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读后感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读后感(共8篇)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读后感 篇1

新嘉中学孙新艳洋思中学作为江苏名校,已闻名全国。一所不起眼的乡镇中学,为何散发出如此的吸引力?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任何的学习都是极有必要的,任何的学习都是无法原样照搬的,任何的学习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的学习都为成就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做着铺垫。读了秦校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为洋思中学老师们那份改革的勇气、创新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所感动。为他们大胆变革、锐意创新而感动。教育,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发展。同时,也为也为他们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而感动。在课堂中,学生基本上百分之百的得到了活动,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主动性、自主性还给了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自己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声音。我时时被一种热情鼓动着,这种热情时时促我在思考、对照,在繁复的思绪中,我归结出几点适用于我们工作中的经验:

一、观念的更新是减负的前提

目前,不少教师陷入了苦教、苦学,拼时间、拼消耗的应试困局中,要想减负,绝不放松,生怕升学率掉下来。大家都是24小时,都在拼命干,为什么教育质量就是上不去?我想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效率问题,效率的高低又与观点有必然的联系。教育界要求我们按教育规律办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家长看重的只是升学成绩,洋思中学作为一所名校,怎样做到“砍柴”与“磨刀”两不误?他们走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之路。

我们向洋思学什么呢?首先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以为不管是什么教育,必须要有家长认可的文化成绩,应该说文化成绩是学生素质的主要部分,教学质量低下的教育绝对不是素质教育。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全面贯彻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令法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取得家长认可的文化成绩,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首先要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的前提是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为自觉接受学校的办学理念打下了理论基础。

目前,我校推行的小组合作管理就是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们要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利用这种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课堂的高效是增效的关键

洋思最大的特色是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现教育理念的主战场,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校推行的小组合作管理,课堂教学实质是和洋思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有所收获。课堂上教师的角色转换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就大大减轻了,这就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我们应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管理中去,教学中多思考体会、多探索研究,深入他的精髓,去享受他带给我们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读后感 篇2

理解(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知最先说出这句话的是谁,作为一种教学理想,自欺欺人倒也罢了,真要亲自到教育岗位第一线,再拿这句话来衡量一下工作成绩,相信平时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都要骂娘。

理解(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麻烦说这话的同志去西部基层教个班级看看,不然你不理解为什么西藏那么低的分就能上重点读北大。随便给你一个智商50的学生你把他“教好”了我用我一个月的工资奖励你!

理解(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早就听说过,读大学的时候,我也是这句话的崇拜者,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是当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我的想法完全变了,尽管我还是把这句话作为我努力的方向。

理解(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一句过于偏颇的话,如果学生本人思维正常且身体健康的话,老师教不好学生,那就只能说老师不善教(不会因材施教);但若老师已经努力且仍旧“孺子不可教”(学生自身因素拒绝受教),则此话会成为被教者推卸责任的托词。

通过上面的几种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论段的看法的观读,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什么好好的一句话会被如此的不待见了?你只要想看对这一论段的理解,你看到的都是差评。

总之,现在只要一提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你马上就会被大多数人,特别是大多数教师的鄙视、咒骂和嘲讽。

为什么会产生这一严重的现象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偏颇得有那么离谱吗?难道陈鹤琴先生在提出这一论段时没有过这样的思考吗?难道陈鹤琴先生就真的没有实践过,没有调研过?那么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学记》中有这样一论段:虽有嘉(jiā)肴,弗(fú)食不知其旨(zhǐ)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

这一论段的大概意思是:虽然有一桌子美味菜肴摆在那里,但是你不去吃是不能体会它的美妙之处的;同理即使有天底下最根本的道理放在那里,你不去学习也不可能理解天下至理的好处。所以,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担任教学工作了才会真正的感觉到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不断反复思考,然后进一步鞭策自己,促使自己努力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还有困惑的地方,才能不断努力钻研,促进自己不断地成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论段提及了学生和教师,也就涉及到了到师生关系,而这一论段的师生关系就应该以《学记》所说“学学半”为前提的。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应该这样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了,如果学生还没有一点点地进步,那就只能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

《学记》中还有这样一论段:“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2]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单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必须要善于根据学生的问题和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讲解才行。如果学生没有能力再提出相关问题的时候,作为教师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他所学要的东西。如果讲了他还是不懂,就不必再讲下去了。

这也就证明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论段中“好”字的意义所在,一方面强调了作为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的异同;而作为教师的你有责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道学生各方面的进步,至于好到哪一步,则是由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

《学记》中还有这样一句:“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3]意思是说:教师要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然后才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诱导学生。

这也说明学生学得多好或者说进步得有多快与学生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否有进步,同等条件下哪个教师用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发展。并没有强调每个学生都要有同样的进步,都要考上好的学校。

学生:是指没有影响一般学习生活的生理缺陷和心理缺陷的学习者。

好:是指在以往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符合道德底线的同时,学生在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有一定的进步。

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所用的方法和技能。

教师:具备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合格教育者。

在有了这些关键词界定的情况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合情合理的,不存在什么争议。

之所以,很多人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论断的理解过于偏激,是由于引用的人把它硬生生的从某段完整的文字截取出来或没有全面的理解其“真意”而引起的争论。

摘要:《礼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针对当前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的种种讨论,有教师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论段备受关注。《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可以赋予此论段新的意义,为解决此论段的误解、错解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学记》,重释,教与学,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质疑 篇3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质疑;智力发育

一、问题缘由

老教育家陈鹤琴当年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想陈鹤琴当初说这话时,一定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有其特定的含义,不会引起误解。陈鹤琴当年之所以这样说,他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及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所以,我并不反对把“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我们奋斗的目标,不断鞭笞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但离开特定的环境,以现行考试成绩排名为依据,以理想主义者的姿态来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做到,片面夸大教育的功能,把教师的作用神圣化,把老师看成救世主,学生考试不好,学生出了问题,就把老师说得一无是处,指责教师无能,为家庭和社会推卸责任,只能是伤了教师的心,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这个难题,只会把教育引向歧途。

