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xxx同学是xxxx小学三(5)班学生,她品学兼优、学习勤奋;她热爱集体、积极向上;她乐善施好、乐于助人。
xxx同学尊敬长辈和师长,团结同学,对人讲礼貌,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深得邻居、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校里,她是同学们的榜样,回到家,她更是一名出色的好孩子,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在劳动中,她积极肯干,脏活、累活她总是抢先,从不惜力。对待班级的劳动任务,她都能够提前出色的完成,只要哪天她值日,她总顾不得吃早饭,就急急忙忙奔到学校做值日,等其他同学到校后,教室早就被她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小小年纪的xxx,很有自己的一番生活和学习的道理。她各学科成绩也很优秀,她很自信,她深信这样一句话: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在学习上,她刻苦努力,一丝不苟,爱钻研,能够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她作业工整,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喜欢阅读,一有空就读书,一有书就爱不释手,饭后睡前总是手不释卷。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她都读得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她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她的写作水平。
1 质子燃料电池的地位正在受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冲击
质子燃料电池是未来的汽车行业动力电源的主要来源, 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和技术基础。这项技术在1960年美国就应用到了航空航天事业中, 到90年代初就可以达到汽车用电的使用标准。但是这项技术到现在也没有被批量生产进行市场化, 是因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一种原材料就是铂。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和研究, 这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原来铂的使用量4mg/cm2降低到1mg, 后来又降低到0.1mg。即使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 但如果真要对其批量生产的话, 每一辆汽车所需要的铂的用量就是8mg。据统计, 全世界的铂元素的储备量仅有大约几十吨, 现在汽车的数量不计其数, 这样来看, 铂元素就太少了。这一点就提醒人们要进行新型材料和技术的研究, 不使用铂元素。当前储氢材料主要有AB5或AB2, 纳米碳储氢量达到了8%, 而储氢量仅有2%。就算应用纳米碳, 所携带8kg的氢气就要附带90kg左右的储氢材料, 这还没有算上外壳的重量。
质子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在80℃, 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工作温度通常在1 000℃以上。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和发展, 工作温度有原来的1 000℃降到了800℃, 现在又出现了新型的固体氧化物电解质, 名称为SDC电解质, 它所配置的燃料电池不需要使用贵重的金属来当催化剂的材料, 可以直接使用碳氢化合物当燃料。所以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相对来说更加的好, 对于聚合物电解质电池确实提出了挑战。
2 锂离子蓄电池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锂离子蓄电池在众多电池种类中脱颖而出,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Li Co O2, 锂离子电池转变成为能够充电的充电电池, 由于这种元素的出现直接改变了锂离子电池的命运, 但是在被投入使用中才发现, 由于其在充放电的过程当中电流的分布非常不均匀, 特别容易造成锂金属表面结晶, 导致这种能够反复充电使用的电池使用寿命较短。上个世纪90年代初, 日本人发明了碳储锂材料, 使锂离子电池转变成为锂离子蓄电池, 层状材料时锂离子蓄电池的基础。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又发现Li Co O2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当中体积会逐渐的变化, 与负极材料同时发生收缩和膨胀, 后来就又研制出了Li Mn2O4材料, 该材料能够在层状炭发生膨胀时进行收缩。但是它的缺点是容量没有Li Co O2这种材料大, 但价格比较便宜。
还有一种材料就是Li NiXCo1-xO2, 因为镍的价格比较便宜, 但是容量比Li Co O2要大出20%以上。这种材料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种材料在使用化学工艺进行合成时, 控制难度大, 合成工艺复杂, 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在充电高出电压范围时, 它能够催化电解质。对于这些问题也出现了解决的办法。最新和合成制作工艺就是使用控制结晶法, 首先合成NiXCo1-x (OH) 2的前身, 在应用固相反应法来进行Li NiXCo1-xO2的合成。容量能够稳定在180m Ah/g之上。后序在进行表面的修饰, 该产品的性能非常稳定。聚合物离子电池的问世轰动了全世界。通过物理方法能够直接制备出纳米合金, 比如等离子溅射法, 这种工艺本质是把金属转化成蒸汽然后进行冷却再形成固体, 所消耗资源和损失都非常大。应用电化学法与机械学方法, 就是在接近常温的环境之下, 所合成的金属间的化合物。为了防止结晶现象的产生, 对金属物体表面的处理要特别注意, 是非常关键的工序。
