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案例分析:无知导致的泄密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泄密案例分析:无知导致的泄密(精选8篇)

泄密案例分析:无知导致的泄密 篇1

2009年8月,中央保密委员会检查组在对A省进行保密检查时,发现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有3台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有涉密信息,涉嫌泄密,当即将这3台计算机封存,交由A省保密局调查处理。经密级鉴定,A省保密局确认被封存的3台计算机内存储有机密级资料3件、秘密级资料1件、不宜公开的内部资料7件,随即向省委保密委领导汇报案情。领导明确指示:查清责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并要求将案情在全省范围通报。

懵懂无知 触目惊心

经过深入调查,酿成泄密事件的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当事人缺乏起码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意识和防范技能,对违规操作可能造成泄密的严重后果懵懂无知。这一情况,既令人匪夷所思,更让人触目惊心。责任人、该中心副处长孙某在检讨时坦承,他起草材料找素材就上互联网,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接受保密教育,相关知识几乎一片空白。比如,孙某竟然认为文档资料只要保存在自己电脑中,不给别人看就不会有事,压根儿就没想到还会被别人窃取;出事后,孙某也不知道该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另一责任人、该中心副处长魏某与孙某的想法如出一辙:以为电脑里的东西就跟放在柜子里的东西一样,如果不把电脑里的东西复制给别人,别人不可能拿走。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该中心主任科员韩某,直至案发,这位都还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他怯怯地问办案人员:“我在处理涉密信息时将网线断开,不处理涉密信息时才连接互联网,涉密文件资料怎么会被窃取呢?”这种不知今夕何夕的认识水平真叫人啼笑皆非。正是这种意识、责任与知识的严重缺失和匮乏,造成了不该连的连了,不该存的存了,最终导致了计算机网络泄密的严重后果。

虽经过认真核实,孙某等3人的泄密行为未达到立案标准,但难逃行政纪律的处理。2009年12月,按照省保密局的要求,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分别对3人作出处理:给予孙某行政记过处分,给予魏某、韩某行政警告处分。

管理空白 教训深刻

在惨痛的教训面前,A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踏下心来查找泄密原因,他们深刻认识到:长期忽视保密工作,早已埋下了这次严重泄密的定时炸弹。

保密工作无人管。孙某等人的“坦白”,暴露出他们保密意识的缺失和保密知识的匮乏,也暴露出了该部门保密管理的诸多漏洞。在这个部门,不仅没有人提醒或督促工作人员履行保密责任,连必要的教育和检查也很少搞,或即使搞了,也只是表面号召,走走过场。据办案人员掌握,该部门个别领导保密意识淡薄,“重视保密工作”停留在口头上,仅限于应付上级检查,保密工作少人问、无人管的问题十分严重。

保密规章制度不健全。据办案人员调查了解,该部门虽然制订了保密规章制度,但制度内容很不健全,缺少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和涉密载体安全保密管理制度,致使这些重要的管理工作开展没有依据。2005年,该部门虽将保密规章制度印刷成册并下发,但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工作无计划,活动无记录,业务工作的开展没有与保密工作紧密结合,“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工作人员对保密工作抓什么、如何抓、达到什么标准心中无数。

保密技术防范水平低。调查显示,该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保密科技知识严重缺乏,不懂得信息化条件下保护国家秘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要求,违规处理涉密信息问题严重,并且保密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没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时跟进,一些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技术装备不能按需配备到位,致使涉密信息处理、涉密载体传递的条件和环境缺乏安全可靠的保障措施。

保密工作机构的现状与任务不适应,工作不到位。在该部门,保密工作没有引起“一把手”的重视,虽然设有保密机构,却无固定人员抓保密工作,在保密宣传教育、检查、指导和监督几方面都非常薄弱,懂技术、懂法律、善管理的保密干部极为匮乏。该部门保密工作机构每年都派人参加省保密局召开的会议,每年都开展检查,但办案部门深入调查后却发现,其检查工作只重过程不重实效,且存在一些盲区,留下了泄密隐患。

2010年1月,省委保密委员会将这起严重的泄密事件向全省通报,并责令该部门认真进行整改。

泄密案例分析:无知导致的泄密 篇2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一条条光纤联系着世界, 将地理上遥远的世界变成了信息化时代下的地球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越来越普及, 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提供了海量的信息, 同时, 网络安全问题也困扰着使用互联网的每个人。

2011年12月我国最大的开发者社区CSDN.NET 600余万个明文的注册邮箱帐号和密码被黑客公开, 个人信息、隐私遭到泄露。2012年1月, 亚马逊旗下美国电子商务网站Zappos遭到黑客网络攻击, 2400万用户的电子邮件和密码等信息被窃取。2012年3月, 东软集团被曝商业秘密外泄, 此次商业秘密外泄造成东软公司损失高达4000余万元人民币。2012年7月, 京东、雅虎、Linkedin和安卓论坛累计超过800万用户信息泄密, 而且让人堪忧的是, 部分网站的密码和用户名称是以未加密的方式储存在纯文字档案内, 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使用这些信息。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2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2.1 网络涉密信息定位不清

很多政府部门、事业机关工作人员平时利用互联网处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 有时一时贪图方便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转载或传输涉密信息, 导致国家的机密受到不必要的危胁。

2.2 移动载体交叉使用

移动载体的交叉使用是成为摆渡病毒攻击被常用的手段, 移动载体包括U盘、手机、SIM卡和可重复刻录的光盘等。在不同涉密网之间要单独使用各自的加密移动载体。

2.3 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电磁波辐射造成泄密

任何电子设备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电磁波的辐射, 据“范·艾克试验”表明, 500米内, 不经任何电磁防护的计算机显示器, 通过图像信号放大技术就可完整的还原屏幕上的所有信息。另外一体化的打印机、传真电话也是设备泄密的重要来源。

