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穹顶之下观后感300字(精选10篇)
自从观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我意识到雾霾对我们的危害,以及空气污染后,空气中夹杂着重金属和致癌物质。
虽然中国用煤发电不是很好的事,但是我也知道中国用煤发电是迫不得已的,当时因为只有火电能大规模迅速投产(2年),而且价格不贵。当时天然气很少,进口也贵。大水电也没那么多,建设周期较长。核电争议较大,建设周期也长。风电、光电当时很少,现在突飞猛进,速度冠绝全球,但这两者仍然只是补充,很难取代火电。一个是规模小十分之一,一个是发电小时数少太多,与火电之比大约是1:3吧,两个合一块,风光发电只占火电的30分之一,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况且,水电可以低至2毛左右,火电可以是3毛多,核电是4毛多,风电、光电、气电通常是5毛多或更高。在没有储能条件、电力不紧张的情况下,电网愿意吸纳火电水电,而非风电、光电。气电也就调峰有优势。所以中国选择用煤发电。当年用煤发电可以,但是现在继续不可以。
为了我们健康的未来,请各方少用煤发电,让孩只看见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创造美好的新中国吧,一切为了孩子。
在我开始写这个题目的时候,突然回到小学时代刚刚学习中文作文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要看一些影片然后写一个观后感来总结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很久没有写这个文体了。 昨天天气不错,周日午后的天坛公园温暖安静,我带着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一下午,浑身酸痛,之前手机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都是评论和,我的朋友圈几乎要为之刷屏了,我有要求自己把周末还给孩子的承诺,所以一直按耐着直到她上床之后才打开手机,我看了45分钟,很感兴趣,但是我实在太累了。 周一刚刚在办公室看完后半段。 静下心来,可以写下一些文字。
写观后感之前,我必须先说说自己关于这篇报道负面评论的感受,最反感的就是,用自己孩子生病的事情煽情,强扯出肿瘤和雾霾关联。首先,肿瘤这个词看官你理解错了,肿瘤这个词不等于癌症!!不是必须死人,必须遗传的!!恶性肿瘤 = 癌症 (不包括白血病)。因此,我个人感受是柴静仅仅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必须接受手术,承担了失去孩子的恐惧这样的心情。在这样的心情下,平时我们视而不见或者不太重视的雾霾,也因为她升级做了妈妈而真心开始关注起来。 这仅仅是作为母亲,她进行这场自费调查的动机之一。 我相信这个调查背后带来的商业价值肯定有,但是它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才是最最重要的。 那些说什么柴静私生活带来遗传问题的扯淡评论, 我只能说如果真的看完报道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操,你丫多吸几口雾霾去吧。
我在洛杉矶生活了三年,3年期间,头一年是怀孕生产,后两年等待幼子完成初生后密集注射疫苗的阶段,然后回国。在洛杉矶的3年,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活态度的改变。
我在洛杉矶期间,遇到租房和房东之间的矛盾,带着幼子被迫搬出来,当时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成功诉讼并赢得了那场官司,作为一个外国人,一个租房者,去起诉一个美国身份的当地老板,你觉得我胜算有多大??是的,我赢了,要不肯定也不在这里说了,这就是制度下的公平,同时也是我的行动力。虽然我赢得了官司,但是对方没有退还我的押金,我那1900美金永远沉寂在我回国前夕的圣盖博市,但是想不到还有法规来约束,我又在临行前去了州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将法院的结案记录上交,让政府管理部门设置该处房屋的交易禁忌,也就是说,虽然他现在不给我钱,这辈子他最好不卖房子,如果他卖房子就必须找到我,给我钱,我才能要求政府撤了这道紧箍咒。
凡事,只要有合理合法公平公开的制度,总归是有路可走的。在整个执行过程中,没有人因为我是持有签证的留居外国人而歧视我。我也没有到某个政府门口去扯条幅下跪。我需要的就是到法院拿回起诉的法律规定,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巧妙取得证据,坚定信心,在开庭前,熟练英语。
这是我在美国3年,通过争取,感受到的最大的权力!
