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篇1

w w

w.5 Y K J.Com 1

·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严格地说,诗歌鉴赏题正式步入高考殿堂应该是始于1994年。从此至今,这种试题权重日见增大,形式日趋稳定,命题技巧日臻圆熟。当然,在为高考天地拥有了体现文学鉴赏要求的诗歌鉴赏题这一美丽“风景”而喝采鼓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我们学生解题时无所适从的窘迫现实。为此,本节课拟从命题特点这一角度,就高考诗歌鉴赏题谈谈有关看法,以期为大家顺利过“关”提供一些路径。

命题的迁移性

就选材而言,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上一般文字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在体式上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都与课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有机迁移。

首先说思想内容。1994年所考七绝《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1995年所考小令《如梦令》,出自部编初中教材;1996年所考元曲与《赤壁之战》史实关系甚为密切,而选项D涉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997年所考两首七绝《望洞庭》、《题君山》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对象相近;1998年所考五律《题李凝幽居》,考生当不陌生,课本中有关“推敲”的典故,1999年所考《漫成一首》,其意境与教材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诸多诗句“似曾相识”,而选项A、D分别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柳宗元的《江雪》。《我爱这一片土地》的作者艾青的其它作品在高中课本也出现过。2000年春季所考的《蝉》在高中课本中有同篇名的文章——法布尔的《蝉》,《雷》与屈原的《雷电颂》有关。

再说语言形式。1994年所考的描写与议论,渲染,文字隽永;1995年所考的直接、间接抒情,借代,设问;1996年所考的总分结构,首尾呼应,咏史抒情,词的风格;1997年所考的想象,神话传说,比喻,映衬;1998年所考的环境描写;动静结合;1999年所考的对比,意境;2000年所考的象征、寓情于景等等,均是教材中诗、词、曲以及其他相关作品里的表达方式(方法)的灵活迁移。

至于说具体字、词的含义推敲,这已不只可以结合教材中诗歌里的相关词句得到解释,更可以从教材里的文言词语中追本溯源找到注释。

命题的整体性

诗歌鉴赏题应该侧重考查考生文学鉴赏的能力。综观高考命题,它依循《考试说明》,一般是从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概括地说,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检测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整体空间,还是在局部层面.甚或是在个别字、词处设问,这些选项尤其是答案所在的选项均指向于对读物的整体理解,在采点时突出了鉴赏的整体性。

首先说内容理解。

第一,就整体空问的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绘了——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A项),或只有三个景点(B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D项)。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的全方位的“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表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考要求。

其次说形式欣赏。

第一,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考。仍以1999年试卷为例、杜甫的《漫成—首》诗,典型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笔法——诗的第二、四两句所写的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反衬了一、三两句的静景。命题者故意将其说成“对比”,如此理解便不能突出诗歌的安谧的意境。此题巧妙地引导考生在思考反衬与对比的修辞功用时,很好地欣赏了诗歌的整个意境。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一些诗歌几乎每句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表达方法,而在整体上它们又共同服务于主题。因此,命题者常常一一予以制题,引导考生在这些局部的形式方面的欣赏中融入有关全诗的整体思考。例如,1995年试卷中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抒情颇为含蓄婉曲。命题者分别就情景交融、借代、设问等手法依次设置了A、B、C三个选项,既引导考生欣赏其形式,又引导考生分析其内容,这就为选项D“全诗直抒胸臆”的说法提供了对应的思考,考生在整体比较后就能得出全诗并非直抒胸臆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答题。

命题的迷惑性

平心而沦,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屡屡出错,这固然与不能灵活迁移已学知识以及整体理解所给读物有关,但试题的答案(均是要求选出错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也是造成考生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历年试题,其答案的迷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望文生义”。

在理解某些词句的意思时,有些考生常常只从字面上作简单的附会性理解,命题者常常抓住考生的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选项。例如,1998年试卷中关于贾岛诗的第1小题,要求考生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B选项中对“少邻并”的解释是“李凝自小就与邻

居紧挨着作伴”。单就字面意思而论,取此义项也并无什么不妥,但是就整个诗歌的主旨而言,这一解释恰恰有悖于诗题以及下文共同构建的“清幽”意境。显然,惯于“望文生义”理解诗歌的考生必然难逃此“劫”。

二是设置陷阱。

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几成定论的看法的影响,一些考生分析、理解所给读物时,常常容易有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思考,结果常常搞错了读物的或局部词句或整体内容方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在这些地方设置“陷阱”。让考生往里钻。例如,1994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的C选项说“

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其实,此诗三、四两句只是从季节的角度描写议论,表明作者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凋谢后已无其他花卉可供欣赏。命题者故意将此诗的菊花说得像传统看法那样的“高洁”,这是典型地利用考生容易有的思维定势设置选项。以上是从局部词句的理解角度设置“定势”陷阱的例子。在整体内容方面,命题者也常常设置这种陷阱。例如,1996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第1小题中的选项。原读物借叙写三国史实抒发情怀。考生极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把曲中所赞美的英雄理解为三国时的三大诸侯刘备、孙权和曹操。其实,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等句可知,曲中所写人物,蜀方的代表恰恰是诸葛亮。

三是拔高主题。

一般而言,高考所选诗歌材料,或抒发人生情怀或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而且向上的,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拔高原有主题。命题者常于此制题,以引导考生仔细分辨,正确评价读物。例如,1996年试卷中的第2小题,选项C在表述诗人的感情基调时,使用了“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等词句。原诗(曲)确实有“追慕古贤”之意,但是,“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根本无从寻觅。在设置答案所在的选项时,命题者故意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拔高诗的主题。

四是“真”中藏“假”。

有的选项、其考测点常常不只是一个,命题者在安排答案所在的选项时,故意在看似“真”的说法中藏一个“假”的细节,考生稍不注意,便会选错答案。例如,1997年试卷诗歌鉴赏题的第1小题,B项对两首诗所描写的对象特征进行比较,得出“都贴切地描绘了