2.4 信息间谍和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

在前面的事例中我们已经提到了近两年来的网络泄密事件, 这些事件大部分是由信息间谍或网络黑客, 通过黑客工具或漏扫软件找到被攻击者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漏洞进行攻击或植入木马, 侍机窃取机密。

2.5 计算机病毒危害

病毒实质上也是一种软件程序, 只是它以传染和破坏为目的。一旦计算机感染病毒, 通过这台主机, 将病毒传播到网络中去, 进而导致大面积网络瘫痪或服务拒绝、或破坏数据。更为严重的是它以变种的形式, 窃取网络中的个人或单位涉密信息。

3 计算机网络泄密的防范对策

3.1 加强人员管理、强化保密意识

严密管控网络涉密人员, 对其加强安全保密教育, 组织学习信息安全保密法规, 定期开展保密技术培训, 增强以法治密的意识, 提高保密工作技能。要他们牢记“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 涉密信息不上网, 上网信息不涉密, 涉密信息不私用, 私用信息不涉密。树立“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密就是保单位荣誉、保密就是保个人进步”的意识。对U盘等存储介质的使用要严格登记, 记录每次使用存储的用途。

3.2 防电磁泄密对策

核心涉密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机要室, 负责涉密信息的传输。涉密部门所用的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全部使用低辐射的国产设备, 并且机要室要采用屏蔽室远离街道。对普通的计算机利用干扰器产生噪声与计算机设备的辐射信息掺杂在一起, 最终达到防电磁波辐射的目的。

3.3 利用技术手段防黑客攻击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层保护, 它的目的是使非法的用户、IP、端口无法进入到单位内网。但随着网络应用的增多, 仍利用协议和端口防护的防火墙已经变的非常脆弱。这时需要具有2到7层综合防御的UTM (统一安全网关) 进行综合的智能防护, 它的优点在于不是单一的协议端口防护, 它从OSI七层结构的每层进行策略防御, 起到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网关、行为审计等传统安全产品联动的作用。并且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UTM虚拟成多台设备部署到网络中不同的安全域前, 起到分层保护的利用, 能够有效的防护外部黑客的攻击。

单位内部计算机也要采用身份认证系统, 对计算机的网卡地址、IP、CPU、硬盘序列号、交换机端口号进行多元认证。以防非法计算机侵入涉密网络中。

3.4 数据加密

通过信息加密保护涉密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 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主要采用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加密方式。信息加密是保证网络系统安全的盾牌, 对于涉密的数据和资料, 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加密存储和密文传输, 在出现网络窃听、网络窃取和载体流失等安全问题时, 可以坚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确保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夏志楠, 王睿.浅析计算机网络失泄密问题及防范措施.科教文汇.2010 (21) .[1]]夏志楠, 王睿.浅析计算机网络失泄密问题及防范措施.科教文汇.2010 (21) .

[2]陈剑.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关于泄密隐患问题的防范和管理.教育教学论坛.2012 (12) .[2]陈剑.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关于泄密隐患问题的防范和管理.教育教学论坛.2012 (12) .

泄密案例分析:无知导致的泄密 篇3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防金融业务;数据泄露研究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1-0189-01

1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虚拟化技术是一种把硬件进行抽象化处理以减少对物理资源的管理,通过把应用数据与物理系统分开,不但增加了灵活性也更好的利用了物理资源配合了金融数据工作的进行。虚拟化技术最早应用在1970年左右的IBM System370的主机上。在此之前,虚拟化技术一般应用在x86处理器的架构上。但是由于x86架构并不十分适合运行虛拟化技术,因此,进程比较缓慢。英特尔及AMD将此问题加以解决,让x86处理器性能得以突飞猛进的提高。

目前,虚拟化技术在x86处理器架构得到广泛运用,虚拟化技术对于防金融核心业务数据泄密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应用,金融核心业务能够得到更可靠的保护,虚拟化技术也获取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2 虚拟化技术防金融数据泄密的必要性

防金融数据泄密,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外部系统的入侵。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对各种技术进行防范,特别对于金融业中核心业务及重要数据等。我们必须找准具有针对性的防数据泄密的方式及手段,来应对多种多样的黑客技术。

因此,利用虚拟化技术来防范金融数据泄密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进一步防止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还能达到防范其他金融风险。新兴的虚拟化技术正是突破传统的防泄密的的措施,作为现代经济金融发展成熟化的趋势,采用新兴的虚拟化技术是势在必行的。

同时,新兴的虚拟化技术还可以应对金融业内部的保密,金融核心业务的防泄密应该内外兼管,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应用方式及手段进行金融核心业务数据的防泄密工作。

3 金融数据泄密的因素

目前,金融数据中比较常见的安全漏洞主要有系统本身的安全防范功能的缺失及不恰当的个人行为。各个金融系统中由于人员众多,开展各类复杂的金融业务,应用也比较多,因此,在系统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以上系统本身及个人行为产生的系统漏洞。

系统本身的安全功能不能及时进行优化,很多企业内部的资料、核心数据文件、关键的程序等存在本地电脑的硬盘中,非常容易被泄密。另外,电脑的软件安全防范措施不利,很容易被黑客破解电脑的用户名及密码等,通过越权访问而造成了金融数据的泄密。

另外,个人行为的管理不善,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移动数码及上网设备比较普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更加不易。通过个人的行为,很容易就从USB等移动存储设备进行拷贝重要的金融数据,或者通过连接打印机而把资料带走;或者通过网络链接、3G上网卡、网络邮箱及存储通讯设备进行核心机密数据的传输。另外,金融机构的员工把大量的核心业务数据留在了本地设备中,成为核心业务数据的泄露的不安全因素。

