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共13篇)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1

一、总体情况:

本次测试全班参考人数是32人,平均分为64分,合格人数是16人,占50%,不合格人数是.试题难度适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达到要求.但后进面较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代数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几何中要加强对看图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

二、改进措施:

1.抓好基础,搞好核心内容的教学

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任何以过多的模仿练习为主要模式、剥夺学生自身的思考和活动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做法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学生的发展,对知识的掌握,经验的积累,乃至解题答题能力的提高,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身体力行之上,不做过多的模拟练习,应该有重点的做一些好的试卷,进行适度的联系。平时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3.继续加强几何证明问题的练习

几何教学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水平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八年级几何教学中,为了降低两极分化的严重性,我们应该从几何的入门工作做起,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画图、基本图形的性质、基本题型的做法,多做一些针对性强,知识容量丰富,开阔视野的题目,提高学生学习几何证明的兴趣,真正喜欢学习几何,变被动为主动,不要在几何部分丢分失分,或者少丢分失分,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2

2007年7月31日上午9:15, 我校在苏州锦帆路游泳馆进行了8年级游泳中考。学生于深水区入水, 游到对面浅水区, 总距离50米, 泳姿不限, 入水方式不限。游泳中途可扶泳道线休息, 但扶线时不可在水底行走或游泳。成绩评定标准分为A级10分、B级8分、C级分3个级别。男生A级需在1分20秒内游完50米, B级是在1分20秒到1分50秒之间, C级是2分10秒内。女生A级为1分30秒, B级为2分钟, C级为2分20。

1.2007年八年级游泳中考成绩结果与分析

2007年我校8年级游泳中考工作现已结束, 为更好地推进游泳教学工作, 分析并解决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对我校8年级游泳成绩进行了整理与统计。

2007年体育中考, 我校8年级总人数为311人, 报名参加游泳中考人数为214人, 占总人数的68.8% (见表一) , 同年苏州市 (园区、新区、市区) 8年级总人数为14000人, 报名参加游泳中考人数为2905人, 占总人数的20.75% (表二) , 从表一、表一统计中, 我们不难看到我校的游泳中考参考率达到了68.8%, 比同年苏州的游泳中考参考率高出了一大截 (20.56%) , 说明我校游泳教学已经走向规范和成熟, 体现了我校游泳教学开展的广泛性。

2007年, 我校报名参加游泳中考人数214人中, 达A级人数为161人, 占参考人数的75.2%;达B级人数为36人, 占参考人数的16.8%;达C级人数为17人, 占参考人数的8% (见表三) 。同年苏州市 (园区、新区、市区) 8年级学生参加游泳中考2905人中, 达A级人数为1999人, 占参考人数的68.8%;达B级人数为626人, 占参考人数的21.55%;达C级人数为280人, 占参考人数的9.6% (见表四) 。从表三、表四中, 可以看出我校学生体育中考游泳成绩获A级标准的学生比例比苏州市高得多, 说明我校学生在游泳项目上有明显的优势。可见, 在我校开展游泳教学有很大的潜力。

2. 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

我校从2000年建校起就对二至八年级开设了游泳课程, 地点在星海室内恒温游泳馆, 每周一次, 每次2个小时, 每学期开课十五周以上, 常年坚持。在普及学生游泳锻炼的同时注重提高, 积极开展“星海游泳俱乐部”活动, 吸纳对游泳感兴趣且技术比较好的学生, 聘请专业的教练, 每周活动三次, 训练工作有计划有考核。从2007年8月苏州市08届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游泳考试的结果分析, 我校学生在参考比例高和考试成绩等方面占诸多优势, 充分体现出了我校游泳教学的优势, 但也存在着问题。

2.1 优秀率低于预期

我校的达A率虽然比苏州市的达A率高出6.4个百分点, 但是比起本校的其它体育中考项目 (参考我校每年体育中考达A率) 而言要低许多。通过调查分析, 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不会入水

正确的入水应该在蹬离出发台之前, 伸直身体 (充分伸展) 使身体重心尽量远离出发台。在空中, 要尽可能多地强调身体的流线型, 使身体形成像标枪一样的身体姿势。这将产生最长距离的俯冲。入水点与出发台的距离越远越好。入水点的水花越少越好。从考场我们可以看出, 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会入水, 而是直接垂直跳进水中或干脆先站好在泳池的出发点前直接游, 这些错误的入水姿势对成绩的影响很大。

2.1.2 不会换气

游泳时的呼吸方法与平日不同, 它用口在水面上吸气, 用口 (或鼻) 在水中呼气, 吸和呼之间有一段闭气, 同时还必须与动作有节奏的配合, 是学游泳过程一个重要内容。有部分同学只会闷水游泳而不会换气, 所以就发生了有部分同学游一阵就停下来呼一下气, 接着再游的情况, 或根本就游不到50米的距离。这使成绩大大降低。

