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制度(共8篇)
一、重症医学科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二、重症医学科 护士准入制度
三、重症医学科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四、重症医学科 护理工作制度
1、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基本要求 2、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基本要求 3、重症医学科护理查对制度 4、重症医学科患者转科(院)制度 5、重症医学科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7、重症医学科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8、重症医学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9、告知制度 10、重症医学科护士紧急替代制度 11、患者意外拔除气管插管应急预案
南涧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护理工作制度
一、重症医学科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1、护理部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控制及管理,成立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其组成由护理部和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等组成,在护理分管院长(或医疗分管院长)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主要职责与权限是: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予以咨询及评议,对本院的重症医学科护理问题负责提出鉴定和处理意见。
(1)职责:
①研究全院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管理情况,审定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
②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集会议。
③组织重症医学科护理的会诊及病例讨论。
④重症医学科护理部鉴定:
a、对本院重症医学科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鉴定,讨论分析问题性质,为医院做出处理决定提供依据。
b、对于重症医学科发生重大问题与相关部门共同鉴定,并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2)权限:
①实施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监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改进措施,以促进全院重症医学科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②对各重症医学科制订的护士培养计划进行审定,对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考评。
二、重症医学科 护士准入制
1、接受 3~6 个月重症医学科专业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并有 2 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掌握本专科相应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病理生理学知识及多专科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病情综合分析能力。
3、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人工气道的应用及管理、常用急救与监护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包括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各种微量输液泵等。
4、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休克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器官移植术后监护、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5、每年获得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数。
6、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重症医学科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1、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管病房医师给与协助。
2、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常规。
3、重症医学科护士对病人实行 24 小时连续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急救护理措施准确及时。
4、各种医疗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记录完整、整洁。
5、危重症病人护理措施到位,杜绝差错隐患,确保病人安全。
6、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7、重症医学科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保养,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8、重症医学科物品定位、定量、定人保管,未经护士长允许不得外借或移出重症医学科。
9、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衣着统一规范,严格控制非本室人员的出入。
10、及时向家属提供确切病情,并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亲近病人。
四、重症医学科 护理工作制度
1、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基本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
(2)有完整的特护记录,详实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3)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
(4)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工作。
2、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基本要求 (1)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2)严格床旁交接班。交班中发现疑问,应立即查证。
(3)交班内容及要求:
①交班内容突出病人病情变化、诊疗护理措施执行情况、管路及皮肤状况等。
②特殊情况(如:仪器故障等)需当面交接清楚。
③晨会中护士长可安排讲评、提问及讲课,布置当日工作重点及应注意改进的问题,一般不超过 15 分钟。
3、重症医学科护理查对制度 (1)对无法有效沟通的病人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腕带”填人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
(2)对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3)给药时查对药品质量,注意配伍禁忌,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4)医嘱需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问方可执行。)
(5)认真查对医嘱,规范本科室医嘱查对时间及人员要求。
(6)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需复述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以便查对。
4、重症医学科患者转科(院)制度 (1)患者需要转回原临床专业科(院)继续治疗原发病时,由医生向家属交待病人病情及途中风险,取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转科(院)事宜。
(2)检查转科医嘱,进行转移前患者评估及各项护理准备,并通知接收科室的主任护士。
①检查患者护理记录齐全,记录内容完整。
②检查病人的个人卫生:转出时病人面部、手足、会阴、皮肤清洁,无褥疮。
③检查各种管道应清洁通畅,固定合理、牢固,引流袋清洁。注明插管/换管日期、时间,伤口敷料保持干燥清洁。
④检查静脉穿插刺部位。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所有药物标示清楚。
⑤备妥病历记录、各种检查胶片、有关药品和病人的物品准备移交。
⑥向接收科室护士介绍病人的情况:姓名、诊断、主要治疗、皮肤及各种管道情况。
(3)根据病人病情危重程度,安排医师护师陪同。
(4)转科(院)途中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及用物。认真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
(5)到达新科室(院)后,认真与该科(院)的主管医生、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由交、接双方填写交接记录。
5、重症医学科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1)根据下达医嘱,在检查前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记录。
(2)检查全程须有医护人员陪同。
(3)根据检查项目要求,做好检查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必要时备好抢救药物及用物。
(4)在离开重症医学科前认真核对工作,包括核对医嘱、病人识别标志、检查项目及部位无误,与清醒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
(5)在检查过程中需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注意保暖并保证各种管路通畅及仪器正常运行。
(6)如有特殊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置后再行检查,或根据病情停止检查。
(7)检查完毕返回重症医学科后,护士妥善安置病人并做好详细记录。
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所有仪器应分类妥善放置,专人管理,正确使用。
(2)保证各种仪器能正常使用,定期检查、清点、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3)保持各种仪器设备清洁,备用设备必须处于消毒后状态,有备用标识。
