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调查心得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际关系调查心得(精选8篇)

人际关系调查心得 篇1

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在社会生活中的必修课,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帮助他人和在别人的帮助中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踏入大学就是踏入了半个社会,在大学的四年里你能自由的穿梭在人际关系之中吗?尤其是宿舍关系,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过集体住宿的经验,生活圈子相当封闭,学习之外,什么事也不做,或是由父母包办,造成宿舍关系紧张。大学是我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因此,大学生如何处理好在校园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当代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怎样的呢?他们善于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吗?带着问题,我们以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展开了调查。

根据调查分析:首先是个人因素。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表示在社交场合偶尔会感到紧张,和认为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是:百分之五十七的人认为是不懂得交往的技巧和百分之五十的人认为缺乏自信。在广大青少年中常见“社交恐惧症”。它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要克服社交紧张心理,首先就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一些良好的观念:1.悦纳自己,树立自信;2.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3.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4.勇敢地去面对。

其次交往圈子存在的问题。许多同学结交朋友仅限于同学,学校部门,朋友的介绍,还有的同学谈恋爱后仅限于而人世界。这样的结交的范围比较少,并且没有处理好恋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因为恋爱就忽略了身边的朋友,造成朋友关系破裂。对于这些各院、系多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充当主角,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更好的交往,不再把交往缩小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各院、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的举办一些活动,如:郊游活动、老乡会、座谈会等。为在校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大的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我院大学生的交往范围。

除此之外,我还提出如下建议:培养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来自地区、相貌不好看或者经历不如别人而封闭自己;其次要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去体会,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再次要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1.与舍友统一时间作息。只有大家协调一致、共同遵守、才能减少争执,消除摩擦,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2.不搞“小团体”。在宿舍应当一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要厚此薄彼,和一部分人打得火热,二对另一部分人疏远不理。3.不触犯舍友隐私。对于舍友的隐私,我们不要设法探求,还有未经舍友同意,切不可擅自乱翻其衣物。同住在一个宿舍,有时难免知道舍友的某些隐私,我们邀守口如瓶,告诉他人不仅是对舍友的不尊重,也是不道德的。4.积极参与宿舍的集体活动。

人际关系调查心得 篇2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置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内容的设置主要参考加拿大东伦青年服务处的设计。东伦青年服务处已经成立30年,在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4]。本次的问卷共分为八个部分,包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近期的表现情况、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大学生与同学关系状况、大学生与最好的同性朋友关系状况、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待恋爱态度问题等。题目设置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个别问题设置为填空题。

(二)调查对象

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团委和学生会抽取该学校13个教学院(系)的低年级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就当代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4份,其中有效问卷438份,问卷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87.6%。

此次调查,被试大学生年龄在18—23岁之间。在438份有效问卷中,男生318人,占测试人数的72.6%;女生128人,占测试人数的27.4%。男女比例大致为7:3,与大多数工科院校男女生比例基本吻合[4,6]。

(三)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丰富、代表性强。为全面简洁地反映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抽取与父母关系状况、与同学关系状况以及与男(女)朋友关系状况作为主要指标。调查问卷中,这三个方面均为选择题,设置“关系很好”,“关系好”、“关系一般”、“关系不太好”、“关系不好”共五个选项。其中,“关系很好”和“关系好”归属于人际关系好的范畴,而“关系不太好”和“关系不好”归属于人际关系不好的范畴。根据对各种关系不同选择结果的统计,分析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

(一)与母亲关系状况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极其重大,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体现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人格魅力、言语行为等都能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大学生而言,虽然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大学校园中,但父母仍是其社会交往的主要对象,与父母的关系仍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情况下,孩子与母亲的交流较多,所以,本次选择与母亲的关系状况作为反映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438份有效问卷中,与母亲关系好的共326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4.43%;与母亲关系一般的有34人,占总人数的7.76%;与母亲关系不好的有78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7.81%。虽然大部分学生与母亲关系相处较好,但17.81%的学生与母亲关系相处不太好,这一比例也相对较高,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与同学关系状况

同学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和社会活动等都与同学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与同学交往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同学关系相处好,可以给大学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心灵的相互支持。但是,由于个性发展不均衡,学习竞争日益激烈,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作用等,使得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与同学产生矛盾或冲突,给同学交往蒙上阴影,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7]。

在本次研究的438份有效问卷中,与同学关系相处好的共340人,与同学关系一般的有33人,关系不好的有6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7.63%、7.53%和14.84%。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与同学间的关系相处较好,约有14.84%的大学生与同学间关系相处不好,这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将大学生与同学关系状况和与母亲关系状况对比可知,与同学关系好的大学生人数和与母亲关系好的大学生人数相当,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4.43%和77.63%。在438份有效问卷中,与母亲、同学关系相处都好的共296人,分别在与母亲关系好的和与同学关系好的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90.80%和87.06%,这表明在与母亲相处好的大学生中,90.80%的大学生与同学关系相处也好;与同学相处好的大学生中,约87.06%的大学生与母亲关系相处也好。因此,大学生与同学关系相处好和与母亲相处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三)与男(女)朋友关系状况

