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感悟的随笔文章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人生感悟的随笔文章(共12篇)

关于人生感悟的随笔文章 篇1

人生的小聪明有许许多多,而人生的大智慧其实就有两个字“放下”。我最早知道“放下”一词,那是在我上小学时就学过的一句毛主席语录叫“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如果身心背负着沉重的包袱,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辛苦。正所谓“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人通常喜欢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精神添加压力。那些贪污犯们正是因为对金钱放不下,越捞越多,腰包越来越鼓,结果作茧自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要了自己的命。若能轻轻放下方有平安是福。所以说放下,不仅是冷静的解脱,更是清醒的智慧。

我人生的第一次放下是在小学三年级时,班主任和我商量说:“你别当中队长了,换换别的同学行不?让别的同学也锻炼锻炼。”我爽快的答应:“行啊,也省得我操心了。”结果我不当中队长了,同学们还非让我当学习委员和小队长。最后三年级没念完,班主任又让我官复原职了。说句心里话,我那时就真的不想当官,把书读好才是正事。

美国著名作家罗梭说:“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时,他就越富有。”当然放下的是物质东西多,富有的是精神财富多。事实上,人往往拥有的物质东西越多,烦恼就越多。因为拥有的越多,包袱就越重,更会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觉得还缺少的东西更多。自古以来,人们都对权利、金钱、美女等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充满了想尽办法归为己有的渴望,它犹如滔滔江水,在人们内心深处澎湃,永无宁静之日。只有把这一切都能放下,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放下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因为不管任何人肯不肯放下,过了奈何桥,不放下也都撒手放下了,只是为时太晚,醒悟已迟。若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人生总在取舍之间,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都应该学会放下,这才是智者的心态。

放下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素质。人生路上会有许多收获,更会遭遇到许多不幸。无论是顺境、成功、赞誉、快乐,还是挫折、失败、打击、痛苦,当你能放下这一切时,心灵就会得到宽慰,而当放不放,必有大患。轻则染病缠身,重则连本丧仓。居里夫人把得到诺贝尔奖章给孩子当玩具玩,别人很不理解。居里夫人说,那都是身外之物,有啥放不下的。只有把生活中的一切东西都能放下,只把健康当成是自己的,才能迈出洒脱的步伐,活出自我的风采。

放下是一种人生幸福的选择。更学会放下才能有快乐和幸福,因为人不快乐、不幸福的原因,就在于对抱在怀中、抗在肩上或装进心里的东西不知道如何放下,就会常常出现莫名的烦恼,带着烦恼,背着包袱去忙碌,必然会因为分心和压力而影响人生的幸福。事实上,人们无论怎么烦恼都无济于事,反而会带来更多的不利结果。既然如此,又何不放下那些困扰自己的东西,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才会让生活更加幸福呢。

放下,似乎说起来都很轻松,其实做起来都很艰难。能不能放下的关键还是靠自己的智慧。我无论在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无论是功名利禄,还是褒贬不一,都能够做到放下。就是责任和义务也是担得起,放得下,不必事必躬亲,处处都到了去。只要把工资本也放下,放在老婆手里,自己无官一身轻,无钱随便爽,天天在东湖中都像飞起来一样游泳,在舞厅里也像飞起来一样旋转,在马路上更像飞起来一样骑行,在网络间还是像飞起来一样放飞心灵。那小日子过的真是有滋有味,无怨无悔,令无数人都羡慕的五体投地。

读中感悟文章内容 篇2

【关键词】以读代悟 读中悟意 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以读为主。读作为感知教材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叶老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词语,句式,情感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内化为能力了。语文教学一定要以读代悟,读中悟意。

一、采用多种形式读课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读代悟,读中悟意”的教学方法。如《酸的和甜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的一篇充满故事趣味的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对别的动物小朋友说葡萄是酸的,只有小猴子没相信,亲自尝到了美味的葡萄,知道不要光听别人说的话,干什么事要自己亲自试一试。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课题,读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读课文的前提上让学生由题目感悟文章的内容。经过引题后,孩子们很快的进入情境,纷纷准备好与我一同走入故事的世界。出示课题后,我紧扣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发言:“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小猴子为什么不相信狐狸的话?”此时,让学生带着自己迫切想知道的這些问题去读书,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上来,真正用心去读书,用情感悟文中之事。对学生来说,印象之深,效果之明显确实是出乎意料的。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对难懂的句子和难认字反复读,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又可增强对句子和字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先听课文范读,后跟随课文录音读,再借助音乐加入自己的感情读,要求认准生字,读准字音,最后同桌互读。在基本读通顺的情况下,指名每人一节轮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给他们挑出毛病,看谁读得更好、更通顺。这样就使学生情绪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老师在适当的充满诚意的鼓励、表扬都会引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分角色朗读体验朗读乐趣

《酸的甜的》这篇课文故事性强,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让让学生充分读,在充分地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读”,美美的读出原文的味道来,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朗读与理解、感悟课文内容都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而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进行感情朗读,它们不能孤立地进行,也无法孤立地进行。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小猴子吃到葡萄后高兴的心情。我先让学生试读,再比读、评读,角色扮演读、想象读。这一系列的活动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情不自禁地读出快活满足的语气。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演讲才能,必须随课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永远铭记课文中讲述的故事情节,做到耳熟能详,随口读出文中优美的词句。

四、熟读成诵,发挥想像

小学阶段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篇篇文质皆美,让学生在充分朗读感知的基础上背诵,掌握足够的规范语言,坚持不懈就会具有敏锐的语感。总之,要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评读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

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的画面引导学生背诵、闭眼想象后背诵,让学生在读中自悟 ,感受句子所蕴含的感情。面对学生,教师只滔滔不绝地灌,不让学生喘气不行。反过来,以读为主,

死读也不行。教师要肯动脑筋,让学生主动起来,让学生读得有方法、有技巧、多样化,使学生整节课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多读能激法学生,在读课文中发掘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内容、悟出感情,明白道理,在读中怡情,在读中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2版

