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课堂实录(精选5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
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第二课时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⑴ 自读:
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⑵ 自思:
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⑶ 交流:
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1、自由朗读,达以成诵。
2、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3、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
六、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
忆、异、逢、佳、信、遥、遍、插,组词朗读。
2、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或互相评点或大堂展评。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3、《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朗读节奏参考: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2、学生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质疑:
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⑴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⑵ 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方法:
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方法:
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六、当堂作业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3、自己练习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
七、拓展阅读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诗文,可轻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小组合读。
2、检查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
⑴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⑵ 以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通古诗。
⑶ 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直觉读准节奏。
3、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可以自学,也可几个人合作学习;用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等方法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 交流学习收获。
⑶ 质疑:有什么不懂之处?老师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动
1、卡片连词背诵。方法:
请学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方法:
⑴ 集体赛:每个小组背
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⑵ 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四、当堂作业
1、出示生字卡片,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学生练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第一课时
《夜书所见》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的内容,接受热爱秋天,热爱家乡的教育。
2、想象诗中描绘的图景。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自己的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书”是什么意思。
3、出示挂图,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流利、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5、错助字典和注解,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画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一起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
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2、学生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质疑: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重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你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2、小组比赛背《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诗文,可轻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小组合读。
2、检查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
⑴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⑵ 以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读通古诗。
⑶ 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直觉读准节奏。
3、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
可以自学,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学习,用查字典、看注解、看图的方法来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 交流学习收获。
⑶ 质疑:有什么不懂之处?
老师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动
1、赛诗会:
⑴ 集体赛:每个小组背
一、两首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小组背得响亮又流利。
⑵ 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2、背诵、默写古诗。【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⑴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⑵ 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⑴ 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⑵ 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⑶ 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生字连词背诵:
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
方法:⑴ 集体赛:每个小组背
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⑵ 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慎行)、《泊船瓜洲》(宋·安石)、《杂诗》(唐·维)三首古诗。【教学目的】
1、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4、感受诗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教师范读 自由读 指名读。
三、精读理解
1、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评学生:你好学、善问、爱动脑子,相信你会越学越聪明的。)
对未能解决的疑问让我们在诗中寻找答案。
2、出示自学要求:(小黑板)
⑴ 默读古诗,划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并说说句意。
⑵ 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3、检查一、二行的学习情况:
⑴ “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板书:思)
⑵(点黑板)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出示:诗人平时,每逢佳节就。)
⑶ 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生答: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独、异。)释:独,异客。这句话是说。(句意让学生说。)
⑷ 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⑸ 这是一种多么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它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让我们再次朗读一二行。
⑹ 过渡:(填空:因为诗人,所以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就 :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 的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谁干什么);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会想到(谁干什么)。)
4、指导学习第三、四行:
⑴ 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⑵ 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5、自由读这首诗,说说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朗读指导,并背诵:
⑴ 点拨: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这是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好好学习的。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 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⑶ 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比较,明中心
1、学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一首诗──《杂诗》。要求:自学,说说诗意,再比较它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出示: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来日,出发前来时。绮窗,雕着花纹的窗户。著花,开花。
2、交流:
相同之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
不同之处:在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思念兄弟登高来写思念亲人之情;《杂诗》写问朋友寒梅开花没有表达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五、作业
1、国庆佳节即将来临,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写写你对他的思念吗?
2、如果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怎样用一段话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试写一段话,也可以试着写诗,不要怕,试试看。
六、板书设计
(怎样)倍
九月九日 忆 山东兄弟
思
纵向叠加, 陆游《示儿》见其悲
《示儿》整首诗内容明白如话, 背景通过预习也能知道, 那么这首诗值得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当然有内容理解、学法指导、情感体验, 但我以为更重要也更有意义的还在意象的发现和揣摩。这首诗的意象并不明晰, 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寄托在怎样的“象”上呢?诗句中根本就没有呈现切实可感的象。如果说有, 那就是整首诗所展现的当时陆游临终嘱托的画面, 这可以叫做“象”。这个“象”所折射和展现的就是陆游的满腔悲愤和期待。细读这首诗我们也会发现“死去元知万事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是为“但悲不见九州同”做应和的。
针对这首诗的意象特点, 在教学中就不能再拘泥于这首诗本身, 而应延展为诗人在不同时期所有相同“意”所附着的“象”上———陆游一生中有大量的诗都是表达与《示儿》相同的“不见九州同”的悲哀悲愤。应把这些诗按照年龄点精心选择, 并紧紧抓住这些本质相同的“意象”, 进行一个沿着诗人生命轨迹的纵向的意象叠加。让这种叠加既给学生调和出一团浓浓的化不开的悲愤悲凉, 也给学生一些诗创作上的启示:诗人的不同诗是可以展现出相同意象的。
横向叠加,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若狂
杜甫的诗在中国诗歌文化里是以“沉郁顿挫”闻名的, 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杜甫一反常态, 沉郁顿挫一扫而光, 代之以鲜活明快、磅礴汪洋。当时杜甫因安史之乱和妻子儿女流落在四川, 战乱让杜甫饱尝了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之苦, 饱受了屈辱和悲凉。如今忽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想到有生之年还可以回到故乡, 自然喜不自胜。
那么这种欣喜若狂又是由哪些意象编织出来的呢?仔细研读你会发现杜甫成为“诗圣”的魅力所在:即使是这样一首快诗, 情感饱满流泻, 没有一丝拘泥的作品, 杜甫照样把意象安排得精妙妥帖。首先, 整首诗的起承转合收放自如。“初闻涕泪满衣裳”是起, 是得闻喜讯之后刹那间的宣泄迸发。接着一收, “却看妻子愁何在”。再放, 这一放就肆意宣泄了:漫卷诗书、放歌纵酒。一转, “青春作伴好还乡”。再合,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情感尽管恣意汪洋但却不是一捅到底, 直白寡淡, 而是仍然有弹性, 有迂回, 有婉转。其次, 杜甫在表达的时候, 这些意象无论哪一个都是喜悦的极端表现, 像“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白日放歌纵酒、青春作伴还乡”, 他可以把这么多喜悦的极端表现都堆叠起来, 却不让人觉得重复和累赘, 反而感觉前呼后应, 层层递进, 这就是杜甫的功力了。在诗歌的最后, 他又将自己的还乡之路勾勒出来, 似乎这些喜悦都伴随着他流过巴峡巫峡、走过襄阳, 直至洛阳。叶嘉莹先生曾说:杜甫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的诗人, 他有那么博大、强烈的感情, 同时, 又有如此理性的结构和组织的安排。这就是杜甫, 他把他的感受与他写诗的功力、锤炼字句的功夫结合在一起了。
与《示儿》的教学不同, 示儿的意象是单一的, 而这首诗歌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意象, 所以在教学中宜采用横向叠加的方式去理解、感受和体味。同时, 可设置相应练笔, 对诗歌意象再次叠加, 进一步丰厚这种喜悦。
中国的古代诗文教起来才会发现背后汹涌澎湃, 深不可测。我想, 教师的教只能是尽力教“我能看到的”。作为一种探索, 我真心期待大家一起讨论斧正。
【教学实录】
一、走近诗人, 书写两个辉煌的名字
师:老师课前布置了预习, 让大家初步了解今天要学习的这两首诗的作者, 你了解到些什么?
