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旅游品牌战略规划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梅州市旅游品牌战略规划(精选6篇)

梅州市旅游品牌战略规划 篇1

梅州市旅游品牌战略规划—开展乡村旅游

摘要:近年来,自驾游、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流行出游,梅州市在认识到自有的山水优势情况下,大力发展红色土地的绿色出游,但是,由于梅州市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面临的问题也较繁多复杂。随着梅州市推出的“边界游”、乡村游、骑行团的旅游活动,梅州市乡村旅游热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旅游活动缺乏统一的思想,变得散乱、无序,梅州独有的乡村旅游形象也很模糊,影响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所以本文就梅州乡村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我市的乡村旅游能尽快走上成熟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梅州;自驾游;乡村意象;文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elf-driving travelling, rural tourism became popular travel, City Meizhou, in recognition of the natural advantages of its own, Vigorously develop the red land of green travel,but Meizhou rural tourism industry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It is facing a more complex environment.With the Meizhou city launched a “boundary tour”, Rural tourism, riding mass tourism activities, Meizhou rural tourism heat more win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Bu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e tourism activities, lack of unified thinking, Become scattered, disordered.Meizhou unique tourism image is also very fuzzy, Affe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So this paper on issues related to rural tourism of Meizhou And some suggestions, Hope that the rural tourism in Meizhou as soon as possible to mature development road

Key Words: rural tourism;Meizhou;self-driving travelling;Rural image;cultural

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国际竞争时代。综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发展趋势,我国旅乡村旅游业已经从起步渐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如何吸收都市人和怎样吸收更多人参与乡村旅游,对其提高旅游收入和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键就是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和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而旅游品牌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增强品牌意识,运用品牌竞争策略,创立有国际地位的旅游品牌,是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点,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旅游新的需求,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的一种旅游活动。广义上说,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

凡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的自然田园风光或乡村特点的民俗文化、农业文化、聚群文化、民居文化等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的旅游形式都是乡村旅游。-1-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 但发展势头良好。乡村旅游地的开发和建设, 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地域与空间, 而且为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并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在加大, 基础设施在完善, 品牌优势在形成, 综合效益也在提高。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以适应现代都市人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繁杂、喧嚣污染严重等都市环境的需求。

二、梅州市旅游业概况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北邻福建省,西北接江西省,西面连接广东省河源市,西南、南面、东南面与潮汕相连,下辖梅江区、梅县、兴宁市、五华县、蕉岭县、大埔县、平远县,俗称六县一市一区,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

梅州市作为山区市,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阴那山、五指石),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市级旅游景区5个,市级重点建设旅游区8个,被列为广东100家假日休闲好去处5个,100家观光新亮点3个。梅州市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模式的生态旅游业,虽然起步晚,总量不大,但还是有巨大潜力的,单从今年春节黄金周梅州市接待游客160.2万人次,旅游吸金4.89亿,同比增长23.85%,可以看出梅州旅游业存在巨大的机遇和潜力,与此同时,旅游业还有力促进了餐饮业、住宿业、商品销售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全市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之一。

三、梅州市乡村旅游品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不便,旅游结构不合理

梅州市很多景点过于偏远和分散,市场开发性不好,路线设置不合理。从珠三角主要大城市距离梅州400多公里,自驾游最快要4个小时到达,交通不便成为阻碍梅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另外,游客分类来看,大部分以本地自由旅游资源为主,没有在六县一市一区中形成一条条旅游线路,吸引外来人员的进入,景点也多集中在梅州市城区附近,虽然这几年我市大力推广每个县都要有一个雁南飞,但是,目前来看,这个复制性的开发,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本地游客相对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机会比较少,消费力度不够。

(二)资金不足,品牌开发不够

梅州市乡村旅游“王牌产品”少,还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乡村旅游缺乏市场影响力大、对游客有持久吸引力的品牌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这给旅游产品服务的质量控制造成了一定困难,旅游品牌及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乡村旅游品牌经营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尽管部分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风景其中许多有较高的价值,但由于开发和宣传力度不够,因而旅游的“王牌产品”较少,还不能产生强大的品牌辐射力。从产品结构上看,“食、住、行”旅游产品发展初具规模,但

“游、购、娱”三大要素开发相对落后,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高,在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较低,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旅游点可供游客购买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很少。[6]人文景观建造过多,传统民俗文化开发不足。从服务质量和外部发展环境来看,乡村旅游服务成分较单一,服务不规范。缺少娱乐休闲项目,产品单一,缺少精品,不适合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求知、求乐的需要,没有真正做到从绿色生态休闲的角度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项目。

(三)客源市场有限,宣传包装力度太小,没有形成影响力

任何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一定的稳定客源市场,尽管目前梅州乡村旅游也有一定的客源,但稳定性差,市场狭窄。乡村旅游的主要依托客源来自临近地区,而其它地区的游客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季节性很强。乡村发展的初始期,淡季来农家乐园的游客以外地的居多,但绝对量极小;而在旅游旺季期间,游客以本地游客为主,外地游客甚少。这就导致了乡村旅游品牌难以形成或者以有品牌宣传难度较大。[7]如何扩大客源市场,增加游客量,特别是外地游客量,使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发挥出来,成为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难题。

四、梅州市乡村旅游的规划

梅州市搞乡村旅游,资源很丰富,梅州市具有浓厚的文化功底,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搞出自已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来。乡村旅游可以同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例如兴宁市搞乡村旅游多半古民居有关,五华搞乡村旅游与热矿泥发展有关,大埔搞乡村旅游与红色革命老区有关。每一个地方都有适合自已发展的产业。要善于发掘有开发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其本意要回归自然,嵩尚情操为宗旨。

(一)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

乡村意向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鲜明的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必须有意识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如兴宁市的十大古民居,梅县的雁南飞茶田,丰顺八乡山茶山等都是靠这种方式树立起鲜明的乡村意象,并进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和氛围是都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保持乡村旅游产品的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是乡村旅游魅力持续不减的基础。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乡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乡村发展的文脉、生活习惯的演变、民俗风情的沿革,挖掘其特色魅力及其表现形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天趣、闲趣、野趣融和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梅州市是世界客都,存在很多的汉代流传下来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

