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dtnl教学设计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声母dtnl教学设计(通用8篇)

声母dtnl教学设计 篇1

用捏鼻子的方式读nl很容易区分鼻音和边音,学生很容易理解,效果很不错

根据小孩子易动的特点不断地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不仅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对提高上课效率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拼音的输出时采取“蹦蹦跳跳”的方式。

看似很平常的教学环节也可以在老师的设计下变得充满乐趣,比如点学生回答问题时采取“射击”方式,学生很喜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多多设计比较有意思的环节。

后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刚刚慢慢掌握了两拼,后面即将接触的三拼对于他们来说估计又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因此我也要及时采取多种应对方式。

声母dtnl教学设计 篇2

无论是进行普通话教学或是进行普通话考试, 鼻边音声母的发音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通过鼻边音声母的辨正可以纠正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发音, 积极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鼻边音声母辨正在教学过程中是一大难点问题, 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由于鼻边音声母与其他方言之间相互混淆, 这导致学生在进行发音过程中往往出现发音不准等问题;二是在进行普通话考试过程中, 这一方面的考试内容较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相关人员的测试成绩。凡鼻边音声母混淆的方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两个声母的发音困难, 或有n无l, 或有l无n, 或n、l混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这是影响其鼻边音声母发音不准的主要问题, 在此,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关策略的提出。

1.掌握两者之间的异同

声母在进行发音的过程中其区别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音部位;二是发音方法。无论是哪一个声母都是由这两个方面决定的。因此, 要掌握n与l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我们就要从这两方面下手:一是发音部位方面。在这一方面, 可以说, 这两个声母都是舌尖中音, 都是由舌尖与齿龈相互配合而进行的, 这就是这两个声母的共同之处。大部分人们认为这既然是两者的共同点, 那么就不需要从这一方面进行区分, 从理论上来说,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虽然这两者都是舌尖中音, 但是还是从这一方面进行区分。n在进行发音的时候, 舌头先向两边延伸, 然后再进行上举动作, 这一过程中除了舌尖要接触到齿龈之外, 舌头的边缘也要接触上腭。l在进行发音的过程中, 舌尖是横向收窄, 让后再进行上举动作, 在这一过程中, 并不能形成闭合。因此, 主要控制好这一区别, 才能更好的进行发音;二是在发音方法方面。n是鼻音, 在进行发音的时候, 舌头整个都应该与上腭进行紧密连接, 口腔气道被堵住, 接着, 软腭下垂, 气流从鼻孔出来。L是边音, 在发音过程中, 舌头轻轻接触上腭, 在口腔之间形成空隙, 气流从口腔两边出来。从上我们可以知道, 在发音方法上这两个声母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 只要控制好舌尖上抵的程度, 就会较为容易的进行区分。

2.训练方法分析

除了要对这两个声母的发音部位以及发音方法相区别之外, 还要对相关训练方法进行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 从而积极促进鼻边音声母的辨正以及发音。

2.1憋气验证法

憋气验证法就是指通过堵住这两个声母发音过程中的气流通道, 进而检测发音方法的正确与否。在进行n发音的时候, 我们可以将上齿龈的气流通道堵住, 同时, 将鼻腔打开, 若是在这个时候, 我们将鼻子捏住, 这样鼻子里的气流就无法出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音人员的憋气感觉, 这就说明, 发音人员的发音方法是正确的, 若是将鼻子捏住之后, 发音人员还是能够发出这个声母, 这就说明这个发音方式并不正确。在进行l发音的时候, 我们可以在发音过程中采用捂嘴的方法进行检查, 若是将嘴捂住之后,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音人员的憋气感觉, 这就说明, 发音人员的发音方法是正确的, 若是将嘴捂住之后, 发音人员还是能够发出这个声母, 这就说明这个发音方式并不正确。

2.2夸张对比方法

由于n与l发音的时候发音方法不同, 这导致舌尖在与上腭接触的力道不同, 为了更为明显的却分这两个声母, 我们就可以采用夸张发音的方法进行训练。主要的方法如下:在进行l发音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可以减少舌尖与上腭接触的力度, 在进行n发音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舌尖与上腭的接触力度, 如对比发l—n, n—l, la—na, ni—li等音。通过这样的方法, 练习人员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对比发音, 从而体会到这两个发音方法的不同之处。

3.进行综合演练

在进行鼻边音声母辨正发音的过程中, 相关教师还应该注重综合演练方法的采用, 通过典型语境练习之后, 相关人员才可以更好的应用这两种发音之间的不同, 在训练过程中, 我们可以采取朗读的方式进行训练, 相关教师可以采用切合题意的课文作为朗读教材, 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进而找到其中的差异。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普通话模拟等方式进行训练, 通过这样的方法, 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鼻边音声母的发音语境, 为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提供一定的保障。

总结

综上所述, 进行鼻边音声母辨正对于普通话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教师一定要重视相关策略的应用。在进行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首先明白n与l这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采取相应的针对性训练。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积极采用普通话模拟等方式进行训练, 通过这样的方法, 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鼻边音声母的发音语境, 为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 只有进行科学的训练方法, 才能进行鼻边音声母的辨正, 进而进行正确发音。

摘要:鼻边音声母是进行普通话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同时也是普通话测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通过鼻边音声母的辨正, 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声母辨正水平, 进而不断提高其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在进行鼻边音声母辨正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并运用相应的有效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除此之外, 还应该模拟普通话考试的情境进行训练, 不断促进学生鼻边音声母发音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鼻边音声母,发音教学,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1]兰霞, 唐韵, 康健, 朱成勇.纠正方音, 发好标准音——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情况谈普通话教学的对策 (一) [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06:36-45.