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的结论。应该说,刘诗写的确系月光下的湖面,但同样是写洞庭湖。雍诗却不是写的月下湖水。命题者比较隐蔽地以假乱真。第2小题的D项,就两首诗的意境、情感进行比较,得出“都将洞庭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的结论。其实,刘诗写的是远望之景,写得确实“高旷超俗”,但雍诗写的却是近视之景,写得“清秀俊美”,D项又一次“真”中藏“假”。

五是“似是而非”。

从形式角度而言,修辞方法中带“像”字的真假比喻,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对比与反衬,比拟与比喻、明引与暗引等等;表现手法中的点与面,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白描与细描,叙写与议论,联想与想象,现实与浪漫,烘托与对比,伏笔与照应,寓情于景(物、事)与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相近的修辞方法或相对的表现手法,考生在辨别时常常容易混淆,命题者便在1995年试卷、1996年试卷、1997年试卷、1998年试卷、1999年试卷中编制题目(例析参见“整体性”部分有关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这也迷惑住了不少考生。

充分把握三性,抓住前后信息,准确解答问题

一、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托物言志,叙事则是寓情于事等等。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诗歌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辩真伪。

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

文章来 源

w w

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篇2

一、看标题

标题不可忽视, 有些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有些诗歌题目暗示了诗歌所属类型, 通过看标题可大体理解诗歌类型、作者基本情感。如朱庆馀的《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般考生会误认为这是一首描绘新婚夫妇洞房私语的诗作, 但稍加审题就会发现, 这其实是一首巧妙的临考时的试探诗。作者以新妇自比, 以新郎比张籍 (张水部) , 以公婆比考官, 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 征询张籍的意见 (文章如何) , 以帮助自己度过主考官这一关。如此一分析, 我们便容易去解答有关的题目了。

二、读作者

大凡有名的作家, 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 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 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苏轼的豪迈雄健、李商隐的委婉含蓄、李清照的婉约缠绵。知其人, 晓其风格, 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比如鉴赏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其中有一题目是这样的:“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其后半句分析较正确, 前半句“直抒胸臆”是错误的。作为“婉约派”的正宗词人, 李清照词的风格是“明白如话, 却又含蓄无穷”, 考生如果熟悉这一点, 解答题目就更快捷了。

三、析正文

此处分为两个部分, 一为利用诗歌正文中相关的词语句字理解诗词大意, 争取读懂诗歌基本内容;而是根据语句特殊标志, 找到写景句和抒情句, 尤其是写景句。

首先利用诗歌词语句子理解诗词大意要求能够品味局部语言, 抓住了相关语言我们能够正确理解诗词大意, 作者的情感也能把握准确, 问题的解答也就能够得心应手了。如对《丹阳送韦参军》一诗的鉴赏, 从整体上看, 这是一首送别诗, 表达的是诗人无限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 “秋”表面上写时令, 实际上表达的却是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愁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折字法, 以“心”上有“秋”说明“愁”, 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它不仅点明了季节, 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由此, 我们便可以熟练的解答有关诗意的题目了。

其次, 关注写景句和抒情句, 尤其是写景句。关注写景句就是要关注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所谓意境, 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 (意象) 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 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 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比如落花 (落红) 这一意象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 实则感慨万千。这固然体现在今与昔的对比中, 也浓缩在“落花时节”这四个字里。如此一来, 对这首诗的把握就恰到好处了。当然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常见意象, 如菊花象征着“高雅”, 杨柳代表着“惜别”, 月光暗含着“思念”, 古琴联想到“知音”, 红豆意味着“相思”, 浮云给人“飘零”之感, 落日叫人“惆怅”, 冬雪让人“冷峻”, 故园使人内心陡生“乡愁”等等。积累的意象越多, 解答此类题目越是游刃有余。

读一首诗, 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很难深刻理解此诗的含义的。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塑造的是一个寂寞地开在“驿外断桥边”, 独自生愁, 又加上风雨侵袭, 但“一任群芳妒”, 即使被碾作尘, 也依然“香如故”的梅花形象。我们阅读此词时不能光看到“寂寞”, “愁”, “苦”等字眼, 而应从整体上把握, 作者是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表达了对梅花那种即使被尘世抛弃, 即使被摧残, 也依然保持高风亮节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这样, 做题时我们就能较准确地判断题目的内涵了。

四、读注释

诗歌鉴赏题目下的补充说明和有关注释往往交代写作背景、目的及有关重点词语的含义。对于这一点, 我们要充分利用。例如对温庭筠的《经五丈原》的鉴赏, 其中题目后注明:“谯周, 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 后劝后主降魏。”根据这个说明, 我们就可以判断“题目后两联以史实为据, 既有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的叹惋, 又有对他死后有谯周这样的老臣辅佐蜀主的庆幸”是错误的分析了。对这样的鉴赏, 当然应当是采取不同意的态度。

五、审题干

文学鉴赏, 尤其是古典诗歌的鉴赏, 它是一个人文学素质的综合反映, 要求一个高中生准确无误地去鉴别欣赏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所以要充分利用题干, 用它去理解诗歌, 也不失为一个没办法的好办法。例如对《天净沙·秋思》一曲的鉴赏, 根据有关问答题, 我们可以提取如下信息:这是一幅秋景图, 表达的是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并交代了时间、地点, 读者随着愁思满腹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在一个秋风萧瑟的秋天, 一位孤寂的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马, 在夕阳下慢慢地走着, 眼前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 不禁思念起家乡来, 表达出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满腹的愁绪。理解了诗歌, 便很容易地回答字词的内涵及全诗的表现手法了。