2.1.3 心理素质较差

由于第一次经历游泳考试, 又是事关中考升学, 有部分考生心理素质较差, 产生较严重的紧张情绪,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的发挥。

2.1.4 思想过于松懈

由于今年是苏州第一次把游泳划在体育中考项目之内, 成绩可以留下, 也可以不要, 比较灵活。相反于过于紧张的学生, 有少数学生觉得游泳是一个试点项目, 达A最好, 达不了也影响不大, 反正这次成绩好就留下不好就可不要, 所以产生了一定的松懈心理, 也对成绩的有一定的影响。

2.2 参考率低于预期

我校的参考率虽然比苏州市的平均水平高出48个百分点, 但是比我们根据上课学习情况估计的还是要低。通过调查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一部分学生信心不足, 害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考试, 最后时刻放弃参考。其次, 由于此次是苏州第一次尝试进行游泳中考, 选择性较大, 所以有部分家长和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轻易的放弃了考试机会。最后, 有部分女生考试时适逢月经周期, 这次考试没有设置补考时间, 所以部分女生不得不放弃了考试。

3. 建设性改进意见

3.1 加强对中等水平学生的辅导

从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16.8%的同学达到了B级, 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也就是说这些同学得优秀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相对于一部分学生能较轻松达到优秀, 那么从提高总体优秀率的角度, 我们可以适当把精力从这一部分学生身上转移到勉强达到优秀和接近优秀的学生身上, 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和强化, 从而提高总体的优秀率。

3.2 加强与教练的沟通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我们的学生在游泳的入水、换气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这就有待于我们与教练的及时沟通, 平时课上要加强此方面的教学, 而不是仅仅教会在水中游就行的

3.3 鼓励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陪同学生进行游泳练习, 巩固课上学到的游泳技能

由于水的压力、阻力、浮力和较低水温的作用, 经常游泳能使人体的许多器官功能都得到提高。长期进行游泳锻炼对于提高人的心肺功能有显著作用。长期坚持游泳, 还能提高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灵活度, 使身体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另外, 游泳时消耗的热量大, 能有效消耗身体的脂肪, 所以, 长时间的游泳还是减肥的一种好方法。

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 因而游泳也是防病治病的手段。游泳时, 由于冷水的刺激, 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改善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 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所以, 应进一步向家长和学生宣传游泳的作用, 鼓励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陪同学生进行游泳练习, 巩固课上学到的游泳技能, 不仅有利于体育中考成绩的提高, 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对双方来说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3.4 加强参加游泳体育中考的宣传力度

体育教师要加强八年级参加游泳中考的宣传力度, 鼓励学生踊跃报名, 强调如若八年级游泳得A的话, 九年级就只要考2门, 可以大大减轻九年级体育中考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少年儿童游泳教学训练特点》徐宝兴1990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3

关键词:七八年级;历史课堂;反思分析;知识目标;课堂秩序

历史新课改的实施与普及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更好发展。但是,我们必须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认识。很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重视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却忘记了注重历史教学的实质,这样一来,就会使历史课堂中出现一些假象。下文是笔者对初中七八年级人教版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分析。

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在尊重学生历史基础的前提之上开展,在发展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着重促进他们综合情感素质的提升与进步。”

比如,在上历史课的时候,有教师在讲述“春秋战国纷争”这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把课本里的成语故事或历史典故,如“烽火戏诸侯”“围魏救赵”等用自己最简洁的方式进行表达,可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历史基础知识不够,他们对于故事的表达往往不够完整。

我个人认为,要想帮助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知识,必须从夯实他們的历史基础知识入手。学生只有对历史发展、线索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才会对整个历史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认知度,从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产生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的态度,还具备人生观、价值观的理念。所以,注重历史基础知识,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才是培养初中七八年级历史课程的新目标。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只走形式

历史教师在改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但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经常组织一些有创新色彩的教学活动,力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比如,一些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组织的历史知识竞赛等方式,这对学习历史更有帮助。在活动当中,学生也可以跟教师调换位置,体验一下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从而学到更多的历史相关知识。

可是,很多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比如,历史课本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堂表现形式,但教师在对这些活动指导的过程中,没有想到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也没有想到学生参加这个活动从中得到了什么,只是享受在活动中的那一份快乐,活动的内容表演得也比较简单,而且很单一。所以,想要实现课堂教学多样化,就不能只走形式,要将教学计划和目标落到实处。

