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精选12篇)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1

一、开会时间:

Xx年Xx月Xx日

二、开会地点:

Xx

三、参加人员:

企业专家(15人):

家长代表(5人):

学校领导(3人):

数控专业建设组教师(10人):

四、会议议程:1、2、3、4、企业专家发言。

5、家长代表发言。

6、数控专业建设组教师发言。

7、结合学校实际,专业建设组讨论并归纳出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五、总结发言

六、Xx组长宣布会议结束

数控重点专业建设小组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2

高职院校设立以来,多数院校形成了中职教育的翻版复制、本科教育的简化压缩式教学模式,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在教学上仍然沿用学科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偏重于知识传授,不重视操作能力培养;实习实训偏重于单项技能训练,不利于实际生产能力培养。教师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不足,教学条件不能为教学、实习实训提供有力支撑,导致学生的学习系统与未来的工作系统脱节,对培养学生胜任工作、奠定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不利。总之,现阶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须改革

汽车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我国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快速增长,给汽车维修服务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迈入了高科技时代,各种现代化检测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仅凭经验检修汽车已行不通,现在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新工艺已成为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只有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维修、检测技术,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成为企业可用、能用的人才。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用人要求变化很大,技能技术上要求具备机电维修、调试及装配、性能检测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方面要求有良好职业道德、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同时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原有的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主、操作技能训练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汽车市场人才培养要求。必须通过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研讨,依据职业岗位需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和汽车维修市场发展状况,对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

3.1 校企共同培养模式

在与企业的交流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本专业的毕业生对企业文化了解少,对企业专项技术掌握不够,工作中上手慢,角色转变慢,企业培训成本高。这也说明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企业能用的人才,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一致,实现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技能培训之间的双证深度融通,即: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知识能力层次与职业资格等级相融通,专业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相融通,专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融通,校企共同培养模式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以企业所属车型技术为主的教材,共同开展学生的培养,由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由企业技术人员、企业专家承担企业专项技术、企业文化、企业工作过程和企业员工具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企业专项技能,熟悉企业生产过程,达到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使学生提早进入企业员工角色,减小企业二次培养成本,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培养出企业能用、可用的人才。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要相互对接,共同研讨,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如图1所示)。

3.2 多轮实训模式

在原有“2.5+0.5”(两年半校内培养,半年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入汽车服务公司、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调研,了解企业、行业对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生产过程,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通过校企专家共同论证,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四个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确立循序渐进、加强提高的工学交替、多轮实训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经过从基础到专业,从简单到复杂的多轮实训,使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逐步提高(如图2所示)。

3.3 多证并举模式

把职业资格认证和行业、企业认证中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和职业素养要求融入专业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各课程之中,学生课程结束后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通过相关认证,还可获得相关技能证书和企业认证证书(东风商用车鉴定员证书和技师证书等)。首先,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将职业资格标准中的基本技能、维护保养、检测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四部分融入专业基础技能、专业专项技能、专业核心技能的技能培养过程中。其次,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上,按照职业资格等级能力要求,并参考汽车行业相关企业认证的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制定。最后,在课程实施上,具体实训项目的设计、实施、考核等全部按资格认证的要求进行。该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毕业前考取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4 工学结合模式

专业课程教学以行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引企入校”达到校企深度交融,将部分实训教室建立在工厂的生产车间,部分课程直接在生产一线教学,实现“教室—车间”一体化。该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同时作为生产人员参与生产。整个教学体系中分阶段安排生产性顶岗实习。通过扎实的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4 结束语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只有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企业能用的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多轮实训模式加大了实训教学力度,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多证并举模式实现了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互相融通;工学结合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常用模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实际生产过程,明确生产技能要求,熟悉企业文化与管理。这四种模式各有特色也相互交合,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对培养现代汽车服务技术技能人才造成了很大影响,如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永安.浅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5(25):143-144.

[2]王敬,王勇.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2):55-57.

