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 创新思维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头脑风暴 创新思维(精选8篇)

头脑风暴 创新思维 篇1

88分

一、单选(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的发现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了光电时代,推进到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里。A

A.相对论 B.万有引力 C.拉力定律 D.黑洞

2.一项政策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A

A.质量设计 B.利用资源的效率 C.时间管理 D.推出时机

3.《西游记》团队中孙悟空曾是一个()。B

A.腐败分子 B.劳改犯 C.领导 D.乱收费的

4.文中提到的顺向型思维的例子是()。C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B.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 C.张三李四调查蔬菜价格 D.爱因思坦发现相对论

5.毛泽东的游击战是()的典型例子。B A.内向型创新思维 B.发散式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6.()发达的人在文学、艺术、电影、绘画等方面有优势。B

A.左脑 B.右脑 C.大脑 D.小脑

7.()指的是通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新方式,将新思想与旧思想相结合,成功地引入实践活动中,给人民群众给消费者带来不断便利的过程。B

A.思维创新 B.管理创新 C.政策创新 D.制度创新

8.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种()。C

A.顺向型创新思维 B.逆向型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9.()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达到既定目的。C

A.实物创新 B.理论创新 C.对策创新 D.制度创新

10.领导干部面对今天大发展、大变化的时代,应该经常从()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C

A.自我 B.他人 C.群众 D.国际

二、多选(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在体育运动上,我国擅长()等技巧性运动。国人应摆正心态,扬长避短。AD

A.羽毛球 B.游泳 C.蓝球 D.乓乒球

2.以下跟牛顿有关的是()。ACD

A.平衡定律 B.广义相对论 C.拉力定律 D.万有引力

3.洋博士内急落水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这个火热的、剧烈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俯下身去创新。BCD

A.深入学习理论 B.深入生活 C.深入实践 D.了解实际情况

4.作为领导者应做到:()。ABCD

A.业务能力强 B.顾全大局 C.公平公正 D.不贪图已利

5.执行力文化就是必须有执行的规矩和标准,包括的内容()。AB

A.认真第一,聪明第二 B.制度第一,能人第二 C.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D.胜利第一,理由第二

三、判断(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陈毅说过:辽沈战役是农民用小推车把我们推赢的。√

正确 错误

2.“谁能赢得更广大群众的支持,谁就能赢得天下”这表明群众视角的重要性。√

正确 错误

3.现实情况千变万化,创新管理中要遵循“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的理念不能变。√

正确 错误

4.创新思维等同于发明创造。╳ 正确 错误

5.顺向型思维就是能够完整地掌握和忠实地传承已有的知识系统,并对该知识系统提出质疑和创新。╳

正确 错误

6.执行是一种带有弹性的东西,可以参照规定落实下去。╳

正确 错误

7.执行力的方针是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正确 错误

8.作为领导干部,应该领导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正确 错误

9.老百姓、社会很需要,目前政策无法满足需要,这时是政策创新的最好时机。正确 错误

10.领导看问题要多用“内脑”。√

头脑风暴 创新思维 篇2

一、何为思维地图

思维地图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开发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它是建构知识、发散思维、帮助记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可视化工具。它共有八种思维地图, 就是八种基本工具。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地图形式。思维地图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它更重视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2) 。

二、思维地图的特点

思维地图, 顾名思义, 将思维以地图形式呈现, 主要有图片和简要文字, 让人一看就懂。它把抽象的逻辑思维变成了形象的可视地图, 让人轻轻松松就能学会。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思维地图用图片加文字的方式展示学习内容, 呈现思维过程, 把复杂抽象的逻辑内容变成简单直观的可视内容, 减小了学习难度, 加上多种色彩的标注, 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重点突出抓住关键

思维地图的呈现上, 都是内容的精华。它把事物或事件的关键图文, 按照内在关系清楚地表述在地图上, 让人一目了然, 一下子就能把握重点, 抓住关键。

3. 全脑开发促进思维

每个人都有一个全脑, 分左脑和右脑。两者各有所长:左脑主要功能是语言、书写、分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等, 为理性脑;右脑的主要功能有空间方位辨别、几何图形识别、形象思维、音乐、美术、舞蹈、情感和情绪、创造性和综合性活动等, 为感性脑。思维地图充分运用两者的长处, 分工合作, 互为补充, 提升思考技巧, 大幅提高阅读速度、记忆力与创造力。

三、思维地图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思维地图的研发应用, 在教育界得到了师生的欢迎。因为它的显著有效性又被世界各国的各行各业推广运用。而有着严重学习障碍的智障学生, 接触到思维地图是一种幸运, 也是学习的一种迫切需要。在实际运用中, 笔者发现思维地图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多种优势。

1. 视觉策略记忆图像化

思维地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实现思维可视化, 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 无形中运用了培智语文教学的视觉策略。它是利用各种视觉讯息, 例如:图像、文字、相片等帮助学习的方法。视觉策略可以帮助智障学生接收、分析和理解输入的讯息, 也可以帮助表达、记忆。由于智障学生的思维缺陷导致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较低, 形象思维占主导, 因此思维地图的图像化记忆方式更有利于智障学生语文学习。

2. 由难变易学习主动化

陶行知先生设计的生活课程, 实行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必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他们的自动性、科学性、创造性的发展, 以增强生活力。陶行知认为:“新教员不重在教, 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 (3) 在培智语文课堂引入思维地图, 就是为了培养智障学生的自动思维, 促使自动学习。培智语文的学习, 都是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有些智障学生不认识字, 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低。有些智障生不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 学习很吃力。抽象的书面语言因为思维地图的运用, 而变成了色彩鲜艳的图文, 复杂的学习内容变得简单了, 有图片有文字,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得懂, 让教学内容接近不同的学生, 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语文学习的难点突破了, 智障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被改变了, 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 都能参与其中, 都能主动学习。