三、遵循师生互利的同时定要维持好课堂秩序

在新教育观点上,教学遵循的是师生互相学习。在初中历史课程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观点都在不断更新,也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管是在历史学习上,还是在其他问题上,都是遵循着师生互利的原则。可是在师生学习的同时,我们还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有些混乱,没了秩序,学生自己说自己的,似乎与历史课堂探讨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而且这种问题不光是在历史课堂中出现,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会经常出现。对于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秩序、规则尤为重要,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在历史课堂学习当中探讨问题是避免不了的,可是这个探讨的内容一定要注意,是跟课堂内容有关的,教师在秩序、规则上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

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能走入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在初中七八年级历史课程开发当中,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越来越突出,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被很多教师所采用。例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点来创设一些比较富有情趣的情境,还要提供一些真实的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这对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形成也有一定帮助。

可是,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却走入了误区,也就是说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不难发现,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教师将视频、音频、图片等各种材料都运用在了教学中,学生很被动地、不加思考地接受这些事物,换句话说,学生是在被教师强硬地灌输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表面看着很有成效,其实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很被动,也容易形成审美疲劳。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不是无所不能的,对于目前状况来说,它只是一种比较普通的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要在多媒体辅助的同时,还要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理想效果,不能只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忽略了多媒体教学所处的位置。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对于初中七八年级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其他课堂问题,教师还要进行详细的思考,以解决现存的问题,给学生有历史学习气氛的课堂环境。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说:“教师的成长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并在行动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名“反思型”的历史教师,使我国的历史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 新疆林业厅子女学校)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4

数学教研组

在此次期末检测中,我校七年级共439位同学参加考试,试卷满分为120分,我校考生100分的1人,90—100分的9人,80—90分的14人,70—80分的15人,60—70分的18人,60分以下的382人,及格人数为57人,及格率为12.98%。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数学命题,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来进行。注重对“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关注学生发展,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要求,使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素质教育;注重数学核心内容和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加大应用题的考查力度。能立足考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设计应用题;关注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突出教育价值,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保证基本类型试题的基础上,全面设计各种类型的开放题,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规定的课时保持一致,尤其是通过“开放性问题”与“应用性问题”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能从学生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选用 考生熟悉的形式陈述题目,形式新颖,激发考生对考试的参与意识。整份试卷无繁、难、偏、旧的题目,不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强基础,又侧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相比之下单纯的计算题比重较低,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命题覆盖所有章节,符合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要求。

3、难度适中,无偏题与怪题。

总体上说同学们对于基础概念及定理掌握尚可,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欠缺,个别同学对于基础概念还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经不起考查。

二、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除了极个别同学智力差别外,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科学,造成学习成绩滑坡的后果。当然这也与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深,驾驭能力不够强,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有关。

三、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 生学习实际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造高效课堂,改变过去那种对学生不信任、不肯放手、大包大揽的先教后学,填鸭、灌输的传统模式,积极开展先学后教,小组探究合作的新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并获得发展。

3、作业考试化,分层化,典型化并具有针对性才能有效地巩固新知并得到相应的提升。

4、加强小组评比与合作,既激活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 养了大家团结协作能力。

四、意见建议

1、今后数学考察应重视应用型问题的考察,数学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的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重视实际、关心社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5

一、总体评价

本次八年级数学考试试题内容能够紧扣教材,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中考题接轨。试卷既突出了试题的开放性,又体现了课改理念。通过考试,学生不仅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试题结构

1、试题结构:本套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共三种题型,一是选择题,30分;二是填空题,15分;三是解答题,75分。其中代数部分占53分,第1题、第11题、第13题、16题中的1、2小题属于二次根式内容,学生只要认真做题,就可得分;第2题、第9题、第14题、第21题属于一次函数内容,学生能做到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也可得分;第6题、第20题属于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此类型是送分题,学生认真做题,即可得分。几何部分占67分,第4题、第5题、第12题、第17题、第22题属于直角三角形部分,运用直角三角形定理,学生认真做题可以得分;第7题、第8题、第10题、第15题、第18题、第19题属于特殊的四边形一类题;其中第15题求最小值,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有一部分同学因知识不扎实而造成失分;第22题的第3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的掌握情况,一部分学生由于对这些知识理解掌握的不透彻,会造成失分;最后一题第23题属于压轴题,也是一道综合题,第1、2小题难度不大,只要学生认真思考即可得分,第3小题难度较大,只有基础知识牢固、平时多做练习的学生才能得分。

三、试题特点: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难度适中,分值分配合理,本册教材中各的知识点均有体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考查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试卷答题情况:

试题在内容设计上层层递进,学生在做题时能够感受到张弛有度。结合本班学生做题情况,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1、基础题紧扣教材,学生认真作答,就能够得分。 2、递进题由于审题不清,仓促答题而造成失分;例如第19题的第2小题。 3、对试题没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刻理解,也没有进行积极地思考,与分数失之交臂;例如第10题、第15题、第17题、第21题的第2小题。 3、学生只理解掌握了教材知识,对课外延伸题练习不够,对题型分析不够透,缺少自主探索精神,与一些难题得分无缘,例如,第22题中应用一题,第23题的第3小题。

