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程方案(精选8篇)
综合实践课程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必修课程。开设这一课程,有助于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养成质疑和思考的习惯,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热心参加社会活动,正确关注社会与人生,努力创造和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
一、课程目标
(1)学校概况
①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偏僻乡村,有学生550人左右,学生主要来自本乡镇,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毕业后分别升人普通高中、职校技校学习,还有直接走向社会。学生素质高低不一,学习成绩好差不等,但探究和实践能力普遍不强,日常生活习惯于依赖家长。学生家长虽然文化水平差距较大,但由于社会的发展,普遍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趋向于单一的升学目标,忽略对子女的劳动、参加社会活动、信息技术学习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②我校教师虽然大都是大学毕业,但专业性都比较强,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综合教学的能力普遍不强,尤其对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缺少基本的认识。
③我校是乡镇中学,由于经费的问题,我校微机房等基础设施并没有同步增长,劳技课教学器材尤为匮乏。
(2)根据以上所分析的情况,初步确定学校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目标为 :
1、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了解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树立个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鉴赏和创造真善美的能力。
2、使学生乐于参加社区活动,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关心他人的疾苦,热心帮助他人;善于尊重他人,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科学,能够操作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能够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搜索利用信息,能够设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程序。
4、使学生善于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善于对现存的东西思考质疑,提出改进改善的建议和设想。
5、使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独立的和健康的生活素质。
6、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思考自己成人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努力方向,初步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纲要》强调学生应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纲要》认为应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纲要》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
根据《纲要》的这些阐述和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课程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家务劳动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技术,了解信息技术,形成关注社会的意识,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善于质疑,勤于动手,对小制作小发明有浓厚的兴趣。
2、学时安排:每周5课时
3、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要领,有一定的搜索、辨别、处理信息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指导学生逐步学习和从事煮饭、烧菜、洗衣服等家务劳动;学习花卉的栽培;学习处理自行车的简单故障。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定点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设立和打扫社区包干区。
研究性学习:在各科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原则的同时,从两个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1、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丰富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①参观附近乡镇,了解近几年农村的发展变化。
②参观龙湾双丰村,了解农业生产的生产过程,认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③指导学生观察校园一年四季的景物变化,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
2、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围绕下列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①交通安全的存在问题及对策。②本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③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情况调查。④关于城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⑤所居住的社区卫生现状及对策。
三、对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决不能沿用通过量化手段来划等分类的评价方式,也不能沿用只有教师评价的单一途径。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情况,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应着重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课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因此,我校对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进行以下评价和评价方式。
1、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①对每位学生发放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记载卡,由学生自己填写。
②组织学生对自己参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着重分析自己参加综合实践课程的收获,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强化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③教师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情况作观察记录
2、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要求每位学生在下列项目中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学习结果交老师评价或小组评议:
①对自己的课题总结或研究报告。
