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企业文化(精选8篇)
一.經營理念:團隊、誠信、創新、感恩
其意義分別闡述如下:
(一)團隊:
1.團隊是有組織、有共同目標、相互協調、有嚴密管理的團結的整體。
2.團隊是各種人才的有效組合,團隊中的每一成員爲一個共同的有遠見的大目標而整合創造出共同的優勢,發揮出一種神奇的組織力量。
3.團隊即協調,以團隊整體利益爲先,從公司利益出發,部門之間,同事之間相互協調,顧全大局,以整體的協調配合、相互支援、相互幫助來取得團隊的成功。
4.團隊即團隊精神,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均以團隊爲榮,以團隊精神激勵自己,處處維護團隊榮譽。
5.團隊需通過嚴格的管理使之成爲堅強的有序的組織。
6.團隊對社會負有責任,最大目標是有效利用社會的資源(人力、物力、環境)造福於社會,回饋給社會。
(二)誠信:
1.信是團隊發揮有效機能的最基本點。
2.誠信即人格。坦誠處事與待人,以誠相待,以誠相報,有開朗的胸懷,有寬容的心,爲人正直、公正、實在。
3.誠信即守諾。言必行,行必果,講信用,守信義,要求團隊成員接納團隊所定的目標,並有發自內心的承諾與信心。
4.誠信是雙向過程。包含上司對下屬的信任與肯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及下屬對上司的接納與協助。
5.誠信即做事可靠讓人信任,待人誠實不讓人疑忌。
(三)、創新:
1.新即團隊中人和事等全方位的改善與改革,包括觀念、立意、設備、材料、産品等諸多方面的改善與改革。
2.創新意味著突破,即突破現狀永不滿足。
3.創新意味著變革,即不斷更新,謀求新異。
4.創新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動力,是企業在激烈競爭氣候中得到生存及發展的保證。
(四)、感恩:
1.感恩是內心的信仰,是一種心態概念,對他人的意見、建議、批評、要求、奉獻,都以感恩的心態去接納、去回應。
2.感恩就是愛心,即團隊中每一成員都如朋友般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從而産生和諧融洽的氣氛。
3.感恩是中國傳統倫理及禮節習慣,即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尊重組織,以自信而不是自傲的心去面對人事。
4.感恩是瞭解的過程。公司應感謝社會、感謝每一位同仁的努力與合作;每個成員應該感謝公司對社會、個人的創造價值,感謝上司的關懷、激勵與領導,感謝同仁相互密切合作,感謝下屬給予的協助和努力工作的精神。
5.感恩即發自內心真誠的態度,要忠誠於團隊,尊重團隊的文化和價值觀,不做有損團
隊利益的行爲。
(五):以感恩的心情---------回饋社會大衆以創新的理念---------追求卓越品質以誠信的態度---------永續企業經營以團隊的精神---------發揮整體力量
二、經營方針:品質第一 不斷改善 克勤克儉 永續經營
三、經營哲學:縱使明天地球會毀滅,今天燦坤依然會種下兩棵葡萄: 1.研究開發2.教育訓練
四、經營政策:源於科學理論與實踐互證的原則。
五、燦坤人精神:
1.我是有潛力的人----我的潛力絕大部分未被發掘與利用,只要努力追求,必然會開花結果。
2.我是有希望的人----我充滿鬥志與決心,只要全力以赴,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與障礙,沒有達不到的目標。
3.我是有愛心的人----我屬於大家庭的一分子,心存欣賞,學習別人長處,感覺每個人都是可愛、可敬的。因此,我愛同事、同伴,以及每一個人。
4.我是有自信與崇高目標的人----我不是爲了滿足生理需要而活,而是爲了更高層次,企求個人及團體成功,因此,我熱愛生命,追求卓越。
5.我是一個平衡的人----我充滿積極樂觀,自信不屈服困難,且極樂意全心投入工作。
六、公司文化標語
(一)人才篇
企業以人才爲中心,是人才造就人才。
重視第一線員工擁有的知識與專業技能。
公司重視個人責任並提倡能力主義。訓練是將員工轉變爲人才的關鍵。
公司肯定您的貢獻。
感謝您,辛勤勞動的一天。
人力就是競爭力。
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産,員工是公司的內部顧客,內外顧客的滿意度都得兼顧。
好的想法是十分錢一打,真正無價的是能夠去實現這些的人。
貢獻智慧,創造未來。
我尊重你的能力和經歷,但是在公司裏我們根據你完成事情的成果、近期目標成果、中長期目標成果來判定你的能力和決定你享受的成果。
(二)品質篇
品質是做任何事的重要價值觀和原則。品質象鐵鏈樣相扣,且品質和利潤互爲因果關係。品質第一、下道工序就是顧客。
品質就是一種習慣,請持續一定的時間,就覺得是理所當然。
品質是製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卓越的品質來自你對品質的認識態度和堅定的立場。
品質就是堅持。
革除馬虎之心,提升品質之源。
品質你我都做好,顧客留住不會跑。
品質的意識加強早,明天一定會更好。
好品質+好服務=脫穎而出
說你所做,做你所說,把你所做的記錄下來。
品質管制不是獨角戲,需要全員共同努力。
創造一流的品質,提升專業技術。
品質終於教育,始於教育。
品質是以過程爲主,顧客導向,全面參與所創造的。
品質不要擔心,需要關心。
品質是符合顧客要求的標準。
品質是價值與尊嚴的起點。品質是我們的精神,專業是我們的榮譽。
(三)顧客篇
向著顧客,內部消耗防止。
以務本踏實的精神,量販快樂時光,讓顧客感到生命的可貴。
企業所有的員工都需具備爲顧客服務的概念和熱忱。
顧客是十足的上帝,而且是不懂寬恕的上帝。
向著顧客,提供美食、居家和情報好幫手。
對顧客的服務要全力以赴,追求完美,永無止境,進步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
(四)觀念篇
你是來公司解決問題的,還是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先想問題的解決辦法,再訴說困難,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各重要。
做事冷酷,做人溫暖,競爭是進步唯一的原動力。
凡是合理化、制度化、依程式進行,必有效率。
負責盡職、愛惜公物,就是一顆螺絲也要細心保管。
管理就是把人、事、物做好的運用。
我們的要求:徹底執著、善盡職責、表裏一致、一次做好。
夥伴們,請第一次把事情做好。
夥伴們,請隨時思考並決定什么是該做的事。
改變習慣是困難的,革新必須先革心,幹部帶頭做。
夥伴們,請勤於學習,精於傾聽來落實自己的工作。
觀念改變à行動改變à習慣改變à命運改變明日的嬴家=具有西方的會計和財務系統+日本式的團隊合作+珍視不同的種族及文化背景+富創業精神的各地方經營充分的發展空間。先想問題的解決方法再訴說困難。
請保有公司的傳統----人格、勤學、創新、感恩。
重要的事總有時間做。
協作才能成功。
尊重組織、尊重規章制度。
尊重由自己開始做起。
公司的形象與您的一樣重要。
鳥類在飛行以前一定不在逗留過的地方留下髒亂。
公司不會因你有了不起的貢獻而犧牲正直誠信的原則。
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
信念、樂觀、進取、極積、主動。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降低成本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立足的條件。
找方法的人會成功,找藉口的人會失敗。
培養良好習慣,營造團隊力量。
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公司要用的一定是比較活潑、樂觀,願意學習的人,而那些不學習、一成不變、沒有進步的人一定會淘汰。
強勢、冷靜、嚴謹、熱愛學習。
維護權力是本份,守法守紀是責任。
生活有規律,工作有幹勁。
努力工作是生命真正的精髓所至。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珍惜每一分鐘。
合理當訓練,不合理當磨煉。
細心、專心、耐心,從一開始把工作做好。
快速反應,不做煮熟的青蛙。
授權來自擔當,信任來自回饋。
每個人有獲兩種教育,有一種是別人提供的,另外更重要的一種是來自自己。
我成功是因爲我志在成功,從不猶豫。
只要意志堅定,沒有做不到的事。
實現目標要靠計劃與行動。
偉大的理想産生偉大的成功。
務本踏實,快樂時光,生命可貴。
空談誤公司
(五)改善篇
同仁,請發揮創造力,爲公司創造競爭優勢。
改善是每位員工的責任。
讓我們來共同激發工作動力----請提案。
變革企業風險不可低估,但一成不變無異於坐以待斃。
你思考我動腦,産量提升難不倒。
改善是進步的唯一原動力。
改善是聰明人的偷懶方法。
(六)發展篇
公司有發展,個人才有前途。
公司的成功重在您的參與。
精神健康,身體健康,口袋健康。
公司的成長仰賴您的奉獻。
我以燦坤爲榮,燦坤以我爲榮。
公司五大目標:品質、交期、成本、安全、效率。
我成功,是因爲我志在成功,從不猶豫。
在資訊的時代,文盲並非不識字的人,而是不能再學習的人。
願景是目標,策略是達成目標的藍圖。
(七)溝通篇
請正視在適當的時候,把適當的資訊傳輸給適當的人,我們就能發揮極大的團隊力量。主管再忙也要和下屬談話。
(八)安全篇
嚴禁違章操作,確保安全生産。
小毛病往往是大問題的前因。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他人傷害。
寧可千日慎重,不可一時大意。
爲了你的安全和家人的幸福,請按章操作。
請認真開展安全例檢,及時排除事故隱患。
用鮮血換來的操作規程,不必再用鮮血去檢驗。
安全第一,生命可貴。
事故出自麻痹,安全來自警惕。
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安全是前提,管理是關鍵。
人人講安全,人人爲安全,人人要安全。
平安與謹慎相伴,事故與馬虎隨行。
疏忽一時,痛苦一世。
事事注意安全,處處防止事故。
預防長保安全,麻痹屢致事故。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照著規程幹。
企業效益最重要,防火安全第一條。
安全系彩帶,幸福系三代。
工作是爲了生活好,安全是爲了活到老。
原諒別人害了自己,原諒自己害了家人。
(九)環境篇
講究衛生,愛惜生命。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以“新常态”的速度发展,企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干部员工思想观念、利益诉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企业文化建设肩负着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使命。企业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充实完善企业文化的新内涵,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
现代企业文化内涵有四个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本文拟从以上四个层面分别分析西藏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并提出建议对策,为建设企业高素质员工队伍、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西藏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西藏自治区自1995 年第一家公司西藏明珠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西藏资本市场规模和主体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市场主体门类相对齐全、功能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为西藏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到目前,西藏地区共有11 家上市公司,其中10 家A股上市公司、1 家H股上市公司。经过对西藏10 家A股上市公司的调查分析,发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西藏上市公司的企业精神文化大多缺乏创新性,而且脱离企业管理。西藏10 家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有4 家上市公司在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其他诸如顾客至上、顾客第一、学习、创新等传统文化因素占据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位置,缺乏创新性,也没有影响力,对本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历史渊源讲,西藏的上市公司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大部分公司为塑造自身新的文化形象,总结了一套脱离了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的经营理念和所谓的企业精神。这些理念或精神被认可、被接受程度普遍不高,因此这种企业精神文化实际上成为了脱离企业实际的摆设。