五、今后努力方向

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数学理论书籍,重新理解新课标中“四基”的真正内涵,让人人能够学会数学,让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多一点信任、尊重和理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发现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变化及构建生成过程,从而让学生尝到收获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6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共4页,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其中第一题为选择题,第二题为填空题,第三题为解答题分。

由此可见,试卷强基础,又侧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相比之下单纯的计算题比重较低,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命题覆盖所有章节,符合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要求。难度适中,无偏题与怪题。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

本次考试均分 分,及格率为 ﹪,优秀率为 ﹪,其中最高分为分,最低分为分,分数集中在分之间,第一题正确率为60﹪,第二题的正确率为50﹪,第三题的正确率为40﹪。

总体上说同学们对于基础概念及定理掌握尚可,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欠缺,个别同学对于基础概念还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经不起考查。

三、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除了极个别同学智力差别外,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科学,造成学习成绩滑坡的后果。当然这也与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深,驾驭能力不够强,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有关。

四、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造高效课堂,改变过去那种对学生不信任、不肯放手、大包大揽的先教后学,填鸭、灌输的传统模式,积极开展先学后教,小组探究合作的新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并获得发展。

3、作业考试化,分层化,典型化并具有针对性才能有效地巩固新知并得到相应的提升。

4、加强小组评比与合作,既激活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大家团结协作能力。

五、努力方向

1、今后数学考察应重视应用型问题的考察,数学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的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重视实际、关心社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要进一步重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察力度,数学中的推理不仅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方式,而且包括观察、试验、猜想、探索、调整等合情推理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前者受到了重视,后者仍是数学教学中有待加强的环节。创新意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7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一次函数课程内容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4)理解正比例函数;(5)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6)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1]

(二)本章教学目标分析。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经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展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经历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几何直观;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在实际背景中感受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体会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2]

(三)本章学习目标分析。“发现”一些生活中的函数,从“数”“形”两个角度认识一次函数;并形成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意识,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一)主题图与章前文字。本章主题图选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健身跑、弹簧秤等图片,力图让学生认识到章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在直角坐标系中同时展现一次函数的表达图像两种表示方式,一方面体现了本章与上一章“位置与坐标”的密切联系,另方面也暗示了“数”和“形”是一次函数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研究其他有函数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2]

章前文字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切入,转而思考这些关系的刻画,自然过渡到本章的学习主题。而一连串的疑问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点明了本章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本章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回顾。

(二)例题设计。以第四章第二节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为例,例1是在明晰了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之后出现的一个例子。考虑了三个方面的情况:是正比例函数(当然也是一次函数),不是一次函数(当然也就不是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这暗含了某种逻辑关系。对此,不必告诉学生,但教师要心中有数。

例2的文字量较多,三个问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也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带领学生读题,划去对解决问题无关的文字,明确已知与所求;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教师评讲。

(三)学生活动。本章教材里的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以第三节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例。

做一做:

1、画出正比例函数y=-3x的图像;2、在所画的图像上任意取几个点,找出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验证它们是否都满足关系式y=-3x。[3]

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画图体验,同时也为后续归纳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共性提供材料。因此,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

(四)阅读材料。"读一读"是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数学史实、现实中的数学应用介绍文章或趣味性小评文,本章的阅读材料是:中国古代漏刻。

漏刻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一次函数的一个创造性应用。介绍这一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挖掘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应用实例,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一些研究性活动,探寻各种计时方法。

(五)课后习题设置。本章课后习题设置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数学理解、问题解决这三大块。

1、知识技能: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数学理解:通过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3、问题解决: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回顾与思考。本章通过一定的探索活动抽象出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并进而研究一次函数的的有关性质和应用。"回顾与思考"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三、对北师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建议

(一)问题情境的选取要尽可能符合广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函数概念引入中,所引用的摩天轮对很多没有坐过摩天轮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很陌生的生活情境。(二)北师版教材在综合性习题类型的编制方面应有所增加.如增加一次函数在几何中运用的习题,增加求函数自变量范围的问题,增加函数实际应用问题的类型,如运输问题的最优方案问题等。[4](三)北师版教材中例题的数量与题型的种类应有所增加,并且例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课堂内容、习题相匹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八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8

关键词:八年级学生;两级分化;心理变化现象;学习成绩;学习竞争;心理准备;对策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44-01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八年级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八年级现象”。