②主题演讲。
③自己设计的方案、模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所提供的学习结果作出以肯定和建议为主的评语式评价。
四、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师在这门课程中,主要起组织、指导作用。因此,评价教师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情况,决不能沿用均分、优秀率等考核指标,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而应着重考查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组织指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观察记录等等,因此,我校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综合实践的情况进行以下评价;
1、评价的内容
教师所拟订的综合实践课程方案。
教师对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的指导情况。
教师对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记录观察。
教师对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评语。
教师对指导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总结。
2、评价的重点
着重评价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着重评价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组织是否严密周到、科学合理,各项措施是否到位。着重评价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是否贯彻”综合”的原则,引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内容是否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学以致用。
3、评价的方式
教师自评:教师对自己一定阶段的指导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肯定成绩,找出
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方向。
备课组互评:以备课组为主,以探讨改进综合实践课程为目的,相互评议。学校评价:学校由职能部门依据备课组的评议情况作出评价。
五、对综合实践课的管理
1、学校成立综合实践课领导小组,该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该领导小组,并分工负责。
2、成立综合实践课对外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学生外出调研、考察等工作。
3、落实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考察调研的定点单位。
4、制定学生外出调研、考察审批制度,学生外出活动应精心组织,落实好措施,各年级、各班级组织学生外出应按规定程序报批,得到批准后,方可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自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在基础教育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 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大体而言, 在理论层面, 人们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和价值, 研究了课程实施所要面对的“主题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师资、教学结构与模式选择、课程管理督导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就实践的层面来说, 从介绍实施方案到提供活动案例, 从校内外资源的开发使用, 本土文化的弘扬, 教材的开发, 到师资的配备, 培训, 以致各种活动形式的使用、指导及学生评价, 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的感觉到, 一线学校和教师在该课程的实施上做了许多的尝试和探索。如果从多样性来看, 可谓是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其中也委实不乏令人击节, 动人心弦的案例。
不过也有评论认为, 当前的理论研究“一般情况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多, 研究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实践课程少”;“理论和实践研究两张皮现象严重”。比如一些建议给出了资源的广泛性认知, 开阔了视野, 但没有说明如何组织和利用, 没有思考它们可以作为何种活动, 哪些主题的载体。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如“师资的保障”, “资源的匮乏”, “如何理顺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理论界尚不能提供有力的对策支持。
而对相当多的案例, 在我们看来太具独特性, 缺乏普遍性。对一些有创意的案例, 读来令人击节, 但掩卷而思, 这些案例活动可以常态化吗?该案例中的学生所在的班级、学校的其他同学都享受到这种高质量的课程了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某一组学生研究学校池塘的生态是有趣且有价值的, 但你不能让一个班级, 一个年级, 甚至连续几年的学生都扎进这个池塘。我们的困境是如何使一级一级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受益, 它毕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不是选修课程, 更不是兴趣活动。
正如有论者所言, 总的来说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实施、普遍实施、大面积规范实施的进程过慢;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 举步维艰, 困难重重。一方面, 一些一线学校很茫然, 不知如何开发。另一方面, 虽然起步, 但开发的课程与课程标准有较大的差距, 或难以为继。比如有学校实施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学校只提供题目, 甚至叫学生自己寻找题目, 然后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一路形式地往下走。由于缺少教师实质性的支持, 大部分学生最后收获的就是网上文字图片的接龙。事实上这些形式既不是科学研究所必要, 更不是其核心, 当然也就无法奢谈学生研究能力的增长。从文献还可以观察到, 最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有分化为研究性学习、劳技课、信息技术课和社会实践等模块并转化为学校不同部门不同教师各司其职的趋势, 这种把原来的班团活动、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之类简单地划归于一个新的概念之下即称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是非常不合适的, 甚至是不合理的。也有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归为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这样的课程实施方式是违背或者误解该课程设置的目的的, 亦使整个课程改革的创新价值大打折扣。
一个不失学术性的有效的可持续课程实施方案;必然是:一方面, 课程方案符合甚至超越课程性质;一方面在国家和地方没有提供充足课程资源的情况下, 所开发的课程实施方案一定充分利用了学校及社会已有资源。
当务之急便是, 我们需要一种既满足课程目的又能使大部分学校可资借鉴的结构化的一般性课程实践模式。
二、一般性模式的构建
课程能否开设一般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那就是具备合适的师资和充足的课程资源。而合适的师资与资源具备与否的判定标准在于教学能否顺利的展开, 在于是否能使教学目标有效的达成。下面分析的重点是, 如何寻求合适的普适性的资源及教师?教师应以何种方式组织这些资源将是有效的?
