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

2025-03-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共10篇)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 篇1

4荷花淀

【教学目标】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其语言轻柔、清丽的风格和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2、体会细腻准确的人物语言细节描写。【教学课时】 1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星期

【教学要点】: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浅浅的湖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课就发生在荷花淀的故事。

二、介绍作者、作品

孙犁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他的《白洋淀纪事》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解放后,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他的作品有: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文学短论》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 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荷花淀》

三、分析情节,理清结构。

结合可后练习一,检查预习,落实情节。【板书】

送夫参军(开端)寻夫遇险(发展)助夫歼敌(高潮结局)

四、分析人物语言与细节

从小标题的概括来看,课文中最重要的是谁?(水生嫂)作者是怎样塑造水生嫂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即细节)

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言行描写。课后练习二中给大家挑了几处有特色的人物对话,看看,它们都反映人物的什么特点。(学生分角色朗读)“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他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

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

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今天事情 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

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

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学生自行品读:①逻辑重音落在“总是”一词上。埋怨大于赞许。②轻读“总是”。水生嫂几许娇嗔更多的是对丈夫的赞许)“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

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学生自行品读:①依照课本的停顿并用一种和缓的语调来读。支持丈夫参军。但是家里确实有困难,上有老,下有小,该怎么办?水生嫂的本意只是让水生能够理解自己的难处就足矣,读时重音落在“不”字上。通过这样的朗读,就把水生嫂一颗高洁而美好的心 灵显现出来。②第二种读法,是把“我不拦你”后面的句号变换成逗号,停顿时间缩短了,稍用强硬的语气读,重音落在“我”字上,就把水生嫂这个人物性格完全扭曲了,使她成了一个心胸狭隘、拖丈夫后腿的家庭妇女了。)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

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嗯。”,“嗯。还有什么?”——--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

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荷花淀》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主题:讴歌冀中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小说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从作品所描绘的背景上,却看不到残垣断壁,硝烟烈火,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花„„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开头部分对水生家小院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p/25页

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p/27页

对荷花淀的描写p/28页

提供背景,衬托人物 铺垫情节 烘托心情

寄托感情 推动情节

四、总结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 篇2

2.c 根据课文最后一句He will take part in an important race across the Atlantic,只有c.will be in the race across the Atlantic同这句意思相同,而其他3个选择课文中都没有提到。

3.a 本句是个关系从句,需要一个相应的关系代词引导。b.whose his 不合乎语法,这两个词不能用在一起;c.his 不是关系代词;d.of whom 不合乎题目意思;只有a.whose 是关系代词,符合题目意思,所以应该选a.4.d 本句中的Portsmouth是一个地名(港口),在某个地方一般要用介词in或at, at 是指在小的地点或空间,因此只能选d, at.其他3个选择都不能表示在某个地点。

5.d

只有d.the name of which 符合语法,其他3个选择都不对。6.a 要选出与前面句子中的plenty of(足够的)意思相同的词。b.almost enough(几乎是足够的)意思不够准确c.less than enough(不充足的)意思相反,d.hardly enough(几乎不够)意思相反,只有a.enough(足够)是plenty of 的同义词。7.d a.say him goodbye 不符合语法;b.tell him goodbye 和c.tell goodbye to him都不符合习惯用法,意思上也讲不通;只有d.say goodbye to him 最符合语法。

8.a只有a.near才最符合题目意思。b.a long way from,和 c.in a different town from都与题目意思相反。d.next door(隔壁)后面缺少介词to,不合乎语法

9.c 只有c.often(经常)最接近前面句子中的many times 的含义,而其他3个选择a.sometimes(有时),b.always(总是),d.usually(通常)在意思上不够接近many times.10.d 前面句子中的词组set out是“出发,启程”的意思。只有d.the journey begins(旅程开始)最接近setout的含义,其他3个选择a.the trip ends, b.the journey ends, c.voyagestops都有“旅程结束”的意思,正好和题目意思相反。

11.a 只有选a.be 才最符合前面句子He will take part in a race 的含义,而其他3个选择意思都不够准确。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 篇3

《樱花》诗

樱花

樱花开了,

开的娇艳。

风轻拂过樱花的脸庞。

樱花微微颤动着。笑着。

樱花离开了母亲。

樱花在风的`陪伴下,

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风是她的舞伴,她唯一的舞伴。

风随着樱花时而旋转,时而飞身。

他们跳着,跑着,飞着.....

