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课后教学反思

2025-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纸船和风筝课后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课后教学反思 篇1

邱芳

透堡中心小学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中我紧抓小熊和松鼠感情变化这条线,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一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的以下几点:

1、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1)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2)“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3)“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走进孩子,肯定成长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生命体的身份出现,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一起让生命共同成长。教师时时对孩子由衷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采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为课堂所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这节课中还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得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在指导朗读上应再下功夫,应该让学生多读多体会,不应将自己的体会强加于学生的身上。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老师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学生的感悟有些只停留在表面,认识有些肤浅。非但不能体现原本指导比较细致、有步骤的特点,反而让学生觉得很仓促,导致实效性不强。

3、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教课本内容的时候比较仓促,也没有很好的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纸船和风筝课后教学反思 篇2

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 (坏扎抓莓幸福吵受) 。会写8个生字 (坏扎祝句松抓福幸) 。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怎样真诚地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⑴认写生字。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分辨飘、漂两个形声字。

[教具准备]

多幅图片 (小熊、松鼠、房子、风筝、纸船等) 、课件 (Flash动画片) 、音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读准字音

1. 师生互动

老师今天要带学生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个美丽的地方在哪呢?板画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有一条小河从山顶缓缓流下, 河边是大片青翠的小草等) , 在这里有一个童话故事,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纸船和风筝

2. 齐读课题。教师指出“风筝”的“筝”读轻声, 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观看动画课件欣赏课文。注意随时标注字音, 读通句子。

2.“贴房子”活动。找同学帮助松鼠和小熊回家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 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

三、故事引导、巧识生字

1.住在山里的两个小朋友原本是不认识的, 但是今天老师很想让这两个小朋友认识彼此, 成为朋友。如果你们是这只松鼠, 你会用什么方式引起山下小熊的注意呢? (送礼物)

2.老师这有一只纸船, 上面写着“祝你快乐”并带有一枚松果, 请大家看“祝”字, 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个字的特点, 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老师就请你上来帮老师把他贴好。 (学生贴纸船)

3.面对他人的付出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板书:付出) 看看我们的小熊吧! (开心———眉开眼笑)

4.友谊的真谛不仅是接受, 还有给予。我们的小熊在开心之余更想为山上的朋友回赠礼物, 你们猜猜它会送什么呢? (引出风筝) 可以试一试, 书上有一句话能证明这个答案, 谁能勇敢地读出来? (指名读, 齐读)

5.在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 我们的风筝开始飞起来了。 (把风筝贴到半山腰) 不过现在它还没有飘到松鼠眼前。你们想不想它快速到达松鼠家啊?那就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回答得好, 风筝就能顺利到达;回答得不好, 松鼠可是会伤心的哦!你们有没有信心让风筝顺利到达啊? (学生回答)

6.词语辨析:漂、漂。相同点:从造字结构上看 (都是左右结构)

从偏旁部首上看 (漂是三点水旁, 和水有关。组词:漂浮, 漂流, 漂泊。) (飘是风字旁, 有风才能飘起来。组词:飘舞, 飘扬)

7.在同学们的帮助下, 风筝顺利到达了, 小松鼠是怎么拿到风筝的? (生字“抓”, 运用分析字形法) 再没有比朋友的温暖更长久了! (板书:好朋友)

8.编儿歌, 陶性情 (课件出示) 。

山顶的溪水往下流

山脚的风儿往上走

纸船顺水慢慢游

风筝乘风飘悠悠

载着可口的松果

夹着甜蜜的草莓

带着真诚的祝愿

幸福快乐你和我

四、识写生字、体味友谊

哎呀!音乐声这么没有了呢?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这么不见了呢? (拿掉纸船和风筝的贴图) 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1. 游戏识字, 领悟课文

(生字教学部分, 道具:红色苹果形生字卡, 分别写着“秒”“妙”“吵”“抄”四个生字, 意在让同学们区分字形、字音, 完成本课生字的学习。)

