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生日作文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童年的生日作文(精选15篇)

童年的生日作文 篇1

那天早上,我刚从梦境中醒来就看到爸爸妈妈坐在一旁看着我。爸爸见我醒来,走过去问我:“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我们更给你定了个大蛋糕。”噢,我一拍脑袋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啊,我都给忘了。

随着一声清脆的“叮咚”声,一位蛋糕店的服务员进门了。他给我送来了一个大的水果蛋糕。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彩色奶油,里面的水果有鲜红的樱桃,有黄黄的芒果片,有白白的苹果片,有鲜绿的芒果片,还有我最爱吃的巧克力片,这些都让我垂涎三尺。

到了中午叔叔和姑姑都来了,爸爸在蛋糕上放了12根蜡烛 。我过生日许的愿是以后能天天都向那么开心。我使劲一吹12根蜡烛都灭了 。这时响起了《生日歌》的动人旋律,我们一起切了蛋糕,我正吃着蛋糕,哥哥突然叫我过去,他拿着一盘奶油,我还以为他要给我吃。突然“啪”的一声哥哥把奶油拍在我的脸上,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从镜子里一看,我真像一只小馋猫,结果我也笑的直不起腰来。

快乐作文 七彩童年 篇2

2009年5月27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虽说才5月,可已经感受到了夏的热气。在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一中心小学,更是热气腾腾。不过,这里的热气,更多的是人气,因为全校师生盼望已久的首届“作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大家是那样的激动。你可能有点奇怪:对于写作文,小学生们躲还来不及,哪会盼望?这个“作文节”真能像过节那样快乐吗?告诉你,这所学校的学生都爱作文,因为这里正在进行着国家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母语教育研究》的子课题——《快乐作文的理念与策略的研究》。学生们把写作文当作了一项乐事,一种快乐的抒发,这个“作文节”更是别具一格,怎么会不受关注呢?你可能还是将信将疑,那就随着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几位同志一起走进校园,感受一番,看看他们是如何“过节”的,又是怎样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

扬帆起航

8点30分,欢迎的锣鼓敲了起来,人们的脸上笑了起来,大操场上热闹了起来。来宾们就座后,陆金生校长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心声:“今天的校园,彩旗飘扬,鲜花芬芳;今天的校园,朝气蓬勃,飘满书香;今天的校园,高朋满座,热议教研;今天的校园,群贤毕至,再谱习作新篇章……”陆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词,感染了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徐金龙副局长,他快步走上主席台,对学校近年来在习作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做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同学们在“作文节”上,用笔抒写心语,焕发新意,记录快乐!随着徐局长高声宣布:“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一中心小学首届‘作文节’开幕”,气球升空,礼花绽放,欢声雷动!同学们笑呀,跳呀,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欢乐。我的目光从同学们脸上、身上,移到主席台后大型的展板上。照片上面同学的欢笑不是刻意的,而是他们真情的流露,一如今天同学们脸上所写的!

接着,陆校长邀请我们几位嘉宾给学校第十届“小荷杯”当场作文大赛获奖者(作文状元、作文新秀)颁奖。当我把奖状递到一个男孩手上的时候,他满脸幸福。我对他说:“你真棒,祝贺你!满意吗?”他笑着说:“老师,我还不是很满意,因为这次只得了‘作文新秀’。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下次向‘作文状元’挑战。”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一定行的!写作文累吗?”他摇了摇头,说:“不累,开心着呢,快乐作文嘛!”啊,学校的“快乐作文”理念已经深入学生们的心田!我想,这已经是一大成功。

接下来,是一场“独特”的演出。说它“独特”,是因为每个表演都与学生们的作文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请你静下心来,听一段民乐合奏——《彩云追月》。20多个孩子,各种民族乐器(二胡、木琴、琵琶、古筝……),行云流水,动人心魄。或许你会问,这段民乐与学生作文有何关系?殊不知,它已变成了一行行文字,跳动在学生们的笔尖。童年不就是一支歌吗?让他们自由地弹奏起如此美妙的音符吧!

童年是歌,童年也是画,描绘着多姿多彩的世界。五(2)班俞子馨同学的作文《星星与眼睛》,在苏州市第二届蒲公英图文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并入选百篇佳作。当王叶晴同学在悠扬的古筝伴奏下为大家朗诵时,全场静悄悄,仿佛也进入了明月星空。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一段感人的故事,随着朗诵者动情的声音,进入了每个人的脑海,绘制着美丽的画面。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这就是学生们的心声!谁说小学生的作文不值一读?今天,让你看到了同学们的神奇之笔!

作文不是高年级学生的专利,低年级学生同样有表达的需求。这不,一(1)班自创诗歌配乐朗诵引得许多人赞叹不已。他们的小诗都来自课堂,来自课文的延伸,来自集体智慧的结晶。请听——“我最喜欢,春天满山的梨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白云还多。/我最喜欢,夏天满园的葵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太阳还艳。/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晚霞还美。/我最喜欢,冬天漫天的雪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亮。”几节小诗,放飞的是同学们快乐的心境,放飞的是同学们童年的梦想!

作文剧《护蛋》更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之所以称它为“作文剧”,是因为素材来自于学生的习作,再由学生改编为剧本,并由学生担任导演、演员、剧务,道具也都是学生们自制的。可以说,它是原汁原味的“学生剧”。但我感觉它更是一部文学作品,那精彩的对白、个性化的动作、神态,那富有深刻内涵的主题,让我感受到了学校在习作和育人方面的丰硕成果,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一斑可窥全貌”。

把气氛推向高潮的是校歌大合唱。“快乐作文”不仅让学生爱上作文,就连老师们也乐在其中。他们常常拿起笔,抒写心曲,畅想未来。于是,就诞生了校歌——《扬帆起航》,它的词作者是王平宏老师,曲作者为高立艺老师。校歌歌词深情,旋律优美:“让我们扬起作文的快乐风帆,放飞七彩童年的梦想……”

啊,让我们一起向着灿烂的明天,扬帆起航!