4 虚拟化技术防金融数据泄密的研究

传统技术对于金融核心业务数据的防泄密主要是通过对终端的控制来限制对于金融核心业务数据的访问。在单独访问的过程中,采用安全隔离卡、隔离网闸、网络无盘系统的隔离、双网络系统的物理隔离等措施进行防金融数据泄密工作。这些物理措施对于防金融数据泄密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易用性比较差,基本上都是采用明文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与处理。因此,对于网络的应用依赖性强,在金融业务核心数据的跨网使用及办公、即时通讯中不能方便的应用。另外,传统防金融数据泄密技术的扩展性比较差,后期需要的扩展比较多,最少需要两套设备。网络建设及管理、维护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传统的物理隔离技术已经不够适应当代金融业的发展,需要采用虚拟化技术来进行金融核心业务数据的防泄密工作,促进信息化的

发展。

虚拟化技术应用在防金融核心业务数据泄密中,主要通过对金融内部信息安全的控制进行,包括对于企业内部及访问企业的网络资源等。目前,最新的虚拟化防金融核心业务泄密的方案即“安全桌面”。通过“沙盒”技术生成访问终端,即一个虚拟化的“安全桌面”,此“安全桌面”可以禁止网络数据交换发往其他计算机、禁止本机数据交换无法在本地设备中存留;禁止外部拷贝设备的使用、清除临时性的文件及操作痕迹、数据,彻底防止数据的泄密。

因此,通过安全桌面这种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保障金融核心业务的数据不会通过系统本身或者个人行为而泄密。众所周知,信息数据的安全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保障了核心业务数据不被泄密才能更好的开展各类金融活动,赢得利益。

5 总结

综上,虚拟化技术在国内外被广泛的关注与利用,可以最大规模的应用相关技术例如 “沙盒”技术等,在本地设备中建立一个虚拟的“安全桌面”,进行访问金融核心业务的数据实现,有效的隔离不安全的因素,保障信息访问的安全,防范各类金融风险。因此,在虚拟化服务器及云平台,金融核心业务的数据将会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避免金融核心业务数据泄密。

参考文献

[1]郝晓龙.虚拟化技术防金融核心业务数据泄密[J].金融科技时代,2011,06.

[2]张冰.虚拟化势在必行[J].微电脑世界,2011,07.

[3]宋波.虚拟化和云计算趋势下的IT管理[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10.

《泄密的心》观后感 篇4

昨晚八点三刻,沪北电影院看了一场《泄密的心》。观众不超过30位。最噱的是,电影结束,有位观众居然还未睡醒。

这确实是部乏味的电影,几乎一个人在演的电影,另4位演员的台词、动作几乎等同于群众演员。故事情节很简单、稍有点恐怖。讲的是一位有精神病却不承认的老仆人,就因为他的主人有一只老鹰一样的眼睛,他就心怀不满了,最后用了八天时间杀死他主人的故事。电影字幕表示,故事发生在1890年的英国某地。

第一天,他在夜半悄悄地拧开单身老地主的门闩,极轻柔地探进半个脑袋,足足等了近一个小时,见无动静,才把一个遮盖得密不透风的灯笼从门缝中塞进。证实老地主没被惊动后,才蹑手蹑脚地来到其床前,万分谨慎地打开灯罩子,让一道微弱的光线刚好照到他的鹰眼上,可是老地主仍未被惊醒。老仆人也许感到失望,他恨的只是那只鹰隼般的眼神如同恶魔般邪恶,而老地主对他没有任何恶意。老地主一不贪其财,二不怨恨他本人,所以根本实施不了原定计划。这样的行动整整重复了七个晚上,仍无法如愿以偿。到了第八个晚上,他比以往更加小心地打开了房门。这天,他想到自己如此聪明精细的设计,本领高强,却总被别人说成是疯子。疯子能有自己这般思维缜密和计划严谨吗?想到自己的秘密举动一丁点儿也没被老地主发觉,不由得扑哧发出了一声笑。这下惊动了老地主,他在床上动了一下。可正是这一动,激怒了主人公老仆人,在仍然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步步潜行到老头的跟前,用大拇指划过笼罩的铁皮扣,要掀去灯罩。这时老头忽然坐起来,脆声急问:“谁?”两人都一动不动了,长时间在漆黑的室内对峙。唯有墙上的钟摆在不停地摆动。不知过了多久,男主人终于发出了吓得半死之人的大叫,这种声音不是痛苦或悲伤的呻吟,而是魂飞魄散时从灵魂深处发出的低沉的呻吟。万籁俱寂,这种呻吟由另一种有节奏的“突突”所取代,如同用棉被包着的钟摆声。这分明是那老地主的心跳,而且声音越来越大,令人闻之窒息。

又过了许久,主人公老仆人沉不住气了,将灯掀开一条缝,一束微弱的光线精准地照在那只暗蓝色蒙着层吓人的薄雾的眼珠上。可恶的是,这只眼睛居然不闭上,反而越睁越大,使他怒火中烧。他只看到这只眼,却看不到老头的脸或身体。他久久地用灯光照着这只一动不动的眼上,可那“突突声”却越来越响,似乎要在老仆人的胸膛炸开。老仆人彻底爆发了,全部掀开灯罩,大叫一声跳近前,伴随着老地主的一声尖叫,他一把将老地主拖到地板上,推倒大床,紧压在老头的胸口。不知过了多久,那沉闷有节奏的声音消失了。他撬开床,检查老头的尸体,僵硬了。他仍然不放心,又用手摸其心口数分钟,确证那只隼眼不再会招烦他后,满意地松手了。

下半夜,四周俱寂,他将老头的身体分割成好几块,撬开木地板,把散在的骨头和肉块全都收拢,埋在地板下,又用水将血迹冲刷掉。干净利落,不留痕迹,哪怕老头的隼眼也不能看出丁点破绽。

