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共7篇)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 篇1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此次竞聘演讲大会,我县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又一次具体实践,充分证明了我们公司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选机制已经建立并得以顺利推行。不断前进的社会,不断改革发展的农信社事业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正确理解、积极参与、挑战自我、抓住机遇是我参加这次竟聘的目的。

在首次竞争上岗这个庄严、神圣的讲坛上,我认真、诚恳地向各位汇报本人的基本情况,以便加深大家对我的了解。

我叫xxx,今年xx岁,党员,大学本科毕业。1982年参加工作。开始在xx县教育局工作,两年后调入县委组织部。1984年任xx县团委书记。1985 年调入省委接待办从事政工、文秘工作。1986年调到省委办公厅机关党委,从事组织、宣传工作,并兼任机关团委书记。1988年调入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1990年参加省直机关赴xx县扶贫工作队,1993年任副处级研究员,1994年任综调室副主任,1995年任正处级调研员,1998年任综调室主任至今。

我个人认为自己报名参加处长竞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政治方面优势。在xxx办公厅工作,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这些年来,我比较注重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因工作需要,厅领导安排我经常阅看省军级文件,参加省委常委会议服务工作,参加省委、厅里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的服务工作,跟随省委领导和厅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中,在对领导们身上集中体现的宝贵的政治知识、政治经验和决策水平、领导艺术的学习和感悟中,在通过信息调研为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的实践中,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政治立场,逐步造就了敏锐的政治观察力,较强的政治敏感性。1992年开始,我省一些地方出现自办开发区热,我于1992年5月21日编撰了信息《xxxxx》。这条信息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参谋性。在当时的经济热潮中,这样进行“冷”思考的信息并不多。后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加强宏观调控的文件。在政治纪律上,我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遵守上级党组织有关廉政建设的规定,没有违反党纪国法行为,保持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在个人品德方面,我为人正直,与人为善,待人诚恳,比较谦虚,比较稳重。

二是写作方面优势。我从小爱好写作文,15岁考入xx大学中文系,经过四年的系统训练,我打下了比较扎实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近12年来,先后在中央办公厅的内部刊物、《人民日报》、《求是》、中组部《党建研究》、新华社《内部参考》、《湖南日报》发表文章120多篇。去年,我省在中办采用调研材料?篇,名列前矛,其中3篇是我自己单独或者参与起草的。全国着名经济学家xxx主编的《xxx》一书中的《xx篇》,是我为主起草的,该书已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在综调室工作,我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为省委领导起草讲话稿服务。我曾有幸参加中共xx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对xx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文件;对我来说,赢得了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xx年10月16日,省委领导“xxx庆功大会上的讲话’,是我根据领导的思路写的初稿,既有较深的思想深度,又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受到厅领导的好评。

三是管理方面优势。担任综调室主任,既要写文章,又要抓管理。我主要是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我对本室的管理比较规范,科学,严格,业绩比较突出。1999年,我省信息、调研材料在中办采用获两个第一。一位省委领导曾亲笔批示:综合调研室的干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办事效率都不错,值得机关干部学习。我在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推行’柔性”管理,“柔”是柔和的“柔’。我努力做到重带头实干,不指手划脚;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当然,我也决不搞无原则的“和稀泥’,坚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为同志们办实事,办好事,为解决本室同志的住房安排、家属调动等具体困难,说过话,跑过腿。尽管效果不一定都很理想,但我尽了心,费了力。在日常工作中,我比较喜欢动脑筋,出点子。xx年9月,我组织本室同志编写的《xx省情概要》,受到厅领导和一些兄弟处室的好评。担任办公厅团委书记期间,我策划的 “xxxx’评选活动,《xx报》作过专门报道。在xx县扶贫期间,我策划、撰稿并组织拍摄的电视专题片《xx之光》在xx电视台播放。’

四是敬业方面优势。敬业爱岗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早些年流行一首歌,叫做《幸福在哪里》。我们这些写材料、搞服务的人幸福在哪里?我曾以三个“为乐’时刻勉励自己,即以读书为乐,以工作为乐,以事业为乐,对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xxxx年10月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期间,我牵头组织10名干部在两天内编了22期简报,40万字,没有因我们的失误而出现一个错字。我常年有70%左右的夜晚和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连续两年的大年三十和初一都在办公室值班。据xxxx年10月份比较精确统计,加班加点84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月多上了12天班。综调室不仅要为领导文稿服务,还要处理信息,包括全省范围内的下岗工人集体上访、农民群体性事件,以及重大抢劫、杀人、爆炸、洪涝灾害等重大事件都要参与信息处理。这两年,我在睡梦中被报告紧急信息的电话惊醒的事为数不少,每次我都以很强的责任感,及时、妥善处理好紧急信息。厅里竞争上岗动员大会以来的这一个星期,我还起草、修改了4篇重要讲话稿和电报。一个人加一点班并不难,难的是常年累月,不停地加班加点。当综调室主任这两年,虽然我受了很多苦和累,但我无怨无悔。如果在座各位信得过我,继续推选我当处长,我还愿意继续吃这份苦,受这种累。这就是我的苦乐观。当然,我也还有缺点和不足,但我相信,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会努力克服和改正。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深感谢各位领导、同志们对我的教育;感谢综合调研室历届领导班子为我打下良好的基础;感谢综调室班子成员和全室同志对我工作的配合;感谢各兄弟处室对我工作的支持;我还要深深感谢今天没有来到会场,已经离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感谢各位教育我怎样做人,怎样当处长,怎样写文章。各位对我的谆谆教诲,将是我宝贵的政治财富、精神财富,终生受益,相伴永远。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 篇2