七彩校园

开幕式结束,同学们就奔向了各自心仪的活动室。今天过节,所以课表作了暂时调整,没有了加减乘除,没有了ABCD,让你痛快玩、尽情乐。不过,玩还是要玩出点文化韵味的。听计利珍副校长介绍,每个班级都设计了活动室,还写了策划书呢!从内容的确定到程序的操作,从环境的布置到人员的安排,从奖品的选择到海报的设计……都做了精密筹划。我暗暗赞叹道:“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首先吸引我的是一个个活动室的名号:百灵鸟接龙、句子里的大世界、惊险越雷计划、快乐三人行、超级履带、心有灵犀……读着它们,我感受到了学生们的语言功底,可以想见,他们在作文中会怎样推敲词句。贴在活动室门口的海报,体现着更多的创意。请你来看“惊险越雷计划”海报上的一组对联,上联:惊险,才刺激;刺激,才精彩;下联:好玩,才过瘾;过瘾,才快乐。正中又是一句:探险,不能胡来;文明,才能胜利!下面,提示游戏规则。怎么样?很有点文化味吧?这难道不是一份上乘的佳作吗?

我走进了“快乐三人行”活动室,这里是“看表演,猜成语”。只见一个小男孩,瞪着眼睛,张着嘴巴,挥舞着双手,正在做动作。猜谜的是个女孩,她想了想说:“是垂死挣扎。”小男孩摇摇头,眼睛瞪得更大了。在一旁的“助手”连忙给予提示:“你看,垂死的人,眼光会这么强烈吗?”女孩说:“目瞪口呆。”“助手”又相助:“你别只注意他的脸,看看他的手。”小男孩的嘴张得更大了,手指也揪紧了。女孩恍然大悟,说:“哈哈,我猜出来了,是张牙舞爪。”“祝贺你!”三个孩子的手握在了一起,两人带着女孩去领奖。真是快乐三人行!

看见女孩把奖品——一个果冻放进她的小布袋,我走了过去,问:“开心吗?”女孩使劲地点点头。我又问:“今天成果怎样?”女孩得意地拉开布袋,说:“老师,您看!这张书签,是我猜灯谜获得的;这把小扇子,是我连背三首咏春古诗的成果;这本小画册,是我用火眼金睛找出20个错别字而得到的特等奖……”看着小女孩乐颠颠地跑向下一个活动室,我深深地感叹:这样的活动,谁不喜欢呢?这样的活动,怎么会不快乐呢?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当然愿意把它记录下来,变成文字,好好珍藏,慢慢回味!

我穿梭在一个个活动室之间,清脆的笑声弥漫在每一个教室,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学们的欢笑感染了我,让我仿佛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冰心曾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因为儿童多的地方就有春天,有快乐。我更想说的是,要感谢努力为儿童创造春天的园丁,是他们为孩子们搭建起了快乐的平台。

从教学楼出来,我走过一段长廊,马上被其独特的布景吸引了,因为这是一段“作文长廊”。长廊两端和中间有三幅对联。对联一:精神到处文章在,学问深时意气扬。对联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联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每根亭柱上,都有一幅文学大师的照片、简历及其关于写作的名言。我想,学生们每天与大师在一起,倾听着他们的心声,浸润着他们的思想,这难道不是一种财富吗?长廊里还有好几块展板呢,上面记录着学生们最近的作文活动:美文共享、群星闪耀、校园交响曲、与作家零距离、小荷文学社在行动……好一个“作文长廊”,它让同学们与历史握手,与大师对话,与文化共生!

心之絮语

热闹的校园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孩子们回到自己的班级,静心回味刚才的快乐情景,然后提起笔来,把那一个个精彩、一次次快乐描绘出来。清悠的乐曲伴着孩子们的思绪飞舞。我们无意打断他们心曲的倾诉,悄悄地回到了会议室,因为这里同样有一段段心之絮语——学校《快乐作文的理念与策略的研究》课题组老师将汇报他们一年多来的研究情况和成果。

课题负责人陆金生校长首先谈了设立“作文节”的意图。他说:“我校一直致力于习作教学探索,从2000年至今,陆续进行了5个作文课题的研究。现在的《快乐作文的理念与策略的研究》课题,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母语教育研究》的子课题。在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们的指导下,课题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使‘快乐作文’理念走向深入,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写作的快乐,也为了能形象地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我们设立了‘作文节’。把每年的5月,定为学校‘作文节’,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新颖别致的活动,使学生主动抒写,表达快乐。本届‘作文节’活动的口号是‘快乐作文,七彩童年’。”

接着,课题负责人沈建琴副校长介绍了课题进展情况与阶段成绩。学校本着“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堵墙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努力营造浓郁的作文文化氛围,精心打造了“作文长廊”“小荷日记馆”“班级小荷尖尖展示板”,并在网上开辟了“小荷尖尖作文博客”。学校还定期出版作文专刊《小荷尖尖》,编印了学生作文册子《脚印——我的习作日记》,把实验班每个学生的日记、习作、美文赏析等装订成册,并加工美化,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此外,学校创编了作文校本教材《体验快乐,小学梯度作文训练序列》,最近又完成了配套教案集,有效地促进了习作教学研究的深化……最后,沈校长动情地说:“校园文化像灯塔,照亮了同学们文学的道路;像号角,催促着同学们对文学的追求。让我们用真诚点亮同学们的心灵,让他们的明天更精彩!”

之后,计利珍副校长介绍了他们“精心打造快乐作文课堂”的四步曲:完善序列,紧扣“快乐”;设计教案,关注“快乐”;教学实践,彰显“快乐”;编写教程,品尝“快乐”。沈慧菊老师谈了他们改革习作评价的“2+2策略”,即改变作文批改方法和形式的“两大提倡”,提倡新的评价方法——“等级+附加分”,提倡新的批语形式——“批语”变“心语”;拓宽讲评渠道的“两大途径”,即课堂共享——“作文一品香”,网上交流——“小荷尖尖”。李琴老师谈了“让书香浸润学生心田”: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如何促进积累诵读,如何构建“书香校园”……

请宽容我的拙笔不能把课题组老师的心得与做法详细地描绘出来,因为我的心是那样的激动,我听到了教师们勃勃的心跳,听到了他们为祖国下一代素养的提高而无私奉献的心语。有这样一批执著而敬业的教师,是学生们的福气,难怪他们会高声地对我说,“快乐作文”!

