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通用11篇)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1

在侯家沟社区、兰家疙瘩社区走访中,群总普遍反映没有文化设施。我便利用休息时间对全县和平时所到之处的文化场所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整理归纳,以供参考。

一、社区文化场所现状及思考

吉县现有的文化场所,我调研期间去过的有文化广场,小广场,西关广场、锦屏山公园、清水河沿岸。这5个公园为所在社区,乃至全县城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在对这五个场所进行研究后我得出以下结论:

1、文化场所需要足够的面积。相对来说,小广场人员聚集但是环境限制使其承载能力有限。

2、文化场所要远离交通要道。锦屏山公园山上适合晨练,人来人往,但是山下却很少有人驻足,主要原因首先交通繁忙不安全,其次是汽车尾气多,空气质量不好。

3、文化场所要交通方便。清水河沿岸是一个近水的好去处,却因为进出不方便,大大限制其功能发挥。

4、文化场所要有足够的设施。西关广场的篮球场,就吸引大量篮球爱好者专程前往。

二、吉县居民在社区文化场所进行的主要项目

1、锻炼身体。跑步、做操、散步、打拳,尤其是早上。

2、踢毽子。吉县好多人喜爱踢毽子,在吉县现有的社区文化场所活动的大都是踢毽子的,踢毽子受场地、风力、人员等因素限制小,只一个毽子,投资小,几个人围一圈就可以进行,随时可加入,随意可退出,加上入门技术含量低,成为很多人热衷的项目。

3、滑板和轮滑。这是小孩子喜欢的项目,特别是在文化广场,到处都是轮滑的孩子。

4、跳健身舞。参加此类活动的多为中年妇女。他们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有人教,有固定的舞步。

5、其他活动。这段时间有不少大人带小孩放风筝,这项活动具有季节性;也有些打羽毛球之类的活动。

三、在医院搬迁后原址建立文化活动场所的可行性探究

1、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新华西街主干道,靠近学背后村委,远离滨河路运输干道,交通方便安全;医院搬迁后将腾出大片土地,面积适中。

2、服务辐射范围广。桥南广场改为自由市场后,现在新华西街紧缺文化活动场所,建成后将辐射自县委以下到一中门口所有社区,包括现在在建的两处高层住宅楼。部分桥南片区的居民也能受惠。

3、促进学背后村城镇化建设。广场建成后,学背后地段将空前繁华,促进学背后村向从棚户区高层住宅搬迁改造。

根据吉县居民在社区文化场所进行的主要项目,以及其他县市文化广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场所建设上可以考虑一下几点:

1、广场尽量设立个观礼台。有观礼台方便搞活动。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什么的都可以演;放个电影,搭个戏台能有个场地。

2、平整不需要到处是台阶。在广场活动的小孩多,有台阶容易受伤,更不利于轮滑。

3、设立一些简单的体育健身设施。场地足够的话,也可以考虑设立几个乒乓球台,或篮球架。

4、在广场的边上设立门球场。门球是老年人中间最流行建设活动,在我见过的文化场所大都设置了门球场地。老年人时间充足,平时,门球场就是广场的人气场。

5、在广场护栏等位置设置文化栏。昔阳的松溪公园里有一组计生文化雕塑,描述一个人从襁褓到耄耋,每个阶段一个雕塑,期间点缀大量名言警句的石牌,十分引人注目。

四、对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几点思考

1、引导群众走上健康向上的生活道路。文化活动场所可以把居民凝集在一起开展文艺、体育、科技、图书等各种活动。风气正了,人心齐了,打麻将赌博的没了,想致富要致富的人多了。

2、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文化活动场所在满足了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

3、化解了干群矛盾。在文化活动场所的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可以因势利导,把各项工作与文化活动融合在一起,号召力和办事成效就会大大提高。党员干部也因为经常参加活动,深入群众,社区矛盾也有新的化解之路。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旧城更新规模与速度的不断增大,旧城的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甚至彻底毁灭。同时又有一批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再塑造”得以保留下来,郑州商城遗址便是之一,从而获得“再生”。

2 设计的过程

2.1设计之初的思考

在开始进行方案设计时,我就深深感到任务的艰巨。如何处理好博物馆与历史文脉的关系,如何恰如其分的表达商城遗址文化这一特定主题所承载的凝重思考,如何避免周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都是我要着重解决的主要矛盾。经过反复思考与比较,确定了以下几条设计理念。

2.2 尊重遗址文化

历史文脉的传承决定了设计的基点,作为博物馆建筑设计,我在设计过程中始终注意与遗址规划环境保持协调。充分尊重和保留原有城墙遗址的建筑风貌,使对遗址的主题更为突出。在建筑尺度上,由于城墙遗址属于小尺度的体量,而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10 000 m2。保护城墙的土堆高度为10 m左右,为避免新建筑对城墙遗址的影响,在确定建筑体型时,与遗址城墙近邻的一侧采用了两层的建筑高度,可与之协调呼应。此外,在确定建筑体量的同时,还提取了城墙概念中“断壁残垣”的符号,在平面上运用一些方形格组合成无序的交叉图形,以表达商代时凌乱且不规则城墙的风貌,使建筑构成了一个看似复杂的整体。为了使新建博物馆与遗址城墙表面材质的呼应,博物馆的凸出墙体采用了土黄色石材,整体来看更加协调,建筑语言和设计手法更加统一,令参观者感觉浑然一体。

2.3 营造纪念性的“共生”场所

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一个突出的难题是特定情感的传达和表现。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认为新建建筑重要的不只是设计建筑,而是要营造一系列纪念的场所,形成突出的场所精神,以建筑空间的围合、下沉室外展场的塑造以及后来者的凝重思索构成场所精神最突出的内容。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内部空间设计、外部环境设计都要统一在营造“共生”场所精神这一主题之下。在设计之中,我努力寻找适宜的形式来对这一特定的场所精神加以恰如其分地表达。