蔡少渠,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处副处长,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多年从事出租车、公交车管理, 近日, 他就“打的难”话题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科学理解“打的难”

有的人把“打的难”归咎于当前的出租车管理制度, 我认为不妥。当前对出租车的舆论未能有效地引导行业朝向正确的轨道发展, 一些专家在别的行业确实很有见树, 但对出租车行业并未做深入调研, 却在主流媒体公开发文指点江山。

《运输经理世界》:您如何看待当前全国各城市普遍存在的“打的难”?

蔡少渠: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厘清出租车属性, 科学理解“打的难”。

交通运输部已明确对出租汽车的定位: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介于城市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工具之间的准公共物品, 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的门到门便捷运输服务, 主要满足社会公众特殊出行和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群体的出行需求。这就是说, 出租汽车不同于城市公交。出租汽车主要解决部分人的特殊出行需求, 不属于普遍服务, 而是提供效率服务。可以通俗理解为:出租车是普通人的特殊需求、特殊人的普通需求。

但我个人认为, 对大、中、小不同类型城市来说, 出租车的定性应区别对待:大城市毫无疑问是公共交通的补充, 一些中小城市出租车已承担了部分公共交通的职能。不可否认, 一些城市想通过发展出租车解决出行难, 发展出租车, 政府不用掏钱。一些政府官员搞不清出租车的定位, 甚至有的认为出租车多与城市大有关系。

北京市人民政府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技术、法律手段调节市场供应和需求, 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以自行车和小汽车为辅、以出租汽车为补充的特大型城市客运交通格局”。北京市还于近日启动了调高运价听证程序, 让出租车回归其本质属性。

因此, 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应当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从所提供的个性服务需求的特点出发, 坚持合理、适度发展。

《运输经理世界》:您觉得“打的难”跟当前的出租车管理制度有关系吗?为什么?

蔡少渠:有的人把“打的难”归咎于当前的出租车管理制度, 我认为不妥。当前对出租车的舆论未能有效地引导行业朝向正确的轨道发展, 一些专家在别的行业确实很有见树, 但对出租车行业并未做深入调研, 却在主流媒体公开发文指点江山, 如果你没搞清出租车“份子钱”的构成, 就定性公司获得垄断高额利润, 甚至一致认为要放开出租车数量和全面个体化经营, 这肯定行不通。

出租车数量和价格管制在许多发达国家也未放松。出租车经营权是一种公共资源, 市场机制难以自我调整, 有的虽放松数量管制, 但对从业准入要求相当高, 如英国要经过2到3年15次考试;至于个体化, 则更不适合中国国情, 在经营权人和司机之间出现了过长的转包链条, 形成了经营权人—中介—承包人—司机的多环节经营关系, 使真正负责运营的司机收入较低。有的“专家”还提出拼车和异地返程载客等, 这都是违背出租车的基本特性的。

交通运输部在创建出租车和谐劳动关系中第一次公开表示:应大力推行公司化经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经过广泛调研的, 此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对武汉、温州、重庆等出租车的个案分析, 撰写的专题报告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在目前我国出租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还不成熟、社会整体诚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司机自律意识不强和行业协会发育不足的阶段, 如果让个体经营主导来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和提供优质服务, 政府承担的成本就会过于高昂。

另外, 在个体经营模式下, 如果不对车主司机的转包行为进行限制, 他们或者在自己驾驶出租车的同时, 聘请副班司机, 很快成为“二老板”;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经营管理, 成为纯粹的投资者, 出现若干中间环节。因此, 真正一线运营司机的利益同样得不到保障。我们的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坚定公司化经营不动摇, 当然对公司进行严格的管理, 杜绝公司只收费不管理, 合理调整企业和司机间的利润分配是必要的。

三原因导致“打的难”

目前, 价格杠杆未发挥作用。我国出租车运价普遍较低, 低运价既诱导了人们不合理的出租车需求, 又培养了人们对出租车的依赖。而国外的出租车一般实行高运价。

《运输经理世界》:您认为“打的难”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蔡少渠:从上面的定位出发来看看“打的难”:

一是价格杠杆未发挥作用。我国出租车运价普遍较低, 低运价既诱导了人们不合理的出租车需求, 又培养了人们对出租车的依赖。国外的出租车一般实行高运价, 如瑞士日内瓦出租车起步价相当于40元人民币、公里租价约为18元人民币;在日本东京坐出租车到羽田机场共71公里需人民币1600元;伦敦市平均每人每年乘坐出租车不到10次, 很难听到有人坐出租车上班上学。2003年左右, 武汉市政府为取缔三轮车, 实行3元1公里起步的低运价, 引导大家养成了对出租车的广泛需求, 而在这之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出租车实行高运价时, 却很少有人说“打的难”。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多次公开发表文章谈到, “打的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出租车定价太低, 造成供不应求, 定价不合理可能毁掉出租车行业。

二是阶段性和局部性“打的难”。这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运输存在波峰波谷的特性, 我国的春运就是很好的例子。抛开运输业的特性, 不能因春节不好订餐馆说“吃饭难”, 黄金周订不到宾馆就说“住宿难”。运输上著名的当斯定律同样适用于出租车, 如武汉市出租车车日行程450公里, 日营运趟次45次以上, 都处于较高水平, 每天运送乘客超过110万人, 占公共客运比例达24%以上, 远高于北京市的7%、香港的10%, 更是比发达国家5%左右的水平高出很多, 其车辆数还比纽约多一点, 达到1.56万台, 在这样的情况下, 还能增加出租车吗?

三是道路拥堵情况突出, 中心城区平均时速一般在20公里左右, 出租汽车运营里程下降, 空驶率上升, 运营效率下降, 难以满足居民“打的”出行需求。特别是在中心区域人流高度密集区域, 拥堵越严重出租车自然就去的越少, “打的难”问题越突出。

《运输经理世界》: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出租司机收入过低, 您是否也有同感?

蔡少渠:我认为, 目前我国的出租车司机普遍劳动强度较大, 电话调度还未形成气候, 大部分依然巡游载客。出租车司机收入应高于社会平均收入1.5倍左右比较合适, 但不能太高, 太高会造成炒卖出租车经营权和工作岗位的现象发生。我国目前仍然有“就业难”问题, 所以这样会使许多人想跨进出租车经营门槛。目前, 我国一些城市的出租车收入虽然不低, 但劳动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 带来了司机的不满情绪。相比之下, 伦敦出租车司机年收入大约6万英镑, 高于社会平均收入。

缓解“打的难”的其他尝试

凡是带有创新的技术我们都应该鼓励, 但必须不违背行业管理规范, 如滴滴打车的加价功能我们应当制止。汽车共享一般是通过某个公司来协调车辆, 并负责车辆的保险和停放等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省钱, 而且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 以及公路磨损, 减少空气污染, 降低对能量的依赖性, 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运输经理世界》:有专家建议, 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汽车租赁来迂回解决“打的难”, 您觉得这一做法可取吗?

蔡少渠:租赁是不带司机的, 租车不租人, 在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现在, 国际上有一种新的类似租赁的运输方式—汽车共享系统, 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40年代, 由瑞士人发明, 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 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 而没有所有权, 有点类似于在租车行里短时间包车。它手续简便, 打个电话或通过网上就可以预约订车。汽车共享一般是通过某个公司来协调车辆, 并负责车辆的保险和停放等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省钱, 而且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 以及公路磨损, 减少空气污染, 降低对能量的依赖性, 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其形式就像租公共自行车一样简单方便, 我觉得应该倡导发展, 可以减少私人购车, 又给用车次数少不愿“打的“的人带来方便。

《运输经理世界》:现在流行微信打车和电召打车, 这些新形态能部分治疗“打的难”疾病吗?

蔡少渠:通过微信平台预约出租车以及当前流行的滴滴打车软件, 与目前交通运输部发文倡导的电话调车是一个道理, 类似于国外的电话约租车, 是我们今后出租车发展的方向, 能有效解决“打的难”。

约租车服务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占据主导地位。约租电召份额在国外一般占到70%以上。

凡是带有创新的技术我们都应该鼓励, 但必须不违背行业管理规范, 如滴滴打车的加价功能我们应当制止。《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2]64号) 提出, “十二五”期间, 初步建立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大力推广出租汽车电话约车服务, 方便群众乘车, 减少空驶。近日, 交通运输部又专门下发《关于规范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通知》, 都以推动电召这一基础工作为出发点。

《运输经理世界》:当前, 国家在大力倡导建设“公交都市”, 您觉得缓解“打的难”问题能否借助建设“公交都市”的契机来推动?