3 材料化学的形成和兴起
把多种多样的电池材料进行总结和归纳, 大概分成以下几大类:
1) 氧化物, 包含镍氢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的正极材料等, 锂离子蓄电池氧化物负极材料与固体氧化物电解质, 固体氧化物电池催化电极材料也都包含在内, 这类型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要求非常的严格, 植被合成方法工艺上也都有共同点。
2) 碳素材料, 包含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 硬碳和相微球碳, 超级电容器中的纳米碳管, 纳米碳管能够储氢材料, 在未来很可能成为储氢技术领域的非常重要的材料。上述的这些材料, 它们的化学成分都是碳, 还有他们的化学改性工艺上也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
3) 合金材料, 所说的就是镍氢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储氢合金与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锡系的合金材料, 后者所说的锡合金本质是一种储锂合金, 合金材料形成金属氰化物, 而锡合金则和锂形成了金属间的化合物, 后者应该说是前者的继承人, 因为在后者的发展中, 都对前者在制备方法工艺, 晶体结构, 掺杂原则和化学改性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和参考, 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丰富经验。
4) 聚合物材料, 调整包含了质子燃料电池中所使用的质子交换膜和超级电容器之内所使用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锂离子电池之中的聚合物电解质。在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之中所使用的隔膜都要进行化学改性, 但这项技术和专业就属于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范畴了。
4 总结
【摘要】大学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以学科特色为出发点,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兼顾产业现状和升级需求,体现课程的差异化和特色,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设置
中图分类号:TB30-4;G712
《先进材料连接技术》是焊接技术及工程专业或者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选修课,主要介绍常用先进材料的应用、焊接性问题及解决方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先进材料的发展趋势,了解先进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现状,掌握常用先进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握常用先进材料的焊接性以及常用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題。
首先,需要明确材料体系的选择。先进材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随着国内外对材料研究工作深度的增加,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理解不断加深,一些新材料不断涌现。但是这些新材料的研究工作还不够系统,有些研究结果还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因此并不完全适合作为教学内容。考虑到我校以交通运输及载运工具为学科特色,以及载运工具的轻量化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了载运工具轻量化材料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原则。据此确立了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陶瓷、异质材料等作为课程的主干。
对于每一个材料体系,其中包括的材料种类也是非常多的。例如铝合金中就包括了不同强化类型的铝合金。而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组织特征和性能特点,这造成了他们焊接性的上独特性。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考虑到载运工具轻量化的原则,同时注重联系行业实际,在具体材料的选择上确定以飞机、汽车和高铁制造业中最常用的相应牌号材料为课程的分支。
其次,需要明确各材料的连接方法。材料的连接方法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常用的连接方法包括粘结、铆接、栓接、焊接等。对于焊接方法还存在固相焊、液相焊、固液两相焊三大类方法,每大类焊接方法中又包含很多具体的焊接技术。考虑到载运工具的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选择了焊接方法。而对于具体的材料体系,主要选择在行业中应用最多的焊接技术。