[3]康国初.创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7(4):42-43.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3

出席本次论证会的还有北京农学院副校长范双喜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李奕松教授、城乡发展学院院长刘克锋研究员、副院长杨为民教授以及全院本科教师,会议由刘克锋院长主持。

研讨会伊始,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申强和农村区域发展系主任苟天来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构建及构成进行了介绍,并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提升与课程体系构建三个方面的专业特色及优势进行了介绍。

随后,12位专家均对农村区域发展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两个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完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热烈讨论,最后围绕如何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北京农学院副校长范双喜教授进行了本次研讨会总结发言,他对与会专家和老师表示感谢,对两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期待城乡发展学院两个本科专业取得更好成绩。

会后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院领导和与会教师对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并对与会教师提出了认真吸取专家意见、做好本科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要求。本次研讨会从学术交流探讨的角度将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剖析,相关高校及会展实习单位共同为会展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献策,为双方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同时也是在积极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方面做出努力,以促我国会展经济的长足发展。

东盟旅游发展研讨会会议议程 篇4

东盟旅游发展研讨会会议议程

第二届中国旅游社会责任论坛
暨中国-东盟旅游发展研讨会
主题:可持续创新、可持续旅行、可持续商业模式
地点:中国·上海 东怡大酒店 荟萃厅(二层)
时间:11月16日
主持人: 旅游作家、南方日报旅游版主编 晓莫
论坛组委会主席: PATA大中华区主任 常红
PATA中国分会主席、时代一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晏子 (Jens Thraenhart)
0900 – 0930 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 PATA中国分会主席 晏子 (Jens Thraenhart)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 马明强
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北京励骏酒店总经理 徐锦祉
0930 – 0945 东盟国家的尽责旅游实践
演讲嘉宾: 马来西亚Asian Overland旅游公司首席执行官 黄金鈥(Anthony Wong)
0945 – 1000 中国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港中旅案例
演讲嘉宾: 中国旅行总社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文杰
1000 – 1045 逐利还是保护(一):旅游社会责任——中国和世界能从彼此身上学到什么?
主持人: 中国-东盟中心旅游官员 吴大伟
座谈嘉宾: 中国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文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邹统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林娜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营销处处长 罗斌
马来西亚Asian Overland旅游公司首席执行官 黄金鈥(Anthony Wong)
1045 – 1105 社交茶歇
1105 – 1120 案例分享(一):农业与旅游新实践,打造企业新文化
演讲嘉宾: 元立集团上海中新农业公司泰生农业总监 林宗贤
企业社会责任(CSR)已经成为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为树立企业形象,CSR也常常被用作营销和公关噱头,甚至遭到滥用。来自上海崇明岛泰生农场的林宗贤教授将与我们分享如何将农场纳入企业战略,推动其母公司的业务拓展。泰生农场的有益实践符合CSR的核心价值,树立了一个可持续的崭新商业模式。
1120 – 1135 案例分享(二):七绿主题下的合作与伙伴关系:泰国苏梅岩案例研究
演讲嘉宾: 泰国国家旅游局监管与评价处主任Walailak Noypayak
  “七绿”理念是一套包括景区景点、运营商、社区居民和游客在内的管理环境的.整体解决方案。该理念由泰旅局推出,荣膺PATA年度金奖环境保护类别奖。从启动至今,泰旅局通过一系列推广和培训活动,动员相关机构、运营商、当地社区和游客积极参与,“七绿”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1135 – 1220 逐利还是保护(二): 中国酒店开发的动因
主持人: PATA中国分会主席 晏子 (Jens Thraenhart)
座谈嘉宾: 锦江国际酒店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施乐德(Bernold Schroeder )
“小园”合伙人 萨洋(James Spear)
云南喜林苑酒店联合创始人 林登(Brian Linden)
浩华管理顾问公司资深顾问 梦至远(Michael Joyce)
1220 – 1400 午宴及中国旅游社会责任最佳实践奖提名公布
地点: 翠玲珑餐厅(一层)
1400– 1445 逐利还是保护(三):旅游开发与本真体验
主持人: 彼路国际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阿拉斯塔·莫里森
座谈嘉宾: 中旅途易旅游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马塞尔·施耐德
中国环境国际旅行社总裁 钟晖
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景区销售总监 姚洁
碧山国旅中国区总监 奈莉·康诺利
1445 – 1530 PATA中国青年旅游专家挑战赛决赛
  主持人: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外事主任 吴俊
    挑战赛面向中国高等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读专科、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要求参赛个人或团队(由1-3名成员组成)结合旅游社会责任理念,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并以视频形式展现。决赛入围团队将在论坛现场向评审专家组和参会代表展示其作品,发出青年学子在尽责旅游领域的最强音。通过评审和投票,将产生冠、亚、季军及观众最喜爱奖。
1530 – 1610 社交茶歇
1610 – 1655 逐利还是保护(四):旅游开发的健康模式和误区
主持人: 旅游作家、南方日报旅游版主编 晓莫
座谈嘉宾: 南京旅游学会会长 邢定康
华垣集团董事总经理 周立
南京大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付金科
1655 – 1725 闭幕主旨演讲
演讲嘉宾: PATA首席执行官特别顾问 张科德(John Koldowski)
1725 – 1735 PATA南开大学学生分会启动仪式
1735 – 1745 PATA中国青年旅游专家挑战赛颁奖仪式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5