在入口广场部分,尝试以沧桑特质的碎石铺装广场,并一直沿着大台阶踏步至博物馆主入口,通过这一特殊的铺装材料来反映与商代“共生”的场所精神主题。至于室外展场与室外观演的布置,主要引用了“分隔”与“通透”两个概念,采用一层架空的展廊来限定下沉广场与建筑垂直方向的空间,而利用展廊下的一排石柱来限制室外展场与室外观演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再加上室外展场用于展览的青铜雕塑,与整个参观部分的平面形式对应,组合成一种错乱、冲突的非常态空间,表达同展览主题适应的场所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部分的空间序列,错乱的构思决定了随意分隔的内部空间形式,利用台阶构成高低起伏的参观空间,结合不到顶的大小不一的隔断构成墙体,从而产生不规则的光影效果,营造了室内丰富而又凝重的气氛,令参观者沉下心来,体悟历史的曲折印记。在空间序列结尾处的展廊部分,将室内空间有意设计的非常黑暗,参观者在沿着向下趋势的行进过程中可以亲手触摸两边的墙壁,通过粗糙的肌理来感受历史的沧桑。这便是通过人们的活动和特殊的光影氛围来传达“沿着历史足迹”的场所精神。

2.4 古今建筑形式的“共生”

新建博物馆将建于当下,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还担负着传达现代气息的责任,于是,将现代的一些建筑手法、形式、技术、材料融入到新建博物馆中去,也成为了我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首先,考虑到的应是绝不能破坏传承历史的设计初衷。结合功能的明确分区,基地西边靠遗址近的一侧构成主要的参观部分,而东侧构成公共活动部分,期间用展廊将其连接,中部便围合成下沉的室外空间,基于这种特定的场地考虑,我想到了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巴黎卢浮宫新馆扩建项目,玻璃幕墙与古典建筑的完美结合,而且还可以通过某种手法扩大下沉空间,由此玻璃幕墙成为了主要选择。然而,虽然玻璃幕墙有反射的特殊性能,但也存在着与整个建筑形式不协调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虑到玻璃幕墙还具有另一特殊性能——通透。综合以上各种思考,采用了将玻璃幕墙与建筑分离出来,单独置于公共活动部分的墙体外侧。这样,玻璃幕墙对主体参观部分的反射扩大了整个广场的场所空间,玻璃幕墙后实体建筑墙面的通透又使整个建筑形式不被破坏。

总而言之,这种处理手法不仅维护了整个建筑风格,而且还将现代的建筑形式融入其中。而其真正含义在于深刻体现了古今“共生”的设计思想。

2.5 精心处理细节

细部处理是决定建筑成败的关键。在这次郑州商城博物馆的设计中,我在细节处理上花费了比较多的心血。如新建博物馆里面的挂石处理,由于南北向立面较长,我就重点考虑石材纹理和单元尺寸的变化组合。通过多方案的比较,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了mm×mm规格,以50 mm开槽和30 mm开槽的石材相组合、mm×mm磨光黑色石材作为装饰带的方案。从整体的制作效果来看,还是达到了力度感和沧桑感的要求。又如,在室内展厅的处理细节上考虑了沙石地面、锈蚀钢桥与昏暗的灯光的组合,充分表达了历史的凝重感与沧桑感。

再如,展廊展柜与天窗的结合,使人们自然的产生由俯视到仰视的动作趋势,从而也表达了“洞天”的效果,这样的细节处理加强了展廊的封闭感和凝重感,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氛围,同需要表达的场所精神相符。

3 设计说明

3.1 设计思想

以“共生”为主题,以“城市=建筑=遗址”和“历史=现代=未来”两个序列为纵横两条轴线展开设计。

3.2 功能 空间 技术

功能上,陈列、展示、办公、休闲清晰分区并有机渗透;空间上,采用多个中庭组织出丰富的空间,并在竖向上将自然光引入各层,不同时段的光影变化给博物馆注入了灵气;交通上,提供了更多参观方式的可能性;技术上,采用天窗与高窗采光通风,使建筑立面简洁肃穆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机械能耗。

3.3 人 建筑 环境

方案重视分析基地与环境的关系及基地内部的关系,注重建筑对人文历史的继承,创造了人、建筑、环境、历史文化的“共生”关系。

4 结语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表达我对这次方案设计的感悟,那就是传承。在如今全球化时代,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建筑必须要考虑现代性与本土性的关系。对建筑设计而言“共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要在一个受到历史语境约束的具体地点、地段,探索一种既可以表达历史文脉,又可以把现代的技术和审美信息融合其中的设计策略,再加上建筑设计者的个人想法与手法,从而促成历史语境的现代表述与对话。我怀着对历史的崇敬与责任感,较为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方案设计,解决和克服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这次设计,表达了我对“共生”理念的认识,希望能够对设计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3

调研目的界定:本调研着眼于职业转换期内学生/员工的价值转换以及行为差异,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力图呈现出公司在吸引和保留所面对的挑战,为公司人力资本投资规划提供参考,并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问卷参与者分析:本调查问卷参与者是毕业3年内的公司员工和即将毕业(大三或大四)的高校学生。

调研时间:2008.9-2008.11

有效样本数量:22760

五大因素权重排序

在对“第一工作场所”的五个方面要素(领导力、团队协作、职业发展、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文化氛围)、薪酬福利)重要性权重回复的有效问卷中,数据显示:61%的在职员工认为“职业发展”最重要,而大学生中仅有17%认为“职业发展”是“第 工作场所”要素的最重要内容。可见:毕业3年内的员工已经对职业通道有了 定认识,具有明晰职业发展方向的主观意愿。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司需要把“职业发展”作为公司保留员工的重要内容,并对员工进行持续的职业发展通道教育。而对于大学生而言,虽然17%的比例在整体排序中仅次于“薪酬福利”的40%,但也说明“职业发展”已经成为学生衡量职业选择的重要指标。

40%的大学生把“薪酬福利”作为考虑“第一工作场所”的首要因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选择“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只占到6%。可见:由于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学生选择的价值取向非常单一。这也对公司文化的有效传达提出挑战,同时为招聘公司校园招聘带来潜在保留风险。在此我们建议:招聘公司需要在招聘计划中给大学生更多的机会了解公司文化,同时对候选者进行更深入的职业通道讲解,以为入职3年的人才保留打下坚实基础。