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梅州乡村旅游应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及“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乡村旅游才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才能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更钟情于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也才能解决文化含量不够的问题。

(三)注重产品参与性和知识含量。

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如雁鸣湖开展的采杨梅亲自活动、采柚子体验活动、半坑草莓行等活动,可让旅游者与渔民一起随船撒网捕鱼,和农民一起防线织布,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加民族节庆活动;可以根据季节的推移、经济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新的农家旅游项目,如举行采茶节、竹笋宴、桃花节、杨梅节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决定出游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四)大力开发旅游精品项目。

有核心理念(做最好精品)、有独特模式(生态农业+旅游)、有高效管理(个性服务+环境管理)、有丰富文化(客家文化与旅游环境完美结合),雁南飞茶田景区这个“四有”模式开发建设经验,得到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被国家副总理汪洋同志誉为“雁南飞模式”。雁南飞茶田景区成功升格为国家5A级景区。近年来,梅州市以推广“四有”模式为载体,大力开发旅游精品项目,市政府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打造全国知名的国民旅游休闲目的地,雁南飞茶田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被授予“南航旅游休闲基地”牌匾;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景区、平远红军纪念园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红色旅游示范基地”等。

(五)加快推进自驾游体系建设。

梅州市自驾游服务体系经过几年的升级配套已日趋完善,目前全市建立了38家自驾游推荐接待单位,成立了自驾游协会,设立了5个自驾游服务站和咨询中心,市区及市到县建立了50多块自驾游标示牌,建立了1个自驾游网站。形成了有一本自驾游手册、一本自驾游画册、一张自驾游地图、一个自驾游光盘、一个自驾游指南的“五个一”自驾游系列宣传品;一年一届的“广东自驾旅游日暨梅州精彩客都自驾旅游周系列活动”,成为“2007年影响广东旅游十大事件”和“2008年全国节庆百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梅州作为“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的知名度,闽粤赣等周边城市自驾车旅游客源市场得到培育发展,自驾游客成为来梅游客主体推动了全市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六)多措并举,加快发展

一是加强包装:请专业的团队和公司对梅州市各大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包装,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二是加强宣传:利用网络传媒、广告媒体和客家人的影响力进行大范围的辐射式宣传,以2013年中秋晚会及庞大的“客家文化艺术节”为契机,以前期的宣传和游客接待为铺垫,一举打响品牌,让梅州市客家文化品牌可以再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加以不断地内部建设和推陈出新,保证品牌不褪色;加强市场运作,开展旅游建设:市场化运作,梅州市客家资本运作,引进知名旅

梅州市旅游品牌战略规划 篇2

1.自然旅游资源。泉州市自然旅游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山海旅游资源”, 即清源山、永春牛姆林、崇武古城。其中, 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 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 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1]。永春牛姆林是在闽南地区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体, 被誉为“闽南西双版纳”, 是国家4A级旅游区[2]。惠安崇武古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 将惠东民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2.人文旅游资源。泉州市的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包括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的安溪茶文化、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 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 留下大量遗迹, 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5]。

安溪产茶已逾千年, 形成了独特的民风茶俗, 创造了古老、绚丽的安溪茶文化。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底蕴深厚, 品味高雅, 兼备“天、地、人”, 集历史、宗教、民俗、礼仪、园艺为一堂;融诗联、书画、音乐、舞蹈、戏剧于一体;荟萃百家精华, 极具地方特色, 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精品”, 是中华茶文化和闽茶文化一朵亮丽的奇葩。

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 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5]。

二、泉州旅游节庆发展潜力评价

1.区域影响力。就区域影响力而言, 泉州“海丝”文化节和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是最具市场号召力的旅游节庆。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六大洲28个国家与地区的3 000多名嘉宾, 文化节期间60多家海内外媒体共100多名记者发布了各类相关新闻报道多达5000篇 (条) 。

2.办节水平。总体来说, 泉州的办节水平在全国仅处于一般状态, 未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未达到预期的品牌效应, 游客满意度有待提高, 旅游节庆的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影响泉州旅游节庆办节水平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城市节庆的定位不明确, 缺乏长期统一的办节思路, 大型节庆活动的主题经常更换, 每一届节庆的延续性不强。例如泉州市在元宵节期间所举办的节庆活动, 1999—2004年期间举办了六届泉州旅游节, 主打城市魅力;2002—2008年举办了七届的“海丝”文化节, 主打“海丝”文化;2010年举办泉州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 主打“两岸”文化。

3.综合接待能力。综合接待能力是旅游节庆上规模和顺利进行的基础, 是举办旅游节庆成败的关键。较强的综合接待能力、完备的接待设施, 能吸引和接待更多的游客,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5]从综合接待能力的角度分析, 泉州最适合举办节庆旅游的地区是泉州市区和晋江市, 这两个地区也是泉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4.交通区位条件。交通区位条件通常指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 是举办旅游节庆的“瓶颈”, 交通基础设施的状况, 将会直接影响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地理位置则影响到节庆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半径。 (1) 交通条件。泉州交通条件较为优越, 空运、陆运交通便捷。空运:泉州晋江机场已开通20条国内航线, 2008年机场旅客吞吐量140.2万人次。公路:泉州市与福建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便捷, 福厦漳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国道324线福厦路、省道205、212、307、308线等主要公路, 构成了泉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泉州全市的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3 840公里, 公路密度居全省首位, 全市实现村村通公路, 但是由于部分城市早期规划的局限性, 泉州多个市、区、县的交通拥挤, 给城市旅游节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铁路:连接鹰厦铁路的漳 (平) 泉 (州) 肖 (厝) 铁路已运行多年, 2008年铁路旅客发送量152万人次。福厦铁路动车组已于2010年4月26日开通, 大大缩短了泉州与福州、厦门间的距离。 (2) 地理位置。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 离台湾最近处仅距97海里, 距金门最近处仅5.61海里, 现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 土地面积11 015平方公里, 人口657.08万。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春[5]。

三、泉州旅游节庆品牌的整合塑造

近年来, 泉州各县市利用富有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推出了众多旅游节庆。由于国务院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 以“闽台”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数量逐年上升, 其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闽台对渡文化节、海峡两岸美食节、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两岸青年联欢节等。但众多的节庆中, 仍然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中存在着非常深的政府干预痕迹, 活动参与程度低。所以, 倾力打造一两个具有全国影响力、能够代表泉州形象的标志性旅游节庆对推动泉州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一) 旅游节庆品牌的定位

