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024-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精选8篇)

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1

北京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600万的特大型城市,有巨大市场容量和消费能力,目前每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在4000亿元以上,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北京城乡居民消费仍处在结构升级之中,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在层出不穷的消费热点中,乡村旅游以其丰富的乡村资源、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青睐,从而形成一大新兴消费热点。适应旅游者不断扩大及对乡村旅游品质追求逐步提高的趋势,北京的乡村旅游业在历经自发发展、数量扩张、规范发展三个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品质提升阶段,形成了养生山吧、山水人家、国际驿站、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生态渔村、民族风苑、采摘篱园等多种创新业态。至2008年年底,北京市已有20000多个农户开展乡村旅游,市级民俗旅游村达到167个,民俗户9089户。全年共接待游客2703.8万,实现收入19亿元。乡村旅游成为首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国家首都”、“国际城市”的城市定位和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北京市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和形态,不仅具有全国普遍存在的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等业态,更具有市场需求国际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等鲜明特色。因北京是乡村旅游开发环境存在某些共性特征,导致北京市乡村旅游开发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采用相同(或类同)的途径加以解决,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共同问题、共同途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即刻抽象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推广价值大、并能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程式化事物,即北京市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分别由“国际驿站”等民居功能拓展,“生态渔村”等品牌餐饮,“休闲农庄”、“采摘篱园”等都市农业,“山水人家”等生态环境示范,“养生山吧”等景区依托,“乡村酒店”、“民族风苑”、“古村聚落”、“创意产业”等十种模式组成。

北京市乡村旅游呈现出特色发展、规范管理、品质提升、科学规划等明显的特点。

其具体表现:

一、标准化规范和引导乡村旅游发展。2008年,北京市制定了养生

山吧、山水人家、国际驿站、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生态渔村、民族风苑、采摘篱园八个乡村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

二、高水平规划“一沟一品”发展。继2007年推出十三条沟带规划

后,北京市于2008年委托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又编制了十三个“一沟一品”的沟(带)地域乡村旅游规划。

三、差异化策划“一村一品”发展。北京市旅游局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延庆县柳沟村、上磨村、大柏老村等30个“一村一品”项目创意策划,这些创意策划成果,对北京众多开展乡村旅游的村落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四、明确“一区(县)一色”特色化发展。2008年北京市确定了涉

及乡村旅游的13个区(县)的旅游特色功能定位,例如,昌平区——温泉胜地,大兴区——绿海田园休闲旅游区,怀柔区——不夜怀柔,平谷区——休闲绿谷,密云县——京城“渔乐圈”

等,区域旅游发展的功能定位必将对相关区县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五、完成多个设计乡村旅游的专项调研报告,例如,北京环城旅游

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2

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分为农园依托型、农田依托型、农村依托型三类。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乡村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多在经济发达的都市郊区,本文主要选取北京民俗村与成都的农家乐两个地方作为代表进行阐述,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实现旅游模式的深入探究。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可知,乡村旅游占据的比例为10%~25%。乡村地区以乡村性为依托进行旅游活动的开展,国外学者德诺伊研究显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于土地密切相关的旅游经济活动,其存在永久性的非尝试地域的旅游活动,其主要指在飞永久性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提升与农业相关活动,其还明确指出永久性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国外学者瑞切尔(Reichel)、罗文格特(Lowengart)和米尔曼(Milman)认为乡村旅游主要是指农村区域的旅游,并且反复强调乡村性是农村旅游的中心与独特的卖点,只有保持乡村的独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相关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替代性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乡村旅游的作用显得异常重要,而且为农民提供了第二个收入来源,带来了更多的就业,从而减少人口流失,带来了城市新观念,这种新的观念增进了乡村紧急的多元化,尤其是手工艺,最终推进基础设施的逐步改造与完善,其能够给城市人体验生活带了机会,提升其对乡村问题的认知。伴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其中包括了家庭、老年人,其追求不同体验的城市人,尤其是教育水平中等偏上者,包括教育水平的提升。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只有逐渐推进管理的本土化,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发展。由于国内旅游需要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在推进劳动力资源的转化过程中,其中国际旅游的贡献率加大。

二、乡村旅游的分类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古城中,只有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规制与扶持,才能推进乡村旅游作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效益,通过政府与非政府间的组织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将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者公益事业发展,提升其社会效益。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可知,乡村旅游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分类:

(一)根据经济效益产生的主体,乡村旅游可以分为管制旅游和管理旅游。其中管制旅游主要指由政府机构带头管理;管理旅游主要指政府通过合适的手段进行监管。

(二)根据市场自由化的程度,乡村旅游可以分为新自由市场与旧自由市场,其中新自由市场主要指通过政府干预对市场进行监管,提倡自由主义贸易;旧自由主义市场主要指在市场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市场进行核实的监管,推进自由贸易化。

(三)根据自由目标责任性,乡村旅游可以分为责任主体旅游与非责任主体旅游,其中责任主体旅游可以将旅游的相关责任进行认定,指定其目标的准确性,其中非责任主体主要指在当前的环境分为中,可以鉴定旅游的责任性不强,不足以推动当前旅游经济的发展。营特色类型成都农家乐的特色类型包括:农家园林型:以郫县友爱乡农科村为代表。依托花卉、盆景、苗木、桩头生产基地,这是农家乐的发源地。

(四)根据旅游的相关内容,现在乡村旅游可以分为果园型与景区旅社型,其中观光旅游主要指以书房村为代表,同时主要以以水蜜桃、枇杷、梨子为依托,发展春季关光,同时以观光为基础,推进其旅游业的发展,景区旅社型主要指以乡土景区进行观光,同时推动旅游活动的开展。

(五)以乡村旅游的呈现形式可以将乡村旅游分为花园客栈型与乡土农村型,通过以新都县农场改建的花园型为代表,推进生产组织的发展,在农业的发展中推进农事体验型。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措施

根据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一般走第三条道路,其主要指通过政府再分配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方式整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整合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实行乡村旅游形式多元化

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是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都可以采用。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在新型旅游发展模式中,原有的乡村旅游计划可以促进新的旅游业的发展。如奥地利的“农村假期”项目,意大利的的Toscana乡村节庆与Ecosert计划,波兰的“波兰绿肺”项目以及泰国的Umphang社区旅游项目等。

(二)实行乡村旅游模型多样化

根据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只有不断推进旅游业的高度发展,才能对其产生最大作用,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推进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有推动旅游的发展进展,才能最大限度促进旅游业的灵活发展,其中包括一些乡村旅游法规的制定,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才能为模式的多元化提供方便。在成都农业发展模型中,只有推进农村、农活的发展,才能促进其较好的发展,尤其是直接从业人员与间接从业人员,只有促进直接与间接的转换,才能最大限度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多元化。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规范化