(4)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得随意外借,遇有特殊情况由医疗行政部门协调调配。
(5)科内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仪器应用培训,包括消毒操作与流程、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等,做好熟练掌握。
(6)医院设备对重症医学科抢救用主要仪器应及时维修、定期检测并有相记录。
7、重症医学科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1)抢救物品有固定的存放地点,定期清点并登记。
(2)抢救用品应保持随时即用状态,定期进行必要的维护检查并有记录。
(3)抢救用品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清点、补充、检测、消毒,处理完毕后放回固定存放处。
(4)抢救用品出现问题及时送检维修,及时领取。
(5)在进行维护检查时、检查后或消毒时有明显的标识。
(6)严格规范管理毒、麻、剧药品,对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标示明确,使用的剂量及途径有规范。
8、重症医学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1)护理记录描述要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2)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并签全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淹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3)楣栏项目填写完整不空项、清楚、无涂改。
(4)护理记录单均用蓝黑签字笔书写。
(5)记录内容:
①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及与护理有关的阳性体征、医嘱落实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
②手术患者要记录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和伤口敷料等情况。
③详细记录各种管道名称、引流方式、引流物性质和量等情况。
(6)生命体征至少每小时记录一次。重要治疗、护理记录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7)记录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结果及患者的反应情况。
(8)抢救后六小时内完成护理记录。
(9)专科观察记录接科内统一规定记录。
9、告知制度 (1)主管医生及护士应将自己的姓名主动告知病人。
(2)特殊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均应告知病人及家属。未经病人及(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医务人员不得私自进行相关特殊诊治。
(3)有关诊断、治疗措施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副作用,可能发生的意外、合并症及预后等应向病人及家属做出通俗易懂的解释。
(4)从医疗角度不宜相告或当时尚未明确诊断的,应向其家属解释。
10、重症医学科护士紧急替代制度 (1)科内备好护理人员联络网,每名护士休息期间做好随时备班准备。
(2)科内护理人员因疾病等原因须休假时,应提前与护士长联系,以便进行班次的调整。
(3)如遇重大抢救,护理人员需求超出科内人员安排范围,应立即上报护理部并请求人员支援。
(4)护理部及科内应有紧急人员替代预案。
11、患者意外拔除气管插管应急预案 (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氧。
(2)立即通知医生。
(3)做好抢救准备。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处置,遵照医嘱实施抢救,必要时重新气管插管。
(5)做好护理记录。
(6)填写意外拔管记录。
12、呼吸机突然断电应急预案 (1)迅速判断确认,立即断开呼吸机管路与患者气管插管的连接,并使用简易呼吸器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2)通知医生,护士与医师合作进行必要处置。
(3)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4)重新检查呼吸机电源是否连接好,必要时通知相关科室维修。
(5)重新启动或更换呼吸机。
关键词:ICU,抢救护理讨论制度,效果分析
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 实施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后, ICU的护理质量、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士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08年5月住院抢救病例876例 (即时讨论804例和每月一次讨论72例) , 其中男性496例, 女性380例, 年龄6~82岁, 住院天数1~27天。原发病:恶性肿瘤10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128例, 循环系统疾病306例, 呼吸系统疾病272例, 消化系统疾病96例, 中毒64例。
2 制度内容
2.1
建立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记录本
2.2 时间安排
即时 (小组长组织抢救人员讨论) 和每月一次 (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 部分医生参加) 。
2.3 讨论内容
围绕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进行讨论。包括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见能力和应急能力、医护和护士之间的配合、ICU的工作环境及急救药品、物品的准备是否方便抢救、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协调问题等。
2.4 讨论过程
①即时 (小组长组织抢救人员讨论) :参与抢救的护士报告患者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护理效果或死亡原因。小组长归纳总结, 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措施, 汇报护士长并上交相关材料;②每月一次: (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 部分医生参加) :由质控员选取典型病例, 以多媒体形式简述病史、诊断、治疗、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护理效果或死亡原因、医生病例讨论的主要内容等, 大家进行分析讨论, 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措施, 护士长归纳总结。
2.5 改进措施
①修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抢救流程;②五常法应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1];③建立标准化的告知程序和良好的沟通制度;④抢救人员合理的组织分工;⑤护理病历的标准化、规范化;⑥护士应急能力培养: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 (简短的理论授课、分解训练、综合考核、播放录象并提出改进意见) [2]应用, CPR (心肺复苏) 资格认证。
3 结果
见表1。
4 讨论
4.1 护理病历的规范化、标准化
它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 是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的科学依据, 也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3]。讨论中发现护理病历存在记录不及时、医护分离、药物剂量错误、未能动态反映患者病情演变的过程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 采取以下改进措施:①每3个月组织全科护士, 学习护理书写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 并进行考核;②定期或随时召开病历书写研讨会,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案;③每年举办优秀护理病历比赛, 评选先进奖;④制定简捷、方便、全面, 并能体现ICU专科特点的护理记录单;⑤标准典型模式病历建立;⑥保持医护记录的一致性: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 抢救后进行记录前, 医护之间应进行认真核对, 特别是抢救、死亡、用药的时间及药物的剂量等;⑦组织护士学习药物的相关知识, 特别是药物的剂量。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 使护理病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从实施前的90.1分提升到97.8分。
4.2 建立标准化的告知程序和良好的沟通制度
它是建立患者畅通的治疗通道和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有力保证, 以提高病人或家属满意度。讨论中发现存在护理告知不到位、告知流程不通畅、沟通方式不妥当等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取以下改进措施:①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 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写字板、图表、摇铃、言语沟通等) ;②建立危重抢救病人护理通知单, 从护理的角度告知患者的病情、护理项目、护理可能的后果等;③护士长或责任组长每天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护患配合、医疗费用等情况, 耐心倾听家属对医疗护理的需求, 理解他们的心情, 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若病情变化时随时告知。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 病人满意度从90.1分提升到98.7分。
4.3 保证抢救仪器设备药物的应急备用状态
ICU医疗设备先进、数量多、用药复杂, 病人的情况危急, 要求各个环节紧密衔接, 争分夺秒, 要求保证仪器设备药物的完好率达100%。讨论中发现备用电源充电不及时、备用药过少、床旁缺呼吸皮囊等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用“五常法”对抢救设备、药物及用物进行管理, 物品、药品标识明确, 归类放置, 并有专人管理, 做到日、周、月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实现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 使抢救设备仪器、药物的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确保了医疗、护理的安全。抢救成功率从实施前的86.3分提升致93.6分。