缤纷课堂

在开幕式的表演中,在活动室的游戏中,在会议室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学校在践行“快乐作文”理念所做的精细工作。不过,我仍想亲身感受一下习作课堂,听一听他们的习作课究竟是怎么上的。很高兴的是,下午,学校教科室主任王平宏将执教一堂习作评讲课。

习作评讲课在报告厅上。首先,让我感到特别的是,形式很别致,没有讲台,没有课桌,一个小圆台、两把小藤椅,周围是几圈小凳子,很有点电视中“沙龙访谈”的味道。果真不出所料,师生们落座,执教老师王平宏就是主持人,同学们都是活动参与者。王老师风趣地对大家说:大家可能有点奇怪,还有一个藤椅是给谁的呢?告诉你,是嘉宾。这个嘉宾又是谁呢?可能是你,可能是他,也可能是她,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嘉宾,上来发表一下高见。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快乐作文大家谈,精彩瞬间共分享’。短短的几句话,一下子就把气氛调动了起来。我很佩服王老师的教学艺术。

组合团队后,王老师说:“既然是‘精彩瞬间共分享’,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上午活动中那一个个精彩瞬间。”他一按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张视频图像,学生们睁大眼睛看得津津有味。王老师笑着说:“这一组照片是开幕式和各个活动室的情景,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那么,我们呢?请继续看。”屏幕上又出现了一段段视屏影像,学生们看得乐翻了天。待影像放完,王老师说:“从同学们的表情中知道,我们的‘超级履带’活动也让大家很快乐。同学们上午已经用文字把这份快乐描绘了出来。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作为嘉宾上台来谈谈他们所感受到的快乐。”

接着,王老师先后邀请了本次活动设计者、比赛的裁判长、场内裁判、参赛队员,谈自己眼中的比赛和快乐,还让他们读了自己作文中的一些段落。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次活动,他们的描写不一样,获得的快乐也有差异呢?经过讨论,学生发现了秘密:原来,是视角不同。活动设计者、裁判及参赛队员,他们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感受就不同,其快乐点也不一样。王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独特的视角”,并告诉学生,文章要写得与众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你看,轻轻地一点,画龙点睛,指导无痕,让学生觉得好像就是自己得出的经验,并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样的讲评当然能为学生所接受。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交流中来,王老师又让各团队推荐一人,读一读作文片段,让“精彩片段共分享”。学生们兴致很高,读得也很有激情。王老师及时引导学生们进行点评,看看精彩在哪里,又是怎样写出精彩的。几个来回,学生在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又学到了不少写作方法。

之后,王老师又邀请班级中有“才女”之称的一位同学作为嘉宾,朗读“大作”,再谈一谈写该文时的心得。王老师幽默地说:“好作文不是自己说的,必须得到大家的肯定。既然我们这次是‘快乐作文大家谈’,现在谁都可以对该文进行评头论足,可说成功之处,也可以说不足的地方。”同学们受到鼓励,大胆发言,说得头头是道。王老师在一旁默默地听,偶尔插上几句点拨一下。当学生讨论出现偏差时,王老师还当场邀请了一位听课老师发言,很好地做了引导,凸显了“主持人”风范!

最后,王老师说:“今天的讲评课真的是大家谈,谈出快乐,说出了精彩。同学们现在对自己的作文又有了不满意的地方了吧?回家后,请用学到的好办法进行修改,让你的作文更精彩。下节课,我们将评选班级‘十佳作文’‘最具魅力奖’‘最佳视角效果奖’,还有‘作文黑马’。对自己有信心吗?”“有!”同学们高声回答。

这样的鼓劲有效,这样的奖项给每位同学创造了成功的机会,这样写作文,同学们还会不喜欢,还会不快乐吗?缤纷课堂,精彩纷呈!

沙龙漫谈

听课结束,老师们又汇聚在会议室,将进行一次沙龙漫谈。

在听了王平宏老师的习作评讲课设计意图后,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部孙景华主任非常兴奋,他说:“这是一节别具一格的习作评讲课。首先,课的形式新颖,打破了固有模式,放开了学生的手脚,放松了学生的心情,课也就上得轻松、活泼。其次,教学有个性,层次感强,有对话、有研讨、有讲评,指导到位,又不露痕迹。一堂课中,学生始终兴趣浓厚,发言热烈,很好地体现了‘大家谈’的思想。总之,该课特色鲜明、个性张扬,是习作评讲课的新探索。”

一天的感受太深刻了,我接过孙主任的话,说:“何尝是一节课呢?表面上看,今天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其实,他们在活动前就写了好几篇啦,每个班级的活动策划书、活动规则、活动海报,其实都是一篇篇实用作文。但学生却没感到在写作文,他们的兴致很高,还比试、竞争,希望自己的设计得到采用,希望自己班级更胜一筹。兴趣是写作的根本,一系列的活动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支持,也使其兴趣得以维持,并享受到其中的快乐。学生也就把‘作文节’当作真正的‘节日’来盼望了。从今天学生们的表现和他们的作文中,我感受到了过节的味道和快乐。这个‘作文节’很有创意,反映出学校习作教学的面貌和课题的研究成果,有着鲜明的个性。”

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部徐晓华主任也深有同感,她说:“这是一个有特色、富创意的‘作文节’。像开幕式上学生创编的童诗,挖掘了课文资源,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反映出积极向上的风貌。在浓郁的校园文化中,教师发挥了聪明才智,为同学们营造了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可以说,学校的课题研究立意高远,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以科学的方法推进课题,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江苏省小语会理事长袁浩教授也是满脸喜色,他说:“今天,我是被孩子的快乐深深感染了,也觉得非常开心,为孩子们高兴,也为课题成果而高兴。学校设计的‘作文节’,给学生搭建了快乐平台。‘作文节’前的种种前期工作,种植了孩子们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向往。今天的活动本身就是快乐的,游戏中的合作、商量也是快乐的。孩子们自己写,愿意写,盼望着写,这样,七彩的阳光、快乐的旋律就从孩子们的心灵中萌生出来了。孩子们快乐了,老师们也快乐着。这份快乐来自于老师们的创造,来自于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打造出了‘快乐作文’新理念。”他最后指出:“学校的这一课题,思想新、做法新,希望能不断看到新的成果。”

夕阳西下,我漫步校园,快乐的感受还萦绕在心。我知道,学校的“作文节”才开了个头,还会涌现更多的精彩,带来更多快乐。我也知道,学校的《快乐作文的理念与策略的研究》课题还会不断深化,不断给师生们带来惊奇与欢笑,让学生们的作文抒写真情,感受阳光!

