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析恩格尔系数的意义(通用10篇)

分析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篇1

09思想政治教育2班

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什么?恩格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的?

黑格尔创立的关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中,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接露了黑格哲学中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及其体系解体的必然性。

恩格斯首先回顾了当时德法哲学的特点,并揭示出它们都含有革命的思想。恩格斯以黑格尔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为例,阐释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写道:

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但是,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性,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总是极其热情地谈论这次大革命)来把它消灭。所以,在这里,君主制是不现实的,革命是现实的。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通过这样的论述,恩格斯揭示出黑格尔思想中的革命成分。其实,我们也可以从黑格尔的某些行为看出黑格尔思想可能具有的革命性质,例如,黑格尔对拿破仑的热情讴歌,称他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

分析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篇2

大家知道,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可知:两个变量x与y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k≠0).因而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x,y)作x轴、y轴的垂线,两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PQOR的面积(如图1)为:OR·PR=|x|·y=|xy|=|k|,进一步可得到Rt△PRO的面积为|k|.

由此我们可得出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为: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x,y)作x轴、y轴的垂线,两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灵活运用此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简捷解决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面积有关的许多问题.

例1如图2,已知双曲线(x>0)经过矩形OABC边AB的中点F,交BC于点E,且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则k=_____.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结合图2可知:△OCE,△OAF的面积均为,若设点F的纵坐标为b,则点F的横坐标为,故点B的坐标为(因为F是AB的中点),所以矩形OABC的面积为,根据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可得,所以k=2.

【点评】从图中似乎看不出四边形OEBF的面积与待求系数k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如果从顶点在双曲线上,一边在坐标轴上的直角三角形入手,则易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四边形OEBF的面积,使问题获解.

例2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C两点,AB垂直x轴于点B,CD垂直x轴于点D(如图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分析】因为双曲线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因而OA=OC,OB=OD,故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S四边形ABCD=4S△OAB,由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知,所以,故选C.

例3如图4,已知A,B两点是反比例函数(x>0)的图像上任意两点,过A,B两点分别作y轴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接AB,AO,BO.试探究:梯形ABDC的面积与△ABO的面积有怎样的关系?

【分析】本题侧重考查面积“割补”与“转化”的思维策略.

设AO,BD相交于点E,由图可以发现梯形ABDC与△ABO重叠部分为△ABE,故比较梯形ABDC与△ABO的面积关系,就是比较梯形AEDC与△OBE的面积关系.又△BOD与△AOC的重叠部分为△ODE.因而只需探索△BOD与△AOC的面积之间关系即可.由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知,所以△OBE的面积与四边形AEDC的面积相等,所以梯形ABDC的面积与△ABO的面积相等.

【点评】直接求四边形的面积较困难,注意到两图形的顶点落在双曲线上,可将四边形ABDC的面积与三角形ABO的面积的比较转化为△BOD与△AOC的面积的比较.

分析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篇3

【关键字】卡夫丁峡谷;社会主义;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1.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将人类历史按阶段划分。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这一更替顺序是不能变更或超越的。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时,早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会在西欧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东方落后的、封建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下,重复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再转为社会主义社会。在马克思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就各国家和民族来说,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方式。

马克思以俄国为研究对象,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指出:“在19世纪70年代末期的俄国是一个庞大而落后的帝国,“仍保留着农村公社,同时存在土地公有制和封建专制的特点。”马克思深刻分析存在这样特征的国家,既有公有制,不必变成资本主义,再转为公有制,而是提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并“充分运用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一切的积极成果运用到公社”。恩格斯在给考茨基的信中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阶段而走向社会主义。”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俄国的发展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可以不用经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要拯救俄国公社需要进行俄国革命,那么革命是什么样?188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补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这说明了俄国革命具有东方道路的特殊性。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俄国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的革命是有条件的。这需要吸取、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或者借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西方以经济上补充俄国,另外俄国革命要成为西方革命的信号,引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变成社会主义,也就说俄国从革命意义上补充西方。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不仅在当时有力地指导了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且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对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有可能实现的。