此外,同时兼顾目前最常用的焊接技术以及未来产业涉及可能采用的焊接技术。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代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营养。现代科技知识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和产业不断升级,这些对学生们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课程内容应该加强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相联系,并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从事未来的专业活动奠定基础。
最后,还需要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区隔。本课程中涉及了多种载运工具中使用的轻量化材料。教学目标中需要学生们掌握这些材料的焊接性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些内容与先修课程《金属焊接性》、《电弧焊基础》、《高能束焊接》等貌似存在较大的重叠部分。因此,使学生们了解这些课程内容之间的连续性和区隔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须。否则,容易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降低教学效果。
我校焊接技术及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兼顾了学科分类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特色,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金属焊接性》是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金属材料在熔焊条件下,有关化学和物理冶金方面的普遍规律,及在特定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电弧焊基础》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焊接电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电弧焊技术的基本原理、冶金特点和工艺成形特点,包括CO2气体保护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氩弧焊、埋弧焊等电弧焊技术。《高能束焊接》是专业特色选修课,主要介绍激光束、电子束和离子束三种高能束的焊接原理、工艺及适用范围。这三个课程本身是有一定联系并且有自身的显著特色。《金属焊接性》主要介绍的是材料在熔焊条件下的冶金反应及冶金缺陷的防治。涉及的工艺方法是低能量密度的传统熔焊方法,主要关注的是材料的冶金反应特性,不涉及或者很少涉及焊接方法的影响。《电弧焊基础》主要介绍常见焊接方法的冶金特点和工艺成形特点。重点关注的是常用传统熔焊工艺方法对焊接成形的影响,模糊了材料的特征,形成了与《金属焊接性》的区隔。《高能束焊接》主要针对的是高能量密度的三种焊接方法,其焊接原理、冶金特性和工艺成型特点都与低能量密度的传统熔焊方法有显著不同,从而形成了与《金属焊接性》和《电弧焊基础》的区隔。《先进材料连接技术》是针对的是不同先进材料的焊接性问题及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质。其中涉及到的部分材料的焊接性问题,在《金属焊接性》中有提及。为了解决先进材料的焊接性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涉及不同的焊接方法,这与《电弧焊基础》和《高能束焊接》相联系。但是,本课程基于载运工具轻量化的产业背景,针对轻量化材料的组织性能、焊接性和解决方案进行一体化的介绍分析,具有很强的产业背景和针对性。针对具体的材料体系,由产品需求为引导,确定对材料组织性能和焊接结构性能的需求。由此需求分析各焊接方法的适用性及容易出现的焊接缺陷及解决方案。辅助以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们综合理解、应用、拓展、探究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亭亭, 纪平, 李松. 专业设置改革与多元组合课程体系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3, (4): 74-78
[2] 贾宁, 孙绍荣. 教育文化困境中的大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问题[J]. 阴山学刊, 2012, 25(1): 119-123
[3]闫飞龙. 大学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配置[J]. 大学(学术版), 2012, (1): 17-25
[4] 肖凤娟, 杨惠芳, 彭正. 材料专业化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 2005, (2): 20-23
[5] 范波峰, 杨毓玲. 工程力学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过程设计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6): 121-122
[6] 李建慧, 端茂军. 结构力学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策略探讨[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4, 25(1): 75-77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先进材料连接技术》课程建设项目(No. k201605003)