二、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质疑

我认为学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教就会的学生,他们有较强自学能力,第二类是教了就会的学生,他们有较强接受能力,第三类是教了都不会的学生,他们存在各种认知障碍。而“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观点否认了客观差异,我觉得有些偏颇。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教育是万能的,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而不是外力的推动,即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与学生,就如外因与内因的关系,如果学生厌学,基础太差,自己放弃学习,老师再怎么教也是枉然。教育只是这个社会众多行业之一,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没有抓不到的坏人,只有无能的警察。”只要警察存在,那社会上的坏人就该销声匿迹,警察这个行业也可以消失了;也可以说“没有拿不到的金牌,只有不肯流汗苦练的运动员”,要是这样的话,我国早就将所有运动项目的金牌收入囊中了;还可以说“没有干不好的员工,只有不会管理的领导”,那且不是说领导无能……这简直就是“人定胜天”的唯心主义论。所以,“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是片面强调和夸大老师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是一种变相的教育万能论的极端表现。事实上,确有在一定时间内教不好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先天遗传因素。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个体遗传差异是不容否认的。有些人从一出生就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如,智障、身体异常等,这必然存在个体差异。从普遍性来说,遗传方面的素质是很难改变的,而且提升和改变遗传素质应该不是教育的使命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差异越大,总是用成绩这把尺子来衡量,差别自然存在,我们这些普通老师也没有“点石成金”本领,即使我们花上十倍的力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也只是事倍功半而也。

2.后天智力发育。智力究竟是由几种因素构成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PS,Thorndike亦持“单因素论”,他认为智力有高低之分;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 Spearman,1904)提出二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 Thurston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智力结构的群因素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 P. Gvilford)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 E. Vernon)提出了智力层次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 Cattell)等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 Sternberg)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1983年出版著作《智力的结构》,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以上理论各不相同,但都认为人的智力绝非一个模式一个水平,个体不同智力不同。

3.早期家庭教育。“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0~7岁的孩子主要在家庭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尤其是孩子母亲了解孩子的倾向兴趣、爱好,理解孩子的个性,从而能很好地照顾他、理解他、引导他,为他做好准备,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正直、勇敢、善良、宽容、善学、积极向上,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会从父母身上学习这些优秀品质,并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孩子的模仿性能力都比较强,也有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三岁看大,7岁看老。”尽管有些绝对,但它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家庭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4.社会风气影响。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人类就不可能独立地生活,总是和社会发生各种联系,社会风气的好坏对人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谁不佩服昔日孟母当年的智慧和毅力,三迁其家,成就孟子圣人至尊;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我们周围充满真、善、美的东西,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感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是美好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他们能做出匪夷所思,非常出轨的事情;相反假、恶、丑的东西总是围绕在我们周围,耳濡目染,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现实社会时候社会展示诚信问题、公平问题、规则问题考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考量着人们的良知,如“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纠结着人们的心灵;扶老人反遭讹诈,甚至为证清白,广东男子自杀身亡,并非是善有善报。有时邪恶的人比正义的人生活得好,不守信用的人比诚实守信的人获得的好处多,幸福得多,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那我们的学生会怎么想,该怎么去做呢?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老师能控制左右学生的思想吗?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自己被学生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精神财富。所以,对于他们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教师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当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相矛盾的时候,他所受的教育就大打折扣了,教师很难扭转学生心中的哪一种“固执”和“偏执”,所以,一个人要健康成长,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一个人的幼年时期。endprint

5.学生意识问题。我所在学校是一所住读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老师们管理学生付出很多的心血,我觉得学生应该是比较接受老师的。我在讲《调控情绪》《直面挫折》等知识的时候,我多次在所任教的班级作过不完全调查统计:“当你遇到烦恼的时候,你首先会想到谁求助谁或者采取什么方法解决?”结果是:小事他们闷在心里,或者去运动,遇到大事,首先是朋友、同学,可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信任度,更不要说偶尔发生的校园杀师案。尤其是信息开放时代,老师能对学生的教育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6.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问题。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出现的另一个新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如果学生放弃,家长放弃,只剩下老师还在努力,即使拼尽全力,也将收效甚微。因此,加强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三、“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共同愿景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每一位教师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爱好、兴趣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才是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为此,我认为:

1.从源头抓起。如,举办孕妈培训班,因为“两个躯体共享一个灵魂,母亲的愿望不断影响着她腹中的胎儿教。母亲的意志、愿望、惊悸和精神上的痛楚也会严重影响胎儿,这种影响大大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因此,教育孩子,应该首先改造孩子的母亲,减少出生缺陷。

2.举办家长学校。如,开办家长讲座,教育他们如何去爱孩子、教育孩子?如何言传身教地去为孩子做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3.全社会都要来关注教育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让邪恶的东西远离年幼无知的青少年。

4.加大老师的培训。培训要紧跟时代步伐,落到实处,不走过场,不搞形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片面的,在人的一生中,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的教育,是三者共同教育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哲学研究,1978-08.

[2]林崇德.中学生心理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3][德]老卡尔·威特,[德]小卡尔·威特.卡尔·威特教育全书[M].李万祥,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12-06-01.