2.缺乏核心竞争力是西藏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在西藏的10 家上市公司中,从事制药行业的曾经有4 家,原西藏雅砻藏药因持续亏损,于2010 年重组为西藏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转型房地产建筑行业。目前的3 家制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藏药质量不够稳定,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且经营管理长期停留在“自采、自制、自用”的水平中,没有与时俱进地形成有效的产、供、销的稳定渠道和网络,缺乏必要的产品市场保障,导致藏药产品的市场化发展不通畅;同时,作为极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其内涵挖掘不足,缺乏必要的宣传与推广,导致其社会影响和市场认同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具有西藏优势的旅游服务业有1 家,但由于气候寒冷、高海拔、缺氧等自然环境条件,每年进藏旅游的人基本集中在6—10 月份,有着明显的淡旺季特点。另外,旅游服务业的新产品开发没有积极跟进,表现为产业链短、产品线窄的特点,其发展优势与特色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提高。
3.西藏上市公司的企业制度文化体系不够健全,执行力不强。在西藏的10 家上市公司中,一部分是由不同企业重组后上市的,另一部分是因为亏损而转型的,由于文化惯性,企业在重组或转型后的企业制度文化需要对接、融合甚至碰撞,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直接结果就是制度文化体系不完整、不健全,以及制度执行力不强。另一方面,大多数西藏上市公司对于企业制度文化的认识不足,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被放到应有的高度,制度文化没有植入人心,员工行为不规范,这也是导致企业制度文化不健全和制度执行不强的一个原因。
4.西藏上市公司的企业行为文化缺乏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西藏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普遍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大部分管理人员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虚”的东西,它不会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因而没必要对其进行投资和浪费时间。另外,西藏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太合理,股权相对集中,公众化不够,家长制作风比较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受限于少数的决策者,造就了多数员工把企业文化视为企业家文化。因此,大部分西藏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或者被漠视,或者带有典型的个人主义色彩,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没有得到发挥,文化中缺乏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西藏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
1.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西藏上市公司应紧随时代的步伐,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价值观、经营理念、经营宗旨、企业作风等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企业高层,应该普及和影响到每位员工。可以通过培训教育、制度规范、宣传展示、开展活动、激励机制等方式,让员工认识并接受企业精神,能够自觉以企业精神文化指导个人行为。重要的是,西藏上市公司要将企业的精神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精神文化落在实处,走出口号,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2.在物质文化方面,西藏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西藏的优势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西藏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西藏上市公司中的制药企业,应立足西藏,以人们的健康意识为契机,深度挖掘藏医、藏药的内涵,加强研发新产品的工作力度及效率,丰富在研产品的数量、治疗领域及产品梯次。建立推广队伍,强化代理商管理,扩大销售量,积极打造西藏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西藏旅游业应在不断开发新景点和完善景区配套的同时,努力发掘有西藏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例如雪顿节、雅砻艺术节、羌塘赛马节、珠峰文化节、林卡节等风土民俗,彰显西藏旅游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西藏旅游的品牌影响;其他的企业也应注重坚持以科技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与国际相接轨的发展方针,积极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拓宽营销网络等,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3.在制度文化建设上,西藏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切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规范,切实加强执行力度,保障各项制度规范能够有效贯彻落实。
西藏上市公司应通过制度把职工行为同其利益直接挂钩,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杜绝制度里面有人情、权力超越制度的行为,保证制度的严肃性;通过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如能者多劳、多劳多酬,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形成公平公正、紧张活跃的内部环境。重要的是,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设立合理的目标,激励有章可循,成为常态化。
4.在行为文化方面,西藏上市公司应实现管理层与员工知行一致,将企业战略的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培养相结合,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行为文化不同于企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以动态的形式作为文化存在。行为识别系统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的第二构成要素,对于企业品牌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提高西藏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通过管理层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员工的行为;其次,加强对员工的行为文化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其维护企业形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多渠道多方式施加影响,帮助员工树立牢固的客户至上观、为社会提供满意产品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增强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企业文化自上而下根植于每一位员工内心,将企业战略的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培养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目前对于西藏上市公司来说,新的经济形势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文化建设进入调整完善阶段,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精心培育、不断创新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郑文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基本特征[J].现代家电,2005,(5).
[2]丁南.谈谈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
[3]于桂红.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中的地位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23).
[4]杨康.企业文化创建中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
[5]李丽丽.企业文化建设的概念和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
一、大港油田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大港油田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业务,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东南的渤海之滨,公司总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地理环境优越,海陆空交通便捷,经济发达,人才聚集,区位优势明显。 在文化方面,油田公司的企业宗旨就是奉献能源、创造和谐,让每一名员工的特长得到发挥和提升是公司的人才理念。