乡村旅游“北京模式”解读 篇3

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功能定位

在北京市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明确的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遵照国家旅游局主张,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本的“三为本”原则,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品牌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旅游局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大力促进乡村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郊区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各远郊区(县)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山区生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促进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旅游发展带动郊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区(县)一色:实现远郊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的清晰定位。“一区(县)一色”是挖掘区域特色,形成错位经营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北京郊区的乡村民俗文化,协调好区域分工,在研究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不同的空间板块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提供各有特色的吸引物,以特色吸引游客。明确了区县旅游定位,实现了“一区(县)一色”,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比如:丰台区为“生态休闲”,门头沟区为“山水庄园”,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顺义区为“临空型商务会展旅游之都”,昌平区为“温泉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平谷区为“休闲绿谷”,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密云县为“渔乐圈”,延庆县为“国际休闲”等。

一沟(带)一品:打造33条乡村旅游沟(带)的产业集群。从土地、森林、山庄、湖泊、农田、农作物、观光园、民俗民风等各方面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存量,从规划、产业布置及公共设施等角度打造“一沟(带)一品”产业集群增量,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散、小、重复建设问题,形成规模经营。2007年至2010年4年时间内,北京市旅游局充分发挥北京市的人才智力优势,委托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33条“一沟一品”乡村旅游沟(带)产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包括:朝阳区的“温榆河运动休闲游憩带”,海淀区的“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沟带”和“温泉镇红楼名源乡村旅游带”,丰台区的“河西生态走廊乡村旅游”,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镇乡村旅游示范沟带”,房山区的“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通州区的“京东运河湿地文化休闲区”,顺义区的“旅游‘金光大道’”,昌平区的“温榆河丽水温泉现代休闲旅游集聚区”,大兴区的“庞安田园休闲大道”,平谷区的…桃花深处’国际乡村汽车营地旅游休闲度假区”,怀柔区的“‘燕山满韵’风情大道”,密云县的“云蒙风情大道”,延庆县的“仓米古道乡村旅游沟域”等。这些规划为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村一品:开展77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的创意策划。从2008年起,北京市旅游局以“以点带面、打造精品、提升品牌”为目标,以现有民俗村为基础,选择旅游要素丰富、特点鲜明的77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进行了“一村一品”创意策划。包括海淀区的“法兰西乡情·管家岭村”,丰台区的“地热温泉·南宫村”,门头沟区的“生态养生休闲·韭园村”,房山区的“养生山吧·中英水北台村”、通州区的“盆景文化创意·大营村”,顺义区的“红色经典·焦庄户村”,昌平区的“边城文化·长峪城村”,大兴区的“梨花之乡·梨花村”,平谷区的“边关山寨·玻璃台村”,怀柔区的“长城壁画·北沟村”,密云县的“体验古镇魅力、寻访边关文化·古北口村”,延庆县的“火盆锅、豆腐宴·柳沟村”等。这些创意策划为区县、乡镇提升乡村旅游档次打好了基础。

生态旅游度假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方向。根据2008年由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共同主办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所倡导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精神,北京市旅游局以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的方向,编制了《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即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挖掘“都市休闲、山水休闲、生态野趣、温泉保健、民俗风情、养生健体、漂流历险、美食养生、红色经典”等特色旅游产品,创建市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丰台南宫已经成为北京市级第一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并在争创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

“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了区县、区域、沟域、村镇四个不同梯度的产品层次,同时通过“旅游新型业态”塑造新产品形成了网状产品体系结构,并通过“生态旅游度假区”引领乡村旅游新方向,使整个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这一多层次、多业态、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并最终形成品牌。

打造新型业态,推动产品升级。北京市旅游业经历了以景观名胜为主的自然观光游、体验民俗风情的人文旅游、以游憩、娱乐为目的的休闲度假游、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游4个阶段,类型丰富、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的北京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市民旅游的主要形式。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和新型业态。另外,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总结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这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为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而提出的崭新概念,在国内乡村旅游领域中尚属首创,进一步丰富了京郊乡村旅游的产品和内容,提升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为规范上述新业态的发展,由北京市旅游局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推行标准管理,引导行业自律

北京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委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

规划引导,标准管理。2005年7月,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5-2010年)》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12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乡村旅游形成了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伴随着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一系列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北京市乡村旅游逐步实现有序化发展。2002年,北京市农委和市旅游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标准(试行)》和《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暂行办法》。2005年至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和《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2009年1月,北京市旅游局与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规定了养生山吧等8个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批乡村

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2008年5月,北京市旅游局率先制定《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管理公约》;2009年5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通过专家评审。北京旅游局的一系列乡村旅游标准从不同侧面指导着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全面推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

部门联动,政策集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部门联动制度,即:旅游局牵头,农委、发改委、园林、国土、卫生、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环保、妇联等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村旅游的指导、监督、管理,以促进北京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发改委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酒店和乡村旅馆,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北京市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北京市水务局制定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乡村环境北京市园林局一方面通过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加强了对山区生态林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了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促进了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此外,启动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大力进行绿化,打造了一大批天然氧吧和郊野公园,初步形成了环绕北京城市的森林景观;北京市环保局深入开展污水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工作,整治了乡村旅游环境,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更干净的服务、接待环境;北京市科委实施“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改善了农村地区道路照明状况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妇联组织农村妇女成立了34个“巧娘工作室”,参与北京乡村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大赛,推进了乡村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制作,完善了乡村旅游产业链。

景观保护,社区参与。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乡村景观的保护。北京市旅游局为了提高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优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用,实现北京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率先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分别从村落景观保护、田园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加强民俗旅游村的规范自律治理,使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促进民俗旅游村落风貌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创造环保、整洁、优美的北京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环境。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行业规范管理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形成了规划引导、标准管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景观保护、社区参与的行业管理模式。

政府部门联动,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会同发改委、交通委、农委、科委、文化局、园林绿化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就提高乡村旅游可进人性、改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营造乡村旅游特色景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等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渐趋完善。“乡村旅游之所以在近年发展迅猛,最重要的原因是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最给力的投入”。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安金明表达了上述观点。

政府投资逐步向郊区倾斜。市发改委安排的政府投资中,郊区与城区的比例2006年首次发生逆转,政府固定资产用于郊区的比例达到52%,比城区多了4个百分点。近年来,北京市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京郊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连续实施了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在镇、村建立起污水处理设施。连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综合环境整治。还在农村推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使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

郊区旅游公路升级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近4年,政府用于交通公路提级的总投资达100多亿元,综合改造里程为全市总里程的50%,总计7700公里。郊区公路提级改造之后,市郊区(县)中心到市区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各相邻市郊区(县)中心之间的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各郊区县乡镇中心到区(县)中心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2010年全市已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达公交车。与此同时,加大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到2015年北京将拥有561公里轨道交通。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惠及乡村旅游。深沟浅壑拉近了与城市客源的距离,隐藏在远山中的山村美景掀起了盖头。

