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象散文(通用9篇)
四月初,到港澳去游玩了一趟。印象最深的不是美丽繁忙的维多利亚港,不是中环和铜锣湾的商铺,也不是浅水湾的富人明星豪宅。倒是有几件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让我一直不能忘怀。
第一件事是出关的感受。我们是从深圳湾出关的。从这里出关前,我一直认为出了关口不是桥就是海,要坐船才能到香港,这可能是偶然看港片里面偷渡都是坐船得到的印象,或者是我对这些方面从没留意过的缘故。总之,一关两查之后,面对联壤的街道、车站我一下呆住了,大陆和香港竟是这么近?仅仅隔着一道不足一百米宽的通道!这大出我的意外,心里突然想起当年列强瓜分中国常用的“割让”两字,真是生生从身上割去一块啊,土地相连,分属两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重新收回了这里。不过手续还是有些繁琐。
第二件事就是交通和配套设施了。也许因为自己是在交通系统工作的缘故,我对这些方面比较注意。深圳的亲戚在我们去之前,就给我们办了“八达通”卡。这卡,大巴、地铁通用,还可以用来到便利店买东西,非常方便。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香港大巴的车门构造和咱们内地很不同。一个巴士只有车头处一个门,但这个门的上下阶梯中间用一个铁栏杆将阶梯一分为二,左边供乘客上车,右边供乘客下车,互不相扰,同时上下非常便利省时。我觉得这很能体现香港人快节奏的生活,尤其是街道上各种车辆包括公共大巴的车速无一不是风驰电掣的。说实话走在街上或坐在大巴上我心里老是莫名其妙的紧张,不管是九龙半岛还是香港岛,街道都不宽,我看着并排走两辆车都显得很紧,可不管在环道上会车,还是路过街口人行道口,司机们基本上都不见减速,呼地一下就过去了。我当时就想这里的司机驾驶技术一定要好,行人一定会严格遵守交规,若像内地人一样随便横穿马路可太危险了。一日观察下来,发现香港人果真很守纪律,没见一个车辆行驶时横穿马路的行人,都是安静地等着行人过马路的提示声响了才快速过去。
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马路两边设有行人有急事需要先行让车辆避让的设施,只需轻轻一摁,就会有指示灯提醒来往车辆暂停,让人先过去。我在香港只见了一次行人去按。那是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太太。我觉得这个设施非常人性化,谁事急谁先行,不是只有人让车,车也是可以让一让行人的。这个在咱们大陆好像还没听说过哪个城市有这个设施。现在不是倡导以人为本吗?我觉得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再有就是外国人特别多。不知是不是正赶上清明祭祖,华人都去扫墓去了。满大街四处望望,到处都是高鼻子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人,当然中间也夹杂着一两个黑黑的印度人。走在街上让人有到了某个欧洲国家的错觉。街上的外国快餐店也挺多,店员多是华人,只是全部说英语,连粤语都不给我们这些大陆来的客人说,若不是同行的年轻人中有英语说得好的,我们怕是想品尝一下比较正宗的热狗、火腿面包的机会都没有。华人开的小吃店里,服务员倒是都说粤语,甚至还有说得不错的粤语普通话,我们都能听懂,这让大家觉得很亲切。虽然不饿,为了品尝香港小吃,大家都点了自己在港片中闻名已久的干炒牛河、云吞面、牛腩面等等,我点了一碗鱼蛋粉,味道很是鲜美。
一、香港小学教育的主要特色
(一) 办学理念生本化。
香港特殊的历史使其成了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教育上同样体现出中西交融的特色。“全人教育”思想是香港学校教育思想的主流, 在其指导下, 大多数学校提出了德、智、体、群、美的培养目标。香港办学还有其特殊的形式, 如教会学校、慈善团体办的学校等, 不同的学校对其培养目标又有不同的诠释, 办学目标求同有异, 丰富多元。但不论是办学目标的提出, 还是学校课程设置、环境布置、活动安排, 都处处体现了“以儿童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努力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在香港英华小学参观交流中, “学校周年音乐会”、“学校颁奖典礼”、“学生大使计划”……无一不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令人感触颇深。我们在英华小学半天的时间里, 就是由八位“学生大使”一对一地接待参观介绍校园。该校从2005年开始实施“学生大使计划”, 全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这项活动。在“自愿报名、教师给单、接受培训、颁发大使奖章、接待客人、交流反思”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性、接待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也充分体现了该校“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学校颁奖典礼”, 改变呆板的颁奖形式, 隆重、幽默、富有创意, 让全校师生仿佛置身于奥斯卡颁奖现场。“进步奖”、“音乐杰出成就奖”、“最佳运动奖”、“明日之星”……孩子们在上台领奖的同时, 充分感受到努力付出后收获的成就感、自豪感, 以及倍受尊重的喜悦。教师、校友、家长组成颁奖嘉宾, 校长也作为获奖一员 (参加区域乒乓球比赛第一名) 接受颁奖……这难道不是对“生本、人文、和谐”办学理念的最好诠释吗?
(二) 办学形式多样化。
香港办学形式灵活多样, 根据经费来源划分, 有公立小学、津贴小学和私立小学。如今香港中小学中, 大约90%是津贴学校, 慈善机构、教会办学大约一半, 官立学校只占10%左右。在官立学校, 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香港捐资办学形式灵活, 有捐资建校, 也有捐资兴建馆室或操场, 许多学校新建馆室、教学设施也是冠以捐资人姓名。这种吸纳社会力量办学的方式为教育办学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负担。
(三) 课程设置灵活化。
香港教材丰富, 版本十多种, 每个版本的教材都通过教统局审核后, 由学校专业老师以投票的方式自主选定。学校还可根据办学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校本课程。如宣道会台山陈元喜小学的全校性优质课程“色彩思维课“、“创意学习课”, 英华小学的“宗教课”、“图书课”, 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第二校的“专题研习”、“公民教育课”等, 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灵活性。香港小学还很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获得成长。课外活动种类包括:艺术类 (歌咏、朗诵、戏剧、舞蹈、乐器等) 、体育类 (乒乓球、足球、跆拳道、游戏、篮球等) 、服务类 (公益少年团、男女童军、交通安全队、少年警训、清洁纠察等) , 还有学习类的课外活动等。港大同学会小学安排每天下午的多元发展“单元课程”, 就是引导孩子走出教室、走入社区参加多样化的活动课程, 充分体现“全方位的学习原则”。
(四) 学校管理精致化。
香港学校虽小却都很精致, 校园环境充盈着文化的意蕴和灵动, 散发出浓浓的文化色彩, 凸显了润物无声的环境育人理念。一走进英华小学大厅, 就见到整面由开放式的壁柜装饰而成的一堵荣誉墙, 里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奖杯和锦旗, 以及学生制作的精美黏土手工“香港特色小街”, 令人在惊叹的同时不得不对这所学校刮目相看。学校楼道间、走廊里, 温馨亲切的各种提示语随处可见;图书室里, 富有儿童语言的读书标语、卡通图画, 朴实无华又充满童趣。图书室还布置有温馨的读书角, 配上精美卡通绒毛抱枕, 让学生置身其中, 或坐, 或躺, 自然放松地享受读书的乐趣, 给人以心灵的亲和与灵魂的震撼。“孩子们眼中的校长”画像、学校历史变迁演绎画、富有特色的分年级学生书画……点缀着整个校园, 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 都在彰显着浓浓的学校文化。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布置上, 学校一切从学生的需要与安全出发, 折射出了教育者细腻的人文情愫。在每个教室里, 学生都有自己的储物柜;在操场的地面上, 学校为学生的游戏提供了“规则”和路径, 如“守秩序、要排队, 钟声响、要停止”……班级文化建设更是富有个性, 不同的班级布置凸显各自的主题文化, 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也做得细致扎实。如“举手发言五步骤”、“五分钟小休活动建议”、“声浪控制员”“处理冲突八部曲”、“齐心协力, 节约用电”……就连教师办公室门上也贴着“进入办公室三步曲”。这不由得让人想到, 在香港学校的参观交流, 校长和教师待人大方、谦逊、周到;学生既活泼可爱, 又温文尔雅, 没有大声喧哗, 没有追逐打闹, 反映出学校良好的公民教育和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五) 英语教学特色化。
英语在香港是一门规定的课程,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 每周8-10节, 每个班级还配有一位外教辅助学习。为确保小学英语学习的质量, 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采用全英语教学, 注重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全面培养, 侧重引导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 更着力培养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下的交际能力。学校英语活动丰富多样, 如用英语说故事、午膳时间举行英语会话活动、外教为教师及家长举办工作坊等。这些活动使刻板的学习变得充满趣味和实用性, 同时使得教师、家长踊跃参与, 充分体现“英语生活化”的特点。多元化的英语学习评估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1-6年级学生每学年安排有测验和考试。此外, 教师也通过单元评估、专题研习报告、阅读报告和课堂观察等, 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态度及技能上的表现。
