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1课时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案设计1课时(共10篇)

图案设计1课时 篇1

学生展示其搜集到的组合图案,继续图案辨析.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搜集到的图案应是数学意义下的组合图案而非美术中的组合图案,以便于学生辨析出其中的基本图形及其作出的不同变换.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活动3便是基于此点而设计的,它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活动4]分组进行组合图案的设计.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简单的基本图形,进行不同的图形变换,组合出美丽的图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1)学生选取的基本图形不要过于复杂;(2)指导学生依据对应图形全等这一图形变换的共性剪出多个基本图形,然后再依据各种变换的基本特征拼出组合图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一宗旨具体体现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活动4进行的图案设计,即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过程.分组合作在活动4中为学生创造了与人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人交流,集思广益.[活动5]1.展示确定的基本图形及变换出的组合图案.2.简单说明你的图案设计中运用了哪些图形变换?

教师组织学生将各组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设计成果.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用语言表述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及设计中运用了哪些图形变换.以学生为主展示其创作成果,在促进学生进行数学交流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意识.[活动6]1.归纳提升2.欣赏变换所产生的美

图案设计1课时 篇2

1 教材分析

柯西不等式是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4-5第3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1节的内容,是继基本不等式之后又一经典不等式.教材安排柯西不等式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柯西不等式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重要数学结论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即在理解重要数学结论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面临的具体问题与重要数学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善于利用这样的联系,应用重要数学结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2 学情分析

通过对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5模块中“不等式”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初步掌握了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简单的线性规划和基本不等式等不等式的相关内容,这就为柯西不等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结构特点,理解其等号成立的条件,掌握柯西不等式及其变式,能用柯西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最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探究发现柯西不等式及其变式,并用柯西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求一些简单函数的最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柯西的了解,以及诗情画意般的关于柯西不等式的学习方法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是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结构特点.

5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简要介绍法国大数学家柯西的生平及其在科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学家柯西的介绍,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的有关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知道所学内容与柯西有关,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动2:温故知新、发现定理

问题1设α和β是平面内的两个向量,那么α与β的数量积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α与β,我们把数量α·β叫做α与β的数量积,记作α·β,即α·β=|α||β|cosθ.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问题2根据数量积的定义,|α·β|怎样计算?|α·β|与|α||β|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

学生2:因为α·β=|α||β|cosθ,所以|α·β|=|α||β||cosθ|,又因为|cosθ|≤1,所以|α·β|≤|α||β|,当且仅当α与β共线时,等号成立.

问题3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向量α=(a,b),β=(c,d),那么不等式|α·β|≤|α||β|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学生3:

定理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a,b,c,d都是实数,则(a2+b2)(c2+d2)≥(ac+bd)2,当且仅当ad=bc时,等号成立.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入手,探究发现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自然流畅,符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的基本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数学是自然的”,柯西不等式是柯西在研究分析中的“流数”问题时发现的,但对于中学生来讲就要以他们能够接受的自然的方式来呈现柯西不等式.另外,在必修4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课后习题中就已经编排了柯西不等式.因此,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入手探究发现柯西不等式,既不失去“自然”性,又便于学生理解.

活动3:深入研究、证明定理

师:这个不等式什么时候取得等号呢?

师:柯西不等式除了定理中的表现形式以外,还有很多等价形式,例如:

问题4根据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填空:

(1)已知a,b,c,d是非负实数,则

设计意图巩固训练,再次强化对柯西不等式及其变式的结构特点的把握.

问题5你能给出定理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其他证明方法吗?

学生5:我用的是比较法,过程如下:

当且仅当ac=bd时,等号成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进一步确认柯西不等式的正确性.

师:柯西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非常多,有比较法、分析法、向量法、利用均值不等式,还可以构造图形、构造函数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探索或者查阅相关的资料寻找柯西不等式的其他证明方法.

我们今天学习的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是指两个数的柯西不等式,我们知道均值不等式有两个数,3个数甚至是n个数的情形,柯西不等式一样,也有3个数以及n个数的情形,后面同学们很快就会学到.

活动4:牛刀小试,运用定理

师:哪位同学能证明此不等式?

生6:此不等式可以用基本不等式证明,过程如下:

师:这个不等式能不能用柯西不等式证明呢?