“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环境。目前,根据有关计划,北京市新农村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期已由原计划的4年缩至2年。北京市投入100多亿元建设资金对京郊行政村的“五项基础设施”进行伞面改善。全市行政村的街坊路得到硬化、绿化,安全饮水,生活污水将妥善处理,厕所将得以新修、改造和垃圾将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城里还是稀罕物的太阳能电灯,如今已遍布北京市郊民俗旅游村,乡村因而有了亮丽的夜景。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站让众多民俗旅游村的生活污水实现了净化处理,中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和人工水景,湖光山色的美景在降雨日渐减少的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

“三道生态屏障”建设形成乡村生态景观。以“防沙、保水、增绿、保障”为重点,北京市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在山区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关停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地表水源区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已完成造林443万亩、水土流失治理4583平方公里。在平原地区,实施了生态景观大道、平原治沙、农田防护林网等工程,林地总面积达到26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23.57%。在城近郊实施了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城市河湖水系生态治理等工程,建成两道绿化隔离带,建成多处郊野公园,六环路以内市管骨干河道基本实现水质还清。经过多年建设,在中心城外围形成了山区、平原、城近郊三道生态屏障,整个市域面貌呈现出“城市青山环抱、市区绿地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观光农林果业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基础。发展京郊农村都市型现代农业,不再单纯追求生产价值,而是充分发挥农业功能的多元性,即生态功能、观光旅游功能、示范功能。目前,郊区形成了4万亩设施农业,20万亩高标准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北京已经根据农村区域特性规划了5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圈,由城区和部分近郊区组成的城市发展圈;由六环路以内城乡结合地区组成的近郊农业发展圈;以远郊平原地区组成的平原农业发展圈;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组成的山区生态发展圈;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观光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政府投资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设施环境重在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资源支撑。

引入社会资本,创新融资模式

政府部门通过重大项目、转移支付等形式,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补偿等关系乡村旅游发展领域的引导性投入,吸引了民间资金、外来资金以各种形式投向北京乡村旅游业,形成了“百川汇流融天下,乡村旅游‘不差钱’”的良性资金引入局面。

国际资本青睐乡村旅游。北京“国际化都市”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北京这个潜力巨大的国际化乡村旅游资金市场。在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国际人群,不仅成为京郊乡村旅游的常客,更有慧眼识珠者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大利农庄是北京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中“国际驿站”类型的典型。由一位在京工作的意大利人投资兴建和经营。占地210亩,已投资350万元,在这里可以品到来自意大利的6种苹果、8种杏、12种梨和15种李子,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意大利匹萨,面积2000平方米的果园里的餐厅宽敞明亮,由意大利设计师RiccardoDalMas设计,是典型的托斯卡纳建筑。类似的投资项目还有怀柔区慕田峪村的“小园”、“鹅和鸭”农庄等。

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旅游。第一,合作社化零为整。与过去单个民俗户经营方式相比,农民旅游合作社体现出了规模经营的优势,并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相比,资金实力强了,接待规模大了,增强了抗击风险的能力,因此受到民俗旅游接待

户的广泛欢迎。为了引导农民由分散经营、各自为政转向规模经营、合作互助,市、县两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旅游合作社给予资金支持。在众多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下,京郊大地涌现了大量旅游专业合作社,农民或者以房屋使用权,或者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交给合作社委托专业公司经营,从而获得经营性收入之外更高的资产性收益。

第二,小额贷款助力。最近,北京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北京兴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大兴开业。一个月的时间,该公司已经累计发放贷款80笔,金额达到6481万元,累计回收2l笔贷款,1816万元。贷款中,面向“三农”客户的贷款共有55笔,4585万元。全市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0至30家。随着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分支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京郊大地的农村金融改革正在进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融资渠道。民俗旅游接待户接待能力的扩大、观光农业园的建设等乡村旅游扩大在生产将获得更加灵活、快捷、有效的资金支持。

第三,闲置院落使用权变现。近年来,随着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经营者进入乡村旅游经营领域。为了满足他们对经营场所和服务设施的需求,有大量郊区农民以整体租赁形式将闲置房屋使用权转让,受让者对房屋进行改造,使其具备居住和乡村旅游接待双重功能。延庆县岔道村、怀柔区慕田峪村、朝阳区高碑店村、昌平区德陵村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民居功能拓展突破了传统“农家乐”的赢利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充足的资金,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旅游接待的品质,增加了乡村旅游业的附加值,也让农民获得了物权收益。有相当多的因为农民进城买房居住而闲置的农村院落因此得到了利用和保护。

技术资金联动专业打造新型业态。通过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外来投资者进入,利用田园景观,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行为属于此类投资。北京市八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融资模式。昌平区金利牡丹园占地200余亩,投资者为安徽亳州药材商。通过租赁,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精心挑选种植了上百种可以食用的中草药。以此为依托开发了花卉观赏、特色药膳餐饮服务,成为昌平区最早一批乡村酒店经营单位。

政策优惠吸引大项目落地。“投资拉动”的直接体现,是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和落地运营。近年来,北京市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土地、税收等多种政策措施,优商、惠商、安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商投资京郊旅游业,一批投资巨、档次高、体量大、功能全、复合型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纷至沓来,引领了北京甚至全国的休闲旅游新潮流。拉斐特城堡酒店是国内唯一完全仿造法国城堡原形而建的酒店,酒店规划建设用地3000多亩,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酒店古朴典雅,雄浑大气,使客人在参观城堡的同时能尽情领略法国文化的深厚底蕴。目前公司正加紧实施以法国城堡文化为依托的后续相关设施的建设,在城堡文化、法国酒文化、酒店会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现代都市农业等方面做出一批精品项目。

区(县)政府,提供免费交通旅游大巴,让社区居民更加方便地走进乡村,体验乡村旅游的魅力。与此同时,通过“城乡和谐手拉手”活动,组织民俗接待户到北京城体验“京城都市旅游”,开阔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视野。2008年以后,进一步扩大了“乡村旅游进社区”活动的规模,将乡村旅游宣传手册大规模地摆放进了社区,深入挖掘乡村游潜在客源。“乡村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的开展,既宣传了京郊精彩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也拓宽了客源互享、城乡互动的渠道,实现了城乡交流、和谐发展的目标。

目的地主题社区,品牌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各异,通过打造主题产品,营造主题社区,吸引游客关注度,进行了品牌营销。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创意策划了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组织主题鲜明的社区营销活动,塑造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2007年以来,通过打造“一沟(带)一品”,明确了33条乡村旅游示范特色沟(带)的定位;通过打造市级民俗村“一村一品”,塑造了77个市级民俗村的产品特色和品牌形象。2006年以来,北京市旅游局联合北京市农工委、北京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举办了“寻找美丽乡村”评选活动,评选出44个京郊最美丽的乡村。目前,77个荣获“京郊最美丽乡村”称号或进入“京郊最美丽乡村”提名名单的市级民俗村已经纳入了北京市旅游局“一村一品”的创意策划名单中,多数已经完成了整体创意策划,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形象。

