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50字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语故事50字(精选8篇)

成语故事50字 篇1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成语故事二: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成语故事三: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以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祥,我偏不这样想,我们干脆之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怎么?”刘琨欣然赞同.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中断.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完成了他报效国度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足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语故事四: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急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N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呀?」他答复说:「我宁肯信任尺码,也不信任自己的脚!」

成语故事五:程门立雪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简单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简单找到了.”因此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奉养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身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一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成语故事50字 篇2

一、为生字编故事,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识字教学中, 能把枯燥无味、难于理解的汉字, 变得容易、简单, 不失为一种创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可培养创新能力。

比如教学生字“川”时, 我讲述了在《笑府》上记载的关于“川”字的故事。说有一个老师只认得一个“川”字, 学生拿书来请教, 老师想找“川”字教他, 连翻几页都没有找到, 忽然看到“三”字, 就指着“三”字说:“我到处找你都找不到, 你却在这里睡觉。”学生哈哈大笑之余, 已经记住了这个字, 并且马上动脑筋用几个谜语再加强认识这个字:“三十减一。”“正看好像一百一十一, 横看又像一减一。”还有学习生字“让”时, 我先让学生猜谜语:“言在西, 上在东, 猜此字, 都不争。”学生很快猜出是“让”字后, 有个学生还说出了“孔融让梨”, 我鼓励他把这个故事说下去, 并告诉他们这就是“让”字的故事。学生喜形于色, 觉得自己可以编故事了。

二、为生字编故事, 拓宽学生视野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复杂体, 学生学习汉字不仅要熟记汉字本身的音、形、义, 同时还需要在记忆深处打下对相应事物认识结果的烙印, 这样才能学有效果。教学时, 为生字编上故事, 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 而且能让学生领悟识字要领, 拓宽视野, 提高识字质量, 培养识字兴趣。

比如教学生字“合”时, 我问学生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记住这个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 我用加部件法记住它, 加上“皿”字底是“盒”, 就是“有皿能够装物”;有的说, 那我加上“口”字旁是“哈”, 就是“有嘴笑口常开”;有的说, 我加上“扌”旁是“拾”, 就是“用手把物拾起来”;有的说, 我加上“鸟”字旁是“鸽”, 就是“有鸟和平到来”。我马上夸奖他们:“你们真聪明, 通过加偏旁编儿歌, 已经记住了这个生字。其实这个字本身还有一段故事呢, 你们愿意听吗?”学生都兴致盎然地睁大了眼睛。我告诉学生:据说在古代, 有一天, 有人送给曹操一盒点心, 曹操提笔在盒子上写了“一合 (盒) 酥”三个字, 放在桌上。杨修看见了, 竟拿起小勺子把点心分给大家吃了。曹操发现后, 问杨修为什么要分给大家吃。杨修指着盒子说:“盒子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 是丞相您叫我们分吃的, 我哪敢违抗您的旨意呢?”有个学生听完马上知道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后来, 我发现课下全班学生都在争相找《三国演义》来阅读。

三、为生字编故事, 优化学生识字效果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80%以上, 所以引导学生掌握形旁表意这一规律很重要。在教学时, 教师可为生字编上故事, 把字放在通俗语言环境中有理解地记忆, 使音、形、义有机结合, 为儿童的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创造有利的条件。比如教学形声字“醉、醒、酸”时, 我告诉学生以“酉”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酒有关。“醉”, 指饮酒过量, 神志不清;“醒”, 在古代是“醉”的反义词。学生听了一一点头, 但学生不易理解为什么“酸”字也是以“酉”为偏旁, 我告诉学生:如果酒里含有杂质, 时间长了就要变酸了, 所以以“酉”为偏旁。

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 如果我们能点燃学生识字的“火焰”, 巧辟蹊径, 为生字编故事, 学生就会逐渐热爱汉字, 学习汉字, 达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标准。

成语故事50字 篇3

而李存修,广东省旅游文化学会会长,这个很早就投身中国旅游业的老者,也67岁了。“文化大革命”开始的那一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李存修就独自背着行囊南下北上。两年之后,机缘巧合地又被分配到四川省旅游局,做起了外事接待工作——那时候我国还没有旅游业,外事接待就是与旅游接触最紧密的职业,从此他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旅游局副局长,再到旅行社总经理,一干就是几十年。可以说,他见证了整个中国旅游业的成长史。3月底的一个傍晚,在他宁静的书房里,我们一起聊起了这一段风云沧桑的成长故事。

1949年,新中国的中旅只接待“四种人”

我们的谈话一开始,就接触到了一段有趣的史闻。

1949年11月,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以下简称“中旅”)成立了。当时的中旅规模很小,李存修用了一段颇有意味的话来形容中旅的诞生:“它象征性地接待过一些外国人,理论上存在了。”这个“理论上成立了”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旅的真正职责相当于是中央政府的一个职能机关,负责接待“四种人”。回家探亲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不难看出,这种接待当然主要是考虑扩大政治影响,而旅游设施既谈不上规模,结构也相当单一。

到了1954年,周恩来亲自批准成立中国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国旅”),国旅的职责是负责接待“外宾”,那时没有所谓的“旅游者”,外宾成了他们的统一称呼。

那时,整个中国也就这两家“国”字号旅行社。而这两家最早的旅行社可谓泾渭分明,在接待客人上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中旅只能接待“四种人”,不能接待外宾;国旅则只能接待外宾,不能接待“四种人”。

1976年,“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旅游业要提前10年”

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新中国最初的旅游事业以这样独特而“单线条”的方式,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可以说,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中国旅游业理论上存在了,机构上也有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怎么开展。”

虽然李存修说中国真正的旅游事业得从1976年开始算起,但是他却不能不提及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对旅游业的冲击。

1977年,四川省旅游局接到通知,被批准开展旅游业务了。于是李存修与他的老上级被选派到北京国旅总社学习开办旅游业务的经验。

“我们一去,总社的一位领导就交给我们一枚铜章,上面刻着‘中国国际旅行社成都分社’。这枚铜章雕刻得非常精细,拿出来时铮亮铮亮的。那位领导不由自主地感慨,这枚章子10年前就刻好了。”

那时,李存修才知道,1966年,国旅北京总社就已经去过上海、广州、西安、武汉、长沙等各省省会,筹备在全国建立国旅分社,开展旅游业务。但决定刚定下来,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样一个愿望马上被历史的洪流搁浅到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混乱的中国卷入了政治的狂乱热潮中,再也顾不了这些无关宏旨的芝麻粒小事了。

“这一等就是10年,待到取章时,我一看,领导还是10年前的那个领导。所以说,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旅游业要提前10年。”

1978年,开始学着收费

在李存修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记忆点就是1978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接待“四种人”和外国人开始实行收费制度,“在那之前,一牵涉到‘四种人’和外国人都是国家出钱接待,收费这个思想弯子全国基本都是在1978年才转过来。当时,各国的旅行团来了之后,先与国旅总社签订计划,缴纳外联费,然后总社出一个计划,给分社下任务,我们就看着总社的计划来接待。所谓的计划就是这个团是从哪里来的,多少人,住什么标准,吃什么水平,要求得很清楚。

1978年,李存修接待了有生以来第一个外国团。可是填完发票后,李存修感觉特别诚惶诚恐,那张发票像一张检讨信一样,在兜里揣了很久不敢拿出来。收钱,让李存修感觉十分难为情。结果他带的那6个外国人并没有任何异议,在交完应交的费用后,还给李存修导游服务费,最后还要请热情的导游吃饭。这让李存修惊讶了好几天。

费用虽然收了,但是思想上的怀疑却根除不了。在那个衣食不饱的年代,不懂得什么是旅游,也不会旅游的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自费旅游的外国人时百思不得其解;玩还要花钱?为什么这些外国人愿意自己掏钱从大老远的地方来中国游玩?他们为什么要来中国啊?