1. 定位。

旅游节庆的定位要建立在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市场细分和目标游客, 确定旅游节庆在大多数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选择最适合广大游客实际需要的、乐于参与的节庆活动。在定位的过程中, 确定鲜明的品牌形象, 萃取旅游节庆中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内容, 逐步形成旅游节庆品牌的竞争优势。

2. 泉州旅游节庆品牌的定位。

旅游节庆一般有三种定位策略:市场领导者定位、市场跟进者定位和市场补缺者定位策略。笔者认为, 泉州旅游节庆的定位策略应该采取市场补缺者定位, 目前的节庆市场上以“海峡情”和“海丝行”为主打的节庆品牌少, 真正初具区域影响力的节庆品牌则仅有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和泉州海丝文化节。泉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台地理优势和闽台血缘亲情, 塑造“海峡情”旅游文化节, 必须要把握住国家“建设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 合理整合泉州现有的旅游节庆品牌。但是以“海峡情”为主题的节庆品牌, 对于客源的吸引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泉州要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品牌, 需要结合本地独特的“海丝”文化打造“海丝行”主题的节庆活动, 则能在客源的吸引力上有所扩展, 在节庆活动的多元化上有所突破。

(二) 旅游节庆品牌的形象设计

1. 旅游节庆形象的含义。

旅游节庆形象是旅游节庆形象识别系统的简称。它是由一个旅游节庆区别于其他节庆的标志和特征所构成的完整体系, 或是旅游节庆在节庆旅游者心目中树立起的独特的形象[5]。旅游节庆形象具有品牌功能, 是节庆活动中最具特色的资源和产品的体现, 要通过对活动进行深入的设计和打造来实现。

2. 旅游节庆品牌形象的组成。

旅游节庆形象体现了旅游节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表现形式上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形象和视觉形象。

节庆理念是旅游节庆的核心灵魂, 体现了节庆形象的独特性与唯一性, 提炼和培育节庆理念是旅游节庆品牌形象塑造的重中之重。可以将节庆理念视觉化、环境化、艺术化、仪式化, 使节庆理念深入到旅游节庆经营管理运作的每个环节, 成为参与节庆策划、组织的节庆团队的价值取向。

旅游节庆的行为形象可分为内部行为形象和外部行为形象。内部行为形象主要针对的是节庆管理者和员工而言, 主要通过长期的教育与培训来实现。外部行为形象则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广告媒介宣传、特色项目策划来实现。

旅游节庆视觉形象包括的要素很多, 主要有:节庆名称、标志、音乐、广告等。视觉形象在设计时要突出旅游节庆品牌的特色, 传达节庆品牌的内容和信息, 符合游客的需求, 影响游客对节庆活动的形象感知与评价。

3. 泉州旅游节庆品牌形象的设计。

泉州旅游节庆品牌形象的设计需导入企业形象设计 (CI) 程序, CI程序的导入首先需要明确泉州的办节环境, 对于办节目的、背景、实施细则、经费预算、组织实施等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根据分析和论证结果, 泉州品牌节庆的办节理念可确定为“以泉州为起点, 携手台湾同胞共筑海峡情, 邀请世界各族人民共行海丝路, 办最有意义的节庆”, 并将这个理念通过新闻宣传、电视广告、标语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 使其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使得泉州市民真正融入办节中, 实现“全民办节”。根据办节理念, 在行为和视觉设计的过程中, 突出“情”———“泉乡情、同胞情”和“融合”———“中西文化、闽台文化”两个特色, 在节庆项目策划中提高节庆的游客参与度, 制造多民族大团聚的和谐喜庆氛围, 办真正让游客满意的节庆。

参考文献

[1]泉州清源山[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473.htm?fr=ala0_1_1.

[2]永春牛姆林[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466.htm.

[3]崇武古城[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4852.html.

[4]泉州[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154.htm.

梅州市旅游品牌战略规划 篇3

近年来,霸州市充分依托地处京津保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温泉资源,全力打造“四乡一镇”,“四乡”即温泉之乡、翰墨之乡、词赋之乡和戏曲之乡;“一镇”即胜芳古镇,初步形成了到霸州“看戏曲赏心悦目、赏丹青体味雅韵、颂词赋怡养性情、泡温泉养生健体、游古镇感悟历史”的文化旅游品牌。

霸州市温泉资源丰富。目前,该市已建成了集温泉、餐饮、客房、会议、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旅游景区茗汤温泉度假村,较好地满足了游客休闲健身的需求。2007年,茗汤温泉度假村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7250人次,营业收入达.4045万元。从去年开始集温泉度假、商贸会展、精品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温泉城项目己开工建设,总体规划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现已有美侨温泉会馆、台湾温泉商务会观等9个项目落户温泉城,2007年,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霸州市为全国第八个温泉之乡。

霸州自古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先后有6位宫廷画师出自霸州,当代在大中专院校任职的教授级别的画家有18位,霸州书画爱好者达1800多名,京津地区、省市著名画家、书法家先后多次在霸州举办书画展,在全国的影响力目益提高。霸州文博馆收藏了大量的书画珍品,益津书院还定期举办书画展和名家讲座。

霸州的诗词在民间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谷风诗社”以纯朴的民风和浓厚的生活创作出大量的诗作,在全国颇具影响。

霸州拥有李少春、高步瀛等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戏曲名家,拥有70多个民间花会,270多个秧歌队,100多个由戏曲爱好者组成的京剧、评剧、梆子业余剧团以及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张庄音乐会、高桥尚家笙制作技艺等一批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少春大剧院每月都邀请全国的戏曲名家进行精彩表演,为戏曲文化在霸州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再现北方水乡古镇的面貌,霸州市投入10亿元,于2007年启动了胜芳古镇复建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包括张家大院、王家大院、文昌阁、穿心河疏浚、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己竣工。成为霸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梅州市旅游品牌战略规划 篇4

规划》五大方案

国际招标方案

(一)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向创新、多元的长三角第四极

合肥,一座绿水绕城而令人自豪的城市,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更是增添了城市的优越感。今天,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让我们对未来的新合肥充满期待。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我们对合肥的期待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

巢湖市区与庐江县划归合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赋予合肥新的历史使命——整合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带,引领全省加快融入长三角!未来的合肥,将成为长三角西翼的现代服务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基地。为了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中心城市,从“中部增长极”到“长三角第四极”的崭新跨越,创新驱动、多元发展应是合肥的战略追求!