企业精神之一是爱国。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我们不单单是要将生产水平搞上去,以营利为目的;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工服胸口的石油花图案一样,我们所代表的是中国石油。中国两个字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份深深地责任,在无时无刻激励着我们要以国为先、以企业为荣。
企业精神之二是创业。就如同曾经的大庆会战一般,我们的油田也是在前辈们辛苦奋斗拼搏下产生并发展至今的。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油田发展的未来,肩负着将前辈们的责任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任务;发展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造力,只有不断地努力去学习、去创造,才能使一个企业长久地发展,保持竞争力。
企业精神之三是求实。求实,意味着要实事求是,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在工作中要一丝不苟,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做起,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的思路、想法,都应该经受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察。
企业精神之四是奉献。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作为一名石油人,我们应当以企业为荣,企业的发展是我们自豪的根本;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决定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石油生产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做好一切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通过企业来实现自我价值,为石油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学习油田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意义
李建青总经理在油田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扉页上说过:“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用强大的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李文强则在检查工作时这样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作用,让企业文化在大油田建设中大放异彩。” 一本做工精致、内容丰富的电子手册,包括了从大港油田建设开始以来所经历的过程,涌现出的一个个楷模,和对未来发展的方针方略以及对于员工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一遍遍地观看,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大的追求和憧憬;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油田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的大港石油人继承和发扬了大庆精神并用它抒写新的辉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它保留了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融入了新时期发展的成果和新的目标,既是大庆精神在大港的出色体现,同时这也是油田公司几代人智慧成果的结晶。
三、建设并发扬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抓实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大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力度。利用网络、厂刊、企业精神教育阵地等手段,广泛宣传和学习企业文化理念,以典型事迹、感人故事和先进做法等诠释企业文化内涵,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二是加大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利用现有场所设施,发挥文体协会作用,组织好系列文体育活动,并把企业核心理念、价值观蕴寓其中,在增强员工家属体魄的同时,鼓舞士气、凝心聚力;三是加大特色文化的建设力度。积极倡导全员参与创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开发文化、安全文化、劳模文化、廉洁文化等,精心打造现场文化典型,建设一批现场文化样板,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上水平。四是稳定员工队伍,创造和谐环境。发挥各级组织优势,采用网络、厂刊等形式扎实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按照油田公司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基地回迁,切实维护员工利益,把惠及员工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发挥组织优势和职能作用,想员工之所想,办员工之所需,解员工之所难,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员工。
四、谈几点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文化能把企业职工的思想有效的凝聚起来,是企业构建和谐的一个基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思想做为的一种提炼,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不断的推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试谈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形式。企业要想一些鼓励职工的方式,避免说空话。所谓有成绩就要有认可度,如何达到一定的认可度,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形式来表达,比如单位的一些评先推优活动等。适当的形式会让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具有凝聚力。通常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表现形式多为口号,口号可以说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最简便的表现形式,这些口号大多由 “团结、创新、效益、积极、进取……”一些较为虚的词构成,企业应注意到这些词在企业职工心中有多大的意义,对企业员工的影响力会有多大。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观念要由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的行为规范两个必要部分构成。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没有漂亮的口号,只要有企业的价值观配合良好的企业的行为规范,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就是适合的。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这会对企业职工来说会是一种必要的典范。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创建,基础上说是对企业的全体职工,可是企业领导人员的引导作用是决定性的。
我们作为“生命型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
一、总体思路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完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所设计的目标要求,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同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进程,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为:主攻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提升物质文化。主攻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全员性企业文化审计,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塑造企业“灵魂”。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党中央各领导人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符合企业个性化需要的文化体系,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三、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资源。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它需要强调对人的管理,并把强调“人”的重要性有机地融合到追求公司的目标中去。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而且还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企业文化要通过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来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
在企业文化建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企业领导倡导与员工积极参与的关系。必须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员工参与,每一项政策出台必须得到广大员工认可,自始至终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相互交融的建设局面,从而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员工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2、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要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实施中起点要高,要力求同国际接轨、同市场接轨,要求精求好,搞精品工程,做到重点突出,稳步推进。
要使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大要素协调发展、务求实效,真正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
