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模式(精选8篇)
高中语文是高中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学生的高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就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综合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在科技技术日益繁荣的今天,多媒体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传统的教育文化和新兴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学上的一种创新。在高中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的表现,也可以让语文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升。
一、创设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让高中语文教学效果更好。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一综合课本《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当时的影像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写下这首诗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而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赏析了解了这篇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诗中所领会的感情进行描述,或是在课堂中进行诗歌的朗诵,在文字中感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宽阔胸怀,以及对革命的豪情壮志。
在情境中观看和想象,可以让学生深入到课本内容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对文章了解更透彻,让语文教学效果更显著。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课中所传达的文化素养较多,理论知识较强,有时候只用语言是无法向学生传达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三的课程《长江三峡》时,当教师给学生讲解长江三峡的雄奇美丽和波澜壮阔的时候,无论语言是怎样的极富感染力,还是不如能够亲眼所见给人的震撼,而多媒体就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在学习《长江三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长江三峡的视频影片,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三峡的旖旎风光,引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视频中让学生看到书中描绘的神女峰“万仞高峰之巅,一细石耸立”是怎样的绝妙风光,利用课堂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帮助扩充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能对课文知识理解得更清晰透彻。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课堂,优化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综合高中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方法,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信息技术却可以将语文课本中的文字、图像、画面、語言等进行有效结合,塑造出一幅动态图,让学生用更直观的感官去感受书中所描述的事物。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二中的《边城》时,教师可以播放《边城》的影片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理解,了解当时湘西的淳朴民风,了解居住在湘西江边的那个叫“翠翠”女孩的美好品质,以及学习人性的善良美好与保持纯净心灵的精神。除了平时的教师讲述以外,也运用多媒体的“讲述”功能,可以使课堂的形式更多种多样,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也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品德。
四、使用多媒体进行激活情境导入,完善课堂结构
高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素养知识,如果只采用单纯的课堂讲解的方式,可能让学生无法理解通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才更有助于语文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方面地使用信息技术,让语文课本知识富有情境化,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效率更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金属帮助学生进行情境导入,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可以播放《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录音,让学生听听别人演讲中的激情、愤怒,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果单靠教师讲学生可能很难快速的吸收,但是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既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起来方便多了,也能让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五、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图像声音功能,感染熏陶
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可以将书中的一些故事内容直接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就可以了解课本内容,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可用眼睛看到的形象。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人文素养知识,通过视频的学习观看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深入融入语文课本。例如,学习苏教版必修一课程中的《想北平》这一课时,学生通过观看以前北平的老景象,和现在北京的景象的对比,能看出时代变迁的差异,同时也能明白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老舍先生为何如此的眷念故乡。这既给学生补充了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又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在其中领悟到珍惜现在生活和爱护家乡和亲人的情感,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思维。
第2篇:论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认识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在原有模式上加以创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是高中语文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本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如今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真正能将教学的重点转到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鉴赏、应用等能力的提高方面,在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中还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如果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立足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将大大的提高。
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
1、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学界在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以后,也做出了许多寻求改革的方式方法。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大致表现为几种:①高中生的心理及生理发育已较成熟,自律能力较强,完全有了学习的自觉性,有这样的群体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发展成为一种学院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和现在的许多大学院校一样,都属于基本能力提高和术业专攻的阶段;②有的放矢,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才能有效率。目标生成型教育教学由此诞生。这样的模式使得在高中语文教学时,不论学生还是老师心里都确立一定的目标,之后的教学活动才能有序进行。③结合高科技手段的教学模式也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计算机等多媒体网络作为认知工具。比如利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像文言文学习这样看似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
2、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模式。传统教育教学中,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知识灌输的对象。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模式中,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太过依赖于教师的教授作用会最终会造成教与学的完全脱节,教学质量差,以至于学生自己的动手,自学能力都不高的后果。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发展。这样的模式太过依赖于教师的作用,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动手能力差,自学能力差。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这一学科具有特有的艺术形象思维功能,这也正是在教学模式上发挥创新思维的优越条件。
二、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创新思维
创新本来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这要求创造者要对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知识以及科学技术都要有一个重新构思,重新组合才能创造出新的成果。高中语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发挥。发展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的创新思维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开展:
1、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渐渐淡化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基于此,就要打破常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心灵的体会,提高自己在语言能力上的修养。学生在课堂上要做一个知识的探究者,自身发展的创造者。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使得学生具有充足的信心去主动克服学习中的一切问题困难。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发散性思维就是教学过程当中的关键点。让学生能够大胆的推敲问题,启发思维,懂得借题发挥,大胆质疑。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校也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例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加大了阅读面,在课堂内外都能和别人交流学习。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有一些心灵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这个目标不是仅仅能依靠教师传授课程来达到的,最基本的还是要靠学生这个主体来实践获得。
2、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思维方向进行深入学习,是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提纲,教学提纲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深入思维水平以及系统归纳能力。在学习问题面前,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解决,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先进生和后进生一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加强合作精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学会紧扣学习的中心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简要的说,教师在全过程中要整体把握,点拨引导,提高探究教学成效。当学生或小组在探讨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对于小组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先进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扬,予以推广,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走出原有模式当中的理论误区,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系统。对学生不放心的心态在各方面成为了制约我们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要障碍。实际上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生动而形象的母语背景。我们必须适应这一点,那就是教学的重点要从语文知识的学习转移到通过语言形式,知识的训练,最终到人生的发展上来。
一、模式类型及程序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接受”为主的接受式认知模式,也称赫尔巴特教学模式,后在我国盛行为“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的确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模式类型单一,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而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引起了教育技术界的重视,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如何克抗教授提出的讲授、个别辅导、探索、协作等五类网络教学模式,祝智庭教授总结归纳的个别授导、教学模拟、智能导师、问题解决等23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李克东教授提出的情境—探究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式等四种数字化学习模式,此外还有多媒体演示型、网络专题研习型,这些多样化、偏重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于传统语文教学都是震撼冲击。
二、教学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环境观认为,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这显然是一种静态的教学环境论。现代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方面。环境物质教学环境是“硬环境”,它由教学设备、教学信息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构成。心理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人的心理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它由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教与学的形式等因素构成。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以后,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化教学设备成为教学信息的第三载体,各种特定功能的教学设备在学校教学中有了广泛的使用。如语音室、音乐室、计算机房、视听室、多媒体教室等,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功能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使现代物质教学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现代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学环境不只局限于“场所”类的物质环境,还包括教学教学信息、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随着教学活动进程的展开,教学环境中的情况和条件也不断发生变化。
三、教学媒体及作用的转变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和中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媒体基本上是“教科书+黑板+视听媒体”,其中视听媒体还是缺少互动功能的单向传输,而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也只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用的辅助工具。在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媒体正逐渐向现代教学媒体,即“教科书+多媒体+网络”转变。教学媒体的功能不再只是传递教学内容的载体,而是多样化;不仅作为教师讲解和演示用的辅助工具,更用于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资源环境、交流工具、成果发布工具。总而言之,现代教学媒体不仅可以增进学习效果,扩充学习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互动、协作,其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远非传统教学媒体所能企及。正如Salomon描述的那样:“计算机只是一连串反应的导火线,是制作面包的发酵粉。”
四、教学方式及过程的转变
教学方式指各种教学方法的配合方式,甚至不仅包括教师进行教学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及整个教学组织的方式。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方式在重视教时更把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协作学习、远程教育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方法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教学过程也按部就班,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活动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动态的生成与转化、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五、师生角色及关系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知识传递的权威,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学生在封闭的状态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师生、生生缺乏双向信息和多向信息的交流。在语文教学信息化整合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学习者、研究者;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管理者,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角色则从机械接受知识的封闭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能动建构知识、操作认知工具、积极寻求合作、参与教学活动的开放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他们将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学习、发现、探索和钻研知识,把握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角色的变化必然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六、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简单、内容浅显、层次较低等诸多问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有以下特点: (1) 评价客体(对象)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接受的数量有多少,掌握程度的深浅等为标准。新模式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而对教师评价的出发点则从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能否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习者制定的。 (2) 评价主客体的多元化:传统教学评价主客体单一,忽视评价主客体的多源、多向的价值。新模式评价对象除了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对与教学媒体,如多媒体使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等进行评价。同时新评价将教师、学生、家长等纳入评价主体的行列,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 (3)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新模式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有时还可让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等。 (4) 评价重过程和综合性:评价重心的转移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着重综合评价,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融现代信息技术于语文课程与教学,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探索更新、更丰富的教学模式,这将是21世纪我国语文课程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创新的有力“生长点”。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教学模式空间结构图.转引自杨小徽.中小学教学模式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教育学卷:135.
