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成语典故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意思的成语典故(共13篇)

有意思的成语典故 篇1

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来人们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有意思的成语典故 篇2

蟾宫折桂:古代传说, 月亮中不仅有桂树, 还有一只金蟾, 因此月亮也称蟾宫。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称登蟾宫, 于是, 有了“蟾宫折桂”这个成语, 比喻应试得中。

金榜题名:“金榜”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排名榜, 因书写在黄纸上, 也称黄榜, 多由皇帝点定, 俗称皇榜。登上金榜, 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 从此就可能大富大贵。人们把殿试录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称为“金榜题名”。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连中三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 称“连中三元”。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或三次优异成绩, 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

沆瀣一气:据北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 唐僖宗时, 主考官崔沆发现一个叫崔瀣的考生, 认为是本家人, 尽管崔的成绩很差, 仍然把他取为进士。于是被考生嘲笑说, 这场考试“座主门生, 沆瀣一气”。沆瀣, 本是夜间的水汽, 夜间的水汽是在黑暗中飘荡的, 考生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相扣, 比喻暗中勾结, 臭味相投。后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成语典故:一诺千金 篇3

季布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多次率兵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赏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因为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将他装扮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他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理会曹邱生。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曹邱生像是没发生什么事似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将他当做上宾来招待。

成语欲擒故纵的意思及典故 篇4

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

二、成语欲擒故纵的典故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3]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

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三、成语欲擒故纵的造句

1、对方这招是欲擒故纵,你可别上当了。

2、警方採用欲擒故纵的方法,让逃犯失掉戒心后,终于将他们一网成擒。

3、公安局这次释放了一名盗匪,只不过是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以便把他们一网打尽。

4、我们这次释放了一名盗匪,只不过是欲擒故纵,以便诱捕匪首。

5、刑警队采取欲擒故纵的办法,终于把犯罪嫌疑人逮捕归案了。

6、这是对方欲擒故纵的手法,你可要小心应付。

7、我们对他来个欲擒故纵,看看他还要干些什么。

8、我想,她大概想跟我玩欲擒故纵的游戏吧。

趋炎附势成语典故及意思 篇5

一、趋炎附势成语解析

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二、趋炎附势成语典故

宋真宗时,聊城人李垂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著作郎、馆阁校理等官职。

李垂很有才学,为人正直,对当时官场中奉承拍马的作风非常反感,因此得不到重用。

当时的宰相丁谓,就是用阿谀奉承的卑劣手法获取真宗欢心的。他玩弄权术,独揽朝政。许多想升官的人都不住地吹捧他。有人对李垂不走丁谓的门道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从未去拜谒过丁谓。

李垂说:“丁谓身为宰相,不但不公正处理事务,而且仗势欺人,有负于朝廷对他的重托和百姓对他的期望。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去拜谒他?”

这话后来传到了丁谓那里,丁谓非常恼火,借故把李垂贬到外地去当官。

宋仁宗即位后,丁谓倒了台,李垂却被召回京都。一些关心他的朋友对他说:“朝廷里有些大臣知道你才学过人,想推举你当如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等官员)。不过,当今宰相还不认识你,你何不去拜见一下他呢?”

李垂冷静地回答说:“如果我30年前就去拜谒当时的宰相丁谓,可能早就当上翰林学士了。我年纪大了,见到有的大臣处事不公正,就常常当面指责他。我怎么能趋炎附势,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借以来换取他们的荐引和提携呢?”

他的这番话又传到了宰相耳里。结果他再次被挤出京都,到外地当州官。

后来,“趋炎附势”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走权门,或奉承和依附有权势的人。

三、趋炎附势成语造句

1、你别怪我趋炎附势,要知人在廊簷下不得不低头啊!

2、他这种趋炎附势的人,不值得交往。

3、媒体名义上是自由的,虽然趋炎附势,而且常被官员骚扰。

4、目前社会上趋炎附势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令人痛心不已。

5、不能怪他们趋炎附势,要怪就怪自己做的不够好。

6、他专好趋炎附势,谁都瞧不起他。

7、那种趋炎附势、钻头觅缝的人物,难免不招人鄙视。

8、即使由于装备和技术的关系,露营本身已经成为一个趋炎附势的问题。

9、四阿哥:我们不能够怪他们趋炎附势,要怪就怪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10、也许是人性的弱点吧!社会上像他那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人还真不少。

11、一个人立身行世要有骨气,有操守,不可趋炎附势。

12、见风使舵者,趋炎附势者改变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政治观点以适应目前的需要。

13、使用这些字样的动机是庄严肃穆而非趋炎附势。

14、在我看来,他就是个趋炎附势的机会主义者。

15、今天在会议上,他那趋炎附势的丑态,实在令人噁心。

16、不喜欢趋炎附势,渐渐习惯随遇而安的生活。

17、抗战时期,一些汉奸依靠日本侵略者,趋炎附势,欺压同胞,广大百姓对他们憎恨无比。

18、越是贪官越爱趋炎附势。

19、踌躇满志的邓武迪拿着那只宝贝苹果,陶醉在大伙趋炎附势的注意中。

20、你与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深交(趋炎附势造句,小心近墨者黑。

21、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必理会他!