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营销。北京市旅游局还敏锐地捕捉到了日渐壮大的网络虚拟社区的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北京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的力度,以适应国内旅游的散客化潮流和乡村旅游的自驾车市场发展趋势,建立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分销模式。2009年五一节前,通过“北京欢迎您——200万张旅游景区门票免费奉送”活动,以北京市旅游局网站和携程旅行网为平台,以远郊区县的景区为主导,将70万张绿色门票采用网络方式公开发放,实现了“把魅力都市留给客人,把美丽乡村留给自己”的目标。目前,2009版北京京郊80万旅游手册免费发放工作已经启动,北京市民凭身份证不仅在北京市各个旅游咨询点可以领到这个册子,还可以通过北京旅游网办理申领手续。这些举措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追捧。此外,在北京市旅游局大力推动下,各区县旅游局也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加大网络营销力度,举办了“瑰丽百草畔网络摄影大赛”、“房山上方山爱心奉献”等网络推广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让虚拟社区的网民不断成为乡村游的实实在在客源。

舞台社区,节庆营销。多年来,北京市旅游局充分利用黄金周、各种节庆日以及大型展会,搭建“舞台”社区,精心导演了一曲曲“乡村旅游的精彩大戏”。目前,由北京旅游局和北京各个市郊区(县)主办的节事活动已经达到150多个,如北京旅游文化节、大兴西瓜节、密云渔王美食节等。北京市旅游局还不失时机在各种高规格的大型旅游展会上,推广乡村旅游,做细节会营销,做实舞台社区。2008年,在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设立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推介展区,向参展的82个国家和地区、25个省市区,整体宣传北京市乡村旅游产品,短短的几天时间发放了几万份宣传资料,赢得了国内外客人对北京乡村旅游的广泛关注。2009年,组织各区县旅游局参加北方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博览会等大型旅游展会,并在展会上设置乡村旅游展区。随着营销活动的不断推进,北京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正一步步走出北京。

近年来,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工作中,北京市旅游局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实效。同时,也感到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北京市旅游局将认真落实全国旅游工作大会的会议精神,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推动北京乡村旅游发展,并在工作中实现新突破。

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4

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功能定位

在北京市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指出,未来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遵照国家旅游局主张的: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本的“三为本”原则;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品牌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

北京市旅游局张慧光局长指出:“走特色发展道路,大力促进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郊区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各远郊区县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山区生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促进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旅游发展带动郊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区(县)一色

实现13个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的清晰定位

“一区(县)一色”是挖掘区域特色,形成错位经营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北京郊区的乡村民俗文化,协调好区域分工,在研究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不同的空间板块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提供各有特色的吸引物,以特色吸引游客。不同区位的空间产品出现雷同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相互之间也并不冲突,针对这点问题,采取的态度是“求异存同”,满足市场的多方需要。明确区县旅游定位,实现“一区(县)一色”,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

各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分别为:朝阳区为“中国商务旅游第一区”,海淀区为“皇家园林旅游区”,丰台区为“国家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门头沟区为“山都水谷、北京第一山水庄园”,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顺义区为“临空型商务会展旅游之都”,昌平区为“温泉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休闲旅游区”,平谷区为“休闲绿谷”,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密云县为“渔乐圈”,延庆县为“国际旅游休闲名区”。

一沟(带)一品

构造26条乡村旅游沟(带)的聚合产业

在土地、森林、山庄、湖泊、农田、农作物、观光园、民俗民风等各方面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增量,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农委调整农业产业(果、牧、林、农等)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从规划、产业布置及公共设施等角度打造“一沟(带)一品”。通过“一沟(带)一品”的实现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散、小、重复建设问题,形成规模经营。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篇5

乡村旅游是当前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采访调研活动,对全市XX个历史文化村、生态村、特色产业村、民俗村、民族团结村等不同类型的特色村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就XX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XX市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XX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乡野风光、村寨文化、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使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旅游产业才能越做越大。

(二)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XX市是农业大市,发展乡村旅游,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通过“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实现转移就业,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增收门路,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

(三)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四)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发展乡村 1 旅游,通过城乡联动、乡城互动的发展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内涵,为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乡村旅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游客,农民在为游客服务的同时,可以接收到来自城市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促进他们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经营管理水平和乡风文明程度。

二、XX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接待初具规模。我市依托“文化大市”和“旅游大市”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和吸引旅游者到特色村观光旅游,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结构更趋合理。现建成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区点1处,省级特色旅游村12个,特色客栈60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500多家,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5万人。

(二)品牌特色逐步显现。市委、市政府把特色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全面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来抓,并与“文化强市”、新农村建设、旅游“二次创业”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村呈现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通过多年发展,全市逐渐形成了以XX村为代表的工艺品购物观光型,以XX村为代表的古镇休闲度假型,以XX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体验型,以XX为代表的生态风光旅游型,以XX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体验型,以XX村为代表的生态产业观光型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类型。这些先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特色村,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按照“环境是旅游先导”的要求,不断加大对旅游环境的基础配套。紧紧围绕XX、XX高速公路和XX、XX二级公路,形成了以六大旅游景区为主体的旅游观光路网。XX村、XX村、XX村、XX村等景区的提升改造工程初见成效。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硬件设施逐步得到完善。

三、XX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优势

XX的乡村旅游资源多为原生态和原真性的资源,不仅资源赋存量大,品位高,而且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

(一)自然景观优美。XXXX市地形地貌复杂,山脉河川壮丽,自然风光迷人,以XX山为代表的群山层峦叠嶂,千姿百态,呈羽状遍布全市的XX江、XX江穿境而过,XX湖、XX湖等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境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气候温暖如春,全市共有大小旅游景点130多个,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旅游胜地之一。

(二)历史文化悠久。在数千年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往的历史碰撞中,XX形成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境内古镇、古村、古道、古庙、古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出土文物琳琅满目。涵盖舞蹈、音乐、戏剧、民俗、口传文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是中华文化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景观村落” XX村等特色村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民族风情绚丽多彩。XX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全市12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各民族的服饰、民 3 居、婚嫁、信仰、习俗和庆典节日洋溢着浓厚的民族风情,XX节、XX节等传统民族节日令人神往,使XX市具有开发多层次、多样性民族风情旅游项目的广阔前景和深厚潜力。

(四)交通区位良好。XX市位于XX省西部,市府距省会XX公里,空中航线距离275公里,是XX省同时拥有飞机、火车、高速公路的唯一一个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XX、XX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境内公路路网结构和路况等级日趋改善,全市1133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公路,其中已通油路或水泥路的行政村27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4.5%。

(五)名特产品种类繁多。XXXX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名特民族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扎染、刺绣织品、少数名族服饰色彩绚丽,木雕工艺品驰名中外,金银饰品工艺精湛,柑橘、茶叶享誉全国,这些名特产品不仅品种繁多、工艺精湛、物美价廉,而且还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XXXX市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意识有待提升。XX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已经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仅满足于眼前经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还不强。许多乡村旅游资源还没有被真正认识和挖掘,产品少而单