(六) 家长资源最优化。
在香港的小学里, 家长资源得到最大发挥, 我们参观的四个学校都设有“家长教师会”。“家长教师会”以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亲密关系, 共创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宗旨, 共同讨论共同关心的适宜, 合力提高教育素质, 鼓励家长、教师交流共策教子良方。如, 香港英华小学拥有一支富有特色的音乐团队, 包括管弦乐团、管乐团、中国鼓、合唱团等, 就是聘请社区音乐团体定期指导。香港港大同学会小学的“家长英文工作坊”、“亲子之旅”;香港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第二校的“家长学习支持计划”、“亲子竞技日”、家长“言语训练室”;香港宣道会台山陈元喜小学的“亲子圣诞联欢”等, 充分体现学校教育与家长、社会的有机融合。
二、香港小学教育给我的启发
(一) 切实落实办学理念, 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当前, 我们的学校也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但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永不放弃的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是教育对象) , 全方位学习的原则 (学习活动不局限于课本, 应向社会生活延伸) , 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 (用多样化的形式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 , 效益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 (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公平) , 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落实先进教育理念, 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我们教材统一, 办学评价标准统一, 连配套练习也统一, 这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学校个性化发展提出了新的管理课题。教育主管部门应给学校办学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学校自主创新提供更有利的平台。
(二)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促进两地小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次与香港宣道会台山陈元喜小学、英华小学交流语文、英语教学, 对比两地的教学情况, 双方都有很大的收获。香港在“两文三语”教学中, 中文教学处于明显的弱势, 这主要是历史和社会原因造成的。如果整个香港社会大力推广普通话, 推行简化字,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必将推进普通话的教学进程。在阅读教学中, 香港老师很注意抓住教学重点, 拓展延伸, 一课一得, 进行读写结合。但如果能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出发,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研究“以读为本, 以读带讲, 以读促写”的有效读书方法, 就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香港和大陆在教育教学中能取长补短, 共同研究, 不论是对两地教师的专业成长, 还是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 经常化、制度化的校际交流, 是两地校长的共同心声。
为了满足两地校长“保持联系、经常交流、建立友谊”的美好愿望, 建议香港与大陆两地相应的教育组织之间、学校之间建立“手拉手”关系及机制, 以进一步促进两地学校之间的交流, 增强校长、教师及学生之间的感情, 更好地促进两地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也使我们能在对外交流中, 拓宽视野, 再上新台阶。
摘要:香港小学教育具有办学理念生本化、办学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灵活化、学校管理精致化、英语教学特色化、家长资源最优化等特点, 充分体现出中西交融的特点, 对我们转变教育理念, 提升教育质量,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2年3月19日,第8届香港影视娱乐博览开幕,其中为期3天的香港国际影视展(FLIMART)和亚洲电影投资会(HAF)等活动仍然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影视企业与业内人士。虽然活动设置和现场人气均中规中矩,但幕后涌动的暗流颇值得玩味——香港电影的回潮、中美之间新的合作酝酿,以及大陆、台湾等地新生势力的崛起,都给今年的香港展会打上了独特印记。
规模和人气中规中矩
今年的FILMART是第16届,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展会共吸引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640余家公司参展,超过去年的600余家。不过就记者个人印象而言,本届FILMART的人气算不上很高。海外公司很多都是以国别组团的形式参加。内地企业继续在FILMART上扮演重要角色,今年有约120家国内公司来香港设展,其中除了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组织的展馆外,杭州市的影视企业也以统一形象对外亮相。
除了电影以外,FILMART下属还有“电视世界”“动画及数码娱乐世界”和“影视器材及后期制作服务”三个主题板块。其中前者规模最大,今年有180多家展商参加。而在器材、后期领域、3D设备及相关服务依然是各路厂商展示的重点。本届FILMART上也有不少3D新片发布,例如之前在低成本3D恐怖片领域摸索了多年的彭氏兄弟就在筹备一部高预算的3D灾难片《逃出生天》。总的来说,香港、东南亚这边的3D项目还是以一些主打类型概念的中小制作为主。
作为亚洲主要电影融资平台之一,HAF今年也进入了第10届。主办方创纪录地选入了32个新片计划,远超过上届的23个。不过本届HAF的入围项目主要还是来自华语地区和亚洲,其中内地有6个项目,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有5个和3个项目入围。此外,本屆HAF的项目中有6个是跨国合拍,今年的活动还首次接受了纪录片提案。
从过程来看,本届HAF是近年来较为热闹的一届,展馆的人气明显超过去年。很大程度上,这或许因为今年的入围项目在类型上较为多样,其中有不少警匪、犯罪题材。此外,本届入围名单中老将与新人的搭配也比较平衡,例如内地的知名导演顾长卫就拿来了他的新片《伟大的和平来自于对战争的不懈准备》,而香港导演彭浩翔作为HAF的常客也再次凭《碟仙》入围。新人方面,《一页台北》的台湾导演陈骏霖的剧本《下午茶》较受关注,而来自内地的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则凭《气球》最终获得了HAF颁出的大奖。
今年的HAF也体现出了国际各新人扶持、创投平台之间更紧密的合作。本届的入围计划中,台湾导演易智言的《废弃之城》是去年金马奖创投会的获奖项目,而《晴空万里任翱翔》是来自纽约的“Independent Filmmaker Project”,《Love:1984》和《Hangman》则来自哥本哈根的“DOX:LAB”项目。此外,去年首次在FILMART上举办的“ACE Co-production Lab”也是一个旨在促进欧洲与华语地区合作的培训平台,此次该单元选入了3个剧本,其中内地青年导演漆锐的《池塘》是去年上海电影节创投会的大奖得主。而法国巴黎电影节旗下单元“Paris Project”今年也继续与HAF合作设奖,以促进区域新人的发展和国际资源的互动。
古装大片退烧
作为华语地区主要的行业展会之一,每年的FILMART汇集了众多华语新片项目。香港公司往往会选择在这里发布一年的新片。在今年的展会期间,寰亚、英皇、寰宇等本地主要的电影企业都宣布了2012年的计划。从各家公司的片单来看,主要还是靠熟面孔撑台,刘德华、刘青云、谢霆锋等香港明星今年都有多部领衔新片。
同样,导演方面也是老将站台。寰亚旗下的杜琪峰、刘伟强,英皇的尔冬升、林超贤,寰宇的陈木胜和彭氏兄弟今年都有新片推出。一些老将也开始担任更多的角色,例如著名导演杜琪峰今年除了要执导一部《盲探》外,还要为寰亚监制一部成本3000万港币的赛车题材电影《车手》。而另一位香港大牌导演尔冬升对监制的角色早已驾轻就熟,今年除了亲自执导的《大魔术师》,还监制了英皇的另一部大戏《消失的子弹》。
此外,内地香港两地的合拍项目仍是FILMART上的重点之一。例如寰亚参与投资、派格太合老总孙健君亲自执导的《富春山居图》就是今年规模较大的合拍片之一,据悉影片的投资约1.4亿港元。古装片项目依然为数不少,英皇有和星美集团合作的《王的盛宴》,《画皮2》《大武当》和《忠烈杨家将》等片在展会上也有一定宣传。不过相比往年,今年此类项目的级别、份量要明显逊色。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以往古装大片基本都是香港导演掌舵,而近来的此类项目则开始启用新人,比如两部较大制作《铜雀台》和《画皮2》的导演赵林山和乌尔善就都是从内地广告界走出的新导演。
FILMART曾见证了华语古装大片的一度风光,尤其是去年的展会上,达到了一个巅峰,当时《龙门飞甲》《倩女幽魂》《关云长》《一代宗师》等一干合拍大片完全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进入2012年,这一局面因市场大势的变化而改变——随着古装大片近来市场行情的下滑,此类合拍片也不再占据行业的焦点位置。面对变化,华语电影业内也开始出现明显的求新求变趋势。
香港电影:回归风起?
