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成功的倾听者(共3篇)
能将艺术融入人生,又想要将人生当作艺术的人很令人羡慕,朱军想做这样一个人,他的人生目标会在他的《艺术人生》节目中实现吗?
记者:《艺术人生》筹办的时候,国内以明星为嘉宾的谈话类节目其实已经不下上百个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做第一百零一个?
朱军:其实在做《艺术人生》之前,我就看过许多访谈节目,明星类的也看,不过不多。主要看《朋友》和《实话实说》。每次看的时候,我都从被采访的角度来看主持人的提问。我发现:有时候主持人并不是缺乏准备,也不是缺乏热情,但他们往往会忽略一点:现场气氛。国内很多谈话类主持人都不是在听而是在说;不是在想而总是在问。那时,我就想着如果自己做可以换另外一种方式。
记者:以前你是做综艺节目和晚会出身的,相对来说,晚会主持人表演的成分、“做”的成分会更大一点,这种特点会不会带到《艺术人生》里头?朱军:我不能保证一点没有。不过我尽量区别开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在节目录制前,我从来不和嘉宾谈起节目中要提到的话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谈话节目的现场性,避免出现背课文的情况。
记者:节目中如何撬开嘉宾的嘴?包括他们的情感隐私?
朱军:我们的节目一直都很强调一种人文关怀,强调录制现场的轻松和平等。事实上虽然我事前不和嘉宾交流,但我都会充分了解他的经历,认真准备话题。我希望嘉宾来我们节目能像老朋友坐在我家的客厅里聊天一样,畅所欲言,无所顾忌。
记者:现在《艺术人生》安排了现场乐队,现场观众也很热情,几乎每一场访问嘉宾、观众都会哭成一片。是不是只有“哭”才显得“真诚”?有没有刻意煽情的成分?
朱军:很多时候观众会在电视上看到演员感动落泪,那绝对都是真哭。我不认为这是煽情。很多记者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个细节,在现场看《艺术人生》跟在电视里看还不一样,现场更感人。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没有排练,没有心理准备,完全在那样一种放松的状态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就特别真实,特别感人。
记者:相比于其他娱乐类访谈节目来说,《艺术人生》的节奏可能是比较慢的,内容也比较厚重一些。有没有想过调快节奏?或者改变形式?
然而, 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是学习的开始, 是对他人的了解, 是对世界的认识, 更是对自己内心的追寻。有人说,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 就是要让我们少说, 多听。作为一个“传道, 授业, 解惑”的教师, 我们更应该俯下身来, 认认真真地做一个倾听者———倾听课堂, 倾听他人,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教师, 要学会倾听课堂。课堂是教与学发生的地方, 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现场。倾听课堂, 就是要善于捕捉学生精彩的观点, 放大其“思想”的光芒, 激扬起见贤思齐的力量;倾听课堂, 就是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困惑与迷惘, 引领他们寻找破解的方向, 走出思维的困境;倾听课堂, 就是要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 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带领他们从山重水复, 走向柳暗花明。教师学会倾听课堂, 就能更加了解学习的真相, 从而反思自己的教, 促进学生的学。
教师, 还要学会倾听他人。教师的视界应该宽泛, 广阔, 因此, 这里的“他人”, 是指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一位“师者”, 不仅仅有教育的同道, 亦应有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一节生动的好课, 一场精彩的报告, 一次娓娓道来的交谈……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去倾听。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 更应该是用整个心灵。因为耳朵听到的只是声音, 而心灵感受到的则是妙悟, 从中你将体验到一种通达人生至理的悟道之喜。
教师, 更要学会倾听自己。倾听自己, 就是耳目向内集中, 向内寻找,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明晰自己的选择与坚守。特别是在教育理念纷繁、教学方式多样的当下,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语文观, 坚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培养什么样的语文素养, 形成什么样的语文能力……这些, 只有在我们自己心里有了答案, 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找准前行的方向。否则, 我们或许会走了很远, 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我不知道这种自我辩解有过多少次,直到有一天,一个直言不讳的好朋友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确实不了解你,我也不必要了解你!你又没给我钱,我没有必要在调查完之后才发言。我给了你一些建议,你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当我在放屁,老是辩解有什么意思呢?我的话中总有一些对你有些启发吧?!”
一语点醒梦中人。虽然这句话简单粗暴,但却让我受益不浅。从此以后,每当别人评价我时,我不再做任何辩解,只是安静地倾听。当我“Shut Up”的时候,我发现我心态更加平和,也从对方学到了更多东西。是的,对方的评论和意见未必都正确,只要有一些对我有启发就非常好了!
当我在开始认真倾听的时候,我会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对方上,包括语言和表情传达的信息。这个时候,我内心的评判机制暂停了,不会去思考对方话语哪些对哪些错,而是去思考对方话语有哪些值得我学习。在我不确定我是否真正了解对方的意思时,我会重复一下我的理解,并向对方确认我的理解是否准确。
我们总是期望别人在了解你的真实情况之后给出针对性意见,但这样的人非常少,他们的建议总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带有很多自以为是的成见。一个好的倾听者善于从各种良莠不齐的意见中发现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这不仅考验一个人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也考验一个人的胸怀和格局。
私董会有一个建议环节,在这个环节“问题所有者”被要求在别人分享他的建议时不要说话,只需认真倾听就可以了,也可以记录自己的心得,而不需要做任何辩解和评论。在经历过对问题抽丝剥茧的澄清之后,“问题所有者”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这时他们也更容易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有助于新智慧的产生。
奥托.夏莫的“U型理论”也非常强调倾听的意义。只有当一个人“暂悬”习以为常的成见和评判之心,开始认真地倾听和观察,他才能感知和理解事物的本质,思维、心灵和意志才会真正开放,智慧得以自然流现,产生新的方法。
在联合国大会小组讨论时,有个道具是一个印第安部落的权杖,只有那个手握权杖的人才能发言,只有当他确定别人都理解他的观点之后,他才会把这个权杖交给他人。这种方式确保了每个人都必须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思,每个人也都有发言机会,其结果是大家更容易达成共识,避免了一些无意义的口舌之争。
【做一个成功的倾听者】推荐阅读: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教师06-14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演讲07-13
怎样做一个成功的父母10-27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07-18
英语学习:做一个不焦虑的成功者10-12
一个成功女人的故事10-28
给自己一个成功的舞台11-08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下属》学习心得12-05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上司 100分12-06
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的理念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