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共7篇)

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篇1

执教饶美红点评吴丹青

一、导入:由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史。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请大家说说,通读课文后,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他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

师:你能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学生朗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生: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

生:他是一个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有同学有同感吗?

生:他自己钱不多,买了点儿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同学们都很有感触。孔乙己还留给你们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

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书面语“窃”,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棒。《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的时候就学过,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与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这几幅经典画面(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回字有四样写法。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好像跟我们同学说的不谋而合,看来这就是经典的不朽之处,无论经过多么久,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一样的。

师:根据以上叙述,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读书人。

师:怎样的读书人7能否在前面加个定语?

生:可笑的读书人。

生:迂腐的读书人。

生:善良的读书人。

师:李欧梵先生认为,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如何的?

生: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应是挺高的。

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

三、再品孔乙己,他是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边缘人”。

师:那就让我们去看看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如何。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已吗?请根据文中的话说说理由。

生:能,根据第四小节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师:为什么说他是唯一的?

生:根据文中第一小节的描述,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而穿长衫的是要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

师:也就是说,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又不属于穿长衫的主顾。但是,他只要踱进店里坐着不就可以成为长衫主顾一类了吗?他能坐着喝吗?

生:不能,因为他太穷了!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坐着喝!

师:那么只要他脱下长衫就可以归入短衣帮了。他愿脱下长衫吗?

生:不能,他太穷了,只有这么一件衣服,所以脱不下来。

师:你认为他没有换洗的衣服,果真是这样吗?

生:不对,我觉得是他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认为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

生:他喜欢与众不同。

师:那这个孔乙己太有个性了。

生:在他的思想里,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和短衣帮归在一起。

生:他企图用一件长衫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的思想意识不允许他脱下。

师:真是欲上不能,欲下不甘啊!既不能踱进店里去喝,又不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脱下长衫。孔乙己成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孤独的边缘人。

四、三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

师:这么一个不属于任何群体的边缘人,是否跟别人没有任何关联了?

生:文中第九小节这样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说明他还是和别人有关联的。

师:能从文中找到“这样”的具体表现吗?

生:第四小节:“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窃书不能算偷”。

生:大家说孔乙己捞不到半个秀才时,众人都哄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孔乙己和邻居孩子之间的对话“多乎哉?不多也”,也都是笑声。

生:孔乙己说“跌断,跌,跌„„”,大家都笑了。

师:静下来,让我们想一想,这些真的好笑吗?如果我们就是孔乙己,考不上秀才举人,可笑吗?没钱不能多给孩子茴香豆,可笑吗?没钱只能去偷书,可笑吗?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可笑吗?让我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什么事?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里表明了孔乙己没落、迂腐。

生:‘链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说明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孔乙己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

生:“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显示了孔乙己最诚挚的人性,但由于生活的窘迫,这人性不过是笑料的一部分罢了。

生:“跌断,跌,跌„„”孔乙己此时的神态是“低声”“恳求”,说明他很可怜!

生:突然发现让人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偷窃一落第—迂腐一断腿”。

师:确实,如果我们站在酒客的角度,会觉得孔乙己是可笑的。但如果我们从孔乙己的角度去想想,会发现这一切对孔乙己个人来说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为什么每一次店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悲凉、人情的冷漠。

师:孔乙己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有身份的人,可他的一举一动却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可见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的,他们在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孔乙己这么一个悲苦的人的形象就很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师:但让我们感到更辛酸的是,文中继续写道:”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说明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生: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

生:他是一个可有可无、毫无价值的人。

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第十小节的“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我”才觉得的?

生:掌柜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师:文中这“十九个钱”总共提到几次?说明了什么?

生:四次。

生:“十九个钱”成了他的代名词,他曾经存在过的唯一证据。

生:“十九个钱”似乎代表了他存在的全部价值。

师:是的,所以当这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抹去时,“孔乙己”这个卑微的名字便永远从冷漠残酷的社会消失了!

师:还有吗?

生:第十小节:“谁晓得?许是死了。”

师: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一下说话人的心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晓得?许是死了。”他们用的是什么口气?

生:漫不经心。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口答。

生: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

师:讲得真好!这种刻意为之的“轻描淡写”更加强了悲剧的效果。我们一般在谈论什么东西逝去的时候用这种口气?

生:动物。

生:我们家的宠物死了,我也不会用这种口气。

师:可见在别人心目中孔乙己连动物也不如。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读到了什么信息?

生:丁举人的凶残行径。

生:但没有人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

师:说明了什么?

生: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麻木到了触目惊心、令人寒心的地步!

师:有人说:“人没有错,错的是时间。”一个小小的孔乙己,谁会去关心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在那时可以草菅人命,而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都只是旁观,或者说在看戏,戏中谁死谁活与我何干?漠视像习惯一般存在,再装着没事人一样,然后再看戏。

师:文章最后还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_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请听课文十—至十三小节,请同学们边听边在文章中找依据。

(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

生:我认为他死了,因为前文说孔乙己品行好,从不拖欠,但现在—两年过去了,还欠十九个钱。

生:我也认为他死了,因为原先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而现在他被打折了腿,黑而且瘦。天气又逐渐转凉。

生:我认为他没死,他可能到另外的地方去谋生了。

生:我认为他死了,因为他这么好酒,如果没死,他爬也要爬来喝酒。

师:中国酒的历史比文学的历史更长,曹雪芹,他是“举家食粥酒常赊”!这位同学分析得挺有道理,孔乙己这么好酒,如果还活着,一定会来喝酒的。

生:我认为他没死,可能这个社会上有好心的收容了他,并给他好酒喝。

师:你怀着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是的,或许他被好心人收留了。

生:我认为他已经死了,因为原先别人嘲笑他,他会争辩,而现在是“不十分分辩”,说明他心都已经死了。

生:天气已转凉,且他这时穿着的是“破夹袄”,刚才我们说孔乙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脱下那件长衫的,可此时他已脱下,这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这一小节,请同学们默读,然后告诉老师,此时如果我们再到咸亨酒店去找那个标志性的孔乙己,还能找到吗?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找不到了,孔乙己此时已被迫脱下长衫,换上了短衣帮的“破夹袄”。

师:长衫脱下那他该归属于短衣帮了!

生:这回他终于坐下来喝酒了,不过并不是坐在隔壁的雅座里,而是坐在一个蒲包上喝。

师: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让我们震惊,他先前塑造的那一个高大的形象已倒塌,这是一个人精神的萎缩。鲁迅先生让他最后一次出场也没有归属,他始终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可怜的读书人。所以著名作家刘再复认为:“孔乙己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师:如果说“大约”印证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没有人去关心他,让我们读到了社会的冷漠的话,那么同学们刚才找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让我们彻底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凄凉。

五、走近孔乙己,他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师:那个叫孔乙己的人,他死了。是谁杀死了孔乙己?