在鉴赏的过程中, 我们不可能仅靠其中的某一种方法进行作题, 而要灵活、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 深入进行思考, 这样, 才能快速地读出解答, 拿到属于我们的分数。

摘要:高考诗歌鉴赏题对于高考学生的得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拿到这分数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从诗歌的标题、作者、正文等几个方面方面谈了几点思考, 以期教给学生基本的有效地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篇3

【关键词】诗歌鉴赏;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词,必须做到“分清类别,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根据古代诗词的内容和所用手法,一般可将古代诗词分为五大类:写景抒情诗词、托物言志诗词、古代咏史诗词、边塞征战诗词、即事感怀诗词。作为古代诗词的一大种类,怀古咏史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现在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分值在加大,又往往采用主观问答题的形式,要求学生从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宏观角度以及诗眼词眼、佳句表现力等微观角度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到准确完整的答案。不少学生对于这道题很有顾忌,平均得分率并不太高。所以,怎样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词,特别是鉴赏怀古咏史诗词,就成为古诗词教学时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所以,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鉴赏怀古咏史诗词,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

怀古咏史诗词的繁盛期主要是在唐宋两代。唐朝有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大诗人,宋朝有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他们的一些作品代表了怀古咏史诗词的最高成就,也是鉴赏和考试的重点。

学生在接触到怀古咏史诗词的时候,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诗人所怀的“古”、所咏的“史”究竟是怎样的,诗人词人为什么会写到这些特定的古人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学生只有弄清楚上述四个问题,才有可能比较准确地对怀古咏史诗词进行鉴赏。那么,怎样进行鉴赏呢?

首先要按照鉴赏古诗词的步骤和方法去做,即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再到表达技巧。只有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只有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才有可能分析出作者所用的艺术手法。

下面谈谈具体的鉴赏指导:

一、弄清相关史实

可以先从题目和注解入手,通过联系自己积累的历史知识,弄清相关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人、事。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以结合题目,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来思考。他生活在南宋,又是从金国统治区回归的主战派官员,一直把驱逐金兵、收复中原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不幸的是,由于长期专权的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挤,他始终报国无门,英雄迟暮,所以,面对大好山河,只能表现自己爱国忧国的思想,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二、要体会写作意图

先要将古代诗词像泡方便面一样泡开,也就是要疏通字词语句,了解大意。疏通语句的难点在于省略句和变式句。由于古代诗词的语言十分简练,所以,其中常常省略一些句子成分,理解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给补出来。只有这样,对诗词的理解才会比较完整。与此同时,有些古诗词出于押韵的需要,往往使用变式句,如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这时可作一些必要的句子成分分析和语序调整。比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首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调序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其次要通过联想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白居易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史实进行联想或者抒情,一般都有现实的因素成为触发感慨的媒介。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写作《桂枝香·金陵怀古》,就是因为登临送目,看到金陵晚秋景象,联想到六朝古都南京的繁华和衰败,来警示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不可重蹈覆辙。

三、领悟作者感情

诗人词人怀古咏史,大体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1.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或是感伤个人遭遇。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缅怀建功立业,割据一方的英雄——刘裕和孙权,批判了像宋文帝一样的急于事功的南宋统治者,表达了忧国之情与报国无门的义愤。

2.对历史做冷静、理性的思考,作者并不置身其中。

比如,同样是写项羽乌江自刎的题材,而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的诗歌各有不同。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因为杜牧深忧晚唐的统治,认为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希望挽回晚唐日趋衰败的国势。而王安石在《乌江亭》中写道:“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这是在变法失败后,他认为自己和项羽一样,都到了大势已去,败势难回的地步。而李清照却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痛恨南宋统治者的苟安政策,所以希望做人应有豪壮气概。

又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从反面设想了赤壁之战的另外一种结局,发人深思。

3.抓住历史的个别细节和场面,故意借题发挥。

李商隐深受“牛李党争”之苦,怀才不遇,长年漂泊,所以有感于贾谊的遭遇,写作了《贾生》一诗。诗中写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向圣明的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生,还不问苍生而问鬼神,这就讽刺了统治者的迷信思想,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

四、要分析写作手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影响内容。不同的写法,是由内容的需要而决定的。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品味诗中的语言,从中领悟作品的构思和风格。在构思上有的作品借景抒情,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燕子这种昔日的富贵鸟沦落为今日的大众鸟的现象,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进而借古讽今。有的作品在章法上善用正面对比和侧面烘托。而在手法上,又多用典故。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共用了五处典故。上片借古抒怀,用孙权、刘裕这样的北伐英雄来表现自己胸怀恢复大计,下片用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大败而回与北魏皇帝拓跋焘获胜的事例警告当局,要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之战。结尾更以廉颇思赵一事表达悲愤之情,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用典方式又可分为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四种方式,分析时必须留意。

要把握怀古咏史诗的鉴赏规律,除了知人知世、深入体会以外,还需要从课本内容拓展到课外内容,做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这就必须强调诵读,注意联想,采用对比和类比方法进行比较,开展讨论,强化语言表达。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对怀古咏史诗词的鉴赏水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最根本的做法应该是六多——多读、多背、多想、多议、多写、多练。

分析高考中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技巧 篇4

【摘 要】面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要将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结合,提高做题时的正确率,就需要有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掌握方法 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在历年的高考中,诗歌鉴赏题成为一个考察考生的综合素养和分析能力的题目,要求学生在感性的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情况下回答问题,既要有文采,又要准确,这就需要我们对诗歌鉴赏题型的多元总结。一般来说,我们在分析题目的时候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读标题,读作者,读注解,读题目,读诗文。以下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一诗具体分析其鉴赏技巧和方法。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心情。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一、读标题

即是从诗歌的标题中读出它所提供的信息,标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邯郸冬至夜思家》一诗中,由标题入手去分析诗歌的写作内容,很容易从题目就能了解到这是一首思乡诗,诗中的主人公外出在邯郸,在冬至夜这天晚上对家乡亲人十分思念。标题中明确的写作内容,为诗歌定下了明确的感情基调,也给读者十分明确的鉴赏信息。