生7:由于a,b∈R,根据柯西不等式得

又a+b=1,所以

由于

设计意图本题的证明方法较多,既可以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也可以用柯西不等式证明.由于学生在基本不等式的学习中已经证明过此不等式,所以笔者先让学生阐述基本不等式的证法,以此为过渡,再将学生引入到柯西不等式的证明上来,这样处理就显得自然、流畅.

师:这个函数的最值可以用哪些办法求得呢?

生8:可以用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导数法等.

师:能不能用柯西不等式求解呢?

生9:函数的定义域为[1,2],且y>0.

设计意图利用柯西不等式既可以证明不等式,还可以求一些简单函数的最值.解决本例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柯西不等式及其变形式的结构特点.另外,通过给学生呈现解题过程强调无论是证明不等式还是求函数的最值,必须要指明等号成立的条件.

活动5:交流体会,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柯西不等式的结构特点、等号成立的条件及其变形;二是柯西不等式的运用(包括证明不等式和求一些简单函数的最值);三是本节课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小结和反思,让学生知道课堂小结不仅要涉及到本节课中的知识和方法,还要涉及到数学思想,并以此为范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培养.

活动6:课后延伸、强化定理

课后作业略.

课后思考题(1)已知a,b,c为正数,且满足条件acos2θ+bsinθ<c.求证:

(2)若2x+3y=1,求4x2+9y2的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点.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及课后思考题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延伸到课后,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6 课后反思

6.1 问题驱动课堂、引领学生探究

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起点.好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而且也为学生不断地提供了思考和讨论的方向,从而能持续地驱动学生进行探究,激发思维,深化思维.柯西不等式是由法国大数学家柯西在研究分析中的“流数”问题时得出的,但给中学生讲授时,如何恰当的引入则是教师首先面临的问题.本节课从学生熟知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有关知识入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柯西不等式,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起点低、难度小、层层递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不断处于探究状态,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求知过程的体验.

6.2 诗歌提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数学知识,还要给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在本节课结束时,笔者向学生呈现了一首有关如何学习柯西不等式的诗,在此笔者也想呈现给各位同仁,供大家分享:

怎学柯西不等式,老师把它写成诗;

来龙去脉摸清楚,向量关系是基础;

证明方法要熟悉,比较构造有思路;

作用功能须彻悟,结构特征要牢记;

活学活用靠反思,转化变形找规律;

化和为积巧分离,化积为和细设计;

不等变换做传递,相等条件列算式;

细心求解方程组,算出结果心欢喜;

熟能生巧多练习,考试解题有灵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三更灯火五更鸡.

随后笔者又给学生呈现了一首我国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一并分享给大家: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

通过这两首诗,学生不仅对柯西不等式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也明白了要学习趁年轻,在学习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应该乘风破浪、勇攀高峰.这两首诗的呈现使得这节课具有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极大的提升了课堂,同时也成为了本节课的亮点.

《比尾巴》(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中的一篇短文。本篇短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二、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比、尾、巴、短、把”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图文结合,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并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比、尾、巴、短、把”等12个生字。

2.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好问话的语气。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小动物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

上新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热身操游戏,好吗?游戏规则是老师下达一个命令你们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说出来。比比谁的速度快。游戏开始了!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眼睛,摸摸你的肚子,摸摸你的尾巴!

哦,对啊,你们没有尾巴啊,谁才有尾巴呢?(小动物)哪些动物才有尾巴啊?(指名回答)

2.揭示课题

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准备举行一场比尾巴大赛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森林里很多小动物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出示课题:10 比尾巴)。

读课题。师范读“尾巴”。(学生练读,展示读)谁能给“比”组个词?(指名提问)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尾”字的?

【设计意图】以游戏导入,由学生摸没摸到自己的尾巴从而引出课题《比尾巴》。再谈话激趣,把学生带入了生动活泼的童话世界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步感知课文,听一听

比赛快要开始了,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呢?狮子大王让他们藏在了课文里面,只有小朋友认真去读才能找到他们,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整体感知课文,读一读

请同学们快速读一遍课文,找到比赛选手的名字用笔圈出来,拼一拼、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认识比赛选手,记一记

请按动物选手的顺序来说说有谁来参加比尾巴大赛?还能拼读动物的名字吗?

