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非机动车条例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东省非机动车条例(精选7篇)

广东省非机动车条例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由内燃机驱动或者牵引的机动车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防治。

前款所称机动车不包括铁路机车和拖拉机。

第三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对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公安、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经济和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超标行为可以投诉和举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通讯地址,并按照规定对投诉和举报予以处理和答复。

第二章

排气污染防治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需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对新车提前执行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排放标准,并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定更严格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

对新车提前执行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排放标准的,省人民政府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并采取措施保障相配套的车用燃料的供应,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公布的目录提前公布符合相应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型。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纳入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支持使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和节能型低污染排放机动车的开发、生产、销售、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营运单位改用节能型低污染排放机动车工作进行规划和组织实施,加强对营运载客汽车、载货汽车等排气污染严重的营运机动车的监督管理,并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限制特定区域内摩托车、低速货车等车辆的保有量。第七条 机动车排气污染严重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光化学烟雾等污染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协助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监督管理,将有关机动车排气检测结果纳入机动车交通管理的内容,并将机动车环保有关内容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资源共享。

第九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适时制定车用燃料地方标准,并对机动车和车用燃料的生产、加工实施质量监督。

第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未达到本行政区域现行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不予办理注册登记。

在用机动车所有人申请定期检验合格标志的,所交验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本省申请机动车跨地级以上市迁入的或者申请机动车由省外迁入本省的,所交验的机动车应当符合迁入地现行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

在用机动车实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合格证明,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免费发放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对持有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合格证明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发放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时不得要求其另行检测。

禁止伪造、变造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禁止使用转让、转借、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冒用其他车辆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第十二条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对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未取得相应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采取限制行驶区域、限制行驶时间或者限制行驶车型等排气污染防治的交通管制措施。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采取前款规定交通管制措施的,应当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在正式实施三十日以前向社会公告,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三条 禁止生产、销售、进口超过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国家已明令淘汰的机动车及车用发动机。

第十四条 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车用燃料。

第十五条 新建加油站及新登记油罐车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配套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已建加油站及在用油罐车应当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设施安装。

第十六条 机动车的所有人、驾驶人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的维护保养,保持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的正常运行,避免装置失效造成机动车排气污染超过规定标准,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或者更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

第三章

排气污染检测

第十七条 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选择适合本省实际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方法,确定相应的排放限值,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十八条 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委托已获得法定资质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并将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名录向社会公告。

受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必须具有计量检定合格的检测设备、能够与当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实时传输排气检测数据的设备和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检测技术人员。

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应当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同步进行。

第十九条 受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依据法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检测;

(二)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按规定向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申请计量检定;

(三)出具真实、准确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结果;

(四)实时向当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传递相关检测数据,并接受其监督;

(五)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档案;

(六)不得以任何方式经营或者参与经营机动车维修业务。第二十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管理。

第二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纳入对机动车维修、车辆营运的监督管理内容。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注册之日起按照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将机动车送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

排气污染物不符合注册登记时国家和地方规定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妥善保管检测单位核发的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证明。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需要,采取措施鼓励老旧机动车和领取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提前报废。

延长使用年限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进行排气污染检测,不符合国家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依法强制报废。

经维修、调整或者采用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等措施后,排放污染物仍超过国家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应当依法强制报废。

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机构对机动车实施与排气有关的维修后,应当进行出厂自检或者委托检测,符合规定排放标准后方可出厂,并保存相关的维修档案。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实施了前款规定的维修后待出厂的机动车进行排气污染抽检。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进行排气污染抽检。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在城市建成区道路行驶的无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排放黑烟等可视污染物的机动车进行排气污染抽检。上路抽检不得妨碍道路交通的畅通。

上路抽检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或者省规定的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方法,并向车主明示检测结果。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或者复检的,应当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检测费用。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条例规定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抽检的,不得收取费用。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所有人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测结果通知书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复检,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认检测结果。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检申请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另行选定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复检,申请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另行选定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复检。第二十九条 环境保护、公安、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到其指定的机构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维修。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使用转让、转借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冒用其他车辆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转让、转借、冒用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未取得相应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以及属于限制行驶车型的机动车,在限制行驶区域或者限制行驶时间上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和信息化等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新建加油站未按照国家标准配套安装油气回收系统的,或者已建加油站未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设施安装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新登记油罐车未完成油气回收系统安装的,或者在用油罐车未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设施安装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擅自拆除、闲置、更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造成装置失效使机动车排气污染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经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受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解除其承担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的委托关系,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逾期未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经定期检测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未予维修或者维修不合格仍上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行驶证,待维修合格后立即予以发还。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已实施与排气有关的维修后待出厂的机动车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抽检,排气污染物超过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维修机构限期整改,并可以处每车次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经车辆停放地抽检不符合注册登记时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机动车,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维修。未予维修的或者维修不合格仍上路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行驶证,待维修合格后立即予以发还。

经上路抽检不符合注册登记时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行驶证,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维修。待维修合格后立即发还行驶证。

第四十条 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法定条件和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委托的;

(二)对擅自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机动车维修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情节严重的;

(四)对不符合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核发定期检验合格标志,予以注册登记上牌,办理相关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手续的,或者不依法强制报废的;

(五)对伪造、变造、转让、转借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转让、转借、冒用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等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六)违反规定要求机动车的所有人、驾驶人到其指定的机构接受机动车检测、检验、维修等服务的;

(七)有其他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五章

附则

广东省非机动车条例 篇2

由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组成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调研组于2014年7月21~24日到山东省调研。

本次调研分别听取了政府各有关部门、企业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有关内容的修改意见。调研组同时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汽车修理厂、二手车市场、汽车4S经销店实地调研。从车辆入库登记、信息登录、票据打印等, 对汽车后市场全产业链进行了详细了解。

此次调研取得了很大收获, 启发了调研组思路, 对做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增强了信心, 加快了修订步伐。《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预计在2014年内出台。

广东机动车年票,何时“休”? 篇3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依法行政,取消年票!”近日,广东“两会”期间,在广东省政协即席发言大会上,政协委员江佐中抢麦发声,建议广州向深圳学习,取消年票制。

与往年一样,广东各地要求取消年票制的呼声不断,尤其是其实施的合法性受到广泛质疑。今年,又有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交废除年票制的提案,呼吁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改革!取消年票制的高涨呼声中,省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纷纷表态。

何为年票?机动车辆路桥隧道通行费年票,是少数地方政府部门对当地部分收费路桥,收费站在按次征收通行费(次票)的基础上,发行的一种包年票,购买年票后,过往收费路桥时,不需再支付通行费(次票)。

广东省是全国最早推行年票制的省份之一。最早实施的广州,从2001年开始“试行”到现在已有15个年头。然而,年票制在广东各地实行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据悉,目前除深圳、汕尾、阳江、梅州4市外,广东其余17个地市均已实行年票制。

年票“不合理”?

