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论文怎么发
陕人社发〔2011〕86号
关于印发《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 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陕西省高等学校 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杨凌示范区人事劳动局、社会事业局,省级有关部门,中央驻陕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人才强省战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职称分管管理的原则,制定了《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评审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2.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评 审办法(试行)
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1: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根据《教师法》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第二条 在国家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情况下,申报评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第三条 教师职务评审要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晋升”的原则,在坚持政治标准的条件下,把师德师风、工作态度、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等作为评审的依据,以确保评审质量。
第四条 根据我省高等学校所承担国家教学科研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普通本科院校;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第五条 对教学科研型大学,在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情况下,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强调科研成果对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对以教学为主的院校,应把握突出教学业绩,同时兼顾科研的原则;对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应以教学业绩为主,重点考察其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鼓励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第二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履行现职职责,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端正,团结协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任现职期间考核均在合格(称职)以上,申报高级职务人员任现职期间,须有一考核结果为优秀。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须延迟申报。
(一)晋升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者,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内,考核无一次优秀,延迟2年。
(二)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延迟3年。
(三)受警告处分或发生教学事故造成一定影响者,延迟2年,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发生严重教学事故者,延迟3年。
(四)有谎报资历、业绩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4年。
三、有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腐败行为者,取消其参评资格,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对违反文件政策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取消其本人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对其所在单位全省通报批评。
五、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在晋升副教授时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在晋升教授时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六、凡脱产攻读学位者,其脱产上学时间不能计算任现职年限,且脱产学习期间不得申报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
七、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按照国家及陕西省职称评审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八、补充说明
(一)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后”均含本级。
(二)申报人工作业绩中同一成果取得不同级别奖励的按最高等级统计,不重复计算。
(三)论文均指第一作者,学术期刊不含增刊、特刊、专刊、专辑、论文集等形式的刊物;实用新型专利指第一发明人或设计人。
(四)专著、编著、教材不含论文集、习题集等。其工作量的认定必须以前言或后记中的说明为准。
第七条 业务条件
一、晋升助教的条件
(一)具有学士学位,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经过一年以上助教岗位试用,经考核,表明能胜任和履行助教职责。
(二)具有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经半年考察,表明能胜任助教职责。
二、晋升讲师的条件
(一)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4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3年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2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经过3个月以上的考核表明能胜任讲师职责,自受聘为教师之日起认定其讲师任职资格,对未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应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对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前已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各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二)教学业务能力
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系统讲授过1门课程,经考核合格。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20计划学时以上(公共课160计划学时;专业课120计划学时;音乐、美术院校和其他院校的音乐、美术专业教师还要按文化部的规定完成相应的工作量)。
同时,应有半年以上实践工作经历,承担并胜任本学科主干课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室管理等工作任务,熟练掌握 本学科主干课程及所授课程的实验,或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对条件有限或体育、外语、数学、艺术、社科类等不具备实践条件的学科专业,须参加任职单位安排的其他教学实践活动或学生管理工作(如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等)。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此项不作要求。
(三)科学研究能力
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2篇以上;或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1篇。
三、晋升副教授、教授条件
(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 1.晋升副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2年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7年以上。
对获得博士学位前已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且各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2)教学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1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教学为主者2门),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良。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进 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程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并指导或协助指导过青年教师、进修人员、硕士研究生或指导学生参加过课外科技活动。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①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并C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80计划学时以上。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体育、艺术、外语类专业教师1篇)以上;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成果及获奖
(a)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理科10 万元、文科5万元);
(b)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c)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d)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地市级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省部级三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e)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艺术、体育类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亦按此对待)。
②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C并D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B.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
