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承包合同范本(精选8篇)
村(社区) 组
户主或受托人(单位法定代表人): 受让方(乙方): 地 址:
户主或法定代表人:
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机制,切实保护转出方(承包方)和受让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特订立下列条款,并经乡(镇)和县级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服务机构备案和鉴证,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
一、土地流转方式:(选择划勾)
①转让□ ②互换□ ③出租□ ④转包□ ⑤入股□ ⑥拍卖□ ⑦其他□ 二、土地流转用途
三、土地流转时限
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共计 年。 四、土地流转数量及费用甲方将位于 的土地(水面) 市亩的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乙方。
(1)每亩每年由乙方支付甲方流转费 元,共计每年应付人民币 元,每 年递增 %,合计应付流转费为: 元。
(2)或每亩每年由乙方支付甲方黄谷(大米) 公斤,共计每年应付黄谷(大米) 公斤。以每年 月 日市场上黄谷(大米)的 价格为计算标准。
(3)入股方式流转的农村土地,按每亩折成股金 元,甲方共占有股份 股,每年按 分红。
五、土地流转费支付方式及时间
1、于 年 月 日以 方式一次性支付全部流转费。 2、每年分 次以 方式分期支付流转费,支付时间分别为每年的 。
六、流转土地现状 1、土地性质: 2、土地等级:
2、座落方位:用简易图示法标明四方边界(附合同后)。 七、转出方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①按照合同规定收取土地流转费;②对采取转让、互换、出租、转包、入股、抵押和其他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享有根据双方约定获得相关权利。
2、义务:①协助受让方按合同规定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帮助协调本村(组)内用水、用电、道路方面的事宜;②不得干预受让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八、受让方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对采取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享有生产经营、管理、产品处理及收益的权利。
2、义务:①依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土地流转费;②不得擅自改变流转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不得使其荒芜;③受让方将流转的土地实行再流转,必须与转出方或委托的中介机构按相关政策完善手续;④合同规定的流转时限届满,不愿继续流转土地,与转出方或委托的中介机构配合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相关事宜。
九、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
1、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 2、订立本合同可依据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
3、受让方丧失经营能力使合同不能履行的;
4、因不可抗力(重大自然灾害等)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5、受让方擅自改变流转土地所有权性质、农业用途; 6、受让方未履行按合同,使其荒芜的; 7、因一方违约,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8、合同规定的流转时限届满,不继续流转土地的。 十、其他约定
1、在合同有效期内转出方不得调整受让方流转土地,不得影响本合同的履行。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
2、根据实际情况,土地流转用途、流转时限、流转面积和土地流转费支付方式与时间以及其他未尽事宜,可附合同副本另行约定。
3、任何其他形式的协议只能作为本合同副本,并不得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相违背。
十一、违约责任
转出方因非法干预受让方的生产经营活动,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而致使受让方受到损失的,转出方应视其违约程度向受让方赔偿经济损失。受让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承担违约责任,视其违约程度向转出方赔偿经济损失。
1、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土地流转费的;
2、荒芜土地的,破坏土地上附着物的,破坏水利等基础设施的;
3、擅自改变流转土地所有权性质、农业用途的; 4、不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的。
十二、合同纠纷处理如双方发生合同纠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执行。可到乡(镇)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服务机构进行纠纷调解;如调解后仍有异议,则到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三、补充与附件
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甲乙双方可以达成书面补充协议。本合同的附件和补充协议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十四、合同效力
本合同自双方或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至合同期满为止。
本合同一式三份,合同签订双方各执一份、乡(镇)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存档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此页无正文。
转出方(甲方) 户主或法定代表人:年 月
鉴证机构 年 月
(签章) (签章)
受让方(乙方) 户主或法定代表人: 年 月 (签章)
日 日 日
流转土地座落示意图
注:①户与户的边界用细实线,与外社的边界线用粗实线。
看过承包土地流转合同的人还看了:
1.承包地合同范本
2.耕地承包合同范本3篇
3.土地流转租赁合同范本
4.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范本
5.农作物土地承包合同范本3篇
6.承包土地合同范本3篇
7.土地流转经营合同模板
8.规范土地承包合同范本3篇
9.土地转让合同范本3篇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不签订合同或合同签订不明确极容易产生合同纠纷;合同履行过程中不按照约定, 容易发生合同纠纷, 产生违约责任。下文将从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提出避免以及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的建议。
1 合理明确的订立合同, 有效减少合同纠纷
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五种。五种方式应按类别订立不同的合同。由于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对法律概念掌握不清, 首先容易出现合同类目的选择错误。在明确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几种流转方式的区别后, 选择自己所要进行的流转方式订立相应合同。另外合同中需要对以下事项作以明确规定:
1.1 流转土地基本情况及用途
需要写明流转土地的具体位置、地类、面积、界限、用途, 原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编号, 原承包合同编号, 以及土地流转后使用方对土地的用途。
1.2 流转期限
需要明确写明流转的年限, 自某年某月某日起到某年某月某日止。此处日期要注意符合法律规定的最长时限, 并且不可超过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另外还要写明交付日期。
1.3 支付金额、时间、方式
明确约定流转土地以实物形式支付, 还是以现金方式支付。明确约定具体每年每亩需要支付的实物种类及公斤数或人民币金额。由于流转期限较长, 还可考虑物价等因素另行约定。支付可采取一次性交付或逐年交付。一次性交付的要明确交付日期, 逐年交付的约定每年具体交付日期, 还可约定每年以多少比率递增。当然, 逐年交付也可约定不递增。
1.4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发包方有权按照合同规定收取转包金, 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到期收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有权监督承包方合理利用、保护流转土地, 有义务协助承包方按合同约定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 不干预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承包方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权和收益权。有义务依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土地转包金。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不得随意弃耕、抛荒。转包期满, 及时向发包方交还土地, 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接受流转权。承包方在流转期限内再次流转的, 需要经发包方同意, 并签订书面补充协议。
1.5 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
应明确约定权属及相关补偿措施。
1.6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双方协商一致, 可以解除合同;订立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一方违约, 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承包方丧失经营能力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