于是,李存修这样接待外宾的导游得了个不小的麻烦:每次带完团回来,就得写报告。“我们写报告已经习惯了。特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白天陪团2小时,回来要写5小时的报告。2个小时里,对方说什么话,什么表情,你怎么回答的,他们是不是别有用心啊,有没有窃取情报啊,有没有小动作啊,我们都要好好地记住,回来之后就得好好写下来。

1983年,各地开始小动作,想多挣口饭吃

1978年,中旅和国旅对“四种人”和外国人的收费制度,让中国旅游界开了窍门,启迪了他们最原始的“市场经济”意识。

1978年的中旅和国旅,在每个月中旬,都会用电传机把下个月的接团计划传给各分社。李存修回忆:“给计划就等于发工资,分社下个月的生活怎么样、效益怎么样,就看这个计划了。如果下个月接待的是大团、豪华团,那全社的人就高兴得要命;如果下个月来的是一般团,经济团,那完了。那时候,虽然人们多抱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思想,但省财政局还是会给分社返还一部分钱,用于改善福利和办公环境,增加设备。所以大家都向往做大团、豪华团。”

由于做多做少开始有了效益上的区别,地方上的旅行社分社开始动脑筋,考虑“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做,多赚点?”之类的问题。“于是,省上开始与总社不是一条心了,市里也和省里不是一条心了。大家的思想意识都在开始发生变化。”那些总社不想接待的小团,地方上的分社开始不嫌弃地招揽过来。这一接,果然看出了效益,于是此风开始蔓延。到了1985年,中旅和国旅的北京总社已经控制不住这把焰火了。在看清自己“一统天下”的大势已去之后,中旅和国旅的北京总社也成立了自己的接团社,开始接起团。

各地方分社见此,也放开手脚。“小城市里的旅游公司全面开花,省里有的市里也有,省里没有的市里也有了。”

1989年,“中国旅游业一夜之间死亡”

从靠总社吃饭到自己找饭吃,中国旅游业成长了一大步,但走得并不顺利。1989年6月4日,在李存修眼里,又是一个记忆深刻的转折点,所有在中国的外国人几乎一夜之间从中国撤离,中国旅游业一天内全部死亡,全部停业。

当时李存修已经调任广州一家旅行社的总经理,全社100多名员工,靠着给各大饭店和水果市场运送水蜜桃,维持了好几个月,存活了下来。

而其他旅行社的运气可没这么好,有的直接解散了;有的把员工遣回家休息,勉强给职工发一半的工资;有的停业了。

就在中国旅游业一夜之间死亡之后,台湾人大量涌进内地旅游,挽救了中国的旅游市场。当时,各大社小社都争着去做台湾人的生意。“但在这之前,各大小旅行社是不愿意带台湾团的,因为价格低,又不好带。进内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靠卖土地给美国军事基地而一夜暴富的台湾农民,素质很低。住中国大酒店,都不知道怎么蹲马桶,全都站在马桶圈上;地毯上也被烟头烧了一个个大窟窿。”

虽然台湾人素质不高,但靠着台湾团坚持了半年,总算没让1989年的中国旅游业停止运转。到了1990年,外国人又开始进入了中国的旅游市场,中国旅游业终于再一次挺过了政治动荡带来的灾难。

1990年以后的中国旅游业再也没有大起大落的兴衰了,一切都顺着历史铺就的道路自然流淌向前,在对外开放的温润环境中一直滋润地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商务性考察、公务学习的名义出国旅游的开始,中国人公费旅游的时代来了,从最初的港澳游,再扩展到东南亚,中国的旅游市场开始百花齐放。再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人开始自己掏钱往外走了,有了个人自费出国游、国内游意识。用李存修的话说,就是“到处都是游客,旅行社到处开始组团。”

“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往外走了,但是国内政治上控制还相当严格,一定要经过很严格的审查,手续要自下而上一级一级报批,严防出国后叛逃,或者移民国外。与朝鲜接壤的吉林人不得签证前往朝鲜和韩国旅游;沿海的福建人、浙江人因为偷渡事件时有发生,所以经常被拒签。1994年,我们差一点就被停业了,当时组了一个20人的团去韩国旅游,到首尔的第二天,一半人失踪了,整个韩国的报纸、电视全部报道了这宗事件。当时李鹏总理正在韩国访问,立即要求国家旅游局查办。最后我们在韩国一个工地找到了其中一个失踪者,非常惨,原来是借光了所有亲戚的钱,凑齐了十几万,买通了上下关系,秘密签好了合同,到了韩国做苦力,赚外快。当此人被找到时,他大哭,说让他回去简直是叫他死,因为借的债根本无法偿还,家里还有辍学的孩子、生病的老婆、待赡养的母亲。”

成语故事50字以内 篇4

程门立雪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教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教师是很简单请到的,可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教师的人,就不简单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教师,并且派奴婢奉养教师。可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身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最终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一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成语故事50字 篇5

石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 围绕着“初学铺垫”这个训练目标分三个阶段完成学习任务。第一阶段叫“链接生活, 明确目标”。石老师从生活中选择具体的实例, 引导孩子领悟什么叫“铺垫”, 并且初步感觉到在一段话里有没有“铺垫”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有了铺垫会使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强烈。第二阶段, 借助教材, 消化目标。以教材为例子, 让孩子们感受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到的铺垫作用, 引导孩子更好的消化“铺垫”这个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三阶段, 超越文本, 落实目标。通过写铺垫, 评铺垫的训练,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这堂课我虽然没在现场听, 但是通过反复阅读这堂课的教学实录, 仔细回味石老师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真是独具匠心, 奇巧无比。细细品味, 怎一个“妙”字了得。