一、规模小而分布散,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和整体合力。对外推介工作较弱,乡村旅游品牌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景点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一部分 4 乡村旅游点公路狭窄,通达条件差。旅游环境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环境保护的问题比较突出,各乡村旅游点普遍缺乏规范的引导标示和指示牌。

(三)缺乏整体规划控制。乡村旅游发展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或规划落实不到位,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缺少科学指导,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同质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多,离规模化、品牌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四)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多数经营者管理方式粗放,规范化经营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均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意识较强,没有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良性发展道路,不知道如何做特色、创品牌,还处于低水平的相互模仿和价格竞争阶段。

(五)土地和资金的制约明显。由于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土地使用、资金支持等配套政策没能及时跟上,不少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受土地、资金等问题的制约,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大部份乡村旅游经营者没有有效的资信证明,房屋和农用地都不能用作抵押,贷不到款。而流转来的土地不能作为质押,经营也不能在上面建永久性建筑。因此,我市乡村旅游点很难实现提质扩容和转型。

五、XX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桥头堡”战略实施和旅游“二次创业”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和监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 5 环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丰富品类、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品质,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在扶持政策、公共设施、引导资金、规范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以市场导向配臵资源,鼓励工商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和个人等投资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充分考虑区位、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条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等因素,量力而行、适度开发、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乡村生态、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服务“三农”、突出特色。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培育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积极发展规模化种养、农产品加工、餐饮、农产品流通等行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坚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意愿,重点支持发展以农民家庭为经营主体的个体经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建设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休闲 6 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

(三)发展目标。努力将XX发展成为以民族文化体验、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集观光、休闲、养生、度假、康体、体验等于一体,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并独具特色的民族乡村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着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吸引力强的美丽乡村和旅游型小城镇,形成以文化嫁接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农业、以品牌塑造形象,促进传统农业向休闲经济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到“十二五”末,打造3个乡村旅游知名品牌,1个5A级乡村旅游景区,1个4A级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省级特色旅游村32个,提升改造特色客栈(农家乐)1500家,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人以上。

(四)发展重点。根据XX市的资源特点,重点发展以下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1、历史文化旅游。突出XX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壮大 “中国景观村落” XX村等古村旅游规模。挖掘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XX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XX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XX村等历史文化内涵,打造体现XX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游览区。

2、乡村民俗旅游。突出民俗文化特色,以举办民族节庆为载体,做大做强XX村、XX村等民俗特色村,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民俗节会。

3、乡村生态旅游。生态资源是XXXX市富有优势的特色资源。要进一步壮大“高原水乡” XX村、“蓬莱仙境”XX村等风 7 景优美的生态村品牌。进一步挖掘和培育民俗生态文化XX村、世外桃园XX村、红河之源XX村等未被充分开发的生态村的生态资源。

4、农业观光旅游。加大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发展壮大木雕之乡XX村、核桃之乡XX村、生态茶园XX村,着力把农业观光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5、休闲度假旅游。深度挖掘基础设施好、风景气候好、配套服务好的度假型村庄建设,着力打造XX古渔村等度假型品牌。

6、温泉度假旅游。充分利用温泉资源,以XX县为重点,着力打造XX村、XX村2个温泉休闲度假村。

六、XXXX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有序开发。科学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要根据各地自然条件、人文资源、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土地利用、村镇建设等规划,找准市场定位,突出经营主题和特色,制定和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重点区域,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农村人力资源、资本与物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臵。贯彻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先对部分区域进行试点,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办好一个。

在空间布局上,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围绕XX、XX等重点公路,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型村庄。二是以休闲度假、佛教文化、温泉休疗度假旅游景区为依托,建设食宿服务和旅游产品加工、综合服务型村庄。三是以湖、水为依托,建设生 8 态观光型和休闲度假型村庄。四是以古镇、古村、古街、古民居、古建筑为依托,建设文化体验型村庄。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打牢发展基础。加强以道路、水利、电力、环保、林业、通信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景点的配套功能。尤其要结合乡村公路建设工程,优先解决乡村旅游区外交通进入、重点旅游景区、主要城镇周边乡村旅游交通连接线建设,适时开通乡村旅游点交通运输线路,方便游客进出。

(三)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品牌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核心。要将传统文化打造成乡村旅游产业优势,走文化品牌之路。我市的木雕、茶叶等民间艺术是体现乡村旅游特色的传统载体。要着眼旅游市场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注重搜集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等史料,开发一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的高原特色农业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旅游产品,让游客边听故事、边品味民族文化、边欣赏民族工艺、边体验农事活动、边品尝名特小吃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为乡村旅游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四)培养龙头,壮大主体,增强带动功能。龙头企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要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发乡村旅游,延伸产业链,提高龙头企业对乡村旅游的带动功能。采取“政府﹢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保持特色工艺品、民族服饰及传统工艺的乡土气息,重点扶持一批具 9 有自主品牌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五)强化培训,增强素质,提高服务水平。联合人力资源、文化、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旅游等部门制定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依托XX学院、XX学院、党校、职高等培训机构,开展与发展乡村旅游密切相关的经营管理、乡土文化讲解、厨师、民俗礼仪、客房服务、文化艺术表演、民间技艺展示等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教育,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六)制定标准,强化管理,实施规范服务。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明确开发乡村旅游景点的管理机构,设立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快速便捷的服务。尽快颁布和实施《XX市乡村旅游管理规定》和《XX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等地方标准,从从业资格、经营服务场地、接待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要求、服务项目等方面入手,对经营乡村旅游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抓好安全、卫生、日常经营等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档次和水平。成立乡村旅游协会,通过行业自律,规范市场,避免强行拉客、抢客、宰客、竞相压价等不文明竞争行为,促进乡村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实守信。

七、XX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撑体系建设及保障措施

(一)政府主导,形成发展乡村旅游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村旅游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成 10 立工作机构,负责研究和制定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政策以及资金协调、项目安排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督查反馈和通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对突出问题的整改。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将乡村旅游发展数量、规模、经营收入和资金投入的增长情况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并按考核等次对先进机关、先进经营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多元投入,着力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瓶颈。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引入市场机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一是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予以支持;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金融政策融资等手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部门对口帮扶。调动市、县市两级部门单位的主动性,整合各方资源和资金,共同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和设施建设。三是坚持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以合作、合资、独资、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吸引省内外投资者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四是调动农户自主投入。坚持“自愿自主、理性适度”的农户投资原则,通过政府补贴、部门减免等手段,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投资乡村旅游项目。

(三)完善政策,大力扶持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市、县市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扶持有一定发展潜力、发展实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和经营户,促其尽快做强做大。结合新 11 农村建设,逐年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投入。对投资开发乡村旅游的企业,减免市、县级财政应收的旅游开发项目建设规费。对提档升级的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纳税部分提取50%比例奖励给企业。二是完善土地优惠政策。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可用于该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支持农民在自己承包的果园、林地或宅基地上依法依规开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三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办的乡村旅游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新办的乡村旅游企业,免征3年的企业所得税。四是完善投融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信贷投入。五是完善奖励扶持政策。对评定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四星级乡村旅游的给予现金奖励;对已运营的乡村旅游,按照有关标准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并对其挂星授牌;对景区固定资产投入、五星级宾馆、特色客栈、星级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设施建设的,给予投资额5%予以奖励。

