高实验室效益的有效手段, 要在立项、审批、实施和验收等阶段严格把关, 促进实验室 (实训基地) 建设, 更好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就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而言, 当实验室达到一定的规模, 硬件建设达到一定的高度时, 就应该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需要, 开展专业性的创作项目, 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实践与创作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 实现实验资源的最大化效益。

3.2 加强考核,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对工艺设计实验室的开放。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加强传统工艺实操实训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规定学生在传统工艺实操实训要达到的目标, 加强考核, 教师应更加重视艺术类专业学生传统手绘的实操实训。如可以考虑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构建传统工艺的实操实训目标指标, 规定所有学生经过实操实训达到这一目标。在业余开放上, 实行班长负责制, 大一、大二学生每个班都保证有一间工艺设计实验室课余固定使用, 同时也制定了完善的卫生安全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承担传统工艺实操实训的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又可以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艺应用能力, 实现双赢的结果。工艺设计实训室则是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操练的场所, 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艺术设计类不同工科类实验室, 艺术设计类实验室也要管理, 但不能死管, 加强开放工艺设计实验室, 让学生参加实训制作的时间更加灵活, 使用各种设备更加方便, 更有利于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挖掘学生今后向高端应用领域发展的潜力。

3.3 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 加强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管理。

病毒的入侵给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 严重影响了实操实训教学工作。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下, 通过配备远志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还原精灵等, 可以使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能够自动还原, 减少计算机重新装机的工作量, 提高计算机维护的效率;通过制定验室管理规定, 教师上课采用多媒体视频监视学生机加强电脑设计实验室的管理, 避免学生在上机时自行上网、玩游戏等。另外, 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加强学生在上机时完成一定实训目标或设计作业, 而不是在上机时进行上网玩游戏等与课堂无关的活动, 充分发挥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效用, 提高计算机房的使用效率。

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不应单个实验室孤立地建设, 也不应所有的实验室统一规范性管理, 应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为核心,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要重视实验基础能力的培养, 又要加强学生对现代造型设计手段的学习, 使实验室成为校内承接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平台。我们将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 认真总结经验, 继续采取有力措施, 做好本学院实验室的开放工作, 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的作用, 促进我校艺术设计类各专业的发展, 为广州图书报刊、网络文化、平面广告及装潢设计等文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源.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利用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09, (4) .

艺术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现代美术;教育;创新;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48-01

从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建立具有全新的、有前瞻意义的实验室是今天培养人才的必然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技能的前提条件,因为实验室可以满足学生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专业学习内容。建立艺术专业实验室,则要处理好实验室、学生、教师三位一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建设思路必须有较宽的试验范围,具有既严格又宽松的教学思想,教师根据培养计划和学生基本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教学安排利用实验室条件,尽量学习更多的知识,那样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为了培养创新型社会建设合格人才,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建立立体的美术教学新框架,进行筹措扩充,更新完善多种实验室,组成多媒体实验室,构建满足教学需要的基础平台,组成现代教学的立体构架,达到满足艺术设计教学、影像与动画教学、美术基础与创作教学,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教学要求。通过该学科一系列的教学实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熟练的美术创作能力,较强的多媒体操作技能和艺术设计能力、美术普及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合格人才。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传媒与印刷艺术设计实验室也应运而生,它立足于现代传媒与版式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了推进人才战略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笔者认为,应适时建立现代传媒与版式艺术设计实验室,既可服务于教学和研究工作,还可为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普及实践平台,同时可面向社会进行勤工俭学,成为产与学的两用基地。

实验室是为学生创造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发挥探索和创新积极性。为了推进学校实践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还应以促进教学的发展,建立基础教学训练中心。我们的美术教育专业定位是培养优秀的美术教育师资,美术教育师资的首要要求就是要掌握扎实的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技法技能。而专业基础训练中心就是训练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美术基本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建立和完善基础教学训练中心,探索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是势在必行。

美术学科展览交流性教学实践是构建现代立体性的美术教学因素之一,是教学基础与科研创作实践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反映出教学基础与科研创作的实际水平,是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因为美术学科的美术作品展览不但能促进学术交流的开展,还可促进科研实验能力和创作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衡量专业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高低的标杆。教学与创作是真正的实验,展览交流是实验的总结。该实践活动实行开放式教学,以科研教学为核心,为立足本地区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服务,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学术交流与专家讲学是是促进科学普及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科技人员的交流和科学信息的提供、传递及获取的过程,是学者交流思想、观念和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启迪智慧,获得灵感的有效途径。交流手段包括座谈、讲座、培训、讨论等。作为培养和造就艺术教育人才的专门单位,本着提高师生的学术水平,必要有相当的学术氛围,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却离不开较多的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才能更好地传播知识、沟通信息、启迪灵感、开阔思路、促进了解协作、形成交叉融合,才能使培养的人才质量更高,获得的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更多。通过交流使师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艺术水平的高低通常是通过艺术社会实践活动来检验。所以作为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课是专业实验性教学第一课堂的延展和补充。深入开展艺术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艺术实践的平台,满足学生和教学实验性活动的需要,这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是艺术类专业课实验性教学必要的补充。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举,教学实验与实习相结合的育才理念,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有深刻意义,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此外,师生在课余时间可为社会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产学两用,可获得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

艺术教学实习是师范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验性教学实习课程是师范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学校应将该课程设立为实验性课程,每年带领学生带着课题到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对论題进行实验性探索、实证、总结。而学生通过教学实习,可增强实际教学能力,把所学知识实际应用到教学当中,为将来走上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作准备。校外实验性教学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主渠道。校外实验性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整体水平。

上一篇:《舞者》诗歌欣赏下一篇:演讲稿写作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