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赏析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篇1

《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成员中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有特色、有成就的作家。代表性作品主要有长诗《毁灭》,诗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温州的踪迹》、《欧游杂记》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后收入散文集《背影》。

在过去的阐释中,许多人认为:《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候,都不得不烟消云散。所以说,这篇散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艳情想象,一场士大夫的艳梦。

这部写了士大夫艳情白日梦,但是这样的梦想又总是被现实所搅扰。这就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既放纵/想象又约束/现实之间的振荡文本结构,既以谨严缜密的结构约束放纵想象的文本形式。在这篇《荷塘月色》之中是如此,在另外一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同样表现出来。

《背影》、《荷塘月色》等篇所表现出了朱自清散文的基本风格。朱自清作为一代散文大家,《背影》和《荷塘月色》代表了他的散文两种不同的风格特色。

首先,感情真挚。深厚的情感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所抒之情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他的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颇为动人。如《背影》就是写出父子之间那种醇厚、深沉的情感交流,并蕴涵对人生社会的深切体验。《荷塘月色》《绿》中所包涵着的对大自然的真诚的热爱。

其次,构思的缜密精巧。《荷塘月色》以“背着手踱着”尽情受用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使内在思绪的复杂变化从空间顺序中得以表露。从家出发写起,最后结尾又回到家中,前后呼应。作品首先着重写荷塘之美,继引出月色,再写荷塘四周,动静结合,疏密相间,从里到外,由近及远,月光与荷塘融为一体,内心情感与景色相互契合,诗情画意,简直就是一幅国画写真。

《背影》选材角度独特,不从正面写父亲而是从背影着手,出奇制胜;而且文中四次写背影,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概括性的记述,虚实结合,前后呼应,整个文章结构极为严密。《松堂游记》虚实并举,又一情贯注。

第三,以小见大的取材方式。作者往往以点滴的感受或是微不足道的情景升发出深广的思想内蕴,而且他善于用工笔式的细腻对情景加以精巧的描绘和刻画。作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就是以玲珑剔透之笔绘出一幅中国式的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并由此倾诉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第四,情与景交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幽幽诗情;而抒情的又往往情中见景,充溢着匆匆行色,水乡风光。情与景互通。《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梅雨潭的绿,秦淮河的波与光,弦歌画舫……,都能招人入内,心生身临其境之感。

《荷塘月色》赏析 篇2

一、整体赏析

从作者对景物的描摹来看,采用了由下自上、由远及近的方法。这种空间上的有序布局,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而作者本身的情感也在这种层次描摹中一步步地深化。比如作者在进入荷塘后,先对荷叶进行了描写,之后,顺着荷叶向上,将荷花和花苞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描写的过程中,为了突显荷塘的可爱,也为了体现夜的静谧,更是为了给读者带来最为直观的视觉享受,作者利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恬静的荷塘和微风过后摇曳的荷塘进行了对比,这种对比,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真实、有趣。

从景物描写上来看,作者有其独到的技巧。以月色为例,[2]月色本就是一种难以描摹的景色,其本身的特点单一,直接对其描写,一方面显得突兀,另一方面凸显不了月色的灵动。而作者巧妙地利用虚实对应的手法,既将月色的特点突显了出来,又使得整个描写充满了意境,具有了朦胧的别致美感。另外,在月色的描写上,作者为了不使月色显得单调,特意将荷塘远处的树木阴影进行了勾勒,这种远景的融入,使得原本的画面更加丰富。有光有影,月色的皎洁在旁物的衬托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作者的画面构图来看,其本质在写月色,但是对于月色的直接描写却较少,而是将月色作为连接荷塘、远景阴影的纽带,通过月色,画面的整体感突显出来了,而整个画面,因为有了月色显得更加风情绰约。

利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成功地将景物描写的焦点向远处拓展,开始为塘边的柳树着色。在柳树的描写上,作者采用了广域视角,扩大了画面范围,使得景物的空间感更加强烈。另外,在广阔的空间内,作者利用寥寥几笔将月光又引入进来,随之加入的,还有掩映的灯光以及蝉声。作者通过这样随意点染的手法,对空旷的画面进行了补充,使得整体画面更加丰满。

二、重点段落赏析

以第五段为例,作者着重描写的是月色。在描写过程中,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3]比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是虚写,虚实结合在描写中为了使月光不显得单调,作者对于月色下的投影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刻画中,作者利用“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和“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使得“影”和“荷叶”实现了整体性连接。而这种光影的交错构成的图案,虽然复杂,却也错落有致,别有韵味。