其一,马克思早期设想无产阶级革命会在西方发达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事实证明西方并没有将矛盾激化到发生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并不完全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受各种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都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倘若没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就不可能产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就没有无产阶级革命发生,东方社会也不可能进行革命从而跨越落后停滞的状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其二,历史可以证明革命形式比较容易在落后的、封建的国家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内部矛盾并摆脱经济危机,开始对落后国家其进行掠夺和侵略,使他们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在落后的、封建国家人民不仅要承受本国内部的压迫和剥削,而且还要承受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和剥削。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促进了革命因素成长,也较容易产生革命形势。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从我国历史来看,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开了大门,受外来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艰难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极巨加深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促使革命因素的不断发展。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给我们重要启示,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取得社会主义胜利。这给渴望独立、解放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956年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虽然中国成功的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是从当时中国的国情来看,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文化落后,这需要积极利用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说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仍然需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中国的国情,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提出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在深刻认识、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后,致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这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正确性。

注释:

黄土的湿陷系数试验分析 篇4

黄土的湿陷系数试验分析

通过对黄土试样采用单线法和双线法测定土的湿陷系数的结果对比,分析了双线法试验的可靠性.

作 者:陈素萍 CHEN Su-ping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郑州,45000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年,卷(期): “”(17) 分类号:P642.13+1 关键词:土样   单线法   双线法   湿陷系数  

分析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篇5

写作要求:

内容摘要: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农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农村的真实现状。本文在定性分析经济发展、物价变动、贫富差距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把人均GDP、基尼系数与CPI和恩格尔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均GDP、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负相关,CPI相对变动系数与恩格尔系数正相关,并且都对恩格尔系数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优化消费结构,防止食品物价过快上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政策建议。详情请见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2期。

信用的社会资本意义分析 篇6

信用的社会资本意义分析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一种道德和经济资源,也是我国当前最为稀缺的社会资源,信用资本具有价值含量,能够转化成经济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资本要素.信用资本能够投入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并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较低的守信成本换取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的较高利益回报.信用资本的获得需要付出信用成本,但它可以产生积极而持续的信用收益.

作 者:李新庚  作者单位: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湖南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BUSINESS COLLEGE 年,卷(期):2003 10(6) 分类号:B82-052 F01 关键词:信用   信用资本   信用成本   信用收益  

分析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篇7

一、人类历史性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

青年黑格尔派强调思想、观念、意识的独立性, 并把他们视为统治着人们的真正枷锁, 然而他们消除人们宗教局限性的路径, 却是依然通过如同宗教呓语同质性的观念转化与意识革命, 同样的处在观念意识牢笼中的人们依然无法获得真正的革命性解放路径。马克思早期在有关犹太人的问题文章中, 就意识到宗教局限性的消除必须依照人们所处的现实历史土壤才能得以根治, 因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首先必须是现实的人, 而绝非抽象孤立化的个体。因此为了获得现实人解放的条件, 必须把理论眼光投向现实历史的相关性发展, 在他们看来, 个人的生活过程与他们的生产过程是一致的, 人们必须首先拥有物质生命的存在与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方有精神、艺术、哲学的生命成长的源泉。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以此为原点, 马克思恩格斯精确地阐述了现实的人所具有的四重规定性:第一, 自然规定性。有生命个体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贯穿一切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点在于, 人首先必须维持其肉体组织的存在, 因而外在的自然环境, 包括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原始条件, 自然形态的限定是生命个体的前提性限定之一, 这也是孟德斯鸠的地理决定论所依俟的理由之一。第二, 物质生活的规定性。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生活资料, 同时也生产劳动本身, 由此人类的独特性类特征从广大的动物种类中脱颖而出, 这种自觉性的生产生产资料本身, 也同时奠定了物质生活, 人开始从蒙昧的自在动物形态转化到自觉性的人类形态。第三, 生活方式的规定性。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 不仅仅受到这种生活资料本身特征的限定, 更仰赖于这些个人一定的活动方式, 以及于此表现相一致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表现生活的方式, 妥帖于他们生产的生产物与他们生产的方式。因此这些个人的具体生活样态, 取决于他们生产的物质条件。第四, 交往形式的规定性。生产本身又基于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被生产所决定。