声母dtnl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绍兴普通话;声母;发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绍兴是浙江省地级市,位于浙江中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大量移民的涌入以及城际间交流的频繁,普通话成为绍兴地区除当地话以外的重要交际语,由于受到方言影响,绍兴人说的普通话往往带有明显的绍兴口音,被戏称为“绍普”。这使得来自其他方言区尤其是非吴语区的人在理解上产生了一定困难,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绍兴人与外来人员的交流。了解绍普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消除语言上的障碍,而且可以窥探普通话对绍兴话的演变发展的影响,是观察城市化进程中绍兴方言变异的一个窗口。

二、研究概况

我们以越城区绍兴人为主要调查对象,首先采用小样本抽样调查法,根据绍兴话与普通话的语音比照分析绍兴人学习普通话常见的语音偏误,提出一系列“绍普话”发音特点的合理猜想,确定调查项目,如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等,并据此拟定数篇与绍兴文化相关、为绍兴人所熟知的短文进行调查录音。录音时,要求对方用普通话朗读并复述短文。调查对象主要是以学生、教师、机关职员等各职业各年龄段的人。观察地点主要是绍兴市越城区各主要街道、百货公司和大型商场。调查对象共计59人,录音总时长680分钟。调查对象情况分布见下表:

年龄 人数

25及以下 21

25~40 18

40~60 19

60及以上 1

三、声母语音差异分析

根据后期录音分析,我们发现,因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绍普话的语音特点不尽相同。其中,年龄是影响绍普话语音的最大因素。“绍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绍兴口音最浓重的普通话,说这种绍普话的人群年龄基本在40岁到60岁之间(60岁以上的人群有相当数量的人只听得懂普通话但不会说,故不列入研究对象),为行文方便,我们称这一类人为中老派,他们的普通话保留很多绍兴方言的语音特点,非本地人理解起来很是费力;第二类是语音上带有部分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这一类以25到40岁的青壮年为主,我们称这一类人为壮年派;第三类是基本不带口音的标准普通话,这一类主要是25岁以下的人群构成,我们称这一类人为青年派。下面根据录音语料,分析三类绍兴普通话声母的特征及纠正方法。

(一)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互相混淆

表一的统计结果显示,绍兴人出现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混淆的情况十分普遍,其中以40-60岁的中老派最甚,全部混淆,壮年派则次之。

问题 41-60岁人群(共19人) 26-40岁人群

(共18人) 25岁以下人群

(共21人) 总计

(共58人)

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互相混淆 19人 15人 10人 44

% 100 83.3 47.6 75.8

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互相混淆现象在绍普中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用舌尖前音替代舌尖后音现象。如把“扇[ʂ]子”读成“散[s]子”,“周[tʂ]”读成“邹[ts]”,“迟[tʂʰ]”读成“瓷[tsʰ]”等。但在朗读等注意力相对集中在字音的情况下发音者会对舌尖后音的发音有所纠正,却往往不到位,听起来是一个处在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中间的音。

另一种是舌尖前音误发为舌尖后音。绍兴方言中没有舌尖后音,因此,绍兴人在说话的时候不易准确区分,无法分辨舌尖前音字和舌尖后音字,往往会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如把“资料”念成“知料”。

(二)浊声母基本保留

与吴语一样,绍兴方言中保留一套所谓的“浊”声母。 塞音声母、擦音声母和塞擦音声母呈现清不送气、清送气和浊三分,如:布≠铺≠步,而普通话的声母中塞音声母、擦音声母和塞擦音声母只有清送气和清不送气两分,因此:布=步≠铺。

41-60岁

(中老派) 26-40岁

(壮年派) 25岁以下

(青少派)

存在浊声母 15人 10人 1人

% 78.9 55.6 /

绍兴人尤其是中老派和部分壮年派常将普通话清音的声母发成同部位的浊声母。在调查中存在该现象的情况如下表:

41-60岁(中老派) 26-40岁(壮年派) 常见误读字

[p]、[pʰ]→[b] 11人 8人 培、部、朋

[t]、[tʰ]→[d] 8人 3人 同、谈、电

[ts]、[tsʰ]→[ʣ]或[z] 7人 2人 攒、造、惭

[tɕ]、[tɕʰ]→[ʥ]或[ʑ] 6人 4人 就、其、球

[s]→[z] 5人 2人 似、随、饲

[ɕ]→[ʑ] 3人 1人 习、谢、袖

[f]→[v] 3人 0人 房、肥、凡

壮年派的部分受访者(18位调查对象中7位),在朗读或者复述时注意到并试图避免,但他们读这些字时声调仍然偏低与清音有明显区别。青年派在21位调查对象中则只有一位有声调偏低的问题。

要纠正这个问题,就要根据“浊音低调,清音高调”的原则,发浊声母字时,提高声调,浊声也就跟着消失了。

浊辅音也影响部分调查者存在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不分的现象。浊声母在绍兴方言中没有送气不送气之分,但在在普通话中却分属不同的音位。这些送气音需要通过强记区分,容易混淆。如会将不送气音读成送气音,如将“以及”读成“以其”;将送气音读成不送气音,如将“婆婆”读成“伯伯”等。其中壮年派9人,青少派3人,老年派2人。

(三)舌根音发音部位靠后

普通话中如“好”“喝”等字,它们的声母为[x],发音部位在舌根与软腭。绍兴方言中,这些字的声母都是[h]或者[ɦ],发音部位在咽腔壁甚至会厌处,[h]、[ɦ]和[x]听感上极为相似,中老派、壮年派甚至少数青年派在读这类字的时候往往将[x]读成[h]、[ɦ],或者相互混淆。如下表:

41-60岁(中老派) 26-40岁(壮年派) 25岁以下(青少派)

[x]→[h] 13人 6人 1人

[x]→[ɦ] 8人 3人 1人

用[h]替代声母[x]现象尤其是在年龄偏大的人群中相当普遍,而且中老派中除了少数[x]声母字发[ɦ]外都用[h]取代[x],如“杭”“晦”“好”“荷”。误发成[ɦ]的字不多,调查者中存在该错误的也相对较少,但绍兴方言中声母为[ɦ]的“喝”“后”“和”“回”等常用字发成[ɦ]的概率很高。

因此,无论是中老派、壮年派还是青少派,在发舌根音声母时发音部位靠后。参见下表:

41-60岁(中老派) 26-40岁(壮年派) 25岁以下(青少派)

舌根音发音部位靠后 17人 7人 4人

% 89.5 38.9 19.0

要改正舌根音的发音问题,可以从日常简单的语音训练入手。舌根音“哈哈”作为日常语气词,发音简便且有利于心情愉悦,绍兴人最常用且发音正确,可以此为代表练习[x]的发音,举一反三运用到舌根音的读音中。