2. 品读重点段落 (继续学习课文7-11自然段)

⑴齐读第七自然段, 看松鼠和小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齐读)

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都不见了, 那么松鼠和小熊又这么样了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的第八自然段。

(点名读课文, 学生回答)

他们吵架了心情自然就不好。大家是不是很想让他们和好啊!那小熊和松鼠是不是也想和好呢?来, 咱们继续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点名读课文, 学生回答)

(贴上纸船和风筝, 板书“和好”)

小熊和小松鼠经过这一次事情之后, 都感到了友谊的重要性。真挚的友谊不仅要有相互的付出, 还应该做到宽容和理解 (板书“宽容”) , 这样我们的友谊才会地久天长 (板书) 。

3. 再品课文, 情感升华。

同学们也一定要珍惜你们的友谊, 那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整篇课文吧!

(学生齐读全文)

五、课堂拓展, 发散思维

1.放下课文, 来时看见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看来大家都因为小熊和小松鼠的和好而感到高兴, 可是我们的小熊却犯难了, 他给大家拿来了一封信。信中有些字他不会写, 需要同学们帮他写上, 你们愿意帮助他么?

(从小熊贴图后找出一封信) :坏扎祝句松抓福幸) 。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 () 鼠的朋友小熊, 今天我可乐 () 了, 因为我收到了小松鼠和好的纸船, 于是我也想在 () 一只风筝送给他, 还想在风筝上面写 () 话, 可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大家能帮帮我吗?

生思考回答 (老师点评) , 挑选出答案送给小熊!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要在风筝上写的话。

六、情感渲染, 结束全课

⑴我们的小熊, 他又笑得“眉开眼笑”起来了, 同学们也笑了, 看来帮助他人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啊, 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好吗?

师生一起举行一个祈福活动

纸船和风筝 篇3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啊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颗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啊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颗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松鼠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摘自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篇4

一、识字: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识字教学,本课要认识的生字数量不多,共八个生字,在准确划分课时后,我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与读文有效结合,在这一点上,陆教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在教学一开始,我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常规性步骤—通读全文,直接从词语入手,并将课后要求认记的词语也一并出示,并重点教学“扎”字,运用字典中的标注,联系图片渗透多音字的读法可以根据意思来选择读音这一方法。在处理同音字“漂、飘”的教学中,我采取先区分、后运用的步骤将同音字的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明白根据同音字的部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记生字,还能依据部首准确地区分它们的意思,可谓一箭双雕!尤其在帮助学生积累、理解词语意思的环节中,我有意识地创设说话的情境,例如理解词语“乐坏了”,先让学生根据图片练习说话:“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得……”,启发学生关注小熊的动作、表情、并展开积极的讨论,给学生一个运用语言的平台,并鼓励孩子用上平时积累的四字好词,从而更加直观、有效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在教学“抓”字时因为将拼音教学再现,所以在交流环节中有的老师针对低年级的拼音教学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陆教授针对识字及拼音教学这两大板块也为我们指名了方向: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固然要以识字为主、但也不能忽视拼音教学,更应该把拼音当作工具交,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拼音的实效性、运用性,才能更好地辅助与识字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读文:

这篇文章富有童真、童趣,为了凸显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很多方法力求让学生喜欢读、愿意读。例如采取简笔画的方式,为学生勾勒出一幅富有童话般色彩的图画;采取引导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出富有情感的灵动的画面;采取合作读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出富有童趣的温暖的氛围。但在这些环节的落实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内心的真正体验还没有达到高潮,所以陆教授在评课中提到的“整体性把握课文”这一对文本的切入值得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指导学生读文的设计中,我对文本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割裂与整合,切实忽略了文本整体性的特点,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有效地、整体地对文本进行把握,同时在课堂上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地做出相应、随机的调整。

