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精选8篇)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篇1

摘要:近年来,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特征、功能、及途径的研究,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效果评价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其他方面却很少有研究。因此,对其进行一次述评,对深入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很有必要。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无意识接受隐性教育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总体上来说研究还是比较零散的,只是在一些专业教材的部分章节或者是期刊论文中出现,尚没有一部专著出现。就期刊论文来说,有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始于1997年。通过CIKN论文检索,可以看到从1997年-2011年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论文有157篇,其中综述1篇,述评1篇;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为主题的论文有14篇;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主题的论文仅有11篇,其中没综述和述评。总的来说,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论文不多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查阅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来看,其中虽然从未提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样的字样,但从其内容中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通过思想理论课这个主渠道来实施,还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正符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本质。例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又再一次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说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更加说明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内容综述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

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有的学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1]有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的手段和方式。[2]还有学者认为隐性教育方法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方法而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它是利用人们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组织管理、职业活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3]王瑞荪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指出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4]向敏青也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与显性教育法相对而言的实施方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采用“非正规”的形式(“非正规”的形式是相对显性教育法符合一般公认标准的”正规形式”而言,它不是人们已经司空见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而是充分利用人们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本身存在的形式来进行教育),让教育对象自觉自愿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方法。[5]

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涵义的表述虽然不竟相同,但我们可以看出整体上学术界是从与显性教育方法相反的一面对其进行定义的。认为隐性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实施的一种不为教育者所明显感知的,却能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教育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

郑永廷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形象、生动、自然的特点。[6]白显良等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区别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独特品性在于其具有渗透性、潜隐性、生活性、开放性。[7]张丽萍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中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内隐性、丰富性、多样性、愉悦性、持久性等特点。[8]段鹏飞在《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教育方式的间接性等特点。[9]李桃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中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潜隐性、渗透性、互动性、暗示性等特点。[10]

综上所述,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大家比较认同的有三点,即潜隐性、渗透性、无意识性。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功能

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功能,目前学术界的观点基本一致。即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罗洪铁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具有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及浸润功能;教育方式的“非正规形式”及弥散功能;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及合力功能;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及自我教育功能。[11]徐安鑫、何义圣在《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中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拓展合力共育功能、强化自我教育功能、促进全面发展功能、实现显性配合功能。[12]李桃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中认为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就其学科的社会功能而言,主要体现在同化认知、建构心理、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四个方面。[13]

(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方法

张耀灿、郑永廷等在2006年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谈到“发展与现代传媒相协调的隐性教育方法”,并简单介绍了三种隐性教育方法,即渗透式教育方法、陶冶式教育方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方法。[14]刘新庚在2008年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中,从信息方法、决策方法、一般方法、特殊方法、网络方法、调控方法、评估方法等多个层面详细介绍每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中在特殊方法一章专门提到隐性教育法。[15]李桃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中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包括:实践内省法、心理咨询法、评价激励法、“三位一体”综合法、网络建设法、环境优化法、渗透教育法(又称:专业课程渗透法)、情感教育法、价值澄清法、社会学习法、公正团体法等。[16]此外,涉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教材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张志刚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彭海堂编著,长江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新探》等。

(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途径

有的学者指出提出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将其与显性教育方法相结合,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校园环境的隐性作用,并以社团为中心,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网络阵地的隐性教育功能。[17]也有的学者指出指出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加大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力度,立足于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积极扩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广泛利用网络资源,划拨专项资金等。[18]尹镇河在《中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比

较研究》中提出了实现途径的多样化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专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非专业性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二,通过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校园网络建设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四,通过完善校园制度来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第五,通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教师关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19]

综上所述,学术界在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途径时,都比较注意对隐性资源的充分运用,例如,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广泛利用网络资源等。

三、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思考

通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现状及内容综述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特征、功能、及途径的研究,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效果评价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其他方面却很少有研究。现就如何扩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领域及其评价体系做一简要的论述。

(一)提高教育者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识

首先,学校领导要提高自己的认识。高校领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讲座等显性教育完成的,从而忽视了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他们尽管在一些校园活动开办的目的时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等等,但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回归到活动本身的机械层面,没有考虑如何适时地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己的认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职业意识与专业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求做了不求做好,应付了事,对隐性教育更是缺少研究和在具体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只是教条的问答,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在不同的方面还存在不同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不负责任的现象时常发生,表现在他们与学生交流时极不严肃的言行上:有的老师大讲西方思想,有的老师高谈金钱,有的老师总是抱怨社会„„更有甚者学术腐败、生活作风不正派等,对学生产生了极坏的负面影响。

最后,受教育者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如何提高思想认识,没有意识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运

用,而仅仅把它当成课外活动。比如,在参加唱红歌的过程中,学生考虑的是怎么去获奖,而没有意识到通过唱革命歌曲激发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没有感情地去参加这种活动。

(二)丰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方法,扩宽研究领域

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应采取多样的研究方法,比如说心理学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产生心理认同、接受和使之内化的过程,由此就决定了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需要借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此外,还有教育学的方法和社会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文化学的方法等,运用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我们从更具综合性的视野来审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有助于我们将该研究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或更宽的领域。

(三)健全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效果的评价体系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那样直观,对于如何去评价一场活动所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潜隐性和暗示性特点,这必然会导致受教育者无法清楚的把握自己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接受了教育者指定的教育内容,因此,在施教过程完成后,一般不会即时地明确地表现出来,对受教育者道德素养的影响有可能在其它的德行实践活动中呈现出来,也有可能一直察觉不到。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对受教育者起到观念性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将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以外显的形式向受教育者明确的表达出来,因此,教育者完全不清楚受教育者是否按照他本来设计好的教育目标进行,受教育者在同一活动中完全有可能出现认知上的偏颇,教育计划实现程度也会受到影响。这就决定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独予以效益评估较难实施。需要引起以后学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6] 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1-279.[2] 吴学兵.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5):63.[3][11]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向敏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性教育法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53.[7] 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独特品性[J].中青年学者论坛, 2007,(9):11-13.[8][18] 张丽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67.[9] 段鹏飞.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36.[10][13] [16] 李桃.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6).[12] 徐安鑫、何义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求实,2008,(2): 87-88.[14]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83.[15] 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3.[17] 刘鹏飞.论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4.[19] 尹镇河.中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隐性资源,开发,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具有的特点

(一) 隐蔽性

隐蔽性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高校生需要通过学习国家硬性规定的相关的学习课程获得学分, 但这些课程具有波动性, 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的模式, 避开一些课程的学习, 如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其精髓的熏陶, 都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实现学习交流的。

(二) 丰富性

隐性教育资源囊括的内容比较广泛, 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细节和外在的学习环境的构造, 让高校学生群体有参与机会到各项的实践活动中来是社会实践的必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 主要在于其教育模式没有确定, 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

(三) 渗透性

高校的教育观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隐性的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生活的丰富性, 决定了大学生受到思想影响的范围较为广泛。

相较于传统课堂上教育的单调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更加让高校生了解, 增加其生动性。在无形中传播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让学生尽早养成好的思想政治观念。