关于人生生活的随笔精选文章 篇3

10月23日。正在微信上与好友聊得酣畅淋漓,突然被一打个电话打断了,一看来电显示,我的天,是我那当大官的表妹打来的,这可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不年不节的居然给我打来了电话,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好事抑或是坏事,应该是好事,如果是坏事不会给我打电话,瞒还瞒不住呢。电话接通后,表妹语气欢快,在家等着我们,再有10多分钟就到你家门口了。我一听慌得手忙脚乱,赶紧往脸上擦面霜,赶紧往腿上套罩裤,赶紧往身上穿外衣,赶紧换了一双鞋,等我刚一收拾停当,客人就到了门口。

和表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女儿艳儿和她的后老伴谷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古老师是他的官称,表妹直接叫他老古。进门后他们带来的东西摆了一地,表妹还说这次来的匆忙没带什么东西过来,还有点抱歉似的。我都糖尿病了,再给我带好吃的,我哪消受得了呀。

表妹这次是到北京看病的,她的病和我一模一样,昨天已经到专科医院就诊过了,明天就要回去上班了。今天专程来看我,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面了,现在看见她自然感到分外亲切。还有谷老师与表妹站在一起十分般配,早就听说两人非常合得来,谷老师特别会照顾她,老来享福了,也真是不容易啊。

表妹说咱们出去吃饭,艳儿已经找好饭店了。我说就在家里吧,点外卖就行啊。三个人都反对,咱们多年没有相逢了,一定要请你好好吃一顿。我现在最不敢做的一件事就甩开腮帮子大吃大喝,我可是个糖尿病啊。表妹说偶尔吃一顿没啥大了不起,我也是糖尿病,我陪着你一起吃,甭管什么病,也不能把嘴扎起来,是吧?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就像我有个同学的妈,她说的太好了,我才不管糖高糖低呢,哪怕明天要死了,我今天也要过嘴瘾。老太太都快活到90岁了,还结实着呢,她可是个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啊。

外甥女脚下一踩油门,我们就到了她定好的吃饭的地界儿了,上到大厦的5层,她带我们进入了“海底捞”,早就听说过这家餐饮企业的名气了,可是从来也没光顾过。我很奇怪我那傻儿子怎么一次也不带我到这种有名的饭店来呢,指望着我自己到海底捞来打牙祭,那是我至死也办不到的事,不是我没钱,而是我穷命,再有钱也舍不得吃大餐呀。

人生的经历的文章:随笔 篇4

那一年我复读初二我收到了一封让我不知所挫的信,我迷茫了,

那一年我做了NO的决定,

那一年他在说华丽的语言,那一年我有点心动了但还是NO,

那一年他没了音讯他消失了,我失望了,

订婚的第二天他有了消息来电话了,电话那端传来的是明显的醉酒的声音,我告诉他我订婚的消息,他丢了一句“祝福我”,我的心在痛,我失望了,不在抱任何的希望。再一次的没了任何的消息,我也和我的他相处着,像过着一般情侣的生活,只是偶尔在心底的最深处还会想起他,可能因为他是一段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爱情的原因吧。

两年后我和我的他领了证结婚了,开始经营着我们的婚姻,我们过着一般夫妻过的生活有理想有抱负,憧憬着我们未来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我们做生意努力着,但最终还是因为我们没经验亏钱结束,这里亏了但要补回来啊,加上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的压力我们最终选择了出来闯闯,于是我们成了南漂打工仔的一员,我们来到了上海。

我们没有被打倒还在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奋斗着,但初来乍到的我们发现我们是跟上海这个大都市格格不入的,没有技术,没有手艺,没有文凭,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干嘛,投奔的朋友把我们推给我们几乎没说过一句话的老乡,这时我才明白朋友是用来干嘛的是用来出卖的,在利益面前亲情友情又算什么呢?但另我想不到的是这个可以说是素不相识的老乡他帮我们找到了住的地方,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具体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帮助可能别人看来微乎其微但对当时的我们却是雪中送炭,我永远会记得这份情。

后来我们慢慢找工作找可以稳定下来住的地方,在其当中当然也遇到了好多不开心的事,当时是怎样的心情真是哭都找不地方,后来有了工作租了一间10几平的房子算是稳定了,我知足真的好知足,可能是老天看到了我们受的磨难开始眷顾我们了,先是领导看我有一点计算机的基础让我做前台文员的职务工资虽不高但不用那么辛苦了我知足。接着是我发现我怀孕了,一年后,我们迎来了我们的儿子。初为人母的我还不懂的什么是母性。我毅然在生产两个月后把儿子丢在老家,回来继续上班,但这时我才能体会什么是母性,带着对儿子的思念我坚持了一个月,最后还是辞职回家带儿子,老公则在公司继续努力着。慢慢他赢得了老板的信赖,做了外包买了车子请了人,生活慢慢的好起来,似乎人几乎都不喜欢安于现状,好像永远都不会知足是的,但回想以前我知足我真的很知足。看看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这几年真的不容易。

至于那个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的他当然后来也有碰到有时也有联系但已不是当初的心情,也就没必要去追问什么了,过去的就是过去的珍惜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教师感悟随笔文章:漫漫教师路 篇5

看见新分配来老师年轻的身影,回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刚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临朐四中的自己,遥远却又清晰。当时自己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被分到临朐四中心里有一万个不甘,极不安份的想辞职不干老师,无奈当时家里迫切需要我挣钱养家,每一次冲动都被现实的需要拍回原形,就在这样的反复挣扎纠结中一干就是二十年。虽说陶渊明也是“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但至少他还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而我要挣脱我的“笼”恐怕要再过二十年——到退休方可自由了。