蔡少渠:在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 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 建设“公交都市”已经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建设“公交都市”的目的, 就是要提倡公交优先, 不要简单理解为公共交通优先, “公交优先”是通过整合运输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使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 引导人们出行选择。通过对国际上“公交都市”经验的梳理, 其发展模式是人—路—车, 公交规划在先, 沿公交走廊布局城市功能, 正好与我国的发展模式车—路—人相反。

日本东京、新加坡、巴黎、伦敦、首尔、哥本哈根、我国香港都是著名的“公交都市”城市, 公交出行是首要选择, 其发展模式都是人—路—车。伦敦公交的宣传口号是老百姓把公交车当作私家车, 公交分担率在70%以上, 香港达到80%以上, 我国的城市均没有超过50%的, 所以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出租车发展也是“公交都市”发展的内容之一, 在公交优先的大背景下, 其作用与定位不言自明。没有任何一个“公交都市”城市把出租车当作低运价的普遍大众出行需求来定位。

如何缓解“打的难”

国外普遍把出租车分为巡游可扬招的出租车, 也同时具备电话叫车的功能, 以及仅通过电话调度的约租车, 如伦敦、纽约, 后者车辆数量往往是前者的2~3倍。在英国, 我们还发现了乡镇出租车, 一个小镇大约10~30辆。

《运输经理世界》:在缓解“打的难”的问题上, 根据您的了解, 国外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供借鉴?

蔡少渠:解决“打的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综合考虑, 真正将公共交通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坚持“公交优先, 出租汽车补充”的设计原则。一个城市的出行结构中, 各种方式应当科学分工, 地铁、地面公交首先应当承担出行的普遍需求, 出租车仅承担高收入者个性化特殊出行需求, 让有急事的人能打到车。国外普遍把出租车分为巡游可扬招的出租车, 也同时具备电话叫车的功能, 以及仅通过电话调度的约租车, 如伦敦、纽约, 后者车辆数量往往是前者的2~3倍。在英国, 我们还发现了乡镇出租车, 一个小镇大约10~30辆。

《运输经理世界》:您认为“打的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政府、社会、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应该分别承担什么角色?

蔡少渠:政府应当在建立出租车运营环境方面担任重要角色, 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出租车的数量与价格进行管制, 制定法规和标准, 科学确定出租车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科学分工, 合理比价关系, 建立出租车停靠点, 考核出租车企业与司机;社会各界对出租车的发展多理解与支持, 监督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出租车司机应当严格按服务规范, 提高服务质量;乘客要建立低碳出行, 合理使用交通资源, 树立合理的运输消费观。

《运输经理世界》:“打的难”跟出租车行业标准有关系吗?请您介绍一下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相关工作?

蔡少渠:2012年成立的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是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的领导下, 制定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出租车、轮渡等方面的国家标准 (GB) 和部颁标准 (JT) 。目前很多业内人士对行政法规很熟悉很重视, 但对技术法规—国家标准不是特别感冒。在某些问题上, 行政法规无法解决, 必须通过技术标准来规范, 如我国一些城市出租车LED顶灯标志, 有的空车显示为红色, 有的空车显示为绿色, 这就需要用技术标准来规范。目前涉及出租车的标准, 如出租车服务规范、出租车基本术语、城市出租车运力投放计算标准, 出租车计价器、顶灯等技术标准正在抓紧制定中, 相信出台后将有力促进我国出租车健康有序、和谐规范发展。

个体化更不适合中国国情, 在经营权人和司机之间出现了过长的转包链条, 形成了经营权人—中介—承包人—司机的多环节经营关系, 使真正负责运营的司机收入较低。有的“专家”还提出拼车和异地返程载客等, 这都是违背出租车的基本特性的。

某省政府办公厅遴选公务员试题 篇3

A、B、C、D、E五省区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2013年,经A省提议,五省区建立了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为妥善解决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有关问题,五省区日前共同签署了《区域经济工作交流协作框架协议》。根据签署的框架协议,五省区将就区域内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展开研讨,协调具有共性的重大问题,逐步清理阻碍区域共同发展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实现区域經济一体化创造良好的环境。今年,B省拟提议在区域内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对话机制。

【试题】

假设你是B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你认为应在哪些层面建立对话机制,草拟一份对话机制的纲要。要求:(1)对有关对话机制进行提纲挈领地陈述;(2)体现合作精神,调动区域内各省区积极开展对话;(3)通俗易懂,不超过400字。

【答案要点】

(1)建立研究部门对话机制。成立区域内经济研究学会、论坛、年会等形式的研究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专题论坛、报告会、座谈会、学术讲座;向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业、各种经济机构提供咨询服务等。(2)建立政府对话机制。组建政府高层协调机构,重点解决地区间发展的障碍和协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负责定期组织召开省区领导例会,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案,规划新的产业布局,沟通交流情况等。(3)建立企业对话机制。成立区域内企业合作促进会,组织和指导好企业招商引资、资产重组、企业联合、扩大经济交流和经济协作,与各地商会和企业民间经济组织密切往来,开展商贸经济活动,当好企业和政府的桥梁,真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企业经济协作平台。