当前的事实是很多学校认同当前制约课程实施的瓶颈是缺乏合适的师资, 同时可以理性地推断, 满足课程的师资个体实际上不可能具备, 师范院校大概也不太可能专门培养、也难以培养出这种综合型教师, 同样, 当前所谓“资源的匮乏”的现状也不太可能得到迅速而大面积的改观。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该课程的合适的师资应该是教师团体。所以, 师资资源必然是已有的各学科教师, 已有教师不仅应该是师资的来源, 同时也应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所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以学校年级组教师为组织构架, 以项目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的课程实施模式, 以期普遍满足各类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需要。
在具体介绍这种模式之前, 我们首先对项目学习理论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一种本土化实施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以期使我们了解这种理论何以能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项目学习 (Project Based Learning) , 一般认为源自于杜威重视经验的、活动的、学生导向的学习的教育思想。但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并被称之为“ProjectBased Learning”还是近二十几年的事。其理论基础是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对学习理论的革命性发展。
克拉耶克 (Krajcik, J.S.) 认为项目学习是构建学习环境的一种全面的方法, 这种学习环境应该具有以下五个关键特征:从一个等待被解决的、驱动性问题出发;学生通过开展真实的情境探究来探索驱动性问题;学生、教师以及社区成员协作参与了寻找驱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需要学习技术为他们提供脚手架, 从而帮助他们参与那些超越了他们现有能力范围的活动;学生制作了能够回答驱动性问题的实物产品。
从这五个特征我们看到, 项目学习理论下的学习不仅可以涵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而且使我们明白这种学习的实现与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学术性, 情景, 脚手架等等。
在我国, 上世纪末开始, 介绍项目学习的论文和著作陆续出现。尤其重要的是, 在吸取国际经验的情况下进行了基于项目学习理论针对学科的教学设计的本土化行动。这些努力使得项目学习理论具体化具有了可操作性, 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情景导入;活动及知识结构图, ;活动建议, 含活动可能的方向及成果形式建议;时间分配建议;最终展示成果建议;评价建议;可能用到的资源库及学生对资源库的添加。
在吸取这些成果的基础上, 以学校年级组为组织构架, 以项目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的组织和运行方式可以表示如下 (图1) 。
这种模式的运行机制是, 教导室在某一时间节点启动课程的实施, 并对教师工作作出评估以及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年级组长将是课程实施的具体组织者, 其将与各科教师一起讨论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课程的进程, 讨论与确认项目的内容, 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记录和评估。各科教师是项目的设计者, 年级组内的所有教师或部分教师首先从本学科的某个重要概念、内容或核心思想出发形成以上介绍的7环节内容的初稿, 在年级组长的组织下所有教师对各方案在内外知识可能发生的关联方面进行扩充并精细化, 形成有一定操作性但不失弹性的课程方案。随后方案向教师所在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解释发布,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择活动小组完成项目任务, 选择活动小组的同时, 意味着选定负主要责任的指导教师。在学生进行项目活动过程中各学科的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研究活动的进展, 要进行研究方法、数据库使用、资料加工、学术规范等方面的指导, 并且这种指导不应该是说教式的, 一般应该就事论事, 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师生应充分利用网络专业数据库资源以及在线交流工具。项目完成后, 教师应综合学生自评、互评、项目成果以及自己的观察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评估并形成项目评估报告, 以便后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开时有所改进。
需要特别建议的是, 一个有创意的活动方案的形成, 总是教师独自或在年级组研讨基础上对主题相关信息广泛而深入地了解思考的结果, 但这些信息和创意在表达成方案时务必精心选择和表达, 基本要求是, 表达富有吸引力且有弹性, 对每个小组来说都可找到探究的线索, 同时具有挑战性。另外, 除非学生有比较成熟的方案, 一般情况下不鼓励学生离开主题另起炉灶, 但小组在既定活动方向随着探究的深入如能改变成果内容, 则是应该给予鼓励的。
下面给出这种模式下的一个缩微版案例。
也许一个美术教师, 当然也可以是语文、政治或别的什么课程的教师, 正在教学生欣赏与画人的微笑这一主题, 他 (她) 发现微笑广泛存在并很重要, 于是设想把微笑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经过资料的搜集, 他 (她) 构建了文学与艺术方面的探究情境, 比如文学作品中最感人的微笑片段, “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笑是微笑吗?笑的简笔画, 雕塑, 剪纸, 摄影图片, 工艺品等。在通过与年级组其他教师的充分讨论下, 可能得到如下的活动框图 (图2) 。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活动, 他们可能还希望学生探究微笑的生物学解释, 其他物种也微笑吗?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哪些著名的研究?学生自己想尝试重复其中某个研究吗?有些小朋友在老师批评时为什么会微笑?你周围的人爱微笑吗?微笑的历史研究, 包括艺术史和历史学中的微笑研究, 如历史上最贵的微笑是哪一次?体育颁奖往往是开心的, 搜集国内外体育赛事的颁奖礼, 运动员在颁奖时都微笑吗?不同国家的运动员的微笑有差别吗?颁奖过程中微笑有变化吗?最打动你的微笑是谁的?