可以这么说,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很本能的去当一名老师。不过,我当一天老师就干好一天老师应干的事,虽然心有一万个不愿,但我是不服输的人,只要干,就不能马马虎虎,就一定要干好,不能对不起孩子们。那时候当班主任真是负责,大事小情,处理仔细,面对学生,严格要求。诸事都好,偏偏却没耐心,可能与我心中那份不心甘情愿有关,动不动就向学生发火,脾气暴燥,让很多学生受了委屈,现在回想起来,很对不起当年的那些我训斥过的学生。所以在我从教的若干年里,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名好老师。随着自己孩长的成长,我充分体会到了家长的不易,也理解了成长中孩子难免会犯错误,教学风格逐渐有所改变:严中有爱,能设身处地为学生谋进步,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再一味斥责,改为悉心教导,助其改正;宽待学生的幼稚见解,耐心细致一一指点。课堂上课轻松驾驭,重难点有自己的突破方法,化繁为简,一击到位,这是我近年来最大的进步。从去年晋升为高级教师后,不仅没放松自己的要求,心中反而有了一份更深的职责心,没有了功利的限制,我可以放开手脚,自由发挥,课堂上,不仅仅是教知识,也在意教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谋求学生长远发展。

二十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学生遍天涯。近到潍坊,可以与学生们开怀畅饮到夜半三更。远到北京与上海,只要说一声,就像当年再上课一样,学生们齐聚在一起,把酒言欢,让我感受到无论我走到任何城市都不会孤单。生活中,遇到困难之事,只要告诉他们一声,无不倾力相助,让我感激万分。我坚信,有一个学生就有了一个亲人,这就是所谓的桃李满天下吧!

近年来,社会对老师的正面评价越来越少,当然与个别老师不认真有关。但这是大家在拿着放大镜看问题,对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我身边的同事,绝大多数都是一心扑在教育上。无奈,大环境和方针政策的问题不是一个个老师说了算和能解决的,不仅家长们不满意,这也是困扰众多老师的一个问题。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二十年,今年也迎来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学生——我自己的孩子。孩子既然成了自己的学生,那就更责无旁贷,唯有更认真与勤奋,教育学生真正做到“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与一名好老师相比,我还有很大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同事们一齐努力,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尽自己的微薄之为。

作者:高学栋

关于人生感悟的随笔文章 篇6

从电视剧《奋斗》中的愣头青向男,到《蜗居》中纯情的小贝,到《裸婚时代》中奉行爱情至上的刘易阳,再到最近热映电影《失恋33天》中的王小贱,文章演活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80后”。

文章红了,但是很多人难以说清,他为什么会如此迅猛地蹿红。个子不高,也不健壮的文章否定自己是“偶像派”,正在往“实力派”过渡,但他却已成了“80后”的大众“男闺蜜”。

当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试图从他口中得到答案时,文章却笑了,握住记者的手说:“我们这代‘80后’,你懂的。”

所有人的开心果

11月17日,初冬的北京细雨绵绵。记者如约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华贸公寓的一栋楼下,此时文章正在赶拍新戏《亲家过年》。楼外街上行人稀少,楼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在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几十个人正忙碌地拍摄。

文章并不难找。在房间正中央的一个大餐桌旁,平头、消瘦的他非常显眼。他穿了一件鲜艳的蓝色T恤,上面还绣着一条红领巾,再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让一旁的“老前辈”张丰毅、丛珊笑得合不拢嘴。看到有如此多的欣赏者,文章的表情更加搞怪,动作越来越多,就连导演叶伟民都从监视器后面跑过来拍拍他。

文章是所有人的开心果。有了他,片场总少不了笑声。但每条拍完,他的脸上都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倦。这些日子,他每天都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几乎没有吃午饭的时间。晚上收工后,他还要抽空去宣传正在热映的电影《失恋33天》,应付各种活动和采访。应酬完回到家里,这个27岁的男人还得学着如何在3岁的小女儿面前做一个好父亲。

看见记者,他首先握手,然后招呼我们和他一起下楼:“片场太乱,咱们到房车里聊吧。”披着单薄的风衣、穿着拖鞋,文章就领着记者大摇大摆地穿过马路走到路旁的一辆房车里。有的行人认出了文章,但又不敢上前打招呼,只是在一旁指指点点。

在房车里落座后,文章深吸一口气,对记者说:“你别拿着本记了,我心里挺紧张的,咱们就随便聊呗。”然后他自顾自地盘起腿,让整个身体都散在沙发里。

谈演艺——“拍戏只是维持生计的手段”

对话从电影《失恋33天》开始,记者一直试图找到文章的思路。没找准的时候,他就会说:“你不懂?那咱们反着说。”找准的时候,他会特别满足地微笑:“你明白了,咱俩到一个频道了。”聊到深入时,他会感慨:“今天我和你说的,这些年都没和任何人说过,包括我太太马伊琍……”然后若有所思。

环球人物杂志:你在拍完《失恋33天》后表示“结果一定不会很好”。而现在,这部戏票房却超越了两亿元,你觉得是怎么回事?

文章:我没谈过票房,只谈过电影本身。我身上有一个怪定律,自己觉得好的,周边人肯定觉得不好。我拍戏所有的工作就止于杀青,结果好或不好,与我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做电影宣传方面的工作,是因为和制片方签了合同,必须履行合同而已。《失恋33天》票房好,我当然高兴,但我无法说出更多的东西了。

环球人物杂志:但是这部戏可能是你从影以来票房最好的一部,也许是一个里程碑,不能给你产生一点影响?

文章:对于我来说,《失恋33天》不足以炫耀什么,就像很多人拿“明星”、“小男人”来定义我一样,无所谓。今年有人说过,“文章有一部《裸婚时代》,一部《失恋33天》,反响都挺好的。”那10年之后呢?谁还知道文章是谁,一代新人替旧人,几代新人都换过了,我那时还算什么呢?

环球人物杂志:拍戏对你意味着什么?你没有任何事业上的远景规划?

