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企业盈利能力(通用8篇)
企业经营的核心首先是生存、发展,最终要实现盈利,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的标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和蔓延,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将不断缩水,企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会越来越小,因此企业必须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打造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企业如何才能提高盈利能力,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的战略选择,即如何选择自己既具优势又有较好的市场空间的行业或项目,以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而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恶性竞争之中;二是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与变革,或者说企业盈利模式的选择与建设。采用什么样的企业经营模式,不是一简单的形式,它关系到企业经营质量与经营能力的成长问题;三是企业组织架构的现代化,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可能使企业坐失发展的良机;四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产品在说话,没有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五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企业的盈利能力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作用,有好的营利模式而没有好的执行人才,那也是一句空话。人才是企业产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个配套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市场基数率,快消品企业必须把市场基数扩张做为企业能否实现销量目标、能否实现企业盈利的基础性核心指标,企业销量的增长点必须从纵向深度扩展转为横向延伸扩张。
二、盈亏平衡点销量
在行业平均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实现盈利,首先必须把握好盈亏平衡点,即控制好实现盈亏平衡的保本销售收入,它是企业实现盈利的基础。首先要确保每月销售量不得低于盈亏平衡点销量,严格控制费用的增长比例,使其低于收入的增长,并且不断扩大销售规模,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盈利。
三、产品综合毛利率
企业要想获得利润,就要提高或达到一个最低的产品综合毛利率水平,这是实现盈利的前提。企业提高产品综合毛利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如下三个:
1、设法采用同价值、价格低的新原料或进行比价采购降低原料成本;
2、不断研发具有高毛利的新产品来取代老产品;
3、改进营销措施,强力推广高毛利产品,提高相对较高毛利率产品的销售比率,从而达到提高企业产品综合毛利率的目的。
四、产品结构率
可以采用通过对经销商的返利、促销政策及营销人员激励等政策措施,使产品结构向高毛利率的产品倾斜,从而达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整个企业的产品综合毛利率的目标。
五、战略区域市场销售率
快消品企业销售费用中占比重较大的费用除促销费以外就是运输费用。企业要根据企业的营销战略规划,根据各区域市场对企业营业贡献额度进行分类
六、营业费用率
在销售过程中,营业用率是企业实现盈利的保障。中小面企要加强促销费用的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控制指标,把计划投放到营销上的人力费、促销费、运输费、推广费等分解到每个销售区域,销售区域分解到每个市场,甚至每个业务员,做到每季、每月、每旬、每日的跟踪考核,才能保持企业正常的盈利水平。
七、人均销量投入产出率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用经营的思想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一般来讲,月人均销量产出在20万元左右基本上属于正常水平,低于这个标准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认真考虑和研究,尽快拿出改善措施和方案提高人均销量产出比率,从而为企业实现盈利提供保障。
八、生产运营效率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动荡,快消品企业整体生产运营体系能否高效运营也是企业实现盈利的保证。提高生产运营效率的前提就需在企业实施JIT(准时生产)生产,最大化实现存货零库存、质量零缺陷。就需要对企业供应链进行整合,建立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产成品和半成品,然后通过物流配送把产品输送到终端消费者运营模式。对供应链整合首先要加强采购管理,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采购的批量和采购的准时性;其次,在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实施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减少生产的作业交换时间,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形成规模化、流程化的生产管理;再次,还要重点对公司物流配送体系时行改革,提高配送的准时性和高效性,加快物流的速度和存货的周转率。通过对供应链整合可以最大化的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周转速度,从而使企业高效运转,为实现盈利提供保证。
一、提升通讯企业盈利能力之收入方面
通过我国移动电话庞大的用户数量, 以及近几年通讯企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分析, 可以推测我国通讯行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以中国联通为例, 其收入构成主要包括3G业务收入、GSM业务收入、固网宽带业务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其中3G业务、固网宽带业务发展良好, 而GSM业务出现萎缩现象, 主要是因为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的萎缩。在增加通讯企业收入方面, 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 “软硬兼施”以保证企业收入
1、在软件方面, 通讯企业的“软件”主要是指企业的人员、文化、制度等方面。
其一, 企业高管人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不能重营销而轻管理, 管理不善往往可能会导致企业收入的大量流失;其二, 在制度上完善日常财务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 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 既要避免收入流失, 也要防止虚增收入的不正当行为发生, 将风险控制制度引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
2、在硬件方面, 通讯企业的“硬件”主要是企业的设备、系统、资源等方面。
对于通讯企业来说, 建立完善的财务系统和其他信息平台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企业引入ERP系统, 可以对企业有整体的把控, 但是有此系统还不足以满足通讯企业的要求, 还应该建立相关的信息平台, 例如话务量信息平台, 话费收入是通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掌握话务量的走势、变动情况, 分析变动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 如果没有信息平台, 会造成信息搜集反映缓慢, 决策延误现象发生。另外, 在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 通讯企业可以通过盘活资源的方式, 增加收入, 提升盈利能力。
(二) 在营销方面改进以增加收入
1、以发展前景较大的业务为主, 传统业务为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提高, 通讯行业也在力求创新以形成自身优势, 例如中国联通的3G业务发展良好, 其WCDMA技术相较于其他通讯企业有独到的优势, 并且其WCDMA可以由GSM网络直接升级, 大大节约了资源与成本, 毋庸置疑, 3G业务前景十分广阔, 企业应重点发展此业务。
2、改进营销策略
通讯企业应根据顾客需求, 在产品上不断完善、创新, 深化终端定制, 对于合约计划需要做用户调查分析, 针对顾客的不满作出优化, 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可以在体验式营销方面进一步深化, 并应大力推广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提升企业的销售能力;对套餐作出相应改进, 改进并不是说一味的采取价格战, 而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 提供不同的业务;大力发展固网宽带业务, 中国联通的光纤宽带已经慢慢被千家万户所接受, 可以在接入能力与宽带提速以及价格方面多做改进。
3、优化营销渠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 通讯企业的营销渠道也应不断扩展, 电商行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渠道。企业应对网上营业厅服务做出全面升级, 创建官方旗舰店, 并创新手机营业厅功能, 为了加强电子商务销售的承载能力, 还应增加自助终端的设置。
4、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客户服务已经成为很多服务性行业所关注的重点, 服务时间必须为7*24小时, 增加每日服务量与接通率, 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建立面向互联网的服务, 增加互联网客服数量, 形成差异化趋势;建立交通枢纽绿色通道管理系统, 为客户提供VIP服务。
二、提升通讯企业盈利能力之成本方面
我国很多通讯企业的收入在近几年都保持着稳步增长, 但是盈利能力却仍有待提升, 这主要源于企业高昂的成本。通讯企业的成本包括网间结算成本、折旧摊销、网络运行与支撑成本、人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营业成本等, 在2012年, 所有成本相较于去年都有所增长。
(一) 树立成本管控的理念
成本管控的理念在制造企业应用较多, 而对于通讯企业来说, 通常会被忽视, 但是通讯企业高昂的成本足以证明成本管控对通讯企业同样重要。将成本管控上升至企业层面, 对成本管控的内容、对象、方法进行界定, 分析通讯企业各种组成成本, 对成本进行分类, 分析哪些成本是可以节约的, 而哪些又是必须发生的, 并向企业所有成员传达这种理念。
(二) 打造低成本营销策略
通讯企业的销售费用一般都是其成本构成的重头戏, 因此, 在营销方面控制成本最为显而易见。首先, 开拓农村市场与学生市场。虽然这两个市场看似投入大收获少, 但是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 企业可以选用信号覆盖范围较大的基站, 并鼓励终端厂家生产低价手机, 实践证明, 农村市场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巨大, 而投入成本也较小。我国通讯业三大巨头早已认识到学生市场的前景, 如何才能吸引到这个群体是关键所在, 了解学生的需求, 前几年学生更偏好于短信等业务, 而现在则更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流量, 企业应通过此来实行学生优惠套餐;其次, 开发集群用户。可以针对某企业建立网络, 网内用户打电话优惠或者免费, 中国移动成功的开发了“校讯通”, 搭建了家长与学校的桥梁, 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作业和其他情况, 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而这也要求每个家长都需要有一个移动号码;最后, 由“高投入、高产出”向“优投入、高效益”的方式转变, 通讯企业在选择投资策略时, 应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向, 而不应盲目的大投入。
(三) 盘活闲置资源
盘活闲置资源不仅可以增加收入, 还可以降低成本。虽然通讯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然提高了很多, 但是仍停留在粗放型管理模式, 而盘活闲置资源则要求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其一, 在电信网络方面, 设备资源、线路资源等由于技术更新快、企业扩展快等原因造成资源重复、闲置, 企业可以将闲置资源调配到其他有需要的地方, 可以跨区域的横向调配, 也可以跨层级的纵向调配;其二, 在营销方面, 通讯企业业务产品十分齐全, 网点分布也日益密集, 不管是产品还是店面之间很很容易产生冲突的情况, 应尽量做规划管理, 剔除掉不必要的设置;其三, 在人才分布结构方面, 通常企业的后台运作安排有大量的人员, 而前台服务人员的数量则明显不足, 由于技术的发展成熟, 后台需求锐减, 而面对越来越高的客户需求, 前台服务人员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 面对这种分布结构的变化, 企业应尽快调整。另外, 通讯企业的更新速度加快, 对员工的要求也在提高, 不胜任现象也十分严重, 应适时的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选用更合适的人员。