近日,《小康》记者走访广州市多个年票缴费网点,缴费窗口都是开放状态,但是异常冷清。越秀区某缴费点工作人员说:“一般年底是年票缴纳高峰期,但是最近这个讨论很热,来缴纳的人很少。”

在缴费点的业务资料取阅处,《小康》记者发现有不少关于年票的公告手册。记者注意到《广州市城市路桥隧道车辆通行费年票制办法》中对违法办法的说明:不按规定缴纳年票通行费的,责令其补缴年票通行费,并从应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年票通行费额2‰的滞纳金,滞纳金总额最高不得超出应缴年票通行费总额。不按规定缴纳年票通行费,自滞纳金产生之日起超过三十日,经催告车辆所有人仍不履行的,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私家车车主仇小姐介绍,她2011年买的车,因为觉得缴年票非常不合理一直没有购买。“买车的时候4S店不会硬性要求你买。其实买了也没什么用,过路桥照样要收费,而且一旦买了就要建档,迟交还要交滞纳金。”

仇小姐认为,年票制在设计上非常不合理。“我一般开车主要在市区转,很少出市,更不用说出省,一年到头花不了多少钱。”她还举例说,有些广州牌照的车到周边的城市去,也要交几百块的路桥费,而且一出省,年票一般针对本地车,成了双倍收费,没有道理。

销售员伍先生家住广州,经常在广东省内出差。他告诉《小康》记者, 自2008年买了新车,他每年都有按时购买年票。“现在珠三角九市年票互通,不用交路桥费,对于我们经常往外跑的人来说影响也不大。”

而对于常驻本地不需要经常开车外出、不怎么使用路桥隧道的车主来说,购买年票显得不公平。有不少车主表示现行的年票制“一刀切”,只覆盖部分路段,却要求所有的车主买年票。

近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广州市机动车路桥隧道通行费年票争议的调查报告》,调查分为街访调查和网络调查两个部分。调查显示,超八成网民认为年票制没有法律依据;近六成人认为现行年票征收方法“一刀切”、不公平。《报告》建议,广州市有条件探索凭藉粤通卡推广平台及ETC技术等,让车主自主选择购买年票或次票,探索更公平的通行费收取方法。

年票“不合法”?

“以前要和年票挂钩,我不得不交。现在年审并不再和年票挂钩,买不买年票也可年审。”出租车刘师傅告诉《小康》记者,他2年没有买年票了。“我还听说与车辆年审挂钩强制收年费是‘违法’的,还涉嫌双重征税。”

除了不合理,年票制最大的质疑在于其合法性。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称,年票制不合法,指的是其依据违反上位法和上级文件,即《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项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2年下发的有关治理机动车乱收费等问题的通知中“严禁将车辆通行费平摊到所有车辆并强制收取”的要求。

另一质疑点是年票信息公开程度低。“公众只能偶尔通过媒体等渠道获得碎片化的信息,犹如雾里看花。”王则楚表示,年票收费还贷情况从不向社会公布,市民蒙在鼓里,实际上有的地市政府从收取的年票中早已还清贷款,但仍然继续收取,根本谈不上“接受社会监督”。

“对于各地财政来说,年票不是必不可少的‘巨额收入’。广州去年年票收入只占财政收入的1.9%,珠海只占0.4%。年票制的受益者,到底是谁?” 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社员孟浩说,收费制的长期存在,不仅严重侵犯公民权利,也损害政府公信力,与依法治国的理念背道而驰。近来不少市民拒交年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应该顺应民意,废除年票制。

在今年广东“两会”上,孟浩提交了《关于尽快依法废除广东省机动车年票收费的建议》的提案。孟浩此举,受到廖建勋、赵绍华、孙农、周玉忠等律师的力挺,这4名律师与年票制“死磕”多年。他们联名签署的法律意见书上,写着“年票制度违反上位法”。

各市收取年票的法律依据,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修订实施的《广东省公路条例》。其中规定,省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还贷公路,可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贷款、统一还款。经省政府批准,可在一定区域内实行车辆通行费年票制。但这与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不得强行收取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按车辆收取某一期间的车辆通行费”相冲突。

意见书称,处于下位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公路条例》关于年票制的规定违反上位法,按照《立法法》,下位法中违反上位法的规定无效。

年票存废,“两会”热议

年票是否合法,广东省政协委员江佐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第一,年票制违反国家相关法规;第二,年票制损害群众利益,伤了民心。第三,年票收支不依法公开。“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经15年。多年来还贷总额以及巨额收费不公开不透明。”此外,上路稽查年票属于违法执法。

nlc202309090106

孟浩说,广东省近几年全面深化改革以来,陆续取消、减免了数以百计的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这些取消和减免,全省年均为社会和群众减少负担30多亿元。取消这些收费项目,老百姓欢迎!

珠海市市长江凌说,在实行年票制之前,每条路都有收费站,每次进出收费站都要缴费,这样的话城市交通影响很大。后来考虑到当地车辆走得比较多,才推出年票制,车辆进出道路不用停下来交钱,把这些收费站都撤掉了。

他认为如果取消年票制,要么重新设收费站来收费,对走的人才收,不走的人不收,这样就体现公平,但是这样就会造成城市道路的拥堵。政府如果不收年票,又不设收费站收费,那就只有靠财政来解决这个问题,这要看各地财政的承受能力。因此,对这个问题,各地都还要研究。

他表示,年票问题不是珠海一个地方的问题,是全省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在全省21个地级市当中,绝大部分都实行年票制。“知道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他说,珠海有珠海的情况,会请省里面来统筹研究这个问题,也会进一步研究,看怎么样可以做到更科学更合理。