在“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要素中,学生选择其作为第一要素的比例分别达13%和24%,这大大高于员工的6.4%和2%,从中我们看到大学生对能力提高的渴求非常强烈,大学生对职场的适应度存在一定焦虑。另一方面看大学生对入职后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培训存在需求。

由于“团队协作”是员工敬业度调查(EngagementSutrey)的重要内容,美世建议:公司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入职3年内的员工进行敬业度调查,并把“团队协作”纬度作为重要考察内容,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不仅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激发员工敬业度和保留员工关重要。

整体薪酬要素重要度排序:

整体薪酬部分内容:丰厚的底薪、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加班工资、与工作表现挂钩的奖金、学习深造的赞助经费。在职员工和大学生的问卷反馈中,67%的在职员工和70%的大学生都把底薪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这表明:现金仍然对于年轻员工吸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大学生访谈,我们发现:由于对整体薪酬缺乏了解,大学生把岗位薪酬(TotalcompensatlDn)比较等同于底薪(base salary)或整体现金(Total cash)收入比较。员工访谈中,更多员工希望表示希望公司通过提高基本工资给学习深造提供灵活性选择,他们更多的把基本工资当作岗位价值高低的衡量指标。

尽管如此,仍有18%的在职员工把“学习深造的赞助经费”放在要素排序的第一位,这大大高于对“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加班工资、与工作表现挂钩的奖金”的考虑。访谈中我们发现在职员工对学习深造的理解不同,但更多的人认为:良好的培训是提升的重要基础,在这一比例上在校学生为4%。

具体问题分析

在问卷回答的分值统计中,大学生对如下三个方面打分最高:

·比起机构中完善的知识储备库,我更希望有导师指导我工作;

·我希望我的机构可以充分尊重每一个人,不计较职位和背景;

·我希望我的机构鼓励跨部门合作;

在职员工对如下三个方面打分最高:

·我所在的机构在行业内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企业;

·我以在此机构工作而自豪:

·我的机构在决策时可以对不同的观点给予评估和公开讨论。

由此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价值标准(ValueProposition)中,依然把获得良好培训和实践机会作为最重要的考虑指标。另一方面通过访谈我们同样发现:学生对公司培训存在一定依赖,缺少主观能动性。因此美世建议对于校园招聘的新员工应该更好地传递主动学习理念,对岗位能力模型和职业发展通道相关的学习路线图(Learning Map)与新员工做好沟通。

对于在职员工,同样需要岗位能力模型和职业发展通道的沟通,另外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行为管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

开放式问题

由于问卷中对理想中第一工作场所做了开放式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校园招聘市场新的变化:

·外交部、信息产业部等公务员性质的职位已经在大学生的排序中进入首先考虑行列。

·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国有银行等国有垄断行业以其整体薪酬水平和职业稳定性对校园招聘具有极大的动员能力。

·华为、李宁、联想、腾讯等国内一流高技术企业和知名外企的品牌吸引力已经拉近。

文化娱乐场所的防火(消防) 篇4

文化娱乐场所是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主要有卡拉OK厅、夜总会、舞厅、影剧院等。这些场所人员密集,灯光暗淡,一旦起火,容易引起混乱,造成伤害,因此,其消防工作不容忽视。

一.卡拉OK厅、夜总会、舞厅的防火

1.火灾危险性

(1)现有娱乐场所大多是利用原有建筑改建或扩建的,因此受原有条件限制,全部或部分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这些娱乐场所都极讲究装潢,采用大量的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作各种装饰。

(3)娱乐场所用电多,如大量的照明灯具、音响、空调等,采用多种设计方式,线路复杂,如果安装和使用不当,容易因短路等故障起火。

(4)吸烟人多,吸烟时不慎或烟头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火灾。

(5)安全出口不够,或设置不合安全要求,防烟排烟设施差,一旦失火,由于烟雾和毒气,易造成重大伤亡。

2.防火措施

(1)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舞厅、卡拉 OK厅。夜总会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目、疏散宽度和距离、防烟排烟、装修材料、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二级。

(2)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台阶,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3)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楼梯口,必须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场内必须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时间不得少于2O分钟。

(4)内部装修前将事先拟定好的图纸报所在地区消防监督机关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顶棚应采用不燃材料,墙面、地面隔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帷幕、窗帘、家具包布应采用阻燃织物。

(5)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严禁乱拉乱接;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整改,不准超负荷运行;室内应采用阻燃铜芯导线穿金属套管或不燃硬塑料管敷设;灯具不得靠近可燃物,应采取防火、隔热措施,移动式的灯具采用橡胶套电缆,插头和插座应保持接触良好。

(6)严禁在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

(7)按规定应安装室内、外消防给水设备,配置灭火器材,应放在便于取用的明显地方。大型的卡拉OK厅、舞厅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加强防火管理,营业时确定专人值班,注意巡视,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营业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切断电源方可下班。

二.影剧院的防火

影剧院是供人们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集会的场所。目前,影剧院已不单纯是放映电影和演戏之用,而是集电影、录像、游艺、舞会于一体,它主要由舞台、观众厅、放映室、变配电室、演员化妆室、道具布景室、美工室等组成。影剧院内人员集中,使用频率高,而且多处于闹市区,因此,必须把它们列为消防工作重点,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1.火灾危险性

(l)室内尤其是舞台和观众厅装饰、布置使用大量的可燃物,如纤维板、胶合板、天幕架、幕布、地板、道具、服装箱等。由于建筑跨度大,门窗孔洞多,空气流通,其火灾的特点是燃烧猛、蔓延快、易塌顶,极易造成重大伤亡。

(2)电气设备多,线路复杂,用电量大,容易因安装或使用不当出现故障。如电线老化损坏,发生漏电、短路;电熨斗、电吹风使用后忘记切断电源;放映机灯箱温度过高,卡片没有及时排除等等,这些都容易引起火灾。

(3)胶接影片要使用丙酮,清洗假发和戏装所使用汽油、乙醚,都是易燃液体。

(4)观众、工作人员及台上演员吸烟,乱扔烟头。另外,为增强效果,剧中要用鞭炮、烟火等,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2.防火措施