柴静调查中突出的一句话,就是“你是有这个义务,但是你没有权力!”。我没有从政,只在公司中做过,我很有幸在一个制度政策不断完善,并飞速发展的企业。我感受过制度的约束,也感受过制度流程带来的`便利。深知一个庞大的系统的运行,必须经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制度来把控和推动。
大到国家的发展,必须最终把眼光落实到“人”这个最基本的字眼上来,这个人,不是特权阶层,而是普通老百姓。是必须依靠每天按时上班才能生活,每月按时缴纳保险才能看病,每月领退休金才能安心的老百姓。
我的办公室恰好租在了中石油的家属院,这个小区比很多买的贵的要死的商品房社区要干净有序的多。我住的小区也是商品房,我们的物业对业主的态度,简直无法跟中石油这个小区相提并论。我们小区开放的停车位远远超过进入的车辆,收取停车费的不负责车辆的管理,只负责收费,并且不主动提供发票。每次我把钱交出去的时候,总觉得我是被剥削的而不是被服务的。
小区旁边几年前盖了变电站,当时居民闹得沸沸扬扬集资上诉,提供500万千伏变电站辐射与疾病的关系,然后最后起诉的小区居民,很多被单位胁迫不得参与,很多为了孩子健康被迫卖房离开,甚至失望移民。眼见这个小区的居民档次不断更替,渐渐沦为租房者和公司的选择而不是居住。在这个不断沦落的过程中,我的孩子从国外回来了,住在这里,变电站建起来了,而且围着变电站又盖了新的回迁房……… 我看着柴静片子里那个炸毁了一个烟囱过几年又盖了个更大的,立刻想起了这段。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改变,而是改变的成本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能力。
这时候,我又不禁再次想到那些批评柴静的言语。我仔细看了好像不是女人。也许女人更感性,但是我总觉得男人与女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并不是性别和能力,而是生育。这是无法分享的一种天然的延续力。不得不说,很多的污染来自于对权力的争夺,那些权力争夺者,多半的都是男人,虽说每个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有儿有女有妻子母亲,然后他们争夺的目的中,有多少是为了她们。
在这个空气里都飘着钱的味道的国家,我不相信那些人不知道污染的危害。可是多少人就算是这样,仍然将手伸到资源的前面。
要说看完这个片子,家里有孩子的,没有一丝丝移民离开的念头,我都不信。这种离开,不管看起来多么荣耀,总有一丝逃难的意味。做母亲的人内心最大的念头,就是保护自己的后代能够健康长大。也许我们也能够为雾霾身体力行做些什么,但是我们愿意奉献了自己,却不愿意奉献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响应号召少开一天车,减少碳排放,保护资源,节约用水。我们愿意奉献了自己跟着国家由坏变好,慢慢变老,我们却不愿意让孩子拿整个童年在等待国家治理雾霾的遥遥无期中,艰难成长。 每一次的雾霾来临,我看着18楼的外面低空中一层灰蒙蒙,我都不愿意送孩子出家门。 好多次我看了手机指数说雾霾300多,老公居然说空气挺清新。 我不止一次的想过为什么男人无法身体力行的去感受别人呢?那是他的孩子呀。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不是他的错,我也不知道该怪谁。
我想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拐点了,这个点的撬动者很有可能就是柴静的这个《穹顶之下》。同样作为的母亲,我只为她能够用这样的方式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叫好。一个看似弱小的女生,能够用这样强大的方式,用这样沉着冷静的做法,用这样长的时间暗自努力,用这样的爆发力启动公众市场,带给政府有理有据的压力,除了佩服,我还选择毫无理由的赞同和行动。
每一种巨大的改变,都不是短期内发生的。每一个做妈妈的,最好的教育方式都是以自己的能力给宝宝做出榜样来。如果你希望他成长为一个勇敢的人,你就必须面对危险的时候选择勇敢。
如果你希望他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你就必须顶住压力站出来,做自己。
眼下,重度污染,雾霾侵袭,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无知的破坏,而这一切却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工业工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工厂出于各种原因,省去了对原料的清洗与提纯,使得天空中经常飘起颜色让人望而生畏的污染气团。这一切在中国,却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现在的我们何去何从?我们在眼下的每一次抉择都会在以后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环境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出行时,我们时是不是可以选择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让父母减少开车的次数?购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发现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是不是可以上前进行善意的提醒?面对无良企业的污染行为,是不是可以形式我们的监督权、拨打12369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
也许我们所做的,不足以彻底改变环境的现状,但至少可以一点点剥去黑暗、重见蓝天。或许,可以减少一个因环境罹患肺癌的受害者。没有人愿意被黑暗永久包裹,这些不忍直视的、难以置信的事实,我宁愿它们只是历史。
我从中得知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其实是那些隐藏在雾霾体内的致癌物,它们先从我们的鼻孔进入,再到咽喉,再到我们的肺部,一些致癌物就趁机跳入血管,使我们血管变窄,最后到达心脏,产生心梗。
真是太可怕了!而这些致癌物的源头就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煤,汽车排放出的尾气,被污染的小河等等,而且竟然有那么多工厂排放物超标,我们的主管部门干什么去了?唉,这种环境还 要恶劣多久?