介绍参会的来宾: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继年副厅长;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赵泽刚处长;

日本北见工业大学副校长Tamura Junji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张文平副校长;

东京电子通信大学外事处处长Syunji Miki先生;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刘光临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马季骅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孔建益教授;

1、下面我宣布“2006现代科技国际研讨会”开幕

2、请湖北省教育厅张继年副厅长致词

3、请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刘光临教授致开幕词

4、开幕式结束

下面进行大会主题发言:

1、请武汉科技大学毕学恭教授作学术报告:他发言的题目是: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in the 21st Century”

2、请日本北见工业大学Akio Tada教授作学术报告:他发言的题目是: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Bio-methane to Hydrogen And Carbon

Nanofibers”

3、请日本东京电子通信大学Masahiro Sowa教授作学术报告:他发言的题目是:

“Consumed-Order Queue Computation Model-New Model to Solve Drawbacks of Queue Computation Model”

感谢三位教授给大会做的精彩演讲。

下面请各位代表到主楼广场前照相留念。

“2006现代科技国际研讨会”闭幕式议程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2006现代科技国际研讨会” 在各方的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既定的议程,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今天即将闭幕了。

1、请日本北见工业大学副校长讲话;

2、请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讲话;

3、请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孔建益副校长致闭幕词;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6

时 间:2015年7月 日上午8:30-12:00 地 点:县委底楼会议室

主持人: 县委书记

参会人员:县委中心组全体成员 议

程:

一、专题授课

“严以律己”专题讲座 主讲人:(县委党校讲师)。

时 间:2015年7月 日下午

地 点:县委底楼会议室

主持人: 县委书记

参会人员:县委中心组全体成员 议

程:

(时间预算:下午共计3小时180分钟,休息时间10分钟,书记主持10分钟,可以用的时间是160分钟,学习124分钟。)

一、观看警示教育片《幸福防线》17分钟

二、组织学习

1.同志组织学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读本》第五讲“严以律己,择善而从”第一章“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第二章“慎独审微、勤于自省”、第三章“遵守党纪国法”、第四章 “做到为政清廉”(74-90页)。32分钟

2.同志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第一部分《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实施办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3-19页)。32分钟

3.同志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第二部分《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关法律法规。

一、反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

二、八项规定:《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3-35页)。24分钟

4.同志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第二部分《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关法律法规。

五、纪律处分、报告个人事项管理规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章——第九章(101-114页)。26分钟

三、交流发言

副县级及以上中心组成员围绕“严以律己”专题开展讨论发言,每人5分钟。

同志发言。

县“严以律己”专题学习研讨暨

县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会议议程

时 间:2015年7月 日上午8:30-12:00(210分钟)地 点:县委底楼会议室 主持人:县委书记

参会人员:县委中心组全体成员

(时间预算:上午时间210分钟,休息时间10分钟,书记主持时间10分钟,可用时间190分钟,学习142分钟。)

程:

一、交流发言

副县级及以上中心组成员围绕“严以律己”专题开展讨论发言,每人5分钟。

二、组织学习

1.同志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第二部分《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关法律法规。

五、纪律处分、报告个人事项管理规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章——附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117-135页)。36分钟

2.同志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第二部分《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关法律法规。

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137-149页);

七、公务接待、会议管理规范:《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158-159页)。26分钟