近年来,恋爱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恋爱是一种涉及生命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因此会对大学生的人格、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8]。随着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逐渐升高,与男(女)朋友的关系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在438份有效问卷中,有男(女)朋友的共185人,所占比率为42.24%。在谈恋爱的185人中,与男(女)朋友关系相处好的共96人,占51.89%;关系一般的28人,占15.14%;与男(女)朋友关系不好的61人,占32.97%。与男(女)朋友关系相处好、一般、不好的比例分布和与母亲、与同学关系的比例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男(女)朋友关系相处好的比例只有51.89%,远低于和母亲关系好的74.43%、和同学相处好的77.63%。但与男(女)朋友关系不好的比例却高达32.97%,也高于和母亲关系不好的17.81%及和同学相处不好的14.84%。因此,对大学生来说,与男(女)朋友相处好的难度比与母亲与同学相处好的难度要大,与男(女)朋友关系相处不好是制约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人际关系状况分析

根据大学生与母亲关系、同学关系、男(女)朋友关系相处的好坏,将已有关系相处都“很好”与都“好”的划分为人际关系好,而将已有关系相处都“不好”与都“不太好”的划分为人际关系不好。在这三种关系中,如果某种关系是“好”或“很好”,而其他关系中又存在“不太好”或“不好”,则将此种人际关系划分为“好”与“不好”组合。那么,大学生人际关系即可划分为“好”与“一般”组合、“好”与“不好”组合、“不好”与“一般”组合、一般、不好等情况,如表1所示。

在有男(女)朋友的185人中,与母亲、同学、男(女)朋友关系相处都好的共72人;在没有谈恋爱的253名大学生中,与母亲、同学关系相处好的有198人。即在与母亲、同学、男(女)朋友已有关系中,关系相处好的共270人,占总人数的61.64%。在这270人中,关系相处都很好的有102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3.29%。

相反,有男(女)朋友的,与母亲、同学、男(女)朋友关系相处都不好的共25人;没有男(女)朋友的,与母亲、同学关系相处不好的有13人。即在与母亲、同学、男(女)朋友已有关系中,相处不好的共38人,占总人数的8.68%。其中,关系相处都不好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4.79%。

在与母亲、同学、男(女)朋友已有关系相处时,情况均为一般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6%。另外,存在着80名大学生有些关系相处不好,而有些关系却能够相处“好”或相处“一般”。

综上可见,占大约61.64%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好,而占大约8.68%的大学生却与母亲、同学、男(女)朋友关系均不能相处好,人际关系问题严重,约占1.6%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均为一般,其余大学生虽然能在某些关系方面处理“好”或“一般”,但存在着某些关系处理“不好”或“不太好”,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存在问题。因此,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大学生比例为26.94%,其中8.68%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严重。

三、人际关系内部的关联性研究

与母亲、同学的关系是大学生的基础人际关系,而恋爱关系虽然对大学生影响作用明显,却是大学生中后期发展的、或有或无的人际关系,所以重点研究大学生与母亲、同学的关系对恋爱关系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的438份有效问卷中,和母亲、同学关系相处很好的共119人。其中,处男(女)朋友的有36人,所占比例为30.25%。在处男(女)朋友的36人中,和男(女)朋友关系好的28人,关系一般的3人,关系不好的5人,分别占77.78%、8.33%和13.89%,如表2所示。

和母亲、同学的关系相处好的共296人,有98人已有男(女)朋友,所占比例为33.11%。其中,和男(女)朋友关系好的72人,关系一般的11人,关系相处不好的15人,分别占73.47%、11.22%和15.31%。

和母亲、同学的关系不太好的45人中,有男(女)朋友的32人,所占比例为71.11%。其中,和男(女)朋友关系好的3人,关系一般的4人,关系相处不好的25人,分别占9.38%、12.50%和78.13%。

和母亲、同学关系均不好的26人中,处男(女)朋友的有13人,所占比例为50%。其中,和男(女)朋友关系相处好的1人,关系一般的1人,关系相处不好的11人,分别占7.69%、7.69%和84.62%。

四、结论

通过本次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对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简单总结如下。

第一,约占74.43%的大学生与母亲关系相处好,约有17.81%的大学生与母亲相处不太好,这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大学生与同学关系相处好的比例为77.63%,与同学关系相处不好的比例约为14.84%。在与母亲相处好的大学生中,90.80%的学生与同学关系相处也好;与同学相处好的大学生中,约87.06%的大学生与母亲关系相处也好,大学生与同学关系相处好和与母亲关系相处好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第三,大约61.64%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好,而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大学生比例为26.94%,其中8.68%的大学生与母亲、同学、男(女)朋友关系均不能相处好,人际关系问题严重。