一、一课一得, 巧设学习目标

看了石老师很多的课堂实录, 发现他的课堂导入语从来没有什么花架子, 也许这一个细节也正是他“求真务实”的细微体现。所以经过反复研读, 我发现他的课堂导入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为目标而导入, 他的导入语直接体现学习目标, 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非常明确课堂上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二是为生活导入, 导入语所用内容都是生活中的事例, 这样一来学生容易理解, 容易产生兴趣, 容易调动气氛;三是为知识导入, 他的导入既是课堂的引领, 又是一种知识的体现。比如说石老师在执教这一堂课时, 就是非常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问题。课前他说自己把一件衣服晾到阳台上, 被风吹掉, 跑下去却找不到了, 问学生碰到这样的事, 心里怎么想。对于这么简单的问题, 学生很随意地回答说那是可惜了。接着石老师又说这件衣服, 是出差到北京在耐克专店买的运动服, 那颜色特鲜艳, 老远就给人有醒目的感觉, 那款式穿在身上真是酷, 如果再戴上一副墨镜, 那简直是一个贝克汉姆, 用手摸一摸, 那手感特好, 滑滑的、软软的, 真舒服。这样一件衣服, 洗了晾在阳台上, 风一吹, 掉下去找不到了。大家觉得——, 听完这番描述, 此时学生已经是急切地回答:那真是太可惜了。

看到此处, 不禁要问:为什么石老师要对同样一件衣服进行两种不同的设置?如此对衣服的描述又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何干系呢?说实话, 我作为老师尚且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学生更不必说。当我正期待着石老师像其他老师上公开课一样, 立马解答学生的疑惑, 道出他这样设置的意图, 并引入课题时, 石老师仍是不紧不慢地专门设置了分析训练。他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前面回答的是“可惜”, 而后面回答的却是“太可惜”。学生非常自信地分析道:耐克衣服是名牌呀, 颜色又那么鲜艳、醒目, 款式又那么酷, 摸起来的手感又那么好, 这样的衣服掉了, 肯定是“太”可惜啦。对于这样的回答, 可以想象得出, 石老师很满意学生的分析, 于是到此时才给学生小结说刚才对耐克衣服做的一番描述, 叫铺垫。并且在黑板中间的最上方板书“铺垫”二字, 还补充道:“铺垫”呢, 就是写一件事, 为了使别人感觉更强烈, 在前面所做的一番描述就叫铺垫。石老师还特意问学生以前是否学过“铺垫”, 当然, 对于一群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 回答是否定的, 所以石老师在铺垫前面加上“初学”二字, 告诉孩子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目标是“初学铺垫”, 并且将通过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来完成这个目标。

石老师经常强调:课堂学习不是简单地为文本内容而设置, 不是为教教材而教学, 从来都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通过传授方法, 让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类似的问题。细致品味, 石老师的教学设置真是妙不可言!竟然能在悄无声息之中通过和孩子们聊家常, 聊孩子们最熟悉的一件衣服这样的话题, 从而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更微妙的是通过对衣服的补充描述, 又引导孩子们对前后两次情况的分析, 引出了最要紧的学习目标, 真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文本写法两不误, 巧设衔接

当学习目标如此巧妙地生成之后, 我的好奇心就更强烈了!因为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如何完成这个学习目标, 其实想要完成这个学习目标也不难, 直接找出文中的“铺垫”, 然后分析给学生听就行。可是文本呢?这还只是第一课时呀!课文内容也得学习呀!总不能直接揪出“铺垫”进行讲解吧?那不成了应试教育的练习课了吗?

所以难就难在既要完成这个学习目标, 还要带领孩子们顺利地学习文本知识。也就是如何做好导入语与文本内容学习的衔接问题。为此, 石老师在这堂课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巧妙的学习范本。他先通过过渡语:“那好, 今天石老师就教你们初学铺垫, 我们借一篇课文为例, 来学这种写作技巧,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借”字就把目标和文本很自然地拴在了一起, 接下来他又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环节,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的同时, 思考一个问题:小村庄的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石老师竟然让学生先从村庄的结局开始思考, 带着这种好奇感, 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小村庄被大水冲走, 最终消失的原因。通过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 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那种“太可惜”的情感。于是石老师趁热打铁, 让学生重点阅读第一自然段, 这个段落也正是学习铺垫的要害所在。通过让学生概括和背诵小村庄那曾经的美丽, 渐渐的……无论是对小村庄的怜惜还是对“铺垫”二次感知, 都在学生的脑海中悄无声息地得到升华。

先从课文结尾开始学习, 如此安排既照顾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 又巧妙地引出事情发展的原因, 巧妙衔接“铺垫”这个学习目标。就好像在不知不觉之中树立了一个靶子, 让学生瞄准这个目标, 学习这个目标, 突破这个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箭无虚发。

三、思维辩证, 巧设质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揭示了村庄里的人的错误行为以及其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 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围绕这一中心主旨, 很多老师都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所以在课堂上直接把它当成思品课去教学。“环保”这一主题, 作为这篇文章的一个学习重点自不必说, 关键问题出在很多老师对待文章, 对待学生的一些极端做法, 为教教材而教学。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思考曾经美丽的小村庄发生灾难性变化的原因, 当学生找出“环保”这一主旨之后, 老师的教学过程要么戛然而止, 转而讨论另外的话题;要么顺势拓展, 让学生说出身边类似不环保的同类现象, 由此就觉得课上成这样就算是完成了。

然而, 在这堂课上, 石老师却是让孩子们用另一种方式去思考问题。他先是问学生:村子里的人为什么要砍树?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因为村子里的人要盖房子、做家具、做工具、当柴烧。石老师紧接着话题, 又问学生砍了树怎么就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 学生依然很容易就从文章中找到答案, 那是因为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砍, 树砍光了, 山上土地裸露了, 才会出现这样悲惨的结局。学生把问题思考到这里还是不难, 可是接下来想要对土地裸露之类的生态问题进行理解还是很有难度的, 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生活阅历。考虑到毕竟只是三年级的学生, 所以石老师又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讨论土地裸露、水土流失是怎么一回事。最终让学生明白老百姓盖房子是应该的, 不可能让村民们永远住茅草房;砍树做家具也是应该的, 不可能让村民们永远像原始人那样用石头当桌子、当凳子;老百姓要耕地种庄稼, 没工具不行, 所以树可以砍, 关键在于砍了后, 更应当把树种好, 砍的应当是少数, 种的是多数, 这才是真正的环保, 这才能永保我们的地球是绿色的世界, 这才是大自然的良性的循环发展。看完石老师安排的这个环节, 真是让我获益匪浅。石老师竟然训练三年级的孩子的辩证思维能力, 名师就是不一样。由此, 一方面告诉我们孩子的能力是不能低估的, 我们在课堂上应当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告诉我们, 语文课也是思维训练的主场地, 并不是只有理科性的学科才能训练思维, 用石老师讲座中的话来说, 老师就应当通过课堂训练孩子的思维, 思维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语文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个例子而已, 通过这些“课例”达到训练思维的真正目的。

四、联系生活, 巧设强化练习

这堂课刚开始就以衣服从阳台上掉下后却找不到为例子, 引出学生对衣服在失去后通过不同的描述, 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程度的体验, 继而引入到文本的学习。其间为了让三年级的小学生易于理解土地裸露、水土流失的危害, 又列举老百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合理砍伐树木的事实, 从而训练学生辩证思考树木砍伐的合理性。最后为了让学生对“铺垫”的写作掌握透彻, 再次进行强化训练。先后安排了三次情境训练。如有一位同学的一支钢笔掉了, 要使别人感觉到很可惜, 前面该怎么铺垫;再如有一位同学没吃早餐就到学校来上课, 要使这位同学到了中午感觉很饿很饿, 前面该如何铺垫;又比如班级劳动委员工作很负责任, 有一天开完运动会, 该扫地的那一组同学都跑了, 他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 要使人感觉到他很累很累, 该怎么铺垫。

这些例子都是源自生活, 贴近生活, 学生易于理解。在不知不觉之中, 通过“巧识铺垫”、“巧学铺垫”、“巧练铺垫”这几个过程, 学生便掌握了“铺垫”这个知识。由此可见, 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在生活的事例中得到强化是多么的巧妙, 多么的有趣, 多么的有效!