(四) 间接性

高校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 主要注重的是其隐性, 相较于显性的资源是通过课堂知识理念的传播, 学生属于被动的接受体, 那么隐性资源的开发, 注重的是其潜移默化性, 通过校园环境氛围的构建、教师的模范作用、校园文化构建等行为影响学生,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相关道德理念, 从而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开发的现状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相较于显性资源, 因其错综复杂性、零散性、庞大性等特性不受有些院校的重视, 开发的力度不够, 容易导致隐性资源的流失。物质基础的发展, 为开发隐性教育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 需要结合实际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 目前很多的高校因财力资源雄厚, 有资源进行其开发。但在其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开发主体认识不够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 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但据目前情况来看, 很多的任课教师认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容易忽视, 认识不到大学生是开发参与的主体, 又是待开发的客体资源。其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来源于身边人的影响, 需要教师起到相关带头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 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 开发只注重形势

目前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 十分注重其规模建设, 而对实际收到的教育效果不重视, 这很容易导致教育资源的偏向性。

(三) 不注重开发系统性

开发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需要注重其整体性, 在教育构成的部分, 应该重视其学科系统性, 不然就会导致部分学科资源的缺失。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开发应该遵从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主要遵从五个方面的原则, 分别是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途径多样化, 方法灵活化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一) 方向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方向性原则也是政治性原则, 属于最基本的开放性原则。需要高等院校始终记得培育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四有”新人, 坚持方向性原则, 就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 切实把好开发和利用层面与过程各个环节的政治方向关。

(二) 整体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注重整体性, 因学生群体具有差异性, 所以在学校开发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时候应注重其整体关注, 全方位构建教育目标, 形成规模大的教育范围。

(三) 途径多样化、方法灵活化原则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 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 可以通过校内和校外等多种教育资源潜力开发的形势, 让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具有趣味性, 改善原有的单一性, 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四) 主体性原则

高校应该明确开发的主体对象, 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 充分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 联系实际对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进行开发。

(五) 创新性原则

隐性资源开发是一个长期课题, 需要相关院校结合实际, 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 及时地做出相关的教学指标开发的形势注重完整性原则, 用创新理念吸引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

参考文献

[1]李伯聪, 谭一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资源的开发现状:以广东省部分高等学校为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64-66.

[2]贾婷.网络视角下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5.

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医院;隐性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6-0055-01

一、医院隐性思想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对于医院来讲,医院隐性思想教育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二,有利于实现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其三,符合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是实现医院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积极对于当前医院隐性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淡薄

主要体现在:部分医院领导片面强调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去进行,忽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没有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由此使得下级职能部门在执行的时候,也没有将隐性方式运用进去。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不高

当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高,在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不足,素质不高的背景下,往往难以发挥其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方面的作用。

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良

其一,过度关注医院机制的商业性运作,忽视了医院公益性,医德医风评价不佳,形成不良的医院文化环境;其二,医院忽视良好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难以营造起有利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外在环境;其三,缺乏健全的制度基础,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不足。

二、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针对于上述提及的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陷,我们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积极采取对应措施予以改善和调整。笔者结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倡导积极从如下角度入手:

1、注重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树立

首先,从医院领导层面入手,积极开展专项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和教育,使得医院决策层开始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发挥领导在带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培养的作用;其次,开展大范围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各种宣传手段在医院内部营造健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最后,正确认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

2、强化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

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具体来讲,积极做好如下的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其一,强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使得在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对于隐性教育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积极实现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为做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基础;其二,实现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继续教育,明确的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中去,以此去发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

3、实现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针对于当前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良的问题,应该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其一,积极从医院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开展大量文艺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医院文化氛围,为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契机;其二,高度重视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到规定层次中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三,不断学习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将其融入到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当前社会价值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效能,往往可以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补充,其必须有长效机制,专业人才和规章制度才能够保证效能发挥。对此,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发展的观念,积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化发展,以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连会.突出素质教育中的“道德内化”过程[J].学周刊,2011(26).

[2]谢晓辉,马文霞,杨慧珊.医院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J]. 科技信息, 2011(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篇4

肖清荣

(河西学院教育系,张掖)

摘要:近年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倾向,比如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目标的分析、忽视自主学习的设计等等,如何将传统教育与建构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思想 学生中心 教师角色定位

引 言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西方流行的学习理论。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对建构主义作了比较充分的介绍,它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发现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得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基本上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术体系。尤为可贵的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实验已在全国数百所学校展开,取得了全国上下的一致称赞和支持。但是,不容讳言,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是一门新的“舶来的”思想体系和观念体系,必然与现阶段的一系列观念和相冲突引发争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外来理论“中国化”的过程,该理论本身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探索,以适应我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土壤,在这片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成果。

1.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将建构主义理论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概括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注①)

1.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

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1.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1.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达到共同学习提高。

1.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1.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1.6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怀疑、批判精神,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2.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2.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特点:

2.1.1建构主义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

了满足自身求知的需要,学习者用发现法、探索法等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设法加以验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判断或检测其学习行为是否有效或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起辅导、引导、支撑、激励的作用。

2.1.2建构主义学习是社会性、真实性的学习:学习者如遇到疑难问题或有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可与其他学习者讨论解决,也可通过请教教师的方法解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与他人的密切联系之中。学习者处于一定的复杂的、真实环境下进行学习,并通过积极的行动或活动参与学习过程,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2.1.3建构主义学习是目标指引、建构、累积性的学习:学习者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在既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将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先前的学习内容相联系进行学习,并在对新信息加工的同时将其与其他信息相联系,在保持简单信息同时理解更复杂的信息。只有当既定的学习目标得到实现或形成时,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才被认为是成功的。

2.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特点:

2.2.1课堂要素多元化:课堂教学要素不仅包含传统的“教学论三角形”要素(教师、学生、教材);还应包括教学目的、方法、环境、评价;并且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普及、信息技术的兴起,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同时,教学更强调人文化和社会化,传授知识不仅是在课堂而且可以在社会上的各个环境中进行,大大拓宽了教学环境和视野。现在的一些公共课和评价性课程,普遍都应用了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节省了一定的讲解和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益。

2.2.2师生关系的民主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前提,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学生认知和情感领域的目标追求同样起着制约作用。按照李威特的小团体交往模式理论,教师和学生要形成全渠道型交往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多向度的交往,真正是个体主动、群体互动。

2.2.3课堂教学情境化:从建构主义教学目标上,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为学生学习创设与实际相类似的情境,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从知识结构上,要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交叉和知识的综合性;从方法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发现性学习;从手段上,要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虚拟“现实情景”。

2.2.4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人与环境的社会性互动作用,而这种社会性互动作用的集中表现应该是教学的交互性。这种交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第二,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

2.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2.3.1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来看,它似

乎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地位的考虑,而没有强调教师的地位。但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却不应以此为理由而完全回避对教师地位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工作,所有的学生的学习都将处于盲目的状态下。建构主义同时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机会,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评价,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技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3.2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知识的获取途径很多,而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他们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能自我发现知识。这种学习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却不利于学生去思考、发现知识,更不利于学生创造知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构造,主要是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强调丰富学习情境的创设: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应当以丰富的学习情境作为载体,学习情境既可以由教师通过精心的构建来获得,也可以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由学生在实际的环境或模拟的环境中去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情境教学能启发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经验去理解、去同化、去建构新的知识,赋于新的知识以某种意义。当原有经验不足以同化新知识时,更需要创设新的学习情境,令学生能对原有的认知进行改造与重组,以顺应认知结构,完成新的知识意义的建构。

2.3.4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会话:建构式教学认为,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包括学生与情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互动的重心。教师应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各小组内共同分析信息,研究问题,取得共识,进而小组之间交流,相互协商。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旨在让整个学习群体(包括老师和每一位学生)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这对学习技能较弱的学生尤其起着很好的激励作用,很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注②)