可就在这极其轻松的凌晨四点钟,传来了几声敲门声。有三个警察上门来了,说是街坊听到了一声尖叫报的警,只是例行公事地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此刻的`主人公没了鹰隼眼的紧盯,心情轻松,充满自信。面带微笑地陪同警察进门,并指引警察四处走走看看。说老头到乡下去了,他帮他看门等等。又让警察看老头的财物,完好无损。甚至拉来几把椅子,陪警察们聊天,而他自己的是放在埋老头尸骨的地板上的。四个人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东拉西扯,走走过场。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警察准备走的时候,老仆人的头开始疼起来了(老地主灵魂附体了)。渐渐地响起了嗡嗡声,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响亮。他终于明白这嗡嗡声不是来自自己的而是别处无法摆脱的地方,低沉,闷响,如同钟表蒙上了棉布,令他气喘吁吁。与警察的对话不再轻松散漫了,而是言语激昂,语速加快,并且站起来用声嘶力竭的神态回答警察的鸡毛蒜皮的问话。警察们用莫名其妙的眼神望着他,越发令他激动,站起来在屋里走来走去,唾沫纷飞,几近咆哮。最终在不可抑制的激动中爆发了。可恶的警察为什么不走?洞悉真相了?他突然发出一声尖叫:“太可恶了!别再装腔作势了,我招就是了。撬开地板吧!他那颗可恶的心还在跳着呢!”

演老仆人的演员炉火纯青 ,尤其心理活动演的很真。老地主的镜头主要在床上,没啥表现,其被斩首、斩手、斩腿的镜头令人毛骨悚然。三位演员演的警察不咋地,可能是国情、年代不同,基本没出彩。估计这是一部小制作片,成本拍摄费和五位演员演出费及一栋老宅的租赁费。估计内子和曹导能导此类小片。

如何防止网上泄密 篇5

开始菜单泄密

在Windows的开始菜单中,会有最近访问文件的记录。当你离开网吧后,其他人完全可以通过点击开始文档打开你最近看过的文件,所以,操作完文档后一定要记住清除它们。

解决办法:点击Windows的开始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开始菜单程序,点击文档菜单项目中的清除键即可。

微软的Office软件泄密

如果在网吧使用微软的Office软件编辑过重要文件,那你可要小心了,因为Office软件会在文件菜单中列出最近打开过的文件,其他人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甚至能把这些文件复制一份带走!

解决办法:以Word为例,具体做法是,选择Word中的工具选项常规,把复选框列出最近所用文件数前面的打勾标记去掉即可。

回收站泄密Win9X/ME有个特性,往往并不是真正删除了文件,而是把它转移到回收站中了,而回收站中的文件是可以恢复的!所以,用完后一定要及时清空回收站!

解决办法:打开回收站,点击文件清空回收站或者选取要删除的文件,点击文件删除,这样操作后就真正把文件删除了,

一些临时文件泄密

平时如果够仔细,你会发现在电脑有一些临时文件,这些临时文件是在安装或运行某些软件时产生的,由于某种原因(如软件本身的原因或突然断电等)没能被及时删除。这些临时文件在个人电脑上顶多是占据一些硬盘空间,没什么隐患,但在网吧就不一样了,别人完全可以通过查看这些文件来了解你的喜好,揣测你曾经干过些什么。

解决办法:关闭所有运行的软件程序后,进入c:windowstemp目录下,删除里面的文件。注意:有些临时文件可能删不掉,那就重新启动一次再试试看吧!

浏览网址(URL)泄密

为了方便用户,Windows98具有历史记录功能,能将用户以前的各种操作一一记录下来(如运行的程序、浏览的网站、查找过的内容等)。但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历史记录同时也带来了泄密的可能。有些人会利用这些记录来获取你已经访问过的Web页面信息,从而窥探你的喜好。

泄密案例分析:无知导致的泄密 篇6

谁才是《人民的名义》中的泄密者?

文/寒冰装甲在朋友圈的刷屏安利下,把《人民的名义》已播的10集看看完了,平心而论,电视剧本身拍得不错,对得起9分以上的高分。在一片赞誉声中,除了对各个老戏骨们演技的认可,以及大尺度反腐的惊讶外,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讨论剧中主要人物角色的现实原型,和猜测幕后给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通风报信的泄密者是谁。目前出现的几个反派人物基本上比较容易在现实找到相对应的原型。脑满肥肠、说话一嘴官腔、系着闪闪发光的LV皮带、做派浮夸的副市长丁义珍,也许很脸谱化,但这很显然是取材于曾经高档名牌满身的慕绥新、戴着各路豪华手表的“表哥”杨达才等人。住着老旧居民楼,吃着普通炸酱面,开口闭口党和人民,却在别墅中藏着2亿现金不敢花,每月只敢给母亲寄300元生活费的要害部委赵德汉处长不正是落马的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吗?魏鹏远平时也是穿得破破烂烂,骑着一个自行车上班,却坐拥2亿现金,案发时光是点钞机都烧坏了4台。而曾任江东省江东大学政法系主任的高育良以及他所谓的政法系,则很容易让人想起落马的***和他的政法系、石油系。那么谁是泄露消息给丁义珍的人呢?如果从与丁义珍的关系来看,市委书记李达康无疑是重点怀疑对象,而且季检察长和陈海去省委汇报时,他出去过一阵,但在后面的情节中,他又提醒与他名存实亡的妻子不要掺和到光明峰项目中去,似乎又在告诉观众他很可能不是泄密者,最有可能他的人设只是一心追求政绩;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很可能是,他心思这么灵活,在汇报会上,能想到那么多,跳出来给李达康争办案权,很可能为了靠近李达康,给他送这份礼,而且高育良让他去寻李达康,他有通风报信的机会;省委副书记高育良非常有可能是,他表现得一直冷眼旁观、圆滑世故,深沉隐忍,且深谙官场套路,轻易就能够将各类矛头引到旁人身上去,说他没有一点秘密谁都不信,况且他单独给沙瑞金打电话请示时完全有机会报信,且随后他打完电话回来又进了一下房间,随后冲马桶的那个镜头给到的那个人的左手的外套和白衬衣只可能是高育良、祁同伟和季昌平,但季昌平的外套手腕上有袖扣,和这个外套不符,至少这个丢卡的人可以排除季昌平,且随后一个镜头显示手背上有类似文身的东西,很可能是老年斑,基本上这个丢卡的人只可能是高育良;季检察长也可能是,正是因为他坚持要汇报,耽误了时间,而且他对陈海这边的消息最了解,也不排除他的可能。综上,最有可能的泄密之就是高育良。大 嘴 炮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大嘴炮”:bigzuipao,主业吐槽影视,偶尔吐槽人和事,如果你喜欢,求关注转发。

