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单招数学

2025-0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庆单招数学(精选6篇)

重庆单招数学 篇1

3月2日周练。

3月3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月4日解三角形及其应用。

3月5日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月6日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

3月7日直线与圆的综合应用。

3月8日椭圆

3月9日双曲线与抛物线。模拟一。

3月10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

3月11日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立体几何:直线和平面。模拟二。3月12日立体几何:平面和平面。算法,统计,概率。3月13日函数的性质。模拟三。

3月14日指数,对数与幂函数。

重庆单招数学 篇2

体育单招没有独立的教材, 近年来学生都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的教科书和练习册。这套教材对于单招考试来说, 难度偏高, 给体育生的数学学习设置了更高的屏障。总体上看, 集合分三部分:一、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三、集合间的基本运算。其中体育单招考试考点侧重于集合间的基本运算。对这一部分的掌握能够使学生在复习初期阶段, 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前两部分虽然不做复习的重点, 但并不是不涉及, 如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这部分相对简单, 考题中不会直接出现, 但集合概念是集合间关系和基本运算的基础。只有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才能解答与集合相关的问题。通过几个实例的讲解, 学生大多能够认识什么是集合, 并能因这些实例触类旁通。复习时要注意在接下来“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讲解中, 对“属于 (∈) ”符号的含义及使用的复习可作为概念中的重点来理解, 以实例代入讲解“属于”的用法。如果一带而过, 只会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再不断解释符号“∈”的用法, 事倍功半。单招数学考试中主要涉及数集和点集。在学生理解了集合概念后, 要对数的发展和分类做出讲解总结, 同时提出常用数集符号, 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记忆这些符号。集合的表示方法。这部分重点在描述法的使用上。通过教学实例发现, 学生容易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的不同, 但是不太能分清描述法表示的有限集和无限集的区别, 虽然在新课标中不在要求有限集和无限集的掌握, 但是如果不讲清这两种集合会影响将来进行集合间的运算。如A={x∈N|0≤x≤3}, B={x|0≤x≤3}, M=R, 多数同学容易得出这样的错误结果:B∩M={0, 1, 2, 3}, 也就是他们还不理解数的范围无限的概念, 简单的把B理解为A。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复习的时候, 我针对体校学生不擅长抽像概念的理解, 所以能形象说明的就不用抽象的概念来解释。比如复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借用文氏图来讲解。首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以下四种图:

其中图 (1) (2) 表示集合间有包含关系, 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图 (3) (4) 集合间没有包含关系。像图 (1) 这样的包含关系我们称之为真包含, 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图 (2) 这样的包含关系我们称之为相等 (互相包含, 互为子集) 。对这部分知识点, 要求学生能够辨析任意两个集合间是怎样的包含关系即可, 不用更深入掌握。

集合间基本运算是体育单招数学考试出题的重点。复习的时候要多做练习, 力求让学生掌握透彻。关于集合间交、并、补的运算概念, 学生不难理解。但在解题中, 涉及到的解方程、解不等式成为学生解题的路障。因此, 在这里的复习要不断插入练习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含绝对值方程、不等式以及分式方程、不等式的解法。笔者曾先复习完这些解法再进行集合间运算, 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方法, 集合运算的解题中主要完成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组) 、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分式方程解法的掌握。在紧跟其后的函数求定义域部分再完成含绝对值方程、不等式以及分式不等式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掌握, 较之前者效果明显, 并由此进一步加强了集合运算的练习。大量的练习能够保证学生熟悉题型, 在单招考试中遇到集合的题目不失分。

中职单招数学二轮复习之我见 篇3

关键词:中职单招 二轮复习 策略

对口单招数学二、三轮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而且单招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之在一轮复习后技能训练的强化跟进,学生花在数学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因而对数学有效性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三轮复习模拟提高,说到底,二轮复习更像是煮夹生饭,学生复习的新鲜感基本已荡然无存,加之超强度的技能训练,该忘记的都已遗忘。而二轮的专题复习并不是简单地旧知再现,而是对知识进行“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链与知识网,实施对各模块知识的重新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学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高质量得进行复习,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二轮复习。