C.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以上;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D.成果及获奖(a)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理科10万元、文科5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五名、一等奖或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2项,其中1项排序为前二名;
(d)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2.晋升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7年以上。
(2)教学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2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教学为主者3门),且每门课程讲授两遍以上。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程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并指导或协助指导过青年教师 或硕士研究生一届。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①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并C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80计划学时以上。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7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3篇以上;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以上,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C.成果及获奖
(a)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0万元以上(理科20万元、文科10万元);
(b)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c)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d)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省部级三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e)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艺术、体育类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亦按此对待)。
②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C并D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B.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
C、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8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3篇以上;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以上,并撰写2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D、成果及获奖
(a)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0万元以上(理科20万元、文科10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c)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二)普通本科院校 1.晋升副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2年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7年以上。
对获得博士学位前已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各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2)教学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1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教学为主者2门)。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良。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程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并指导或协助指导过青年教师、进修人员、硕士研究生或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初步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①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并C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00计划学时以上。B.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体育、艺术、外语类专业教师在公开发表的5篇学术论文中有3篇为核心期刊论文;中医专业教师在公开发表的5篇学术论文中有4篇为核心期刊论文亦可);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体育、艺术、外语类专业教师在公开发表的3篇学术论文中有2篇为核心期刊论文,中医专业教师公开发表3篇核心期刊论文亦可),并撰写8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成果及获奖
(a)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五名)完成过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
(b)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c)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五名、一等奖或省部级以上奖项获奖证书 持有者);
(e)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艺术、体育类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亦按此对待。艺术类专业教师所指导的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比赛二等奖以上,国家级专业比赛三等奖以上,且本人系第一指导教师并获得相应的指导奖励证书;体育类专业教师所指导的在校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比赛,获得省部级第一名、国家级前三名、国际级前六名,且本人系主教练并获得相应的指导奖励证书)。
②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C并D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D.成果及获奖
(a)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或 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理科10万元、文科5万元);
(b)获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获省部级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四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2.晋升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7年以上。
(2)教学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2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教学为主者3门),且每门课程讲授两遍以上。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程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并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一届。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 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①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并C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00计划学时以上,教学效果优良。
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以上;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成果及获奖
(a)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理科10万元、文科5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c)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五名、一等奖或省部级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e)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艺术、体育类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或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亦按此对待。艺术类专业教师所指导的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 比赛一等奖以上,国家级专业比赛二等奖以上,且本人系第一指导教师并获得相应的指导奖励证书;体育类专业教师所指导的在校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比赛,获得国家级前二名、国际级前三名,且本人系主教练并获得相应的指导奖励证书)。
②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C并D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3篇以上;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以上,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
D.成果及获奖
(a)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20万元以上(理科10万元、文科5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三)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 1.晋升副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2年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7年以上。