1.7 违约责任
双方应当明确约定违约的情形以及承担的违约责任, 这样可以促使双方认真履行合同, 同时也可以保护守约方的利益。
1.8 争议解决方式
合同争议双方可协商解决, 也可提请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关调解解决。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 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依约履行合同, 有效避免合同纠纷
当事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有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后, 应依约履行。
当事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有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后, 应依约履行。
发包方按约如期交付;按约合理行使监督权, 不干预接受流转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强迫接受流转方再次流转土地。
承包方按约如期支付价款;按约定用途合理使用土地, 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按约维护土地基本设施, 合理使用;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约积极行使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权和收益权, 不弃耕, 不抛荒;不擅自再次流转土地;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期返还流转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3 合同纠纷解决建议
3.1 发包方违约
我国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的成因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合同约定不明确产生纠纷, 第二类则是旅行时违反合同约定内容而产生纠纷。在实际操作中, 流转双方对合同约定不明确事项产生纠纷的, 双方需要再次协商, 对约定不明确事项达成一致签订补充协议, 协商不成的, 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进行处理。而第二类违约产生纠纷的情况就比较复杂, 现实中的案例也多是这种情况。
(1) 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目前, 在一些地方, 不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发包方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实行规模经营或其他理由, 违反农民意愿, 强迫承包方统一耕种某种作物;有的发包方假借统一管理等名目, 强迫承包方购买指定或代销的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承包方如不同意, 有的发包方即采取不正当手段强制推行, 甚至砍毁承包方已经耕种的作物。当承包方按照发包方的强制要求耕种, 产品出现卖难、减产等问题时, 发包方又不予解决或者无力解决, 给承包方造成损失。对上述违约行为, 发包方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2) 发包方非法变更、解除合同。当前, 有的乡村干部不注意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思想和行政干预的手段指导农业生产, 强制收回承包地。农民如不接受, 发包方便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 达到少数服从多数产生有关决议, 强迫农民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 放弃或者变更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上述行为, 发包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3) 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0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34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承包方在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时, 除以转让方式流转须经发包方同意外, 其他流转的方式, 发包方一律无权干涉。但是, 目前在一些地方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发包方以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借口, 以各种手段强迫承包方将承包地进行流转。这些行为都是严重地侵害了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违法行为, 应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4) 发包方未依合同约定交付承包标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 发包方应依合同约定的时间或条件将标的物交付给承包方经营使用, 否则, 即构成违约。如发包方逾期交付、拒绝交付等行为给承包方造成损失的, 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5) 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 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第30条又对妇女结婚、离婚、丧偶时处理承包地问题的原则作了规定。但是, 实践中, 剥夺、侵害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也经常发生, 其表现形式很多, 有的是妇女出嫁时, 不论何种情况一律收回其承包地, 有的是在承包时不能做到男女平等, 有的是非法剥夺妇女的继承权等。对上述侵权行为, 发包方应承担民事责任。
3.2 承包方违约
(1) 承包方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用于非农建设。承包方未履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批准手续, 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 将承包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 其行为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如承包方在承包经营活动中出现上述行为, 即是严重的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 就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承包方进行破坏性、掠夺性经营, 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是指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耕作、掠夺式经营、建造永久性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取土、采矿以及其他不合理使用土地的行为, 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破坏耕作层等严重破坏耕种条件的情况, 以一般的人力、物力难以恢复种植条件的损害。发包方一旦发现承包方有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情况的行为时, 有权制止承包方的行为, 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3) 承包方没有依约定交纳承包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承包方有依合同约定交纳承包费的义务。承包方应当依承包合同约定的时间、期限、数额交纳承包费, 不得无故逾期交纳、拒绝交纳或少交纳, 否则, 即构成违约。构成违约的, 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以及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对于因承包费或交纳承包费等方面产生争议的, 承包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解决。人民法院在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时, 对承包合同中所约定的承包方应当承担的义务中, 超过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 超过的部分不予保护。
摘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中合同纠纷数是最主要的纠纷形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的处理, 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以及整个农业的良好发展。本文首先提出通过明确的合同订立以及规范依约履行以有效减少纠纷的办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合同纠纷解决建议以更好保障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权利。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
参考文献
[1]杜德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及其控防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2) .
[2]朱柳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张红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性质的法律辨析[J].河北法学, 2011 (6) .