22、你是一个变节分子,是个趋炎附势之徒!是个肆无忌惮不要脸的机会主义者!

23、官廉首要的是不贪,不腐,不昏;民廉首要的是不贿,不媚,不借官光,不趋炎附势。

24、他当上议员后,那些趋炎附势之人很快成为他家的常客。

25、他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前倨后恭的丑态令人不敢恭维。

26、这种趋炎附势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27、趋炎附势是小人行径,不是我们君子所为。

28、我瞧不起这种靠趋炎附势,得到重用的人。

29、他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或视权臣脸色行事。

30、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

31、看看狗右小人德行,投石下井,趋炎附势。

32、攀龙附凤趋炎附势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吮痈舐痔偷合苟容投其所好。

33、江湖各小帮派不过是来瞧热闹,看风使舵,趋炎附势。

有意思的成语典故 篇6

这些难懂的成语你知道其中的典故和意思吗1

鸢肩火色

典出《新唐书》卷七十四《马周列传》: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鸢肩火色”指两肩上耸像鸱,面有红光。唐代,有一位名叫马周的人。马周小时候家中很贫穷。但他却十分好学上进。

后来,马周为了增长知识,到长安游学,有了向皇帝唐太宗上书的机会。

马周颇有才华。他认识事理深刻,进言必中,深得唐太宗的赏识。唐太宗说:

“我若一时见不到马周,就会想念他。”

马周的境遇,让朝中许多人都艳羡不已。

中书侍郎岑文本与马周有接触,并仔细观察过马周。岑文本对自己的亲信说:

“我多次见到马周论述事理。他机敏多才,能旁征博引,简明扼要,切中事理,准确精当,听来让人忘却疲劳。过去有名的苏秦、张仪、终军、贾谊等人,也正是这样的。”

夸赞了马周一通以后,岑文本话锋一转,说:

“但我仔细观察了,马周的形貌不好。”

“怎么回事呢?”亲信们不解地问。

岑文本接着说:“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马周的双肩上端像老鹰,而且他脸色发红像火。因此,他虽然官位升迁很快,但只怕不能活得长久吧。”

岑文本依据自己的观察,判断马周必然是短寿的。他不幸而言中,马周果然在四十八岁时就死了。

后来,“鸢肩火色”这一典故,用来表示官运亨通但却不能长久。

这些难懂的成语你知道其中的典故和意思吗2

玉山倾倒

嵇康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是三国时魏国末年的著名文学家,他长得很高大,风姿特别秀美,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出名的美男子。

嵇康和魏宗室联姻,曾经做过中散大夫。后来因为不满司马氏的专权,弃官归隐,和山涛、阮籍等人一起邀游于竹林中,被称为“竹林七贤”。

有一次,山涛邀请嵇康和阮籍到家里做客,山涛的妻子端出准备好的丰盛的酒菜招待他们。三人从中午一直吃到晚上,越喝越痛快,时而高歌长吟,时而奋袖起舞,放浪形骸,不拘礼法,最后三人一起醉倒在屋中。

第二天,嵇康和阮籍告辞走后,山涛的妻子说:

“嵇、阮二人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嵇君的风度,恐怕天下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山涛听了,说:“你说得不错!嵇康的为人,就像山岩上独立的孤松;他就是喝醉了酒,也像一座巍峨的玉山即将崩坍!”

山涛和司马懿有亲戚关系,他看到司马懿和曹爽争权,才加入基隐士的行列。后来,司马师执掌朝政,他就出山做了官。嵇康见山涛出仕做宫,便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和山涛绝了交。

公元263年,嵇康被受过自己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诬陷,被司马昭杀害,年仅三十九岁。

后来,“玉山倾倒”这一典故,用来形容醉态;用“玉山”来形容伟男佳姿。

这些难懂的成语你知道其中的典故和意思吗3

山鸡献楚

典出《尹文子·大道上》。

战国时候,有个楚国人,挑着担子,在野外赶路。他的担子上放着一只山鸡,用绳子缚着。这只山鸡羽毛美丽,非常讨人喜爱。

这时,有个过路人迎面走来。他从未见过山鸡,就问楚国人说:

“这是什么鸟?”