对获得博士学位前已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各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2)教学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2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且每门课程讲授两遍以上。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程一门,成效显著者,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受聘讲师期间担任过一门实践课的讲授任务,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公共课教师除外)。
指导或协助指导过青年教师,或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风端正;积极承担学校及所在基层组织安排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40计划学时以上,且教学效果优良。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并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① 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与本专业相 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并撰写8万字以上的公开出版发行专著或教材。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
② 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③ 获得省部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④ 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⑤ 对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在120计划学时以上,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同时主持并完成相关领域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技术开发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8万元以上(理科5万元、文科3万元)。
2.晋升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无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7年以上。
(2)教学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3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其中要求担任一门实践课的教学任务,每门课程讲授两遍以上。对成功地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 开新课程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指导过青年教师。(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风端正;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40计划学时以上,教学效果优良。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并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①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并撰写8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技术开发课题1项,到款经费8万元以上(理科5万元、文科3万元);
② 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第一名)、一等奖前二名、特等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③ 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④ 对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在120计划学时以上,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同时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理科10万元、文科5万元)。
第八条 各院校要严格教学水平和质量考核,考核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考核办法。主要考核内容:是否吸收了本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及进展;批改作业的质量和数量;指导实验实习及批改实验实习报告的质量和数量;考核授课的门数和教学时数情况。
第九条 评审各级教师职务时,对任现职期间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而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表彰或奖励者,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晋升。
第十条 对于“双肩挑”教师,对其教学工作量进行适当减免:担任正处级职务的教师在任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减免相应职务的1/2,副处级减免1/3。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其年均教学工作量应达到80计划学时,不再予以减免。
第十一条 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卓著,达到《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 授职务试行办法》规定条件的教师,可申请破格晋升相应技术职称。
第三章 转评系列
第十二条 凡由其他系列转评为高校教师系列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人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须与拟转评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工作相同或相近;
二、经过一年以上教育教学环节实践,经考核表明能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
三、具备拟转评职务的任职条件;
四、转评满1年方可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同时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须在转评副教授以后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以上,同时主持并完成地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且任副高级职务以来所有成果满足正常晋升教授的条件。
(二)普通本科院校:须在转评副教授以后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 名)完成地市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到款经费10万元以上;且任副高级职务以来所有成果满足正常晋升教授的条件。
(三)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须在转评副教授以后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篇,同时主持并完成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纵向科研课题一项;且任副高级职务以来所有成果满足正常晋升教授的条件。
第四章 评 审
第十三条 学校成立15-25人的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本校各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要尽量涵盖学校大部分学科,由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及业务素质、学术造诣高、作风正派、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的教授担任,如果学校教授人数不足时,可聘请外校教授或选用本校副教授人员,但学校评委会委员中,具有教授职务的人员应占2/3以上。每届评委会任期一般为3年(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作适当调整)。评审工作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各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省教育厅审批。
第十四条 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一般程序
一、教师本人根据其任职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及本人条件,提出申请,经初审合格,填写《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并提交能够反映其政治表现、品德修养、教学质量、学术 水平及履行现职以来的业绩等方面的材料,并利用3-5个工作日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公示。
二、对经过公示后无异议的申报材料,学校召开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根据本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和申请人的条件对其思想素质、政治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认真、全面的考核。其中思想政治方面主要考核政治态度、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等。业务水平方面主要考核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实际技能以及与教学和科研有关的各种能力。工作实绩方面主要考核完成教学工作情况、科研成果、编写教材、著书、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等。对教学成绩的考核,评审中实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对科研成果的考核应注重应用效益和实际效果。评审结果上报省高评会前必须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度。