3.同志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20分钟

4.同志组织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预计60分钟

县“严以律己”专题学习研讨暨 县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会议议程

时 间:2015年7月 日下午15:30 地 点:县委底楼会议室

主持人: 县委书记

参会人员:县委中心组全体成员 议

程:开展自学

时 间:2015年7月 日上午8:30 地 点:县委底楼会议室

主持人: 县委书记

参会人员:县委中心组全体成员 议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7

现阶段我国的各级教育, 容易引导学生擅长考试, 但缺乏开放式思维, 是公认的现实。长期形成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仍然占据本科教育的主流, 其基本特征, 一是继承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 注重演绎, 忽视归纳。二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学生在教学中基本处于被动和从属的位置, 个性和主动性都得不到发挥, 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素的缺失。显然,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目标。

为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 我校力图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这一基础环节, 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2009年, 学校在借鉴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 调研其他高校的改革经验基础上, 率先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开设“研讨课”, 从课程结构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促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互融合, 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新精神, 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研讨课的历史背景

研讨课 (Seminar) 被认为是西方教育的精华, 它的价值在于参加研讨课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研究领域里的最新信息和其它领域的发展动态。而且,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对话, 既开阔人的思路, 又激发人的想象力。它从组织上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学术成长环境, 并加强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这种形式的教学在各国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课程中非常盛行, 但很多本科高校也开设此类课程。

研讨课一般面向大学高年级学生, 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师生就专业领域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但也有一种新形式的研讨课, 即“新生研讨课”, 它面向入学不久的新生, 以师生互动研讨的方式展开, 就某一师生共同关心的课题展开研讨, 强调入学教育功能, 帮助学生顺利实现适应性转换和学术性转换, 培养学生从事学术活动所必需的科研探索精神等。

三、研讨课的改革实践

(一) 研讨课的开设背景与过程。

2009年, 我校以“以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 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生源实际情况, 修订了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 新的课程体系打通了各学科平台, 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 促进资源共享, 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课程体系的改革成为创新我校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着力点。由于研讨课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相互吻合, 学校决定将“研讨课”改革试点纳入我校课程体系改革中, 并期望其成为我校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者、示范者, 推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 研讨课课程改革特点。

我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与高年级研讨课都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研究、敢于质疑, 都是以“研究”和“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都是为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为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但是, 两者又有区别, 两者所面向的对象不同, 学生视角不同, 教学内容与目标也有所不同。

1.新生研讨课。

我校的“新生研讨课”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 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引导新生认识大学的理念和精神, 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如“永远在你身边的大众哲学”、“法律与人生”、“自主学习, 从容生活”等, 另一种与专业联系紧密, 主要培养大学新生的专业兴趣, 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特点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迅速完成从“接收知识”到“创造知识”的学术性转换, 如“记者, 离我们有多远”、“奇妙的电子世界”等。

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名称由教师自拟, 不是学校现行课程的原版或简单翻版, 教学内容既有经典内容, 也有新问题, 无固定教材。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由教师在相关领域选择或设计一个中心问题, 提出若干研讨问题, 再加以一定的引导后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研讨, 有的教师还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考察, 考核方式亦采用多种的形式。学生获得“新生研讨课”学分, 记入其创新选修课程学分。

2.高年级研讨课。

首先, 我校“高年级研讨课”相对于“新生研讨课”, 是面向本科三、四年级, 以“研究”和“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创新型、研究型课程。“高年级研讨课”主要来源于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即对具备条件的现有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改革, 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的研究和应用。其次, “高年级研讨课”以学生“研究”和“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课程主持人的引领作用、主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讲授学时不超过课程总学时的50%, 课程考核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和集体研讨, 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验、实习、社会调查、作业等教学环节, 注重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对课程主题、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改革效果

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 学校已经累积开设新生研讨课43门, 高年级研讨课14门, 研讨课规模不断扩大, 覆盖的学生越来越多, 学校教务科研处和督导室对研讨课进行全程跟踪, 采取听课、师生座谈、经验交流会、调查问卷等形式, 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证明, 研讨课有效地探索了研究型、合作式、自助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体现了“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思想, 促进了我们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的深刻变革,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高度欢迎。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 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是驱动创新的强大发动机。高等学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推动力, 我校的新生研讨课与高年级研讨课教学改革, 在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培养富有创新性的人才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已成为我校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是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突破口, 是构建我校新型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