“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 “1331” 市域空间战略。

在“一心两带、环湖一体”的空间格局下,优化提升中心城,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创建城湖共生的生态宜居名城

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合肥都市区将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构筑 “双心两扇两翼”的功能空间形态,以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发展规划图

依托湿地绿带网络,以“老城中心、新城CBD”双心引领,串联拓展和优化提升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科技研发、创意产业、文化展示、高端会展等多种复合功能空间,形成服务职能密集的南北两扇。

在保护“南淝河通风廊道”的基础上,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绿廊及其两侧,布局 CBD,公园总部基地,钢铁厂遗址创意文化区,滨湖CRD,南淝河文化、科研、服务外包产业区,大学及科技研发区,徽派文化展示园,科学岛,低碳生态住区等重要功能空间,建设成为合肥最具生态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名片空间”。

重组产业空间形成都市区东西两翼产业新城。东翼以职教城为依托,壮大新站、整合双凤,突出承接产业转移;西翼则以大学城为纽带,组合高新区与经开区,突出自主创新。

网络巢湖、锦绣城乡、度假天堂

构建生态网络巢湖。保护河口、圩地和湖滨等天然湿地,修复池塘、沟渠和农田等乡村湿地,建设污水净化型、雨水蓄积型和景观游憩型的城市湿地,上溯延展河流、小溪等河道湿地,构建由内向外放射、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的梯级湿地网络,恢复巢湖生态活力。从“连通两大水系”、“融合水系绿网”、“恢复水位脉动”和“全面控污减负”四方面构建巢湖健康的水循环系统,再现古巢湖丰沛的水网。环巢湖地区大湖风光悠旷,温泉资源优质,皖韵村庄独特,通过功能和空间的创新利用,将构筑“两城映十镇,一湖秀九区”的锦绣城乡空间。在中心城和巢湖城的辐射带动下,建成六个特色旅游小镇和四个田园风貌小镇;基于生态网络巢湖培育发展九龙攒珠第三空间示范区、画里乡村有机农业区和三河百塘源生态湿地等九个特色功能区,实现城乡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滨湖对于人类有着内在的吸引魅力,人类对大湖更是充满着偏爱和向往。合肥将树立 “大湖绿都•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构建“一圈一核一区两带”旅游发展新格局,开发八大旅游产品,塑造四大旅游品牌;以“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和“保护也是发展”等理念,科学打造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三河古镇5A级旅游景区、中庙-四顶山核心景区、巢湖时尚休闲运动等八大引擎项目;实现建设旅游大都市和长三角休闲度假新天堂的目标。

新合肥令人憧憬:自然生态血脉流入城市,人类写意精华闪耀大湖!

城与湖,于斯合而为一,唯美肥润天下!

国际招标方案

(二)设计单位:上海红东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

本次规划致力于将合肥打造成全球知名的特大型环湖城市、长三角地区西端的中心城市、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全国产学研示范区、绿荫满城、湖光山色的目的性旅游城市。

产业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依托高校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科技服务,为周边尤其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设以生态农业、新能源、休闲旅游业为核心绿色产业体系;继续承接长三角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改造现有产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紧紧围绕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打造“6+3”的核心产业体系。六大先进制造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家电产业。三大现代服务业为:创新金融、旅游及科技论坛、航运物流。

构建“双核一圈两翼八板块”的产业空间格局:“双核”:合肥中心城区商业与政务核心、巢湖半岛科教与金融核心。“一圈”:环湖现代服务业产业圈。“两翼”:生态农业及绿色经济发展翼、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翼。“八大板块”: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板块、巢湖北岸科技研发与金融服务业板块、巢湖南岸生态旅游板块、巢湖旅游养身及先进制造业板块、庐江先进制造业及重化工板块、肥东绿色经济及农副食品板块、肥西先进制造业板块、长丰生态农业板块。

本次规划对大合肥提出“一心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巢湖为核心,发展巢湖北岸城市带、巢湖南岸生态带、庐江南部产业带,形成“半湖山水,半湖城”的城市发展格局。

发展规划图

针对各组团城市分别提出不同发展策略。中心城区:“核心区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三带控制” ;巢湖城区: “一轴串联、双核共振、两带控制”。庐江城区:“双向拓展、空间联动”。

打造大合肥“3030”交通圈,即城区边缘之间30分钟到达,各城区内部任意两点之间30分钟到达。建设大合肥区域大外环,修建连接中心城区、巢湖半岛、巢湖市区、庐江城区之间的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线路,实现三个城区的一体化;建设一条穿湖通道,连接巢湖南北两岸;中心城区加强快速路网建设,尤其要增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建设环湖大道,成为一条具有综合功能的大道;建设巢湖北岸交通走廊,加强巢湖市区与合肥城区之间的关系,这条交通走廊将连接城市外部交通网,延伸到南京、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地区,加强泛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中心区之间的联系。

旅游规划提出“一核、一环、三城、四区”的空间布局。一核蓄势:巢湖半岛旅游景观核。一环连通:环巢湖国家风景道。三城协作: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市、庐江县。四区联动:都市旅游板块、山地休闲板块、水上游览板块、乡村体验板块。

我们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环境管理三方面筛选了22项具体指标构建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对大合肥生态资源作出了科学评估。形成“一环、双轴、多点、多廊”的总体生态格局。一环——即沿环巢湖的生态涵养带。双轴——指紫蓬山~浮搓山的景观轴、以冶父山~银屏山景观轴。多点——特色景观风貌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系统。多廊——是线性景观单元,是生态斑块之间的通道,主要包括河流廊道、道路、铁路防护绿带等。

为了寻求大合肥未来发展空间及新的增长极,我们提出建设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研发基地。巢湖半岛主体功能包括:科研机构、专利保护、科技论坛、知识产权交易、为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巢湖半岛规划东西、南北两条发展带及CBD、科技论坛论坛、会议中心、大学园、博物馆、湿地公园等八个主题核心。