省消委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都发话了

鉴于消费者对年票制反映强烈,征收与反征收的矛盾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2016年1月25日,广东省消委会代表广大消费者向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提交建议公函,正式提出解决年票问题矛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若干建议。

广东省消委会认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合法合理、公平公开的道路收费制度,取替现行的、为广大消费者所诟病和抵触的年票制。同时,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推广普及“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方式,优化道路通行费用的收取。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免费开放已解决债务问题的路桥隧道,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回购部分收费道路供市民免费通行。

同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宁卡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实施年票制,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都是以负债的方式来开展实施的,因此会有债务问题需要解决,但又不能否认的是,作为让使用者付费的年票制在实行当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甚至还有些项目明明到了收费期满还在继续收费的现象。”他说,对于如何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广东省政府正在启动立法性的研究,希望能建立更好的机制进行规范。“但会否取消年票制,就要看最终的研究结果。”

“我赞成取消年票,因为国家有规定,但取消的过程需要有关部门研究一下。”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对废除年票制也表示支持。“取消年票制不仅仅涉及到谁出钱的问题,关键是要依法行政,落实国务院关于公路收费条例的规定。”

他表示,目前全省纳入年票范围的公路贷款余额还有500多亿,其中400多亿属于珠三角,但省财政不可能把这些地方政府的债务“包揽”下来,根据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这些债务需由地方政府负责偿还。

是否违反上位法?

省交通厅副厅长:这个还不能完全这样认识

广东“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徐欣也接受了媒体采访,回应了关于年票合法性、是否会取消年票等问题。徐欣表示,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研究,解决年票问题。

关于年票的合法性的问题。徐欣这般回应称,“国家的法律法规虽然没有说收年票来解决(债务)问题,但地方的债务问题允许地方制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来解决。但随着时间增长,我估计还会妥善解决。”

《广东省公路条例》是否违反上位法?徐欣表示:“这个还不能完全这样认识。过去政策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个政策已经持续这么长时间了。借了款来修路,完了通过收费来还银行贷款。因为国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来解决。但现在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就会好一些。”

对于违反上位法的争议,是否赞同举行听证会,或提交人大审查修订?徐欣表示,举行听证会还是必要的。“如果广大市民或民意代表认为必须要进行修订的时候,就要考虑修订了。另外行业发展本身也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年票有没有希望取消?

省交通厅厅长:正在研究比较完善的方案

2016年1月26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曾兆庚接受媒体采访,回应将改善收费结构,逐步取消年票。他透露,省交通厅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完善的方案,以更加公平合理的形式,让公众能够接受。

年票有没有希望取消?曾兆庚谈到,正在研究比较完善的方案,一个是改善收费模式,关键是有利于公众出行,以更加公平合理的形式回应社会,让大家能够接受;另一个是逐步取消年票。这个还要征询有关部门的意见,按程序办理。

谈及“贷款修路,收费还钱”的模式,曾兆庚表示:现在大部分的交通项目都是通过贷款、融资来解决资金的缺口问题,收费还贷是一个长期的政策。

对于公众和代表、委员都在呼吁的年票信息公开,曾兆庚回应称:“应该公开。这个要相关部门参与,包括审计部门、交通部门等,地方也有相关部门。”

而年票信息什么时候能公布?曾兆庚表示,适当的时候会公布。要完善、精确整个数据,要经过各个方面的核对。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向大家公布。

“从开始实施到现在,应该说,年票对改善整个广东的交通行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曾兆庚表示撤收费站,年票制贡献很大。“实施年票撤掉了将近400个收费站,现在剩下的就是一些次票站。实施年票这么多年,逐步把深莞惠、珠中江、广佛肇、潮汕揭四个圈进行互免互通,2013年又扩大到珠三角9市互免互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便民形式。”

广东省非机动车条例 篇4

作为外来的电动自行车企业,惊悉《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正在市法制办官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对于政府部门开门立法、广泛征求意见我们表示认可。经仔细研读并与广东省其他企业展开讨论,我们就部分内容提出意见与建议若干,恳请广州市政府给予考虑。

一、电动自行车存在的意义

当今全球能源供应的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加剧,如果一种交通方式比另一种交通方式消费更少的化石能源,更少的排放CO2,更少的承担交通安全死亡代价,那么这种交通方式对社会的贡献就可以通过她广泛使用而呈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正如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10月19日在江苏电动车交易会上所说:我国新能源产业最好的结合点就是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具有现实性和长期性。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预计达到2亿辆,是私家车200%,摩托车的160%,以其经济、便捷、节能、环保、安全的特点,获得了广泛认可,已成为我国老百姓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透过这个庞大的数字,可以解读出四大看点:

1.它的出现,有效破解了城市化扩大过程中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难题,成为了老百姓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与重要的谋生手段,它的大量使用极大地减轻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让许多的百姓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标志着我国普通老百姓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2.它为扩大内需、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提供了数百万人的`就业,给国家与地方增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给从事这个产业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3.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钢铁、重金属、化工、塑料、电子、机械制造等多种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南等为主的制造基地,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地方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4.电动车的大量使用为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降低PM2.5,减少国家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雾霾严重侵袭并困扰着城市居民生活的当下,电动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外来品牌进驻广东的理由以及对广东板块的促进作用

1、进驻的理由

改革开放后,广东因对外优势,被首选为中国开放窗口,成为海内、外文明大规模交流的热土,广东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其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雄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卓越的地理优势,无不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兴业。另外,“十二五”时期,广东省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进一步加剧。能源消耗居高不下,污染减排压力增大,资源环境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约束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必将对节能环保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综合众多因素与发展条件,我们外来品牌义无反顾地选择广东这块宝地。

2、对广东板块的促进作用

(1)极大提升了广东板块竞争力

近年来,以爱玛、雅迪、绿源、新日为代表的知名品牌陆续进驻广东,带来先进的生产、销售、管理经验,先后数次在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的引导下开展企业间的交流学习活动,一系列举措为广东电动自行车板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广东板块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已成为行业标杆,在全国电动自行车板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增加当地税收近亿

爱玛、雅迪、绿源、新日等企业每年为东莞市创造超过1亿元税收,且并未给当地产生污染、能耗等不良影响,当地政府对电动自行车产业持欢迎扶持态度。

三.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现状

电动车带来的交通管理难题普遍困扰着各大城市,如何权衡各方面利益,维护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对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是一种艰巨的考验