三、写字: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篇5

在教学中,我紧抓小熊和松鼠感情变化这条线,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反思这堂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还可以。

一、利用简笔画,创设情景。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开始,我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引入故事中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并让学生找到小松鼠和小熊的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又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纸船和风筝,并分别写上“漂”和“飘”,借助情境区别这两个同音字。黑板上寥寥几笔勾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随机教学了涉及到的生字,在情景中学习,在情境中感知课文大衣,激发学习热情。

二、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11月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 篇6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回顾《北京》一课,我是抓住了北京的美丽,以“美丽”为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教学的起点,一篇课文包含知识点很多,要在一、二节课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授清楚,恐怕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深入的研读文本,根据文本的不同,学生的差异,确立教学的重点,“切入点”就是冲着这个重点来设计,以重点带动全部,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以“美丽的北京有什么?”贯彻课堂始终,达到预设的“找准切入点,提问才有效”的研究目标。

在《纸船和风筝》成果展示汇报课中,我经过细斟精酌最终以“纸船和风筝搭的什么桥?”为切入点,从快乐搭桥(建立友谊成为好朋友)――吵架(桥面出现裂缝)――修补友谊之桥的艰难――重建友谊之桥(和好如初)的整个过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感情的`纽带,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内容,作者的意图,备课时,我分三种角色走进文本读。一是我以普通读者来读课文,找到普通读者的感受。二是把自己当作学生再读课文,体会学生读后会知道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他们能想到什么?三是以作者的身份再次精读课文,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故事情节,他所表达的什么思想,他想读者了解、懂得、明白哪些道理,为什么用这个词等等。读后,我确定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也储备了许多相关的知识,较好地完成课前预设,达到预期决定的目标。

读是理解、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驾照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这节课,我把有效的提问和指导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如:如果把这只纸船加上松果送给你,你会感到怎样?学生会说:“惊喜、高兴。”把这种感受带入文中读出来。再如指导“高兴地哭了”先让学生笑出声,再让学生哭一下,最后引导学生把这两种表情结合起来读一读,学生把握的很准确,读出自己的感受,达到预设的效果,避免了干巴地指导读,做到理解课文和指导朗读的无痕。

《纸船和风筝》反思小结 篇7

1、朗读得多,但还是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读的高潮掀起处的不是很多。教学中如果一节语文课能时不时掀起朗读高潮,那才叫精彩!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力争做到。

3、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8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设计者:**省**市**第五小学

**

【设计理念】

此教学设计运用课前“预学单”引导学生前置性自学。教师在“精准定位教材”和“准确把脉学情”的基础上,顺学而导,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让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学习借助思维导图复述课文,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猜读的识字方法,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折、扎、抓”三个左右结构的字。

2.继续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读懂故事内容,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3.学习借助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提升概述能力。

【教学预设】

课前谈话,聚焦“朋友”。

1.请问谁是你的好朋友?平时,你们都一起干什么?

2.师生一起玩“读词语

演一演”的游戏。

3.和朋友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和朋友一起学习,多么幸福。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上课吧!

一、揭示课题,读准“筝”、“风筝”

二、聚焦预学单,顺学而导。

(一)交流猜读方法,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不一样,一个拼音都没有,你们是怎么猜出这些生字读音的呢?全班交流。(教师补充介绍象形字“鼠”。)

2.小结: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象形字等不同的特点来猜猜字的读音,还可以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猜一猜。

3.那你都猜对了吗?出示拼音,学生自主认读生字。

4.认读词语。

5.我们有了那么多猜读生字的方法,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汉字,这样我们就能读更多的书啦!指名读课文。

(二)整体把握课文,借助思维导图概述课文。

1.出示学生预学单:这位同学把长长的故事,用自己用几句简单的话就说出来了,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本领。

2.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概述主要内容。

3.小结:以后我们读一篇课文,也可以像现在这样,尝试着借助几个词语用二、三句话简洁地进行介绍。

(三)交流初读体会,初步感受浓浓友谊。

1.继续出示学生预学单,交流学生对交友问题的阅读理解和感悟。

2.小结:这些小朋友通过小熊和松鼠的故事,写下的是对朋友、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真好!

