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心得(共10篇)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确存在着不少令人不太满意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对教育关注度的空前提升,各种吐槽、批评不绝于耳。客观地讲,有很多问题并非教育本身的问题,需要社会综合施治才能奏效。
而在问题解决层面,起牛鼻子作用的无疑是评价这根指挥棒。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总体方案》的出台,对于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方案》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多年来,无论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还是提前一年学完初中(高中)课程,然后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复习、刷题训练;无论是挤占音、体美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时间,反反复复在“考试科目”上进行强化,背后的原因都是指向升学率。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不是不要分数,而是不能走过头,倒向“片面”的邪路上去。最终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人生幸福为代价,为极少数几个所谓的“尖子生”陪绑。
因此,《方案》中提到的“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是极其正确的,这对维护正常的教育生态将起到拨乱反正的良好作用。
凭心而论,能够考上北大清华或者“985”“211”的学生毕竟凤毛麟角,而且也不能把功劳都记在学校的头上。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从培养共产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这个角度来说,从“人民至上”的国家执政理念上来说,学校教育必须要关注大多数,这才是社会主义学校办学的应有之义。
将大量的教育资源聚焦在少数几个学生上,而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视而不见,这显然是“跑偏”了。
更有甚者,有些地区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四处“掐尖”,将别的地区的优秀生源挖过来,做着损人利已的事情,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几千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到了坚决落实的时候了。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参天大树,小草也用自己的绿色装点了春天。在建设共产主义大厦的过程中,高级工程师用智慧规划了蓝图,而数以万计的普通劳动者也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将图纸变成了现实。
1计算机教学方式应该结合课程的特点
我国电子计算机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变得更为繁荣了,同时竞争力巨大的市场也促使了计算机教学更加向着实际操作去发展;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门技能型操作的课程,其中所包含的理论课程相对来说十分抽象,对于学生而言十分的难以理解,因此我们想要更好的进行计算机教育,首选就要结合课程和学生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利用多媒体等软件来帮助教师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声音、图形、音效等计算机处理,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概念性、理论性的知识转变为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认知的具体形象,通过对学生感官上的刺激来加深学生们对于课程的理解和记忆,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另外,我们对于计算机的教育方式还应该多加强其软件和硬件的理论知识,使计算机的教学更加具体完整化;计算机教学和不同的学科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它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多过理论性的学科, 同时,这门课程由于科技和社会的原因, 也是众多学科当中知识更新比较快的一门科目,因此计算机的教学应该多以上机操作为主,同时老师的教育理念还应该更加以学生作为中心。
2计算机教学应该采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教育新模式
电脑的知识和操作往往有很多都是学生们自己琢磨出来的,通过对未知的好奇心和不断的探索,学生往往不用老师去交,自己也能很快的掌握其操作的方法, 因此,教师们应该多带学生进行计算机的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挖掘出更多老师在课堂上所没有传授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多对学生进行刺激,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充分的调动其自身对于计算机教育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多进行自主发挥,发散创新思维,使学生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将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深深的映在脑海当中,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但能够使学生们的思路更加敏捷, 同时也能发挥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管能动性,使得整个计算机教室营造出一种和谐活跃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教室在让学生进行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应该让做的优秀的同学在大家面前进行讲解,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树立自信和榜样,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相互竞赛的学习态度,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计算机教育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案
(1)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外国的教育家和学者在研究当中得知,教育过程中,幽默的语言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吸引学生的眼球;由于计算机的教育课程普遍比较枯燥,并且,其中大多数的内柔都十分的抽象化,让学生们感到难以理解,这样很容易就会使学生们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因此,我们的计算机教育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多采用幽默并且富有哲理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样能够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更加的轻松和愉悦,同时幽默适中的语言也能够缓解学生们对于枯燥的计算机教学所产生的负面厌学情绪,能够改善学生在面对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时所发生的记忆困难等状况,使整个教育课堂都沉浸在欢乐活泼的教育气氛当中,着同样也能够使得教师的教育工作进展起来更为轻松和方便。
(2)在教学当中设置悬念,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技术教育的课程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们往往都会对实际的上机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对于课堂中所讲述的理论知识则普遍都会觉得枯燥无味,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不应该再去反复的讲解理论知识和抽象化的概念了,而是应该多运用悬念教学的手法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刺激学生们对于计算机课程学习的欲望,教师们通过在课题当中多设置悬念和伏笔来为其下一步的知识讲解做铺垫,通过激发学生们对于未知和解开悬念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探索热情,同时教师再根据学生们的思维,一步步逐渐的引出接下来所要进行讲解的内容和知识,适当的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和操作,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3)设置错误陷阱,引导学生学习:学习的深入和敏捷的思维,往往都是通过对于疑惑的解答而并不是一味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所教的课程内容一般都是正确的真理,是不可撼动和反驳的,这也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对老师所教的课程内容的一种盲目依赖,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陷入僵硬的状态, 学习也会变得被动,不利于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学习和未来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育的过程当中适当的去设置一些错误的陷阱,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 这样才能通过矛盾和疑惑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学习思路。
4结束语
现代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腾飞,已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已经无法抗拒地被推到了我们面前。作为教育人,该如何面对?是围观,是等待,还是抵制?显然这都是会被浪潮击垮的下下之策。唯有掌握良好的“冲浪”技术,具备相应的预判能力才能逐浪前行,甚至是在浪尖优雅起舞。