1、国内部分地市电动车管理现状

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3月18日,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各省制定出台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各地积极响应,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开展调研,陆续制定出相关目录管理办法,其中部分地市结合当地情况先期开展了管理工作。

(1)天津江苏:天津、江苏作为国内电动自行车规模最大的两大板块,其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其监管工作并于8月12日召开天津江苏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交流会。天津市非机动车管理处政府职能部门会同行业协会、我们企业代表就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进行了探讨和调研,双方一致认为: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的出台,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又应充分考虑到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使用、安全以及道路条件等诸多方面,使电动车管理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既更好地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环保出行的实际需求。

(2)上海:10月施行《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管理措施:由自行车行业协会制作《上海市二轮非机动车产品上牌备案登记表》(即上牌目录),并送交公安交通车辆管理部门备案,公交交通车管理部门依据目录对电动车办理上牌。

(3)杭州:6月施行杭州电动自行车目录管理,管理措施:①自206月1日起,对在杭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生产、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予以登记上牌,并实行目录管理;②对不符合目录规定要求的电动自行车一律不予上牌。

(4)武汉:10月15日起执行《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的相关要求,明确了电动车要实行上牌管理,并对超标车实行过渡期管理,禁止对电动车进行改装,规范了形势要求。

以上地市的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在充分考量当地交通状况、市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明确规定了电动自行车上牌、行驶、停放等要求,管理方法以“限”为主,合理地分配了道路资源,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效果良好。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充分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反映了电动自行车产业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

我们在天津、江苏板块电动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惠于良好的政策导向,良好的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影响至深。现在将目光投向广东。众所周知,广东板块近两年行业状况不佳,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关停,部分仍处于挣扎状态。除去企业运营管理等因素,政策的巨大差异性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公布近一年,其目录管理实施细则一直未能落实。根据各地市先期制定的管理规定,我们省内企业为了配合当地政策要求,积极顺应轻便化的发展形势,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往锂电款电动自行车方向发展。作为进驻的外来品牌,我们深刻感受到南北政策的巨大差异给我们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同众多行业伙伴一样,我们已经尽力调整,全力配合政策变化。现在,《条例》的公布,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引起轩然大波,部分“毁灭性“条款(如第二十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机动车,禁止生产未列入国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摩托车;第二十五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销售电动自行车,在本市限制摩托车行驶范围内禁止销售摩托车。在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范围内禁止销售人力三轮车。)对已处于挣扎中的广东省电动自行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封杀令”。如果“条例”实施,势必将对广东省电动自行车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1)外来品牌退出广东市场,大量企业倒闭,产业被无情地扼杀。

(2)税收减少,经济发展受阻,失业人口大幅增加,各类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和激化。

(3)物流、快递、零售等相关行业成本迅速上升,受到严重冲击。

四、《条例》实施的法理分析

众所周知,公共决策机制至少包括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和补偿机制等四方面内容。

1、合法性分析。对于政府管理行为,法律没有授权的就是禁止的,而对人民行为,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这是一条基本的法治原理。电动自行车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认可的合法非机动车类型。根据该法第18条第1、2两款的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是否将其纳入非机动车登记管理体系,而没有权力剥夺其上路资格。如果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对其不予登记,那么就意味着不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居民可以自由购买并使用合法生产、销售的电动自行车,而决不意味着“未经登记就是违法使用”。而省政府已明确其登记管理制度,故更不应该剥夺电动自行车的经营、上路权。

2、正当性分析。对于无力购买机动车的普通群众来说,电动自行车作为其主要出行工具,当然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财产。而今只凭一纸通告,就要车主自行把这种经济、便捷、环保的“先进生产工具”打回人力自行车的原形,既违背了“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不符合保护私有财产的宪法精神。

3、必要性分析。“禁电”的主要理由似乎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国内大城市交通现状普遍存在公共交通体系不健全、道路设计与行驶规则不合理、机动车量大且违章频繁、公交路线布局不科学等现象。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争路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道路资源的分配天平过度偏向机动车。试想,谁愿意拿自己的血肉之躯跟钢铁之壳较劲儿呢?因此,交通和交管部门应当努力寻找改善交通的治本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对电动自行车一禁了之。

即使要禁,也应当审慎地进行以下权衡:根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采取强化管理和严格执法的有效措施,是否确实不能解决问题?有关部门是不是该拿出一个有凭有据的调研报告,证明电动自行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交通压力?“禁电”以后是不是也要择期做一做决策的后评估,看看是否确实有成效?

4、补偿机制分析。补偿机制的缺失会助长公共决策不审慎的泛滥,这已在现实中被一次次地证明。有关方面居然很坦然地说,对市民手中的电动自行车,不赔偿,也不回收,头脑里显然没有补偿机制的观念。应当明确,“禁电”从法律上说属于行政许可的撤销,依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对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必须赔偿。

五、相关意见和建议

以爱玛、雅迪、新日、绿源为代表的外来品牌企业会同广东本土150余家品牌企业酝酿讨论,一致同意代表广东电动车产业近100万从业人员向广州市人民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1、效仿其他地市,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目录管理。尽快落实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目录实施细则,对符合国标的车辆将予以上牌上路,中心城区(天河、海珠、越秀、荔湾)主干道可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有限度地限时禁行管理。

2、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备注:广东省电动车商会筹备组,以下简称省商会)将积极搭建企业与政府间沟通交流平台,并遵循相关文件积极深入行业进行政策宣贯与质量协管,配合质监、工商部门清理无证无照假冒伪劣源头,着力整顿电动车市场,致力成为政府部门的得力帮手。

江西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篇5

【发布文号】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3-07-27 【生效日期】201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3号

江西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

《江西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已由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7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7月27日

江西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3年7月27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与控制

第三章 检验与治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以电能驱动的机动车和铁路机车、农用拖拉机除外。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由排气管、曲轴箱和燃油系统向大气排放和蒸发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

第三条 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采取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措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协调处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有关主管部门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发展改革、能源、价格、工商、商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投诉和举报电话。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机动车持续排放黑烟等可视污染物和排气污染超标行为,有权投诉和举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投诉和举报予以处理和答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聘任社会监督员,协助开展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环境行为的监督。

第二章 预防与控制

第八条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需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本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现阶段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经国务院批准。

