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活动方案

2025-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寺庙活动方案(通用8篇)

寺庙活动方案 篇1

㈠跨年集结号——“听108响吉祥钟声 集2018个新年愿望”

1.活动主题 :以“听108响吉祥钟声,集2018个新年愿望”为活动主题,与有关商家商洽合作事宜。

2.活动时间:2017年国庆节后启动至2017年12月初结束 通过线下活动带动跨年活动相关的新闻报道热点

3.活动内容:

一是以18位小沙弥为“神秘萌宝”,向过路人或活动的参观观众收集新年愿望,并集体放入“祈愿箱”,祈愿箱将于12月31日晚被放到跨年活动现场,接受天宁禅寺法师洒净加持,祈愿梦想成真!

二是根据商家需要,策划“集2018个新年愿望”系列活动,活动流程包括: ⑴有福礼:通过一些互动游戏以及商家提供的福礼奖品,提升活动现场氛围; ⑵同祈愿:邀请一位嘉宾带领现场观众共同读新年祈愿文; ⑶中间将穿插部分表演类节目

⑷传爱心:邀请一些福利机构现场向他们做慈善捐助,爱心无界限,温暖满龙城; ⑸神秘心愿天使:18位小沙弥表演《心经》朗诵;并向观众发放心愿祈福卡; ⑹全场静静双手合十,梵音静心,回顾即将过去的2017,期许2018愿景,随后在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所有新年愿望由小沙约收集放入祈愿箱。

⑺同唱祈福歌,圆满结束!

㈡“萌宝带您去祈福”——“稍纵即逝的2017,迎新崭新的2018” 1.活动主题:萌宝带您去祈福——“稍纵即逝的2017,迎新崭新的2018”

2.活动形式:在某人气聚集地以“萌宝带您去祈福”为主题,召集18位小沙弥行走于某些人气聚集地,追忆2017,憧憬2018。“萌宝带您去祈福”结束后,由小沙弥向过往行人发放新年祈愿卡,收集108个2018年新年愿望!所有愿望将被带到跨年活动现场。

3.活动目的:增加跨年活动线下推广范围,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4.活动时间:2017年12月初某日

㈢笔尖寄温情,全城写家书——“总是在辞旧迎新时,想写一封家书”

1.活动主题 :以“家书”为主题,网络征集2018封“新年家书”或有特别纪念意义的“老家书”,字数限制300字,体裁不限,进行网络评选,选出最深情家书。在龙城最具福气的天宁福地,以一封家书,告慰内心的思念之情。

2.活动形式:与门户网站合作“全城写家书”活动,通过网络征稿,并由选票评选出“最深情家书”,主打“温情牌”,评选出的最优家书作者将受邀参加天宁宝塔跨年活动,当晚活动现场将由朗读者朗读家书,家书作者现场互动,以寄相思。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可在短时间内广而告之跨年活动相关信息,以“线上征集,现场朗读”的方式使活动更具互动性。

3.活动参与方式:

活动规则:作品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按规定字数/体裁不限/ 参与时间:2017.11.10-2017.12.10一个月

评选时间:2017.12.10-2017.12.20十天产生评选结果

寺庙设计寺庙规划总平面说明 篇2

一、项目概况:寺庙设计

二、设计单位:湖北中柱古建园林有限公司

三、项目背景: 场地概况

1、该项目位于河南省云台山。

2、本项目总规划面积40亩。寺庙建筑3000平方米。

四、五、整体布局: 本寺庙设计总体思路顺应山地地形特点,坐南向北朝向为主要走向;沿大门为 轴线,依次布置山门,前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左右分别书本焕殿和伽蓝殿。

六、平地寺院的典型化布局 |寺庙设计图集,寺庙规划设计,寺庙建筑施工图设计,寺庙规划鸟瞰设计图

寺庙布局单院式:这是我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形式,院落由回廊围成方形,有的在院外也有建筑。这种布局,是受当时印度佛寺样式的影响,与中国传统宫署建筑相结合而形成的形制。

七、寺院设计布局纵轴式:这种布局将各主要殿堂井然有序的布置在一条轴线上,每个殿堂前后左右各置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一些大型寺院还可以并列两条或三条轴线。