三、助教任职资格由学校人事部门会同基层单位根据本人表现考察确定。具有高等学校讲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校,其讲师任职资格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对具有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进行评审,不得私自扩大评审范围、用权范围和降低评审条件。凡按规定要报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的学科,应继续上报评审。由学校评审的人员要及时将评审结果报省教育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以便监督检查评审权使用情况,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按照相关规定发放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证书。第十五条 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召开的评审会议,出席评委超过应到评委的2/3,评审结果方为有效。评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数超过出席会议成员人数的2/3方为通过。未出席评审会的委员不得委托他人投票或预先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教育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按照《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公开监督试行办法》执行,评审委员会的组成由省职改办批准。
第十七条 教育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按照《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规则》和《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答辩规则》(试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各级评审组织成员须遵守评审纪律,不得泄露评审情况,对不遵守评审纪律的成员,取消其资格。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陕人发〔2003〕83号文件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附件2: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
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评审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造就和选拔一批为我省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的拔尖创新人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等学校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指在教学岗位上的在职教师(含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虽不具备《办法》规定的任职年限,但已经达到了正常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业务条件,且任现职期间工作业绩特别突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在本单位高级岗位职数范围内方可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或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并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第三条 根据我省高等学校数量较多,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不 同的特点,本《办法》对我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采取了不同的评审政策、实行分类评审的办法,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各个层次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拼搏,创造辉煌的业绩。
第四条 破格晋升的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履行现职职责,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端正,团结协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
(二)参加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晋升副教授时参加过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且成绩合格者,晋升教授时不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任现职以来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其中至少有一次优秀。
(三)取得博士学位,任讲师1年以上,取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任讲师3年以上者,可破格申报晋升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取得博士学位,任副教授2年以上,取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任副教授3年以上者,可破格申报晋升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四)论文均指第一作者,学术期刊不含增刊、特刊、专刊、专辑、论文集等形式的刊物。
(五)专著、编著、教材不含论文集、习题集等(专著为独著,编著限第一主编;教材指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省级以上教材审定机构批准立项的规划教材),其工作量的认定以前言或后记中的说明为准。
第五条 破格晋升的业绩、学术成果条件
(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在180计划学时以上(其中每门课程不得少于30计划学时,下同);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上,其中被SCI, EI, 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2篇以上;或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有3篇被SCI, EI, 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
(3)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或主持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2项,至少结题1项,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C.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获得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2项以上(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18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2篇以上;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4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
(3)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2项,至少结题1项,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20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前二名、特等奖前三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C.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
(二)普通本科院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0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1篇被SCI, EI, ISTP, 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2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
(3)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
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特等奖或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前二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0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2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3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
32(3)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万元);或主持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2项,至少结题1项,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理科3万元、文科2万元)。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C.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2项(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前二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四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三)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4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
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
(3)作为主要完成人(本人排前三名)完成地市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二等奖前四名、一等奖前五名;特等奖或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C.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前二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前四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4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I、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以上。
(3)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万元以上(理科2万元、文科1
万元)。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或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C.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前二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