二、存在决定意识

青年黑格尔派中, 无论是鲍威尔还是费尔巴哈, 都主张通过自我意识的自我批判, 通过相应的意识观念结构的革命性变革, 来推动自我行为的变革而引发的社会历史演变, 虽然费尔巴哈主张用“现实的人”代替宗教中的神, 用人类整体来代替神灵的位置, 但是这样的人依然是包裹在重重抽象词句统治中的人, 而绝非是有血有肉, 真实地生活在基于社会经济基础关系为基础的多重社会关系之中的人, 代表了一种抽象人本主义意义上的真空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的四重规定性中, 就清晰的表达了真正生产者自己的观念和思想的人, 首先是受一定的生产力以及交往形式所制约的、从事着现实生产活动的人。基于这种充沛的理由, 人们所产生的意识和观念并非空中楼阁, 只是据以自我现实社会存在的一种反应, 相应的社会存在直接影响相应的社会的意识。因此要改变一个社会人的思想意识, 必须到蕴育思想意识的现实土壤中去寻找, 他们是现实社会历史的枝蔓和生长的果实, 而绝非是改变社会历史变革的种子, 这种头脚倒置的游戏终究要被现实的哲学, 实证的哲学, 实证的历史所取代, 它将和黑格尔无所不包的大整全体系一样, 被辩证法的革命精神所炸毁。

用大脑决定现实, 这是德国哲学精神的漫长历史, 当资本主义嘹亮的号角在英国吹响的时候, 这股强大的力量隐匿在历史规律的背后, 从此登上了欧洲历史最辉煌的舞台。处于资本主义关系大变革前夜的德国社会, 用他超人的智慧瞭望到了这一伟大庄严力量的蔓延, 然而他们却束手无策, 他们只能臣服于沉重智慧的大脑。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卓绝清新的眼光,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构性变革出发, 将人的历史发展从幻想的美梦中浇醒。对于现实的变革唯一的方法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 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各种抽象观念所排列的事实集合, 并不是抽象的头脑按照某种理论自由创造的浪漫幻想, 人们所处的外在的社会历史现实, 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政治关系都是可以依照经验式的实证方法所研究的确定事实。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总是在现实的人类历史活动中逐渐产生的, 因此把握这种真正的现实才是解决一切历史神秘的真正钥匙和唯一地图。最初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形态是建立在现实人们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之上的, 它并不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一次呼吸所激活的人的灵魂的那种传奇故事。因此哲学的思辨精神必须寻找他得以诞生的现实历史母体, 只有现实历史的具体真实图景才是一切观念意识最终的归宿。

三、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致力于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家们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种种壁垒和限制理解为一种异化意识的产物, 认为只要观念意识进行一种真正的革命, 那么一切现实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种基于主观意志决定论的唯心主义思维形态, 它同社会现实的搏斗如同和风影搏击的堂吉诃德一样, 它战胜的仅仅是一个魅影。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只有具备了原初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 意识才得以破土而出, 然而意识从一开始就并不是一种不掺杂有任何物质杂质的纯粹意识, 外在的物质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 人自我的物质生产这些都是意识形成过程中同时存在的, 因而无论是人类以本能为主体的史前史时代, 还是人类的自我意识与符号运用的理性主体力量时代, 物质和意识都是彼此交缠不清的, 两者的纯粹性都只是一种抽象词句的简易化处理。因此, 真正的社会改变与历史革命都不是词句世界的某种重新调整, 必须从人类现实生活的过程本身之中去寻找这种动力和线索, 通过展开人类历史的物质生产与交往形式的历史性变革, 由分工和所有制形式来观察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形式, 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神秘面纱都被无情地揭开。因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来讲, 人类解放绝不仅仅是思想世界的换幕演出, 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现实的历史活动, 是由工业商业、农业以及相关的交往活动所促成的历史活动。因此真正的实践唯物主义者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从现存世界的现实经验性事实基础出发, 通过调整物质生产活动和相应交往关系来促成现实世界的革命性变革, 而并不仅仅基于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 去做抽象词句的呐喊, 它除了掸落一些灰尘之外, 绝不能使这个世界更干净。