行政办公室副处长竞聘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演讲提示:在竞聘演讲中,最重要的是在仪态和演讲中都体现出真诚和自信。因此,演讲中,身体要略向前倾,表现出与观众交流与亲近的姿态,赢得大家的认可。)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提供给我这次向大家汇报、展示自我的机会。今天我竞聘的岗位行政办公室副处长,凭着多年的工作经历,我自信能够担当这一重任。

(个人、经历介绍应用平和的语气)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个人简历和工作情况,以便大家对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叫***,今年***岁,高中学历。***年在***工作,19**年停薪留职,开了门面至今。

(以下讲优势的地方,一定要在自信中表现出谦逊,赢得观众好感)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今天参加竞聘,我认为我具备了以下优势:

第一,我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参加工作***来,只干门面就12年。搭理门面,可以说是大小事务纷繁复杂,多年门来,岁月带给我的不仅是阅历上的成熟,还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及管理经验。我凭借着强烈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把门面经营的红红火火。对于担任行政办公室副处长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第二,我具有担当行政办公室副处长的知识能力。我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并且我是一个虚心学习,不断进取的人。工作多年来,我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时时注意给自己充电。经过不断学习,我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具备了良好的知识素养。此外,我电脑操作熟练,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知识。

第三,我具有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我性格温和,对人热情大方,善解人意,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沟通交流。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能获得很好的人缘。无论什么岗位,我都积极沟通、协调各种关系,使各项工作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在和谐的环境中完成,这也练就了我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四,我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我以前从事的工作,大多都是工作事多、冗杂、千头万绪,需要多一份细心、耐心和专心,更需要一份责任心。工作中,我养成了办事扎实认真,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我眼里,部门的工作无小事。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能够认真对待,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养成了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甘愿奉献的品质,造就了勇于承担责任,永远不言放弃的坚强性格。所有这些,都为做好行政办公室副处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讲工作思路的地方应注意有起有伏,细细到来,讲到要点的时候要提高语调,注意抑扬顿挫)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实在无法向各位领导具体汇报竞聘后的工作思路,我想如果竞聘成功,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真诚讲团结,协助领导做好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同志之间,理解支持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在团结方面,我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配角,做好领导的助手。我将在公园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积极配合行政办公室处长管理好各部门。我将结合分管的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点滴经验,做好信息反馈,向领导提出建议和设想。在分管工作范围内,我将切实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职能。在生活中,多关心、理解和支持同事,在工作中,互相支持配合,团结他们一起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分管工作。如果竞聘成功,我将认真履行职责,将分管工作做好。一是我将切实贯彻执行公园领导的一切决策和严格遵守公园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办公室的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接待和后勤服务等工作。二是抓好调查研究。办公室要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当好参谋助手,这就要求我们把调研工作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抓。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各项实施方案和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最准确、真实的依据。

第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如果不注意加强学习和不断更新认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无法执行领导一切决策和机关工作秩序。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继续加强学习,还要研究政策法规,加强调查研究,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结尾部分应当讲得有激情且真诚,以感染观众,赢得好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以上是我向你们汇报的简要情况。我深深明白,行政办公室副处长一职担负着公园行政工作的重任,它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职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承蒙大家的厚爱,让我走上这个岗位,我将不遗余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出色的业绩回报大家的厚爱!

最后,我想说,作为竞争候选人或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做最努力的,请领导和同事们相信我,考验我!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 篇5

【发布文号】鄂办发〔2005〕12号 【发布日期】2005-03-08 【生效日期】2005-03-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鄂办发〔2005〕12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3月8日

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由纠风办组织协调,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通过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公开评议和民主测评,推动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民主监督制度。

自2001年以来,我省先后对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卫生厅、民政厅、人事厅等29个部门和系统的行业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通过评议,促进了行业作风建设,推进了依法行政,纠正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建设和谐湖北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做好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解决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强化社会监督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评议,使被评部门和行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规范的行政行为,有创新的工作机制 ,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有满意的服务质量,有较高的社会评价,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对象和内容

(一)评议对象

省财政厅、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统计局、省物价局、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各地还可结合实际,增加评议的对象。对已开展民主评议的单位,要组织“回头看”,巩固评议成果,以进一步推动本部门、本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此外,按照国务院纠风办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的要求,继续抓好对湖北省电信有限公司、湖北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联通湖北分公司、网通湖北分公司和铁通湖北分公司的行风评议工作(评议的实施意见已另发文)。

(二)评议内容

1、清正廉洁,建立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的情况。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党风廉政和纠风工作任务目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坚持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纠建并举的纠风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纠风工作的领导。

2、勤政为民,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办事透明度;切实解决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承诺失信,效率低下,与民争利,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为企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符合职能特点的工作规范,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

4、转变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情况。破除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清理和废止制约改革和发展的文件和规定,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

5、改进作风,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情况。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克服官僚主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解决“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治理。

6、严格管理,加强自身建设的情况。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建立政风行风考核、激励和惩戒等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内部管理;认真解决企业和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内不发生重大违纪案件和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