第六条 对不具备获奖或论文条件,但在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取得突出业绩者也可破格晋升职称。
对围绕我省经济建设“一线两带”和关中、陕北、陕南、渭北四大基地以及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工业、果品加工、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开发,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或1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已被开发转化,其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者,或在培育、研制开发的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经推广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者,可申报破格晋升副教授职称。
对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或2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已被开发转化,其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者,或在培育、研制开发新
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经推广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者,可申报破格晋升教授职称。
第七条 破格晋升的程序
(一)高等学校教师系列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由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委会统一组织进行(已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校除外)。
(二)被推荐人在本校教师高评会专业学科组初评通过后参加本单位论文、教学答辩,答辩通过后再由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审,评审通过后上报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委会进行评审。申请破格晋升人员由各单位上报申请破格晋升单项材料,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上报省职改办研究。
第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陕人发〔2004〕67号文件停止执行。
第九条 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主题词:教育 教师 职称 办法 通知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11年6月15日印发
《内蒙古自治区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盟市人事(人事劳动)局,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人事处,各大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六月十七日
内蒙古自治区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保证客观、公正、准确、科学地评价人才,建立科学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职称改革工作统一管理的通知》(国办发 [1995]1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内政字 [2004]194号)和国家人事部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制订本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凡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单位聘用的人员,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资格是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通过评审、考试或考评结合取得,一般没有岗位、数量的限制,不与工资等待遇挂钩,可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通过考试取得,实行注册管理。
第三条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是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聘任、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职称改革工作。
第四条自治区人事厅负责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监督指导评审工作,核准通过人员,高评委办事机构承担评审会日常工作。各盟市、厅局人事部门组织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报自治区人事厅备案。专业技术人员考试考务工作由自治区人事厅授权的承办单位承担,按照本办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由政府人事(职改)部门颁发资格证书,用人单位聘任上岗后兑现相应待遇。
第五条被授权的组织和单位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职称考试时,自觉接受政府人事部门的指导管理,并按规定开展工作。
二、申 请
第六条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符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职业资格报考条件的全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关系、户籍不在内蒙古而来内蒙古工作满一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和地区人事部门审核后也可申请。
第七条行政机关从事蒙古语翻译、审计(考评结合)和公安机关从事刑事、技术侦察,国家安全机关从事技术侦察的人员,经向所在单位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行政机关符合职业资格报考条件的人员,也可申请参加考试。其资格不与工资待遇挂钩。
第八条申请人要按照要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有关材料经审查原件后复印盖章附后。所在地区(单位)在上报材料前要组织学术组织进行初评,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条件在本地区(单位)公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评委会办事机构。
第九条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其它社会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申请,由所在地区人事部门或人才中介机构按程序受理。
二、评 审
第十条各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接收申报材料,审查基本条件,安排评审会议以及整理会议材料、接受咨询等日常工作。评审会议期间必须确定一名会议记录员,记录内容包括开会时间、地点、出席会议评委的名单、会议议程、评审对象、评委委员的发言要点、投票结果等。
第十一条各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在开评前,按审批程序向自治区人事厅或盟市人事部门汇报评审前的准备工作、参评人员申报审查情况,报送《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花名册》和《申报专业技术资格送审表》,经同意后召开评审会议。
第十二条各级人事部门建立评审委员库,各盟市、区直各单位都向自治区人事厅推荐高级专家担任评委的义务,同时应积极支持评委参加全区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开展评审时,评委会组成人员由评审委员库抽取产生,主任委员由学术地位高、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知名专家担任。评委会组成应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研究层次、分支学科的覆盖面、地区和部门的分布以及评委的年龄、民族结构。评委会至少由9名同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1-2人。根据需要,可按分支专业组成若干专业学科组。专业学科组有推荐、建议权,但不是一级评审组织。
第十四条自治区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颁发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评审委员会评定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水平。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在开展评审工作前,要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文件,统一思想,规范程序。评审中要按学科审核材料,学科组研究讨论,各学科统一标准。评委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被评审人是否通过,赞成票超过列会评委人数的三分之二为评审通过,评委不得再进行复议。评委依据本专业评审条件,对被评审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准确、简明扼要的评审意见填入《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审表》,并由主任委员签字。
第十六条评委应遵守评审纪律,不得泄漏评审会议情况,不得相互串连说情,不得投人情票。评委会实行回避制度,评委如有直系亲属参加评审,应及时向组织机构说明情况,予以回避。明知故犯的,一经发现,取消其评委资格。
第十七条破格参评人员评审时,评委会应注重其业绩成果、能力水平、发展前途。对学术、技术性强,具有可比性的专业,注重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对经验性、技能性较强,具有社会公认性的专业,注重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对需要考试、答辩的,由评委会办事机构安排进行。
第十八条评委会对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少数民族、特殊行业的、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员评审时,应注重其在本地区、本单位做出的贡献,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第十九条由于机构改革或工作变动需要转系列(专业)的,在新的岗位工作满一年,根据新的系列(专业)的要求,缺什么补什么,报评委会评审。转系列后参加晋升的,过去的资历予以承认。
第二十条党政机关调入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两年之内初次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可不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限制,但必须符合其它评审条件。