(四) 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适合业务较多、分布较广的企业, 因此, 通讯企业可以考虑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目前, 应用较为广泛的是ORACLE的Hyperion Planning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对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预算是成本控制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可以呈现企业的实际数据, 以及预算编制人员通过一定方法编制的预算数, 企业可以做出差异化比较, 分析数据差距较大的原因, 以及时作出改进。全面预算系统可以及时的反映企业数据, 供有需要的人员及时查看,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如若需要有临时情况发生, 则需要记录并上报, 不得随意增加预算。
(五) 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
通讯企业的下级单位众多, 各种物资都是由各个单位自行购买, 但是为了可以更好管控下级单位以及控制成本, 除日常用品之外的各种物资可以由集团或者省级单位集中采购, 这样的大量采购, 有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折扣, 降低采购成本。通讯企业可以定期统计各单位的需求, 并衡量需求的合理性, 然后进行统一采购。
三、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形势低迷的大背景下,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通讯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提升盈利能力主要应从收入与成本两大方面着手, 以创新的手段, 先进的理念, 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以赢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井禄扬, 周化举.盘活存量资源, 提升盈利能力[J].通信企业管理, 2012年8期
[2]刘静.论移动通信企业的成本控制[J].现代审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盈利能力分析;盈利指标;问题
一、盈利能力概述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在一定的投入为前提赚取的利润额。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客观评价与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投资价值以及发展前景,而且为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获取投资收益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正确、公正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正确的财务决策依据[1]。
二、企业盈利的指标
(一)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是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营业利润率可以用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评价企业最终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商品赚取的营业利润越多,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相反,营业利润率越低,企业赚取的营业利润越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弱[2]。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利润总额与企业的成本费用总额和支出之和的比,能反映出企业发生的耗费和获得的收益之间的信息。它可以反映企业每付出一元成本所获得的利润,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的净利润与资产总额的相比,反映了公司的管理者运用公司的资产来获取利润的能力和效率,反映了公司的经营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该指标值越高,表明资产的回报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3]。分析总资产报酬率可以了解公司的获利能力与投入产出状况,评价企业总资产的运营效率,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
(四)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的综合性很强,也是证监会衡量上市公司配股、增发、特别处理的重要考核因素。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绩效越高。
(五)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不包括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因素。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企业的整体经营成果。主营业务利润越大,市场的竞争力越强,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企业的获利水平就越高,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越信赖。
三、分析杉杉控股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公司简介。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1996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它是国内服装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并渐渐成为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十余年来,杉杉公司不仅在服装业取得辉煌成绩,荣获十多项行业第一的荣誉,成为了国内最好的时尚品牌运营商,还涉足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投资行业当中来。此外,杉杉股份较早涉足的投资领域包括金融股权投资、类金融及创投业务等。杉杉股份一直秉承“正直、创新、奉献、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创造价值为目标,注重企业的品牌,勇于创新,旨在建立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企业。
(二)盈利能力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总资产报酬率整体上是增长的从09年的107013增长到2013年的143171,虽然中间的2011年到2012年稍微下降了一点但对总体不影响还是呈上升的趋势,表明 资产运营最有效,资金周转快,经营管理水平高,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在逐年增强,企业资产运营效益在逐年提高[4]。营业利润率从09年的43334增长到11年的60066,达到这五年中的最高,说明企业销售商品赚取的营业利润逐年增多,但在12年的时候下降直到13年降为41287为5年最低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从09年的61077下降到13年的47186,中间11年也有稍微的上升,但不影响其总的下降趋势,13年降到最低47186,表明企业通过降低成本,使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盈利[5]。净资产收益率09年到13年呈上升的趋势,表明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者的风险较小,适宜投资者投资。主营业务利润从09年一直增长到13年,增长较大,13年较09年将近翻一番,获利水平高,发展前景良好。总的来说,杉杉控股公司盈利能力较好,适宜投资者的投资。
四、盈利能力分析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会计政策的变更。会计政策变更要求企业关注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使它们及时按照国家的规定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项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一致,并且不得随意变更[6]。所以会计政策的改变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其作用不可估量。一般认为,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助于保持公司的收益质量,保证盈利能力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好地为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根据。
(二)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公司不能抵御最终走向破产,说明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最近这些年来,随着物价的增长,原材料的成本每年也在增加,导致销售成本也随之增加,又加上外部环境的改变,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影响[7]。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时,不应该只看重企业的利润的直接表现,而要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市场的竞争变化。
(三)企业战略的发展。每个企业为了整体和长期的发展都会制定相应的战略。企业战略主要包括营销战略、低成本战略、品牌战略等等。为了站住市场企业经常采用各种竞争策略,结果往往是惨烈的,失败了就要倒闭关门,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当然,有竞争就有进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公司要想寻求更好地发展,就应该采用更好的公司战略,这样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堅实的基础。杉杉公司采用的成本战略,降低了公司的成本,增加了公司的利润。(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财税经贸 2013 年11 期
[2] 吴宁 吴栋伟.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以敏方机械厂为例.时代金融,2013年第12期
[3] 张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汇源果汁为例.时代金融,2012年第8期
[4] 黄海南,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5] 段翠莲.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探究.经济论坛,2012
[6] 何 炯.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商品与质量 2014 年第2期
中文摘要
新会计准则在利润表的列报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利润表会计数据进行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在指标内涵和分析理念上也随之变革,本文就如何利用新准则下的利润表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加以探讨。
[关键词]:新准则;财务比率;分析理念;盈利能力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在利润表的列报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的“利润”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利润。新利润表下的盈利能力分析,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中国企业范围内的陆续施行,在报表项目、财务比率以及分析理念等方面都将产生深刻影响,需要应时而变。
一、新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调整、会计计量基础的变化上,其中主要体现在“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一)利润要素及定义的变化