终于,樱花累了。

她停歇在母亲的怀抱中,

风也该走了,樱花不舍他,

于是,风和樱花约定,

等到“明天”,再来起舞。

于是,风停了,他在等待着,

等待着.....

等待着......

明天的到来

拓展《樱花》诗歌

樱花——

含苞盛开在三月早春的清晨。

一抹抹透白的粉,

挂在深褐色沉默无言的枝藤。

树下簇拥着游人,

静静等

她为你点缀属于春日的良辰。

樱花——

阳光洒过花瓣赋予了她体温。

我采下她的娇嫩,

捧在手掌细细端详无一纤尘。

躲在花间的行人,

悄悄闻

她为你散发属于春日的芳芬。

樱花——

鸟鸣逐渐停滞转眼已到黄昏。

空气里浸满清冷,

殊不知她昂首风中依然坚韧。

灰心失意的诗人,

在思忖

她为你治愈深埋心底的伤痕。

樱花——

月色薄纱一般伴随凉风阵阵。

是否能继续支撑,

地上光斑流露出怜悯的眼神。

悄然离开的亲人,

不要问

明天早晨她将是否留有温存。

樱花——

不知为谁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也许不为了别人,

为了转达胸腔里轰鸣的歌声。

远处在天边的神,

都纷纷

以圣洁的颂歌歌颂她的精神。

樱花——

存在过的迹象也已了却无痕。

没有为你立的坟,

却只看到

荒瘠的地面上有你落地生根。

樱花——

开时轰轰烈烈有如火炬不灭。

直到风吹雨打终将面临诀别,

她已在心中浮沉

为爱过她的所有人——

游人,行人,诗人,亲人,

献上轻柔的春日之吻。

留下一地

《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第三课教案 篇4

一、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二、使用教材

《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第三课

三、教学对象:

学生水平:初来中国的零基础语言进修生

人数、国籍:共20人,来自英国、美国、韩国、俄罗斯、法国等12个国家

四、教学内容

生词:课文

(一)14个,课文

(二)14个 语法:可能补语: V+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课文:第二十一课 《你看得懂京剧吗》

功能:掌握与看演出相关的交际表达,能简单介绍京剧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技能、情感、学习策略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清楚、话、吵、演、代表、大部分、才、排、一……也不/没…… 重点句:听得出来我是谁吗?/我听不清楚你的话,这儿很吵。/你看得懂京剧吗?/现在还买得到票吗?/演女主角的是个男演员,你看得出来看不出来?/我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语法难点: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的区别/可能补语与能愿动词的区别/可能补语在使用中,问句、否定句形式用得更多

课文难点:与京剧相关内容的介绍

七、教学方法

使用最多的方法情景法在语法引入、语法操练过程中均有体现。视听法从日常生活中拍摄录像、照片,从视觉、听觉上给予真实的语言输入。听说法主要体现于语言机械操练中,以便学生更快速地实现语言产出的自动化。

八、教学时间及内容安排

九、教具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1 篇5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1)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材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优良品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和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2、难点:减数小于差的20以内退位减法。 3、关键:引导学生动手摆,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12课时 十几减九……………………………………………………………………2课时 十几减几……………………………………………………………………3课时 用数学………………………………………………………………………2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1. 十几减9 第一课时:十几减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难点: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小鸟卡片 房子卡片 题纸一张 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2、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听算 (视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全班齐听) 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 (课件出示) ◎◎◎◎ ◎◎◎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9+6=15 6+9=15 15-6=9 15-9=6 3、算一算 第14页的第5题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出示课件(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 要求: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再指名说图意 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 回家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