(四)鼻音声母[n]腭化

绍兴方言中,有鼻音声母[ȵ],只与[i]、[y]拼合,发音时舌面中部与硬腭靠近,听感上与鼻音[n]有区别,中老派、壮年派和青年派在说普通话时,当鼻音[n]和[i]、[y]也即与齐齿呼、撮口呼相拼时,如“女”“念”“娘”“宁”“鸟”,往往会念成腭化音[ȵ]。

鼻音声母[n]腭化的原因并非表现在鼻音本身,而是受其后接元音起始阶段的发生部位影响。面对这样由于声韵拼合造成的发音问题,只要注意在发鼻音[n]尤其是鼻音声母与齐齿呼、撮口呼相拼时,“将舌尖抵住上齿龈,要顶满,挡住气流,并使软腭下垂,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做到正确发音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腭化现象。

(五)用[z]、[l]、[ʑ]替代普通话中的通音r[ɻ]

普通话中有一个通音声母r,国际音标为[ɻ],如“热”“肉”“人”等,发这个声母时,舌体中部下拉,两边翘起靠近硬腭,气流从舌体的中间穿过,几乎不产生摩擦,这个声母比较难,在习得过程中,人们会用其他声母替代。

41-60岁(中老派) 26-40岁(壮年派) 25岁以下

通音r[ɻ]存在问题 12人 4人 1人

% 63.1 22.3 4.7

绍兴方言中没有r声母,往往会用方言中与之对应的声母替代,中老派尤其明显,他们或者用[l]替代,如“热”“扰”“肉”,或者用[ʑ]替代,如“如”“茹”,或者用[z]替代,如“然”“让”,因人而异,壮年派和青年派往往倾向于用[l]替代。

纠正r[ɻ]的读法首先要让绍兴人学会正确发出r声母,初学时,将sh延长,声带震动起来便是r。普通话3500个常用字中读舌尖后音声母r的字并不多,因此可以通过反复朗读练习r声母。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比朗读方法来将其与[z]、[l]、[ʑ]进行区分。比如区分r[ɻ]与[l]:如(rú)—卢(lú),乳(rǔ)—鲁(lǔ),绕(rào)—烙(lào)。

(六)零声母

普通话中的音节结构,绝大多数是声母加韵母,但也有一部分音节是只有韵母而没有声母的,在语音学上后者称为“零声母”音节,如“衣”“汪”“鱼”等。零声母其实就是一个不带辅音的音节,其开头部分的音色或者是半元音,或者是紧喉音[ʔ],因人而异。绍兴话中所谓的零声母其实是有声母的,声母是紧喉音[ʔ],来自中古影母的字在现代绍兴方言中声母都读[ʔ],而普通话中零声母的字来自中古疑母、晓匣母和影组,并不完全重合。所以,中老派和壮年派在说普通话中的零声母字时,会用其他声母替代,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韵头为[i]或者[y]的零声母字加声母,绍普中会加[ɦ]的声母,如“游”“也”“与”“要”“鱼”“月”“用”等字;第二种情况,加声母[ȵ],如“严”“年”等字;第三种情况,加声母[v],韵头为[u]的零声母字,绍普话中会加声母[v],如“文”、“往”“玩”“为”等字。

问题 41-60岁 26-40岁 25岁以下

普通话零声母字用其他声母替代 11 5 2

普通话非零声母误发成零声母 8 2 0

发音者在发韵头为[i]的零声母字时,牙齿对齐,口形扁平,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稍微隆起。在发韵头为[y]的零声母字时,发音基本与[i]相同,只是嘴唇要撮成圆形。在发韵头为[u]的零声母字时,要注意把双唇拢圆,不要让下唇和上齿接触。

四、结语

本文分析的是绍兴普通话声母的发音差异,总结如下:

(1)中老派由于一直生活在绍兴,前期一直用绍兴方言进行交流,形成口音的定式,从而影响其声母的准确发音。主要表现在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互相混淆、浊声母基本保留、根音发音部位靠后、鼻音声母[n]腭化、用[z]、[l]、[ʑ]替代普通话中的通音r[ɻ]等,这些问题根深蒂固,即使中老派在说话时有意识地控制,也很难做到完全正确地发音。

(2)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的差异导致壮年派的普通话标准程度各不相同。经常从事需要用普通话交流的职业人群,普通话相对标准,因为他们会在对话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和改进。而在日常普通话使用率低的人群所说的普通话就明显带有绍兴方言的特点。比如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混淆、浊声母基本保留等在壮年派中就占有相当比例。

(3)青少年派自小生活的便是普通话交流普遍的环境,所以他们的普通话相对中老派、壮年派最为标准。但他们也具有绍兴各年龄段人群普通话的通病: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互相混淆。

绍兴人说普通话虽存在一定问题,但只要有意识地加以改正练习,发出准确无误的普通话并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秋.浙江人学普通话测试训练手册[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姚佑椿.上海口音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4).

[2]吴子慧.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J].绍兴文理学院报(社科版),1985(1).

[3]劲松,牛芳.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0(4).

[4]王福堂.绍兴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2008(1).