一、速度与激情

经过一轮复习的洗礼,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感到疲惫,就我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积累而言,取得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必须具备猎豹一样敏锐的速度,猎人捕获猎物一样的激情。高三的复习课是枯燥的,那么,如何调节课堂氛围,如何燃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润滑剂,务必杜绝“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渐渐失去知觉”的无效课堂,当学生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们不妨给学生讲些故事,甚至说些有益的笑话,尤其是说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二、四看与四度:

作为教师,准确把握考试大纲、及时掌握学生状态在二轮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四“看”来把握四“度”,一看学生对近几年来高考常考题型的作答熟练与否,是否准确把握了考试要求的“度”——“了解、理解、掌握”要求,是否明确“必考点”“常考点”“怎么考”“考什么”。二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紧跟老师的思维并适当作笔记,把握好听、记、练的“度”,是否及时整理。三看知识的串连、练习的针对性是否强,能否使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缺漏的板块填补起来,杂乱的方法梳理起来,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控制好试题难易的“度”。四看练习或检测与高考是否有针对性,哪些内容应稍微拔高,哪些内容只需不降低,主次适宜,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把握训练的难易“度”。

三、多做与少做

在二轮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多做题,这样学生才会少做题,学生才不会陷入低效的题海中。教师要对各类习题进行筛选,精选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供学生使用,以达到不变应万变的效果。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按照复习资料亦步亦趋,而是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一轮复习情况有所取舍,从而帮助学生制定有所为的复习规划,而有效的取舍只有建立在教师多做题的基础上。

四、方法与技巧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更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高三以前,学生主要是对数学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一轮复习中更多的也是强调对高一、高二基础知识的夯实,因此二轮复习中,教师要在抓好双基的基础上,更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一方程思想等等。在培养学生熟知数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从近几年的单招考试来看,每年的试题都有一些一些题目解题技巧性强,因此,教师在复习时也要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在强化双基,综合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同一个题目采取不同的方法的解题训练以实现时间的最优化。

五、回归与提高

在单招数学里面这样以个知识点“一元回归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假如存在这样的一条直线,可以使大部分的点都集中在这条直线附近,这样的直线方程我们称为“回归方程”。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引申到高考上,从近几年来看,在高考试卷中大部分是基础题、易得分题,因此回归基础是我们后期复习的根本之道。教师可以采用限时训练的形式把重要章节的基础题以选择、填空的形式来呈现,这个时候选题也很重要,要远离难题、怪题、偏题,要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

但是在回归基础的同时,别忘了还有个别游离在回归直线不远处的异类分子,这些异类分子时刻提醒教师们还有较难题的存在,还有学优生的存在,所以在大肆返璞归真的同时,勿忘必要的提高与综合。

六、小题与大做

这里的“小题”指的是选择、填空题这样的小题狂做,“大做”则指的是综合性较强的大题目。由于课堂45分钟时间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题”这样的形式,教师通过设置基础性作业旨在夯实基础。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发现,由于中职学生生源素质不同,学习自律性相对叫弱,学生没有压力感,课后作业效果明显比课堂因此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这个“大做”最好统一在课后的的某个时间段里完成,比如静堂课、自习课等等,由课代表负责题目的收发和做题的监督,这样一来学生的重视程度会有明显的好转,作业效率也就凸显出来了。

七、反思与改进

二轮复习中,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误区,只做题,不思考、不归类、不总结,结果是,有的题做多少遍还是不会。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听——练——思——悟四步曲。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每课一小反,每日一大反,在多年的工作中养成一个习惯,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的数学本扉页上写着“今天我做到了吗?”打开数学作业本的时候首先看得到的是这句话,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不断地改进。

为了培养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感悟的能力,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或说或写下这个知识点常见考法以及解决方法,学生有遗漏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还有遗漏的话,教师再补充,一段时间训练下来,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但是,除了要教会学生去思去悟,留给教师的是更多的思考与感悟,教师也需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领悟考法考向,才能使得自己的水平不断上升。

总之,二轮复习中,老旧的训练模式恐已难以适应考试要求。教师要力争改变那种学生做试卷,教师对答案的做法。二轮复习的重要任务是把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数学知识的“树形图”,从而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