三、聚焦1-6段,学习交友过程,积累语言,练习具体复述。

1.提出学习要求:默读第1-6段,想一想: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划出你觉得很快乐、很有趣的句子。

2.复习默读的方法:你们会默读吗?默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用眼睛看、在心里读、试着不出声。

3.学生默读、思考。

4.全班交流: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快乐、很有趣?随机点拨。

预设一:

a.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感受“乐坏了”。

什么是“乐坏了”?什么时候你也乐坏了?小熊和松鼠为什么?坏了?感受它们在收到朋友的礼物和祝福时的那份快乐、兴奋、和幸福,并用朗读表达出来。

b.积累语言:乐坏了、急坏了、气坏了、累坏了。

预设二:

a.辨析折、抓、扎的字形和字义,动作演示。

b.小熊为什么不像松鼠那样也折一只纸船呢?

引导学生明白,交朋友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

预设三:

出示句子: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a.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体会“漂哇漂”、“飘哇飘”的画面感和美感,朗读指导。

b.出示树叶飘落、白云飘荡、荷花灯漂流、红旗飘扬的图片,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准确使用“漂哇漂”、“飘哇飘”。

c.积累语言:随风飘落、迎风飘扬、随风飘荡、顺水漂流。

5.创设情境,借助思维导图的提示,具体复述1-6段。

6.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能用几句话简洁明白地介绍课文,还能这样具体生动地复述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读故事,讲故事。

四、聚焦生字,写好“折、扎、抓”。

1.学生识记生字,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运用所学生字填一填:

zhé

纸船,放松果,风筝,挂草莓,zhuā

乐坏小熊和松鼠,住幸福不放手。

3.评价。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9

引领者:逍林镇西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祝福”2个字。正确区分“飘”与“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并体会故事中角色的喜。

3、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及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祝福”2个字,正确区分“飘”与“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体会故事中角色的喜。

2、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及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实物“纸船”贴在黑板上,并齐读(板书:纸船)

出示实物“风筝”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读好“筝”,提醒风筝时读轻声(板书:风筝)

2、纸船和风筝,他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和),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纸船和风筝》

3、范读,请小朋友跟老师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师领读,生跟读。请小老师领读。

3、去拼音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生说几个,老师也有一个办法记住这些生字,你瞧!

猜生字谜,巩固1-6自然段出现的生字

土里不长东西。

(坏)

每天戴草帽。(莓)

土下小羊没了腰。(幸)

示字旁边一口田。(福)

4、出示词语:山顶 山脚 小溪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幸福 漂流 飘荡 乐坏了 扎风筝

三、了解人物、环境(第1段)

故事中有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板画:山)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板画:小溪)

松鼠住在——,(正音:山顶)小熊住在——,(正音:山脚)。请生上黑板贴一贴他们的位子。

原来,它们是住在山顶和山脚的一对好伙伴,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来,我们一起读读。

四、理过程,学字词(第2-6段)

1、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这两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自己读一读课文2-6自然段,根据上面的填空,想一想,课文在讲什么故事?