八、寺庙规划三院式:这是比较特殊的形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列三院互不连接各自独立成单院;中院最大,东西二院较小,方向各朝向中院。另一种方式是三院接连,中院最大,左右二院的南北向宽度小于中院的进深,三院全部由回廊围绕。

九、设计思路: 本项目是以古建筑仿古寺庙定位,设计中采用了古建筑风格水,飞檐斗拱,以雕刻莲花灯图案体现佛教文化思路。本项目是继承佛教建筑的诸多长处,突出时代特色,实现智能化、实用化、多功能化,建筑风貌达到与山与树和谐,实行房让树,保护树为原则,成为树包寺院的一大建筑特色。整个寺院在规划中注重环境绿化设计,力求使整个寺院花木葱绿,生机盎然,整洁安全、清净庄严、彰显人与众生和谐美景,为香客、游客提供了舒适、清静的活动环境。

寺庙管理制度 篇3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属地政府的领导和各级政府民宗、文物、园林、卫生、消防等部门的指导。

2.寺庙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僧众自己管理;在教内,寺庙受佛教协会的领导。

3.寺庙是僧人修学、寺管会主任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寺庙须保持清净庄严,树立纯正的学风,正常开展法务活动,运用其多方面职能,庄严国土,以利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4.寺管会主任,须根据选贤任能原则,由当地或上级佛教协会主持,经本寺两序大众民主协商推举礼请之;寺管会成员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除特殊情况外,寺管会成员一般不宜兼任。

5.寺庙适当安排讲经说法,提高信众的佛教基本教义水平及广学力行、爱国利民的积极性。

6.佛教活动须在寺庙举行,寺庙举行重大的宗教活动,须向上级宗教事务部门及佛教协会汇报。寺庙不得进行不属佛教的迷信活动。

7.寺庙应安排时间,建立制度,组织僧人学习宪法和法律,学习时事政策,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增强爱国守法观念。

8.寺庙可以接受信徒自愿的布施(包括佛事收入),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和名义向信徒勒捐。寺庙应在量力自愿的原则下,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但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方式或名义向寺庙摊派财物。

9.寺庙在涉外活动中坚持爱国爱教、独立自主的原则。寺庙原则上不聘请外国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中的佛教界人士担任职务或名誉职务。

10.寺庙文物,包括经像、法器、供具、古建、碑碣、灵塔、壁画以及字画古玩等,均应登记造册,确定级别,建立档案,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对有重大价值的文物,应采取特殊措施,避免香火薰染和人为损坏。

11.寺庙的文物、树木等属寺庙经管,不接受任何单位占用。

12.寺庙实行民主理财,凡大宗开支,必须经由寺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向常住 大众公布帐目,接受大众监督。13.寺庙根据国家治安条例,建立治保小组,制定具体措施,接受公安部门指导,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闽南建筑---寺庙宗祠 篇4

闽南民间寺庙的艺术特色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世俗化、伦理化、区域化、综合化。世俗化指寺庙艺术与世俗社会紧密联系,神性被有意无意的淡化。闽南民间寺庙就建筑形式看,神格较高的如关帝圣君、保生大帝、观音大士、天上圣母等神明的居所宛如人间帝王的宫殿,金碧辉煌,神像大都威严中蕴含慈爱,让人感到可敬可亲,能倾听人间的倾诉并福佑一方。

神格较低的如各路王爷、八方散仙、土地山神则随处可见,他们的居处有的甚至与居民混杂在一起,其神像或为儒生武将或为绝代佳人或为憨态老者,神人之间界限模糊。宗教信仰的世俗化集中反映了闽南人文性格中的务实、理性的特点。

伦理化指宗教艺术其教化功用的指向是儒家传统道德即仁义礼智信。无论是庙中二十四孝的绘画还是戏曲故事的演绎都带伦理教化色彩。与西方基督教等宗教艺术不同,闽南寺庙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神本体,成为独立的艺术存在,并与传统伦理道德相结合成为对百姓教化的直观形态,表达的甚至是与信仰对象毫不相干的内容。如数以百计的威惠庙壁画均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又如寺庙楹联的劝善仰恶的众多文辞,均为伦理教化的生动展示,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的、儒学的伦理道德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