本省执行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告后实施。

第九条机动车制造企业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指标纳入产品质量管理,保证机动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并在产品说明书中标明机动车排气污染所达到的排放标准。

第十条 机动车销售企业应当依法销售符合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所销售的机动车应当附有制造企业提供的排气污染物检测报告。

机动车销售企业销售本省以外制造的机动车,应当将所销售的每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技术指标、排气污染物检测报告报送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鼓励清洁能源机动车的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

鼓励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禁止制造、销售或者进口排气污染物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

第十二条对未达到本省执行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新购机动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

对未达到本省执行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在省外登记的机动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机动车转移登记。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鼓励和支持城市公共客运企业优先选用清洁能源机动车,限期对排气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城市公共客运车辆实行更新淘汰。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程度,划定机动车限制行驶的区域、时段和车型,并设置限行标志。

采取前款规定的交通限制措施,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组织听证,并在实施之日起三十日之前向社会公告。

第十五条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机动车燃料。机动车燃料销售企业应当执行本省确定的国家阶段性机动车燃料质量标准,并在销售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机动车燃料的质量标准。

第十六条新建加油站及新登记油罐车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配套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已建加油站及在用油罐车应当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设施安装。

第十七条道路客运和货运企业应当配备符合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采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排气污染。在用车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应当按照要求进行维修治理或者更新。

企业应当对自备在场(厂)区内进行专业作业的机动车采取排气污染防治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此类机动车污染物达标排放纳入企业环境行为管理。

第十八条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应当定期保养和及时维修机动车,保证机动车排气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应当保证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的正常使用,不得拆除或者擅自改装。

第三章 检验与治理

第十九条 实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制度。机动车环保检验周期应当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一致。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选择适合本省实际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方法,确定相应的排放限值,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二十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确定全省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数量和布局,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数量和布局,落实本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数量和布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建设能够同时承担机动车环保检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社会化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

第二十一条 承担机动车环保检验的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省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具有法人资格。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名录。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开检验资格、检验制度、检验程序、检验方法、污染物排放限值、收费标准、监督投诉电话;

(二)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出具真实、准确的检验报告;

(三)按照规定向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机动车环保检验数据;

(四)执行省人民政府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收费标准;

(五)建立机动车环保检验档案,并按规定保存;

(六)不得以任何形式经营或者参与经营机动车排气污染维修、治理业务。

第二十三条 实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分类管理制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分为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和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不得收取费用。

第二十四条新购机动车达到本省执行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免予环保检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第二十五条在用机动车经环保检验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核发相应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可以维修并进行复检。经复检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对达到强制报废条件的机动车,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不得进行环保检验。

第二十六条 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粘贴在机动车前窗右上角。

禁止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以及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第二十七条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予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对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核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机动车营运定期审验手续。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所有人可以自行选择其机动车注册登记所在地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环保检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机动车所有人到指定的环保检验机构进行环保检验。

第二十九条在用机动车在注册登记地以外区域使用三个月以上的,可以根据需要在使用地进行环保检验并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领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第三十条机动车维修单位应当按照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机动车进行维修,使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机动车经过维修后,在规定的维修质量保证期内正常使用时,因维修质量原因造成其排气污染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维修单位应当负责继续维修,使其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不得推销或者指定使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的产品,不得指定承担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的维修单位。

第三十二条 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经检验不符合制造当时标准且无法修复的,应当按照国家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予以报废。

报废的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当及时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机动车所有人不主动报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强制报废。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经济鼓励、限制行驶等措施,逐步淘汰具有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组织制定、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方案;

(二)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三)组织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行政执法活动;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相关职责。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情况。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等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现场抽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抽测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机动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行驶中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状况,以遥感等技术检测方法进行抽测。抽测不得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无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和具有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实施交通限制措施,对违反交通限制措施的实行记分处理。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纳入对车辆营运、机动车维修的监督管理内容,加强对机动车维修单位排气污染维修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和机动车维修单位的计量管理,定期检定校核排气检验设施、设备。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商务部门应当加强机动车燃料生产、销售活动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机动车燃料质量违法行为。

第四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应当科学测算、合理核定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收费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收费行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拆除或者擅自改装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造成机动车排气污染超过规定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从事机动车环保检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违反本条例规定,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或者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维修治理业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停止从事机动车环保检验活动,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使用其他车辆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予以收缴,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相应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在限制行驶区域、时段上路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拒绝、阻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抽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经抽测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维修、复检;逾期不维修、复检并继续在限行区域、时段上路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罚款;经维修、复检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注销其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第四十七条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部门或者其上级主管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办理机动车注册、转移登记的;

(二)不按照规定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

(三)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及其检验行为,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情节严重的;

(四)对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核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或者办理机动车营运定期审验手续的;

(五)要求机动车所有人和驾驶人到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环保检验,推销或者指定使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的产品,指定承担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的维修单位的;

(六)对机动车维修企业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情节严重的;

(七)对生产、销售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机动车燃料的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非机动车条例 篇6

第四条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称保监会)依法对保险公司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机动车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机动车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对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机动车管理部门不得予以登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予以检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在调查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依法检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标志。

第二章 投保

第五条 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为了保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实行,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公司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未经保监会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第六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保监会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保险费率。

保监会在审批保险费率时,可以聘请有关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

第七条 保险公司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应当与其他保险业务分开管理,单独核算。

保监会应当每年对保险公司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情况进行核查,并向社会公布;根据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总体盈利或者亏损情况,可以要求或者允许保险公司相应调整保险费率。

调整保险费率的幅度较大的,保监会应当进行听证。

第八条 被保险机动车没有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在下一年度降低其保险费率。在此后的年度内,被保险机动车仍然没有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继续降低其保险费率,直至最低标准。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在下一年度提高其保险费率。多次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加大提高其保险费率的幅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被保险人没有过错的,不提高其保险费率。降低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标准,由保监会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

第九条 保监会、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逐步建立有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信息共享机制。

第十条 投保人在投保时应当选择具备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被选择的保险公司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

保监会应当将具备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 投保人投保时,应当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重要事项。

重要事项包括机动车的种类、厂牌型号、识别代码、牌照号码、使用性质和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姓名(名称)、性别、年龄、住所、身份证或者驾驶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续保前该机动车发生事故的情况以及保监会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签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应当一次支付全部保险费;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保险标志。保险单、保险标志应当注明保险单号码、车牌号码、保险期限、保险公司的名称、地址和理赔电话号码。

