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篇1

一、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

(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理念之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理念之

(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理念之

(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理念之

(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二、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体现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了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始终。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围绕新课程理念和要求,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作到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不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已,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作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只有更新了这一观念,转变了互动的角色,互动即是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里的互动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班级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内容包括情感、行为、心理、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内驱力等等。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解决和修改。从而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所谓“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个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2)因材施教,团体进步

众所周知,在每一个班级里都有优生和差生之分,他们之间的兴趣爱好,交往团体,思维方式,判断能力,天性禀赋都有千差万别之分。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给予同一个目标,同一种方法,很难获得同样的效果。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找出最适合每一个个体的目标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团体共同进步。在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制定具体化的学习方案上面。而不是传统的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组织好一堂课这方面。根据美国心理学家 Lewen的团体动力试验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团体的动力可以带动个体的进步。而众多个体的进步又可以促进团体发生质的飞跃。这种良性循环是每一个为教者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在个体中培养团体意识,在团体中促进个体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影响力、号召力、相互协调能力。

人教版课标教材的特点有哪些?

新课标物理,比以往的教材发生很大的变化。从整体看新课标特点:

一. 改变单纯知识传承的倾向

根据“三维”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体现了课程的学科性质,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融合了课程的核心理念。传统的物理教学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而新课程除了重视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同时重视对学生的探索兴趣与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等的培养,即物理教学应从强调获取物理知识内容向理解物理过程转变,从单纯强调知识积累向探求知识转变。

二.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为了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新课程教科书普遍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在教材编写上采取多样化方式。比如在教材每一节都有“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足迹”

三.改变过分强调统一要求提倡因材施教

高中物理课程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它不仅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有个性地发展。在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教材内容上看新课标特点:

1.注意基础性、开放性,兼顾差异性,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视物理科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关注科学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人教版课标教材物理科目总共有七本:

必修《物理1》、《物理2》和选修《物理3-1》、《物理3-2 》、《物理3-3》、《物理3-4 》、《物理3-5》,每册书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必修《物理1》、《物理 2》是全体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教材充分注意了基本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拓展知识宽度,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以适应全体学生的需求。针对不同 学生学习的能力倾向、学习兴趣的不同,教材的设计除注意共同的基础性外,还体现了差异性,为不同的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教材还注意了概念和规律的实际应用,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毕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物理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材中还特意设计了许多探究式的实验,以便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同时,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学习物理内容的同时又关注了物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科学的文化价值。

选修《物理3-1》、《物理3-2 》、《物理3-3》、《物理3-4 》、《物理3-5》是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选学不同的内容。对于物理学中的一些主要的概念、规律,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或者通过提出设想或猜想,再经过实验、分析,探究出一般规律。这些科学的方法和理性思维对学习这一系列的学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教材还注意开放性更大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的学习,注意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那么根据新课标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采 取哪些策略?从教学思想上要:

一、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现代物理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地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清晰完整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刻性。善于通过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思维深刻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对物理学习的效率、进度和灵活应用程度有着最大的影响,思维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二、活化学生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正确建立和运用物理模型的能力

中学物理问题的解决,通常是经过以下程序: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正确选择条件和规律;应用数学关系求解;验证所得结论。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实现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顺利过渡,是迈出正确解题的最关键的一步。从物理教学本质来讲,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物理模型的教学。物理模型有实体模型、过程模型、条件模型等等,熟悉、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物理模型是正确建立和运用物理模型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题给信息中寻找能为我所用的信息,同时画出简化、清晰的示意图。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科技,有不少甚至是最新的前沿科技成果。实际上更多的现实素材被编入各类题目中,形成“信息给予题”,用来考查学生采集、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特别引导学生解题时注意滤掉多余和无谓信息的干扰,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搜索出有用信息,准确锁定开放性(不确定性)题目的合适目标,捕捉题目中描述的背景信息与物理知识原型的明确关系,从而实现快速解题。

3.引导学生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课改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习物理一定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千万不能空对空。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物理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是亲切、实在、有用的,从而用心去学好物理、用好物理。4.引导学生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

在立足牢固掌握物理学科内容、拥有坚实学科能力的基础上,所以,强化物理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绝对不能轻视。因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数学意识淡薄,数学归数学,物理足物理,泾渭分明,从而导致思维的僵化与思路的闭塞,这是学生解答相当一部分物理题失败的原因。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