纵观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与推进,教育资源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开发时代、内容开发时代和校园开放时代。教育的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视频成为主要载体,电子书包、“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教育实践不断加码,足以彰显智慧教育建设的成就。在这里,人们可以按需学习,终身学习,年龄、地点、距离都将不再是问题。
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智慧教育提倡构建以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自2010年起,我国一些城市就相继出台了关于智慧教育的发展规划,在大力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同时,重视对智慧教育应用的研发,这两块其实也是当前我国国内智慧教育普遍在做的事情。而在前不久的宁波智博会上,我们惊喜地发现,除了政府主导外,更有一些企业也参与到了智慧教育中来,他们自身的产品与智慧教育紧密结合,很大程度上已经逐渐实现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美好初衷。在此,我们继续倡导,包括政府、学校、企业、个人在内,整个社会力量多参与进来共建“智慧教育生态圈“,共同推进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20____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了系统设计和部署。此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__年版)》提出,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要求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设置10个任务群,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这份细致、系统的学生劳动标准是劳动教育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呼唤新型劳动教育。各学校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最新标准要求,全面推进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纠正偏重分数的教育误区,根据学生的成长特征安排科学的劳动课程,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健全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可感性、可学性、可用性的劳动课程。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以身作则、热爱劳动,带领孩子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劳动的愉悦感、获得感。
我们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过程中,只要认真地学习、吸取和借鉴党史的智慧,我们就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就能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能够提高我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新技术,不断充实自己,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的素质、知识,练就硬本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居民,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艰辛的奋斗历史中,积累了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几代中共党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身份。“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涌动激情,让多少人眼里泛起泪花,让多少人血管奔腾热血。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孙中山说,做人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倡导爱国主义、表达爱国热情是一门必修课。可以说,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中国成其为中国,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民族心,铸就民族魂。犹记1935年,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3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正在于要振奋起师生的爱国斗志。这3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走出流血牺牲、生死考验的语境,走出神州陆沉、存亡绝续的背景,仍然需要我们一代一代这样问下去、答下去,才能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新一代的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岁月,亲历了中国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对时代进步有着深切的体会,对国家发展有着强烈的认同。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也不接受单向度的灌输,但他们从未拒绝崇高、绝非排斥意义。,有100多万名大学生应征报名入伍,1994年出生的北大女生宋玺参与亚丁湾护航的事迹,更是赢得无数点赞。他们让人看到,当代青年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也敢于表达、勇于行动。面对这生机勃勃的一代,更需以共鸣、共情激荡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对话、沟通引导他们的爱国行动,让他们在与祖国共奋进中,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
一、创造性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 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与其他教育不同, 它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美术课的开设, 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 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 只要有了兴趣, 不管做什么事, 就会集中精力, 积极思考。这样的思考是发自学生自身的需要、欲望, 是自觉的, 更是积极的, 甚至有时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儿童要进行绘画创作, 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 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美术的多种技法单纯靠临摹, 出示教师范作, 这样做虽然使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 能积累许多素材。但是, 长期这样的教学, 会造成学生的创造力衰退, 依赖别人已有的东西, 造成儿童画的公式化。如:让学生临摹一只小鸟, 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只叫学生照着画, 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小鸟就是这样画的, 这个形象被固定死, 以后只要画小鸟, 学生的头脑中就只会出现他临摹过的小鸟的样子, 不会有大的创新。这就影响了儿童天性的发展, 使孩子的童真被死板扼杀, 想象力被临摹退化。教师的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 但是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绘画, 学生会去盲目地模仿, 失去了儿童画中的童真和创造。
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 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 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节奏的音乐, 美术也是一样, 不同的个体, 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 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音乐是有声艺术, 美术是无声艺术, 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 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 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在人的逻辑思维活动中, 含有想象的成分, 因此抽象作品中离不开想象思维, 并充满音乐性, 音乐能直接刺激创造想象, 甚至从音符、旋律中就能创造出抽象作品来。要让学生的身心摆脱束缚, 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
二、“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 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 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精神, 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互助互动”教学已在我校各门学科展开, 但“教无定法”, 要根据不同学科和年级灵活运用。因此如何恰当地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互助互动”, 是一个值得深讨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看, 从学校开展的“互助互动”过程中, 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实施“互助互动”必须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进行。