重庆单招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篇4

1、常挖鼻孔易患感冒,是因为:【损失鼻毛、鼻粘膜,削弱了鼻腔的防御机能】

2、药酒是在哪个朝代之后出现的?【唐代】

3、苹果可以空腹进食吗?【可以】

4、东安子鸡是湖南菜吗?【是】

5、一天中什么时候口腔里的细菌最活跃,此时是最理想的刷牙时间?【晚上】

6、生姜可以暖胃吗?【可以】

7、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李冰父子】

8、海南岛是我国的第几大岛?【第二大岛】

9、徐悲鸿以画什么闻名世界?【奔马】

10、“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戈和卡雷拉斯都是西班牙人吗?【是】

11、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12、口的形状反映了鱼的摄食习惯,喜欢吃水面食物的鱼的口形应该:【向上翘】

13、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雕塑作品《五四运动》是浮雕还是圆雕?【浮雕】

14、作家老舍的原名叫什么?【舒庆春】

15、用齿轮传动不能改变运动的方向,对吗?【不对】

16、参加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国家有:【A】A.三个 B.十个 C.三十个

17、《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风云儿女》】

18、花样游泳又称:【水上芭蕾】

19、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的译著是:【《天演论》】20、“艾叶”燃烧的烟能驱蚊蝇吗?【能】

21、鱼有心脏吗?【有(脊椎动物都有心脏。鱼是脊椎动物)】

22、下面哪一个是电视剧《笑傲江湖》中梅庄守门人丁坚的绰号?【C】A.无情剑 B.无影剑 C.一字电剑

23、自称“白蒙古”的是哪一个民族?【土族】

24、“吹箫吴市”中的“吹箫”是用来婉指:【乞丐】

25、码头一般建在河流的:【凹岸】

26、“光年”是什么单位?【长度单位】

27、最原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是卵生还是胎生?【卵生】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文天祥】

29、甘肃酒泉因何得名?【汉代大将军霍去病将御赐美酒倒入泉中,与士兵共饮】30、人体含水量百分比最高的器官是:【眼球】

31、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1863年建于:【伦敦】

32、谷类食品含量最高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33、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敌营十八年》】

34、血液占成人体重的:【7%—8%】

35、黑啤酒的突出香气是什么香?【麦芽香】

36、人的面部与手一样有左右偏性,那么哪种偏性的人更多?【右偏】

37、《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哪里的民歌?【青海民歌】

38、一听可口可乐的净含量是:【355ml】

39、地动仪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吗?【不是】40、世界最深的洼地是:【死海】

41、企鹅是地球上数一数二可爱的动物。世界上总共有多少种企鹅?【18种】

42、地球上的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吗?【对】

43、1620年法国的Beaulier船长在非洲南部首次看见会潜游捕食的企鹅时,称其为什么?【“有羽毛的鱼”】

44、《悲怆交响曲》的作者是柴可夫斯基还是贝多芬?【柴可夫斯基】

45、黄山在我国的哪个省?【安徽】

46、观测气象用的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

47、市场体系中的商品市场由哪两类市场构成?【消费品与生产资料】

48、宋代的“学象生”即现代的:【口技】

49、在我们使用MODEM上网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调制解调器的传输数字信号速度,一般用缩写bps来做单位,请问bps的全称是什么:

【BITS PER SECOND】

50、“玛祖卡舞”起源于:【波兰】

5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孟子】

52、“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语出:【《西厢记》】

53、飞机的轮胎可以导电吗?【可以】

54、古人称为“手谈”的是指:【围棋】

55、《卡萨布兰卡》是由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执导的吗?【不是】

56、陕西乾陵武则天的墓碑上有几个字?【无一字】

57、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是:【滇池】

58、防风林要达到最好的防风效果,应由:【10行以上树组成】

59、“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赵普】

60、如果一双鞋按现在统一标准是26号,则它相对应的老鞋号是:【42】

61、法国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是一幅:【历史画】

62、下面的通讯社中哪个属于英国?【A】

A.路透社 B.共同社 C.法新社

63、“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西厢记》】

64、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陕西、山西、内蒙】

65、《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高山族】

66、麦当劳的经营方式是什么?【全球化的特许经营】

67、最早假牙牙床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黄金】

68、阿姆斯特朗是乘哪艘飞船成功登月的?【B】

A.阿波罗10号 B.阿波罗11号

69、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吗?【是】

70、以下哪一区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性大豆和出口大豆生产基地?【B】

A.华北 B.东北

71、过去的腊月二十三,人们通常用什么来“祭灶”?【麦芽糖】

72、辣椒在植物分类中,是属于茄科吗?【是】

73、茶叶依发酵程度不同分为三种,是:【绿茶、乌龙茶和红茶】

74、受紫外线的照射后,人体内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吗?【能】

75、欧洲最大的岛屿是:【大不列颠岛】

76、“三月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白族】

77、用水稀释浓硫酸时,应当:【B】

A.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B.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