活动成果, 可能是研究报告、影像、PPT、手工制品等。成果的最后展示方式可以是班级、学校或社区展览, 也可以在学校网页展示等。
三、结语
我们认同, 制度是长成的, 任何改革都必须对原有资源善加应用, 课程改革也应如此。年级组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 有效的组织结构, 在当前课程师资缺乏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提供师资保障, 同时可以有效实现跨学科项目设计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源保障, 即使还没有年级组, 因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组建年级组显然比确定专门任课教师有着更高的性价比。同时, 对于学科知识的经验也是学生最为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所以以各学校已存在的年级组为依托, 以各学科核心思想、主题、概念为着力点, 把项目学习理论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建立各学科、社会、学生生活之间的广泛联系, 让学生在熟悉知识语境下再辅以适当的情境支架引导其至更广泛的未知领域, 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应该可以成为课程实施的长效机制。它保证了资源的广泛性, 可持续性, 保证了课程的发展性, 学术性, 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关键词】综合;实践;综合之窄;实践之难
从字面上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于“综合”和“实践”,其魅力也在于“综合”、“实践”。但它需“综合”,它还是课。因此,它又是复杂的。
“综合”之难在于综合。小学阶段,有很多的“专业”课程,如语文、数学、音乐、信息技术、科学……这些课程无疑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最基础的课程。但细细分析,在专业课程之外的空间,哪门学科填补?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其中之一。
综合什么?小学的课程,一般来说无须分得那些细、那么专业,理应侧重于“综合”。既是“综合”,里边应无所不包,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也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细细想来,在小学,既是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综合的,只不过是以语文为主的综合;美术里,不也有数学、地理知识,更有光学、建筑学知识。所谓“触类旁通”,意思即是知识不仅有深度还要有宽度。
综合是无处不在的,自然的课程都是综合的,只是有侧重而已。但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课程越来越显得专业,甚至到了考什么教什么的地步,课程意识淡化,考试意识浓郁,离课程的本质越行越远。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较强的自主开发空间,学校和教师都有着一定的开发权限。这样的权利交给学校和老师,那么,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实际开发,更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予以开发,物尽所优、人尽其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不断地探究和完善中,其间也有不少困惑。
综合之窄。本来综合在于其宽,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不从小处入手,走向狭窄。首先是地方资源、学校资源、教师资源的有限,还不足以有能力真正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刚开发时的热情和兴致遭遇了能力、眼光、意识的短板。事实上,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再怎么挖掘,大多是资源有限的,有的甚至不足以形成课程。开发课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线教师热情再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达不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是难以开发课程的。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大多数学校只能从“小处”入手、从“低处”开始、从“狭窄处”寻求突破,但一般的结果是,探讨多年,当初在“小处”的依然是“小处”,当年是“低处”的依然在“低处”,从“狭窄处”出发的还没有找到开阔处。综合之狭,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宿命。
实践之难。一是教师本身缺乏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实践能力有所退化,缺乏实践意识,更缺乏实践能力。殊不知,很多能力和知识都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书面学习、书面考试是永遠无法代替实践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是探寻真知的重要途径,是科学研究重事实、证据的意识的渗透。二是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践材料不足、实践空间狭窄。学生被大量的书面作业捆住了手脚,加上实践机会少,即使有实践,也只不过是意思一下、走过场,大多数学校其实不具备实践的场所和条件。作为课程的实践,不是简单的工具、材料,而是要有科学的甚至实验室的装备,做科学的探索。即使是查阅资料,也最好能有高档次的图书馆。三是,作为无须考试的课程、自己开发的课程,有的学校并不十分重视,甚至课表上有,实际上不认真对待。总体而言,综合实践课程还未走上课程舞台。
综合实践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知识不但要广播,还有在某个方面比较精深,同时,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其次,综合实践,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个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深度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宽度。第三,要有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有科学性、趣味性等组成的。
如果能够把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渗透到其他课程中,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八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2010.9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应在3—6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指导思想
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封闭性,引导学生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原则。
四、课程设置
1、内容框架设置课程菜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社会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及指定领域与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整合,从“探索自然”、“发展自我”、“亲近社会”等板块着手,整合形成了“生活与体验”、“卫生与健康”、“民风民俗”、“种植与养殖”等小板块的课程内容,形成序列、体现个性差异、体现地方特色。
2、课时安排彰显弹性特点
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为三课时。考虑到现行的课时计划和活动实施的实际,必须灵活安排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度。
长线活动与短线活动相结合。短线活动时间短,一课时或几课时,以短线活动为主;长线活动时间长、跨度大,以长线活动为辅;长短线活动相结合。
分散安排与集中安排相结合。在制定活动计划时,以时间段来安排课时,但实际实施过程中是以集体活动的集中时段与学生分组活动的分散时段相结合;或者是学校集体活动的集中时段与班级活动的分散时段相结合。
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作为制定方案的时段可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考察、调查、查阅资料等活动可作为一个时段,在课后进行;总结展示可在课堂或课后进行。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排入课表的同时,具体活动时要求各班根据活动计划报学校同意后适时调整时间段的安排。因课时安排彰显弹性特点,在学校加强管理的同时,更需要教师自觉主动按课时计划开齐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3、师资配备实施一辅多兼
目前,在农村小学,还无法配备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因此,“全员参与指导”是确定指导教师队伍的基本措施,主要落实“一辅多兼”的做法。即每个班确定一名指导教师,但在具体实施活动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相关教师都要参与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的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与评价。
4、活动模式注重实践体验