(作者单位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镇初级中学)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读后感 篇4

天底下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渴望自己的儿女长大能够成才。但是,还有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方法失当,尽管为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结果事与愿违,甚至出现追悔莫急的失误。

孩子幼小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不同的家庭教育可以画不同的图画,塑造孩子不同的品性。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会教和不会教的父母。可见家长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成功家庭教育之路究竟在哪里?究竟该怎样走?我认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实践。

一、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效仿。所以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平时,我们在马路上、院落中、楼道里,见到吹胡子瞪眼、唾沫星子乱冒的“训子”场面,并不少见。这些家长自以为“训”是为人之父的特权,更有甚者,还以拳打脚踢相伴。“训”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除给孩子增加抵触情绪外,别无所获。“身教胜于言教” “训”不是家长的特权,身教与言教并举才是做家长的责任。所以,对小孩子来说,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榜样。

在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林氏三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林氏夫妇在3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3个儿子都上大学。更为高明的是: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3个儿子不仅读了数遍,还讨论了数回;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四壁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3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了。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

林氏夫妇教子的感人之处,并非是培养出3个博士,而是其在贫困中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每一个儿子,铸就了他们不缺不挠的性格,促进他们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

二、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因此,欲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家长,也培养不出懂得孝敬长辈的子女,更造就不了国之栋梁、社会精英。

许多家长考虑孩子做人,往往只看重如何使之做所谓“有用”的人这一点点内容,就像军阀混战年月里的那些大权在握的老粗,唯在如何网络和造就好使的炮灰上下功夫,从来不懂得去关心一下下属的其它更重要的方面与需求,这种家长仅仅在知识和技能上促使子女使劲用功,根本不会在品质和性格方面主动施加影响和进行教育,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实在跟战场上的炮灰没什么两样,对谁日后也都无足轻重,根本配不上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翁。

须知:正直、善良才是“有用”的基础。只有具备终生不变的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自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连其自身生命将来都要去任人随意摆布的炮灰或缺乏灵魂的机械人。那种背离现代文明被成批生产出来的“螺丝钉”,事实上等同于毫无独立思想、没有创造才能的行尸走肉,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和自身的家庭美满幸福十分不利,只对准备不负责任使用和拧紧他们的“螺丝刀”有利。而且这样的反面不幸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其例存在着,重智轻德害死人了。

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小记者马宇歌,是一名网上一搜,不见重名的品学兼优小学生,名扬四海,享誉国内外。在她的成长道路上,她的爸爸马弘毅为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马弘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无论分内分外之事,凡是对社会有益的,马弘毅都很关心,兢兢业业忘我无私。他认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朝这方面努力。有一次,宇歌在打扫教室时,不小心受了重伤,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一连5天,没有一个人主动来看她。她多么希望同学来看她,和自己说说话呀。父亲最懂女儿的心思了,他告诉女儿:“咱们不应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才去付出的,而是为了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父亲的谆谆教诲,那意境、那胸怀多么宽广啊!

马弘毅的“德”的教育,在有些急于求成的家长看来,是“中看不中吃”的,实则不然。不少人都以为21世纪面临的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可是恰在此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却提出了21世纪人们面临的“首先是道德和伦理的挑战”。这个提法是以在全球的广泛调查结果为依据的,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一流专家总结分析为结论。并且现代西方教育家,还从另一角度,也已发现美德对人事业成功的直接影响:

1、你为别人有所奉献,别人都能感受到,所以你更容易为别人所接受,使你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2、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胸怀宽广、豁达乐观。因为他们考虑自己少,患得患失的情绪也比较少,而这种积极的情绪很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3、乐于助人的人容易有成就感,因为他们从帮助别人得到的回报中,也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种成就感是人生努力的重要推进剂。像马弘毅那样,真正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并非是舍近求远的成才之道,而是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

马宇歌的情况后来如何呢?有心的家长不妨到网上去搜搜这个学生的名字,看看有关她的一系列特别是最近的成长实况介绍,结果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顿然有悟的。网上只有一个人叫“马宇歌”,没有重名者,非常好找。建议同时也搜搜“马弘毅”,顺便了解一下他的系统教育思想。千万不要忽视马弘毅的德育教育,他里面不含一丝当前种种时髦的腐败性的政治说教成份。可以说,马弘毅创造了我们时代家庭教育,情商培养不次于智商培养的最成功案例,且资料完整,亲切感人如在身旁。他的教育理念跨越了意识形态的愚昧藩篱,远离开任何害人的政治偏见,显得很平实、很可靠、很伟大、很成功、很难得、很有生命力。

三、促孩子素质全面发展

孩子就像一株幼苗,生长中既需要水分,也需要土壤、阳光、和养料。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社会、家庭都应依据教育方针,全面培养青少年一代,促使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正处于21世纪,孩子们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不但需要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健全的人格,更健壮的体魄。更积极的创新精神和更强的实践能力。而这一切,需要从小就加以培养。

张弛,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国籍博士生,年仅22岁。他的成长和培养,是普通人可望且可及的。他的父亲张明山谈到对儿子的家庭教育时,一连说了几个“要”和“不要”:“在学习之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要把孩子推给学校就不管了。要配合培养,不要让孩子一味依赖父母的指导,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

因此,他在实践中注重了以下几点:

A、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B、孩子学习情感的培养

C、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及爱心的培养D、独立意识的培养 E、与孩子平等沟通、“面与面”的交流F、对孩子实行积极暗示

G、适时适度夸奖和欣赏孩子H、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

I、培养自信;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吃苦精神、刻苦学习

J、家校实施教育一致

该家庭的实践经验和结果证明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的一句话:“人的成功,智商指数只占20%,而情商等因素占80%”

四、还自由和空间给孩子

孩子在身心发育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保护这种求知欲并培养其创造力。就需要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和选择的空间。

教育家认为,对孩子行为的不当干预,不仅会束缚孩子的求知欲,而且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他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都有不利影响。

一位成功的家长说得好,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而不是小小的盆景,那就把他放到广阔的天地里去。

(一)给孩子自由,让孩子独立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他的家庭教育观念颇具特色。“我让他自由”这是蔡志忠父亲的“家教之道”他15岁那年,要去台北画漫画,父亲只是一句“那就去吧”将蔡志忠终身前途的大事就决定了。当别人问他怎么放心儿子弃学离家时,他说:“对儿子的行为其实一直都很注意,知道他的兴趣和天分,所以,我给他自由。” 蔡志忠父亲言行,促进了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自信的性格。试看众多孩子到了入大学时,还要父母陪同,甚至铺床叠被,也要父母代劳,家教优劣的差异,岂不明显可见?