78、中国的尼姑最早是何时出现的?【南北朝】

79、“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是指:【王昭君】

80、《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是:【蒋子龙】

81、《灵与肉》的作者是:【张贤亮】

8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B】

A.金庸《神雕侠侣》 B.元好问《摸鱼儿》

注:全词如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相传此词是元好问赶考途中偶遇一猎人,猎杀了一只大雁,另一只虽逃出罗网,悲鸣不肯去,后来撞地而死。元好问感于此,遂买下这两只死雁,把它们葬在汾水岸边,并堆起石头作标志,称之为“雁丘”,并为此写了这首《迈陂塘·雁丘词》。

83、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吗?【对】

84、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王羲之】

85、请在诗句“明月__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填空。【松间】

86、《十面埋伏》是琵琶曲吗?【是】

87、“百会穴”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头顶正中】

88、人体缺少哪种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碘】

89、金刚石的组成元素是碳元素吗?【是】

90、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坑】

91、亚马逊河比长江还要长吗?【是】

92、燕窝产自我国哪些地区?【广东省崖州、福建省泉州】

93、除了通行的SOS外,国际性高山求救信号是一分钟发出某一固定次数的哨音(或挥舞某一固定次数,火光闪耀某一固定次数等),然后安静一分钟时间,再重复。那么这个固定次数是多少次呢?【6次】

94、绿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发酵这道工序吗?【不需要】

95、进口食品中“低热量型”的食品单位热量在多少大卡以下?【40】

96、根据我国的合同法,收取定金的最高额为交易额的百分之几?【20%】

97、在日本初次见面时的问候礼和告别礼应该分别鞠躬多少度?【30和45】

98、我国四大藏书阁之一的文朔阁坐落于:【沈阳】

99、汽水可以与白酒同饮吗?【不可以】

重庆单招数学 篇5

全日制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数学教学要“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从近几年数学学科单考试题中得出一些结论:“数学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由此可见, 开展单招数学总复习的主要任务的在于:一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星、分散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

二、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1. 专题划分

职三数学专题复习时总出现“常规、常见、常讲、常练, 甚至常考的知识点, 学生仍然常错”的怪现象。所以在开始复习时应按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组编, 以专题形式对知识进行归类、叠加, 通过对不同概念的揉合, 不同类型知识的对比, 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应用之目的。在复习中具体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一般应体现以下两条原则:

(1) 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可将职三数学专题复习知识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立体几何、数列、应用题及其概率、解析几何和函数 (包括三角函数) 8大专题, 同时每个大专题又可划分为若干小专题, 一般一个小专题用1至2个课时进行复习。

(2) 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难点、疑点、常考点和生长点的知识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比如:单招中常考的知识热点约20个, 其中不少于10个在历年高考中的重显率为100%。

2. 学案设计的方式

根据学案编写的组成要素, 每个专题的学案一般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1) 高考复习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 目的使学生明确本专题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识记”、“理解”、“会用”、“综合”等行为动词。

(2) 基础知识回顾

将每个专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问题式方案, 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 在知识问题设计时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

(3) 重点、疑点、难点、生长点的精析

学案中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析等方式, 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目的是启迪思维, 培养能力。

(4) 解题方法指导

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 例题只有题目, 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 形成解题思路, 总结规律和技巧, 达到解答的规范性, 重在培养方法。

(5) 知识能力训练

编写知能训练题时, 为保证教学质量,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涉及本专题知识为主, 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 (2) 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 题次编排由易到难。 (3) 控制习题数量, 以课堂完成80%左右为宜。 (4) 避免教师占过多的讲解时间, 练习中可适当给出提示或答案。 (5) 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 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 使他们吃得饱, 同时可拓宽他们知识视野, 提高学习水平。