与传统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一个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一般都可以按“确立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方案—学生实践体验—成果交流评价”等步骤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选题指导型(选择课题,制定活动方案)。二是实践体验型(设计制作、社会实践、家庭体验、网络探究等)。三是成果交流型(活动情况的阶段性总结,或者是活动结束的成果展示)。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有:递进式(共同完成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专题,逐步展开,环环紧扣,层层推进,不断升华)。协作式(一个专题按不同的活动形式或分成的小专题分组,小组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小组内调查研究成果,大组内交流)。
不同的学习领域,各环节有所侧重,但实践体验及成果展示是其中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调查、考察、参观、表演、实验、剪贴等多样化的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用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始素材库——信息资源本,作调查统计、记录、写感想等实践活动所用。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自办报、小论文、图表、小制作、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来,并通过校报、画廊、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星星电视台、综合实践活动周等阵地为学生的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
六、实施措施
1、搞好宣传发动
对有关部门、单位和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动员,使他们认识、理解和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形成实施课程良好的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长蒋福城任组长,教导主任李晓梅任副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统筹、决策、协调、保障工作;负责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负责课程的开展、研究、指导。
3、组织教师培训
⑴校本培训,全员参与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件及有关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等理论学习文章。
(2)外出学习,重点培养
加大对实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尽可能安排他们外出学习,通过看现场、聆听专家报告、观摩教学活动等多种途径,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他们挑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大梁。
(3)教育研究,全面提高
开展课改沙龙活动,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定期组织汇报课、研讨课,对基本类型、形式、设计思路、教学模式等进行学习研讨。
通过系列培训活动,使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能力,尤其是让教师在不同类型的案例剖析中获得有关的启示,使教师在摸索中前进,尽快走进新课程。
4、加强过程管理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工作明确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中,并将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列入执行课程计划的专项检查内容,列入视导检查中重要工作来落实,落实到对学校目标考评、对教师考核聘任等工作中去,确保实验有效实施。同时,组织学生信息资源本展评、优秀学案评比、活动设计方案评比、活动材料展评、优秀辅导教师评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展示等活动。通过竞赛活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在小学3-6年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设置,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设置3课时,校本课程1课时,实践活动2课时。为了“常态化”实施此课程,根据有关政策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总目标:
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2、分阶段目标
三年级
在教师指导下,能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并进行小课题调查,写调查日记.能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围绕主题开展社区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和生活自理。
四年级
以系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思考研究内容和形式,进行研究。家长组织下参加小组活动或个人社会实践。完成一些手工制作及生活自理项目,并在周末回家时能帮助父母完成家务。
五年级
能独立思考研究课题,自主选择、确定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科普文章。能独立组建活动小组,独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注意人身安全。根据主题创意设计相应的作品,能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完整地表达自己作品设计的目的。能根据研究主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搜集。
二、活动方式
个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并存,具体视活动内容而定。个人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鼓励优秀生拔尖,并将过程或成果交流、展示,与他人共同分享。小组活动,倡导学生优势互补,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培养相互合作精神,是活动成功必备条件集体活动,收获的面较广。通过在集体活动中分工合作,体会集体同心协力产生巨大力量的道理。当然这三者不是孤立地进行,可以审时度势,兼而有之,以达到最佳的组合。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段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三、实施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保证课程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使课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备课、有评价、有小结。学校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指导教师教研制度、校外活动管理制度等,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2、开展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实施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培训,提高任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定期开展教师交流研讨、外出学习的培训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知识的更新,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一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养,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加强学科合作,发挥教师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科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因此,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在充分发挥班主任核心作用的同时,加强与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积极发挥学科教师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作用。
4、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资源。
学校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校内资源包括教师人力资源,图书室、电脑室、校园等硬件设施,以及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校外资源包括社区的沿革历史、地域万华、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等。学校要充分开发并尽量利用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够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竞赛等,以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1、评价理念:
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作品、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多元化。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坚持发展性、客观性、参与性、激励性等原则,反对简单用量化手段划分等级。
过程性。在设计评定作业时,应强调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应局限在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的评价,同时应鼓励创新,允许失误。
2、评价的内容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3、评价方式与方法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
2011——2012学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它取走了罩在学生身上的“玻璃罩”,使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跳得更高,走得也更远。
一、课程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新型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课程的深化、发展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特色,也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我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试行这一课程,四年多的实践,建立了四个稳固的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实践基地,前后进行了三轮相关课题的研究,积累了较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学校以树立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为理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教师的引领策略,充分发挥海盐县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示范作用,以探究“农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以塑造“睿智·求索”的学校文化为主线,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我们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运行机制。
第一层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计划及相应步骤;统一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负责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等。
第二层次:教导处 教科室 德育处
教导处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检查实施的进展情况,制定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方案和教师管理评价方案,并开展实施考核评价。
教科室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科研方面的支持。选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资料,负责学生、教师课题的申报、评奖工作。
德育处主要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和指导。规划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主题,具体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观摩、展示、交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设计等。
第三层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信息技术组 科学组 学校图书室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教研组活动计划,组织本教研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我校网站上建立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网页这一平台,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生体验上传,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信息技术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促进互动与交流,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平台。科学组、学校图书室等部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上的支持。
第四层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 班主任 各学科教师 基地校外辅导员
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老师根据教研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选题分组、协助聘请指导老师、成果的展示等。班主任、各科教师针对所任班级指导一个活动小组,对学生研究的每一环节――选题可行性、资料收集、调查研究、课题报告撰写、结题展示、总结答辩等给予具体指导,同时做好团队协作、安全防范和有关部门联系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设
1、课程总目标
结合我校“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并非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四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
3、课时安排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2课时,学校将在这两课时集中安排在每个年级每周星期五的下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4、课程资源的挖掘
(1)立足校园生活,挖掘实践资源
多年来,学校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运动会、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艺术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根植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颢。
也可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如春(秋)季运动会,3月的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等。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例如,办“环保知识小报”,“数学知识报”,“语文学习报”等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如开展《亲近校园植物》、《文化上墙我出力》、《我为环保校园献一计》等。
(2)立足学生生活,丰富实践资源
学生的生活充实而精彩,他们中有许多资源待我们去开发。如从儿童生活中的游玩活动,可以产生“对儿童游戏的调查”“儿童动画片知多少”“小学生喜欢什么漫画?”“你玩滑板车吗?”之类的主题。从班级出现的某些现象中,可以“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题。
在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的发现主题。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英语中有些单词是缩写,衣服标牌上的S、M、L、XL是不是英语的缩写呢?是哪些单词的缩写?”等,这些问题是学科学习的延伸与拓展点。
在各类活动中,引导学生生成主题。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是学生产生问题的沃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各类传统活动,发现其中的问题。如在体检活动中,高年级视力有所下降,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是不是近视了?什么是假性近视等。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调查。”什么样的节目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利?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最好等。
增强学科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可延伸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语文课中的《蝙蝠与雷达》一文,让学生对动物的特功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语文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它是不可能给大部分时间你去进一步研究的,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时空,让他们研究一下“动物的特异功能”呢?