楚国人停下担子,见那个过路人模样老实,故意欺骗他说:

“这是凤凰。”

过路人高兴得跳了起来,说:“我早就听说有凤凰,今天真的见到了!”

他对山鸡仔细看了一番,问:“这只凤凰是不是卖的?”

楚国人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出卖的。”

过路人又问道:“十两金子卖不卖?”

楚国人摇摇头,说:“太便宜了,不卖!”

过路人想了想,说:“那就加你一倍,算二十两吧。”

说罢,他打开布囊,对楚国人说:

“我只有二十两金子,再多也拿不出来了。”

楚国人又故意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

“既然这样,那就让你拾个便宜货,买了去吧。”

于是,一个付钱,一个交货,一笔生意马上成交了。

过路人拿了山鸡,决计去献给楚玉。不料过了一夜,山鸡死掉了。他非常懊恼,逢人就说:

“我好不容易买到一只凤凰,一心献给楚玉,想不到死去了。我并不可惜这点金子,只恨没有能献上去。”

楚国的老百姓到处都在讲这故事,以为死去的真是凤凰。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楚玉的耳朵里,楚王很是感动。他下令把这个过路人召来,一下子赏给他二百两黄金,超过买山鸡金价的十倍。

后来,“山鸡献楚”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不辨真伪,以假为真。

这些难懂的成语你知道其中的典故和意思吗4

圯桥进履

典出《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字子房,他是战国末年韩国相国姬平之子。秦灭韩后,他曾因行刺秦始皇而遭到通缉。于是,他改名张良,逃到了下邳。

一天,张良在下邳的圯桥上闲步,看到一个穿着粗布大褂的老人坐在桥堍上,一只脚拖着鞋在桥堍下晃荡着。老人看到张良走过来,故意把那只晃荡的鞋掉到桥堍下的地上。

老人朝张良看了一眼,颐指气使地说:“喂!小家伙,下去把我的鞋拾上来!”

张良听了,十分惊愕,心中不由十分生气,真想上前揍他一拳。但他看到那老人白发苍苍的样子,便强忍住自己的火气,到桥堍下把那只鞋拾了上来,递给那老人。

老人又把脚一伸,用命令的`口气说:“给我穿上!”

张良愣了一下,感到这老人的举动有些怪,但他想既然帮他拾了鞋,不妨好人做到底,于是便跪着恭敬地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捋了捋胡子,微微一笑,连一声谢也没说,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张良目送着老人的背影,感到十分惊奇,心中想:“这老头儿一定不是个寻常之人。”

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走了回来,对张良说:“你是个很有出息的年轻人,让我来教导你吧!”

原来,这老人是黄石老人,他知道张良是个人才,刚才故意来试探他的。过了些日子,黄石老人送给张良一部珍贵的《太公兵法》。张良研读了《太公兵法》,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在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

后来,“圯桥进履”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委屈自己而尊重老人,以求取老人的教诲。

这些难懂的成语你知道其中的典故和意思吗5

千里莼羹

典出《世说新语·识鉴》。

张翰是西晋时吴郡吴县人,他才思敏捷,辞赋文章都写得很好,但他不热衷于做官,把功名利禄看得很谈。

吴县邻近太湖,是一个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盛产莼菜和鲈鱼。平时,张翰经常和朋友一起喝酒聊天,他最喜欢吃的两个菜,一个是红烩鲈鱼,一个是莼菜羹。有个朋友见他如此落拓不羁,问他说:

“你只图喝酒时喝得痛快,难道就不考虑身后的功名吗?”

“在我看来,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还不如眼前的一杯酒呢!”张翰回答说。

有一年,武康令贺循接到朝廷征召的命令,从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前往洛阳任职。船到吴县阊门时,他坐在舱中弹琴消闲。正 巧张翰路过,循声上船拜访。两人虽然并不相识,却一见如故。张翰听说贺循要去洛阳,兴致所至,便搭船同贺循一起去了洛阳。

张翰到了洛阳不久,被掌握朝政的齐王司马冏召人大司马府,担任了东曹掾的小官。但张翰看到西晋诸王之间互相倾轧,朝政一片混乱,心中很不是滋味,知道这种地方不是自己久留之地,便想回家去。

一天,张翰正在庭院中闲步,一阵秋风吹来,身上不由起了一阵凉意,想起了家乡的莼菜羹和红烩鲈鱼,涌起了强烈的思乡愁绪,赋了一首诗:“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末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赋完诗后,他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说:

“人活着就要活得自由自在一些,我怎么能为了做官而一直住在数千里之外的异乡客地呢?”