[5]马春燕.浙江人如何说好普通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附注: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2011R426001《绍兴普通话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dtnl教学设计 篇4

1、学会 d t n l 四个声母,能读准音、认清字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 d同单韵母u,t、n同单韵母a,l同单韵母i,l同复韵母iu拼音,掌握拼音方法。

重难点:

1、n l的发音。

2、d t n l与韵母的拼读。教学准备:

自制苹果树、苹果;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复习导入新课:

摘苹果:教师把声母b、p、m、f和音节ba、fo、ma、po制成苹果,请学生自己先自由拼读、或请教别人,然后选择自己最拿手的苹果摘下来,读给大家听。读正确,再领读。

教师引导学生从举手积极、发言洪亮、拼读正确等方面评价摘苹果的小伙伴。

二、声母音的教学:

1、听故事,进入新课:

引导学生看情境图:引出要学习的声母d t n l,领着学生说语境歌:“悟空本领特别

我们今天要学的几个拼音娃娃就藏在这首儿歌里面。看看谁找得快。(学生纷纷找出情境图中隐藏的dtnl几个声母。)

教师相机结合情境图出示四个声母:d t n l

2、教学声母d、t、n、l的读法:

(1)、指着d,问:小朋友,你认识它吗? d的读法,学生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纠正发音。(2)、按以上方法教学声母t、n、l,重在示范、体会、模仿。

三、声母形的教学:

1、挂图能够帮助你们记住d、t、n、l的样子,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一想有什么新的发现,同座交流交流。(学生用以前的方法编顺口溜:蜗牛爬墙ddd;小伞撑开ttt;一个门洞nnn;一根木棍lll。)

2、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畅所欲言。(马蹄印ddd、用手指摆d的形状;小伞把ttt、倒拄拐棍ttt、t和“七”像;独木桥nnn;l的形状像数字

1、筷子、教鞭、指挥棒、旗杆、铅笔、灯管)

3、他们还和我们以前认识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引导学生将d人n与学过的有关字母进行区别,如d—b,d—p,t--f,n—m、u。)

四、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教学

1、小黑板出示音节:这些音节你们会读吗?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示范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自由选择读、齐读等。教师重点纠正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2、da、di、tu、nu、li、lu、ni、na。让学生用这些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看谁用上的音节多。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这四位拼音娃娃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除了讲清d、t、n、l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所占的位置外,还要认识新笔画名称:“c”叫左半圆。)

2、教师重点指导声母“t”的写法。其余三个声母学生根据观察试着写一写。想写几个

就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教师巡视纠正指导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

六、扩展活动

1、小黑板出示音节和图片,让学生拼一拼,说一说图片上的内容。

2、你能将这些字母读正确吗:b—p b—d m—n p—d

3、“摘苹果”游戏。拼音娃娃来到果园里,哇!树上结满了红遁通的大苹果,多诱人啊!你们想吃吗?学生认读苹果上的字母、音节,读对了就奖励一个大苹果。板书设计: b—p b—d m—n p—d

dtnl教学反思 篇5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说普通话相结合,为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让学生学会dtnl四个声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学习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我还加了一条,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年龄特点,重点抓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dtnl时,我努力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在语言方面采用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并结合图片的形式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

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本课的设计由开火车游戏开始,然后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进行本课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虽然在课堂中,有的学生有时的表现不尽人意,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第一、纪律性较差,上课随便说话,在比较d与t的时候采用用手感受气流的方法,出现了课堂纪律较差的问题,大家都对气流很好奇,忘记了课堂纪律。当然,这与方式方法关系甚大,怎样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是我这一阶段习惯培养的重点,因为我认为拼音学习就是一个从模仿到掌握方法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乐中求知,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在练习书写的时候,发现还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有错误的,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第三,是出现在自身上的问题,由于个人过分紧张,导致了课堂中出现了错误,这是我备课不充分的表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错误将会伴着我以后的额生活,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混乱。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之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深挖教材,做好课教学的基本功并逐渐扎实,同时也要不断充实自己。设计好每一堂课,更要上好每一堂课。

dtnl拼音教学反思 篇6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d、t、n、l的发音教学。

第二部分是d、t、n、l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d、t、n、l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第四部分是带调拼读音节,认识五个生字。

第五部分是教学一首儿歌。

声母d、t、n、l与韵母拼读的音节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区别n、l的发音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中体现的优点

1.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听课后,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尝试,比如在感受d、t发音时气流冲出的强度不同,让学生把一张彩色的腊光纸片放在嘴前,通过观察纸片的颤动来感受d、t发音的不同;n是鼻音,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里出来,为突破声母n和l的发音难点,教师让学生采用捏鼻子的方法试读n,加强感官刺激,帮助学生记忆鼻音的发音特点。

2.教师关注全体学生,指导具体详尽。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显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机智。曾老师在教学中就很关注全班学生学习的状况,使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帮助每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点有:

(1)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如,教师抓住一年级学生易开小差的特点,设计了教师读错音节,学生纠错的游戏,学生“帮助”老师发现问题,兴致勃勃。

(2)指导学生书写字母时认真仔细。如,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d、t、n、l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再示范写每个字母,认识一个笔画名称“C”叫左半圆,学生再练习抄写。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师生配合读字母音和识记字母的口诀,师生配合读n、l的字母卡片,教师读音学生出示相应卡片,学生间的合作活动也安排得丰富多样,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学得认真、学得畅快。

3.教学设计首尾照应,加深学习印象。

教师开课由读儿歌导入新课,音节词中“跳出”声母“d、t、n、l”,学习到本课最后,教师以儿歌故事的学习结束。在该环节中,学生认识了五个生字,以拍手读的形式读儿歌,和开课相呼应,趣味开始,趣味结束。d、t、n、l相继从屏幕上消失时,相信这几个字母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印象。

三、存在的不足

绥中方言声母的文白异读 篇7

关键词:绥中方言 文白异读 声母

一、引言

1.绥中概况

根据《绥中县志》(1988)载:“绥中县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南部,地处辽西走廊西端,东经119°31′至120°31′,北纬37°59′至40°37′。”以山海关为界,向东接兴城市,深入东北平原腹地,南部隔海与山东半岛相望,西与河北秦皇岛毗邻,北部山区与朝阳市建昌县、喀左县相连。绥中县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存和繁衍,北龙王山和破台子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出土大量文物。这些文物与赤峰、建平、喀左、阜新等地出土的彩陶残片都同属于红山文化,与黄河流域古文化有着相同的渊源。明代长城在绥中县内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起于河北省山海关沿燕山山脉西行的刘镇长城,二是西起李家堡贯穿绥中县内的辽东长城。同时,秦汉建筑遗址在绥中地区也有所发现,坐落在绥中县万家镇。其中石碑地遗址规模最为巨大,是汉武帝东巡碣石的“望海台”。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也就在此地。境内的前所古城是全国126座明代古城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于此同时位于高台宝乡的古城寨古城遗址和位于高甸子乡古城子古城遗址分别是汉代和辽金时期的古城遗址,这无疑增加了绥中县的历史厚重感。