描写童年的作文:童年旧事 篇3

我奶奶的院子里,有一片嫩绿的草地。它绿得发亮,是赏心悦目的那类绿。奶奶把它们侍弄得很好,算不上“光彩照人”,但人人见了都不禁夸赞一番。小草不是油漆、水彩那般的颜色,但她天然的模样就足够令人着迷。幼时,我总是喜欢躺在上面,舒适地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有时,晒着暖阳,耳闻鸟鸣,清甜花卉香气扑鼻而来,竟不惧着凉,就那样幸福的沉沉睡去......

在乡间,我极少无事可做,若真是闲得无趣,我便去拨那些不知何时探出头的狗尾巴草,我总是爱把耳朵贴至地面,捕捉每一丝细微声响,你能感到它在一点点地断裂,如听觉敏锐,还能捕捉它崩断的极轻声响。此声惟你一人能听见,无人阻止,我便独自乐在其中。后来大些了,懂得“要爱护花草树木”后,就再未尝试。

草丛内还匿藏着许多昆虫,或大或小,皆是我的忠实玩伴。蚂蚁搬粮,点点七星瓢虫背壳上究有无七颗玄点.......最令我欢喜的还是捕蝶,悄无声息地绕到其后方,待间距合适,再忽的用捕蝶软网把它罩在其中,但嬉闹终归为嬉闹,在我观其似是焦躁不安时,便也总总是软下心肠将它放归自然。奶奶每到这时,都坐在桃木藤摇椅上,摇着折扇笑吟吟的。

在我未出生前,祖母的院中就栽了棵苹果树。因此奶奶常常拿这来戏我,说这树比我大,我应唤声哥哥或姐姐。我被逼急了便也应了人心意,唤它做“姐姐”。不过这也是仅此一次,我更多的时候仍是给它用我给它取的名字;起初喊“阿树”,后来觉得厌了,且不够好听,就换了。仍不变其意,又要改新字眼,这在年幼的我眼中着实是个难关。为了“姐姐”的新名,尚小的我竟然去固执地翻了一遍足有砖厚的《新华字典》,方才取出个妙名,“阿木”。如今想来,当时我伏在奶奶的书案前逐字寻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格外喜爱其名,之后则是达到巷里邻间无人不被我告知的程度。阿木每逢挂果时节,都很卖力的生了一树的果实。摘一个,红中透粉;咬一口,汁水四溢。我便坚信是我时常与它谈天的回报。

在我一点点探索这个世界时,在我从懵懂无知逐渐成长时,奶奶似乎都在我身边,都在和善地关注着我。

如今我已步入初中生活,时时忙碌;蓝天碧水与奶奶的园子,与我相距甚远。但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步入学堂;从奶奶的园子到青竹湖,是心灵的成长。

描写童年的作文:童年的遐想 篇4

我曾经想过,能不能长出一双翅膀,飞在蓝蓝的天空上,和白云握手,和小鸟唱歌,和东方明珠塔招手,和星星月亮一起玩耍……我想把眼睛装在老鹰身上,探索广阔的世界,看到更多的动物。

我曾经想过,能不能长出一对兔耳朵,听着万物的细雨,听见喜悦、听见伤心、听见嘶叫......我想把耳朵安在天空里,听见更多奇妙的声音,听见神秘事物的声音。

我曾经想过,能不能有一双大象的腿,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走在森林,走在小溪,走在草地......我想把手放在大海里,研究更多神奇的海洋生物,探秘广阔无际的海域。

我曾经想过,能不能有一只狗的鼻子,闻到酸味,闻到甜味,闻到苦味,闻到辣味......我想把鼻子放到宇宙深处,闻到双子星爆炸后的气味,闻到世界上最臭植物“大王花”的气味,研究最臭气味的形成……

童年作文600字 童年的朋友 篇5

小时候我是一个小馋虫,爷爷奶奶对我言听计从,因此我小时候有许多吃的。我每次都会把食物当成我的敌人,然后不遗余力的“消灭“他们。但私底下,比如说晚上我会给他们一个一个的取名字,然后躺在床上给他们讲故事。

我小时候也喜欢看动画片,于是我天天会拿着玩具高声喊着动画的名字。我有时也会和爷爷奶奶拌嘴。我一直以为我最好的朋友无非就是好吃的,玩具,还有电视。直到有一次,他们给我看了一本书。我本不想看书,可转念一想,如果他们生气了,那我就更看不成动画片了。反正现在也没事,我就看一忽儿吧。结果我被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深深地吸引了,我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以至于在中午吃我最喜欢的东西是,我都没兴趣。这时我才发现,书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看动画片的兴趣大减,妈妈很高兴,但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那时候,我认字很少,虽然很想读书,但是又不想认字。于是我读那种有插图的书,那种书大多都是小人书,因此我更加爱不释手。但是那种是没什么知识,看了不如不看。没办法,我当时只喜欢看那种书。后来,我在大一点了,我知道了读书的好处,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应为以前养成的习惯,我只有兴趣看我喜欢看的书。即使我看了,我也会忘记。比如说我读的“三国演义”就算是小人书版的。

童年的火塘 篇6

我的故乡是湘南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山间的一个开阔的地方,座落着一个只有六七户人家的小院子,院子里有外婆的白瓦屋。我快乐的童年就是在这度过的。童年的往事,有太多太多值得回忆,然而最难忘的就是那一口火塘。

小时候,我特别贪吃,而灶屋里总有外婆留下的一些好吃的。比如,春天的燕子花粑粑,夏天的乌心薯,秋天的苞谷、马铃薯、板栗,冬天呢,有芋头、糍粑、香肠,很多很多。我甚至还会烧胡椒鸡蛋。总之,许多的好东西总要放到火塘里烧,或者拿到灶上煮。所以也就难免常在火塘边转了--你可以想象,一个馋娃娃是如何地每天牵挂着那个让他满足的地方。