[4]杨光.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 2011 (10) .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流转 现状 问题 对策
1.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现有15个乡镇,37万农业人口,18万个农村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97749公顷,其中家庭承包地94956公顷,预留地3329公顷。伊通县在1997年末至1998年初完成了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工作,签订延包合同99175份。到2009年初,全县共实现土地流转面积8328公顷,流转户数10531户。
伊通滿足自治县土地流转呈现如下特点:
1.1流转总量少 流转户数占全县总户数的1/10,流转面积仅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5%。
1.2流转方式以转包为主 在全部土地流转中,转包方式流转的7234户、6803公顷,分别占流转总量的69%和82%;出租方式流转的1871户、1052公顷,占流转总量的17.8%和13%;互换方式流转的49户、52公顷,占流转总量的0.5%和0.5%;转让方式流转的293户、207公顷,占流转总量的2.7%和2.5%;其他方式流转的1084户、214公顷,占流转总量的10%和2%。
1.3流转期限以短期为主 流转期限为1年的2763户、2346公顷,占流转总量的26%和28%;流转期限为2~5年的5869户、4785公顷,占流转总量的56%和57%;流转期限为6~10年的661户、569公顷,占流转总量的6%和7%;流转期限为10年以上的1238户、628公顷,占流转总量的12%和8%。
1.4流转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县土地流转数量是2003年1050户、1204公顷;2004年1600户、2512公顷;2005年4975户、2970公顷;2006年4480户、3881公顷;2007年4791户、4050公顷;2008年10531户、8328公顷。2008年流转户数是2003年的10倍,流转面积是2003年的6.9倍。
2.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2.1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 表现为没有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供求信息不畅。土地流转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流转的对象基本为农户之间或亲戚、朋友。
2.2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薄弱 由于经济发展和收入来源的限制,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在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生存保障的前提下,农民难以舍弃土地,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近年来,中央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和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序上提高了经营土地的收益,土地更显珍贵;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经营土地的劳动时间大大减少,农户更容易实现对土地的家庭经营。
2.3缺少流转主体 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大户数量少、实力弱,对土地流转的牵动作用小,极大地限制了土地流转进程。
2.4劳动力转移困难 项目经济少、二三产业不发达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窄、不稳定等因素,使农村劳动力难以从农业生产中大量转移出去,客观上限制了土地的流转。
2.5流转程序不规范 近几年全县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是户间协商,土地流转的随意性较大。突出表现为流转合同内容不全面、手续不完备、没有通过村组同意或备案,甚至只有口头协议。从而使得土地流转纠纷的不断增加。
3.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对策
伴随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的推进,实现土地较大规模集中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综合分析全县土地流转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和村委会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3.1做好土地流转的宣传和引导 在目前总体推进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全县的土地流转应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思路。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宣传和引导,让农民了解与土地流转和农民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促进农民由传统思想向现代思想转变,积极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
3.2建立服务中心和信息库 以县、乡农经部门为依托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和信息库,为农民提供流转市场信息、咨询、预测和评估等各项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
3.3积极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尽可能的为农民提供进城务工定居服务;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和就业稳定性;教育农民,努力把传统农民改造成现代农民,为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创造充分必备的条件。
3.4积极培育流转主体 加大对农机专业队和农机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能人和返乡创业者的扶持力度,使其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突出作用。
转让方:兴安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徐春宇﹙以下简称已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已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一、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将位于舟山村南大排地块面积35亩﹙其中:南大排地块,30亩;南大排地块,5亩﹚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二、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用途为农业种植。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营。
三、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转让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长期转让。
四、承包费及交付方式;
转让费用一次性支付:一次性付清。
五、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
1.甲方转让的土地不能有任何争议、纠纷和债务。
2.乙方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收益、经营和产品处置权。
3.乙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4.甲方不得侵犯乙方承包该地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承包期内国家规定给予土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及补贴由乙方享受。
七、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中间
人一份。
转让方:﹙签字﹚承包方:﹙签字﹚ 签字方: 兴安乡人民政府﹙盖章﹚
中间人:
签约日期 :2012年7月20日
转让方:兴安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王静波﹙以下简称已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已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五、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将位于乡直地块面积37亩﹙其中:桥北地块,10亩;乡直路南房东地块,10亩;南大排沟心地块,17亩﹚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六、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用途为农业种植。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营。
七、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转让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长期转让。
八、承包费及交付方式;
转让费用一次性支付:一次性付清。
五、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
1.甲方转让的土地不能有任何争议、纠纷和债务。
2.乙方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收益、经营和产品处置权。
3.乙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4.甲方不得侵犯乙方承包该地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承包期内国家规定给予土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及补贴由乙方享受。
七、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中间
人一份。
转让方:﹙签字﹚承包方:﹙签字﹚ 转让方: 兴安乡人民政府﹙盖章﹚
中间人:
签约日期 :2012年7月20日
转让方:兴安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王晓莉﹙以下简称已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已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九、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将位于舟山村南大排地块面积33.9亩﹙其中:路南地块,33.9亩)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十、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用途为农业种植。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营。