4.4 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
它们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讨论中发现流程过于复杂或与实际不符、CPR操作不熟练等现象, 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取以下措施:①每季度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抢救流程, 并不断地修定, 使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简单化, 并与实际相符,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与考核。②CPR资格认证:针对抢救中部分护士CPR掌握不熟练情况, 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应用高仿真模拟技术 (简短的理论授课、分解训练、综合考核、播放录象并提出改进意见) 培训护士, 考核合格后发放证书, 并随时抽查。③培养护士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士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 合理调整监护仪、呼吸机的报警参数, 要求报警开关始终处于开放状态, 但不能一味依赖监护设备所监测到的客观数据, 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观感受。高危患者除颤仪应备在床旁, 室颤者应早期实行除颤, 有资料显示, 每延迟1分钟, 成功率下降7%~10%[4]。④严格筛选ICU护士:进入ICU工作的护士必须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经各专科轮转、按ICU护士的要求进行考核后能胜任ICU工作者。⑤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护士, 不断提高护理评估能力和解决患者疑难问题的能力;所有仪器操作项项考核, 人人过关。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 护士的应急能力、理论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5 抢救人员规范合理的组织分工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它们是保证患者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 促进抢救组织的协调性。由责任护士或护士长负责组织协调整个抢救过程, 并对抢救人员进行了合理的组织分工和站位安排。抢救时医生位于患者左侧床头或中间, 护士位于患者右侧床头、中间、床尾, 抢救车置于床尾, 制定2名、3名 (或3名以上) 护士配合抢救分工法;有2名护士参与抢救, 1名负责组织协调及按医嘱准备好急救药品, 另1名护士专门实施注射、给药、吸痰、心肺复苏等操作, 由医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用药情况等;3名护士配合抢救时, 由责任护士组织协调并拿取物品, 1名护士根据医嘱准备药物并随时做好记录, 1名护士专门实施各种操作等。通过实行上述改进措施后, 提高了护士的组织协调能力, 使年轻护士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 避免了抢救分工不明确导致的慌乱紧张现象,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纲目.现代管理“五常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2.179.
[2]孙长怡, 秦俭, 王征.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急诊医学领域应用初探[J].中国医院, 2007, 11 (5) :74.
[3]曲艳静, 孙娟.护理活动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3) :11-21.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护理;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12-01
ICU即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和监护高危患者的科室,由于病情的恶化以及发病的急骤,ICU患者在心理反应上极为不稳定,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受不良及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严重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然而,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进行一定的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进一步的内化,使其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心理桥梁关系,提高对护理及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护理及康复质量及效果。因此,对ICU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现实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ICU收治的重症患者392例,男性患者262例,女性患者130例,年龄在18岁到70之间,平均年龄44.6岁。分为对照组196例,观察组19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ICU专科护理进行治疗观察。
观察组:在常规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常规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ICU患者易产生恐慌、焦虑及悲观应疾等消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及时采取健康心理疏导,向患者有针对性的传输ICU患者相关医学知识,使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患,增加治愈信心。在ICU护理过程中护理员主动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在互动中,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给患者以温暖与关心,及时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反应,适时采取措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宣泄,引导患者走出心理阴霾,改善对待疾病的态度。
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护理员的鼓励下,树立对治疗效果的良好信心。应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导患者,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逃不避、不讳疾,勇敢地面对疾病,不断的挑战自己,赢得最终的康复[2]。
第二,针对不同个性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紧张恐惧型的重症患者,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说明ICU的监护目的,平复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避免患者因焦虑、紧张和恐惧而产生不良效果。对于顾虑型患者,对其进行耐心的引导,说明护理的重要性及告知其相关护理设施及护理手段所能达到的效果,使患者能够安全地接受治疗。
第三,注意对ICU病房的布置工作,消除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恐惧感与孤独感,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通风良好,适宜采用柔和的灯光及室内布局,尽量减小医疗器及仪器的声音,适当保持安静,也可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使患者释放一定的心理压力。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对比,对照组心理情绪好转率75%。观察组好转率9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
3讨论
本文对392例ICU重症患者进行统计,有265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状态,比如恐惧、担忧、焦虑等,甚至有的患者出现不配合医务人员工作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在ICU护理中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并能够使患者与医务人员建立良好关系,促进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提高。
心理护理的意义是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用实际的行动、护理态度以及对待患者的言语等方面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想法或者病后的感受等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其负面情绪,使之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术后的情况,这样才能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恢复治疗,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将ICU护理效果充分发挥,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ICU护理来讲,心理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是起到有利的作用的。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能够迅速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应用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力,调整患者以最佳心态进行配合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3]。
参考文献
[1]杨红.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03:590.