3. 多种维度知识结构化

思维地图是一种开发大脑思维潜力的工具。针对智障学生的语文学习, 我们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的单向、简单的思维, 而是在学习中启发他们从多种维度思考问题, 多种维度学习知识, 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 学会多角度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多种维度的思维训练, 让智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将零碎的知识串成整体, 克服识记困难、容易遗忘的障碍, 让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和结构, 有助于他们完整地建构语文知识。

四、思维地图刮起培智语文课堂的“头脑风暴”

思维地图是一次新的教学尝试, 也是一次新的思维转变。在培智语文课堂中, 它鲜艳、形象、直观, 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使课堂更具趣味性与生动性。学习热情也一次次地高涨起来, “头脑风暴”也随即刮起来了。以下是八种思维地图中的五种, 也是我在培智语文课堂中常用的五种。

1. 圆圈图———围绕主题搜集信息

圆圈图, 即在圆圈的中心, 用字词或图片定一个主题, 在圆圈的外面写上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比如, 在培智语文课堂上, 要进行自我介绍, 学生不知道说些什么?怎么说?于是, 我就用上了圆圈图, 引导学生围绕“我”开始讨论:从哪几个方面说?有的说要介绍名字和学校, 有的说要谈谈自己的爱好, 有的说要说说自己的特长, 还有的说要讲讲自己的性格……学生七嘴八舌, 思维活跃起来, 表达的欲望一下子提高了。最后借助完成的圆圈图, 让学生理清思路, 看着图一个个地有条理地多方面介绍自己。

2. 起泡图———扩散思维学用结合

起泡图, 即在中心圆圈内写上一个字词或短语或物体, 再在其放射状的四周圆圈内填充或描述相关内容。如在培智语文的生字教学中, 我常常运用起泡图来开展“一字开花”组词游戏。就拿“赏”字来说, 一字开花, 就是扩词练习,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在长期的思维训练下, 把生活融入课堂中, 学用结合, 思维像闸门一样突然被打开了, 从文中的“欣赏”想到了近义词“观赏”, 又接二连三地冒出词语:赏金、赏钱、打赏、悬赏、讨赏等。同学们在相互补充中学到了很多词语, 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3. 双起泡图———比较异同学会区分

双起泡图, 主要用来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 让学生学会辨别区分。即在两个中心圆圈内写上相类似的两个事物, 在外面单独连接的圆圈内写上两个事物不同点, 在中间共同连接的圈内写上共同点。比如, 在《认识水果》一课的语言训练时, 学生把橙子和桔子混淆了, 分不清哪个是桔子, 哪个是橙子。于是, 我利用双起泡图, 进行了两者的比较。通过实物的对比, 让学生找出两者的异同。学生从两者的众多特点中找到了颜色有黄有绿、形状都是圆形的、味道都是有酸有甜、用途都是用来吃的等共同点, 又找到了果肉、软硬度等不同。如图所示, 学生在实物与图文对比中更深入地区分了两者, 并在比较中练习了语言的表达。

4. 树型图———分门别类整理知识

树型图, 我在知识整理、分类时运用它, 便于系统地总结、归纳知识, 有序地建构知识。一般在最上端写上一个分类名称, 然后在下面按类别写上名称, 最后让学生按类别归类。

比如, 在学习校本教材《生活语文》第十册, 我和学生一起梳理主题单元时, 运用树型图回顾内容, 让学生对一学期所学的主题式课文有了整体清楚的认识。

树型图是一种常用的语文练习工具。如, 在一堆词语中, 让学生按交通工具、学习用品、家用电器、床上用品进行分类, 我分层训练学生对词汇进行理解与归类, 轻度学生用书写文字的方式归类, 中度学生用图文卡片的方式归类, 重度学生用图片归类。下图以重度生的练习为例, 这样的分类练习, 以活动、比赛形式进行, 学生主动, 内容有趣, 效果显著。

5. 流程图———呈现步骤安排先后

在培智语文教学中, 你会发现智障学生的思考、做事常常没有顺序, 说着说着就不知道接着说什么, 做着做着就不知道下面该做什么。而流程图就能清晰地帮助智障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逻辑思维上形成一定的先后顺序。比如, 在教学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话时, 我们可以图文的流程图呈现先后顺序, 体现事情的操作步骤。如图, 洗碗时, 我们先放水, 接着加入洗洁精, 然后逐个洗碗, 最后在清水里漂干净。

借助流程图, 就似给了学生一根语言表达的拐杖, 让学生说话自信了, 表达清楚了, 表述有序完整了, 语言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思维地图,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给了智障学生思维的翅膀, 让他们在生活语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思维地图, 满足了智障学生的学习需求, 给了他们学好语文的一个平台, 让他们体验成功, 快速提高;思维地图, 打破了培智语文沉闷的课堂, 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让师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刮起“头脑风暴”。

参考文献

[1]沈德鑫.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M].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1.08.

[2]全言.“生活化”教学与培智语文课堂[J].语文天地, 2015.11:18-19.

[3]常建文.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4月, 第35卷第4期:67-69.