香港电影今年有意无意地出现了某种回归传统的倾向,本届亚洲电影大奖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本港老将许鞍华,而香港电影节的“焦点影人”单元则选择了另一位香港资深导演陈可辛。在今年的FILMART上,港产电影的创作新动向也值得关注——进一步融入内地,彭浩翔的《春娇与志明》就是一个极好例子,相比2年前港味纯正的前作,这部续作把故事的背景搬到了内地。
从展会上发布的新片来看,有更多的本地项目选择回归“港味”,例如英皇推出的江湖题材新片《扎职》,从片名中就能看出鲜明的本地定位。FILMART期间,香港安乐出品的港产类型片《大追捕》在内地和香港都取得了超过预期的票房,这也给了香港电影界很大鼓励。
就类型来看,香港公司目前似乎更倾向于港产片素来擅长的动作、警匪领域。今年也有不少相关新作:安乐下半年还有一部《寒战》,寰宇则有陈木胜的《扫毒》、彭顺的《同谋》和彭发的《追凶》,而寰亚旗下的《盲探》投资达9000万港币,是近年来港产类型片中鲜见的大制作。
此外,香港电影还开始重新涉足一些近些年来少有尝试的领域,比如火灾和消防员题材。FILMART期间,英皇和寰宇先后宣布将开拍该题材的新片。前者的《特种救援英雄》投资1亿港币,而后者支持的《逃出升天》预算也在千万美元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当前香港电影界求变的决心。
其实香港电影的这种回归趋势从年初的《大魔术师》等片身上就已能看到苗头。说到底,这种创作上的回潮更多还是出于市场变化的客观驱动,尤其是以往香港电影擅长的古装动作片行情下滑,直接给了当地业界更多的压力与动力去求变。
内地:新势力抬头
中国内地的影视公司及项目近几年一直是FILMART的重要力量,不过今年的新生亮点并不多,主要的项目还是以合拍和古装为主,其中续集也不少,例如华谊兄弟支持的《画皮2》。该片制片人庞洪表示,《画皮3》目前也在筹备中。天津电影制片厂也拿出了3D电影和电视版的《兔侠传奇》续集计划。这两个系列的首部曲最初也都是在之前的FILMART上引起的关注。此外,大陆与台湾的合作似乎也有一定的发展。本届展会期间,台湾导演魏德胜的《赛德克巴莱》也传出消息说将内地的发行权交给了万达集团下属的万达影视传媒。
nlc202309031606
相比传统影视企业,内地的新媒体公司今年出人意料地受到更多关注。今年FILMART的首场论坛就以《透过多媒体及网络发行——影视内容的新机遇》为题。内地新媒体方面的发言也引起了不少反响,其中新媒体渠道的盈利前途,内地用户付费消费版权影视产品的可能,以及未来国内相关政策变数是海外业界格外关心的话题。
作为内地近年来崛起的规模化视频网站,优酷今年的动作尤其引人注目。FILMART期间,优酷专门在香港举办了首映仪式,对外发布了微电影计划“美好2012”,并推出了首批项目——4部由亚洲各地知名导演操刀的短片。这已是优酷连续第3年推出品牌原创内容计划,优酷的高级运营副总裁魏明表示,今年的“美好2012”还包括多位知名影人执导的计划,其中内地导演张扬等人的部分目前已拍摄完成。
微电影是近两年内地的热门话题,不过之前的作品或偏于草根,或近于广告,而优酷推出的新系列则首次喊出了“大师”口号。优酷此次也选择与香港电影节这样的专业电影平台合作。从成片的效果看,韩国导演金泰勇、内地导演顾长卫、香港导演许鞍华和台湾導演蔡明亮完成的4部微电影都是深具电影节气质的短片。
除了针对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定制,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公司开始直接进入传统影视剧的投资、制作。例如内地另一家知名视频网站乐视网旗下的乐视影业今年就将与英皇合作推出《消失的子弹》。乐视影业总裁张昭表示,目前还有一系列项目即将敲定,可能会在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做一个集中发布。此外在FILMART期间还有消息称内地的腾讯网也投资参与了中日合拍的网络系列剧《第一次》(The First Time)。
中美合作进阶
对于华语电影界来说,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中美之间出现的新一波合作趋势。最近两年,传出的中美合拍项目一直风声不断,之前内地电影进口政策传出的松动更是备受瞩目。不过就本届FILMART的情况而言,表面上中美之间的互动稍显平淡:美国独立电影及电视联会(IFTA)今年再次设置了美国馆;本届的论坛也请到了《功夫熊猫》系列的编剧Glenn Berger等好莱坞人士畅谈亚洲元素在全球市场的可能性。
展会上,中美企业达成了一些项目合作,比如《铜雀台》和魔幻动作片《太极之从零开始》就都成功地将片花的北美版权预售给了Well Go USA,从而为后续的发行打下了基础。 另一家香港公司Agog影业则在与北美的创作力量合作开发一套3D科幻电影《Megacity Sagramanda》。
此外,近年来在中国动作频繁的福克斯今年首次跟香港方面合作,在HAF上设立了一个剧本奖。今年入选的项目都是两岸三地的新人计划,福克斯国际制片公司的总经理Sanford Panitch表示,公司目前在华语地区的关注焦点就是本地的创作新人。
在今年的展会上,好莱坞方面的露面并不算多——相比之下,2009年的FILMART期间,好莱坞大片厂的高层倒是有更直接的集体亮相。目前真正值得留意的还不是这些表面上的文章,而是幕后诸多涌动的暗流,尤其是围绕中美直接合拍。事实上,从很多业内人士,尤其是一些身处中美之间、与双方均有密切合作的一线公司的反馈来看,两边的大规模合作已是呼之欲出。例如在FILMART前后,近来在好莱坞动作颇多的吴征及其旗下的七星娱乐集团分别与加拿大著名制片人Jake Eberts,以及《速度与激情5》(Fast Five)的美籍华裔导演林诣彬(Justin Lin)各自合作组建了新公司,计划拍摄高成本的英语电影和华语合拍片。
中美之间新的合作趋势也引发了香港电影界对自身位置的更多思考。近两年风传的中美合拍项目及投资中,有不少都选择在香港落脚。例如一度广受瞩目但最终流产的传奇东方(Lengendary East)公司,之前就选择在香港注册。香港本地的电影企业近几年也参与过不少国际项目,例如寰亚就曾参与过美版《无间行者》,公司目前还投资了《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监制的新片《云图》(Cloud Atlas)。之前施南生等资深香港电影人也在大力呼吁香港电影要抓住新机遇。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来看,在合作热情空前高涨的中美之间,香港凭借其特殊位置以及当地电影业的积淀,未来很可能扮演一个中转和协调的角色。