解密斯诺登:逃亡的泄密者 篇7

现年29岁,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伊丽莎白市长大,后来搬往马里兰州,仅在社区大学拿到高中同等学力文凭。2003年应征入伍,因在训练中受伤而退出,后转去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设在马里兰大学的一处秘密设施当保安,之后又调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从事IT安全方面的工作。2007年被CIA派驻瑞士日内瓦,负责维护电脑网络安全。2009年离开中情局,入职NSA外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被派驻NSA在日本的一处秘密设施工作,后来回到夏威夷与女友共同生活。因为目睹NSA的监控行为侵犯互联网自由和个人隐私,今年5月20日请病假飞到香港,之后开始向媒体披露美国政府和情报机构的监控行为。

爱德华·斯诺登,29岁的美国中情局前技术助理,放弃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选择逃亡海外、向媒体揭发美国情报机构的“棱镜”(PRISM)计划,该计划监控互联网活动、秘密收集电话记录。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国在线、Skype、YouTube、苹果这9家科技公司参与其中,为美国情报机构提供信息。“老大哥”盯着世界上每一个人,这在美国国内和德国等多国都引发轩然大波。而泄密者斯诺登,他好莱坞谍战大片般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

曾在CIA任职过着舒适生活

近日,美国《华盛顿邮报》、英国《卫报》等媒体所披露的美国政府监听计划“棱镜”(PRISM)闹得沸沸扬扬。包括Google、Facebook、微软、雅虎、苹果等在内的9家科技公司被指为美国政府提供服务器接入,对外输出用户的私人信息。就在当局和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出面辟谣之际,此次监听计划的告密者爱德华·斯诺登主动向世人曝光。现年29岁的斯诺登曾经在美国中情局(CIA)担任过技术助理一职,现在他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外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一名合同工。

经过几天的采访后,在斯诺登本人的要求下,英国《卫报》披露了他的身份。从他决定向公众披露多份绝密文件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决心要公开自己的身份。“我没有想要隐匿自己的身份,因为我没有做错。”斯诺登说。

斯诺登将加入丹尼尔·艾尔斯伯格(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的泄露者、被基辛格称为“美国头号危险分子”的美国国防部前分析员)和布拉德利·曼宁(为维基解密提供机密文件的一名美国士兵)的行列,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告密者之一。他泄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机密文件。

在斯诺登提供的第一份机密资料中,他写道:“我明白我将为我的行为付出代价”,不过“如果联邦政府的秘密法律、不公平的赦免和不可阻挡的行政权力被公之于众,我就满足了”。

尽管主动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但斯诺登反复强调,他不希望媒体把焦点放在他身上,而是应该关注美国政府的监听行为。“我不想要公众的关注,因为我不希望这是一个关于我的故事。我希望这是一个关于美国政府所作所为的故事。”

事发时,斯诺登人在香港,而在泄露政府机密之前,他申请了一次病假。这样一来,美国政府就不能轻易地将其拘留;而根据刑事法律的规定和国际惯例,华盛顿方面会启动引渡程序。

斯诺登说,他并不害怕公开身份的后果。“我知道媒体喜欢把辩论政治化,我知道美国政府将把我妖魔化。”

斯诺登称,尽管有各种担心,他还是希望自己披露的信息能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引发讨论。“我唯一的目的是想告诉公众,政府以他们的名义做了些什么,有哪些行为违背了公众的利益。”

据《卫报》透露,斯诺登有着“舒适的生活”,他的年薪大约为20万美元,在夏威夷跟女友共同生活。他有稳定的职业生涯,还能跟家人在一起。在这样舒适的生活中,他却选择了向媒体揭秘。“我愿意牺牲所有的一切,因为看到美国政府利用这种庞大监视体系来破坏隐私、网络自由和基本自由权利,让我的良心非常不安。”

请病假逃到香港

在此之前,斯诺登做了最后准备,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爆炸新闻。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夏威夷分局,他拷贝了准备公开的最后一系列文件。然后他跟上司说,他需要请几周病假来治疗癫痫症,去年他发作了几次。简单收拾好行李后,他告诉女友,他将离开几周时间,但他并未详细解释原因。“对一个在情报领域工作了近十年的人来说,这是很平常的。”

5月20日,他登上了一趟飞往香港的航班。他选择香港是因为香港“是一个允许言论自由、对政治异见人士友好的地方”,还因为他相信香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并愿意违抗美国命令的地区。

斯诺登抵达香港后,大多时候躲在饭店房内。“我至今只外出过3次。”他说。他住在尖沙咀的美丽华酒店(The Mira Hotel),吃饭也在房间里吃,他已经收到一张大额催款单。

斯诺登非常担心被刺探。他在房门口摆了一排枕头以预防被窃听。他输入密码时,用红布盖住头和笔记本电脑,以防被隐秘摄像机探测到。

尽管在某些人看来,这听起来像妄想狂,但斯诺登有理由感到担心。他在美国安全部门工作了近十年。他知道美国最庞大和最秘密的监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以及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府都在寻找他。