和自己同龄的孩子们相比,我们没有诱人的玩具,没有好吃的零食,没有漂亮的衣服,我们只有自己玩泥巴,捡他人吃剩下的东西,穿他人不用的衣服。至今想起我和姐姐躲在桥下吃他人吃剩下的甘蔗头的情形,泪水总在眼里不住的打转。那个时候,想起过年的时候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兴奋的整夜都睡不着觉。我们天天都梦想着有一台电视机,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可以在家里安闲的看动画片。(然而这类梦想一做就是十几年,一直到我上了高中,舅舅把他家的电视机搬到我家去,那个时候固然自己已很懂事了,但心中仍为有一台电视机而兴奋不已。)
在农村,贫困的人家总会被他人看不起,乃至总是受人欺负,我和姐姐也深受其苦。一次我和当时的一个大队干部的孩子发生矛盾,他的母亲找上门来,父亲性情一向正直,可那时不知为甚么竟屈服于他人,不分谁对谁错捉住我就是一顿痛打,五个指印留在脸上半个多月才退去。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痛澈心脾,我不恨父亲,但我痛恨那种以势欺人的现象!我想,假如有一天我有了孩子,我决不会让他白白挨打,假如有一天我也进入官场,我决不会以势欺人,不会让他人的孩子白白受辱。
我实在不是一个资质很好的孩子。1991年,我到何庄小学上学。一开始就上一年级,我的学习成绩实在不能使家长老师满意。父母恨铁不成钢,打过,骂过。至今我依然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期末考试不及格,母亲不顾爷爷的反对,将一直大哭的我和姐姐反锁在堂屋里跪地做为惩罚。然而少不更事的我们,第二个学期依然没有好好学习。
92年对我和姐姐的学习来讲,是一个转折。那年仲春,父母为了改变家中的贫困状态,跟随着打工的人们一起去新疆阿克苏摘棉花,我和姐姐也跟了去。在那里,我们一家四口住在一个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屋子里,中间用一张帘子隔开,前面做饭,后面睡觉。几天以后,我们到十几里之外的一所学校求学,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对我都极其友好,在同学们的帮助和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我和姐姐的学习成绩迅速提了上去,并能不断得到老师的表扬。就这样,我和姐姐在十几里路程上走了六个多月。然而在这六个月中,同我们一起来的很多打工的老乡都怀着失望的心情陆续离开了新疆回了老家。父母经不住朋友的劝说也在八月中旬离开了住了八个月的地方。
回去以后我继续上一年级,姐姐上二年级,但是我们的成绩却从那时开始好了起来。尔后在五年的时间里,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奖状贴满了整个堂屋。在上四年级时,由于小学校长的精心培养,我的一篇作文《在家长会上》获《作文指导报》一等奖(后来上大学一年级回家时又听说,这篇作文在省里面又评了一次,并取得二等奖)。
迹材料
男,为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系,地质学(2)班的成员。入学以来,一直品学兼优,勤俭节约,团结同学,热爱生活。入学以来所获得表彰奖励如下:2011年10月份在学生会的选拔当中脱颖而出,当上了一名出色的外联部干事;2011年11月份参加了我系举办的辩论赛并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并被选拔为院级参赛五名队员之一;2011年12月份参加了院级模拟招聘会,与其二大三的师兄师姐角逐,并获得决赛资格。2011年到2012学年由于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2011年到2012学年参加我校曦文学社朗诵比赛,与其同伴同获朗诵三等奖;2011年到2012学年其参加学院杯3v3篮球赛并获冠军。2011年到2012学年荣幸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该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上课从无缺课现象,不迟到,不早退,十分尊重老师,从不上课接电话,电话上课不是关机就是调成振动状态。他上课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善于和老师沟通交流,仔细做笔记,抓住老师所说的每一个重点,并记住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从不吝啬跟别的同学分享知识。所以其他同学遇到不明白的总是喜欢和他讨论,并借阅他的笔记。他总是要求自己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当做作业
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想着先把难的留着,把其他的先完成,然后回过头来再对付难题,如果还是解决不了的话,就会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或者上网搜查资料。总之,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对自己严格要求。每次上课如果发现有同学没有来上课,总是会打电话督促同学来上课,发现同学上课的时候玩手机或者睡觉,也总是会劝说其认真听课。吴荣华经常在图书馆自习,而且带着寝室班级同学一起去图书馆自习,使得班里学习氛围浓厚。大一一学年,他的智育成绩全班第一,综合排名全班第一。