十一、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转让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长期转让。
十二、承包费及交付方式;
转让费用一次性支付:一次性付清。
五、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
1.甲方转让的土地不能有任何争议、纠纷和债务。
2.乙方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收益、经营和产品处置权。
3.乙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4.甲方不得侵犯乙方承包该地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承包期内国家规定给予土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及补贴由乙方享受。
七、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中间
人一份。
转让方:﹙签字﹚承包方:﹙签字﹚ 签字方: 兴安乡人民政府﹙盖章﹚
中间人:
签约日期 :2012年7月20日
转让方:兴安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胡赞春﹙以下简称已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已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十三、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将位于乡直粮库北地9亩﹙其中:粮库北地9亩﹚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十四、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用途为农业种植。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
营。
十五、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转让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长期转让。
十六、承包费及交付方式;
转让费用一次性支付:一次性付清。
五、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
1.甲方转让的土地不能有任何争议、纠纷和债务。
2.乙方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收益、经营和产品处置权。
3.乙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4.甲方不得侵犯乙方承包该地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承包期内国家规定给予土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及补贴由乙方享受。
七、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中间
人一份。
转让方:﹙签字﹚承包方:﹙签字﹚ 签字方: 兴安乡人民政府﹙盖章﹚
合同编号:
甲方(转出方):
住址: 乙方(受让方):
法定代表人:
住址:
为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政策的规定,本着自愿互利、公正平等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共同遵守。(如由土地流转合作社直接与受让方签订合同,应说明是受委托的委托等事宜)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类型、质量、四至界线
流转田
亩、土
亩、林地
亩、荒地
亩、塘库堰
亩、生产设施包括:
。具体流转地块、面积、地类、质量、四至界线等详见附表。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
甲方采用
方式将其承包经营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给乙方。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用途
(法律规定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
(流转期限不得超过二轮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即流转到期日不得超过2029年7月31日)暂定五年(即2012年9月10日至2017年9月10日)
五、流转收益(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
1、流转收益的数量(流转收益的多少由双方协商确定,可以约定以现金支付,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增,也可以约定每年以每亩黄谷或是大米
公斤作为流转费,或是每年将前述黄谷、大米按当地中等市场价格折价计算。)
2、流转收益的支付方式、支付办法、支付时间等
3、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后,原土地上应承担的税费由
方缴纳,并报发包方(集体土地所有者)备案。
六、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按照合同规定收取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
2、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期收回流转的土地使用权。
3、其他约定。
(二)义务
1、协助乙方按合同规定行使土地使用权,帮助协调本社区内与其他承包户发生的用水、用电、治安等方面的纠纷。
2、不干预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3其他约定
七、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在受让地块上具有使用权、管理权、产品处置权和收益权。
2、其他约定
(二)义务
1、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允许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依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
3、对流转土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使其荒芜。
4、对流转的耕地进行有效保护,保证合同到期能复耕。
5、加强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造成损失的,乙方自行承担责任。
6、其他约定
八、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本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①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有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②订立的本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③一方违约,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④乙方丧失经营能力使合同不能履行的;⑤因不可抗力(重大自然灾害等)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九、违约责任
1、甲方非法干预乙方生产经营、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甲方赔偿乙方全部损失。
2、乙方违背合同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赔偿甲方全部损失。
3、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甲方有权收回土地使用权。①不按时支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的;②荒芜土地、破坏土地上的附着物、破坏水利等基础设施;③不按照合同规定用途使用土地的。
十、合同纠纷处理
如双方发生合同纠纷,按照《合同法》、《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政策执行,由乡 2(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管理中心进行纠纷调解;如调解后双方仍有异议,可向农业承包合同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一、其他约定
1、乙方不再继续经营流转土地的,应及时退回甲方,不得以任何方式流转给第三人经营。不经甲方同意流转给第三人的视为违约。
2、在本合同期满后,若乙方需继续经营,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受让。
3、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处理 ①流转前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处理: ②流转结束后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处理:
4、流转结束后土地的复耕:
(复耕的责任、费用的承担、复耕的程度、复耕的保证措施等)
5、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书面补充合同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合同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乙方、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管理中心各执一份。
7、本合同自乡(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管理中心鉴证之日起生效。
甲方:船山区永兴镇
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户主签字:(见附表)
乙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委托代理人:
合同签订时间:
****年**月**日
签订地点:
鉴证机关:
鉴证经办人:
鉴证时间:
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微信号:
乙方(转入方):
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微信号:
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根据《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一致,自愿达成以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一、流转的土地情况
甲方将其承包经营的位于xx乡(镇)xx村xx组共计xx亩土地,流转给乙方从事xx(主营项目)生产经营。
二、流转形式
采取下列第xx种流转形式,甲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乙方,双方应共同承担下列相应的义务,享有下列权利。
1.甲方将土地流转给乙方(除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第三方),有下列五种流转形式:
(1)转包:甲方将土地经营权转包给乙方,双方签订此流转合同。甲方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原承包合同仍然有效,乙方对接转的土地在一年内不得再行转包。