文章:拍戏只是一个工作,是能让我维持生计的手段,是我有兴致做的一件事情而已。我没有事业远景规划。我只在乎作品本身,不在意外界渲染的那些东西。

环球人物杂志:可很多年轻人都想当演员,认为这是个很光鲜亮丽的职业。

文章: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有一个清晰的觀念:我就是一个戏子。除了演戏这个职业外,我就是个普通人。如果我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为要成为一个大明星或者超级偶像,那我就不可能选择在二十四五岁就结婚生子了。

环球人物杂志:拍戏至今,你觉得哪部戏可以作为你的代表作?

文章:电影是《海洋天堂》和《走着瞧》,电视剧基本都是代表作,比如《雪豹》、《奋斗》、《裸婚时代》,因为我选电视剧比较靠谱。

环球人物杂志:拍《雪豹》你演的是男子汉,拍《奋斗》和《裸婚时代》你演的是“经济适用男”,定位很不一样。

文章:定位是老百姓给的。一部分观众就喜欢看我演那种都市爱情、生活题材的角色,男男女女、情情爱爱什么的;一部分观众喜欢看我演男子汉……其实大家可以细数一下,我这个年龄段能拍的角色,基本都被我拍完了。

环球人物杂志:你的意思是在角色类型上,很难再有突破?

文章:先要确定 “突破”的概念。我要突破什么,这要看观众的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现在,我已不用挑战什么来证明我文章的演技,大家喜欢看我演哪种类型的戏,我就演。我为什么要挑战观众?未来,我会演观众要求的东西,直到他们审美疲劳。

大家喜欢我,是因为我亲民。我真没想过未来是不是会硬生生地转型。我觉得,自己可能会硬转行当,但不会硬转角色,可以退到幕后。

环球人物杂志:你只有27岁,这么年轻就想到退居幕后,是不是太早了?

文章:有很多人劝我,“文章,你该趁着当红,赶紧把所有能抓到手的东西都抓到,名利什么的。”对我而言,我能抓到的就是自己能做的、有兴趣做的事。我只想着此刻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只想着现实,那就是现在捞一笔;理想则不同,是我想着自己能做什么。

谈人生——“我没有防线,只有底线”

坊间关于文章的传闻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并不十分配合媒体的采访。以至于早期采访过文章的记者,对文章那时的“挑衅态度”还颇有“心理阴影”。可坐在记者面前的文章却是侃侃而谈,完全不是传说中的样子。文章在谈到转变的原因时说,除了女儿的出生,李连杰也教会了自己很多东西。

环球人物杂志:你这样锐利的性格,是不是很容易在演艺圈里受到伤害?你有没有最后一道防线?

文章:伤害和被伤害不是主观意识能够驾驭的。伤害可以是主动和被动的,但被伤害只有被动接受。我的锐利只是我对自己能做的事有很主观的意见,但我不去控制别人。其实,没有任何人能钢筋铁甲,把自己保护得很好,不受到伤害。我根本没有防线,只有底线。

环球人物杂志:什么是你的底线?

文章:别骗我。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天至少要说3句假话。如果我被欺骗了,就会失控,也无法自己调节,需要外界的安慰和保护。

环球人物杂志:你的意思是需要依靠别人?

文章:我需要,需要很多外在条件。我给人第一感觉是很强势。刚出道时,媒体不关注我的作品,只关注隐私和编造绯闻,让我很不适应。那时我说:“你要采访我,只能聊作品。要是聊私生活的话,对不起,我不搭理你。”有媒体就说我不好打交道。自然而然,我就和媒体关系不好。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为什么缓和了?

文章:结婚有了孩子,我开始慢慢扭转自己的心态,思考如何正确面对媒体。今天我已经很释然,可以和媒体讨论任何问题,没有避讳。我需要时间调整自己,10年之后,我们俩再聊天,我可能说的还是今天这一套,但那个时候不知道自己会调整成什么样。

环球人物杂志:你学会了珍惜?

文章:我现在像珍惜生命一样去珍惜身边每一个人,同时也在享受别人对我的珍惜。现实中,我经常被朋友和身边人伤害,我的心态就是《天下无贼》中“葛大爷”的话:“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从来没有觉得,因为别人伤害我,就反思自己以后不要对别人好。就算被伤害N次,我也依旧会对别人好。有一个特傻的理由说服自己——别人伤害你,因为和你亲,他怎么不去伤害别人呢?这算一种阿Q精神。可以说,这三年我的思想变化特别大。

环球人物杂志:是谁让你在3年内发生大变化?

文章:李连杰。在拍摄《海洋天堂》的时候,他一直教我用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结婚生孩子不可能让心智多成熟,只会相对随和。判断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准则这些东西需要自己真正去感悟。我反思过自己,一路走来太顺了。有很多人比我还努力,很多人比我还出色,但是对不起,我就是走在前面。我不会告诉任何人“文章有多优秀”,其实就是机会给了我,没给别人而已。

谈时代——“外界不了解‘80后’”

有人说,文章是“80后”的形象代言人。他主演的电视剧《奋斗》、《蜗居》、《裸婚时代》等,击中了这个时代的焦躁和迷惘,击中了当代“80后”青年的隐痛,让世人格外关注这一群体。

环球人物杂志:你觉得自己是典型的“80后”吗?

文章:一方面,我和同龄人经历的事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我会反思,会面对自己,会珍惜,所以也会和其他人不一样。

环球人物杂志:你觉得现在的“80后”不懂得珍惜?

文章:“80后”不珍惜,不代表不想珍惜,也许是不会珍惜。我们看到“80后”不珍惜一些东西,因此失去了。但我们没有问他“你真正想珍惜这些东西吗?”或者“你真正想珍惜的是什么?”其实,这只是外界不了解“80后”。

环球人物杂志:你如何评价你经常演绎的“80后”这代人?