2.研究对象、范围与研究方法

根据绥中县地形、历史、人文特点,我们对其境内的方言田野调查主要选取了前卫镇、葛家乡小盘岭、加碑岩镇王家店、万家镇及绥中县县内五个方言调查点。本稿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为基准,选取二十位方言调查合作人进行方言调查,联系词汇、语法、单字以及段落的语音资料,分析绥中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并揭示其内在规律。根据调查和现场录音,采用国际音标比较客观地区别并描写了绥中方言声母的文白异读现象,并尝试加以分析和阐释。

二、声母文白异读的类型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文白异读在绥中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因当地方言调查合作人的学历以及年龄的差异略显不同。

1.日母字的文白异读

日母字在绥中地区发生了普遍现象的文白异读。通过调查发现,久居于绥中地区并长期在家务农的方言调查合作人,日母字都发生了文白异读现象,特别是女性发音人,日母字的文白异读现象比男性发音人更加明显。

针对中古日母字,李荣《切韵音系》(1952)中推定日母字为舌面齿龈或舌面齿龈前硬腭塞音[?],而绍荣芬《切韵研究》(2008)、佐藤昭《中国语语音史》(2002)和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2007)中均推定为舌面鼻音与有声舌面摩擦音的混合音[??]。晚唐时期鼻音成分脱落而变化成单纯的舌面摩擦音[?],与禅母字也发生了混同的现象。《中原音韵》细音前面均为[?],洪音前面均为[?]。绥中方言中,日母字的读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保持[?]的发音不变;第二种是变为零声母;第三种读为[l]声母。

因此,日母字文白异读类型主要有两种,即:日母字与零声母构成的文白异读;日母字与来母字构成的文白异读。

表1:日母字与零声母构成的文白异读

例字 中古

声母 近代

声母 白读 文读

惹 ?? ? i?24 ??24

扰 ?? ? iao213 ?au213

揉、柔 ?? ? iou24 ?ou24

染、冉 ?? ? ian24 ?an24

任、纫 ?? ? i?n52 ??n52

人、仁、

刃、认 ?? ? in24

in52 ??n24

??n52

让 ?? ? ia?52 ?a?52

日 ?? ? i52 ?i52

绥中方言日母字与零声母构成文白异读,即[?]/[i],演变类型为:[?] >[?]>。

表2:日母字与来母字构成的文白异读

例字 中古声母 近代声母 白读 文读

乳 ? ? lu213 ?u213

扔 ?? ? l??44 ???24

褥、辱 ?? ? lu52 ?u52

冗 ?? ? lo?213 ?o?213

日母字与来母字构成文白异读,即[?]/[l]。演变类型为:[?]>[l]。

2.疑母字的文白异读

绥中方言中疑母字的文白异读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古音的影响,很有可能说明其白读音是较早出现的语音层次。

表3:疑母字与泥母字构成的文白异读

例字 中古

声母 近代

声母 白读 文读

鹅、蛾、饿 ? o n?24 n?52 ?24 ?52

我 ? o n?24 uo213

讹 ? ? n?24 ?24

熬 ? au nau24 au24

对于中古[?]声母而言,《中原音韵》中已经呈现消失的趋势。但有少数字的古疑母[?]在部分方言中残存。佐藤昭《中国语语音史》(2002)中推定其在细音音节中疑母字有变成[?]声母,同时在《西儒耳目资》中有同一个字[n]或[?]的两种现象,《合併集韵》也有这种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中古[?]声母的发展规律为:[?]> [?]>[n]/[?]。我们不难看出中古[?]声母发音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舌跟转移到舌面前再到舌尖,辽西及绥中方言恰好反映了这一变化过程。

3.影母字文白异读

绥中方言中,影母字的文白异读主要表现为与泥母字的混读,主要类型为 [?]>[n],具体见下表:

表4:影母字与泥母字构成的文白异读

例字 中古声母 近代声母 白读 文读

挨、爱、哀 ? ? n?i44 ai44

矮、蔼 ? ? n?i213 ai213

按、案、岸 ? ? nan52 an52

高本汉在《中国音韵学研究》(2007)中讲到[?]为喉塞音,指出其一般出现在韵母前不另有口部的那些字里。这个音现在在绥中方言之中很少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近代北京话中演化为零声母,而在绥中地区则异读为塞音齿[n]。这种现象在绥中加碑岩、葛家、秋子沟、明水一代体现非常明显并出现大面积异读,其白读声母均为塞音齿[n],但是境内京哈高速以南或沿海地带体现的则不是很明显。主要规律为在绥中地区零声母字读[ai]或[an],都会在前面加声母[n],声调不变。在此后的调查中发现,这种异读在建昌县更具有代表性。

4.云母字、以母字的文白异读

绥中方言之中云母字的文白异读类型主要是[?]>[?],具体如下表:

表5:云母、以母与日母字的混读构成的文白异读

例字 中古

声母 近代

声母 白读 文读

永 ? ? ?o?24 iu?24

荣 ? ? ?o?24 io?24

云、韵 ? ? ?un24—52 iun24—52

允、匀 i ? ?uen24—52 iun24—52

中古云母字和以母子的发音在辽西地区已经毫无差别,趋近于一直。李荣(1981)对影组云、以二母的拟音指出其都有读日母字的现象发生,即读[?]。该组文白异读类型在绥中县内比较普遍,五个调查点都出现了这样的异读现象即——[?]>[?]的异读类型。其规律也相对突出,主要表现为文读主要韵母为[un]的一般都会去掉介音或直接加[?]声母。

5.精见组与知庄章组合流所构成的文白异读

我们调查发现,绥中方言中的山摄合口三等从母、群母及溪母存在文白异读,并且变化均趋同。这三母的文白异读类型为:[??]>[t??],因而在这里一并分析。从绥中方言来看,其白读类型演变属于较为普遍的类型。