生:陆游是南宋诗人, 字务观, 号放翁, 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他小时候好学不倦, 自称是“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
师:你的这种学习能力我很赞赏!学习古诗, 不仅要读诗, 而且要会了解作者, 阅读相关的诗作。“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可见陆游真是个爱读书的人。
生: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文学家庭中, 7岁他就开始写诗, 15岁时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在20岁后的漫游之旅中, 他开阔了胸怀并结识了诗人李白。
……
师:看来大家的预习非常到位。下面请大家拿起笔, 把这两位诗人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上一遍。写字的时候人坐正, 脚放平, 把你对这两位诗人的崇敬和仰慕都凝聚到笔尖。
(一生板书, 其他学生认真书写;教师提醒“游”字的右半边要写准确。)
师:写好的同学和黑板上的对一下, 有错误的马上改正。通过刚才对两位诗人的了解交流, 我们知道杜甫和陆游分别居于哪个朝代?
生:杜甫是唐代的, 陆游是宋代的。
师:那么你们想过没有, 这居于两个朝代、相隔400多年的诗人写的诗怎么就搁在一篇课文里了呢?不着急, 等咱们学完课文之后, 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二、诵读《示儿》, 纵向叠加“悲”的意象
师:先从我们熟悉的《示儿》开始, 请大家把课文拿起来, 正确流利地朗读一遍。
(生自由读诗)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学生读得字正腔圆。)
师: (指同桌) 你在他旁边, 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她读得很有节奏, 每一句四个字后面停顿一下。
师:对了, 读七言的古诗就可以用这样的节奏。尤其是像她读出节奏后, 每一句后面三个字还能一字一顿地读, 节奏和韵味就全出来了。谁还能读?
(指名读, 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 (指一生)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铿锵有力。
师:真会评价。除了“铿锵有力”, 我还想再加四个字“抑扬顿挫”。一句是抑, 二句是扬, 三、四两句是顿挫。我想请他再读一遍, 我们一起聆听。给你个小建议,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带点余韵会更好。
(生再读)
师:这才叫“读诗”呢!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 读出节奏和韵律, 还得随着作者的情感起伏读出抑扬顿挫来!不过同学们, 这些还不是读诗的最高境界。你知道读诗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生:读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师:对了, 也就是说要读得和诗人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有人说陆游的这首《示儿》明白如话, 什么叫“明白如话”?
生:我觉得是“明白得像平常说话一样”。
师:很准确。下面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这首诗, 看看陆游在跟儿子说什么话。
(生默读)
师:好, 一句一句来。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跟儿子说什么呢?
生:死去了就万事都空, 什么也不知道了。
师:“元知”你没解释出来, 谁来给他补充?
生:应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师:本来就知道, 原来就知道。所以这个“元”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用的———
生:“原来”的“原”。
师:请大家把这个“元”字圈上, 在上面写上“原来”的“原”。注意字要写端正。
(生在课本上标记)
师: (回请第一位) 老师还请你把这一句说一说。陆游在跟儿子说———
生:死去了原来就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了。
师:听着别扭。古诗古文的表达方式跟我们现在不同, 所以说的时候要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这句话怎么说才更准确流畅?
生: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师:一点就通。接着第二句, 陆游又跟儿子说什么?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是说但是为没有看见整个中国的统一而悲伤。
师:哪个词是指“中国”?
生:九州。
师:“九州”就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在古代, 对中国的称呼有很多, 除了“九州”, 你还知道什么?
生:中原。
师:诗歌第三句中就有。
生:华夏、中华。
生:神州。
师:没错, 这些都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这一句当中还有一个字老师要提出来, “但悲”的“但”不作“但是”讲, 应当作“只是”讲。请大家把这个“但”字圈上, 旁边写上“只是”。现在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说一说。
生: (齐) 只是为没有看见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师:第三句谁来说?
生:南宋王朝的军队向北平定中原的那一天。
师:明白了。最后一句。
生:在家里做祭祀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我。
师:哪里是“我”的意思?
生:乃翁。
师:不准确。有时候联系上下文也不能理解的时候, 我们应该借助工具书。“乃”在字典里有这么几种解释。 (出示:乃:淤才;于是, 为;盂于是, 就;榆你, 你的。) “乃翁”的“乃”指的是什么?
生:你, 你的。
师:翁是什么?
生:翁就是指父亲。
师:所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说———
生:在家里做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师:真的是明白如话。我们就这样联系上下文, 用自己的话代替、补充着读懂了这首诗。联系我们的预习可知这不是平时对儿子的嘱咐, 这是到了什么时候了?
生:临终之际。
师:按照人之常情, 一个人到了临终之际跟儿子说话, 一般会嘱咐些什么事?
生:可能会嘱咐儿子以后的生活该怎样过。
师:对, 要教给他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生:要说说家产分配的事情。
师:是的。遗产还是要交代清楚, 免得引起家庭纷争。同学们说的都是人之常情。但是陆游在这里说家产了吗?
生:没有。
师:陆游其实把这一切都看空了, 诗中有一句说明了这一点。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
师:可就是这么一个“死去元知万事空”, 把万事都看空的陆游, 却对一件事情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哪件事?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万事都搁得下, 唯有一件事情难以搁下, 那就是———
生: (齐)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他说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
生:九州同!
师:他说, 王师北定中原日, 其实就是想看到———
生:九州同。
师:他说,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其实就是想听到———
生:九州同。
师:诗读到这里, 我们发觉整首诗读着读着其实可以读成其中的一句, 那就是———
生: (齐)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甚至可以读成其中的三个字———
生: (齐) 九州同!