原会计要素包括六个部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利润表要素。新 基本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作了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人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这三者的计量。
(二)利润确认计量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而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
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利润。
(三)利润报告方面的变化
1、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原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利润表的格式给予了明确规定,其中之一就是规定单独陈报“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新准则中不再要求区分,只是将营业利润分解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这一方面是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展,不同经营业务收入相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已经很模糊;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2、对直接计入利润利得和损列失单独示。新第30号会计准则规定在利润表中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项目要单独列示。
3、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由于新会计准则凸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变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将“投资收益”项目列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改变了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的状况,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项目,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样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二、新准则下盈利能力分析变化
(一)分析理念层面
随着准则制定从损益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盈利能力分析的思路也需要相应调整。资产负债观是指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
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资产负债观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体现有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方面。“资产负债观” 理念的一个体现是,在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时,关键是看净资产是否增加,即股东财富是否增加。
1、意区分经常性注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旧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情况时,一般认为营业利润即为企业的经常性收益,很多企业在进行考核时也会用到经常性收益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通过经营者努力所获取的经营性收益。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 项目包括在营业利润中,并且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或对企业进行考核时,都要注意营业利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计算,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常性收益。
2、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对于收益的确定,旧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因而利润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利润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新准则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人损益、进入利润表,利润表中的收益不仅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因此,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要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这是因为一方面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过度的利润分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另一方面,当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扭曲或波动剧烈时,过度的利润分配中可能隐含了资本的返还,从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从引入公允价值等角度考查,新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也同时弱化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于是,不受企业管理层主观因素影响的现金流信息便更具验证价值,成为财务分析不可或缺甚至更加重要的内容。报表使用者不仅要分析利润表,还要结合现金流量表分析利润的实现情况。
3、注意区分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新准
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即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利润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但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并非完全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但是我国新准则将“利得和损失” 分为“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一投资性房地产》第十六条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报表使用者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收益情况。不仅要分析利润表,还要关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4、关注利润表中业务收入的多元化取向与分析细化问题。原会计制度中,利润表要求单独列示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考虑到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日益多元化,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很难划分,新准则简化了利润表单列项目,直接列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这时,如果要考查公司各个业务的现实业绩与成长情况,探析其中各项业务的盈利空间及战略调整情况,分部报告的重要性便显露出来,同时,收入与成本结构方面的信息也变得重要。
(二)财务比率层面
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由于新准则将车间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计人管理费用,不再计入制造费用,从而使产品的销售成本降低,销售毛利率大增。这在固定资产维修费用占产品或劳务成本比重较高的一些行业尤为突出。例如交通运输业主要是通过使用交通运输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构成运输或装卸成本的主要是固定资产耗费与人工耗费,不存在一般制造业中的原材料耗费,如果将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就会使管理费用大增,而产品成本降低,毛利率大增。
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百分比。由于该指标取决于当期净收益与平均净资产的数额,而新会计准则对这二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考查与分析,需要增加新的视角与内容。首先,新准则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的一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会引起当期净资产的增加,净资产的内涵较旧准则扩大了;再者,由前面分析可知,净收益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比较分析要注意分析当期相关业务对分子分母的影响,尤其是企业有大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其持有期间积累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次性从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分子分母同增或同减,会使资产收益率发生较大的变动,而这并不是企业的经常性营业活动所引起的。
3、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指标是评价盈利能力重点关注的指标,在此指标与以前年度进行比较时应注意,新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指标的计算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要求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充分考虑股份变动的时间影响因素后加权计算得出基本每股收益;其次,与国际准则相接轨,还要考虑潜在的稀释性股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在新会计准则下,定期报告中将不再出现原来为投资者所熟悉的按全面摊薄法计算的每股收益,取而代之的是基本每股收益,它将成为衡量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基本指标。相对于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进一步考虑了股份变动的时间因素及其对全年净利润的贡献程度。在净利润指标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新会计准则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较旧会计准则计算的每股收益要高。另外,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如成本费用率等,仅依靠利润表的数据已无法完成,必须借助会计报表附注的相关信息才能使用,因此,新准则下的盈利能力分析还要更关注财务报告的附注信息,才能得出全面的分析结论。总之,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在新准则下,更强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等信息的全面勾稽分析,需要分析者更深厚的专业底蕴。参考文献:
1、史敏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会计之友2008年27期
2、俞东林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列报分析 财会研究2007年12月
3、李真浅析新会计准则利润表要素一一收入、费用和利润齐鲁珠坛2007年0
2期
摘要
获取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也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目的。获利能力的大小显示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和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作为投资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而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关心的是企业股息、红利的发放问题,对于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投资者,则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长期利益的持续、稳定增长。这就需要对企业进行盈利分析。本文献综述主要归纳有关论述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分析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一、盈利能力分析的涵义综述