表6:精见组与知庄章组合流所构成的文白异读

例字 中古

声母 近代

声母 白读 文读

全、泉、裙 ts? k? t??uan24 ??uan24

权、拳、颧、蜷

菌 g? k? t??uan24

?un33 ??uan24

?un33

劝、卷 k? ?? t??uan52 ??uan52

军、均、君 k ts ?un33 ?un33

俊 ts k ?un52 ?un52

该组文白异读类型主要分两种,今精见组文读送气的为一类,这类文白异读类型在绥中县内、万家镇、前卫镇、沿海一代比较明显,且异读拥有比较广泛的年龄层,12位发音人几乎都在录音采集或是日常聊天之中都显露出这一特点,异读类型为:[??]/[??]。文读不送气的为一类,这类在县内、葛家乡、加碑岩都非常明显,在之前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绥中县内和兴城地区发音极其相似,可是兴城在调查中却没有这一类异读发生,这种异读只有黑水河沿岸至汇入六股河这个区间段的居民有,且越靠近五指山越明显,于此同时其他两个调查点却几乎没有这类异读现象,不过过五指山进入建昌境内也有这类异读产生,其异读类型为:[?]/[?]。

6.腭化导致的文白异读

绥中方言之中由于腭化导致的文白异读现象主要见下表:

表7:腭化导致的文白异读

例字 中古声母 近代声母 白读 文读

街、解 k k kai 44——213 ?i? 44——213

客 k? k? ??i?213 k??24

通过调查发现绥中方言之中由于尖团音腭化所导致的文白异读现象只有这个三个字,并且这五个调查点均有以上所指出的异读现象发生。同时,这类由于尖团音腭化导致的文白异读,主要是声母由于介音的影响发生了腭化。然而,白读音并不能在任何场合都能和文读音发生替换,他们有自己所处的语言环境。比如:“街”在绥中方言中白读[kai44——213],一般表示“上街”“街里”“扫大街”;而文读[?i?44——213],一般表示“街道”“游街”等;“解”也仅仅在表示把混乱的绳状物解除混乱这一动作时才读[kai44——213];“客”也是在单独念是读[??i?213],表示“客人”时读[??i?213]。

7.送气与不送气所构成的文白异读

表8:送气与不送气所构成的文白异读

例字 中古声母 近代声母 白读 文读

撞 ?>?? t?? t??ua?52 t?ua?52

座 ts? k? t??uo33 ?uo52

在绥中地区乃至建昌地区在调查中均发现这一问题,即“撞”和“座”是文读送气、白读不送气的类型。同时,根据中古拟音,发现其白读读法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中古发音而来,体现了较早的语音层次。

三、结论

本稿主要是根据田野调查所采集的方言调查人的录音撰写而成,大体上描绘了绥中地区的声母的异读情况。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绥中方言文白异读体系同样较为复杂。一般说来,白读层次大多是沿袭中古发音体系而来,要早于文读层。具体概括其声母的文白异读特征如下:(1)在绥中方言之中,日母字发生了广泛的文白异读,异读读法大致分两种即:日母字读成零声母或读成来母字。这种现状广泛存在于绥中当地语音系统之中,调查中发现久居于当地的女性受调查者这种现象愈发明显,极具代表性;(2)受到中古音的影响疑母字与来母字发生了混读现象,对比中古音发现,其白读层是早于文读层的语音层次;(3)影母字蟹摄、山摄均发生了异读,其类型均为将影母字读成泥母字,同时这类异读也反映了绥中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因为这种异读在葛家乡和加碑岩王家店乡十分明显,在前卫镇和万家镇却很少有这样的异读,而葛家乡过黑水河到五指山下的建昌县这类异读也相对明显;(4)以母字、云母字在绥中地区一定程度上与日母发现了混读,在当地云母字的发音与日母字的发音辨识度很低,在语流之中读日母字较多,读云母的较少,这些应该是受到当地发音习惯的影响;(5)精见组与知庄章组合流导致了绥中地区声母不分尖团的现象十分明显;(6)绥中尖团音腭化现象在当地也有存在,主要是由于介音导致;(7)最后,绥中地区也存在着送气、不送气的异读形式,这些白读音都是古音在当地的沿袭,体现了白读音是更为早的语音层次。

以上特点,结合绥中地理、历史、人文的要素来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绥中方言作为东北官话辽西片的前沿,典型地反映了大河北、东北官话方言的关系,因为历史的原因,绥中方言可能存古较多,反映出较为丰富的文白异读层次。这对我们研究东北官话史乃至北方官话的总体特征,都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参考文献:

[1]佐藤昭.中国语语音史[M].日本东京白帝社,2002.

[2]王力.汉语语音史[M].商务印书馆,2010.

[3]杨春宇.辽宁方言语音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5).

[4]绥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绥中县志[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丁声树.汉语音韵讲义[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6]李荣.音韵存稿[M].商务印书馆,1982.

[7]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2009.

[8]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语言学论丛27辑[M].商务印书馆,2003.

汉语拼音dtnl教学反思 篇8

今天上午我上课的内容是汉语拼音第四课声母d、t、n、l的教学。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说普通话相结合,为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让学生学会d、t、n、l四个声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学习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我还加了一条,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年龄特点,重点抓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d、t、n、l时,我努力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

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本课的设计由接龙游戏开始,摘苹果游戏结束,从中穿插了开火车、跟我学等游戏,在这样的课堂中,在我们老师眼里,我们的学生有时的表现不尽人意,我觉得学生可以有更出色的表现,但目前的课堂在我看来只能尽力而为,从实际看,在学生眼里,没有纪律概念,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可以至我走到他面前他都不知道,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未见效。当然,这与方式方法关系甚大,怎样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是我这一阶段习惯培养的重点,因为我认为拼音学习就是一个从模仿到掌握方法的过程。

汉语拼音zh、ch、sh、r教学反思

进行拼音教学已有一段时间了,我逐渐感受到了拼音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因为拼音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以往学习的枯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以后的学习。为此,我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拼音教学课堂上,我尽量合理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拼音王国里快乐地遨游,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授本课时我充分利用音节和语境图进行说话训练。如教“rì chū”这个音节时,教材中配有插图,图上画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于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话断断续续描述出这幅图后,我指着图说出了两个句子:“一轮红日慢慢地爬上了东边的山头。”“红红的太阳悄悄地探出头来。”这两个句了看似难,但配上图和教师的手势和表情,它便变得可爱生动,容易掌握。再如教“rè chá”这个音节时,我问:“小朋友,你想给谁送上一杯热茶?”学生纷纷回答,接着再让学生端着一杯热茶进行简单的表演,并对他想送的人说一句话:“×××,请喝一杯热茶。”学生轻松而又准确地掌握了“rè chá”的读音,并学会了一句初步的交际语言。