国际招标方案

(三)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体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规划方案,是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合肥市过去10年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以未来20年间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估与预测为前提。

空间战略与旅游规划

本规划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新合肥市域层面、环巢湖地区层面三个层次展开。

在长三角区域层面,规划立足于将新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西部地区特大型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化新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职能;充分利用巢湖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环湖生态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合肥已有的科研、教育基础,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智创新城市。力争在2030年,形成以新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六安、淮南等皖中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大合肥都市圈将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呈三足鼎立之势,开创中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新合肥市域层面,规划将合肥主城区建设成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同时规划巢湖市为地区中心,实施与合肥中心城区等高对接战略。规划以削减巢湖流域入湖污染物为目的,实施部分产业向长丰、庐江境内流域以外地区转移的策略,力争将长丰、庐江建设成为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城。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建设以信息电子、高端物流产业为重点的机场新城。在市域层面,规划以轨道交通为手段,引导新城发展。

在环巢湖地区层面,规划实施区域城镇化发展策略,重点发展以生态物流业为支撑的三河古城新市镇、以商务旅游为支撑的中庙新市镇、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盛桥新市镇。三河古城延续徽派建筑风貌,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中庙以儒释道文化为内涵,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汤池、半汤的温泉资源,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温泉旅游目的地。环湖新市镇人口规模以10万人为宜,用地规模限制在10Km²。三河、中庙、盛桥呈环湖鼎足之势,引领环湖地区经济发展。其他一般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万以下,用地规模控制在2.5Km²。巢湖水面宜开展水上休闲运动,力争承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水上体育运动会,滨湖宜建设少量高端商务接待旅游设施。

生态修复规划

无论是新合肥的建设还是新巢湖市的发展,无论是环湖新市镇的建设还是水上休闲运动的展开,都必须以巢湖生态修复与保护为前提。本规划提出的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的四大战略措施,既是对巢湖20年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对新合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严格要求。

第一,陆地节污减排,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和农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进入巢湖;实施工程包括全面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水平,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城市雨洪蓄滞生态工程,城市地表软化生态工程,农村面源污染处置生态工程等。尤其强调的是巢湖流域的陂塘系统,源于巢湖而光大于国际,具有1200多年历史,是巢湖流域人民在深刻理解地区自然气候特征基础上,一代一代传承和试验的生态系统工程,旱能补水,涝能蓄洪,能节流化肥农药,能改善小环境,具有巢湖流域典型的历史文化特征,是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本次规划中给与特殊的重视。

第二,湖泊藻型变草型,即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本来面貌。巢湖蓝藻水华的爆发,是生态系统破坏的恶果,而修复巢湖的关键和目标,就是逐渐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生态特征。本规划提出的“工”字坝生态工程,是在太湖流域取得成功之后的典型生态系统工程,是利用自然的力量逐步削减巢湖内源污染的优化手段,综合了底泥清淤、湿地晒滩、景观建设多种复合功能。规划还提出了在巢湖岸线的河流入口,建设各种类型的湿地要求。

第三,水陆设缓冲带,即为了削减人类行为活动对巢湖的直接影响,分别在巢湖沿岸10m高程以下区域、岸线陆向1000米、岸线陆向4000米,设置三层缓冲带,分别作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引导开发区,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设指标要求。其中,要求滨湖新区建设,沿岸线的陆向退1000米,这是在城市防洪排涝、生态负荷预测、旅游策划和景观规划考量之后的审慎之举。

第四,湖体增收节支,即为了削减巢湖内源污染。建议采取底泥堆岛策略,利用岛上植物吸收湖体内N、P等营养物质。规划在湖内有计划放养各种鱼类,以逐渐提高湖体生物多样性,改善湖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另外,本规划还结合巢湖流域的生态系统保护,在对巢湖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基础上,提出景观安全格局规划,并提出了建立大别山与巢湖生态联系的生态用地建设策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规划方案,从空间战略、旅游策划到生态修复规划,都自始至终以新合肥生态城市建设为宗旨,提出将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转型引领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城市化综合示范区、国际未来城市与生态科学城建设创新基地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以建立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在国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指明了新合肥奋斗的方向。

国际招标方案

(四)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体

本规划突出“新合肥”和“双中心”两大主线,将新合肥总体发展定位为: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将其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自主创新基地;将其发展理念定位为:“巢湖生态城,科技创新城,绿色智慧城,现代国际城”。

未来城市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东进出海战略、合肥都市圈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共5大战略,近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期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最终建成1000万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形成双心(合肥都市区、巢湖)同呼吸,两环保永兴,两轴连三极(巢湖副中心、庐江副中心、长丰副中心),东接长三角的”K”字型战略布局框架。

规划采用GIS技术,将合肥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为1594平方公里,巢湖城区为263平方公里,庐江县城为201平方公里,长丰县城为69平方公里,提出了红线管城、绿线管林、蓝线管水、棕线管路、紫线管古、黑线管灾、黄线管田、粉线管工的“八线空间管治”方案、六类空间整合方案和6大城乡统筹区。建设3大城镇密集区,即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合肥城镇密集区、以巢湖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巢湖城镇密集区和以庐城镇为核心的庐江城镇密集区,建设800-1000万人口规模的合肥中心城市,100万人口的巢湖副中心城市,50万人口的庐江副中心城市和50万人口的长丰副中心城市。并在环巢湖地区形成由17个乡镇构成的串珠状绿色生态城镇发展带,以不超过5万人的小城镇为适度规模,以生态旅游和商贸为主导职能。

合肥中心城区以建设合肥都市区为目标,继续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东拓北展,南控西进”的拓展方向,形成枫叶型空间发展形态,1个叶柄汲取巢湖营养、5大叶片支撑五大组团、6条主叶脉主导合肥空间拓展方向,枫叶形态代表新合肥的城市精神。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根据合肥城市功能转型对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一是做大做强家电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4大支柱产业,建成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培育壮大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公共安全产业。三是改造提升钢铁、化工等4大传统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设6大产业集聚区、2大示范区,形成4大产业带。