[2]韩艳梅, 倪文锦.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
[3]康霖.现代教学环境构成要素与功能探析.
[4]王志刚.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一、“三五六”模式的基本内涵
“三”是指三维目标,即教学过程的目的是要达到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终目的。三维目标的实现不应以教师为中心,而应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而进行,即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五”是“五个始终”,即“情感教育贯彻始终、文化育人贯彻始终、探究体验贯彻始终、展示交流贯彻始终、习惯养成贯彻始终”。在“五个始终”中,立足点是情感教育,文化教育是教学展开的依据,探究体验、交流是教学过程开展的方式,习惯养成则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六”则是教学实施中的具体步骤,通常按照导入定向——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交流展示——拓展巩固——达标测评”的程式进行。
“三五六”模式所体现的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三五六”模式进行,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二、“三五六”模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的高中阅读教学,多数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课堂教学多以解决问题为主,而对学生的自读和阅读中的体验的关注过少。其实,阅读是一个体验不断丰富的过程,文本的解读能力是一个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深入文本阅读,还需在阅读中与其他人分享体验,从而对文本内涵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三五六”模式正是基于学生的体验和构建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在“三五六”模式中,阅读将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下面就结合《我与地坛》的教学实践对六个环节的实施做简要分析。
1.目标定向,自主阅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在教师“指令”下进行阅读,目的性不强,效率低。“三五六”模式提倡目标定向,要求学生充分掌握阅读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文本解读,从而提高效率。阅读目标一方面要做到明确、适当,适宜教学活动落实,另一方面则要紧扣三维目标而进行。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先通过了解史铁生和地坛的背景导入新课,师生共同确定阅读目标为:(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该文的教学目的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感悟生命,而母爱也是其中一个重点,文章也是按照这个脉络进行层次安排的,故设定了目标(1)和目标(2)。因该文是散文,故对语言特点的把握也应归纳在目標中。
2.整体感知,名段精读
整体感知是在初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或脉络,能概况出文章的要点,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段落进行精读,在精读中反复体会,理解作品内涵,学习文章表达方式、语言特点。
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首先要掌握的是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与景观”,七个小节的第一、二小节叙述“我”与地坛的缘分,中间三节则写“我”在百无聊赖的时候走进了地坛,最后两小节则写“我”在冷静下来后对生命所产生的思考。第二部分为“我”与母亲,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对于上述内容,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在目标指引下通过自主阅读而获得,对经典段落的解读则可建立在探究后进行,可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
3.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收获是必然的,但同样也会遇到问题。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以自己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但在“三五六”模式中,一方面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另一方面则提出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交流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先提出问题作为引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在讨论、解决问题中提出问题。
在《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理解生命)教学中,教师可用问题“我”与“地坛”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二者有何相似点来导读,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地坛是“一座废弃的古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的荒芜冷落的特点,而“我”则“两条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的失魂落魄,一个被遗弃的古园和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之间具有了“同病相怜”的缘分,再结合景物描写,理解“我”选择到地坛是一种感情的共鸣,是为了逃避。而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让“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如此逐一讨论,阅读才会更加深入有效。
4.成果展示,视野融合
在讨论交流中,以小组为核心,对问题的讨论是限于本小组而进行的,对其他小组的情况不甚了解。成果展示就是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沟通,让阅读理解从组到班,从个体到全面的过程。此外,在展示中,小组间的观点可以得到相互对比纠正,也能巩固阅读成果,提升并获得新的认知。如《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中对景物描写的作用讨论后进行展示,就很好地起到了总结作用,学生能更全面的理解景物描写除了衬托人物心情外,还引发生命思索。
5.整理反思,总结提升
整理是对整个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的整理,整理的方法多为以小组为单位,结合阅读目标就阅读情况进行知识点式的整理。反思则是针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而进行的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和小组的对比,不断优化阅读方法。
6.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教学中按照上述步骤完成阅读任务后,为让学生掌握自己的阅读情况,教师可用检测的形式进行。在检测中,内容应涉及作品的背景、基本的生字词、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及作者的感情等内容。同时,在难度上要适中,要让学生能通过阅读解决相关问题。检测的另一种方法是小组之间互相提出问题进行测试,但小组提出的问题要经过教师审核后方可提交其他小组。这种做法目的是让学生在提问中加深理解,做到活学活用。
“三五六”模式的实施激活了语文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对“三五六”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应用效率,让“三五六”模式为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开创新天地。
一、模式提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并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从观念、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以及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只有深刻变化了的语文课堂,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的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模式的基本步骤
1、激趣揭题,创设情景
课题是课文的窗户,指导学生弄清课题的含义,对深入学习和正确理解课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步骤主要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巧设疑问、运用悬念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借助插图、幻灯、录影、录像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景等教学手段来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该步骤分为两个部分。自主学习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学习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老师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理性和感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合作探究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时,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3、成果展示,互动交流