南开大学出版社,崔也光在2005年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有阐述。他说,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本钱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陈红权在《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说:“盈利能力,也称为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黄明、郭大伟在《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说,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一定的收入而言。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差。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投资人)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二、有关盈利能力分析对象的综述
(一)洪国赐、卢联生著《财务报表分析》中对盈利分析对象有全面的阐述: 1.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经营的获利能力。毛利率=毛利额/销售收入 毛利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所以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毛利率表明每一单位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可用于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的部分,它反映了企业经营的获利能力。毛利率高,说明企业取得相同销售收入的销售成本低,销售利润高,获利能力强。毛利率低,说明企业的销售成本高,可用于抵补费用支出的能力差,销售利润少,盈利能力就低。
2.总资产收益率是息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综合利用资产获利的能力。
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财务(利息)费用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能力的指标,也是衡量利用债权人资金和股东权益获取利润能力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高就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
3.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期末股东权益的比率,反映企业股东权益的投资报酬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是从股东角度分析企业盈利水平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高表明企业利用资本的能力越强,资本报酬越高,即对股东带来的投资收益就高,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盈利能力指标。
4.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期末股东权益总额与期初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股东权益总额/期初股东权益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股东投入企业资本完整性和增值能力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小于1,表明资本减值。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表明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表明资本增值,股东权益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强。在实际分析中,还应考虑利润分配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张先治在《财务分析》一书中还对盈利分析对象还有所补充。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或主营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营业利润率表明在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后的利润占有多少百分比。
2、经营现金流量净利率=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这个比率显示企业净利润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百分比。但是由于企业净利润不完全是由经营活动产生,所以它仅仅反映了一种比例关系。
3、现金流量净利率=净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这个指标说明企业每实现1元的现金净流量所获得净利润的百分比。现金流量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的效果越好。
4、现金获利率=净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平均占用额
这个指标说明每一元现金及等价物可以获得百分之多少的净利润
(三)郭延琦在《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索》中提到以盈亏平衡点来考察企业的盈利状况
盈亏平衡点=单位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这个公式说明了现代理财方法的一个秘诀:尽量使固定费用变动化,将有利于降低产品盈亏平衡点
(四)罗伯特 C 希金斯在《财务管理分析》中提出:通过利润结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1、计算《利润表》中每个项目的金额÷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2、分析各个项目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否合理?找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突破点。
3、计算以上利润的构成科目分别占此项利润的比率:每个科目的利润数额÷此项利润数额。
三、有关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综述
穆林娟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列出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也称对比分析法,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指通过两个或几个有关的经济指标的对比,找出差异,研究和评价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即:
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借以考核有关计划完成情况。
2、本期实际数同上期实际数相对比,即纵向比较,借以了解有关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增减变化情况。
3、本期实际数与同行业公司的指标之间相互比较,即横向比较,通过横向比较了解公司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差异。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由于分析的目的和角度的不同,比率分析法中的比率有许多表示形式。如仅从从反映财务状况的角度来划分比率,有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等。比率分析法具有计算简便、通俗易懂、可比性强的优点。但运用这一方法应注意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和对比标准的科学性。
(三)趋势分析法
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 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张金昌在《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中提到了下面两种方法:
(一)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应用颇为广泛。因素分析法主要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等。
(二)图表分析法
图表分析法是指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数字采用图表的形式列示出来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图表分析法具有一目了然、思路清晰的优点。严格来说,图表分析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财务分析方法,而是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的直观表现形式,直观反映了财务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将复杂的经济活动及其效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图表分析法的运用基础范围和种类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四、有关盈利能力分析局限性的综述
简东平在《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改进的思考》中指出,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缺陷。主要表现在:
1.当前的财务指标带有浓厚的政府考核色彩。由于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偏重于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因而对这些评价信息能否切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未作充分考虑。
2.指标数值具有浅层次和一定的不可靠性。出于保护自身商业机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企业公开于社会的各项指标数值通常仅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财务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市场形象的影响,并由于得到政府及其金融机构良好评价,企业往往还会对这些应公开的信息加不同程度的修饰。因此,投资者依据这些指标数很难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理财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讲,仅靠这些浅显的指标值同样也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实绩以把握,对企业经营者真正有用的一些深层次、涉及商业机密的、详尽的财务信息,则无法从财务标体系中找到,这势必影响企业借助财务分析手段,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的作用。
3.在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等。鉴于以上原因,必须对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李玉周在《企业活动分析》中也说明了盈利能力分析的一些局限性。
1、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要求在企业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结转当期的成本、费用。因此,在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条件下,企业核算当期的利润只能基于已销售产品的收入和已销售产品成本之间的差额,而对于未销售产品的成本则未纳入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核算,而是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存在。相应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时,多是以当期的经营收入比当期的成本费用来测算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弱,由此所引发的后果则是可能与当期收入所配比的成本费用很小,而尚未实现的收入所承担的费用很大。这其中既有人为调节各期收入费用配比的原因,又有业务本身所自发引起的。
2、经济事项存在滞后性的特征。企业每年所参加的各种订货会所发生的会务费等实际并不能带来今年的销售额的增长而实际是带来明年的销售额增长,而会计上把当期所发生的各种期间费用都计入了当期的费用来进行核算。