山里人常呆在火塘边的日子,是每年的中秋以后至次年的正月。这一段时间,也最让我觉得温暖与舒适。一般每年的中秋尝新过后,全年的大部分农活已经完成,劳累了大半年的山民们终于可以放心地歇下来了。随着冬天的来临,山里一天天变冷,灶屋里的生活、休息、娱乐便成了农人日子的重要部分。而火塘边,是大家最常坐的地方。外婆家的灶屋很大,摆一张吃饭的矮桌还显得宽余。土垒的矮灶和灶口用条石围成的火塘就安在屋子里边。冬天里,山坳外的风特别大,于是这温暖的灶屋成了人最愿意呆的地方。即使来了客人,也往往到火塘边坐下,一边喝茶,一边唠家常。吃饭的时候,就着热灶,在灶台上摆上碗筷,烫一壶香醇的米酒,五六个人围着热热闹闹的边吃边谈。而我们小孩则喝外婆自酿的糯米酒,又香又甜又养人。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在心里认为:世界上只有这里最温暖。那暖烘烘的气氛尤其使人舒坦,情愿就这么一直坐下来。而且,就是坐上一整天也无妨,山里人早就准备了过冬的菜肴:灶屋里挂满了牛肉干、腊鸭子,还有各种野味。人们常常会在火塘边聊到很晚,说山里的事,也说山外的事。有时他们会感慨良深地回忆起五六十年代的苦日子;有时也一起激烈地谈论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伟人。我特别喜欢倚一堆柴禾,拿个火钳,一边拨弄那燃着的干柴,看那暖暖的火焰不停地跳动;一边入迷地听他们的故事。往往听得呆住了,觉得那幽幽的火焰就是他们故事里的人物精灵。也许,我的启蒙就是从这儿开始的吧。大人们的故事绵绵不绝,而我常常是听着听着就暖洋洋地睡着了,连外婆是如何将自己抱到了床上也不知道。

后来,我不在外婆家住了。五六年間,山里的变化竟是天翻地覆。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摆上了电视机,许多瓦房也翻新了。即使在腊月,大人小孩也不常在火塘边坐了。可是,我却更加留恋火塘。前些天到外婆家过假期,我撇开了我的那些表兄弟,一个人在火塘里拨一堆火炭,烧了些板栗,拿火钳不时地为将熄的火焰添几根干柴,看那红黄红黄的颜色无规则地摇摆、跳动……我竟足足单独呆了一个下午!幸好,外婆还是以前的外婆,对我的关爱从未减少过。她亲切地唤我的乳名,慈祥的笑脸让我感动得涌出泪花。山里人也没有变,依旧是那么纯朴、勤劳、善良……

哦,童年的火塘。

童年的生日作文 篇7

春天,大地复苏、杨柳吐绿,而这时正是我们小朋友最高兴的时候。每当放学后,我都会约上几个同学,在操场上或者大草甸子上挖野菜。什么婆婆丁啦、芥菜啦、马齿菜啦等等。开始的时候,我还不会挖,慢慢,我越来越熟悉方法,结果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当全家人品尝我的劳动果实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夏天,我最喜欢的就要数捉蛐蛐了。我们捉蛐蛐的时候,一般都躲在草很密的小林子中,一但发现有【猎物】经过,就立刻把它捉住。捉到了蛐蛐,不可以把它放进密封的空间里,否则蛐蛐就会死掉。我们一般都用冰棍杆来搭成一个小笼子,把蛐蛐放进去,这样既通风、又透气。我最喜欢的就是把它放在床头,听着它的鸣叫声入睡。

秋天,我最喜欢的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和花朵制作标本了。放学后,我通常都会出去收集我喜欢的植物,然后用胶把它们粘在标本册里,这样,标本就做成了。

冬天,每当下雪的时候,我们都会玩儿【搭碉堡】。我们用铁锹挖出大大小小的雪块,然后搭成一个围墙,我们躲在里面玩【打雪仗】,非常有趣。

童年的生日作文 篇8

四五岁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还是妈妈给我喂了什么“毒药”,总是喜欢幻想自己是个女生。

一天,妈妈带我和哥哥去公司玩。我们上了车,一会就到了。正好表姐也在公司里,我们看见了都心花怒放,我一会让姐姐抱,一会又让姐姐背,我们俩像极了两只调皮的小猴子。

过了一会儿,公司里来了一批样裙。打开一看,哇!是紫色的。我从姐姐身上跳了下来,三步并做两步地冲向箱子,双手死死地抱住箱子,生怕有人会抱走。我回头望了望姐姐,生怕她就是来拿走这些裙子的。但姐姐并没有拿,反倒是对妈妈说了些“鬼话”。

妈妈听完后笑了笑,然后向我走来,说:“儿子,你穿上裙子,我给你拍些照,好不好?”我不知道“拍照”是什么意思,但一听到“穿裙子”这三个字,就果断回了一声:“好!”

我立马开始脱衣服和裤子,和哥哥说:“哥哥,你也一起来呀,穿裙子可好玩了。”听了我的话,哥哥起初犹豫了一下,但后来也开始脱起衣服和裤子,和我一起穿裙子。只不过,他是跑到卫生间内换裙子的。

出来之后,妈妈对我们俩解释了拍照是什么意思。哥哥便觉得怎么帅就怎么摆姿势。而我呢?觉得怎么美,就怎么样摆。拍完之后,妈妈给公司里的一些人看我们的照片,他们全笑得前俯后仰,上气不接下气。我以为他们是在笑我丑,我便做出生气的样子,妈妈趁机又给我拍了一张……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但每当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大笑起来。

童年的窗口 篇9

朦胧间,思绪换了背景———仿佛是永远的夏天,知了在法国梧桐深深的树影里起劲地叫着,无数叶子像变幻的手印在窗上摇动。那是幼时午睡的窗口,有着无穷无尽的风和光影。

睡不着,怎么也睡不着,躺在幼儿园小铁床上的我悄悄睁开了眼睛。近旁老师正在发出均匀的鼾声,我放心了,可以不用担心因为没睡着而挨骂,也可以无声无息地做一个人的游戏。伸在窗户上的两根枝桠被假想成两个闹着别扭的朋友,右边的忽然改变了主意,“他”开始不断俯向左边,赔起笑脸,横作一个揖竖鞠一个躬,企求着友谊;左边的起先很矜持,背过身子不理不睬,但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终于破涕为笑,和“他”重归于好了。我想象着,想象着,乐此不疲。

但随着老师的鼾声戛然而止,我就一下子紧张起来了。重重的脚步声来到床前,老师像一个富有经验的猎人一样弯下腰凑近我,观察着我的动静。我紧紧闭着眼睛,尽量使呼吸均匀,可是这些都蒙不了老师,她用剃刀一样尖利的声音叫我的名字,命令我站到门后去“立壁角”,说是为了不让我影响其他小孩的午睡。天知道,我并没有发出一点点声音。

童年的记忆因此变得苦涩而懊恼。我不明白这个姓严的老师对我为什么就像她的姓氏一样冷酷无情。成年后,我把这解释为人与人之间气息的相投和相斥。我想,她一定是第一眼看我就不喜欢,虽然我只是一个有点调皮的小孩子。