生:是科举制度,让他学了一些没用的东西,如“回”字有四种写法等,让他无法谋生。

生:是他自己的性格,他好吃懒做。

生:是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

师: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写道:“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我们来看—下,鲁迅是怎样让孔乙己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的。

(生齐读“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师:著名作家余华在《内心之死》中说:当读到这段文字时,有一种“子弹穿过身体的迅疾”的感觉。鲁迅先生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他的腿被打断后,才开始写他到来的方式,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用手走路的人,一个非人!这幅图景是整篇小说的灵魂,孔乙己留给我们的是用手支撑着身体走出门的背影,背影后是自顾自谈笑着的人们。

(学生思考。)

师:孔乙己不幸中的血腥味就在这些看客的冷漠的谈论中消解了,这正是鲁迅最痛心的。一种全民族的演戏与看戏,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消解力量。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遭社会凉薄的孔乙己形象呢?

生:唤醒人们的同情心。

生:批判这个麻木的社会。

师: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使鲁迅先生感到痛心和愤慨的问题。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经常和友人许寿裳一起探索“中华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在鲁迅先生看来,这种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一般群众精神的麻木,对不幸者采取冷漠的旁观的态度。《孔乙己》完成了他的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请看这段文字(大屏幕呈现,学生齐读):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呐喊>自序》

师: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在鲁迅先生眼前飘动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吴丹青特级点评:

好课如好文,顺课堂之肌理亦能感教师之品格。饶美红老师的《孔乙己》课堂教学体现了先进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材观、阅读观。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择其一二而说之。

一、独到而精准的文本解读切口

文本解读的切口,最能显现教师的个性与功力。饶老师将切口定在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原因探寻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导致孔乙己悲剧的除了其自身原因之外,还有来自“看客”的冷漠与残酷。这看似剑走偏锋,却极好地剖析出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对个体生命的最本质的关怀,且更贴近作者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这样独特而精准的解读的价值,还在于撇去了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走出了长期以来照本宣科地把孔乙己讲解成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狭隘。于是,学生们在剖析孔乙己的形象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时,不仅“怒其不争”,而且“哀其不幸”,也从中看到了一个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领悟到孔乙己不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悲剧的背后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样的课堂自然就具备了高屋建瓴的气势,也更好地实现了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二、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知识的厚度是教师讲析的第一要素,但决定课堂成败的却在于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文学作品教学,切忌程式化的教条灌输,需要直指心灵的体验学习方式。课堂伊始,饶老师以“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这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问题,调动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为后边的深入分析作铺垫。而“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己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小说中的场景——咸亨酒店,学生似乎就站在孔乙己的身旁,看着孔乙己站着喝酒,思考着能不能帮他脱下那件长衫。当分析“谁晓得?许是死了”时,饶老师问:“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下说话人的心情。”这样的学习活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价值。角色体验、朗读品味、问题探究,于是学生获得了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边缘人,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孔乙己这—人物形象越来越明晰。

三、大气而开放的教学进程

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篇2

一、贾志敏《惊弓之鸟》读写教学片段赏析

1、教学片段。

师:从哪里看出更羸是射箭能手呢? (板书: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 师:自己练习说一遍, 等一会不看书说。 (学生练习) 生: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师:这样说不错, 但有问题吗?生:有, 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所以是“慢慢地飞来”, 还边飞边鸣。师:那怎么说呢?生: (语气比较平淡) 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师:不错。不错就是马马虎虎, 比较一般。谁再说?生: (语速较慢, 有凄凉的味道) 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师:好。我们继续说下去。 (板书:更羸告诉魏王---) 生: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更羸告诉魏王, 他不要箭, 只要拉一下弓, 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生: (语气比较自信) 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更羸告诉魏王:“他不要箭, 只要拉一下弓, 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师:大王是一国之君, 更羸能这样说话吗? (师用对普通人对话的语气又读了一遍更羸的话) 生: (恍然大悟) 应该有些讨好的意思, 很自信但不能流露出来, 要含蓄些。师:你体会得好。你能说好这番话吗? (生再说) 师: (继续板书:魏王不信, 于是更羸---, 果然, ---。) 大家练一下, 等一会儿不看书再说。生:复述。

2、教学赏析。

这个过程是在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之后, 贾老师安排的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环节。贾老师采用填空的形式, 层层递进, 让学生亦读亦写亦说, 将文本内涵解读得淋漓尽致, 由此我们也领略到了贾老师的读写教学功力:1概括。概括需要功力, 因为用一定的语言形式, 提炼概括课文的内容, 必须有所取舍, 有所创造, 不能全盘照搬。2填补。贾老师通过设置三道填空题, 带领学生先一句一句复述, 再将三句连起来完整地复述, 不仅为复述提示了顺序, 也使学生对“惊弓之鸟”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3转换。转换也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 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 强化了语言训练的力度。转换基于文本, 又不同于文本;有所依托, 又有所创造。如:把第一人称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的转述, 就是角色转换。此外还有语言转换、文体转换, 等等。因此, 语文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复述不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程度, 而是要让学生在练说中, 尝试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遣词、造句、构段等语言技能。

二、于永正《我和祖父的园子》词语教学片段赏析

1、教学片段。

师: (投影新词:倭瓜) 谁来读?生:倭瓜 (正确响亮) 师: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倭瓜。师: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倭瓜?生:倭瓜就是南瓜的意思。师:你怎么知道倭瓜就是南瓜?生:因为日本都叫倭寇, 南瓜是从日本传来的, 所以叫倭瓜。师:你说日本叫倭寇?生:日本人叫倭寇。师:全体日本人都叫倭寇吗? (部分学生摇头) 那什么叫倭寇呢?生:倭寇就是日本的坏人。师:还是不太恰当。谁知道确切的答案?生:日本的土匪。师:有道理。但不是土匪, 是海盗。日本古称倭奴国, 从元末到明万历年间, 一部分日本武士、浪人、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 在海上劫持过往船只, 抢夺财物, 所以叫倭寇。因此, 不是所有日本人都叫倭寇, 倭寇是指古代日本海盗。师:为什么东北人把南瓜叫倭瓜呢?他们说南瓜最早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所以叫倭瓜。这只是一个民间说法, 并没有科学道理。

2、教学赏析。

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 篇3

著名特级教师 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著名特级教师 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

执教:北京小学 著名特级教师 吉春亚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处

1、抄写词语。

2、说说《花钟》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出示:“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2、指导读出意思,读出情趣。

三、欣赏语言,积累 1)自主学习

花钟的设计是那么巧妙,奥秘就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同学们快点去探寻奥秘吧!