师:请你把“九州同”这三个字圈出来。 (师板书:九州同)
师:如果你课前做过预习, 读过一些陆游的诗句, 你就知道, 这种不见九州同的悲, 其实是延续了陆游的整整一生。 (师板书:悲) 就在陆游出生的第二年, 金兵大举侵犯中原, 中原百姓沦为了遗民, 也就是亡国奴。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这样写道——— (出示前两句) 谁来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这些把泪都流尽了的“遗民”里就有一个叫———
生:陆游。
师: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一望就是整整一生啊。但是陆游他望到了吗?直到去世他都没望到, 这“悲”怎能不从中来呢?一起读。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这种不见九州同的悲啊, 在陆游正当壮年, 踌躇满志, 却因为奸臣当道、报国无门的时候最为铿锵!你听他在《哀郢二首》中写道——— (出示前两句)
生:离骚未尽灵均恨, 志士千秋泪满裳。
师:这个千秋泪满裳的志士就是谁?
生:陆游。
师:像屈原一样,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志士千秋却壮志难酬。所以他怎么能不悲伤啊!一起来读!
生: (齐)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这种不见九州同的悲啊, 到诗人两鬓苍苍的时候还在延续。我们一起读!
(出示《诉衷情》)
生: (齐)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师:这个“鬓先秋, 泪空流”的人是谁?
生:陆游。
师:这个“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的人又是谁?
生:陆游。
师:这怎么能不让他悲痛欲绝呢?
生: (感同身受地)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诗句出示在大屏幕上, 你会发现有一种情感一直在延续。
(出示)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离骚未尽灵均恨, 志士千秋泪满裳。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生:陆游的爱国情怀。
师:就是这种爱国情怀, 使陆游充满悲伤、悲凉和悲愤。他是那么的无力, 那么的无助, 那么的无奈, 以至于他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这种悲伤化作一次次的———
生:流泪。
师:所有的无力无助无奈, 所有的悲伤悲凉悲愤都化作了“泪尽胡尘”“泪满裳”“泪空流”。同学们, 什么叫“字字泣血, 句句含泪”, 说的就是陆游啊, 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全诗)
师:陆游直到临终之际还一直盼望着九州同, 但是他盼到了吗?一个人盼望了整整一生的东西却未能实现, 你说他的内心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凉!
(配乐, 指名朗读。)
师:读得字字入眼, 句句入心。我尤其佩服你读的“告乃翁”, 充满了悲伤绝望, 余韵绵长。 (指名读)
师:缓慢低沉的语调,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体味到了诗人悲凉的心境。谁还读? (指名读)
师:就是这样一个铁血丹心、矢志不渝的陆游, 盼望了一辈子的九州同都没有能够看到, 流了一辈子泪的期待都没有实现, 这怎一个悲字了得啊!一起来, 能背的背, 不能背的捧着课本读。
(生齐背)
三、互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横向叠加“喜”的意象
师:如果说陆游的《示儿》展现的是一种不见九州同的悲, 那么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展现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拿起课本, 把这首诗有滋有味地读上三遍, 读完之后看看大屏幕上的注释和示意图。 (生自由读。师出示杜甫归乡路线示意图及注释。)
师:仔细看就知道, 这里注释的都是什么?
生:都是诗中写到的一些地名。
师:是的。这首诗中地名特别多。我们学习古诗、古文的时候, 看到这些地名, 了解一下就行, 不必过于纠缠。示意图谁看懂了?如果你看懂了, 你就知道这个示意图其实就是诗当中的两句话。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你看, 示意图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式。如果你课前有过充分的预习, 就知道这条路其实就是———
生:杜甫从四川回到家乡洛阳的路线。
师:注释、示意图都看明白了, 这首诗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摇头) 那我倒要考考你们, 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 (出示:衣裳、妻子、青春)
生:衣裳就是穿的衣服。
师:我们现在是这么说的, 但在古代, “衣裳”不是一件衣服。
生:上衣和裤子在一起叫衣裳。
师:你是有古文底子的。“衣裳”在古代不是一件, 而是一套。 (出示)
生: (齐) 古代上为衣, 下为裳。
师:第二个词:妻子。
生:我觉得是他的老婆。
师:这是我们现在的意思。
生:我认为“妻”是指他的妻子, “子”是指他的孩子。
师:也就是说这里的“妻子”不是一个人, 而是妻子和孩子。 (出示, 生齐读。)
师:“青春”谁知道?
生:指美好的春天。 (出示, 生齐读。)
师:我们现在“青春”是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青年时期。
师:在古诗文学习中, 这些古今异义的词汇一定要特别注意,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如果说陆游的《示儿》表现的是一种不见九州同的悲, 那么, 杜甫的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生:表现的是喜的情感。
师:请大家把诗中这个“喜欲狂”的“喜”字圈一圈。 (师板书:喜)
师:如果说陆游的悲愤、悲凉是不见九州同, 那么杜甫喜的又是什么?
生:喜的是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生:整个国家又安定祥和了。
师:收复失地, 安定祥和, 这不就是陆游念念不忘的———
生: (齐) 九州同! (师在“九州同”旁写“!”)
师:下面, 我们再回到诗歌中去。既然诗表现的是杜甫看到九州已同、可以回到家乡的一种喜悦, 那么, 诗中的哪些言行举止表现了杜甫的喜悦?请你快速地圈一圈。
(生默读, 圈画。)
生:“初闻涕泪满衣裳”。
师: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杜甫听到官军收复了蓟北的消息以后, 高兴得泪流满面, 把衣裳都打湿了。
师:用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讲, 这正是喜极———
生:喜极而泣!
师:这是第一喜!第二喜在哪里?
生:“漫卷诗书喜欲狂”。我仿佛看见杜甫胡乱地卷起诗书, 兴奋得想跳舞。
师:高兴得都要发狂了对吧?把“喜欲狂”说成一个成语那就是———
生:欣喜若狂!
师:这是第二喜!第三喜在哪里?
生:我觉得是“白日放歌须纵酒”。因为读着这一句, 我仿佛看到杜甫在大好的晴天白日里又是放声歌唱, 又是纵情喝酒, 高兴得不得了。
师:你知道杜甫当时几岁吗?我告诉你, 52岁!一个52岁的人, 在那里又是豪迈地唱歌, 又是纵情地喝酒。那真是———
生:喜不自胜!
师:好一个喜不自胜!第四喜在哪里?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我仿佛看到, 杜甫马上收拾行装, 兴冲冲地准备出发返回家乡了。
师: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仿佛一说完, 杜甫就已经到哪里了?
生:到故乡了。
师:但其实他有没有出发?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 身还在剑外, 心已经———
生:心已经回到洛阳了。他归心似箭了!
师:你看, 杜甫在写喜悦的时候, 不只写现实中的喜悦, 还把想象中的喜悦都写出来了。这是第四喜。第五喜在哪里?
生:我觉得是“却看妻子愁何在”。就是说杜甫的妻子和孩子脸上的忧愁全都跑了。
师:脸上忧愁全都跑了, 你看他们的神情, 那是喜上———
生:喜上加喜!喜上眉梢!