(3)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现代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渔业、种植业、养殖业发达,镇内有多个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实验基地,农业科技含量高,因此,要十分注重开发和利用这独特而又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环境资源,立足地区的经济特色开发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象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并非生活的真空之中,社会上的赌博、迷信时时可见。而对这些社会不良现象,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思考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门前的小河怎么变黑了?蚕怎么会中毒?水葫芦怎么越来越多了?养猪大户把猪粪排泄到河道好不好?所有这些问题略作修改,就可以认为活动的主题。
◆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角度去发现问题
家住农村的孩子对自家种养业情况比较了解,一亩田种植什么?经济效益高不高,不仅仅是大人们时常思索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如:种水稻和种葡萄哪项获利高?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价格?等等。
◆引导学生从农业技术角度去发现
让学生联系自家种养业,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如:“为什么我家桃树只开花不结果?”“我家庭院里栽种的葡萄怎么不甜?”“养好沼虾要注意什么?”“温室养鳖是怎么一回事?”等。这都可以成为学生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引导学生从农具改革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业生产工具已沿习了几千年的历史,只要在这方面多观察,多动脑,也不难能发现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怎么提高挖沟效率?(对铁锹的改进)怎样使除草剂喷洒不损害植物?(对喷雾药机喷头的改进)怎样提高采叶的效率?(设计方便采叶器)怎样改进兔子饮水器?(设计兔禽自动饮水器)。
结合学生家庭特点,在自家劳动中学生学会了给植物、蔬菜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等。
5、资源板块的设置
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
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内容的整合。世界具有整体性, 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 也具有整体性, 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整合;注重活动过程的开放;重视结果, 更重视过程。在体验中发展, 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概念, 与经验课程所注重的经验是内在统一的。
从总体上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的一切特征, 同时又反映出教育的显示规定性, 体现出新的要求和主张, 从一定意义上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属于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具有特殊意义。
2.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实践与科学探究的交互作用
2015 年, 我担任了小学三年级科学的教学工作, 从中感悟到实践与科学探究紧密结合的体现。三年级时小学生首次接触探究性课程——小学科学。如何激发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都是摆在小学三年级教师面前的重要教学任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植物, 其中包括有“我看到了什么, 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水生植物、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等内容。从本单元的课题我们不难发现, 本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观察, 简单的观察实在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动物, 其中包括有寻访小动物:蜗牛、蚯蚓、金鱼等动物有哪些相同点。学生对动物明显比植物的观察更感兴趣, 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从学生的探究能力看, 学生观察植物到观察动物是一个由浅及深的学习探究过程, 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有一单元的主题是种植并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探究, 在种植凤仙花的实践中, 学生能够仔细观察, 勤于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对凤仙花乃至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有一单元的主题是养蚕。由于我们学校对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视, 在三月初我们与深圳蚕宝宝科普基地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 为三年级学生购买了一批蚁蚕进行观察 (2 条/ 人) 。当学生从我手中接过蚁蚕的那一刻, 我从学生的眼中看到了对科学探究的求知欲, 充满对科学知识的渴望。正是通过这单元的学习, 我成为了学生们每天追随的簇拥者。“老师, 我的蚕昨天不吃不喝的, 你快帮我救救它吧。”“老师, 我的蚕开始蜕皮了, 我待在旁边看完了蜕皮的全过程, 真是精彩!”“老师, 我的蚕开始结茧了。”“老师, 我的蚕蛹不见踪影了。”学生的提问让我感觉到了学生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正是通过这单元的学习, 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苏X同学是三 (5) 班的一名学生, 对语文、数学、英语主科科目及其他副科科目都不感兴趣, 各科成绩可谓是惨不忍睹。但两条蚕蚁的实践观察探究改变了他, 从喜欢上养蚕的那刻起, 他对科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上课开始认真思考, 积极完成对蚕生长过程的科学观察记录。课余时间他时常跑到办公室追问我, “老师, 为什么即使地面温度很高时, 还有那么多雪山?”“老师, 日本的海啸是怎么产生的?”……由于他喜欢上科学, 我也时常对他进行思想教育, 教育他要学好文化知识, 才能更好地认识并解释这些奇妙的科学现象。现在, 其他科科任教师反映苏X同学的学习态度有了重大的改变, 作业也比以前完成得好了。
三、从统计中看实践与探究
五月初, 我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科学知识与能力训练完成效果进行粗略统计, 统计如下:
从统计表中可以简单明了地看出: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 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有显著提高,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动物比对植物感兴趣。如果课程编排中没有学生的实践活动, 就需要科任教师增加实践活动, 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年级的教学经验告诉我, 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是很强的,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打开探究之门。一旦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将水到渠成。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两个产物:综合实践课程和科学课程, 它们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两科课程都具有开放性, 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 都重视实践与探究的过程等。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关键词:课程开发;实施理念;教学实践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独立于学科之外的课程类型,是施于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与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实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才能够为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实的发展。然而在日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老师因为本身对课程的理念认识不够,教学中混同于学科教学,有的对活动的管理意识不强,只是关注学生是否完成各项内容而草草收场……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握活动的开发和实施的原则,从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过程的指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让学生收获更多成功的体验。