地方小确实是名副其实。比如香港岛,我坐着一辆小的士(出租车)绕着香港岛跑一圈。路上,我想:反正这岛不大,但十几分钟总有的吧,我还是先不看,休息几分钟再看吧。于是我闭上了眼睛,可十分钟都没到司机就停车了。什么,这么快就绕了一圈?!我屁股还没坐热呢!谁叫这那么小,不但风景没看到,还白白浪费了30元港币(香港消费很贵),呜!因此我可能保证,我只要半天时间就能横跨香港最大的岛!乐趣大也不是瞎说的。
瞧,香港这么个小小地方就有迪斯尼乐园、海洋公园这两个超级乐园。迪斯尼乐园里有好玩的旋转木马、赛车、枪战等,海洋公园里有奇妙的鲨鱼、小鱼、水母等。除了这些,更好玩的就是列车了。
当人生走过无数个秋,有若干人还能让你难以忘记?有若干故事还能给你成长的鼓励?有若干情感还能让你倍感珍爱?纷扰纷乱的世界里,当你无法释怀时,你须要的其实只是童年的那份纯粹,清澈而透明。
母亲是个地道的农平易近,贤慧而又有主意。因为父亲时常不在家,所以家务、农活就全压在她一小我身上了。据说我还没满月的时刻,母亲就不得不下地干活挣工分以贴补家计了。而我,三岁以前,根本上都是在姐姐的背上度过的。往往想起母亲拖着衰弱的身子辛苦劳顿,以及五岁的瘦削的姐姐成天背着我的悲凉情况,心里总不是滋味儿,但倒是深深的冲动和满满的幸福,无以言表。
一九八四年仲夏,弟弟出世了。母亲独自一人其实是照顾不了我们姐弟三个,并且姐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所以我跟着父亲来到了他教书的处所生活,一待就是二十个岁首。刚开端,父亲和我住在黉舍,母亲和姐姐、弟弟则在老家生活,种着一亩多地以保持家计,也因为如斯,我六岁前对弟弟完全没有记忆的影像。
三年后,母亲也带着弟弟随父亲一路生活了。没有正式的工作,日常平常就本身煮一些家常菜卖给学生用于谋生(那时的初中食堂只负责给学生蒸饭,不供给菜,学生一般要从家里自带一周的咸菜)。姐姐没有一路过来则是因为家里养的一头猪还没出栏,舍不得卖掉落落。直到一年后,一家人才真正的生活在一路。
大年夜大年夜院里的童年是纯粹、快活、无忧无虑的。沙堆、泥巴、弹珠、弹弓记录着童真,装潢着童年的梦。我时常想着回到梦里,因为在那边,你我都不曾老去,没有世俗的懊末路,有的只是那一份纯粹。时光伴着童趣飞快地流逝,转眼便到了上学的年纪,而记忆中的便坑倒是我挥之不去的梦魇。
学前班的教室座落在黉舍的后山上,天天上学我都要从黉舍的大年夜大年夜门进去,穿过高年级的教室,然后从一年级(1)班旁小便处边上的小门出来,再绕过小便处那臭烘烘的露天便坑才能达到教室。每次经由便坑,我和小伙伴们都要先探头不雅不雅察然后飞快地经由过程,要不指不定就溅得一身尿了。这是一些高年级的“恶霸”搞的恶作剧,看到有人经由便拿石头往里扔。看着他们恶搞后的高兴劲,我也神往着能赶紧升上高年级了。
逃学与恶作剧是童年里的一道风景,是除了红领巾与队标之外的成长烙印,充斥着故事。
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玩性未泯的我便隔三差五地逃起课来。每次逃学都是有预谋的,先是从母亲那讨来五角零花钱,买上一些零食,然后叫上几个要好的伙伴集体逃课。逃课是不敢跑远的,也不克不及天天都逃,毕竟照样怕师长教师向班主任告发。所以每次逃课只是跑到以前学前班教室后山上的木薯地里玩。并且每次都是选数学课的时刻逃课,这是因为数学师长教师年纪有点大年夜大年夜了,课也上得最沉闷。而伙伴们只要有器械吃就会无前提地跟着你,也不必担心逃课会落单了。逃了几回后,数学师长教师也有所察觉了,但他却不动声色。见他如斯,我和伙伴们更来劲儿了,预谋着一次针对师长教师的恶作剧。
一九八一年的一个仲秋之夜,我出身在南边一个叫那荡村的小村里。老一辈的人说,我们出身在幸福的黄金一代,远离了战斗、饥荒、十年**。地盘也已经承包到户了,固然经济和物质程度还不高,但生活终归是有了奔头了。可悲的是我却“生不逢时”,分娩队在我出身的半年前已经完成了地盘分派,是以打从出身之日起我便注定是个没有地盘的贫农了。高兴的是,往后都不消担心成份问题了。
看到自己的青春就在眼前,有点想流泪,真的好感谢这位有心的文友,因为自己未曾为青春留下一张纸、一个字。
青春,我们是在文字里度过的。
那时,我们把文学搞得如火如荼。那时,我们每个十七、八岁的样子,啃着高中的书本,玩起了校园文学社。当时学校还是支持的,给了办公室及办公用品。把桌椅摆好,贴几张形象画,要班主任从每班选出几个文学爱好者,文学社就简易地成立了。那个时候没有电脑,电灯到时就会关熄,我们点蜡烛熬夜审文、排版、篆刻和画画。条件有限,我们几个几乎从自己的伙食费里抠出钱来买纸张、邮票等。油印机和蜡纸等印刷工具是学校提供的,有了学校的这份支持,大伙也算是满足了。我们几个穷学生就这样如痴如醉地爱着、写着那些万变的文字。
一期一期的刊物有模有样地出来了,接下来不只筹稿,更想刊物的质量升华。自己的学校稿件有限,就写信向兄弟学校要,还觉得不够,慢慢地把橄榄枝抛向全省、乃至全国。学校放一次长假回来,信件可堆一小山。我们拆啊看啊回复啊,都忙得不亦乐乎。
社团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刊物也办得摆在省文联的办公桌上,县文联、市级报经常刊登我们的诗文,最为骄傲的,我们社长的组诗《庄严的世界》发表在全国性并由臧克家顾问的《诗歌报》上。当时全校师生沸腾了,那个激动的画面似乎就在昨日,三十多元的稿费全部买了喜糖。次年,社长荣获了江西省文联和江西省团委红钢赤印的“江西创造型学生”称号……
此刻,摆在眼前的纸上的青春似乎有点玩世不恭,用儿子的话说:老妈,你的字咋像鸡爪在刨食。正在晚餐的全家笑得差点喷饭,是啊,很恬静的一个女孩呢,当时太忙了吗?不不,缘于青春。
还是青春。
那时的青春在四溢,血液在狂飚。成天把青春泡在文字中,浸在诗歌里,把学业荒废,谁也拽不回。记得有一位良师好言相劝: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哲理的话语那时听不懂,也听不进,现在回想起这句话,大悟彻悟时,已是晚矣。
很牛的青春似乎不曾走远,伸手也能触到青春的尾巴。闻到枕边的呼噜里粗犷着的况味,我不得不回到现实。一一当年的社长就睡在我的身边,他还在做着他的社长梦么?我这个副社长又很戏剧地做了他的副家长。曾满腹诗语的他八九分在做着他的企业梦,我想。高考落榜,参军未果,考取的“鲁迅文学院”因要自费而家中一穷二白再次未能如愿,望着大作家王蒙的亲笔录取信,他痛哭了,一把火负气地烧掉了所有的文稿书籍,烧掉了与文学有关的东西,烧掉了他的文学梦。看到与他一同录取的、与我们一起写东西的文友现已成名成家,感慨里不免有点惋惜。
去年有次,我无聊地在百度上打出“江西XXX”,这个“X”是他的真名,做企业这么多年,我想测测他的名气,几分钟后,企业也倒是出来了,万分没想到的是,百度里出现江苏又一文友姜宏伟的《八十年代校园诗歌文学回忆录》,里面多次滚出了他和我的名字。满满的感慨,满满的激动,我们的诗歌居然影响在那个时代,当时女儿也激动着:爸妈,你们想办法去找找他们,现在信息太灵通了!