区域化指闽南民间寺庙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从艺术创作的材料看,大都取材于本地,如石雕材质绝大部分是本地矿产花岗岩。木雕则是以樟木、杉木和龙眼木为主,这类木材也为本地盛产。如据传铜陵关帝庙与诏安玄钟关帝庙的神像为同一株樟木所雕。从选题内容看,绘画、楹联的内容很多取材于本地的风俗、传说,如平和九峰城隍庙的《平和八景图》等。从表现手法看,雕刻中之金漆木雕、色瓷剪雕,很能体现闽南区域的艺术特色。即使是泉州元代犍陀罗式的雕刻也或多或少地溶入一些闽南区域的文化元素。绘画中独立成幅、联合成组的连环画式绘制手法也颇具闽南风味。

综合化指闽南民间寺庙把各种艺术形式综合运用以调动信众的观赏——嗅觉、触觉、听觉,烘托渲染宗教氛围。规模较大的庙往往不遗余力地创作大量石雕、木雕、瓷雕以及绘画作品,晨钟暮鼓,香火缭绕。而规模较小的寺庙则注重神像雕塑的传神,建筑构件的精巧,虽未臻富丽堂皇却也温馨雅致。

二、形式美感、装饰风格

(一)、建筑 闽南古代寺庙建筑在风格上承袭了传统的建筑美学,即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 讲究严格的轴线,左右对称、注重平衡、遵循比例和等差。同时,不以外部的体量特征为神性象征,而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物,再以单座建筑物筑成庭院,并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建筑群组平面、有序、依次展开相互配合、衬托 , 即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

漳州平和三平寺(图)依山而筑,层次分明,格局严谨。由南而北依次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殿、塔殿、侧翼配以斋堂、僧房,是一组典型的古代庙宇建筑群,也是典型的神、佛、人皆祀的闽南寺庙。该庙三进三开间。一进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二进祖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三进塔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三平寺三殿之中轴线左右曲进,从后俯瞰,有游蛇入草之动感美。整组建筑凸显了“中轴转动,蜘蛛结网,八封斗拱,雕龙饰凤,鬼斧神工”之艺术特色。

闽南的宗教建筑就是通过对寺庙外部形式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意境”, 以及外部形式的动势来表现神明的威严与慈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天界”与“人间”的界限,将人间帝王之宫殿奉献给神,作为诸神的居处,神人共处、天人合一的氛围中弥漫出世俗的气息。

(二)雕刻

1、神像——膜拜的形体

闽南的神像大致可分为“硬身”与“软身”二大种,“硬身”为固定的金属雕像、石雕像泥塑像和大型的木雕像,称镇殿金身。另有小型木雕像可请上辇轿,出庙“巡行”。“软身”一般指可以活动的泥塑或木雕加彩扎的神像,称出巡金身。

2、石雕、木雕、瓷雕——寺庙的装饰性附丽

闽南民间寺庙的雕刻除神像雕塑外,大量的作品是作为寺庙装饰的石雕与木刻,这类雕刻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甚至可称为民间雕刻艺术的主流。当然,闽南民间寺庙的石雕、木刻风格多样,既有具本土化区域性特点的作品,也有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佳作,由此组成了蔚为大观的历代寺庙雕刻图景。

闽南民间寺庙的木雕最典型为金漆木雕。金漆木雕是以杉木、樟木、楠木等上等木材经栽锯、打坯、修光、磨光、上红漆、印金箔等工序加工而成。可分为圆雕、透雕和浮雕三类。圆雕工艺大都用以雕刻神像。而透雕和浮雕则运用庙宇内部装饰,如斗拱、檐角、格扇、门扇、屏风等饰件。透雕是根据图稿在雕件上一层一层地向里雕刻,如人物、龙凤、楼台亭阁、花鸟水草等,上下穿插,有的多达五六层,浮雕只在图案板上雕刻出图形。透雕与浮雕表现的大多是闽南民间传统的吉祥图案,如龙凤呈祥、松鹤延年、五福迎祥等,还有莲花、云水等,较为精致细腻,线条流畅,造型精美。

闽南的民间寺庙装饰除木雕、石雕外还有砖雕、琉璃雕等。

最具闽南区域特色的寺庙雕塑则推色瓷剪雕。色瓷剪雕民间俗称“铰碗料”,主要做为庙宇建筑顶部或突出部的装饰,如屋脊、墙头、垂拱头、悬山掩板等处。

色瓷剪雕先以“糖水灰”和红瓦块塑造骨架,作为基本造型,干后再根据画面的需要,剪取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彩色瓷片粘贴上去。主要造型有人物、花卉、鸟兽、龙凤等。有的还表现民间传说或戏剧故事的情节。造型生动,精巧玲珑,色彩艳丽,而且经历百年风雨而不变色。