三、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组织实施

(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和行业各负其责,纠风办组织协调,人大、政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新闻媒体配合,条块紧密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由省统一部署,分类指导。各级纠风办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评议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汇总、分析、报告。要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组织制定本地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实施意见,明确不同阶段的任务、目标和要求,抓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对于评议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不正之风问题,要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市州纠风办要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把统一部署和自选评议相结合,组织好本地区的评议工作,并指导带动县(市、区)一级搞好评议工作。县(市、区)的评议工作要包括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站所。

(三)继续采取“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评议系统、覆盖行业”的方式进行。省、市、县三级评议内容、标准在部门和行业内保持一致,做到议下评上、评深议透。为客观、准确、公平、公正地对7个部门及其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进行评议,由省纠风办统一制发民主评议行风评分细则。市、州、县人民政府组织所属部门对被评单位进行认真测评,并将测评结果报省纠风办。测评标准分“合格”、“留观”、“留评”3个档次。为推动行风评议的经常化、制度化,从今年开始,实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合格单位授牌摘牌制度,对评议合格后出现严重问题的单位,取消其合格单位称号。评议结果将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系统评比条件之一。

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方法、步骤

总的要求是:改进评议方法,缩短评议时间,增强评议效果,减少评议成本。坚持统一部署,集中评议,单位整改。“两手抓、两不误”,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融于每个单位的业务工作之中。共分三步进行:

(一)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

3月份召开全省电视电话大会进行动员。动员会后,被评部门和行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制定本系统、本行业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意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做出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承诺内容要切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具体化、指标化、时限化,使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通过互联网、举报电话、信函等多种渠道征求对本部门、本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力戒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

各级纠风办加强组织协调,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市、州纠风办通过开办“政风行风热线”,使被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与社会各界通过电台直播节目进行对话沟通,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同时,省纠风办会同省统计局做好抽样测评工作。

(二)评议与集中评议

评议要采取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网上评议与信访评议相结合,问卷调查与集中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评深议透,8月份组织行评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个别走访、问卷调查、专题剖析等方式进行。调研结束后,针对被评部门的政风行风情况,写出综合评议报告和专题评议材料,为集中评议做准备。9月中旬召开集中评议大会。集中评议大会由纠风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主持,邀请党委、人大、政协负责同志和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行评代表与被评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评议,请人大、政协领导点评。通过现场投票测评,公布综合测评结果,给合格单位授牌。

(三)建章立制,全面整改

把整改贯穿于行评工作始终。集中评议大会后,各被评部门和行业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归类,能及时解决或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要限时解决;一时无条件解决的,要列出整改计划;涉及政策性的问题,要做出说明,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被评部门整改工作力度和行评效果。此外,各级纠风办组织行风评议代表对被评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留观”单位再次进行测评;对2004年评议的部门“回头看”的情况进行抽查。

五、评议代表的条件和职责

(一)评议代表的选聘范围: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行业组织、新闻单位、特邀监察员、有关专家、被评部门和行业的监管或服务对象及其基层群众中产生。由有关单位或群众推荐,征得本人和所在单位同意,经纠风办审定,进行正式选聘。

(二)评议代表的基本条件:

1、政治素质好,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2、具备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关心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情况,了解被评部门和行业的业务工作;

3、责任心强,作风踏实,热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能体察社情民意;

4、办事公道,敢于坚持原则;

5、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6、身体健康,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参加评议活动。

(三)评议代表的主要职责:

1、深入调查被评议部门和行业的政风行风情况,全面收集意见和建议;

2、汇总分析群众意见,向评议组织机构进行反馈;

3、参加评议大会,与被评部门和行业领导进行面对面评议;

4、参加政风行风民主测评;

5、督促被评部门和行业落实整改措施。

六、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纪律

(一)组织协调部门工作纪律。严禁编造或提供虚假材料;严禁隐匿或销毁评议资料;严禁篡改统计数据或评议名次;严禁授意、指使评议代表和群众做虚假评议;严禁违反规定向被评议部门和行业提供投诉举报问题的单位或人员情况;严禁接受被评部门和行业的各种好处等。各级纠风办、参与组织评议工作的其它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的,要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二)被评部门和行业工作纪律。严禁向纠风办或评议代表提供虚假材料;严禁向评议代表或评议工作人员打招呼或以各种名目请客送礼,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或组织旅游考察;严禁用不正当手段拉票;严禁对投诉举报问题的单位或人员进行刁难或报复等。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被评部门和行业直接列为不合格单位,并给予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三)评议代表纪律。严禁利用评议代表身份与被评部门和行业拉关系、办私事,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接受被评部门和行业的宴请、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及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相互串联,统一口径,编造数据资料,弄虚作假等。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取消评议代表资格,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要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减少评议的成本。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严禁通过任何形式把评议费用转嫁给被评部门和行业。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选好评议代表,提高评议质量,在评议过程中创新评议方法,严肃评议纪律,规范评议程序,增强评议效果;被评部门和行业要积极支持行评代表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全面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促进我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 篇6