多年后我看到电影《简爱》中的一个镜头:简在孤儿院里被喝令站到一张高凳上示众,并被指为是“撒谎的孩子”。在那一瞬间,我感觉到自己心痛不已,童年所受的伤害再次浮上心头。记得当时幼儿园来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她姓袁。我一直莫名地认定她是姓圆圈的“圆”,因为她的整个人是那么的圆润可爱,粉红的苹果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而且,她还爱穿带圆点图案的衣服,粉底大白圆点的连衣裙啦,天蓝底小圆点的衬衫啦,咖啡色底米黄圆点的蝴蝶结啦……一天一个打扮,看得小小的我心醉神迷。最最主要的是,这位新来的“圆”老师她喜欢我,当她举着我的一张命名为“秋天的故事”的蜡笔画,向全班宣称我是一个小天才时,我感觉自己欢喜得简直要疯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被大人称之为“信心”的东西油然而生。

可惜好梦很快就破碎了。那个严老师突然有一天指着我对袁老师说:“你别上了她的当,这孩子看上去不声不响的,其实坏着呢,可有心计了!”这么“严重”的评价被安到一个孩子头上,对于我简直如同五雷轰顶。我当时连看一眼袁老师的勇气都没有,尽管我是那么渴望看到她对这些话的反应是毫不在意。

袁老师只是一个代课老师,不久,她便离开了。印象中她好像也干得很不顺心,很受其他老师的排挤。“人心险恶,世道艰难”,我想,在我尚未认字的时候,就体味到了这八个字的意味。

而严老师呢?如今她的模样早已模糊,记忆中惟一清晰的是她的鞋,一双破旧的黑布鞋,上面歪歪扭扭地缝着两块白布———她,是一个寡妇。想起她的处境,对她的恨也不禁释然。也许是她心里太痛苦,所以没有那种对别人好的心情。她总是那么烦躁,尤其是看到我这种不太“乖”的孩子。

童年的生日作文 篇10

童年的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活脱脱的野孩子。饿了,摘个野吃吃,渴了,随手在小河里捞来喝喝。那种日子,别提多开心了。

我也是从小被爸爸妈妈当男孩养,无论什么,我总和哥哥一马当先,记得一次游泳啊,那叫有惊无险啊。

那个热情奔放的夏日,天火辣辣的,而且又没有空调,我娇小的身子冒着烈日,奔到田野的大树下乘凉。刚刚摘了片大叶子扇风,呵,这行头,怎么看都有些济公的风范哦。哎,那是啥呀——窥视中。哎呀!那不是我哥嘛,他正在和朋友游泳了,呵,典型的有了朋友不要妹妹的人!!我冲上去,一溜烟窜进了河里,结果,刚刚跳进水里,我才意识到,我是不是不会游泳啊,答案是“啊——啊——”上帝啊,耶稣啊,居里夫人啊,救救你那可怜没人爱的孩子吧,“啊——额,咋啦”这感觉是重见光明了么?好像是,只见哥一只手想小鸟拎小鸡一样,面带嘲笑的审视我,我一看,原来水只到我腰间额。

想想那个时候,可爱的朝霞一轮又一轮的伴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看,儿时的朝霞……

★ 描绘金色梦想畅想童年时光书信格式500字

★ 金色的童年优秀作文400字

★ 金色梦想畅想童年时光作文

★ 金色的油菜花作文500字

★ 童年作文500字

★ 参观金色长廊优秀作文500字

★ 童年梗概作文500字

★ 童年趣事作文500字

★ 《童年》主题作文500字精选

童年的生日作文 篇11

光吃油饼是不行的,老城里的人喜欢配着胡辣汤喝。胡辣汤是北方流行的一种美食,但各个地方的具体配料不尽相同。家乡的胡辣汤符合“麻辣烫”的特点。红红的汤汁中布满各种配料:豆腐皮、黑木耳、牛肉、黄花菜、海带丝……盛上一碗,香味扑鼻。尝上一口,回味无穷。

老城的人们喜欢喝胡辣汤,吃大油饼。每到清早,率先忙碌起来的一定是这家胡辣汤铺子,人满为患,各种各样的人挤挤攘攘地围做在小圆桌前吃吃喝喝。摇着蒲扇的老爷子,披头散发的主妇们,背着书包却睡眼惺忪的孩子们。大家只管赤赤哈哈地吃着,喝着,没空说话,没空交谈。豆大的汗珠子从额头坠落,让它去,没空擦一下,只管赤赤哈哈地吃着,喝着……你能听到的只有老夫妇乒乒乓乓,给人们称饼盛汤的响声。

我的诗意童年 篇12

那不是我家的院子,而是乡政府的大院,我的全部童年岁月,都是在这一类大院里度过的。这些年来,我住过的所有的大院都已经被改建,我再也找不到我童年的居所了,它们只能浮现在我的午夜旧梦和一两张泛黄模糊的陈年照片里。我多么羡慕那些永远有一个故乡的村庄在等着他的人啊!

院子里的那棵泡桐树,在记忆中是很高大的。那是个天空浮动着乌云的清晨,年幼的我蹲在树下,静静地捡着被大雨打落在泥泞中的花朵,满怀怜惜却又不禁暗自欢喜——欢喜是因为平日那一树浅紫的繁花只能仰望,一如未来般神秘而不可企及,只有这样的时刻,它们才能躺在我的手上,新鲜而完整,带着梦一般的颜色和气息。

窗下,姐姐正有板有眼地背诵课本中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那时候的我,还只会歪歪扭扭地写自己的名字。现在想来,究竟这样的诗句是为了此情此景而生,还是此情此景分明是为这样的诗句而存在?