从《荷塘月色》这个题目来看,作者描写的侧重点是月色,但是在这一段的描写中,作者写月色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荷塘,从而使得月色和荷塘实现了交融的统一。在文中,作者描写月光的静谧和灵动用了一个“泻”字,说月光像流水一样泻在了花叶上。这一个“泻”字,使得月光充满了动感,整个描写也具有了别样的生机。有人说,这个“泻”字可以换做“铺”或者是“照”,但是个人觉得,“铺”字过于厚重,体现不出月光的轻灵,而“照”字俗气太重,用在此处也大有不当。反而这个“泻”字,具有了更强的艺术表现力。[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另外用到的“浮”字和“洗”字同样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一个“浮”字,将月光的缥缈姿容完美诠释,而一个“洗”字,则表现出了月光的纯净和无瑕。

三、结语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在描写的过程中,动静结合,虚实错落,使得层次里复有层次,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作者通过这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的自然、流畅。

摘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代表,作者由景入情,并进一步地抒发情感,使得小小的荷塘带有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进行景物描摹,情感在景物的变化中也发生着改变,所以无论是从全文来看,还是从部分段落来看,浓郁的情感充斥其中,让人深深陶醉。本文对《荷塘夜色》的重点段落进行赏析,主要进行情感的细腻分析,从而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荷塘月色》,段落,赏析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关于《荷塘月色》四种英译本遵循的“三美原则”之解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蒋文学,李树棣.《荷塘风起》教学实录及点评[J].语文知识,2015(07).

[3]徐芹霞.因势利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谈《荷塘月色》的导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3(27).

《荷塘月色》的情感赏析 篇3

一、走进“作者生活”

1927年9月(较《荷塘月色》的写作仅晚两个月),朱先生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到底是怎样地过着这狂风似的日子呢?”这里所说的“南方这一年的变动”,主要指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等事件。从字里行间,已流露出作者当时压抑、烦闷的心境及对时局的突变的惊恐和困惑。1928年2月,朱先生又写了《那里走》(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一文。他在文中讲道,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而自己却要追求自由,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因此,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深深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在这“惶惶然”中,无可选择中的选择,“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即“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躲到学术研究中”,与“政治”保持距离,“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当中一些话讲得已明白无误,作者当时的心志就是不想加入任何党派,不想按照任何党派的要求的方式生活,只想过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爱做的事业,追求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人生。然而,现实却不宁静,不太平,充满了党派和主义,恐怖和血腥,让人心烦意乱,整日惶惶不安,根本无法从这样的现实中超脱出来,越是无法超脱也就越幻想超脱,越要排遣内心的苦闷、烦郁、孤独、彷徨和无奈。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试图通过写作散文来排遣这样的心情,以使心灵获得暂时的宁静、中和、独立、自由和解脱,于是也就有了这篇《荷塘月色》。

二、走进“课文生活”

看看作者是如何一再建构自己的美梦而又怎样一再亲手把它撕得粉碎的。请先看看课文中那段著名的心理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活。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请注意:“好像”“像”“觉”“且”等,这些词已经很准确地向我们传达出了朱自清先生此时的心境,即只是好像很自由、很超脱,而内心却很清醒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而且这种“好像”的感觉也只能是暂时的。用朱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且”应为“暂且”之意。这也就等于说,朱先生是在内心十分清醒的情况下用笔建构着这座精神的“海市蜃楼”——荷塘月色,让心灵在这美妙、虚幻的精神家园中暂时得以安歇和逃避。这个心灵家园里,那荷塘的月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那月下的风是送来缕缕清香的“微风”,那荷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那水雾是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轻雾”,那花色是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笼着轻纱的“梦”,那天上云是淡淡的,那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作者这样精心地描绘月下荷塘、塘上月色、塘的四周的美景,就是在刻意建构一个美妙、宁静、中和、自由、独立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恬淡朦胧、幽美宁静、自由中和、恰到好处。这也正是朱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所应具备的特征。可就在这时,朱先生却道出了无奈的心绪: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朱先生“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想到梁元帝《采莲赋》中所描述的那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的季节。在那个季节,在那个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真浪漫,自由自在,温馨美好,都是那么人性化,那么富有人情味。这无疑是朱先生理想心志的再度流露,也是他穿越时空,借用古典诗文的意蕴建构的另一座精神乐园。但现实是残酷的,是不讲纯美人性的,是没有人心志自由、心灵独处之所的。所以,朱先生再度亲手撕碎自己的美梦,捣毁这座精神乐园,十分痛心地慨叹:“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话中“无福”意味极深——哪里仅仅指朱先生个人无这样的“福”,更应该指当时像他一样的国人都没有这样的“福”了,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控诉和批判。于是,朱先生又记起了《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试图继续建构自己的精神乐园,可是,虽然眼前“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但却“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这肯定“是不行的”,因而令他“到底惦着江南了”。至于这“江南”究竟是个怎样的精神家园,朱先生不再为我们描绘了,也就永远埋在他的心灵深处了——梁元帝《采莲赋》所描绘的情境也许该是个注脚吧。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一切依旧,“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至此,可以说,朱先生第三次亲手撕碎自己的美梦,又回到了寂寞、彷徨、苦闷、无奈、痛苦的现实。可见,朱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江南采莲”等美景妙境,完全是他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心志的象征。可惜的是,这美景妙境里却见不到“一些流水的影子”,终是虚幻无真的,终难成为他真正的精神家园啊。

