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参会心得体会(精选5篇)
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2012年7月22日至26日第九届全国中学骨干英语教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在山东泰安一中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英语教研员、英语学科带头人、主管英语教学的学校领导、英语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和优秀英语教师共计近千人参加了研修班。参与研修班讲座和报告人员有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著名英语教育专家、一线优秀骨干教师
研修班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本次研修的主题为“中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的高效课堂”,强调研修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具体内容包括:课标修订下的英语教学目标与评价理念、如何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形态的构建、课型展示及研讨、现场教案设计。此次研修班设总会场、两个分会场(初中班会场、高中班会场)及“课堂教学论坛”(主编对话)。研修班专家讲座包括: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乔玉全处长做了题目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专题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连仲就“从有效教学到优效教育”做了专题指导;教育部课标研制组核心成员刘兆义教授就“中学英语整体教学思路”谈了个人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院长程晓堂解读了《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提出实施建议;中国教育学会外专委副秘书长许时升、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俊和、原北京教育学院外文学院院长王松美、《学生双语报》执行主编邓北平博士、《学生双语报》主编刘鹰也分别进行了主旨发言。
研修班还特别邀请了全国的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执教课堂教学研讨课。研讨课分别在高中和初中分会场同时进行,八位教师分别就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及不同的研究课型进行了现场课堂教学展示和研讨交流。
一、令人深思的课堂观察活动表
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除了备、讲、批、复、考以外, 听评课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在过去的听评课活动中, 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且可操作性强的听评课标准, 评价内容及标准过于宽泛令听评课教师无从把握, 而且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次观摩活动中, 主办方———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专门安排了一个环节, 即在高效的开幕仪式后, 对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表培训。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上教与学的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 目的是收集有关数据, 发现存在的问题, 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改善学生课堂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观察表, 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课堂观察工具, 是提高教学观察质量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此次活动中采取集体听课的模式, 分配不同观摩教师分别记录与评价综合量表中的某个特定维度, 听课后, 再根据各人的记录与评价进行交流与研讨, 避免了通常教学研讨中常见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大大提高了听课及评课的效率与质量。课堂教学观察表共包括七个部分: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行为的细则、教师细则、课堂氛围细则、学习过程的学生参与细则、课件的设计与演示以及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反应。这七个部分全面、系统地规范了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中, 如果能将这种高效的听评课方式实际运用起来, 一定会有助于提升我国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二、发人深省的专家经典点评
此次观摩活动另一个亮点是两个晚上的课堂教学交流互动。评委、执教教师及观摩教师齐聚一堂, 执教教师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做法和感想, 而评委本着务实的原则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这是一线教师最想听的也是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有帮助的。其中, 刘兆义老师的点评尤其发人深省。他提议让讲授I HAVE A DREAM的湖北省的向前老师将课堂的最后10分钟让给来自云南的一位教师, 请她围绕旱灾进行10分钟的讲授, 以表达对遭受干旱之苦的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福。这样的设计将充分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为《标准》) 中倡导的“关注学生情感, 提高人文素养”。
三、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设计
16位教师的精彩展示从教学内容的处理到教学方法的设计均体现了这些教师良好的个人素质、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江苏常州高级中学的范丽君老师向我们提供了Project教学设计的模版, 将读与写真正结合起来, 突破了高中英语教学中高效写作练习的瓶颈。范老师用一段从网上截取的关于地球正惨遭人类无情毁坏的记录片导入, 引起学生对世界环境问题的的思考和担忧, 激发学生撰写关于中国治理环境问题报告的兴趣。她组织学生对想要研究的环境话题展开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构、写作技巧、文字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 快速阅读范文 (即课文) , 寻找主题句, 划分段落, 理解结构, 并总结出报告必要的三部分内容, 然后各小组根据本组已确立好的话题, 为自己的报告写出至少三句主题句, 勾勒出文章的大概框架, 并再次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范文的写作技巧, 使自己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同时让小组讨论适合本组的话题或可以推荐给其他小组的典型事例, 补充以前写的主题句, 并在课文中寻找关于环保的有用短语、句型, 而且要求学生根据课后要完成的任务, 进行合理分工, 一星期后准备课堂Presentation。范丽君老师的设计环环相扣, 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充分体现《标准》中大力提倡的“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
——2014年全县业务工作会议
2014年12月19日晨,下了一夜的雪将道路铺上又一层“棉被”,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我们去县里参会的脚步,这是2014年年末召开的一次全县中小学业务会议,会议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6:40分,我们出发了,但仍旧距开幕式迟了。