2.4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是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指导者;②教师充当父母形象角色、管理员角色;③教师具有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角色;④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模范公民角色;⑤教师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⑥教师是教育者、也是科学研究者。

我们要知道,教师是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特殊职业,他们对于学生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影响,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观、成才观以及为人处世方方面面的塑造和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角色的扮演十分重要。

2.4.1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视野看待学生:现代学生个性很强、自主性很强,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发展潜力,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挥其特长;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尽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秉性和爱好,作为教师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最好的学生,都能够成才,教师要在正确 的指导启示下帮助学生自主创造、自主发明、自主学习,塑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4.2把学生当作教育活动的主体,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改变以前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主体地位,把教师角色定位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角色,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为学生服务,一切教师效能为学生发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学长、朋友身份帮助学生学习,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都必须紧紧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进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4.3不断学习充实自身,准确定位教师的形象:传统的教师形象是“师道尊严”,教师功能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加速度和信息传播的不对等性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形象定位,致力于做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做学生的学习顾问,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学习的态度努力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注③)3.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指导思想,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塑造,在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国上下正在建构主义思想主导下围绕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偏重教学过程,忽视教学目标分析;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过分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忽视自主学习内容的设计,等等,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对建构主义进行反思,至少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3.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的挑战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正在不断影响着新的教学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赞同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那就是学生的背景知识对学生如何解释教学主题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真正的问题,与他们的同伴进行创造性的交流,努力加深对教学主题核心思想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由许多事实组成的现有陈述,那么他们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当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运用于课堂教学时,却发现了许多困境,如何认识我们发现的面临着许多挑战,对于深刻理解建构主义教学观、坚持实施建构主义教学关系重大。

3.1.1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学生时代他们受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模式的教育,很难适应或转换教育观念,即使转换过来了也是变了味的不伦不类的建构主义教学方式。教师们运用他们头脑中固有的成型的一套“观念体系”去想象他们课堂中的教学,形成他们的思路并为教学做出计划。而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短时间内改变。从根本上说,这些是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要求相违背的。不幸的是,经一代代相传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和学的这些标记,仍然存在于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环境里,普遍认为教室越安静越有秩序就更有可能发生学习行为。教室成为被权威占据的空间,学生做着相同的基于技能的任务,以便保证学习的一致性,标准的结论潜藏于这一环境的每一个地方。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批判精神,缺乏怀疑精神,缺乏创新精神,学生在学习中也必然形成严重的依赖性,缺乏批判能力,导致创新能力缺失。

3.1.2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首先,建构主义对教学方式提出的挑战表现在教师对教学主题的理解上。学生理解一个教学主题可以有多种方式,所以教师必须在熟练掌握教学主题的基础上,探讨理解这些主题的各种方式;其次,表现在教学技巧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主动建构或组织知识,而不是简单地从教师或书本中吸收知识。教师的教学技巧应该适合于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不管是运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应该努力配合学生思维,而不是支配学生思维;最后,表现在对教学情境的监控上。由于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个人建构知识,并提倡合作学习,学生活动就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要求教师对分散的学习环境要有较强的监控和管理能力。

3.1.3建构主义对教学管理的挑战:建构主义教学的有效形式要求在课程、时间安排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较大的改变。教学活动需要不固定的时间表,可以对课程进行整合,甚至可以安排有兴趣的教师在一起组成团队教学情境,把几门课合起来进行教学。当学生在从事问题解决和教师帮助指导学习时,教师会发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将使教学时间超过所规定的课的时间,这种情况常常意味着教师将不得不同管理者以及其他教师协商进行课程整合,为教学管理和正常授课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形式和要求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允许学生理解的多样性,所以教学评估的方式也应作相应的调整,这些似乎与传统评价标准是不相容的,在实践中很难具有操作性。

显然,本文在此所描述的挑战仅仅是一部份而已,肯定还有其他的一些还没有认识到的更为深层的挑战,但是清楚这些挑战对于帮助教育者创造和维持建构主义试验教学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3.2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能否“以学生为中心”

西方建构主义者一贯标榜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即与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而且老师越主导,学生就越被动,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西方的建构主义刚好相反——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思想应当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即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要“主导——主体相结合”,否则会走上片面理解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路子,对实际工作带来危害。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抓住内因和外因这两大块,事实上这两大块中的哪一个环节要落实,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学习环境设计通常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组织”等环节。以学习英语课文为例,要求学生领会课文的大意,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样的情境靠谁创设?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创设,得由老师来完成。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由于策略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原有认知水平,即要考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所以更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见,尽管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不不可或缺,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

境下统一起来,可以在新型教育思想(“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统一起来。在这种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靠学生主体地位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是指对内容的讲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而且还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会体现得越充分,把教师和学生的两方面的积极主导作用有效地结合了起来,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

3.3能否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进行任何教育改革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而教育理论涉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育传播、教学设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教育科学中目前还找不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十全十美的理论。所以一般说来,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不应当只有一种,而是有多种,即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当多元化而非一元化。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或根本问题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种状况与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矛盾。不创新,国家就不能发展,甚至无法生存。正是因为面对这样尖锐的矛盾,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才形成了关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全新指导方针:“要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由于在众多教育理论中,只有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包含新的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因此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目标,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正以很大力度在推动的新课程改革)在鼓励运用多种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的同时,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这也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这样做并不说明建构主义是目前最完美、最理想的教育理论,而仅仅说明它只是解决针对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根本问题的一种选择。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教育思想历来倾向“以学生为中心”——从20世纪初开始,杜威就大力提倡“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布鲁纳大力推动“发现式学习”,其核心思想也是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对教师主导作用忽视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削弱,其后果就是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实现的条件下,美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美国教育界的同行已经开始清醒过来,甚至有人提出要向中国基础教育学习:学习中国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弥补美国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我们的教育思想历来倾向以教师为中心,“为人师表”,“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既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良好师德,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这种教育思想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和依赖,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正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致命弱点,也是症结所在。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理论极大地克服了我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可以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建立在“主导—主体相结合”(注④)教育思想基础上的“传统教育和建构主义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注释:

①详见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②详见徐建彬《建构主义影响下的认知技术与教学设计》,安徽淮北市第五中学,2005.04.21

③详见姚本先《新世纪教师角色探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5

④详见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周志娜、叶锡恩、刘晓,《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电话教育研究》,1999.06

[2]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改革,www.xedu.net/news_view,2005.05.31

[3]徐建彬,《建构主义影响下的认知技术与教学设计》,安徽淮北市第五中学,2005.12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5]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6] Joyce,Betal著,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篇5

一、研究内容所取得的进展(一)关于“党性”的内涵新世纪的研究从不同视角解读了刘少奇思想中的“党性”内涵。其一,有学者认为刘少奇侧重从阶级性角度阐述“党性”的内涵。陈东琼、彭玉梅指出,刘少奇认为党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共产党的党性与其他阶级的鲜明区别,就在于其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其二,也有学者侧重从利益观和群众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刘少奇思想中的“党性”内涵。张田水认为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时时刻刻代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不是一个谋一己之私的集团,从成立之日起,它就代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第二,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员身份的标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能自己解放自己,一切向群众学习。