出示相应动物名字拼音卡片,学生带读。读完后张贴在黑板上,并写出选手序号

第一位比赛选手是……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看看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请小组内讨论交流识记加点生字的方法。

(新偏旁“八”八字头、“鸟”鸟字旁)

4.看尾巴的样子,猜一猜。

下面跟大家玩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仔细看好尾巴的样子,猜一猜它是谁?并请一组的小朋友帮老师把图片贴在相应的名字上面。(打乱顺序出示动物折叠图)

比赛选手已经到齐了,我们开始点名吧!(学生齐读黑板上的动物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听、读、记、猜的过程中认识了“比赛选手”,学习了六个词语和五个生字,通过由简到难,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既认识了生字,又初步了解了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趣味对读,品味感悟

1.学习问句

在你们点名的时候,小动物都问我,它们到底比尾巴的什么啊?比赛项目是什么?你们能帮帮它们,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比赛项目吗?(指名回答)

(1)认识问句。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比赛项目。请你们认真读读这个句子,看看这是什么句?带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屏幕出示:比赛项目一:谁的尾巴长?)

(2)指导朗读。问句要读出问的语气,读时突出问句的句末,语气上扬。范读,生练读。

(3)学习问句。你们还能在课文中找到其它几个比赛项目用﹏画出来吗?(出示,比赛项目二:谁的尾巴短?比赛项目三: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比赛项目四:谁的尾巴弯?比赛项目五:谁的尾巴扁?比赛项目六:谁的尾巴最好看?)

教师范读,小组练读,学生展示。(边做动作边读)

(4)随文识字。问句里面的生字宝宝忍不住要跑出来和你们打招呼。你们欢迎吗?就请大声拼读,认识它们吧!(师出示生字卡片,生齐读后指名读,识记生字)(新偏旁“矢”矢字旁)

生字宝宝现在累了,想要回到问句中,你们能送它们回去吗?

请把它们的问句在屏幕中找到并做动作读出来。(师出示生字卡片)

2.学习答句

(1)生字词认读。小动物知道它们的比赛项目了,正在为比赛做准备呢!可是它们还少了裁判呀。小动物们想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做它们的裁判。你们能准确地一起拼读一遍课文的生字吗?

幻灯片出示全部生字,全班齐读一遍。

你们读得真好!生字宝宝可高兴了,他把他的好伙伴带来了!出示生字词,学生练读。

学生拍掌读词语。(请你跟我这样做)

(2)找找答句。通过你们的表现,裁判已经选出来了。小动物的比赛已经正式开始了。请小朋友们快速读一遍课文,在课文中找到比赛结果,用 画出来。

(师给表现好的学生做裁判,分发动物奖牌。)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3)颁奖典礼。(背景音乐播放)现在有请我们裁判员拿着奖牌上台。请下面的小朋友报比赛项目,裁判员大声公布结果给小动物颁奖。

(学生答并对应贴“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等词语卡片)

(4)汇报结果。小动物得了奖高兴得不得了,它们可感激你们了!只是狮子大王还不知道比赛结果,咱们向它汇报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出示各种动物图,直观的了解其特点,随文识字,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比尾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理解了“长”、“短”、“扁”、“弯”等字词的意思,并加深了对动物尾巴特点的理解,使学生在玩乐中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唱读儿歌,巩固识记

1.唱读儿歌。狮子大王看到比赛结果很高兴,它说你们这些裁判评得很好、很公平,就把这篇课文的儿歌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唱一唱吧!

(播放儿歌视频)师生一起做动作歌唱。

2.动物尾巴的形状各种各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指名提问)

3.练读课文。让学生带着喜欢的语气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象比赛的场景。

【设计意图】借助录像中的音乐及画面,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用唱歌的形式和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既巩固了内容,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拓展训练,发散思维

1.通过比尾巴大赛,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指名回答)

2.出示动物图片,你们能用今天学的问答方式编儿歌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编儿歌。)

3.学生展示创编的儿歌。

谁的尾巴粗?恐龙的尾巴粗。

谁的尾巴细?老鼠的尾巴细。

谁的尾巴卷起来?小猪的尾巴卷起来。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读读画画”的习题,设计了创编儿歌这一环节,从同学们感兴趣的事物着手,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使课堂延伸到课外,更开放、更有活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地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任选一题:

1.在课文中找出动物们尾巴的特点,跟同学说一说。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水平,自由选择作业。作业的布置体现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使课堂学习得到了课外延伸。

《顶碗少年》课时教学设计1 篇4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然段。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

一杯水和几枚硬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对课文的理解,讲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在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谁愿意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保持5秒钟不掉下去就表示你成功了。(请学生上前演示,有不成功的就多给几次机会最终一定要成功)大家都看到了,无论你是经过几次最终我们都成功了,这个实验也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只要你敢于不断地去尝试、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1——5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

6、7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2)自由读第一部分

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课文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自由读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

3、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投影)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

4、指导用词语造句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

二、指导朗读、背诵

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来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6、7自然段 板书设计:

1、顶碗少年

失误——努力

教学设计2:画第1课时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准备】

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板书课题)

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二、对话平台

1.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2.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6)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3.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领读、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教者应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4.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人、火”,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火”字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三、作业

第1课时《加法》名师教学设计 篇6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6页,37页例

1、例2及做一做。

本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学生已经能够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中国湿地保护动物种类”的主题图,为学习计算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学生利用统计表主动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在自主探究、对话交流中,明晰计算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二)核心能力

通过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自主探求中,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通过学习活动,受到环保教育,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五)学习难点

“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加法》名师教学课件、《加法》课时作业。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小调查:通过喜欢的方式了解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 52+20 32+59 53+28(2)笔算

430+260 570+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2.问题探究(1)学习加法

出示教材第36页的主题图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问题一: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问题二:根据统计表中三类动物,即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种数,从不同的角度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让学生先列式,再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分类,先研究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展示湿地动物图片资料和相关数据,为学生发现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准备了丰富的资源。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合为一体,让学生切实体验 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解决第一个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①列出算式并板书:271+122 ②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问题: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例2)

解决第二个问题: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271+31 尝试解决: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

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 问题: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点?

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

问题: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

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2)探究交流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概括归纳出计算方法,切切实实经历了加法笔算法则形成的过程。】

(3)回顾反思

小组讨论:以上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点是:①数位对齐;②都是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是:第一个算式不进位,第二个第三个算式进位。对于进位,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反馈练习: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①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②然后校对订正,注意搜集错误,及时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反馈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并及时反馈,利用错误为教学服务。】

3.巩固练习(1)列竖式计算。

919+80 476+121 93+802 545+54 365+825 719+252 281+64 65+93(2)P39练习八的第3题: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

(3)啄木鸟治病:

先判断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改正。4.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三位数加两、三位数,在计算万以内的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三点: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时作业 1.答案:408 795 975 909 解析【考察目标一】会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2.在商店,明明要买这样的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需要多少钱? 答案:135+48=183(元)

图案设计1课时 篇7

中国古老的汉字图案元素与当代服饰图案设计的融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极富有中国传统意味的并且更加时尚的服饰图案设计。其优点就在于, 不仅与汉字元素简单的形式美感和欣赏价值相区别, 同时又遵循着汉字元素自身所特有的形态构成, 将汉字元素与服饰图案设计的视觉传达思维想融合, 极具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中国古老的汉字元素与绘画语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图案设计时可以不分国界, 不用翻译, 就能让观者感受到其强大的意蕴, 让人有最直观的感受。同样的, 汉字元素应用在服饰图案的设计当中必将向我们展示一幅唯美的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直观感受。向我们展示了即具有民族特色, 亦富含时尚观感的世界流行时尚语言。

画家吴冠中先生曾经在他的著作中说过:“视觉形象是世界语言, 无须翻译, 用世界语言传递中国的情怀, 我深信是中国绘画发展的美好前景。”从字面上来说, 吴冠中先生的话是针对绘画的方面来说, 实际上, 也是对汉字的图案化的一种肯定, 因为汉字元素同绘画元素同样传承者创意、颜色、点线面等视觉要素。

就国际设计语言来讲, 在对汉字元素与服饰图案设计的研究与开发中, 日本的设计师向我们展示了其强大的创造力与理解力, 汉字元素已经超越民族与文化的界限成为一种世界的通用图案设计元素, 对我们本土的图案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激励与鞭策。白木樟先生非常执着地以中国汉字元素为题材设计大量的平面作品, 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其独特的设计思维模式:不甘运用一种或几种设计语言来进行平面设计创造, 而是尽一切可能找寻只属于自己的一种设计语言和表现模式。白木樟先生的执着的使命感以及专业精神, 这样的设计主题, 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是一种能打动人的能量。