奥秘发现了吗?谁能读一读。2)出示: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3)欣赏语言和朗读指导 体会不同的时间开放不同的花。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4)背诵竞赛 5)检查背诵情况 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出示开放的牵牛花、蔷薇花、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运用书本语言说说如何开放。

四、品读课文,表达

师: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奥秘又在哪里?(引读中揭示奥秘就在于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总结拓展,写话

1、原来奥秘在这里。花儿开放的时间跟“温度和湿度、光照、昆虫传播”有关系。因为温度和湿度、光照、昆虫传播的时间不同,生物学家发现如下的花也不不同的时间开放。出示:

麻花在凌晨3时左右()清晨4时,羊须草()清晨6时左右龙葵花()蒲公英则在早晨7时左右()到了中午12时,太阳花()下午5时多,紫茉莉()月亮升上了天

空,晚香玉()

2、学生写话。

板书设计: 花钟 不同时间开花 发现奥秘

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 钟面 时钟 陆续 大致

曹群娜 整理 听后感: 花儿在简约中绽放

听了吉春亚老师的《花钟》,深深地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中简约的魅力。在吉老师执教的《花钟》这一课中,吉春亚老师的教学目标设定非常简约,就是让学生感受作者在描写不同花开放时(即第一自然段)用词的准确,能在课堂上背诵该段并模仿以上的写作特点写一两句话。从目标出发,吉老师抓住了朗读——积累——运用这条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学策略,使目标得以落实。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用不同的动词——“吹、绽、醒、怒放、苏醒、舒展、开花、含羞一现”,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然后在齐读中感知内容,在伴着图片展示的导读中加深对比的认识。通过老师读句子,学生动作演示花开的样子,引起学生关注动词运用的形象与生动,提出“读出意思,读出画面”的要求,这样带着要求反复朗读,引领学生进入花的世界,体验开花的情境。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学生不仅入情入境,而且对这一自然段的内容较为熟悉,在这基础上进行背诵竞赛,就能水到渠成了。在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后,就要学习文章的写法加以运用了。吉老师出示了一些学生较为熟悉,平时接触、观赏较多的花卉,让学生进行模仿写话,并及时地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动词,让学生的脑筋真正地动了起来,思维之花在简约的课堂中绽放。

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篇4

一、导入。

师:可以上课了吗?(得到回应)课文打开,看一看屏幕。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精致的散文。(读屏幕上的文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二、理解文意

师:(读屏幕投影的文字)

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学生思考,完成活动。

师:可以交流了吗?(得到回应)你的标题是什么?说明理由。

生1:我拟的标题是:整个世界的分量。课文第八小节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分量指的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妻子背上的儿子,一家四口,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和妻子的心里,却是整个世界,可见浓浓的亲情。

师:拟得很好,你扣住了结尾,很有哲理的结尾。

生2:我拟的标题是:生活之美。本文通过一家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家庭之间的亲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师:是呀,家庭生活的瞬间之美。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出亲情,他们的生活是和睦的、美好的。

生3:我拟的标题是:小路亲情。一家人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作者尊重母亲,母亲疼爱孙子,体现了尊老爱幼,表现了一家人的和睦、互相体谅、互相关爱。师:你抓住了小路,抓住祖母对孙子的呵护,可见作者也是有感而发,很有意味。生4:我的题目是:亲情。整篇文章就在写亲情,写互相关爱、体贴的亲情之美,我这个题目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师:写亲情、家庭生活、中年人的责任,亲情拟得很好,你读出了那种意味。

生5:我拟的标题是:情满小路。本文有质朴的语言、有浓浓的情意,有一家人的协作,小路上洒下了浓浓的情意。

师:多有情味的标题,慈祥的母亲,乖巧的儿子,一起走向阳光,走向池塘。

生6:我拟的标题是:春天的步伐。文章充满了温馨,写出了家庭如春天般的温暖,而且作者也希望母亲如春天的步伐一样,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师:你读出了另外的一层意味,很好。

生7:我拟的标题:延续生命。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小路上散步,在小路上可以走很远很远,有延续的感觉。师:生命是传承的,于作者而言,有很重的责任,呵护老人,善待小孩,这是生命的感受,就如作者看到新绿的铺展时想到了生命,很好。下面来看看老师拟的标题。(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如:幸福的家庭 亲情无边 分歧 大路小路 责任 背起整个世界 如:春意 呵护 生命,生命 小事情深 选择 温馨瞬间(稍加解释了一下)

师总结:但是话说回来(读屏幕上文字)

(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三、朗读课文。师:(读屏幕上文字)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师:(投影)

(2)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解释了一下“波澜”。)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师:(投影)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

生1:(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读得好,读出了淡淡的意味,老师提一下修改的意见,稍微的把有些地方的重音加深一些。

生2:(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你读出了诗味,特别是“整个世界”,举重若轻,意味深长。生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啊,你进入了一种情境,是用全部的感受在读文章。

现在,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注意:如“阳光”,要带一种意味;两个“蹲”字,要重一些;“但”字,可以轻一些;“很”字,应该拖一下。全体学生齐读。师总结:(投影)

(要说这篇文章的朗读,主要要注意这样一些朗读的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

四、品味语言。师:(读屏幕上文字)

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品1:“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品2: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品3:“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

品4: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这样写很庄重,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生动笔。

师:把你的见解讲给你的同桌听一下。同桌交流。

师:把你的讲解讲给大家听。

生1:第5小节最后一句: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表现了我的儿子很活泼、天真;家庭很幸福、温馨。师:评价的句式很整齐。

生2:第4小节最后一句: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一句是作者的感慨,想到生命,是希望母亲像春天的万物一样生机盎然。

师:生命,在文章中很重要,通过景色描写的亮丽,表达作者的愉悦,对母亲身体健康的祝愿。

生3:两个“蹲”。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使命感,句式整齐,优美;而且我和妻子各有所为,各为这个小家庭尽心尽力,一路上都是亲情。

师:真是蹲得坚如磐石,背起的是生命的昨天和今天,一蹲一背,定格了一幅美好的充满亲情的画面。生4:“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主意了:“还是走小路吧。”母亲开始未听从,但“摸”表现了对孙子的疼爱。“吧”表明有商量的余地,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的温暖。师:这位老人很温柔,对小孩子非常的关爱,这个细节很有意思。

生5:“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说明作者是家庭的核心,负有责任,要让全家人平静的度过每一天。

师:是啊,对中年人而言,有沉重的责任,自须背负。亲情、责任感在文中表现得很好,两个成熟的生命就要呵护下一代,善待上一代。师总结:(投影)

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五:结束语。

核舟记特级教师课堂实录 篇5

生:第五段中,用字的颜色搭配很讲究,一黑一红。

生:还有第二段窗上的字是青色的。

师:对,这是色彩的搭配。

生:还有人物的搭配。

师:说说看?

生:两个舟子,一个“攀右趾”“啸呼”,一个“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一个不断的动,一个很安静。

师:这叫什么?

生:动静结合。

师:太好了。还有一组人物呢?