(二)创设宽松的家庭氛围

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也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学会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才可能做出任何知识上的成就。”著名作家石湾,她认为:子女成才关键在自己。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培养女儿的自立、自尊意识上,把女儿当作朋友来看待,在同等地位上与女儿讨论交流生活中的难题和选择,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味的要孩子顺从自己的想法。正是这种“诗外”的功夫营造了宽松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许多时候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自尊和支持,从而坚定了对自己选择的自信,在生活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三)让孩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他就一定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钻研,并能创造性的把它做好。兴趣能激发孩子内心潜在的热情,丰富他们生活,使他们对世界、对明天抱有无限美好的希望。许多孩子借助个人爱好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建起很强的自信心,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送智慧和耐心给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的天赋、兴趣和个性,人类的多种能力中,他总有一种或几种较强,也会有一种或几种较弱。只有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其长处是能施以“个别的”,而不是“一般的”教育,但这种教育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需要细心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发现其特长和特短,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许多家长正是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结果使孩子走上了成才之路。

六、造快乐和自信给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逐渐增多,单亲家庭的教育无疑比正常家庭有着更大的难度。因为家庭的破裂往往会给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灵带来程度不同的冲击和伤害。但是,这样的家庭中也有许多孩子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这靠的是父(母)非凡的理性、克制和对孩子的爱。他(她)把痛苦和难堪留给了自己,努力把更多的快乐和自信送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坚强的精神支撑和正常的生活空间,使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都得到了正常的发展。

1999年的南京市“十佳家长”陆剑瑾,她的家教就是一个值得单亲家庭进行成功家教学习的例子。家庭的破裂给4岁儿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块不易抹去的阴影。在儿子幼稚的脸上流露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沉默和忧郁。于是,她下定决心转变儿子,使儿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充满信心的学习和生活。她首先从转变自己开始,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收起了脆弱和悲伤,只让儿子感受到灿烂的笑脸和鼓励的目光。针对孩子在校情况,和老师一起及时对孩子鼓励,及时纠正孩子的性格缺陷,让孩子多多参与各项活动,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了肯定,赢得了自信(我不比其他小朋友差),得到了胜利的喜悦的成功,她成功了。

陆剑瑾家教成功的事实告诉每一个单亲家庭:当家庭解体的事实到来时,大人不管有何种感受,都不能忘记做父母的责任,要帮助孩子尽快从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来,要以良好的心态去感染、教育孩子,使他能够自信地生活、学习,去灿烂的迎接明天。

教不好的学生VS不会教的老师 篇5

主持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通俗一点说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贺杰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早就听说过,读大学的时候,我也是这句话的崇拜者,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是当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我的想法完全变了,尽管我还是把这句话作为我努力的方向。

首先,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煷友生身上就可以想像出他们父母是什么样的熣馐俏业氖导经验。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越来越像父母。但是,我们没有谁会像自己的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常常听到有老师说: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调皮。可以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的成材,父母起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不要忽视了教师也是普通的“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说有的老师对孩子采用了暴力,而这些老师往往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其实老师也是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试想,老师在上课,后面坐的都是领导,可能这堂课会决定这个老师以后的命运,可是有的学生偏偏不听话,老师能不生气吗?我曾经为这些老师抱不平:不用说,这些孩子肯定是调皮的不得了。谁天生就是坏脾气?谁不知道打孩子是犯法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也深知那位教育家说这句话的意思。我也了解他的一片苦心,他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渴望我们能形成这样的局面,可是他没有想到这句话以后成了别人指责教师的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意思呢?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我只能这样说: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肯定有教不好的学生。所有的学生成绩都好,我估计目前还没有人能够达到;如果是道德品质好的,我们要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行为去感染他们,我们不奢望我们的学生都成为栋梁之才,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虽然我们不能做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虽然我觉得不能用这句话来苛求每一个教师,但是,作为一个教师,每天晚上坐下来反思自己,用这句话来督促自己,对自己何尝不是一个提高和促进呢?

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焦照峰

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震撼的是,懂得了学生学不好,原来是教师的责任。所以,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用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材,绝不能做不能教“好”学生的老师。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对这句话逐渐产生了怀疑。

首先是对这个“好”字的理解,什么是“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品德好是好,学习好是好,身体好是好,具有审美的意识和能力是好,爱劳动也是好,究竟是按照哪一点来衡量教师所做的工作是好还是不好呢?我想,不同的学生及其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生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不同的。学生及其家长要求教师把学生教好,最强调的是学习,其次是品德。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是品德教育,即做人的教育,其次才是传授知识。我想,大部分人在把握这个“好”的尺度时,也很容易单纯地认为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就算是把学生教好了。认识上的这种错误,往往导致对老师的工作的评价不能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这样,就使许多老师因没有完成提高学生成绩的任务,而成为“教不好”学生的老师。

其次,按说人一生下来,智力、能力的水平相差并不是很大的,尽管有的人父母的遗传基因比较好,但儿童的智力水平并没有天壤之别。后来,在幼儿时期,有的接受的教育好一点,有的差一点,就形成了一点点的区别。进入小学,受到的教育再有点差别,区别就有可能大一点。小学毕业以后,进入初中,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了较大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有的人学习起来如顺水推舟,有的人则如负重爬山,最终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就考不上学了。在人们看来,考上学的就是成材了,就是被教好了,反之,就没有成材,就没有被教好。由此可看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如果有谁希望有某些“高明”的老师,可以一日之内点石成金,那是很不现实的。

还有,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比较多,这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一两个学习差的学生还可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快速提高成绩。假如一个七十人的班级中,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连“九九乘法表”还背不熟练,却硬要教师教会每一个孩子都掌握“牛顿三大定律”,那么,即使是老师累死,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学会。尤其是现在,学校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升学任务的压力又相当大,学校也好,教师也好,很难有那么多的精力给基础差的学生“补课”,这样造成“教不好的学生”就不奇怪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领导讲话时愿意使用,学生愿意说。老师有愿意听的,也有不愿意听的。愿意听的,把它当做是不断激励自己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愿意听的,知道自己即使再努力,也无法实现人人成材的目标,因而对这句“名言”持怀疑态度。?