四、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

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 恩格斯明确地将历史唯物主义定义为一切历史发展的动力, 都可以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发展的经济关系变革, 这也是一切历史事件、政治事件所依赖的真正社会现实基础。对照这一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这一角度来揭示历史冲突的根源和历史过程的本质, 这是唯物主义天才历史观思想的第一次展现, 他通过展现生产力的历史形态演变, 传统的农耕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随着世界地理大发现以来, 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 从而引发生产力量的与日俱增, 商业经济开始成为一种强大独立的经济形态, 欧洲商业贸易的经济格局版图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之下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通过描述在以分工为线索下的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历史形态演变, 从而将历史发展背后的推动机制确定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性变革。这是第一次用确定性的物质性事实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原因来阐发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动力, 它不仅仅是对旧的历史观, 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征服等理论的一次彻底革命, 并且将这科学规律彻底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从而使处在现实物质生活条件限定中的人们, 可以依据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 采用真正的物质性手段去获得人的真正的自我解放。马克思更是继承这一重大理论的实证与科学精神, 在《资本论》的研究中, 通过展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以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滞后性与一定的独立性, 从而生产力要求必须冲破一切阻碍其发展的生产关系桎梏与枷锁, 而获得生产力的继续高歌猛进。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和事实阐述, 历史发展的动力开始挣脱神秘的躯壳, 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劳动生产力成了一对核心的基本矛盾而左右世界历史航船的航行。

摘要:资本全球化语境中, 资本的象征性维度历史性出场。历史变革的观念决定论理论占据思想版图, 其内在逻辑设定概念或观念的转型, 作为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本文通过历史回顾《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布展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批判路径, 包括人类历史性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存在决定意识、物质的具体的历史的的实践力量以及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互动展开的社会历史转型, 对于类同于青年黑格尔派理论逻辑的当代历史变革观念论予以批判性启示。

关键词:观念论,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参考文献

[1]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分析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篇8

关键词:变电构架;风洞试验;风荷载;体型系数;风振系数

中图分类号:TB123; TU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974(2015)11-0080-08

500 kV变电构架是电网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且其造价在整个输变电线路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为了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目前较为常用的就是采用全联合的构架布置,它能使构架梁、柱在受力范围和受力方向形成联合受力体系.但是结构布置的特殊性却使500 kV全联合变电构架成为变电站中结构最为复杂的构筑物.全联合变电构架在不同标高设置构架横梁,这使得结构迎风面较单孔门型构架大幅增加,同时也使得结构整体趋于柔性化,致使风荷载作用效应显著,导致风荷载成为结构设计中控制性的水平动力荷载.

构架横梁一般采用三角变断面,主弦杆采用钢管,腹杆为角钢构件,螺栓连接形成格构式钢梁.这种杆件的组合形成了更加复杂的风荷载产生机理,但是目前关于此类全联合变电构架风荷载参数与机理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国内的陈寅、杨明、潘峰等人对1 000 kV全联合构架风振系数取值进行了计算分析[1-3];韩文庆等计算分析了风荷载对500 kV全联合构架的影响[4],而国外由于此类全联合构架使用较少,作者并未检索到专门研究其风荷载特性的英文文献.同时值得指出,上述研究中计算风振系数采用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均是以规范取值为依据进行的,缺乏相应的风洞试验数据.此外,我国有关规范[5-7]中可参考的体型系数取值都是基于输电塔或桁架结构得到的,但其取值却相对较为简略[8],直接用于变截面的全联合构架需要进一步探讨,甚至产生较大的偏差.而规范中规定的风振系数取值也很不合理,需要专门进行研究.为此,本文以典型的500 kV变电站全联合构架为对象,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横梁的体型系数,近一步计算了联合构架不同高度横梁的风振系数取值,以期为工程设计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1 脉动风速模拟与气动力时程