聋校语文第二册第一课教案 篇6

1、各科教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所任学科教学计划,迟交一份扣1分,要点不全面扣0.5分,扣完为止。(2分)

2、教学计划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①学生情况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教学目标及重难点;④教学措施或方法;⑤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教师应从学生基本情况、学习兴趣、习惯能力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客观、全面地分析班级情况。就教材特点、内容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确定学期教学目标。教学措施灵活多样,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教学进度安排合理。要点缺一扣1分;学生情况分析与教学措施严禁雷同,发现雷同(相同率超过30%),雷同者各扣1分;各要点阐述视内容得0.5-1分。各项分数扣完为止。(5分)

(二)备课(23分)

电子稿与手写稿不作统一要求,电子稿格式要求全校基本统一、全册统一。每个教案应包括下列几项内容:①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②重点和难点;③课前准备;④教学过程;⑤作业设计;⑥板书设计。按要求按时间高质量完成,不得下载、抄袭照搬,如有类似情况,一经查实须重新完成,并扣除相应分数。

1、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分课时备课,课时量足,一般提前3-5课时备课,课时量不足、未提前备课,一课时扣1分(4分)

2、教案书写格式正确、一致,字迹端正,态度认真,卷面整洁。格式不

一、书写潦草、难以辨认酌情扣0.5-1分。(1分)

3、以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2分)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恰当地选择和创造地使用教学方法,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体现教师个性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照搬教案及全盘下载,该项0分;有所参考,偶有个性思考,酌情扣1-3分;教法老套,思路不清,三维目标与重难点体现不够,酌情扣2-5分。(8分)

5、结合课堂合理设计板书,突出重点;数量不少于备课数的2/3,信息技术、音乐课适当放宽,体育课可无板书。板书与教学过程不对应,数量不足,不完整,酌情扣0.5-2分。(2分)

6、课后有反思(每月至少4篇),字数不限,有针对性,真实地来自课堂,对今后教学有实质性帮助。鼓励有主题性地反思。电子稿记录课堂随笔(设计意图、环节修改、课堂生成等),不少于课时数的60%。套话、空话扣2-4分;反思不够深刻,针对性不强,酌情扣0.5-2分。(6分)

(三)上课(25分)

1、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进度基本吻合。过快或过慢超过一周,扣0.5分。(2分)

2、对照教案,课前有充分准备,鼓励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期间出现材料缺乏或课件制作不当,一次扣0.5-2分。(4分)

3、课堂上精神饱满,教态大方,语言、书写、示范规范,遵守课堂常规。教学过程清晰有序,方法恰当合理,反馈及时有效;讲练结合,符合学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课堂气氛积极活跃。(10分)

4、认真执行课堂制度,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随意脱离课堂,尊重学生。体罚学生、随意脱离课堂、“放羊式”教学发现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3分)

5、要善于调整和控制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讲求效益,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做到按时上、下课。迟到、提前下课、拖堂发现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3分)

6、严格执行课程表,不擅自调课;如有需要,事先须做好调课安排,并填写请假条,交教导处存档。不按照课程表上课、私自调课发现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3分)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15分)

1、注重过程评价,有评价方案和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2分)

2、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都要精选,有针对性,作业量适中,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不歧视后进生,全批全改。发现漏交、未批一本作业扣0.5分,扣完为止。(2分)

3、学生作业书写认真、规范,作业本整洁。三至六年级原则上要求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书写。(1分)

4、及时认真批改作业,符号规范,标明日期,合理评定等级。语文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评语不少于30%。批改不及时、未标日期、等级评定不合理、作文评语不足扣0.5-1分。(2分)