一、巧用资源,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它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可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因为没有寻求到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而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索然无味。有时也会因为没有有效地引导,让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过于形式化,甚至走进了“教知识”的误区。
其实只要做个有心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学科课程的延伸、拓展和提高,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内容,如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单元主题、小学数学学科中的数学广角、英语学科中的 更不用说科学等了,都是我们随手拈来的好资源。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学科单元主题为例: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作为学科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学科特点、个性特长,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主题的开发设计,充分兼顾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整合。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学科知识学习的有效铺垫,引导学生从他们自己的兴趣出发,共同讨论确定活动的主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突破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环节,才能让学生积极乐意参与其中,并在整个活动中团结协作,从而对活动过程也会有更加透彻的了解,最后做到能把经验与同伴分享。
二、关注需要,凸显综合活动的细节指导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里,这样写道: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特别是在重视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的“新学力观”提倡之后,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俯下身子,站在学生的角度,细致考虑学生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跟进指导。例如,在开展《寻找生活中的书法》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安排周末时间走进家庭、社区、街头等去发现、收集书法家题写的店名、广告牌、大厅匾额等。通过调查访问,了解人们为何悬挂这些匾额作品的意义。学生很乐于参加走出校外的活动,可是本次的调查活动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甚至吃了闭门羹,最终扫兴而归。经过了解,原来是他们只为急于完成任务,有的在商家忙碌的时候,不停发问;有的甚至由于好奇随意乱动店里的东西,而引起商家的反感;有的学生没做好问题设计,结果访问结果南辕北辙……周一的课余时间,我马上组织学生反思,共同寻找调查活动失败的原因,再次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以及注意事项:(1)要有礼貌,懂得尊重别人;(2)要设计好调查访问的问题,讲清楚自己调查的目的;(3)把握好调查的时间。有了这样的铺垫,第二次的调查活动学生感受到了收获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学会了与人沟通。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关注每一个细节做起。很多时候,我们教师要求学生做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报成果时,往往把它当作一种任务直接布置下去了,而忘记了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做到这些看似“琐碎”的指导。
三、注重实践,尊重学生活动过程的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只有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实践中,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价值追求,从这一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亲身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由于所处的学校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进城务工子女,家长们忙着维持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极其忽略,孩子对父母的付出极其冷漠。从感恩教育问题出发,开发了《走进亲情》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自行组成小组,共同确定主题,制订计划;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工作任务,到活动进行小结、成果展示,写活动反思与收获;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在“母(父)爱的瞬间”活动记录中,孩子们才发现父母对于自己的关爱,其实不只是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而是深藏在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由此,延伸开展“回报亲恩”的活动日记里,孩子们也知道用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家长。有的是为下班的家长热好饭菜;有的是为上夜班晚归的家长留下贴心的话语;有的自觉改正不认真学习的坏习惯,让家长不再为自己的学习操心。活动后,家长纷纷来电或在QQ上留言,告诉我他们的孩子变了,长大了,会关心人了,觉得自己真幸福!孩子的懂事是他们最大的欣慰。整个活动,孩子们所亲历所得的都是自己的独特体验,是任何说教形式都无法企及的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形。”事实说明,实践体验是儿童享受现实生活和走向未来的起点,是一种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把握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有效开发实施课程实践,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沈旎.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
[2][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1.
【综合实践课程方案】推荐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方案11-03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09-2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05-2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型06-30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07-07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教材11-0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与设计10-1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实施09-09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07-20
综合实践活动考查方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