第四,大学生谈恋爱比例为42.24%,但与男(女)朋友关系相处好的比例平均只有51.89%,相处不好的比例高达32.97%。在和母亲、同学关系相处不好的学生中,谈恋爱的比例却较高,达71.11%,在谈恋爱之后,和男(女)朋友关系相处不好的比例也较高,达到84.62%,这是在大学生中形成健康和谐人际关系的制约因素。

综上可见,在和母亲、同学关系相处好的学生中,谈恋爱的比例为33.11%,而在和母亲、同学关系相处不好的学生中,谈恋爱的比例却高达71.11%。另一方面,在和母亲、同学关系相处好并有男(女)朋友的学生中,和男(女)朋友关系相处好的比例为77.78%,不好的比例为13.89%;而在和母亲、同学关系相处不好并有男(女)朋友的学生中,和男(女)朋友关系相处好的比例却只有9.38%,不好的比例高达84.62%。即在和母亲、同学关系相处不好的学生中,谈恋爱的比例却较高,但在谈恋爱之后,和男(女)朋友关系相处不好的比例也较高,如图1所示。和男(女)朋友关系不好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大学这个人生恋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至关重要[9]。

参考文献

[1]张向任.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周育林.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

[3]张灵, 郑雪, 严标宾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

[4][5]韩宇平, 李尚可, 曹震等.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 (1) .

[6]陈菊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

[7]陈锐, 黄生学.大学生同学关系的调适[J].柳州师专学报, 2006, (2) .

[8]张春芝, 张洪庆, 于志苗等.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J].考试周刊, 2011, (55) .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 篇3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1.调查对象。本研究将河北省5所高职院校15个专业67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 639 份,有效率为 94.67% 。

2.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收集资料,所编问卷采用是否式形式。调查工作在大学生入学2周后即2006年10月初完成。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完成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13.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统计分析,各年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现状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只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总体状况的分析。

1.人际关系的现状。从调查问卷的1、2、3、6问题可知,只有9.2%(有59份)的人不关心自己的人缘;有5.8%(有37份)的人独自在食堂吃饭;有18.5%(有118份)的人和一群人在一起时会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有13.6%(有87份)的人发现朋友有难时不求助自己;有39.9%(有255份)的人不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包袱、挫折以及个人的种种事情。由此可知,大多数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较复杂,老师与学生联系没有那么密切。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而且各自的兴趣爱好也不相同,同学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因此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还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便是给朋友和家人打电话,倾吐自己进校后的孤独寂寞与思乡之情,在这期间最能让他们兴奋的就是接到家人和老同学的电话或短信。而越是从信中得到温暖和慰藉,就越感到周围的冷漠和内心的孤寂。另外由于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等原因,难以建立友好的协调关系,有时甚至会和同宿舍的人发生冲突。

2.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积极心态。从调查问卷的问题可知,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有32.2%(有206份)的人感觉到一个新集体中交朋友不容易;有14.7%(有94份)的人闲暇时不喜欢与人聊天。有10.0%(有64份)的人当同学、朋友取得进步或成功时并不真心地为他们高兴。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表现出一些心理障碍,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这些心理障碍主要是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封闭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等。要与他人顺利交往,就需要克服这些不利的心理。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诚实、热情、聪明、能干等,这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使他人欣赏并为之钦佩。具有热情、诚实品质的人是最受欢迎、最富吸引力的人。其中,热情的品质往往成为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关键因素。热情的主要表现是对人、对事采取称赞、欣赏和支持的态度。

3.社交行为及交往技巧。从调查问卷的问题可知,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有21.1%(有135份)的人因朋友开玩笑过头而板起面孔甚至反目;有17.1%(有109份)的人在任何场合下都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有55.4%(有354份)的人和与自己兴趣爱好不同的人相处时感到兴趣索然、无话可说;有44.4%(有284份)的人不善于和老年人谈他们关心的问题;有32.9%(有210份)的人没有逗乐儿童的手法;有35.8%(有229份)的人有时会与别人谈论一些自己感兴趣而他们不感兴趣的话题等。

对大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技巧很有必要。如主动交往、并给对方良好的印象,关注别人的需要、兴趣和感受,学会倾听并进行建设性的交谈,有效地交流信息和增进感情,学会理解他人和赞扬他人,承认他人的优点,并在交往中把握自我坦露的度,既有效地保护自己,又不伤害对方。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与别人进行无价值、无意义的争论。大学生血气方刚,争论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不仅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反而加深了同学之间的隔阂。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尊重别人的意见,避免直接地指责。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面临威胁时,他将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辩护倾向,从而使交往陷入危机。另外,自己有错误时要敢于承认,这样非常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三、讨论与建议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前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人际关系不良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妨碍着他们在成才的道路上奋进,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苦恼。我们应当客观分析现状,趋利避害,充分发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在潜能,并调动各方力量,创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外部条件,形成完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体系多方面的合力。

1.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多与同学交往。学生参加的活动多了、与同学的交往多了,生活充实了,也就淡化了想家的情绪,同时心也就安定下来了。结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我们曾做过一个团体活动,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微笑着和其他人握手或拥抱,寻找家的感觉。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很愉悦、很放松。最后要求学生回去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每天找一位同宿舍的同学练习拥抱。后来对部分参加活动学生进行了访谈,感觉效果较好,并及时进行了鼓励,同时对学生的一些困惑进行了解答。