低年级的功课是基础教学之基础, 教学生画画、写字都得从一笔一画开始。刚开始, 学生认识画作还很直观浅薄, 表达一句比较完整的话都有困难, 不可能让学生对一幅画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 低年级的美术课要选择一些活泼的方式启发学生, 以提高学习兴趣。再说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差生”、“好生”, 让“好”帮“差”进行互助互动, 这样会形成定势, 会让一个智力开发晚或不善言词的孩子承担“差生”的“压力”。因此, 我觉得低年级实施的“互助互动”在选择的方式上要慎重, 教师正确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互助合作, 从而让学生共同进步。
中年级的学生对事物具有一定的评判能力, 但比低年级学生好动, 回答问题思路虽广, 但不善于抓住重点, 容易走题。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力主要来自外界 (教师) , 一般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 而中年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独立性增强, 受外界控制力减小, 什么问题都问, 哪条思路都有。因此中年级美术课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一个性特点, 有目的地抓住教学重点展开讨论, 从而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得更好。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扶”非常重要。
高年级的学生, 口头表达能力、小组组织能力、质疑、解疑能力方面都比较强。因此, 在“互助互动”中可以大胆放手, 让小组通过自学课文,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如《幽默画》一课, 学习目标是了解幽默画的一般知识, 熟悉幽默画的表现手法, 并能够运用幽默方法, 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这一课可以开门见山地组织小组讨论, 进行集体自学、集体创作。在创作过程中, 教师只需在人物造型、形象的设计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
实施“互助互动”要根据一定的课型进行。如上《铅笔淡彩》课, 由教师授课和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较好, 因为色彩必须通过自身的多次练习才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手工课课型《有趣的纸袋》制作比较困难, 就应该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 进行小组制作。制作纸袋时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纸袋折法, 然后小组集体讨论, 集体制作, 最后每一小组将自己小组学会的制作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4月18日上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召开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媒体见面会。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劳汉生、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海东及全室人员,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鹏飞,参与标准研制的院校教师、企业代表、学生代表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媒体见面会,是我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结束了我省中高职衔接“无标准可循”的历史;同时,它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标志着我省在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加快形成广东特色、适应发展需要、基本达到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意味着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新时代。
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构建,历尽千锤百炼,是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用心血灌溉培育出来的闪亮结晶,回顾其过程,漫长而艰辛,就像一粒种子,在精心呵护中,萌芽,绽放,结出累累硕果。
萌芽:广东最先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成天下之才,在教化;教化之本,在学校。职业教育在其中所担负的使命,则是既要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不同学子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基于此,我省率先开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一先行先试的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研制,犹如一粒梦想的种子,催生着广东职教的创新与蜕变。
早在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就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在中高职衔接实践中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教学与评价等方面难以很好地实现衔接,根本原因在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上缺乏衔接。为了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成立以厅领导为组长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领导小组,决定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工作。
项目的开展始终坚持“管、办、评、研”分离的原则:立项、实施、试点工作由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高等教育处负责,过程组织与指导工作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负责,项目研制工作由项目组负责,评审工作由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负责。
项目启动以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高度重视,提出要站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要站在推动广东从职业教育大省向职业教育强省转变的高度来做好这项工作,多次组织职业教育研究室及有关同志研究、论证、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在学习借鉴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后,结合广东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职业教育阶段性特征,最终确立在“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理念指导下,按照设计框架、构建标准、分级培养、衔接贯通的思路,将项目研制分解为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建构、标准编制四个阶段,通过采取竞标方式,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组成项目组,共同承担研制工作。2014年,根据国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战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招标确定了15个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项目,委托省教育研究院也以同样的思路和方法组织和指导。
绽放:多方协作,齐头并进
破土而出的种子,从纤纤细枝,到亭亭如盖,需要充足的阳光与养料,需要适宜的湿度与温度。植物的成长如此,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也是如此。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一株树苗,应运而生、因势而长。一批具有前瞻视野的职教理论探究者、一批具有实干精神的一线实践工作者、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企业家,自我赋能,多方借力,共同为标准的形成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教育厅成立了以厅领导为组长,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高教处和教育研究院相关人员组成的标准研制领导小组,采取管、研、评分离的办法提高研制质量,厅高中职处、高教处负责组织前期立项申报及验收评审,省教育研究院负责标准研制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工作,各项目组负责标准的具体研制,参与方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确保了标准研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
从2012年开始,74个标准研制项目经历了招标、评审、立项、研制等阶段,积极开展研制工作,其中汽车运用技术、数控技术等首批9个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项目,通过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建构和标准编制四个阶段的研制,形成系列成果,顺利通过验收结题,取得丰硕成果,其余65个标准研制项目处于在研状态。