[4]申灵灵, 立群.思维地图及其在美国的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

头脑风暴:引爆儿童创意写作思维 篇3

蒂娜·齐莉格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关于创造和创新的课程。在第一节课上,她要求学生们重新设计自己的胸卡——

我曾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们不准说话,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生日大小排成一排。一开始,学生们都露出“不可能”的惊讶表情。几秒钟后,有人站起来借手势表示自己是几月出生的,其他人便纷纷效仿,相信他们找到了不用说话就能完成任务的办法,很快就有人站好了。

还剩一分钟时,我提醒他们抓紧时间。学生们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我检查时发现很多人都站错位置了。我问学生们为什么这么多人站错地方。有人回答,刚开始他们觉得根本无处下手,后来看到别人用手势传递信息,他们也跟着做。

我提醒他们:“还有没有更好更简单的方法呢?”很快,有人提议可以把自己的生日写到纸上,因为我只规定不能说话,并没有要求不能写字。

实际上,除了借用手势外,还有很多好方法可用,比如,驾驶证上都写着出生日期,可以把驾驶证拿出来;一个人主动出来,指导大家找到各自的位置;在地上画道时间线,各自找自己的位置;或者把自己的生日唱出来,因为我并没有规定不准唱歌。

有趣的是,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做这个游戏时,结果都是惊人的相似。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大多数人在解决问题时,只要想出一个方法,就停止思考,尽管可能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第一个并不总是最好的,但很多人就此停步,白白放弃了创新的机会。

Think资本公司的合伙创始人蒂姆·哈德逊在他的书《不换思想就换人》中也提到了这点。

在他看来,解决问题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轻易满足于已找到的解决办法,就此停步;

第二种境界是继续探索,直到找到更好、仍欠创意的方法;

第三种境界是不懈努力,直到发现新颖、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是最高也最难达到的境界。

蒂姆·哈德逊的“境界”比喻很贴切,准确把握住了不同解决方法的特点,但我们更欣赏“浪峰”的比喻,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好比海里的一个个浪峰。优秀的冲浪者一直在浪峰之间沉浮,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海浪。同样,要想找到最有效最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就不能满足于浅显的答案,要提出不同的想法,从中筛选出理想答案。

由这两个案例,联想到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家长、教师常常感慨,当前中小学生的习作缺乏灵性、老气横秋。选材、立意、构思、语言,都是那样千篇一律,暮气沉沉。

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想,关键还是在于作文教学本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天空广袤无边,漫游时空隧道,探索未知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甚至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童话。可以说,儿童成长岁月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想象世界中。耽于幻想,是儿童的生命表征。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却往往人为地设置过多的想象障碍,让儿童的想象不能持续流畅地展开。学生作文课上的想象,也因教师或伙伴间的干扰,合理有余、创意不足;沉重有余、灵性不足。

二、创意思维,往往被教师亲手扼杀掉

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给学生读了意大利罗大里的童话《糖果雨》,接着教师让孩子想象:“假如你的天空会下一场神奇的雨,你最希望下什么雨呢?”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会下钞票雨,手一伸,就是一把一把的钞票。”有的说:“我会下一场作业自动写作机雨,写作业就不用发愁了。”有的说:“会下金猪雨,黄金做的小猪一只只掉下来,可好玩了!”……孩子们的想象五花八门、异彩纷呈。教师接着追问说:“你认为谁的想象不合理呢?”

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逐一否定了同伴的想象:

“老师,下钞票雨是不行的,那会让这个世界的人们都变成懒汉的。”

“老师,下作业自动写作机雨是不行的,那样我们就再也没人交作业了。”

“老师,下金猪雨不可能的,因为黄金做的猪掉在头上会砸死人的。”

这个案例,很鲜活地告诉我们:儿童的想象力是怎么被扼杀的!一个原本非常巧妙的想象话题,理应能引发学生更多精彩的想象,却因着“谁的想象不合理”这一糟糕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乃至相互否定,刚刚开启的想象之门,悄然关闭。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诗”勃发着瑰丽的想象。但是他们的想象之门,也很容易被关闭,需要教师小心翼翼地看护。儿童的想象世界本是一片广袤的草原,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守护牧养想象的草原,让儿童的想象一如羊羔,自由奔走,自由生长。而事实上,教师常常一不小心就成了侵蚀、破坏草原的罪魁祸首。很多时候,教师往往打着“想象合理”的旗号,好心办坏事,扼杀了学生灵动的想象。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儿童真实生活状态中的“自由想象”和作文教学状态下的“奉命想象”,呈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品质。前者无拘无束,灵动轻盈;后者合情合理,沉重板滞。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源,在教师!教师以成人的想象逻辑,要求儿童。儿童的真实想象世界和作文过程中的想象世界,没能很好地合二为一,亦即没有“融通”。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儿童架设“融通”的桥梁。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干预,制造宽松、民主的想象氛围,引发学生更多的基于生活的奇思妙想,千方百计让儿童不觉得这是在作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鼓励儿童把想到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让作文成为留驻美妙童年的绝佳载体。

努力让儿童的作文充满灵动的创意,理应是作文教学的本真回归;创意写作,理应引起更多教师的重视和探索。而“头脑风暴法”,也许可以为创意写作,找到一条便捷的路径。

三、头脑风暴,让写作充满创意灵感endprint

还是从案例说起。

以下呈现的,是我所执教的《创意图书馆》教学片段——

(课的前半部分,教师让孩子们观看视频《荷兰图书馆智能椅》,让孩子们感受高科技智能椅给读者带来的方便,并让孩子们利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将这些智能椅介绍给更多的人,接下来让儿童展开头脑风暴,设计未来的图书馆。课的后半部分,才是如下的教学环节片段。)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当一回图书馆的设计师吧。在你的心目中,未来的图书馆会有哪些全新的创意设计?让我们展开“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就是围绕着一个话题,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彼此不否定。这样,奇思妙想会不断地涌现。张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屏幕提示创意思路)

环境:有哪些全新的设计?

