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有理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寻甸仁德一中
高粉翠
有理数减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被减数、减数有负数的减法,运用小学的知识无法解决。学好有理数减法也为后面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2、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渗透化归思想。
3、熟练地进行两个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有理数加法
2、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3、学生自学自讲自评课本例题。
4、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掌握情况。
5、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6、当堂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的成功之处是:
1、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我觉得本节课课堂已经交给学生,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课堂教
学不再按预设的计划和步骤进行,而是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的过程。
3、本课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4、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怎么去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5、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学生探索问题,学生在小组进行交流合作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自学的自信,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不足之处是:
1、时间安排不合理,小结的时间少了一点。
2、少数学生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总是忘记减数要变为它的相反数;
3、少数学生在减法法则推导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把握,他们只是死记硬背法则,而不是理解。
4、对学生没有分层次进行辅导。
5、少数学生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有困难。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学生;
2、认真钻研教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把教材钻深、吃透真正
理解教材的本意,然后去拓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知其义而不知其理,这样只能是依葫芦画瓢。
3、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看似特别简单,数正有理数谁不会呀!其实这中间就有一个陷阱,很容易会选错.我们常常都会说有了绝对值就是正数,这次我看都没看是多少,就在心里想一定是正数,所以选了C.
第一遍解题时,思路如下:
第二次复查时还是认为,考试过后觉得这个答案十分荒唐. 我反复验算,怎么算就是等于1. 原来我把23看成32,所以我选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0不是正有理数,应选B,有两个.
这道题使我与100分失之交臂.
以后看问题并思考问题时,不能凭空想象,无据判断,要静下心来,用笔算,算时也千万要看准数字,千万不能让先入为主的印象误导了后续的解题呀!
教师点评:这道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成功求解需要对8个数据进行识别,有些数据还要先化简再识别,像这种“组合式”选择题在求解时一定要控制速度,让自己慢下来. 正如小作者最后说的“要静下心来,用笔算,算时要看准数字”,这些都是很好的解题和应试心得,值得同学们借鉴.此外,进入初中,由于要应对中考,各级考试逐渐多起来,恰当的应试策略也值得同学们去体会、积累.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一篇关于联合国和联合国大厦的对话。整篇课文语句不难,新单词也不多,而学生们对联合国的知识还是比较缺乏,我没有直接进入课文而是,通过要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国和英国的景点,让学生在讨论这些景点的同时运用I wan to和Do you want to句型。然后,设计了孩子们都熟悉的超人。在超人的带领下,了解联合国大厦外围和内部的的图片,了解关于联合国或联合国大厦的信息,联合国在哪里?多少个国家参加了联合国?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吗?中国送给联合国的礼物是什么,以及关于这件礼物的故事。
孩子们就像身临其境的来到了联合国,跟随着图片和我的讲解,孩子们从完全不了解到慢慢走近,再到了解联合国的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求知的的欲望增强了,整个班级学习气氛浓厚。高年级的孩子们在学习上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们喜欢听课文“背后的故事”。看起来耽误时间的解说,阐述。却能真正激发孩子在学习英语课文时的兴趣,他们会更关注自己喜欢的词汇用英语怎么说。于是学得更认真,更带劲。
王丽
本次测验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以为此次考试的内容,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而小数的乘法只是多了一步,在写积的时候,要数算式中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在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打上小数点。可测试的结果,很意外,此次测试是失败的,我把此次测试是情况大体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大部分同学对于二年级已经学的1-9的乘法口诀,早已忘记,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吃了很大的亏;
二、在列竖式时,很多同学总是忘记打积的小数点,这归因于他们的数学计算思维还停留在整数乘整数的思维模式里面,对于小数乘法的概念是模糊的;
三、学生平时对于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练习少了,所以时间长了就忘记计算法则;
根据这种情况,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定位,并对此做出深刻的反思:
1、学生方面: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是根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而总结出来的,而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只停留在根据整数乘整数的算式来填空,还在按照以前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提供信息——老师出示问题——学生寻找答案——学生解释原因,以达到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为目的,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这抑制了的发散思维的发展,其实学生要通过实践操作,自己从操作过程中体验从整数乘整数到小数的乘法明积的变化规律,从而探索出整数乘整数与小数的乘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计算方法,这样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是主动的,对于他们来说,记忆才深刻。
2、教师方面: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做题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指出错哪儿,应该怎么做,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先找找原因,如果先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再把计算法则和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就会找出自己做错的原因,这样再次获得的知识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以后遇到同样问题时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对于练系中的错题,老师还可以把全班出现的情况汇总在一起,让全班学生一起“找错误”,根据错误,说出错的原因。
3、旧的知识复习不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应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复习,不能急于按教学内容和计划教学新课。如果在教学新知识前就把旧知复习昊,学生打好整数乘法计算基础,就不会出现小数乘法正确率较低的现象。4:学生口算:学生的口算能力不过关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5、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突出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经过此单元的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
教学本来就是一门缺憾的功课,在课前,我满怀信心,自认为很简单,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在测试后,我才发现,有些地方我还比较急噪,给予学生自我探索的时间还不够,没有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生成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时间。有缺憾,就意味要深刻的反省,意味着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基于这种情况,我在第一单元的知识方面我将做以下改进和努力:
1、全班复习乘法口诀,背口诀
2、每天练习3道小数乘法竖式计算
梁水金
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很多孩子都很感兴趣。结合备课中教学设计的四个方面,即:学法自动化;朗读多样化;理解多元化;问题焦点化,反思如下:
一、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法:
临近毕业的学生已经有六年的阅读经验了,足以掌握写人文章的方法了。因此,课堂上学生的确是在实实在在实践着,他们用笔批注着老教授的语言、神态、动作,“我”的心理描写,并或多或少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学生精彩的批注,并及时表扬,对其他学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等多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我及时进行了肯定与点拨,强化了学习行为,努力体现了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二、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提炼内涵:
范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这六种朗读形式交替使用,力求丰富多样,与教学需求密切联系。思考划批时用默读;自由读易于打开思路;齐读增强气势;配乐读渲染气氛;示范读指明方向等等。本课默读时学生能安静画批;指名读前学生带着体会可以自由自在地朗读;最后的部分,全班齐读,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张娜同学的配乐朗读,是本课的亮点,她那专业水准的朗读,伴着舒缓悠扬的小提琴曲,钻到了大家的心里,打动了每一个同学。
三、大力使学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
这篇课文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重点突出了,又无遗漏,学生在阅读时,除了汇报对老教授的特点品质以外,也谈到了我成功的原因,即:不能获缺的是自己的努力。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小提琴手的变化,所以,当大家交流时,很多学生都谈到了“我”的变化,而我没有打断他们的发言,在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后,我指出了应该先找到老教授的描写,谈自己的体会。于是,学生抓住了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谈出了不同的体会,比如:“我”就是一匹“千里马”,幸运地是遇到了这么好的“伯乐”;老教授是高明的教育家,她没有给予“我”任何琴技上的指导,但给予了我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勇气等等这样精彩的言论。在此基础上,我总结到:“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由衷地庆幸,他遇到了伯乐,这位老教授外表优雅,有艺术修养,有学者风范。她真诚无私的帮助给予了我无限的信心和勇气,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
四、着力使学生在质疑中明确主旨:
【第一单元 有理数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有理数单元知识点总结10-20
数字《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09-09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06-13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09-30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2-20
七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06-15
有理数教学设计11-02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案例09-30
1.4 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设计 教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