生:苏黄是读书人,做官的,他们在看诗画,很文雅、斯文;而佛印是和尚,看破红尘,袒胸露乳,很随意。

师:这叫一庄一谐。

[技艺高超神奇之三——搭配合理。色彩和人物的搭配非常明显,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总结出色彩、动静、庄谐。]

师:刚才同学们讲的是色彩和人物上的搭配,那么结构上又是如何讲究的呢?

生: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师:具体点。

生:前面总起,后面总结。

师:从哪些方面总起?

生:两个方面,一是雕刻特点——“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是主要内容——“大苏泛赤壁”。

师:很好。总结呢?

生:也是两方面,一是总结通计一舟雕了多少东西,一是赞叹其技艺高超,收结全文。

师:分的呢?

生:背面是题名和篆章,表明创作者是谁,肯定只能放在后面。

师:二、三两段的位置能否换换?

生:不能。因为第二段是先写风景的,有了风景,人物才能出场。

师:说得好。三、四段呢?

生:更不能换,因为苏黄是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是大苏泛赤壁。

师:那写两个舟子有什么作用呢?

生:陪衬主要人物。

师:怎么陪衬?

生:这些仆人都这样闲散,主人就更加悠闲了。

[技艺高超神奇之四——构思巧妙。构思没有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总分总,而是深入解析其如此构思的原因。内容搭配的匠心与其说来自写作者,还不如说是来自雕刻者,或者说是写作者读懂了雕刻者,因此才如此精彩。]

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篇6

该文揭示了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奇怪现象 :“一部分学术视野较宽的语文名师 (含网络上的名师)所上语文课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丛林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失却了语文教学的味道。” 对这部分名师,我们既不能无原则地吹捧, 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辩证看待,理性分析,热情帮助,促使其回归正道,带头成为明理、循理、用理之“明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具体分析具体课例,遵循现象学“面向事物本身”的基本原则,而“悬置”课例以外的其他东西。这样有利于维持学术探讨的冷静、理性,有利于促使以学理探讨为目的的 “语文教学批评学”的诞生,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以特级教师韩军公开发表的 《老王》教学实录为例,并根据尽可能完整、 全面呈现教学过程的原则,参考其公开在网络中的该课教学录像、教学实录,探讨怎样让语文教学回归正道。

一、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应是教学行为,就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不能从学理的角度观照、解释自己在课堂中的行为, 或者有意违反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那就说明该教师不是在教学,尽管他身体在教室, 也面对学生在发出一系列行为(说话、朗诵、 表演、唱歌等)。

(一)认清教学工作的对象

这是“为了谁”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系列行为到底是为了谁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立场问题,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性质的问题,他将合格教师与不合格教师残酷地区分开来,而不以执教者的意识、口号为转移。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

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确立坚定的学生立场——“为了学生”,包括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通过学生实施教学,回到学生检验教学。 比如教学活动出发点的确定,不应是教师, 也不应是课标,更不应是考试,而应是学生, 正如江苏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所说 :“教师的一切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都必须从学生出发”;“教的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学的内容是学生有用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应该承担而且能够承担的”。

在论文中、一般交谈中、学术报告中, 人们对此问题的答案几乎不会出现错误。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教学名师,却往往将这一基本立场抛到九霄云外, 或者主要不是为了学生,没有把学生摆到中心位置。因此,在他们的情绪中,在他们的课堂中,在他们的行为中,在他们对于教学问题的意见中,就不免或多或少地发生和学生的需要不相符合,和实际教学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

韩军老师《老王》课堂的中心位置就不是学生,而是他自己。尽管课堂中学生也在答问,也在说话,也在动笔,但目的是为了 “铺垫”教师的“精彩演出”——杨绛与老王的幸福指数比较,本文的三个主旨,老王为什么送香油和鸡蛋,对“解放”、“组织”、“取缔”三个词和一个短语“我不是要钱”的发挥以及给老王拟挽词。有的地方,甚至连学生的“铺垫”都不要,教师直接站出来“演绎”,如给老王拟挽词,教师不等学生思考, 迫不及待地就用屏幕打出自己早就拟好的挽词,吟唱起来。这里教师就是在展示自己拟挽词的功夫和吟唱的功夫,学生则处在“看客”的位置——没有动笔写挽词的练习,仅有的只是铺垫教师演唱的朗读练习,更别说得到教师关于写挽词、读挽词的切实指导, 更遑论这里该不该写挽词是另一回事。

学生靠边站,在韩老师所公开发表的教学实录、网络中公开流行的教学视频中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学生也有一些写作与说话练习——模拟杨绛给老王写信,模拟三轮车公司领导劝说老王,模拟北京市长给老王打电话。且不说这些写作与说话练习是否应该, 但就练习的目的来看就极不恰当。因为这三次较大的学生活动,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走到课堂的中心——学生行为没有得到教师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具体指导。

教师要求学生用“遥寄天堂——一封愧怍的信”为题,模拟杨绛给学生写信,这里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给予具体指导 :(1) 模拟杨绛,是指听说老王“早埋了”时的杨绛,还是写作《老王》时的杨绛,还是现在的杨绛?(2)“一封愧怍的信”,应该怎样在信的内容上表现出愧怍,而既不脱离原文又不简单重复原文?(3)怎样在信件中通过语气、 语调、用词、句式等,表现出愧怍?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教师的具体指导。且看其教学实录 :

生 :“老王同志,你在天堂过得好吗?是不是能吃饱了,是不是不用再像现实生活中那么劳累了呢?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惭愧。 明知道你送鸡蛋香油只是为了顺便和我唠嗑, 求我安慰,仅此而已。而我却慌张地没有留下你,给了你钱,送走了你……”

师(点评):嘘寒问暖,站在对方角度, 很体贴,很细心,真疼人啊。

生 :“老王啊,你在天堂过得可好吧?文化大革命十年终于过去,仍记得那日听到你的死讯后,我是何等震惊、惭愧。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心底实在,我都看在眼里。那日你来我家送香油鸡蛋,就见你有些虚弱, 你强撑着,我呢?竟然没有安慰弥留之际的你,拿钱送走了你……”

师(评):好像是《老王》续篇。你的文字不简单。注意,给钱并非侮辱老王。

从这段实录可知,韩军老师对学生的点评是隔靴搔痒、言不及义,缺乏针对性的。对这两个发言学生所写的信,教师都没有从表达愧怍的时间节点、信件内容、用语等方面进行具有语文味道的点评。对第一个学生的点评还勉强说得过去“,体贴”“、细心”“、疼人”是从表达效果上来说的 ;对第二个学生的点评则是风马牛不相及——该生的文字怎么就“不简单”?其实,该生的文字有错误之处,他说 :“记得那日听到你的死讯后,我是何等震惊、 惭愧。”这表明他并没有读懂原文。因为那时的“我”还谈不上有惭愧之情——原文说得很清楚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而教师“给钱并非侮辱老王”的说法在这里更是没有任何由头,这是针对第二个学生说的,还是针对两个学生说的?其实两个学生都没有说杨绛给钱是在侮辱老王啊,老师怎么就冒出这样一句没有来由的话来了?