由于他公开的文件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斯诺登经常看电视,还密切留意网上动态,听说了来自华盛顿的各种威胁,美国司法部门甚至誓言要对他进行起诉。

斯诺登很清楚美国当局有先进的高科技,他也很清楚他们要想找到他并非难事。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其他执法部门的官员已两次前往斯诺登在夏威夷的家,并跟他的女友联系,不过他相信这是因为他旷工,而非因为怀疑他跟文件泄露有关。

自认余生将会生活在恐怖中

“我面临的所有选择都很糟糕。”他说。美国可能会开始针对他的引渡进程,对华盛顿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确定的、漫长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或许其他国家政府会把他抓起来进行审问,将他视为获取信息的来源。或许他会直接被抓回美国。

“是的,我也许会被交给中情局。我可能会被人跟踪,或者被任何第三方的人带走。他们(中情局)和许多国家合作密切,或许他们会买通帮会,或是让他们的特工介入。”斯诺登说。

“这条路上面就有一个中情局行动基地一—在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内一一我相信,他们下周将会非常忙。我的余生将会生活在恐怖中,不管我接下来还能活多长时间。”

对于奥巴马政府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起诉告密者的行为,斯诺登表示预计美国政府会使用各种手段惩罚自己。“我不害怕,因为这是我的选择。”他说。

斯诺登预计,美国政府将发起一项调查,然后称自己违反了《反间谍法》,并帮助了国外敌对势力。

在《卫报》数小时的采访中,斯诺登只在被问及自己的决定对亲人的影响时流露出情绪,泪水开始在眼睛中打转。他很多亲戚都为政府工作。“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会给我家人带来伤害,我不能再提供什么帮助了。这使我彻夜难眠。”他眼含泪水说。

是个连高中学历都没有的IT高手

斯诺登并不相信美国政府对他的政治价值观构成威胁。他在北卡罗莱纳州的伊丽莎白市长大,后来搬往马里兰州,靠近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米德堡的总部。

斯诺登承认,自己从来都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学生。为了拿到高中文凭的必要学分,他在马里兰州一所社区大学学习计算机,但最终未修完课程。他后来拿了一个GED文凭(为衡量是否达到高中同等学力水准而设的普通教育水平测试)。

2003年,爱德华·斯诺登应征入伍,并接受了一项加入特种部队的训练。当时他的原则和他今日的信条一致:“我希望参加在伊拉克的战斗,因为我认为自己作为人类一员,有义务帮助人们摆脱压迫。”

他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自己对战争目的的信仰如何很快就崩塌了。“大多数来培训我们的人,似乎都在鼓励杀戮阿拉伯人,而不是帮助别人。”他说。当他在一次训练事故中摔破双腿后,就退出了培训。

在那之后,他得到了自己在美国国家安全局里的第一份工作:在国家安全局设在马里兰大学的一处秘密设施当保安。之后,他又调去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从事IT安全方面的工作。虽然爱德华·斯诺登连高中文凭都没有,但他对互联网的了解以及他在电脑编程方面的才华使得他提拔得特别快。

在情报机构见闻导致信仰幻灭

到2007年,美国中情局把爱德华·斯诺登派驻瑞士日内瓦,以外交人员身份作掩护。爱德华·斯诺登负责维护电脑网络安全,这使得他有权限接触到大量的机密文件。

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三年里,他一直都在CIA官员们身边工作,导致他开始严重质疑自己所看到的事情的正当性。

他描述了CIA特工们如何制造一起事故,以试图招募一名瑞士银行家,目的是从他身上获取秘密银行信息。当时,CIA的人故意让那个银行家喝醉了,然后怂恿他自己驾车回家,当这名银行家因醉驾被捕后,一名卧底特工就开始以交个朋友的名义出现替他摆平此事,于是,友谊的纽带结成了,最终招募也成功了。

“大部分我在日内瓦的所见所闻,让我对美国政府职能及其在世界中的影响彻底幻灭了,”爱德华·斯诺登说,“我意识到自己是这个政府的一部分,而它所做的事情,弊远远大于利。”

爱德华·斯诺登说,他被CIA派驻日内瓦期间,曾第一次想到了要揭发政府的秘密。但是,当时他并没有这么做,原因有两个。

首先,他说:“中情局的秘密大部分是关于人而非机器或系统,一想到揭秘行为可能会危及到具体的人我就感觉不舒服。”其次,奥巴马在2008年的大选给了爱德华·斯诺登希望,也许会有真正的改革,而不需要非得披露出来。

爱德华·斯诺登2009年离开美国中情局,到一名私人承包商那里工作,他被派驻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处海外设施,该设施位于日本的一个军事基地中。然后,他说自己“看到奥巴马反而强化了那些他认为该废止的非常政策”,结果,“我也变得强硬起来”。

这次经历给爱德华·斯诺登带来的首要教训就是“你不能坐等别人采取行动,我一直寄望于找到个领军人物,但我意识到,领导力就是要成为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爱德华·斯诺登认识到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活动是多么地耗时,指出“他们一心想知晓全世界的每次谈话、一举一动”。

对揭秘产生的映像感到满意

爱德华·斯诺登称,自己曾认为互联网“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当年,作为一名青少年,他曾花数天时间“向人们描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各种情况”。

但如今他认为,互联网的价值,以及基本的隐私,正被无所不在的监控迅速破坏。“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英雄,”他说,“因为我所做的是维护自身利益:我不想生活在一个没有隐私的世界,不想生活在一个不给知识探索和创造力留空间的世界。”

一旦他得出“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网很快将成为不可撤销的”这个结论,他说,采取行动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爱德华·斯诺登指出,“他们正在做的”构成“对民主的现实威胁”。