出示填空:松鼠住在(),小熊住在()。松鼠把美好的祝福写在()上带给小熊,小熊把美好的祝福写在()上带给松鼠。他们成了()。

2、松鼠是怎样把折好的纸船送给小熊的?(板贴:折纸船)自己再读读课文。

3、你看,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它在水里漂,怪不得是三点水。相机“漂”是多音字,它还读piào,组词piào liɑnɡ。在文中它读piāo。

能漂起来的东西是轻的还是重的?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纸船漂到小熊家门口,小熊怎么样了?“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乐坏了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师:我们来看看小熊是怎么乐坏的)请生说一说,引导说完整。

小熊收到了松果,你看它(),你看它()[抽三、四个学生]。这就是课文中说的“乐坏了”。

5、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6、它为什么会乐坏了?(机动:你生活中有没有让你乐坏了的事情呢?)齐读

7、小熊收到了松鼠的礼物和祝福,也应该回送一下吧,那么它是怎么做的? 小熊也在自己动手______?往下读读课文。(板贴:扎风筝)

扎风筝其实就是做风筝。我们还可以说扎什么?小熊只是扎了只风筝吗?它扎了只风筝自己在玩吗?

8、小熊是怎么把风筝给松鼠的呢?自己再读一读课文。

9、风筝飘呀飘,飘到了松鼠的家门口。

它在(空中)飘,因为有风才能飘起来,所以是风字旁边。

能飘在空中的东西是轻的还是重的?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10、我们在第三段也出现了“漂呀漂”,这两个piāo一样,?你有信心 区分好他们吗?有信心的小朋友举手,老师瞧一瞧!真棒,我们来检验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呢。

区分“漂”和“飘”,选词填空:

①、纸船从水里()到了小熊家门口

②、风筝在空中()到了松鼠的家门口

③、彩旗()扬 在操场四周。

④、小小竹排顺水()流。

⑤、空中()荡着各种各样的风筝(表扬一下自己)

11、收到礼物,松鼠也乐坏了。谁来读读第五自然段?采访:小松鼠,你为什么也乐坏了呀?(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填空,填一填)

12、小结:从那以后,小溪里经常可以看到——漂流的纸船,山顶上经常能够看到飘荡的风筝。就这样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

13(机动)、老师还把这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编成了儿歌,自由地读一读(梳理故事,复习生字)两个好朋友

小松鼠,折纸船,放个松果送小熊。

小胖熊,扎风筝,挂只草莓送松鼠。拿起纸船收快乐,抓住风筝得幸福。乐坏小熊和松鼠,两个成为好朋友。

五、写字指导

1、(机动:小朋友,真能干!能把小熊和小松鼠之间的儿歌读的这么好听。)我们相信他们一定是幸福的、快乐的朋友,让我们一起祝福它们吧!

2、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交流:(左窄右宽,两部分要靠拢一些,横中线、竖中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书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提笔就是写字,一拳一尺一寸要注意。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10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朋友,你有好朋友吗?(有)谁是你的好朋友?(学生自由介绍)嗯,大家都有好朋友,有朋友多快乐呀!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板书课题:20、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你读得很清楚,而且把风筝的筝读成了轻声,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2页,出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大树叶里的拼音宝宝。

2、课文很长,要想读好可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一遍读,注意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圈画出生字所带的词,然后把这些词语多读几遍。读完这遍,老师可要检查读课文了。

4、请同学们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5、朗读反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指名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不是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在检查读文过程中正音,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6、句子会读了,这些词语也一定也一定难不住你

开火车读——集体齐读

读中指导:扎风筝(请同学们注意“ 扎风筝”的 “扎”这个字在这里读za,像扎风筝、扎小辫,都是这个za。它也读zha,这样像针一样刺,叫zha,比如扎针,扎手。跟老师再读一遍。还有一个读音是“zhá”,挣扎。)

乐坏了 受不了 (指导读好多音字“了” 小老师带读)

三、1、词语读好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你们在读书的时候会不会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两个好朋友,他们都是谁?是什么让他们成为好朋友?