五、前后照应, 巧设教学环节

石老师听年轻老师的课有点古怪!他从不做笔记, 却非常重视课堂每个环节的时间记录。他喜欢评判每个教学环节占用了课堂多少时间, 产生了多少效果, 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 时间用得值不值。他曾经说过, 课堂之上不能省的环节绝不能少, 没有价值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多。上课绝不能浪费时间, 浪费自己的时间就是悲哀, 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 一个班级有那么多孩子, 如果在课堂环节上浪费时间, 那将伤害到多少生命。所以课堂上关于每个环节的设置一定要争分夺秒, 惜时如金。

回顾石老师这堂课的每个环节, 那真是充分诠释了惜时如金的含义。从感知“铺垫”到解读文本, 到辩证思考环保再到分析课文中的“铺垫”, 最后到“铺垫”的巩固训练, 无不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如果再浓缩了之后看课堂每个环节的要点, 无非就是三点:感知, 分析和强化。从导语开始到文本解读到巩固训练都是运用感知分析强化这三个方式, 做到前后照应, 简单易行。真所谓把课堂时间充分运用到了极致。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石老师这节课:那真是直截了当、明确目标, 照顾周全、兼顾知能, 辩证发展、训练思维, 前后照应、惜时如金, 简明扼要、易于仿效;从学生的角度来听石老师这节课:那真是一课一得、学有所成, 既学知识又得能力, 善思善辩、学会成长, 反复训练, 不断强化。

寓言小故事50字 篇6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爱情哲理小故事50字 篇7

他喜欢打牌,他的电话响了。“老公,又在打牌啊,回家吃饭啊。”他挂掉了电话。“老公,是我重要还是牌重要?”他说,“你烦不烦啊!”然后,他的电话又响了他说,你到底想怎样。电话那边传来喘气的声,“老,老公。我,我肚子,疼。”他站起来,扔下那铁定会赢牌,对电话说:老婆,别慌,我马上就回来。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2)

“听说过么?一颗星就是一个人。谁也不妨碍谁,各发各的光。来晚了的是流星,没有地方待了。就到处乱跑,不过跑也要发光。不发光,就不算星星了,掉到地下变成石头。”“那我一定是流星,要不就是石头。”“不是的,你是我这里永远的恒星。”他指了指胸口偏左的地方。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3)

他们是情侣,在同一场车祸中失忆,伤愈后重返校园,如同镜头回放一般他们在同一个转角同样地方式相遇并再次一见钟情。后来,朋友们告知他们往事,他先是一怔,然后紧紧抱着她:你看,我就说吧,你就是我的命中注定。如果没有回忆我们还是会一见钟情,因为你就是我的命中注定!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4)

今天去扫墓,土里埋着他最爱的人。这有扫墓放鞭炮的习俗,噼噼啪啪声响起后,他突然脱下才买的新西装盖在满是泥土的坟上。朋友不解,问为什么,他小声说:嘘,别吵,他生前喜欢安静,我想捂住他的耳朵帮他挡一下鞭炮声,可我发现,我再也办不到了。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5)

暗夜谷主名动天下,曾有人敬仰的问他:“谷主您文韬武略天下第一,何以甘心屈居在这暗夜谷?”梁飞凡扼腕叹道:“我倒是想过弄个皇帝来当当,可惜——你们烟小姐那脾气性子,如何能母仪得了天下呢?”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6)

她对他第七次提分手。他说:“这一次分手,我再也不会和你和好了,你确定吗?”她点头。后来,她后悔了,她以为他会像以前一样求和好,他没有。多年后她在没他的日子里学会了自立学会了感恩,就是没学会重新爱上别人。她终究没忍住还是找了他。她说:“你……还是一个人吗?”他答:“我在等一个人。”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7)

他骑车撞倒她,慌乱的下车扶她,看她腿受伤,自告奋勇的送她到医务室。悉心照料,每日接送她上学,顺理成章的走到一起。有一天她突然环了他的腰说我有一个小秘密,其实我喜欢你在你认识我以前。他扬起嘴角。其实那次撞到你是我故意的。爱,有时候需要一点预谋的邂逅。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8)

小果喜欢小俊,她身边所有人都知道。考大学的时候填志愿表她悄悄的抄了他的。终于考上的她鼓起勇气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向他告白。却看见他拥着另一个女孩满脸宠溺的说,我不去那大学读了,我陪你一起复考。她拿着通知书的手瞬间握紧。我为你放弃我所爱的,你为你所爱的放弃所有爱你的。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9)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男孩每天给女孩送爱心早餐,每天如此。每到女孩过生日男孩都会送她礼物,还有情人节男孩也会送女孩礼物。男孩非常非常爱女孩,也非常非常疼女孩。可那一次,男孩出车祸了,女孩非常痛苦。只从那一次女孩和男孩再也没有见面。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0)

她最讨厌薄荷味道,不止是不喜欢这种味道,是特敏感,讨厌,在逛商场的时候,他说:老公,牙膏用没了,买桶牙膏哦“。好嘞,来到牙膏摊前,他反复找找,嘴里一直在嘀咕:”怎么都是薄荷味儿,我家宝最讨厌这种味道了,他叫来服务员,问道:“有没有其他味道,我家宝宝不喜欢这种味道,”服务员说:“先生,是这样啊,你可以给宝宝买儿童牙膏,有水果味的,”那二货很痴情的说:“我媳妇……”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1)

他和她很相爱,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了他。她陪他走过风,走过雨。受过的苦别人也许一辈子也没体会过。而他也终于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生意渐渐越做越好。好不容易捱到了好生活,唯一的孩子却出车祸死了。她经不住打击,疯了。他身边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女人。但他都一一拒绝。有个女孩问他:“你守着你家里的疯婆娘,为什么还不拈花惹草?”他笑笑,理由说出口。女孩终于不再纠缠。回到家,抱着睡着了好不容易安静的妻子。他的脸上浮起一抹笑。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2)

同学聚会,某男带着自家媳妇赴宴。“啊,老公你同学长的好有喜感啊,看那眉毛。”说完,立马夸张的笑。“……嗯,是,老婆你眼神好好奥!”某男一副惧内样,低声附和。“啊,老公,你那哥们长的好高奥,跟路边的灯杆有的比呢!”某女大言不惭。“……嗯,老婆你的形容太贴切了。”某男继续狗腿“啊,老公,我的包包落车上了,帮我去拿。”某女指挥道。“嗯,好,乖乖坐在等我。”某男出去拿包,包间里的人目瞪口呆。宴会结束,大家都晕晕乎乎往出走,一哥们喝了酒,壮着胆子道:“呀,哥们,你媳妇也忒彪悍了吧,这么不懂事,一点礼貌也没有。”某男不乐意了。“那是我惯的,怎么着?”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3)