尽管爱德华·斯诺登的信念十分坚定,但仍难免让人这样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放弃自己的自由和优越的生活方式?“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我是为了钱,我可以把这些文件出售给任何国家,得到非常多的钱。”

对爱德华·斯诺登来说,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他说:“政府授予自己无权享有的权利,同时缺乏公共监督。结果就使得像我这样的人无法超越他们允许的范围。”

爱德华·斯诺登对互联网自由的忠诚体现在他笔记本的胶贴上——一个是“我支持在线权利:电子前沿基金会”,另一个是“Tor项目”,一个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匿名交流服务的在线组织。

当被记者问到他如何证实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以确保他不是幻想出这一切,爱德华·斯诺登没有任何犹豫,立即给出了自己的个人资料,从他的社会安全号码到他的美国中情局ID,再到他过期的外交护照,毫无掩饰,记者问到任何他个人生活的问题,他都会回答。

爱德华·斯诺登是个安静、聪明、随和、谦让的人。当谈到监控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时,他似乎最开心,不过那种层次的技术细节大概只有资深通讯专家才能理解了。但当他谈及隐私的价值以及该价值被情报机构的行为不断削弱时,爱德华·斯诺登反应十分强烈。

他的态度是冷静和放松的,但当他不得不躲藏起来等待酒店房间的门被敲响的时候,又表现出可以理解的焦虑不安。终于,火警警报停止了。“这在之前从未发生过,”他说,暴露了自己的焦虑。他不知道这是否真的火警,抑或只是一次火警测试,或者是CIA的一个伎俩,目的是逼他跑到街上去。

散落在床边的是他的手提箱、沾着剩饭的客房服务餐碟和一本《钓鱼者》(又译《大权在握》),那是美国前副总统切尼的传记。

自从相关报道上周陆续出现在英国《卫报》以来,爱德华·斯诺登就开始警觉地看电视、浏览互联网,以查看他的揭秘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他似乎还算满意,他渴望的引发的争议终于发生了。

他躺下,用枕头撑起上半身,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主持人沃尔夫·布利策去问一个评论小组有关政府侵扰的问题,咨询他们对于谁是泄密者有何看法。在8000英里之外,泄密者面无表情地看着这场讨论。

不知前路如何

爱德华·斯诺登说,他钦佩的人是埃尔斯伯格和曼宁。但是斯诺登强调,在他和军人之间有重要区别。巧合的是,曼宁的审判和斯诺登开始向媒体泄密,发生在同一星期。

“我仔细评估每一份决定披露的文件,以确保每份文件的披露在公共利益方面的合法性,”他说,“这里有各种不同的文件,都能产生重大影响,但我没有披露,因为我的目标不是去伤害人。”

爱德华·斯诺登说,他特意选择那些判断力值得信赖的记者,这些记者知道哪些应该公开,哪些应该继续保密。

至于自己的未来,爱德华·斯诺登没有明确的概念。他希望通过公开秘密而产生一些保护,使得“他们更难抹黑”。

至于寻求庇护的可能性,他认为最有希望的是冰岛——鉴于其互联网自由全球之冠的美誉——冰岛在他名单的首位。他知道那或许将证实一个未了的愿望。

但是,在经历了由其导致的激烈争执争论后,他的长征故事才刚刚走完第一个星期,“我感到满意,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没有遗憾。”

摘自《南方都市报》

原作:Glenn Greenw ald,EwenMacAskilland Laura Poitras

雍正年间的试场泄密案 篇8

清朝雍正年间,进士出身的俞鸿图,博学多才,办事认真,政绩显著,但由于平时喜欢在同僚面前显露自己才气,恃才欺人,得罪了一些官员,又缺乏巴结拍马之术,因此直至48岁,才进入四品官阶行列。他有一个贤慧的妻子,夫妻和睦相处,不料在他49岁时,妻子不幸病故,使其陷入孤单凄凉的境地。

夫人逝去半年,俞鸿图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他对镜照见自己憔悴的脸,不免感叹人生苦短。

一位幕僚乘机怂恿俞鸿图续弦,并说自己有一位远亲的女儿,生得容颜标致,年纪又轻,愿意来这里侍奉。

俞鸿图沉默不语,但待他看了这位20岁姑娘如花似玉的脸蛋和丰满多姿的身材后便同意了,当即化了一千多两白银,筹办了亲事。

婚后,俞鸿图和年轻的新夫人林氏形影不离。不料,林氏是一个水性杨花之人,而俞鸿图到底年已半百,体力不支,满足不了林氏的欲望,这给双方都带来了遗憾。

一天,俞鸿图途经“逢春堂”药店,求教于医术高明的王郎中,王郎中对俞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开了一张药方,并嘱咐:

“这味药煎制时应注意火候,我今特叫小徒胡大雷随大人去府上煎制。”

胡大雷是位不到三十的年轻人,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原先在临县的一个镇上给人帮闲为生,在一个风雨之夜,竟对一个年过六十的独居老妪施行非礼,后事情暴露,在当地难以住下去,遂投奔到远房舅父王郎中门下,做一些撮药、煎药的杂事,聊以糊口。

胡大雷来到俞府,即随同仆人进入厨房。刚好林氏在这里拿参汤,见到这位容貌可人的后生,不禁在他身上瞄了几眼。当林氏伸出一双白嫩的手去拿参汤罐时,胡大雷忙上前相帮,他的手指和林氏的手指相碰在一起,两人同时将参汤罐放在桌上。

胡大雷打开药包,卖弄地向林氏解释药的功效。林氏靠近胡大雷,饶有兴味地听着。胡大雷借药发挥,向林氏发着挑逗性的语言,两人越靠越近,俞鸿图还未吃下“壮阳药”,而胡大雷和林氏却在厨房旁的柴间里完成了壮阳的“好事”。