(1)建筑上耐火等级不低于一、二级。大于800座位的影剧院,其顶棚、墙面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小于8OO座位的顶棚亦应采用不燃材料,墙面、地面等可采用难燃材料。电影放映室与其他部分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开,眺望孔和放映孔应设防火闸门;观众厅与舞台之间的隔墙,除舞台口外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小时的不燃烧体砌筑;舞台口可在其上部用防火水幕带隔开,多功能影剧院各厅之间也应设立若干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等具体要求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安全出口、通道和楼梯口,必须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紧急照明设备,在营业时,靠太平门处应设专人值班,以便在遇事故时能及时引导观众疏散。

(2)后台用的电吹风、电熨斗用后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基座上,并立即切断电源,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电影放映室的放映机用完后,炽热碳精棒头及擦拭放映机的油棉纱头不准乱扔,应分别放在不燃的容器内。

(3)电气线路采用金属管内穿铜心绝缘电线敷设,禁止采用铅芯绝缘导线。灯具距幕布、布景和其它可燃物一般应大于5O厘米,如果幕布、窗帘随风摆动接触到灯具,应适当增大距离。

(4)不准在舞台和化妆室内用汽油、乙醇等易燃液体清洗衣物。卷片室内存放胶接影片用的丙酮必须限量,一般不超过5OO毫升,平时分装在1OO毫升的小瓶内使用。

(5)舞台上禁止吸烟和住人,禁止人员带入易燃易爆物品。放映结束后,应有专人负责安全检查,确定安全后,切断电源,方能下班。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5

1.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并举,以法律,校纪来管住学生,用道德行为来约束学生,是防范学生进入不良文化场所的首要方案与措施。

①法治能遏止“假恶丑”,制裁,处理违法违纪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德法能弘扬“真善美”,用良好的道德品行去教育,陶冶学生,起到引导作用。

②国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予了立法保障。要想他们守法,不进入不良文化场所,首先必须有法可依。对那些不法之徒,从法律上进行制裁,使他们无法律空子可钻,让那些专赚学生钱的不法之徒望而生畏,自觉改行换业,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学校也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变以往“人管人”的做法,做到以法治校,以制变管人,以守则约束人。

③在学生中加强社会注意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新型的社会注意道德风尚,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校要充分发挥道德教育规范的作用,把它当作校训教育人,培养人。

④要勇于谴责和打击不道德的和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赞扬和鼓励见义勇为的高尚行为,让舆论的力量来纠正学生的不良品行。这样,学生才会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勇于同一切违法行为斗争。

⑤从行动和道义上支持尊师守纪,进而杜绝进入不良文化场所。2.对学生加强前途,理想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前途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思想不再空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他们以实际行动来迎接“生存大挑战”,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性,懂得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3.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用爱心去感化差生,是杜绝进入不良文化场所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必须借助于教学,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家长、同学不能冷落、排斥、歧视品行不良的学生,要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尤其是班主任,更应深入到有不良品行的学生中去,与他们沟通和他们打成一片,用和风细雨的方法,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谈心,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追求完美,达到行为能“受制与内心的判断”,避免不良品行滋生。4.加强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好人好事,激励后进生学习榜样。利用学校广播站、墙报、宣传栏、班会等表彰选进,促进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发挥团委会、学生会的作用,要求学生会发挥学生“自治”,自我管理的作用,充分利用志愿者活动,实行“一对一”扶助,把品行不良者带回正道。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密切与宣传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联系。要形成“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耳闻目睹的案例去教育品行不良的学生。

6.加强来年搞好性格、性情的培养,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如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心理将抗宣传活动,让那些心灵上受到创伤,情感压抑,性格内向,情绪偏激,心胸狭窄的苦闷心情,能得到化解,把学生的不赖能够品行消灭在萌芽状态。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6

工作情况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政府消防安全紧急会议精神,按照局文件要求我们全面开展了文化娱乐场所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现就检查情况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收到局下发的文件后,我所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工作。并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所集中开展文化娱乐场所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督促文化娱乐场所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x、xx同志担任。

二、全面落实检查,确保消防安全。

从x月x日开始,我所全面开展了对全县所有文化娱乐场所的火灾隐患普查工作。截止x到月x日,我们共出动检查人员x人,检查歌舞娱乐场所xx家;检查网吧xx家。检查中大部分场所消防安全意识较强,消防工作抓得较好,但也发现了个别文化经营场所灭火器放置地方不正确,消防通道存在堆放杂物等情况,我们对检查发现中发现的问题,均向场所下达了《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如果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规定,我们将依据条例规定依法予以停业。在检查中我们都找来该场所负责人,督促其加强安全检查,做好应

急预案,做好火灾防范工作。

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扎实的工作,确保全县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安全。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饮茶场所,中英茶文化,内涵,异同

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 茶被发现至今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所形成的独特精神意蕴迅速与文化结合在一起, 又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英国本土没有茶, 17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 中国茶叶进入欧洲市场, 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喜爱, 但只有英国受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传统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不曾种植一片茶叶的基础上, 仅从中国舶来茶叶建立了自己精致优雅的饮茶方式, 赋予茶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到底中英茶文化有何本质的不同呢?又哪些相似的地方呢?带着这些问题, 本文以中英不同的饮茶场所作为切入点, 分析两国茶文化内涵的异同。

1 中英饮茶场所的不同

从饮茶历史来看, 饮茶者都喜欢选择既能喝茶又可以消遣娱乐的场所, 人们有这样的需求, 就会有这样的消费场所。众所皆知, 中国把这样的消费场所叫做茶馆或者茶楼, 古往今来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茶馆 (茶楼) 而且南北风味各异。但英国似乎没有一个像中国茶馆这样的称呼, 据相关文献记载, 早期英国有“茶室”这样的称呼,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室”便被淘汰了, 取而代之的就是现在“下午茶”。“下午茶”不是茶馆, 但其最能代表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1]英国至今依旧没有统一的称呼, 因此本节中英国的饮茶场所用“下午茶”来代替, 足以见出两国茶文化的不同。