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追求二者的初步融合,是高中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核心任务之一。1.了解科学源流,培养科学素养

物理课堂教学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把科学史上前人创新过程和创新方法适当地加以简要反映,使学生感受到前人的创新情景,从中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顽强的探索精神和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要特别关注人类生存面临的重大问题及由此开展的相关活动。这些内容的介绍,重要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了解,而是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责任、艰辛和使命,还有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科学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科研精神,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2.开发人文资源,感受人文精神

一个人仅仅有科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人文精神的滋养。人文提供的是方法论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它是用来解决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问题的。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宽松、愉快、高效、人文与科学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追求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贯通。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重在将三个维度进行有效整合,在实际教学中不折不扣地完成好三大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唯有此,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高中物理教师的神圣职责。从教学实施上要

1.积极营造高效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现在的课堂已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了,而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从旁辅助”,如何营造高效课堂是现在的主要课题,只有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驰骋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海洋中,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更深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2.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探究;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不仅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开展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对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有独特的价值。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篇2

一、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 构建新的师生互动体系

在传统教学中, 师生互动的方式只有课堂提问、批改作业及做试卷、个别谈话等有限的几种, 在传统教学中这是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和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新课改教学中应把这项工作继续进行下去, 不能因为课改就把传统教学本身的优势放弃。课改精神应当是以开放的意识、探索的心态、包容的气度、多元的观念、谨慎的态度与务实的精神对待教育, 对待学生。因此, 教师应当在传统的师生交流方式的基础上, 构建适应新课标理念下的师生互动体系。

师生互动的方式应当是多样化的, 如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教学法交流, 进行小发明和创新活动等,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批改作业也要体现出人性化, 在对学生做错部分不再是打上一个叉, 而是写上一个问号, 表示此种解法有问题请思考。对作业完成好的优秀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进行奖励。对学习差问题多的同学给予鼓励, 帮其制定学习计划。同时要求学生对近期教与学的感受写到作业本上, 使作业本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这对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也符合新课标理念, 教师在改试卷和作业时, 写上一段富有人性化的激励语言、格言、希望。让他们看到并赏识自己的优点。

二、师生共同开展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学会探索和研究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已经走进了高中课堂, 注入新的活力, 使研究性学习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如果这种方法运用的得当, 也许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如在讲完高一《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中的第八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 可布置给学生一道选择性作业, 请根据目前人类能源现状撰写有关“寻找新能源”的论文或进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一作业对学生来说既新颖, 又有挑战性,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于是出现了许多教师未曾思考过, 但具有领先和指导性的研究性课题, 如“利用江河水的流动特点建立无坝多级发电站”、“让沙漠变成人类的能源新基地—沙漠太阳能的利用”、“城市楼顶太阳能的利用”、“利用新材料让高速公路为人类提供电能”、“仿生与潜水艇之探索与展望”等。一道作业题能让学生产生如此多创新思维, 其含义已经超越了作业本身的范畴, 这就是新型作业题的魅力所在。最后教师不要忘记教学中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否则你的教学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布置多层次分类自选作业

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 所作的题目也应当不同, 这就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留多层次分类习题, 开始很多学生会选择一些简单的题目做, 当在一个班级建立了该科竞争氛围后, 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更高更难层次的习题。如在布置寒假作业时, 给学生留了三道作业题, 1.把本学期学过的知识用一篇文章来表述出来, 格式字数均不限;2.请把本学期做过的物理题简化成几种类型, 这符合物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和创新能力;3.出一套高质量的本学期期末考试题, 并做出标准答案, 写出评分标准。对于学生来说, 出一套试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要把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全面复习一遍, 找出重点难点, 而有些尖子生为了提高试题的难度, 还要参考近年的高考题, 这样学生出一套题的效果要比做几套题的效果好的多。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 这三道作业显然是不会有相同结论的,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分层作业, 其特点是表面上看是统一的作业, 但由于学生层次不同, 其作业的质量难度就完全不同, 达到了分层作业的目的, 也改变了过去出试卷只是教师自己的事的传统思维模式。