汉语拼音ao、ou、iu教学反思 七、八岁的孩子一上一年级,就要学习抽象的汉语拼音,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倾心教学情境的设计。如:“变魔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习“ao、ou、iu”的读音时,充分利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图猜读音,听录音读,尝试读(亲自体验),并以学生当“小老师”为主线,让学生读好3个新的复韵母。在教学复韵母的四声时,我大胆地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在带着学生学完ao的标调后,让学生尝试ou和iu的标调,让学生当“小老师”检查其余学生对韵母的四声的掌握情况。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既体现了老师导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互学互评的生生交往。在三拼音教学中,标调后选音节扩词语进行说话训练,体现了拼音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一特点,也积累了学生的语言。我结合了iu的四声,把教材有机整合到课间操中,这种有计划的行动,在增强趣味时的同时,调节了学生学习的情绪,也巩固了iu的四声。

为了进一步巩固“ao、ou、iu”与声母相拼的音节认读,我设计了给韵母找声母朋友的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情绪很高涨,思维很开放,这一开放性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凸现了学生主体性,张显了他们的个性,解放了他们的创造性,把课堂的教学气氛推向高潮。而动手让学生“做音节”卡片,这一环节学生同样表现出一种饱满的激情,在展示作品时,学生异常兴奋,因为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汉语拼音ang、eng、ing、ong、ing教学反思

今天,我给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节拼音教学课ang、eng、ing、ong、ying。自从学习复韵母以后发现孩子们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我努力地寻找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在这节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以下方法:

1、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g的时候我把它的四个声调放在一个故事中进行教学:一只老鹰自以为自己非常厉害,总想和小鸡比比谁的本领大,可是最后赢的却是小鸡,知道是为什么吗?原来在比赛的时候老鹰把小鸡的影子当成了小鸡,所以扑了个空,看来做事情只有硬功夫是不行的,还要有智慧。这样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ying的四声。

2、本课的韵母全是后鼻韵母,关键在于“ng”的发音,我在教学中对本课难点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出示“ng”,教师说清楚发音的方法,然后通过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ang、eng、ing、ong、ying”的发音,以点带面,面向全体。这种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中,教师逐个指导后鼻韵母的发音相比,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学习目的在于运用。我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结束时,我通过摘桃子游戏引导学生说说在书本中、在生活中寻找后鼻音的音节,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电器、同学的姓名、动植物名称等都藏有后鼻音,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到目前为止已经学完了所有的拼音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和我还是相对比较享受我们的课堂的,最后祝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学的开心,玩的舒心。孩子们加油!

《在家里》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十四个生字,识字量太大,因此我在教学中将生字分散在两节课进行,把短文中的六个生字放到第二课时里去学习,这样做到分解难点,突出重点。

《在家里》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并伴有几句话:“大家好,我叫小红,是锦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欢迎你们到我家做客”为导入。当学生看到一个活蹦乱跳的同龄人邀请自己到她家“做客”后,高兴地合不拢嘴。随后我出示了一个有着美丽陈设、生活用品的家庭画面,创设了情境,贴近了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然后我把配有彩色图形的词语卡片出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初步地使学生认识了生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借助实物认识生字,学生感兴趣,也容易记住,学得自然轻松。

所有字词都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字词。识字必须多读,也必须多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高频率接触生字,既巩固了生字词,又很好地进行口语训练,对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大有裨益。我让学生选一个经常见的物品说一句完整的话,既尊重了学生,又体现了在生活中学生字,在生活中用生字的思想。为了训练学生口头给生字组词的能力,我选了几个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生字:“电、上、灯„„”让学生自由组词,学生给“电”组的词最多,趁此机会,我引导学生给带有电的词语归类,学生乐此不疲。

在巩固生字,训练说话的过程中,通过观看画面,学生认识了“送水果”并明白了这里的“送”其实就是把水果递给爸爸妈妈。通过观察爸爸妈妈的表情,记住了“笑”。我因势利导紧接着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来,让我顿时觉得自己的努力小有成就。

“学以致用”是一切学科的最终目的,认识了生字就要会用,因此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运用生字进行说话,正好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同时,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载体,适时地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分析家人的表情说话,通过交流对小红的评价,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劳动,尊敬长辈的思想,注重了对小学生从小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不足之处是:

1、虽然我重视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读,而且也多方式读了,可惜在巩固生字的练习上没有做到真正的多形式,多方法读,显得有些单调,如果用一用“游戏识字”,“摘苹果识字”等一些更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识字形式是不是会更好呢?

2、在知道学生看图、练习说话还未完全到位,如果在指导学生看图,说图上有什么的时候,训练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对学生连贯性地说一段话会有强化作用。

《四季》教学反思

本课的亮点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课伊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引出四季,然后让学生欣赏四季的风景图,从直观上感知四季的美,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因此我采用三步读书法来引导他们:一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生字词语,放慢速度读;二是识字后再来整体感知读,要求读通顺;三是把课文流利,读出美的感觉。

三、朗读指导、体味文本

通过前面的练读,学生对课文已较熟悉了,但他们没有深入地了解文本,读起来没感情,又是第一次接触阅读课,也不知道什么叫感情朗读。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走:一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来读,说说它写了这个季节的谁,是什么样子的来具体感悟,并通过做动作来体会“圆圆 弯弯 鞠躬 一挺”等词语的意思来初步感知该怎样读。通过老师的示范读、重音提示读、学生个人练读、展示读让他们有感情朗读的初步意识;二是让学生自己配动作朗读、请同学上台带头饰表演读来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这里也是预设中课堂的一个高潮。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较好。