2、指名说,教师板书:小熊 松鼠。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写“松”。(松鼠的松字是这篇课文要求写的字,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木字旁注意捺要变点,右边是个公鸡的公,注意他的笔顺,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2、出示生字“扎 抓”: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飘到松鼠家门口,松树见了,一把抓住了风筝的线。a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b要想把这两个字写好要注意什么?

c老师板书“抓”的写法,强调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三笔竖要垂直。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d抓写好了,老师相信扎你也一定能写好,描一个写一个。

3最后,我们来写坏字。仔细观察,写好这个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师板书,学生写。

五、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刚才你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呀?学生质疑,师板书。

第二课时

一、1、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认识了生字,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开火车——齐读。

2、上节课,我们还提出了自己读书中不懂得问题,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相信通过读书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读中感悟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

(1)现在我们先去小熊和小松鼠的家看看。它们分别住在哪儿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谁来说说松鼠和小熊的家分别住在哪啊?根据学生说的老师叙述板画。

(二)、研读第2--6自然段

1、过渡: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别看他们住在一座山上,想见面也不容易。但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为什么呀?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谁能把2-6段读好。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2、3段。读后引导:他读的怎么样?你可以夸夸他,也可以说说他那读的不够好,你想帮帮他。(是否读出小熊高兴的心情)

相机指导:

a漂呀漂:纸船顺着水漂流,应读的轻快点

b乐坏了:谁能让我感受到小熊快乐的心情?(指导朗读。)

c祝你快乐:祝福别人的话应该怎么说?我请你当小松鼠真心的祝福小熊。(我听出来了,你多希望小熊过的快乐)

d看图片,感受小熊高兴心情,再读。

3、指名读4、5段。读后引导评价是否读出小松鼠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一把抓住”。

4、课件出示句子:纸船漂呀漂,飘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自己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指名读句子。

5、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松树乐坏了,风筝飘呀飘,飘到松鼠家门口,松鼠也乐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俩为什么都乐坏了吗?

教师小结:我想它们不管因为收到礼物感到快乐,更是因为想到在世界上有个人时刻想着自己,关心自己,这种感觉真好。有朋友是件多么快乐的事啊!松鼠和小熊的友情真让人羡慕,让我们再来分享一下友情带给他们的快乐吧。我找几个同学再来读一下1-6段。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每天清晨,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他们的日子幸福又快乐(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四)学习八、九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8、9段,看看小熊、小松鼠有什么变化,把你的体会融入朗读中。

(2)指名读8、9段,评价他是否读出他们伤心难过的心情。

(3)原来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同学们上节课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他们吵架了,但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为什么还这么难过,你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采访“松鼠”“小熊”,说说心里在想什么。

总结:虽然他们都吵架了,可他们都在心里想着对方,他们都不想失去这个好朋友。 (五)学习第10-11段

1、他们俩和好了吗?指名读第10、11段。

2、师:他们俩和好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他们俩终于和好了,多么美好的结局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课件出示:松鼠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松鼠见了,一把抓住风筝的线,风筝的翅膀上写着一句话呢: ---------------

你能猜到小熊在风筝的翅膀上写了什么话吗?

5、我们都为他们俩合好而感到高兴,我看到有的同学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松鼠也很高兴,可他为什么哭了呢?

师结:是啊,经历了失去朋友那样的痛苦后,他们互相谅解,主动和好,终于又迎来了这珍贵的友情,松鼠怎能不高兴?小松鼠流得这是高兴的泪,激动的泪啊!相信以后的日子他们会更加珍惜这份友情。

三、通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祝你幸福

祝 、福都有示字旁,强调示字旁写法,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幸 上面是土,不要写成士,下面是羊少了一横。

自己观察句书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少,还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

20、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正确、端正写“坏、扎”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

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正确、端正写“坏、扎”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难点:

端正书写“抓、幸”两个生字。教学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朗读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纸船和风筝,板书“纸船”“风筝”两词。

2、教师分别找学生读词,并请学生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字,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

(教师写“和”字。)

你能用“纸船”、“风筝”说话吗?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落实目标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2.正确、地朗读课文。)

要求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拿起铅笔,边读边画出本课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三、检查学生识字情况(落实目标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1)学生朗读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朗读时有困难的句子,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五、做识字游戏(落实目标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