(2)转让:甲方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乙方,双方签订此流转合同。甲方经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由乙方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甲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灭失。
(3)互换:甲方和乙方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互相交换土地承包权,并签订此流转合同。双方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原承包合同由对方履行。
甲方调换给乙方的地块见表1;
乙方调换给甲方的地块见表2;
(4)入股:甲方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将土地经营权作为股份流转给乙方,双方签订此流转合同。甲方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原承包合同仍然有效。
(5)出租:甲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乙方经营。甲方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继续履行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甲方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乙方(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中介组织),有下列两种流转形式:
(1)无偿转让(自愿交回土地经营权):甲方将土地经营权无偿转让给发包方,双方签订此流转合同。甲方在规定的一个调整周期内不得向发包方重新要地。
(2)委托经营:甲方将土地经营权有偿委托给发包方或中介组织,双方签订此流转合同。受委托方既可直接对委托的土地进行经营,也可再将其流转给其他经营者。
无论采取上述哪种流转形式,甲乙双方都应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土地,不得荒芜土地,不得从事破坏性、掠夺性经营,不得违反有关土地管理的其他规定,按时交付流转费和各种税款。在土地流转期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由乙方承担。
三、流转费金额及交付办法
1.流转费金额及交付办法采用以下第xx种方式:
(1)流转价格为xx元/年亩,年流转费金额为人民币(大写)xx(¥xx元)。每xx年递增xx%。在当年的xx月xx日前由乙方向甲方交纳。
(2)流转价格为xx元/年亩,流转期内总计人民币(大写)xx(¥xx元),由乙方在合同签订之日一次性向甲方交纳。
2.在流转期内,如遇流转土地被征用,按实际流转时间计算流转费金额,其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按第xx种方式处置。
(1)归投资者所有;
(2)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3.流转合同到期后,若继续流转,在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优先权。
四、保密义务
1.甲乙双方保证对在讨论、签订、执行本合同过程中所获悉的属于其他方的且无法自公开渠道获得的文件及资料(包括商业秘密、公司计划、运营活动、财务信息、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及其他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2.未经上述资料和文件的原提供方同意,其他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该商业秘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但根据相关规定向相关监管机构依法履行披露义务以及根据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法披露的除外。
五、违约责任
1.乙方不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改变土地用途、破坏水利等基本设施或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支付赔偿金。
2.乙方不按期交纳流转费,每天按所欠承包费(租金)的1‰向甲方支付滞纳金。
3.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即构成违约,守约方有权停止与违约方的所有合作,并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且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因此所遭受的全部损失(含直接损失
和间接损失)。
4.一方接受对方的逾期和/或不完全履行的义务的,不等于对对方违约行为的认可,接收方仍然有权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直至解除合同。
5.在对方未履行义务前,一方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的,不等于认可对方已经履行了先前的义务或同意对方可以不再履行其义务。
6.因出现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事件,导致本合同无法有效及时履行的,相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是,遭遇不可抗力方应当立即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对方,并在通知后的三日内将不可抗力的书面有效证明及本合同无法有效及时履行的书面理由提交给对方确认。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六、合同的变更、解除和争议解决
1.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解除合同。
2.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任何条款约定的,在对方催告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没有改正为全面履行的,守约方有权书面通知违约方解除合同,且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相当于合同总额5%的违约金及所遭受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损失、可得利益、律师费用等全部损失)。
3.一方只主张违约责任,没有主张解除合同,合同应当继续履行。一方收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后,对解除有异议的,应当在15日内向法定机关提出,否则,视为对解除无异议。
4.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或请求有关部门进行调解。经协商、调解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向原告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七、附则
1.双方在签订本合同时,应提供经核实的身份证明和相应资质证明文件的复印件作为合同附件。
2.变更住所地(居住地)、代表人(联系人)、电话等的联络方式的,变更方在变更后24小时内以书面通知对方。否则视为本合同载明的联络方式继续有效,微信和短信内容也作为双方来往文件。通知、诉讼文书等文件以邮寄方式发送的,将文件按有效联络方式交给经营特快专递的单位邮寄后,邮件被签收或拒收均视为已经送达。
3.双方在本合同签订前的其他所有文件内容与本合同约定不一致的,按照本合同执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合同约定。
4.本合同的标题仅为便于阅读和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不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条款。
5.本合同自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签署地点:xx省xx市xx区
签署时间:xx年xx月xx日
甲方(签名捺印):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规定
只有明确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其法律规则确定程度,才能严格把握其相关流转的正确性问题。何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定义之前,先理解几个法律概念(1)农村土地,《土地承包法》第二条指出:“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2)承包,是指承包人并由承包人占有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对其全部收益享所有权,但应按与发包人约定数额(承包合同)将一部分收益交付于发包人,其余的收益归承包人所有的合同行为。由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特殊法律地位,承包人对之无处分权。
根据《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形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它方式。该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它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所谓流转是指权利人对其享有的承包经营权在经营者之间依法行使处分权。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商定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金额,即行使有偿流转。流转时以及后来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根据我国《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精神,鼓励和提倡有农业经营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生产经营者,对因流转取得的农村土地,可进行从事大规模的集中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期内,非特殊情形,原则上不准调整土地,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擅自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不因承办人或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承包经营关系等等,这一些法律规定,暗藏着对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真实意思表示,自由行使承包经营权的处分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只能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1. 转让。