岁月如此折腾,岁月如此戏剧,尽管如此的如此,我们的青春还是值得去骄傲的。
因为,我们的青春很文学,像诗歌一样美!
初识香港
香港是个特别的城市。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与内地的教育也存在一些差异。为了能够顺利地在港交流,教育部、中联办、香港教育局和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组织了不同内容的培训,包括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并让我们学习简单的粤语以便尽快地适应香港的生活。
一次在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学习,中心为我们提供了矿泉水,每个瓶盖上都写着数字。这是学号吗?随手拿起一瓶喝,在放下的时候我就明白了瓶盖上数字的意义。回想我们以往参加学习或会议,由于人多,矿泉水又是一模一样的,喝过的水很容易就会混在一起。活动结束后,随处可见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简单的数字,轻松地就解决了被我们忽视的那个问题。
香港的幼稚园也体现了很强的环保教育的理念。在幼稚园的洗手池的标识上写着:“因学校资源有限,请为儿童着想,每次使用一张纸。”“请用适量的洗手液。”在香港的一家幼稚园,校长带我们去看他们的户外活动场地,这在香港可是稀缺资源。幼稚园把很有限的场地运用到了极致。围墙上方安装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发电,电力可以照明,并能够启动一个方形的有机肥转化器,他们称之为“厨余大变身”。转化器将幼稚园的剩余饭菜转化成有机肥,然后再用这些肥料,给儿童种植的植物、蔬菜施肥。通过这套装置,儿童了解了什么是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再次利用,是非常生动的环保教育。
教育的责任
香港约有940多家幼稚园和幼儿园,大部分是由宗教团体、志愿机构或私人开办的私立幼稚园。它们分为非牟利和私立独立幼稚园两种,非牟利幼稚园占全港幼稚园的80%以上,香港绝大多数儿童选择入读非牟利幼稚园。
比较香港幼稚园和内地的幼儿园,主要不同有三点。首先,作息时间不同。在内地,幼儿园大多是全日制的,个别是寄宿制的,而香港,大多为半日制的幼稚园,只有少部分是全日制的。半日制的幼稚园也分上午入园和下午入园两种类型。其次,语言不同。我们使用普通话和简体字。在香港,教师和儿童大都使用粤语,中文是繁体字。再次,活动空间不同。内地的大部分幼儿园都有独立的操场和院落,以便孩子们活动、游戏。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只有条件优越的幼稚园才有独立的教学楼和户外场所,大多数幼稚园,面积较小,空间有限,最小的幼稚园只有两三间教室。
香港实行学券制。教育学券是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原意在于解决教育投入的效率以及教育公平问题。香港的学券制,是以学券方式为3岁至6岁香港学童提供学费资助。2009年学券资助额是每名儿童每年14000港元,2011年已增加至16000港元,每年平均约有85%的幼稚园儿童受惠于学券资助。凡是参加学券计划的非牟利幼稚园,需要接受教育局的质素评核,只有达到评核标准才可以兑现学券。这个政策将政府对非牟利幼稚园的财政支持和幼稚园的教育质量紧密相连。
香港幼稚园还有兼收弱能儿童计划(也称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从维护所有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目标出发,让轻度弱残(自闭症、弱听、发展迟缓等)的儿童融入到正常儿童当中接受教育。政府会提供资助,并增派一名特教教师,他的薪金和公积金由教育局支付。弱残儿童除了能与其他正常儿童一起参与活动外,还可以接受半小时的特殊教育辅导,由特教教师对他进行认知、社交和自我照顾等方面的训练,为他们日后融入主流教育打好基础。
教育不只是教育局的专职,香港的多个行政机构都有配合幼稚园教育的项目。比如,廉政公署的社会关系处,着力推广青少年品德教育。以“智多多”为卡通角色衍生了多种德育宣传品,制作儿童书籍和卡通短片,向小朋友传递正面价值观。
严密与高效
不论项目大小,每一个方案都追求结果和效能,都会有相应的评核。比如教育局对幼稚园的质素评核,内容包括教学水平、教师的学历工资、幼稚园的收入及使用情况,需要改进之处等,甚至连学校校服、书本和书包的收费标准都公布在网上,资料非常详细。
在工作筹备时事无巨细、条例在先。“8号风球”,是刚到香港时培训的一项内容,遇到黑色暴雨警告应该怎么办?这种事件发生的几率比较小,有时一年也不会遇到。可是在3月的一天,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真的遇到8号风球!之前的培训就显得太有必要了。
幼稚园的日常管理。学校的校历上,在学年初就计划好本年度的工作,具体到哪一天,在哪里举行,而且一般不大会做临时变更。精细的计划管理,便于每个人能够合理安排计划,也便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资料、玩具、用品实行标签式的管理,物品按类摆放,使得原本拥挤的空间显得整洁有序。幼稚园设施设备“零破损”,我仔细观察过,在去过的每一所幼稚园,都没有看到一处损坏的幼儿家具或用品。
两文三语 中西合璧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处。幼稚园的办学形式和办学理念多元化。香港学前教育以《学前教育发展指引》为宗旨,倡导“全人教育”,使儿童在体能、智能、语言、社群及情绪等方面都有均衡的发展,信奉“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潜能,是有能力和主动的学习者”的教育理念。幼稚园自主选择和建构校本课程,教学多元化,有“高瞻课程”“主题课程”“问题—探索—经验课程”等模式。幼稚园强调儿童自主性的学习,从观察幼儿学习的表现来审视课程的效能,多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组织幼儿活动,强调幼儿与教师彼此在“学”与“教”中的互动及教学实效。
“两文三语”是香港教育的一大特色。两文即中文、英文,三语即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幼稚园以讲粤语为主,开设英文和普通话课程。香港人口700多万,外籍人口有50多万,英语的应用程度很高,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幼稚园会有专职的外籍英语教师,这些教师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且必须取得香港的教师资格方可任教。这是香港幼稚园的教育优势。