1.1 中国的茶馆

茶馆发展史体现了中国不同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 其起源较早, 大约产生于西晋时期, 但当时还处于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叫做茶摊, 后经国力昌盛的唐朝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宋元明清时期得到完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宋朝繁盛的集市场景, 其中就有很多茶馆。在近代和解放初期得到全面的发展, 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 现代茶馆发展更加繁华, 北京老舍茶馆的开张标志茶馆业开始进入现代茶馆的快速发展阶段, 21世纪以后, 中国茶馆明显趋向于多元化方向发展。

其实, 最开始中国的茶馆叫做茶摊, 在现代的古装电视剧中, 我们时常会看到茶馆、茶楼或者茶摊。在秦汉时期, 茶已经成为日常待客之物,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卖茶, 根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 每日独提一器茗, 往市豁之, 市人竞买, ”意思是说, 晋朝有个人每天提着茶水到集市去卖, 集市上很多人都争着买, 当时的茶水只是为路人解渴, 没有固定的地点。直到唐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佛教的盛行, 社会上饮茶成风, 出现了现代意义的“茶馆”雏形。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学禅, 务于不寐, 又不夕食, 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 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 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 渐至京邑城市, 多开店铺, 煎茶卖之。”意思是说:学佛之人, 不能睡觉, 晚上也不能吃饭, 只允许饮茶, 而后社会上开始模仿成为一种风俗, 在乡镇、集市、道边都开着卖茶的店铺。唐中期国家政治稳定,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当时长安外郭城有茶肆, 城外设有茶坊, 以及集市上的茶亭、茶棚、茶房、茶轩和茶社等供大众消费的地方很多。正是茶馆的发展, 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 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 也使得茶馆不仅在产茶的江南地区迅速普及, 也流传到了北方地区, 促进茶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宋元明清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使得茶馆更加的精细化, 由于宋朝重文轻武, 统治阶级喜欢舞文弄墨, 原本茶在魏晋时期就已经超出其自身的价值, 进入了文化功能领域, 在宋朝这一趋向更加明显, 孟元老的《东京华梦录》记载着当时杭州处处有茶馆, 《都城纪胜》中记载“大茶坊悬挂名人书画……都人子弟在此会聚, 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元代曲艺、评话的兴盛, 茶馆成为这些活动的理想场所, 促进了市井文学的发展。清代茶馆遍布大街小巷, 而且出现各种风格的茶馆, 如以卖茶为主的清茶馆, 在郊外的卖茶为主的“野茶馆”等等, 到了近现代茶馆的风格更加齐全。

1.2 英国的“下午茶”

17世纪英国顺利进入资本主义时期, 18世纪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的发展, 维多利亚时代茶叶结束在英国的“奢侈品”的地位, 从皇室贵族之间流传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 成为了英国大众日常消费品。一方面得益于英国女性对茶叶的喜爱与推广, 当时英国咖啡店文化很盛行, 女性是被排除在外, 自然就选择在家中喝茶, 茶价格的降低为茶叶与家庭饮食结合提供可能;另一方面, 英国当地的生活习惯, 晚餐的时间较晚, 与午餐相隔时间较长容易产生饥饿感, 女性们就会准备点心和红茶和家人享受一下。当然这一习惯也得益于玛利亚 (Anna Maria) 也就是贝德福公爵夫人, 她的社交圈子非常广泛, 经常喜欢邀请客人来家里做客, 5点多钟客人们容易饿, 公爵夫人让下人安排点心和茶水供客人享用, 后来这一习惯就演变成“下午茶”, 这一休闲形式在大众之间流行开来, 成为英国新的社交方式, 也成为男男女女借助这一形式展现自己的品味、地位和身份的最佳方式。

2 中英茶文化的异同

不同的饮茶场所折射出不同的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差异性, 茶在中英不同的国度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饮茶习惯和体现出独具一格的文化现象, 两者共同之处都源自于茶这一形式, 但其内容却天壤之别, 本节重点在于阐释中英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2.1 中英茶文化相同之处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红茶、绿茶、乌龙茶每一种茶又都有独特的特征和文化形态,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品之一, 不仅具有解渴、药用功效, 还蕴藏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英国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其气候以潮湿为主, 不利于绿茶、乌龙产的存放, 种植茶叶中也只有红茶实验成功, 另一方面, 英国人骨子里具有绅士品质, 追求生活质量, 喜欢交际的生活习惯, 使得红茶成为英国文化的载体, 茶从起初解渴、健脑提神的日常饮食文化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了高贵典雅休闲方式。

2.2 中英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中英都以茶为中心形成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的茶从西晋时期就与人的精神、情操联系在一起, 以茶助兴、以茶代酒逐渐成为文人雅士之间聚会畅谈的必备之物, 因而产生各种文化现象。“茶已不仅仅是解渴之用, 而表现出其自身价值以外的‘文化功能’, 进入了‘精神领域’, 于是, 中国的茶文化出现了, 茶的价值功能逐渐被扩大了。”[2]以“仁”、“礼”为中心的儒家思想, 社会秩序一切皆以秩序、规范来进行, 强调中庸之道, 这一思想影响中国茶文化。从种茶、采茶到泡茶、品尝等等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 只有这样才能泡出好茶, 品尝到茶的芳醇香浓, 更重要的是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同时, 在儒家思想中有一套茶礼, 因其“礼法”的制约, 不同阶层的茶礼是不同地被赋予了地位、身份之象征。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泡茶、饮茶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规律, 但其没有严格的茶礼, 崇尚自然, 随性、自由追求空灵虚静的精神境界。禅宗“空”、“顿悟”的思想影响最终形成“茶禅一味”佛家茶文化, 通过茶来引导教徒的精神, 净化其心灵使其成佛。