是指承包人出让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对承包经营权的放弃,也是对土地使用权的放弃。因转让方式流转,在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发生的农村承包经营关系终止,继而产生新的经营者与发包人之间的另一农村承包经营关系。在新的承包经营关系中,约束原权利、义务关系内容未改变,对约束的主体发生了变更。转让方式导致原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发生转移,而土地所有权仍归农村集体所有,原承包人(出让人)享有向受让人取得转让费的权利。对此,该项法律规定,充分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协调一致性。即国家可将其所有的土地出让给农村集体使用,取得出让金,也可征用农村土地归国有;集体组织依法平等的将在本区域内的土地,以家庭联产承包的方式和制度,发包给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或农村集体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并向承包人收取承包费;个人可依现行的《土地承包法》规定,自愿决定实施转让或其他流转行为,并取得有偿转让费,由此而形成三者利益网络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用,实行人民当家作主人,享有占有土地并进行收益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分配制度,体现民主政治化与经济利益化两者之间的进一步和谐统一机制。
2. 转包。
转包与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根本区别在于:(1)转让后的原承包经营合同关系终止消灭,而转包后原承包经营合同关系继续有效;(2)转让原承包经营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对原承包人与发包人无约束力,而转包原权利、义务仍然具有约束力;(3)在发包人权利受到侵害时,转让方式的,原承包人不承担责任,而转包方式的,承包人仍应承担责任。两者的相同点是:均可由承包人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全部或部分转让或转包,权利主体均是承包人。
3. 互换。
是指承包经营者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为发展经济各自的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组织内的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交换经营的行为。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妨害第三人或者集体组织的利益,其目的也可以是为从事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而为之。同时,在互换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外,为达到以上生产经营目的,农户可依法对已享有的承包经营权进行以入股的方式掺股合作生产,按股份获得利润或红利。
4. 出租。
是指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标的物交付给承租人占有、使用、收益,并向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出租期间,承包人行使转让权的,不得妨害原承租人的合法利益。在此不作赘述。
5. 抵押。
以其他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如招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经依法登记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在采取以上所述流转方式外,还可以依法采取入股抵押和其他方式流转。前面已讲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可以设定抵押权,抵押是在集体或国家所有依法由集体组织使用的土地上,对地上收益所有权或承包经营权抵押给债权人,以保证债权人实现债权担保物权制度。在债务人未能按约定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变卖或拍卖抵押物以清偿债务。
6. 其他方式流转。
一般指土地承包经营者以个人合伙的形式将数个承包经营权合伙经营,共同管理经营权财产,平均或按比例分享权利或承担义务。另外,还有家庭联产承包的合作经营方式,交付土地承包经营权由他人托管方式等等。
二、审理经营权流转纠纷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发生的合同纠纷、物上请求权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停止侵害纠纷等等,根据司法实践经验,以及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 除《民法通则》规定的无效合同的原则外,如下土地承包合同为无效合同:
(1)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就土地承包未能订立书面合同的;(2)承包人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未经发包人同意的;(3)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流转方式时,未报发包方备案的;(4)强迫承包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5)超出剩余承包经营权期限流转行为的,超出的期限承包经营权约定无效;(6)因流转改变土地的性质或使用用途的的承包经营权无效;(7)对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而无法恢复,承包人借流转方式的法律规定无偿进行转让的;另外,在承包合同中违背承包意愿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不得收回、调整承包地等强制性的约定内容无效。以上承包人的行为均已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了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因此,其行为自始至终亦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2. 关于是否采取或进行登记的效力问题
在民法上关于物权的变更,对于不动产就以“登记”为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对于动产就以“交付”为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新型的物权,它不仅限于具有财产关系,又与一般债权性质不同,不单纯属于合同约定性质的用益物权,为不动产范畴,在其土地上的物可以设定抵押权。因此,在采取并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应当依法向相关部门办理登记并领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林业证书,并报乡镇政府备案,否则,在转让方式流转中受让人不得对抗善意取得物权的第三人。因此可以看出,其登记与否的法律效力是明显的。《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确立合同以成立时为生效,这与前述的因经营权发生流转时,需向有关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取得排他性法律效力的观点并不矛盾。
3. 发包方可行使撤销权
关键词:河南;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中图分类号:F321.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09-04
农业是否能持续发展,农村能否稳定,农民能否增收,这三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当前,无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在农村,土地仍是我国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保障。合理的土地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状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引导好农户承包地合理配置和有序流转,能有效解决土地利用制度与农业产业化合规模经营矛盾。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基本概念界定
我国《物权法》第125条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借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理解为:公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集体或国家所有的,由集体使用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土地流转的一种类型。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指的是: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状态下,流出方依法将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从该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土地耕作经营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它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偿、有期限的流动使用。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受政府宏观调控的,不能完全由市场来支配,因为这在我国当前的情况还无法实现市场对土地资源的自由配置,即便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土地经营权脱离政府的管理而完全自由的流转,那也是未可实现的。在政府的引导下,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能缓解农村日益紧张的人地矛盾,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同时对推动解决三农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一)河南土地资源现状
河南现有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89个县、48个市辖区,2123个乡镇。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育着占全国7.5%的人口,可见土地资源数量有限。截至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480万人,非农业人口3 389万人;人口密度为591人/每平方公里。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绝对数量多,人多地少的状况日趋严重。又由于她是全国最古老的农业开发区之一,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目前全省未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67万亩,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特别是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
就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最主要的社会保障,而且一直以来,农民就在改良农田和土地的基本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保持农村的稳定,就要让农民进退有路,让农民有块承包地,心中有保障。那么,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整体状况如何?