在整个研制过程中,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李海东主任率领的团队主要在项目策划、组织实施、业务指导、阶段性检查等方面进行协调和管理。项目立项后,省教育研究院首先组织召开启动会,由汤贞敏院长做动员部署,李海东主任针对研制内容、研制要求及时间进度进行说明,然后是开题,省教研院组成以李海东为组长的院内外专家团队,对项目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对研制内容、路径、思路培训,李海东主任进行工作布置。供需调研完成后,省教研院组织专家对供需调研报告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后的调研报告结集出版,形成成果《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及专著《中高职衔接标准建设新视野:从需求到供给》。
为提高第二阶段职业能力分析的质量,省教育研究院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观摩会,对职业能力分析会的内容、步骤、要求和方法进行了现场演示,各相关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80余人参加了会议。各项目组按照省教育研究院的安排,于2013年底陆续完成了职业能力分析阶段的任务,通过整理和审核的职业能力分析成果报告结集出版,形成成果《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职业能力分析》。
第三阶段:课程体系建构是标准研制的重点、难点,为帮助项目组圆满完成第三阶段的工作任务,省教育研究院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现场观摩会,各项目负责人及成员60余人参加了会议。第三阶段成果经整理和审核后结集出版,形成成果《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
第四阶段是标准编制阶段,各项目组认真梳理前期成果,在反复修改、补充、完善的基础上,按照省教育研究院所给的模板,形成9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并结集出版,形成9本标准研制系列丛书。
“通过深入的全方位的供需调研(行业、企业、在校生、毕业生、各校培养情况),确定职业岗位及职业生涯路径,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研制出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这是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也是接地气的实践过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多家单位高度协同参与,标准可信、可行。”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鹏飞如是说。
“何为标准?标准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性文件。研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就是要建立职业教育各专业、各层次(中职-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规范。”省教研院杜怡萍研究员作为教育部标准研制的指导专家,多次应邀指导全国的标准研制工作,并应邀到省内外指导标准研制及相关工作。她表示,第一,标准研制的本身首先要规范。第二,必须彰显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要与职业标准对接。第三,广东特色的标准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已基本形成。
据悉,广东省自2013年启动标准研制项目以来,先后有74个专业开展现代职业教育标准研制工作,包括中高职衔接项目、高职本科衔接项目、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项目、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项目、国际化标准研制项目、IHK证书本土化项目等。参与项目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本科学校共137所,企业80家,行业协会20家,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超过1000人,项目投入研制经费近2000万元。
围绕项目研制工作,截至目前,省教育研究院统一组织培训交流会43场,各项目组自行组织的研讨会280多场。项目组共调研行业协会185家,调研企业4699家,调研企业岗位1890个,调研企业工作人员28757人;调研高职院校62所、教师1847人,高职院校在校生37484人、毕业生26837人;调研中职学校256所、教师956人,中职学校在校生19273人、毕业生11109人;调研本科院校38所、教师538人,本科院校在校生13920人、毕业生10224人;调研参考文献9745篇,形成调研成果342篇。有参与企业认为,这种合作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开发出来的专业课程在企业的认可度高,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企业的适用性强。
硕果:广东经验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全局性问题相比,区域职教的一场革新、一次改变、一项创举,或许不能用宏大来形容,然而,它的成果却与区域内每一所职业学校、每一个职教工作者、每一位职教学生息息相关。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研制,既关注现实的教育困境,又指向未来的改革发展,在职教改革的最前沿探索出有为、有位的广东范式。
职业能力分析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最为缺乏也最为薄弱的环节,其形成的职业能力分析表是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经过认真研究国内外职业能力分析方法类型后,通过研究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通过专业对接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细化为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细化为职业能力四个步骤,再从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五个方面解构职业能力。这种方法获得了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和其他兄弟省市教科研部门的充分肯定。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已率先在全国取得阶段性研究和实践成果,其中已出版理论研究专著3本,研究过程性编著4本,实践过程成果1本,共17本;已完成的9个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将在252所职业院校实施,让近35万学生受益。
“构建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应用到岗位上,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行业需求这三者相结合,为我们学生奠定了坚实的职能基础。”来自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三二分段学制”的学生李亿嘉表示,标准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能够为中高职学生解决课程与专业学习水平的差异性,随着标准的使用,对他的积极影响会越来越大。
自2013年率先在全国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以来,广东省的经验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同时启动了15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广东省承担其中的运动训练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目前,在广东省教育厅领导下,各项目研制工作正在扎实顺利推进,将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出更多硕果。
首批9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是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破冰之旅,标志着广东有了首批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为解决标准缺失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随着标准的推广和使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将会更加精准,行业企业选人用人将会更加高效,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将会有效重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将会进一步加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新时代。
爱国,表现有很多,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而我们的青少年应该好好努力学习,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明天创造祖国辉煌,在未来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份力量。