5、作业批改细心、工整,不错改、不漏改,对学生订正过的作业认真复批。错改、漏改、复批错误发现一次扣0.5分,作文错别字未标出或未订正酌情扣0.5-1分,扣完为止(5分)

5、及时记录作业中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及时讲评,认真辅导,效果显著。(3分)品德教师记录学生活动布置与落实、反馈情况,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教师,检查特长生档案及相关的过程材料,以档案袋形式呈现。

(五)质量测评(10分)

1、合理安排检测次数和检测时间,每单元检测一次。综合组可以每月组织一次。及时批改并反馈、点评。(2分)

2、每次检测后及时做出成绩统计(包括参考人数、总分、达标人数、达标率、及格人数、及格率、后20%平均分),做好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卷面分析,真实有效。综合组可对不同班级进行登记。发现统计不实、分析无效一项扣0.5-1分,扣完为止。(3分)

3、每学期至少一次根据要求命制学科试卷,并组织检测,统计成绩,反思、分析命题情况。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命制简单的理论知识检测。(3分)

4、期末检测后及时针对学生实际分析卷面,形成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试卷分析、成绩分析、得失分详细情况、改进措施(综合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分析不实、内容不详酌情扣0.5-1.5分。(2分)

(六)教研活动(20分)

1、自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参与率不低于90%。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参与率缺5个百分点期末总分扣0.5分,扣完为止。(2分)

2、每学期阅读教育教学著作至少1本,撰写读后感至少1篇。读后感字数不限,文体不限,结合实际,有真情实感,对自己的教学有切实提高。网络下载此项0分。(2分)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摘录认真、详细,书写工整、清楚。不补抄笔记。听课数不足1节扣0.5分,书写潦草扣0.5-1分。

4、听课有点评,对优、缺点及研究问题有简要、中肯的评判意见。点评过简、浮于表面扣0.5-2分。(4分)

5、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每学期至少写一份教学论文、案例或至少参加一次课题研究、技能比赛。上交(参加)1份得2分,获奖按等级另加分(县一等奖及以上2分,县二等奖、学区一等奖1.5分,县三等奖、学区二等奖1分,学区三等奖0.5分)。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九单元教案2 篇7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九单元教案(2)