其三,有学者从党员的“特殊性”角度对此加以分析,陈哲认为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党性”体现为四种特殊性:第一,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整体利益,绝不能把共产党看做是图谋党员私利的行会主义的小团体;第二,共产党必须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联系不好,就要发生危险,就会像安泰一样被人扼死;第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最先进最有决心的分子,才能做共产党员;第四,做一个共产党员是最光荣的,我们每个同志要做一个终身的好党员,不应该做一个半途的党员。

其四,一些学者则关注了刘少奇在建国初期所提出的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李春德在此视角下分析了刘少奇思想中“党性”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最终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每个共产党必须下决心坚持终身英勇的斗争,等等。

(二)关于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世纪以来,学者们从理论和现实中的多种因素解读了刘少奇所阐发的加强党员修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一,仝华认为,刘少奇《答宋亮同志》一文的分析对认识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具有独到贡献,刘少奇明确指出,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就是党的思想准备不足,比较幼稚,这也是导致屡次失败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不久,而其时中国的客观革命形势已经成熟,要求革命者立即从事,而且以全部力量去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无暇长期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加http:///之马列著作都是欧洲文字写成,其中说到中国的事情并不多,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与之相比,差异较大,这些原因都导致中国党理论准备不足。仝华还认为,刘少奇在《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一文中又进一步深化了《答宋亮同志》中的有关分析。[5]

其二,有学者认为,刘少奇是从剖析对待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错误倾向入手,来阐述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的。陈国清指出,刘少奇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强调注意轻视实践和轻视理论的两种错误倾向,提出理论与实践同时并重的意见。在党内主要集中力量反对教条主义的氛围下,强调了加强理论学习和修养的必要性。

其三,有学者认为刘少奇侧重从党所面对的现实环境和自身状况分析了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梅传声认为,刘少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我党地位的变化,要求我们严把党员品质关。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处在艰苦环境中,落后分子、投机分子自然不会来,执政以后,情况则相反,入党意味着个人利益的保障,意味着荣誉、地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就可能下降。第二,新的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党员的文化、业务素质。第三,党员队伍自身出现的新问题,要求我们及时提高发展党员、选拔干部的条件。[7]张田水则认为,刘少奇阐述的理论学习必要性既在于革命和建设对于党员的基本要求,也在于教育群众的需要。

(三)关于党性修养的标准原则和基本内容学者们认为刘少奇对于党性修养的标准和内容,主要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其后随着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又在不同时期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其一,关于党性修养的标准。新世纪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开华认为,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党员修养的目的是保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纯洁性,其最高标准是树立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其根本问题是始终锻炼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基本要求是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8]龚秀勇强调了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分析的党性修养的五条标准、四项要求,既包括政治层面提出的与当时革命斗争有关的政治思想、言论和行http:///zaizhishuoshilunwen/动的基本准则,又包括从道德层面提出的为人处事的基本品质,还包括在哲学层面关涉到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正确把握,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信念。

一些学者则关注了刘少奇在建国后对党性修养标准的论述。赵彩霞分析了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对党性修养标准的阐释。第一,实事求是是加强党性修养的第一标准,坚定党性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客观可能,不做那些确实办不到的事。第二,每个党员都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坚决反对弄虚作假。[10]

其二,关于党性修养的内容。有关研究以刘少奇在不同时期对党性修养的论述为着眼点,作了比较丰富深入的挖掘。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篇6

新视角

新策略

——2014年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 □ 戴正兴

2014年,是实施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三年。这一年,在语文教育各个领域,语文教育专家的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这一年,更多的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得到弘扬,久违的写字教学终于回归课堂;这一年,阅读教学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以写作的视角来审视并构建的阅读教学观,强化了对文本的写作关注;这一年,伴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化,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转型步伐;这一年,浮躁与盲动慢慢退却,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与务实,使语文课程改革更加稳健、更加踏实地向前推进。

2014年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材料的来源,包括核心综合性教育类杂志、地方综合性教育类杂志以及语文教育杂志。经过筛选、整理、分析,撰写了这篇述评,力图客观地展示本语文教育研究的面貌。述评力求在与往年的比较中凸显本的新气象、新进展。

综观2014年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呈现三大特点:

一、“新常态”下的语文课程改革,看点纷呈,新意颇多,一些新思想、新思维,受到各方关注与思考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方式呈现多方面的新变化。

1.“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型

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第6期)撰文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越界”,但它又是一种回归,即教学应“以生为本”,“以学为重”,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为基点的理念。

“翻转”,在一些名校名师的课堂上已有了不少的探索研究。语文课程的特点更有利于对传统课堂的“翻转”,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哪些方面去尝试“翻转”呢?周先生提出可从七个方面去尝试。(1)在课堂理念上,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翻转。(2)在角色定位上,由教师主宰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翻转。(3)在教学预设上,由指令性和刚性预设向生成性的弹性预设翻转。(4)在教学程序上,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翻转。(5)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的单边讲析为主向合作讨论为主的翻转。(6)在学习心态上,由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翻转。(7)在能力培养上,由单一的书面习题向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翻转。

2.语文教学“趋微”新状态的出现,导引课堂教学走向简约、高效

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的流行,社会普遍进入了微时代。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也进入了积极探索阶段。陈林在《语文微课程开发:一种有益的“热现象”》(《教育探索》第1期)一文中,他提出语文微课程不是指那种的视频为媒介、以在线学习为目的所谓“一分钟学习内容”,而是指纳入正规计划、以正统教材为媒介的“大”语文课程以外的由某位有思想、有影响的教育专家或一线教师原创并倡导的“小”语文课程。如朱永新倡导的“晨诵”及“亲近母语”、徐冬梅倡导的“小古文诵读”等,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铁生在《微课,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小学教学设计》第6期)一文中总结了微课的主要特点:“短”(教学活动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小”(教学主题简短,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资源量小)、“精”(教学内容精炼,教学设计精细,教学活动精彩)、“悍”(资源应用面广,适合不同对象,教学效果显著)。

一种“微”文化已悄然兴起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这样的“微”时代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领域,也必然会出现值得关注的“趋微”新状态。周一贯先生的《“微时代”中的语文教学新样态》(《小学语文教学》第1期)一文,带我们走进别样的“微景观”:微课型、微教案、微解读、微评课、微合作、微观摩、微阅读、微作文。周一贯认为,语文教学领域“趋微”这样的“微”不是“微不足道”的“弱小”,而是有可以积小为大的功效;这样的“微”也不是不值一提的“卑微”,而是有可以因小见大的精妙。

陈林在《语文微课程开发:一种有益的“热”现象》(《教育探索》第1期)一文中分析了语文微课程的五个特点:(1)“微”--语文微课程的显性特点。(2)“语文课程”--语文微课程的本质属性。(3)“微”而有“序”--语文微课程的实施特质。(4)“微”而“立人”--语文微课程的评价指向。(5)“微”而有所“值”--语文微课程的价值意义。

3.随着语文性质的定位,研究者聚焦阅读教学本体展开了积极的探讨

西南大学文学院魏小娜的《反思与聚焦:探寻我国阅读教学的本体》(《课程•教材•教法》第3期),借鉴国际阅读教学研究的前沿成果,聚集国外阅读素养、阅读策略和学习型阅读,反思当前我国基于写作、教言语形式和单篇精读教学的阅读教学形态,可以检视我国阅读教学本体的含混、位移和缺失。如何构建我国阅读教学本体,文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阅读学理论为构建阅读教学本体的理论基础;二是以阅读素养为构建阅读教学本体的逻辑起点;三是以中国国情为构建阅读教学本体的现实依据。文章强调,构建阅读教学本体时不可盲目照搬国外框架体系,要总体观照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经验与国外阅读教学经验的异同,进行系统整合,既彰显中国特色阅读教学的优势,又能弥补我国阅读教学的缺失。