四、改变对“成功”概念的理解, 让学生体现成功的喜悦

“成功就是人生不断的实现自己设想的目标”, 把这一理念不断渗透到教学中去, 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制定学习短、中、长期目标, 把每一次完成预定的目标作为一次新的成功来体验, 并对未来奋斗目标作一个从新的调整, 达到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目的。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等各方面的差异, 使学生的各方面成绩存在着一定的落差, 这本是正常现象。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特别对那些成绩在班级排名长期偏低的学生, 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和进步。对那些在班级排名在前几名学生更要看到是进步还是退步了, 做到在教学中对学生不再一视同仁, 而是把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作自己参考系, 这对学生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使学生即使在全班排名较后也有机会赏识到自己的进步。如果每名学生都能不断战胜自己, 那么, 最后他就一定是成功者, 胜利者。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篇3

关键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重视探索过程。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为了搞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创造过程。根据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教学实施建议。

一、以发展为宗旨,落实三维目标

物理教学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志趣和特长,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选修模块,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分类推进。既要利用课程的选择性特点为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又要关注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的困难及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其学习物理的信心。教师应帮助学生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物理教学要落实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在教学设计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并尽可能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注意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来实现的。虽然任何知识的教学都具有实现三维目标的价值,但是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三维目标的要求并不是均等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区别对待,有所侧重。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和相互渗透的,在实施时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应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同步达成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有层次的,达成三维目标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二、改变教学方式,优化学习过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构成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高中物理课程的实施既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又要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变化,同时,还要体现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教育功能。

(一)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意义,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过程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和学习需求,切实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高中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是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中实现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为每个学生学习的需求提供咨询和帮助,并引导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及网络资源,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要努力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应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注意了解各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特点,力求趋利避害,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课标”总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这说明探究不仅是物理学习的一种方法,而且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这也标志着将学习重心从过去的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通过自主学习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可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可培养学生的协作、分享的团队精神,为学生在社会群体性中的适应和发展做准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学习理念。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价值取向既互相并行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应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性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及思维特征,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五)科学处理教材内容,降低物理教学台阶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之间,无论是知识难度和思维强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学时要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补充、整合等科学处理,使学习模块中的每个主题更加鲜明,结构和层次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高中物理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一门课程,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逐步达成的过程。教学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使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分步到位,逐步实现。在高一阶段,要特别注意控制教学的难度,要重视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衔接,教学时应适当降低教学台阶。提倡低起点、慢节奏、小坡度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分化。

三、突出物理特点,联系社会实际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物理实验教学,能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探究的能力,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能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根据物理学科组织高中物理教学。

(一)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

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来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兴趣,引

发思考,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将实验与思维紧密结合,养成正确描述物理现象的能力,提高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通过认真分析后,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与假设,对物理实验的结果进行猜想,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猜想与假设对探究物理规律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物理实验提高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和评估

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项目中的仪器和工具,能够获得准确的实验信息,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形成结论,并鼓励学生认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评估,发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反复实验等实事求是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

(三)从学生身边现象探索物理规律,让学生关注物理与社会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融进了社会生活,并要求学生从身边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选取生活与科技中的典型事例来丰富和充实物理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增强物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物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自然界、生活、生产中存在大量的物理课程资源。学校和物理教师要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物理课程实施的计划之中,开发和利用各种物理课程资源,充实物理教学内容。

(一)重视实验室、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按照“课标”关于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并组织实验活动。学校实验室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接触并熟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以便选择适当的仪器和器材进行科学实验,并注意充实仪器设备,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验。同时,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丰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物理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把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自然现象作为物理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从生活中学习物理,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二)重视科技图书、报刊等传统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科书是非常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但是,教科书并非惟一的文字课程资源。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改变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并利用图书馆,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科技图书,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的各种科技信息,了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学校应向全体学生开放图书馆,为学生获取信息创造条件。

(三)重视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体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电子论坛、广播电视节目等电子媒体中的物理教育信息资源,可以极大地拓宽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支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网上沟通。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及时更新物理课程资源,拓展视野,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获取课程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注重少年宫、工厂等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科技馆、展览会、少年宫、公共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社会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一般遵循五条原则:一是优先性原则,能为加强物理课程教育提供的社会课程资源,要优先用于课程;二是适应性原则,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背景,合理的利用与开发社会课程资源;三是教育性原则,着重选取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有用的素材;四是转化性原则,合理发掘和运用社区及其他学校的课程资源;五是安全性原则,社会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要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如生产危险品、放射性和污染严重的工厂就要做好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参观和实践。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篇4