于是,他脱下官服,雇了一只船,悄悄离开洛阳,返回家乡去了。

后来,“千里莼羹”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不慕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些难懂的成语你知道其中的典故和意思吗6

孟母择邻

典出《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传》。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系统地学习了孔子的学问。但他小时候却很贪玩。

孟轲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是他的母亲把他抚养长大。孟母很重视教育,一心想把孟轲培养成有学问的人。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会经常有出殡、送葬的人群,不是吹吹打打,就是哭哭啼啼。因为贪玩,孟轲经常与伙伴们一起模仿他们。孟母见了很生气,对儿子说:

“你父亲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但他英年早逝不能来教你。我们家境又不好,若你不认真读好书,将来怎会有出息?”

为了孩子的学习,孟母把家迁到城里。她以为这下孟轲可以专心读书了。但孟轲的新家离闹市很近,嘈杂的声音使孟轲无法认真读书。孟轲和他的新伙伴模仿起卖货的、打铁的、杀猪的。孟母见了更为生气,于是决心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母把家迁到了学宫附近。学宫是读书胜地,许多读书人在那里学习,还在那里演练礼仪。孟轲受到了感染,每日在家中专心读书,也渐渐模仿起宫中演练礼仪的举止来。

不久,孟母把孟轲送入了学宫,使孟轲受益非浅。也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客观评价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 篇7

关键词:成语典故,历史人物,评价

作为语文教师, 在成语教学中经常需要讲解其典故出处, 以使学生产生求知兴趣并牢固掌握。很多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尤其对于典故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人物。但历史往往本身就存在争议, 因此, 很多成语释义对于典故中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失之偏颇, 不尽客观。长此以往, 便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和情感定势, 这些历史人物也被一代代后人深深地“误解”、“误读”,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笔者选取了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语“纸上谈兵”和“李广未封”加以阐述, 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典故当中的主人公, 从而还历史人物一个生动、丰润且真实的形象。

(一) 纸上谈兵

[释义]在纸上讨论军事方略。[用法]比喻脱离实际, 空谈理论。[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 言兵事, 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奢不能难, 然不谓善。”

一提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很多人就会对典故中的主人公赵括投以不屑的目光, 憎恶其夸夸其谈, 言过其实, 致使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活埋。事实真是如此?其实不尽然。

首先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军倾全国兵力进攻赵国的长平, 赵将廉颇率数十万大军驰援, 仓促应敌, 数战失利, 于是赵军坚守营垒不出, 双方僵持不下。战事一拖就是三年, 旷日持久, 消耗了大量的粮草军械, 由于赵国综合国力远不及秦国, 因此, 更加捉襟见肘。为此赵国四处借粮, 由于外交失当, 楚齐魏均拒绝相助。赵王多次催促廉颇主动出击, 尽快结束战事, 然廉颇不受君命, 赵王只好委派赵括接任廉颇之职。赵括的到来使赵军的战略由防守转为进攻, 也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但制定者并非赵括一人, 赵括更多只是充当了执行者的角色。

赵军在赵括的指挥下迅速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首战大捷, 突破秦军前沿阵地, 灭敌三万有余。秦军因势利导诱敌深入, 赵军追击, 猛烈攻打秦军壁垒, 但四日未破, 发现后路已被秦军截断, 当即回师。然而秦方援军源源不断开来, 赵军一直未能冲出包围圈。于是赵括指挥赵军驻起车城圆阵死守, 以待援军。秦昭襄王听闻秦军合围赵军主力的消息后, 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 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 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平前线, 阻击赵国援军。赵军随身干粮吃完后开始杀战马, 最后不得不以军中残、病、弱、老者为食。赵括也开始组织余部精锐做最后的突围, 他把部队编分四队, 轮番进攻突围。可惜突围失败, 赵括也战死沙场。

长平一战, 赵国亡军四十五万, 从此一蹶不振, 秦军亦损失数十万精锐部队, 而后被六国联军一直打到咸阳郊外, 二十年后才恢复元气。

由此可见, 长平一战甚为惨烈, 双方伤亡均十分惊人。典故中的赵括确实存在年轻气盛、好大喜功等诸多缺点, 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他所体现出的英勇、身先士卒、忠君爱国还是值得后人称道的。

(二) 李广未封

[释义]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 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 战功显赫, 却未能封侯。后多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 命运乖舛。[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 蔡为人在下中, 名声出广下甚远, 然广不得爵邑, 官不过九卿, 而蔡为列侯, 位至三公。”