3、从成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来看,企业的成本可分为可创造价值的成本和不能创造价值的成本两部分。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的付出与企业的收入存在直接关系,顾客愿意为这部分成本支付价格,例如:企业的研发成本所带来的产品功能的增强,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使得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等;不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对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没有影响,顾客不愿意为该类成本支付价格,是一种无效成本。
五、改进缺陷的综述及思考
王彤在《对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设置有关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以下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与利息支出之和就更趋于合理。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王化成.郭复初在《财务管理》一书中提出:
1、以基于事件的相关成本费用与非相关成本费用的财务分析来代替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期间应计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财务分析。核算由于受到可靠性的,使得会计成本核算不能够体现取得与收入相关的全部成本,而是仅仅是与收入相配比的部分账面成本,而对于一些相关成本、机会成本并未纳入核算范围。此外,对于期间费用的核算,会计上并未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挖掘,笼统归入了发生当期,事实上存在许多本期期间的费用发生与本期的收入取得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下时期收入取得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从当期收入取得的原因分析出发,用与当期收入取得相关的相关成本费用概念来代替应计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财务分析。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利润和费用进行重新定义,以便更好的进行财务盈利能力的分析和财务预测。新的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当期产品销售相关成本—机会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当期期间费用—当期无关期间费用)—前期相关期间费用,新的成本费用=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相关成本+当期期间费用—当期无关期间费用+前期相关费用
2、从形成收入的原因出发,对企业的产品价值形成过程进行深刻反思,明确区分价值创造的相关成本和价值创造的无关成本,对利润与两种成本的关系区别对待。对利润/价值创造相关成本而言,该指标反映了顾客对企业投入的价值创造相关成本所创造的价值的认可程度,顾客对企业价值成本所创造的价值认可程度高,则该指标将较高,相应顾客对该项成本所创造价值的认可程度低,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会偏低,该指标会偏低。由于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对于不同产品的顾客的关注重点不一样,对于同一类价值创造相关成本他们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大不相同。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对无关成本的控制效率,表明了企业在取得利润时耗费了多少的无关成本,为企业未来的成本控制指明了方向,该指标的数值越大,意味着在取得同样收入时,耗费的无关成本越小,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越好,企业的盈利质量越高。改进该指标的努力方向主要是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减少不必要成本的开支。通过收入/价值创造相关成本和收入/价值创造的无关成本两个指标,解释了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为考察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未来盈利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避免了因传统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便认定企业的盈利能力的不强这样一种误区,避免了企业的经理人通过试图削减企业价值创造成本来降低该指标,损害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现象的存在。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财务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梅,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之我见[J]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7,(S3 [2] 刘永泽.会计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先治.财务报表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 罗伯特 C 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第1版 [5] 张金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 简东平,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改进的思考.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7] 郑雷.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经济管理.2004年03期.[8] 崔也光.财务报表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9] 王化成.郭复初.财务管.北京:高等出版社.2000.第1版
[10] 王彤,对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设置有关问题的探讨.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 [11] 黄明、郭大伟,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林业财务与会计,1997年第3期 [12] 陈红权,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学术天地,2005年第4期
——以五大钢铁企业为例,分析钢铁行业现阶段盈利能力
我国从1958年大跃进时代号召“大炼钢铁”开始,至今都没有停下钢铁行业主动谋求发展的脚步。目前中国的上百家钢铁企业都在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严峻形式下步步为营,试图在危机下变革,一举打破“夕阳工业”的的垂死局面。或成为行业龙头,享受国家重点关注扶持,或广泛开拓国外市场,打响名族品牌。然而每一家企业在宏观经济形势下的努力都有所收获吗?还是让我们用财务数据为大家解开神秘面纱。
本篇文章立足全国五家知名钢铁厂的五年财务数据,以2007至2011年经济环境为背景,向大家展示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行业前景。具体五家企业为:上海宝钢、首钢总公司、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这五家企业的盈利能力代表全行业的盈利能力,具体的分析方向为: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四个方面。从盈利能力上对我国钢铁行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规划钢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采纳的财务数据来均源于“证券之星”()财务分析板块提供的五家钢铁企业2007至2011会计年度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其中资产负债表一项会在“参考资源”文件夹中附录,由财务报表得到的EXCEL电子表格也将附在文件夹中。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这五家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从经营盈利能力开始,运用的具体财务指标为营业净利率。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它反映企业营业收入创造净利润的能力。其中净利润是指扣除所得税以及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之外的利润总额,该数据可以在公司利润表中直接得到。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平均值 宝钢 0.0702 0.0330 0.0411 0.0661 0.0348 4.90%
营业净利率汇总表 首钢 鞍钢 0.0223 0.1149 0.0145 0.0375 0.0133 0.0098 0.0083 0.0211
-0.02
5-0.0156 0.86%
3.15%
武钢 0.1204 0.0708 0.0283 0.0226 0.0094 5.03%
马钢 0.0509 0.0103 0.0103 0.0183 0.0022 1.84%
由简表可得,这五家钢铁企业的营业净利润平均值在1%到5%之间上下浮动,总体上看,各家钢铁企业在五年之间营业净利率均为下跌状态,其中宝钢集团的营业净利率相对比较高,而且发展相对稳定。武钢的营业净利率均值虽然较高,但是变化幅度较大,各年的营业净利率较均值偏离水平较高,属于盈利能力较为不稳定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首钢与鞍钢的2011年数据显示其营业净利率为负值,处于亏损状态,需要引起关注,而距离他们比较近的马钢也处于亏损的边缘。让我们跳出公司的财务数据,就营业净利率本身,营业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关系,提高营业净利率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营业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费用。现实当中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市场的不景气、地方保护主义对出口量的压制,都导致“效益不好”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
接下来是资产盈利能力分析,我们用到的财务指标是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即公司每占用1元的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其中平均资产总额就是期初资产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算数平均数。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资产运营就越有效,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越高。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平均值 宝钢 7.91% 3.40% 3.04% 6.40% 3.46% 4.84%
总资产净利率汇总表 首钢 鞍钢 3.47% 10.36% 1.99% 3.34% 1.69% 0.71% 1.29% 1.89%-1.15%-2.24% 1.46%
2.81%
武钢
12.45% 7.51% 2.07% 2.28% 1.10% 5.08%
马钢 4.09% 1.07% 0.80% 1.73% 0.25% 1.59% 入眼可见,五家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也是逐年下降的态势,不过该数据是由利润生成,因此也和利润的变化趋势相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钢铁行业作为绝大多数行业开端,他的不景气也成为一种必然,从简表中2007年数据和2008年数据的大幅度变化可以看出行业利润缩水的情况。和之前的营业净利润率汇总表相比,首钢和鞍钢依然是受宏观环境牵制最眼中的企业,但是从2012年全国钢铁行业排名上看,依然没有发现丝毫动摇两者第二和第三名地位的趋势。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方面国家以及所在省市政府对于此类重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得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持生产不退缩,另一方面全国其他中小型钢铁企业的日子只会更加艰难。没有可以与全国前十大钢铁企业相抗衡的抗风险能力,如何在环境日趋恶劣的钢铁行业内实现战略蓝图上标好的“弯道超越”呢?当下想步步为营都称得上黄粱美梦了,更何谈一鸣惊人?