(四)典型示范,努力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依托国家农业示范点、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示范村,选择一批资源禀赋高、基础条件好、市场需求旺、资金和人才有保障、具有一定开发规模的景点进行综合改革试验,积累经验,总结推广,分批推进。要按照突出特色、交通便捷、12 设施配套、安全卫生、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经营规范的要求,选取经营接待户进行包装推出。每年召开一次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开展观摩学习,举办地方特色旅游名吃评比、厨艺大赛、“乡村旅游示范户”评比等竞赛活动,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6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文化内涵

论文摘要:该文在肯定了国内发展乡村旅游的大好形势后,指出我国乡村旅游还存在经营理念陈旧、营销渠道单

一、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应该政府主导、科学策划、挖掘内涵、扩大影响、树立品牌、集聚人才、永续发展、加大投入,以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成熟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热点之一。

但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城郊休闲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2政府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机遇

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主要的要求。[2]为了深入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3]

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将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十一五”期间,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和10000个村,使已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总地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良好。[1]

1.3近年来乡村旅游红火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4]

2.乡村旅游主要存在的弊端

2.1经营理念陈旧

在经营理念上,还停留在特别看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而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特色(农家风味)、环境(绿化环境)、服务(服务水平)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乐意在量上投入,而不愿意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上花钱。主张少投入,多产出;采购质劣价低的菜品欺骗顾客,甚至克扣斤两;目光短浅的井底意识还表现在不愿走出本地去做比较,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

强。

2.2营销渠道单一

在招徕客源上,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对朋友关系的依赖也说明经营户的宣传促销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的、被动的认识上。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2.3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经营者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尤其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政府的引导。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当地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是“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基本方向。

3.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策略

3.1消除瓶颈,政府主导

突出表现在农民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与旅游发展要求的差距;分散的村庄与市场的断裂,农民很难直接走向市场等等,对此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便捷协调的旅游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政府主导,要着重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地位,赋予其更大职权,如重要景点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权;乡村旅游饭店的审批权;乡村旅游景点(线路)的审批权;旅游价格审批权,牵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监查权等等,切实改变以往旅游管理部门职能的模糊性,真正做到不该管的不管,该管的一定管好。

3.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

一定程度上讲,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很多是农民自己干出来的,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成功,但是缺少科学的规划逐步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缺乏规划和低水平规划容易走向“盲目性+积极性=破坏性”。对此,一要注意“引智”,重视发挥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充满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参与。二要整合区域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景点形式上的单一,内容上的雷同。突出重点,择优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村,高层面的统一规划,科学策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以此来保证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

3.3文化灌注,挖掘内涵

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巧打“特色牌”。乡村旅游只有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增强吸引力与竞争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重要的是结合乡村旅游特点,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3.4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首先,要突出乡村意象。乡村意象在乡村旅游中所起的作用,如同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所起作用一样,具有导向性。如江南“水乡之冠”的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便属此类。其次,要敢于揭开“羞羞答答的面纱”走出去。根据景区发育的不同阶段,在对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广泛采取和记者交朋友、和新闻媒体联谊、和旅行社联合、和周边景区联手策划

组织活动等手段提高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客源。

3.5一村一格,树立品牌

乡村旅游最大的危险就是“千村一面”,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应重视品牌效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使景区动静相宜、高远辅成、横侧不同、常游常新。“一村一格”,重要的是体现差异,突出特色,大到整体定位,小到吃、住、门票。

3.6加强培养,集聚人才

乡村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的关键,要处理好借助“外脑”与培养自身人才的关系。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引导乡村旅游走上正轨。对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从外面引进。但是一般的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最好立足自己培养,这样既有助于增强服务的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7保护第一,永续发展

目前乡村旅游处于上升势头,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土地利用上,尽可能不改变现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多重立体利用。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资源造成变化或者是破坏。“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努力探索在发展中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路子。

3.8广开渠道,加大投入

要使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必须要探索建立旅游开发的新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体制网络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一是加强政府的导向性投入。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大利用内外资力度。三是充分调动和鼓励当地社会力量兴办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7

社区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一般来讲, 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 有一定的数量组成的, 具有内在互动关系的文化组织的社会共同体。对社区参与这一概念的理解, 研究者认为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 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 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的过程和行为, 它意味着社区内的每一个成员所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所需尽的义务。本文中的社区参与是指各种利益相关者参与社区事物的权利和过程。凡是与社区建设相关的利益者, 不仅有权利参与社区事务, 也有权利参与整个社区事务的过程。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明确提出社区参与模式这个概念, 只是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社区参与的形式进行了划分, 总体来看有这么几种形式: (1) 根据参与主体旅游意识的强弱, 分为动员型参与和自主型参与; (2) 根据参与主体的组织旅游形式, 分为组织参与和非组织参与; (3) 根据参与渠道的制度化旅游水平, 分为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

本文中的社区参与模式不同于社区参与形式, 从广义上讲, 乡村社区参与模式就是指当前中国乡村社区出现的各种参与模式, 如按照地理区域分, 社区参与模式可以体现为院落自治、门栋自治、居民小组自治等等, 按照参与主体分, 可以体现为居民自发参与、政府动员参与、社区动员参与等等。从狭义上讲, 乡村社区参与模式是指在既定的时空范围内, 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 而是各种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协商, 相互增进信任, 采取合作行为的方式。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过程中, 融入了社区参与, 其参与的模式可以借鉴参考乡村社区参与模式。

2 当前中国乡村社区参与的模式

依据理论资料总结, 中国乡村的社区参与模式有以下几种:

2.1 居民自发型

居民自发型就是指居民自发组织旅游活动, 而无需政府或社区居委会推动或带动、无需政府或社区居委会的直接或间接介入, 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乡村社区参与旅游模式, 也可以成为社区自治模式。也可以说, 是社区原住居民群体自愿地、民主的参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并选择旅游方式进行的旅游活动。居民自发型可以划分为共同兴趣型、共同利益型和利他服务型。

2.1.1 共同兴趣型

共同兴趣型是指社区居民基于共同的爱好、特长、兴趣等自发结成一定的社团或组织, 成员之间的信任来源于彼此之间的共同爱好、某种默契, 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是直接信任关系在社团或组织范围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参与旅游模式。如田园风光、农事活动、风土民情等, 这些都是当地最生动、最鲜活的乡村旅游资源, 而当地居民则是它们的重要载体, 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 才能使这些无形的精神资源得以展现。当地居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决策管理, 获得旅游收益。当地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对乡村旅游的参与, 会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生态保护观念和环保建设的意识。并且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 他们会自觉保护当地的生态景观, 美化环境, 同时会更注重保护当地的乡土文化, 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