通过改革实践, 我们最大的体会是研讨课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对教师教学观的冲击是深刻的;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构建和研究型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学校计划在三到五年内让本科新生都能享受到新生研讨课, 并建设60门“高年级研讨课程”, 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我们正在以研讨课的成果实践为契机, 将研讨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推广到更多的课程, 继续推进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摘要:为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黄河科技学院自2009年始开设新生研讨课与高年级研讨课, 通过研究与实践, 证实“研讨课”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利于转变师生的教与学观念。本文阐述了其教学改革的背景、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及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研讨课,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文雪, 刘俊霞, 张佐.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6:107~109

苏南模式研讨会发言稿 篇8

“苏南模式”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李庆

苏南地区是全国发展的排头兵,创造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新速度,开启了农村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是全国发展比较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地区,是全国百强县最集中,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生态重建成效最显著,社会治安百姓满意,人才竞争优势最明显的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涌现出全国首富“昆山”,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苏南取得的一系列耀眼的成绩,归因于,苏南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苏南实际紧密结合,创造的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鲜明个性。是由苏南人民从自己的本土实践与文化出发,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发展和成长起来的。是在中国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苏南农村多层次、多行业、多形式,经济全面综合发展的模式,是以乡镇企业兴办,带动苏南农村商品经济全面发展的模式。

苏南模式发展历程和演变

1、在上个世纪60时代末,苏南人们凭借靠近东部沿海区和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物资紧缺的历史条件,充分发扬“四千四万”精神:调动千军万马,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艰苦创业精神,办起了集体所有制的社队企业,也就是最初的乡镇企业。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苏南人们善于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进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将上海和本地大中城市的技术和人才吸收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创造了领先全国而又久盛不衰的苏南速度。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苏南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百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而且以工建农、以工建镇,出现了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特征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独特景观.促进了农村全面繁荣和农民的共同富裕,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开辟了中国城乡二元格局下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子。至此,苏南模式形成。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二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三是以基层政府行政推动为主,经济运行机制以市场导向为主,协调:城乡协调、经济与社会协调 共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增强动力,创新激发活力 改革开放推动苏南模式演进 3、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小而散,杂而乱乡镇企业经营模式,很难取得长足发展优势。于是,苏南地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在对苏南模式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上,对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实现了新的突破,新的创新,新的发展,显示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启“新苏南模式”。呈现出以下特征:发展理念上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苏南地区各市县都有很高的GDP,不要带血的GDP,但不是以人均GDP代替人均收入。发展手段上,市场和政府协调推进,乡镇改制,政企分离。苏南政府致力于打造“强势政府”,强在战略决策和区域规划的制定上,强在优化环境、监控考核和完善机制上,强在依法行政,廉洁高效有效,勤勉服务上。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发展动力,致力率先发展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

发展路径:四大超越,推动科学发展。在增长方式上,突破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小低散发展模式,发展格局:突破单打一的发展模式,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形成“工作在园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的现代农村新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9

2011年10月21日,在明珠小学听了两节数学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就此,谈一谈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体会。

两节课无论是新课引入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都交给学生,把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力争让学生在独立观察、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整堂课,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生学有所得。更能体现数学是生活中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生活处处皆数学。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实验小学的袁树芳老师上《异分母加减法》时,袁老师提到了防止沙漠化,就要植树造林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牛晓坤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总之,这些展示课的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工 程 学 校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10

智能分会会长黄久松进行了精彩的开场致辞,他首先分析了今年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医改大政方针,指出医疗行业应尽快适应医改步伐与要求,重点关注信息化建设新需求。各行业应加强行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智慧医院和智慧医疗建设,智能建筑行业企业应抓住时代需求,提升实力,抓住重点,发展智慧医疗,发展“互动医疗”,助力健康中国发展。

千里之外的深圳,锐取董事长张秋通过锐取培训教室远程互动发表精彩演讲——“锐取+智慧医疗如何更好地共赢”,他表示,锐取远程医疗新产品致力于为医院提供智能定制化的服务,锐取产品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医院打造数字化信息全平台。锐取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数字化中心主任蒋昆现场为专家学者们展现西京医院如何搭建数字化信息医院。通过他的详细介绍,现场专家了解到西京医院在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先进理念,并对智慧医院方案有了更全面、系统的了解。