为了分析全联合变电构架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振响应,首先采用Deodatis等[9]提出的谐波合成法生成了脉动风速时程样本.模拟过程采用的风场参数如下:场地类型B类,离地10 m高度处风速U.10=23.9 m/s,对应基准风压0.35 kN/m2,地貌粗糙度高度Z.0=0.05 m,Von Karman常数K取为0.4.顺风向脉动风速自功率谱采用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议的Davenport风谱,其形式如下:

利用上述方法分别模拟了六层高度共计250个节点的脉动风速时程,同时保证了每根横梁上面至少存在三个风速模拟节点,对应每层高度位置沿纵向每隔7 m左右生成一个脉动风速点,平均风速按基本风压和B类风场计算,不同高度的风压按照B类风场基准风压乘以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得到.

在获得了各节点位置处的脉动风时程后即可依据体型系数按照准定常理论建立节点脉动风荷载.计算中仅考虑水平向风荷载作用,作用在横梁节段i的顺风向脉动风荷载为:

将平均风荷载与脉动风荷载进行叠加即可得到计算风荷载的数据.

2 风荷载体型系数风洞试验

2.1 试验紊流风场

考虑到联合构架体系主要受力部分为横梁,而每根横梁可以看作在来流紊流度和风速保持不变的同一个平面内,因此风场模拟时根据测试对象分为两种类型:1)单根横梁模型测试试验,采用不考虑风速剖面的格栅紊流风场,紊流度按照B类风场对应高度的数据取值约12%,如图1所示;2)多跨联合构架模型风洞试验,对应规范中B类紊流风场模拟,风速剖面与紊流度剖面如图2所示.上述两类紊流场主要模拟横梁高度的紊流度和顺风向脉动风谱等主要参数.

2.2 试验模型

全联合变电构架横向为两跨2X30 m,跨向为七跨7X28 m,3层横梁标高分别为20 m,26 m和34 m.构架跨向与横向横梁共46根,编号如图3所示.这些横梁共分为3类:(A)28 m跨边梁,编号1~7,15~21;(B)28 m跨中梁,即在28 m跨边梁上增加了3个挂线横担,编号8~14;(C)30 m跨横梁,编号22~46.在实际结构中,A,B,C每类横梁根据位置不同其构件并不完全相同,但仅有少量腹杆尺寸变化,本研究中为了测试方便把A,B,C每类横梁均制作为完全相同.其中A,B两类横梁透风率为0.25(不考虑横担).C类横梁透风率为0.26.

根据联合构架横梁及整体布置尺寸,考虑风洞截面的大小,单根横梁体型系数测试模型制作比例为1/11,而全联合构架模型制作比例为1/32,安装在风洞内的试验模型照片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2.3 单梁体型系数测试

分别以A,B,C三类横梁比例1/11的单根横梁模型为基准进行测试,同时,为了考虑全联合构架体型系数测试时由于模型制作比例不同产生的误差,此处在相同的格栅紊流风场中测试了三类横梁比例1/32的单梁模型.由于模型比例不同,气动力荷载差别较大,为了提高测试精度,对1/11的横梁采用两端支承双天平系统测试,天平为绵阳六维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五分量杆式天平;对1/32的单梁模型在梁中采用单天平测试,此时天平为量程较小的美国ATI动态高频天平.两类测试中均修正了由于天平支架造成的干扰作用.