3、重在领导的原则要树立“管理者首位”思想,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群体)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理念的升华,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缔造者、推行者,不仅个人的理念要领先于他人,更重要的是能
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体制、企业的规则。各级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头思考,带头实践,时时事事给员工做出榜样,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创新、有建树。
各级管理领导者,都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并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全员的力量投身企业文化建设。
4、系统运作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它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凭空想像一蹴而就,要树立“打持久战”的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铸基”和“铸魂”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它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搞好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分层次落实。
必须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管理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实践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有上下戮力同心,协调运作,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5、突出特色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工作中必须运用创新的方法去思考,去实践。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突出企业的鲜明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特色、优势和差别性,培育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企业历史、现状、未来的实际情况,重视挖掘提炼和整理出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来,走出一条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6、追求卓越的原则建塑企业文化,要表现出21世纪一流的水平,使企业员工都欣赏这一模式,并在这种体现卓越的企业文化模式中与企业产生共鸣。在卓越的企业文化模式里,人人都追求卓越,个个都表现出卓越的绩效。但是,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往往容易满足现状,失去新的追求,变得保守起来,使企业文化的“文化力”减弱,也使企业丧失对卓越的追求。
因此,塑造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卓越的原则,使企业和员工始终感到总有一股追求卓越的激情在激励着他们,激动人心的目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即使是在其他企业都感到满足的时候,企业仍能保持创新上的不满足,崇尚革新,与时俱进,不懈地追求完美和第一,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实施步骤
1、进行全体员工文化审计活动。对公司的文化历史与现实进行全面回顾和提炼,进行企业无形资产的全面总结,广泛宣传,全面发动,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定格分析,得出结论,以此进行企业文化的民主建设。
2、归纳提炼形成企业精神文化内涵。根据国资委和集团公司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及公司实际,由各有部门配合,认真组织好《公司企业文化审计活动方案》的实施,对形成的精神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讨论,重点讨论企业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等。在讨论的基础上再推出修正方案,征求意见,继续归纳提炼,完善充实精神文化内涵,从框架结构到具体内容向全公司公布。
3、企业文化的宣贯。各单位要广泛进行动员,利用各种形式,针对不同层次对象进行宣传,由各单位积极配合,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企业文化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公
司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公司理念、行为规范及视觉识别的培训。通过策划大型活动、广告宣传、公关策略等方式,大力展示公司形象及公司文化。
1、公司使命:为顾客提供“专家级“服务,为员工搭建实现个人价值平台。释义:
就是尊重员工价值,为员工搭建学习成长价值舞台,使员工的理想与公司的目标相一致,并通过激励机制,使其成为公司的专家级人才,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从而达到为顾客提供专家级服务的目标,最终实现员工、客户、企业的共同发展。
2、公司愿景:做电力检修行业的领跑者。
释义: 就是将公司打造成一个实力强,服务优,管理科学,文化先进,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电站检修服务品牌----“丰汇检修 ·专家级服务” ;通过不懈的创新、实践,再创新、再实践,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检修业务各项指标上做到行业领先、服务一流;具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核心价值观:厚德敏行简能易知
释义:
“厚德敏行”——“厚德”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敏行”就是善于实践,注重实效,完善自我。
“简能易知”——“简能”就是将复杂和难于执行的工作分解成可以理解和易于执行的工作,使每一个员工必须养成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易知”就是让程序和制度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懂,一懂就会,容易掌握,利于执行。
4、企业精神:诚心 精心 放心
诚心 —— 挚诚沟通、诚信尽责、真诚服务、全力以赴;
精心 —— 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尽善尽美、精雕细刻;
放心 —— 专注品质、标准至上、严守工艺、客户满意;
5、经营理念:商德唯信利末义本精益高效
释义:
商德唯信 —— 就是以德为先,诚信经营。
利末义本 —— 就是始终坚持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心态走市场。
精益高效 —— 就是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实现与顾客双赢。
6、安全理念:安全第一健康至上
释义:
安全第一 ——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本保障,始终把安全置于第一位,控制各种危险
因素,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身安全及生产稳定。
健康至上 —— 员工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公司有责任为员工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
境;员工有权力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不因自己的过失导致
他人受到伤害。
7、质量理念:标准至上 客户满意
释义:
标准至上 —— 就是严守行业标准,严格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客户满意 —— 就是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始终把客户满意作为追求目标,提高客
户满意度,扩大公司品牌效应。
8、发展理念:协同推进持续发展
释义:
协同推进 —— 统筹协调各种资源,科学组织,正确处理内外部各种关系,为各项业务
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公司目标的实现。
持续发展 —— 尊重科学,创新管理,促使各项业务互为依托,稳步推进,规模发展,实现公司发展的连续性、持久性。
9、工作理念:责任为先 务实为本 效能至上
释义:
责任为先 —— 就是明确工作责任,对客户尽心尽责,对工作全力以赴。
务实为本 ——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求真务实,不做表面文章,注重解
决实际问题。
效能至上 —— 就是以效能为标准,事事讲效率、处处讲效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
服务质量。
10、服务理念:“专家级”服务
释义:
“专家级”服务 —— 就是以诚实的人品、高超的技艺、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11、人才理念 —— 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有为有位
释义:
以人为本 —— 就是坚持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政策
保障人才,做到充分地尊重人、正确地使用人,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尽其才 —— 就是通过职业规划,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合适的事用合适的人;让想干事的有事干,能干事的干成事。
有为有位 —— 就是倡导“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人才选拔理念,鼓励德、勤、技、能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为公司
队伍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工作信条——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责任人,我会竭尽全力解决问题,我将问题解决结果
及时反馈
四化管理:——管理流程化,作业标准化、信息协同化、服务系统化
管理方针:——秉承三心,专家服务;安全第一,健康至上;科学管理,节能降耗;
41什么是理性的企业文化,什么是虚幻的企业文化。每一次观察企业的文化,都能有一些感悟。
第一,企业文化开始有口号、仪式、活动转向行动,企业文化不再像一面旗帜一样,飘荡在企业的半空。
第二,企业文化由浮华转化了朴素,一些以人为本、顾客是上帝、世界一流,但是可以看到的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愿景和使命更多的转为理性和朴素。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由飘荡的半空转到了落地做实。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确实做了一些踏踏实实的工作,而不是虚的。