爱国,是做人的基本品质,爱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基层党员,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具有爱国情怀,尊师重教,爱自己的家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纲要》,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但笔者却有稍许遗憾,要是《纲要》能来得再早一点就好了。我不禁想起最近一段时间,某些极端分裂分子在香港上演的一出出闹剧,塞机场、堵道路、烧伤打砸,甚至是污毁国旗。这些闹剧最让人痛心的地方在于,有很大一部分的极端分子是青年人,有些甚至是未成年人。虽然他们做出这些举动,有一部分原因是年少不更事,受外来敌对分子的挑拨唆使,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起来,却让人胆战心惊,那就是受香港某些特殊情况的影响,香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太少了,才导致其意志不坚定,容易被人蛊惑。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多么重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多么的迫切与必要。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我们从幼稚园、到大学、甚至到工作以后的每个人生阶段,都应一以贯之,不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爱国主义思想,提高自己的爱国情怀;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我们通过课本、广播、电视等各个渠道,借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宣传,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我们把握时代主题,将之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新思想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我他。《纲要》的制定印发,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相信在新思想、新理论的指导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接受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祖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建设!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2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近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信念为基石,厚植“爱国情”。“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首先是一种蕴藏于心的真切情感,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是一种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情怀。当国际赛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个人都会内心激动;当大江大河上中国建造横空出世,每个人都会感到自豪;当国际会议上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每个人都会倍感振奋……这是最自然的情感需求,也是最深沉的爱国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爱国情怀,把个人职业与爱国情怀深度相融,将情感的力量转化为奋进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立鸿鹄之志,做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坚定者,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以本领为命脉,激发“强国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树立远大志向。而志向不是口头说教,更不是走过场,必须依靠过硬的本领、扎实的行动才有彻底的说服力。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这都需要具备过硬本领。因此,广大青年干部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练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真本领,不断锤炼品德修为,追求高境界、高品位的人生,推动中国朝着现代化强国迈进。唯有志在四方、奋斗无悔,把“爱国”二字刻写在心间、落实于行动,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以担当为依归,化为“报国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更是一种执著的行动。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发展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具体使命,要以“眼睛不容沙子”的认真劲、“坚持一抓到底”的扎实劲、“实行责任倒查”的较真劲、“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担当劲,时刻保持奋斗姿态,反对慵懒无为、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养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争当,行动者、实干家,不做“清谈客”“键盘侠”,在实践中不畏艰难、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青春汗水和勤劳双手创造业绩,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树牢精神支柱,卯足强大干劲,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的爱国主义行动观,用担当作为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了祖国,奉献值得;为了人民,奋斗值得。让我们做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涵养爱国之情、锻造强国之志、引领报国之行,在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中发出时代最强音。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3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核。70年峥嵘岁月、70载春华秋实,中华民族上演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世界奇迹,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是时代要求,更是现实选择。唯有牢牢把握并依靠爱国主义的“根”和“魂”,才能加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古到今,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它穿越古今,愈加焕发着新的活力。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中华民族才有了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指引,中华儿女才有了不断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从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赤子情怀,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振臂高呼;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呐喊,到黄大年的“国家在召唤,我就要回去!”的毅然决然。无论是几千年前的历史回响,还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时代叩问,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亘古未变。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已然成为激励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随便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开创美好未来就要有强大的精神指引,而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指明灯”“定盘星”。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加剧。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三期叠加”的阵痛不断。无论是国际地位之争,还是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说到底都是国运之争、国家发展前途之争。在追寻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我们仍有许多“娄山关”要闯、许多“腊子口”要过,唯有从爱国主义精神中汲取磅礴伟力,才能凝聚最广泛的奋斗共识,凝神聚力共同奔赴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不仅要有爱国的追求和情怀,还要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自觉将其转化为国家繁荣昌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际行动。唯有心中不断激荡着热烈的爱国情怀,怀揣着一颗报国强国的赤子之心,才能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价值抉择;唯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朝着建功立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才能有持之以恒的不竭动力,才能收获美妙动人的累累硕果。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每个人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奋斗精神,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守好爱国奋斗的根,护好民族精神的魂,主动汲取知识养分、实践养分,在风吹雨打中锤炼品格、在摸爬滚打中强健筋骨,在争当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的奋斗道路上,孜孜以求、上下求索。要以奋斗者的姿态,成长为一棵棵伟岸挺拔的树,团结成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林。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强动力。全社会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全面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强音,合力推动“中国梦”的“巨轮”驶向更广阔的远方。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4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作出了部署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核心内容。