被保险人应当在被保险机动车上放置保险标志。

保险标志式样全国统一。保险单、保险标志由保监会监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保险单、保险标志。

第十三条 签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时,投保人不得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之外,向保险公司提出附加其他条件的要求。

签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不得强制投保人订立商业保险合同以及提出附加其他条件的要求。

第十四条 保险公司不得解除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但是,投保人对重要事项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除外。

投保人对重要事项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解除合同前,应当书面通知投保人,投保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5日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投保人在上述期限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解除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的,应当收回保险单和保险标志,并书面通知机动车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 投保人不得解除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保险机动车被依法注销登记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办理停驶的;

(三)被保险机动车经公安机关证实丢失的。

第十七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解除前,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合同承担保险责任。

合同解除时,保险公司可以收取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的保险费,剩余部分的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第十八条 被保险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应当办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期满,投保人应当及时续保,并提供上一年度的保险单。

第二十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期间为1年,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保人可以投保短期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一)境外机动车临时入境的;

(二)机动车临时上道路行驶的;

(三)机动车距规定的报废期限不足1年的;

(四)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赔偿

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由保监会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四条 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有下列情形之一时,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一)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第二十五条 救助基金的来源包括:

(一)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

(二)对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

(三)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

(四)救助基金孳息;

(五)其他资金。

第二十六条 救助基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保监会、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制定试行。

第二十七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害人通知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应当立即给予答复,告知被保险人或者受害人具体的赔偿程序等有关事项。

第二十八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由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保险金。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1日内,书面告知被保险人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供的与赔偿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被保险人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之日起5日内,对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出核定,并将结果通知被保险人;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赔偿保险金。

第三十条 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对赔偿有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一条 保险公司可以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赔偿保险金。但是,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的,保险公司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

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垫付抢救费用。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参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有关临床诊疗指南,抢救、治疗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

第三十三条 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或者垫付抢救费用,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需要向有关部门、医疗机构核实有关情况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四条 保险公司、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第三十五条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罚则

第三十六条 未经保监会批准,非法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由保监会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保监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2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0万元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保险公司未经保监会批准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由保监会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保险费,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保险公司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保监会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

 

(一)拒绝或者拖延承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二)未按照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

(三)未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和其他保险业务分开管理,单独核算的;

(四)强制投保人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

(五)违反规定解除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的;

(六)拒不履行约定的赔偿保险金义务的;

(七)未按照规定及时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的。

第三十九条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投保,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补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第四十条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保险标志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保险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当事人提供保险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第四十一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保险标志,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的保险标志,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200元以上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投保人,是指与保险公司订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

(二)被保险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

 

(三)抢救费用,是指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时,医疗机构参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有关临床诊疗指南,对生命体征不平稳和虽然生命体征平稳但如果不采取处理措施会产生生命危险,或者导致残疾、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导致病程明显延长的受伤人员,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四十三条 机动车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赔偿,比照适用本条例。

第四十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编机动车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另行规定。

第四十五条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本条例施行前已经投保商业性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期满,应当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广东省非机动车条例 篇7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在法之必行”[1]。中外法律实践表明,如果制定好法律而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仅仅做些表面文章,那么制定再多再好的法律也是无济于事。2012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实施以来,广东自主创新发展日新月异,社会需求发生新的变化,自主创新工作实践中也有新举措、新探索,并且近年来国家层面以及国内部分发达省市的法律政策不断修改完善,旧《条例》规定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广东自主创新工作的需求,因此,研究修订《条例》具有显著的现实必要性。

2016年3月31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的决定》(第53号公告)。总的来看,新《条例》尊重科技创新发展规律,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公平正义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修订目的明确,修订内容重点突出、实操性强,是立足广东科技创新发展实际需求作出的明确规定,可以确保广东自主创新活动及管理体制顺畅运行,有效提升广东自主创新水平。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新《条例》的重要性,学习分析新《条例》的着力点或主要亮点,进而研究提出落实措施,促使新《条例》在施行过程中落到实处,不走样、不变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对贯彻实施新《条例》重要性的思考

2.1 认清新《条例》制定出台的新形势

近年来,国家上位法对科技创新制度作了重大修改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特别是在2016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深刻指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年8月,国家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世界大势所趋、发展形势所迫,明确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3]。

同时,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确立创新驱动发展为广东省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2015年、2016年连续2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大会。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持续贯穿的经济下行压力,“十三五”时期更好实现“双中高”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双支撑”作用,必须要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有效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但同时也应看到,广东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与自身经济大省的地位相比,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新业态新载体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存在的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创新政策法规保障。

总的来说,广东近年来自主创新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很多好的做法经验,此次《条例》的修订,可以说是条件成熟,不仅是与国家上位法相衔接的需要,而且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有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既是对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又是对广东自主创新发展的一大促进。

2.2 把握新《条例》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新《条例》有针对性地修订出台,充分反映了广东新时期新形势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非常符合发展实际,对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创新型经济格局、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份建设步伐意义重大。

(1)有利于激发广东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人才是创新之本,离开了人才,一切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然而,在现有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明显“重物轻人”现象,可用于人力资源的项目费偏少,制度限制也较多,大大降低了项目科研骨干主动申请科研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2012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对人力资源成本费给予松绑,但从这几年实际操作来看,人力资源成本费的占比还是偏低;同时,部分项目承担单位在落实上述规定时还是瞻前顾后,思想保守。这次新《条例》取得重大制度突破,人力资源成本费标准显著提高,尊重了科技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对于激发广东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广东经济发展总量长年高居国内各省、区、市之首,但作为如此大规模的经济体却缺乏自主的、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置身其中的众多创新主体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东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掌握充分主动权。新《条例》出台,将有利于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引导和保障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激活自身潜能,发挥核心优势,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快速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壁垒,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实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

(3)有利于构筑广东创新型经济格局。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广东面临着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和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的“双重挤压”。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严峻,要求广东必须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全面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使广东省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省,支撑广东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和启示[5]。新《条例》的出台,将助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必将有利于广东从供给侧发力,有效解决经济发展水平质量不高的问题,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广东早日形成创新型经济格局注入内生动力。