质疑“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冯梅

我没有研究过这句话最初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提出来的,想必自有它的道理,但如果单独分析这句话,它却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具备全方位理想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或者如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说“每一位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应该是没错的,也就是说,如果有没教好的学生,那一定是教育的某个环节或者环境出了问题。但是后面半句话却用一个“只有”把所有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这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教不好的学生”出现了,是不是教师的责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但不是只有教师的努力就能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如同一番话在同一场合同时说给几位同学听,他们接受到的教育信息应该是一样的,但被他们自己诠释和处理之后,最后成为他们各自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的东西就大不相同了,得到的情感体验也可能不同,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内因。再如,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这样的事例很常见:一位原本非常不错的孩子,由于家庭变故,父母失和,一下子变得神情落寞,反应呆滞,甚至成为问题少年,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环节出了问题。另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负面因素。所以,会教的教师也会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不知道有谁敢宣称自己手下从来没有出过没教好的学生。若是按这句话中“教不好的学生”与“不会教的老师”的逻辑关系来推理,那就可以肯定世界上没有会教的老师了。上帝也不是万能的,他就没有教好亚当和夏娃。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教不好的学生”不可避免。

当你准备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指责别人的时候,请先用你自己的矛去刺穿你自己的盾;而若你准备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那么,我向你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并轻轻地道一声:“善待学生,也需要善待自己。”

“教好”是一个过程

陈洪强

老师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深恶痛绝,就是因为对它做了绝对化的理解。

曾有一位老师问我对这句话如何理解,我说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错。但所谓“教好”学生是相对的--只要他比昨天有进步,就是“教好”;“教好”学生又是一个过程,有时需要几年的时间。不是说哪位“名师”上了一节课、谈了一次话,就能把一个很差的学生“教好”--变成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了。因而也不能说今天没把某个学生“教好”,你就成了“不会教的老师”了。

我更赞成这样的提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好”的老师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位老师如果不断学习进步,今天没把学生教好,注意总结反思,明天就会有所进步;每天都有所进步,怎么能不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呢?

老师没有理由放弃任何学生

严凌

我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

对于老师,我并没有太多的好感熢因就在于我并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很多老师,总是标榜自己: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我们没有放弃过任何学生。事实真的如此吗?

记得有一位曾经教过我的老师,在讲我们班上一些调皮的学生时说:“你们自已有没有一点自知之明?你们是白痴还是头脑不正常?你们以为读书是为我读吗?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好好学习?同样是人,你们就不行吗?”他让“好生”坐在前排,“差生”坐在后排,“差生”、“好生”分班……等等。“差生们”并没有放弃自己,是老师放弃了他们,总是以不同的手段变相地打击着他们的自尊,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他们,怎能够心不生怨?有几人能不对学习产生厌恶?

有些老师总喜欢把一些学生定义为“不合格”的学生,以此作为他们放弃学生的借口。为了升学率,竟然劝说有些学生不要参加考试。如果老师们肯把对好学生的耐心分一点给所谓的“差生”,把对好学生的爱分一点给所谓的“差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只是一群活泼、调皮、天真、有些叛逆的学生?有了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我想他们就不一定是“差生”了。

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老师们该好好思考一下这句话,这关系到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

“教不好”与“不会教”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李镇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记得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现在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了争论。我想,陈鹤琴当初说这话时,一定不会引起误解,因为任何话都有特定的含义。陈鹤琴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他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及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换句话说,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

但问题在于,现在一些教育者--特别是一些担负一定领导职务的教育者,把这句话当成教训老师的“绝对真理”,于是,便引起了老师们的反感,进而引起了争论。

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回答是:“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万事俱备,只欠(学校)教育”;第二,“好”的标准不只有一个,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标准,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里的进步可能是综合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说“有”,是因为在现在的评价背景下,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道理很简单: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即被“教不好”--都教“好”了,还怎么“选拔”?

即使抛开考试评价不说,就思想品德教育而言,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呢?理论上好像是这样的。因为任何人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谁也不会从娘肚子里带来一身恶习。但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庭、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但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如果有人硬要绝对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我要问:为什么会出现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呢?既然“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还抢什么“优生”呢--而且是不择手段地抢?

我一直坚信,教育不是没有作为的。因此,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我总是问自己:对于具体的某一个“后进生”,我是否已经尽到了我能够尽的最大努力?20年的实践告诉我,如果我们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绝大多数“后进生”都会有进步的--不一定成为栋梁之才,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最好的自己。

同时,我也始终认为,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自我教育。我们不能做超出我们能力和责任的事,我们只能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这样,即使个别学生最终也没有被“教好”,我们也问心无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示十二分的敬意;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无以复加的鄙夷!

不要忽视孩子的能动性

■龚明俊

创刊号上“对话”版上的讨论,发人深思。我想起我的孩子曾从学校拿回来一张家庭教育报告会宣传单,开头一句就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在教育界,也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说。对这种过激的教育观点,笔者委实不敢苟同。

动听的理论不一定符合实际,当然也就难以具有科学性。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虽然创立了因材施教的理论,却没有把三千弟子个个培养成才,三千弟子中也只出了七十二贤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没有哪个敢说他的学生都能成才,能培养一两个卓越人才那就算了不起了。再说,有几个教育家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了超过他们自己的人才?相反,有许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孩子却异常出众!