70年峥嵘岁月、70载春华秋实,中华民族上演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世界奇迹,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是时代要求,更是现实选择。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中国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要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把握时代主题。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贯穿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实效。因此,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聚焦青年主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全过程,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党的教育事业正确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需要。因此,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创新方式方法。迎接祖国70周年华诞前夕,微信国旗头像、国庆飞机彩排等火爆网络。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运用好新科技新手段,通过短视频、互动参与、答题竞赛等互动性强、参与度强、获得感强的新方式新方法,使互联网媒体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新平台,吸引更多的普通百姓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去。
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随便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是要靠全体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要开创美好未来就要有强大的精神指引,而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指明灯”“定盘星”。要让爱国情怀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汇聚全体中国人民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劲动力!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5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二字,不是虚无空泛谈,而是真真实实做,以实际成效来检验。
爱国,要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爱国主义成为自身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尤其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文化史、党史、新中国史,充分把握时代主题,带着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不断充电输血,更新自身知识系统,真正树立爱国思想。
爱国,要提升自身文明素养。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大国崛起,展现的不仅是船坚炮利,更有大国文明这一软实力。作为国际地位上升的大国,我们的爱国要以提升自身文明素养为载体,深入感受民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礼貌,弘扬优秀中华民族文明精神,让爱国从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做起,从尊重其他国家、地方风俗做起,从不传播负能量做起。这些折射文明素养的点滴小事,才是真正的爱国。
爱国,要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与其嘴上空谈爱国不“着地”务虚,不如尽心尽力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入手务实。光明日报曾刊登一段话:“在和平时期,最大的爱国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勇于亮剑,这才是爱国。”中国十三亿人口,若是人人都干好自己的本职“不添乱”不拉后腿,坚守自己的岗位,倾尽自己的热血,贡献自己的智慧,努力把工作做到高效完美,爱国才显得更加饱满有温度。
爱国,绝不只是说说而已,也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事,而是要落到实处、全民参与。我们身处中国,理应热爱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更应提升自我、约束自我,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以实际行动来表达拳拳爱国心。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6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强调: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坚定不移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以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不忘初心,不忘国耻,牢记使命,不忘振兴。更要深刻认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全体人民应时刻保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纵观当今世界,我国正面临百年难得的战略机遇。70年的积累,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始终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不能放松。我国人民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展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满怀,让我们紧紧抓住眼前的历史机遇,万众一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7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自古以来,爱国就扎根中华大地,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延续着爱国基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具有伟大号召力、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旗帜。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时代的爱国奋斗,是与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有机统一的,是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有机统一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离不开奋斗精神,奋斗者离不开爱国精神。爱国奋斗与新时代建设同频共振,双效合一,才能让新时代航船迎风远航。
爱国奋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高扬主旋律、发力主战场、建功新时代,是新时代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必然选择。新时期的中国有辉煌的成就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这就需要每一个人厚植爱国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弱化。要将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中,不断激发出内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从而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爱国奋斗不是口头上而是行动中。光有爱国情怀是不够的。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之情要化作报国之行。也就是说,爱国奋斗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每一个人将个人事业融入到祖国建设事业中,我们的祖国就会不断补短板、增长板,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在奋斗中成就梦想、实现梦想。与此同时,个人理想也得以实现。这就是与新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牢固树立家国情怀,不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新的担当和作为,让奋斗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2.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要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着力扎紧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3.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要区分层次、区别对象,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以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4.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要始终不渝坚持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5.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要坚持从娃娃抓起,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做到润物无声,把基本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结合起来,遵循规律、创新发展,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日常经常平常,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6.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兼容,才能富强兴盛。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尊重各国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二、基本内容