(二)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河南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加快了对土地流转方法的探索和完善。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
总的来看,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速度较其他省份快。据河南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河南农户家庭承包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根底总面积的1.7%,到2007年,则占到了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4.8%,年均增加47.3万亩,促进了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初步形成并初具规模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河南籍农民工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稳居全国首位。目前,河南省内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供给和需求双方都在日益增多。
从信阳、焦作、济源等市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调查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已初具规模:“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0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5%;焦作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0.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4%;济源市累计流转耕地面积(不包括三荒面积)2.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不含三荒)的6.1%;沁阳市土地流转面积32163亩,占全市耕地的7.66%。
3.土地流转以农户自行转包为主,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
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主体多元,流转方式多样。从组织方式看有农户自行流转,乡村集体统一组织流转(如村集体收回土地另行转包、集体返租转包等)以及其他流转方式(如种养大户承包);从土地权属变化关系看,有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参股或股份合作等形式。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在鄢陵县和济源市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些农户因举家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二、三产业,与亲戚、朋友或邻居约定,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及相应的权利、义务一并转交给新承包方。至2004年5月,济源市通过这种形式流转的耕地面积占流转面积的37.1%;种养大户承包占28.9;集体仅租转包占17.1%;参股或股份合作占1.1%。村集体收回土地为行转包占15.8%。
4.基层政府、乡村集体组织积极参与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经营权和所有权的转移受限性比较大,土地的供给弹性小,土地市场有一定的垄断性,凭市场“看不见的手”来控制,很难做到均衡和有效配置,政府的干预能有效地休整市场信息,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序进行;乡村集体组织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消减农民个体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疑虑,从而能推动土地流转,打开适度规模经营的局面。河南沁阳西万村,2007年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流转,由一家一户的“单独干”,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沁阳市维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集约化经营”后,年均亩效益1600元,是原种地收入的3倍。焦作市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社293个,入社成员20390户,辐射带动农户10.1万余户。孟州市河雍街道办事处东田丈村的“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蔬菜大棚经营,将原来3个村民小组、130户农民的300
余亩集中连片,建成半地下式“四位一体”蔬菜种植大棚62座,每亩土地收益由过去的不到1000元增长到1.5万元左右。
三、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加速农村发展的集结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扶助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的新政策。河南作为全国的第一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已连续三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居全国首位;农副产品加工到全国第一粮食加工转化大省。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地矛盾、社会资本介入难以及土地流转不规范。
(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河南不仅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且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多地少,人地之争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撂荒现象越来越少,而且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依然很强:田间道路、公路边坡以及渠坡等很多都被农作物挤占,同时,自发开垦的荒坡、荒滩等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多数农民认为一旦丧失土地——他们仅有的生活资料或土地权益、基本生存都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因此,河南省内一些地市的土地流转交易的零散化程度加剧,希望以规模经营带来的效益便无从谈起。
(二)农村金融缺口大,“资本下乡”难
城市发展是依靠资本、知识、技术、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等要素的参与。而目前中国农村基本上还是靠土地与劳动力,因此农村要发展,就需要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的参与,因为作为核心资源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生产经营中,将带来知识、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参与,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一定范围内得以流转,但这并未给“资本下乡”铺平了道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差,虽然河南一些省市的农村建设发展较快,近两年大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水、电、路等方面都有了提升,但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差距;另外,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土地市场化流转不成熟,不稳定,同时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这也是“资本下乡”难的一个症结所在。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3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这一规定,虽然对于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积极作用,但不管是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规定,还是当前河南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本身都存在诸多的不足,这似乎是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常犯的通病。
1.流转程序不规范和行为不规范
有些地区合同管理不到位,在流转程序、流转方式、流转档案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程序和规定,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流转的操作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另外,一些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严重缺乏:大多数农民不知道法律规定的流转方式有哪几种,其法律后果怎样。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有的以农户自行流转为主,不报批,不报备案或申请变更登记等手续,任意流转;一些地区基层政府机构盲目追求流转规模和速度,忽视农民意愿,不顾及农民利益,由乡、村组织代替农户和土地承包商签订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合同主体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些地区还有随意将土地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现象。这些不规范的程序和行为极容易产生纠纷,导致矛盾,隐患大。
2.流转“地基”不牢,“农转非”现象时有发生
土地与资本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如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专业化的经营;另一种即是资本进入农村非农业领域,用于非农生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不改变农业用途的流转。从长远来看,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化机制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
然而,河南农村土地流转由于“地基”不牢,一些地方权益保障并未完全落实,农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相当一部分农民和基层干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不理解,流转的界限规定不明确,导致土地流转在一些区市走偏,“以租代征”违规越界;有的地方把流转出来的土地用于盖住宅小区、建工业园区、办旅游景点等非农产业的开发,改变耕地的用途和性质,这势必加剧人多地少、人增地减的矛盾,损害粮食生产和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河南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机构不健全,大部分县市区尚未建立专门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中介服务组织,土地流转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能有效沟通,很大程度上制约土地流转。此外,土地管理的服务缺失,绝大多数村镇没有行之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因为身兼多职无法履行这方面的管理职能,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处于一种无序、近乎失控的状态,镇、村对纠纷的调处能力和效果也较弱。