文章:“80后”壓力很大,抗压能力差。“80后”是极具争议性的一代,不像“60后”、“70后”对传统思想有一个传承。“80后”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很自我,分享能力特别差,这是时代的发展给这代人带来的特质。他们既有传统的一面,又很前卫,这是时代交接所造成的。“80后”的心里面其实有很大的抱负,也有极大的责任心和信念,这是很让人骄傲的一代人。他们身上融合了多种元素,值得大家去重新考量。所以,我愿意去演这一代人。很早就有人说,能从我演的这些小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环球人物杂志:但在这代人中,你也许是最有运气的那个。

文章:比我走运的人肯定还有。现实中,有人喜欢“80后”的我,有人讨厌,我无所谓。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特质,但基本性质都差不多——成功了,就是牛了;失败了,就是傻了;离婚了,就是夫妻不爱了。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说,外界“妖魔化”了你,其实你并不是“小男人”、“好好先生”,你同意吗?

关于弟弟的随笔文章 篇7

自从住宿后,和弟弟见面时间也更少了,本以为再次相见会十分想念,可是不然,反到更加恶劣。

楼下也住了一家人,也同是姐弟,关系却很好,我也时常羡慕,妈妈有时会打着趣儿说:“你看看,别人姐弟俩多亲,你俩是一见面就吵架。”

是的,和弟弟好想总有吵不完的架,弟弟总是忍着我的坏脾气,他有时被骂急了,就瞪着他那小小的眼睛,我却一下子来了火,骂得更凶了,争执后,他总是哭着跑回房间,我也一下子就心软了,想着,他只不过是个才二年级的孩子啊!

去年暑假,弟弟突然缠着妈妈给他报跆拳道,每天都去,前几天,还兴致勃勃,整日整日的打给我看他那几个招术,后来几天,依他以前的性子,是肯定不去了的,可他没有,反而一天比一天积极,我反而纳闷了。

一天晚上,是冬天,还是挺冷的,我和弟弟在马路旁随意走着,我突然想起来便问他,“你怎么突然想学跆拳道了”“姐姐你别小看我我可厉害了”他消停了会,我看见,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小小的人站在冷风中,他又接着说“等我长大了我就可以保护你了。”我一下楞住了,路灯是否把我的影子也拉的好长,好长,长到可以把他保护住,不让他受那冷风吹。他说:“姐姐我有点冷。”我牵起他的手一起在冷风中走着,心里却很暖。

他也总是想着我,不管是什么,都一定会记着要给我带份,给他留下的零食,他也不吃,说要等着姐姐回来吃。

在冷风中,风儿缠上我的发,我牵着他,一起去天涯。

关于情结的文章随笔:旧物情结 篇8

我听得出来,他的潜台词是,你还是一个“职业女性”,咋就这么不讲究?

我笑了,那种感觉我早已体会过了。突然雨住了,我拎着这把伞,看我的人不少,目光都显得很奇怪。黑色,不能折叠,而且很大很大,伞柄手握的地方已经褪了色,成了斑斑驳驳的暗灰色。

可我,就是不忍心将它束之高阁或丢弃。

当初买这把伞,就是看中它大它结实,可以将我们母子二人完全遮住。而今,那个抱着我的双腿哭泣的小男孩已经一米七五高出了我一头。也不再我只给一个手指头就仰脸看着我傻笑,而后屁颠屁颠任由我带着他四处走动了。而今,和我一起出门,他就显得有点难为情。他更愿意和一群哥们瞎逛。

带着这把伞,就如同和他在一起。对我,也算些许的慰藉吧。恍惚间,往事清晰如昨——

风中雨里,我从幼儿园接他回家。让他打好伞,别淋湿了自己。很小很小的他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拼命将伞往前打,倾斜着高高举着。他想给我打,他不愿意妈妈被雨淋着。他太小太小了,伞虽然高举着,可伞前面的雨水正好淋到我的后背上,伞后面的雨水刚好淋在他后背上。是有一把伞,可我们母子常常都成了落汤鸡。

每每想起这类事情,我就觉得心里好温暖好温暖。

我依旧习惯用那把很豪放的大黑伞,尽管家里放着几把漂亮的折叠伞。我舍弃不了的,是伞下那些和儿子一起度过的日子,——即使曾经的磨难,也不忍遗忘!

那辆笨重的加重飞鸽自行车,漆掉得差不多了。六十多岁的婆婆一说出门就推它。事实上,多是推,很少骑。原因很简单:车子年代久了,又是横梁加重的,婆婆自己也已不是年轻时的身手与利索了。在我看来,那车子就是婆婆出门的负担。

可在婆婆眼里,它是什么呢?

婆婆说以前每次出门,都是公公骑着这辆车子带着她。她最早时还不会往后座上跳,公公就用脚撑在地上,等她坐稳了,自己再骑。在婆婆的讲述中,我走进了他们的过去。

公公在麦场教胆小的婆婆骑车子。公公边扶着自行车边陪婆婆说着话。婆婆一扭头,发现公公并没有扶车子,一惊,摔倒了。她先是嗔怒,继而心疼车子摔了,公公只是呵呵地笑着。

婆婆说公公劲很大,不太陡的坡就不让她下来,腰一弯,猛蹬一阵子,就上去了……

我明白了,为什么给婆婆换的斜梁轻便小自行车她一直不喜欢骑。婆婆不是喜欢推着笨重的老式自行车走路,她只是用那种形式来怀念和公公一起走过的岁月。或许,她一摸那辆自行车,已经逝去的公公就会浮现在眼前!

婆婆不能割舍的,是公公对自己的照顾,还是曾经的岁月?