2.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调整大学生交际心态。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首先必须调整好交际心态,树立正确价值取向。调查中,不少同学希望“能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在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心理专家的帮助。因此,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咨询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3.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针对一些学生由于交际能力有限以及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而导致的问题和困惑,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礼仪课等方面的课程,也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向学生介绍与不同人群相处的经验,如:教授必要的校外交际技巧、教育引导学生理性把握寝室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等等。同时,针对“社会上人际关系比校内更复杂”,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难以应付,容易上当受骗”;“网络世界中鱼龙混杂,大学生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去辨别真伪”这些问题,学校也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以防止他们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

4.加强校园各方管理,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有效平台和有利环境。如今,大学校园也逐渐被各种不良风气所侵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对此可以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校园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而形成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良好道德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给大学生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此外,75%的同学希望“学校提供平台,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举办更多参与性强的活动或加强跨校联系、进行社团联谊等途径可帮助学生实现结交更多朋友,发展人际关系的愿望。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 篇4

——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二1013班 研究人员:

袁梦洁、周思、晏晨辉、王钰宸、张乔贞、袁天成

1.封面 2.目录 3.开题报告

4.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5.课题中期检查表 6.调查问卷回卷

7.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8.结题报告 9.活动感悟 10.附件:其它内容

开 题 报 告

课题的名称: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 课题负责人:袁梦洁

课题组成员:周思、晏晨辉、王钰宸、张乔贞、袁天成

一、课题提出: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一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同学同事关系……而这些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个人能够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但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过分留心、处处算计、总怕吃亏上当,这当然得不到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还没有领悟人际交往的内涵,因此他就无法体验到人际交往中的快乐。

现代社会主张个人独立,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性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假扮的圣人,当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人们在交往中不断审视、认识自己和他人,不断领悟人生,这是人际交往的内涵之所在,也正是我们这次研究的最终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在不同的群体中,在不同的职业、年龄、性别的人们之间,交往的特点不尽相同。在这里要研究的是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现状。中学生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或考虑问题过多地从自己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或自视清高、孤独离群;或是非淡漠,交友不慎等等。究其原因:一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多与长者相处,缺少伙伴,受到的迁就溺爱多些;二是因为家庭、学校对培养这方面能力重视不够,学校现行教材中缺少这方面知识的系统内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要求也不够详尽。

中学生明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意义十分重大,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体现着人的知识和修养,人际关系状况关系着广大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本论文立足于中学生的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对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中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关于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对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中学生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许多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且由于人际交往问题处理不当导致的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对中学生人际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和教育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会同心胸狭窄的同学交往:

心胸狭窄的人一是容不得人,二是容不得事,对比自己强的人嫉妒,对不如自己的人看不起。同这种人相处、一要’大度”,做到能谅解,能忘怀的忘怀;二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高,但这里所说的忍让,不是要放弃原则,迁就其错误。2.学会同生性多疑的同学交往:

学会同生性多疑的人交往。当对方有了疑心,要冷静分析产主猜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对方的猜疑;当一时不能消除对方的猜疑,可暂不理论,仍但然相处。3.学会同性格孤僻的同学交往:

学会同性格孤僻的人交往。有些性格内向的人,性情孤僻,不爱多说话,不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往往喜欢抓住谈话中的细微未节,进行联想,胡乱猜疑,同这种人交往,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注意选择适当的话题,一般说来,应选择容易切人他们兴奋点的话题,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与你交流。二要善于捕捉对方的情感变化,认真考虑措词、词语、筛去那些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以防引起他们不正确的联想。4.学会同任性的同学交往:

学会同任性的人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么说,他还是照他本人的一套去做。同这种人相处,首先要体谅对方,求大同存小异,谦让一下,不固执己见,遇到彼此的设想不一致时,体谅对方,把自己的想法放进括号里,作出迁就,其次,要帮助任性者克服自以为是的不良作风,认真考虑别人的意见,勇于放弃自己错误的或不全面的看法,虚心地接受别的正确意见。5.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要做一个在同学中受欢迎的人,需要做到尊重、关心他人,热心班集体的活动,为人处事可靠并负责任;待人真诚,乐于助人;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并且具有谦逊的品质。6.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关系:

要学会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关系.就大多数学生而言,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中学生要学会正视现实,认识自己的家,特别是了解自己的父母,感激父母给予生命,体会父母子女感情的天然和纯真,学习父母身上的优秀品质。

能正确体会父母对自己的高期待,严要求,也是一种爱.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中学生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自己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爱.中学生要理解,体谅父母的爱和一片苦心.7.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父母不仅赋予子女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孩子成长,教孩子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 应受到孩子的孝敬.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培养之恩,他们对子女成长的付出是难以言表的,每个人都应该对父母永远怀有感恩之心.这就是诗人伟人的感恩之心.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热爱生命,懂得报答.古人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孝敬长辈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中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 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等,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8.学会与父母正常交往:

在家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律易产生矛盾和代沟,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当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得好,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注意使子女如愿以偿.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有效沟通是掌握基本本领.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父母是爱孩子的,只要子女同 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9.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知识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才、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的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添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跟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的,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敬老师,尊重者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10.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有的同学明知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理服气,嘴上也死不认错,与老师搞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老师一次批评心里就特别怕那个老师,认为他是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必要的。错了就是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改正就是好学生。老师不会因为谁有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有一次违反了纪律就认为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影响中学生人际交往因素的调查研究。通过该项内容的研究,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关于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践研究。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形式,促进课题目标的达成。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3、图书资料和信息技术手段在运用上相结合的原则。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与步骤

本课题2011年11月1日开始进入研究阶段,预计在2011年11月底结题,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一周时间)具体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组建课题组,确立课题,进行论证申报。

2、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3、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计划。第二阶段:课题实验阶段(一周时间)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问卷调查,进行课题的实施和阶段性总结。

2、完成课题研究前期成果。(一周时间)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1、进行调查结果分析。

2、撰写成果文章、阶段报告等,完成课题研究中期成果。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阶段(一周时间)

1、分析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2、申请课题结题。

七、组内分工。

1、选题:组内所有成员

2、研究安排计划:由组内所有成员共同探讨,组长袁梦洁总结提笔。

3、开题报告:袁梦洁

4、资料收集和整理:周思、晏晨辉

5、问卷编辑:袁梦洁

6、问卷调查:组内所有成员

7、照片拍摄:袁天成

8、采访及调查:王钰宸

9、资料打印:袁天成、王钰宸

10、问卷整理及统计:张乔贞

11、结题报告:袁梦洁

12、结题总结:组内所有成员(共六份)

八、现形式

有关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宿舍内部人际关系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促进宿舍和谐发展。现进行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均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请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回答。谢谢!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1、你是独生子女吗?()

A、是B、否

2、你来自?()

A、农村B、城市

3、你所在宿舍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情况是怎样的?()

A.、非常积极,都乐意参加B、部分积极C、偶尔参加D、都不积极

4、宿舍成员之间是否经常聊天?()

A、看情况而定B、几乎没有C、经常D、偶尔

5、宿舍成员之间聊天时,一般的话题涉及?()

A.感情B.学习C.生活D.其它

6、当你有心事有困难时,是否选择向室友倾诉?()

A、会B.不会C、只会私下告诉和自己关系好的舍友D、视情况而定

7、你觉得当前宿舍关系是?

A、非常紧张B、偶有矛盾C、基本和谐D、十分融洽

8、你认为宿舍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生活习惯上的差异B.性格上的差异C.价值观念上的差异D.其它

9、在与舍友产生矛盾时,你一般会怎么做?()

A、主动言和B、等待对方打破僵局C、随时间淡化D、其他

10、解决矛盾时,你一般会选择何种方式?()

A 直接说出来B、写纸条、QQ留言、发短信等间接方式C、闷在心里

11、宿舍内部成员的作息时间是否一致?()

A、很一致B、差不多C、不一致

12、如果你因生活习惯不同与别的同学产生摩擦,你通常会?()

A、尽量与她们协调B、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C、其它

13、若宿舍成员中有你不喜欢的同学,你会如何与她相处?()

A、淡漠以待B、私底下找朋友吐苦水 C、坦诚相待,说明实情D、其它

14、若宿舍内出现分帮结派的情况,你会扮演哪种角色?()

A、保持中立 B、以利益为先,再考虑站哪边 C、充当和事佬D、帮理不帮亲

15、当你向室友提出意见时,她会?()

A、耐心倾听并及时改正B、有时改变但很快又恢复原样 C、置之不理

16、你认为你的舍友伤害过你吗?()

A、是(a无心,b故意)B、否

17、你对你与舍友相处的回忆是()

A、很开心,很美好 B、时好时坏 C、不开心多于开心 D、一般,没感觉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篇6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谢日飞

学号:20120420127

摘要: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而今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拒绝与别人交往、交往面狭窄、以金钱酒肉交友等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们改变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这才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

正文: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在学校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里,我们每个人都像鱼儿般在人际关系的海洋中生存发展。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

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在最近的满分为30分的大学生人家关系调查中,0-10分占69.56%,11-20分占25.11%,20分以上占5.3%.而分值越高越表示大学生关系僵化,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从调查结果反映出,有一部分的同学(20分以上)的人际关系存在不少问题,沟通不畅,与人疏远,沉浸在个人的狭小空间内,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些学生会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从而造成他们人际关系不适。

还有1/4的同学(11-20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般,存在的问题也相对少一些。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又不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魅力,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一些新生认为没有朋友,有些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对与人主动交往,有些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的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部分同学可能只是与周围亲近的同学或自己成为交流对象才会释放自己的热情,有主动性但仍不够主动,还需要主动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增强主动性。