管理:有哪些人性化举措?

技术:有哪些突破性创新?

…………

只要你敢想愿想,未来的图书馆就诞生在你的创意中。同学们先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用一张小纸条,把自己的创意写下来,如果你喜欢画画,也可以把自己的创意画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室里响起了欢快的曲子,学生沉思一分钟后,把自己的创意在小纸条上写下来,之后,把小纸条贴在海报纸上,大家各自交流自己的创意,气氛热烈,5分钟后,组长对大家的创意进行梳理、整合。)

师:现在,让我们开始“头脑风暴”!由组长带着组员发布你们的创意。

生1:我觉得图书馆应该放几个机器人。如果你想拿书,就可以请机器人帮你找出那本书。比如说你想找《小豆豆频道》,就可以输入“小豆豆频道”这些字。这样机器人就能帮你找出这本书。

生2:我认为现在的图书馆可以贴一些可爱的墙纸,这样就比较温暖。而且椅子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不会单调,会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儿。

生3:我认为每一种书都要放在一个特定的房间里。如果我想找太空的书,就可以进入“太空的房间”,里边很黑,还有一块晶莹透亮的玻璃。你要书的时候,可以躺在那里,舒舒服服地躺着,就能让书来找你。

生4:我会把图书馆的基座设计成一艘船,房子就像一本打开的书,就像张开的帆,让人一看就联想到,乘着书的船,遨游知识海洋。

生5:我觉得当今世上,有太多太多不能上学读书的盲童,他们不知道社会上的点点滴滴。所以我认为在图书馆里装上一些按钮,一按,就可以读出故事的一波三折,以及主要内容,让他们在书海中遨游,让这些盲童们知道自然常识、天文地理。

生6:图书馆是分屋设计的。若是你要找一本关于宇宙的书,就进入“宇宙屋”。在黑洞洞一片的环境里,你不用害怕,只要请旁边的服务员给你一副眼镜。当你跳下“无底深渊”时,你会飞起,这就是航天员练习的氢气。当你想找书时,只要打开眼镜上的灯,就能来到书架旁找书看了。

…………

这个教学片段,我引入了“头脑风暴”技术。因此,课堂上,学生能无拘无束地畅想,富有创意的想象持续不断地涌现在儿童的脑海中。

“头脑风暴”是由美国创造学家亚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又称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这些发明技法,其共同的特征,就是一个群体,在一种既紧张又活泼的心理氛围作用下,借助于高强度的思考,通过灵感激发与碰撞,各种奇思妙想纷纷涌现。

近年来,“头脑风暴”理论被引进各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成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英国查尔勒斯·莱兹出版社出版的约翰·巴博编写的《英语》教科书,在“写作”单元中,提出了“头脑风暴”的概念。

“头脑风暴”非常适用于作文教学,尤其是在启迪习作思路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话题情境,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的大脑毫无拘束地就某一个主题进行密集的想象和思考。例如前文所引述的《创意图书馆》教学片段,儿童围绕着“未来的图书馆有什么样的创意设计”这个感兴趣的话题,针对当下图书馆的不足,进行快速构思,各种奇特的意念不断涌现,且没有一个孩子是重复的。教师在一旁不做任何解释和提示,而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儿童。这种脑力活动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持续不断地创造意念,鼓励儿童地将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大胆地清楚表述出来。这种智力激励方法,尤其是在写作思路指导的时候,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奇效。

四、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原则

“头脑风暴”实施起来很简单,只要让儿童无拘无束地想象,无所顾忌地表达就可以了。但若操作不当,完全有很可能由于因袭的教学原则与手段,使得“头脑风暴”流于形式或效果打折。要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在创意作文课上,“头脑风暴”的实施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第一条原则:想象无错。教师要告诉学生,“头脑风暴”的过程,任何人的发言,都是无错的,哪怕觉得很荒谬,也不要轻易评论。禁止评论他人意见的好坏,禁止私下交头接耳。实践证明,人在安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奇思妙想。因而只要教师宣布“头脑风暴”是永远无错的,那儿童就会无所顾忌地张开想象的翅膀。

第二条原则:最狂妄的想象是最受欢迎的。教师要鼓励儿童异想天开,告诉他们不要笑话狂妄的想象,很多时候,最狂妄的想象,往往是最有创意的,最受欢迎的。这样一规定,儿童往往非常兴奋。他们会忘我地投入,各种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也许,在成人看来,不少点子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要相信儿童自己是会认真地比较大家的方案的,选择最合适最有创意的办法。容许出格的想象,是为了引出更妙的想象。

第三条原则:延迟评价。“头脑风暴”的核心,是鼓励参与者任意想象、自由畅谈,提出的想法越多越好。因此,在学生刮“头脑风暴”的过程中,要允许参与者大胆表达,主持人要延迟评价。假如让学生想出200种不同口味的冰激凌,想出50种时,就进入了创新阶段,后面的150种就会比前面的50种更新颖更有趣。每一种想法,就是不同的种子;每一粒种子,在适当的水分和土壤的作用下,都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想让孩子们的习作充满创意,就必须多播种大片的种子。延迟评价,就是播下种子。endprint