4.主题教学与群文阅读的探究为阅读教学的改革打开了新的窗户

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第8期)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综合思维指引下,以主题的方式,整合课内外资源,以语文立人为核心,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以及教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引导儿童生成主题,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提升、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教学形式,引起小语界同行的关注和探讨。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刘荣华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教学月刊》(第8期)一文中提出四个关键策略:(1)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2)有结构地呈现文章,让群文有机组合起来。(3)有整体地设计问题,让群文横向联合起来。(4)有意识地渗策略,让群文功效综合起来。

群文阅读的价值在哪里?蒋军晶认为,群文阅读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有它的独特价值,他觉得应该分四个层次:第一是能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第二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第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第四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态度。他提出,在教学时要把这种教学取向清晰起来,做到外显化,一是教“策略”,二是教“发现”,三是教“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第4期)

吴淼在《群文阅读:传统阅读教学的突围与重构》(《教学月刊》第10期)一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有益的尝试:(1)群文之“文”:以关联度为导向。(2)以“结构化”为指向。(3)以“能力培养”为旨归。

5.对语文课程改革今后的走向问题的研究和作文科学序列的探索,呈现多维视角

语文教学投入时间多,效率难尽人意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崔云宏的《教什么、为什么、如何教》(《语文教学通讯》第9期)一文中,提出迫切呼唤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改革,以全面提升质量与效益。他认为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做点努力:(1)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2)提高语文课程实施的实效--从“教课文”到“教语文”。(3)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自主、合作与探究。(4)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让语文学习步入自由之境。

小学语文课改的方向在哪里,吴忠豪在接受记者访谈时提出,语文课应该按照学生的认识能力,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来重新思考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探索:第一,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第二,语文课要从“非本体性内容教学”转向“本体性内容教学”。第三,要从“理解语言”转变为“运用语言”。第四,语文课应该从“教过”转向“教会”。第五,语文教学要从“课内”走向“课外”。(《语文教学通讯》第6期)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育世界中,如何寻找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自己的家园,金立义在《阅读教学的变革亟待二次转身》(《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学的改革亟待实现二次转身,实现正能量。一是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二是从“教语文”向“学语文”转身。文章认为,这不仅是阅读教学本真的回归,更是语文教育对生命的尊重、激活、塑造与提升的彰显。

关于写作教材的改革,语文教育专家顾之川撰文提出以下一些设想:(1)从此写作客体为主转变到以写作主体为主。(2)坚持写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机结合。(3)注重写作过程,突出思维训练。(4)坚持读写结合,以读为写的基础。(5)构建“一主四副”写作教材。(《中小学写作材料改革设想》,《语文建设》第7期)屠锦红在《我国写作教学改革的突围之路》(《教学月刊》第10期)一文中提出,构建科学的写作教学序列,实施“1+1”整体写作教学策略。他认为,一个科学的写作教学序列,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必须要有明确的写作知识的陈述与写作技能的规定。第二,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第三,在兼顾教学序列之“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同时,必须保证各项子技能要有可测量的标准。第四,从实践的角度看,所构建的教学序列要具有可操作性。他提出,要真正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即“写什么”与“怎么写”同时入手,实施“1+1”整体的写作教学策略。

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何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叶黎明在《体式、活动、语境》(《语文教学通讯》第6期)一文中认为,首先,教写作需要教师具备自觉的“体式意识”,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教的是何种体式,知道自己所教体式的关键知识。其次,写作教学要追求活动化,活动设计要有创意、有目的、有计划,还要追求“陌生化”。第三,写作教学要走向真实化,必须注重语境创设,尤其是读者意识的强化。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吴立岗教授在《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关注的三大问题》(《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一文中指出,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应着力探索和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高层次的对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全局进行指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二是科学的作文教学序列;三是个人的作文教学风格。特别令语文界关注的是,文章对作文教学序列作出具体而详尽的表述并分别列出三个阶段各年级的训练要求。对作文教学科学序列的探索,是本的新动向。

二、本语文课程改革正处于一种寻求新突破状态,研究者对一些敏感的话题有了新的思考

当下小语深度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不仅为一线教师所关注,也为教学理论研究者所关注,研究的视角不断拓展。

1.随着语文性质的定位,研究聚焦“语用”问题,展开积极探讨

传统的语文教育重阅读,搞单纯的语言积累、阅读分析,这显然不符合2011版课标关于“语用”的要求。丁晓红的《阅读教学的“写作本位转型”》(《语文教学通讯》第10期)一文中,主张从写作角度看待阅读教学,提出建立“写作本位”的语文教育新体系,将“积极表达”作为其核心的教育理念,“学文立人”作为功能目标,建立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完整架构,真正使阅读教学以写作为本位,放弃对语文知识的系统讲解,放弃对课文内容的肢解与分析,把精力集中到写作方面的发现与练习上来。

当前的阅读教学,究竟需要不需要“理解”?需要什么样的“理解”?朱先云的《阅读教学,“理解”怎能缺位?》(《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从儿童阅读特征、阅读活动的核心、文章体裁和国际阅读评价等方面,阐述“理解”的必要性;明晰理解任务,理解阅读“落差”“表达秘妙”,理解重在过程,运用是最好的理解。

“理解”从“课标”表述中省去,并不意味着阅读教学不需要理解或者理解不重要。臧松刚在《只可省略,不可冷落》(《语文教学通讯》第2期)文章中指出,一切只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名义的教学都会让“阅读”及“阅读教学”的根基塌陷。阅读教学要凸显“语言文字运用”,但绝不能忽视“理解”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活动。他认为,“理解”只可在“课标”中省略,不可在“实践”中冷落。

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的讨论持续升温各抒己见的言说引发人们深度思考阅读教学是“指向写作”,还是“指向阅读”的讨论日趋深入。

有人点赞,管建刚提出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主张,代表了语文教学的希望与未来。有人认为,过去的阅读课垂死,新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有人质疑,有人提出,“指向写作”不是革命是改良,是传统意义上读写结合的名人走秀。还有人认为,“指向写作”存在“弱化内容理解,忽视人文熏陶”的危险。

有人释疑,针对“指向写作”种种质疑的声音,徐国荣在《指向写作: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样式》(《教学月刊》第5期)一文中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一种阅读教学课程改革的新样式,它与传统的重内容理解的阅读教学的主张、样式不是敌对的双方,而应该是相互补充的。

2.“阅读”和“表达”并驾齐驱,拓展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视野

从2014年起,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更名为“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更名后的观摩活动的课例,将由单一的阅读课,扩大为阅读课和表达课两大系列。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陈昌发《给小学语文教学多开一扇窗》(《小学语文》第4期)认为,全国小语教学观摩活动增加了“表达”课系列课型展示,在整个活动中,将有一半的教学观摩课不是阅读系列的课型,这让教学观摩活动更为丰富,更有看头,将对未来语文教学形成“阅读和表达都要抓、都要硬”的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学观摩活动的“表达”系列课将成为新的关注点和研究热点。对于“表达”,文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重视“表达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解决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问题。二是重视“表达中”,加强表达中的方法指导,解决学生说得更畅、写得更好的问题。三是重视“表达后”,加强评改指导,重视表达的评价激励,加强思维训练。