智能分会专家、陕西省建筑弱电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嘉伟在大会上做了“医院智能化建设解决方案”的专题报告。他将智能化医院涉及到的建筑学、护理学、卫生学、生物学、工程学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让现场嘉宾了解到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等已运用在医院中,能够在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减少管理人员、降低能量消耗、实现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使建成后的医院高效、稳定地运营。

为了更好地让到场嘉宾了解锐取智慧医疗产品,锐取医疗总监刘红坡进行了现场宣讲,将锐取智慧医疗产品的整体解决实施方案、产品竞争优势、远程互动模式进行了逐一介绍,让现场嘉宾切身体会到锐取智慧医疗产品的技术优势。之后,现场通过4G网络直接与锐取搭建的录播环境教室进行远程互动。通过模拟医院远程培训场景进行远程医疗教学,锐取独有的5机位使高清画面更流畅、切换更自然。锐取远程医疗为基层医疗行业从业者提供更多的优质医疗教学资源,提升业务能力,提高医院教学水平,推动医疗行业智能化发展。

此外,锐取还现场为专家学者们展示了手术推车、3D影像平台等智能医疗硬件产品,通过实际现场观看与远程互动,现场嘉宾更能够体验到智能设备带来的技术革新及远程医疗培训产品的“魔力”,并纷纷表示,锐取远程医疗培训产品对于未来智慧医院、智慧医疗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11

众所周知,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牧企业争夺高技术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 对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希望招聘到“招之能来, 来之能战, 战之即胜”的学生, 但现实情况是, 许多毕业生怀揣各种证书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众多的农牧企业求贤若渴却苦于招不到、留不住人才。而现代化的农牧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 急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推动企业创新, 不断取得竞争优势。高校则拥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技术实力, 也是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但缺乏与社会实践联接的平台,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制约。而校企业合作模式正是通过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培养对口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从三年前就开始加强与国内部分知名农牧企业的合作, 就如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进行了积极、卓有成效的探索, 不断总结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目前已成功开设了6个企业班, 形成了订单培养的雏形。

据河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院长黄仁录介绍, 学院一直秉承着“非实习不能得真谛, 非试验不能探精微, 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理念, 着力培养理论知识扎实, 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 利用社会资源探索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通过开办企业家论坛、企业班搭建多形式校企合作平台, 实现学生培养能力、企业吸收人才、学院获得发展的多赢局面。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主要有:一是学徒模式培养, 主要是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农大兽医院实习、观摩, 老师手把手地带学生。二是顶岗实习, 学生主要利用寒暑假去企业进行实习, 通过实习使学生提前对企业及职业有所了解和认知。三是学校的日常授课, 通过授课学习让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四是企业家培训, 此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合作成立企业冠名的“特色班”, 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利用节假日开展教学和实习活动, 重点突出个性培养。通过以上四个方面, 学生既学到了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 更培养了实践应用能力, 为提前融入社会, 尽快转变自身角色, 及早胜任企业工作做了一定的准备。

针对校企合作的模式, 正大集团 (京津冀区) 人力资源总监赵承崧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校企合作模式非常好, 正大班也会继续办下去, 同时考虑将考研学生也一并纳入培养体系中来。对于目前企业无法招到适合企业岗位的学生和离职率高的现象, 赵总认为, 企业要用心, 让学生将心留下来, 在学生没有毕业前企业要通过设立奖学金、开设企业班等方式方法, 让学生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明晰的认知, 这样学生就业时不至于盲从, 离职现象相应也会减少。

农标普瑞纳 (廊坊) 饲料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车彦国认为, 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仍有需要密切加强和合作的地方, 除了大三大四的学生寒暑期来企业实习, 并进必要的就业指导外, 以后企业将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将企业的许多工作渗透到学生中来, 企业争取四年都与学生一起。同时表示将与农大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尤其是奶牛药残、奶牛布病及结核病的检测方面应加强合作。

针对许多学生缺乏责任感, 学生到企业适应不了岗位工作等问题, 河北乐寿鸭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秦文安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培养学生是企业和学校共同的责任, 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同时希望学校在以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学生的思想素质、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培养。河北征宇的刘学彬总经理对此也有同感, 他认为培养学生成人很重要, 要让学生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学习做事, 许多毕业生虽有激情, 但缺乏挑战性、沟通力、感恩心。