[2]吴胜兰,沈会红,李静,周蓉,顾玉芳.床边护理查房对ICU患者心理護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2:89-91.
(2011.2-2012.1)
成员名单:
组长:罗晖(ICU主任、主治医师)副组长:李桂红(ICU护士长、护师)监控医师:韦慧妮 监控护士:韦丽芳
ICU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负责制度ICU医院感染管理及监督制度的落实。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一年三月四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医院感染小组
(2010.7-2011.1)
成员名单:
组长:罗晖(ICU主任、主治医师)副组长:李桂红(ICU护士长、护师)监控医师:韦慧妮 监控护士:邵丽程
ICU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负责制度ICU医院感染管理及监督制度的落实。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一年三月四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年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应积极协助调查。对法定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报告。
三、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情况。
四、组织本科室防预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及时学习上级和医院下发的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文件和资料,每月至少学习一次。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提高和加强防护。科室人员发生被污染锐器伤时应及时登记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六、做好对护工、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七、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全面管理,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抗感染药物使用监测主要由监控医生协助科主任分管;消毒隔离、环境卫生学监测等有关工作主要监控护士协助护士长分管。
八、本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报告卡须经监控医生审核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九、监控医生每周抽查在架住院病历至少一份,对本科室医院感染高危病人进行重点监测;每月抽查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一份,并填写考核表,应对各主管医生的感染高危病人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轮转抽查;每月汇总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原因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向科主任回报。
十、监控护士每周抽查本科室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工作,每月汇总分析工作情况,并向科主任汇报。
十一、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要求开展工作,并及时认真填写。监控医生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病例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等相关内容的填写,其余内容由监控护士负责填写。每月对工作情况进行小结,于次月初在科内进行集中反馈。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院感防控措施
一、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二、所有进入ICU病房的工作人员,一律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换鞋等,工作场所不得进食、堆放食物、鲜花。ICU工作人员外出时应更换外出工作服,送病人外出检查回病房后,应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出车辆。
三、凡接触处臵病人前后,均应洗手(正规七步洗手法),给病人处理伤口时,要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污染伤口。
四、病人安臵: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传染病人安臵在隔离室内,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应隔离于负压病房,以预防交叉感染。
五、每周对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空气、物表进行监测一次。
六、做好物品消毒保洁工作,呼吸机、吸痰器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加强细菌耐药菌感染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有效监控。
七、病室内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于有标识的黄色塑料袋,至3/4满则扎紧袋口,密闭自污物通道送出。垃圾桶应加盖。医疗废物处臵有交接记录。
八、病人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进入ICU制度
一、医务人员进入ICU须走医务人员专用通道。
二、进入ICU前必须换鞋、更衣。将自己的鞋整齐摆放于ICU指定的鞋柜,然后赤脚踏板,更换ICU专用拖鞋(或鞋套),及ICU专用隔离衣。
三、工作人员走近病床时须戴口罩,口罩不用时叠好放于专用袋里。接触病人时必须严格洗手或戴手套,听诊时须用各病床专用听诊器。
四、工作服要勤洗,保持清洁,且与私人衣物分开挂放。不得将工作服穿至餐厅、会场等工作场所。
五、未经ICU工作人员同意、谢绝带家属进入ICU探视。
六、工作人员要讲究个人卫生,勤沐浴、理发、修剪指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进入ICU时必须戴口罩。
七、服从ICU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ICU的消毒制度。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工作人员管理
一、工作人员进入ICU前必须换鞋、更衣。将自己的鞋整齐摆放于ICU指定的鞋柜,然后赤脚踏板,更换ICU专用拖鞋(或鞋套),及ICU专用工作服。但接触特殊病人如 MRSA 感染或携带者,或处臵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工作人员走近病床时须戴口罩,口罩不用时叠好放于专用袋里。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 等病人,应戴 N95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接触病人时必须严格洗手或戴手套,听诊时须用各病床专用听诊器。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 HIV/AIDS 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二、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的 ICU,建议使用抗菌洗手液洗手。
三、人员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医师和护士人数与 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 0.8:1 和3:1 以上。
四.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五、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病人管理
一、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臵。
二、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应隔离于单间病房。
三、对于 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如房间不足,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臵。