第二课时:统计(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94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学会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统计图表,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学会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简单的问题。 2、难点: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统计图表,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统计学生最喜欢看的动画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学生(兴致高昂,异口同声)说:喜欢! 师:我这也有几部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哪吒传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和《西游记》。) 师:你最喜欢看哪一部? 生1:我最喜欢看蓝猫,因为蓝猫知道很多的知识。 生2:我最喜欢看哪吒,因为哪吒的本领很高,能消灭很多的坏人。 生3:我最喜欢看西游记,因为孙悟空的本领很大,打败了很多的妖怪,很好地保护了师父。 ……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各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有多少? 生1:可以让小朋友们分别站在喜欢的动画片的旁边。 生2:老师报动画片的名字,让我们举手。 生3:还可以让我们把喜欢的动画片的名称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 师: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圆片,请你们拿起你手中的小圆片,把它贴在你最喜欢的动画片下面。 (生排起队伍有顺序地把小圆片一个一个地贴在卡通人物图的上面,自然地形成了一张统计图。) 师:从图中,你看懂什么? 生:我知道《蓝猫淘气3000问》有21人、《哪吒传奇》15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人和《西游记》8人。 生:我知道喜欢《西游记》比喜欢《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多3人。 …… 师:刚才我们把大家的数据收集,再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叫做统计。(板书揭题)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还可以用曾经学过的涂格子的方法用统计图来表示。 师:你觉得我校整下一年级的小朋友,会是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的人会最多? 生:应该是喜欢看《蓝猫淘气3000问》的小朋友最多吧,因为我们班也是喜欢看《蓝猫淘气3000问》的小朋友最多。 二、统计图书馆图书借出的次数。 师:小朋友平常除了喜欢看动画片之外,还喜欢看书吗? 生兴高采烈地说:喜欢。 师: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几本书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在一个星期之内被小朋友借走了很多次。 课件逐个出示三种书。 师:图书馆的张老师每个星期都会统计每本书分别被借走了几次。所以每当小朋友借走一次,她就会在记录纸上做一个记号,你觉得她可以怎么做记号? 生1:可以打勾。 生2:还可以画圈。 生3:打个三角形也可以吧。 生4:还有写数字。 …… 师:今天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当一回小小的图书管理员,帮张老师来做统计。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现在就开始借书,你们来统计。 师课件逐个出示三种书。生记。 师:你是怎么记的? 展示学生各式各样记录的方法。 师:小朋友的方法都非常好,想知道张老师平常是怎么记的吗? 师介绍“正字法”。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借书,你们用你现在喜欢的方法继续统计吧。 师课件加快速度出示三种书。 生边记边嘀咕:老师,我记不下了。 生:是啊,我也记不下了,太快啦。 师:那怎么办呢? 生:你慢一点我们就能记下来了。 师:慢一点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有时候来借书的`小朋友特别多,他们特别想快点能借到自己喜欢的书去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得又快又准确? 生想。 师提示:刚才你们记不下,是因为你们的速度太慢了,记慢了是因为麻烦在哪里? 生:我们要一边抬头看,一边低头记。 师:一个人同时要干两件事情,的确会慢很多。那怎么办呢? 生:老师,我们能两个人合作吗? 师:好办法!就让我们同桌两个人同作,一个人报一个人记,重新开始统计吧。 学生重新统计。 师:我们把统计的结果记录在统计表内。 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师:从这张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想提什么问题让别的小朋友来解决? 生问,生答。 生:我想给张老师提个意见,她可以多买几本《童话故事》,因为根据我们的统计,这本书被借的次数最多。 师:你可真是个会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我一定把你的建议转达给张老师。 三、生活中的统计。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统计? 生1:我们可以统计我们一年级一共有多少女生,多少男生。 生2:学校开学了要统计每个教室要用多少的桌子和椅子。 生3:酒店里可以统计客人最喜欢吃什么,就多做那些菜。 …… 师总结:小朋友们,只要我们平常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四、作业: 选择你感兴趣的题目,小组合作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要求问问题时要有礼貌,同学之间互相合作。 题目:1、最喜欢的水果2、最喜欢的交通工具3、最喜欢的颜色。 第三课时:统计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更好地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获得统计结果。 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难点:通过练习更好地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获得统计结果。 教学准备: 第1、4题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两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教学练习十七第1题。 (1)播放生日音乐。问:听了这音乐,你想些什么?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今天老师想很容易地记住同学们的生日,有办法吗? (3)按什么来分类? (4)现在老师想按月份来记住你们的生日。 出示挂图,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人提问,一人记录)。是一月份生日的同学举起你的名字牌,并贴在图板上相应的表格上。依次类推。 (1) 现在统计图已完成,你看出什么问题? 一月份有( )人,二月份有( )人…… (6)根据这张图制一张统计表,你会填吗? (7)完成95页第4题。 2、教学97页第4题。 师:现在社会上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你能告诉老师都有哪些吗? (1)这么多交通工具,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2)每个人的喜欢不同,怎么办? (3)出示挂图。请三位同池上台,一人提问,一人数数,一人板演。 问:喜欢自行车的人举手。数:8人。画:用彩色粉笔涂画,并填表。依次类推。 (4)看着你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想提问题吗? 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 三、全课总结。 四、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96页第3题。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 篇8