据匠人称其工艺主要由潮汕地区传入。

平和县城隍庙(图)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庙顶色瓷剪雕造形生动、色彩艳丽。其中尤以二龙抢珠雕最引人注目,骄健的瓷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

(三)、绘画

闽南民间寺庙一般以中国画为基调,选题丰富,色彩艳丽,绘画装饰的位置不限于墙壁。如漳州华安南山宫正脊内凹部分彩绘人物山水图,两侧山花绘圆形人物花鸟图案,次间外檐木隔断的内壁同样绘有彩画,为山水图或戏曲人物图,有着浓郁的民间艺术风貌。

(四)、楹联

闽南的民间寺庙虽然寄附了许许多多神明的传说、宫庙的演义,但一直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文学。能与基督教的《圣经》、佛教的《佛经》中的佛本生故事文本和伊斯兰地区流传的《一千零一夜 》故事文本相媲美的是闽南民间寺庙中的楹联,这是十分中土化的高雅的文字艺术,也是完全民族化的艺术种类。

闽南民间寺庙的楹联大多镌刻在庙中的石柱上,或镌刻于木版再悬掛于殿中。从书法艺术上看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文辞雅达、对仗工整,其内容相当丰富,大致可分为:

1、反映神明与信众的关系。如:漳州漳浦旧镇甘林庙门联为“有诚皆入座,那论春夏秋冬,有求必应;无事不登门,何分东南西北,无始无终”。泉州通淮关岳庙“公平正直,入门不拜何妨;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

2、颂扬神明功德,闽南民间信仰的神明大都是历史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殁后神迹往往被后人以楹联的方式集中概括地加以颂扬。

如:吴其人为宋代民间名医,治人无数,殁后为神,泉州花桥慈济宫有联云:“当日悬壶地尊慈济;群生恩德庙主花桥。”“真人德术传千古;慈济药医惠万民。”开漳圣王陈元光开疆拓土,创建漳州,漳州云霄威惠祖庙有联赞道:“漳水云山开万世衣冠文物;馨香俎豆报千秋伟业丰功。”“辟草披荆历尽关津劳剑履;建邦启土肇基文物在云霄。”东山岛的东岭大庙主祀陈圣王,有门联云:“唐宝赖匡扶功封王爵; 闽疆资保障泽被民生。”关帝庙在闽南极为普遍,而东山铜陵关帝庙为澎台数百座关帝庙之祖庙,闽台关帝庙中最为精彩、最有影响的楹联是为一代文化巨匠黄道周结合自己的经历,倾注情感,亲笔撰写的一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笔力雄健,寓意深刻,文墨俱佳。

3、叙述寺庙历史和所处地理。

民间寺庙均选择在风景佳好处构建,对此历代文人津津乐道并撰联赞美。如漳州平和霞寮太子庙明人所留柱联云:“罗列东山屏如开锦绣;潆洄西水气允抱中和”。位于泉州丰泽区法石的真武殿有清代翰林庄俊元所撰的一幅楹联:“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海角,亦跣足以莅北朝。”颂玄天上帝之威仪,道真武殿之山形水势,气魄宏大,文字精工。云霄高溪庙据考为天地会首义之所,其中一个证据是天地会秘籍“海底 ”会簿有一联,与高溪庙门联完全吻合,且该庙的地理风貌也与联中所述一致,联云:“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4、阐述闽南与台湾的文化渊源关系。

如泉州天后宫,有台湾鹿津施文炳撰书的楹联: “晋江溯源流,泉鹿人文同一脉;湄洲传灵迹,闽台香火并千秋。”晋江海潮庵有楹联:“闽海台海是同海;去潮来潮非别潮。”