师:真好, 杜甫不仅写自己的喜悦, 也写家人的喜悦。第六喜在哪里?
生:我觉得是“青春作伴好还乡”, 因为他伴着美好的春光就可以回家了。
师:此时你完全可以想象到, 他的脸上———
生:神采奕奕。
师:喜笑———
生:喜笑颜开!
师:第七喜在哪里?
生:“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师:忽然传来这样的好消息, 用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讲, 那就是喜从———
生:喜从天降!
师:诗读到这里, 我们发现原来诗人的这种喜悦是流转在每一个诗句当中的。你仔细看———
(出示:涕泪满衣裳、愁何在、漫卷诗书、放歌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师:这里既有喜悦的神情“涕泪满衣裳、愁何在”, 也有喜悦的动作———
生: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师:既有喜悦的现实“青春作伴好还乡”, 也有喜悦的想象———
生: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师:正是这些喜悦一而再、再而三地叠加在一起, 才形成了这首诗如此丰富、如此磅礴、如此一泻千里的喜悦。来, 带着这样的理解, 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师领诵, 生有感情齐读。)
师:无论是喜从天降还是喜极而泣, 无论是喜不自胜还是欣喜若狂, 这每一种喜悦都达到了喜悦的极致。不过杜甫只写到了自己神情的喜悦、动作的喜悦, 没写到自己言语上的喜悦。下面请你拿出作业纸, 想象杜甫在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的同时还会对他的朋友和家人说些什么。
(配乐、出示: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欣然曰:“___!”)
(生想象补白)
师:写得好还要说得好!想想杜甫当时是什么心情, 该怎么说这番话。
生: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欣然曰:“今天终于九州一统, 天下太平了。没有战火, 没有哭泣, 没有流离失所, 我此生无怨了!”
师:“没有战火, 没有哭泣, 没有流离失所”这种表达方式真切地展现了杜甫的喜悦。对他来说,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生: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欣然曰:“家乡已定, 又有青春作伴, 此刻终于能够坦荡地走在大唐的疆土上了。”
师:你不仅写得好, 说得更好!尤其你的这个“坦荡”让我能够感受到杜甫此时内心是何等的敞亮。
……
生: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欣然曰:“今日忽闻收蓟北, 涕泪满面愁不在。八年为求这一刻, 可算得欣喜若狂!”
师:这不就是活灵活现的小诗圣嘛!给他掌声!现在让我们把读到的、看到的、理解到的、写出来的喜悦都融入到诗中去, 一起来!
(师领诵, 生齐读。)
师:把你体会到的喜悦送到句子中去, 能背的背, 不能背的看着课文读。
(生齐背)
四、鉴赏评价, 深度领悟编者意图
师:两首诗学完了, 回顾老师上课之初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把这两首相隔400多年、居于两个朝代的诗人写的诗放在一起?我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说出很多理由来!
生:这两首诗都是表达爱国之情的。
生:这两首诗一首是绝句, 一首是律诗, 编在一篇课文里有变化。
师:眼光独到, 形式上的变化也被你发现了。
生:杜甫的喜和陆游的悲都是因为“九州同”, 都是表达爱国的。
师:了不起, 会从写法上谈。什么叫真正的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 陆游被称为爱国诗人都不是偶然的, 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啊?
生:国家兴亡。
师:对!陆游曾经说“位卑未敢忘忧国”, 说的就是地位虽然卑下, 但是也不敢忘记忧国忧民。同样, 杜甫也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咱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诗人学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师希望今天的课堂, 带给大家的不仅是两首诗, 两个诗人, 也不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那种时刻把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维系在一起的情怀。
一、课前三分钟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先共同步入每周一次“与古人同行”。(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到这首诗,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先出示诗人画像,再出示诗作)
生:王维。
师:对,这位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课件解说)
师:了解了王维,让我们走近今天的第二位诗人。(出示诗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杜牧。
师:对,这就是杜牧。(出示画像,课件解说)
师:让我们走近今天的最后一位诗人——苏轼。(出示画像、诗作、课件解说)
[点评:通过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又了解了几位诗人,这其中的东坡先生有句诗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从上学期我们开设了“每日古诗”以来,大家学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入“古诗长廊”,(板书:古诗长廊)让我们共同分享诵诗的乐趣,体味赏诗的意境,施展作诗的才华,领略祖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诵诗
师: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是学好古诗的前提。(板书:诵诗)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背诵的古诗已经有100多首了,现在出示的就是其中的80首诗的目录,这些诗也是大纲中规定的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我出题目,大家一起背诵,准备好了吗?(随意点击2首《游子吟》、《长歌行》)
生:(齐背诵)
师:大家掌握得不错,“真金不怕火炼”,我们请台下听课的老师也来点两首诗,好不好?
生:好!
(台下老师现场点题《江雪》、《江畔独步寻花》)
生:(齐背诵)
师: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我们展示的时间很短,但大家在课后下的功夫可真不少。英雄自有用武之地,老师的考验还没有结束呢!古来诗画是一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欣赏画面,然后说说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播放录像《江南春色》)
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迟日江山丽,春城花草香。”
生:“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师:你想到了黛玉的《葬花吟》。
生:“昨夜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生:“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生:“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你找到了《江畔独步寻花》的感觉。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看来这江南春景的确令人心旷神恰,不知下面的画面又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播放录像《沙场征战》)
师:谁想来说说看?
生:“将军战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师: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
生:“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你想到了作战的艰辛困苦。
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师:这是何其豪迈的气概!
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师:这是曹植的《白马篇》,其中的“视死忽如归”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
生:“视死如归”。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
生:《木兰诗》。
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师:领略了铁马金戈的豪气,让我们共同步入另一方神奇时空。(播放录像:《高山流水》)
师:你联想到了哪些诗句?
生:“杨柳青青江水平。”
师:它的下一句是“闻郎岸上踏歌声”。你想到了《竹枝词》。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九千仞岳上摩天。”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师:由奇山秀水想到了滔滔黄河,真了不起。
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生:“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师:简直就是人在画中游,不过要注意一个字:是“趁 chèn”而不是“cèn”。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能不忆江南?”