第四,企业由高层的推动转向了全体员工的信仰。企业文化从高层推动这是必要的过程,如果企业文化仅仅在高层,那么这种企业文化也仅仅是企业家头脑中的一种假设。
最后,企业文化有做势到做实。企业更多的把企业文化放在网页上、手册上、墙壁上,在我们看到的一些案例中,我认为企业文化有一种重要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现在的许多企业文化还没有做实。
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核心的东西,特别欣赏一句话“企业文化是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只有看得高站得远的企业家才能做到。企业文化不是学雷锋,不是秋游,但是我们企业文化更多的是展示这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重要补充,但不是企业文化的主体,不是人云亦云的说法。
企业文化看到了一些现象“不聚焦”。企业文化有各种表达方式,不同的企业确实企业文化、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但是成功的世界级的企业中的核心都是高绩效文化。为什么说是高绩效文化,有几个原因:企业的本质是生活在激烈的市场过程中;管理的本质是要提高效率;经营的本质是要盈利;员工的使命是要付出;竞争的使命在现阶段主要是价值;客户的需求是价值;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投入和产出。这些都要求我们的企业文化必须聚焦高绩效的企业文化。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能够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的提出高绩效文化的企业,不太多见。为什么是高绩效?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国外已经早有研究,我们有一个资料,高绩效企业文化的属性,作为高绩效企业文化,员工有参与感;有明确的价值观体系;高层领导以身作则,推动文化和战略;高层经济关注组织绩效;良好的氛围;以结果为重;有序的流程、量化的管理。
为什么是高绩效文化?我们看世界级的领先的CEO的一些感悟,郭士纳认为:最优秀的领导人会给自己的公司带来高绩效的公司文化,这句话是IBM前CEO讲的,拥有高绩效文化的公司就一定是商业领域的赢家,而且员工对公司的忠诚程度很高,除了自己的公司,不愿意到其他的公司。
在中国很有人气的韦尔奇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花了10年的时间,在我们的企业里建立一种绩效文化。
持续的提高人均效益,建设高绩效企业文化。这是国内一家企业提出来的,是深圳华为公司在企业文化的一个理念。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现在众说纷纭,概念、定义很多。不要局限于具体的概念和理念上,对企业文化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而且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的重要程度要高于公司的有形资产,而且高于产品品牌的无形资产。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从公司的长期发展来看,也是回报巨大的。哈佛大学科特教授做了一个实证调查,他得出两个结论:
1、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
2、企业文化在下世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要素;
他是90年代说的,下世纪正好是现在。下面是科特的研究,科特找到207家公司,对他们11年的经营业绩进行比较,然后把公司分成两类,一类是文化特征非常明显的,另一类文化特征不明显的,模糊不清的。然后有四项指标来反映企业文化到底有没有用。我想看过这个资料以后,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就毋庸置疑了,因为数字不会说谎,事实胜于雄辩。企业文化确实成为重要的经营力量,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确实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
第二,对案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补充。企业文化应该是对企业成功的经营管理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不是外在的借鉴和引进。企业文化确实不应该,各个企业都差不多,没特色、人云亦云。我觉得这个应该进一步挖掘、思考,在我们智慧、理念的作用下,把自己公司的文化提炼出来。不是外面流行什么,我们用什么。
第三,各个企业的文化,都谈弘扬企业文化,但是问他企业文化是什么,答不出来。高层都不知道,员工怎么被教化呢?另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发散,一方面讲顾客是上帝,另一方面又以人为本,当这两个产生矛盾时,怎么处理?一方面强调绩效,另外一方面又强调公司是家。有许多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在企业的机制、组织、流程中,必须得到后者强有力的支撑,否则企业文化永远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我们将来有一个很大的领域,使我们的制度有文化,使我们的机制有文化,使我们的制度、机制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杠杆,使我们的制度、流程作为弘扬企业文化的重要力量。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可以看到还是做得不够。
比如IBM的文化,结果、导向、执行、团队。在IBM的机制内部,IBM对员工的考核也是三项,IBM的执行是考出来的,不是弘扬出来的。因为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就是IBM文化的三方面。现在我们的企业确实缺少制度文化层面的文化建设,还是意识层面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最终应该体系在企业的文化运作、业务运作和员工的行为结果上。企业是否有优秀的文化必须有企业的产品、服务来验证,现实的经营管理成果是检验企业文化的唯一标准。
在一家医院挂着把病人当亲人,转了一圈,发现上当了,哪有那样把病人当亲人的?去掉一个字,把病人当人。我们的文化一定要和我们的价值观、员工行为、服务结合起来,说一套做一套更容易人气翻转。不要挑战消费者的智商,消费者是对企业文化最好的检验和认同。
一个企业文化的优劣必须有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实践来判断,说不重要,做重要。尤其是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才是企业文化最好的检验时期。百年老店和长寿公司是优秀企业的文化标志,所以获奖不重要,活着更重要,能够持续的活下去。像同仁堂那样,同仁堂卖了三百多年的药,不是因为秘方,是因为文化。一个重要的文化支撑了长期的活着,我想文化作为长期的持续的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文化解决的不是短期赚钱的问题,有文化的企业赚了钱,没有文化的企业也赚钱,说不定赚得更多,因为它没有价值观,可以坑蒙拐骗,比如说最近的“三鹿奶粉”等事件。
20 世纪80 年代, 美国的管理学者们比较美国与日本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提出了企业文化这一创新的思想,并使其成了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导致西方兴起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 我国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学习阶段、中后期的探索创新阶段、再到现今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连续不断地碰撞、磨合与创新,从而取得了众多优良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积累、实践经验的丰富,而且有利于广大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由新加坡丰隆亚洲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资成立,以制造和经营现代化白色家电而声名远播。 新飞公司历经了长达30 年的开拓与实践,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建了独特的新飞企业文化。 处在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健全阶段的新飞公司,企业文化进一步围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主题的要求进行建设,其企业文化能否通过行之有效的创建来适应本企业处于新形势与新环境条件下的需要,能否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真正成为生产力, 这是新飞公司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新飞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文化是指在长时间的工作或集体活动中,组织成员之间由于相互作用, 或者组织创办者与领导者有目的地引导与培育, 使成员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认识和行为方面的趋同效应。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所有成员遵守的价值观念、共同意识、职业公德和行为准则的组合就是企业文化。
1、新飞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特色的 “格言式文化”。 新飞公司善于把从思想政治工作和平常管理活动中得到的有实践价值的思想与经验,精心凝练成充满个性特点与含有感化、号召作用的名言警句,纳入企业管理经营和制度建设的范围。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使众多职工在耳濡目染中建立起正确的伦理标准与价值取向,自觉地运用新飞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伦理与相关规章制度等来约束与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企业的管理工作得益于员工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因而在企业管理工作方面,提高了新飞的文化与管理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格言式文化”。
(2)用户第一的经营宗旨。 在新飞公司,“用户永远是正确的”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准则。为了使广大职工能够对该句治厂格言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自1990 年起,新飞公司每年均要选取大量的管理者深入到新飞冰箱销售和维修网点, 和销售员一起销售,和检修员一起识别产品质量,并且实地回答顾客咨询的问题。在实践中,卓有成效地提高了自己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 自觉地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同时,新飞坚持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两手抓,从根本上免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巩固了新飞的“最后防线”。