对于“李广未封”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李广, 很多人可能都为他的“未封侯”而扼腕叹息,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缺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李广感慨自己的部吏封侯的不下数十人, 但自己一直得不到封爵封地, 于是去问星相家王朔。王朔反问他是否做过悔恨的事, 李广说:“过去我在陇西当太守时, 羌人造反, 于是诱降他们, 投降的有八百多人, 当日我就以欺诈的手段把他们全杀了, 至今追悔莫及。”

然而应该令李广反省的远不止这样一件事。李广曾因兵败而被削职为民, 闲赋在家, 有一次与别人在野外饮酒, 夜里很晚才回来。路过霸陵时, 霸陵尉按照规定不予放行, 李广随从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尉官适逢酒醉, 回答道:“现任的将军尚且不能夜行, 何况是前任将军!”李广对此耿耿于怀, 当他复职担任右北平太守时, 便要求把霸陵尉调入辖下, 结果霸陵尉一到军中, 李广就公报私仇, 把他给杀了。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 李广的胸襟并不十分开阔, 品格也不是非常高尚, 这也为日后“未封侯”埋下了伏笔。

笔者选取的上述两个成语典故虽然比较具有代表性, 然而对于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中华民族瑰宝———成语来说, 可谓沧海一粟, 冰山一角。但以小见大, 现实生活学习中, 乃至教学书籍中, 确实存在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被曲解、被断章取义的现象 (笔者认为这一点与成语文字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感情色彩强烈等特点密不可分) 。因此, 对于就事而去论人的成语, 释义起来就更加需要慎之又慎。当然也不能因为成语典故中提到的某一件特定的历史事件而武断地给某一位历史人物下定论。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客观的评价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笔者认为,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需要把万卷书读全、读“破”, 融会贯通。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人物的背景资料, 才能更透彻地了解和评价一个人。

(二) 不迷信权威, 不仅听一家之言、片面之词。对于评价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 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尽可能多地阅读正反、褒贬两方面的资料书籍。

(三) 摈弃固有的思维模式, 放下个人主观的感情色彩及任何功利目的。部分图书典籍的作者的个人主观感情色彩比较浓厚, 受所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和个人阅历的局限, 可能还出于各种政治目的需要, 对于人物事件的评价失之偏颇。此时就需要读者以批判性的角度来加以研读。

只有做到上述几点, 语文教师才能正在以全面、辩证、发展、客观的目光来看待历史人物。这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在成语典故中, 才丰满、生动, 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7, 第1版.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7, 第1版.

[3]本书编写组.实用汉语成语词典[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9, 第1版.

[4]靳生禾, 谢鸿喜.长平之站[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8.

[5]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上) [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1.

典故和成语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妙用 篇8

巧妙用典:文章显得充满智趣

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句。在诗文中引用典故,古人称为用事,今天通称为用典。由于典故本身的思想内涵具有多种侧面和多个层次,所以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引用。如“七步诗”,就可以有两种角度,一是从曹植出口成章,能在七步之内成诗,说明文思敏捷,才气过人。所以其语言形式就有“七步咏”、“七步成章”、“陈思七步”等等,着眼点在“七步”,以表示其迅速。另一是从曹植不能容于曹丕,被逼作七步诗,以比喻兄弟或内部不和而自相残害。因而其语言形式便用“煮豆燃萁”、“豆萁煎逼”、“釜中泣”等,说明不能相容。

1984年6月28日,《新民晚报》发表林放先生写的一篇评论,题目是《“参也鲁”》。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

“参也鲁”,是《论语》所载孔子对他的门徒曾参的评语。

鲁,就是迟钝。“参也鲁”,说明曾参这个人的思想是不大活跃的,是个怕冒风险,谨小慎微的人。

他惟恐犯错误。《论语》上就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的记载。一个人每天战战兢兢,忙于自我反省,哪有工夫开支脑筋思考天下大事呢?

就是到了病危临死的时候,还留下一个有名的曾子“易箦”的故事。在《礼记·檀弓》里有一节非常生动的描写:曾参快要断气了,服侍他的童子指出他睡的竹席太华美了,只有当大夫的人才能用的。曾子未曾为大夫,所以他立即挣扎起来吩咐他的儿子换掉竹席。换好竹席,他就死了。这故事说明曾参是多么谨守礼教、清规戒律。

作者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是:“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改革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开拓、创新,需要的恐怕是吃狗肉的和尚鲁智深,而不是临死还要易箦的曾参吧。”