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渗入,幼稚园有圣诞嘉年华、复活节等节日活动,进餐前有祈祷等宗教信仰的仪式。同时,幼稚园也很注意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天主教的宝血幼稚园,班级的名字是以仁、义、智、德、勇来命名,还经常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
生活中的教育
香港幼稚园倡导“全人教育”,使儿童在体能、早期数学、语文、个人、群性及艺术等六个范畴均衡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幼稚园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增加幼儿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感受。除幼稚园教学外,幼稚园会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等,让他们感受科学的奥妙和科技的发达。
香港的可观教育中心,为全港的中小学、幼稚园提供免费的服务。这里有全港第二大的天文望远镜,还有模拟的天幕,儿童可以看到斗转星移、日月更替,还可以观察太阳,看太阳黑子、日珥现象,给太阳照相。秀茂坪交通安全城,对幼稚园免费开放。交通城内设有各种模拟过路设施,让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下亲身体会及实习怎样过马路。
春节期间,偶尔在《滁州日报》(好像是“清流”版)知晓滁州美女作家张丽出版了散文集——《当时只道是寻常》。介绍中,除了文字还配有张丽女士的大幅全身照片。大凡美女都是很养眼的,更何况又是才女!自然引起了我多看几眼的兴致。照片上只见她有点拘谨、腼腆地双手轻轻托着刚刚发行的新书。明亮的大眼睛流露出端庄、素雅的气质。这就是才女张丽留给我的初次印象。当时,就有想写写自己对张丽女士出书等印象的想法,但心中些许有些忐忑。怕自己的唐突惊扰了对方。终没有行文。
大作家朱自清撰文:“女人是磁石,我是一块软铁……在路上走着,远远的有女人来了,我的眼睛就像蜜蜂嗅着花香,直攫过去……使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那双鸽子般的眼睛,伶俐到像立即要与你说话。……”我只是凡夫俗子般的读书之人,没有那样经营文字的造化和能力,但发乎于情止乎于理的章法还是明晓的。
4月27日(4月23日系世界读书日,举办方选择27日、星期日,可谓适逢其时)。《新滁网》举办“品读新滁新作聚谈读书之乐”新滁网友作品座谈会。朋友力邀我前往,我犹豫再三,4月26日下午,方电话告知决定翌日前行。
果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坚定自己继续从事文学爱好的梦想。大家相谈甚欢,组织者又独具匠心组织大家到户外赏春踏青,品尝农家乐美食。幸运的是我见到了心目中仰慕已久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作者——张丽女士。果然人如其名——美丽非凡。她的表情还是那么腼腆、淑雅,微微地笑着。态度极谦和、诚恳。临别时,我问她能否用她的车送我到车站?她很爽快地答应了。言谈中,她还告诉我:“她很钦佩野马先生能够写出《控制欲望》20多万字的小说。……她也有创作长篇的计划,并且已经有了提纲”。张丽,这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在当下,彷徨、焦虑、患得患失几成常态的社会氛围下,许多的家庭主妇热衷于穿着打扮、打牌逛街庸俗消遣之际,她却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充实自己,然后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诉注笔端,即陶冶情操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愉悦了读者朋友,实属难能可贵。这不能不说她是幸福、满足、闲适的女子。她用自己的.方式,超脱于尘世之外,宁静、安祥地书写着自己身边的喜怒哀乐、人情冷暖。
哦,对了,差点忘了告诉大家,在座谈讨论时,我略略浏览了张丽新书中的一些作品。文中大多是作者身边的琐碎小事,但作者在书写这些故事的同时加入了自己对生活、生命和社会的思考。给人以朴实、亲切、自然的感觉,仿佛它们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自己的故事,只不过张丽以她的勤奋加之生花妙笔为我们这些粗枝大叶、慵懒的人们呈现出了精美的文字盛宴,时时启迪我们的心智。我想这正是此书的意义之所在。
亲爱的饱读诗书的女士们先生们,请一定要记住此书的名字哟——《当时只道是寻常》(典出纳兰容若的《饮水词》:“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说说云南吧,谁让我在这个美丽的云山之南、彩云之南的地方,绚丽多姿的王国流连忘返过呢?
身穿热带裙子的瑞丽
这是一个身穿热带裙子的城市,大街上各种各样肤色的人在穿梭,像不同的溪流汇集交错又分开。各民族,各个国家地域的人在这里,时而悠闲自在,时而又匆匆忙忙。悠闲的几个人,三三两两坐在阳光照耀的大街旁,品着云南普洱茶水,跟孩子说笑自如,闲散的程度如城市上空的白云一样慢悠悠;匆忙的是商家,这个城市我估计有近一半的居民从事翡翠宝石,餐饮旅游行业,整个城市都是翡翠宝石捡挑的声音和身影。
我一个人在瑞丽的大街上享受明媚的阳光,看那美丽高大挺拔的帝王葵,和金碧辉煌的塔身建筑,也时不时瞟几眼路边的翡翠宝石店,过过眼瘾,心底是一种孤独而自由的美妙。
一个棕色皮肤的缅甸人微笑着向我靠拢,拿着手中的镯子对我说:“先生,正宗的缅甸翡翠,100元一个。”我友好地笑着讨价说:“50元。”那商人突然微笑如花,露出白齿,嘿嘿一笑,二话没说,就把手中的一把镯子塞给我:“先生,你买5个,算批发,40元一个。”我苦笑了,知道自己太直爽了,其实镯子的价格可以更低。但快乐的心情是无价的,最后我买了他两个镯子,每个40元。
他欢快地扭着他的裙子走了,我也微笑地看着他,也觉得幸福。但幸福不是常常都有的,如果把幸福比喻成各种翡翠,那幸福也是各种颜色和成色的。我问自己:我幸福吗?孤独的幸福是什么颜色?想到这里我有点茫然了,走进旅馆的竹楼,像钻入竹林的一只松鼠。寂寞地啃着我的玉米棒。
前世记忆中的腾冲