学生的成长是综合因素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条件能决定的,这个观点显然有逻辑性错误。庄稼种得好不好,并不完全取决于农民,因为还要受到自然条件、科技发展水平、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制约,同样,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家长可以包办的,也不是教师能独立完成的,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培养、社会影响特别是孩子自身的资质与努力的结果。天才的诞生,甚至与偶然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说孩子能否成才全在于家长,说孩子成才完全依靠教师,都带有片面性,这是狐立地看问题,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

这种说法的问题还出在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甚至带有歧视色彩。我们会发现它是以假设孩子在家长或教师的控制之下成长为前提的,具体地说,就是受教育者是应当一张白纸,他将来成什么样的人,就看你怎么教育他。它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将孩子的成长置于他人的控制之下,像一个没有生命的容器一样接受教育,这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家长或者教师以圣人自居,自以为是,强迫(或提示、引导)孩子按照自己构想的模式生活或学习,变着法(所谓的“教育方法”)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自由发展权,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而且是相当恐怖的。这套理论与其说是为孩子成才,不如说是在培养专制的教师或家长。

在特定的条件下,某些单一的因素会造就一个人才,如一个弱智的孩子并不借助于更多的人,而完全在父母或其他特定教育者的教育下成功,或者在特定的方法培养下成才,但对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是难以具备相应教育环境的。况且,这些成功的家长或教师在做报告时,很难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做一个非常科学的解释,容易把个别事例当普遍现象,甚至会在“经验介绍”中美化自己,随意编造,误导许多渴望孩子成才的家长和教师,那便成了愚弄人的“经验游戏”,更不足信。

“教育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在教育界也非常流行。如果教育是万能的,我们学校还需要设“政教处”、国家还需要公检法等机构吗?老教育家陈鹤琴提出这句名言是有特定的条件或环境的,至今我们也不能说它是错的,但如果我们把它拿来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恐怕不妥吧?!教育管理者拿来盲目使用,会使教育管理工作出现反科学性;教育实践者拿来使用,会影响教育效果。但愿方方面面的教育工作者都将理论和实践努力统一起来,尽量不要脱节。

教育学生不只是老师的责任

■茅卫东

前些时候看了《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深为李圣珍老师的教育事迹所感动,差一点就认同了这一教育观念。

现年53岁,从教近三十年的李圣珍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她的儿子王远,16岁即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20岁又以超群的成绩考入亚洲著名学府--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但让李圣珍老师名扬四方的是她近年来领养了50多名被他们的亲身父母视为“无可救药”的“问题孩子”。这些或是学习或是健康或是品德或是心理有障碍的孩子们,经李老师手把手的调教,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全部“脱胎换骨”,由原来的被父母和老师评判为“在教育方面已经没有希望”的“教育弃儿”,变成了深受学校和家庭欢迎的位居全班前三名的“希望之星”。

李圣珍老师有20条“教育胜经”,第十六条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里她指的还不是教师而是家长,但在一次谈话中,李老师也说过:“没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老师。”所以可以认为李圣珍老师也是同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观点的。

李老师的人性化教育实践是成功的,但我还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那就是教育学生只是教师的责任吗?学生只是受到教师的影响吗?回答毫无疑问是否定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果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效果是很差的。李老师领养的50多个孩子都是家长承认失败后送到李老师家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对孩子进行着错误教育却死不认错的家长呢,这些孩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育,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吗?学生除了受到家长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这些年流传一时的“7-1=0”或“7-2=0”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么说绝非要否定教师应当承担的教育教学责任,作为一个已不算是新手的老师,我也知道学生学不好,首先应该从教师身上找找原因,但是,真理向前多迈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我们决不应该认同和宣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是学校领导并欣赏这句话,那么不妨请你思考一下自己手下有没有不称职的老师,如果有,这是不是可以证明是你领导无能?如果你是普通老师也欣赏这句话,那么请你认真思考一下学生学不好就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吗?如果你回答“是”,那么我想对你说你太缺少教学常识了;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你为何还认为这是真理呢?

这不是教育工作的尺度

■赵海鹏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云云,只是教育口号。口号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小时候就憧憬过“1980年一定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现在则经常在想怎样“少生快富奔小康”。口号的长处是简短、明白,易于传播;短处是容易偏于一端,不够全面。所以拿口号去宣传是可以的,以此作为工作的尺度却并不适宜。近年来教育受重视,教育科研成果丰富,许多教育理念需要传播,出现一些教育口号并不奇怪。尤其是领导同志,大会小会说上几句,不要说台下的听众佩服,他自己也会以为自己真的很懂教育呢。但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可以提炼为教育口号,教育口号却很难完整、全面地表达一定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把教育口号当做教育“圣经”。

本期对话小档案

嘉宾

李镇西,成都石室中学语文教师

茅卫东,浙江绍兴柯桥中学语文教师

龚明俊,湖北襄樊学院附属高中教师

赵海鹏,齐齐哈尔大学教师

刘静,成都第十四中学教师

主持人:马朝宏

编后语:关于这句话的讨论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也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参加讨论的大都是一些普通的一线老师,没有专家,也没有官员,其实老师之间的交流是最珍贵的。我们讨论的目的不是想得出什么结论,只是为了让老师对这句名言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你没有资格抱怨学校不好 篇6

我问我自己,你曾经做到过顶级吗?我的回答是“有过”.你也问问你自己,你的回答是什么,如果不能说出“是”,那么对不起,你真正需要的是自我反省。

你没有上北大清华,是你自己考上的这所学校,更现实一点的,在这二三流大学,你得过一次第一名吗?