这样看来,学生在不顾文本自说自话, 教师在不顾学生自说自话。教师为什么没有对学生进行具体到位的指导?从教学实录来看,教师的注意力不在学生身上,其目的也并不在此,而在于走马灯似地向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精彩设计”:(1)在模拟杨绛给老王写信之后,紧接着就是探究老王悲剧命运的原因,这是为了展示教师的“深刻认识”——北京解放而老王并没有得到解放, 这一环节还包括展示教师唱歌的功夫(“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2)模拟三轮车公司领导劝说老王,这也是为了展示教师的“深刻认识”—— 社会不健全、不完美 ;(3)模拟市长给天堂的老王打电话,这仍是为了展示教师的“深刻认识”——政府对残疾的单干户照顾不周 ; (4)给老王拟挽词,这是在展示教师的写作才华、演唱才艺。

短短四十分钟,教师有这么多“精彩” 需要展示,当然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具体、 到位、细致的指导。由于教师设定的精彩内容多,每项内容用时也就极为有限,师生在课堂上用力也就极为分散,每项内容都要 “光顾”一下,当然也都“停留”不久,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也就成为必然,教师注意力不在学生身上也是必然。这种恶果的根源在于,执教者没有认清自己工作的对象到底是教师自己,还是教室里坐着的数十个学生。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韩军老师主观上也是为了学生的。对此,我们不能简单予以否认,也不能简单予以认可。这里涉及动机与效果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七十年前就指出 :“唯心论者是强调动机否认效果的,机械唯物论者是强调效果否认动机的, 我们和这两者相反,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为了学生”的动机和“让学生受益”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没有“为了学生”的动机肯定是不好的,有“为了学生”的动机但没有让学生受益的效果,也是不好的。检验一个教师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言之凿凿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教学行为)在具体受教的学生中产生的效果,因为“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 。

(二)把握教学工作的方向

这是“向哪里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发展,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那么,教学工作的方向在哪里?

叶圣陶先生1962年就提出 :“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1977年进一步指出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必须指向“不需要教”,即学生学会了读书、作文,以及听话、说话,不待老师从旁指点,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进行较高质量的口语交际活动。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目标指向既是教学战略上的考虑——现在的“教”是为了学生将来在学习、 工作以及生活中的“不需要教”;也是教学策略上的考虑——今天的“教”为了明天的 “不需要教”,甚至前半课时的“教”为了后半课时的“不需要教”。

要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必须在“教”字上下足功夫,这需要教师的“教” 对学生的“学”具有充分的正向促进作用, 使“教学”真正具体为“教学生学”。 (1)教学内容高度聚焦,使学生有方向地学,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2)教学思路高度清晰, 使学生有条理地学,而不是东一榔锤西一棒杂乱无章 ;(3)教学活动紧张有序,使学生有方法地学,而不是蛮干拼体力、拼时间 ; (4)教学效果多维立体,使学生有习惯地学, 而不是无思维品质地随意乱来 ;(5)教学推进深入浅出,使学生有滋味地学,而不是味同嚼蜡,泯灭兴趣。从上述要求来看,韩军老师执教的《老王》,缺乏教学的方向感 :

第一,教学内容散乱,缺乏聚焦度。整堂课教师到底要教什么,学生到底能学什么,是一笔糊涂账。我们且看韩老师的教学内容 :(1)学习字词 ;(2)朗读关于“命”的论述 ;(3)找出课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比较“幸福”与“幸运”;(4)从十大幸福指数的角度,比较老王与杨绛的命运 ;(5)出示教师概括的本文主旨(三条);(6)讲老王送香油、鸡蛋的功利目的及其合理性,讲杨绛的被吓着和给老王香油鸡蛋钱的理由 ;(7) 模拟杨绛给老王写愧怍信 ;(8)探究造成老王悲剧的原因——社会不健全、不完美,政府关心不够,中间插入模拟三轮车公司领导劝说老王、模拟北京新市长给老王打电话 ; (9)出示给老王拟的挽词,并吟唱。

优秀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教”要有明确、正确的教学指向。“教学指向”是教学目标之所在——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能够走到哪里,或者说最后学生学了一个什么总的东西,它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与情感、认识等方面的发展“。教学指向”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能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一个词)说出自己这堂课要给学生的东西,至少说明教师本人是明白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从上述《老王》教学内容来看,最后的教学指向到底是什么呢?从结课来看,似乎是指向理解老王命运的悲惨,又似乎是在探究造成老王悲剧命运的原因,这二者都是“内容指向”;而中间穿插的写信、劝说、打电话又似乎指向的是学生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这是“能力指向”——这里的能力指向,没有与结课的内容指向达成和解,形成逻辑上的“共生效应”,而是相互错位的。

第二,教学思路混乱,缺乏逻辑性。整个教学过程,环节与环节之间几乎完全脱节, 不少地方都节外生枝,冒出一些没有来由的东西。我们且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

师 :她说自己“幸运”,有自谦的意思, 她自己其实也遇到了种种不幸。然而,与老王比,毕竟是不幸中有万幸!她的的确确比老王幸运。由此可见,本文其实就是“两种奇特、不寻常命运的全面对比”(屏显 :生读)。

一个极圆满、完美、和谐、幸福、辉煌, 一个特残缺、悲惨、不足、不幸、凄凉。

一个和和美美、圆圆满满,一个凄凄惨惨戚戚。

一个事事如意、事事顺遂,一个事事不如意、事事不顺遂。”

(屏显)

本文主旨——

对于人各有运的觉悟 (觉察和感悟)

对于命运不平的叹惋 (感叹和哀惋)

幸运者对不幸的愧怍 (惭愧和愧怍)

这个片段有两个内容 :(1)杨绛与老王命运的对比 ;(2)本文主旨。本来这二者之间应该有很紧密的联系——通过对比得出本文的主旨。然而该课此处,二者之间却风马牛不相及,除了主旨的第一点与前面环节有联系外,第二、三两点均凭空跳出。我们不得不问一句 :韩老师,你这主旨是怎么得出来的?