第四条原则:数量至上。对“头脑风暴”在产生过程中,要重数量不重质量,即为了追求最大数量的灵感,任何一种构想都可被接纳,并鼓励利用别人的灵感加以想象、延伸、扩展、改变、重新组合等,以激发更多更新的灵感。通常的做法是,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先独立进行思考,不要一开始就进入“头脑风暴”状态。开始时,在纸片上用尽可能多的词语记下一闪念的灵感,哪怕用一些简单的符号都可以。不需担心书写潦草,不要担心语法错误。当许多灵感陆续被激发出来,而参与者也呈疲惫状,灵感激发速度会明显下降。这时,教师也可以以“最后再提3~5个点子就结束”之类的话结束“头脑风暴”。

不断重复以上四大原则进行智力激励法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渐渐养成弹性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其求异思维能力。思维的大门一旦开启了,那么儿童在习作过程中,就会有更多持续的创意。

五、头脑风暴法操作要诀

1.规模适度。“头脑风暴”活动最佳规模在5~10人之间,最好是马鞍形的座位编排,让大家在发言的时候面对面。因为人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传递的。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情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灵感。

2.选择或布置有助于激发灵感的环境。“头脑风暴”法,对环境也很有讲究。要有书写板、海报纸、便利贴等记录工具。如果还有与主题相关的小物件,会激发与会者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创意思考。比如,我在一节作文课上,让孩子们设计“创意钢笔”,事先我让孩子们到文具店购买各种有创意的书写工具、文具盒和小挂件。同时,还允许他们把尺子、剪刀、纸板、橡胶带等带到教室里。不要小看这些小玩意,孩子们在“头脑风暴”的时候,可以用它们来画蓝图,也可以制作模型。大多数人需要借助模型来刺激大脑进行思考。立体的模型和图画,远比语言更能激活创意灵感。此外,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播放一些有助于激发灵感的且轻松跳跃、节奏明快的曲子。有时候,故意让学生假设今天我们不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在水底5000米深处的潜艇深处,让他们先假想周遭的环境,再开展关于“未来潜艇”的头脑风暴,孩子们一定兴奋不已。

3.多提一些富有挑战性或者出人意料的话题。话题越新奇越有挑战性,越能引爆参与者的创意思维。儿童天生好奇,在成人看来越是不可能的话题,他们往往越有兴趣参与。比如,要设计一个运动场,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畅想未来的运动场应该是怎么样的。“头脑风暴”的主持人可以大胆建议,暗示学生可以想象月球上或地下运动场、100年前和100年后的运动场有什么区别,耗费一美元和一亿美元的运动场各是什么样的,还可以想象小孩、老人和残疾人的运动场分别是怎样的。有研究表明,只要将身体和精神跳出眼前的圈子,离开越远,想象力越活跃,创意灵感就会越加丰富。

4.借助思维导图,整理创意灵感。“头脑风暴”产生的灵感,往往转瞬即逝,教师要让孩子们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伙伴的灵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厘清思路。思维导图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安东尼·巴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思维工具。与传统的思维工具不同,整个思维导图,呈放射状,图文并茂,文字颜色多样,重点突出,有清晰的层次,使得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览无余。譬如,让学生创意未来的教室,学生的创意是零散的,无序的。教师先让学生将各自的创意,写在便利贴上。然后,让学生把各自的创意,贴到相应的思维导图区。这样,创意就被条理化了。见下图所示——

头脑风暴,实践创新项目总结 篇4

在学术部生活与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收获的是激情,是感动,是能处事不惊的从容,是能独挡一面的自信。有人说部门活动就像是一个精彩的舞台,给了我们展现自我的机会,而我宁愿说部门活动是一支神奇的画笔,给了我这一张白纸生命的华丽。

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更何况这给白纸以生命华丽的涌泉之恩?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伴随着她一起成长,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去浇铸她光辉的感人历史,去谱写她精彩的青春故事。

为了开展好本次头脑风暴大赛活动活动,部长和干事通力合作,用最大的努力将活动办成功。由最初的活动计划拟定到后来的落实,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在活动未开展前丝毫没有懈怠,这也为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在活动中,每位同学都竭尽所能为达出更多试题。同学们在比赛的时候也都比较得心应手,将自己最优势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本次活动的圆满开展依赖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依赖的是大家相互默契的配合及部门所有成员成功开展本次活动十足的信心。

总之,通过本次头脑风暴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让每个参赛同学都了解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在今后各项活动的开展中,我们相信有了第一次的活动经验,以后的道路会越来越平坦,会一次比一次顺利,期待我们展现风采的那一刻。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会越来越优秀。

头脑风暴法: 篇5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互相作用影响,容易屈服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有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或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为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头脑风暴法应遵守如下原则:

1)庭外判决原则:对各种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最后阶段,此前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和评估。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其是否适当和可行。2)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创造一种自由的氛围,激发参与者提出各种荒诞的想法。

3)追求数量。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4)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方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见外,鼓励参与者对他人提出的设想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

为便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应该确定专家会议的最佳人数和会议进行的时间。经验证明,专家组规模以10-15人为宜,会议时间一般以20-60分钟效果最佳。专家的人选应严格限制,便于参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所涉及的问题,具体应按照下述三个原则选取:

1)如果参与者互相认识,要从同一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领导人员不应参加,否则可能对参加者造成某种压力。