儒森汉语对外汉语教案第一册第三课第3课时

时间 教案 板书 5 复习并导入(儒森汉语) 老师拿出图片,问学生,复习量词和名次的     T: zhè shì shén me ?  S:zhè shì pín uǒ  T:zhè shì yí 括 pín uǒ 10 练习数数和量词(儒森汉语)   由学生说1-10加上量词 如:一个苹果,两个苹果…….   kā fēi  bēi  niú nǎi  1  2 jīn pín uǒ  3  4pí jiǔ  5pín  kě lè  6 7shuí jiǎo  8 pán  chūn juǎn  9  10 lónxiǎo lón bāo  zhēn jiǎo    lā miàn  wǎn  zhà jiān miàn     liǎn括uō tiē   括 pín uǒ xī uā 15 “一”的变调及总结(儒森汉语) “一”一共有5个调: 1. 数字 2. 电话号码 3. 11 “一” + 2 = 4 +2 33 4.“一”+ 4 = 2 + 4 5.轻声:试一试,等一等   yī“1” yāo “13507283”   kā fēi  bēi  niú nǎi   xī uā zhī     pín uǒ  jīn  qīn cài   xī hón shì   pí jiǔ    pín  kě lè   yì  shuí jiǎo  pán  chūn juǎn     lónxiǎo lón bāo  zhēn jiǎo    lā miàn  wǎn  zhà jiān miàn     liǎn括uō tiē   yí 括 pín uǒ xī uā 5 “二”的`变调(儒森汉语) 复习并总结“二”变调。加以练习。 如:两百,两杯,两个。  èr   2 liǎn + liàn cí 20 词汇拓展(儒森汉语) 复习学过的饮料及食品,如“咖啡,牛奶,可乐,拉面,烤鸭”,并拓展新的词汇,如“果汁,水果,蔬菜。 shuí uǒshū cài pín uǒ  xī hón shì chén zi  bái cài mán uǒ  nán uā xī uā  dōn uā  xiān jiāo zhītǔ dòu lí  là jiāo cǎo méi qié zi nín mén yán cōn táo zi  mó u  pú toqīn cài bō luó shuí uǒ zhīshū cài zhī 5 水果蔬菜的量词搭配(儒森汉语) yí 括 … shuí uǒ  yì jīn … shuí uǒ / shū cài yì bēi …shuí uǒ / shū cài zhī       更多对外汉语教案参考儒森汉语网站:www.mandaringarden.org/chinese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 篇9

课前分析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模仿能力比较强。因此,要利用儿童的自然噪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首要任务。

二、课程标准

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材分析

《火车开了》,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全曲的节奏简单、明快,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歌曲一开始就采用了火车开动时“咔嚓咔嚓”声响的象声词,第二句又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第三乐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好像火车在迅疾地飞驰,也表现了火车司机开动火车的自豪感。这首歌曲的节奏鲜明,适合做开火车的游戏。一个有简单情节的集体游戏。除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容、情绪外,还要巩固: 节奏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低年级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其节奏和歌曲活泼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管弦乐《火车波尔卡》

《火车波尔卡》采用写实的手法,对蒸汽机车启动、加速、到站、做了细致的描绘。它是降B大调2/4拍,快板,复三部曲式。前把小节是引子。由短笛、长笛吹奏出短促的倚音和休止符构成的汽笛声,由慢到快,由弱到强。引出了八分音符组成的同音反复,表现了火车启动、慢跑到加速运行。作曲家巧妙地用刷子去擦奏松了鼓皮的小鼓,模拟火车的声响使乐曲更有情趣。随后出现第一部分主题跳进音程明朗欢快,仿佛人们乘坐火车时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旋律。第一部分B段主题跳跃性较强,更加欢快,还隐隐穿来几声汽笛的鸣叫。本曲和所做《不刹车波尔卡》与其兄约翰斯特劳斯所做的《游玩列车波尔卡》和《休假旅行波尔卡》具有相同的性质,是具有描绘性色彩的乐曲。通过欣赏这首曲子,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火车的鲜明形象和欢快的音乐情绪,想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课时

课题:表演《可爱的小象》 课时:4—1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描述火车的音乐形象,体验童年生活的欢乐情绪。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3.用游戏和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掌握“X—,X,XX”这三种节奏。

教学重点: 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教学难点: 在游戏和情境等音乐活动中掌握“X—,X,XX”三种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们出去旅游的时候乘坐过哪种交通工具呢?