有一次我去一所大学做演讲。那所大学虽然位于首都,但级别并不是很高。演讲结束之后我和几个听众一起用餐,其中有一个二年级的女生对我这么说:“我们来到这所学校,入学前想的和现实的差距也太大了。师兄师姐们说,从这个大学出来的人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而且专业也是冷门„„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老实说,最近大街上是个人就是大学毕业生,我们上学一点儿用都没有。”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这些话表示赞同。话的确没错,学历高下有不同,专业也经常会分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不过当时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你说得一点儿都没错。我也赞同你说的话。不过,我觉得有些事你还是应该问问自己。既然如此,你本人在这所不起眼的大学、这个不起眼的专业里拿过第一名吗?不仅仅指成绩,也包括其他领域。”

所有的人都在说自己大学的不好,但是这些人在这个专业的人群中,或者在这所大学的这个专业里拿过第一名吗?虽然在全国所有的大学生中拿第一名很难,但既然你说这里不是一个好地方,没有任何竞争力,是不是应该可以在这里轻松拿下第一名呢?如果不是的话,岂不等于承认自己连这种学历都不配?

我平时经常对后辈们说:“我们的大学的确没能为你的简历加分,或者,至少不是可以拿来炫耀的东西。所以说,如果在这里拿不到第一名的话,你就得想想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批评你的学校之前,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你在这样的学校中到底获得了什么程度的评价。”诉苦和批判之间只隔着一张薄薄的纸。这张纸就意味着资格,我所说的话也是关于这种资格的。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的学校、学历不够好看。不过更多的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自我贬低的自己的大学里表现得既不出色也不优秀。我们应该承认:当我们进入社会之后遇到种种障碍,很多人都认为百分之百是因为学历,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除了学历之外,自己也没有其他值得炫耀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过三年或四年的大学时间,这段时间当中也肯定有过不少展现自己的机会。我所说的机会,并不是指要你在全世界或者全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而是在我们自我贬低的自己的大学里展现自己。假如我们连这种机会都抓不住,从未付出过努力,在自己眼中的低等人群里都成不了最好的一个,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埋怨学校、学历呢?

就算不是他人所羡慕的高端领域或好位置也无所谓。能在相关领域做到顶级,肯定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巨大的优势。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站在顶端展望未来了。站在最高点的刹那,你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和那些站在半山腰就在妄想天有多高的人相比,两种认识达到的高度之间的差异就是认知和叹息的差异。认知产生策略,而叹息只会增加人的挫折感。

如果你正因为学历而苦闷,那你就该问问你自己了。此刻的你是不是站在了最高点?可以肯定的是很少会有人已经站在了最高点的位置上还会有挫折感。我们在半山腰空叹息,倍感挫折,不能怪任何人,要怪只能怪你自己。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读后感 篇7

作者:李季

【摘要】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任何项目的开发,业绩的提高,以及公司的管理,都需要一个和谐而默契的团队,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而对于当今的大学生们,在习惯了十几年的独立学习的教育模式之后,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就成为他们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对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团队精神内涵与团队合作意识的探讨与研究,适当借助以游戏为活动平台,开展积极向尚的集体活动,以提升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团队合作

自2012年9月开始带汽修专业的班级,我发现他们在班级组建的QQ群里每天上午要么不在线,要么就是潜水,而自中午开始就有星星点点的聊天了(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训课是分组上的,这使得每天下午经常有一部分同学有课,而另一部分同学休息)。为了了解新生班级整体状况和每个学生的性格表象,在每天关注他们聊天的同时,我发现一个规律,中午和下午五点左右时是互相问谁去校外买饭(找人帮忙代买饭),剩下的聊天内容有80%以上是在谈论游戏。在他们谈论的游戏中,提到做多的是由腾讯全资子公司Riot Games公司开发的3D竞技场战网游戏《英雄联盟》,其主创团队是由实力强劲的魔兽争霸系列游戏多人即时对战自定义地图(DOTA-Allstars)的开发团队,以及动视暴雪等著名游戏公司的美术、程序、策划人员组成,将DOTA的玩法从对战平台延伸到网络游戏世界的,画面绚丽,而且不存在升级打装备的俗套模式。

通过游戏,我自1994年开始接触计算机以来,因为在玩每个游戏时,感觉自己玩的都不怎么好,所以,游戏更换的也很频繁,但是这却使我对哪类游戏都能入手即玩,而不用去看游戏指导等一类辅助文章或教程。因为当时没什么游戏想玩,就下载安装了《英雄联盟》,准备通过游戏更深一部了解他们聊天的内容含义(有许多游戏用语不了解含义)。

在几次游戏(游戏按场次计算),让我简单的了解了一些学生的脾性,但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一点却让我感触颇深——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的人玩不好《英雄联盟》,或者说当一个团队中有那么两个,甚至一个玩家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那么这个团队在《英雄联盟》的任何一场竞技(或者说是一场战斗、一次游戏)中,都将会以失败而告终,甚至是惨败!那么既然是竞技,模拟战斗,虽是游戏,但我想任谁也不想得到失败的结果。想胜利,要成功,只有以团队为核心,大家凝聚一起,各展所长,互相配合,相互帮助,而且要不计个人得失,去做足充分工作(攻破对方的防御塔),然后完成任务(击毁对方的核心水晶,赢得胜利)。在进攻对方的同时,相应的会遇到对手的顽固抵抗(完成每件事都会遇到困难),这时,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将完美体现!

什么是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指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所有的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的现象。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个人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和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自愿主动与组织成员积极协作,使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得到有机的统一。所有成员自觉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士气,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也就是团队合作精神。《英雄联盟》是团队竞技游戏,如果只是抱着玩玩的态度,那么就不要玩,因为你这是对其他四个队友的不负责任。同样的当今大学生步入社会,每争取到一份工作时,只是抱着“玩玩”(为了领工资)的态度,那么,你离下岗(甚至开除)也就不远了!每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时都会有很多大学生频繁更换工作,而这些同学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其工作不被领导或同事认可,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没有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甚至干脆没有)。

闲暇看论坛时,经常看到别人发帖说,玩个游戏(《英雄联盟》)至于骂人么?我们应该反思反思为什么他骂人?因为他想赢,如果有一名队员不停地坑(游戏中的含义主要是形容游戏者的表现很差),那么只会导致全体的失败!但是,他骂人就对吗?我想这样只会招来这名很坑的队友的心理反感,同时使得其他队友的负面心理加剧,导致失败的提前到来!而这种行为不正是不团结的具体表现吗!