仿佛是我上辈子要去的地方——我的腾冲,你把自己深深地埋在云南山的怀抱里,一声也不张扬。正是四月的春天,从昆明去腾冲的路上,田野正穿上一年中最奔放的衣衫,迎风招展。到处看得见金色的油菜花成片怒放,热烈得有些原始。为了你的爱恋,我在巍峨高山的腰带路上辗转多时,把你来寻访。
这是个安静、美丽、内秀的城镇,也是个古老、温和、英雄的城市。她的美丽内敛而平和,甚至连她的诗史般的硝烟历史。仿佛这是被桃花源包围的一座千年古镇,在流水和青青瓦舍中回眸低叹和微笑,在她内心的温泉,和翡翠一样的心灵中轻声吟唱。但是,在这英雄的故乡,谁也不会忘记,那抗日的烽火,曾经在这个边境城镇熊熊燃烧,中国远征军的步伐和身影在这里,从历史中匆匆走过,血战悲壮的旗帜和墓碑,至今还留在我们的心田,并在我们的心灵和血液里流淌。
这里有平静的水上草原,花开如天边的云彩;这里有热气腾腾的温泉,温柔地招呼远方的客人;这里有默默富饶的物产,轻轻地滋养我们疲惫的心境;这里有沉睡的火山石,叙说着远古的图腾。城镇的周围是高山,原始森林神秘而深远,高山的路旁犹如仙境,古藤饶山岗,奇花奇树满山的香。那路旁山崖上触手可及的山兰;那吞噬残墙断壁的热带榕;那叫不上名字的蓝天上飞翔的鸟儿,给人的一个感觉,仿佛是前世的风景一样悠远。
当然,也不能不说这里的翡翠和黄龙玉。其实,腾冲都不是翡翠和黄龙玉的故乡,翡翠的原产地在缅甸,缅甸是唯一在世界上有着翡翠矿场的国家;而黄龙玉的产地,是在和腾冲相邻的龙陵县。翡翠被人们认知、认可到欣赏和收藏,已经有几百年的事情;是中国人开发了缅甸的保藏,翡翠是中国人先认知的,然后,才有缅甸的翡翠开采业,而腾冲是首当其中的翡翠开发历史的功臣。一直到现在,腾冲作为古老的玉石市场,和云南的瑞丽同样非凡,腾冲加工的翡翠,以及翡翠毛石闻名全球。而黄龙玉是近25年才新发展认知的新玉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玉石,但也首先在腾冲等地发展推广开来。
这里是英雄和玉石宝藏的故乡,这里的山,从另一个纬度和时间巍峨站立,这里的江河,从神居住的地方流淌而出,这里是我心灵的桃花源,是我前世没有了却的情感。
用花说话的镇子——斗南
从昆明出发,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那用花说话的镇子——斗南。虽然已经是下午,但整个镇子都在为鲜花而忙碌。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每天有万余人次进场交易,日上市鲜花有近70类、300多个品种,日成交额500万元以上。来到这里,你就会陷入花的迷宫,花的海洋,你的心情就会像花一样盛开。
这里每天的正式交易时间,是凌晨两点到八点,到时人潮簇动,人山人海。虽然不是花市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但看到的花的世界,足以让你惊叹不已。这里的许多花,是论斤论捆买的,跟我们一些城市那些羞羞答答的花店比起来,那气势就如花的鲸鱼,压倒虾米一样,不可同语。这里是花的云海,花的山,花的江河。
五彩的玫瑰在这里变成了普通的村姑;一种油菜花一样,但有各种颜色的花朵数量很庞大,我叫不出名字,像列队征战的军团一样气势磅礴,一个多字不能形容。在这里,你花几块钱就可以买一种鲜艳的心情,几十块就可以双臂拥抱花丛,如果你买的是栀子花,那么你拥抱的花,多得就如抱着雪白的棉被,只不过这床棉被很香。
我们看到的是这里花的美丽,但其实从事花卉的经营,还是比较辛苦的,从早到晚,拍卖计价运输整理包装等等。劳动创造美,在这里说最合适。
花城斗南并不大,走一圈全镇,只需半个小时。镇里古色古香,民风淳朴,乡音独特。在这里,你除了欣赏购买美好的花朵,还可以隐居在鲜花的巷子里,过几天古老而新鲜的日子,让小镇的清请小河,洗涤你那油孜孜的`心情。
水中舞蹈的西双版纳
世界上有许多迤逦的风景,总是像清新丰腴的女子一样,诱惑我们的眼帘,又像鸡汤一般,滋润哺育我们贫瘠的心灵;世界上有许多桃花源,而西双版纳是热情舞蹈着的另类的香格里拉。
是四月情风的指引,还是要无翅地飞翔?令我们几个远离故土的驴友,造访这孔雀的故乡,用水歌唱的圣地。
记不清有多少骄阳下的艳丽山川,穿越我的脑海,只在寂静的夜晚,覆盖一床明媚恬静的月光,还能时时思量那一份异乡美丽的风情,如江南的一条少年蚕,沙沙品味一片片甜美的桑叶。
看到满山的绿叶和鲜艳的鲜花,像纯净又绚丽的溪流流淌过;看到陆地上最稳重庞大的动物象群,从我的记忆里慢悠悠走过;在热带雨林的头顶上,我伸向天空的手,想摘下一片美丽的白云,森林里就会有一片彩云飘然而至,薄薄而又潮湿地和我亲吻;在古朴的戴着民族毡帽一样房顶的竹楼旁,我的手心至今还握着一片草地里,一只勇敢蚱蜢蹦跳的形象。
我的唇边还保留着傣族寨子里,竹筒倒出的酒香,我的脑海里至今还不能忘怀,民族兄弟那岩石一样自然的脸庞,还有那傣族姑娘笑颜在叮当作响;我的回忆还是那么潮湿,那是被热情的水泼洒的痕迹;我的脚步依然跳跃,那是被竹竿舞起哄的欢畅。在那里,美丽的芭蕉花,可以融入我饥饿的肠胃,普洱茶可以洗涤旅途的疲倦。似火的孟巴拉传说舞蹈,还在熊熊燃烧。
月亮是大山和水的精灵,在山寨夜晚的湖边潜入水底,看傣族姑娘那袅娜的身影,倾听那黄鹂鸟一样的声音,在婉转歌唱;葫芦丝在竹楼旁悠扬地缭绕,旱椰和凤尾竹的倩影,剪纸一样装饰着梦乡;那古代傣族王子一样站立的白搭,在远处静静看着孔雀般的姑娘。热情的阳光招来多情的阵雨,太阳和雨在一起在欢唱。热带瓜果园里,各种热情甜美的水果,肆意散发热带的芳香,让人垂涎三尺,让我美好地迷失了方向。
有一首思念的歌在荡漾: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家……
请把我的回忆和思念,留在西双版纳,那里是一种喧闹热情的桃花源。
孔雀省的心脏——昆明
这里是一个馨香的城市,她是祖国西南部的心脏,四季如春,常年花开,她的名字叫昆明。
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看到最多的,是立体化青翠攀援的常青藤,还有怒放的各种颜色的三角梅。许多不知名的花树,也在这里自由地生长,开着不同于他乡的旖旎和灿烂。
在这座没有寒冷城市温暖的怀抱里,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红嘴鸥,这些来自冰天雪地的北国的精灵,在蓝色海洋般的滇池里,欢快地谈情说爱。这里也是云南各民族色彩最集中的地方,这个充满温情和魅力的城市,也是包含各民族风情的海洋,散发着无穷的民族气息,荡漾着千百种民族的波浪。这里有廉价丰富的温带热带水果,它们是论公斤卖的;这里有无限诱惑的宝石商场;也有别具风味的玫瑰花饼。那闻名中外的“云南十八怪”叫卖声,还在耳边回想;这里有五彩石和像五彩石一样绚丽芳香的花精香皂……
而昆明的夜晚,首先派出的是那满城烧烤的扑鼻香气,向你眼睛鼻子和嘴巴进行诱惑。我在一座郊区的一个桥墩边,吃着一碗向往已久的过桥米线,让舌尖体会一种不一样的风情。