1、学生回答后,师小结(通过百度搜索出示交通工具图 片,激发学生兴趣)。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 =ala1&word=%BD%BB%CD%A8%B9%A4%BE%DF%CD%BC%C6 %AC

2、和学生一起在《火车开了》的伴奏音乐中律动。然后师邀请学生同去旅游,引出节奏车票,带领学生走进情境教学。

二、节奏练习,进入情境:

1、出示节奏,编创声音 师:我刚才买票的时候,售票员给了我几张奇怪的车票,你能看懂吗?

通过卡片,让学生念念、拍拍,并请三名学生上台把三张节奏车票组成不同的节奏小火车,使学生在趣味中完成节奏练习。最后,师组成难点节奏: 2/4 x x x x|x x x x|x x x|x-| 指导学生读、拍出四二拍的节奏特点,突破难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分别编创出“呜—、轰隆、咔嚓”的声势来模仿火车从“即将开动——飞速行驶” X— X XX XX XX 的情境。(百度搜索出示火车行驶中的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 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8%A1%8C %E9%A9%B6%E7%9A%84%E7%81%AB%E8%BD%A6%E5%9B%B E%E7%89%87

2、突破难点,模仿情境 师:我们要出发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生边做开火车的动作,边按四二拍的节奏特点朗读 难点语句: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火车 开 了—,咔嚓 咔嚓 火车

跑的 多 么 好—。在开火车的情境中,掌握并巩固难点,并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三、师生配合,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师:我们走了这么久,火车开到了哪儿呢?噢,原来是美丽的欧洲国家——匈牙利(通过百度搜索,大屏出示有关匈牙利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个欧洲国家)。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 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5%8C%88 %E7%89%99%E5%88%A9%E5%9B%BE%E7%89%87 为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列车广播站特地送上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快来听一听!(放范唱录音)

2、简介歌曲,揭示课题。师: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谁来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回答,师揭示课题并小结:这是一首匈牙利儿歌,四二拍的节奏,表达了活泼、欢快的情绪。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再听范唱,师生边听边拍手感受四二拍节奏特点。

4、按节奏读歌词。

5、师范唱:老师是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呢? 让学生在模仿中体会活泼而又弹性的声音和情绪表达。

6、师生接唱,练习歌曲。

四、巩固歌曲,游戏拓展:

1、布置游戏。师:歌曲学会学会了,接下来,我们该开着火车去欣赏匈牙利美丽的风景了,为了安全,这列火车由老师来开,有星星车票的同学(在课堂中为激励学生发放的红星)优先乘坐,谁想上来赶紧出示你的车票吧!(组成一列小火车)这一路我们要经过高高的山洞、长长的的大桥(师带领“小火车”尝试穿越,边走边提示其他学生扮演山洞和大桥)。

2、师生开火车游戏,大家共同唱歌曲进行游戏。

3、拓展渗透德育。(一轮游戏之后),师:接下来你想开着火车去哪儿呢? 学生发言:去北京天安门、去给老师送礼物、去敬 老院„„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并抒发情感。

在本环节中通过百度视频搜索《火车开啦》的flash,让学生随音乐一起游戏。

http://video.baidu.com/v?s=8&word=%BB%F0%B3%B5%BF%AA%C1%CB%20%20flas h&fr=ala11

五、游戏结束,课堂小结: 这真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旅行,同学们,你们觉得 呢?让我们开着火车返回我们可爱的家乡吧!同学们,再见!(学生跟着音乐,排队开火车走出教室)< 后附教学反思 > 聆听《火车波尔卡》(1)导入