如神农架林区红坪镇乡居民就是典型的共同兴趣型。乡村社区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 爱好、特长等自发的成立了各种活动类旅游社团或组织, 社区存在着共同兴趣型参与模式, 但是各种活动类组织或社团的发育程度并不是很高, 旅游活动类组织或社团的居民参与率也很低, 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1.2 共同利益型

共同利益型就是在社区这个群体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基于特定的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参与模式。实际上, 在这种共同体中, 居民集体行动起来既是利己的, 又是利他的, 但是这种团体或者说集体如果不组织起来, 就不可能“利己”, 也不可能“利他”, 因此也可以说共同利益型是一种“利己利他”型参与模式。

农民自主参与开发的乡村旅游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农民管理社区事务的能力, 促进了村民民主自治。而且农民自主开发的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旅游开发的所有收入归农民自己所有, 最大程度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这种模式由于参与者都是当地村民, 因此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 展现给旅游者的全都是原汁原味的当地传统文化, 最利于保留文化的真实性。也有利于农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乡村社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南召县五朵山。当地的居民可依靠景区建设农家乐食宿等。目前全国社区建设这种模式所占比例偏低, 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1.3 利他服务型

利他服务型是指具有志愿为他人服务的居民自发组织的志愿者服务网络, 利他服务型参与的出发点主要不是为了将来的回报, 或者说对未来的回报没有明确预期, 更多是出于“利他主义”价值或者追求某种“自我实现” (如体现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在社区的影响力) ;即便未来得到回报, 在主观上, 他也不倾向于认为这是自己过去行为带来的结果, 相反他把回报看成是社会的回报。

目前在乡村社区, 利他服务型社区参与一般表现为志愿者服务或社区慈善服务。企业主导型对乡村社区的积极影响: (1) 发挥公司的经济实力, 为乡村旅游开发注入强大资金, 有能力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核心旅游资源, 配套服务接待设施, 引导和帮助村民改善环境条件。 (2) 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促进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素质, 提高村民文化科学水平, 形成良好的旅游软环境和氛围, 有助于形成乡村社区文明新风尚。 (3) 利用企业成熟的营销网络进行旅游产品宣传推广, 有利于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吸引旅游者, 提高村民收入, 提高经济效益。

2.2 动员型

社区动员是把满足社区居民的旅游需求的社会目标转化成社区成员广泛参与旅游社区行动的过程。动员型参与模式是指在政府和社区村委会的动员下居民参与社区各项旅游活动或治理的参与模式, 目前主要有政府动员型和社区动员型, 政府动员型按照动员参与的内容和性质又分为:居民参政式参与模式和居民民主评议式参与模式, 前者如社区对话、社区听证, 后者如民评景点。社区动员型参与模式是指社区成员在社区村委会的发动下而参与社区旅游, 排解社区困难或纠纷的社区参与旅游模式, 如社区论坛、社区居民投票、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等等。

在中国乡村社区建设中, 居民越来越多地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甚至包括参与相关旅游政策的制定, 这对整个社会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社区居民对实际情况较为了解, 因而不但可以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而且可以增强自信心, 增强居民解决旅游景点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增加社区资源, 改善政府的各项服务。开发旅游的乡村周边往往有一些景点可供游客游览。按照动员的主体不同, 动员型模式又分为以下两种。分别是:

2.2.1 政府动员型

政府动员型参与模式是指为了给本国或本地区的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 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与支持、参与社区或社会旅游决策、执行和实施情况的参与模式。主要有两类:居民参政式参与模式和居民民主评议式参与模式, 居民参政式参与模式如社区对话, 居民民主评议式参与。如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农户”, 也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 由县、乡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按市场需求和全县旅游总体规划, 确定开发地点、内容和时间, 发动当地村民动手实施开发, 开发过程中政府和旅游部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

2.2.2 社区动员型

郭岩在《社会动员的概念方法与过程》中提出:“动员就是把社会发展目标转化成为社会行动的过程。一旦它的发展目标真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社会各界、各阶层广泛参与, 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又有保障, 社会动员就得以实现。[1]”

社区动员型参与模式是指社区成员在社区居委会的发动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协助排解社区困难或纠纷, 达成一致, 形成决策并付诸实施的参与形式, 如社区论坛、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等等。在乡村旅游开发中, 也可以将社区动员型模式融入乡村旅游之中。

2.3 互动合作型

互动合作型参与模式是指在社区共同事务的治理中, 不需要“社区外政府立法机构”和“社区外政府指导机构”的强制性干预, 社区组织和“社区内政府服务机构”以及辖区单位能够以法律和法规为依据, 通过平等协商机制, 合作治理社区公事务的参与模式, 主要有3种: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合作型、社区居委会、专干合作型。

2.3.1 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合作型

所谓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合作型参与模式是指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 社区组织和辖区单位就能够通过民主协商, 达成“资源共享”协议, 并进入“自我维系”状态的社区参与模式, 在社区实践中, 主要包括共享社区基础设施、共建社区公益基金、共建社区救助基金、提供就业岗位、共同维护治安安全。如:英国南澎布鲁克的“非政府组织+居民+合作伙伴十社区管委会”模式就是非政府组织主导模式的典型例子。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有:由非政府组织开发;有共同的社区旅游发展目标;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和社区关系的协调者, 不仅能够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吸引居民参与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管理, 使居民的建议体现在规划中, 而且为社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援。另外, 非政府组织也保证了旅游的经济收益最大限度的保留在社区内。

2.3.2 社区居委会、专干合作型

居委会、社区专干合作型参与模式是指由基层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单独和共同出资聘用的旅游社区专干与经居民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成员一起从事社区工作, 从事社区治理, 互帮互助、互利互惠的社区旅游参与模式。即以“景点“为中心, 大力发展景区建设, 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 发展主体的具体措施是通过招商引资, 财政拨款等方式加大景点建设。这种模式的社区参与程度最高, 参与范围最广。社区居民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监督权和发言权。居民或拥有旅游企业的股份, 或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如四川九寨沟的“社区机构+居民+公司”的模式就是在社区机构的主导下, 成立联合经营公司, 鼓励吸纳居民共同参与旅游开发。九寨沟模式有以下几个特征:政府的宏观指导;社区居民全面参与;公平优先的利益分配机制。这种模式让居民深入参与到旅游行业中, 使得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居民收益也大幅度提高。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景区在开发权和保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表现为对外统一、对内分离。景区的管理机构不仅是所有权代表也是经营的主体, 不仅负责景区资源开发也负责景区环境的保护。

3 几种模式的对比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 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多元化表明了它不仅是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变革的结果, 也是政府主动让出空间, 社区主动弥补市场缺陷的结果, 在正确的制度引导下, 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模式将会出现纵身的发展。