先不说外国,我们自己生产的煤年产量36亿吨,这是多大一笔数字,洗煤,洗了不到一半的煤,我就不明白,烧这么多煤干吗?你烧了就烧了,也洗不了那么多,要我看,能洗多少就烧多少。
我们再说说杭州,有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什么意思呢?就是苏州和杭州像天堂一样美,要我看不是这样,杭州每年雾霾污染超标200倍,可以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车前面有人举着火把引路,公交车找不到车站,来来往往的救护车等等,我看那句俗语应该改改啦!
环保问题在我国已经不是第一天提出的需要重视的问题了,但一位记者关于雾霾的调查得到国人如此热烈的反响尚属首次。除了这场演讲本身精彩绝伦之外,更能说明的问题是:在环保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作为普通大众,在我国环保改善的问题上,我认同柴静的观点:我们不能仅仅去等待国家建立一个强大完善的体系,我们需要依靠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去参与环保事业,守护我们的家园!
说起环保,很多人觉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知该从何做起,其实环保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节能减排,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能做到。比如当我们离开房间10分钟以上,当我们在白天看见公共区域的灯还亮着,那么请您随手关灯!还有,当我们能开风扇的时候,请不要开空调;当我们离开办公室1个小时以上时,请关电脑。在三月里你热衷于参加各种抽奖促销活动的时候,不妨和你的家人一起参加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停电活动。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
说到环保,不能不说到节约。我倡议能循环利用的一定要循环利用。生活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很多,包括水、纸张、塑料制品、电池、衣服等。至于如何循环利用各类资源不必用过多文字去赘述,方法很多,践行才重要。值得高兴的.是,我在公司看到了实实在在践行循环节约理念的行为。例如,为了提高纸张有效使用率,公司很多部门的做法是专门在打印室设置打印纸张回收处,只要是单面使用过并完好的纸张,都将回收到回收箱,科室同事自觉使用回收纸打印内部文件。有一次财务的同事提醒我,日常费用报销的打印单只需要用半张A4纸,剩下半张纸可以裁下来作下一次打印报销单使用。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张纸的节约。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煤、水。生产1吨纸需要木材0.875吨、煤0.5吨、水375吨,造成35%的水污染。浪费纸就意味着资源浪费。纸张需要木材来造,就要砍伐木材,毁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而节约纸张就可以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减少支出、节约资源。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他心里面就能够变得踏实了。”确实,哪怕只是因为自己随手把水龙头关紧而避免多浪费了一滴水,但只要做了,心里就会很踏实,就会很高兴。因为我们在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在努力。
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更希望你与我同行。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我可能不会留意天气是否晴朗,顶多是在雾霾天气里抱怨一下,然后戴起口罩。我从来不会留恋白云,甚至从未注意青草。然而当APEC蓝在大屏幕上出现时,我第一次为蓝天惊奇、为白云感动。于是我开始紧张,于是我开始留恋,我害怕镜头一转,我又将落入那灰色的梦魇。我才明白,原来蓝天白云是如此重要,我是那么离不开它。
,合肥有164天空气污染,排名全国25位,27次进入全国污染前十名。在这样一个不算太发达的城市里,污染竟如此严重。关于我们能做什么,柴静帮我们分析了很多。我想,这次真的应该亲身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了。用步行代替乘车,减少浪费,购买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商品。对了,还有12369这个号码。虽然它很重要,但我真心希望我永远不需要拨打这个号码。
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由原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花费了100万拍摄而成的,她的女儿一生下来就被查有肿瘤,医生认为是因为大气污染。所以,柴静辞去了工作,拍了这部《穹顶之下》,她提出要环保,让天空变回蓝色。
但是以北京的“APEC蓝”为例,为什么仅仅在几天的时间,雾霾可以消失不见——因为政府以巨大的手腕制止了各路排污源头。其代价是什么呢?那就是几天的工厂停产。工厂一天竟然可以排出如此多的污染,我们竟要用去那么多煤,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高,中国的煤量的确是很多,但我们怎么改进环境呢?