二、读作者

一个时代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各有发展、各有不同,因此也使作者形成了不同的写作风格。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在文人学者心中埋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暗示和创作源泉。

例如白居易,在他被贬江州时,听到琵琶女的幽怨琵琶声,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与之产生共鸣,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又因为在外的漂泊,孤独一人,在冬至这样的合家团聚而举行家庭活动的时节,面对孤灯,更加思家,而有了“夜思家、影伴身”的感慨。白居易的人生际遇是值得人们去思考的。白居易一生路途坎坷,既有沉湎于世的洒脱,又有壮志难酬的忧愤;既有对社会现实生活深刻的描写,又有对个人生活的情感抒发。

对一个作者所处时代及作者身世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对诗歌中透露出的情感做出正确判断。古人作诗,多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读懂了作者,就容易读懂诗歌所传递的信息。

三、读注解

诗歌鉴赏题中,注解是作为诗歌理解和鉴赏的辅助部分出现的,有的`注解是对字音字意的解释,有的注解则是对内容的诠释,它们都能起到方便理解诗歌内容的作用。

本诗中,提到的冬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因此冬至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而且,冬至日离春节很近,这也是外出的游子回家的时间。注解中把“冬至”这个看似平常的时节单独提出,其目的也是为了要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能更加清晰的分析冬至夜在诗中起到的作用。

四、读题目

诗歌鉴赏题的题目设置中,一般都会十分明确的指出要分析的内容。

在题目一中要求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心情。单从这句话而言,“抱膝”是动作描写,呈现出一幅孤苦伶仃的样子,“影伴身”是自己的影子随着灯光的照耀,映射在墙壁上,(教学论文 )此时,只有影子陪伴自己。这些语句都是孤单的表现,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冬至日羁旅在外地的作者,不禁起了孤单、思乡之情。

另一问题是要分析作者如何写“思家”的,这道题目实际是为了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认知和运用的。浓厚的“思家”之情是在“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中具体而深刻的体现的。此时的作者,想着家中的人,独自思念,深夜未眠,而后“还应说着远行人”又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冬至夜,家中的人也在围坐一团牵挂着在外漂泊的游子。作者在对家人牵挂和思念的时候,家中人也正在牵挂和思念着他,两句话,将此时深重的思念之情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这也正是白居易的动人之处。

从这个题目的设置来看,问题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结合诗文内容、题干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读诗文

相比较而言,这首诗是比较简单的,可读、可分析、可体悟的内容明了,如果仔细分析,应该是很容易得到分数。

实际上,在前四个分析过程中,理解诗文,分析诗文的内容是贯穿其中的,我们可以采取反复诵读的方式,从诗文的表层语言入手,深入其内涵,体悟语言的特点和感情的表达,来找到有效信息,并作为我们分析和答题的依据。

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篇5

河北辛集中学 张彦军

一、阅读理解题的选材与命题特点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等方面的能力。现以近几年高考全国卷I为例,谈谈阅读理解题的选材及命题特点。

1.对语篇领悟能力的检测仍是高考的重点和基本点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着重检测考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进行语篇分析的能力以及综合利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涉及较低能力要求的事实性和细节性考题的比例虽呈上升趋势,但词义猜测、推理判断和主旨概括等深层次试题仍占很大比重。

2.选材更趋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突显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就体裁而言,阅读材料所选择的文段涉及叙述体、论说体和应用体等多种文体;选材风格保静予连续性,既注重题材的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又较为综合地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

3.适当降低读速及难度要求,提高试题的信息含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近几年阅读理解题的阅读量总体呈回落趋势,比如,2006年全国卷I的读速略有降低,但近年来阅读速率要求均在50---57wpm之间;难度系数适当降低,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分辨、整合、加工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4.阅读材料更趋于“原汁原味”,设问方式更加深入

阅读材料基本保留了其原有的语言风格,文章的展开不再是平铺直叙,而是兼有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多种时态的混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省略句以及插入语等语言现象比较常见。阅读材料的文化含量加大,文章的行文风格更具英语语言的特点,文章的遣词造句也更加地道,许多考生通常要反复阅读几遍才能读懂。

二、阅读理解题答案与干扰项关系的分析 正确的选项往往是命题人员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信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一般而言,答案项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1)选用原文中的词句;(2)使用原文词句的同义词或相似结构;(3)使用原文词句的反义词或相反结构;(4)答案项是对生词、长句或难旬的解释;(5)答案项是对原文词句或段落的归纳、推理或演绎;(6)使用原文的上下义结构,如用“科学”涵盖“计算机、航天、发明、电子”等概念。

干扰项的设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张冠李戴

命题者把文章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混淆起来,题干问的是作者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却是他人的观点;或者题干问的是他人的观点,却把作者的观点放到选项中去。

以2006年全国卷I第60题“The author planned to stop at Oklahoma City______.”为例。此题乍看C项“to pay at the cash register”和D项“to have more gas for his car”都对,因为原文中有这么一句“While I Was standing in line at the cash register,I said hello to an older couple who were also paying for gas”。很明显作者是停下来付款加油时,偶遇一对老夫妇并问好,似乎选项C和D本身都没错,但题干问的是“作者计划在俄克拉荷马市逗留的原因”,如果考生没有理解题干,就会误选C项或D项。正确选项应为A项“to visit a friend”。

2.偷梁换柱

干扰项用了与原文相似的句型结构和大部分相似的词汇,却在不易引人注意的地方换了几个词汇,造成句意的改变。

以2006年全国卷I第57题“It can be inferred that greyhounds_______.”为例。此题乍看应选B项“like staying in bed all day”,因为原文中有这么一句“especially they would much rather be at home in bed than walking around outside”.殊不知选项中加了“all day”,使意思绝对化了。正确选项应为D项“need some exercise outdoors”。考生若注意不到此细节的变化,势必造成失分。