一、八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及表现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而八年级是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及生理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不仅身高、体重出现陡增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八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他们由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我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八年级的学生,与近年来八年级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种种状况表明,八年级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另外,八年级是初中生活开始分化的时期,一些学生就不像七年级那样规矩了。如果我们抓紧对八年级学生的教育工作,就会使更多的学生迎头赶上,与集体一起前进。绝大多数学生是勤奋学习要求上进的,但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幼稚。他们希望别人把他们看成“大人”,希望别人信任尊重他们。家长同志们应当积极配合学校工作,针对这种思想,采取恰当的教育,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具体表现在:

(1)过渡性: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儿童向成熟青年过渡的关键期,这时其心理发展很不稳定的,容易表露出沮丧、悲欢、失意、不满、焦虑等情绪。而生理上也是发生剧变的时期,因此教育界通常把八年级这一阶段称之为“危险期”,也是现出现问题的萌芽期。

(2)动荡性:八年级学生与七年级、九年级学生相比,心理波动性更大,情感不稳定,他既无小学生那样的依赖,又无高年级学生的理智或保守,其独立意识在显著增强同时他们的思想行为也更加无序化。社会上的种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他们迅速反映。他们自尊心强,爱争强好胜,敢作敢为,但时常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他们自认为“长大了”,希望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社会的一员,但他们实际又不具备独立的地位和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能力。由于八年级学生心理的不稳定性,易变化,是造成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增高的根源,又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高峰期。

(3)封闭性:八年级学生的内心世界随着生理变化逐渐复杂化,尤其是女生,显示出封闭性的心理。其情感发生改变,有心里话不愿对老师、父母讲,常把自己的秘密写在日记里或倾吐给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学校发生的事或受了挫折,就会求助于平时交往的“朋友”而不告诉老师和家长,其结果事与愿违,甚至酿成恶果或悲剧。他们随着自尊心的增强,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又怕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表达出矛盾的统一性.

(4)社会性:八年级是学生人生观从萌芽到开始并最终形成的关健期,在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也是由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过程。一方面既要张杨其个性,一方面又要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约束,二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学生会出现自我封闭、攻击、妥协,求助无援等心理现象,如果引导不当,学生不良行为就会滋长,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做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我们的亲身经历去教育学生,使他们都能顺利平稳的渡过初中生活,为他们将来人生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文化知识。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品质并拥有一定实用技能的有用人材。然而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加及城乡发现不平衡的现状,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思想更加无知。行为更加低龄化,言语更加粗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此我结合前辈的经验,斗胆提出以下方案,敬请得到批评指教。

二、我们能做的相应对策

1、培养良好的班风,促进青少年沿着正确的学习和思想方向前进。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使班级里具有亲切、和睦和互助的关系;

2、培养优秀的班干部团队,使之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是班级优秀成员的代表,他们的行为是整个班级的颜面,良好的班干部队伍可以协助老师的工作,管理好班级,提升同学们得学习成绩,处理好班级的集体荣誉。

3、班主任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积极付出行动。

4、要通过互动式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9

本次试卷符合新课标要求,试题能紧扣教材,有梯度。试题设计新颖,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建模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大,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试卷对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一、总体评价

本套试卷总体上比较灵活、新颖、全面,题型多样,难度适当,能联系生活,突出考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基本功。试题内容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和数据分析。可以说涵盖面广,包涵了全书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平时在教学中讲过的比较基础的题目,特别是家庭作业上很多题目都有讲过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学生掌握得不是太理想。试卷结构:其中选择题10个,填空题5个,解答题7个。其中第18 道题考察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再者考察学生的判断能力,思维的灵活性,特别是21题证明的第三问。

在坚持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既有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领悟及数学思维的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区分题,试题的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并且鼓励学生创新,加大创新意识的考察力度,突出试题的探索性和开放性,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精神。试题没有超纲、超本现象,易、中、难保

持在7:2:1的分配原则。

二、试题的特点分析

(1)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理解。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第16题、18题、24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第26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19题、25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试题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充满

了数学,并要求活学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三、学生答题的情况

1、其中5,7,9,10,14,15,18,19,20,21题,学生答的不是很理想,有是的因为粗心而做错了,有的是思维不活跃而没有灵活运用;还有就是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理解不清。

2、计算能力比较差,基本计算错误较多。比如16题的两个计算题也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细心而丢分了,过后都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是每次他们自己在做的时候就想不到,不是计算错误就是抄错之类的。还有17题也是有很多人粗心大意而丢分。

四、学生得分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率较高的题是1,2,3,4,6,8,11,12,13,16,20。得分率较低的题是7,9,10,14,15,18,19,20,21题。有239人参加考试,缺考8人,最高分95分;最低分3分,及格人数78人,及格率32.6%;优分人数41人,优秀率17.15 %;低分人数138人,低分率57.74%,平均分40.39分。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其次是解答题的16,17题,18题很多同学由于不细心,没有仔细看题目,题目要求画出相似的三角形外还要写出是哪两个三角形相似,但很多同学是知道怎么画,就是没有写出来,所以丢了四分,仅仅是没有写出来而丢了四分很不划算的。解答题的19,20,21得分率非常低。