【发布文号】鄂政办发〔2008〕45号 【发布日期】2008-07-03 【生效日期】2008-07-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护与发展湖北地方戏曲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8〕45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我省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南剧等20多个地方戏剧种,被全国戏剧界誉为“戏剧大省”。近年来,由于文化传播方式多元化的影响、舞台艺术消费方式和营销方式的变化,湖北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遇到了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湖北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保护与发展湖北地方戏曲的重要意义

湖北地方戏曲是全省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深受群众喜爱的独特艺术形式,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先后推出了《宇宙锋》、《葛麻》、《养命的儿子》、《十二月等郎》等优秀剧目,涌现出陈伯华、沈云陔、熊剑啸等深受群众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4个地方戏曲剧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二黄等14个地方戏曲剧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与发展湖北地方戏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事业、打造优秀民族文化品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加强抢救、保护和继承,深化改革,注重创新,提高艺术水平,增强剧种活力,不断丰富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促进我省文艺事业全面繁荣。

二、积极扶持湖北地方戏曲发展

(一)加大对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的投入力度。省文化部门要结合我省实际,抓紧制定地方戏曲近期和中、远期保护规划。设立湖北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项目资金,纳入省财政部门预算,主要用于举办全省性地方戏曲重大艺术活动、地方戏曲特色剧团和特色剧种的资助、地方戏曲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与创新以及重点剧目的创作生产,地方戏曲资料遗产的收集整理与保护,地方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地方戏曲的对外宣传和展示活动等。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统筹预算内外财力,保障地方戏院团各项事业发展经费,确保地方戏院团演职员工资全额发放。对参加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专业艺术院团,转制为企业的,可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规定,将其纳入社会保险范围,解决好广大演职员的后顾之忧。

(二)扶持地方戏院团持续发展。地方戏院团特别是市、县级地方戏院团主要承担传承、保护和发展地方戏艺术,组织完成地方党委、政府各类指令性公益演出活动,送戏下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等职能。各地、各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地方戏院团改革,鼓励地方戏院团贴近群众,服务基层,加快发展。要逐步增加对实行挂省牌、以市(州)管理为主体制的省黄梅戏剧院(黄冈市)、省实验荆州花鼓戏剧院(潜江市)、省豫剧团(襄樊市襄阳区)的财政投入,加强重点院团业务建设,不断壮大实力,在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地方戏曲方面继续发挥好示范作用。

(三)加强地方戏曲剧种后备人才培养。各地要制订地方戏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为地方戏的保护与发展增添后劲。要充分发挥省属艺术院校(含中等艺术学校)培养地方戏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地方戏院团培养后继人才。各有关部门对地方戏专业设置、地方戏院团招考录用特殊人才等工作,要给予政策性指导、倾斜和支持。对于地方戏专业的优秀学生,可适当减免学费。各级文化部门要指导地方戏院团加强对地方戏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各专业短期培训班、选送中青年业务骨干到大专院校进修等方式,提高其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

(四)加强地方戏曲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工作。以武汉音乐学院和省艺术研究所为骨干,进一步加强全省地方戏研究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及应用价值。对优秀传统剧目及中老年艺术家的保留剧目,以各种形式加以保存,逐步使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得到恢复,切实做好地方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三、营造保护与发展湖北地方戏曲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和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媒体,加大对地方戏各类艺术活动、剧目生产、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地方戏曲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推广普及活动,支持地方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支持地方戏院团送戏下乡。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市场性演出,扩大地方戏的影响,培养新的观众群体。各级文化部门要指导地方戏院团加强业务建设,结合各剧种艺术资源状况,切实做好地方戏的保护、继承与创新工作,创作生产一批我省地方戏曲新的代表性剧目,推出新一代领军人物,逐步形成湖北地方戏曲的品牌优势。

从2008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各地方戏剧种选送剧目参演,形成我省地方戏的品牌活动。各地可根据剧种及艺术品种特色,举办区域性的地方戏汇演、比赛等活动,全面推动我省地方戏院团的创作、演出和人才培养工作。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七月三日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 篇7

俗语说:“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10年间, 湖北建筑业总产值增长了近10倍。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 是众人拾柴的成果, 更是默默奉献的回报。

从200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行业管理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划转的通知》, 将“原省建材行办承担的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和省散装水泥办公室划入省建设厅”, 到2005年湖北省散装水泥办公室 (简称“散办”) 正式划入湖北省建设厅, 继续履行职能。散装办既是湖北住建行业十年发展的见证者, 也是十年奋进的参与者。

“藏在深闺人不识”

沿着湖北省住建厅马路对面的中南一路笔直向前, 本就不宽的马路两边停满了汽车, 沿路都是餐饮、建筑图书或器械的商铺。若不是小路深处马路左侧墙上“湖北省散装水泥办公室”的牌匾提示, 散装办恐怕就要淹没在闹市的繁华与喧嚣中了。