新课标物理,比以往的教材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它有哪些新的特点?我们应当采取哪些具体的教学策略?本人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新课标特点:

一.改变单纯知识传承的倾向根据“三维”课程目标设计教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体现了课程的学科性质,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融合了课程的核心理念。传统的物理教学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而新课程除了重视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同时重视对学生的探索兴趣与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等的培养,即物理教学应从强调获取物理知识内容向理解物理过程转变,从单纯强调知识积累向探求知识转变。

二.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为了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新课程教科书普遍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在教材编写上采取多样化方式。比如在教材每一节都有“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足迹” 三.改变过分强调统一要求提倡因材施教

高中物理课程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它不仅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有个性地发展。在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那么根据新课标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采取哪些策略?

一、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现代物理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地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清晰完整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刻性。善于通过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思维深刻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对物理学习的效率、进度和灵活应用程度有着最大的影响,思维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二、活化学生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正确建立和运用物理模型的能力

中学物理问题的解决,通常是经过以下程序: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正确选择条件和规律;应用数学关系求解;验证所得结论。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实现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顺利过渡,是迈出正确解题的最关键的一步。从物理教学本质来讲,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物理模型的教学。物理模型有实体模型、过程模型、条件模型等等,熟悉、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物理模型是正确建立和运用物理模型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题给信息中寻找能为我所用的信息,同时画出简化、清晰的示意图。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科技,有不少甚至是最新的前沿科技成果。实际上更多的现实素材被编入各类题目中,形成“信息给予题”,用来考查学生采集、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要特别引导学生解题时注意滤掉多余和无谓信息的干扰,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搜索出有用信息,准确锁定开放性(不确定性)题目的合适目标,捕捉题目中描述的背景信息与物理知识原型的明确关系,从而实现快速解题。

3.引导学生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课改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习物理一定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千万不能空对空。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物理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是亲切、实在、有用的,从而用心去学好物理、用好物理。

4.引导学生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

在立足牢固掌握物理学科内容、拥有坚实学科能力的基础上,所以,强化物理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绝对不能轻视。因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数学意识淡薄,数学归数学,物理足物理,泾渭分明,从而导致思维的僵化与思路的闭塞,这是学生解答相当一部分物理题失败的原因。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

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追求二者的初步融合,是高中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核心任务之一。

1.了解科学源流,培养科学素养

物理课堂教学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把科学史上前人创新过程和创新方法适当地加以简要反映,使学生感受到前人的创新情景,从中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顽强的探索精神和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要特别关注人类生存面临的重大问题及由此开展的相关活动。这些内容的介绍,重要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了解,而是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责任、艰辛和使命,还有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科学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科研精神,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开发人文资源,感受人文精神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篇5

(开题报告)

河北昌黎第一中学 张秀丽 吕雪峰

随着新课程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着课堂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亲自探索“新”规律、发现“新”现象。而以往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或者担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于是教师从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甚至连实验结果都面面俱到地讲解,然后由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做实验流于形式,从而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出台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这个术语,新的课程标准从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的高度论述了加强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其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内涵,使我们对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有更深的理解和明确的方向。科学探究进入课堂并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有所加强,过去普遍被忽略的实验得到重视,科学探究在实验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抓好了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就使加强科学探究落到实处。因此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问题提出 ㈠课题研究的背景

1.我县普通高中于2009年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因此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必须研究一套适应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学方法。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关键,而这种转变不可能在一二年内完成。

2.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应用”。学生实验多是以单纯机械操作为主的程序化实验。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像做广播操那样,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而不需要考虑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更不必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如何去解决。学生用笔“做实验”。通过大量实验试题的强化训练来取代实验操作。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切身体验”。物理教学结构如此严重“异化”势必导致学生物理认知结构严重“畸形”,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重视,学生 1 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忽视了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迫切需要改革。

3.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减少了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较多探究性实验,提倡将演示实验尽量转化为学生的随堂实验,同时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实验,强调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此为契机,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对传统实验教学进行了新一轮的的反思,准备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展开研究。