下面我们来从资本盈利能力分析的角度继续分析。用到的财务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平均值 宝钢 14.19% 6.75% 6.02% 12.00% 6.82% 9.15%
净资产收益率汇总表 首钢 鞍钢 7.59% 13.87% 4.54% 5.63% 3.80% 1.28% 2.77% 3.52%-2.46%-4.46% 3.25%
3.97%
武钢
25.25% 18.73% 5.55% 6.04% 2.55% 11.62%
马钢 10.98% 2.76% 1.96% 4.26% 0.65% 4.12% 我们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这项指标是越高越好,上不封顶的,但是它的下限是什么呢?就是同期银行基准利率。虽然自从2007年至今,一年期银行存款的利率经历了从4.14%到3.87%到3.25%到3.60%到3.50%几乎是一路下调。而我们这五家企业几乎也很,默契的配合利率的下降而下降。从均值而言,首钢的净资产收益率成绩甚至还不如五年来平均的银行利率,鞍钢的表现也不令人满意。宝钢在2010年曾经异军突起,达到了两位数,但是在随后的2011年也是随波逐流,但依然是属于行业的佼佼者。
最后再关注的是收益质量分析方面。所运用的财务数据是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余的质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再一次修正。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平均值 宝钢 1.453 2.461 3.936 1.411 1.570 2.166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首钢 鞍钢 2.201 1.051 0.174 3.994 4.459 6.631 1.670 4.629 3.744-2.000 2.450 2.861
武钢
1.510 1.944 5.222 3.356 0.796 2.566 马钢 1.407 11.471 12.491 0.336 5.186 6.178 一般来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大于或者等于1时,说明企业的利润具有现金流量保障。那么从具体的2011年来看,首钢、鞍钢和武钢的盈余现金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是首钢,貌似3.744的成绩不错,可是事实上由于-729,819,533.84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和-194949640.76的净利润这两个比较糟糕的财务数据把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美化”了起来。至于武钢,755296758.72的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实在是捉襟见肘,即使是拥有排名第二的净利润也难以给予保障。然而鞍钢的问题就集中体现在净利润亏损的种种“并发症”,至于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则不是主要问题。
稍微需要关注一下的是马钢在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上的“一鸣惊人”,无论是之前的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还是资本盈利能力上,马钢都不占优势,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企业当期净收益中拥有现金保障的占有相当一部分。
分析完了这五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保守的得到以下分析结论:
1.钢铁行业确实属于一个夕阳产业,其盈利能力相比电子、软件等等伴随第三次产业革命诞生的产业相比实在低得可怜。
2.2008年金融危机的持续性伤害在我国钢铁行业上反应很明显,数据显示至今依然没有“缓过劲来”。仿佛亏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所有钢铁企业绞尽脑汁在考虑的是如何减少亏损而不是还能创造多少盈利。
盈利能力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 企业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一种能力, 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内, 企业收入与资源消耗的平衡度。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获得利润, 民营企业也是一样, 这也是每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民营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 赢利是重要的经济保障。因此, 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 企业盈利能力非常重要, 对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指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获利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如在一定时期, 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盈利能力, 或者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民营企业投资者重视盈利能力,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利润与他们的股利存在着直接关系。企业的盈利能力高, 股票的价格就会上升, 股东就可以获得更多收益。而债权人之所以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利润与他们的应收账款具有直接关系, 企业的盈利能力高, 资金收益就会多, 即使有很多的负债也能及时还清。同时, 对于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来说, 盈利能力也非常关键, 因为利润意味着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 可以作为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的主要标准。另一方面,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还能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 有利于企业及时采取措施。而从政府部门来看, 国家的税收来源主要是企业, 因此,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国家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市场需求
民营企业属于经济性的组织, 主要目的就是盈利。企业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争取利润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因此, 对于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来说, 盈利能力的分析就是重要内容。事实上, 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债务偿还能力等进行分析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发现其中的问题, 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明朗, 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各项利润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在现实生活中, 可以用作计算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非常多, 如从销售业务方面来说, 包括销售利润、成本投入等;从资源消耗来说, 包括资产报酬率等;从投资方面来说, 主要涉及资产收益、支出等。本文所研究的则是第一种, 即以销售业务为基础来判断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
民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所获得经济利润与销售收入、成本投入以及间接费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 我们对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 分析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情况。如对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以及费用利润率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其次, 分析民营企业的经营收入变化情况, 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 分析民营企业成本费用的利用情况, 对其原因也进行相关分析。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是在企业正常的运转下进行的, 如果企业得到的利润是非正常的, 应该除掉。非正常的情况主要指的是, 企业的不正常收益、快要倒闭的企业、会计准则变动等方面。
3 影响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
3.1 影响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盈利能力可以反应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对于盈利能力的判断指标都具有综合性质, 并且大部分属于财务指标, 这些指标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 如企业的销售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更加准确。
(1) 销售能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 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销售收入。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具有较高的营销能力才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销售收入, 才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 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市场掌控能力等引起重视是非常必要的。
(2) 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利润=收入—成本。民营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增加收入;其次是减少支出。如果销售的价格与数量是保持不变的, 那么, 企业可以通过减少成本投入来提高利润。成本投入越少, 企业获取的利润就更多, 同时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高。所以, 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使民营企业的赢利增加, 提升企业的经营效力。