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筒子楼, 据说当年是填了一个水塘修建的, 因为地势低, 每年雨季都淹水, 直到2000年中南一路扩宽时地下涵管改建才得到改观。

穿过小楼一楼狭长、幽暗、潮湿的走廊, 沿尽头的楼梯向上, 五楼的几间办公室, 就是湖北省散装办的办公地点。老房简陋, 墙体发黄, 但却整洁干净。

散装办最早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原来是隶属于省建委的散装水泥推广领导小组。后几经改革调整, 于2005年划入省建设厅。刚划入的时候, 散装办有17人, 后来人员只出不进。到如今, 在职工作人员共剩9人, 且平均年龄达50岁。

这个“老机构”里为数不多的几名“老同志”却要负责湖北全省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行政管理工作;要编制散装水泥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实施、检查和监督;要按规定征收、管理和使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要负责组织散装水泥工作信息交流、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等等。人少事多, 想要出成绩, 只能让每个人都当身兼数任的多面手、“特种兵”。

“老机构”的新“尴尬”

尽管, 湖北省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设立了散装水泥领导小组。但是近半个世纪过去,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 不仅不知道在我国的行政序列中, 还有一个专门的行政部门管理着水泥的使用, 更不知道这个部门叫散装水泥办公室。甚至在住建厅工作数十年的老同志, 也有很多人只知其名, 不知其详。

由于历史的原因, 全国散装水泥工作归商务部统管。但具体到省一级的散装办, 则根据各省市具体情况, 分别归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厅或商务厅管理。

在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 中国能源在行政管理上“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状况一直未能改变——中国能源管理职能分散在国家能源委、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等十多个部门中。而湖北省散装办在行政管理上遭遇的尴尬则正好和中国能源相反:散装水泥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铁路等各个行业, 但散装办作为湖北省住建厅的二级单位, 无论是从级别还是行政执法权上, 显然都很难对这些行业中使用散装水泥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

如果说这种尴尬具有普遍性, 那下面这种情况, 湖北该算少数派了。

根据统计, 截至2013年底, 全国已有18个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而湖北省除了省人民政府1999年5月发布的《湖北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办法》 (2002年对该办法修改过一次) 之后, 一直没有颁布地方性法规。

虽然近些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都是推广应用散装水泥的政策依据。2013年8月1日, 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更是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 推动建筑工业化。”——这是继2012年“大力推广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列入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后, 国家再次在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中强调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

但是对于湖北各级散办来说, 依然不可避免地要直面旧规章不太跟得上新形势、新变化的尴尬。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尽管如此, 湖北散装办人还是一刻不敢懈怠。他们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步步走出尴尬, 重拾自信。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的袋装水泥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要求, 只有通过集中供应散装水泥, 工厂化生产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 才能适应和满足大型工程项目的要求。

尤其是2004年商务部会同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和2007年6月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之后, 全国127个中心城市从2007年9月分三批开始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简称“禁现”) , 其中湖北省武汉、宜昌、十堰、襄樊、黄石等城市分别被列为第二、第三批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城市名单。

这两个通知不仅让推广散装水泥的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同时也让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应用实现从无到有、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2013年9月, 湖北省散装办主任实现了新老交替。新散装办主任石中林上任伊始就提出:以政策法规建设为抓手, 依法推进“三位一体”科学发展;以限袋扶散工作为抓手, 提升水泥企业发散供散能力;以引进质量体系认证, 绿色环保认证制度为抓手, 促进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协调发展;以强化专项资金监管为抓手, 拓展农村散装水泥市场;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抓手, 建设散装水泥物流体系。

围绕新的工作内容, 石中林将散装办原来的综合科、专项资金征收管理科和财务科整合重组成综合管理科、散预发展科和监督检查科。调整后, 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三位一体”各项工作被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同时, 还组织将老办公楼粉刷一新, 让这座近“半百之龄”的老楼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3年, 湖北省散装水泥年供应量为4200万吨, 水泥散装率增至5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供应量也逐年增长。

同时, 2013年在湖北省所有的市州全面完成了城市“禁现”工作, 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向农村乡镇延伸, 有武汉、黄石、荆门、鄂州等10个市建有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其中有7个城市开展了推广应用预拌砂浆和砂浆“禁现”工作。

2014年, 湖北散办将工作目标定为散装水泥供应量6000万吨、预拌混凝土供应量5500万立方米、预拌砂浆供应量60万吨、农村散装水泥使用增长速度高于全省散装水泥增长平均水平。

同时, 秉承“竞进提质、速效兼取”的原则, 湖北住建人也将“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和“新增建筑节能能力66万吨标煤, 发展绿色建筑250万立方,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200万平方”列入了发展目标。

上一篇:竞选三好学生小学生演讲稿下一篇:家长课堂讲座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