令我们欣慰的是,大部分同学(0-10分)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大。能够从高中沉闷的学习转变到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极主动与人交流,在扩大自己的关系圈的同时,又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努力提升了自己,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在被统计的男生中,0-10分占了70%,11-20占了24.29%,20分以上占5.71%。而女生的比例为:0-10分占66.47%,10-20占25.29%,20分以上占8.24%。由此看出,从总体上来说,男生比女生更为主动,所存在的问题也相对少些。男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拥有更强的主动性。女生也并不示弱,也更多的能投入与人交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大学的生活,从数据看,与男生相差不大,只是高分(存在问题严重)的相对较多,部分宅男宅女们蜗居生活在增加,而部分女生缺乏与人沟通的积极性,独立于自己的生活圈或是专心与学习,男生也存在这一现象,只是相对少些。

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许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

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而男生的处理能力或许更强更放得开,可能这也是存在较广的现象。

人际关系调查心得 篇7

一、调查方案设计

(一)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对硕士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现状进行调查, 最主要的是对研究生进行调查, 以获得最直接的分析材料。调查对象主要是武汉某高校各学院、年级的硕士研究生。

(二) 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开展, 为避免时间、空间上的约束, 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 调查问卷采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的两种方式。

(三)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 即个人基本信息、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处理, 问卷的设计原则是能够满足此次调查。

二、初始材料统计

在问卷调查中, 共回收有效问卷324份, 其中通过网络回收226份;通过实地发放回收98份。在对客观题进行统计分析后, 调查结果呈现如下:

(一) 个人基本信息

在调查对象上, 男生占39%, 女生占61%。在年级类别上, 研究生一年级占19%, 研究生二年级占55%, 研究生三年级占26%。在受调查学生中独生子女占40%, 非独生子女60%。在经济水平方面, 中上水平的有23%, 一般水平的有52%, 中下水平的有25%。在宿舍停留的时间小于3小时的有16%, 3-6小时的有36%, 6-9小时的有30%, 大于9小时的有18%。从个人基本信息的统计数据来看, 调查对象的结构合理, 不存在影响调查结论的因素。

(二) 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

对所在宿舍人际关系, 认为满意的有55%, 一般的有32%, 不满意的有10%, 无法忍受的有3%。多数学生认为所在宿舍人际关系不存在问题。

在宿舍环境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中, 认为非常重要的占27%, 重要的占43%, 一般的占22%, 不重要的占8%。所以宿舍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地域差异的影响程度方面, 认为影响大的占13%, 影响一般的占35%, 影响小的占30%, 可以忽略的占22%。可见地域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经济条件差异的影响程度方面, 认为影响大的占11%, 影响一般的占32%, 影响小的占28%, 可以忽略的占29%。可见经济条件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比较小。

在个人利益 (如评奖评优) 的影响程度方面, 认为影响大的占31%, 影响一般的占52%, 影响小的占12%, 可以忽略的占5%。可见个人利益对宿舍人际关系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在公共设施使用的影响程度方面, 认为影响大的占9%, 影响一般的占29%, 影响小的占36%, 可以忽略的占26%。所以有62%的学生认为在公共设施使用方面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不大。

在生活习惯差异的影响程度方面, 认为影响大的占54%, 影响一般的占28%, 影响小的占13%, 可以忽略的占5%。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生活习惯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比较大。

在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因素中, 认为是个人利益的占27%, 生活习惯差异的占30%, 经济条件差异的占3%, 个人素养的占23%, 解决方案不妥的占17%。可见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并没有占比例突出的因素。

(三) 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处理

在评价宿舍人际关系矛盾处理方式时, 认为恰当的占27%, 一般的占50%, 不恰当的占3%, 难以找到恰当方法的占20%。这也反映出解决宿舍人际关系矛盾方法所存在的复杂性。

在宿舍同学平时学习、生活、娱乐方面, 选择经常一起的占18%, 定期活动的占16%, 偶尔一起的占58%, 独来独往的占8%。可见学生平时相处的机会非常多。

在宿舍同学平时沟通、交流情况方面, 选择经常聊天的占27%, 一般交流的占54%, 聊天较少的占13%, 聊不起来的占6%。学生平时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

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矛盾方面, 选择积极沟通的占35%, 回避淡化的占30%, 不了了之的占29%, 发生正面冲突的占6%。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矛盾时, 学生大多持消极的态度。

在遇到人际关系矛盾时, 学生通常更愿意倾诉的对象中, 选择同龄朋友的占55%, 父母亲戚的占18%, 学校领导的占1%, 独自承受的占26%。可见学生更愿意向有共同话语的同龄朋友或者关系亲密的亲属进行沟通。

当宿舍人际关系矛盾难以解决时, 选择置之不理的占41%, 搬出宿舍的占13%, 尝试和解的占35%, 外部求助的占11%。可见在宿舍人际关系矛盾难以解决时, 半数学生持置之不理或者逃避的态度。