(3)独特的用人观念。 新飞始终坚持尊重知识与人才, 但不完全等同于尊重个人文凭的人才观念。 在用人上主要是凭能力,看功绩。 但是,新飞又不完全以个人的成绩来评价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所付出的劳动与努力。 它对科技人才的要求坚持把创新放在首位。 只要员工是给新飞搞研发,尽管失败了,但全部花费均会由公司主动支付。 若研究出成果者则给予重大奖励,并以此加深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 因此,新飞中高层领导干部中,不仅有“班科出身”的高学历者,也有经过基层的奋斗最终上升到重要岗位的一般工人,他们都是凭自己现实工作中的能力与业绩被提拔上来的。
(4)质量管理与文化建设融合。 新飞公司的质量文化建设是以加深职工的产品质量观念为出发点的。 针对市场下滑、销售不佳的艰难境地,新飞前后制定了一连串把产品质量落实到个人的奖惩要求,归入个人经济效益与责任承担的范畴,严格进行考核,故而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质量意识,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同时,为了探索质量管理的“长效疗法”, 把加强产品质量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先后产生了“三不”、“四不准”、“四优先”和“一票否决”等一连串质量管理格言,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任何人都注重质量的良好文化氛围。
2、新飞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1)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充分。 新飞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一次创业”时期的“制度文化”与“二次创业”时期的“人本文化”来实现的。 所以,仅仅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认识, 致使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充分。没有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并将企业文化系统化,没有灵活地将其运用到企业的制度建设和企业经营之中去。另外,新飞企业文化建设有时会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做一些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而缺乏反应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的文化建设活动。
(2)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职工的作用。 新飞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员工的参与度。 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新飞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而这种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交流与反馈, 导致新飞职工没办法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从而,增大了企业推广过程中的阻力与障碍,不利于企业未来预期目标的达成和企业文化影响力的充分发挥。
(3)短期文化,过度追求指标。 新飞公司在达到可持续发展、 成为市场领导者的企业愿景过程中,必将其转化为可实践的各种指标,且产品的销售额就是用于比较及评定的核心指标。 因而,追求销售额就成了新飞公司的最终目标。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呈现出来:第一,营销人员的工资完全和自己的业绩关联;第二,营销人员的职位升迁与裁退完全根据指标的完成情况所反映出来的名词顺序进行。 短期文化现象在营销部门表现比较显明,但在公司的其他部门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导致某些部门会用不合理的手段来达成指标。
(4)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考评。 新飞企业文化的形成历经了30 年的不懈努力,而目前,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相关性还没有科学、可靠的考评机制和手段。 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就不易得出准确评价,从而,容易减弱新飞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新飞文化建设不足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的制约
新飞公司在内部实行的是领导型团队,权威意识过强,权力差距过大,抑制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与创造意识的形成及培养。 同时,新飞的员工偏向于接受集权领导和官僚结构。 大多数员工会心安理得地听从领导的安排,权威意识、等级观念及奴性意识共同决定了上级对下级的专制及下级对上级的盲从局面。 最后,太过注重集体主义,而阻碍了个人创新精神。
2、文化惯性的阻碍
在新飞,随着“二次创业”时期“人本文化”框架的逐步确立, 部分管理人员由于对 “人本管理”与“人本文化”认识不到位。 不明白“人本管理”是更高层次的“制度管理”,没能正确认识“人本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辩证关系, 思想上产生了困惑, 管理与制度上出现了松懈的现象。
3、领导者行为的过度重视
新飞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员工参与度的忽视主要原因正是由于新飞过度的重视领导者的行为。如新飞公司的总经理先后提出的 “稳居国内,享誉世界”的企业理想,“国内争第一,国际创一流”的宏伟愿景与奋斗目标,“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管理文化一系列格言等等。 这些“格言式文化” 的建立体现出对领导者行为的过度重视,从而忽略了员工的参与。
4、经济与科技水平的限制
当前,新飞由于经济实力较低下、科技发展水平还不很高, 以致职工看不到企业未来美好的远景,不愿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才华,企业文化的作用也就很难发挥出来。 同时,由于新飞科学技术上没能紧跟世界步伐,导致公司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评估机制和手段,不能正确衡量企业文化的结果与经济效益的相关性。
四、建议与措施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必须明确目标。 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系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内部主要关注于调整好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品质,使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有序的运行。 企业外部则主要着眼于调整好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新需求,收集整理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向,并加大市场占有率。 新飞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企业内部。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制定一定的制度标准来加以完善,以达到丰富企业文化内容的目的。
2、发挥职员的主体作用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新飞公司要注重融进职工的思想与认识,确保职员的主体地位,突出与依靠职员。 强调突出与依靠职员的重点在于要注意吸取长期以来职工在工作中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提高与精炼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创造的突破点。 同时,要行使群众路线,把企业的文化内涵和企业的发展方向、职工的意志与切身利益灵活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3、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性
新飞公司应在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精华,创造出能够体现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同时,新飞公司要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即创新。 也就是说,新飞公司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积极引进与吸收美日企业推崇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力争新飞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日益丰富与充实。
4、建立企业文化的有效机制
新飞应该正确并灵活地运用强化理论, 认可与企业文化相符合的行为,惩戒与企业文化相背离的行为,以便企业文化巩固与发展。 对符合企业的价值标准的行为给予不断地鼓舞与激励,如赞扬、职务晋升、授予荣誉称号等。 同时,对背离企业文化及企业价值标准的做法进行批评和处罚,包括罚款、降职、行政处罚等。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显著标志。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向越来越显明,在21 世纪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强大活力势必会显现出来,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效用。 本文在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理论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新飞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针对新飞公司文化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切实可行的对策,希望得到采纳。