7.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紧密结合人们生产生活实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引导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展现新气象、激发新作为,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
8.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根本利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说话,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9.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要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帮助人们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始终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了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引导人们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0.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要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要唱响人民赞歌、展现人民风貌,大力弘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生动展示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业绩、新作为。
11.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结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和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激励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要加强改革开放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凝聚起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大力量。
1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守正道、弘扬大道,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13.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现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要加强祖国统一教育,深刻揭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增进广大同胞心灵契合、互信认同,与分裂祖国的言行开展坚决斗争,引导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14.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外部安全。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深入开展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强化风险意识,科学辨识风险、有效应对风险,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
15.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在普通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开发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16.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17.组织推出爱国主义精品出版物。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坚持精品标准,加大创作力度,推出反映爱国主义内容的高质量儿童读物、教辅读物,让广大青少年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熏陶。积极推荐爱国主义主题出版物,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结合青少年兴趣点和接受习惯,大力开发并积极推介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动漫、有声读物、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短视频等。
18.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大中小学的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之中。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密切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领域。
19.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大力组织优秀知识分子学习宣传,引导新时代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在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广泛动员和组织知识分子深入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展一线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开展调研考察和咨询服务,深入了解国情,坚定爱国追求。
20.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社会各界的代表性人士具有较强示范效应。要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增进和凝聚政治共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扩大团结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和社会担当。通过开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发挥行业和舆论监督作用等,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增强道德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加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引导人们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增强对国家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四、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
21.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要加强内容建设,改进展陈方式,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为社会各界群众参观学习提供更好服务。健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和保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财政补助进行重新核定。依托军地资源,优化结构布局,提升质量水平,建设一批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作用发挥明显的国防教育基地。
22.注重运用仪式礼仪。认真贯彻执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宣传基本知识和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让人们充分表达爱国情感。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定时在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国庆期间,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全国城乡社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组织升国旗仪式并悬挂国旗。鼓励居民家庭在家门前适当位置悬挂国旗。认真组织宪法宣誓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通过公开宣誓、重温誓词等形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23.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或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教育。抓住国庆节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主题宣讲、大合唱、共和国故事汇、快闪、灯光秀、游园活动等形式,引导人们歌唱祖国、致敬祖国、祝福祖国,使国庆黄金周成为爱国活动周。充分运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时间节点,广泛深入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的主旋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引导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24.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大力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结合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5.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领略壮美河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加强考古发掘和整理研究,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工业遗迹,推动遗产资源合理利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旅游质量水平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内容,防止过度商业行为和破坏性开发。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凸显教育功能,加强对讲解员、导游等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加强对解说词、旅游项目等的规范,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标准。依托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科学工程等,建设一批展现新时代风采的主题教育基地。