在由谁参与更容易解决宿舍人际关系矛盾这一问题上, 选择周围宿舍的占30%, 班委干部的占13%, 学校领导的占4%, 内部解决的占53%。可见学生更倾向于采取内部解决矛盾的方式。

在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程度方面, 认为非常重要的占6%, 重要的占14%, 一般的占54%, 没什么用的占26%。可见学生认为学校的工作对处理宿舍人际关系矛盾作用不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硕士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概况

1. 硕士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

总体而言, 硕士研究生宿舍的人际关系状况良好, 但也存在一定的矛盾。经初步分析, 女生发生矛盾的比例略高于男生;从年级分布来看, 研一、研二至研三, 对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的人数逐步递增;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的人数比非独生子女稍多;经济水平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并不大。在宿舍停留时间偏短的, 通常对宿舍人际关系更不满意。不同学院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学生认为宿舍是对学习、生活非常重要的场所, 而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也比较多, 包括个人利益、生活习惯差异、个人素养、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等。

2. 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处理方式

宿舍人际关系矛盾基本能够得到处理, 认为处理方式不恰当的仅占3%。有20%的人认为难以找到恰当的处理方法, 说明处理人际关系矛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平时的互动交流比较普遍, 但在面临人际关系矛盾时, 选择回避淡化、不了了之的高达59%。在选择倾诉对象上, 很少有人愿意直接向学校领导反映, 说明学生更愿意自己解决。当人际关系矛盾难以解决时, 41%的学生选择置之不理, 13%的学生选择搬出宿舍, 可见面对比较复杂的矛盾时, 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回避的态度。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工作对于解决矛盾作用不大, 这也是值得学校管理者反思的问题。

(二) 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原因

经过大学本科的学习和生活, 研究生在各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每个人存在着差异, 而差异化的个体在交往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

在性别方面, 男生处事较为爽朗, 能够及时释放心中的情绪, 不过在方式上可能比较粗暴;而女生更注重情感的交流, 但在处事方面度量不够, 容易产生纠葛。虽然研究生是相对独立且有主见的群体, 但独生子女相对要强的自我个性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所显露。在年级方面, 研一学生的亲融性高于其他年级, 这主要是由于刚进入研究生阶段, 容易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研三的人际冲突较高, 这是因为经过三年的相处, 宿舍成员的缺点渐渐显露, 彼此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越来越多, 从而引起矛盾。

此外, 功利主义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宿舍的人际关系。研究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活动充满了竞争。在利益驱使下, 学生容易产生戒备心理, 宿舍人际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学生相互之间逐渐疏远。

四、解决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对策研究

对于研究生来说, 要胸怀宽广、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这是建立和维护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也是每一个优秀研究生必备的品行。因此, 采取有效对策建设良好的硕士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一) 内部对策——硕士研究生自身因素

1. 宽容、理解

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价值观等不尽相同的同学长期一起生活, 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由于思考方式的差异, 每个人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缺点, 这就要求研究生在遇到他人犯错或与自己意见不一致时, 要怀着宽容的心去面对。

2. 换位思考

在宿舍生活中, 研究生们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 不能总以自我为中心,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因而每个人的想法不可能完全一样, 意见发生分歧在所难免。要在发生矛盾时反思自己, 如果是自身的问题, 就要适当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3. 保持距离

每位同学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是相对独立的, 因而在交往中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关心照顾他人, 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好分寸, 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安全距离。研究生在生活中不要触及他人底限, 尊重他人隐私, 替他人保守秘密, 这样才能使室友间的密切关系保持长久。

4. 经常沟通

作为宿舍成员, 不能在公共事务上袖手旁观, 享受权利的同时不能忘记履行自己的义务, 除了学习娱乐时间外, 在宿舍中要多沟通, 只有每个人都对自己份内的事情尽心尽力, 才能共同维护好良好的宿舍关系。

(二) 外部对策——学校、家庭与社会因素

1. 角色转变教育

在新生入学之初, 学校应积极开展入学教育, 向新生介绍学校的各项情况, 对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特点进行阐释, 主动引导学生尽快融入研究生生活, 转变自身角色, 应对新型的人际关系。

2. 辅导员的工作

作为辅导员, 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 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宿舍情况, 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找相关的宿舍成员谈心,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其次, 通过与家长沟通, 进一步了解学生以往的表现, 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再次, 宿舍管理人员要经常走访学生宿舍, 了解学生情况。

3. 家庭持续关怀

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 同样需要来自家庭的关心和问候。虽然研究生的年龄、心智都已经相当成熟, 但人生阅历毕竟尚浅, 同时在处理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事务时, 存在较大压力, 家庭成员应当时刻关注研究生的日常情况, 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温暖。

4. 社会力量的介入

社会上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团队, 可以与学校展开合作, 如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健康讲座等, 不仅能够帮助研究生解疑答惑, 同时也可以让社会团队自身的经验水平更加丰富。此外, 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 也可以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五、结语

社会文化和高校环境在不断变化, 当代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他们既有作为学生的单纯善良, 也有成年人的成熟和功利心, 对事务的考虑和处理存在不完善之处。宿舍人际关系处理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未来的人生发展, 因此, 提高研究生自身的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营造和谐的宿舍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硕士研究生在当今学业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 存在着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通过对武汉某高校各学院、年级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研究, 可以揭示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现状。同时, 本文从研究生自身、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人际关系矛盾,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亮建, 黄丽艳.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08) :153-154.