风洞试验在湖南大学HD-2风洞第一试验段进行,该试验段长17 m,宽3 m,高2.5 m,风速0~58 m/s连续可调.试验时,格栅紊流场来流平均风速20 m/s,采样频率为200 Hz,采样时间120 s.根据结构对称性,测试风向角为0~90°,定义当来流与横梁轴线垂直时为0°风向角,逆时针旋转至来流与横梁轴线平行时为90°风向角,具体定义见图6.

由图7可知,单根横梁的体型系数随着风向角的增大而减小,0°风向角由于挡风面积最大而体型系数最大,90°风向角体型系数约为0°风向角体型系数的21%.

比较可知,两种比例模型三类横梁的测试结果趋势相同,但数值略有差别,其主要原因在于:1)主弦杆为圆杆,不同缩尺比模型会受到雷诺数效应的影响;2) 1/32模型各构件尺寸较小,节点板等部位很难准确加工.为此,下文全联合构架的测试值均采用两种比例模型在同一风向角下的体型系数比值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即所有测试结果均以1/11横梁体型系数为基准.

2.4 全联合变电构架模型横梁体型系数

全联合变电构架横梁体型系数测试在湖南大学HD-2风洞大试验段进行,截面宽8 m,高2 m,风场采用图2所示的B类紊流场.与比例1/32单梁测试相同,试验仍采用单天平系统.0°,45°和90°三种典型风向角下联合构架各横梁体型系数测试结果如图9~11所示.

角度/(°)

全联合构架风洞测试的横梁编号和风向角如图3所示,当风向角为0°时风向与1~21号横梁轴向垂直而与22~46号横梁轴线平行,故风向角从0到90°变化时1~21号梁体型系数由大到小变化,而22~46号梁由小到大变化.

3 风振响应与风振系数分析

3.1 全联合构架动力特性分析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对联合构架进行建模,立柱、桁架梁统一采用beam188梁单元模拟.共计46根梁,24根柱,计算节点数3 562个.模型边界条件为在立柱底端固结,梁柱之间的连接根据允许的轴向位移按刚度等效为矩形梁模拟.模态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前两阶振型如图12所示.

3.2 联合构架的风振响应

采用时程响应分析方法,对全联合构架进行风振响应计算.计算中考虑各立柱荷载,各立柱阻力系数均按照1.2取值,计算阻尼比2%,计算风向角0°,45°和90°,仅统计每根横梁顺风向最大平均位移及其对应的脉动位移响应,如图13~15所示.

由图13~15可知,不同标高处横梁的平均位移响应随风向角增大而增大,其主要原因在于:1) 分析表明,0°风向时,沿跨向中线方向布置的人字柱对整体刚度的贡献很大,致使联合构架沿横向的刚度明显大于沿跨向的刚度,因此在相同风荷载作用下0°风向角的位移响应更小;2)横梁的位移主要由立柱变形引起的,其自身变形很小.以26 m高度处4号横梁为例,90°风向时,其最大平均位移响应为96.519 mm,此时该横梁端部立柱的平均位移响应为94.755 mm,横梁自身变形不足2 mm;3)90°风向正面迎风的横梁多于0°风向正面迎风的横梁, 其风荷载比0°风向大.

3.3 横梁顺风向风振系数

以Davenport提出的阵风荷载因子法来计算风振系数,其定义为:

3.4 阻尼对风振系数的影响

为考虑阻尼特性的影响,根据文献[5]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10]关于钢结构阻尼比的规定,比较计算了0°和90°风向角与风向垂直的各横梁在阻尼比1%和2%时的风振系数,如图19和图20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同一风向角下同一横梁在阻尼比1%时的风振系数比阻尼比2%时的取值更大,最大偏差可达11%.

4 比较与分析

4.1 构架横梁体型系数

将全联合构架横梁0°风向角下体型系数风洞实测值与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DL/T5457-2012《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中的取值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两种荷载规范体型系数取值基本一致,而三类梁在紊流场下的实测值较规范值分别大8%,14%和7%,规范值偏于不安全.