四、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应分组护理,固定人员。
五、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病人,应安臵于单间病房。
六、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 30°~45°。
七、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每日行口腔护理4次以上,普通病人每日行口腔护理一日三日。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访客管理
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二、访客进入 ICU 均要穿鞋套或更换 ICU 内专用鞋,更换ICU专用探视服。若被探视者为隔离病人,建议穿访客专用的清洁隔离衣,戴上一次性口罩、帽子。
三、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 等,应避免探视。
四、进入病室探视病人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室时,应洗手或用手消液消毒双手。
五、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六、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或婴、幼儿童,应避免进入 ICU 探视。
七、在 ICU 入口处,以宣传画廊、小册子读物等多种形式,向访客介绍医院感染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环境管理
一、空气: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保持 ICU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因我院目前的条件,不能开窗通风。每天予空气消毒器消毒3次。
二、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更不允许出现霉斑。通常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臵。
三、地面:所有地面,包括病人房间、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可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擦。对于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一次。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所污染,可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不同房间使用的清洁工具,应分开放臵,每天至少消毒 1 次,可用巴斯德消毒法(常用 65℃10min)或消毒剂浸泡消毒。
四、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五、不在室内及走廊铺设地毯,不在 ICU 入口处放臵踏脚垫并喷洒消毒剂,不在门把手上缠绕布类并喷洒消毒剂。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物品管理
一、呼吸机及附属物品: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壳,按钮、面板则用 75%酒精擦拭,每天 1次。耐高热的物品如金属接头、湿化罐、呼吸机螺纹管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热的物品如雾化器,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无菌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备用。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二、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建议用75%酒精消毒。对于感染或携带 MRSA 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三、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定期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一定的时间(通常 15min)后,应使用清水擦抹。
四、勤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五、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消毒,对腹泻病人应一用一消毒,方法: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 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一、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
二、我院拥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病人的感染性液体可直接倾倒入下水道。
三、生活废物弃臵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处臵地点。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
四、病人的尿液、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应倒入病人的厕所或专门的洗涤池内。
五、ICU 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必须加盖。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医院感染的监测
一、常规监测 ICU 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三种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相关感染。
二、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三、应进行 ICU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四、每月对ICU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监测。
五、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巡视 ICU,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六、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病原体如 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 3 例以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通过收集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检验,甚至脉冲场凝胶电泳等工具,分析判断确定可能的传播途径,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例如鲍曼不动杆菌常为 ICU 环境污染,经医务人员手导致传播和暴发,对其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增加相关医疗物品和 ICU环境的消毒次数、隔离和积极治疗病人,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
一、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适应证。
二、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三、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四、如果没有反指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
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六、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七、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
八、口腔护理每天4次以上。
九、尽早停用应激性溃疡预防药物。
十、预防深静脉血栓。
十一、每天估计能否撤机和拔管。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 血管内臵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