低年级语文教学本受到特别的重视,让语文界看到重拾汉字尊严的希望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的启蒙,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周一贯先生认为它的特点、重点和关键点正在养正启蒙,他提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眼和入手:(1)夯实“识字为先”的基础。(2)打好习字书写的根基。(3)提升朗读默诵的底气。(4)培育长于表达的能力。(5)激发学生喜欢语文的情趣。(6)涵养终生受用的习惯。(《蒙以养正,低段教学的圣功》,《小学语文教学》第5期)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人生语文”的“起点”和“基石”。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杨再隋认为还是忽视基础,即基础教育中忽视打好基础的问题。他指出,现今,一些示范课、比赛课都集中在中、高年级,仿佛低段教学太浅显,显示不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是十分错误的看法。(《是非有公论,得失寸心知》,《语文教学通讯》第4期)

刘学英对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教学改进策略进行了思考,在《习惯中突破,常规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第2期)一文中提出:一是做好课前预习,实现教师的在场价值。二是精简字词教学,保证作业的当堂完成。三是简化阅读教学,淡化理解并强化朗读。

在错别字预防中,有些教师没有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却作出诠释,没有对音、形、义进行整体联系却机械书写,变成错别字的始作俑者。吴路军在《基于构型原理解读的错别字预防策略探究》(《小学语文》第5期)一文中,具体分析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机械识记,置之不理;二是无视逻辑,自我杜撰;三是音意混淆,曲解构件;四是文化缺失,有失精准。他根据汉字构型原理,提出错别字预防的几个策略:一是整体认识,呈现直观形象,形义并进;二是分解定格,显示明晰特征,显主隐次;三是辨析比较,凸显字符差异,寻根问源;四是有理归类,圈画汉字组别,以点带面。大大降低了错别字的出现率。

3.“微写作”作为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引进习作教学受关注

时下,微博充盈着现代人的生活,建构起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张雅婷在《纸上微博,开启儿童“微习作”之旅》(《小学语文》第4期)一文中认为,将微博这种形式加以创造利用,在学生中引入微博写作,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创新模式。首先,新颖的写作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态度。其次,独特的“微习作”模式,可激发学生积极的习作状态。基于上述思考,他推出“5+1”微博模式。“5”对应的是每周一至周五的5篇微博,“1”对应的是周末的长微博。周末可以从5篇微博中选取一篇,扩展成长文,称为长微博。如此进行微博写作训练,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乐于表达,积极动笔。

郭素青在《“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探索》(《教育实践与研究》第2期)一文中介绍了“微写作”的四种形式:(1)圈点批注式。(2)微博发表式。(3)文中选文式。(4)拓展延伸式。

邓彤、王荣生在《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课程•教材•教法》第9期)一文中,就如何设计微型写作教程提出三点要求:(1)写作课程目标的微化。(2)写作课程内容的微化。(3)写作教学支架的微化。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急功近利,如何让写作回归到精神生活的本质上去。罗良建在《清除习作“雾霾”,还表达以清新》(《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一文中提出,习作教学应从创作教学向言语交际回归、从机械模仿向积累感悟回归、从思想教育向彰显本真回归、从技法操练向张扬个性回归、从应考演练向过程发展回归,做到形式关照内容,能力注重过程,表达才会自然清新。

三、语文教育研究者从多个维度观照语文课程深度改革,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考量始终是热点

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探索的、不断尝试的过程,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1.经典阅读、诗歌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讨论有深化的趋势

当下古诗词教学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解读过深;二是过度发挥;三是诗味缺失。古诗词如何适度解读,古诗教学拓展什么,怎样教出古诗的味道?裴海安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期)撰文提出两点诵读新策略:(1)古诗教学要提倡“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韵、感悟诗境。二是坚持领悟大意。让学生大体把握诗意,而不是讲深讲透。三是坚持熟练背诵。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2)古诗教学要注意“三个不可”。一是不可过度解读。必须以课程标准为纲,以年段特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为准进行适度解读。二是不可无度拓展。不要过多地旁征博引,更不要远离文本过度发挥。三是不可缺失诗味。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在体悟中读出诗味。在品词析句中学会赏析,在赏析中领略醇厚的诗味。

成功的古诗教学,需要寻找教学的基点。2011年版课标为古诗教学设置了分阶段、渐进性的学段目标。张忠诚在《寻找古诗教学的基点》(《小学语文教学》第2期)一文中,对古诗教学的学段进行了分解,将其转化为有步骤的教学流程:(1)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步骤:诵读诗歌,展开想象。(2)第二学段的古诗教学步骤:展开想象,诵读体验,领悟大意。第三学段的古诗教学步骤:把握诗意,想象诗境,体会情感。

诗词教学历来都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然而在课堂中,诗词教学却存在着“硬译”“硬读”“硬练”种种“硬”象。怎样做才能化解诗词课堂教学“硬”象的方法,潘琰在《化解诗词课堂教学“硬”象的有效策略》(《江苏教育研究》第1期)一文中,提出如下措施:一是以“吟读涵泳”为先,化“硬读”为“诵读”。二是以“诗词之眼”为扣,化“零碎”为“整体”。三是以“知人论世”为法,化“硬牵”为“体悟”。四是以“授人以渔”为匙,化“硬练”为“实践”。

一首几十个文字的古诗词,教师如何合理有效地解读,把握蕴含在诗歌中一个个精灵般的意象,以激发诗歌与读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引领学生感悟古典诗词无穷的艺术魅力?赵远利在《把握诗歌解读的四个维度》(《教学月刊》第10期)一文中提出,一是把握编者的维度;二是审视儿童的角度;三是站在文化的高度;四是挖掘语言的深度。

新学年开始,上海一年级语文课本删掉了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这一教材改革引发了一片争议。

9月9日,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对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去掉的现象,毫不掩饰地表示了“很不赞成”。他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

9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她非常赞同“要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的观念,从明年9月起,由她主编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将增10余篇古诗词,她认为,要从小学一年级就让孩子感受音韵之美。

习近平在北师大关于教材编写的那番感叹,让人品出几番沉重。人们就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古诗消失”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并通过《人民日报》微信平台纷纷留言。有识之士提出,在基础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给李白、杜甫们更大的空间,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机缘被中华文明的薪火淬过。

经典阅读对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认为,学校阅读的重点应该是经典阅读,而且是有深度的、个性化的阅读。他提出,提倡阅读“经典名著”,就是引导孩子走近大师,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起始阶段,就接受语言大师、名家的典范作品的熏陶,这对培养其纯正的语言趣味、感觉、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受益终生的。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利用经典文本,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形成他们的观念和能力,钱理群认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前提是要有一批爱阅读、爱写作的老师。现在教师队伍中真正的“读书人”是很少很少的,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

具有审美特质的现代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是提高儿童审美情趣重要的课程资源。蒋成云在《现代诗,我们教什么》一文中,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他认为,教学现代诗必须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咀嚼语句,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2)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生动的画面。(3)走进现场,体悟诗歌真挚的情感。

现代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在现代诗教学日益边缘化的状态下,如何开启现代诗教学的新视界,戴正兴在点评中提出以下几方面需要特别加以重视:一是认清古诗和现代诗的异同,二是对诗歌意蕴的鉴赏要摒弃意蕴分析教条化、图解化的倾向,三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儿童的鉴赏能力。