基于对上述背景的分析,我校提出《新课标下探究式实验教学研究》的新课题,希望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研究,既可以使得该课题研究从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得到完善与升华,又可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在中学教学第一线进行规范化的实验教学,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真正落实。

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目前国内重视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者较多,但就我们的眼界所及,探究教育研究的专著并不多见。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论》一书,该书综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对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心理基础、模式设计、实施与评价及其发展前景逐步展开分析,形成了一个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比较完整的探究教学论体系。为了探究教学理论易于理解和接受,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走向探究教学,该书结合大量的实例加以解释说明。比如赵秋生老师的《深化实验方法教法探究创新教育途径》;陶志军老师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和俊民老师的《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初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意义的研究》等,已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但是上述相关课题研究的专著,我们认为存在如下的问题:

1.都侧重于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层面,实践与案例都是为了便于广大中小学教师理解理论,从而化作自觉的行动。

2.如果将探究式教学纳入高中正常教学过程,效果会怎样?上述的专著也找不到答案。

3.上述专著都缺乏数据分析,主要是静态的描述,缺乏对实践过程的动态剖析。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我校教师的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力实验教学水平,我们 2 需要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因此提出本实验课题的研究。

㈢课题研究的特色

本课题的创新点与特色:本课题立足于要建立一套能真正符合一线教学需要的,能真正实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和理论。物理实验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究性教学充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精神,使探究式学习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㈣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

随着新课程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着课堂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亲自探索“新”规律、发现“新”现象。而以往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或者担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于是教师从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甚至连实验结果都面面俱到地讲解,然后由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做实验流于形式,从而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出台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这个术语,新的课程标准从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的高度论述了加强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其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内涵,使我们对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有更深的理解和明确的方向。科学探究进入课堂并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有所加强,过去普遍被忽略的实验得到重视,科学探究在实验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对待物理实验的态度是真正实施物理新课程的试金石。如果在物理新课程的实施中忽视了物理实验,那就意味着倒退。抓好了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就使加强科学探究落到实处。因此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我们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2.应用价值

(1)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本研究将使我校一线物理教师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和定位。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改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性质和模式,从单纯为了学习知识验证理论及学习操作技能,转变为以全面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实验教学对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独到作用。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也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 3 的真正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也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充斥着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看实验、练实验”机械学习现象,实验的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本研究课题对于改变这种状况会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中尝试高中物理自主探究性实验教学新模式,构建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2)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课程开发与实施水平是教师的专业生长点所在。引导教师尝试开发自己独有的教材、学材和习材,及时发现原生态的宝贵经验,及时挖掘自身的隐性特色和创新优势,及时对这些重要资源进行总结升华,尝试通过对教材、学材、习材的研究,帮助教师从传统课程的纯实施者转化为现代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设计者,把对照图纸“按图索骥”施工的劳力者转化为自我意识觉醒的创意修改图纸的设计师,激励广大教师积极走到“教师即课程”的改革前沿。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一)课题研究的范围

本课题在我们一线的实际能力范围内以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我校高中2014级学生为观察样本,针对目前物理实验探究课存在的假探究、脱离实际等问题,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适合调动学生主体探究的校本教材、学材和习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针对课改前和课改后分别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实验探究课教学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情境,学会收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学生将在真实生活情境中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课所包含的具体环节有探究包含情景设问激趣、自主猜想讨论、自主探究设计、自主选择方案、自主实验探究、自主意义建构讨论交流、优化意义建构引导探究、总结评价体验迁移拓展8个环节。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2.教学过程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探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学生主体的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和主体的发展反映出来。

3.学习探究的自主性:传统模式把学生视为容器,学生接受知识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探究性教学则不同,它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知识的获得,靠的是自己的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灌输。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新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关注人的教学才能使学科教学同时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三)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原则

自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多元化、多样性原则

(四)中学物理的特点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除了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外,还包含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严密的理论科学和定量的精密科学。中学物理又有以下几个特征:基础性;实践性;前沿性;探索性。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提高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素质,使之真正运用好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独特的作用。熟练灵活的应用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模式。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在实践创新完善高中物理自主探究实验教学新模式,构建了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从传统课程的纯实施者转化为现代 5 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设计者,把对照图纸“按图索骥”施工的劳力者转化为自我意识觉醒的创意修改图纸的设计师,激励广大教师积极走到“教师即课程”的改革前沿。