4.2 构架横梁风振系数

为了比较,分别将20 m,26 m和34 m高度横梁风振系数取平均代表该标高处横梁的风振系数,不同风向角两种阻尼比下各横梁风振系数如表2所示.

为了与规范比较,将表2中不同标高横梁正面迎风时的风振系数测试值与规范值列表为表3.可见,阻尼比2%时计算风振系数值比《高耸结构设计规范》取值小而比《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取值大,且其沿高度变化规律与变电站规程基本一致.

5 结 论

本文通过对500 kV全联合构架进行风洞试验及风振响应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A,C两类横梁体型系数测试值比变电站规范取值偏大了9.9%和7.9%,比建筑荷载规范取值分别大了8.3%和6.9%.在此基础上,B类横梁由于横担的存在其体型系数比A类梁又增大了5.4%,规范中的此类横梁体型系数取值偏于不安全.

2) 基于风洞测试横梁体型系数和时程响应分析计算的联合构架横梁风振系数取值比规范值更大.阻尼比2%时,20 m,26 m和34 m横梁风振系数分别为1.60,1.80和1.58.比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分别大7%,6%和5%.

3) 阻尼比对风振系数的取值存在较明显的影响.横梁正面迎风时,阻尼比1%的风振系数比阻尼比2%时的最大增大了11%.

参考文献

[1] 陈寅,陈传新,郑威,等.1 000 kV变电构架风振系数的计算[J].电力建设,2011,32(9):30-32.

CHEN Yin, CHEN Chuan-xin, DENG Wei,et al.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of trussed frame in 1 000 kV substation[J].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2011, 32(9):30-32. (In Chinese)

[2] 杨明,王尉,王磊,等.1 000 kV全联合变电构架风荷载效应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3:100-104.

YANG Ming, WANG Wei,WANG Lei, et al. Effect of wind load for 1 000 kV all joint substation framework[J]. 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2010,43:100-104. (In Chinese)

[3] 潘峰,童建国,盛小红,等.1 000 kV大型薄壁钢管变电构架风致振动响应研究[J].工程力学,2009,26(10):203-210.

PAN Feng, TONG Jian-guo,SHENG Xiao-hong, et al. Wind-induced D-ynamic response of large thin-walled steel tube frame for 1 000 kV substation[J]. Engineering Mechanics,2009,26(10):203-210. (In Chinese)

[4] 韩文庆,刘建秋,商文念,等.500 kV全联合构架风荷载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159(9): 54-56.

HAN Wen-qing, LIU Jian-qiu,SHANG Wen-nian,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500 kV full joint framework of wind load[J].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ow Temperature,2011,159(9): 54-56. (In Chinese)

[5] GB 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GB50009-2012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2.(In Chinese)

[6] DL/T 5457-2012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DL/T5457-2012 Technical code for the design of substatio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S].Beijing: China Planning Press, 2012.(In Chinese)

[7] GB 50135-2006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GB 50135-2006 Code for design of high-rising structures[S].Beijing: China Planning Press,2012.(In Chinese)

[8] 张军锋,葛耀君,柯世堂,等.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 (10):18-25.

ZHANG Jun-feng, E Yao-jun,KE Shi-tang, et al.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nominal of wind loads on tall buildings among the codes of China, America and Japan[J].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2011,38(10):18-25.(In Chinese)

[9] DEODATIS G. Simulation of ergodic multivariate stochastic processe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1996, 122(8): 778-787.