旧物里包裹的是,是曾经岁月里的温情,或爱意。

作者:张亚凌

关于水磨坊的随笔文章推荐 篇9

木屋,木轮,木架,花岗石的磨盘,磨眼,磨齿。一圈又一圈的转悠,一声又一声的吱呀,都来自水流与木轮之间的默契。流水的音调或琤琤、或涓涓,或高歌、或泣涕,或如春风荡鼓,抑扬顿挫。

水磨,磨去了多少人青春韶华,而多少岁月又在磨盘的铿锵声中丰盈饱满。麦子、青稞、豆子、玉米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日子的酸甜苦辣,和着潺潺水声,在谷物的清香里飘荡开去。一个时代的繁华,在原始而恢宏、简单而朴素的轮转中,守住了乡民细腻的生活。

随着电磨的兴起,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水磨坊,功成身退。门锁生锈,房子墙倾顶陷。后来,木架开裂,轮子残缺,轮坑坍塌,坍塌,坍塌。再后来,磨盘,转移阵地。

最终,水磨坊以所剩无几的空架子的破败,斜倚在龙沟河的残阳里,如同河流干涸而纵横龟裂的泥沼,风雨的剥蚀下,张着干裂半开的口。

当我沿着河道,踩着秋叶找寻它时,是处于一份原始的追寻和对水轮的倾慕。轻轻拂去历史的浮尘,吱吱呀呀的呼唤便从时光遥远的那头响起。一曲曾在龙沟河畔彻响了百年的歌啊,在高原风霞里念叨着曾经的烟波浩渺、沧海桑田。

清粼粼的水,慢悠悠的磨。水磨坊,不仅是山水交融中的一道风景,也是融民俗之纯、汇自然之朴的重要标志,它无疑成为古老村庄的尊者,在没有电和机器的时代,存活在乡村生活深处。乡村的古旧已然刻在磨盘下,时代的进步与文明却被镀写在历史长篇中。

如今,水还在,磨也在,水磨坊却不在。也无需在。

作者:朱莹霞

关于好文章随笔 篇10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人这一生从呱呱坠地那一天起,便开始睁开眼看世界,且慢慢学会观察发现乃至欣赏。随着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欣赏便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一种态度、一种情怀、一道亮丽的风景,并由此真切感受到了欣赏所带来的美丽和魅力。

同是一个烂泥塘,有人无数次从它身边走过而熟视无睹,有人却欣喜地看到那盛开的几朵荷花;同是一把旧椅,有人对它不屑一顾,有人却从中发现了古色古香。前一种人总是唉声叹气,后一种人总是快快乐乐,结果不同,皆缘于是否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是否用欣赏的甘霖去滋润原生态的生活。

闲暇时,读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从中品味诗的神韵,这是欣赏;假期时,读一本趣味横溢的书,投身到另一个世界去,这是欣赏;午睡时,听一支优美婉转的乐曲,让你的心完全放松下来,这是欣赏;上网时,徜徉在网友的空间,感受诗情画意,这是欣赏;夜晚时,抬头遥望浩瀚的星空,净化一下自己的心灵,这也是欣赏。善于欣赏的人,必定是善于发现美的人;善于欣赏的人,必定是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如果你不会欣赏,你将会失去许多愉悦的体验,错过许多优美的风景。

欣赏别人的谈吐,会提高我们的口才;欣赏别人的大度,会开阔我们的心胸;欣赏别人的善举,会净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其实是少一点挑剔,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热情,少一点冷漠;多一点仰视,少一点鄙夷。欣赏多一点,矛盾和误解定会少一点,人与人的距离才会更近一点。其实。生活中有一些东西并不一定要得到,只要能够欣赏到就很好,当你欣赏的时候那是一种完美,欣赏是一种陶冶,一种提高,一种收获。一个善于欣赏别人的人,必是一个丰富的人;一个被别人欣赏的人,必是一个出色的人。如果不能做一个出色的人,那就做一个丰富的人。

生活中我们不仅欣赏快乐,也欣赏哀伤。我们欣赏阳光彩虹,也欣赏暴风骤雨;我们欣赏车水马龙,也欣赏万籁俱寂;我们欣赏轻歌曼舞,也欣赏真诚的泪水。因为我们知道,风雨是另一种经历,寂静是另一种感触,流泪更是另一种体验。

欣赏的最高境界,就是欣赏挫折;欣赏的最大气度,就是欣赏对手的出色。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成功者。这一气魄,是他取得非凡成就的助推剂。

红尘漫步且为乐,刚柔相济恬淡心。作为中流砥柱的中年人,我们则要学会在压力下寻求欣赏,在沉重的负担下寻求欣赏。不要埋怨生活枯燥无味,那是因为你没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不要感叹上有老下有小占去了所有的时间,那是因为你没学会随时随地去欣赏。善于欣赏,乌云密布的天空中也会透出一缕阳光;善于欣赏,寒风刺骨的严冬里你也会感到贴心的温暖。

借你一双慧眼,把这世界看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快乐写在你的脸上,美好藏在你的心里!

浅浅相知,淡淡相遇

推开心窗即是世外桃源,抬起头便是繁星满天。日子即便慵懒得不像话,内心却可以充盈成一朵花。

真的很向往一份宁静,让内心在宁静里开出芬芳的花朵。打开一扇心窗,望见一树花开,望云卷云舒,看云霞浸染。内心荡漾起一缕清波,在素色流年间,望尽翠色轻染的心思。

日子很琐碎,碎到七零八落;日子很淡,淡到索然无味;日子又很温暖,温暖到真实明媚。

我于恬静中走来,踏着馥郁芳香,用悠长的思绪,酿造醇美的酒香。有一些心语还未述说,就先醉了岁月风华。

让一缕风,拂过一段繁华,三千浮云,散尽流年陌上的离殇。飘过花海的,是我淡淡的悠思,拂过想念的,是屋内寂静的时光。将逝去的岁月交给光阴,浅浅相知,淡淡相遇,采撷一朵花香于自己,让自己学会去爱,也学会放下。让心中的繁花开出灿烂妩媚,让四月的暖阳倾撒芳菲的姣美。我于一树花开下遇见你,淡淡的笑意拂过我的心绪,仿如悲与喜的交织,一汪眼波里盛满温柔的细腻。遇见你,是我这一生最美的风景。在春风曼妙里,为每一朵花瓣写下相遇、相知。总有一缕花香,携带你温柔似水的笑容,穿过时光的门楣,将流年似水,入了如烟的梦境。