[2]胡乐乐.“复旦投毒案”只是极端个案[N].中国青年报, 2014-2-20 (02) .

人际关系调查心得 篇8

一、对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调查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位于郑州的一所警察专科学校的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共发放问卷876份,收回有效问卷848份,有效率97%。其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分别为417人和431人,男生和女生分别为681人和167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分别为409人和439人(实际统计时已经剔除了未填和错填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的被试者)。

(二)研究工具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郑日昌教授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主要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所存在的自我中心、害羞、孤僻、社交恐惧等问题来诊断人际关系行为的困扰程度,共28道题,每道题有“是”和“否”两个选项。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总分为28道题之和,分数越高,说明被试者人际关系行为的困扰越严重。总得分在0~8分者表示在人际关系上无或较少困扰,9~14分者表示在人际关系上有轻度困扰,15~28分者表示在人际关系上有较严重困扰(其中超过20分者表明人际关系的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量表还分别从四个方面诊断了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的困扰程度,每个方面7个问题,得分范围是0~7分,分值划分成三段,从低到高分别表示各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越来越重。大量研究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调查结果

(一)困扰程度状况调查结果

总体来看,在本次受测的警校学生中,525人(61.9%)在人际关系方面无或较少有困扰,人际关系良好,善与朋友相处;323人(38.1%)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困扰,其中,248人(29.2%)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轻度困扰,75人(8.8%)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较严重的困扰。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较严重困扰的75名学生中又有18人(24%)属于困扰很严重,在心理上已经出现明显的人际关系障碍,在本次全体受测者中的百分比为2.1%。

(二)四个维度的困扰程度状况调查结果

把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四个维度的得分分组统计后,人际交友、人际交谈和异性交往三个维度的困扰程度比例比较高,分别是356人(42%)、308人(36.3%)和267人(31.4%),人际关系困扰问题最少的维度是待人接物110人(13%)。从存在较严重困扰程度等级的比例来看,与异性交往维度的比例最高,有69人(8.1%),其次为人际交友51人(6.0%),人际交谈25人(2.9),在待人接物上的困扰比例最低为11人(1.3%)。

三、对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调查结果的讨论分析

(一)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其他院校的比较

此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整体良好,具体结果与周婧颖(2010年硕士论文)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结果相比,数据结果基本接近;与甘露等人对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相比,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略显偏低;与李芹燕(2008年硕士论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相比,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地方高校大学生要高一些。

警校大学生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相接近,可能是由于警校与民族院校都属于特殊类院校,学校的教育政策、内容等有着与地方院校所不同的特殊性,因此,人际关系的状况比较接近。

与广州市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相比,警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要差一些,其中可能有地域性的因素。广州是中国开放比较早的城市,经济实力雄厚,人员流通量大,对广州高校的综合影响也非常大。而郑州(本研究中警校的所在地)是一个内陆城市,虽然有我国的“交通枢纽”之称,但是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对人的开放性和人际交往的影响与广州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与李芹燕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相比,警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要比地方高校大学生好一些,原因可能是警校大学生培养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当今社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人际交往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所以,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比地方高校突出一些,进而,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要比地方高校大学生高一些。

(二)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四个维度的困扰程度状况分析

把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四个维度的得分分组统计后,人际交友、人际交谈和异性交往三个维度的困扰程度比例比较高。研究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困扰问题最少的维度是待人接物,这个结果可能与警校的警务化管理有一定的相关性。警校的警务化管理使学生一入校就养成并建立了良好的教学、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并且非常强调文明礼貌和纪律观念,因此,警校大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总体情况良好。

人际交友维度的困扰比例最高,可能是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警校的封闭管理所致。目前在警校学习的学生当中,有将近一半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交友的一些技巧和范围等相对欠缺;另外,警校的警务化管理是一种半军事化管理,学生不能随便进出学校,这也导致警校的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和时间有限,交友范围狭窄;而警校的大学生大多刚从高中来到大学,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朋友,因此,警校大学生子在人际交友方面存在的困扰问题最多。

从困扰程度的等级来看,与异性交往维度中,较严重困扰程度等级的比例最高,有69人(8.1%),可能是由于警校的性别比例差异所致。警校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决定了男、女两性学员的比例差异很大,本研究中的警校男、女两性学员的比例大约是5:1,男女比例差异较大和警务化管理中的封闭特点导致警校学生的异性交往受限,进而引发异性交往的困扰问题比较严重。

本研究结果表明,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状况良好,但是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较严重困扰程度等级的比例较高,这一状况值得警校学生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者重视并开展进一步的人口学差异研究,并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分析和教育方法。

上一篇:大学生时尚文化概论下一篇:马列部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