3.无中生有

干扰项往往是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在原文中并无相关的信息支持点,这种选项的设置往往与问题的设问毫不相干。以2006年全国卷Ⅰ第67题“We may infer 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that______.”为例。干扰项C项“English courses are necessary for foreign students”就是这种情况,而正确答案应为A项“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used”。解答这类考题时考生还应注意问题中有无“In the author‟s opinion”或“According to the passage”之类的限定语。

4.以偏概全

考生在做猜测文章中心思想、给文章添加标题或判断推理题时,往往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是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考虑不周,以局部代替整体。其具体表现为合理关联与不合理关联、准确概括与不准确概括之间的错位。

不合理关联就是表层理解与深层理解相混淆。表层理解是对文章中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往往是文章直接表述的结论;深层理解则是对文章中的客观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后得出的结论。

例如,2006年北京卷第73题“What did Loftus find out from her research?”的正确答案为B项“People Can be led to believe in something false.”。而误选C项“People tend to forget their childhood experiences.”的考生显然是根据文中“it came up with an account of their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ers then changed this detail into a manufactured memory through leading questions”的信息得出的,但它只不过是表层信息,其对原文信息的转述并不全面。

不准确概括是指不能准确地按题目要求概括或提取文中的表层或深层信息。

例如,2006年全国卷I第69题“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______.”的正确答案为D项“Life after retirement”。干扰项A项“Learning to paint in later life”与C项“An artist turned teacher”极具迷惑性,但它们只是文章中的某个细节信息。考生如果不清楚细节信息与短文主题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犯概括不准确的错误。

三、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总体思路是:单句人手。语篇突破,着眼整体,归纳推断。一般有以下两种阅读顺序(P=Passage,Q=Question):(1)P—Q—P:即先看文章,后看问题,再通过阅读文章来解答问题。这是考生常用的按部就班的阅读方式。其特点是有利于考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但采用这种阅读方式的考生往往阅读速度较慢,因此难以在阅读时积极主动地预测文章内容。

(2)Q—P—Q:即先将问题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最后答题。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节省答题时间,比较适用于解答事实性和细节性的问题,但是解答主旨性和推断性问题的效果不明显。

P—Q—P方式或Q—P—Q方式的采用因人而异,无优劣之分。当然,题型不同,解题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常用的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

1.正选法与排除法

正选法即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正面选择最佳答案。如果在有些情况下从正面选择答案有困难,考生则可以考虑选用排除法,即排除四个选项中的三个错误选项,那么剩下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排除法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常用方法,对于那些不合情理或荒谬的选项、与短文内容相反的选项、与短文内容不相关的选项、虽在短文中出现但答非所问的选项,以及不是问题的主要因素的选项等,都可以采用排除法。

考生可以遵循如下“三级思考”的方法排除干扰项:

(1)如果干扰项明显与文章相矛盾,即为“误”,可以直接排除。

(2)如果干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原文中没有依据,这种脱离原文的“虚”的选项也可以排除。

(3)有些干扰项似乎很有道理,文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但它并不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未能以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未能充分体现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这种虽没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偏”选项也可以排除。

只要考生经过“是否矛盾?(误否)——是否有依据?(虚否?)——是否以偏概全(偏否?)”的逐级思考过程来分析和甄别每一个选项,那么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得以提高。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与原文意义一致的选项,或是经过“三级思考”仍不能排除的选项。请看2006年广东卷第64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working class? A.They are often employed as skilled and semi-skilled workers.B.They are often offered jobs with high incomes.C.They are often considered lazy and dishonest.D.They are often exploited by the public.此题为事实细节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由文章第一段第一、二句 “Members of the working class have blue-collar jobs.They are construction workers, truck drivers, mechanics, steel workers, electricians, and the like.” 可知,蓝领阶层的薪水不高这个事实,据此先排除B项;由第一段最后一句“They consider themselves to be respectable and hard working and they look down upon members of the „lower‟ class, whom they often consider to be lazy, dishonest, and too ready to exploit public assistance.”可知,蓝领阶层是受人尊敬的、勤劳的群体,他们看不起那些懒惰、欺诈别人、依靠别人捐款生活的阶层,故排除C、D两项,正确答案为A项。

2.定位法与跳读法

定位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即定位),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尤其要注意一些同义转换),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跳读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跳读原文,并找到相关的句子(有时可能是几个句子)或段落,然后进行分析和推理等,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请看2006年湖南卷第71题:

…When she was still in her early 30s, publishing essays in such important magazines as Partisan Review, she appeared as the symbol of American cultural life, trying hard to follow every new development in literature, film and art.With great effort and serious judgment, Sontag walked at the latest edges of world culture.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1 means Sontag _____________.A.was a symbol of American cultural life B.developed world literature,film and art C.published many essays about world culture

D.kept pace with the newest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e

解答本题可以用定位法。与题干意思相近的句子是上一句“she appeared as the symbol of American cultural life,trying hard to follow every new development in literature, film and art”。许多考生误选了A项,他们忽略了原文中出现的“appeared as”,意为“似乎,好像”,增加了句意的不确定性。故D项为最佳答案。

3.画图与列表法

画图法就是以时间、地点、事件或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关于文章主题和细节的图示的方法。请看2006年浙江卷第48题:

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A.In order of time.B.In order of frequency.C.In order of preference.D.In order of importance.在解答此题时考生只要列一个表(见下表),按短文叙事的顺序展开故事发展的过程,正确答案就会一目了然。

Paragraph 1 Paragraph 2 Paragraph 3 Paragraph 4

look into the mirror have breakfast prepare children‟s trip to space drive the car to work