我在时光的彼岸眺望,把淡淡的相遇,描画进深刻的记忆。生命里种下一段回忆,在春日生根发芽,绽开喜悦的花蕾。隔山跨水,只为与你相遇,再相知。在暗香浮动的时光里,细细描画与你初见的模样,懂得,时光美好,懂得,相逢如诗如画,等待,春风吹过缕缕花香,攀爬上心间的篱笆,岁月的暖香,是发髻上一枚别致的发夹,点点欣喜,是发夹上的细碎的钻石,于春天的暖阳下,闪动着爱的光芒。

人生最美的遇见,总是在不经意间,淡淡的,轻浅的仿如一朵花蕾的绽开,一个转身,就开放出欣喜的爱恋。在红尘深处,陷入时光的漩涡中,也许茫然过,也许无助过,也许平凡的好似漂荡的一粒浮尘,却依然于温润的呵护间,安放一颗脆弱的玲珑心。就这般欢喜吧,沉溺在属于自己的风景里。总有一段遇见,就那么感动了自己。

守着一份安然和幸福,总是相信,即使多么渺小,都会如一朵花般,绽放一处艳丽的风景。携来一米阳光,种下一颗深情,让一颗心,跌宕在另一处心湖,波动出柔柔的心怀,淡淡收藏,浅浅怀念!人生的风景是一杯酒,醉了最美的瞬间,守住心中的倾城的爱恋,谱下一曲动魂的曲调,让一方小舟,驶往心中的桃源,将满心的思念收起,愿静默于世,在一处桃花雨的凄婉中,演绎属于自己的风情。

一生一世里,回眸,眸光洒落点点星辉,执一支笔,在泛黄的纸笺上,刻画相遇相知的深情,煮字为酒,斟满岁月的酒杯,让我依偎在春天的妩媚里,醉舞内心的多情。

将心思系在春日的阳光上,看流云飞过,望草木复苏。风吹来依稀的鸟鸣与花香,风信子梳理着串串的风情,花香漫过我的思绪,我用眸光为春风书写满心的思念。只要有一缕暖阳,只要给予一丝的温情,我就可以于石缝间开出芬芳的花朵,铺满思念你的小路。总有一种温情,是潜藏在心底的快乐,总有一段过往,让遇见成就相知相离的迷离。我于岁月深处走来,望穿一世的波澜,用等待彼岸花开的思念,延展成长长的愁伤。张开岁月的翅膀,穿越聚散的剧场,将盈满花香的心绪,为你送去春水荡漾般的葱茏时光。

闪过眼睫的,是岁月的伤,在烟花散尽的天空,镌刻上缘聚缘灭。遥望有你的天涯 ,岁月无恙,时光无殇,入了你的城,迷乱了红尘中的爱恋。可曾,将回忆织起,织成一件暖心的毛衫,静静地把你的身影,镶嵌进我的心魂。细碎的回忆中,不忘前世的痴迷,又是谁?在夜里,拨动夜的琴弦,吟唱出凄冷彻骨的孤单。我只是一只迷失春天的飞燕,在一段荒凉如烟的往事中,茫然彷徨。红尘过往,我愿化作细雨纷扬,散落在你离去的路径,让一瞬的相聚,开出梨花朵朵,洁白的花瓣飞舞着,沿着你的身影,洒落一场相思雨,离别无泣,岁月终殇。

总有一种遇见,在淡然里倾心;总有一份守候,让岁月静好。尘世间,存留着一份醇美,让指缝间的温暖,入了心扉。心香萦绕,执意千年,将一段人世的情劫,流放了天涯。

浅浅相知,淡淡相遇!岁月无恙,时光美好,就让一种释然,燃尽相思相离的痛心!

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

一个人的路上,许自己一场春暖花开,于岁月深处,微笑向暖,快乐依然,幸福依然,只要心存希望,一个人的旅途,有时也很美……

一个人的世界,莫名的喜欢上了音乐,听着那些熟悉的歌曲,想着曾经沧桑的故事,心里也会泛起酸楚,一个人的独处,喜欢与文字为伴,在文字中品读着尘世的悲欢离合,用文字倾诉自己的心情。

一个人的时候,甘愿与寂寞为舞,学会思考变得成熟。让自己的一颗心变得越来越无所谓。

一个人的路上,偶尔也会阳光明媚,学会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看天边云卷云舒的淡然。拥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悠然,懂得缘来缘去缘如水,一切随缘。

一个人的前行,风里来,雨里去,爬过高山,趟过大河,也赏过美景,一些人,终究走散了,一转身,便是天涯;一些事终是淡了,即使曾经是心头的永远,也成了隔岸观望的花;一些故事终是没有结局,只剩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风中摇摆。

也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经历,经历过了,便是永远,走过了,便是永恒,当那些喜欢的,不喜欢的都已经在记忆中远去,终于学会了爱自己。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念一清净,一笑一尘缘,一个人的世界,早已无关风月,无关你,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个人让你笑的最甜,也总会有一个人让你痛的最深,一直以为过不去的,终究还是远了。一直以为愈合不了的,终究还是不再痛了,一直执着等待的人,终究还是放下了。

有些时候,有些遇见,不得不各安天涯,就让我的微笑永远留在你的记忆中,让我在不远处祝福,这样也很好。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真心的宝贵,因为爱过,所以懂得宽容,因为失去过,所以懂得珍惜。一个人的世界,牵挂是最美丽的风景,寂寞是最美丽的心情。

也许,一个人的成熟,是不断开始和遗忘的过程,在经历中,让生命沉淀,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要浪费那么多的美好,来懂得与珍重,年龄渐长,就不舍得耗尽光鲜的岁月,去了解一些人,明白一些事情了,学会冷眼看世界,与人相处,不远不近的,宛然一笑,已是珍重。