课后进行反思,预设中有一个环节没来得及进行,即预设中课的第二个高潮:以说促读,说中激情。《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认知,因此我在预设中是让学生带头饰表演读之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四季中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特征以外还有哪些景物特征,也来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例如:“桔子红红,它对人们说我是秋天;红叶飘飘,它对大树说我是秋天„„”在课堂上让他们那颗聪慧灵动的心得以放飞。由于学生对带头饰表演特感兴趣,让他们多表演了几遍耽误了时间,其实后面的几次表演效果也不太好,真是“戏演多遍无人看”,以至于预设的第二个高潮没有到来,不禁有点惋惜。这节课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课堂秩序,课堂语言精炼生动,不足之处是没有能够合理地调控课堂节奏与内容走向。

《比尾巴》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问句和答句的读上,我读,让学生发现问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着通过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问句和答句读法的不同。接下来,又进行了男女比赛读、个别读,谁读的好,就请他来给大家示范某一句,让大家跟学。最后,请个别同学采用问答形式来读,并请个别学生来表演着读。大家的兴趣很高,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可是,大家还是意犹未尽地在那学着小动物的动作来表演课文。

我认为在低年级,只要老师紧紧地抓住一个“趣”字,无论什么课,在指导孩子朗读上,只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他们,朗读的效果就会更好。

一、以生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站在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如:以“趣味对读”中,教师以商讨的语气提出“你想怎样对读呢”,在听到学生独特的想法,教师马上予以支持,并提出“你们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在这里,教师亦师亦友,只在课堂中引路,把“怎样走路”的权利还给学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续编课文”中,教师融入学生中,“别忘了,有问题找老师,老师也是你们的小组成员哦”,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学们共同思考、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师生的和谐互动,充分体现了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这正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的人文基础。

二、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个性心理的需求,构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满足了儿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让儿童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在本课中,我在课伊时,便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动学生当评委,面对栩栩如生的图片,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而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对读”,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一对一地朗读。“读我所爱读,快乐无比”;最后我进一步激发学生情趣,“咱们也来当一回作家,续写课文,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写儿歌”,学生兴致盎然,并迅速在小组内讨论起来。在宽松的气氛中,学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体验着读的愉悦、交往的愉悦、探索的愉悦、成功的愉悦,语文,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学生丰富的个性在课堂上展现无遗。

三、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颗童心,让所有的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程改革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我们的课堂应该像春天一样,让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在本课中,我所引领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基于全体学生,教师不是导演,胜似导演,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着童趣,充满着人文关怀;学生不是演员,胜似演员,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了每一个教学环节。

如果每个教师都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颗童心,唤起儿童个性心理的需求,我相信,那一定能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语文的大课堂里幸福成长。《自选商场》的教学反思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让智力开足马力,让才能闪出光辉,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教材的巨大变化。我们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突出表现在教学中提倡多认少写的识字方法,要求会写的字很少,也很简单,但是识字任务却很重,主要是识字量大。

上《自选商场》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各种各样的商品包装盒、包装纸。这在课堂中的便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课堂上不断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机会,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也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课桌、椅子、讲台、黑板、录音机,学生说,我相机出示相应的词语卡片,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

小学生识字的主渠道是“基于教材识字”,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切实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学生能够认识所有教材中的认读字,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新课程在识字教学方面所设定的战略性目标——大量识字。但往往学生忘得也很快,这就有必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巩固”字,在大量阅读中去“熟悉”字。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养成到生活中、在大量课外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我们老师要充分发掘语文学习的资源。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我深知自己在识字教学这一块上较为薄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来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我鼓励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他们似乎有了兴致。当一生说他记住了“呢”字,“口、尼 →呢”时,大家都想起了《日月明》中会意字的表述方法,很自然的,其他同学也快速采用了拆分的方法识字“门、日→ 间”;“此、二 →些”;“人、主 →住”。我不能和孩子们说这种方法没有和字本身的意思结合起来,和《日月明》中会意字的识记方法不同。大家能这样拆开来记已经不错了,甚至在将来还可以顺势引导他们对于形声字的认识,不是很意外的收获吗?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自渎、选代表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赛读、师生比赛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间房,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自己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他还要搭许多的子,给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图的帮助下,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话要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而多种形式地朗读后,学生还感悟出了平平是个心中有他人,善良聪明的好孩子。

当然,课堂中也有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例如,在指导朗读时,我这样问:平常你的奶奶是怎样和你说话的?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课堂纪律一时难以控制。的确,每位学生对外婆奶奶的印象都不同,有的奶奶是快人快语的,有的奶奶慢声细语的„„所以,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什么可取性的,不如直接点明:奶奶通常都是和蔼的,因此读奶奶的话时应该慢一些,轻一些,这样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也大大节约了时间,课堂节奏自然也快了起来。所以,教师的学习要求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才能更加准确。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试图以“最后一间房子是给谁住”这个问题来引出孩子们对平平美好品质的认识和赞美,可当孩子们回答完“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后,有个学生没经我的允许就发问了: “那全世界有那么多没有房子的人,住得下吗?”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不说话了。他吐吐舌头闭了嘴,可我知道孩子们其实是很想知道我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无奈我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解释他们这个阶段孩子们思维中会有的简单和纯真。

《借生日》教学反思

《借生日》是一篇新课文,讲的是小云过生日时,妈妈送一只布熊给她并祝她生日快乐,小云又把礼物送给妈妈,同时也把生日借给了妈妈,体现了母女的真情。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记得在刚接手这个班的半个学期,学生们常常为了一张纸、先走阶梯„„而争吵不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从来都是别人关心、照顾着他们,而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别人的关心、照顾,他们的爱心也就被淹没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一定要让他们的爱心显露出来,并且发出热、发出光。

上那节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读课文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妈妈真的把生日忘记了吗?”“小云为什么把生日借给妈妈?”可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却是这样的:“大人不过生日”“大人不馋好吃的”“大人不用在生日时买好衣服”“大人不需要生日礼物”„„他们的妈妈不过生日全都归功于“大人”二字上了,我感到悲哀。只好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第二个问题上:“小云为什么把生日借给妈妈?”并以此展开小组讨论。

上一篇:重庆所有大学重庆有哪些大学下一篇:加强国防建设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