兽医学院的刘聚祥院长则针对人才的培养提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 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之根基, 企业进行人才培养跟开发产品一样, 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企业来说只是半成品, 是试验室阶段, 还需要企业进一步用心栽培, 使之尽快进入到中试阶段和终试阶段, 仅仅靠学校将学生一步到位培养成才是不可能的, 企业在用人上要转变观念, 学生到企业要本着将其培养成人才的原则来使用, 这样才能真正地留住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议程 篇12

一、什么是研讨课

研讨课 (Seminar) 是由苏格拉底创立的助产士式教学和中国古代书院传统式教学的现代变形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 研究、讨论、实践、探索,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本次观摩课的话题是《红楼梦》讲座系列听后感。在前面五周罗老师分别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做了5场《红楼梦》讲座。这次课就是对前面几场《红楼梦》讲座逐一评判。上课开始前, 罗老师在教室把自己的博客 (也就是学生学习的电子教室) 打开, 显示在大屏幕上。在留言中已经有不少同学对这一话题发表了看法, 也有同学在不断地上传自己的意见。刚开始上课罗老师就向同学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一场好的讲座应具有的要素有哪些。学生从受众、内容、形式、语言等角度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罗老师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学生的观点。30分钟后罗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提炼。然后要求学生以自己提出的观点也就是刚才讨论得出的一场好的讲座应具的要素来评价前面几场讲座, 而不是用教科书上的观点来评价。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时候, 罗书华老师一直做笔记, 只是偶尔对学生观点或提示总结一番;或提出自己的质询;或把离题太远的讨论拉回来;或者捕捉学生在电子教室留言上的闪光言论, 鼓励学生在学友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最后, 罗老师进行了总结。

课后, 我们跟罗老师对如何上好研讨课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学习我们发现复旦大学的研讨课是一种全新的非常有特色教学模式, 有以下几个特点。

二、研讨课的特点

1.全新的教学理念

我国古代的文学家韩愈认为老师应该 “传道、授业、解惑”, 罗书华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 “道”应该是每个人都永远寻求的真理, 老师应该和同学们一起求“道”;学业、知识永远在变化、发展, 有业可授者也会很快成古董。所以, 老师应教会同学们创新、创业的本领。对于“惑”, 罗老师认为现在的课堂, 不是惑多了, 而是少了。所以现在紧要的任务不是解惑, 而是生惑、增惑。有思考、有怀疑、有疑问, 比有答案、有解决方案、有现成的路要好得多。为此, 罗书华心中的“师道”是:“求道、寻业、生惑”。他认为:“大学生学到的不应仅是静止的、不变的知识, 而应该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基于此理念, 他的课程是全天候的对话课而非讲授课。课程取消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教师转换为讨论的主持人, 将自己设定为话题的设计者、问题的提出者和场面的主持者, 以及平等的对话者。学生是这场对话的主人。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知识, 而是陶冶思想、情感与人格, 提高问题意识以及创新与研究能力;学生是学习的绝对主体, 课程学习中有无收获及有多大收获责任主要在于本人;学习的主要方式与渠道是自学, 即自己学习、课外学习;课堂不是主要的学习场所, 而是自我展示的场所、交流场所、交友场所;课堂气氛的好坏取决于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教师除了感染、督促、评价和可能的引导外, 其他的作用有限;口耳相传或者讲听授受的方式不应是网络时代大学教学的主导模式。

由此, 罗书华老师在他的博客上也就是电子教室上公布了严格的选课要求。

2.严格的选课要求

(1) 选此课的目的不是单纯为取得学分;

(2) 已经读过或确保开学前三周内通读《红楼梦》全书;

(3) 接受或试图接受本课程主持人的教学理念, 承诺按照“课程程序”与“话题安排”准备和参与课程;

(4) 承诺从第四周开始按固定座位入座 (第三周上课时自己选择的座位为本学期的固定座位。目的为方便大家相互认识) 。积极发言或专心聆听他人发言, 不做与课堂讨论无关的事情 (如听音乐、弄手机, 阅读无关书籍、资料, 做其他课业, 等等) , 提倡不带入与课程无关的阅读/视听资料;

(5) 承诺从第三周开始每周进入电子教室一次以上, 提前上传自己的课前思考准备, 积极参加网上讨论;