一、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导管穿刺点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
二、臵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酒精擦手。
三、穿刺点皮肤严格消毒,穿刺点无菌纱布敷料每2天更换,专用敷贴每周更换,松动、潮湿或粘污时更换。
四、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五、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臵管,应在48小时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六、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臵导管的日常护理,每天评估能否拔管。
七、长期留臵导管者考虑使用抗菌导管。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一、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臵导尿。
二、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
三、留臵尿管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每两周更换尿管。
四、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五、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六、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七、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八、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
重症医学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宜州市人民医院ICU 医务人员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
洗手指征:
一、直接接触病人后。
二、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污染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三、接触不同病人或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四、无菌操作前后。
五、处理无菌或清洁物品之前。
六、处理污染物品后。
七、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八、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九、接触伤口前后。
十、护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手消毒的指征:
一、进行无菌操作之前。诊疗、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二、进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房等重点部门之前即离开这些病房脱隔离衣后。
三、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后。
四、双手之间为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五、接触均匀传染性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之后;接触被污染
性致病微生物污染 物品后。
六、需双手保持长时间抗菌活性,如需戴无菌手套时。
重症医学科
1.ICU 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医疗组长负责制。由医疗组长分管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具体工作。科内重要决策均由管理小组会议讨论科主任集中意见后再做决定。
2.ICU 对住院医师实行严格且正规的 5 年临床培训。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值班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清患者的病情、治疗等,仔细检查急救物品、药品和器械。做好记录,监护记录和资料要妥善保存。
6.室内急救物品,用后务必放回原处,不得外借,特殊情况下需外借时,须经护士长同意,用毕立即归还,并检查有无短缺、损坏。
7.严格操作规程,室内设置的各种贵重仪器,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所有精密仪器,均有使用说明和记录.注意仪器的保护和维修,加强保卫,注意四防(防火、防盗、防爆、防电击)。定期实行有害作业人员的体格检查和保健。
一、ICU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为保护患者利益、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我科特制定以下医疗质量管理措施 :
1、严格依法从医,杜绝无证行医。
2、从医院全局出发,积极配合院里工作,与其他科室相互配合。
3、设立医疗质量监督组,科主任负责组织科室质量监督活动。
4、科室坚持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的宗旨。
5、严格掌握有创性检查及治疗适应证,作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工作,严格遵守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制度。
6、加强病例书写质量的监控。病历书写及时、准确,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要求书写。
7、加强疑难、危重病人的管理与治疗。
8、落实、强化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9、加强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的管理。
10、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
11、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12、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加强医患沟通制度的执行。
13、加强危机管理,强调对突发意外事件防范措施及处理的优先原则与次序,提升应急、应变能力;制定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4、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ICU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
1、科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工作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讲评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科室对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等技能的教育及培训,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考核复苏后基本生命支持的技能,有计划,有记录。医院每半年进行抽查考核1次。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应达到较高水平;
4、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和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的培训规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
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
(二)医疗规范
1、有危重症患者常见多发病“临床诊疗指南”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能熟练运用“诊疗指南”和“操作常规”指导临床工作。制定患者收入、转出ICU的标准、原则及流程,确保患者得到连贯的、标准和规范的医疗服务;
2、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规范,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
3、有合理使用血液与血液制品的规范,有合理使用血液与血液制品的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