如果今天有人以“易箦”为话题,要求你写一篇议论文,你将如何立意?同样可以像林放先生那样,从“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入手,鼓励人们不必拘泥于清规戒律,而要勇于开拓创新。同时也可以“唱反调”,即用赞赏的眼光,说明“易箦”是可贵之举。特别是在大力提倡以法治国的今天,更加需要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谨守清规戒律。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领导干部退位前不愿“易箦”而导致腐败堕落,走上犯罪道路。正可谓“59岁现象”。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与其他世界名著中最出名的四大吝啬鬼——夏洛克(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阿巴贡(莫里哀《吝啬鬼》)、葛朗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果戈里《死魂灵》等人物形象并驾齐驱,成为世界文学讽刺艺术不可多得的典型。两年前的《羊城晚报》在头版发表一篇《不应批评严监生》的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有些事,一经定罪,便不易平反。例如严监生这个《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人物,因为家人点了两根灯芯,于是举起两根手指,死不瞑目。这个典型人物让世人批评了几百年,讽刺为吝啬鬼。

其实,严监生含冤了。原因很简单,节俭无罪。而这些一代代的批评却是应该批评的。比如灯芯换了光管,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却装了几支,人走了,光管照样开;晚上11时睡觉,而房间的空调却从9时就预冷,一冷就是十几度,宁可“天热盖棉被”;光亮工程越建越堂皇,亮灯时间又越来越长;一些生产企业,本来在人员或别的一些措施上稍作调整,就可错峰用电,但就是安于习惯不动。缺电是事实,电力浪费现象严重,而节电手段却又不强不力,也是事实,所以近日省政府发出通知,郑重其事号召:全民节电。

电力浪费,就民众而言,是习惯问题;就单位而言,是制度和措施问题。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严监生的节俭思想,都是应该肯定的。

如此“唱反调”,同样可以“自圆其说”。

巧“易”成语:文章更加别开生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成语极多来自重要历史事件、古籍中的神话寓言、经典名言等,即使是民间俗语,也有不少是自古有之。成语久经时间洗礼,流传下来,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彩之作。

尽管成语已有专门“词典”进行盖棺定论,但仔细琢磨,仍然存在多角性,同样可以翻新。如果更换得当,一字之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新老合作与交替处于酝酿和思想发动之时,党中央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号召。此时,《长江日报》推出一篇评论,标题是《老当“易”壮》。作者将成语“老当益壮”,改为“老当‘易’壮”,顿觉新意盎然,大放异彩。正可谓“文眼一亮通篇明”。

“取长补短”,成了千古名训。笔者采用“易字法”写了篇评论,标题是《取人之长/补己之长》。说的是,古今中外成就大事业者,……都是善于取别人之所长发展自己一技之长而木秀于林的。

“良药苦口”,指的是好药往往味苦难吃。它与另一个成语“忠言逆耳”一起,都是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1984年罗德明先生写了篇议论文,标题是《忠言“顺耳”利于行》文章针对“良药苦口”问题,指出:“……殊不知,药越苦越可使人入口而吐,甚至产生条件反射,达不到治病的目的。因此,有经验的医生总是绞尽脑汁,或使胶囊,或用糖衣,使苦药不苦;或溶于糖浆,或炼成干糖,使苦药如饴。这样,病人乐于服用,方可奏药到病除之效。”针对“忠言逆耳”,文章采用另一名言予以反驳:“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章最后指出,做思想工作“要求我们注意方式方法,讲究语言艺术,力求忠言不逆耳”。

利用成语的多角性写作议论文的佳作比比皆是。比如《“杞人”忧地》(《人民日报》1982年8月28日);《九九归“左”》(《今晚报》,1985年6月14日);《三生有悔》(《信息日报》,1999年1月31日);《食不厌“蚊”》(《文汇报》,1996年2月1日);《“一错千金”》(《人民日报》,1985年2月23日);《“大公无公”》(《中国青年报》,1999年12月24日)……这些标题,古今串联,传神贴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着读者不得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看个究竟,读后深受启发。真正起到了“题好一半文”的作用。

有意思的成语典故 篇9

2、不错,第一次炼制的药液竟然也被炼制出了药香!孺子可教啊!哈哈哈。

3、才吩咐过一次,他就永志不忘,真是孺子可教。

4、其实你们家孩子真的可以谈得上孺子可教了。

5、这座兰亭园修葺得孺子可教,真有曲水流觞的感觉。

6、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孺子可教”这句成语,用于年长的人称赞年轻人有培养成材的前途。

7、不错,果然是孺子可教也啊,唯有悟透话中真谛,才有可能进入巅峰之中。

8、年轻人,我看你啊,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9、我们老师都说我是孺子可教的人才。

10、冯斌斌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道:“不错。

11、这个小孩刚8岁就拉得一手好提琴,真是孺子可教。

12、相信自己,你一定是一个孺子可教的人。

13、弟弟年纪虽小,但绘画的才华却十分杰出,赢得老师孺子可教的评语。

14、孺子可教,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开了心眼,你的天资确实胜过风儿太多太多了。

15、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终其一生挺立潮头,关键是要有自知之明,孺子可教。

16、就你现在这个样子也可以谈得上孺子可教?