3个班158人参考,最高分95分,最低分17分,总分8324分,平均分52.68分,及格率38.61﹪。

学生考分分数段如下表: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实行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拓展。

2.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

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数学教学中应经常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设置,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 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选配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

4.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近几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同观点、质疑等,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让同伴听懂,以及理解和所懂同伴表达的数学思想,并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本质,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

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变化的过程。

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篇10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此份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份试题由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及其分值分别为:语文知识积累(20分)、语文综合运用(5分)、阅读(35分)、作文(40分)。试题涵盖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各种题型向中考试题靠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内容课内与课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

八年级实考人数1395人,总平均分为67.8分,及格率为79.9%;优生率为21.0%,最高分93分,最低分0分。

三、试题特点

(一)语文知识积累。此大题包含7个小题,依次考查字音、字形、成语的使用、病句、排序、文学常识、古诗文填空。1、2、3小题分别考察字音、字形、字义范围较广,学生尚未全面细致掌握,丢分较多。7小题背诵默写“凌”误写为“临”,“戍” 误写为“戌”的较多。

(二)语文综合运用。此大题包含2个小题,这两道题考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8题考的是写“结束语”但有些学生写成“开场白”。审题不认真。

(三)阅读。此大题由四个阅读段组成,分别是:课外古诗文赏析、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散文阅读、课外说明文阅读。10小题考察课外古诗中“惊”的理解,需要把握全诗的内容和主旨来答,学生不能全面解答。14小题考《小石潭记》中写鱼的目的,多数学生不能答出是为了写水清。散文阅读中18题考察“出来”一词在不同文段中的含义,需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答,19题考对文章理解、领悟、概括的能力,两题难度较大,丢分多。说明文阅读中22题对主要说明方法“作比较”辨别不准确,误为“举例子”。现代文阅读整体的理解感悟能力有待于加强。

(四)写作。在写作中表现出的问题:

1、书写不工整;

2、错别字较多,语句欠通顺;

3、中心不突出,有离题的现象。

4、取材和立意缺乏新意。

四、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读题不认真,审题不细心;

2、错别字较多,表述不清楚,语言功底欠扎实;

3、答题的条理不清晰,概括能力欠缺;

4、部分考生对于说明方法、修辞方法判断不清,概念混乱。

五、教学改进措施

1.笃实基础,牢抓字词句的积累;2.强化学生认真审题习惯的养成;3.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训练紧抓关键词,简明、有条理的分析思路;4.继续加强写作训练,在提倡多写的基础上,初二的作文教学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审题构思和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训练。

论八年级数学的快乐教学 篇11

关键词:八年级数学 快乐教学 数学课堂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再畏惧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前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能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和教师所教的科目;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能对教师灌输的知识备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对教师报以崇拜的心理,教师的言词都能够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与之交流,知道其情绪波动的原因,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这样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与此同时,教师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幽默风趣的言词都会让学生对学习有良好的态度,不再畏惧数学课堂的枯燥。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中获得知识。情境教学就是采用生动活泼而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八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被激活,在体验中理解课本的内容。由于八年级学生处于一个身心都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情境式教学就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讲“长方体的切截”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从家带来萝卜、梨、土豆、黄瓜等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切割,比赛看谁切割的多边形最多。然后让学生总结最容易切割成几边形,最多几边形,最少几边形,并找出其中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边观察长方体边思考,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小组讨论。这种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管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都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具有挑战性,这样才能刺激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工具辅助教学增添学习的快乐

对于思考力在增长但尚未成熟的八年级学生而言,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它跨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这是每一个初中教师在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展示数学思维的具体过程,让数学教学变得事半功倍。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正好满足了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备感兴趣的心理。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PPT的形式展示一些数学脑筋急转弯,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一些数学家小时候的趣味小故事,图文并茂,这样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比如,八年级数学题: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多少米?教师可以利用制作的动画展示出小鸟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的过程,让学生对这个数学模型有了大概的印象。然后让学生看着多媒体上的动画边讨论并给出最后的解答,这样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有生机,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增添了学习的快乐。

四、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活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期盼的是学习能变成日常的游戏,喜欢在动手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把游戏当做教学的辅助工具,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比如,“生活中的立题图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列举出的立体图形多,这些立体图形可以是粉笔盒、魔方、冰淇淋、茶杯等。又如,在讲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将纸片折叠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用尺子丈量出每个三角形中每一个角的度数,最后相加,最后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些课堂活动让八年级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能够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五、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以致用

积极开展快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当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学生才能够体会到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让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扩大。由于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数学内容枯燥,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可以通过增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改善调整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对初中数学兴趣性。比如,在学习“函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了解他们的年生产总值、成本、利润、年平均增长率等,从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又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爬山,自己动手测量山上某个建筑物的仰角,这样让学生理解了三角函数的实际意义,还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扩充了,这会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结语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八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们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工具辅助教学,增添学习的快乐;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时刻做到快乐教学,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刺激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袁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山西青年.