三、走进作者“精神家园”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篇4

立真言、写真景、抒真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孙恒星

中学教材散文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类的作品,即所谓的狭义的散文,文史亦称美文。在这些美文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显美得纯洁,美得成熟。

《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真挚。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门径。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文章在收入教材时删去了最后一喻。这一喻有什么不妥呢?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但在这里不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篇5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特色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

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

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荷塘月色》赏析

2.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全

3.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与特色

4.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5.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6.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7.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

8.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

9.荷塘月色朱自清 赏析

关于荷塘月色的随笔:荷塘清韵 篇6

相比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这里少了密密的树林所营造的幽静和神秘,更多的是开阔和明朗。荷塘依旧是曲曲折折,却少了出水的田田荷叶。花也不及清花园中的丰硕,到是多了清秀可人的美。

是日天公作美,微雨稀疏,一件纱衣足以抵挡。正是这微雨,让荷塘多了几分朦胧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荷塘四周花草丛生,竹林青青。极目远望,环绕荷塘的秦嶺山峰更是苍翠欲滴,山腰中这儿一片,那儿一团,正在升起洁白的水雾。看着那慢慢升腾,缓缓游动的云雾,你瞬间“羽化登仙”了!是啊, 今日置身荷塘,竹林听涛,山中看雨,携风沐雨,神清气爽,一时竟有物我两忘之情!望着池中睡莲,觉得自己就是其中一朵!塘中睡莲处处,或三五成群,或一只独芳,总不会辜负你想寻找美的眼睛。她们或初露头角如羞涩少女,或成熟饱满如大家闺秀,即便有些败象,也不改其或粉嫩,或乳黄,或洁白的颜色,静静地卧在水面,接受着阳光雨露的滋养。

突然想起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来,今天,在这蒙蒙细雨中,你少了夏日荷花的明艳,却更多了几分洁净。水面雨滴点点,荷叶上玉珠流动,你恬静,坦然,甜美柔和,幽幽地散发着淡淡香味,好一个“濯清涟而不妖”啊!

荷塘月色,我无缘体味月下荷塘的柔美多情,却有 幸感受到了雨中荷塘的质朴纯洁,我心足矣!

《荷塘月色》主题探微 篇7

经过多年来笔者对各种文献资料仔细的对比阅读和深入的整体考究发现:不管是纵观作者创作《荷》文的历史背景, 还是探微文章内部的意象暗示, 都可以揭示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荷》文的“政治附会说”并非空穴来风!当然, 反对政治性主题的论家也可以说是证据凿凿, 推论似乎也很有道理。单就教参中给我们提供的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看:不论是封先勇的“曲高和寡”的怨妻说, 还是张福霞的“个性与社会冲突”的矛盾说;也不论是王家宏的因贫困而产生的“家庭纠葛”说, 还是刘泰隆脱开主旨的“纯脆的文笔鉴赏”, 大有把《荷》文的“主题”淡化为“话题”的趋势。笔者在教学中也曾试着接受这些所谓摆脱政治而“还本”的这些说法去引导学生进行形象与意蕴的鉴赏, 但是疑窦并不能消除, 况且也无法自圆其说。

比如, 文中的第二段写道:“荷塘四面, 长着许多树, 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 是些杨柳, 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 这路上阴森森的, 有些怕人。”让人疑惑的是, 在清华园已经生活工作了近两年的朱自清, 难道只认识杨柳而别的树名真的一概不知吗, 或是为了突出杨柳而另有所指呢?若是前者的话, 岂不成儿童式的废话了吗?这对惜墨如金的文学大家而言, 显然不合情状。无独有偶, 作者在第六段中又写道“荷塘的四面,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都是树, 而杨柳最多”与之呼应, 不是更让人费解吗?