实施“旅游活市”战略,努力扮靓一座城、激活一湖水、沐浴三处泉、畅游五座山,到2030建成国家5A景区12个,4A景区32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建设极品生态旅游景区2个,精品旅游景区5个,形成5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一心融城、双核交辉、四区协调、十景团引领”的旅游开发总格局。把新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环巢湖地区旅游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基本原则,构建“一心、双核、三廊、五区”的环巢湖地区旅游体系,建设2大极品生态旅游景区,6大精品生态旅游景区,7大旅游亮点工程。同时加快环巢湖地区形成环巢湖快慢双环交通旅游系统。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构建开放型和应用型的城市创新体系,推行应用研究和自主创新为主的合作创新模式,重点构筑5大国家级自主创新高地,5类自主创新平台,率先把合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智力密集区、国家科学创新城、智慧城和CEO城。最终把合肥建成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研发中心。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清湖碧水工程和蓝天白云工程,改善巢湖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到2020年环湖支流水质逐步消除劣V类,基本达到Ⅲ类,巢湖湖区富营养化趋势逐步遏制。到2030年巢湖水质控制在Ⅲ类或IV类,不出现蓝藻。构建由“三楔护城、一心养城、四核围城、多廊连城”组成的城市生态安全网络,加快城市供水安全体系建设、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城市防灾减灾保安体系建设,加大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巢湖总体水质由2010年的V类提高到2015年的IV类,2020年后的Ⅲ类。建设环巢湖湿地保护带,做好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实施生态调度与引江济巢工程。

构建以公路、铁路为主导、以内河航运和航空运输为补充的陆路主导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建4条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4条干线铁路、5条城际轨道、形成由“一环十射”的11条高速公路、24条一级公路组成的陆路交通运输网;将8.3平方公里的骆岗旧机场改建成为合肥的高端中央活动区(CAZ)。建设由“一港七区“组成的合肥组合港,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集装箱运输量达到200万标箱,提升21条航道等级,开辟通江达海的国际战略通道。将合肥组合港建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喂给港和江淮地区区域性内河航运中心。

为确保战略规划落到实处,重点启动15大战略工程,包括“合肥环湖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下塘重型制造业加工基地工程、通江达海战略通道工程、城际轻轨战略纽带工程、合肥组合港战略出口工程、机场迁建与再利用工程、引江济巢战略工程、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战略防御工程、巢湖管理战略工程、环湖各县市退出对巢湖水域直接管辖工程等。

展望未来,未来的合肥,将是一个充满绿都魅力、创新活力、在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是一个文化特色更加鲜明,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

国际招标方案

(五)设计单位: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定位与职能

城市定位:大湖城市、创新都会

主要职能: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学城;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乃至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跨区域贸易流通中心;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空间结构与布局

(一)大合肥区域联动格局:一心一带四轴

以合肥主城为中心,强力打造合芜马城镇密集带,作为省域发展的脊梁,同时向淮南蚌埠、安庆铜陵、六安和滁州四个方向轴向发展,带动皖南、皖北两大板块,对接南京都市圈,提高安徽在区域分工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区域大山水格局:“一巢连江淮,一岭望众山”

通过江淮运河,巢湖南连长江,北接淮河;市区北部为江淮分水岭,是区域重要地理标识,周边大别山、琅琊山等“名山”环列,形成了支持合肥大发展的大开大阖的山水格局。

(三)区域交通体系构建:升级两港,加密两网

搬迁扩容空港,以派河航运枢纽为核心,打造江淮内河港群;加密高速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络,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实现2小时沟通长三角中心城市,半小时连接合肥经济圈城市的目标。

(四)市域城镇空间格局:三级三类

三级城镇体系:一主为合肥主城区(合肥市区、肥东肥西城区);三副城为巢湖中心城区、长丰县城、庐江县城;镇包括9个重点镇和51个一般镇。

三类功能区:一类为空港新城、创智新城;二类为下塘新型重工业、柘皋新型产业、庐南循环经济产业等三个基地;三类为生态区内以低冲击方式适度开发高端专属功能。

(五)都会区空间结构:“双脉双翼•大湖绿城”

城市中心脉。以老城区、高铁枢纽和滨湖CBD为核心,逐步形成强烈的都市中心脉,引领城市中心功能区南移。

新型功能脉。沿合芜走廊方向,以低冲击方式依次布局空港新城、高新区、滨湖新区、创智新城、柘皋产业基地和巢湖市区,形成融生态环境、都市休闲、旅游度假与城市创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功能脉。

东西产业翼。以经开区、高新区和新站三大国家级园区平台和肥东肥西县城经济发展为主体,形成东西两大产业翼。

大湖绿城。将“一巢连江淮,一岭望众山”的大山水格局引入城市核心区,形成五大生态绿楔。

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

合肥的最优势资源是巢湖,最大挑战也来自巢湖。通过“安澜巢湖、活力巢湖、生态巢湖”三大标志性工程,争取使合肥成为国际浅水湖泊生态治理的示范。

发展规划图

安澜巢湖:包括主城区和重要园区防洪排涝、环湖大堤综合整治、大型对江排洪泵站、主要支流疏浚、堤防加固等工程。活力巢湖:包括引江济巢、引泉入城、江淮运河、滩地清水廊道、湖泊生态水位调控等工程。

生态巢湖:包括污染治理、河口湿地、生态岸线、防浪林台、候鸟天堂、鱼形小岛、观浪崖台等工程

环巢湖旅游发展

形象定位:“众恋有巢,大爱成湖” 旅游定位: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未来科技智慧为内核,凸显亲水人居文化的国际湖泊休闲度假目的地

项目策划:一会•一巢•七大主题项目•三大综合体(1173工程)

核心吸引项目:

一大盛会——中国巢湖•世界水休闲博览会;

一座地标性创意建筑——未来巢

旅游功能项目——七大水主题项目:

水生态:巢湖国际湿地示范区

水运动:巢湖国际水运动公园

水游乐:巢湖水嬉戏乐园

水师:1862淮军水寨

水城:古巢州水下千年古城

水乡:三河古镇

水田:大圩创意农业休闲产业园

产业集聚项目——三大旅游度假综合体:

创智新城科技度假综合体

半汤温泉科技养生综合体

郴州市规划 篇5

1、郴州市中心城区

湘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能源、电子工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期内,郴州中心城区将建设成为以新型工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生态环境优良,城市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市。