如果不是在造地铁,这个城市会更加瑰丽和宁静。昆明有几大经济支柱产业:旅游,烟草,宝石,花卉,民族文化经济,从而使这个城市,有不同于我国其他城市的经济走脉,也使这个青春永驻的美丽春城魅力迥异,让人留恋忘返。这里当然有喧闹的大街,像奔腾的溪流;这里也有宁静悠长的各民族风情的古巷,在叙说一段段另类悠远的历史。
昆明的西郊,有座大山森林公园,叫西山,距市区15公里。主要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等风景点,是昆明一个著名的风景胜地。在香火袅娜的华亭寺,我放下半生的矜持,忏悔过去,用内心的泪滴,滋润麻木的红尘腐木。华亭寺位于海拔2050米的山中,近7历史,寺殿宏伟壮观,是昆明最著名的佛教圣地。而那清幽的太华寺,建于14世纪初,花木繁盛,幽香袭人。在望海楼,我看见傍晚滇池的太阳,像一个硕大的红果子,在湖的地平线坠落,这时候我想,人世间最辉煌的人生,也不过如此,只不过太阳明日照样升起,而人生真的有轮回吗?从时间而言,生命是一趟赶赴没有回程的列车,每个人都有向这一世界告别的时刻。
三清阁和龙门为依傍着西山主峰,罗汉山悬崖峭壁上的建筑群,号称九层十一阁。龙门石雕建筑,以石头作为建材,有石道、古室、古栏、古窟、古佛等,也算西山胜境的精华。登龙门,凭栏俯视,悬崖峭壁叫人禅思;放眼远眺,海天茫然,无边滇池淹没眼帘。
在昆明温暖的怀抱里,我把那双已经寒冷了的眼睛收起,用另外一双含情微笑的眼睛看这个城市,看人,看这个城市唯一的季节——春天。
被抬着进去的山乡——普洱
从西双版纳回昆明,年轻的导游——一个装扮已经看不出是彝族的小伙子,有点羞涩地对我们说:大家要回昆明了,但是,我们要在普洱停留一个小时,不会太耽误大家回去的行程,大家可以看看茶园,买点知名的普洱茶。我知道,导游在旅客购物的过程中,有砦指定商户,是会给旅行社以及导游一定的报酬的,憨厚的司机也说:大家去买茶叶后,到我这里统计,买茶叶的游客,我自己掏钱请大家吃鸡。哈哈,倒是直爽明了,一下子把旅客分为能吃鸡和不能吃鸡的两大人群。我在西双版纳买了一块翡翠毛石,切开一看,淡绿色,营业员欢呼,说我赚大了,后来找内行人看了看,也只是中等的货色。我问加工的师傅,如果加工成貔貅的形状,要加工费多少,师傅显然对这些询问已经非常熟练了,头也不抬地说:5000块人民币,我说:女儿大于娘呀,我的毛石本身也不到这个价格。于是,到现在那翡翠还放在云南那朋友那里。但愿茶园要价不要太高,哈哈。
我得买点普洱茶,一来这几天旅途中,旅行社给肉吃的机会不多,早已经把我这个荤食者搅得饥肠辘辘,经常自己几个人出去打牙祭;二是也确实仰慕闻名的普洱茶。
旅行车开了几个小时,拐进一座大山的进口处,好几家专门经营普洱茶的老板营业员,早已经翘首以盼,我们的旅游车一停下,那亲热劲,简直叫我们热泪盈眶,我差点是被抬着进去的,真惬意;接着,喝茶,介绍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大家丝毫没有埋怨的意思,反而很乐意接受这等无上的服务。我记得我那时是喝了十几杯普洱茶,是小的纸杯,如是大杯,我的肚子就会被撑破的。店里的普洱茶,各种颜色,各种形状,也是各种年龄的茶树制作的。表演茶艺的茶艺师,在悠扬的琴声中微笑如茶,姿态和神态真美,使人觉得那茶水的味道,其实就是在她们纤手兰花指点入。我记得在我生活的城市,那茶室的经营者,一壶中等品质的普洱茶,就可以要你100多块钱,好的要你300块,简直就是对顾客杀猪似地掠夺。而在这里免费喝茶,还可以受赠送小包茶叶,令人在心理上还是觉得舒服多了,虽然我也知道,一个人也不可能喝太多的茶水。
普洱茶的好坏,其实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茶学文化,店里的蔡先生告诉我:首先很重要的,茶首先必须是卫生安全,普洱这里的茶株没有打农药,生长在海拔米左右的山地里;其次要适合自己的身体和口感:这点对于老茶和新茶来说,就有区别了,新茶相对浓烈,老茶相对温和,茶也不是越陈越好,还要看茶树的叶种、产地、气候、土壤、水质、栽培方式、生态环境、采摘时间、嫩度、做工水平、仓储环境等因素。年份只是成为好普洱茶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条件。还有一点:就是要适合自己的消费水平,也不能是越贵越好,毕竟是茶叶。前几年,普洱茶炒得太厉害了,那对云南这个茶业其实是个打击。就如炒房,炒过头了,对老百姓和社会经济有好处吗?
是呀,许多人都说茶如人生,在这里我受教育了,形象地说,每个人都是各种各样的茶一样,有自己的内心品质,有自己的外部特征,适合社会各种各样的需求。生活的历程,也是如茶水一样,有的浓,有的淡,太浓了,叫你的灵魂睡觉不了,太淡了,没有滋味。
在普洱,我只花了几百块钱,买了自己中意的一块普洱茶饼,到现在都快一年了,还没有品味完呢。而每当端起那金黄色的茶水,我就会想到茶店老板老蔡的朴素而精辟的茶论,想起那幽怨的茶马古道,想起那高山上和白云飞鸟一起生长的茶园。
世界上最大最艳金黄色彩的罗平
罗平位于云南省东部,距省会昆明约235公里,地处滇、桂、黔三省边界区域,以“鸡鸣三省,狗走三地”而闻名。罗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九龙瀑布群、鲁布革小三峡碧、多依河等风景名胜家喻户晓。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气势磅礴,热烈无比的,每年都会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的罗平油菜花海。每年的“罗平油菜花旅游节”都盛况空前。而我有幸在三月,成为拜访罗平——这个像开放的油菜花一样,浓郁热烈姑娘的一员。
如果要问,地球上有哪个地方,掖着一块最大的金黄的色彩,那就是罗平。在八十万亩的油菜花海里,我们变成了飞来飞去“嗡嗡”叫的蜜蜂,变成了花丛中被追赶的蝴蝶;人走在金波荡漾的花海里,那种浓烈的香气,叫所有人的沉默无法躲藏。在这里,女生可以和无垠的油菜花中的每一朵花结成姊妹,诉说你热烈的爱情;在这里,帅哥不必像蟋蟀一样躲藏,可以和每一只蜜蜂,探讨辛勤劳作的心得。大海的蓝色,是我们男人胸怀的色彩,草原的绿色,是牛羊的最爱,冷艳雪山的白色,让人有点却步,我热烈而生动的情人——罗平的油菜花海,我还会爱谁呢?还有什么值得诱惑呢?我的油菜花海,我用无穷的视野和广阔的胸怀和你恋爱。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时,外公的土地上,也会出现一小块金黄色的油菜花地,每当开花的时候,外公就会自豪地说:瞧,我们的油菜花地多大,花多香。而如今在罗平,我感觉到,家乡儿时的油菜花地,勉强只不过是罗平油菜花海,不小心被扯下的一快小布头。在外公那里看油菜花,每年油菜花开放的季节,玩耍花地里,被蜜蜂蛰叮是家常便饭的;但在这里,蜜蜂也这么大度,见过人多了,眼界大了,从不咬人。
罗平奉献给我们的,还有晚餐中的鲜嫩的菜籽头,美味的河鲜,还有那殷勤的蜜蜂,送给我们的花海中大自然的精华——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