繁华过后,你依然离开,我依然驻足,却原来千帆过后的离散,不过是这个世上最平凡的结局,一个人的思考,独处使自己变得睿智,寂寞让自己学会坚强。

关于人生感悟的随笔文章 篇11

住的,当然不能是鸽子窝般的单元房了。那家伙悬空,心里从没踏实过。加之抬头举目,满眼豆腐渣,老担心一觉还没睡醒就粉身碎骨灰飞烟灭。即便是钢铁浇筑不担心质量,想想那家伙是从地面突兀起来,不接地气,总是别扭。住的得是小院,不能铺水泥或地砖,纯粹的土地,就可以种菜养花了。种菜是俗世,烟火味儿;养花是怡情,清爽气儿。身心都照顾上了,岂不是神仙日子?得有一架秋千,秋千最好在高大的花树下。想想吧,落红飞絮,捧本书荡在秋千上,是不是美得酣畅美得无以复加?还得有石桌石凳,那玩意是好东西,用处多得去了:下棋,临帖,月下小酌……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绝对绝对不能有高高的砖砌的院墙和威武厚重的大铁门。那装备那感觉,怎么看都像监狱,——人怎么可以花大力气囚禁自己呢?篱笆是最好的院墙,界而未界,隔而未隔。篱笆下种上爬山虎,牵牛花,丝瓜也行,藤类能攀援就好。这样,我不就拥有了富有生机且四季色彩变化的植物墙?多美。门呢,自然得跟篱笆墙配套,柴荆。

院子称心合意了,院里有几间房子才合适?

书房是必须的,好歹也能赖成读书人了,凡身肉体无法自由,精神得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书房得朝南向阳,看阳光在书页间跳舞是件很美好很享受的事。书房三面是直达屋顶的书柜,自己喜欢的书们再也不用憋屈地压进箱子塞在床底下,受潮发霉不见天日。更可以大气地请回自己仰慕已久的大家,书房里名家济济一堂,该是何等热闹。书房里一桌一椅即可,有书柜们压阵,已够奢华。其他物件都是多余,再名贵的摆设,白送也不要,还嫌影响书们的视线。

孩子嘛,两个吧,一个过于孤单,两个的话就可以从与兄弟姐妹相处中学会理解、照顾别人,更快更好地成长。如果既有男孩也有女孩,有两间房子。我们一间,还得有个客房。热情待客是必须的,有的人家来了客人为了省事直接去宾馆订房子,看起来高大上,其实多少有拒人千里之外的生疏感。加上一间灶房。房子六七间,就可以了。

最最重要的出来了,人啊。老人们常说“人是房芯子”,——人是房的魂。魂比衣服比肉体要紧多了。

我的爱人应该是怎样的?我喜欢也只用“爱人”这个词。觉得“男人”过于强调性别,“老公”过于时尚缺少厚重感,“爱人”真的不错,是个温暖的感性词语。我不是白富美,他也不需要高富帅,踏实,坦诚,有担当,向往美好,具有这般美德的人跟天使有区别吗?太美满了!

孩子们呢,我不会苛求他们完美,成长就是不断犯错并努力改正的过程。他们可以调皮,可以贪玩,可以惹是生非,我只要求他们本质好,所有的错缘于暂时不明事理,一旦懂事了,定会从善如流。当然了,既然有那样的爱人,我们一定可以悉心陪同孩子们慢慢成长,给他们一个健康而快乐的家庭氛围。

哦,还得说工作?我呢,在家读书写作照顾孩子们,爱人外出工作赚钱养家,总有一个热闹而温馨的家等他回来。小孩子们嘛,心理健康是第一要务,职业就是玩,在玩中提升自己,没有压力只有快乐,对他们来说成长就是享受生命。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家庭,美吧?你说是“白日梦”?大白天能做的梦一定是清醒的梦,清醒就更容易实现。

作者:张亚凌

关于人生感悟的随笔文章 篇12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曾写道:“灾难,对于常人而言就是灾难而已,但对文人而言就不一样了。在灾难降临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文化意识开始觉醒,开始面对灾难重新寻找生命的底蕴。”

自然,这样的文人就能写出“工”的文章。但真的是“穷而后工”吗?我看不见得。

如上文余秋雨所说,在灾难降临后,唯有那些文化意识开始觉醒的,才可能达到:“工”。如屈原,放逐后那忧国忧民就只成了一种情怀,再也无法实施,只得将其寄托在《离骚》当中。如曹雪芹,长大后小时兴旺的家族没落,生活贫苦,才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如苏轼,在多次被贬之后,仍能写出《赤壁赋》这样的绝世名篇。

但是,历史上被放逐的人,光清朝一代就有一百五十多万。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最终达到“穷而后工”的,恐怕寥寥无几。比如苏轼所代表的旧党,在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执政时,几乎全部被放逐,但最后做出《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名篇的文人,却只有他一个。

相反,有些文人并未“穷”,文就已“工”。

如李煜,作为一生截然分为两段的词人,他早在当南唐的皇帝时就已在词上有所成就,《一斛珠》《菩萨蛮》不都是很好的代表吗?再如王勃,年纪轻轻,还未曾经历过世事沧桑,一气呵成的《藤王阁序》谁敢说不好?再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他是当时最尊贵的门第世家“王”姓世家的一员;一生无忧无虑。这样的人怎能说“穷”,但他确实在文学上深有造诣,他的《兰亭集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天下读书人练字时必练的一部作品。

在我看来,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遭受苦难之后创造文明,达到“穷而后工”,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但无论境遇如何,他们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穷而后工”。

所以“穷而后工”关键在于“工”,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才可能达到“工”的境界。“穷”,只是让人更快地奔向“工”的终点,不能说无用,但绝对不起决定性作用。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已经很少再写古体诗文;但“工”,仍是我们努力学习的方向,这句话现今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作者:G0103周奕骅

上一篇:销售代表年终获奖感言下一篇:家居广场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