[10]JGJ 9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S].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教材分析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篇9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评价的出发点方面与过去有所不同。在此种形势下,为了更 有效地组织并实施教学,深刻理解教材分析的涵义及其意义、弄 清教材分析的步骤、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对教师而言就显得至关 重要。

一、教材分析的涵义 首先,教材分析不再是就事论事的狭义的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而 是基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分析。其次,教材分析 要在以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为依据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正 文内容和栏目,结合课标要求以及教师用书,分析五条明线索和 一条暗线索,即:知识逻辑线、学生认识发展的脉络、促进学生 认识发展的问题线索、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线索、情境 素材证据线索。最后,现代教材分析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从教学环境 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 评价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帮助学生有效有意义地建构。

二、教材分析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 化和教 学过程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 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 内容和手段。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 内容,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 法,精心编写教案,实施教学,以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 任务。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 容,又是教师 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 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 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的过 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 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的步骤 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 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正 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1)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 分析本段教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表达方式和程序,研究素 材、例证、练习与知识、技能穿插编排的意图,从中领悟出教材 提供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 系,以此作为理解教材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 据。(2)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是搞好新知识、技能教学和实现知 识系统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 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 知识、技能的正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 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 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3.内容分析 在认识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 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经过提炼加工,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既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四.教材分析的方法

1、知识分析法。它是以分析教材知识为主的方法,涉及教材整 体(全书),部分(编章),单元和课时。通过分析要掌握知识的 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教材分别采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知识分析首先要确 定教材中的一般知识、重要知识、重点知识和扩展、应用性知 识等,进而根据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必要时整 理 成知识结构图,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提高处理教材的 能力。对单一的课时(某一知识点)同样要进行知识分析,主要 弄清教材结构(层次)、地位、重点和难点,进而确定教学目标 和教学方法。

2、心理分析法。是从学生学习心理过程入手,挖掘和研究教 材与教学中的心理因素。教材的心理分析,一般为两方面:一是 从分

析教材的心理因 素入手,分析编著者在全书的整体结构设 计,内容选取与安排,教材的主要 风格和特点等方面是如何适 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二是分析学生在学习的具体环节的心理过 程、特点及其障碍,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教学要求。

解读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必要意义 篇10

2009-3-4 来源:北京会计培训网

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债务本息、国家取得财政税收、企业职工获得劳动收入和福利保障的资金来源,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衡量经营者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在于:

一、有助于保障投资人的所有者权益

投资人的投资动机是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一个不能盈利、甚至赔本的经营项目对投资人的投资会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经营者更要对广大的股东投资承担起管好用好资金、保障他们权益的责任。若企业经营得好,盈利能力就强,就能给企业带来较丰厚的利润,从而使权益性股份每股账面价值加大,每股所得利润增多,还能使每股分得较多的股利。而且,这样的业绩往往会引起公司股票市价的升值,给公司股东带来双重好处。总之,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既能为企业进一步增资扩股创造有利条件,又能给更多的投资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二、有利于债权人衡量投人资金的安全性

向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的债权人十分关心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从而衡量他们能否收回本息的安全程度。从根本上看,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发展趋势乃是保证中长期贷款人利益的基础所在。一般而言,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当新建项目投入使用后,若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或只能带来较少的收益,不具备或者基本不具备盈利能力,就难以承担贷款利息及本金的偿付重担。若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往往说明企业管理者经营有方,管理得当,企业有发展前途。这实际上也就给信贷资本提供了好的流向和机会。

三、有利于政府部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政府行使其社会管理职能,要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做保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税收的大部分又来自于企业单位。企业盈利能力强,就意味着实现利润多,对政府税收贡献大。各级政府如能集聚较多的财政收入,就能更多地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各项公益事业,更好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为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提供必要的保障,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四、有利于保障企业职工的劳动者权益

企业盈利能力强弱、经济效益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自身利益。实际上也成为人们择业的一个比较主要的衡量条件。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营得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就能为员工提供较稳定的就业位置、较多的深造和发展机会、较丰厚的薪金及物质待遇,为员工工作、生活、健康等各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就能吸引住人才,使他们更努力地为企业工作提供经济保障。

上一篇:爱洒校园情系学生下一篇:圣诞晚会主持报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