(二)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通过我们的研究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实验教学的模式和理论,在这种教学方式的指导下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物理实验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性物理实验,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探究性物理实验一般以小组合作实验为主开展实验,学生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析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学校工作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真正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组织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对课题研究特点,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立足教材,以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将演示验证性实验提升为学生探究科学的实验,将学生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将教材中出现的实验问题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做一做”、“小实验”等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对探究性实验进行初步探索,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方法与艺术,拓展学生的想象力、知识视野、创新思维能力,增强科学协作精神和学术研讨气氛,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的调查与启示

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发现问题,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的教育和学习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方面有了提高?还存在哪些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探索一套完整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以我校高中2012级、2013级、2014级学生为观察样本,针对目前物理实验探究课存在的假探究、脱离实际等重大问题,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适合调动学生主体探究的校本教材、学材和习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抽样老师同学进行调查,收集同学老师意见,收集专家意见,参考专业资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具体采取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反思法、对比法、测验法等。

(一)文献分析法

本课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出理性的分析,以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客观的分析。

(二)调查法

本课题通过问卷的运用和设计,对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以及学习方式中易出现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干预、分析与研究,探索探寻有效策略,以期积极有效地对个别学生实施成功的干预。

(四)经验总结法。七.课题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4年9月一2010年11月 ,收集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材料,调查学生实验操作具体情况并建立档案以备以后对比分析

(二)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2014年11月一2015年4月.7 1.根据实施计划提出问题和任务,分期举办实验探究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2.通过观察、调查、分析,进行初步论证,发现不足之处,提出解释,改进观点。3.修正、改进,具体操作,再实验、再验证。通过反复论证,反复操作、改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第三阶段(总结成果,课题结题,成果推广)2014年5月一2015年9月

总结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想,构建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形成探究性实验教学理论系统。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的调查与启示(论文)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研究报告)参考文献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篇6

一、发展兴趣,引发探究,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诱发学生的兴趣并不难,但许多学生只是停留在直接兴趣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对认识物理兴趣转向诱导学生探究物理的内部规律,使其兴趣得以发展。

例如,在学习“力与运动关系”中的惯性知识时,在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的图片得出惯性定义后,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思考,讨论并加以解释。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说法,让学生学会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解释现象。

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发挥作用的广阔程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善于全面考察问题,能用多方面知识、经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有一个6伏的蓄电池,正负极标志已模糊不清,请你判定出蓄电池的正负极,写出判定方法和步骤。

方法一

用量程为0~15伏的电压表测蓄电池两极,根据电压表指针偏转方向来确定蓄电池正负极。若指针正常偏转,与正接线柱连接的为正极,与负接线柱连接的为负级。

方法二

用电流表、灯泡、开关、蓄电池、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试触开关,根据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来确定蓄电池正负极。若指针正常偏转,与正接线柱相连接的为正极,与负接线柱相连接的为负极。

方法三

将一直导线通过开关接在蓄电池的两极,拿一小磁针放在导线附近,瞬时接通开关,根据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并根据安培定则,确定电流方向,从而确定蓄电池正负极。

三、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摆脱思维的盲从性,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处理物理问题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思维不循常规,并能创造性地进行研究问题,不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只电流表电阻为0.02欧姆,只允许通过的电流为3 安培,试问:能将这只电流表直接接在一节蓄电池的两极吗?大多数学生都用比较电流强度的方法解题,而个别学生用比较电压的方法解题。如果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解题依据:这只电流表通过3安培电流时,该表两端电压只有0.06伏,而当电流表两端电压为2伏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流经电流表的电流强度一定大于3安培。虽然该学生这样回答比较繁琐,但应该受到表扬,因为他不仅知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强度若超过其量程,电流表就要损坏,还能运用欧姆定律解题。这种对学生独立思维的赞扬与肯定,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提高。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篇7

但在目前应试教育的现实影响下,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实验教学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在许多中学甚至是示范性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因此,解决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对普通高中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所采取的教学策略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学生对学习实验内容的认识等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为从深层次上改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笔者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的改进提供几条思路,与同行交流。