英国有早茶、上午茶以及下午茶, 但只有下午茶才是真正意义上英国茶文化载体。英国与中国饮茶方式不同, 其在茶中加入牛奶、糖调制成奶茶, 他们并不习惯芳醇回甘的清茶。制作奶茶的工序自然与中国泡茶的流程不一样, 需要经过“取水”、“烧水”、“温壶”、“冲泡”“调制”等步骤, 他们不会从暖瓶中直接倒水泡茶, 可见英国人性格的细腻、精致[3]。最初的下午茶只是为了充饥,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下午茶的内容不断地丰富。每当英国人邀请亲朋好友喝茶, 主人一定会精心布置喝茶的环境, 包括音乐、鲜花、装饰品以及主人的服饰, 越高雅越能显出主人的地位。英国人对茶具非常讲究, 主人要准备滤匙、放过滤器的小碟子、吃点心的盘子、端茶品用的托盘等等总共15件大大小小的物件;喝茶时的基本礼仪, 茶具轻拿轻放、女客人要穿着得体, 声音要轻柔、谈吐要优雅, 时刻保持微笑;男士穿着正式、行为大方等等, 这些外在的形式都构成英国茶文化的重要内涵, 融合了英国的审美价值和生活态度, 也成为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可以说, 英国独特的下午茶文化体现出该民族精神, 凝结着英国人标志性的优雅、高贵。

3 结语

从中英两国不同的饮茶场所, 分析两国不同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产生于农耕文化, 中国的茶馆兴盛于市井之中, 在社会文明进程中不断分化出不同风格的茶馆, 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一道靓丽风采。但总体来说, 中国茶文化明显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与心灵感悟, 通过茶来传达个体生命感悟和人生价值观, 而对饮茶的形式如服装、礼仪等并没有要求。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兴盛于工业文明, 又在其传统民族性格的影响下, 形成了以贵族的高贵优雅为基调, 融合工业社会追求务实性和目的性, 成为英国社会交际的重要方式, 不像东方文化那样追求自然神韵、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白树勤.英美文化之旅[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87

[2]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8) :158.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8

一、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发展现状

(一)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在社区建设中大手笔投入,高标准规划,取得了较大成效。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落到实处。各级政府累计拨款和筹资近4亿元用于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经费支出比例逐年提高。二是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方式对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进行扶持;三是多形式、多渠道吸引金融、企业、民间团体等社会资金参与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组织开展了“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组织省市级文明单位与社区开展共建活动。

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累计投资4亿元,建设110个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210个社区宣传文化法制中心,21个青少年教育示范社区,60%的社区办公服务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在300平米以上,拓展了未成年人的生活空间,极大丰富了未成人的业余文化物质生活需求。

(二)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多数社区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文体活动室、娱乐室和室外健身活动设施等。其中,文化活动类阵地占75.1%,教育培训类阵地占22.7%。开设的项目主要包括图书阅览、休闲健身、课程辅导、科普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等。根据社区地区差异、基础条件的不同,大多社区购置或更新了大量文体活动器材;集文艺排练、演出、书画展、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内,琴棋书画、歌舞升平,社区文化形成了新亮点。

二、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存在的问题

济宁市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已成为未成年人业余学习、生活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展示自身才能的舞台。但是在整体建设和个别重要设施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不少问题令人忧虑。

(一)社区未成年人场所总体规模尚需完善,发展还不平衡

根据计生、民政、教育等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未成年人200多万,而目前社区数为110个,这样的对比差,就迫使我们要不断扩大社区规模。在深入细致的调查中还发现,全市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投入欠账大,部分社区未成年文化场所相对单一,或只有扶持建设的图书室(社区书屋);或只有一个篮球场地等等,如活动室、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室、多功能活动厅、文化学校、文化广场等基本为零。在城区旧城改造中,办公场所已经拆除或即将拆除,文化阵地建设出现空白,成为进一个时期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一些图书阅览场所由于受电子出版物的冲击、教育机制、环境、人员等多方面的影响,经营相当困难。部分老的居民小区,设施则比较落后、配套差,活动难以开展。

(二)社区未成年人场所功能定位认识不足,其利用率不高

不少社区除利用农家书屋工程、电子阅览室工程及社区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点对点投入,其他硬性投入出现零记录或没有及时跟上,使得宣传教育引导方面的载体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个别县市区不能正确处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尤其在旧城改造与城中村建设中,拆除黄金地段的公共文化设施,而建造宾馆、商厦的事时有发生,致使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往往以出租场地,削弱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基本功能。

(三)功能比较单一,项目较传统,政策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因为受到功能、项目、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其作为社区未成年人主要活动场所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目前,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主要是以课程辅导、图书借阅、一般文体活动等为主,项目设置传统、陈旧、单一,缺乏时代特色,吸引力不够。导致有些家长把未成年人的文体活动转移到了一些课外辅导班、培训班等等,一部分社区未成年人没有参与到社区组织的活动中来。在政策保障上体现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与校内教育没有得到有效衔接,社会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税费政策享受不到位;社会捐赠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

三、加快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的对策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不仅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必须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要从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制定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办法,发挥政府规划调控作用,建议把未成年人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列入实事工程,加大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的经费投入,在列入财政预算的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政策支持。

(二)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从综合性、复合性、功能性阵地建设入手,重点利用现有场所和阵地,纳入政府实事项目,通过政府追加投入、委托管理,运用政府、社会、市场相结合手段,以“政府出一点、社区出一点、社会组织出一点”的融资方式,在每个街道(镇)建立一个融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于一体的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大力发展与未成年人事务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协会、基金会,积极参与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三)要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要使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工作体制机制,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了解社区未成年人的真实需求,加强社区未成年人志愿者队伍和专业未成年人教育队伍的建设,在形成专门的项目策划智囊团的基础上,依托阵地,通过社会招募和市场招标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活动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如开发和培育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就学辅导、法律援助、素质训练、网络对话等互动性的项目,紧贴未成年人的需求。

(四)要依托文化活动载体,突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关于办公场所报告(本站推荐) 篇9

威宁县人民政府:

2010年2月,根据《关于设立威宁县商务与投资促进(招商)局的通知》威机编[2011]07号文件精神,设立威宁县商务与投资促进(招商)局,为威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管理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六股一室(办公室、招商股、对外经济协调股、投资环境协调股、项目编制管理股、贸易市场管理股),现有人员编制22名,其中:领导职数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

我局自成立至今,一直无固定的办公场所,长期以租用民房的方式进行办公,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对外招商的形象,阻碍了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更好推进我局各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特申请乡人民政府解决办公场所,根据工作需要,我局需配置以下办公场所:

办公室一间30平方米;

招商股一间30平方米;

对外经济协调股一间30平方米;