吴荣华在思想上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终被党组织吸纳,荣幸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他在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表现突出,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在思想上,他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修养,关心时事政治,利用课余时间,及时了解、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
黄灵潇同学是福州市仓山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今年11岁,曾先后担任班级劳动委员、文艺委员、学习委员、少先队中队长等职务。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遵守校规、校纪,尊敬师长,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二00七年底加入少先队,是本年级第一批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年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代表学校舞蹈队及合唱团多次参加由仓山区教育局组织的六一儿童节及元旦的文艺汇演,均取得了较佳成绩。
2007年:
1、获得了第七届“星星河”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的美术作品三等奖。
2、在福建博物院《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特展》――国宝故事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2008年:
1、荣获《福建教育》首届小学生综合素质竞赛中文故事项目三等奖。
2、获2007-2008校 “声乐五十强”和“器乐五十强”比赛的二等奖。
3、获2008-2009校“声乐五十强”比赛的二等奖。
4、2007-2008被评为校“好孩子”。
2009年:
1、获2008-2009校 “器乐五十强”比赛的二等奖。
2、获2009-2010校“音乐五十强”比赛二等奖。
3、获福州市共青团红领巾风采“雏鹰之星”称号。
4、2008-2009被评为校“学习积极分子”。
2010年:
1、获2010-2011校“唱歌五十强”比赛三等奖。
2、获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省级特等奖。
3、获福建少儿频道封面喋报员荣誉称号。
4、获2010-2011四年级校语文演讲比赛第一名。
5、获2010-2011四年级校英语“五十强”竞赛二等奖。
6、2009-2010被评为校“三好生”。
2011年:
1、经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组织专家考核,古筝成绩良好,顺利通过八级考试。
2、2010-2011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
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置于特定的活性介质中加热、保温, 使介质中一种或几种活性原子渗入工件的表层, 改变其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 以达到改变表面性能, 满足技术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既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 又改变其组织, 获得单一材料难以获得的性能或进一步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通过一定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渗层强度及耐磨性能, 提高抗氧化、耐高温性能, 提高抗啮合、抗擦伤性能, 提高抗腐性能等。但是, 由于化学热处理渗剂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大部分温度较高, 热处理生产形成的废气、废水、废盐、剧毒物、粉尘、噪声、电磁波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1,2]。先进的化学热处理技术是对环境没有污染的技术, 是在生产中做到少无污染、少无质量分散和畸变、少无浪费、少无氧化脱碳、少无废品、少无人工的技术。因此, 加强钢铁材料的先进化学热处理技术推广及应用对于热处理生产的节能降耗, 保护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3]。
1 加速化学热处理过程的催渗方法
加速化学热处理过程的催渗方法就是要提高化学热处理速度, 降低化学热处理温度, 较少化学热处理时间, 节约化学热处理成本, 提高化学热处理效率, 提高提高化学热处理效益[4]。一是物理催渗法, 利用改变温度、气压, 或利用特定的物理场 (等离子场、真空、高频、电磁场等) , 加速渗剂的分解, 活化工件表面, 提高吸附和吸收能力, 加速渗入元素的扩散等。常用高温化学热处理, 高压或负压化学热处理, 高频化学热处理, 采用弹性振荡加速。二是化学催渗法, 主要有卤化物催渗法、提高渗剂活性的催渗方法。在渗剂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或物质, 促进渗剂的分解, 去除表面钝化膜, 改善工件表面活化状态, 提高渗剂活性和增加活性原子的浓度, 从而提高渗入能力, 改善渗层质量。
2 钢铁材料先进化学热处理技术及应用
2.1 钢铁材料低温快速渗碳或碳氮共渗技术