另外,有些文章的信息点可能较为分散,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此时考生若能恰当运用列

表的方法也会将难题化解。请看2006年安徽卷第61题:

What Elizabeth Taylor and Velvet Brown had in common was that they were both________.A.popular all their fives B.famous actresses

C.successful when very young D.rich and kind-hearted

根据文章内容,考生可以列出以下四个相同的信息点(见下表):

Information 1 When she started in National Velvet--the story of Velvet Brown, a young girl who wins first place in a famous home race.(短文首句)

Information 2 Her acting in National Velvet is still considered the best by a child actress.(第一段末句)

Information 3 After her success as a child star, Taylor had no trouble moving into adult roles and won twice for Best Actress.(第二段)

Information 4 Like Velvet Brown in National Velvet, she has been lucky: she has beauty, fame and wealth.(末段第二句)

Conclusion They were both successful when very young.通过此表,考生可以清楚地得出本题的答案为C项。

4.概括法与推理法

概括法指根据所读材料概括文章主题、要点、标题和中心思想等;而推理法则指根据所读材料的字面意思,通过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各个细节的信息和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考生在运用推理法时首先要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然后再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挖掘和加工,由表及里,由浅人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分析、综合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对文章进行深层处理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此时切忌就事论事、以偏概全,也不能主观臆想、随意揣测,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请看2006年浙江卷第55题:

According to White, why were the women surveyed more likely to use old computers? A.Most office workers use old computers.B.They do some of their work with computers.C.Dealing with new equipment can cause anxiety.D.They are easier to be satisfied with new technology.文章最后两段提到,接受调查的三个国家的妇女更有可能使用旧电脑,而英国比法国和德国使用up—to-date computers的人更多,最后一段分析了其中的原因“continually having to deal with new technology can also be a source of worry…the frequent change of equipment is also, or could be,a main cause of dissatisfaction”。由此可以推断,不断更新的技术也会使人产生焦虑,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所以被调查的妇女更喜欢使用旧电脑。

5.常识法与背景法

常识法是考生利用已有的常识进行识别和判断的方法。背景法与常识法相似,指考生充分运用所读材料的信息答题。请看2006年安徽卷第69题:

To cover a small piece of burning wood with a basin in order to stop the fire is all example of____________.A.separating the fire B.reducing the heat C.removing the fuel D.cutting off the oxygen 本题为一道常识题,考生根据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可知,燃烧要具备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这有助于理解第二段首句“Since fuel, oxygen and heat must be present in order for fire to exist, one or more of these things must be removed or reduced to extinguish a fire”的意思;另外,通过第三段内容“Another method of extinguishing fire is by cutting off the oxygen.This is usually done by covering the fire with sand, steam or some other things.”可以推断出:用cover的方法来灭火属于cutting off the oxygen的范畴。

四、备考建议

1.理解与速度

考生要处理好理解与速度的关系。答题时要力求情绪平稳,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而影响理解的准确性;不要拘泥于一词一句的理解;不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读,影响阅读速度。比较好的阅读方法是边看边想边理解。遇到生词或看不懂的地方先做个记号,继续看下去,因为一些疑难点往往会在下文中得到解决。

关于阅读速度,难度中等的文章应为每分钟60个单词左右;难度较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汇量20%的材料,阅读速度应为每分钟70个单词左右。一般来说,“超纲”而又影响阅读理解的词汇都会用中文标出词义。只有保证了阅读的速度才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复读及答题的任务。

2.阅读训练方式

在训练方式方面要力求多样化。常见的阅读训练方式有:掠读、寻读、精读和泛读等。在掠读、寻读时要掌握查阅的技巧。查阅时考生应迅速找到某一特定信息在短文中的位置,并以这个位置为中心,扩展到上文和下文,寻求正确答案。考生要学会用扫视的方法寻找信息。扫视时,眼睛要纵向而不是横向移动。运用扫视来扩大视觉范围能帮助考生又快又准确地捕捉到想要查找的信息。

考生应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式,调整阅读速度,合理分配阅读时间。

3.生词处理

考生在阅读时一定会碰上生词或记不清楚的词汇。遇到这种情况时,考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生词前后词汇的意思或整个句子的意思来猜测生词。例如:

The old man put on his spectacles and began to read.根据句子后部分began to read可以猜出spectacle的意思为„“眼镜”。

(2)根据语法知识和标点符号来猜测生词。例如:

They will be on the night shift---from midnight to 6 a.m.---next week.此句两个破折号之间的部分表明night shift是“夜班”的意思。

(3)根据说明词义的定语从句来猜测生词。例如:

The type of meter is called multi-meter,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electricity.从上句中的定语从句可以推断出multi-meter是“万能表”的意思。

(4)根据已知事实细节来猜测生词。例如:

The family had just moved and the young woman was feeling a little melancholy on that Sunday in May.After all, it was Mother‟s day and 800 miles separated her from her parents in another state far away.根据上下文的陈述,“刚刚搬家,远离父母,正好是星期天,又是母亲节,而两代人却天各一方”等事实,可以推断出年轻妻子当时忧郁、伤感的心情,并由此猜测出生词melancholy的意思。

(5)学会只猜测生词的大概意思,而不必追求其准确含义。例如:

The Asian gibbon, like other apes, i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fe in trees.在这句话中,考生只要猜出自gibbon是apes(类人猿)的一种就行了,毋须知道其准确意思。

(6)运用构词法判断生词的词义,也是提高阅读速度的一种技巧。考生可以通过已知的 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和词根就能猜测生词的含义。例如,单词telescope由前缀tele(意思是far)和scope(意思是instrument for seeing or observing)构成,整个单词的意思是“望远镜”。为了熟练使用构词法知识猜测生词,考生在平时应多积累词缀以及词根方面的知识。