17、激流在他们下面又奔腾,又打漩涡,把月亮照在水里的圆影子,弄得一会儿长,一会儿扁,一会儿上翻下搅,一会儿孺子可教。

18、才吩咐过一次,他就永不忘,真是孺子可教。

19、周文华看着看着就轻笑起来,喟叹道:“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好好好!”。

20、看到获奖学生的表现,老师频频点头,嘴里不停地说着: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21、好!孺子可教也,做好准备,我现在就帮你重塑修为。

22、在哥哥还很小纺时候,国文老师就发现了他的文学才华,认为孺子可教,频频鼓励他写作,终于造就他成为今日有名的作家。

23、哈哈哈哈,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24、看到获奖学生的表现,老师频频点头,嘴里不停地说着:“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25、孺子可教也,蜀中俊杰多,你辈切莫辱没了蜀中男儿的名声。

27、这个年轻人认真上进,许多长辈都说他孺子可教。

28、就你现在这个样子也可以谈得上孺子可教?

29、其实你要相信很多孩子都是孺子可教的人的,只要我们好好培养他们。

30、活到老学到来这才是孺子可教的表现。

31、我可以欣赏那些孺子可教的庙宇,博物院和各式各样的桥梁。

33、孺子可教,咦,如果我没听错,你刚才说是要孝敬我的,对吗!既然是孝敬,那是不是意味着不要钱了!

有意思的成语典故 篇10

司空见惯的意思

司空:古代官名。主管建设,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后来转变为监察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的总检察长。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司空古代官名,司者,管理的意思,就像司机、司琴、司鼓、司马、司寇等,这个成语来自刘禹锡的一首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司空指当时的客人,职位为司空,相当于清代的尚书。

词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

注意: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语,但有很多人仍会把它错用,因为寻常的事情,如果是发生的很自然,便不可以引用这句成语。如早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出来,到黄昏的时候,太阳便在西方落下,这样便不能说“司空见惯”。有些事情发生的很偶然,而又常常会听到的。比如在大都市街道上来往的车辆,平常都是很安全。也有很多时候,会发生意外,不是辗伤了人,便是碰伤了车。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多了,则用“司空见惯”四字便恰当了。

近义词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见多不怪、熟视无睹

反义词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绝无仅有、盖世无双、见所未见

歇后语

眼皮底下放东西 ―――司空见惯

造句

1、司空见惯-随地吐痰这种陋习在市民中已司空见惯。

2、感情上的震动在她的经历中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3、我对小云姐姐那稀奇古怪的晚报作文题目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我的作文经常都一帆风顺。

4、失恋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

5、“水”一个我们平不陌生的字,水是孕育万物的甘露,有了水才有生命,但谁有知道这司空见惯的水是极其稀少的呢?

6、这些你司空见惯了的标点符号,蕴含了我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

7、我对各式各样的奥数题早已司空见惯,才会让我今天的数学一帆风顺。

8、对於这种行为,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9、从初一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10、当了六年学生,对它早就已经司空见惯:长长的圆柱体,有着白红粉蓝绿黄六种颜色,大概六厘米长。在七尺讲台上,是它陪伴着老师度过每一节课堂,每一个春夏秋冬,它就是--粉笔。

11、如果说这只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那么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有些愤怒。

12、明明这次考试只考了不及格,大家一点也不吃惊,因为这样的事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13、明明今天等到上课时才气喘吁吁地冲进教室,不过对于这一切,我们都早已司空见惯,因为他几乎每天都是此时来的。

14、对于现实中太多所谓的爱情,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15、在旧中国,穷人饿死街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16、对于大街上广告牌上的错别字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

17、最终天使被恶魔不费吹灰之力打败了,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结局。

18、光明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19、对于班上的一部分同学在上课发言迎来一大片掌声,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20、本来这次世界杯,有许多球队挺进八强是司空见惯十拿九稳的事,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球队最终以失败告终。

21、今天妈妈为我煮了苦瓜汤我吃苦瓜那难看的样子妈妈早就司空见惯了。

22、这样的爱情不只在身边上演,电影里也是司空见惯。

23、在乡村,下地干活时他们司空见惯的事,他们可真辛苦呀!