摘要: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以制造和经营白色家电而闻名全球。经过长达30年的努力奋斗和经营实践,新飞公司不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营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新飞企业文化。本文将新飞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和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具体分析新飞公司企业文化现状,指出文化建设的优点与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飞公司企业文化缺点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飞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于扬.新飞以品质打动世界[J].中国对外贸易,2003,(4).
[3]赵明.重整旗鼓,新飞布局2014[J].电器,2014,(1).
[4]徐建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9,(11).
[5]徐敏霞.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
[6]黄娜.人本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J].科技信息,2011,(21).
[7]林琳.试论新时期企业文化的构建与优化[J].经营管理者,2013,(16).
[8]高树凤.构建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2011年12月底,作为广电系统国有新媒体公司“百视通”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广电新媒体第一股”。2012年1月初,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获得通过,将于上交所挂牌上市。
伴随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大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谋求改制上市的文化企业日渐增多。早在2010年初,皖新传媒成功上市,成为全国发行业主板首发上市“第一股”。之后,中南传媒上市,成为第一个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浙报传媒”借壳登陆沪市,成为浙江首家上市的国有文化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海证交所,成为江苏文化传媒“第一股”。
随着大批文化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改制、进行资源整合,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做大做强。正因为这些企业找准了自身定位以及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才能快速反应,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事实上,改革不仅给文化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打开了文化企业发展的空间,也给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而青岛作为经济总量排名前列的副省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也在不断加速。今年1月,青岛五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正式揭牌成立,可以说,这是青岛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个新起点,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新平台。
改革激活了一盘棋,也激活了文化企业的内生动力。皖新传媒的成功上市,让安徽成为全国唯一在出版发行领域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省份。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让“文化皖军”尝到了甜头。而“百事通”的上市,不仅让其获得全球最大lPTV用户规模,也可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真正向“走出去”的方向努力,这正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这些企业化运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把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还在于加速整个地区的发展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1月18日,被列为青岛城市新“五朵金花”的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网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五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正式揭牌成立。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文明有两个支柱支撑,一个是经济,另一个必定是文化。如果过去强劲的工业“五朵金花”,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那么以2010年8月在青岛市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为历史节点,青岛市精心培育的新“五朵金花”就是在纵深带来青岛文化产业的突破,也将为青岛的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突破点。
如今的青岛文化产业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现有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2010年,青岛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36.3亿元,同比增长16.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7%。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青岛市考察时指出,已经成为经济大市、工业大市的青岛将来应当建设成为“文化青岛”。2011年4月,青岛市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同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青考察,对青岛市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再次提出了“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要求。
取得的这些成就得益于文化体制的改革。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引领城市发展的方向,那文化软实力就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可以说,青岛五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的成立,是青岛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起点,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对于青岛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文化改革“阔步走”
出版集团整体转企,报业集团宣传经营分开,新华书店股份制改造,印刷公司成功上市……作为中央最早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山东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加速。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启幕至2011年10月,山东已有249家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为新的市场主体。从改革初期的“推着走”,到如今的“阔步走”,山东闯出一条求变、求新、求效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无疑将成为2012年,我国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作出全面规划。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脉络渐渐清晰,各地都在陆续上演改革大戏。
而在2011年,山东省金融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证监局和山东省文化改发办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意见》。这个经济大省提出,到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00亿元,即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力争全省实现境内外上市文化企业10家以上,从资本市场筹资(含上市公司再融资)100亿元以上,形成资本市场的“山东文化板块”。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山东省内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过“双百亿”的企业达到5家,整体实力走在全国前列。可以想象,文化产业将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自2004年以来,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新增近百亿元,年均增长20%。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1230亿元,占GDP的3.12%,增长速度高于GDP增幅5.8个百分点。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7%,成为支柱产业;济南、淄博、烟台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
不过做大做强文化企业,概念和定位至关重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认为,打造文化集团必须有大整合、大产品的概念,要有影响力和辐射力,迪士尼、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这些文化企业无不如此。
“文化集团不是堆出来的,其要义是影响力和话语权,首先是产品第一,内容第一。迪士尼之所以强大,一切都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好莱坞风靡全世界,也不是靠硬件、资金的堆积,而是靠内容。随之而来是大人才的概念,要揽天下人才,不能只看到行政管理范围中的人才。”张宇这样认为。
各地上演文化改革大戏
早在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并将其置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需较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首。这一规划的发布,也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了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梯队。