又如, 第三段写道:“像今晚上,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不理。”若前句表达的是一时心境的话, 那么后句只因家庭矛盾, 生计所迫而就说出如此怨愤的话来, 与作者来说未免有点太狭隘, 太自我封闭。

其实《荷》文除了对景致的形象显现外, 几乎在各段都有富含言外之意的句子贯串着全文。但是, 许多论述者却要么是视而不见, 要么是搪塞而过, 不去深究。

一.对作者与时代背景的探微

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谓“文章为合事而著, 歌诗为合时而作”, 政治生活便是文学反映的一个不可乎视的, 重要的方面。站在历史的角度看, 大凡社会动荡的年代, 文学的创作反而是繁盛的。因而把文学与政治一概地剥离或把文学一味地附庸给政治都不是科学的、唯物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否与政治粘合, 主要应由作者、作品说了算, 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而判断《荷》文主题是否与那特殊时期的政治事件有牵连, 如果我们只抓住落款日期, 只抓住文眼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只抓住前后对妻儿的描写照应, 就去考证“那几天”的确没什么大事, 进而转论是怨妻, 叹贫或心烦来体现“人文精神”的话, 未免显得太迂太古板。因为文学作品的构思与积淀过程同写作落款的敲定并不吻合!有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1928年8月, 《背影》出版后, 有个读者给作者写信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为此朱自清着实忙乎了一阵子, 甚至打问到了一个昆虫学家那里。后来他留心观察, “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 因此感到“观察之难”, 以为不能“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2]这个细节除“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3]外, 不也说明了作者写作、落款的时间并非“这几天”的感受, 也非某一晚的纪实, 而是一段时间, 甚至一半年来的思考、观察、体验吗?同样也说明了作者在下笔时, 是主观选取了“蝉”的意象, 而后却补做了客观的考证。

就作者自身与政治的关系看, 王家宏在他的《对<荷塘月色>主题思想的再商榷》中写道:“朱自清先生的生前知交, 都认为他是一个潜心做学问, 对政治不太关心的人。”并引用王瑶先生所说:“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 以前他是相信国民政府的。”来做依据, 又引用刘勇民的说辞:“作为‘斗士’, 他对政治的敏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人情掌故来得细致传神, ……甚至不知道该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什么样的文件上。”[4]进而得出“从作者的个性气质来看, 硬把政治色彩扯进《荷》文是经不起事实推敲的”论断。笔者认为这是很偏颇的, 只是片面地达到了对朱自清的“知人”。

史实表明:朱自清在“三一八”惨案之前是一个热血青年。他在北大就学期间, 就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进步的文化思想实践。以致回到扬州做了中学教师, 过上较为平淡的世俗生活后心理便有了沉重的失落感———《怅惘》 (朱自清诗) 。“1921年, 他到上海结识了叶圣陶并创办了《诗》刊, 又成为了文艺新潮的活跃分子, 与复古的反动文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5]

1925年清华改革, 小有名气的朱自清被聘。就在他刚任教不久, 一到11月, 北平便进入了多事之秋。到1926年3月18日, 北平200多个社会团体, 十多万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朱自清跟随清华学校的队伍前往参加, 亲临了这次惨案。“……这时他听到了劈劈啪啪的枪声。过了一会, 觉得有鲜血流到他的手臂上和马褂上, 心里明白屠杀已在进行了。朱自清茫然跟着众人奔逃出去, 这时他身旁的两个同伴又中弹倒下……”[1]段祺瑞政府为了掩饰血腥罪行, 怂恿反动文人歪曲事实, 污指共产党人, 既屠杀于前, 复污蔑于后, 朱自清看了当时的报纸便勃然大怒, 心想:“这究意是访闻失实, 还是安着别的心眼儿呢?”考虑了一会, 他乃决意写一篇自己“当场眼见和后来可闻的情形, 请大家看看这阴惨惨的20世纪26年3月18日的中国!”[6]23日, 朱自清怀着满腔义愤, 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他到北平刚刚半年, 就历经了这么一场黑色风暴, 而且成为目击者, 只在屠杀者的枪口下侥幸逃脱。6月14日, 他还创作了生命中的最后一首白话诗《朝鲜的夜哭》。它表明了朱自清对诗歌创作的看法有所改变———锋芒已被隐蔽。“在这一年, 作为新诗作者的朱自清先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行为上收敛, 思想上保守归旧, 学术上开始大量学习模拟和写作旧体诗。”[7]所以“三一八”血淋淋的教训隐藏了朱自清的笔锋, 使他变得深刻了, 愤恨了, 但也变得小心敏感而又“难得糊涂”了。于是1927年2月他经上海接妻儿时, 看见电车工人罢工, 他便立刻坐上人力车紧张地往住地赶。“这时代如闪电般, ……决不从它巨灵般的手掌中放掉一个人, 你不能不或多或少感着它的威胁。”[8]