5、劝善谕人。

民间寺庙是一种民间信仰的物化形式,超自然的信仰往往会使世俗的道德宗教化。所以,闽南民间寺庙劝善谕人的楹联数量众多。如漳州海澄城隍庙前殿挂一算盘,配一楹联云:“人生切莫空计较;苍天自有大乘除。”另有一联云:“善报恶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不知。”泉州接官亭观音宫有联云“天下众生仁者善;世上凡事礼为先。”安溪城隍庙有联云:“进庙来 , 先自问平日所行何事;归家去,莫忘记今朝俯首通诚。”南安宝潮岩寺的楹联更是言简意赅,一语道破:“积德招百福;扬善扫千灾。”

闽南民间寺庙的楹联集诗词、书法和宗教文化为一体,对艺术的弘扬和宗教理念的传播当有不言而喻的重大作用。

三、文化内涵

建筑艺术是以空间结构为表征的。西方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是神庙和教堂,是在艺术——宗教精神的滋润下发展起来的,希腊神庙主要代表了西方建筑中艺术的、审美的、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中世纪哥特教堂则主要代表了宗教的、狂热的、浪漫的态度与精神。作为象征性艺术的建筑在中国与西方迥然异趣,它与世俗文化紧密相连。

中国古代建筑的土壤是以宗法血缘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社会,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等级森严的伦理秩序、礼仪制度。上自天子下至庶民,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可逾越。

监督寺庙条例 篇5

【颁布时间】 1929-12-07 【正

文】

监督寺庙条例

第 1 条

凡有僧道住持之宗教上建筑物,不论用何名称,均为寺庙。

第 2 条

寺庙及其财产法物,除法律别有规定外,依本条例监督之。

前项法物,谓于宗教上、历史上、美术上、有关系之佛像、神像、礼器、乐器、法器、经典、雕刻、绘画、及其他向由寺庙保存之一切古物。

第 3 条

寺庙属于左列各款之一者,不适用本条例之规定:

一由政府机关管理者。

二由地方公共团体管理者。

三由私人建立并管理者。

第 4 条

荒废之寺庙,由地方自治团体管理之。

第 5 条

寺庙财产及法物,应向该管地方官署呈请登记。

第 6 条

寺庙财产及法物为寺庙所有,由住持管理之。

寺庙有管理权之僧道,不论用何名称,认为住持。但非中华民国人民,不得为住持。

第 7 条

住持于宣扬教义修持戒律,及其他正当开支外,不得动用寺庙财产之收入。

第 8 条

寺庙之不动产及法物,非经所属教会之决议,并呈请该管官署许可,不得处分或变更。

第 9 条

寺庙收支款项及所兴办事业,住持应于每半年终报告该管官署,并公告之。

第 10 条

寺庙应按其财产情形,兴办公益或慈善事业。

第 11 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第六条或第十条之规定者,该管官署得革除其住持之职,违反第七条、第八条之规定者,得逐出寺庙或送法院究办。

第 12 条

本条例于西藏、西康、蒙古、青海之寺庙不适用之。

第 13 条

寺庙安全检查简报 篇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名族宗教事务局相关文件精神,11月26日上午,涟源市七星街镇党委政府组织镇综治办、安监站等相关部门对仁里寺和星罗寺等寺庙进行了安全工作检查。

在检查中,检查组要求寺庙要高度重视寺庙安全,进一步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要落实寺庙安全责任制,并对寺庙在消防安全、宗教活动安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限期整改到位。

通过检查,该镇寺庙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安全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

寺庙对联 篇7

下联:汝又何必敬,请医生开方用药,倒是正经。

上联:座上菩萨,全是朽木污泥,有何灵验;

下联:堂中信士,不必焚香化钱,空费精神。

上联: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下联: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言语愁。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生涯秋风落笔香。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寺庙奠基仪式致辞 篇8

自2004年以来,世界各地宗亲为重建xx庙做了不少工作,付出了不少心血。宗亲们不但相约组团来蓼山进行实地考察,挑选建庙地址,并成立临时委员会,先後在广州、中山、新加坡举行四次筹备会议,为宗族的事业尽心尽力,为重建蓼王庙作出重大的贡献。

去年9月24日,世界各地宗亲在广东惠州白云山庄宝田国际度假会议酒店,举行世界廖氏宗亲总会首屇大会,近四百宗亲参加。世界廖氏宗亲总会除加强团结海内外宗亲、凝聚廖氏宗族的群体力量外,又可以使重建蓼王庙的统筹工作能更好地展开。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改反思报告下一篇:如何写财会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