她说:“你到底娶不娶我,我都等了你一年了,”他笑着说;“在等等时间还不到。”他想在挣点钱,给她再好一点的生活过了一年她又问;“你到底娶不娶我,我今年都26了”他笑笑:“不急,明年我一定娶你!”他想再存一年的钱,房子就有了,可以给她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过了一年她高兴的问;“我们什么时候结婚阿?”他淡淡的答:“急什么,明年把!”她终于坚持不住,哭着喊出分手。他终于如愿所偿。(亲爱的,我可以给你一切的时候,我却得了绝症。我终究不想你一个人守着我们的回忆过活)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4)

“亲爱的,帮我倒杯水。”她还在洗衣服,放下手边的活去倒水。“亲爱的,我饿了去帮我外面买点吃的东西吧”她睡眼惺忪的被他摇醒,穿上衣服,跑到楼下的超市买吃的。“亲爱的,我喜欢穿丝袜的女孩,你以后穿丝吧!”她拎着薄薄的丝袜,难为情的穿上。他眼里露出嫌恶:“为什么你穿上这么难看?还是赶紧脱掉吧!”她强忍着泪水,默默换回裤子。“亲爱的,我们分手吧?”“为什么?我那里做的不够好?”她颤抖着问“不,就是因为太好了,我不喜欢对我言听计从的女生,一点激情都没有!”她不在说话,默默地转身走掉。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5)

曾经多次,他问她:“你会去机场送我吗?我回来时,你会去机场接我吗?”一年以后,她才想明白,他是在等她的答案。如果她去了机场,他会更加坚定回来的决心。她一次也没去。于是他远走了。每每想起,她都会激动到泪流,就像爱情不曾离开。慢慢懂得,爱情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爱情一直都在心里。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6)

小时候养老院里有一家的爷爷和奶奶。那个奶奶是个特别泼辣和急脾气的人,那个爷爷性子很慢,整天乐呵呵的。他俩出去遛弯,就只能听到那个奶奶不停的说话,那爷爷听着。前段时间,那个爷爷突发心脏病去世了。那个奶奶说了句,死老头子,磨磨蹭蹭一辈子,就这件事干的这么利索。说完沉默了一下就哭了。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7)

他们在初中相识,高中恋爱,上一所大学,读同一专业,还都保了研。考博前夕,他对她说:“我们人生完全重叠,以后的生活必将无趣。这样吧,你考博,我直接工作。”“你,让我去当女博士?你不想要我了?”“傻丫头。”他摸着她脑袋笑道,“你要是女博士别人就不会爱你,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一辈子了啊。”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8)

她在一个小吃店里打工,他路过见到她,一见倾心。于是他一个人点了两份面条,她看他一眼,便没有注意太多。然后,他鼓足勇气问了她的手机号码,她觉得好玩,就给了。后来,他终于把她追到手。当她问起他,为什么一个人要点两份面条时,他回答,因为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跟你搭讪。她笑了。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19)

滂沱大雨图书馆门口躲雨的人群。有一对男女,好似情侣。女孩打开雨伞,无奈看了看男孩,又用手指了指伞,嘴里嘟哝着,好似在说:伞太小了,咋办?比女孩还瘦小的男孩,憨憨地对女孩一笑,弯腰抱住女孩双腿,努力背起了女孩。女孩细心地把伞放低,尽量不让雨淋到男孩…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20)

那年我上初中,我同桌是个蛮漂亮的女孩,但是她胆子比较小。上课时候我忽然闻到一股异味,仔细一闻原来是她尿裤子了,我看她的表情她都快哭了。这时我默默的起身,老师任何的呼喊我都没有理会,来到水房接了一盆水,回到教室全部泼到了她的身上。老师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找了家长,最后她成了我老婆。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21)

他在音乐会睡着了,旁边的人都偷偷的取笑他,结束时,她生气的说“我不喜欢跟没文化的人交往,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就这样吧”他迷迷糊糊的听了马上变的很慌张,他不停的道歉,她看着他滑稽的表情突然笑了“笨蛋,我开玩笑的啦!我知道你最讨厌听古典音乐了,可是你还很辛苦的弄到门票和陪我来,我已经很开心了!”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22)

她和他冷战了。到了第三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她拿起手机发给他:我们不要吵架了。我想你了。可是觉得这样太软弱了。于是只发了:喂。死了没。他收到短信很激动。一看。笑了笑发:想我了就直说呗。我想你了。今晚出去逛街吧。她收到短信后幸福的一笑。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23)

老伴走了,留给他两个储钱罐,红罐装着他一生对她的好,黑罐装着他对她的恶。结婚那天,她把第一颗红星放进红罐:“红星代表你对我好,黑三角代表你对我恶!”他颤抖捧起黑罐,想看自己一生做了多少对不起她的事,打开,一个黑三角也没有,只有一张纸条:我只记得你的好!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24)

男人下岗了,万念俱灰。女人说:走,陪我去超市走走。男人说:都没钱了,还去超市干吗?到了超市的小吃城,老婆要了一小碗馄饨,又要了一只大碗,把大部分给了男人,女人说:吃下去是不是暖和了很多?男人点点头。老婆说,以后的日子是会难一点,那就像今天这样,只来一碗,咱们一人一半,我陪你。

有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故事25)

小两口吵架,吵得很厉害。谁也不服软。男:这个家没法呆了,我走!女:你走了就再也不要回来!男:我要是回来我就是你孙子!说完摔门而去。过了两个小时,男提着一袋零食回来了。上楼敲门。女:谁呀?男:奶奶开门,你孙子回来了!还有你爱吃的零食!

下一个50亿 篇8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三层报告厅

主题:全球化

主办:长城会

主持人:欢迎大家今天来到本次的全球化专场。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下一个50亿这个专题, 相信在座的各位如果是在新兴市场想要在全球拓展业务, 对本次研讨会非常感兴趣。也非常感谢本次活动的赞助商。今天主要讨论在新兴市场中的挑战和机遇, 在各个市场的份额, 以及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和感兴趣的方向, 以及对不同市场的解决方案。

这次研讨的主题是投资机会与有效增长策略。

Nathan/主持人:大家早上好, 这次我们有韩国来的专家, 还会在韩国办理研讨会, 这位马瑞, 公司总部是在硅谷, 目前主要的关注点在中国, 也请马瑞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业务。

马瑞:感谢你的介绍, 当然我们也会参加在未来几天举办的会议, 像刚才介绍的, 我们是在2010年设置, 大约在过去这些年中有了700多项投资项目, 目前我们主要是关注于整个中国地区, 包括香港和台湾。在整个南亚和韩国都有关注, 目前我们主要关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投资。之后我们会进一步讨论我们的策略, 关注于小型企业。