2)如果参与者互不认识,可以从不同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这时不应宣布参加人员 职称,不论成员的支持或者级别的高低,都应同等对待。3)参加者的专业能力应与所论及的决策问题相一致,这并不是专家组成员的必要条件。但是,专家中最好包括一些学识渊博,对所论及的问题有较深理解的其它领域的专家。

头脑风暴的主持工作,最好由对决策问题的背景比较了解并熟悉头脑风暴的处理过程和处理方法的人担当。

头脑风暴专家小组应由下列人员组成:  方法论学者——专家会议的主持者  设想产生者——专业领域的专家  分析者——专业领域的高级专家  演绎者——具有较高逻辑思维能力的专家

头脑风暴的所有参与者,都应具备较高的联想思维能力。在进行头脑风暴(即 思维共振)时,应尽可能提供一个有助于把注意力集中于所讨论问题的环境。有时某个人提出的设想,可能正是其他准备发言的人已经思维过的设想。其中一些最有价值的设想,往往是在已提出设想的基础之上,经过“思维共振”的“头脑风暴”,迅速发展起来的设想,以及对两个或多个设想的综合设想。因此,头脑风暴产生的结果,应当认为是专家成员集体创造的成果,是专家组这个宏观只能结构相互感染的总体效应。头脑风暴主持者的发言应能激起参加者的思维灵感,促使参加者感到继续回答会议提出的问题。通常在“头脑风暴”开始时,主持者需要采取询问的做法,因为主持者很少有可能在回忆开始5-10分钟内创造一个自由交换意见的气氛,并激起参加者踊跃发言。主持者的主动活动也只局限于会议开始之时,一旦参加者被鼓励起来以后,新的设想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是,主持者只需根据“头脑风暴”的原则进行适当引导即可。应当指出,发言量越大,意见越多种多样,所论问题越深越广,出现有价值设想的概率越大。

会议提出的设想应由专人简要记载下来或录在磁带上,以便由分析组对会议产生的设想进行系统化处理。供下一(质疑)阶段使用,系统化处理程序如下:

1)对所有提出的设想编制名称一览表; 2)用通用术语说明每一设想的要点;

3)找出重复和互为补充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设想 提出对设想进行评估的准则:

 分组编制设想一览表

在决策过程中,对上述直接头脑风暴法提出的系统化的方案和设想,还经常采用质疑头脑风暴法进行质疑和完善。这是头脑风暴法中对设想或方案的现实一对行性进行估价的一个专门程序。在这一程序中,第一阶段就是要求参加者对每一个提出的设想都要提出质疑,并进行全面评论。评论的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现的所有限制性因素。在质疑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可行的新设想。这些新设想,包括对已提出的设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的论证,存在的限制因素,以及排除限制因素的建议。其结构通常是:“XX设想是不可行的,因为。。,如要使其可行,必须。。”

 质疑头脑风暴法第二阶段,是对每一组或每一个设想,编制一个评论意见一览表及可行设想一览表 质疑头脑风暴法应遵守的原则与直接头脑风暴法一致,只是禁止对已有的设想提出肯定意见,而鼓励提出批评和新的可行设想。

 在进行质疑头脑风暴法时,主持者应首先简明介绍所论问题的内容,扼要介绍各种系统化的设想和方案,以便把参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论问题进行全面评估上。质疑过程一直进行到没有问题可以质疑为止。质疑中抽查的偶评估意见和可行设想,应专门记录或录在磁带上。

 质疑头脑风暴的第三个阶段,是对质疑过程中抽出的评估意见进行估价,以便形成一个对解决所讨论问题实际可行的最终设想一览表。对于评估意见的股价,与对所讨论设想质疑一样重要。因为在质疑阶段,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施的所有限制因素,而这些限制因素即使在设想产生阶段也是放在重要地位予以考虑的。由分析组负责处理和分析质疑结果,分析组要吸收一些有能力对设想实施做出较准确判断的专家参加。如果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决断时,吸收这些专家的意见尤为重要。

实践经验表明,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中方案,对所论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因而头脑风暴法在军事决策和民用决策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美国国防部制定长远科技规划中,曾邀请50名专家采取头脑风暴法展开了两周会议。参加者的任务是对事先提出的长远规划提出异议。通过讨论,得到一个使原规划文件变为协调一致的报告,在原规划文件中,只有25-30%的意见得到保留,由此可以看到头脑风暴法的作用。

头脑风暴作文 篇6

“美国第一位宇航员叫什么名字?”主持人响亮的声音透过荧屏回响在我的耳旁。“唔,这个问题太难了。”虽然对于我来说简直是难如登天,但嘉宾却很快回答出来。

这个节目就是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这个家喻户晓的节目要到每个周末的10点多才姗姗来迟。虽然如此,但依然有许多粉丝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等候。

电视中的很多题目蕴藏着很多的知识,丰富了我的生活。有时我知道的题目,嘉宾答不上来,我会急得面红耳赤,恨不得立刻跑上去告诉他答案。眼睁睁看着红灯亮起,只能掉下擂台,真为他们惋惜。获胜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有时看着题目,老妈说:“这题太简单了。”结果自信过了头,答案错得离谱,她的表情和嘉宾一样,一脸的不可思议,瞠目结舌地盯着电视,好像主持人李好的脸上有答案一样,无比懊恼地来一句:“唉,就在嘴边,就是说不出来!”