八岁时,我经历了第一场别离,离开那棵会开花的泡桐树,还有院子后的青青竹林,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大院。度过了半个郁郁寡欢的冬天后,家门前的桃花开了。那些桃树种在河边,都很矮,枝条却错综粗壮,我常常踩着枝条攀上去,然后安静地一直呆在桃花影子里,看对岸金黄色的油菜花毯子一样铺向天边,还能看到一座茅屋里的老妇人,围着蓝布围裙进进出出。她从来不知道我在看她。

快到吃饭的时候,我就溜下树去,在听完关于偏食如何不好的长篇累牍的说教之后,我的饭菜也快凉透了。与茁壮的桃树相比,我总是很瘦的。

母亲在树下的空地上种的各种农作物,此刻也长势喜人。豌豆花是雪白的,蚕豆花是紫中带黑的。蚕豆株上有时会生出一种俗称“小耳朵”的漏斗状叶子,据说只有眼尖的人才能找到。这是我童年乐此不疲的游戏之一。每次当苍绿可爱的“小耳朵”从一大丛同样的苍绿色中突然准确地跳入视线时,我心里总是雀跃不已。

那时我已经会默写“碧玉妆成一树高”,并且模仿它写过一首关于桃花的小诗,当然已经记不得内容了。只是那些关于桃花的记忆,带着些天真欢快的意味,更像是一阕唐代的小令。

大约在四月下旬,我们有为期一周的“农忙假”。农家的孩子们要帮家里做些活,而我无活可帮,只好整天搬着小桌子坐在廊下做作业,写老师布置的“忙假日记”。

有那么一两天,似乎下着雨,却不见雨丝飘落,只见地上和树叶上总是湿漉漉的。天地间水雾蒙蒙,空气里充满了一种暖热潮湿的味道,没有平常雨天的那种淅淅沥沥的不快感,相反,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隐匿的喜悦似呐——大约是因为我所盼望的夏天就要来了。

这时,突然听到一阵悠长的叫声,“布谷——咕咕——”“布谷——咕 咕——”

我放下笔,托着腮细细倾听,这叫声是如此优美,比任何音乐都更深入到一个孩子的内心,它仿佛就在耳边,却又在极遥远不可知的地方呼唤着什么。

那极遥远不可知的地方在哪里呢?在那里除了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定还有些别的什么。我的目光茫然地投向那一片水雾,终于还是徒劳无功地返回了。这时,我却惊住了,在不远处的一段木,头上,正站着一只我从未见过的灰黑色鸟儿。一瞬间的静止后, 那悠长的叫声又响起来,“布谷——咕咕——”“布谷——咕咕——”

它明明就在咫尺之间,却用这样空灵的声音唤醒了少年的我对于远方的全部想象。

这奇异的四月的精灵, 在吟完它的歌曲后,又与我相视片刻,突然扑拉拉张开翅膀飞走了,一直飞进了我以后深深爱上的那些古诗词里。从此,我再也无法把它忘记。

暑热将到尽头时,夏天的一切快乐也要远去了,悠长的假期,冰棍与西瓜的清凉甘甜,光着脚在河滩上嬉戏的无拘无束,这些都要等到来年的夏天再重温了。

夕照把九岁的我单薄的影子投在后园的瓜地上,那里还卧着一个拳头大的小香瓜,妈妈说,它也许不会成熟了。我心里忽然漾起了一种说不出的忧伤——忧伤这词大概也是这时候学会用的。

后园的河滩很陡,长满了茂密的芦苇,我一般不大敢到那幽深的苇丛中去。此刻,我突然张大了眼睛,我看见一只蜻蜓在苇叶间忽隐忽现!一般蜻蜓身上是黄绿色的花纹,翅膀是半透明的黑色,而这只蜻蜓,周身纯黑,翅膀却是碧绿的!那种罕见的不可思议的碧绿,像一个谜,吸引着我一步步走过去。

更奇异的画面展现在我的面前。河滩上,竟上下飞舞着数十只这样的蜻蜓,它们飞舞的姿态也与一般的蜻蜓完全不同,优雅而轻灵,无声无息,就像是在一场梦境中进行的。

是的,很多年以来我都以为这是一个梦,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记得那人同坐》的散文,里面有一句诗:“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突然之间,“碧翅蜻蜓”这四个字击中了我。我恍惚起来,记得那时也差不多是“新凉早”的时分。

然而我后来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美得几乎有些诡异的碧翅蜻蜓。第二年的夏天还未到来的时候,我就跟着父母又搬往另一个大院了。这个新的大院比前两个都小,没有竹园,没有溪流,也没有桃林,更没有空地可以再做田园梦,但是有几个大花坛,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那一年,我在父亲的书柜里找到一本《园林花卉》。父亲颇有文人气质,喜欢写诗和种花,这本《园林花卉》成了我认识花名的启蒙教材。

于是知道,中间那个圆形花坛里,每到初夏姹紫嫣红盛开的花,是虞美人;那有着尖硬微刺的是海棠;那雪白的散发着优雅香气的是芍药;那猫脸儿一般色彩斑斓的是三色堇。太阳花也叫半支莲,“懒婆婆娘娘花”原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茉莉,亦叫夜来香……

初夏的午后,我上学时常常挎着一个小花篮,里面装着玫瑰和虞美人,送给班上的女同学。邻班有个极聪明的男生,他也喜欢花,我就总是有意无意地给他留几朵。穿着母亲做的布底鞋走在青石板路上,花香一路淡淡地飘过,想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的心绪像天空洁净的云一样轻轻飘浮。

一个星期天,我坐在月季下面读《园丁集》,突然抬头看到月季浓密的枝叶间,竟然藏着一个精巧极了的淡黄色鸟巢。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过了半天,还是抵不,住好奇,鼓足勇气把手探进鸟巢。

我会碰到什么?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还是不可思议的可怕的东西——毛虫或者别的?然而,手拿出来的时候,掌心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天青色的蛋,玉一样晶莹可爱,居然是微温的。我心里涌起一种奇妙的温暖,又轻轻把它放回去。

那年的除夕,姐姐去了上海亲戚家过寒假,母亲在厨房忙碌,饭莱的香味一阵阵地飘过来。我无所事事地趴在阳台上望着空荡荡的大院,平时的玩伴都回老家过年了,只有我们家永远是在大院里过的年。“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这写的是梅吧,我心念一动,下楼来到那株蜡梅前,闭上眼,凑近了轻轻地闻,清香沁人肺腑。

母亲把晚餐都摆到桌上之后,我说,我要送你们一道莱。于是我从身后变出一个细瓷盘子,上面用橘瓣、苹果和菠萝精心拼出花形,每种水果之间,点缀着一朵小小的蜡梅。“这叫‘香冷入瑶席’。”在父亲的称赞声中,我得意地说。