投资环境协调股(投资股)一间30平方米; 项目编制管理股一间30平方米;

贸易市场管理股一间30平方米;

酒类流通管理股一间30平方米;

局长办公室三间90平方米;

大会议室一间50平方米;

小会议室一间30平方米;

客商接待室一间30平方米;

党员活动室一间30平方米;

微机室一间30平方米;

档案室一间30平方米;

屠宰办2间100平方米;

特色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展览室一间50平方米(为了方便前来投资洽谈客商全面了解我县县情、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

单位自用停车场5个;

外来客商停车场5个。(为了方便前来投资洽谈客商泊车)。

以上共计需办公场所650平方米。鉴于我局工作性质,服务对象主要是外来客商,为更好地做好对接及服务工作,请求考虑安排7层、9层或11层为宜。

特此报告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10

[关键词] 艾滋病;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139-02

为了解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011年2~9月笔者对前来丰泽区疾控中心健康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 454例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整群抽样前来丰泽区健康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 530例,问卷1 530份,回收1 454份,有效问卷1 454份,有效率为95.03%。1 454例调查对象中,男534例,女920例,男女比为1∶1.72。年龄最大62岁,最小15岁。主要从事职业为酒吧、KTV、舞厅娱乐会所364例,足浴城303例,理发385例,美容美甲244例,宾馆旅店招待所73例,其他85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1],调查表是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问卷表作为核心试卷,增加内容包括AIDS相关知识、态度等。对前来笔者所在中心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同时发放问卷,以不记名形式进行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1 530份,有效问卷1 454份,有效率为95.03%。调查表中包括艾滋病10个基本知识问题:①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能从外表上看得出来吗? ②目前有预防艾滋病病毒的有效疫苗吗?③目前有治愈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吗?④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⑤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共用针具有可能得艾滋病吗?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⑦只保持一个健康的性伴侣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⑧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吗?⑨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吃饭、握手、拥抱、共用厕所会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⑩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1.3 知晓率判断[2]

10个问题正确回答≥8个为知晓,知晓率=回答正确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2 结果

2.1 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1 454份调查问卷中,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3.6%,其中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均达到80.0%以上,对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仅为42.0%。调查1 454例中,知道HIV感染者不能从外表看出来的1 047例(72.01%);知道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为1 019例(70.08%);知道目前无有效药物可治愈艾滋病的有1237例(85.08%);知道输血可以传播HIV的1 250例(85.97%);知道与他例共用针头或注射器吸毒可以传播HIV的1 192例(81.98%);知道感染HIV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可被感染HIV的1 207例(83.01%);知道保持一个健康的性伴侣可以减少传播HIV的1 250例(85.96%);知道坚持每次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预防HIV传播的1 164例(80.06%);认为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握手、共用厕所不会感染HIV的613例(42.16%);认为蚊虫叮咬不能传播HIV的有597例(41.59%)。

2.2 对艾滋病的态度

大部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表示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和关爱态度,若感染了AIDS也愿意求治,只有9.21%表示对患者有歧视态度;另外93.05%表示对艾滋病有恐惧感。

2.3 获得AIDS相关知识的途径

互联网及电视为第1位(61.7%)、其他依次为宣传资料(40.5%)、广播(27.8%)、培训(26.7%)、宣传栏(29.3%)和咨询(3.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3.6%,与刘成宗[3]报道相符。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在80%以上,而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其中,知道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握手、共用厕所不会感染HIV的知晓率仅42.16%;知道蚊虫叮咬不能传播HIV的知晓率为41.59%。另外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和关爱态度,若感染了AIDS也愿意求治,只有9.21%对患者有歧视态度,另外93.05%表示对艾滋病有恐惧感,与庄贵华等[4]报道一致,说明从业人员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很缺乏。

文化场所调查报告 篇11

关键词:空间文化,公共空间,非场所,场所

前言

全球化进程加速, 区域交流日益频繁, 地方与空间的文化研究也不断得到重视。空间首先是指地理空间, 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维度, 同时体现在社会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空间和场所 (place) 的意义多重性, 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也意识到关于人的研究存在着许多种可能性, 空间文化研究就与人对空间的感知有关[1]。关于场所的定义, 在不同学科领域里总是不断被重新审视, 与此相关的概念“非场所” (non-place) 便是与之相对的。

一、场所与非场所的含义

关于场所这一概念, 从不同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意义, 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可能对同一场所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场所的定义具有多层次性, 但每一种定性和定义都能反映场所某一方面的特征。Doreen Massey对场所的定义相对来说较全面:每一个场所都是独一无二, 与众不同的;每个场所都有其特色、传统、本地文化与节日、口音与语言[2]。场所具有的独特性往往与人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人对场所的感觉可以是主观的, 与其在某一场所中的经历相关。这就是一个人对某一空间的场所意识 (sense of place) , 场所意识关注个人情感, 与个人经历相关[3]。场所意识还强调个人对某一场所的归属感。可见, 对场所的认识也是一种认识世界、认识空间的方式。

与场所相对应的概念便是非场所, 其特征也是相对而言的。法国人类学家Marc Augé在《非场所:超现代人类学入门》中描述了一名乘客在各种空间中穿梭的经历, 并提及“非场所”的概念———如果一个空间不能被定义为“有关联的, 有历史的或有身份的”, 那便是非场所[4]。非场所一般是指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 由于这些空间不是私人场所, 因此人们来去匆匆, 不会在非场所留下过多的记忆, 也不会与这些空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且, 由于这类空间的特性及其提供的服务较为统一化, 人们在非场所从事的活动也都大致相同, 没有特异性。根据Marc Augé对非场所的定义及书中的举例, 城市中随处可见非场所的身影———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超级市场等公共场所。人们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聚集在这些空间里, 可都是匆匆过客, 到来又离去, 可以说这些空间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稍纵即逝的, 暂时的。这一类空间, 例如机场、地铁站、车站等, 为了实现标准化、一致性、高效率, 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方面都显得大同小异。尽管这些公共场所每天都有巨大的人流, 却似乎无法承载人的记忆和情感。有关空间流动性的研究、批判及反思已经延伸到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前文提及的机场、火车站等公众场所被描述为非场所, 其特征包括没有固定位置的, 抽象的, 非地理学的[5]。这些特征与前文提及的场所的特征是相对应的。