1. 背景和现状分析

首先,一些教师不重视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作用,在上级检查和示范课比赛时才会用心准备实验,平时上课较少做演示实验。他们的理由是准备实验费时间、仪器不好使或没有现成的器材等。学生分组实验也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实验课经常以讲实验习题代替,教师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的教学方式师生习以为常。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没有了做实验的欲望,也不再对实验感兴趣。因此,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确实有待改进。

其次,从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来看,虽然有些教师实施了学生分组实验,也做了一些课堂演示实验,但总体来看只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安排好的每一个实验步骤,即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重复一遍。演示实验也缺乏创新性,不能很好地起到启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教师没激情、学生没兴趣”,在短短的45分内,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为其安排的所谓“动手实践机会”,匆忙测得实验数据就算完成了任务,由于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手脑并用的探究机会,学生在索然无味地完成实验后感觉到的是物理实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难题,实验问题也是用死记硬背来对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教学效果不言自明,而且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因此,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活动中如何制订教学策略,在教学时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高效率地实施实验教学是有待研究和探讨的。

最后,从学校管理层到一线教师,都对实验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以致实验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有的教师认为实验老师低人一等,因为晋级和薪酬都不如上理论课的教师,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根本不愿意从实验教学,更无心开发新的实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思想影响,与当前教学改革提倡的教育新理念是不和谐的。有的教师常说自己“凭一支粉笔、一本书”就把物理教得如何好,这只能说他们教出来的学生能解各种类型的考题,但动手实践能力又如何呢?遵义市鸭溪中学二十多年来一直负责本地区中学物理奥赛实验培训,参加培训的学生都是本市挑选出的成绩优秀者,问到他们学校物理实验的教学情况,都说许多基本的实验都没做,即使有仪器也是为学校撑门面做摆设,这就足以反映实验教学在基层中学被忽视的现状。

鉴于此,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教师必须规范教学行为、统一教学思想,学习领会新课标及教学改革的要求,特别是物理实验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目标,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师生共同探索,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2. 新课标物理实验教学理念运用策略

随着新课标准在全国实施,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都经历着空前的冲击。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如何开展,这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学习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将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教材中包含传统演示实验,如利用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运动、静电系列实验、分子引力实验等。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实验,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牢固的物理知识认知基础,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但在教学中,有些实验现象学生不是通过一两次观察就能理解的,实验现象的观察也比较困难,那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对实验加以创新型改进,如电磁波的反射、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等问题。

有些验证性实验教师可改为探究性实验,如验证折射定律、透明介质折射率的测量,可用已有的知识估测玻璃板的厚度等。对演示实验教师也可改为学生实验,多让学生做开放性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各种实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其创造潜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充分体验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乐趣。教师要彻底摒弃“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的不规范教学行为,形成全体师生重视实验、爱做实验和崇尚实验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学习习惯,改变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只“讲不做”的现状。

突出物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物理实验内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实验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别为侧重于掌握知识、训练技能、探究物理规律、学习研究方法,以及达到综合要求等。因此,实验教学的形式应多样化,教学策略也应不同。当然,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形式与课时安排也应以物理实验教学理论思想为指导。

3. 学生实验以启发性为前提的教学设计策略

启发性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实验教学启发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积极思维。一般学校学生实验每学期开设次数较少,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为了让学生在45分钟内做完实验,先要用一些时间仔细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占用时间较多,学生在剩余的时间内只能匆匆完成实验步骤,不能认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少讲或精讲”,使学生实验更注重自主学习,教师应随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师生的准备工作应该在实验课前完成,包括实验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的提示等。在实验课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做一些扩展实验进一步探究,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折射率的测定等都可用多种方法来做,不要仅限于某一特定的实验形式,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扩展思维和增强学习的兴趣。