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将第二步中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等完全的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和共享学习成果,引发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4、拓展练习,总结升华
语文既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本步骤在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阅读,牵引作品,联系实际、感悟生活等方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外知识,让能力得到落实,情感得到升华。
三、模式的解读
“1342”指课堂教学中四个步骤的时间分配比例,实际教学中,若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教师也可以将第二、第三两个环节融合起来,针对问题一个一个将第二第三环节循环操作,但时间比例应大致相当。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来构思、来创作,用开放的.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进取,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作 者:楼丹 LOU Dan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322100刊 名:电脑知识与技术英文刊名: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5(12)分类号:G424关键词:传统 多媒体 教学 模式 课件
韩俊林
通过这两年对“自主参与”模式的学习和探究,我对模式的各个环节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的把这个模式用于自己的教学,现将这两年来的学习作如下总结:
一、模式的指导思想
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1、面向全体学生。
2、让学生主动发展。
3、让学生在教学参与中塑建人格魅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研究的模式就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前提,充分凭借教材,紧扣语言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诱发创造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模式的基本特征
“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
教师活动特征: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作业设置 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披文入情—各抒己见—举一反三
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巩固运用。
三、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模式的各个具体环节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
2、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能够体现出教学模式整体的环节,但在授课时对各个环节的理解、体现方面并没有很好的突出出来。
3、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模式各个环节的时间掌控方面还有待加强。
4、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模式中的精读感悟和拓展延伸这两个环节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多数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确立,都是以实验为基础来进行实践和验证的,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为了适应高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当前国内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很多问题。
1.老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化。老师将一项物理实验的原理、实验目的和所用仪器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对同学们进行讲解,接下来就是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讲解重新操作实验过程并对结果进行验证,这是当今大学物理实验教育的普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索物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含义,容易让学生形成为了完成实验报告而去做实验的现象,这样长期下去会让学生失去对物理实验的兴趣,阻碍了学生最大程度的开发自己的思维。
2.物理实验的缺乏性。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并不均衡,很多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和学校的教学体系都相对陈久和老化,学校又不能投入足够的实验教学经费,学生进行实验的设备更新不及时,很多学校只注重理论的教授而忽视了实验的重要性[1],在对物理实验课程的安排上往往比较少,这样也使得那些爱好动手的同学们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课时被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压缩,由于一些知识内容的知识跨度比较大,这样就会导致很多教学任务不能够按时完成,老师的教学过程也会对相关知识进行压缩讲解,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二、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物理学科主要就是通过揭示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来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课程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对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产生的物理现象和运用的物理方法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不断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更代表着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物理学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所具备的科学思想影响着很多科学文化的建立。大学物理实验对于培养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人才有着很关键的作用。由电磁感应现象制造出的发电机,根据光的全反射现象制造出的光导纤维等,都表明物理实验在近现代科学与技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学做”模式的建立
1.对教师教学手段不断改进与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运用多媒体将微观的物理实验过程在三维立体空间逼真的模拟给学生,这样展示给学生的物理实验过程会更加的形象生动,让同学们对物理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实验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理解上也会更加透彻。多媒体能够将声音、图像和文字完整的体现出来,图文并茂,该技术的应用,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更好的提升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果的好坏主要在于学生的主动性[2],任何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都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来说更是如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提出更多的问题,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验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另外,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有良好的作用。因为,在分组过程中,大家明确了每个人的任务与职责,这样会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3.增强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想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需要老师知道怎么去做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做,老师可以多开发一些综合性的实验设计项目,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和技术课题进行自行研究并设计,这些课题既可以是对已有实验仪器设备的改进扩展,也可以是对自己不同想法的反复验证。这样即开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培养了他们的积极探索能力。
结语