然而, 非场所这一概念似乎很少单独出现, 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场所”这一概念。Marc Augé在书中不仅为非场所下定义, 而且阐明了另外一个现象———无论是在现实世界, 还是在研究空间理论时———场所与空间, 场所与非场所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非场所性不能脱离场所性独立存在。尽管如此, 许多学者仍对非场所性相关的理论提出批评, 同时质疑这一术语存在的必要性。Merriman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驾驶场地》中指出, Augé作为一个旅游者, 同时作为作者, 身处非场所之中和之外, 这是一个非常别扭、矛盾的位置;Augé夸大了与非场所性相关经历的特殊性与新奇性。他还批评Augé没有明确指出场所与非场所的关系, 以及非场所这一研究所涉及的交际学、社会关系学等有关问题。

二、场所与非场所的矛盾与统一

尽管场所与非场所是两个相对而言的概念, 却不是完全对立的, 某些被定义为场所的空间会体现出非场所性, 而被定义为非场所的空间却也能体现出场所性。这两个概念, 两种特性其实是密不可分的。高速公路、连锁商店、休闲公园、零售商店被描述为非场所, 因为它们在人类学上不能被定义为场所, Augé也把此类空间描述为“使个体只能与自己的影子交流”的空间[4]。尽管个体在非场所中从事类似的活动, 但总是有区别的。例如, 机场里并非只有乘客, 也有前来送别的朋友、家人和在此工作的工作人员。前来送别的人员可能会有伤心、不舍之情, 在这种情况下, 被定义为非场所的机场也可承载情感。

一个空间既可以作为场所存在, 又可以作为非场所存在, 更可以同时具备两种特性, 其判断依据应是此空间存在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和使用者等方面。Massey和Jess是这样描述场所的:在通常情况下, 当人们需要为地方下定义或作解释时, 可能会在脑海里描绘某个固定的地区或地点的情形, 而这些空间在经济、文化、物质等方面都会体现出特殊性;场所是独一无二的, 各自体现出独特性;而人们对地方这一概念的见解, 也不尽相同[2]。正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关于“场所”的不同诠释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如“非场所”这类新名词。在全球化进程中, 世界越来越小, 人们可以轻易到达离家很远的地方, 与此同时人们也深刻地改变着对世界的认识。全球化为场所带来新认识, 不但加速了国际机场、跨国火车线路等的建设, 而且使人们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空间。

Augé形容非场所只能创造出孤独与雷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空间内体验着无差的行为和一致的步调。对于工作人员、商务人士、旅行者、游记作家、文化评论员、广告从业员、建筑评论家, 甚至是恐怖分子, “非场所”都可以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场所”[5]。尤其是恐怖分子, 这些“非场所”往往是他们的首选, 因为这些空间通常是公共场所, 且人流密集。交通使新的劳动分支产生, 而非场所中, 如当中的工作人员是相当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 特别是在研究人与空间关系时[6]。由于这一群体较为特殊, 在具有流动性和暂时性的空间里处于一个相对固定、长期的职位或位置。在研究非场所的个体与空间的关系时, 如果考虑到工作人员的特殊性, 则不难发现他们并不属于Augé笔下只与自己交流, 或者只与文字标识交流的那群人。例如, 火车站里面的工作人员与学校里的老师、公司里的职员、医院里的医生和其他行业一样, 每天去上班的地方工作, 与同事交流, 并不是为了中转或者短暂停留, 因此火车站是可以承载这些工作人员的记忆的。且不论火车站是场所还是非场所, 它处在某一城市或地区, 与周围环境都有联系, 最起码是社会构建, 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社会空间, 火车站包括了各种人际关系网络, 人与人的相互关联, 以及人际交流的复杂性, 无论是小型的, 还是大型至全球范围的[2]。以火车站为例便可看出Augé所提到的非场所的某些特性有其局限性与片面性。

结语

无论是“非场所”这一概念的提出, 还是关于“空间”这一研究领域所提出的一些新设想, 都标志着人文地理和地理人类学的新进展。全球化进程不但使地球越来越小, 而且拉近了地方之间的距离。这些进展都让我们重新思考关于

WENJIAOZILIAO

空间的概念, 以及个体在空间和地方中扮演的角色。我们不再把空间和场所孤立开来, 而是把它们与社会个体相结合, 探讨几者的关系。通过了解人与场所的关系, 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世界。全球化进程改变了我们地方的传统认识, 从一个空间的角度重新审视、定义文化。

关于“非场所”这一概念的理解:它不是场所, 却与场所是相关的, 有时甚至不在我们触手可及的范围内, 但关于它的特性我们是能够理解、体会的。非场所可以理解为一种关系或一种关联, 强调空间与周遭环境的关系, 也强调人与空间的关系。关于非场所这一概念的提出, 是人类认识空间和场所的一个里程碑, 但是这一概念, 以及关于这一概念的诠释并不适用于非场所类目下的所有例子。

“非场所”这一概念并非绝对化的, 而是相对而言的, 但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并不是毫无必要的, 因为它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平时习以为常的空间并对其进行改造。日渐加速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节奏使一些相同类型的空间趋于同一化, 例如各地国际机场的设计、设施等趋于相同, 或某一城市的地铁站设计几乎一样, 这些现象都是“非场所”这一概念提出的基础, 而非场所这一概念的出现又使公共空间再次得到重视, 设计者也可从中得到灵感, 为公共空间的设计注入更多的地方特色元素, 使每一公共空间都有自己的特点, 成为独一无二的“场所”。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戴维.萨克.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Doreen Massey, Pat Jess.A Place in the World Places,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 1995.

[3]Gillian Rose.A Place in the World Places, Culturesand Globaliz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5.87-132.

[4]Marc Augé.Non-Places: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M].New York:Verso, 1995.

[5]Peter Merriman.Driving Places:Marc Augé, Non-Places and the Geographies of England’s M1 Motorway[J].Theory, Culture&Society, 2004, Vol.21, (4/5) :145-167.

上一篇:镇信访干事述职报告下一篇:小学英语读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