Nathan/主持人:很好, 给大家介绍一下韩国的业务。还有一位是吉姆Jimmy, 也是一个关于咨询, 帮助新兴企业的公司, 也是为韩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服务, 关注于风投。他本人毕业于一个韩国的知名建筑大学。

Jimmy:大家好, 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们是一个新的基金, 在2012年才设立, 我和KIM一起设立了这个基金, 他是可靠的创始人, 我们关系非常好, 在过去十年内都是如此。我们开创这个基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意识到韩国在当时的风投发展程度不是那么高, 但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 我们在过去两年大约有26个投资项目, 主要是关注于门户网站的建设, 我们大约会有100K美元的投资木, 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整体的环境, 为市场投资创立机会, 谢谢。

Nathan/主持人:最后一位是AKIO, 他基本上工作地点是在香港, 中国大陆和日本。他是联合创始人和合伙人, 主要关注移动数码, 在科技技术方面有很强大的专业背景。

AKIO:其实很有意思, 我们三位都是关于早期企业创业的, 他们的公司非常有冒险精神, 也非常勇敢, 而我们也是一个在早期阶段, 目前主要关注中国和日本的市场, 关于消费者网络。我们通常会关注一些小的投资额, 我们主要是关于A系列, 叫做A基金, 在这之前我们也在亚洲, 尤其是在中国有过投资项目, 在中国2004年我们就已经开始了, 所以说在中国的经验大约有十年了。韩国可能还是一个新的投资方向, 谢谢。

Nathan/主持人:谢谢, 再让我们问问Jimmy, 很明显你关注的点在韩国, 我们目前投资主要在韩国, 其他两位关注点是在日本和美国, 您是如何看跨境的合作, 尤其是在未来几年在韩国发展的方向, 如果想在韩国以外的国家投资有什么策略?

Jimmy:先跟大家解释一下韩国市场, 韩国的市场地位非常重要, 从市场来说, 它的市场并不太大也不太小, 如果大家希望能够关注韩国市场, 就必须关注当地市场, 如果我们看它的增长额, 它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大的, 有丰富的人才, 所以大家如果在风投初始阶段, 那么韩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 每年都有很多新兴的公司出现。比如我们投资一家公司, 最开始只有5位成员, 但是他们的营收已经有几百万美元了, 所以说他们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能对于韩国市场来说, 风投的发展规模比起来市场略小, 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 很多大型的基金投资项目来到中国、日本和整个亚洲地区。

Nathan/主持人:您的投资基金项目主要是在美国, 对亚洲市场怎么看?

马瑞:其实我们在全球方面都希望扩展业务, 比如我们去年关注的非洲市场, 我们在每大洲大约40多个国家都有涉及。因为现在我在北京, 还有同事在东南亚, 马来西亚, 他们可能就会覆盖整个印尼和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区。我相信下一个50亿美元规模的公司, 相信在东南亚的市场会有巨大的发展。

Nathan/主持人:目前哪个市场份额最大?

马瑞:就单个国家来说, 在亚洲应该是中国。可能跟中国的定义有关, 如果纳入香港台湾整个业务份额必然是最大的。

Nathan/主持人:AKIO你的业务主要是在日本。

AKIO:实际上我们是美元基金, 但是关注点在中国和日本, 我们在北京有一个办公室, 在东京也有, 这两的都算是我们的总部

Nathan/主持人:大约90%的投资是在中国, 您能解释一下整个日本风投的趋势吗, 包括日本以外的?

AKIO:如果说90%这个数字有点高了, 起码有60%到70%的项目都是在中国开展的, 我们最开始的基金都是在中国和日本, 后来我们就开展更多的业务, 在中国日本都有增长的业务, 所以我们在过去的五年内对于中国的投资额也明显上升

Nathan/主持人:那么从日本投向韩国市场也非常多, 有什么好的新型企业吗?

AKIO:的确有一些, 有些人在关注风投的时候也会关注市场数据, 他们会发现韩国其实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市场, 我们也从各个渠道, 包括这个公司的数据都得到确认。比如说他们的智能手机市场, 可能是排在日本之后, 美国还会排在韩国之后。所以在韩国市场有很多移动市场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发展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们肯定会成为第一的。目前还不能说中国是第一, 只是因为整个市场信息不健全, 如果合并整体的数据, 更好的统计, 相信中国才是最大的市场。

Jimmy:日本有很多风投都来到中国, 去年大约有10个风投公司, 可能并不是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 就是AB级的, 整个市场发展非常快。

AKIO:我的一些朋友也是做投资的。

Nathan/主持人:接下来在讨论关于目前的投资, 相信您的公司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投资商, 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投资计划吗?

马瑞:我们投资的份额其实非常小, 目前主要是依赖于我们的合作伙伴, 在第二轮、第三轮发展更多的交易额, 目前我们大概在第一轮进行了一半。

Nathan/主持人:你是直接把美国的风投基金带到中国来吗?您认为亚洲的风投能够提供给我们什么机会?

马瑞:就我看来, 大概过去几个月中, 我发现我们目前是处于共同合作的工作方式, 大约有几个同事不到10个是来自于亚洲的, 我们能够提供的好处, 就是能够研发出全球的, 推向全球市场的产品, 不仅是针对于某一个地区, 而是整个泛亚太的。同时, 我们还能帮助大家了解西方的市场, 可能并不是一些及时的数据, 但是有一定的帮助。

Nathan/主持人:您刚刚提到对于跨境的全球发展, 其他两位专家也是如此吗, 是不是希望有境外发展?

AKIO:并不一定是这样, 因为我们在看我们投资组合的时候, 比如说在中国市场, 我们能看到中国和日本对于国内市场的发展都已经程度比较高了, 所以我们可以在内容方面推行一些更具有全球化性质的服务。而我们现在也倾向于关注一些当地小型公司, 因为我们是要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Jimmy:我也非常同意他刚过说的这一点, 因为这个其实是有一些争议的。因为我们并不是打着标语说要全球化, 虽然这是一个全球化专场, 但是我们也需要仔细的考虑。首先, 全球化并不能保证成功, 因为我们需要面临更多的竞争, 因为在整个全球化的市场, 在一个国家做的好并不代表在另外一个国家也能做好, 可能还会在当地有一些模仿者, 所以说想要全球化的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可能先有一些初步的全球化尝试, 如果能够在当地进行小规模的测试, 然后再进一步的进行全球化的推广, 这样会更好。所以并不是对所有新兴公司推荐他们走向全球化市场, 而是要仔细考虑整个公司的情况, 如果没有一些显著的优势, 还是关注于当地市场比较好。

Nathan/主持人:所以大家可能意见不太一样。

AKIO:我反对他过刚说的观点。

马瑞:其实有时候我们看这些全球化公司, 大家可能有一些偏见, 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全球化, 大家还是要关注整个市场的情况和公司本身的状况。基于我们自己公司的情况, 我们在当地的市场的营收并不是那么好, 我们希望和其他的合伙人以及投资商合作, 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起码对于某一些项目来说, 他们还是希望发展海外的市场, 所以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AKIO:我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比如某些公司, 他们还属于新兴业务起始阶段, 如果他们不关注整个全球化的发展, 他们可能没有现在的成绩, 其他一些韩国的公司, 巴黎合作过的合资公司其实在日本做得也很好。

Jimmy:所以我觉得他们这是很好的策略, 从日本拿到一个VC, 但是在日本成功了之后, 我不觉得他们在其他地方能复制这种成功。

Nathan/主持人:所以他刚才说的话, 我是这样想, 他们现在有一些困难, 在海外有些困难, 你给新兴公司的建议是什么呢, 他们应该发展全球化的产品, 你作为风投有什么建议给大家, 尤其考虑到我们现在是全球化的论坛呢?