(3) 资本结构及其风险。资本机构主要指的是企业的负债与权益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有重要联系。负债利息在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前进行列支, 因此, 企业通过适当的举债可以使企业所得税减少, 还能使财务杠杆发挥作用, 让投资人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 如果负债利率超过一定限额, 就会使企业的利润减少, 使企业的债务偿还压力更大, 从而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例如, 负债利率比资产报酬率更高的时候, 投资者就会获得更少的利润。
(4) 收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民营企业之间的购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信用。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民营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最大的则是收现能力。如今, 在很多企业中, 应收账款的数量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赊销量不断加大, 销售收入与现金流入之间就明显不平衡, 尽管账面上存在很大的利润, 也不代表企业的真正盈利能力。如果企业在账款的回收方面能力不足, 就会出现各种坏账、死帐, 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3.2 影响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次要因素
(1) 资产运营状况。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断使资本增加价值, 这一过程就被称为资产运营。企业的资产运营状况和资本增值有着直接的关系, 资本运营的效率越高, 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越高, 资本增值的速度就会加快。如果我们仅仅比较企业的销售与利润或者资产与利润, 那么, 分析所得的结果则是比较片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可以使企业盈利能力大大提升,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税收政策。国家通过税收政策来实现宏观调控的作用, 如果企业可以得到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便能使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此外, 税率主要是国家强制性规定的, 如果税率发生变化, 企业的利润也同样会受到影响。因此, 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要对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评价。
(3) 财务报表表外项目。对民营企业盈利能力具有影响的财务报表表外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或有负债。如产品售后、贷款担保等, 如果这些发生问题, 将会对企业的偿还能力产生巨大影响。第二, 经营性租赁费。民营企业为了经营而租赁的固定资产并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上有所表现, 但是, 租赁费用却要交付, 将会减少企业当期利润。第三, 汇率变动或者外币贬值。如人民币升值, 外币相对而言就会贬值, 企业的汇兑业务就受到损失。如果企业有外币负债, 但汇兑的时候可以提升企业的当期利润。第四, 企业的内部状况变动。如果企业要想出售某个部门, 就会对企业的经营规模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 员工的素质、管理者的水平以及国家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产生一定影响。
4 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特殊性
4.1 思想陈旧, 创新困难
很多民营企业, 特别是实行家族管理的民营企业, 由于背景特殊, 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一般文化水平都不高、管理能力欠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严重不足。在这种管理方式下, 员工是被动的, 只能选择服从, 这对于员工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而且很大程度限制了员工的潜能开发。由于观念与思想的落后、员工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这对于企业的盈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4.2 融资难度大
随着我国市场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 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市场化, 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了资产负债风险的管理, 加上金融资产的质量比较低, 国有商业银行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清算不良资产上。因此, 各大银行对于信贷管理较严格, 一般实行的是集约化经营, 重点放贷对象为大中型企业或一些大项目。因此, 民营企业想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贷款是非常困难的。由于融资困难, 导致很多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 盈利能力方面自然难以提高。
4.3 缺乏核心竞争力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 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 主要就是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技术可以使企业的成本降低, 使产品品质得到提升,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次, 技术还能增加需求, 创造更广阔的市场。但是, 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仅仅只是一小部分, 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在技术方面还非常欠缺, 加上计划经济影响, 很多民营企业领导者思想陈旧, 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创新力不足, 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创新机制。但是, 在我国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中, 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目前实现的企业仅占2.9%。我国20%的中小企业还没有计算机。
5 提高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措施
5.1 提高收入, 降低成本
企业销售收入增加后, 净利润就会不断上升。因此, 民营企业要想提升净利润, 一方面要提高销售收入, 另一方面还要减少成本, 最终提升企业净利润。主要做法是: (1) 如果产品的价格波动不变, 那么企业投入的成本越少, 所获得的利润就越高。民营企业要降低成本并不意味着偷工减料。目前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很多, 如采用先进的技术, 引进新型的设备、简化工艺流程等。 (2) 生产更多符合需求的产品。一方面可以扩大产品的产量, 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企业的规定费用减少, 使得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 最终提高企业的利润。 (3) 提高产品质量。如果产品合格, 就要增加其生产产量, 尽量减少废品、次品。这样则能减少很多损失。另外, 如果产品质量可靠则可以提高价格, 这样也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5.2 完善企业资本结构
由于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 企业在借入资本与自由资本之间要进行综合考虑, 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民营企业在负债经营程度方面也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有的民营企业只知道一味地扩大规模、增加资本投入, 但是对资本结构却没有合理地考虑, 对盈利能力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5.3 提高企业的总资产运营能力
企业的总资产运营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 民营企业第一步应该做的就是安排合理的资产比例, 避免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发生闲置的现象。然后, 资产的利用率也非常重要, 特别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固定资产使用率等等。最后, 如果企业的总资产规模保持不变, 就要从销售收入方面入手。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越广, 资产运营效率就越高。
5.4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机主要为获得收益, 因此, 只有保持良好的收益性才能使企业长远发展下去。但是, 高收益一般与其风险成正比关系。因此, 企业针对风险问题应该在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加强防范措施。主要措施是: (1)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对其税收政策、内外环境等进行分析; (2) 监控企业的现金流量、存货情况、成本费用以及负债情况等,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 与民营企业盈利能力有关的内容很多,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分析, 不仅要从企业内部状况, 还要从外部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民营企业的盈利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时代金融, 2011 (15) .
[2]汪洋.企业获利能力分析指标浅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09 (09) .