依据“教学做”的模式,老师不断的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与老师的默契配合,从而真正把教学做的内涵体现出来。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水平,不仅要对所教授课程的理论专业知识进行完善,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教学所用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不断的进行完善,将教学做的教学学习模式应用到每一个环节中,不断的解决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也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转变老师对实验不重视的观念,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尽可能多的组织开展一些实验项目,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摘要:就目前阶段来看,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比较传统,大都是仅对书本上物理理论的验证,并没有实际的探索与创新意义。但是,从对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研究会发现,很多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和较为卓越的科研成果都是由于物理实验的不断实践取得的。针对此种情况,对于当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关键词:“教学做”模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亓霞,支壮志,邓岩浩,赵喆.基于“教学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物理通报,2014年2期.
【关键词】“OESH”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
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1)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不够,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英语的课堂气氛沉闷,太过枯燥,有的老师授课过程中缺乏跟学生的互动,不太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想法不能及时的在课堂上反馈给教师,学生缺乏对上课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2)学生对教师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有些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认为老师应该在授课的时候增加趣味性,多给学生介绍跟课本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以扩充他们的视野。而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并不多。(3)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判断不准确。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没有特别清晰的目标定位,同时对于自身的学习能力评价不准确。
2.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优质、高效的课堂不仅仅需要老师提高教学技能和方法,还需要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并且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情况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原因分析如下:(1)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语言基础的了解。学生之所以对于课堂投入度不高,与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准确,就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上课计划和策略,有效地促进课堂互动的展开,有利于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投入,从而增进课堂教学的效果。(2)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的严格管理。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制力欠缺,导致他们实际用在英语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也就促使了学生基础薄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一方面反应出学生不够勤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对于学生管理和督促方面的漏洞。(3)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正确了解和认识。部分同学对于英语学习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大多数同学只从主观自我需求的角度来衡量英语学习对自己的作用,但又对自己的需求不太明确。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应付考试为主要学习的出发点,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对于自己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应当充分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对于自身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OESH”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OESH”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对策。综合上述分析,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同时两者都需在课下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策分析如下:
1.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英语学习,重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对于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养的力度,没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语言应用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紧密联系教材,因地制宜调整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管理,严格要求学生。语言学习的积累,靠的是学生自己多读多记。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情况来看,学生用于完成专业课作业的时间偏少,甚至未养成多读书多背书的语言学习习惯。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学习的督促和管理力度,要求学生多读多记,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记忆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对学生严格要求,对于产生学习惰性的学生要多进行督促和监督,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3.提高教学技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在课堂教学当中着重强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重点明确、掌握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加大相关课外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帮助学生加强对相关英美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注重教学反馈,了解学生需求。教师要善于从作业以及学生的课堂反馈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帮助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注重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自我要求,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结语
“OESH”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教学计划、课程实施细节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实践证明“OESH”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更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能够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束定芳.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
【语文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07-10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汇总06-20
语文识字课教学模式12-09
洋思中学语文教学模式12-10
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模式05-31
东山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模式07-19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初探06-19
略论初中语文教学的互动阅读模式06-19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05-24
构建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