这使我想起一位当过兵的朋友在玩游戏时的一句口头禅——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哪怕前面困难重重,就怕团队中的任何不稳定因素,哪怕是一个点!

面对现在的90后们,一些大学生存在着自私、冷漠、个性过强、功德意识差等问题。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溺爱和娇宠中长大,这使得他们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缺少互相帮助及协作精神,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这些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融入社会,缺乏社会竞争力。虽然如此,但不少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这为进一步做好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对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不承认个人利益、抹杀个性的精神。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的教育。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谈及游戏,绝对会使他们感兴趣谈、深入的谈、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谈,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反感,更不会表现出叛逆性。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相关企业单位)都在关注团队合作精神,进而注意到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这也加大了团队精神研究和培养的力度。目前,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已形成共识,而各大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分体系和课外活动内容等各个方面着手,全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潮和不良现象:一方面,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产生了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诸如追名逐利,不劳而获等不良现象也对大学生带来了冲击。面对这些不良思潮和现象,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和有效的抵御能力,纷纷效仿,造成了集体观念淡漠,合作精神差的局面。而我发现,几乎所有我接触过的学生在《英雄联盟》的游戏中,都没有以上现象。在游戏中,他们团结合作、互助,并不时的在无沟通的情况下,表现出相当高的默契性。对此现象,我认为应加以利用,引导大学生将游戏中的这种正能量拓展到现实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上,并养成习惯。就我校在校生而言,男生玩《英雄联盟》这个游戏的比例相当大,女生当中也不乏《英雄联盟》“高手”的存在,而这些“玩家们”的绝大多数课余生活基本上都用在了《英雄联盟》的一场又一场对战中。对此,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改变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此类游戏的“认识”。

首先,应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游戏,而不是一味的作为老师,督促、强迫学生们不要去玩游戏,而是将游戏加以利用,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方向。就像由南京军区与无锡巨人联合开发的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事游戏《光荣使命》一样,在2011年作为用于解放军部队官兵训练、娱乐的首款军事游戏装备到解放军的各个部队当中,包括CCTV新闻联播在内国内外媒体对《光荣使命》进行了长期关注与报道。难道这还不能说明我们的一些老思想,旧认识有误区吗!但我们也需要掌握好一个“度”。古训:玩物丧志,告诉我们不能将游戏过于应用,就像解放军在训练时应用《光荣使命》一样,掌握时间和班会讨论。

(二)打造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

增加合作机会,打造合作平台,是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关键。在课堂上,任课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小组、科研团队等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交流与合作。在课堂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篮球赛,辩论赛,联欢晚会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在活动中不断成长。那么开展以《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为平台的小范围(比如班级内部)竞赛也很不错,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性,又能使得几乎全体同学参加竞赛(因为这种游戏即使不会玩的同学也能看明白整场比赛的每个细节)。而且最后的胜利是团队的胜利,不可能是个人的胜利(个人想胜利就必须配合其他队友,也需要其他每名队友的配合)(因本人所带班级为四十人的“和尚”班,这里只考虑到了汽修专业而忽视了如人文一类的其他专业,毕竟女生玩游戏的比例不像男生比例那么高,但该游戏在竞技过程中,即使是不玩游戏的女同学基本上也都能看明白为什么输赢),这有区别于篮球赛等其他文体活动,更不像运动会,文艺演出那样(不是每名大学生都能参加,不能参加的只能作为观众那样去参与),而是每名大学生都能参加,即使是教师,也可以参加,而不会出现任何不公正的现象(如果教师参加,会更好,这能使学生们有与老师平等竞争的自豪感和发自内心的拼劲,而与老师一组的同学会为了胜利,为了给老师争脸的心理状态下,更加认真的去合作)。

(三)共同努力,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及时总结。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纯依靠高校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也包括学生自身力量。在比赛的过程当中,必然有输有赢,而输的是输在不够团结,而赢的是赢在更加团结。比赛只能是个平台,我们应充分利用平台组织开展班会讨论输赢的原因,来巩固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在学生心里的的重要性,并将其延伸到班级体的建设、系部的凝聚力培育、校园的和谐向尚。结合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对他们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对他们将来生活水平的影响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习惯。

我想,这种“玩游戏”的活动会在学生心中留下很深刻的烙印,在其将来的人生中,也会留下甜美的回忆,而回忆的同时又是一次次的再教育(做到了深远教育)。

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能够鼓舞每一个人的信心,一个充满斗志的团队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一个善于创新的团队能够为每一个成员的创造力提供足够的空间,一个协调一致、和睦融洽的团队能给每一位成员一份良好的感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进入社会的重要纽带,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对民族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为了学生们的将来,我们应该做什么?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我们应该做什么?答案是肯定的,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合作精神培养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向党和国家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我们帮助他们培养起浓郁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他们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努力工作、创造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参考文献:

[1]叶清、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2]王春玺、大学生和谐精神与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6);

[3]李玉洁、当代大学生合作精神培养研究[D]郑州大学,2007;

《没有尾巴的狼》小学生读后感 篇8

我非常希望它能找回尾巴,回到以前的生活。

读《没有尾巴的狼》有感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在暑假读了几本书是杨红樱写的《没有尾巴的狼》读了之后有很大的启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大家来看看我的读书成果吧。

在猎人的小木屋里,秃尾巴狼发现了一条美丽的狐狸尾巴,于是狼的身上就有了一条尾巴,从此不在叫狼,改叫狼狐。狼在狐狸尾巴的挑唆下,胡作非为,干了许多坏事,也遭到了许多报应。狼发现狐狸尾巴没有给自己带来快乐,反而使他的罪恶感日益加重。狼最终舍弃了美丽的尾巴,回到田野,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上一篇:申请个人奖励报告范文下一篇:证据说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