来自瑞典国家的汉语老师———林西莉潜心研究中国文化许多年, 长年的汉字研究让其对汉字这样的元素有着独到的理解, 并在1989年于瑞典出版了一本书籍《汉字王国》, 因为这本书籍, 林西莉获得了奥古斯特文学将。林西莉来到中国将近十年的时间, 进行了许多的调查, 包括去田野, 去探寻考古工地上的一些有关于汉字的最古老的传说。她的这种孜孜不倦、吃苦耐劳的研究精神与态度激励着广大的研究学子们。林西莉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有惊人的连续性。直到今天人们在广告、民间艺术和周围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画面, 它们在把握和反映现实的方面与三千多年以前文字创造者们完全相同。”汉字元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研究学子们不仅需要努力刻苦的研究, 同时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考量汉字元素的重要性, 以及汉字元素与当代服饰图案设计相融合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的平面图案设计师要发挥无尽的联想与启发, 进而去酝酿、思考并最终设计形成一种独特的汉字平面设计图案语言, 结合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与审美理念, 使汉字图案元素以另外一种强而有力的方式来影响全世界。

二、汉字的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图案的设计语言从艺术设计的观点来看, 它的概念是由绘、写、拼、撕、印等手法而产生的平面设计语言。同时它又是一种说明性质的图画形象, 与汉字这样的能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是有区别的。将汉字元素与图案设计相融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将二者设计融合为一种独特的平面设计语言, 从而运用到服饰图案设计中, 这样强大的个性体验, 让图案设计不再单纯的传达信息, 而是将图案更加复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不由得意识到, 汉字图案化的强大魅力。

中国的许多设计作品中, 有大量的例子向我们说明了一点:汉字的图案设计元素在工艺品设计、家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字体设计、乃至陶瓷设计中都出现了它的影子,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我们单纯的从设计的角度去观察汉字与汉字图案发展的历史渊源时, 你会发现古老的汉字符号元素对于服饰图案设计的再创意、再设计和再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者们研究中国古老的汉字元素与服饰图案设计的融合与应用, 这样的研究提案的价值和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图案的设计创造中, 应当充分挖掘包含在汉字当中的中国哲学理念, 使得在现代设计中的汉字图案艺术产生更大更无穷的魅力。这是我们为作为中国平面设计师应当强调的学习和修养。

三、结语

汉字在经过历史的洗刷与积淀时, 展现了汉字元素的传统美与独特魅力, 在时代的大变迁大发展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更加多元化的接受来自各个角落的视觉感官冲击。汉字元素是图案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元素, 服饰图案设计亦是如此。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要发扬汉字元素的精神, 同时也要在服饰图案设计中弘扬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中国古老的汉字元素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化内涵, 说明了汉字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服饰的图案设计之美离不开历史的积淀, 这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与审美取向的转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汉字元素内在的意蕴与外在的形式魅力一直影响着广大的中国人民, 因此, 研究汉字元素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就显得特别有价值。

摘要:中国古老的汉字元素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的应用非常广泛。中国的许多设计作品中, 有大量的例子向我们说明了一点:汉字的图案设计元素在工艺品设计、家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字体设计、乃至陶瓷设计中都出现了它的影子,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我们单纯的从设计的角度去观察汉字与汉字图案发展的历史渊源时, 你会发现古老的汉字符号元素对于服饰图案设计的再创意、再设计和再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字元素,汉字图形设计,图形设计

参考文献

[1]黄维嘉, 敖群.汉字知识与汉字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2]黄亚平, 孟华.汉字符号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3]潘鲁生.汉字装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图案设计1课时 篇8

课本86页1~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計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2个小桶,1号桶内装有1-20的数字卡片,2号桶装有11-20的数字卡片。

四、学具准备

每组2个小桶,1号桶内装有1-10的数字卡片,2号桶放入11-20的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精神可真好,我们先一起来玩个游戏,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1.介绍游戏规则

(1)从1号桶里取出两个数,把他们组成一个加法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1号中为1~10的数字卡片)

(2)从2号桶里取出一个数,再从1号桶中取出另一个数,把它们组成一个减法算式,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号桶中为11~20的数字卡片)

2.师与生示范游戏

师:刚才老师在介绍规则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听得可认真了!谁愿意先和老师一起玩呢?(请一生上)

(1)师找到9,生抽到4。

师:你能用这两个数编一个加法算式吗?