低温快速渗碳或碳氮共渗技术是适用于低温快速渗碳或碳氮共渗的节能新技术。该技术只需利用催渗剂进行适当的工艺调整即可。低温快速渗碳或碳氮共渗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在渗碳气氛中添加微量的催渗剂, 使丙烷、丙酮、煤油等渗碳介质在气氛中产生部分活性高的正四价的碳离子, 在奥氏体中扩散阻力小、扩散速度快。可减少变形, 减少产品晶粒粗化倾向, 使本质粗晶粒钢渗碳直接淬火后的马氏体级别得到一定控制, 显著节约能量, 合理利用价格便宜的本质粗晶粒钢, 提高零件的强度和韧性, 进一步延长设备及其耐热元件寿命。在同样工艺温度下, 低温快速渗碳或碳氮共渗技术可显著减少工件在高温阶段的保持时间, 防止氧化和脱碳, 节约电费, 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变形。低温快速渗碳或碳氮共渗技术还可以提高渗碳或碳氮共渗气氛中碳的活性, 减少炭黑, 延长氧探头寿命。
2.2 钢铁材料表面金属碳化物扩散覆层技术
金属碳化物扩散覆层技术是在一定的处理温度下将工件置于硼砂熔盐及其特种介质中, 通过特种熔盐中的金属原子和工件中的碳、氮原子产生化学反应, 在工件表面扩散而形成一层几微米至二十余微米的钛、铌、铬、钒等金属碳化物层[5]。目前在解决冷作模具磨损失效的应用其技术、品质、成本等综合优势明显。金属碳化物扩散覆层适合于磨损失效、在常温下工作的工件。由于模具表面硬度大大提高, 全面解决磨损、拉毛等现象, 同等工况下, 使用寿命平均提高十倍以上。由于扩散覆层与基体冶金结合, 表现出最优异的抗剥离性, 可反复处理, 论工件形状如何, 都能形成均匀的被覆层, 处理过程中模具变形较小;被扩散覆层后的表面粗糙度与处理前大致相同, 若母材表面加工光滑, 扩散覆层处理后可直接使用。
金属碳化物扩散覆层技术是在工件表面形成TiC、NbC、VC等, 使工件表面硬度可达HV 2200 HV~3600HV, 光洁度可达Ra0.2, 模具工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降低了模具的制作和维修费用, 产品废品率和次品率大幅降低, 生产过程中不用经常拆装、维修模具, 劳动效率大幅提高。由于在部分冲压加工工艺中可完全省去原用的磷化、皂化工序, 生产过程更环保、更安全, 生产现场更易于管理[6]。金属碳化物扩散覆层可直接的应用以磨损失效的冷作模具、标件, 冲压、挤压、冷镦工艺中的成形、整形。
2.3 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物理气相沉积是指在真空条件下, 用物理的方法, 使材料汽化成原子、分子或电离成离子, 并通过气相过程, 在材料表面沉积一层薄膜的技术。物理气相沉积具有适用的基体材料和膜层材料广泛, 工艺简单、省材料、无污染;获得的膜层与基体附着力强、膜层厚度均匀、致密、针孔少等优点。物理气相沉积广泛用于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光学和轻工业等领域制备耐磨、耐蚀、耐热、导电、绝缘、光学、磁性、压电、滑润、超导等薄膜。化学气相沉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 混合气体与基体表面相互作用而在基体表面形成金属或化合物薄膜的方法。生产中将气态的TiCl4与N2和H2在受热钢的表面反应生成TiN, 并沉积在钢的表面形成耐磨抗蚀的沉积层。由于化学气相沉积膜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及电学、光学等特殊性能, 已被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煤化工等工业领域。
3 结束语
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应该是对环境没有污染的技术, 是尽量减小热处理质量分散和热处理畸变的技术, 是节能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从零件的设计、材料的选择、材料质量的保证、加工过程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是严格的管理、先进的工艺、可靠的设备、精确的传感器及精密控制的成套系统工程的技术, 是实现无废品生产的充分保证的技术, 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摘要:先进的化学热处理技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文章论述了低温快速渗碳或碳氮共渗技术、表面金属碳化物扩散覆层技术、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钢铁材料,先进化学热处理,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杨, 解念锁.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及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1) :78.
[2]王瑾.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制造及应用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 2011, 26 (1) :59-60.
[3]解念锁.环境材料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 2006 (15) :177-178.
[4]廖波, 肖福仁.热处理节能与环保技术进展[J].金属热处理, 2009, 34 (1) :1-5.
[5]武立志, 解念锁.Ti6Al4V钛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 (2) :1-4.
【同学先进事迹材料】推荐阅读:
某某同学先进事迹03-08
同学学雷锋先进事迹12-22
同学事迹材料03-27
王小雪同学三好学生事迹材料01-13
先进实验室材料先进人物材料 先进单位01-01
平安建设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事迹04-08
支教先进事迹,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1-25
先进基层党总支先进材料01-17
先进员工事迹材料09-23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12-25