四、问题根源分析及其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万事皆有因”。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对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进行分析,可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经济方面: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口的膨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对土地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导致人地矛盾突出,此外,各行业经济收益不平衡,目前中国农业收益仍较低。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对于农业经营者来说,他们必须获得平均利润才能实现对农业持续稳定的资本投入,农业的收益高,当然投入到农业的资本会相对较多,否则,投入到农业的资本就会相对较少,经营者即会把资本转移到其他部门的经营之中,所以目前中国农业、农村不仅存在“资本下乡”难的问题,“资本难下乡”也是长期存在和亟待解决的。
河南农业比较收益低下主要是由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和农业规模经济难以实现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总体上讲,目前由于我国农产品虽然高产出,但由于化肥、农药以及机械劳动费用的支出都比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从李建国、黎理的《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研究中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科研投入远远不足,科技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和贡献率极低,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低于4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河南农村也不例外,科技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也较低。此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尚处于初级阶段,河南农村的土地流转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市场规模,暂时还无法实现成片的规模经营,农民的技术水平也不高,在第二、三产业河南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理想收入,在就业中遇到障碍就不得不重操旧业,依靠土地生活。
政治是经济的高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政治
的上层建筑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基础。我国的土地政策是: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断调整以适应家庭人口变化的制度安排。土地不断调整,虽可适应家庭人口的变化,但经常性的变动和调整,也会让农民对土地使用权政策缺乏信心。因为土地的调整使得土地变得细碎化,容易引起承包户对土地的预期不足,将严重限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发展。由于土地在农户间的单纯转移不会构成效率的损耗,加之流转的程序方便简单,农村熟人文化盛行,所以土地违规私下流转现象频繁发生。
另外,户籍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也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户籍制度方面:中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占我国人口80%比例的农村人口一直被严格控制在土地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改革开放以来,虽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向城市,但他们对土地的依附关系无法解除,他们不敢贸然将土地转让出去而是由留守老人或妇女继续在家从事简单而传统的农业耕作,导致土地的利用率迅速降低,农村土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隐形荒芜”。农村社保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地区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残疾以及孤寡人群提供五保,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其养老、医疗主要依靠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由于土地可以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其子孙还有继承权,即使被征地,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同时土地还具有一定的就业保障以及社会保障功能,所以农民是不会轻易放弃拥有使用土地的经营权。这必将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供给,也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二)解决对策
1.发展非农产业,减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河南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宝贵,而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强,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减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推进土地流转速度,现阶段的土地经营就必须做到既能保证农户的基本收入和消费支出,让他们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务工所得的收入和保障能替代土地对农民的价值。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劳务价值,能让农民“走出去”务工,能确保农民工有序流动和顺利增收;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扩大其就业容量,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技术技能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消减目前农村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要做的两件大事。
2.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
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土地正常有序流转是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转变农村干部群众对土地的传统观念。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土地不再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也不应成为是农民就业和生存的唯一手段。在宣传土地流转政策的时,要清晰明了,不能简要概括,不要让农民对相关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必要时,可组织部分乡村干部和土地承包大户赴外地实地参观,学习成功经验。
3.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化建设,建立适合河南土地流转管理机制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要求,按照渐进式改革和可操作性原则,订立实施细则,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制订适应河南省情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在农户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保证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为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在经济上给予奖励,在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以刺激和调动承包户和流转大户搞好土地流转工作。
4.建立服务机构,培养流转市场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民之间私下流转进行交易,既没有法律保障,又缺乏相应的市场规范和监督机构规范,会导致不公平交易和高成本交易。从交易范围来看,这样的交易局限于本村、小组这样的小范围内,这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发性流转所形成的流转关系很不稳定,制约了土地长期有序的流转,无法形成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和优化配置。因此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有效解决流转信息不畅,空间过小的问题,强化土地流转中间组织的服务功能。继续发挥村级组织的行政推动作用、沟通协调功能,是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减少矛盾纠纷,提升流转速度的重要措施。
5.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从河南的省情和现实经济发展条件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土地曾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省内各地城区规模的扩张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市场要素功能,明确农民利益,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完善农村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应制定统一的、非歧视的劳动就业制度,把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张骥,马彦林从《物权法(草案)》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J]国土资源,2006,(07):38—39.
[2]中安网,第四届“网上看河南”风采活动:土地资源,人口情况,ht—tp//news anhuinews corrl/system/2005/05/12/001259107,shtml
[3]河南省统计网:河南省情:http://www ha stats。gov,cn/hnti/hnsq/A0601,ndex_1,htm
[4]半月谈,警惕土地流转中的不良倾向http://www jq c·om,
[5]李丽静河南土地“整村流转”探索土地流转解三农难题[J]隙望:新闻周刊,2008,(10)
[6]河南日报,河南:由一个温饱不足道全国第一农业大省[R],http://www.xinhuanet com/xhzt/2009—09/01/conte-7514998 htm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埘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查思考[EB/OL],河南省统汁网
[8]李建国,黎理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11.
【土地流转承包合同范本】推荐阅读: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11-05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浅析07-11
流转土地合同说明09-30
土地流转合同书09-16
土地流转工作总结06-02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06-21
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10-03
土地流转管理工作报告10-28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