4. 演示实验简单性与时效性的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中的演示实验是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入新课,理解和巩固概念的有效手段。它不同于科学研究,不仅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实验过程的体验。一个构思巧妙、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就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能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一个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甚至可以让学生终生难忘。可见,有效地组织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是形成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成套仪器实验手段固然好,但是一个创意新颖的符合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又取材方便、设计合理的低成本实验,在教学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课堂演示实验,新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要做,教师还要充分领会新课程理念,深入钻研教材,开发出一些取料简单、构思奇妙和内容典型的好实验,这对凸显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较好的效果。如有教师设计的“用橡皮泥和牙签来做电场中电场线分布的演示”、“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悬挂铁球让其碰鼻来演示”、“在开口的日光灯管上绕漆包线且线的两端接上发光二极管来做楞次定律实验”等不失为成功的教学案例。

5. 课外“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物理教学有必要加强课外探索性实验。

课外探索性实验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掘身边最熟悉、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作为物理探索实验的素材,并通过实验得到相关的结论,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索性实验的步骤包含:(1)选题。教师在此环节引导学生自主选题。(2)设计方案。学生自主设计,在协作小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中将会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现象,教师只参与指导答疑。(3)实施探究。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提供适度的帮助,或参与探究,启发思维。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组内讨论,评价相关的结果得出结论。(4)探究成果交流。教师负责组织讨论会,实验小组总结交流探究体验。

总之,有效的实验教学策略来自于教师对物理实验的正确认识和符合科学发展的教学观,是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关键因素。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 以及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发现物理实验在当前的中学物理学科中是一个较薄弱的教学环节。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 作者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重新认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为前提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 (高中物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孙枝莲, 张军鹏.物理实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的调查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 1.

[3]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4]何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以策研究.科技信息, 2009, (17)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探讨 篇8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培养,重点关注其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这与我们新课程理念相吻合,而如何能使得新课程理念通过教学实践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之中,是我们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高中物理区别于初中物理,因此教学形式和方法都要有一定的区别,在新课程理念下,如果通过自己的创新改革,推动新课程理念的发展,是高中物理教学一个重要刘题,本文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从角色定位入手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提升学生们的各项能力和知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从而不断发现学生潜能,因材施教,这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废弃旧的观念,由简单的授于知识转变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心教为中心的方式转变为由学生自动的积极学习,由简单教育到长远深远影响性教育的转变,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践。教师的教学和转变过程中,应先定位,转变观念,新课程理念下,要求老师把自己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引导者,即作为收集和传播信息的中转站,让学生主导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以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意识

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是,老师们通过一味的讲解,陈述,分析来教导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甚至是实验课也是通过老师传授的方式获得新知,上课的速度得到保证,但是课程下来或者实验结束后,学生们都是过眼云烟,很难记住中心思想,知识很难得到消化,也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开拓性受到限制,而以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让学生们以探究自主的方式去学习物理,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也使得学生们慢慢潜生探究意识,如在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时,让学生靠墙亲自站在同学面前,用一个钉子挂着小钟摆,然后让钟摆从靠近该同学眼球的位置开始摇摆,摇摆前通过提问,比如小球会不会碰到该同学眼睛,碰到为什么,不碰到又为什么,在参与活动中巧设各种疑问。

三、设计紧贴生活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程是围绕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而自然界中物理现象又包罗万象,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着手,认识简单的物理规律,同时在这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物理知识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和社会的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从生活中获得物理知识,这样,学生们的感受和印象也都会加深,从而更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如找来一个自动报警器,当场“解剖”,让学生感叹其原理的简单和电路设计的微妙,又如在学习电磁场的过程中,拿来各种小型电动机,让学生分组“解剖”,总结其原理,理解电能转化的原理。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具,用它来理解物理现象,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重点在于一定要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并让其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无答案期,这样印象会国家更加深刻,这些动作,对激发学生潜能,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增加典型人物的解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对伟大科学家的介绍的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精神,欧姆的坚持不懈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精神。还有许多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和“神舟号”成功收回等。教师应与学生分享、解读这些典型人物和辉煌的科学成就,善于挖掘利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思想,突出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强化活动表现评价,改革过去单纯以笔试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优劣的做法。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考试以外,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倡导不同的目标领域采用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我们既要评价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这些方面只要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就适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作下记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物理教师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观念也得到了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自觉的控索物理课程的教学规律,提前备课,把新思想,新理念加入到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的创新新的教学课程,还须广大老师们的更进一步的努力,更多的分享来提升整体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兴斌.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上一篇:外墙保温专业分包承包合同下一篇:二年级班级管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