师:看来以画想诗难不倒大家,下面老师提高难度,抛开画面,我说一句诗,请你说出所能联想到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这是一轮塞北的明月,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师:你想到了《春江花月夜》。
生:“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生:“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更深夜色半人家,北斗栏杆南斗斜。”
生:“不如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师:听了明月的诗句大家是对答如流,现在老师只出一个词,看看你是否也能说出相关的诗句:“美酒”。
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花既不解饮,影图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生:“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生:“岁月沧桑香如故,莫道美酒不识君。”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刚才大家的诵诗真称的上是过五关斩六将了。难怪古人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看来大家的确是饱读诗书,“胸中有丘壑”。
四、赏诗
师:如果说诵诗令我们受益匪浅,那赏诗就更其乐无穷了。(板书:赏诗)我们都知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所以说,每首好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平时我们一起欣赏了不少好诗。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幅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
师:你能用这学期我们课内学过的一首诗来描绘一下吗?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对,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就让我们再来进一步从欣赏的角度自己读一读,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议一议,说说你是如何欣赏这首诗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
师:谁先来谈一谈?
生: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老朋友孟浩然时写下的。
师:你为大家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板书:背景)你了解这首诗的意思么?
生:在桃红柳绿、阳光明媚的阳春三月,老朋友告别了西边的黄鹤楼,顺流东下前往美丽的扬州。小船扬帆而去,越走越远,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眼前只有一江春水,滚滚东去,流向天的尽头。诗人目送老友,不忍离去;那奔流不息的长江水,多像诗人绵绵不尽的思念啊。
师:听了她的发言,我们对诗的意思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板书:诗意)那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作者虽然和老朋友离别,但起初心情是愉快的,因为他们分别的季节和景色美极了,我是从前两句看出来的.。但当老朋友的船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时,诗人心中充满了依依不舍的情谊,这也是诗中表达的主要的思想感情。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但我们月共一轮。
师:看来我们欣赏古诗不但要理解诗的意思,而且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诗情)同学们看,这么丰富的内容,这么深厚的感情,作者仅仅用了二十几个字就表达出来了,可见诗歌的语言是多么精炼,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欣赏这首诗,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录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真是找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假如你现在就是李白,你能诵读出对老朋友的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感么?谁想试试?
师:读得不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诗人对老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来诵读这首诗。
生:(齐声诵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诵读,老师觉得同学们真的进入到这首诗的境界中了。(板书:诗境)
五、作诗
师:看来赏析古诗真是让大家受益匪浅,如果能把赏析所得变成自己的东西就更了不起了。所以南宋大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我们不但学会了诵诗。赏诗,还学会了——作诗。(板书:作诗)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想考考大家呢,课前给大家出了两个题目。(板书题目:未来、小草)好,请大家按照古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吧,限时2分钟。
生:老师,作散文诗行吗?
师:可以。
生:老师,作词行吗?
生:作四言古风行吗?
师:可以,只要能表达你的感情,什么诗体都可以。(放音乐)
教师巡视。
师:已经有同学完成了,请你仔细品读推敲一下。
师:(两分钟后)好,小诗人们请停笔。好,谁先来诵读自己的大作?(出示投影)
生:我作的是《未来》:“展翅高飞十万路,望至天涯身影无。未来高楼拔地起,来时仙境去时苦。”
师:这是一首纵横古今的绝句。刚才是才子,下面有请一位才女。
生:我作的是一首十六字令《草》:“草,春气芬芳满天飘。绿如碧,衬饰春光好。”
师:真是清词丽句必为邻。谁再来一展风采?
生:我作了一首律诗《未来》:“展望新时代,鲜花朵朵开。渐入高科技,儿童新时代。人生亦幸福,万红涌心坏。科技来致富,开心天天来。”
师:短短两分钟就作出一首律诗,真是功夫不浅。
生:我也写了一首十六字令《草》:“草,绿如碧丝异妖饶。草衬花,颜容别样俏。”
师:真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还有吗?
生:我作了一首散文诗《未来》:“她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她是一个久远的传说,她是一个可爱的童话,她是一个不变的承诺。她是什么?她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她是一首饱含笑泪的歌,她在何处?她就在我们凝视的远方。”
师:真是美不胜收,再请一位。
生:我作了一首四言古风《小草》:“不比花香,不比树高。苍天之下,青青小草。”
师:好,刚才我们听了几位同学不同形式与风格的诗作,下面让我们来点评其中的一至两首。就让我们先来点评一下纪建辉的这首《未来》。纪建辉,请你再诵读一下。
生:(读)老师,我想说一说我作的这首诗有个特点:每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展望未来”。
师:真是风格独运。让我们掌声鼓励一下!下面就请各位小诗人们海阔天空,尽情评析。
生: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好,妙不可言。第一句,写飞得高,看得远。第二句,写通往未来的路长而远,“望至天涯”。最后两句写未来的建筑和未来的科技,用词很精致。
师:你是从诗的意思方面来谈的,看得出你也是满腹经纶。谁想再来谈谈?
生:我认为他写得不错,但有一个字可以改:“路”,我认为改成“里”讲得通。
师:作者同意否?
(作者考虑)其他生举手。
师:好,你来说。
生:我认为“路”好,“十万路”给人的感觉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到达未来。
生:可是“里”更好,我们本来就是刚迈出了十万里科技长征的第一步。
生:我同意“路”,这个字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尤其是“展翅高飞十万路”,给人感觉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这种用法在古诗里常见,写出了自己的东西。
生:对,我也同意“路”,我们都说走出人生灿烂的路,可没说灿烂的里。
师:看来刚才大家谈到了诗的写作方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还想谈?
生:我认为他后两句写得好。说明了科技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停滞不前的,表达了对未来科技的向往。
师:对。你是从诗所表达的情感方面来谈的。
生:我有一点不明白,想问问诗人,就是最后一句“来时仙境去时苦”是什么意思?
师:好像带着样的意味。
其他生举手。
师:好,你先替诗人说说吧。
生:我觉得是不是说以前很落后,到未来就很辉煌,像仙境一样。
师:你谈到了诗的意境,不知作者的本意是不是这样的呢?
生:我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来到未来世界的时候,他会觉得像仙境一样,所以在他死的时候会非常痛苦:我为什么要死去,我为什么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一天呢?
师:看来刁乾龙和纪建辉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刁乾龙不像作者说得那么精辟,“但也说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好,这首诗我们点评到此,哪位同学喜欢,请你跟着作者一起高声诵读。
(纪建辉领诵,其他学生齐诵)
师:本来老师真想多点评几首诗可是同学们都知道,写一首好诗是多么不容易,古人就深有体会。诗人贾岛曾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来形容写诗的不易;王安石更用“捻断三根须”来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的样子;而杜甫更写出了“一生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千古绝句,誓用一生来研究诗作。所以我们想在课堂上完成一首好诗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没关系,就请同学们课下与你的诗友们继续斟酌,好不好?
生:好!