第二十一条自治区继续开展正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第二十二条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在批准的专业范围内继续开展下放学科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
第二十三条评审工作结束后,评委会办事机构在半月内将《评审通过人员花名册》和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表》、证件办理表、会议记录等材料按盟市、厅局归类,送自治区人事厅或盟市人事局。
第二十四条各级人事部门在收到评委会办事机构报送的材料后二个月之内办理核准(备案)手续,三个月之内办理证书。
第二十五条自治区没有设立相应专业高级评委会,需要委托评审的申报材料,由自治区人事厅审核后发函委托我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由所在单位出具委托函。自治区直属单位不设中级评委会的中级资格评审,可委托高评委代评。
第二十六条各盟市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选择部分行业和专业,开展盟市范围内有效的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各盟市自行制定评审条件,其评审条件参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条件可适当降低,并报自治区人事厅备案,其证书要区别于社会化评审资格证书。取得盟市范围有效资格的人员聘任后,其待遇在盟市范围内等同于社会化评审资格的聘任待遇。离开盟市后,其资格自行取消。
第二十七条各盟市根据《关于印发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法 >的通知》(内人发 [2001]58号)精神,继续组织开展农牧民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审工作,评审情况报自治区人事厅备案。
四、考 试
第二十八条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包括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下同)执行国家规定。其中,蒙古语、古汉语、医古文由自治区统一组织,由被授权的考试机构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承担考务工作的机构,根据人事部和相关部门及自治区人事厅的规定,做好考试工作的公告、报名、考务、阅卷、报送等项工作。要从方便考生、安全便利、易于管理、责任性强等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单位设立考场。聘请责任性强、敢于负责的人员担任监考。自治区人事厅和各级人事部门对考场进行巡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处理。
第三十条各级人事部门和承担考试的机构要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组织管理,使考试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对徇私舞弊、考场作弊的监考和考生给予严肃处理。
第三十一条考试合格人员证书由自治区人事厅、各盟市人事局负责发放,在考试合格线确定公布、证书到位后的两个月之内,将证书发出。自治区人事厅商有关单位确定自治区合格线。
五、评 审
第三十二条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以及本单位工作需要,开展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工作。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要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紧密衔接。设岗要坚持因事设岗、科学合理的原则,岗位设置要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才作用的发挥。企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主设岗。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要按政策规定设置,岗位设置方案报同级人事部门审批(备案)后执行。专业技术职
务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对新成立单位岗位职数设置和因事业发展、工作需要要求调整的,每季度研究调整一次。各盟市人事局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自治区文件精神,自行确定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第三十三条企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自主聘任专业技术人员,聘期一般为三至五年。各单位应成立由单位领导和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上岗工作小组,聘任要听取群众意见。聘任对象可以是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既可以从内部聘任,也可以从社会聘任。可采取竞争聘任、考核聘任、项目聘任、以聘代评、直接聘任等形式,由单位主要领导聘任。聘任程序依法进行,聘任人员责权利相统一。对受聘人员进行考核、项目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留用、续聘的依据。
第三十四条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凡聘任上岗者,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和津贴待遇;落聘、解聘人员同时取消原待遇。
第三十五条优先聘任引进的急需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军队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数已满的,可以超职数聘任。首聘期满后,续聘时与本单位其它人员同等对待。对于储备人才,采取担任助手、项目聘任等方式给予聘用。
六、认定与管理
第三十六条对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高新技术人才、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人才实行考核认定。由接收单位或所在单位对其工作能力、业绩水平进行考核后,提出意见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中级由盟市、直属厅局认定,报自治区人事厅办理备案手续;高级报自治区人事厅认定并办理相关手续。认定资格等同社会化评审资格。
第三十七条中央直属单位划归我区的专业技术人员所持由人事部备案的评委会授予的资格 ,军队转业、从国外回来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直接换发证书;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由我区评审委员会重新认定。
第三十八条开展专业技术资格注册审验管理工作,对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五年进行一次注册审验。实行注册审验制度后,未注册审验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聘任上岗。注册办法另行制订。
第三十九条各级人事部门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体系,准确掌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质量、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人员分布等情况,加强对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长效管理。
七、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加强对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业技术人员考试、聘任的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督评审是否符合程序、考试是否公开、聘任是否合理。承担评审、考试的机构,要主动接受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四十一条各评委会办事机构、考试机构在开展工作时,邀请同级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发现,取消其资格,并通报批评。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第四十二条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受理评审、考试工作的举报、申诉并负责检查和裁定。对评审结果反映较大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复议。
八、费 用
第四十三条各评审、考试机构严格执行自治区批准的收费标准,任何单位和机构不得另行加收费用。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 ,接受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收取费用只限于评审、考试开支,不得挪作它用。
八、附 则
教师或者是医生在评审副高职称时需要申请课题,然而这类课题要如何操作呢?小编介绍:课题主要指的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评职中加分也是比较多的,一般包括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申报副高职称尽量使用国家级课题,而且还要是课题前三的位置,排名越靠前,加分也就越多,下面小编介绍下副高职称课题申报的流程:
第一步:申报人或者是单位填写“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第二步:由总课题组向子课题组颁发“子课题立项通知”并颁发“开题证书”。
第三步:申报人提供“子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研究中途,子课题组如遇到困难,总课题专家组会适当提供指导意见)。
第四步:总课题组组织专家评审“子课题结题报告”,并出具“课题结题成果鉴定书”。经审议合格后的课题,总课题组颁发“子课题结题通知”及“结题证书”。
第五步:成果汇总(出版、发表、交流、参赛等)。
一般作者自己申请课题所需的时间很长,对于着急评职称的人员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专业的课题机构,正常情况下3-6个月左右拿到全部成果(包含:申请书、立项证书、开题证书、研究报告、评审鉴定书、结题证书、获奖证书等),如果作者着急,可以操作独立主持人,1-3个月出成果,对于评职加分是很有帮助的,也可以节省大家很多时间。
需要评副高职称申请课题作者欢迎咨询我们的编辑老师,可以为您提供申报——立项——开题——研究——结题——评奖——网上查询等服务,简单快捷。课题申报联系编辑微信:LunwenFz
相关课题知识阅读:晋升高级职称需要什么级别的课题
发表过程中,对篇数和字数也是有要求的,一般中级职称需要发表两篇,然后在答辩的时选一篇。
论文在发表时一定要了解期刊的格式以及字数要求,按照实际要求去进行撰写。
注意 方法
论文的写作方式,必须要专业,而且必须写正面的信息,不能出现负面信息。
论文成功发表的时间,与审核的难度、期刊类型以及期刊等级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省级期刊,相对会简单一些,国家级核心期刊相对会难一些。
根据要求去选择期刊的等级,一般情况下中级职称选择普通核心期刊就可以。
提前阅读专业文献,搜集了解更多专业的术语和资料,改成自己的话去进行撰写,要把重复率控制在10%以内。
【教师职称论文怎么发】推荐阅读:
教师职称论文该怎么写06-10
教师职称论文格式11-21
数学教师职称论文12-13
生物教师进职称论文07-09
文档中学教师职称论文10-12
教师职称晋级总结07-13
教师职称评聘07-13
教师申报高级职称述职05-28
申请副高教师职称总结06-17
教师晋升职称自我叙事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