[2].郑宏波.浅谈如何实施初二数学的快乐教学.大观周报.

[3]高红蕊.浅谈如何利用游戏优化小学英语教学.教育园地.

[4]汪慧娟.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二数学课堂教学.经验交流.

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12

一、八年级上册新旧地理教材宏观知识体系分析

新旧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均为中国地理总论, 组织顺序为:世界视角中的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织顺序既符合学科逻辑, 由整体向局部, 由自然向人文, 也符合学生心理逻辑, 从易到难。现将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如下。

第一章内容都是“从世界看中国”, 介绍中国最基本的情况, 新旧教材基本知识体系没有变化, 均是“疆域→人口→民族”。

第二章内容为“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体系及组织顺序不变, 为“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但在局部做了调整和增删。旧教材介绍了我国南北东西的差异, 还着重介绍季风与气候类型, 而新教材则将其概括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化繁为简, 降低了正文部分的难度, 并新增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删除了“湖泊”, 对“长江”增加了“治理”内容, 侧重于“开发”;对“黄河”增加了“开发”内容, 侧重于“治理”, 让学生明白长江除了开发之外也需要治理;而黄河也并不是只带来灾难, 经过治理也可为人类所用, 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 且增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除此之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第四节自然灾害”, 能够贴近最近几年中国的现状, 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 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如附表一所示。

第三章内容为“我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体系不变, 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顺序展开, 只在局部做了改变:新教材在第一节中引入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中符合中国现状地增加了“耕地比重小, 耕地正在减少”内容。

第四章内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不变, 按照“交通→农业→工业”的顺序展开, 局部知识做了改变。“交通”部分, 内容减少且顺序发生改变。旧教材详细地介绍了交通、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枢纽、铁路线与高速公路线。新教材则化繁为简, 删除了这些内容,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铁路干线的分布, 且改变组织顺序。旧教材最后编排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而新教材则最先对其介绍。农业与工业的组织顺序不变, 只是文字表述变化了。

综上, 新旧教材的宏观知识体系没有发生调整, 仍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体系间联系性增强。因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教材知识联系更紧密, 如新教材增加了“自然灾害”内容, 将学过的地势地形与地质灾害联系起来, 将气候和河流与气象水文灾害联系起来, 不仅将已学知识加以综合, 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增加联系性。

二、八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备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是地理教材的主体。本文将在地理教材结构与地理教材文字表述两方面做比较。

(一) 地理教材结构

笔者现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比较新旧教材在地理教材结构的异同, 其他章节均是以表格中所呈现的教材结构来组织内容的, 如附表二所示。

据上表可发现新教材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征。

1. 阅读材料增多, 内容丰富度提高。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数量 (23篇) 多于旧教材数量 (17篇) 。相关阅读材料增加, 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易被学生理解, 且能开阔学生眼界, 幽默的语言还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地理。

2. 配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许多景观图, 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地理景观图。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3. 活动数量大, 目的性强。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均设有活动

(二) 地理教材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本文将对引言部分、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来比较。

1. 引言部分, 重视学科逻辑与学术理性, 需重学生生活与感性认识。

地理教材由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入, 新旧教材问题的基本方式都是“你能说出……吗”“你知道……吗”。虽然问题做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但上述问题并不与学生生活贴近, 且过于学术化和理性化, 问题中多含专业术语, 如“内流区、外流区、水文特征”, 这些都是正文部分要重点说明的概念。上课之前, 学生对学术知识不了解, 难以产生兴趣。且先让学生接触理性的概念, 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因而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了知识逻辑却不符合心理逻辑。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这些地理知识, 但仅停留于感性认识, 那么在课文之前设置启发性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就应遵循学生的体验与感性认识。

2. 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文字表述部分用轻松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且配有各种图片, 如景观图、直观图、图表等,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且用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在需要科学阐述时, 教材用到大量数据来说明, 如气候中介绍南北气温差异与东西降水差异时, 介绍土地类型及耕地比重时, 用到大量数据和图表, 具有科学性。

综上, 课文系统方面新教材有进步的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度直观性提高及活动设置目的性增强。在教材表述方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系统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 但仍过于学术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旧地理教材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教材传承旧教材优点, 知识体系较为完善, 局部内容有增删。 (2) 文字表述简单易懂, 图文并茂。 (3) 新教材阅读材料增加, 附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图表增加, 科学性增强。 (4) 活动数量较多, 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引文设置学术化, 具保守性,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