六、总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古诗长廊中,大家不仅收获了不少古诗方面的知识,更用满腹诗书为长廊增色不少,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生:“各领风骚数百年。”
师:通过诵诗,我们重新认识到积累祖国古典文化的重要性,正可谓“好雨知时节。”
生:“当春乃发生。”
师:而通过赏诗,我们让诗的精神渗透心灵,陶冶了情操,这不正是“随风潜入夜——”
生:“润物细无声。”
师:通过作诗,我们懂得了虽然现在自己的诗作很稚嫩,但只要反复推敲,坚持不懈,总有一天我们会写出传唱千古的名篇,到那时,真是“晓看红湿处——”
生:“花重锦宫城”。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它常常借助于形象,曲折地表达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分享了山居秋暝课堂实录,欢迎大家欣赏!
教学构想:
语文新课标突显了人文性和美育,诗歌鉴赏教学中如何体现语言美、意境美、人格美是一个很有空间的课题。因而确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诵读为线,品味为轴,由“画”入“境”,知“情”而出的教法与学法。创设思维情境,开启内在情智,使生生都参与诵读涵咏解读,鉴赏感悟创新的学习。
师:诗歌发展中田园山水诗是最为轻灵又具有浓郁抒情意味的篇章,是唐诗中很有特色的诗篇。从魏晋到盛唐,田园山水诗都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大多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作为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的后继者,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人中较为杰出的代表。他在高蹈者孟浩然等和进取者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之间,恰好是一座桥梁。在王维遗留的四百多首诗歌中,《山居秋暝》是以静穆为基调的名篇,自然景物清澈、明净。
师:谈到王维,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王维?
生:字摩诘,曾得到张九龄引荐,被任命为右拾遗。他的诗清新淡雅。
师:哪位同学能补充一下?
生:王维工草隶,精通音乐,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名的画家。这些对他的诗歌成就都有积极的影响,据说他是我国水墨画的创始人,他的画现存不多,以萧疏清淡为特色。
师: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他的诗画就互相渗透,互相提高。
生:父亲去世很早,母亲博陵崔氏虔诚奉佛有三十多年,这对他有一定的影响。
生:唐代对佛教加以提倡,先后派遣名僧玄奘和义净等赴印度取经,把佛经大量的翻译过来。由于王维思想深处浸染了佛教的清净无为的色彩,所以他把水光山色描写的谐和而又闲适。
师:开元末到天宝末这十五六年时间内,王维过着平静的文官生活,官职也稍有升迁,但这不是他生活的主要方面,他的主要生活是在风景优美的别墅里“弹琴赋诗,傲啸终日”。这是王维由积极进取转向参禅信佛的时期,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
师:佛教思想在唐代产生一定的影响,简单总结一下。自然情况:王维(701—761)字摩诘,幼年通音律,善属文。21岁进士及第,调任大乐丞。后被任命为右拾遗。生活经历:锐意进取,仕途顺利 疏离官场,隐居自好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书摩诘兰田烟雨图》
师: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王维《山居秋暝》的韵味吧。我先朗读一下。
生朗读一遍)
师:那些诗句体现了这首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生:“明月松间照”“空山新雨后”
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师:首联“空山新雨后”颔联、颈联都体现了该诗的特点。
师:首联、颔联各描写了一幅画面,还是共同描写了一幅画面?
生:共同描写了一幅画面。
师:首联后半句说了什麽?
生:时令。
师:对这首诗可以从声音、光线、颜色、动态、静态多方面描写。把握意向注意诗歌表现的特点,学习小组的同学可讨论一下。
[课件: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秋山晚景图?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生:深蓝色的幕布上闪动着几颗星星,似烟如雾的环境中,他们闪着水晶般的光芒,在月光的映衬下,它们黯然失色。月光皎洁如水,静静泻在满山的松树上。周围寂寥空旷。小虫也不甘寂寞的鸣叫着,清冽的泉水哗哗地响着。
师:没有星星。月落繁星满天,没有星月齐辉的情景。
师:过于理性了,要细致地描摹。营造一下氛围。注意说话要严谨,要用悠美恰当的`语言。
生:第一幅画面。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呼吸的人被浸在满是花香的情境中。山上林木茂盛蓊郁,轻松如盖,远望去如少女的发髻,温润着明月的光泽,枝叶上滴着晶莹的水珠。如少女含羞般地低了一下头,有蛙鸣蝉噪,有小虫活动的声响……一切生物都悠闲自得,繁衍生息。
生:第二幅画面。有一抹翠绿,被人拨动着,如琴弦般奏出和谐悦耳的声音。归来的浣女,愉快地唱着甜美的歌。一个小姑娘指着远处,莲叶也似乎翩翩起舞,缓缓的有弯渔舟顺势流下。
师:同学们用善感的心感悟了诗人用自然清灵的语言为我们描写的画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尽情地勾勒一下秋景图吧。
秋天的傍晚,山雨初霁,空旷的山林草木茂盛,深深地吸一口气,心胸也仿佛被秋雨洗过一样澄净空茫。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下斑斑点点。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浣女们银铃般的嬉笑声传达着她们的天真无邪、无悠无虑。空山新雨的清冽,青松明月的晶莹,翠竹青莲的清新,浣女渔舟的清灵,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间渔女图。作者用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秀美的山间美景图。我们怎样朗读才能读出诗中的美景呢?
生:朗读。
师: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杰出的诗人会凭依恰切而生动的语言表现真挚微妙的情感。这首诗的语言有什麽独到之处呢?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请展开想象结合具体语句和关键词语来品味。
生:“空”字用的好,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生:“照”和“流”用的好。“照”是去声,声调由低敛而趋向高放,与月亮逐渐铺洒松林的景况相容。“流”发音由细碎而圆转,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象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的动态美、声音美。生: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平仄抑扬方面的考虑。
师:这首诗的语言具有清新隽永的含蓄美,精当传神富于韵律美,真实生动的韵味美的特点。作者以独特的语言载体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
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意境,泉水叮咚。
师:的确是生机勃勃的,富有动态美。
生:两种意境。图画是清新淡雅的,浣女愉快的说笑是愉悦、欢畅的。
师:一首诗同一时令体现两种意境吗?
生:秉承了田园山水诗的诗风,宁谧、寂静的,体现了竹林的静——“宁静”。
师:动中有静。哪一种占主导呢?
生:静。动是为静服务的。
生:恬淡的田园生活,安宁、静谧,领悟了人生真谛的真淳。
师:画面并不是很静的。“空山”“浣女”“渔舟”动态的画面是为了衬托幽静、恬淡的氛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什麽样心灵的人才能营造这样的意境呢?
生:心静如水。
师:诗歌的意境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分。这首诗被称为“无我之境”的典范。人物本身并不出现,客观物象中融铸着作者的心灵欲念和主观理想。秋天的美景给人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涤荡。怎样朗读可以把悠静的诗歌意境体现出来?