采访嘉宾: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 澄
“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净利率为4.6%,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7.4%,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5%,比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中央企业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4.8%、8.2%和6.9%,地方国有企业分别为4.3%、6.1%和5.8%。”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中央企业2011年1-12月经营情况》中关于盈利能力下降的数据,让不少批评人士找到了新的攻击点。央企盈利能力差、效率低、占用大量社会资源成绩不过如此等论调又被抛了出来。
其实,在过去一年中央企的盈利能力并非想象中那么差。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社会总体的盈利能力都在下降,不同属性、不同领域的企业盈利能力都有所波动、下降。
而且,评价央企功过不能仅仅局限于盈利能力。在特殊情况下,央企还承担着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还要去做一些非国有资本做不到或不愿意做的事情。
本刊记者采访了三位权威人士,以期让公众理性看待2011年度央企盈利能力下降之事,正确营造央企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大环境下难以独善其身
《国企》: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2月,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348981.3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9%,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3.9%、14.7%和33.6%。
虽然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继续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盈利能力已连续数月下降。并且“重灾区”集中于央企。造成央企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澄:2011年的世界经济环境不景气,社会总体的盈利能力都在下降。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央企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也不算不好。
客观上来说,主要是宏观经济调控造成社会总需求下降,使得产业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拿钢铁行业来说,一是总需求减少,如房地产、基础建设等对钢材的需求在减少。二是严重过剩,企业绝大多数都亏损。
主观方面,个人认为,现在央企的投资方向很多都是过剩行业,这个行业本身就是过剩的,最典型的就是钢材行业。
王志钢:某些经营指标的回落,并不能與盈利能力下降直接划等号。这是两件事。不可否认的是,外部环境的因素较为突出,特别是第四季度因欧债危机导致需求不畅,大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央企一直在调整,想方设法保住增长业绩。2011年通胀较为明显,导致各项成本开支上升,和以前相比,成本费用这一部分增加的就比较多。以电力行业为例,一边是煤炭价格快速上涨,一边是电力央企承担社会责任,开足马力发电。在煤电矛盾的背景下,可以说发电越多,亏损越大。这也是客观原因。
实际上,2011年央企数据要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好看的多,这也说明了央企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有所增强。
文宗瑜: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由于央企在国民经济中权重较大,受到较大影响是必然的。央企多处在中上游,在资源、能源价格上涨之后,盈利空间遭到挤压也是原因之一。
理性分析盈利下降
《国企》:有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中央企业乃至全国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是很强,虽然盘子大、收入多,但是盈利能力差。您怎么评价央企盈利能力下降的说法?
刘澄:一般来说,央企的盈利能力是否下降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才能得出准确结论。一是与平均盈利能力相比,二是与民营外资企业的盈利能力相比,三是与自身所在的行业比。在没有经过严格的比较、论证,仅凭过去一年的几个数据就下结论,有失偏颇。
文宗瑜:与2009-2010年相比,2011的增速下滑是必然的。2009年,国家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央企拿了相当多项目,取得较快增长。到2011年,四万亿的投资刺激效应基本结束。
事实上,从2003年以来,央企一直在快速扩张。这种高增长态势持续了七八年。快速增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增速回落、进行调整也是正常的。
《国企》:有观点认为,央企占用了很多政府及社会的资源,不应该交出这样的成绩单,这正是效率低下的表现。对此,您怎么看?
王志钢:大家要保持一个比较宽容的心态看待央企。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央企成长较快。但任何企业都要遵循经济规律,增长达到一个峰值后,往下调是理所当然的,央企也不例外。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一些和国家产业政策对接的央企,享受政策资源多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这也和央企的社会属性比较接近。当然,必须说央企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其改革发展成果由全国人民共享。
文宗瑜:对待央企,不能单纯要求其追求利润增长。央企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要去做一些非国有资本做不到或不愿意做的事情。事实上,过去几年来在发展导向上存在问题,片面强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以至于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降就受到指责。
刘澄:我觉得央企交出这样的成绩单还可以,原因是整个行业都下降。实际上,在过去一年中,受到经济大形势冲击更大的是中小企业,他们的盈利能力下降更多。与中小企业相比,央企的日子要好过一些。
提高未来抗震能力
《国企》:请您预测一下今年央企的经营形势?我们需要警惕哪些问题?
王志钢:很多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形势可能更趋复杂。希望央企走的更稳当一点,既要保增长,又要调结构,还要加强管理提升。央企每走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巩固基础,不要过于浮躁。
刘澄:我觉得2011年的经营形势很严峻,我想2012年中最严峻的时候已经度过了。2012年整体经营形势应该逐渐趋稳,宏观调控的紧迫性不像2011年那么严峻,整体宏观数据在向好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不会进一步加强,甚至在个别领域会有局部微调。
总体经营环境在趋于好转,央企的盈利能力应该会有提高,但是大幅提高还是不大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要警惕央企再走靠单纯扩张壮大规模的老路。央企新一轮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展工作。
不能说经济形势好了,就不再进行结构调整及转变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再也不能单纯地走数量型的扩展,要注重质量,提高盈利能力,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技术密集度,提高技术水准,在这些方面多下文章,真正发挥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性、先导性作用。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央企未来如何提高市场“抗震”能力?
刘澄:央企也有区別,有的处于竞争性行业中,有的在非竞争性行业中。因此就不能一概而论。对非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比如中石油,不应该考虑它的盈利能力,而应着重考虑它对社会的公益性职能。对于处于完全开放的、竞争性行业的企业,要看国家的资本投入,能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能不能在行业中发挥骨干作用。
为提高抗震能力,一是要利用好国家给的政策。二是要学会资本运营,通过资本运营,调整企业自身结构,不能走单纯的规模扩张之路。
现在国资委积极推动央企的兼并重组,以提高央企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当然,在重组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搞“拉郎配”,更多的是尊重行业规律。
在整个2012年都要强调的原则是,通过兼并重组来优化产业布局。
文宗瑜:必须认识到以前的一些高速增长是建立在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基础上的。因此,有三个问题值得研究。一是放慢扩张步伐,二是强化内部管理,三是围绕主业进行结构调整,出售、转让非主营业务。
从长远来看,要加快改革,推动产权多元化,促进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变革。
王志钢:央企提高抗震能力,首先要加强风险防范研究,心态要实际一点,维持企业安全运营。其次,要增强管控能力,在不断做大的基础上,在质量改善上下工夫。第三,在全球化布局中,加强新环境的研究,特别是推进文化融合。
个人认为,央企既要注意经济形势变化、抓住机遇发展,又要练好内功、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进行资源整合,以前多是只进不出,现在要实现优化,不符合企业发展方向、与主业和业务布局无关的,要处理掉。央企要通过调整,建立相对好的业务架构和管理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
【如何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推荐阅读:
零售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1-13
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10-18
amt公司盈利能力分析09-06
国美电器盈利能力分析12-13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07-19
如何分析企业文化09-13
如何做好企业培训需求分析(转载)12-13
企业市场能力分析09-15
墓地盈利状况分析06-12
腾讯的盈利模式分析10-0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