(二) 建议

教材编制时, 每章开头所设置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合, 具有生活气息。

八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篇13

丹凤二中:张国培

本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 “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为了帮助初一语文教师吃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把握今后语文试卷命题的发展趋向,同时总结今年八年级语文考试的得与失,以利于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现将今年考卷中随机抽出的73份语文试卷进行样卷分析。具体如下: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1、试题紧扣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体现语文课程及评价理念,“淡化选拔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别差异,促进学生发展”。本次语文卷从形式上看,它延续了近几年来的试卷模式,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和附加题”五大板块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由浅入深,有层次性;难题少,基本题多,难、易题所占比例得当,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2、从考查内容上看,突出语文学科特点,重视语文知识和文化积累。如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1至24题)共70分,着重考查学生对优秀诗文、名言警句、成语、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积累与运用。这不仅是教材教学要求中应知应会的内容,而且同《新课标》多次强调的文化积累、文化建构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注重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3、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个性体验。特别是作文,体现得更加明显,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请以《说句心里话我也————》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题目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情感表达,让学生人人有话说,因此不管是内容还是文题拟定都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提倡个性化。

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二、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共7道题)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这道大题,共有7道小题,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 1

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 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

例如:第2题,字形考查题。此题主要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此种题型每次单元测验都会出现,故答题情况较好,难度系数为0.21。

第7题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此次试题只涉及到了第一种类型,如要求写出“凭君传语报平安”、“峨眉山月半轮秋”等,这几句难度小,不易丢分。但也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学生能拿满分率的不多,难度系数为0.66。

二、语文综合运用

此题得分率较高,题目较为开放,但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1、没有进行记者角色转换。

2、由于平时训练不够学生所提问题抓不住要点或比较幼稚。

三、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该题共6道题。分值共15分,阅读文段选自课外诗歌(纳兰词)《长相思》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第9题选择赏析有误的一项,第10题断句,第11题解释加点的字;第12题翻译两个句子;第13题用原文回答相当于古诗文默写,第14题根据短文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9题,跟第10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这说明文言文的时代隔阂性,学习中的枯燥乏味性和机械记忆性,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难度系数为0.43

第11题,文言翻译题。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直译的能力。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词、句,紧扣原文,弄懂原意,不能把翻译弄成叙述大意或改写故事。此题出自课内,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做过笔记的就回答得出。难度系数为0.38。

第13题,语句理解题。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的理解。此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文中描写宾客的反应的目的,实际上是对口技表演者的表演起到侧面烘托作用。这道题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的,只要专心上课,认真做笔记的学生都能答对。难度系数为0.37。

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四、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两个语段,共27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此试卷选取了安徒生的童话,鲁迅的散文和课外阅读,名家名篇加上典范的课外阅读以及穿插其中的个性化、开放性的试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第一语段选自云无心的《美酒不要加咖啡》一文,设置5个小题,分值12分,命题角度涉及主要考查对说明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说明方法的基本运用能力。此部分考察对特定语句的理解以及对句子相关的信息的提取能力,难度中等,大多数学生都能答上,得分率较高,然而学生信息提取不是正确,所以满分率不高,反映出平时学生在课文学习时不善于思考,对课文内容理解不足透彻。难度系数0.64。

说明方法的基本运用能力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文中基本说明方法的理解表达能力。难度系数为0.46。

第二语段选自李晓的《好好活着就是爱》一文,设置6个小题,分值18分。命题角度涉及主要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侧重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表达能力。从学生作答的整体情况看,绝大多数都能根据文段的主要内容作比较正确的表达和概括。难度系数为0.57。

四、作文(第26题,分值50分)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个性体验。特别是作文,体现得更加明显,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请以《说句心里话我也————》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题目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情感表达,让学生人人有话说,因此不管是内容还是文题拟定都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提倡个性化。

从命题形式看,半命题作文既能给学生一定的限制,又能让他们更真实地展示自己的真实写作水平;从内容主旨上看,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出现的问题不少:

1、审题——若即若离有的学生不注意审题,以致作文不着边际,偏离话题。

2、入题——千呼万唤有部分考生出现“入题慢”的弊病,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

3、扣题——蜻蜓点水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看不出是就所给特定“话题”或是“新材料作文”而写的文章,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4、立意——平庸病态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

5、选材——陈旧苍白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文章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

6、语言——艰涩难懂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以致不知所云。

7、形式——千篇一律在批改作文中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

8、文体——似是而非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

9、结篇——虎头蛇尾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写作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结果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

10、卷面——乱涂乱改

字迹潦草、勾勾画画、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五、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①积累语言材料;②储存语言模型;③积淀语感;④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

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光记住答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在怎样解出这个正确答案的解题过程、思路。

3、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

4、作文加强平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幼儿舞蹈小班优秀教案参考下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