经过比较, 自发型社区参与模式出现,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 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空间逐步的扩大化, 第三空间的扩大化, 为居民社区参与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平台。也由于一些居民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使他们的需求得到进一步的增长。进而出现了多种参与形式, 共同兴趣型参与、共同利益型参与、利他服务型参与等等。

关于动员型参与模式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它是政府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发展本地区经济建设, 也是社区为了提升社区素质, 进行社区教育, 发动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的结果。正是在政府或者社区的动员下, 也正是在不断的、反复的参与中和利益得到满足的过程中, 乡村社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乡村旅游社区之所以出现互动合作型参与模式, 也是与制度变迁分不开的, 正是在各利益主体合作博弈的前提条件下, 才促进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出现, 并且进行相关的角色定位, 从而促进了社区参与模式的产生。但共同的特点是中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将朝着多中心的、有秩序的, 居民占主导、政府合作、社区中介组织支持的方向发展。

4 结 语

中国农村幅员广大,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为乡村实施统一的全国范围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设置了客观障碍, 同时, 农民的要求也不一样, 因而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 不可搞“一刀切”。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资源特色、旅游接待方式、旅游接待规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导致在社区参与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实施必须结合当地社区的实际结构, 其中社区管理主体的构成是一个关键问题。但总的来说, 趋向以居民为主导, 政府合作、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利益相关者支持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尹德涛.旅游社会学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8

[3]王东红.新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4) :203-204

[4]刘静艳, 等.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J].旅游科学, 2008, 4 (22) :6-36

[5]刘洁.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2009:1-45

[6]黎洁, 赵西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旅游学刊, 2001, 16 (4) :44-47

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8

关键词:中西部乡村神农架红坪镇旅游城市化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84-02

1旅游城市化的概念

“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自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不少学者对我国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于旅游城市化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黄震方认为“所谓旅游城市化,是指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其核心是指旅游发展以城市化的模式展开”。王冬萍等对旅游城市化的定义是: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的内容。smart指出,乡村的优良环境和低成本建设使乡村旅游开发容易切入到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Kelly认为,乡村旅游开发使部分农民被“挤出”农业生产方式,进入旅游劳动力市场,成为“市民”的一部分。

基于以上对“旅游城市化”这一概念的探讨,笔者认为,旅游城市化应是以旅游为主要推动力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并进而引发区域内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以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在我国一些工业基础薄弱,但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均可尝试以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发展。

2研究区域概况

2.1红坪镇简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是亚洲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一块绿色宝地,在华中、华南独一无二,在神农架开发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地处神农架林区中西部的红坪镇,位于松柏镇及木鱼镇两大中心镇的中点,北接长沙坝、东沟,南临沙包子、天坑,东连田家屋厂、凤凰岭,西望肖箕沟,地形狭长,镇区面积0.7平方公里,

2.2旅游城市化发展条件分析

位于神农架中西部的红坪镇,全镇以农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其南连木鱼镇旅游开发区,北靠燕天生态旅游风景区,有着一肩挑两镇的重要地理位置。同时它也位于湖北省“十堰、神农架、宜昌”旅游经济带上,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镇内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素有“十里画廊”之称,加上集科研、考古、观赏于一体的“远古人类遗址”古犀牛洞群,使其在国内游客心目中享有盛誉。

2.2.1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红坪镇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辖区内有著名的国家4A级景区及国家森林公园神农顶风景区、天燕风景区、红坪画廊,有远古人类遗址古犀牛洞景区、画廊谷景区,有中国南方唯一的神农架滑雪场等等。天燕风景区是神农架中部旅游之热点,有燕子垭、燕子洞、会仙桥、燕舞亭、刘享寨、天门垭等景点。神农顶风景区始建于1982年,1986年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总面积105.7万亩,有小龙潭、金猴岭、风景垭、神农顶、板壁岩等景点。神农架滑雪场是应国家体育总局“北雪南展”的构想于2004年建成,是华中地区第一家规模最大、功能齐全、采用人工造雪和天然雪相结合的滑雪场,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滑雪、滑圈、雪地摩托、羊拉爬犁、雪橇、雪地自行车等雪上项目丰富多彩,是冬季赏雪、滑雪、激情演绎林海雪原的最佳地。

2.2.2红坪镇的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目前,红坪镇的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红坪镇一是积极引进投资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先后共引进资金近2亿元,建成了红坪山庄、红坪酒店、画廊阁宾馆、灵犀宫、天凤山庄等一系列宾馆酒店。二是投资70多万元设计建造了红坪河堤、桥梁、栏杆。三是积极改造集镇街道上原有房屋,对街道进行24小时保洁。

3红坪镇旅游城市化实施路径

从旅游业发展的六要素考虑,提供良好的“食住行游购娱”条件,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建设特色小城镇,以旅游型城镇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1着重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与武当山道教文化游览区、三峡风景区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三大旅游景区。作为湖北省的旅游窗口,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有着自身发展和对外扩大湖北省旅游形象的重大责任,在自然山水风光占有很大比重的同时,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要。由于红坪镇在神农架林区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又特殊,而将其定位为旅游接待镇,其特色化的城镇建设不仅对其自身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促进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镇区旅游接待能力、配套服务设施和城镇建设的景观都将对旅游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这些方面完善了,才能使红坪镇的旅游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该镇的经济水平。

对于红坪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着力于发展庭院绿化和街道植树,发展城镇特色,搞好镇内各级设施的配套和建设,完善城镇道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下城的辐射、吸纳和服务功能。

3.2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红坪镇的支柱产业,但其农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实现乡村城市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要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旅游开发促进其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如无公害蔬菜工厂等,以保证农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突出其生态、旅游镇的主体努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庄园农业、特色农业等,不断扩大农业的功能,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优势、高效和特色农业,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服务水平。目前,可以采用“公司+农户”形式,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改变产品“原始上市”、生产“千家万户”、销售“提篮叫卖”式的状态,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把农业建成高值盈利的产业。

3.3以生态旅游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红坪镇作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接待镇,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道路。

3.3.1确定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是在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是由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社会环境容量、旅游经济环境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中的某一或两个决定,决定生态环境容量的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容量,取二者的最小值。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使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能长期维持。

3.3.2从生态学原理出发,对红坪镇进行全面的生态设计

将红坪镇建为生态旅游镇,其旅游设施应尽量选择在生态旅游场所的外围,服务设施应“因陋就简”,要采用天然原材料,因地制宜,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设施对景色的破坏,而且可节省费用增加商業可行性。在道路的修建上,要以自然地貌为基础,避免城市化道路设计。在旅游区内要尽量使用太阳能或电能为能源的交通工具,或者让游客以步代车。在红坪镇镇内要修建符合生态旅游要求的生态饭店、旅游农庄、民俗度假村等,要注意清洁生产,服务生态化,资源厉行节约,建立绿色企业文化。

4结论

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的积极支持,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城市系统发展运行中已经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广阔的乡村地区,特别是工业产业发展滞后,而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更应重视旅游业发展对该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

上一篇:弱电工程年度总结报告下一篇: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