五、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26.用好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各级各类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创新方法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把爱国主义主题融入贯穿媒体融合发展,打通网上网下、版面页面,推出系列专题专栏、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以及融媒体产品,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生动讲好爱国故事、大力传播主流价值观。制作刊播爱国主义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在街头户外张贴悬挂展示标语口号、宣传挂图,生动形象做好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和辨析引导。
27.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大力宣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宣传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宣传具有爱国情怀的地方先贤、知名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引导人们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干事创业、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做好先进模范人物的关心帮扶工作,落实相关待遇和礼遇,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28.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把爱国主义作为常写常新的主题,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劳动、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深入实施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等,加大对爱国主义题材文学创作、影视创作、词曲创作等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经典爱国歌曲、爱国影片的深入挖掘和创新传播,唱响爱国主义正气歌。文艺创作和评论评奖要具有鲜明爱国主义导向,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坚决反对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艺的爱国底色。
29.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容、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纪录片、微电影等,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实施爱国主义数字建设工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与网络传播有机结合。创新传播载体手段,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在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依法依规进行综合治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言行,汇聚网上正能量。
30.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爱国主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情感,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一方面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要培养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大力宣传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和倡议,激励广大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美好未来。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倡导知行合一,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人们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
31.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的制定完善中,发挥指引、约束和规范作用。在全社会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英雄烈士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使普法过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严格执法司法、推进依法治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对不尊重国歌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与标志,对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行为,对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设施,对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等,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严惩暴力恐怖、民族分裂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六、加强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领导
3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存在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33.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必须突出教育的群众性。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侨联、残联以及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面向所联系的领域和群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动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讲述亲身经历,弘扬爱国传统。坚持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结合人们生产生活,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体现到百姓宣讲、广场舞、文艺演出、邻居节等群众性活动之中,引导人们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34.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的洗礼、精神的熏陶。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虚功实做、久久为功,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细微处下功夫,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务实节俭开展教育、组织活动,杜绝铺张浪费,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纲要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新时代职业教育心得】推荐阅读: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10-2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09-20
最美劳动者奋进新时代心得09-29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有感心得06-02
新时代教师教学工作心得体会06-09
关于新时代新青年的团课心得07-03
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心得个人感悟05-23
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06-11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心得通用09-10
立足新时代、争做新贡献—十九大学习心得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