语文本身承载着文化,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文化生成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如何用文化语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张宏军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0期)撰文,提出如下策略:(1)用文化的眼光解读文本,发掘文化品质。(2)用文化的理念构建课堂,进行文化渗透。(3)从文化的层面挖掘资源,拓展文化视野。(4)从文化的角度策划活动,提升文化素养。

2.提高汉字教学的策略研究有新见

如何切实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郑淑红在《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的问题剖析与对策》(《教学月刊》第6期)一文中,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1)细参意图--掌握“秘籍”之精髓。(2)技击要害--点中关键之“穴位”。(3)凸显层次--体现“武学”之渐进。(4)稳扎实打--展开习练之过程。(5)参悟修为--修炼自身之内功。

蔡晶在《探寻字里乾坤,彰显文化魅力》(《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一文中谈到提高识字效率新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1)激活思维,品字中趣。(2)揣摩演变,看字中画。(3)自能类推,析字中意。(4)渗透书法,书字中美。

史春妍在《让识字成为充满魅力的旅程》一文中提出四个“遵循”:(1)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识字成为好玩的发现之旅。(2)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让识字成为雅趣的文化之旅。(3)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让识字成为灵动的启思之旅。

3.阅读教学本质和取向的研究有新探索

阅读教学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应该具备怎样的阅读取向?高祥虎在《“学习运用”语义下的阅读教学取向》(《语文教学通讯》第6期)一文中谈了三点看法:(1)阅读教学应把握课程性质,聚焦语言形式。(2)阅读教学要精研阅读目标,大气取舍文本内容。(3)阅读教学还要关照文体特点,注重策略。

陈金才在《追求本真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第6期)一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新策略:(1)自主阅读。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阅读的学习环境。(2)个性化阅读。要重视并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个性化的阅读。(3)全程阅读。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应当包括“披文得意”和“运思及物”两个阶段。(4)全息阅读。包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

罗才军在《实施创意阅读,实现积极语用》(《语文教学通讯》第3期)中,倡导创意阅读。在文中,除了对创意阅读的概念和意义进行阐述,还根据实践和思考,提出了“语境浸润”“文体彰显”“互文观照”“文本超越”这四种创意阅读的实施策略,并通过典型课例直观地展现其成效。

翻转课堂的本质在于将传统的以教师授予为主的课堂,翻转成为教师千方百计促成学生内化的课堂。怎样才能建构起“内化”的课堂,周一贯先生在《翻转课堂:重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动力》(《小学语文教学》第10期)一文中,提出五点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需求,形成“内化”愿望。(2)在鼓励质疑中探究,支持“内化”动力。(3)借用同伴互动之力,推进“内化”过程。(4)用“做中学”的实践性,提升“内化”效能。(5)学会自我梳理,推高“内化”能力。

4.作文训练研究显露新气象

广大语文教师都很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以课本为范例进行课堂练笔。语文教学如何加强课堂练笔,叶枚举的《语文教学必须冷静对待“练笔热”》(《小学语文教学》第4期)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随文练笔--在感悟文本处。二是想象练笔--在情感交融时。三是对比练笔--在矛盾激发时。四是模仿练笔--在文本空白处。

当下,作文教学的主要症结是学生缺乏应有的言语生命动力,语文教育该采用哪些重要的教学举措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最积极”的作者?储剑锋认为,一是要确立“为我而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让习作过程具有更高的“涉我指数”。二是要确立“动机先行”的作文教学理念,让习作过程具有更大的“真性引力”。三是要确立“性情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让习作过程具有更广的“弹性空间”。(《语文教学通讯》第4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篇7

1 高校校报副刊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点及优势

内容多样化。高校校报副刊不仅围绕专业理论问题探讨,还可以走进学生和老师的生活,了解生活中的师生;不仅有学生的心情小文,还有原创诗词;不仅有老师的学术见解,也有其人生感悟。副刊内容的丰富多样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宣传资源和载体。这样的特点有利于扩展校报的受众,使得更多的师生接触到校报的副刊,这样就扩展了校报影响和教育的范围。

受众广泛性。校报副刊受众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读者面广,上至高校各级领导干部,下至广大师生员工,还可以在各兄弟院校间交流,其影响涵盖了高校的各个角落,也辐射到校园外的社会。广泛的受众也体现校报影响的重大意义,这样校报所宣传的内容往往得到很好的传播,在高校师生中形成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所提倡和表述的价值理念可以深入人心,在平白无奇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了规正人们思想行为,树立正确价值思想的作用,达到了隐性思想教育的目的。

报道客观性。作为校园的新闻传播媒介,校报副刊必须坚持用事实说话,要如实地反映校园的公众舆论,正确地传播校园事态,全面地评述各种校园现象,不能有丝毫的误差和虚构。客观报道、正确评述是媒体传播新闻的常见形式。但就在这简单的报道中,体现出媒体弘扬正气、树立精神的社会价值。在这样的报道中也很好的教育了读者,使读者融入到了社会主流价值之中,起到了隐性思想教育的作用。

体裁文艺性。高校校报副刊的文艺性极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吸引了当代大学生的眼球,从内心上不会排斥副刊这样的校园读物,只有首先让大学生愿意去看、愿意去读,才能进而被内容所吸引,而副刊所想要对大学生实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贴近师生生活。校报副刊首先在地理上就有接近读者群的优势,其内容主体就来自读者本身,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增强了高校校报副刊的可读性。因为贴近师生生活,才能减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阻碍。

2 高校校报副刊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1 高校校报副刊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资源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被誉为党委在高校思想阵地上的“喉舌”,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高校联系师生、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也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高校品牌的重要窗口。副刊是校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校园文化、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起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文化育人作用。

高校校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其宣传效果潜移默化,自然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资源,副刊作为校报不可缺少的部分,理应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资源。

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校报副刊指导方向

高校校报副刊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编辑标准,即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引导。校报的观点、思想、方向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和服务于高校工作的大局;要站在党性原则的高度,及时、准确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要配合高校的中心工作,坚持多样化的办报思路,采取征文、特写、通讯、评论、杂文等各种形式。

3 高校校报副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1 舆论导向功能

校报首要的就是坚持党性原则,是党的宣传阵地,同时校报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有力的舆论工具,副刊的舆论导向功能更是不可估量。副刊形式一般较生活化,不会让师生产生枯燥说教的感觉,让读者可以自然而然的接受副刊所宣传和传达的信息及内容,进而才能有利于将这些信息和内容内化为读者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一过程也是实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3.2“桥梁”功能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首先必须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有效的联系起来,就必须为二者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校报副刊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校报副刊在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校报副刊一方面可以用更为含蓄的方式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习党委的指示精神;另一方面它也是最直接反映群众的愿望、利益和要求。校报副刊正是通过这种传递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信息的方式,成为师生与高校双向交流的“桥梁”。

3.3 信息采集功能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这就要求必须全面掌握被教育者的各方面的综合信息,尤其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其方式的隐秘性和含蓄性,更需要对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掌握,才不至于没有效果或者产生反效果。副刊以其自由的形式,吸引了很多师生通过这一渠道讲述自己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从中采集有用的信息,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工作办法。