到2010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达到48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7平方公里;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65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5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中心城区行政辖区范围,郴江镇、市郊乡、白鹿洞镇、白露塘镇将撤销乡镇建制,并入中心城区。

在空间布局上,城市用地方向在本次规划期限内确定为“南延东进,西优北提,东进优先”。

2、资兴市区

市域次中心城市,资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基础型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0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市区的行政辖区范围,鲤鱼江镇、东江镇、三都镇、高码乡、香花乡等乡镇将撤销乡镇建制并入资兴市区,发展为“一城四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3、桂阳县城

市域次中心城市,桂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矿冶工业、旅游业、商品流通业为主,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14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0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城郊乡、正和乡等乡镇将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按照郴资桂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城区的发展向东南延伸,沿郴桂路发展,形成“三片三中心”的空间结构。

4、宜章县城

市域次中心城市,宜章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湖南省面向南部沿海开放城市的南大门、湖南省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前哨地。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16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城南乡将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县城以南京洞为基点,向东推进;以老水切为基础,向南推进。在天塘坪形成新中心区,新发展区以京珠高速公路为界,路东以工业仓储用地为主,路西以生活居住用地为主。

5、永兴县城

永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能源、轻纺、建材、冶炼深加工为主导、山水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16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城郊乡、碧塘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根据其自然条件,沿江划分四个组团一个风景区:即老城区组团、湘永组团、水南组团、康渚组团和便江风景旅游区,形成分散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同时以便江作为绿化隔离带分隔城市组团。把主要过境交通S212省道线移至组团间隔离带内,通过三座大桥、S212省道及主要干道进行组团间的联系。

6、嘉禾县城

嘉禾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建材业、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商贸流通业为主,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12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车头镇、钟水乡、石羔乡、盘江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县城发展方向是向北拓展,东至舂陵河、南至县看守所、西到晋屏大道,北到郴桂嘉高等级公路,城市发展采取“南控北扩、东拓西调”的发展战略,形成“一主一副”的组团式空间结构。

7、临武县城

临武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矿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湖南省边境贸易城镇之一,逐步发展成为湘南地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山水型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6.5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武水镇、双溪乡、花塘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在发展方向上,近期适当向南发展,逐步改造和完善旧城区,远期向南向北发展,远景向西发展。形成“一个自然风景圈,二条风光带,三个组团,五大公园”的空间布局。

8、汝城县城

汝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边境贸易为主导,旅游疗养为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山水型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6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5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城郊乡、附城乡、外沙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县城以旧城为主体,向北吉冲片发展居住区;向东北发展一类工业小区;向南沿106国道发展以居住为主,辅以少量行政办公、文教和一类工业的新区,形成新区、旧区有机结合,城区整体连片有序发展的城市结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远期向县林科所方向发展,形成城区的新中心。

9、桂东县城

桂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发展商业贸易为主导,以农林副产品加工为辅的山水型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3.5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4.8平方公里。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三洞乡、增口乡、黄洞乡、寒口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规划在县城周边集中紧凑发展,工业发展以一类工业为主,近期向县城的西南和北面发展,远期向东北方向发展。

10、安仁县城

梅州市旅游品牌战略规划 篇6

一、绿色湖南是各地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共识

从各地“十二五”规划来看, 全省绝大多数地州市首次亮相生态文明建设于“十二五”规划之中。14个地州市全部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地写入规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绿色建设”等分别载入指导思想的有7个, 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的有10个, 以“生态建设”为题在规划中以专门章节出现的有13个 (见图表) 。

绝大多数地州市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重点, 强调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我省“四化两型”建设, 通过资源节约、环境改善, 绿色工程的大力实施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十二五”规划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添彩挂绿。仅从规划文本的表述可以看出, “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已从科学的典堂步入经济社会领域建设中的一项实践性的战略任务, 在地州市层面取得广泛共识。

二、各地州市在绿色湖南理念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呈现的差异性

战略是思想认识的集中体现, 战术是实践行为的具体表达。生态文明建设在地州市的体现, 虽然有广泛的共识, 但是也存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全省14个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逐个比较分析, 具体从其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的比较分析上升到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 将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纲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对于各地州市生态文明的战略区分, 主要是考察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中是否将生态文明建设, 是一般性地被提及抑或鲜明地体现或表达, 是否突出或强调;而对各地州市生态文明战术的划分, 主要是考察规划纲要中是否明确地表达出加强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否有专门章节以及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工程、绿色工程和组织保障。

第一类:“双战”领先型。战略上高度重视, 以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规划始终,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内容和任务都有明确界定和部署, 战略战术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这类地州市有益阳、湘西、郴州和怀化。如怀化, 不仅把“着力加强生态建设”作为“五个着力”之一写入指导思想, 将“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确立为发展目标之一, 而且对“推进生态建设”专门进行章节规划, 并围绕“两型社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强化监测、提升环保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做好组织保障”七大方面入手, 提出生态文明专项行动, 明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并“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专项行动———组织保障”全过程。益阳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文明, 坚定不移地走具有益阳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努力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实现永续发展”为目标, 明确“《建设绿色益阳行动纲要》”为实施载体, 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为主题的创建活动进行专篇规划。

第二类:相对均衡型。思想上高度重视, 战术层面上也不断地落实, 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指导思想, 原则或目标, 在任务部署上也比较具体, 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具体部署均处于全省平均水平。这种类型主要有株洲、永州、常德、衡阳、岳阳、邵阳、张家界等地州市。永州是全省唯一把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具体的生态工程来建设生态永州, 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落实在具体的产业、项目工程上。像衡阳尽管规划文本对建设生态文明有明确表述, 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规划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题, 建设的内容和任务比较明确, 但未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规划指导思想或发展原则和目标。然而有专门章节以“突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建设绿色衡阳”来规划, 通过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打造东方“莱茵河”为重点, 以白沙“两型社会”建设示范片区为引领,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 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 全省大多数地州市区属于这种类型。

第三类:相对滞后型。规划文本对“生态文明”或“生态文明建设”完全没有表达或者表达力度欠缺, 与全省大多数地州市相比较, 在思想认识上比较懈怠, 或者以两型社会引领思想认识, 如长沙、湘潭和娄底等地州市。