4. 学案实施的策略

(1) 课前准备

教师将学案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 让学在课前明确复习目标, 了解复习要点, 做好课前的一切知识准备工作。

(2) 课堂学习

知识结构的落实。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可通过提问、学生主动发问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小组 (前后排, 3-4人) 研究模式进行, 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 促成各点的教学目标的落实。

(3) 课后反馈

为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要求学生练习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 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 再于当天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的审阅, 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集体讲解, 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 收到实效。

三、几点体会

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法的专题复习, 我们深深感到“学案导学”教学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独到的教学优势。

1. 突出了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学案导学”教学法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这种满堂灌教育, 而是通过学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说、自练的机会, 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与施展。

2. 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教学法摆正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充分认识到知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 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对知识点的问题化、层次化;教法的讨论化、示范化;技能训练的方法化、自主化。帮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实现了“以导促学,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

3. 实现了大面积教学质量提高

重庆单招数学 篇6

关键词: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数学、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根据社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为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创造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深造。

但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职业中学学生,进入高三时,由于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基础不扎实,所以在高三年级的数学复习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复苏、提升,对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总结,能有助于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系统总结多年一线高三教学经验及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针对高三的一轮复习,具体经验策略如下:

把握复习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复习

1.以《考试大纲》为导向,把握考试的方向

2014年公布的江苏对口单招《数学考试大纲》从命题原则、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典型题型示例、试卷可提供的公式等五个方面为对口单招的数学复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从近几年的对口高考题来看,对口高考命题组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的。鉴于此,我们更应该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吃透《考试大纲》的思想,抓准每一个知识点的考试要求,做到基本内容简单讲,常见内容发散讲,重点内容反复讲。

以《考试大纲》为导向还要注意对知识点的删减及难易度的改变。对于删减的知识点,在可不涉及解题技巧方面的,删除处理。如立体几何中的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在新教材中已经不涉及此知识点,新《考试大纲》也无关于此知识点的表述,因为此处知识只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对其它题目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直接删除不讲了。对于均值定理,在老教材和老考纲均有说明,但是在新考纲中已经没有这个要求了,而新教材中,此知识点打了*号,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也将它拿出来复习了,但是只是针对两个数之间使用均值定理,不再对其在解不等式方面再作过多的挖掘和加深。对于立体几何中的点到平面的距离,虽然教材也无此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个知识点在求几何体的体积方面其实有体现,加之此知识点其实很易懂,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只是让学生知道的这个距离出和点到直线的距离一样,与垂直有关,而垂直之后,就和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有关系了。所以,对于对知识点的再处理,是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必须做好的一件重要的工作。

2.以教材为导向,细化对知识点的复习

2011年开始使用的新教材,对知识点的阐述更科学、更直观、更易懂。在我们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相应的题目来支撑来阐述,选取适当的练习题,以及对练习题的讲解分析,对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非常重要。这一点,需要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

从了解学生入手,

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复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心甘情愿”跟在老师后面学习和让学生“迫于压力”跟在老师后面学习的复习效果是大大不同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数学在对口高考的文化400分中占150分,同时又是一门极容易产生分数差距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意识,笔者在一轮的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和每一个考试不理想的学生分析得失分的原因,分析数学分数对文化总分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产生差距的根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产生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数学成绩。