AKIO:如果你是做短信还有游戏的话, 当然我们鼓励你做全球化, 因为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会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 像中国有这么一个移动约会的网站, 我们做投资的时候, 我跟他们说你们要去海外发展, 我们很高兴做这样一个决定, 因为他们现在收益非常好。

Nathan/主持人:你看到这些公司他们有很好的潜力, 很好的主意, 但他们都是在国内发展, 你就会鼓励他们去海外发展吗?

马瑞:是的, 我会的。我们在中国有这么一个例子, 有一个企业家, 我们在中国也会到中国以外的地区, 在香港和台湾的话, 台湾2700万人口, 他们早期的公司未必有这个实力去海外, 作为风险投资公司去支持的话, 我们会要求他们有一个区域化的, 或者是全球化的愿景, 这样我们才能考虑去投资就必须要求他们有一个全球化的元素在里面。

AKIO: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就是中国国内的例子, 有一个创始人是在上海的, 他们就是用这种普通手机的门户网站, 但是他们都是国内的公司, 几乎是垂死的, 因为智能手机到来了。但是后来他们改版自己, 把自己变成一个全球化的公司, 最后他们在美国上市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些人他们原来只关注于中国市场, 但是这样智能手机到来, 他们觉得必须去全球化了, 这样他们做了很成功的关键的一步。

Nathan/主持人:谢谢, 下面我想要提问的是, 当你看到亚洲不同的地区, 从你的经验说, 哪一个是最有潜力的?

AKIO:作为一个国家, 这个很明显的, 就是中国, 毫无疑问的。如果是全球化中国最有潜力, 中国是最大的机会, 而且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地图情景是这样的, 我们有一个朋友, 他们就是一个数据的公司, 发表了一些数据, 这些数据的人员就说, 每一个主要的市场, 比方说日本、美国、中国他们的主要新兴市场, 他们也发表了大于10亿美元的公司, 有两个圈, 一个中国和美国, 就是这些公司集中在这两个圈里面, 日本谈不上, 他们总量也非常小, 10亿美元的公司也很少, 无法跟中国比。当然不是说日本跟韩国没有这样的公司, 只是说更少。

Nathan/主持人:你同意吗?

Jimmy:我完全同意, 绝对值肯定是中国, 中国是最大的。但是如果说相对值的话, 作为投入人我会说, 作为外国的投资人, 而不是中国的投资人, 我现在想做中国的市场还是做本地的市场, 东南亚的市场, 这样的话答案有一些不一样。韩国有自己的优势, 中国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韩国市场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所以韩国市场, 包括日本的投资人也都愿意到韩国的市场投资, 因为竞争不那么激烈。第一韩国也有一些很好的人才, 在亚洲, 尤其是工程师, 顶级的工程师基本都是和硅谷的工程师一个水平的, 但是他们的劳动力成本只是硅谷的一半。

AKIO:韩国的劳动力成本到底怎么样呢?

Jimmy:硅谷如果是好的工程师, 250K或者100K, 就是10万或者25万, 在韩国就是50到70K, 就是5万到7万, 当然你还需要一些股权, 他们的水平和硅谷的水平一样, 这些年硅谷的公司就是韩国潜在的公司, 硅谷有一个公司, 它是一个很著名的硅谷公司, 他们就在韩国寻找工程师, 他们在韩国什么都做, 因为那边确实有非常高品质的工程师, 虽然他们英语不是很好, 但是那边的市场很大, 像每年或者每隔一点都会出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 基础设施在韩国也是挺好的, 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韩国的用户非常的活跃, 比方说游戏, 韩国的人口是五千万, 不是很大, 但是有一个游戏在韩国有2500万的用户, 全韩国的人口一半的人都玩这个游戏, 奶奶、妈妈、孩子一起都在玩。

AKIO:这是什么游戏, 我没听说过?

Jimmy:就是一个非常小的, 简单易玩的本地化的游戏。这样一个游戏在用户那大受欢迎, 因为用户喜欢新鲜的东西。不是看硅谷, 在美国的中部不是很喜欢这个游戏, 或者是社交网络的一些工具, 但是我们韩国一半的人都是围绕在首尔附近, 他们都适用于这些社交工具, 他们是更容易接近的用户。

Nathan/主持人:马瑞你同意吗, 中国是最有潜力的亚洲国家, 在东南亚其他地方你也看到机会了吗?

马瑞:谢谢, 我对东南亚不是一个专家, 但是我和同事谈过, 我得到的信息就是, 我们的资金现在看到的是已经做了一些投资在东南亚, 在过去一年, 同时他们也装了一些很容易摘到的果子, 比方说在菲律宾有一些房地产, 在印度尼西亚也有一些投资。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的一些VC也有兴趣, 他们也想去东南亚。我听说那边还挺欢迎日本人的投资, 尤其是印度尼西亚。日本的VC他们也看到了那边, 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基础设施等等,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

AKIO:还有一个原因, 他们意识到来到中国, 他们未必会赢, 有一些VC, 他们愿意在东南亚建立公司, 来到中国, 小一点的公司挺难和中国的市场竞争, 但是在东南亚有一些非常容易完成的一些单子, 他们想要自己的业务在那边扩展, 所以他们才愿意考虑东南亚, 那边的市场跟中国不太一样, 但是从单纯的VC的角度来看, 想要获得利益, VC就没有那么容易, 无论在哪个市场都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是公司的VC去东南亚市场还是可以的。

Nathan/主持人:我也听说有一些日本的VC在东南亚很活跃, 但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结果, 是这样吗?

AKIO:从退出的角度来说, 他们没有什么利润收益, 他们可能得到了一些小利益, 但是总的来说, 投资人, 公司VC这方做的很擅长, 他们不是说想退出, 而是说一直想持有东南亚最大的业务, 这个行业的公司所以不想退出。

Nathan/主持人:美国刚才我们没有说太多, 我们说说美国。想问一下, 亚洲需要美国硅谷一样的地方, 还是说亚洲有自己的版本?

AKIO:我不太明白你的问题。

Nathan/主持人:就是亚洲需要去学美国吗, 需要和美国更多的连接吗, 还是说不需要主动连接美国, 而是外国人主动会连接亚洲?

AKIO:我们是很大的投资者, 在美国也有投资, 但是我们不是说总在这样做, 我们有一个亚洲的公司, 而且我们和投资的地方关系挺好。从我们的VC的角度, 我不想去硅谷投资, 因为那边自己的生态系统已经很完整了, 我们作为VC都是主要活跃于本地的投资的对象, 比方说日本和中国。像天使投资, 还有一些互联网相关的业务, 在中国我们会投资, 这才是对我们来说更好的投资战略, 至少是在地区的投资是这样。

Nathan/主持人:所以你的结论是中国和硅谷未必需要彼此?