1、抛魔方,读字,举字卡

2、摘苹果

六、我的发现:扎、抓(落实目标 1.正确、端正写“坏、扎”等8个生字。)

七、我会写(落实目标 1.正确、端正写“坏、扎”等4个生字。)

1.出示生字“坏、松、扎、抓”。2.给生字组词。

3.教师示范并讲解书写要领,重点指导“抓” 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继续落实目标 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识字。

2、游戏识词:“摘风筝”。

3、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谁和谁的故事呢?(出示贴图)你们知道他们俩住在哪儿吗?(学生说完后上台贴图)老师指着板书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继续落实目标1、2、3)

1.出示纸船实物,指导学生大声地读、轻轻地读、甜甜地读纸条上的祝福。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熊的动作和神态,联系生活理解“乐坏了”,体会小熊喜悦兴奋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4.想象补白:小熊现在又会想些什么呢?小松鼠收到礼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5.纸船和风筝给它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吧,一起去分享这份快乐。

6.区分“漂”和“飘”。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边说边取下纸船和风筝)

(二)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示课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到7——9自然段去找答案吧!

2、汇报提出的问题。

3、课堂练习:

比较句子:

①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纸船了。

②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说得真好!连我们的电脑也忍不住要表扬你了!)

4、指导朗读:(示课件)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些自然段呢?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学生评价;老师也可读,让学生评价。

③指一名领读,其他小声跟读。

5、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心里也越来越难过了!这时,是谁受不了了?谁想读读这一段?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谁还想读一读?指导读(示课件)“如果„„就„„”,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6、听了松鼠的话,你愿意和松鼠和好吗?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松鼠

会看见什么?(边说边贴上风筝)是谁放的呀?这真是一只美丽的风筝啊!松鼠看见了,有什么反应呢?(高兴得哭了)他又是怎么做的?

7、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不但主动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还能主动道歉言归于好!小熊和松鼠把纸船和风筝作为友谊的使者,传递他们的友情,真聪明!

三、课中操:《找朋友》(放音乐)

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你们替他们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庆祝一下吧!

四、拓展思维

①小朋友,当你和好朋友闹别扭时,你又很想和他和好,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

②下面,老师就给个机会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好朋友表达心意吧!

板书:

20.纸船和风筝

松鼠

纸船和风筝课后教学反思 篇12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

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教育学生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2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书后)(指名读、自由读)。

2、读句子,(自由读,想读哪句读哪句,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齐读,师生共同享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给他们俩带来多少快乐呀!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这快乐却不没有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紧紧地拴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新授

1、教师范读(7—11自然)

2、学生自由读,互谈感受,(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交流的环境、激发了学习的热情。)3.集体交流感受,适时指导朗读,(学生交流时,教师随时出示有关词语、句子、画面,进行点拨。)

如:动手贴词“飘荡、漂流”。

朗读形式多种多样(自读、互读互评、指名读、配乐读、看图读)

(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去读书,使学生与故事产生共鸣)实践活动:

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都为小熊、松鼠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尤其你们读最后一句时,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就会默默地为小熊说一句话,他会说什么呢?(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延伸:

小朋友,你喜欢小熊和松鼠吗?为什么?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之间发生过矛盾吗?

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用你喜欢的方式向曾经发生过争吵的小伙伴表达一下你的诚意吧!(让教育落在实际行动上,让学生身心受到深刻教育。)

为重归于好的同学送一份礼物,上面写着团结、友爱的谚语、格言或词语的图片,然后把上面的话读给小朋友听。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带去了欢乐,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为积累语言提供了条件。)指导写字:

1、(放投影)看,这个小孩的写字姿势多正确呀!你能这样写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点指导“幸”.其他字自己练习写.(培养学生自信心)

3、展示、互评(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取长补短。)三.总结:

上一篇:大学生干部招聘启事下一篇:果园看守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