2.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科班的学生普遍怕数学,但是,通过调研曾任教的文科班级的学生在保证其它学科不下降的基础上数学超过理科班的经验总结,要想让文科班的学生学好数学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人总认为文科班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但当你真正和教语文、英语、文科专业的老师多交流后你会深刻领会到理解在“背”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没有理解的背是不能长远的背,而数学,众所周知的最主要是“理解”。在教文科班的时候,老师经常给学生们心理暗示,让她们明天能将语文英语及各科所谓“背”的科目学好,肯定原因不能只仅仅是“背”而已,自己更关键地是理解的背,因为理解了,我“背”得更牢固了。比如在给她们讲一道她们认为不会的题目时,老师会带她们读题目,然后问她们从语文的角度看,读题中发现了什么?这道题怎样理解题目意思呢?哪些字词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哪个句子说明了哪个知识点?等她们懂后再暗示“语文理解能力这么好的我,怎么可能学不好同样需要理解能力的数学呢?”,然后学生总在“我文科好,我数学也能学得很好”的心理暗示下,对怕得要死的数学再也不怕。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其实也只是少数几个理科班的学生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开始也觉得特别头疼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不能再暗示他“我语文好,我对数学的理解会更强”,因为他们往往语文不好。后来通过实践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数学的教学中,不要吝啬表扬专业老师的勤奋,让学生好好对待专业的300分,它是数学150分的两倍,但是,作为理科班的孩子,请大家分析数学和我们的专业理论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适当的时候,把数学知识在专业理论中的应用娓娓道来,数学知识在专业学科中的应用很多,这样,让学生在“为了能得到更多的专业分,我要学好数学这门重要的课程”,此时,数学已经不是150分的满分了,是450分的满分。

3.对学生施行爱的教育

说爱的教育,很多人往往会片面地认为只是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不体罚学生。当然,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对学生具有最起码的爱心,但是在这里更想说的爱,是爱学生的学习。有人说“我们的学生太不容易了,虽然有的学生学习很不理想,但是在课堂上,他至少能坐在那儿45分钟,就冲这45分钟,我认为他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这里,老师想说的是,作为辛辛苦苦“熬”到高三的学生来说,不想学,他何必再坐进高三课堂呢?所以,本着比学生更爱他们学习的精神爱着学生们的学习。曾经有几位偏激的老师,在学生不能学好或者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时候选择“整”学生,让他们做不好就罚抄之类的。经过观察研究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未完成任务被拉到别的地方罚做,虽然老师坚持不懈地罚了学生很多,但是没有成效,最后老师自己放弃坚持不懈了。原来,有几位老师为了惩罚学生,让学生停掉其它学科的课,这样做固然是惩罚了学生,但更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反而惩罚了自己。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任务,老师也会生气也会罚,但绝对有度,找学生谈话也绝对不占用别的学科的学习时间,到了上课的时间肯定会让学生回去上课,老师坚持不懈的是,会在下一个空的时间再去找,不行就再下一个时间,并且明确告诉学生,之所以一直找,是因为他们没能完成我的任务我很生气,但是又不想放弃他们,之所以不利用其他老师的上课时间更是不希望因为我的学科让他们漏了其它学科的课堂。我们认为这是爱的体现,也可能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爱。试想一下,多几次之后,学生还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吗?惩罚学生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自己理解是为学生好而惩罚,让他们觉得再不学好你的这门学科就对不起自己了。

从理顺数学知识出发,让学生全面掌握考点知识

1.梳理好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不遗漏

一轮复习讲究的是全面,在知识点的复习上要做到不遗漏。学校推行“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在主备老师备每一节课的任务单时,都要求将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再辅以相应的练习题。同时,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相应内容,合上课本后再完成知识点填空及基础题的解答,很多时候,老师的做法是将知识点以基础练习题为载体的形式呈现。比如说在复习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老师设计了两道比较大小的题目(1)log22和(1)log24;(2)log■2和log■4,这样的题目有利于学生对易混淆知识点的区分和理解。

2.注意课堂教学的变式训练及知识方法的总结

课堂上之所以要强调变式训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又多做了一道题目,而是让学生体会到变中的不变,变式要有方向有度地变。课堂上的变式,还应该在变式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不变的地方。有时候有的题目的变式只是说法的改变,但有的时候会牵涉到方法的总结。如关于构造法求数列的项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小题目:

(1)已知a1=1,an+1=an+2求an;

(2)已知a1=1,an+1=an·2求an;

(3)已知a1=1,an+1=3an+2求an;

(4)已知a1=1,an+1=3an+2n求an;

(5)已知a1=1,an+1=3an+2n求an。

通过层层解答,让学生发现,虽然题目差不多,但是(1)和(2)却是单纯的等差和等比数列,而(3)、(4)、(5)却是需要通过构造来实现的,而构造的因子,也与后面加的因子具有同样的形式。

总之,对于高三学生的数学复习,我们在执行时不仅要做到复习知识点,也要注意到其它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进行我们的复习。

上一篇:写给爸爸的一封信小学下一篇: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