AKIO:不是, 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误解了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美国和中国的公司都是有很多的交流的, 美国也会来到日本跟我们交流, 类似的他们会跟中国交流, 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 我们有一些地方, 你作为投资者可以做更大的贡献, 你想全世界哪些市场可以做更大贡献, 我觉得是日本和中国。

马瑞:我也不是说中国和美国谁需要谁更多, 但是我知道的是, 我们有5%的投资是跟美国有关的, 我们的一个被投资公司就过来跟我说, 说对中国有兴趣。他们说也想去美国, 我会说, 中国公司去西方的比较早, 比美国公司来中国要早, 所以现在已经到了一个B轮的阶段, 所以美国人现在在雇佣中国人方面是考虑这一点的, 在中国的阶段是A轮, 中国这边完了之后会考虑在美国雇佣一些人。比方说美国的华人。

AKIO:哪些公司会更多一些呢?

马瑞:就是移动类的公司, 之后才是其他类的, 像游戏等等。

Nathan/主持人:你有什么补充吗?

Jimmy:很难回答你这个问题, 因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无法笼统回答, 这是取决于哪一各行业的细分。比方说你是一个科技型的企业, 我们最近投了一个影像识别, 他们自己说他们在这方面是全球第一, 这样的公司他们就应该去硅谷, 证明他确实是全球第一, 这样的公司你可以很早的加入它。游戏你也应该早期加入, 如果是发短信的话, 这个答案就很难说, 所以没有一个一刀切的结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能有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比如硅谷的一个新兴公司, 但是他们很忙, 在硅谷已经很忙了, 顾不上中国的市场, 但是他们也不想放弃中国的市场, 这样他们会建立一个合资公司, 利用这个市场, 获取市场50%的份额,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 我觉得这是另外一套战略, 这种战略正在被实现, 一两年之后会成为现实, 这是我从硅谷那边朋友听说的, 他们也在考虑在日本建立一个办公室, 扩展他们的品牌。

Nathan/主持人:当然韩国的市场也越来越开放。

Jimmy:是这样的, 尤其是技术方面。因为竞争总是有的。

AKIO:韩国这边能给我们讲一下, 韩国那边移动方面的最热点是哪些, 比如过去半年。

Nathan/主持人:我最后一个问题, 就是哪一个公司, 你们过去六个月当中关注了, 你们给我们介绍一下。

AKIO:主持人你先说, 你最近看到的觉得有意思的公司是什么?

Nathan/主持人:可能是这样一个公司, 这个公司是一个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公司, 他们的CEO30岁左右, 所以有点惊讶, 在大数据方面的经验, 他就是为大数据的科学家提供一种工具, 让他们更加有效的工作, 他们现在已经获利, 而且团队也不错, 他是半美国人, 半韩国人。还有一个韩国的CTO也是创始人之一。

马瑞:我见过这个公司。

Nathan/主持人:你投资吗?

马瑞:我们很难投资这样的公司。

Nathan/主持人:这是我的答案了。

AKIO:目前我们主要还是在东京, 今天的午餐盒也有一个单一的选择, 只能点一份, 甚至不能定多少数量、重量。所以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 降低时间, 也降低占的空间,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所以说整个快速这样一个概念, 已经是我们在日本通用的观点。所以大家如果在日本办公, 只要出了办公室就是非常方便, 有各种超市, 甚至不用外送快餐, 出去更容易买到, 可能日本人更懒, 他们需要更快捷的迟慢的方式。

Nathan/主持人:在韩国有什么最热门的吗?

Jimmy:最热门的我不太确定, 给大家介绍一些我自己的经验, 就关于O2O的, 就是一种金钱的游戏, 大家可能希望投资一千万美元呢, 有这样大的数字, 就会带来效益, 进入的门槛也不是很高。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在进入公司时的情况, 大约有21名顶尖工程师, 对于自动化的问题都非常有专业的解决方案。整个机器可以学习, 可以变得更智慧, 比如播放电影, 整个机械变得更加复杂, 它可以给整个应用分类, 比如书籍、音乐等等。很多大型公司都在涉及这个方面, 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但是这个引擎还是会以一种高技术、高发展方向的形态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些科研人员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文章基础。

AKIO:这个如何实现效益是通过专利?

Jimmy:可能还是通过投资, 其实我投资的部分比较少, 其他的风投投资的比较多。

Nathan/主持人:在亚洲过去六个月有什么新的动向吗?

马瑞:给大家提供一些和日本、韩国不太一样的观点。单从公司来说, 我们做了一些投资, 他们是一些新的公司, 很年轻。他们也会在这些平台上做电子商务, 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 尤其是线下的交易商做电子商务, 整个界面设计的非常美观, 支付也非常便捷。

AKIO:那是FB以外的, 其实和我们合作的一些FB内部的购买也是有的, 我们也做了一些投资的项目, 尤其是在菲律宾和泰国, 我们美国的合作伙伴也给客户提供商业平台的解决方案。

Nathan/主持人:好的, 我们还有两分钟, 最后大家有什么建议, 比如说如果想进入各位所在的市场, 这些风投公司有什么建议吗?Jimmy你先开始, 比如海外的VC想进入韩国市场你有什么建议?

Jimmy:其实我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 我对全球化的态度非常的谨慎保守。我会建议他们进入当地的市场, 切实的关注于本地, 比如说关注于整个电信通讯或者是信息处理, 通过这种小规模的测试确定你的公司是不是能够进入到韩国当地市场, 或者是进行进一步的全球化战略。因为想要进入全球市场, 其实还是要解决本地市场的一些问题。

Nathan/主持人:那您能不能再详细的解析一下, 什么叫进入当地市场, 比如说是雇佣当地人员还是进入当地市场运营六个月?

Jimmy:其实并不是非要雇佣当地人员, 因为规模非常大, 但是我会建议, 一些小的公司他们想要进入全球化市场, 比如进入中国、韩国, 他们团队合作非常好, 队员素质非常高, 还是需要时间, 花一些精力了解这个市场。比如说韩国的下载量是多少, 所以这就是我强烈建议的, 通过这些分析和尝试就可以看出, 韩国不合适, 需要去日本。

AKIO:我有不同的观点, 比如我们目前有两个不同的组合, 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产品, 这个产品在全球都推行, 如果幸运的话, 比如在日本市场运气很好, 像我们公司这样, 就会吸引到很多的消费者。

Nathan/主持人:所以说单纯是运气的问题吗?

AKIO:还是要看产品的质量。

Nathan/主持人:您呢?比如说整个地理区域, 亚洲和美国的新兴企业有什么不同呢?

马瑞:比如说可以加入到我们项目当中, 的确是有帮助的, 如果直接从我们这得到投资也会非常有帮助。

上一篇:一节生动有趣的外教课日记下一篇:废弃物处理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