三、生态文明建设地州市的实践模式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 各地积极响应, 立足地州市情, 因地制宜地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三种典型模式:一是以生态立市为载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以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重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是跨越式发展, 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立市主导型

生态立市建设是我省绿色发展战略在地州市层面的一种发展模式和实践探索, 是环保部门开展的“生态建设示范区”的重要组成。自2003年怀化市开展生态立市建设试点以来, 全省已有湘西、益阳、永州、张家界等地州市开展了生态地立市 (州) 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试点, 生态立市建设初具规模, 各地在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 取得了一些成绩,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政治高度建设生态文明以来, 各试点地州市发挥先行优势, 以生态文明理念深化生态市 (州) 建设, 依托生态市 (州) 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迈进, 一些试点时间较长、经济发达的市更是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一是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决定, 如永州市的江永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长沙浏阳市印发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及《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二是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等, 写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明确未来五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三是分别在所辖县市区和区域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如宁乡、通道、沅陵、石门等县。

2.“两型”社会依托型

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 湖北、湖南两地依托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实践的又一模式。经过近几年的试验, 两型社会建设在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优化产业结构、水资源综合保护和利用以及长株潭生态绿心的建设等方面, 先行先试, 取得初步成效。同时, 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编制实施规划、推进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 为全省做出示范。“十二五”时期是“两型社会”试验深入推进、重点突破的阶段。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将围绕“九大创新”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经验, 包括:创新资源节约体制机制、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创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以及深化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领域配套改革。长株潭城市群则将着力在资源环境、土地管理、财税、投融资、行政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并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管理、城市建设、市场运作等方面出经验, 出模式, 为“两型社会”建设探路子。

3.“绿色发展”推进型

以“3+5”城市群的衡阳、常德、娄底和郴州、永州以及邵阳为代表的湘中大部和湘南全部, 以“绿色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区域绿色发展道路, 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绿色发展”战略, 着力推进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文明;从传统的“三高一低”的“黑色发展”模式中跳出来, 找准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点, 不断地探索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路子, 推动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战略是发挥比较优势、加速后发赶超的现实之需, 就是这些区域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和后发优势, 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业和循环经济,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实现后发赶超和科学跨越的发展目标。如郴州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加快绿色经济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与保护, 在对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 全力以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市和生态示范市, 实现最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示范城市,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华美蝶变。

除湘西外, 更多的地区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区域发展战略, 进行整体推进。在发展理念上, 像岳阳明确提出“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 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 并将“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写入“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建设重点上, 突出经济与生态的融合, 以生态经济建设为重点, 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在制度建设上, 抓住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 大胆创新, 在全省率先进行“推进生态文明区域经济体系试点”, 并将“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试点, 开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水、湿地、森林等资源价值等方面的核算试点”, “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 开征污染排放税、污染产品税、生态资源税”等纳入“十二五”规划。

四、启示与建议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推进。“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政方针。但是, 选择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却是需要我们慎重面对的问题。事实上, 早在“九五”时期中央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但是十多年来, 粗放的增长方式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反而不断加剧, 以“人类中心主义”去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环境, 必然导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 而指引我们转方式的理念责无旁贷地落在生态文明理念之上。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因此, 坚持生态就是保护资源、坚持绿色就是保护财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就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命活力所在。所以, 必需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 建设生态文明, 不是回到原始的自然和谐, 而是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的内涵从过去只注意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科学前沿的人类生态、社会生态, 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的高度, 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 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 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2.以地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 切实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并将之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十八大”更是体现党和国家实施这一战略的重大决心和浑宏魄力, 不仅要通过中央各职能部门来推进, 更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 通过地方政府来贯彻落实。地州市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重要的地域单元, 也是传达和落实国家大政方针最为关键的角色, 同时, 作为区域利益的代表, 也是协调地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最直接的主体。地州市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较大的行政调控能力和政治动员能力,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如前所述,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国家意志和部署, 都能够通过各地州市的发展规划得到贯彻落实, 对某些强制性的要求和任务而言, 如节能减排, 需要而且只有通过行政和政治的力量才能实现。可以说, 以地州市为载体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 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 地州市是我国国情下生态文明战略区域实现最重要的载体。

但从各地州市“十二五”规划来看, 目前, 还有部分地区或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或者虽然思想重视但缺乏具体的部署, 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单一, 建设体系不全, 体制机制设计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不吻合等。我们应深刻认识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完善建设体系,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过程, 各地要勇于探索, 共浇生态文明之花。前文基于“十二五”规划文本划分的三种战略类型, 体现了地州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推动力度的差异, 这种差异, 既不是按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分布, 也跟生态环境的自身条件没有直接联系。“双战领先型”中既有郴州、益阳等经济较为发达、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的中部、南部地州市, 也有湘西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州市同样地, “相对滞后型”区域, 既有长沙这样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也包括娄底这样欠发达的区域。可见, 各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施情况, 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自身条件并没有必然联系。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发展而取得的积极成果和进步过程, 既是目标又是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 既要追求生态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等一系列实际成效, 同时又不能忽略生态文明的改善程度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努力程度。因此, 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 无论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改善的地区还是生态退化比较严重的地区, 都应立足地州市情, 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4.秉持差异化发展理念, 不断探索创新之路。前面谈论到的三种战略模式差异, 从根本上讲, 是现行管理体制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的不同。总的来看, 模式一与模式二, 属于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的路径, 模式三则属于比较典型的“地方主导”模式, 其生态文明建设完全由地方政府强力推动, 试图探索一条从国家战略直接到地方战略的实现路径。由于具体部门及其推进力度的不同, 模式一与模式二又略有不同。前者的推进部门是国家环保部门, 生态立市建设作为环保部门的一项重大战略加以实施, 地方政府落实并参与, 其实现路径可概括为“部门主导、地方参与”;后者的推进主体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但相比之下,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并没有被提升到发改部门的战略高度, 而仅仅作为一项基本任务。而且, 试验区建设的定位本身就要求地方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大胆试验, 因此, 相比前者, 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更大, 基于此, 其实现路径可概括为“部门引导、地方主导”。

上一篇:安远中心小学先进材料下一篇:环境设计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