24、街道上的行人匆忙的走着,有的已经拿出了雨伞,人们对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已不以为然。

25、世界杯上,巴西次次都赢我是司空见惯了,可是这场比赛竟然输了。

26、他考试拿第一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27、人们对电灯收音机电视和电话早已司空见惯,以致很难想像没有它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28、空手道的基本训练十分重要,即使是做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俯卧撑也不容忽视。

29、其实人生便像是是平日司空见惯的太阳,它日复一日地遵循着东升西落的轨道。

30、男人数目比女人多得多,酗酒现象司空见惯。

31、这样的划伤,对于爸爸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

32、随地吐痰的陋习在大多数市民中已司空见惯。

33、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那是非常不简单的。

34、只有我对调考司空见惯,就不怕各样考试。

35、教育学家杨东平在其博客里曾说,虎妈教育方式在国内可谓司空见惯,这种教育之道在很多方面颠覆了教育学的基本价值理念。

36、中学生早恋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37、面对家长的接送,我不屑一顾,早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38、这无疑是一个骗局,对此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39、整日呆在学校,整天过着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这对高三学生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40、孩子们对于每日在眼前司空见惯的东西容不得有丝毫改变。

41、对于阿根廷的攻击优势我早已司空见惯,但由于防守不行,所以很难取胜。

42、节俭一词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司空见惯的。

43、对于明刚的无理取闹,同学早已司空见惯。

44、暑假回到乡下被一条蛇吓坏了,可别的孩子却司空见惯的把它挑走了。

拓展阅读

成语典故

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司空;因为他的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名声,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在席上作陪。

酣畅淋漓之时,刘禹锡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音wo,第三声)D(音tuo,第三声)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司空见惯” 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成语俗语的典故 篇11

“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另解:《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rèn),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也就是说,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

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十恶不赦:

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实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它的主要内容有:

1、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3、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4、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5、不道,无道;

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

7、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8、不睦;

9、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历史典故的成语 篇12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

胸有成竹(文与可)

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精卫填海 天衣无缝 女娲补天 海市蜃楼 大禹治水 天女散花

钻木取火 百鸟朝凤 开天辟地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火眼金睛、鸡犬升天、点石成金 结草衔环、人神共愤、盘古开天地、杜鹃啼血

比翼鸟、照妖镜、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月下老人 叶公好龙、擎天之柱、十日并出、补天浴日、炼石补天

含有“大”的成语典故 篇13

【拼音】: dà nì bù dào

【解释】: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成语故事】:

这句成语原作“大逆无道”,见于《史记·高祖本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秦朝末年,继陈胜、吴广揭杆而起以后,不少英雄豪杰和诸侯也都纷纷起兵抗秦。其中势力最大的要算刘邦和项羽领导的两支队伍。陈胜、吴广死后,原来六国的一些贵族各抢各的地盘,秦将章邯、李由等则趁机打击起义军,予以各个击破,这时,项羽的叔父项梁召开了会议,让大伙推选一位楚王,以便统一领导抗秦的力量。找来找去,找到了楚怀王的一个13岁的孙子,于秦二世二年(公元2),立为楚王,也称为楚怀王。当时,包括项羽、刘邦在内,各路反秦军队的将领在表面上服从楚王的领导,楚王也和大家约好,谁先进秦都咸阳谁就为王。后来,刘邦先进了咸阳,项羽对此不甘心,想借楚王的命令改变原来的盟约,谁知一请示楚王,得到的回答是“照前约,谁先进关谁做王。”项羽一听火了,就夺了楚王的实权,尊他为义帝。后来,干脆指使人把楚王杀了。

不久,刘邦兴兵攻打项羽。当时,有一个被人称为董公的三老(县或乡中管理教化的老年人)对刘邦说,打项羽得找个名目,并给刘邦出主意说,可借义帝被杀这件事做点文章。刘邦一听有道理,于是就大举为义帝发丧,并且派人告诉各路诸侯说:“义帝是大家立的,现在项羽指使人谋杀了义帝,真是大逆不道,我愿意和你们一道去征伐杀害义帝的人。”

在以上这个故事中,“大逆不道”这句成语是指严重违背某种封建道德。后来,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专制者对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

【成语】: 大器晚成

【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解释】: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的人,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不喜欢读书,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崔琰很聪明,再加上他学习很刻苦,后来成为一个能文能舞的人。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不爱说话,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所以有许多人都瞧不起他,说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崔琰却说:才能大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等崔林年纪再大些,他肯定能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时做了司空,并被封为安阳侯。这个成语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名较晚。

【成语】: 大义灭亲

【拼音】: dà yì miè qīn

【解释】: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 以小见大

【拼音】: yǐ xiǎo jiàn dà

【解释】: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出处】: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举例造句】: 以小见大,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成语】: 知小谋大

【拼音】: zhī xiǎo móu dà

【解释】: 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上一篇:教学反思:机械效率下一篇:演讲稿之青春在奋斗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