我们来试着帮韩老师理一下两个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且不论其正误):前面环节的基本结论是“本文其实就是‘两种奇特、不寻常命运的全面对比’”,关键词是“对比”。 后面凭空跳出的三个主旨的关键词是“觉悟”“叹惋”“愧怍”。作者正是通过“对比” 来表明自己的觉悟,表达自己的叹惋,表现自己的愧怍。

从教学来说,这个逻辑联系,比结论重要得多。此处教师教学生学,就是要教学生理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前一段水渠的水要能顺利流到下一段水渠。但韩老师并没有在此处下这番功夫,而只是简单地抛出结论。看来,教师关心的不是学生的学,而是关心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结论。难道学生来上课,就是来“看”教师的结论的?当然,这堂课也根本没有看出教师在“使学生有方法地学”、“使学生有习惯地学”、“使学生有滋味地学”三个方面所下的功夫、所做出的努力。 这样看来,这堂课的教学方向是错误的。

(三)避免教学的误区

教学要走正道,就得看清楚哪些是歪道, 这歪道就是教学的误区。只有避免误区,跳出歪道,才能回归正道。韩军老师执教的 《老王》,从一般教学论的角度来看,除了对教学对象认识不清、教学工作方向不明以外, 还进入了以下两个误区 :

1.代替学生学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学生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的,教师没有权利都也没有义务代替学生学习。这在道理上, 谁都不会反对 ;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违背这一基本原理,韩军老师这堂课也不例外。 如前所述理解文本主旨的教学片段,教师在学生并没有经历归纳、概括本文主旨的学习过程的情况下,就直接用屏幕打出本文的三条主旨,这就是典型的代替学生学习,他将学生归纳、概括文本主旨的学习过程给省掉了。本来,本文主旨正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理解、归纳的,这是学生上语文课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但此处“学生却没有了学习的机会,根本就没有进入学习的活动”。连学生都没有进入学习活动的课堂,会有“教学”这件事情发生吗?这种“代替”,几乎充斥整个教学过程。比如 :

师 :老王的所有苦难,似乎都是“命运” 造成的。可我们为什么不去追问“什么造成了老王的命运”呢?!想想,谁造成了老王这种命运?难道只有杨绛应该表达愧怍吗? 谁更应该先于杨绛,表达愧怍呢?

(生读)

“北京解放后……”“三轮车都组织起来了……”

师 :注意咬文嚼字三个词语——“北京”、 “解放”、“组织”……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提了四个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探究造成老王悲剧命运的原因。 按照正常逻辑,就该留出时间让学生真正去 “探究”一番,然后相互交流讨论,教师进行随机指导。但教师并没有按照正常逻辑走, 而是直接抛出自己准备好的句子 :“北京解放后……”“三轮车都组织起来了……”。且不论从这两个句子是否就可以探究出结论,单是这种在学生并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抛出自己意见的做法,就是违背学生学习规律的。 课堂是学堂,学生在课堂上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还叫“学习”吗?更让人不解的是, 教师在这里出示这两句话以后,也并没让学生探究,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注意咬文嚼字三个词语——‘北京’、‘解放’、‘组织’”。为什么就要咬文嚼字这三个词语,而不是其他词语?该咬文嚼字哪些词语,不也是学生需要动脑的吗?这一动脑的过程,不也很重要吗?此处暂且放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也并没有让学生去“咬文嚼字”(篇幅所限, 不再引述),而是教师在自言自语,以及展示写信、劝说、打电话的“精彩”——“咬文嚼字”本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规工作,而在这节课上,却只是挂出的一个“羊头”,一个在风中飘动的标签。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应该是一个真实发生的过程,教师不能够虚晃一枪, 代替了或者说省略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不能先入为主地贴上标签,然后再在文本中或文本外找证据。

2.阻碍学生学

客观上说,一切代替学生“学”的行为都会阻碍学生的“学”,只是程度较轻而已。而教师有些行为则会明显地阻碍学生的 “学”——学生没有教师这一行为会正常学习, 有了教师这一行为反而不会正常学习。且看该课教学之初,韩军老师在让学生读字词后这样进行 :

师 :杨绛有两段话。(幻灯展示)

生 :(读)“生死有命是老话。人生的穷通寿夭确是有命。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运是不容否定的。”

师 :人有命运吗?

生 :有。

师 :老奶奶是清华、北大教授,连她都说人有命运。

师 :杨绛又说了一段话。

生 :(读)“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 凭什么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

师 :她是不是迷信啊?

生 :不是。

师 :请在课文中找出一句最重要的话。

生 :“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的人的愧怍。”

学生在这里做了两件事 :一是读杨绛的两段话,二是找出课文中一句最重要的话。 在学生还没有深入理解文本的时候,教师就出示来自文本外的带有强烈指向性(“人生有命”)的两段话,教师还强调杨绛“是清华、 北大教授,连她都说人有命运”,她“不是迷信”。这是在向学生暗示本文就是表现人生命运的。这里的问题就出来了 :(1)难道本文就是在阐释“人生有命”的哲学命题吗?(2) 本文到底是想表现什么、阐释什么,难道不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思考,而需要教师先入为主的暗示?(3)教师先入为主地引入的杨绛这两段话,与本文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就如教师所理解的那样,具有对应关系?这其实就是典型的阻碍学生学习。

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学生能够准确地按照教师的意图在课文中找出一句最重要的话——“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的人的愧怍”,正是受到了前面所引话语的强烈暗示。按照这两个教学内容的顺序来看, 教师也正是需要这种效果。若真如此,学生 “在课文中找出一句最重要的话”的学习行为,就是毫无意义的。然而,“在课文中找出一句最重要的话”本是很有意义的学习行为, 这里涉及 :(1)在一个文本中,什么样的话是“最重要”的?这“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2)这“最重要”的话在文本中常以什么样式(句式、表达方式)呈现?(3)这 “最重要”的一句话,常在文本的哪些位置出现?这三个问题,是很具有“语文味”的问题,是正需要学生探索、需要教师指导的问题。然而,都被韩老师一笔勾销了,学生正常的学习通道就这样被堵塞了。

二、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体认阅读教学的价值

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使学生认识真善美, 认识社会、历史、人生和自己 ;(2)让学生根据字不离词的原则,学会识字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第三个方面是重点。它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进一步的与语文素养紧密相关的综合性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只有靠阅读实践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在理解和感悟读物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认识常用汉字,积累词语和精彩语段,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修辞方法,习用阅读方法,形成语感,阅读能力也就得到了增强。写作又是以阅读为基础,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可借鉴于写作的观点、主题、素材、技巧和语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单靠自身的训练。比如说,听力的实质是感知、理解、 判断、联想能力,而阅读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能力提高了,听的能力也可以相应地得到提高。当然,也包括将听、 说、读、写整合为一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进行听、说、 读、写的多方面训练。

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此课教学中,学生确实在听、在说、在读、在写。遗憾的是,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以韩老师也许最为得意的“写”与“说”而言,尽管学生在写——模拟杨绛给老王写信,尽管学生在说——模拟三轮车公司领导劝说老王,模拟北京市新市长给老王打电话,但都缺乏具体、到位的指导,仅仅写了一通、说了一通而已。学生仅在低水平的“习”而已,仅仅是多了一次写的行为、说的行为而已。这种简单的量的积累是否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质的飞跃?