(4)有利于加快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步伐。广东开展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快速成为创新型经济强省,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必须持续创新体制机制,率先构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政策环境。这样就必须要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新《条例》出台,是广东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重要表现,有利于广东找到更多实施创新驱动的抓手,实现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新突破,形成合力,推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生动局面。

3 新《条例》制定的现实需要思考

新《条例》一方面将国家的上位法最新管理规定在广东范围进一步深入落实,另一方面将广东本省自主创新实践中一些成熟有效的经验做法和政策措施,上升至地方性法规予以明确固化,条文内容明确清晰、实操性强,符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自主创新活动的需求,可以有效规范和促进广东自主创新活动。此外,新《条例》也可以有效缩小与国内一些兄弟省、区、市在一些重点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的政策差距。本文基于新《条例》的5大主要亮点,分析总结新《条例》制定的现实需要。

3.1 提高科技项目人力资源成本费占比

目前,国家层面对于科研项目经费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费占比尚无明确规定,广东于2012年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此作了探索性规定,在全国引起极大关注,对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和潜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从近年来实践情况看,原《条例》所规定的项目经费中人力资源成本费占比仍然偏低,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都迫切希望提高人力资源成本费占比。当前,一些兄弟省、区、市也对人力资源成本费占比作了明确规定,该占比已经有显著提高。比如,重庆市《关于加强市科技计划项目人力资源费管理的通知》(渝科委发〔2013〕62号)规定:“人力资源费预算编制实行总额控制、分类预算和据实编制,按照不超过科技计划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扣除设施设备费后的30%核定,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和软件开发项目最高不超过60%。”[6]

为此,新《条例》规定利用广东本省财政性资金设立的自主创新项目,承担项目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费可从项目经费中支出,最高不超过项目经费40%,其中,软科学研究项目、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软件开发类项目的人力资源成本费最高不超过60%。同时,新《条例》也明确人力资源成本费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组成员、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费,以及为提高科研绩效而安排的支出[7]。新《条例》规定了人力资源成本费的具体内容和支出范围,尊重科技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改变长期以来科研投入“重物轻人”的现象,使得广东省科研计划项目中人力资源成本费支出有据可循,从而保障了人力资源成本费的有效落实。

3.2 提高职务创新成果转化奖励和报酬比例下限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发达国家已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法律法规,如美国1980年出台《拜杜法案》,法国1982年出台《法国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针与规划法》。2015年8月,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发挥了促进作用。该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未规定、也未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及数额的,按照不同标准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2016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发〔2016〕16号)中规定,依法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给予奖励时,按照不同规定执行。当前,全国近20个省、区、市纷纷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地方法规,近年各地更是争先恐后地相继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新政策,如“南京九条”、“武汉黄金十条”等。目前,广东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急需解决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为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务院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比例的规定有效衔接,新《条例》专门增加一款,明确高等院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完成和转化职务创新成果的奖励、报酬的方式、数额和时限。为提高科技人员完成和转化职务创新成果的积极性,新《条例》在尊重单位规定和与科技人员协议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后科技人员的奖励报酬比例的基础上,规定奖励比例下限可达60%;同时打破绩效工资总额限制,规定国家设立的高等院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对完成、转化职务创新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的支出,但是不受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限制、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7]。新《条例》关于提高职务创新成果转化奖励的规定与国家上位法保持一致而不冲突,明确规定了职务创新成果转化在不同形式下收益的奖励分配比例,不仅直接有利于促进职务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实施,同时能够极大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潜力,扩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科技人员的自主权。

3.3 加大力度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

新型科研机构是近年来广东进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与探索的新标杆,已成为广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重要抓手。目前,广东全省被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已达126家,其中75%由国内各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然而,当前广东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存在政策支持不足、辐射带动力不高、持续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等重要瓶颈问题。根据2015年广东出台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中的规定,“新型研发机构将在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融资等方面享受国有科研机构待遇”。之后,广东省科技厅等10部门颁布的《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试行办法》(粤科产学研字〔2015〕69号)更是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新《条例》规定了地方政府培育和扶持新型研发机构的职责,并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义、扶持方式以及时限给予了明确,是将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具体实践中成熟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至地方性法规予以明确固化,这为政府规范管理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直接依据。新《条例》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市场化运作、从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转化,还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一系列政策福利,规定新型研发机构在职称评审、项目承担、用地建设、引进人才、机构投融资等方面与国有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享受同等待遇[7]。新《条例》专门就培育和扶持新型研发机构作了明确规定,这不仅完全符合广东目前自主创新发展的新态势,而且也有利于集聚更多社会创新资源来促进自主创新工作。

3.4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市场化

2014年,我国国务院制定《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制定《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粤府函〔2015〕347号),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目前,广东正在积极开展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的试点省建设工作,安排1 000万元专项项目经费支持试点工作,已遴选一批供、需方试点单位,由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联合13家供方试点单位承担,着力积累符合广东地区特色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经验;同时,探索建设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已于2015年9月上线,采用电子商务的成熟模式将线上交易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因此,广东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基本信息直接提交给共享服务平台更加适宜。此外,广东也鼓励以社会资金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基本信息提交给共享服务平台。

新《条例》不断规范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运行机制,鼓励以社会资金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所在单位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同时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或者国有资本购置、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的,可按成本补偿和非盈利性原则收取运行费,并可根据人力成本收取服务费[7]。新《条例》关于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市场化的规定明确清晰,不仅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服务收益的管理权限下放给管理单位,并对具体的信息报送和公布、服务收益等程序进行了明确。可见,新《条例》对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节约自主创新成本,保障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3.5 允许财政性自主创新资金项目调整研究内容或者研究计划

自主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受各种不可预期因素的影响,很难完全按照活动实施之前制定的方案或目标执行,预期成果可达性和风险可控性不能完全确定。目前,广东财政性自主创新资金资助项目普遍存在着调整研究内容或者研究计划非常困难、制度限制“偏死”或“偏紧”的情况。

新《条例》专门增加规定,明确在财政性自主创新资金资助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内容或者研究计划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项目承担者应当及时提出申请,报项目立项部门批准[7]。这项规定,不仅促进需要调整研究内容或者研究计划的财政性自主创新资金资助项目能及时调整,保证财政性资金有效利用,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项目承担者调整研究内容或者研究计划的随意性,必须按照程序提出申请和报批准,避免财政性资金被随意滥用。新《条例》这项新规定,不仅有利于营造科研创新活动的宽松环境,而且充分考虑了财政性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的规范性和公平性问题,对各级立项管理部门对财政性自主创新资金项目调整管理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