3.4 隐性育人功能

高校校报副刊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作用在于隐性育人。副刊可以通过设置专栏、开设主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师生共同关注积极向上的热点问题,而这些专题和专栏既能保持其与党的思想的一致性和先进性,又能引起师生的共鸣,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了对读者的教育作用,不仅方式含蓄,而且效果显著。副刊的育人作用是隐藏在文章中、讨论中、参与中的,不管是副刊制作的参与者还是读者,都能够因副刊而引起人生的思考,在思考时,副刊所宣扬的主题自会影响到他们对人生的定性,这样就已经对他们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了。

4 创新高校校报副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途径

虽然高校校报副刊已经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受其版面、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版面少、形式简单、时效性不强,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创新高校校报副刊的新模式,更好的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4.1 开发校报副刊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阅读挑战。各个高校校报都将校报搬上网络,建立了校报电子版,校报副刊也应该充分开发校报副刊的网络平台。比如,一般高校校报的副刊都只有1/4版面,可以通过校报的网络平台扩展副刊版面,增加副刊内容,将纸质版校报上无法容纳的内容通过电子版校报刊登和传播出去。此外,还可以在副刊版面的网络平台上搭建互动平台,与校报读者实现实时沟通与对话,互动内容可以是副刊内容,也可以是创意作品等,有效增加校报副刊的关注量。

4.2 开设深度专栏

专栏是校报副刊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尝试开设有深度、有教育意义、有长久生命力的专栏。

励志性专栏:此类专栏的设置要走出以往说教鼓励的误区,而是应该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征,通过对这些新青年的正面宣传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他们,进而理解他们,比如说赞扬他们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民族意识、人文情怀。较突出的优秀个案有:中山大学报的《中大学子气质大讨论》、上海大学报的《廉洁文化与大学生》。

成长性专栏:南京大学报的《心灵短笛》、中山大学报的《成长路上》、上海大学报的《诗意心情》都是成长性的专栏。当代的大学生最苦闷的是得不到理解,因此副刊可以为他们提供讲述自己心路成长过程的机会。大学阶段正是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定型的重要时期,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然后感之、悟之,才能真正成长成才。每个人都需要为情感寻找宣泄之处,大学生更需要及时吐露成长历程中的酸甜苦辣。高校校报副刊不仅能成为宣泄他们情感的工具,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更加真实的心理状况,这样才能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专业性专栏:专业性专栏的开设必须避免理论性文章的简单堆砌,也要避免过于专业化,这样不仅不能引起关注,反而让师生反感。较好的方式是提出一个专业性的热点问题,让师生共同讨论,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接触和学习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又能增强老师和学生的专业互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人文性专栏:对于大学生,在他们人生定位的关键时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更需要全面的素质培养。培育具有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的完整之人、健全之人、和谐之人就成为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高校校报副刊是学生感情抒发之地、文学梦想实践之地,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北京师范大学报的《人文春秋》、中山大学报的《人文流金》都体现了浓烈的人文色彩。

4.3 走进校园生活

很多校报的副刊都只局限于对学生及老师的文章的刊登,这样其实和一般的报纸杂志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体现副刊自己的优势。因此应该让副刊真正的走进师生的生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让老师了解课堂之外的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也有利于用更吸引人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走进老师:老师对于学生而言是神圣的,但是并不十分了解。只有走进老师才能够真正的拉近师生距离,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状况,学生也才会听从老师的教导。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师生双向互动的前提和保证,有效的双向互动才能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走进老师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走进老师私人实验室,走进老师书房,走进老师厨房,等等,总之走进老师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比如说走进老师的童年,走进老师的大学,等等。以老师讲述的方式走进老师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的校报副刊中就有《讲述》这一固定专栏,刊登大师们口述的人生往事、岁月感悟。中山大学报的《中大故事》、上海大学报的《校史钩忆》也是此方面的有益尝试。

走进学生: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主体,那么走进学生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至关重要。校报副刊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通过这种走进学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如何走进学生正是校报副刊需要创新的问题,要做到真正的走进学生,就一定要切实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例如,走进宿舍,发现宿舍生活中学生们的友善、助人、和谐;走进课堂,发现学生的思辨、活跃、尊师;走进食堂,发现学生们的勤俭、节约、文明;走进操场,发现学生们的健康、娱乐、竞赛,等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报道更能引起共鸣,而对学生们积极向上的赞扬,既能创造良好校园氛围,更能对学生进行文明生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深入生活,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突出。

摘要: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的机关报,被誉为党委在高校思想阵地上的“喉舌”。其中副刊部分是校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校园文化、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起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隐性育人作用。这一作用正可以看出其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可行性。发掘并创新高校校报副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应有之题。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校报副刊,创新

参考文献

[1]郭婉绯.论提升高校校报吸引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80-83.

[2]虞晨阳.试论大学校报校刊的育人功能——基于近代高校校报校刊史的分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5(6):112-114.

[3]李霞.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75-76.

[4]方菲,张丽,刘晓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1):138-140.

[5]黄光云.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思想政治研究,2009:181-18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下,信息化的科学技术发展,让网络成为时代的主题,并开始广泛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受到了网络的冲击,并导致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不能适应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并要求通过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而网络也正好适应了这种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能够解决并促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发展,实现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构建新型的网络师生关系

在我国,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方面所呈现的师生关系还处于较为不公平的状态,其主导重点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但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师生关系的问题有所改善,尤其是当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地位、身份都更加独立、平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则是隐匿性和平等性,能够突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份和教与学之间的绝对划分,而是让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够换个角度,以朋友的方式,交流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感受,避免因为课堂上的讲授所带来的约束感,让学生能更加放松和随心,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各方面、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正确给出指导和方向。而且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来隐匿性的打开心扉,与老师建立朋友关系,更好的为学生遇到的学习、生活等问题予以解决,从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通过创设丰富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强烈意识到网络时代的重要性,并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网络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贯彻落实社会政治主旋律的各种路线和方法。要促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其关键要跟进网络时代的步伐,并与全国其他高校进行主题网站的分享与沟通,让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资源和内容得到共享。并根据各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制定相应的网站,并注意网站要具有能吸引学生点击的效果,并加强网站在内容组织上的真实性、积极向上和引导性的作用,能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的关键点,并在针对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网络热点见解的独特性等特点,让内容更具有网络时代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和进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进行浏览和学习,并促使学生在浏览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的指引,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通过对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开发创新,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很多知识内容能对学生产生重要的感染和提升作用,作为高校要重视这一点。因为自然科学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最关键动力所在,也是社会发展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源泉,同时也对人们在认识世界、构建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折射出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和教育,因此其实质包含了非常多样化的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以高校要充分对这些资源尽可能的利用,可通过在自然科学的相关课堂教学中,来开发和利用蕴含在本学科发展历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向学生通过多媒体来讲解当前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让学生领悟蕴含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中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4.通过网络事件的利用来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网络时代的广泛发展下,高校要善于通过网络来对当前热门的国际国内新闻进行搜集,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并顺利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国际国内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大学生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通过网络事件的发生来引导学生对一些一般性的新闻事件所发生的原因、具体事件以及后果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影响中促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高校老师可将当前最热门的网络事件搜集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探讨,并让学生自主发表个人意见,形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双向互动。从而潜移默化的把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无形中就传递给大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基本发展路线中的重要思想教育,高校大学生在当前的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要起到正确和积极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将这种网络的生活、学习方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更好的促进他们在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思想态度。

参考文献:

[1]刘桂凤.浅析网络时代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知识经济,2014,23(10):176-176.

上一篇:《“问题——研学”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下一篇:七度空间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