金牌主持人李好的幽默,总是很好地化解了攻守擂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让节目趣味性十足。有一次,一个清华学子和北大教授互不相让。一个说:“哼,今天我来领教北大教授的.厉害。”“承让,要知道姜还是老的辣。”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都是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中途李好接话:“哇,来自名牌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这让我这只念到大专的人情何以堪哪。”大家都为他的自嘲鼓起掌来。

这个节目不仅生动有趣,让我了解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连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东西也懂得了不少,真是一个开拓视野、老少皆宜的好节目。家里的老太也经常拿里面的问题考我:“小东西,你知道龙虾的血是什么颜色吗?”我脱口而出:“当然是红色的了。”老太哈哈笑道:“错了,龙虾是冷血动物,血是蓝色的。”我听了大吃一惊,从此更喜欢这个节目了。

这么“涨姿势”的节目你还不赶紧看一看吗?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小学

六(9)班章胜哲

头脑风暴 创新思维 篇7

“岗位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要有思想意识, 责任意识, 能力意识, 督查意识”该队采油一班班长高国泰发言道。

“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 没整改的分级纳入考核, 低级问题不能重复出现, 涉及到安全问题都是重大问题”

今年以来, 塔河采油一厂采油四队引用“头脑风暴法”激励员工管理创新, 主要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上, 让大家进行互动, 改变以前业已形成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固定思维方式, 用一个全新的眼光来看企业发展。

该队队长黄江涛告诉笔者: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 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 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 这种情境就叫做头脑风暴。由于会议使用了没有拘束的规则, 进行头脑风暴, 人们就能够更自由地思考, 进入思想的新区域, 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

“我们进行头脑风暴, 每日确定议题, 各职能室、班组长经过充分准备, 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次, 不同方位, 大胆地展开想象, 同时与会每个人都不得对别人的设想提出批评意见”副队长刘耀宇说。

“畅所欲言表心声, 尽职尽责献良策。大家头脑风暴分析问题, 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 不管方法的好坏都记录下来, 然后再分析谁的分析更好, 选出有价值的好方法到实际工作中检验得出结论, 确定创新项目和日常处理事务的好途径”。

“如何做好原始资料的录取工作?”、“如何减一分成本, 增一分效益?”、“怎样合理地进行污油回收?”......今年以来, 塔河采油一厂采油四队通过组织头脑风暴畅谈会, 收集整理合理化建议24条, 采纳18条, 有效地促进了该队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凯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要, 那就是认可和赞美”。进行头脑风暴, 不是将方法写在纸上, 而是落在行动上, 通过群策群力谋发展, 集思广益献良策, 达到管理创新, 让广大职工得到认可和赞美。

头脑风暴 创新思维 篇8

值得一提的是,由国企人员所做的企业数据情报管理和创新经验分享,尤其让人耳目一新。现场有外企法务甚至认为:几乎超越外企的专利数据管理践行,颠覆了我们印象中的传统国有企业。

制胜国际市场 专利布局先行

作为通讯领域里的大咖,中兴通讯全球知识产权总监沈剑锋和与会听众分享了近期中兴和美国NPE之间的诉讼案,深刻解读了新形势下美国NPE的发展形态和未来趋势,用中兴积累的实战经验,再一次强调和重申企业专利布局和专利预警的重要性。

这起中兴和NPE之间的纠纷同时发生在14个国家,其中一场诉讼居然发生在远离美国的东欧某国,而该国全年所有的专利诉讼加起来只有5起,法官司法审判经验几乎是零。“传统的司法环境是在欧美,随着NPE的发展,利用不发达国家不利的诉讼环境来打击对手是NPE的新手段,NPE的运作灵活性超出大家的想象。虽然面对同一个竞争对手,但是不同的司法环境,不同的司法审判能力,法官在审判中往往趋于保守地偏袒专利权人,使我们陷入很大的被动局面。”沈剑锋说,“一方面我们要管理这14个国家的专利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管理14个国家的诉讼和14个国家的律师,要平衡这些关系非常棘手。突然面临这样的全球性诉讼,企业如果没有专利预警机制,将会承担最严峻的专利侵权风险。”

沈剑锋在会上分析,由于美国立法限制NPE的发展,大量的NPE开始流向欧洲,诉讼也从美国的主战场转移到欧洲,他同时预测,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NPE将在不远的未来大量流入中国。“国外专利权人一定会将触角伸向中国。你走出去我来打,你不走出去我就跑来打你。在未来,企业即便稳居国内,安享太平的日子却要结束了。”沈剑锋说。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中小NPE的整合和消亡,沉淀下来的NPE将会更加强大,而这些逐渐强大起来的NPE也正在进行一场“洗白”革命:和产业界合作,向政府靠拢,将NPE的财务性和行业的商业性整合从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使得NPE先天对产业界的先天性威胁转变成合作和竞争。在未来,核心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得集中在这些寡头NPE手中,进而导致竞争局面更加复杂多变。曾经的移动通讯制造业巨头诺基亚,目前就在积极运作NPE的幕后操手: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闲置资产转让给NPE公司,双方约定未来起诉行业内的某特定竞争对手,并实现收益共享。“这种集群性、立体性、系统性的NPE公司,对企业的影响和打击只会更大。”沈剑锋说,“未来是生态圈的竞争,而非点对点的竞争,企业也必须改变原有的固定思维,用开放性的竞争理念在全球化环境中求同存异的寻求发展。这个过程中,识别专利风险依然是最重要的一步。”

从数据提炼情报 用情报预测未来

“中国的能源行业在今天面临很大的困境,我们必须要回答国家的问题:中国石油还能走多远?过去我们模仿和跟随,今天我们要考虑的是中国石油如何走向引领?而要实现这一步,我们必须要做行业中长期发展趋势预测,并策划技术发展路线。”中国石油化工工程院首席科学家张映红在会上说。