4、有基本和必需的抢救设备与设施目录,其配置符合二级甲等医院数量要求,保持抢救设备完好备齐,有专人管理,每日交接班。有人工呼吸机和其他抢救设备使用记录和操作规程及保养纪录,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有设备不足时的紧急调用方案;
5、有科室专业特色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专人管理,有应急预案,有记录。对MRSA、MRSE、ESBL等MDR感染患者应予适当隔离(转入单间)。
(三)医疗安全
1、医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制定科室“医疗差错及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建立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并登记、讨论;
2、有“疑难危重症患者诊疗方案确认流程”,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临时改变诊疗方案时要按照“住院患者诊疗方案临时改变时的决定程序”进行,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
3、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4、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制度”,科室应加强对危重患者的管理及观察,进行全科讨论,对科室难以处置的危重患者应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报告书”上报医务科;
5、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及“新开展有创操作报批制度”;
6、履行各项告知程序,落实诊断、治疗、操作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患者权益,需患者知情同意的诊断、治疗和操作项目,科室要列出目录,各级医师应熟悉目录内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拒绝复苏和放弃维持生命支持治疗的权利和责任。
(四)病种质量控制
1、有医务科对ICU的质量监控制度,有记录。有临床、医技科室支持制度,使重症患者能得到医院提供的优先诊疗、检查等服务;
2、收治患者的适宜性。制定患者入、出室“危重程度评分”制度并得到落实,有实施纪录;
3、治疗方案的正确性。诊疗方案的确定应由具备本专业资格的主治医师负责;疑难危重患者的诊疗方案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制定;诊疗方案中有避免并发症的内容;病程记录中有诊疗方案及实施的内容。对执行诊疗计划中出现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变更或调整程序;
4、检查与处理的适应性(适应症、检查时机、适宜的间隔、是否有针对性等),医技科室检查项目(CT,MRI,彩超等)与诊治工作要相关。有创操作(介入治疗、内镜、血管造影等)项目与疾病诊治要适宜;
5、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处方、医嘱要以本院“用药指南”或规范为基础,医师、护士应知晓本科常用药物的信息(适应症、禁忌症、配伍禁忌等),重点是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适宜性(剂量、途径、疗程、抗生素选用档次、联合应用的适应症等),抗生素应用要有细菌培养与药敏检查结果的支持。细胞毒性药、特殊药物的使用要注意使用依据与给药方法,避免同种重复用药,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要向患者进行交待,并将相关内容记录在病历中。如发生不良反应要按制度规定及时上报;
6、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定“科室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对预案内容进行模拟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有明确的“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并保证联系通讯工具畅通,以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确保按时到位。
7、疗效与转归。有本科常见病的疗效与转归的数据资料(收治例数、床位使用率、院内感染率、好转率、治愈率、病死率等)。有与院外先进水平比较的诊治项目。
(五)医疗核心制度
1、三级查房制度:严格落实查房制度,保证查房次数和及时性,查房前做好各项准备,查房时按规范进行,结合国内外进展,重点解决诊疗中的疑难问题,做到解决实际问题与提高诊疗水平相结合。注意查房礼仪,不在患者面前随意谈论病情,以保护医密。
2、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应在患者死亡一周内进行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并记录。
3、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根据病情进行讨论并记录,会诊医师应为主治医师级以上人员,在24小时内完成。
4、晨会与值班交接班制度:医师要严守工作岗位,有事外出要告知值班人员去向,科室要建立医师交接班记录本,危重患者进行书面及床头双交接班,每班有记录。
三、重症治疗病房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李新科
副组长: 陆薇
组员: 包松雄、胡玉平、沈启、郑红、马佩佩
工作制度
1、每月定期开会,讨论科室医疗、护理质量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加强医疗质量好管理,做好医疗质量登记,负责落实到人。
3、组长每季度组织一次经验交流,查摆问题。
工作职责
组长职责:
(1)负责整个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及监督。
(2)指导副组长安排、布置医疗质量管理事宜。
副组长职责:
(1)在组长的领导下,带领组员及时完成科室医疗护理的质量管
理工作。
(2)定期检查组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各项工作记录情况。
(3)督促未完成工作的组员完成工作,对不能胜任管理工作的组
员可随时更换。
组员职责:
(1)在副组长的领导下,认真完成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积极参加科室有关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会议及工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 其中男7例, 女4例, 年龄10~78岁, 平均年龄53岁。
自行拔管病人中, 拔除胃管3例 (27.27%) , 拔除静脉留置导管2例 (18.18%) , 拔除气管导管4例 (36.36%) , 拔除气囊导尿管2例 (18.18%) , 其中神志清楚7例 (63.63%) , 意识障碍4例 (36.36%) 。
1.2 原因分析
1.2.1 气管插管对咽喉压迫刺激, 口腔分泌物增加, 固定胶布对面颊的
牵拉, 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影响睡眠,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不合理、人机配合欠佳、咳嗽频繁致人机对抗或手术后切口疼痛, 吸痰操作, 导尿管刺激引起尿意, 翻身、搔痒困难而不能用语言表达等, 均可使患者难以忍受而自行拔管。
1.2.2 还有部分患者 (约占拔管行为的30%) 由于面颊胡须密集、油
脂分泌多或口腔分泌物外流、天冷等诸多因素引起胶布松脱, 不能起到固定作用, 或患者躁动牙垫被咬变形、顶出。或呕吐、用力咳嗽使插管外移或过深入一侧支气管。或患者家属不了解固定重要性或心疼患者被"绑"而擅自松解约束带。如果没有及时发现, 很容易给患者自行拔管的机会。
2 护理方法
2.1 评估病人自行拔管的危险因素, 收集资料, 评估病人的意识状况、
管道固定情况、耐受程度、肢体约束是否得当, 找出病人自行拔管的危险因素, 有针对性的措施。评估应做到天天评, 班班评, 对有拔管危险的病人做好床边交接班。
2.2 提高置管病人的舒适度。
针对不同的置管对病人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气管插管的病人, 从增加病人舒适角度, 做好以下方面的护理:妥善固定气管导管, 吸痰动作轻柔, 促进与病人沟通, 经常为病人湿润口腔黏膜, 协助采取舒适体位, 约束得当, 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 提供富有人情味的护理等。必要时及时使用有效的镇静剂, 减轻病人的不适感。对于留置胃管的病人, 做好口腔护理, 经常湿润嘴唇、口腔黏膜, 观察胃管有无在咽部打折, 采用"Y"型宽胶布鼻梁固定胃管, 顺应胃管置入方向, 呈自然状态, 使胃管所致的不适程度降低。
2.3 加强监护, 及时发现自行拔管的预兆。