生:9+4=13。

师: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我把4分成了3和1,先算9+1=10,10+3=13。

(2)师抽到8,学生抽到17。

师:你还能把这两个数编成一个减法算式吗?

生:17-8=9。

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10-8=2,2+7=9。

生2:我还可以这么算,我先算17-7=10,再算10-1=9。

师:两位小朋友都说得很棒!计算这些加减法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准备好的小桶放在桌上,也像老师和同学一样做这个游戏。注意,组成算式后,要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讨论、活动)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很积极,说得很棒。为了鼓励你们,老师决定带你们去游乐园好好地玩一玩。

1.摩天轮(第2题)

师:小朋友们玩过摩天轮吗?今天我们玩的摩天轮可跟平时的不一样。控制摩天轮的阿姨告诉老师,这是个聪明的摩天轮,你们只有发现它的秘密,它才能转起来。小朋友愿意试试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6页的第2题)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两个摩天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个摩天轮的最中间都有写字,一个写8+,一个写14-。

生2:我发现,除了最中间的字以外,旁边也写有其他数字。

生3:我想摩天轮的秘密就是把最中间的数加上或减去旁边的数,答案正确了,摩天轮就转动了。

师:××同学可真聪明啊,他找到了摩天轮的秘密。那我们就一起动手,让摩天轮快点转动起来吧。

(学生独立完成)

2.水族馆(第3题)

(1)让学生观察图,弄清题意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揭开了摩天轮之谜,接着我们就一起轻松一下,到水族馆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6页第3题的图)

师:水族馆可真大啊,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螃蟹、虾、蝌蚪。

生2:我看到了珊瑚和海藻。

生3:我还看到了海星、贝壳,可真漂亮。

……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你们知道虾、蝌蚪,还有螃蟹各有几只吗?

生:我知道,虾有11只,蝌蚪有6只,螃蟹有2只。

师:你的眼力真棒,智慧爷爷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就出了两道问题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让学生独立完成图旁边的两道算式)

(2)反馈

师:谁来回答智慧爷爷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生1:虾、螃蟹和蝌蚪一共19只,我列的算式是:11+6+2=19。

师:很好,再请一位小朋友解答智慧爷爷的第二个问题。

生2:虾比蝌蚪多5只,我的列式是:11-6=5。

师:两个小朋友都很聪明,智慧爷爷送你们每人一颗智慧星。小朋友们,你们能像智慧爷爷那样,根据水族馆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蝌蚪比虾少几只?

师:谁愿意解答××同学的问题?

生2:11-6=5。

生3:螃蟹比虾少几只?

……

(教师肯定学生提出的符合题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深计算

1.第1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完成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2.第4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

(2)集体交流反馈。

(四)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助游乐园揭开了摩天轮之迷,解答了智慧爷爷提出的问题,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能用更多的数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做个生活中的小小有心人。

(五)课时作业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712-915-10 3+( )=11

2+97+55+89+( )=11

13-3 12-10 9+919-( )=9

2.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

2+7○7-24+7○18-9

《蓝树叶》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9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读写本课的12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区别字形。

(二)指导“已、经、铅、忙”等字的字形及“由”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式引出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树叶)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蓝树叶”。板书课题。树叶怎么是蓝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老师范读课文。

思考: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问题的答案。

生:因为图画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色画笔,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李丽只好用自己的蓝色画笔画树叶了。

过渡语:为了很好地学课文,我们还是先学习生字。

(三)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四)自学生字。

(五)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带音节读生字。2.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3.齐读不带音节读生字。4.说一说,你是怎样记每个字的? 老师抓重点字指导。(1)用比较方法记字形。

“术”与“木”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李”与“季”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已”与“己”比较,不同点是什么?(2)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怕:“白”加 忄旁。拿:“合”加 手 字部。连:“车”加 辶旁。

忙:“亡”加 忄旁。“亡”的第二笔要出头。(3)重点指导笔顺。铅: 由:

5.理解意思。

她:第三人称(女的)。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怕:害怕;畏惧;担心。

拿: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连忙:赶忙、急忙。不由得:不禁。6.口头组词。

术:技术

医术

战术

算术 铅:铅笔

铅芯

铅字

铅铁 经:经过

经验

经常

经理 桌:桌子

桌面

桌角

餐桌 怕:害怕

不怕

恐怕 连:连长

连接

连续

连队 忙:连忙

农忙

很忙

帮忙 由:理由

由于

由此

自由 7.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六)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8个字组成4个字,看谁说的快。(投影)木

合辶

()()()()2.看音节把字补充完整。

表格制作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点击数:4348 次

录入时间:2009-3-15 14:35:00 编辑:tonghua78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Word中制作与编辑表格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验信息技术在制作表格方面的便捷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表格的创建 难点:表格的编辑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Word继前面的文字处理之后出现的关于表格处理的一节,该节是字处理软件中不可或缺的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内容。

教学对象分析:本案例的教学对象是中专一年级学生,在初中有信息这门课,但是初三是停开的,部分学生有在网吧上网的经历,学生之间有差异。

二、新授

请大家思考一下:你们平时常见的表格有哪些?(学生回答:课程表、成绩表、座位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一张课程表。制作表格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几个与表格有关的概念:

1、行、列、单元格的概念(板书)

表格中水平方向叫行;表格中垂直方向叫列;行和列交*处的方框叫单元格 我们常说画一个“3×5”的表格是指这个表格的行数是3,列数是5(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一下子从文字这种表达方式过渡到表格这种表达方式,一些常用约定的概念需说明,动画可以帮助理解。

下面我们就来制作表格

2、表格制作

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画课程表是先输入文字,还是先画空表格?(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对于比较简单的表格我们可以先输入文字,然后进行转换;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表格我们需要先画好空表格。)在同学们的基础任务中老师提供了3张不同结构的课程表,每张课程表都有它的分解操作步骤。我们以第1张为例来分析一下它的分解步骤:首先画一个很规范的表格;然后调整一下表格的大小,包括整个表格的大小和个别行列的大小;接着将不需要的线条去除,一个表格就生成了。因此制作表格的步骤如下:(板书)①插入×行×列的表格 ②调整表格的大小 ③去除多余线条(合并单元格)④插入表头

下面同学们可以跟随老师一起操作:(教师演示以窗口的形式出现在学生机上)

设计意图:将复杂的表格的制作步骤分解简化,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课程表用3种不同的画法,暗示相同的内容用表格也可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机以窗口的方式演示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插入表格

首先数一下需插入几行几列的表格,注意从最多行最多列数。这里是10行7列,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向右向下拖动鼠标,待下方的数字变成“10×7”松开鼠标。一个规则的10×7的表格就画好了,当然同学们还可用“表格”菜单中相关命令完成操作。(2)调整大小

画好的表格宽度和页面纸张一样宽,所有行和列的大小都一样,我们可以根据填写内容的多少进行调整。调整整个表格的大小可以单击表格右下角的控点上,调整个别行列的小大可以将鼠标放于相应的表格框线上进行拖动。当然如果精确调整表格的大小可以用“表格”菜单中“表格属性”完成。(3)合并单元格

表格中单元格之间的多余线条的去除可以用“合并单元格”来实现,合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格的合并,因此首先需要选定合并的单元格,选定方法是:先将插入点定位在一个单元格内然后向右或向下拖动鼠标,待所需选定的单元格全部反白显示时就选择成功了。再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合并单元格”命令,单元格之间的分隔线就被去除了。(4)插入表头

左上角的斜线表头可以利用“表格”菜单下的“绘制斜线表头”命令,选择相应的表头样式,然后输入表头文字即可。

至此一个表格就画好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表格制作的步骤在基础任务中选择制作一张课程表,制作过程中可以参看分解步骤和演示动画。动作快的同学可以挑战提高任务。

三、点评部分同学作品

通过紧张的制作,部分同学的课程表已经完成了,我们来欣赏几个同学的作品,老师以鼓励为主,请制作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修饰表格的方法,使表格更具个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评价他人作品,表格的修饰鼓励学生通过制作课程表展示自己的审美和个性。

四、小结:

上一篇:学生会文艺部简介下一篇:参观消防展厅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