导:火车上可真热闹。有位作曲家,他看到了火车和车厢里的这些情景就写了首乐曲,叫《火车波尔卡》,请你来听听。(2)初听乐曲

导:你觉得火车的心情是怎样的?(3)复听乐曲

导:波尔卡是一种舞曲,火车波尔卡呢就像火车在跳舞一样。让我们跟着音乐来拍拍手,注意,看看我是在哪里拍的,怎么拍的? 引导学生用波尔卡特点的 X X |X 0 ||节奏拍。(4)再听歌曲

导:假如你是火车上的乘客,你会跟着音乐干什么呢?请你用动作表演出来。

音乐课《火车开了》教学反思 在《火车开了》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和学生生活贴近的又乐于让他们接受的情境当中进行唱、游,在情境和游戏中引导学生感受“X—,X,XX”这三种节奏,并创编节奏、动作和歌词来表现火车的各种状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淡化条块模式,使整节课呈现一种情境教学和唱游教学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一开始从坐火车去旅游这个情境入手,在火车停靠的不同站点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紧紧抓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在学会歌曲后,游戏中巩固、拓展,呈现出唱游的课堂。学生玩的尽兴、学的有趣,在整个过程中兴趣盎然、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并牢固掌握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在课堂中我完全充当了一个“孩子王”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游戏、学习,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问好!

二、、表演《小象》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晃动身体体会旋律的起伏。(2)拍手复习X-,复习柯尔文手势。(3)用听唱法学会歌曲。(4)边唱边表演。(5)用碰铃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三、课堂检测

指名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课题:聆听《小象》《大象》 课时:4—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加深对节拍的认识。教学重点:感受音乐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节拍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小象》

1、大象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讨论有关大象的知识,吃什么、住在哪里?。

2、完整地初听,提示学生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3、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象的叫声。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二、聆听《大象》

(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复听音乐做动作。提示:大象有哪些习性?他怎样走路?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在对比的感受中,加深印象。

三、编创与活动:

(1)大象怎样走?小象怎样走?适合哪种方式敲击?

(2)拍节奏,边读边拍,节奏组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节拍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

指名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表演《两只小象》 课时:4—3 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

2、能准确地拍击三拍子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演唱。

教学难点: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录音机、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二、表演《两只小象》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2、边听边拍击三拍子的节奏

3、在吆罗罗处拍手

4、演唱歌曲

5、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6、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7、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

8、用三角铁和双响筒为演唱伴奏。

三、课堂检测

指名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玩“拯救苹果”游戏,练习26个英文字母的输入。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们的指法练习。

2、激发同学们练习打字的兴趣。

3、提高同学们的打字水平。教学重点:游戏的设置。教学时间:一课时 总第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介

1、认识“拯救苹果”界面

2、游戏规则

在苹果掉落的时候,立刻击打苹果上标示的那个字母键,如果击键正确,苹果就会接住,否则,将会摔在地上。

如果接住游戏设定的苹果数,你就赢了;如果摔在地上的苹果数达到游戏设定数时,你就输了。

二、对游戏进行设置

第1步:启动金山打字通2011,单击“打字游戏”按钮,选择“拯救苹果”游戏,在出现的“拯救苹果”游戏界面上单击“设置”按钮,打开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第二步:设定游戏等级:左右滑动控制杆调整游戏等级,等级之大意味着苹果出现的速度快,从左到由速度值逐渐变大。

第三步:设苹果个数:单击上下箭头,调整游戏进程中将会出现的苹果个数。第四步:设定失败苹果数量:单击上下箭头,调整失败的数量

三、玩“拯救苹果”游戏

第一步:单击“打字游戏”按钮,选择“拯救苹果”游戏。

第二步:单击界面左侧的按钮,游戏开始,如图所示。

要求:按正确的指法击打相应的字母键。

第三步:单击按钮,游戏暂停,此时不会出现苹果,第四步:单击按钮,结束游戏。

四、课堂练习及作业

1、对“拯救苹果”游戏增加难度,一级一级过关,看看谁的级别最高。

上一篇:形式与政策论文最新下一篇:妇科临床护士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