据张映红介绍,虽然中石化在全球排名第三,但是知识产权相对薄弱很多,因为往往做的是下游工程,硬技术一直是发展的短板。然而,随着2009年美国页岩气革命以来,世界能源革命正在以越来越快的节奏迫使传统油气工业发生全局性转变。石油利润被重新分配,大洗牌正在进行:美国的油价是中国的四分之一,而在中国四川,大企业勉强维持,中小企业几乎破产,中国的石油工业到底还能走多远?重启石油工程,全面加大上游的科技创新,似乎成了石油工业突破困境的唯一出路。

“石油工程的技术生命周期由行业生命周期决定,为此,需要依据能源替代规律预测世界能源革命,判断出能源革命什么时候发生,就能作出石油工业未来的技术预测。在整个预测过程中,必须要让数据说话,没有数据的预测只能是猜测。”张映红说,“为了往后看50年,我们至少要往前看300年。”在中石化的整个行业预测工作中,通过大量使用汤森路透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补正技术文献数据,介入高端专家,人工制作专利地图,对全球数据进行分析、清洗和优化,特别是通过石油、煤炭、核能等领域的技术分析,中石化作出预测结论:2035——2040年将是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革命的爆发期。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我们不需要使用太多技术就能找到油气,而这样的时代将一去不返。2035——2040年是技术创新和爆发的高峰期,之后可能就是衰落期。通过全球的技术分析预测,再回头看中国如何去跟随全球技术潮流,我们就可以做到预判和规划。”张映红在会上总结。

而国内另一家钢铁巨头——宝钢的专利数据情报研究工作起步显然要更早一些。据宝钢中央研究院情报中心技术情报室主任周群芳介绍,从90年代末宝钢就开始使用汤森路透的全球数据库,一年采购几十个汤森路透的账号,投入上百万做企业情报分析。她在会上强调:“技术创新之前,情报分析先行。”

据周群芳介绍,宝钢的情报团队有20余人,一部分设在科技发展部的知识产权室,一部分设在中央研究院情报中心。除了人员和资金投入,获得老板的大力支持,也是做好企业专利情报分析不可缺少的要素。“一个投资几十亿的项目,通过我们的数据情报分析发现了潜在风险。老板一旦看到情报分析的效果,就会投入更多的费用,雪球不断滚大,可以做的情报工作将会更多。”周群芳说。目前,宝钢的情报团队一年要做近150个产品立项,而立项前的各类数据检索和分析工作就占据了很大比重。在周群芳的团队看来,立项是科技流程中的重要阶段,通过情报分析,在立项前通过分析技术布局来确定产品生命周期图,判断未来技术的总体布局,从而排除雷区,化解所有可能的专利风险。

在宝钢,有一个被称为“金苹果”的团队,这支团队担负着未来宝钢的重要使命——漫步国际钢铁舞台,是宝钢的未来大脑。而周群芳所负责的情报工作作为支持,从技术寻源到立项阶段,从研发到市场进入阶段,已全面渗透进金苹果团队的全流程中。“专利和非专利的数据构成了我们情报的主要内容,情报研究的重点,往往是在跟踪战略产品、前沿技术、重大海外投资项目、竞争对手的大动作上。”周群芳说,“比如在收集竞争情报时,一个情报人员会花几十年跟踪一个竞争对手,十几个竞争对手,就有十几个人来跟踪,从而形成几十个模块产品。研发团队需要的时候,我们很快就能拿出来。”

最后,周群芳也在会上强调:“对于情报分析工作,数据库不是万能的,数据一定要干净,清洗和重新改写是必须的。”

汤森路透:智能信息引领创新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将专业知识与创新科技相结合,为金融市场及风险管理、法律、税务与会计、知识产权与科技及媒体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重要信息。集团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长期致力于为全球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研发提供科技与知识产权信息解决方案,其特点是将智能研究平台与信息、分析工具相结合,助力企业迅速获取研发所需的关键信息,跟踪行业与竞争对手的动态,从而发展和优化企业的知识产权。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全球知识产权解决方案总监Peter McManus在会上分享了多起协同合作、利用专利信息来助力企业创新的案例,用实例阐述汤森路透如何针对客户需求来提供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案。在科利耳公司,基于公司的内部需求,比如对技术发展的跟踪,对空白点的了解,以及对外部技术许可可能性的高度重视,再结合产业本身的特征和公司内部工作的习惯,汤森路透为科利耳专门做了相应的流程设置,从而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而在霍尼韦尔,由于公司特别大,时常出现多个团队进行同一项主题研究,而各团队又单线作战的情况,为此浪费很多不必要的资源。通过汤森路透的平台设计方案,有效的帮助了霍尼韦尔在同一目标下实现高效的协同研发。“在汤森路透的平台上,基于文献专利和新闻商业等整体的高质量数据,能够为企业提供分析及可视化相关的工作,而这种分析和可视化的工作,不是一次性的,它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和长期积累。汤森路透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和工作特点,来设置获取专利信息和开展专利分析等工作的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企业达到更好的决策效果。”Peter表示。

专利先行的同时,商标的全球布局也是企业“走出去”必不可少的一步。区域品牌饱和时,如何用全球性思维着眼外部布局;主流品牌保护的同时,如何兼顾二线和副线品牌的发展;防伪措施如何应用于品牌保护过程,是大会就企业品牌发展方向关注的焦点。

上一篇:中国航天文化下一篇:幼儿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