一天,俞鸿图早朝回来,心事重重。原来,雍正皇帝命他出任湖北学府主考官,并要他次日起程。由于朝廷有明文规定,主考官任职期间不准携带家眷,出入人员要严格审查。因此他担心和林氏分手自己感到孤单,又怕妻子年纪轻轻在家出事,一时使俞鸿图坐卧不安。

林氏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阵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俞鸿图千叮咛,万嘱咐,林氏都一一依允。

次日,待俞鸿图的车马一走,林氏和胡大雷便打得火热。

俞鸿图到达武昌后,对考务工作作出了一些改革,特别对试题的选择注重于实用,并将考场之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但由于他第一次到地方任官,不谙官场中的规矩,没有去沟通关系,更谈不上请客送礼了,致使一些当地官员对他持有异议,特别是湖北巡抚王士俊,更是对他怀有成见。俞鸿图对这些都蒙在鼓里,公务之余,他想得最多的便是林氏。

“老爷,夫人来了,现在衙门外面”正当俞鸿图在计算着考期,能早日回去和林氏团聚之际,老仆人来到他的身边轻轻耳语。

“快快叫她进来”俞鸿图心花怒放。

“不可,老爷,这是学府主考官衙门,一律不准闲人进来的”。老仆人慌忙提醒他。

俞鸿图当即暗暗吩咐老仆人到远离衙门的悦来客栈租一间客房,准备夜里去叙会林氏。

待夜阑人静,俞鸿图换了青衣小帽,孤身一人从后门出走,偷偷来到悦来客栈。林氏一见,一边撒娇,一边关上房门,纵体扑入俞鸿图的怀中,说不尽的恩爱。

次日天还未亮,俞鸿图便匆匆返回衙门,如此一连三日。

老仆人看在眼里,知道此事违反朝廷规定,一旦败露,非同小可,便提醒俞鸿图,赶快让夫人回京。

俞鸿图也深知其中利害,便婉言规劝林氏回京,待考期结束,再接她来武昌。

不料林氏泪流满面,执意要在此待下去,并施展出女人的一切手段,使俞鸿图始终下不了决心。

眼看考期将近。一天晚上。林氏置办了几碟小菜,陪俞鸿图喝酒,几杯下肚,俞鸿图感到飘飘欲仙,继而产生一种昏昏然的感觉。

“未知老爷何时可结束这种偷偷摸摸的日子?”

“再过半个月便开考了,你再等待几天吧。”

“上面的试题下来了吗?”林氏漫不经心地问。

“这次考试试题全部由我起草、定题的”俞鸿图一提起试题,两眼便闪出光泽。

“老爷还能出试题?”

“怎么不会,我仔细翻看了以前的试题,感到题目太陈旧,为此今年的试题我推倒重来,为朝廷选拔有用人才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些题目考生能做得出吗?”

“只要有真才实学,解答是不成问题的”俞鸿图乘着酒兴滔滔不绝地讲出了试题的内容和解答方法。最后,他还告诉林氏,试卷已密封派特使送圣上御览。定会得到皇上的赏识。

富于心计的林氏将试题和解题方法一一铭记在心中。

原来。林氏此次来武昌,并不是来看望丈夫的,而是怀着一种不可告人的阴谋。

湖北有两位考生,均是百万富翁之子,他们了解到主考官俞鸿图的底细,并径直来到京城,通过种种途径见到了林氏,希望能得到试题,答应事成之后,报以重金。林氏和胡大雷商量后,叫两位考生和林氏分别先去武昌,随后,胡大雷辞去了逢春堂之职,也来到武昌。林氏阴谋得逞后,即告别俞鸿图,用试题和解题方法去换取金钱,富于心计的两位考生为防试题有变,只付了一部份定金,待考试完毕无误,再支付全部金钱,林氏无奈,便和胡大雷一起在武昌近郊租了一间民房,待拿到全部金钱后远走高飞,永远过他们的快活日子。

考期已过,林氏和胡大雷提心吊胆地等待着两位考生的到来。一天清晨,他们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以为是考生送钱而来,不料,等待他们的竟是四位凶神恶煞的衙役捕快和两付锃亮的手铐。

黄雀之后,还有手握弹弓之人。原来,老谋深算的湖北巡抚王士俊早就派出精明的密探监视着俞鸿图的行踪,林氏的一举一动全部掌握在手。考试一结束,王士俊就派人扣押了两位作弊的考生,并从考生口中获得林氏和胡大雷私宿的地址。经过审讯,面对人证物证,四人全部画押招供。王士俊随即写成奏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雍正皇帝见此奏折,龙心大怒,立即派出钦差大臣邹升恒,令他查证事实,倘若无误,将俞鸿图就地腰斩,以正国法。

邹升恒是位办事认真的官员,他到武昌的当天夜里便去拜会王士俊,了解了基本情况,次日上午,又提审了林氏等四名人犯,情况完全属实,第三天上午,即在巡抚大堂进行三堂会审。

可怜俞鸿图还一直蒙在鼓里,以为钦差大人传呼他是皇上看了他的试题特派钦差来嘉奖他的呢。他急急赶到巡抚衙门走人大堂,只见正中坐着邹升恒,两旁是王士俊等湖北行政首脑,邹升恒面容严肃,一脸正气,当场宣布了俞鸿图的罪状,最后按照雍正皇帝的旨意,对俞鸿图执行了残酷的腰斩。

据记载,事后雍正皇帝看了俞鸿图出的试题,感叹他是个人才,却死在铡刀之下,于是降下圣旨:“由今始,废除腰斩之刑。”

就这样,俞鸿图成了我国最后一个死于腰斩的人。

上一篇:抓住今天把握现在演讲稿下一篇:关于教师职称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