生:朗读。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韵味独具、匠心独运。诗人想表达什麽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世外桃源、渴望归隐的感情。
师:看到浣女就渴望归隐了吗?
生:厌恶官场,看到美景,喜爱这份恬淡宜人。
生:王维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在对美好自然的描摹中流露着细腻的感情。对自然热爱的人才能观察出美的图画。
师:的确对大自然热爱的人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极致的美。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理想。在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无忧无虑的浣女、渔夫。他们恬淡、安静地生活着。既然“山中”比“朝中”好,洁净淳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总是渴望帮助统治者。于是“达则兼济天下”,但总是遭到遗弃,就成了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持者。“穷则独善其身”,在身心疲惫的时候,看到如此美的山间图景,他的情感就水到渠成了。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怎样读这首诗呢?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感受诗人的高洁品性。
生:朗读。
师:《山居秋暝》犹如一幅清新淡远的山水画,浸润着作者向往的情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不知大家能不能背下来?
生:背诵。
师: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他的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结合《山居秋暝》体会这几首诗给我们营造了什麽意境?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
[课件]《鸟鸣涧》《栾家濑》《鹿砦》《竹里馆》师:王维的诗给我们描摹了一幅幅清新秀美的图画,他用宁静的心给我们营造了宁谧、幽静的氛围,表达了热爱自然、厌弃官场、隐居山林的思想。王维用鲜活的文字勾勒了动人的艺术境界。当才情横溢的诗句冲击着我们心灵的时候,我们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犹如沧海一粟。大自然的秀美、幽渺让我们有妙处难于君说之感。但只要我们的心灵能够共鸣,我们能被感染、被打动,我们就领略了诗词的些许微妙了。
能力迁移:
指导及点评:寿光市教研室 刘湘玉
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有没有较长时间,比如三、五天,十天八天的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
生1:有。
师:什么时候?
生1:去年暑假去青岛我姑姑家住过十几天。
师:你想家了吗?
生1:刚开始没想家,原打算多住些日子,后来想家,想爸爸妈妈了,就回来了。
师:想家时是什么感受?
生1:心里空荡荡的,象掉了魂似的,特难受。
生2:我想家时老担心家里会出什么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坐立不安”。
生3:我想家时什么都没心思去干,挺烦的。
师:是呀,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也有相家的时候。十年前,老师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便是我想家的时候,想念家中年迈的双亲,想念房前屋后的小树……家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心头的牵挂,我也因此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当心中那种想家念家的痛楚无以言表时,我就对着窗外的夜空默诵一首我喜欢的短诗——《想家的心情》。同学们有兴趣听吗?
生:有。
师:老师就给大家朗诵这首诗。(课件展示诗歌,师配乐朗诵)
想家的心情
——王慧敏
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的到/谁也说不清
师:想家的心情,谁也说不清,但想家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电话问候一声平安,可以坐上汽车常回家看看。可是啊——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之隔而长期不得一见的亲人呢?他们才真正称的上愁,称的上痛啊!台湾,这个大陆的游子,因为我们共知的原因一直在海中孤零零的飘荡,台湾人民有家难归,亲情难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蓉的同题异作——《乡愁》,听一听两位台湾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唤!
(师板书课题、课件展示课题)
师:学习这两首诗,我们要品味诗歌的感情,分析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结构上的妙处。
先听老师来朗诵课文,听完后,说说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谈谈你的感受,老师更喜欢能提出疑问的同学,哪怕是一个不理解的字和词。感受和疑问没有标准答案,我们看哪位同学谈的感受多,提的疑问多。
(师配乐朗诵,课件展示诗歌)
师:准备好的同学可以站起来发表你的意见。
生1:我喜欢余光中的《乡愁》,我觉得诗人的思乡情表达的很真切。
生2:我喜欢席慕蓉的《乡愁》,相比之下,我认为这首诗的意境更美。
生3:这两首诗我都喜欢。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故乡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师: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哪位同学帮助解答?
生4:我认为月圆之时也是人们团圆的时候,笛声也总在这个时候响起。
生3:月亮弯的时候不行吗?
生4:不管圆月还是弯月,诗人是借月抒情。
师:对,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抒情物,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诗人无不是望月有感,借月亮抒发自己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生5:我的疑问在第一首诗中,我不明白乡愁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6:“没有年轮的树”并不存在,为什么把乡愁比作“没有年轮的树”?
生7:没有年轮,说明大树永远年轻,枝繁叶茂。而乡愁也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师:你对这个解答还满意吗?
生6:还可以吧。
(其他略)
师:疑问先提到这里,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有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有些问题需要边分析课文边解决。
师:余光中的《乡愁》抒发的是什么情感?(课件展示余诗)
生: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忧愁。
师:这种情感看得见么?
生: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表达的具体,就要借助于意象,意象也就是诗中的形象。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中借助了那些形象的事物?
生:这首诗中借助的形象事物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板书)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疑问,乡愁和这些形象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先从第一个形象--“邮票”开始,为什么把乡愁比作“邮票”?欢迎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儿子在外想家了,就给母亲写信,然后通过邮票邮寄给母亲。
师:装进信封的仅仅是那几页信纸么?
生:还有对家、对母亲的思念。
师:是呀,在外求学的儿子把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装进信封,一枚小小的邮票把母子连在一起。俗话说:“儿女情长,父母恩深,爱重如山,血浓于水。”不管相隔万水千山,母子间总有一条剪不断的线,那就是亲情。
朗读时,要把这份亲情,把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读出来。请你读一下第一小节。
生1读。
师:你觉得自己的朗读能包含这份感情吗?
生1:还可以吧!
师:(问另一生)你认为呢?
生2:我认为还缺了点什么。
师:请你试着把缺了的东西读出来,好吗?
生2读。
师:读的很有感情。你跟大家说说,你读这节诗时的感受。
生:我读这节诗时好像就看到妈妈为我忙碌、送我出门的身影。想到妈妈对我的惦念和牵挂,心里热热的。
师:是的,要读出这份亲情,这份惦念,就要从心里发音,而不是用嘴去读。老师读这节诗时,仿佛就看到自己的母亲站在很远很远的那头,在初冬的风里翘首企盼,盼着鸿雁传书,盼着远方的孩子归来。听老师朗读这节诗。
(师读,指名生读)
师:哪位同学比较喜欢“船票”这个意象?你对“船票”怎么理解?
生1:诗人结婚后,可能夫妻分居两地吧?(众生笑)
生2:诗人回家可能经常乘船,连接诗人和新娘的就是船票了。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据我所知啊,诗人余光中是先成家,后立业。成亲以后便外出求学谋职。回家探亲总要乘船,诗人便将爱情的愁绪寄托到船票上。这时候的乡愁除了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这窄窄的船票上便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爱情。让我们边读边领会这份情感。
生齐读。
师:第三节中的“坟墓”与前两节相比在气氛上有什么不同?