(6) 承诺从第三周开始每周课前准备课程时间不低于2小时;

(7) 承诺独立、认真、踏实完成课程作业。

3.充分的课前准备

上好一堂研讨课必须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酝酿。对一个老师而言, 必须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特点提前拟定和发布讨论话题。对上研讨课的学生, 罗老师的要求是已经读过或确保开学前三周内通读《红楼梦》全书;每周课前准备课程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周的讨论话题必须早早发布在电子教室中, 学生必须登录电子教室学习, 并提前上传自己的课前思考准备, 带着问题积极参加网上讨论。

4.全新的授课方式

通过观摩罗书华老师的研讨课我们看到, 研讨课实际上由两个教室和三个教学阶段构成。两个教室即一个虚拟教室即电子教室 (http://blog.sina.com/redsalon) 也就是罗老师的博客和实体教室即光华西辅楼209教室构成。这两个教室的作用各有不同:课程的安排、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前讨论都在电子教室中发布;在光华教室学生们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三个教学阶段即课前、课堂与课后。第一个阶段, 课前按照将要谈论的话题由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文本、思考问题, 完成不少于500字的文字稿, 课前40小时在电子教室发布, 同时浏览其他同学电子发言的内容, 作进一步思考, 深入地准备课堂讨论。第二个阶段是课堂对话, 在这个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 大家就像同一个池塘里的鱼, 教师是大鱼, 学生是小鱼, 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海洋。第三个阶段是课后学生还可以在电子教室里就有关问题继续讨论。

5.多样的考查方式

课程无期中考试, 亦无期末考试。课程成绩 (100分) 由课前准备 (即电子教室发言) (60分) 、出席 (10分) 、课堂聊天 (10分) 、表演 (10分) 和课程总结 (10分) 四项构成。

课前准备成绩由学生在电子教室发表言论的时效、数量、质量三者综合决定。课堂聊天成绩由发言的次数与质量决定。表演的成绩由参与及投入程度决定。凡参与表演者都会获得高分。最后还有一个课程总结, 主要谈谈你通过自学与讨论的收获, 说说你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的不足, 等等。最后的成绩罗老师将在学期结束前以半公开方式在网上将初评成绩公示一周, 学生如有异议, 可在公示期内向老师提出。如果证据与理由充分, 会予以更改。

这堂课我们看到教室真正成了老师和学生进行思想碰撞的聊天室。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上课发言积极踊跃, 不乏一些闪光思想。罗老师的课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

这是我在电子教室截取下来的一些学生的帖子。

“这个复旦大学的副教授开设的《红楼梦》讲坛, 是我从小到大认识到的最有个性、最具有大学风格的课程。

课程真正做到了没有老师, 而是只有一个指导者。他, 只是作为一个引导, 让大家把课外搜集的资料, 还有自己的思考通过谈话的方式表达出来。90分钟的时间里嘻哈怒笑, 各抒己见, 没有讲授的内容, 只有你自己说的、和课堂上讨论的东西, 完全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整个17周的教学里, 每周一个话题, 周周如此。”

“上了罗老师这门课, 让我感到真正是来上大学了。”

三、开设研讨课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 研讨课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很好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地方高校已经普遍开展, 并且总结了一些很好的经验。

研讨课是依托网络资源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 各周讨论的话题都会在电子教室上公布, 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对该话题进行思考并在电子教室发表意见, 进行课前的准备和讨论。所以在开设研讨课时相应的教学资源的配备如教室的网络资源和学生在教室之外可以使用的网络资源建设必须跟上。除此之外就是学生能够随时登录网络进行学习讨论, 所以开设研讨课不仅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而且学校也应同时改变教学管理模式, 给学生相对宽松的环境, 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

其次研讨课的特点就是学生和老师能充分研究问题, 展开讨论, 交流思想, 所以它更适用于小班教学, 学生人数应控制在20人左右, 而且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更能够碰撞出绚丽的思想火花。所以一些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类课程更适合此种授课模式。

总之大学培养的是一代英才, 作为新一代精英, 他们带给人明天的希望, 为着这个希望我们应继续努力着。

参考文献

[1]刘俊霞, 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6) .

上一篇:跳绳教学内容及教案下一篇:高分子润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