4.利用信号词进行预测和推测

在阅读过程中,为了既迅速又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利用信号词预测非常重要。信号词可以揭示句子内在关系或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见下表)。特别是在快速阅读时,它能帮助考生预测文章信息,提高阅读速度。

部分信号词及其所预示的信息

信号词 预示的信息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although等 信号词引出的内容是与上文相反的论述,或作者不同的观点

similarly, equally, also, besides, furthermore, in other words等 下文与前面所讲内容相同或相似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 具体例证,说明上文中的论点

for one thing, on the other hand等 下文还有另外一方面

in a word, in short等 后面的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

actually, in fact, the point is …, a study survey found/ showed/proved that …等 后面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想要表达和强调的内容或观点

此外,在利用信号词进行预测时,考生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1)遇到预示前后内容相同或相近,或者补充说明的信号词时,可以适当加快阅读速度,或借此推测生词的词义。

(2)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实词可以帮助考生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

(3)出现代词I, we, my, our, 转折词but, however, yet,情态动词must, should, ought to, 连词although, though。其后所述内容与刚提到的内容相反,或暗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号词时,要放慢阅读速度,因为其附近的信息往往是命题和答题的主要线索或依据。

参考书目:

关于诗歌鉴赏题的五看 篇6

1、看题目,这是关键的一步,因为题目中包含着这首诗歌的主体内容的提示性信息,就在哪些关键的字眼上,比如《山居秋暝》提示了诗歌内容所描写的主要内容的环境,而我们也会概念化的推测到他大概会写田园生活,隐居的情怀,这是我们在阅读经验的积累下所做出的常规推断。又比如《登高》登高而怀远是古人常用的一种生活方式,人在登高远望时难免产生人事沧桑之感慨,好多的登高诗都表现了这种情绪,当我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也很快能把握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体情绪。

2、看作者,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固定的语言表达风格和遣词造句的独特方式,如李白俊爽飘逸,杜甫沉郁顿挫,李贺鬼斧神工等等,我们在看诗歌的时候一定不能漏掉这一环节,当然随着诗歌鉴赏题的逐年考察,这几年的倾向已越来越明显的倾向于陌生诗人,虽如此我们也要一定留意。另外这一看还可以获取诗歌的时代特征,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古典诗歌都呈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唐诗的昂扬洒脱,宋诗的长于说理,清诗的反封建色彩都会折射在特定时代的诗歌上,当我们留意到这点,也会对我们鉴赏诗歌很有帮助。

3、看注释,这点一定不要放过,注释没有白给的,出题者只会给你能用到的,这些注释里一定包含着这首诗歌的鉴赏方向和诗人的主导情感的线索,比如:08年全国卷II的诗歌鉴赏题《春日即事》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这里的注解很关键,里面提到他因为反对秦桧而被免职,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他对抗奸臣却被免职,胸中自然有愤愤不平和失望的情绪,这会帮助我们在后面分析诗歌的时候找到合适的方向。

4、看题干,题干是肯定要看的,不看题干我们做不了题,但是我们看题干的目的不仅仅是明确作答的时候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题干其实也提供了鉴赏这首诗歌的时候的主要方向,比如09年全国卷I《次石湖书扇韵》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题干2问到: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那么我们就很明确的知道这首诗歌我们赏析的时候,主要要分析这里说的这个人到底指的是那一类的人,我们在鉴赏诗的时候就要十分留意。其实上例中关键句子就是这一句,如若这句能明确辨析,全诗诗意立刻畅通。

5、看内容,这一步无需多言,是肯定的重点,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的前四步就是为这一步服务的,而这一步也是对前四步的辨析和鉴定,到底前面的铺垫合理与否就要在这一步里得到结论,关于这一步技巧驳杂,笔者能力所限,不能给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我只想提醒大家不要架空思维,故意拔高,诗歌不是为了叫大家不明白才写出来的,特别是古典诗歌,若把它还原成生活的画面和语言,不外也是人间凡景,人之常情。从这些年考察的范畴看不外也就是是春思、秋怀、乡愁、友情、亲情等等,不要把它玄妙化,尽量把它生活化,哪样或许我们才会离诗歌更近。

鉴赏古诗词遣词造句题的解题技巧 篇7

【关键词】古诗词;遣词造句;解题技巧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杜甫注重诗词炼字的生动写照。“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炼字炼句的佳话千古流传。炼字的根本是炼意,即努力选择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因而,鉴赏古诗词离不开揣摩字句。高考中鉴赏古诗词遣词造句的题型经常出现,那么,这种题型的答题技巧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统一”角度考虑。

一、意境的统一。如:

汾上惊秋

苏頲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若将末句“不可闻”改成“最先闻”,效果如何?为什么?

本诗意境特点是苍凉慷慨,广阔高远,正因此,“秋声不可闻”才能体现“惊”字,若是“最先闻”,哪里还有“惊”这一情感。

【参考答案】不好。本诗用“不可闻”直接否定,它与全诗苍凉慷慨的意境和高亢劲健的风格相符。若改成“最先闻”,与全诗意境不符。

二、风格的统一。如: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诗家评说,诗中“放入”二字最显气魄,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

全诗充分体现了豪放的风格。“放入”二字使“银山”具有动感,含主动之意,使“大江”这一抒情形象奔放豪迈,有了飞动峥嵘的气势、营造出了阔大雄壮的场面。也衬托出作者有主动迎接大江之意,显出其开阔的胸襟。

【参考答案】同意。它既写出了一望无际的江面,风水相激、波澜翻卷、云气浩荡的景色,也将“望见”这个很平常的动作化为拥抱大江这一壮举,使得“银山”具有了动感,充满力度,用这一壮阔之景衬托出了作者开阔的胸襟。

三、辞格的统一。如:

秋山

杨万里

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此诗中的“掩“字历来为人称道,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全诗勾勒了一幅秋景图,作者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出变了颜色的乌桕、小枫两棵树。尤其是小枫,说它变颜色是因为“偷天酒”,喝醉了又不好意思,便请“孤松”替它遮掩“醉容”,“小枫”就好比是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害羞之状跃然纸上。

【参考答案】“掩”用了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枫与孤松红绿掩映之美。

四、句式的统一。如: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北宋诗评家胡仔在谈到此诗说:唐初诗人沈佺期“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脱胎于东晋王羲之的“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他认为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你是否同意胡仔对李白诗句的评价?请简要说明。

李诗显然比沈、王二人的要好。修辞没有人为的痕迹,此外,对仗也更工整。

【参考答案】同意。李诗化用了前人诗句,却显得更工整流畅。诗人以“鸟度”对“人行”,以“明镜”喻清溪,以群山比“屏风”,比喻清新。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倒映在清溪之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五、情感的统一。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这时候心情愉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初中数学方程题的解题技巧 篇8

(1)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主要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其中代入消元法常用步骤是:要消哪一个字母,就用含其它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出这个字母,然后用表示这个字母的代数式代替另外的方程中的这个字母即可。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

(5)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没有实数根。

(6)若、是的两实数根,则有,。

(7)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一个根为0;方程有一个根为1;方程有一个根为-1;

方程(组)及解的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标准形式为。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1.分式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换元法(如,)

⑷验根及方法

2.无理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乘方法(注意技巧!!)②换元法(例,)⑷验根及方法

3.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方法 篇9

古诗词的考查,在选材范围上坚持突出经典性,以唐宋诗词为主体,兼及其他时代诗词曲等。考查杜甫的《奉陪郑驸马韦曲》,考查苏轼的《醉翁操》,考查陆游的《西村》,考查王维的《晓行巴峡》,均为唐宋诗词作品。

北京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的题型多年来稳中有变,体现导向性,追求综合性。一是将古诗词语言鉴赏能力、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读后感受的表达能力结合起来考查。如北京卷第13题:阅读张耒《示秬秸》,要求针对张耒的家教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二是将诗歌鉴赏与课内所学的诗词在内容或手法方面的异同进行对比赏析,如20北京卷第17题:“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是将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阅读、古今名言名句积累的考查综合起来,如20的第17题(2)和第18题,年的第18题,20第18题。

北京卷古诗词鉴赏试题向外进一步延伸,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链接,引导学生拓展利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阅读课外浅易古诗文。这正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的必然趋势。

二、基于学科素养:重视基础性、综合性,追求应用性、创新性

新考试大纲的修订,注重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关系,体现了素养导向,标志着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构,将在高考考核目标中落新实,在各学科高考试题中践行。

北京卷一直注重古诗词命题的开拓与创新,注重课内与课外联通、必修与选修渗透,经常呈现富有突破性的题型,促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构。

2017年北京古诗词试题的题型及分值、考核目标定位以及开放度,基本与年、2016年保持一致。2017年诗歌选材清新别致,诗句理解略有难度,但是第15题基本上阐释了诗意,学生应该能够理解。4道试题涉及所学过的课文4篇:陶渊明《归园田居》、王勃《滕王阁序》、杜甫《秋兴八首》、辛弃疾《菩萨蛮》,体裁包括诗、词、散文;涉及课外古代诗歌5首,都是古代文化经典。试题考查的视角仍然保持多元化,总体难度基本与2016年持平。

2017年古诗词阅读注重考查学生积累、运用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主要是古诗词常用意象的理解、赏析能力。

第15题和第16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意象”的理解。古人常常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手法,这是考生学习古诗词的基本功。这两题对应《考试说明》中“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和“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赏析”两个考点,与2015年第16题、2016年第15题一样,均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把握。

第17题考查古诗词对比阅读能力。2017年第17题: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与2015年第19题,2016年第17题,题型和分值都一样,2015年需要学生回忆背诵篇目《醉翁亭记》后再进行比较,2016年将所要对比的诗歌《游山西村》全部呈现出来,2017年选择了杜甫和郦道元的两句诗并直接呈现,无需学生完成回忆后才能做题,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使试题考查目标直指阅读鉴赏能力。

浅谈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篇10

鉴赏诗歌,要通过诗歌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透过表面义,挖掘其深层含义。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是指对诗歌的主旨、背景、價值、意义、意境等的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等方面。表达技巧主要是指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典故运用、行文构思、风格、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如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豪迈与婉约的艺术风格,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等等。

解答诗歌鉴赏题要注意以下方法与技巧:

一、整体把握意境,正确理解形象和诗的含义。整体阅读是鉴赏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方法和首要步骤,只有通过整体阅读,把握大意,才能对一首诗歌的内容、主旨、形象、意境等作出进一步的准确恰当的鉴赏与评价。

二、注意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皆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所决定,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三、仔细研读诗歌,咀嚼鉴赏诗歌语言。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品味语言一是要品味诗人“炼字”的妙处,二是要品味重要语句的作用。因为关键字词和重要语句就是诗歌的眼睛。

四、注意诗歌鉴赏的一般程式。近年高考一般选择唐宋诗词,且以抒情诗居多,就抒情诗来说,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是要把握景与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与今的关系,可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到诗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景情相碰,也就是把握意境)。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风格),必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必看题干(题干有很强的指向性,必须看清要求)。第五步,看看诗歌运用了那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不难解答了。

一般的写法是:这首是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再就是平时注意强化表达的训练:

就阅卷而言,阅卷老师往往喜欢卷面清洁、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

尽管鉴赏的文字不多,但做答时也一定要“意在笔先”,先构思再落笔,避免涂抹。卷面清洁,阅卷老师自然心情愉快,也就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条理清晰,是答题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采用一、二、三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简而言之,不管你怎样理解的,必须做到能自圆其说。

上一篇: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下一篇:职场早安励志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