不知为什么,记忆中,那样的梅花水果拼盘,也只做过这么一次。然后童年隐退到人生幕后,我忧郁孤僻的青春来了。

童年的记忆-童年的作文500字 篇13

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在家里收拾完碗筷之后,便开始写我的周末日记。

我手托着下巴,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才挤出几个字。怎么办呢?如果写不好,周一该怎么和老师交代。我急的抓耳挠腮在屋里转着圈,突然想起小时候姥姥给我讲的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非常喜欢喝酒,他酒后写诗,不仅吐语如珠,而且气势非凡,有“斗酒诗百篇”之说。想必,喝酒能写出好的诗句也应该能写出好日记吧。

想到这儿,我跑进厨房打开爸爸的酒柜,挑出一瓶老北京二锅头。我拧开盖子,把鼻子凑近瓶口,顿时酒气直冲鼻孔。我急忙捂住鼻子,这么难闻,怎么下口。我真想把它放回柜中,可是日记怎么办呢?不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举起酒瓶猛地往嘴里灌了一口酒,一股辛辣的酒味流入嗓子眼。什么破酒,又苦又辣,太难喝了,我还是自己努力写吧。这时我感觉自己脑袋晕乎乎的,小脸通红,“噗咚”一声,我重重地趴倒在桌上,再也睁不开眼皮

醒来之后,已经是下午2:30了,日记本那几句话,已被我的口水浸得模糊一片。

我的童年-童年的作文500字 篇14

我以前上过的一个学习班,它的课堂在一个农校。这个教室很陈旧,十几个教室,上课的只有一两个教室,空荡荡的,很没意思。门是木门,门上坑坑洼洼,不知是被人抠的还是被蛀虫咬的?课间休息,我们没处玩儿,不知何时何人带头找破墙寻乐。墙很破,那一层白漆裂开了如小虫一般弯弯曲曲的裂缝。手指轻轻按,白漆抖三抖,摇摇欲坠;指甲用力一扳,白漆满地碎,七零八落。若墙上找不到缝,抠、刮也要弄一条“长龙”,再扳漆,再抠缝,再扳漆,再抠缝......

我们总是在墙前排成一排,裁判说声“开始”,所有人拼命亮出尖锐的指甲,像野兽一般像破墙扑去,比谁在限定的时间内刮下的白漆最多。自然也有指甲短的同学。那就要看运气了,若你这部分墙上的缝多,那就算占了大便宜了,在比赛时,总会有人耍小心机,不服气别人刮的漆比自己多,趁别人不注意,用脚轻轻从别人刮下的漆堆中挪一点儿,挪一点儿,挪到自己的地盘里。一不小心就被发现了:“裁判啊,他偷我‘钱’!”钱?看他那较真、着急得满脸通红的样子,好像那破墙上的碎漆真是无价之宝呢!

柿子树下的童年 篇15

30年前,我才七八岁。那时候,正是文革中期。在那个人心动荡不安的年代,山里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大人们整天为一家老小的吃喝发愁,没那个闲钱也没那个闲心给孩子们买玩具、陪孩子们玩。大多数孩子处在放纵撒手状态。正像一句老话说的,山羊猴子皮学生。皮、好玩儿是山里娃的一大天性,加上没人管,所以每到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像散了群的羊,一窝蜂地跑到柿子树下,书包一扔,先打上几个滚,然后尽情地在这里叫啊闹啊蹦啊跳啊,这个时候,大人们是从不管的。如此,柿子树下成了孩子们天然的幼儿园。

记得那时我们常玩的道道有开春时的放风筝、捉香虫;夏天时的串柿子盘、做泥玩具、洗澡、堵浪、扑蝙蝠;秋天时的摘烘柿、藏猫猫(捉迷藏)、打嘎、打陀螺、掏蜂窝;冬天时的溜冰、堆雪人、打雪仗等等,真可谓五花八门。不过夏秋时节,是我们来柿子树下次数最多、也是玩得最有趣的时候。且不说夏日的洗澡、堵浪,也不说冬日的滑冰、堆雪人,单说夏日串柿子盘、扑蝙蝠、做泥玩具,秋日摘烘柿、藏猫猫、打嘎就有无穷的妙趣。

中秋前后,当柿子叶泛黄柿子熟了的时候,正是摘烘柿的好时机。满树的柿子红彤彤的,远看像小红灯笼一样,真是惹人喜爱。不过多数柿子摘下是不能直接吃的,要想直接食用,须摘那些在树上又红又软像要掉下来的大烘柿。摘烘柿的方法很多,会爬树的爬树,不会爬的就在树下用牛笼头套,不过摘的时候你得小心翼翼一点,否则烘柿戳破了准会淌你一头一脸。当你双手捧着软鼓鼓的柿子,小心翼翼地送到嘴边,轻轻用牙一咬,那满嘴的汁液和满口的清香立刻沁入肺腑,那感觉真是一种绝妙的享受。不过,这种柿子不宜久存,得即摘即食。可惜我是旱鸭子,不会爬树,又不会做牛笼头,只有坐享其成,吃别人摘的份,如此一来白白少了许多乐趣;深秋时节,当萝卜白菜进了窖的时候,藏猫猫便成了我们最开心的一种游戏。每当月朗星稀,秋虫啾啾的晚上,我们一群顽童便三五成群地遛到大树下,十几个小伙伴分成三四帮,你藏好了找我,我藏好了找你。有的藏在树杈上,有的藏在树下的萝卜窖子里,有的藏在附近棉槐墩子里,有的藏在地瓜洞子里,也有的藏在树旁的废猪圈里……有几次,我藏在白菜窖子里,身上盖上厚厚的几捆玉米秸子,找的人从上边跑过都没察觉,惊得我大气不敢出,真是好险啊!打嘎是我们那时玩的又一种特有趣的玩法。这是一种两个人玩的游戏,用具是一长一短两根小木棍。其玩法是,一人用左手捏住短木棒,右手用力击出,然后将长木棍靠在事先在树前画好的半圆前,另一人则用力将短木棍击向圈内的长木棍,击中者为胜。如此循环,真是其乐无穷。儿时在柿子树下的玩法还有许多许多,若要细细道来,只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道不尽……

岁月悠悠,孩提时的许多事都忘却了、模糊了,独有在柿子树下玩儿的那些事儿至今难以忘怀,以致每每想起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愫。许多次回家,路过那棵大柿树时,我总忍不住仰头多看几眼,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向前摸一摸。看着摸着,铁蛋、胖墩儿等小伙伴们似乎又蹦着跳着来到了眼前,耳畔好像又响起了儿时的嬉笑声……

上一篇:信息系毕业实习报告下一篇:小学生作文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