“回京后的一个晚上, 朋友栗君突然来访。那夜月色很好, 他们沿着西院附近小塘边一条幽静小径, 缓缓地往复走着, 怏怏地谈着。栗君是国民党员, 他劝朱自清参加他们一伙儿的工作。最后他‘恳切’的说:‘将来若离开党, 就不能有生活的发展, 就是职业怕也不容易找着。’”对这暗含威胁的话, “朱自清踌躇了, 过了一会, 他婉转地说:‘待我和几位熟朋友商量商量’。没有立刻答应他的要求。过了几天, 朱自清找到栗君, 对他说:‘我想还暂时超然的好。’”[1]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北京, 朱自清十分震惊, 惶急非常。“……连日来心里都不安宁。他眼睁睁地看着一幕历史悲剧开场,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滋味。”[1]5月的一个下午, 他在郁闷中填了一阙《和李白<菩萨蛮>》, 在诗中他对现实不满情绪的表达更加含蓄。

可见1926年和1927年, 是朱自清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两年。从他的人生历程中看, 他并非不关心政治, 而是在残酷的政治风暴中他幻灭了, 退缩了。“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 一和革命接近, 一到革命进行, 便容易失望。” (鲁迅语) 朱自清也自我解剖说:“我看清我是一个不配革命的人!……”[5]

二.对作品与意象暗示的探微

当代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 (主要指诗词) 在“文贵在曲不在直”的创作理念的指引下, 讲求的是“含蓄”二字。而达到“含蓄”的手段便是用形象去传达意, 即所谓的意象。意象中形象的显现除了它的客观特征外, 更多的是带有作家主观的暗示性。因为“意象是特定浓缩的人志与物美的统一体。”[10]

对于意象的追源问题笔者姑且不论, 但应提及的是, 最早应追溯到会意字的创造, 即“圣人立象以观意”, 之后是屈原的“香花、香草”之喻, 而后再是陶潜的“物我合一”。进而完成了“意遣象而达意, 象载意而显象”的联结。

当我们把《荷》文中作者有意闪烁其辞的句子或暗示性的话来做整体的探究时, 我们会发现, 朱自清把他在“象牙塔”里对古诗词研究的奥义运用其中了。文中着重突出交待了“月光”, “荷 (叶与花) ”, “树 (杨柳) 、蝉、蛙”这么三组形象。而在这些形象的显现上有没有“意”的传达呢?从文中作者对“杨柳、蝉声、蛙声”的言辞表达上, 我们也不难品读出其批判性的口吻。就“杨柳”的意象而言, 早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送别时挽留之意, 又有“遍插竹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意。当然, 还有“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小家女子“碧玉”之拟。而批判之意应追源于孔子的一句话, 即“唯小人与女子最难养矣, 近之则不逊, 远之则怨。”可见, “没有月光的晚上, 这路上阴森森的, 有些怕人。”是因为“树”的作祟, 小人 (杨柳——女子) 的存在所致。“小人”者作为卑劣, 不光明者也。联系“三一八”, “四一二”国民政府的作为是何等地相像。而御用文人 (树上的蝉声) 与变节文人 (水里的蛙声) 为虎作伥, 撰文掩盖阴谋, 混淆视听地叫嚣, 着实是沆瀣一气。故曰“热闹是他们的”而做为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抒情主人公当然就“我什么也没有”, 只有“沉默”了。

文中“荷”的意象比较明晰, 虽说北方之荷与南方之莲是异别的, 但《荷》文中作者已将“荷”当作“莲”去描写了。“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且又有《西洲曲》的联想照应。而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君子之喻便是作者的意象选取。所以《荷》文中“荷”的意象, 也是作者“物我合一”的自照。