一整天的会议内容丰富,日程安排紧凑,无论是领导讲话、参观学校和班级还是教师的授课、经验的分享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我很是受益。
一、领导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
慕局长说,落实工作要讲究方法,具有实效,有执行力。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不仅仅是上传下达,而且要做到有沟通,集思广益寻求适宜本校实际的方法去贯彻落实,这样才能确保工作有个好的开头,在过程中应常监督、指导,这样才会使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这些见解为我今后改进工作方法指明了方向。
高校长说,校领导进班级听课,推门课具有检查色彩,邀请课有助于提高和研究。结合我自己工作的实际,我想今后听课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这样会使得我与授课教师共同进步。
二位领导的讲话指导意义深远,这是在本次活动中我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之一。
二、聆听汇报精彩纷呈,心明眼亮
无论是课改体验分享、班级教学还是特色班级建设、外出学习分享、实验教师的论坛,都真实的展示了学校和教师的风采。
二中教师的课堂结构严谨,讲学稿运用娴熟,时效性强,学生积极。我听的是一节英语课,学生说、教师说,课堂上师生都在动,提问面接近100%。重难点突出,新旧知识结合紧密,学生时而声音朗朗,时而倾听,时而做笔记,教学效果可见一斑。课改的体验分享更是毫无保留地向大家呈现了学校是怎样做的、班级是怎样做的,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工作的付出,领会了真诚的心意。
宋校长参加“影子培训”的分享娓娓道来,把我带到了那个她曾经生活、学习过的中关村一小,让我离首都北京近了。是的,与高品质的学校相比,我们不看地域的差距,要看现有资源的优势,站在关注全社会小学教育的高度,我们的孩子,不要让他们落得更远,不要拖后腿才行。
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聆听专家讲座,是每个老师的心愿。非常有幸,在七月十四日——七月十八日赴泰安进行为期5天的听课学习。通过学习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体会:
一、课堂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想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课的老师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每堂课的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尤其是我校杨峰老师的课,他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受益匪浅。另外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我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没有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可参与。
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学习能力上的体
现也不同。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我一定能拉近与一些优秀名师的距离,不断进步!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我会在以后我的教学中完善自己,把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继续走下去。
这次能够有机会去泰安现场学习听课、观摩几位名师的教学,我感到很荣幸。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窦桂梅老师,窦老师的课和学术报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窦桂梅老师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挖”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有效施教,达到学生学的开心学的开心,学的牢固!”窦老师在教《魅力》一课时,主要把握住了《魅力》一课作为一篇小说的体裁特点,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孩子围绕着主要情节展开学习,感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教的过程时,很明确地告诉了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应该遵循“读小说”的独特规律。窦老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运用,让我思考了很多,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课时,要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和精度要透,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不断的充实自己。
窦老师把课堂分为三个模块,预学,共学,延学。课堂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老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开始,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学生在课上纷纷发问,提出了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形式。窦老师引领学生去掉枝杈,把握主干、关键的问题,然后围绕着主干问题,展开阅读学习,探讨交流,完成学习目标。这正体现了窦老师所说的“处于老师的位置,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最有效地施教,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听窦老师的课时,还有一点是最令我感慨的,那就是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窦老师的激情,源自她心底的自然流露。我清楚地记得在课堂上有过这样一幕,在窦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一处语言描写时,因为孩子们几次尝试都没有真正体现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窦老师就给孩子们做了范读,她激情投入地范读不但吸引了孩子们,也令观众席上的老师们禁不住发出赞叹。
在培训中,我还听了江苏的魏星和北京的陈延军两位名师的示范课和讲座,这次活动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领略到了每位名师所独具的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有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近距离感受名师的魅力,受名师的熏陶,幸福感油然而生。在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每一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让我知道了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对老师的成长多么重要。像窦桂梅老师说的那样:女人不读书像一只大白瓷碗,还裂了口的。我要多学习,多读书。不断的去思考探索。站在孩子的中央!
【泰安参会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参会心得06-07
学术会议参会心得07-07
党员参会情况通报06-30
参会人员纪律要求11-04
参会人员名单11-18
参会邀请函汇总04-13
招商引资活动参会情况汇报06-15
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参会名单11-26
泰安市“混合式教学”优质课评选学习心得06-08
泰安市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