现在不同了,我们只要看见路边有任何违规行为,就能拨打12369进行投诉,让我们为保护环境献一份力!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改变环境的,比如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甚至骑自行车,少用塑料袋,尽量不用煤不用劣质煤,少用纸„„ “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污染事件”,这些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前几天看完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感觉久久不能平静,在生活中,许多我们都可以感受也感受得到,但是那只是概念的、模糊的,当看到那一组组数据,各个对比,才明白问题的严重,环境的压力已经如此的巨大,不堪承受。
雾霾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或者说雾霾这个词是相对新鲜的,而且无可厚非的几乎成为了生活常态。最使我记忆犹新的就在去年,那久久不散的霾,那压迫视线,压迫呼吸的霾,因为我的家乡有过省内最严重的经历,因此我还被室友调侃了一番,我只是默默的悲哀,想想所谓的癌症之乡,不禁有些许的心痛。
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的片子,长达将近2个小时,我从头看到尾,它的信息来源非常权威,信息也很立体,它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雾霾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空气污染最根本的源头就是煤和油的释放出来的毒物质,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每次中国的财富榜上面,排最前头的是中石化和中石油了,说到底还是中国的法律不健全,完全是摆在那好看,什么都是利益最大化。
我们那没有多少煤,车或许不少,但是相比北京上海应该要好上许多吧。可是雾霾为何也那般严重,因为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飞扬的尘沙,发展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些也许就是代价。有人说,经济要发展必然就会有污染,先污染后治理是必经之路,知道伦敦雾吗?知道水俣病吗?经济发展的初期,对于重工业来说,治污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你让一些资源大省守着矿山,守着绿水青山受穷挨饿?对呀,说的很有道理呀,我不能反驳,也无从反驳。中国还在发展,污染还在继续,我们该如何阻止?国家不知道吗?企业不知道吗?许许多多方面中国还是更重利益也必须重利益,因为其中的关系错中复杂,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事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虽然我深深的不赞同,但是大势如此。我们的生活往往更直接、直观的告诉我们污染的状况,可能也体会的更加深刻,因为只要了解,那便是切身感受。
“拒绝雾霾,还我一片蓝天”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昨天我看了央视记者柴静的公益片——《穹顶之下》深有感触。
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揭开了雾霾是什么?它是从哪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办?雾霾是飘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被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后给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它最大的原因来之于我国当前燃煤和燃油存在四大问题——“消耗量大”、“质量低劣”、“缺少清洁”、“排放失控”。
北方的许多钢铁厂,大量用的劣质煤不经过清洁,以至黑色浓烟从烟囟排到半空,使我们看不到了蓝天。城市里,每天这么多辆汽车,也会排放出许多PM2.5。但同样日本的东京和我们的北京都汽车这么多,但他们的城市为什么这么干净呢?原因是我们很多车用的油品达不到国四标准,而且很多汽车的排放都达不到要求,这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在体制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三十年的发展带给国人的是巨额的环保欠债,虽然雾霾使大家猛省,但是落实到个案许多仍是无动于衷。正如环保执法人员所讲:我们该走的程序都已经走了,还是继续这样干我们也没有办法。许多法律形同虚设,处罚很严厉但是执行却是零。柴静总结的一句话很到位:严厉执法90%的人会守法,有法不依会使90%的人违法。由此看来中国距离法制国家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垄断又是一个人祸的原因,石油的垄断造成了标准低,价格高。高清洁能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以国家能源安全为借口,行垄断之实。哪里还有为国为民的精神,只认钱了。可能这也是能源界大批腐败的根源吧。
懒政、惰政也是一种人祸,如此众多的不合格的大货车每天行驶在路上,既没有人管也没有人问。工厂做假那么监管部门在干吗?问起来都说的条条是道,做起来都睁一眼闭一眼,或者互相推诿。假货横行,逼的好人也要做假,否则就无法生存。难道这不是惰政给我们造成的恶略后果吗?限行、限号已经由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推广了都是打着环保的旗号。可是中国的微型汽车生产已经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耗油多排量大的豪车,既然是为了环保,是为了节约能源,为什么不去限制这些豪车的生产和销售。
【小学生穹顶之下观后感300字】推荐阅读:
《花木兰》观后感300字小学生10-21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300字小学生02-05
地道战观后感300字小学生02-18
小学生《弟子规》读后感300字11-01
狗猫鼠300字读后感小学生01-05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小学生03-02
小学生《三字经》读后感300字11-16
《匆匆》读后感小学作文300字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