至于“月光”的意象, 在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附义是思乡或思亲, 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朱淑真的“月在梧桐缺处明”, 当然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并且屈原在《离骚》中还用“美人”称喻圣明的君主和美政。考察文中对“月光”的描写, 我们可以发现, “月光”与“荷叶、荷花”是正面的统一的映衬, 而“树影、杨柳”与之是反面的对比。第五段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看似是景色的描摹, 实际却突出暗示了“月光、荷、树 (杨柳) ”三者的关系。而“画”字与“鬼”的相应, 让人也易联想到《聊斋志异》中的“画皮”来。再看,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显然对上句的笔锋有隐藏作用, 但也不难联想出:光与影的和谐是美与丑的对照, 是仙女婵娟 (月色) 的柔美与小家女子 (杨柳) 的弯曲扭捏之态的反衬。从而更凸现了月色之美和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境的高洁———和谐音程夹杂了不和谐音程奏出的也是名曲。

第六段明显暗示道:“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 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作者不厌其详, 进一步看清“杨柳”却是为何?绝非只图描写吧!而“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是指那些在时局中看不清是非的人。

所以“月光”的意象是作者所取意的, 能润泽民众的理想社会。而现实的黑暗却很让作者无奈、彷徨。毕竟, 朱自清缺乏鲁迅那样的革命斗志。便由“采莲的事情”而想往起六朝的繁盛光景了。却大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般生不逢时之感喟———“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只能在动荡的年月里度余生了!

综上所述, 对于《荷》文的整体鉴赏应当是综合了情趣与理趣的, 而不应偏于某一方只见点而不见面。所谓“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一个人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显现出自己从善的倾向就是他在人格方面的重要体现, 而意象组合的批判性暗语, 便是朱自清隐藏锋芒后的另一种风格。同时也显现了《荷》文含蓄的主旨———借意象抨击了白色恐怖下的黑暗, 揭露了小人的丑恶嘴脸, 也抒发了对残酷现实的不满!

参考文献

①陈孝全《朱自清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②朱自清《关于“月下蝉声”》

③刘泰隆《荷塘月色, 诗情画意》 (教学参考第一册) 。

④刘勇民《模糊的背影》 (《读书》) 1999年11期。

⑤《朱自清年谱》 (姜建, 吴为公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⑥《论无话可说》《动乱时代》 (《朱自清散文》)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4年版。

⑦许纪霖《朱自清与现代中国的民粹主义》 (网络论文)

⑧《浦江清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⑨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北师大出版社, 2004年10月新版。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篇8

第一次讲《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读文,读人。第一课时我主要讲了伯夷、叔齐、屈原、文天祥、秋瑾、闻一多等有骨气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感人故事,进而引出朱自清,自然过渡到他的高风亮节,让学生先对朱自清其人有深层次的理解。了解朱自清一方面是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理解文章;另一方面是借助这些先贤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应该发扬先贤的优良品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节课感觉还可以。学生在随笔中都能很好地运用先贤的高风来充实自己的文章。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品语言。我告诉学生主要从动词、修辞、叠词三方面赏析。课后想了想,在引导学生方面我太欠缺,沒有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比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了,因此这时讲修辞应该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分析课本上的几种修辞。

反思这一篇散文的授课,我对自己很不满意,只是在最后朱自清对待妻子的态度这个问题上感觉稍好些。同学扣着文章展开了小辩论,有同学认为朱自清对妻子是不满的,是厌恶的;有同学则抓住作者出去悄悄带上门、回来时轻轻推门的细节认为朱自清很爱自己的妻子,生怕打扰她的休息。这一场小辩论说明同学们在认真思考文章,思考问题。我最后总结了一下,其实这里的两笔是一种写作笔法,妻本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连她都不理解自己,这就更写出了作者的苦闷,孤寂。作者和妻的关系其实很好,有他写的祭文《给亡妇》可以为证。另外我拓展了苏轼和前妻王弗的故事,以及苏轼的著名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对妻的感情,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整体下来感觉文章讲得太死板,块儿与块儿之间没有有机地融合起来。散文讲课要抓住形散神不散这个特点,从分析形(文本)得出文章的神,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主旨。这样下来应该比较系统。这篇文章导入时我主要抓了朱自清的高洁品质,其实完全可以在生平简介中加入朱自清的细腻、文雅、拘谨、对妻的温柔体贴这样一些性格特点来讲,这样的介绍可能更能打动学生,让作者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地在学生头脑中复活。

上一篇:五年级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下一篇:各学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