(二)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

更要命的是,韩军老师此课没有把握住阅读教学的重点。尽管阅读教学可以进行听、 说、读、写的多方面训练,但阅读训练却是重点。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是需要专门培养的一种语文能力,阅读教学独当其任、首当其任的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一靠学生认真的足够数量的阅读练习,二靠教师具体到位的阅读指导。作为时间极为有限的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真实的展开阅读,也要教师具体到位的指导——既有学生真实的“练”,也有教师恰当的“训”。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 :“老师的 ‘教读’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学生的自读体会浅者深之,误者正之,疑者解之,进而领悟读书之法。”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教学生学会阅读”。 《老王》是一篇散文,教师的着力点应是引导学生与“这一个”文本建立深刻的联系—— 理解、感受“这一个”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及其与这种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着眼点则应该是 “教学生学会阅读散文”。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关键点在哪里, 怎样辨识文本的关键点,怎样结合上下文读懂关键点。遗憾的是,本课教学的整个过程, 都看不到教师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既没有教学生与“这一个”文本建立深刻的联系, 更没有教学生怎样读懂“这一类”文本。

三、遵循文本解读的基本规律

成功的阅读教学,必须建立在教师成功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遗憾的是,从课堂实录来看,韩老师并没有读懂《老王》,当然也就无法谈及指导学生读懂《老王》了。教师的文本解读是教学解读,要在“教学”二字上下工夫,为了教学、服务教学、用于教学,也就是致力于教学生学会解读文本。这与一般的自己读懂了、自己有感悟就可以了的普通解读不同。教师既需要像一般读者那样,进行常态的阅读——一般不凭借外在资料而基本读懂文本,还要思考怎样引导学生读懂。这里尤其需要遵循文本教学解读的两个基本规律。

(一)遵循文本体式特点

文本体式,是作者构织文本的通道,也是读者解读文本的通道。解读文学文本自然不同于解读实用性文章,解读散文自然不同于论文。走错了通道,就像一个醉汉半夜回家去敲邻居家的门,一墙之隔,两个世界。

如前所述,阅读教学需要抓文本的关键点,我们来看韩老师做得怎么样。教师咬文嚼字的几个词语——“北京”“解放”“组织”“我不是要钱”,其实根本不是该文的关键点。他抓这几个词语,意在探究造成老王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这与杨绛创作《老王》的意趣相去甚远。杨绛先生此文并不是一篇论文,也不是小说,她的目的不是去揭示造成老王悲剧命运的原因,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愧怍之情。 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我的思想感情才是散文表达的重点。作者在文末也说得清清楚楚——“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应在理解“幸运”与 “不幸”,理解“愧怍”的原因,然后进一步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写这种愧怍的,毕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从散文表达“我之心”的体式特点来看, 韩军老师此课教学严重偏离了正道。他的解读重心摆在了“老王”身上——理解老王的不幸命运,探究造成老王悲剧命运的原因 : 社会不健全、领导不关心、政府不作为。这种探究也是不符合散文解读“向内转”的基本要求的,解读散文不应是解读生活世界本身,散文中的生活是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生活。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在特定情境下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过的人、 事、景、物。散文中谈论的所思,散文中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赖其独特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

不合格的读者往往将散文中的“生活图景”和社会知识简单等同于现实生活世界。 有的课堂上,解读散文文本不知不觉变成了解读生活世界本身。有教师教萧乾散文《吆喝》 就不自觉地发生偏移,不是在教作者笔下的 《吆喝》,而是在教这个特定文本之外的“吆喝”——不是在教学生学习文本,不是在教学生学习语文,而是在教学生学习“吆喝”。课堂很活跃,吆喝声此起彼伏,教师吆喝,学生吆喝,视频吆喝,但却看不到师生对文本本身的揣摩、品味。有教师甚至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欣赏吆喝的音乐美”,更是直接带着学生去欣赏“吆喝”这种民间艺术了——语文课被悄悄替换成了音乐课或者说吆喝课。韩军老师《老王》教学也发生了这种偏移,从课堂实录一眼即知,此处不再赘述。

(二)潜入文本文字深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会跟语言文字打交道。那就必须潜入文本文字深处,而不能在文本外打游击, 或者找些拉拉杂杂的材料来博得听课者的眼球,或者做没有根据的猜测,如教师说老王送香油鸡蛋的有功利目的 ;也不能在文本内容表面滑行。这需要语文教师要有深入文本的真功夫,而主要不在找材料、唱歌等方面 (当然做得很贴切也不反对)。这种真功夫, 表现在学生一览无余之处。如文本第一段 :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这一段内容说明了什么?有人说是表明我与老王关系很好,“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这是在照顾他的生意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表明二人毫不拘束。单纯来看,这样理解也是对的,但把这一段放到全文的语境中,这样理解就不对了。作为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愧怍之情绝不只是文本最后才有的,作者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带着愧怍之情的。在“愧怍” 的语境下来理解这一段,问题就来了。解开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这一段的“症候”——作者的反常用语 :“他蹬我坐”。试想,我坐老王的三轮,不是“他蹬我坐”,难道是“我” 蹬“他”坐?很明显,这个话是反常的,违反了语言运用的简洁原则。是杨绛不懂得语言运用的简洁原则,还是有意为之?众所周知,杨绛行文惜墨如金。那她有意这样用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是在强调——“我”是坐三轮的,“老王”是蹬三轮的,“我”与“老王” 之间是雇佣关系,是拿钱就可以解决的关系。 这样看来,“常坐”其实说明“老王”常为” 我”付出劳动,“我”也常付钱给“老王”, “他”不欠我,“我”不欠“他”。而后文所写也是在“我”眼中拿钱就能解决的事情—— “他”送默存上医院,“我”给钱 ;“他”给 “我们家”送冰,“我”给钱 ;“他”送香油、 鸡蛋,“我”给钱。而写此文时候的作者,对此感到十分愧怍(对于“闲话”的理解,则关涉文本第二段。此处不再赘述)。

从这第一段,我们就可理解杨绛先生运用语言文字的高超水平了,而这一点,学生往往是看不出来的。教师的水平,就是在学生看不出问题的地方看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到文本之外去找一大堆材料,更不是抓住几个无关紧要的词语肆意发挥,而是引导学生顺着文本体式的通道去推敲语言文字本身,“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也就是往‘这一篇’散文之语句章法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

从文本解读来说,《老王》解读的难点在于理解“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而不是简单罗列老王不幸在哪里,杨绛幸运在哪里。韩军老师弄了个幸福的十大要素,把老王与杨绛进行比较,这显得有些可笑——老王瞎了一只眼,确实是不幸,但这个“不幸” 与杨绛的“幸运”有什么相关?杨绛有必要为此向老王表示愧怍吗?愧怍,是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难道老王眼瞎是“我”造成的吗?或者说老王身体残疾,“我”该负什么责任?看来, 教师对“幸运”与“不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未能从文本主旨的高度根据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遗憾的是,整堂课上,韩老师都没有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处,没有与语言文字发生深度联系。一句话,这堂课学生学语文的行为根本就没有发生。作为一般读者,发生这样的错误,似乎也没有多大的麻烦,但教师若发生这样的错误,就遗祸不浅了。

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篇7

一、“走近圆明园”

师:我写三个字,大家注意看,跟着读(板书“圆明园”)。(自读后齐读)看到这三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课前我们已经走近圆明园——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以及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你有哪些感受?