生1:多了些悲凉。
生2: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
师:的确是这样。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的隔开了。面对亲人的离去,这种生离死别更让人心痛,可谓撕心裂肺般的疼啊!“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之强烈,怎不震撼人心?
(师朗诵第三节)
师:对于“海峡”这个意象能理解吗?
生:我认为是海峡把台湾和大陆隔开了,诗人只能隔海相望。
师:是呀,台湾人民有家难归,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弯浅浅的海峡。前三个意象连接的是“我”与亲人间的亲情、爱情,那么被“海峡”隔开的“我”与“大陆”又是由哪种感情连接的呢?
生:应该是爱国情吧!
师:是的,到这里这首诗已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感情的寄托。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长江断奶之痛历时四十三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揪扯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指名生读,齐读)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子思母念,乡愁可人;夫爱妻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系祖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应该背下来。不要死记硬背,看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快速背诵?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讨论。
(生讨论后发言)
生1:这首诗四个小节都很整齐,字数相同,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
生2: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时间的词语,并且是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生3:每节诗的第二句都是“乡愁是——?”后边跟着的是诗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生4:每个意象前面的修饰语不一样,分别是:“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还有“一枚、一张、一方、一弯”。
(其它回答略)
师:同学们总结的这些,正是这首诗结构上的特点。掌握了诗的结构特点,再来背诵就不难了。先听老师来背诵这首诗,能背下来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背诵。
(师背诵,学生齐诵,指名生到台前背诵。)
师:品味了余光中的《乡愁》后,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席慕蓉的《乡愁》,这首诗,我们跟第一首比较阅读。既然是比较阅读,就要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
生朗读。
师: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大家先讨论讨论。
(生讨论后发言)
生1:我认为两首诗的不同点是选取的意象不同。
师:能谈具体些吗?
生1:余诗选取的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席慕蓉诗中的意象是“月夜的笛声、模糊的怅惘、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 。
(师板书“月夜┅┅没有年轮的树” )
生2:我认为两首诗的的相同点首先是题目相同,作者都是台湾诗人。
生3:我认为两首诗的感情相同,抒发的都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浓浓的乡思。
师:是的,同余光中的经历相类似,席慕蓉11岁就离开故乡,直到1989年她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作为多情的诗人,她与故乡有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回国讲学期间,谈及故乡,她竟在几千人的会场里几次失声痛哭,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啊!海峡虽浅,诗人却只能隔海相望,在梦中,在诗中寄托无限的乡思。月夜的笛声,模糊的怅惘,直到绵绵无尽的思念化作了没有年轮的树,乡愁犹如影子,永远挥之不去。
生4:我认为两首诗的写法相同,也就是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师:是这样,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一种形象的物体来触发这种情感,是这两首诗最重要的相似点。诗歌讲究意象。这两首诗中借用了“邮票、船票”等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乡愁离绪。其实呢,除了这些形象的事物,还有很多物象最能触动你心中的痛,触发你的情感,引起你的愁绪。想想看,还有哪些具体的物象,那位同学能再为乡愁打个比方?
(生思考后发言)
生1:乡愁是故乡的小路,弯弯曲曲望不到尽头。
生2: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总也理不出头绪。
生3:乡愁是雨中的泡桐┅┅
师:你的句子启发了老师,我再给你接上一句,借用李清照的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生4:乡愁是窗前的风铃,叮叮当当,令人心伤。
生5:乡愁是雨中的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生6:乡愁是一枚青橄榄,涩涩的,却有挥之不去的滋味。
生7:乡愁是秋天的落叶,飘飘悠悠,飘到何时愁方休。
(生将这些句子写下来,并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到大屏幕上。)
师:把这些句子连起来,不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了吗?同学们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诗人了。
最后,老师做个小结。请大家闭上眼睛,随老师走进充满乡思的秋夜——
(课件展示画面、音乐)
夜深了,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秋虫耐不住晚秋的寒意,止住了鸣叫,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户,洒满房间。一位诗人倚窗而立,双眼朦胧,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那 ——头—— !
板书设计
乡愁诗两首
邮票 月夜的笛声
船票 意象 模糊的怅惘
坟墓 雾里的挥手别离
海峡 没有年轮的树
点评:潘纪云老师这节课和刘俊英的《沁园春 雪》曾双双获得山东省创新课堂比赛一等奖。也是这两节课的光盘在今年5月份的全国中语会18届年会中,又均获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了情感教学,也就是说整堂课的感情氛围酿造特别到位。一上课教师首先用谈话法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配乐朗诵王会敏的《想家的心情》这首小诗,这样在多次铺设的基础上点出:“我们想家的时候可以坐上车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的游子呢,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探,那才是真正的疼啊!”这个导入看似长了点,但一点也不显累赘。我们反对老师多讲,但该讲不讲也不对。例如,中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思乡之情,老师也有一段独白:“调头一去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白雪满头,长江断奶之痛,历史四十三年……”,还有那段有关作者回乡讲学时痛哭失声情景的独白,再加上思乡曲的配音渲染,使整堂课的基调都沉浸在浓浓的思乡情感中。
二是突出体现了探究、创新的特点。在老师范读、学生自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老师没有灌输学生什么,也没有照搬教参限制学生思维,而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诗歌意象后,有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也为乡愁打一比方,仿说一个句子,即找一个意象。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环节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烁。例如学生们说:“乡愁是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乡愁是窗前的风玲,叮叮当当令人心伤”;“乡愁是雨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乡愁是雨中的泡桐,那次怎一个愁字了得?”;“乡愁是满城风絮,一川烟草,梅子黄时的雨。”……学生的想象力令人钦佩。
三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许多语文课堂上使用的课件,还停留在幻灯片的水平上,线性结构的多;有的是鼠标一点出一个答案,机灌代替了人灌;有的是说星星出一个星星,说月亮画面上就是月亮,研究画面代替了研究语言;有的干脆放电影,屏幕形象代替了文学意境。而本堂课的课件从脚本设计、色彩的搭配、交互的效果等都有利于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的互动和学习。你看,底图是淡雅的,字幕效果是明显的,图文出现和消失效果再配上那首牵心入耳的《思乡曲》,这些都给人一种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推荐阅读:
1古诗两首106-26
3古诗两首209-21
3古诗两首教案06-07
17、古诗两首(2课时)09-16
第20课古诗两首10-16
古诗两首练习题10-03
4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10-04
二年级下17课古诗两首06-03
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7-16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