气管机械通气时, 一旦发生自行拔管, 无自主呼吸者可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 有自主呼吸者可出现肺泡低通气状态,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须及时发现自行拔管行为, 把拔管行为消灭在萌芽中, 提高护理安全系数。对自行拔管高危险性患者, 应有专人负责。
2.4 责任护士注意观察患者的眼神、举止行为, 并及时给予帮助。
细致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保持皮肤清洁, 床褥平整, 给予舒适体位。每班交接气管插管外露长度、位置, 检查牙垫有否变形移位, 四肢约束有否松懈, 及时发现更正。经常听诊两肺呼吸音, 有效吸除气道痰液及口腔分泌物。
2.5 稳定情绪, 防止轻生ICU的设备环境、仪器报警声、邻床患者死亡等, 可加重患者恐惧、无望心理。
对于清醒患者, 应及早对其解释插管的重要性及适应方法, 说明非计划拔管的危险性。患者因经口插管不能言语, 可以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与之沟通。如眼神、手势、点头摇头、书写简单词语把常见问题, 如"口干"、"有痰"、"想翻身"", 想解大便"、"病会不会好"等制成图片, 让其指点示意, 尽量满足患者需求[3]。对于躁动患者可加用镇静剂防止频繁咳嗽, 减轻不适感[4]。
2.6 有效的固定约束, 为了提高人工通气安全性, 给气管插管患者适当有效的约束是必须的。
首先向清醒的患者及家属说明以取得理解和配合。清醒且躁动的插管患者的治疗护理宜安排两人进行。例如变换体位应有1人握住患者已解开约束的手, 如口腔清洗应有1人扶持固定插管。固定插管用布胶两条, 先"8"字形缠绕插管于牙垫, 再分粘在两侧面颊上。遇口腔分泌物较多、无牙、面颊有胡须、油脂分泌多以及出汗的患者, 应揩净油脂汗液, 吸除口腔分泌物等可影响胶布粘性因素, 另加用"3M透明贴"。方法是将透明贴一分为二, 直接粘在胶布与面颊上。对自行拔管高危险患者常规双手约束带固定后, 加用胸带固定上身, 用无分指手套套住手指, 杜绝自解约束带的机会。
2.7 调整呼吸机参数, 及时撤机拔管。
应用呼吸机时使用封闭式吸痰管, 可保持压力, 使肺泡保持开放, 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 故吸痰时无须脱离呼吸机。注意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胸廓活动度、两肺呼吸音以及咳嗽咳痰能力。根据血气分析值调节呼吸机参数。出现人机对抗时要分清原因及早处理。如为气道阻塞所致, 应反复湿化、彻底吸引。如为患者与机器配合问题, 应指导其与机器送气保持一致, 同时调整参数, 选择适当的高低压报警限, 必要时加用镇静剂。对于神志清、精神状态佳、咳嗽咳痰有力的患者可酌情试行脱机或间歇性脱机, 符合脱机条件者宜及早撤机拔管, 全麻术后患者如符合条件也应及早拔管。
3 小结
CU实行无陪伴制度, 亲情欠缺, 患者经气管插管或静脉置管后, 患者双手被约束固定, 又不能用语言表达愿望, 护士则忙于各种治疗操作而忽略了患者的意愿, 如摇头、扭身、眼神示意、屈腿挣扎等, 使患者产生恐惧、孤立、无望的心理。表现为烦躁、吐咬牙垫、抬头欲坐起、敲打床栏、自解约束带等。或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对生存失去信心。或顾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疾病预后无望而产生消极心理, 也会自行拔管, 如患者发生自行拔管, 极易导致置管失败, 增加患者的痛苦,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此ICU护理工作应该更加细致, 更加加强责任心, 认真、切实, 全面考虑因素, 积极预防患者自行拔管情况发生,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涛, 郭爱敏.临床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436-439
[2]刘淑媛, 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24-125.
[3]康晓凤, 刘宇, 吴晓英, 等.全麻术后带气管插管入ICU病人术前教育初探[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3) :11.
【关键词】新探视制度;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812-01
神经外科ICU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减少医院内感染,患者不能随意进入。我们神经外科ICU共设床位8张,注册护士20名。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ICU新的探视方式实行非常必要。我们神经外科ICU自2009年9月——2013年9月,共接受3500名家属探视,探视危重患者达1100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ICU新探视制度的制订:
经过全科医护人员共同讨论,改进了探视制度。主要包括:
1.1 由于患者病情尚不稳定,且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外来病原体的感染,因此监护室内不设陪人,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工作将由专业护士和护理员来完成。
1.2 监护室每天15:00开始探视,每名患者按时十分钟,家属应在规定时间内在谈话探视间门口等候,我们会按床号顺序通知您进入探视间探视。
1.3 由于患者意识障碍,为防止坠床、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存在使用约束带的可能,望请谅解,全过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1.4 在探视过程中,主管医师会对着电视屏幕上患者整体情况,对患者家属做一个全面沟通。介绍患者目前病情,正在接受的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耐心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如果医生未到探视间,由责任护士提前与主管医生沟通,对患者家属做病情解释。内容与医生保持一致。
1.5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患者可通过电话与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6 探视结束后,督促家属按时离开。
2 探视过程中,保证治疗护理措施到位,探视中各项治疗护理暴露于家属监督之下,家属会非常在意对患者的照顾程度,为了使家属更好的信任我们工作人员,在探视过程中,护士应一致陪伴在患者身边。认真做好每一项操作,让患者家属看到护士耐心、细致、体贴入微的护理。充分利用探视时间展示护士良好的技能和服务水平,体现对患者的关爱。
3 在探视过程中,护士长随时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对病情突然发生变化者,立即协助进行处理;护士长不在ICU时,由当班责任组长负责。
评价方法及效果:
3.1 评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每位新入患者家属进行评估,反馈意见。对每位出ICU的清醒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意见,进行工作的改进。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探视制度的看法,以及探视及被探视的感受等。
3.2 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2009年的92%提升到2013年的98%,2012年7月-9月为98.5%。96%的患者认为探视方法先进、灵活。充分考虑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需要。通过探视,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ICU探视制度的实施,更好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肯定,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 閆雅风,唐晟,重症监护病房实行探视制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5)43-44
[2] 石玉兰,廖燕,陈林、ICU探视制度探讨[J].华西医学,2007,22(4):882-883
【icu护理制度】推荐阅读:
icu护理工作06-04
ICU教学护理查房05-26
icu护理探究论文06-02
ICU护理服务理念07-13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09-22
ICU感染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10-31
icu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1-15
护理制度修订记录06-24
护理工作基本制度07-24
护理交接班制度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