而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地位,明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1年召开的六中全会全面深入讨论文化体制改革,会议指出
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在国家层面再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在2012年1月4日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再次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产业无疑将成为2012年,我国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作出全面规划,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脉络渐渐清晰,各地都在陆续上演改革大戏。
安徽,这样一个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并不突出的省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却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拥有全国第一家组建时就实现整体转制的出版企业、第一家以IPO方式整体首发上市的发行企业、第一个设立保税区的文化企业,在全国第一个完成全省所有院团的转企改制任务,省属文化企业经营性资产由改革前的不足30亿元增加到300多亿元……”
奥秘何在?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每年都被列入安徽省委常委会的工作要点,每年都被列入省政府的工作报告。“没有安徽省委、省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上的‘一把手工程’,就没有文化产业的‘安徽现象’”。
政府在精品生产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勇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搭建平台,把握导向,使政策的杠杆效应得到有效体现。从2005年起,江苏推出《重大现实题材创作资助办法》,影视剧、动漫和舞台剧最多可获占总投资40%的资助。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湖北等省区或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从规划、方案、政策、投资等方面对本省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力保障;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将其作为种子基金筹设基数为2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制定文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重点项目和重大文化活动的实践中,大胆起用和锻炼中青年人才;或加快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办好华中图书交易会、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等活动,成立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展各类文化产权交易服务。
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只是给政策、给资金,体制、机制不顺,终究难以出现良性循环的局面。
各省市区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浙江等省提出“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重庆市已完成转企改制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已达60家,重庆出版社整体转制以来,集团主业销售收入提高了近三倍,总资产是2003年的近四倍;河南省电影公司改制成立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打破影片逐级发行模式,票房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二十二位跨入前10位;江西省新闻媒体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改革稳步推进,江西日报社以“一媒体、一公司”为突破口,将“五报三刊一网”的经营性资产剥离;面对改革中最难处理的职工和企业的利益问题,山西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确保改革成本支付到位,遗留问题解决到位;贵州省广电网络公司率先破解“广电第一难事”,实现一省一网,创造出“先整合运营、再资产重组”的“逆向操作模式”……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依法管理,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从经办文化事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陈俊年形象地将这种转变称作“瘦身运动”。
基于同样的改革目标,山东创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综合执法管理模式——“临沂模式”: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打造文化行政主体,实现了由“办”向“管”、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社会的三个转变。
文化企业频上市
2011年12月30日,隶属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集团(SMG)的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此前一天,“百视通”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广电新媒体第一股”。作为广电系统国有新媒体公司,百视通率先实现A股上市,为2011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添上浓重一笔。
事实上,我国已有不少文化传媒公司上市,去年12月2日,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实现了河南文化企业上市零的突破。11月30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海证交所,成为江苏文化传媒“第一股”。10月20日,湖北最大的出版传媒集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借壳上市方案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9月29日,“浙报传媒”借壳登陆沪市,成为浙江首家上市的国有文化集团……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类企业(包括传媒与文化产业),共有28家,其中深市中有7家,创业板中有8家,其余均在沪市中,而在这些上市的文化企业中又以图书出版、报刊广告及影视制作等企业为主。
虽然,文化板块中的企业正在逐步增加,但是相对数量还比较少,且很多公司都是以借壳上市的办法迈进资本市场大门的。
不过从国有文化企业资产优化重组举措频频,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上市步伐也在加快可以看出,各地都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可以预见,中国文化产业将步入发展的新阶段。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化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文化产业即将被推动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研究员表示,借着六中全会的春风,文化传媒企业上市步子会加大。“经过多年改革试点,一批完成转企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文化企业具备了相应条件和一定实力,登陆资本市场可谓水到渠成。”
除了各地国有文化企业频频发力外,“国家队”上市融资的努力也在持续。日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家拥有商务印书馆等众多悠久品牌的中央国有大型文化企业表示,未来将会以股改上市为契机加速发展。
齐勇峰表示,国有文化企业上市,改变了过去国有单一投资主体结构的束缚,吸纳社会资本,激发存量活力,提高竞争实力,能优化国有资产运行效益。“在更大平台上寻找资源配置的最佳结合点,将推动文化企业打破条块分割,避免资源碎片化,提升产业转化率。”
金融杠杆效应已让一些企业尝到甜头。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通过资本运作,从一家地方性图书出版发行企业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
然而,上市也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更多挑战:商业模式转变、治理结构调整、市场形势变局,上市之后仍任重道远。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文化企业要关注产业核心周子勋
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借助于数字和IT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文化产业的链条越来越长,文化产品的外延也越来越多。演艺娱乐、会展旅游、艺术品和工艺品、动漫游戏、数字产品、创意设计、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高清电视、付费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电影产品……这些层出不穷的文化产品涵盖了传媒业和娱乐业,既有精神内核,也有物质载体,丰富了现代人八小时之外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文化产业更应该在这个时期进行一系列改制实验,加快向资本市场拥抱的速度。不过,上市对于一家企业而言,绝不仅仅是融资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承担提高公司透明度的义务,更重要的则是,资本市场既然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快的扩张动力,也能给企业带来不可控的市场风险。
【上市公司企业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分析及模式比较09-15
公司企业文化宣言06-03
策划公司企业文化10-07
公司企业文化测试11-03
企业文化宜家公司11-11
物业公司企业文化12-01
保安公司企业文化12-04
公司企业文化感悟01-07
01企业文化公司介绍06-24
移动公司企业文化标语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