总体看,新《条例》修订的内容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相适应,相关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冲突,所确立的主要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合法的、可行的。新《条例》深入突出了政府的有关引导和规范责任,完善了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激励制度,进一步鼓励了社会大众创新创业,具有极强的实操性,必将有利于促进广东自主创新工作、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4 贯彻落实新《条例》的措施建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严格执法。因此,新《条例》实施后,要取得预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必须深入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为此,建议重点做好3个方面工作。

4.1 加强全省组织领导工作

(1)明确工作职责。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新《条例》贯彻到实处、取得实效的保证和关键所在,可快速凝聚起落实新《条例》的强大合力。而加强组织领导工作,首先就是要明确和落实有关工作职责。为此,建议广东各地市、县政府要认真认识贯彻新《条例》的重要性,将贯彻落实新《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研究确定自主创新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发挥自主创新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自主创新规划,同时制定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保障自主创新经费持续稳定增长[8]。

(2)强化配合协调。新《条例》修订出台后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某些规定需要多部门配合协调管理,比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等,需要多个部门协同统一,不然不利于激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各级各部门也必须清楚意识到自主创新促进工作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主管部门一家的工作。建议广东各地市、各部门切实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加强工作协调,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对新《条例》贯彻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

(3)开展监测考核。自主创新监测数据是制定自主创新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也是对广东科技、发改、经信、财政、教育等部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不仅有利于加强有关部门、责任人对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和本身责任心,也有利于增加社会公众对广东省自主创新工作的认知能力。为此,根据新《条例》相关规定,建议由省科技厅会同省统计局,共同制定完善广东全省自主创新统计制度,对自主创新活动、能力、水平和绩效进行全面跟踪监测、分析评价,并定期向社会发布有关的主要统计指标。广东省政府同时制定全省的自主创新考核长效政策,定期对全省各地级市、县人民政府促进自主创新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4.2 制修订新《条例》相关配套措施

如果法律文本笼统抽象,缺乏相应制度、人员和经费给予有力的配套支撑,法律也必将会难以落实。加强新《条例》配套制度建设是确保新《条例》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必要保障和有益补充。建议广东各地、各部门在全面落实新《条例》理念和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新《条例》的有关制度规定,及时制修订相关配套措施,保障各项配套措施的衔接,确保新《条例》落到实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比如广州市、深圳市)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做好相关地方性法规制修订工作。在制修定相关配套措施过程中,重点要把握3个方面:

(1)突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法律的精髓,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对公民,法不禁止皆自由;对管理者,法不授权不得为[9]。在制修订新《条例》相关配套措施的过程中,建议要将保障科研人员利益贯穿于始终,逐渐地将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由传统的行政事项审批、创新资源调配转变至协调统筹、引导服务上来,围绕市场发展方向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同时建立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特别是新《条例》重视创新型人才建设与服务工作,规定各地市要为创新型人才在企业设立、项目申报、科研条件保障和出入境、户口或者居住证办理、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8],因此,广东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新《条例》规定的程序、时限等要求,细化工作细则、办事指南,为创新型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突出权责一致。权责一致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而且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机关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依法履行其职责,否则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新《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针对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研究确定自主创新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自主创新促进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等权力[8]。因此,广东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制修订既符合实际,又与新《条例》紧密衔接的配套措施,坚持权与责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把好政策关,配套措施起草完成后要组织严格的论证,做好合法与合理性审查,不要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

(3)突出严格执法。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诸多环节组成的完整链条[10]。当有法可依的问题总体上解决时,执法就成为整个法治建设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如果有法而不去严格执法,法律就会成为“纸老虎”和“稻草人”,失去了其应有效力。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对自主创新全链条的监管制度,对以财政性资金进行重大技术装备引进、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财政性自主创新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等行为进行规范,强化了政府的监管职责和相关方面的法律义务,明确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因此,广东各级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规范执法,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能搞“关系执法”、“态度执法”、“人情执法”,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3 做好新《条例》学习宣传工作

(1)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推进自主创新工作的能力。领导干部是自主创新促进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作出了“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法律、带头敬畏法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的重要指示。“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自身带头学习新《条例》,做到先学一步、高出一筹,就可以以上率下,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法、守法、用法,提升新《条例》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为此,建议由广东省科技厅和各级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学习、宣传和培训计划,分步骤、分层级进行宣讲,通过专题学习、集中培训和专题讲座等各种有效方式,下大力气组织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学习新《条例》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重点。各级政府负责同志要主动学、带头学,全面掌握新《条例》的主要内容,切实提高自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工作的能力。

(2)开展科技管理人员和和科研人员培训。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是自主创新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习贯彻新《条例》有利于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引导科研人员享受新法规政策“红利”、规避可能的政策风险。为此,建议广东以提高科技管理能力、服务科研人员为重点,通过举办集中培训班、全省巡回宣讲等方式,广泛组织全省各级科技管理人员、各单位科研人员,特别是一线业务科室人员、企事业单位科研骨干系统学习新《条例》,全面掌握新《条例》的各项具体规定。全省各级科技管理人员要将新《条例》的学习和新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管理理念,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3)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贯彻落实新《条例》,必须要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人人关心自主创新、人人支持自主创新、人人注重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议广东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开设法制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充分发挥各类网站、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提高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影响力。深入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科技园区等单位开展集中宣传、精准宣传,形成政府关注、企业关切、公众知晓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创造自主创新工作全民参与、社会共推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4-10-29(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6:7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2016-05-20)[2016-05-22].http://politics.people.com.cn

[4]任采文.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J].中国人才,2014(17):4-5

[5]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N].南方日报,2015-09-14(2)

[6]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加强市科技计划项目人力资源费管理的通知[A/OL].(2013-07-18)[2015-12-20].http://wkj.cq.gov.cn

[7]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的决定[N].南方日报,2016-04-02(2)

[8]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的决定(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3号公告[EB/OL].(2016-03-31)[2016-04-01].http://www.rd.gd.cn

[9]易军.“法不禁止皆自由”的私法精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4(4):121-143

上一篇:建筑劳务公司管理办法 谈宗耀下一篇:风电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