师:是啊,圆明园被烧、被毁,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若有所思)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

二、“走进圆明园”

(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师:课件(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这是——圆明园的废墟。

师: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144年然而却只圆明园的一角。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举手要说)

师:把这种感受带到歌中读一读。

生:(低沉、缓慢)“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 :让我们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打开书,齐读课文第段。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提示学生读时注意文化”一词)

师: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值。请用“……是……也是……”这个句式,说一说。

师:昔日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的价值?结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一段描写,用上了好多连接词,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它们。)

生:读了2-4自然段,我体会到了圆明园当时的辉煌。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

生: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还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

生: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珍异宝。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

生:可能800年吧。(学生又七嘴八舌猜1000年、1200年等。)

生:我估计怎么也得两千多年吧。

师:你很会说话,“两千多年”的“多”就要多出好几百年,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教师趁机选择几幅名画和几件珍宝让学生目睹感受,学生流露惊奇神色。然后让学生带着感受读第四自然段。)

生: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近春园组成,此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师:有谁查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吗?

师:据老师了解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大家会算,那么我们就来估算一下,看看我们这个大会堂,大概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大会堂?

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学生发出感慨)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

师:圆明园里所拥有的国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生: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数不胜数……(学生依次说出)

生: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

师:那好,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到,它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引领学生注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学生读。)

师:继续谈——

生: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呢。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

师: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莱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

师: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生:“蓬莱瑶台”在云端里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

生:“平湖秋月”在夜晚的灯光映衬下感觉很朦胧,住在那里一定会做美梦。

生:“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真高,直冲晚霞,真壮观啊。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

生:“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 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 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师:好,我们再一齐读读雨果的话——

生:“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师:书中概括地说——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和你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人读,美读课文2-4段。)

师:把书上概括圆明园的两句话也用“是……也是……”连起来变成一句话。

生: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面对这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以,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

生: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

生:其实就是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师: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即:“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那么,圆明园所拥有的浓缩成一个词是什么?

生:我想是结晶。(生也有说是智慧、创造的等等)

生:是文化!(在互相议论中,学生脱口而出。)

师:对,是“文化”,而且是价值不可估量祖国文化!(回扣“不可估量”)请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

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学生朗读时语气各有不同)

(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然而(引读课文)1860年,10月6日——

生: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师:结果——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朗读,并再次注意体会“不可估量”一词。)

师: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浏览第5段,用书上的词语概括概括。

生:英法联军是“统统掠走”,“任意毁坏”,“放火焚烧”。

师:“统统”掠走,是怎么“掠”?

生:要能拿的,就全部拿走,一个也不留。

生:就是能抢就抢,拿不动的就用车运。总之片甲不留!

师: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例子说说?(学生没有说的)那好,我这里有一段真实的资料,请读一读——

生: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记者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 放满了红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师:把感情带到课文中再朗读这句话。

生:“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学生个个表情严肃)

师: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熏是怎么“毁”?

生:不走就砸,摔。拿不走也不中国留着,都给弄坏。

生:我知道他们用枪捣毁大镜子,把上好的花瓶瓷器等随便往地下一扔……(教师再次出示资料,学生——)

生: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 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师:有感受吗?(学生纷纷点头)好,再带着感受朗读这句话。

生:“……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提示学生朗读“破坏”“毁掉”时,要表现出一种无奈、气愤、痛心的语气。)

生:这还没完,敌人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

师:一天多少小时?(学生答24小时)师:三天三夜多少小时?(学生答72小时)

:一小时多少分钟?(学生答60分钟)

师:三天三夜多少分钟?(学生答:4320分钟,有的学生动笔计算。)

师:4320分钟是多少半分钟?(学生回答640个半分钟)那么会烧掉些什么?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全体静默,出示画面: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半分钟。)

师:这半分钟,感觉长吗?(学生答感觉长)

生:会掉许多精美的建筑物和画家、书法家的作品。

生:会烧掉许多华丽的丝绸和衣服。

生:会烧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奇珍异宝。

师:把这8640个半分钟加起来,想象一下。而且是在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的地方同时燃烧8640个半分钟啊。

生:圆明园本来是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笼罩了整个北京!所以,可以想象出圆明园这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是怎样化为灰烬的。

师:那就把感受带到课文中再读!

生:“1860年,10月6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

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师:下面出示书中的句子,请同学们用变化了的连接词再说话。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生: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生: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

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

生: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都没了。

师:很好,你把这句最后的“还”换成“都”更准确了。(练说其他句略)正是(放映李大钊的诗句)——

生:“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深沉地朗读李大钊的诗句)

师: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是怎么看待自己国家的行为呢?(默读雨果的文章,找出文中的句子概括。)

生:“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生:“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回过头来读全篇课文!(采用教师引读的形式,师生一起用上“没有了……也没有了……”等连接词,对全篇课文进行创造性地朗读。)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就是从这以后,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什么都没有了。(教师慢慢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稍留残迹,全场沉默。)

师:现在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留给你的是什么?(指着课题问)

生:这样宏伟的建筑毁于一旦,我只有难过呀!

生:留给我的是愤恨!

师:那就请你愤恨地表达吧。(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训练)

生:我很无奈。

师:那就请你“无奈”地说一说。(同一个句子,读出的是无奈的语气。)

生:有泪水,有叹息,有无奈,有痛苦……(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并带着属于自己的感受朗读这句话。)

师:最后,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天下所有的人!(学生读略)

三、“走出圆明园”

生:(教师再次呈现诗歌并朗读)“圆明园里,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出历史的阴影。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

面对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儿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讲下一个角色。)

生:我是当时的皇帝,但我没有兵权,我的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禧的手中。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弓箭,也能对付洋枪洋炮。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师:虽然你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发动群

众--了不起的皇帝。

生:假如我是帝,我不会建造圆明园。我会把所有的钱用作军费。当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时,我会派出军队与他们战斗。如果打不赢,我会与他们谈判。

生:如果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

生:我是北京城的一位老百姓,我会动员号召其他百姓团结起来与敌人抵抗。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师: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是,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生: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生: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英法 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军阀混战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 带的路。

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个方面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我们正视一下历史。读了上面的词条,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很复杂,正如刚才同学说的,心中的滋味复杂了。学习一篇课文,最重要是要打开思路、学会思考。

现在就要离开圆明园。那么,请闭上眼睛,课前你眼前出现的是废墟,是火焰,那么,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是废墟、是火焰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上一篇:在全省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下一篇:食堂项目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